西门塔尔牛的体温与疾病

西门塔尔牛的体温与疾病
西门塔尔牛的体温与疾病

西门塔尔牛的体温与疾病

在养牛的生产过程中,从牛的体温一般能判断出病牛还是健康牛。所以经常测量牛的体温非常重要。要测量牛的体温,必须把体温计插入直肠内。

其步骤是:测温前,先把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涂上润滑剂或水。检查人站在牛正后方,左手提尾,右手将体温计斜向前上方徐徐捻转插入肛门内,用体温计夹子夹在尾根部尾毛上,3~5分钟后取出查看。测温后应将体温计擦干净,并将水银柱甩下,以备再用。

牛经过剧烈活动、日晒、大量饮水后,应休息半小时后再测温。健康牛的体温一昼夜内略有变化,一般上午高,下午低,上下相差1℃以内。一般应在每天上午8时~9时和下午4时~5时2次测量,观察体温日差变化。正常犊牛体温为38.5℃~39.5℃,青年牛为

38.0℃~39.5℃,成年牛为38.0℃~39.0℃。

体温低于正常的病牛,通常是患了大失血、内脏破裂、中毒性疾病,或者将要死亡。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并伴有其他发热症状的,则可判断牛已发热。病牛体温升高1℃内的为微热,升高2℃以内的为中热,升高2℃以上的为高热。发热的病牛每天上、下午测定的体温有差别。对诊断病牛意义较大的热型有以下3种:

1.稽留热,如高热连续3天以上,而且每日温差在1度以内,病牛则可能患有传染性胸膜肺炎、犊牛副伤寒等病。

2.弛张热,病牛体温每日温差在1℃以上,而且又降不到正常体温,病牛则可能患有化脓性疾病、败血症或者支气管肺炎等病。

3.间歇热,如果病牛发热与不发热交替出现,病牛就可能患有慢性结核、焦虫病或者锥虫病等。

本文由山东万隆牧业、山东万隆畜牧有限公司

https://www.360docs.net/doc/b42474912.html,/

为您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Zymzxd

猪的最适温度范围及控温方法

猪的最适温度范围及控温方法 核心提示:适宜的猪舍温度是猪只健康发育的基础,猪舍的温度管理是最基本 的管理。 养猪场各类猪只最适温度范围是:种公猪:17-21℃;妊娠母猪:18-21℃;哺乳母猪:20-22℃;哺乳仔猪:29-33℃;保育仔猪:22-25℃;育肥猪:19-22℃。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把握好不同猪群的温度是关键。 从生产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清楚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并想办法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如夏季的通风、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能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温度,并做好档案记录存档。 从饲养员的角度来说,必须控制好自己猪群的温度,这是养好猪的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做到有效控制猪群的温度呢,以下是经验介绍: 1. 畜舍尽量干清粪,能不用水尽量不用水,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对猪群的应激。 2. 观察猪群的具体情况,如睡姿、采食情况等。 3. 做好通风,升温等工作。 4. 防止贼风和夏季的酷热。 温度计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依据,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温度计,一切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这就需要饲养员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如产房的

温度可以是21-25℃,而保温箱的温度是29-32℃,饲养员不能仅仅看温度计是在这个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认真观察母猪和乳猪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况来调节温度,使猪群处于最适状态。 仔猪断奶后,通常需要升温,范围是29-31℃,可是我们实际操作中,不能只看温度计是这个范围就行了,需要观察仔猪的睡姿势和采食情况,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跑。温度低了,仔猪挤成一团。饲养员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剂温度,以保证仔猪的最适温度状态。 适宜的猪舍温度是猪只健康发育的基础,猪舍的温度管理是最基本的管理。

母猪生殖行为与体温关系观察及应用初探

母猪生殖行为与体温关系观察及应用初探 母猪生殖行为与体温关系观察及应用初探 ?摘要:本文通过测试母猪直肠体温,观察体温与母猪发情、排卵、妊娠、分娩、念亲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发情时体温较正常升高1~2℃;排卵时体温降低0.5~1℃,排卵后 体温上升0.3~0.5℃;妊娠时从配种后第10~11天开始,体温升高,从10天前的38.3℃左右,上升至39.0℃以上,且一直持续至18天,然后降至39.0℃以下,维持在一定水平;临产前1周体温升高,接近分娩时下降,然后再维持至一定水平;有念亲行为的体温较正常 值高或接近正常值,无念亲行为的较正常值低或接近正常值,同时对这些关系在生产中的应用作了初探,以期对养猪生产者有所帮助。?关键词:母猪;生殖行为;关系;应用 猪是恒温动物,只要外界因素的变化,不超过其生理调节范围,体温会始终保持相当恒 定。猪正常体温范围在38.5~39.5℃之间。体温在不同情况下,多少有点变动。如早晨稍低,中午稍高;食后体温升高,饥饿时降低;运动时体温升高,休息时降低;公畜较母畜高,幼畜比成年家畜高。体温虽然根据情况不同有所变化,但始终不超过生理体温范围, 一般变化不超过0. 5℃。除了病理性因素可以导致猪体温升高外,在某些特殊阶段或遇特 殊情况时也会出现升高,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体温升高,如应激或处于某一繁殖阶段(如 发情、怀孕等)。?母猪生殖行为包括发情、排卵、怀孕、分娩、念亲行为等,本文的目的旨在研究体温与上述行为的关系,以及是否可以利用这些关系指导生产实践。?1试验材料?供试猪(长大二元母猪)30头、体温计、碘酊、酒精、妊娠诊断仪等 2试验方法? 2.1测定区间?2.1.1 发情从发情周期第一天开始测温至发情结束。 2.1.3怀孕从发情周期第一天开始测温至配种后15天结束。? 2.1. 2.1.2 排卵同上。? 4分娩从分娩前1周开始测温至分娩后7天。 2.1.5 念亲行为从断奶当天开始,连续测定30天的体温。?2.2 测定时间及方法?体 温以测试直肠内温度为主。测时直肠内应无粪便,分别于每天的中午12:00,下午5:00 两次测温,测量的时间安排在未采食前进行,每次测温5min,做好结果记录,期间饲养管理与平时无异。其中试验猪20头,对照组10头。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温与发情的关系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 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 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 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 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 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 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 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或败血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转为驰张热,故临床上对此种现象应加以注意。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此型与双相热较难区分一般是指某些感染性疾病在退热后一至数天后再次出现发热。有学者提出分析后发热与第二次发热时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种情况:①其他感染性疾病 经治疗好转,但不彻底,停药复发。②细菌感染疾病抗菌显效,但病原菌并未完全消灭而 转为L型细菌再次发热。③在原发病用药控制退热后,一直未停药,随后再发热应想到药 物热。④反复发热疾病的第二次发热。⑤在原发病已经好转、控制的情况下,并发有关或 无关的新并发症。

最新猪的正常体温范围

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5℃(直肠温度)。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 猪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体温是不一样的。 具体来讲,猪的直肠温度变化范围如下: (1)、刚生出来的小猪体温是39℃; (2)、出生一小时后的体温是36.8℃; (3)、出生12小时后为38℃; (4)、出生24小时后达到38.6℃; (5)、哺乳猪到断奶期间的体温是39.2℃; (6)、断奶猪(体重 9—18公斤)的体温是39.3℃; (7)、架子猪(体重 27—45公斤)的体温是39℃; (8)、育肥猪(体重 45—90公斤)的体温是38.8℃; (9)、妊娠母猪的体温是38.7℃; (10)、母猪产前24 小时的体温是38.7℃; (11)、产前12小时的体温是38.9℃; (12)、产前6小时的体温是39℃; (13)、生第一头小猪时体温达到39.4℃; (14)、产后12小时体温是39.7℃; (15)、产后24小时的体温是40℃; (16)、母猪产后一周到断奶体温为39.3℃; (17)、断奶后一天是38.6℃; (18)、种公猪的体温一般情况下是38.4 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 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

常见疾病与护理诊断

常见疾病与护理诊断

内科护理学 呼吸系统 1、肺炎:体温过高、清理呼吸道无效、潜在并发症:感染性休克 2、支气管扩张症:清理呼吸道无效、潜在并发症:大咯血窒息、营养失调、焦虑、有感染的危险 3、肺结核:知识缺乏、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体温过高、疲乏、有孤独的危险 4、支气管哮喘: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活动无耐力、焦虑、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纵隔气肿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焦虑、活动无耐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6、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潜在并发症:肺性脑病 循环系统 1、心源性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

2、慢性心力衰竭: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体液过多(与右心衰竭致提静脉淤血、水钠储留、低蛋白血症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排出量下降有关)、潜在并发症:洋地黄中毒 3、心律失常: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悸或心排出量减少有关)、潜在并发症:猝死、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的头晕、晕厥有关)、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脑栓塞 4、心瓣膜病:体温过高(与风湿活动、并发感染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潜在并发症:栓塞、有感染的危险(有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内膜炎、猝死 5、心绞痛: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知识缺乏(缺乏控制诱发因素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知识) 6、心肌梗死:疼痛:胸痛(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

(诊断)猪的体温常识

(诊断)猪的体温常识 1、猪的正常体温 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5℃(直肠温度)。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如刚初生的猪体温为39.0℃;哺乳仔猪39.3℃;中猪39.0℃;肥猪38.8℃;妊娠母猪38.7℃;公猪38.4℃。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 现在很多猪场都有温度计来测量猪的体温,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兽医,甚至专家教授对猪的正常体温都搞不清楚,而且有很多资料、书籍对猪的体温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为此,我们把猪的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告诉大家: 猪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体温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讲,猪的直肠温度变化范围如下: (1) 刚生出来的小猪体温是39℃; (2)出生一小时后的体温是36.8℃; (3)出生12小时后为38℃; (4)出生24小时后达到38.6℃; (5)哺乳猪到断奶期间的体温是39.2℃; (6)断奶猪(体重9—18公斤)的体温是39.3℃; (7)架子猪(体重27—45公斤)的体温是39℃; (8)育肥猪(体重45—90公斤)的体温是38.8℃; (9)妊娠母猪的体温是38.7℃; (10)母猪产前24小时的体温是38.7℃;

(11)产前12小时的体温是38.9℃; (12)产前6小时的体温是39℃; (13)生第一头小猪时体温达到39.4℃; (14)产后12小时体温是39.7℃; (15)产后24小时的体温是40℃; (16)母猪产后一周到断奶体温为39.3℃; (17)断奶后一天是38.6℃; (18)种公猪的体温一般情况下是38.4℃。 所以,我们切不可以以人体的温度来衡量猪体的正常温度,猪的体温是高于人体体温的,很多养殖户往往对此混淆不清。 另外,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温度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因为每天早上和中午猪的体温不一样;公猪和母猪的体温也不一样;猪吃药、打疫苗都会影响到体温的变化,波动范围在±0.3℃,而且猪在受到刺激、剧烈运动后体温也会升高,母猪产后体温达到40.3℃都是正常的。 所以现在很多猪场在猪体温达到40℃时就打退烧针是非常有害的。2007年所谓的“无名高热”,一般猪的体温在40℃左右,根本不是什么高热病,41.5℃以上才能称得上是高热。实践证明:猪的体温根本没有达到那么高。 猪的体温并不是猪疾病的直接反映,剧烈运动后的猪体温偏高,可达到40℃,这是正常体温。另外现在有的厂家生产的体温计存在误差,质量不合格的测量也会出现偏差。温度计是兽医最基本的工具之一,用之测量猪的体温只起一个辅助诊断作用。在测量猪的体温时,41℃以下建议不

牛的体温与疾病(优.选)

在养牛的生产过程中,从牛的体温一般能判断出病牛还是健康牛。所以经常测量牛的体温非常重要。要测量牛的体温,必须把体温计插入直肠内。 其步骤是:测温前,先把体温计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涂上润滑剂或水。检查人站在牛正后方,左手提尾,右手将体温计斜向前上方徐徐捻转插入肛门内,用体温计夹子夹在尾根部尾毛上,3~5分钟后取出查看。测温后应将体温计擦干净,并将水银柱甩下,以备再用。牛经过剧烈活动、日晒、大量饮水后,应休息半小时后再测温。健康牛的体温一昼夜内略有变化,一般上午高,下午低,上下相差1℃以内。一般应在每天上午8时~9时和下午4时~5时2次测量,观察体温日差变化。 正常犊牛体温为38.5℃~39.5℃,青年牛为38.0℃~39.5℃,成年牛为38.0℃~39.0℃。 体温低于正常的病牛,通常是患了大失血、内脏破裂、中毒性疾病,或者将要死亡。体温高于正常范围并伴有其他发热症状的,则可判断牛已发热。病牛体温升高1℃内的为微热,升高2℃以内的为中热,升高2℃以上的为高热。发热的病牛每天上、下午测定的体温有差别。对诊断病牛意义较大的热型有以下3种: 1.稽留热,如高热连续3天以上,而且每日温差在1度以内,病牛则可能患有传染性胸膜肺炎、犊牛副伤寒等病。 2.弛张热,病牛体温每日温差在1℃以上,而且又降不到正常体温,病牛则可能患有化脓性疾病、败血症或者支气管肺炎等病。

3.间歇热,如果病牛发热与不发热交替出现,病牛就可能患有慢性结核、焦虫病或者锥虫病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猪的常见疾病

1.猪瘟: 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41℃左右。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 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3.猪肺疫 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本病多发于春初秋末季节。 症状:(1)最急性型:多见流行初期。俗称“锁喉风”食欲废绝,口鼻粘膜发紫、流出带血泡沫,耳根、颈部、腹部等处常会出现出血性红斑,有的初期便秘后期拉稀,往往最后窒息而死。 (2)急性型:是常见的病型除了败血症还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皮肤出现血红紫斑。 (3)慢性型:多表现慢性肺炎和慢性肠炎。 防治:(1)预防:与45日龄接种一次疫苗,免疫期为半年。(2)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单位,每日两次,(3)全群猪饲料加泰乐菌素125克/吨料 4.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特点: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冬季。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易感,哺乳猪和架子猪及肥育猪的发病率通常为100%,母猪为10~90%,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呼吸道传染。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5周,可自然平息。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猪常见疾病的防治 (一)常见传染病的防治 1.猪瘟:又名“烂肠瘟”,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烧,体温40.5—41℃,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喜喝脏水,畏寒打抖,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压不褪色,先便秘象算盘子,后下痢恶臭,带有粘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此病只有通过注射猪瘟冻干苗来预防。 2.猪丹毒:又叫“打火印”,夏秋两季发生较多,急性死亡率高,多由消化道感染。一般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体温急剧升高到42℃以上,精神沉郁,怕冷、不吃、呕吐,初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红斑,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离去手指即复原。可定期注射猪丹毒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肉注射青霉素20一100万单位,每天二次。此外,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对本病也有较好的疗效。②皮下或耳静脉注射猪丹毒血清。⑧大清叶75克(炒)、石膏50克、升麻40克研细服用。 3.猪肺疫:又叫“锁喉症”,多发于夏秋,中小猪感染较多,多经呼吸道感染,患病猪体温在40℃以上,不吃食,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紫红色斑点。可注射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预防。 治疗:①肌注双抗,即青霉素20—100万单位,链霉素50—100万单位;每日两次。②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克,或肌肉注射

40—100万单位;⑧知母75克,石膏50克,桔梗50克。甘草25克,共研末、分两次服,一天一次。 4.猪流行性感冒:多发于春秋末和冬初,患病猪体温在41—41.5℃,食欲减退,无精神,鼻流粘液分泌物、咳嗽。 治疗:①肌注安痛或安乃近,百尔定5—20毫升,也可加注青霉素40一100万单位;②肌注土霉素或四环素20一100万单位。每日两次。⑧姜、葱、苇根各75克,加水煎服。 5.仔猪副伤寒:本病多侵害2~4月龄的幼猪。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到41—42℃,不食,不爱走动,下痢,粪恶臭。死前鼻唇、四肢末端、耳、颈、胸下及腹部皮肤变成蓝紫色。慢性病猪主要病状是食欲减退,呈周期性下痢,粪便淡黄色或黄绿色、恶臭,并混有血液和脱落的肠粘膜。猪常因极度衰弱而死亡。 预防:①对仔猪生后30日龄前后注射仔猪副伤寒弱毒菌苗,每次一毫升,肌肉注射。②把大蒜捣碎,混入饲料饲喂。 治疗:①磺胺脒每日每公斤体重0.4--0.6克,分两次内服,连服3天。 ②呋喃西林或痢特灵每次0.2一O.5克,每日两次,连用4天。⑧合霉素每日每公斤体重100毫克,分2—3次内服,连用3天。④中草药:黄连、黄柏、通草各10克,白头翁,甘草各6克、车前子、滑石粉各15克,研制成细末,分四次灌服。 6.仔猪白痢:仔猪白痢称“拉白屎”,多发生在20日龄以内的仔猪,病猪初期稀粪,以后粪便逐渐变为白色,混有泡沫,粘稠而腥臭,病猪精神萎靡,消瘦,行走不稳,幼猪死亡率较高。

温度和人体健康的关系

温度和健康的关系整理: 魏风把温度和健康的关系科学、明确、准确的量化是从日本的健康专家石原结实的《病从寒中来》一书中得来的。 石原结实说: 50年前,孩子的平均体温都在37度左右,成人的平均体温在 36.5- 36.8度之间。 而现在,可能令你想不到的是,你的正常体温已经不是 36.5度了。 现代化的生活,不合理的饮食及错误的生活习惯已经使我们的体温降低了近一度。 研究表明,体温降低一度,免疫力会降低30%以上,相反,如果在正常体温的基础上体温提高一度,免疫力会增加5-6倍。 人体的理想体温是 36.5- 36.8度。 特别是 36.5度,可以说是个分水岭,低于这个温度,身体的不适将伴随你的一生,高于这个温度,你的一生将丝毫不用担心健康问题,必将能生龙活虎的活下去。 你若想随心所欲的活着,一定要保持 36.5度的基本体温。 想要谱写出一个绚丽多彩的人生的你,请把

36.5度的体温作为你的努力目标。 石原说,你的身体有了问题,不要担心体重、血液和血压检查的结果,请先量一量你的体温。 看看你的体温是否降低了。 可能你的体温只有35度左右吧。 低体温是诸多疾病的根源。 石原说: 想要知道怎样才能改善身体状况,更加健康美好的生活下去吗?方法极其简单: 那就是提高体温。 石原推荐的提高体温的方法很简单: 早餐吃胡萝卜苹果汁、喝姜红茶阳性食物,平时不吃寒性食物,坚持泡脚,多运动等,1-3周体温就可以升上来。 每个人的正常体温都有所不同,你是否想过体温和运动的关系?你的正常体温和免疫力高低有关?是非常神奇的,它不仅能影响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跟免疫力、自律神经息息相关。 要健康、要减肥,都得先调整体温。 一、体温对身体的影响*高体温对身体的影响所谓高体温,是在正常的体温范围内保持一个较高的水平,可不是让你发烧!较高的体温对身体产生如下影响: 内脏机能活跃体温较高,能让体内消化酵素,以及让对内脏有益的其它酵素更有活力。 可预防便秘、胃胀气、尿频等症状。

猪的体温常识~各个阶段猪体温大全

猪的体温常识~各个阶段猪体温大全 王亮 摘要:鉴于大家对猪体温常识的不熟悉,特查阅相关资料,介绍猪各个阶段的体温、发烧的界定、高温的定义以及低温的处置方法。一:猪各个阶段的正常体温 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5℃(直肠温度)。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如刚初生的猪体温为39.0℃;哺乳仔猪39.3℃;中猪39.0℃;肥猪38.8℃;妊娠母猪38.7℃;公猪38.4℃。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 现在很多猪场都有温度计来测量猪的体温,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兽医,甚至专家教授对猪的正常体温都搞不清楚,而且有很多资料、书籍对猪的体温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为此,我们把猪的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告诉大家: 猪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体温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讲,猪的直肠温度变化范围如下: (1)刚生出来的小猪体温是39℃; (2)出生一小时后的体温是36.8℃; (3)出生12小时后为38℃; (4)出生24小时后达到38.6℃; (5)哺乳猪到断奶期间的体温是39.2℃; (6)断奶猪(体重9—18公斤)的体温是39.3℃; (7)架子猪(体重27—45公斤)的体温是39℃;

(8)育肥猪(体重45—90公斤)的体温是38.8℃; (9)妊娠母猪的体温是38.7℃; (10)母猪产前24小时的体温是38.7℃; (11)产前12小时的体温是38.9℃; (12)产前6小时的体温是39℃; (13)生第一头小猪时体温达到39.4℃; (14)产后12小时体温是39.7℃; (15)产后24小时的体温是40℃; (16)母猪产后一周到断奶体温为39.3℃; (17)断奶后一天是38.6℃; (18)种公猪的体温一般情况下是38.4℃。 二:猪高热的发烧和高热 所以,我们切不可以以人体的温度来衡量猪体的正常温度,猪的体温是高于人体体温的,很多养殖户往往对此混淆不清。 另外,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温度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因为每天早上和中午猪的体温不一样;公猪和母猪的体温也不一样;猪吃药、打疫苗都会影响到体温的变化,波动范围在±0.3℃,而且猪在受到刺激、剧烈运动后体温也会升高,母猪产后体温达到40.3℃都是正常的。 所以现在很多猪场在猪体温达到40℃时就打退烧针是非常有害的。2007年所谓的“无名高热”,一般猪的体温在40℃左右,根本不是什么高热病,41.5℃以上才能称得上是高热。实践证明:猪的体温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doc

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发热门诊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 延髓,脊髓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稽留热: 体温持续在39-40 0 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 小时内体温波动不超过1 0 C。 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持张热: 体温在24 小时内波动达2 0 C 或更多。 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 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 C 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作。

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 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 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 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相交替。 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 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 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 体温曲线在24 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

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 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 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 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 如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合并脓胸或败血症时,热型可由稽留热转为驰张热,故临床上对此种现象应加以注意。 3.也有学者将波状热与再发热归为反复发热。 4.后发热:

发热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热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发热相关知识的系统性回顾: 高级中枢: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TH) (一)体温调节中枢次级中枢:延髓,脊髓 大脑皮层也参与体温的行为性调节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 0C,达数天或数周之久,24小时内体温波动不 超过1 0C。可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副伤寒、斑疹伤寒、羌虫病持张热:体温在24小时内波动达20C或更多。可见于结核病、败血症、局灶 性化脓性感染、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 热、恶性网状细胞病等,也见于伤寒和副伤寒。 间歇热:体温突然上升达到39 0C以上,往往伴有恶寒或寒战,历数小时后 又下降至正常,大汗淋漓,经一至数天后又再突然升高,如此反复发 作。是间日疟、三日疟的特点,也可见于化脓性局灶性感染。 (二)常见热型波状热:体温在数天内逐渐上升至高峰,然后逐渐下降至常温或微热状态, 不久又再发热,呈波浪状起伏。可见于布鲁菌病、恶性淋巴瘤、脂膜 炎、周期热等。 再发热:又称回归热,热型特点是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周期地互 相交替。可见于回归热、鼠咬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持续时间不定,变动无规律。可见于流感、支气管性肺炎、 渗出性胸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恶性疟、风湿热等。 双峰热:体温曲线在24小时内有两次高热波峰,形成双峰。可见于黑热病。 恶性疟、大肠埃希菌败血症、铜绿假单胞菌败血症等。 双相热:第一次热程持续数天,然后经一至数天的解热,又突然发生第二次 热程,持续数天而完全解热。此型可见于某些病毒感染,如脊髓灰质 炎、淋巴细胞脉络从脑膜炎、登革热、麻疹以及病毒性肝炎等。 注意:1.临床上热型由于受很多因素(抗生素、激素、体质等)的影响而不具有典型性。 2.分析热型时还应注意到两种或两种以上热型同时存在或先后出现的现象。如肺炎链球菌性

猪的常见疾病及其诊治

常见疾病及其诊治 (仅供参考) 猪病的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含代谢障碍病),这些病如果预防不好,会给猪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 要控制猪病的发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饲养管理 (1)实行分群饲养;(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3)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2.自繁自养; 3.引进种猪时,要做好检疫; 4.制订合理的防疫制度; 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6.认真按免疫接种方案做好免疫工作; 7.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一、猪 瘟 病原:病原体为盖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和体液中,其中淋巴结、脾 和血液中含毒量最多。病毒对不利因素作用的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和一些消毒药作用下易于死亡。发病猪舍及污染的环境在干燥和较高温度下经1~3周下即失去传染性。2%~3%火碱经30min可使病毒失去活性,5%漂白粉经营1h 可将病毒杀灭。 流行病学: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野猪也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通过粪、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门户是扁桃体,后进入血液循环。此病具高度传染性,发病无季节性。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10天。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体温升高到42℃ ,精神极度沉郁,卧地不起,病猪皮肤粘膜紫绀,出血。急性型:本型最多见,突然发病,病程1~2周,少食或不食,体温持续高热在40~42 ℃ ,病猪寒战,鸣叫,喜喝冷水,结膜潮红发炎,有些病猪有神经症状,震颤、痉挛抽搐,病程初期粪便呈干球状,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急性和慢性型:病程较缓和,病程可达20~30天以上,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不表现症状,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儿木乃伊化,或产下的仔猪体质虚弱,出现震颤,最后死亡。 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

养猪要注意温度和环境控制

养猪要注意温度和环境控制 在猪场的生产管理中,环境和温度是直接决定着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也是猪场制胜的法宝,把温度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对待是管理理念的重大提高。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是不同的,这就需要生产管理者时刻了解温度,控制温度,以最大限度减小因为温度的不适当导致的应激和对生产的影响,各阶段猪群的温度归总如下:种公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7-21℃;妊娠母猪的最适温度范围:18-21℃;哺乳母猪的最适温度:20-22℃;哺乳仔猪的最适温度:29-33℃;保育仔猪的最适温度:22-25℃;育肥猪的最适温度:19-22℃;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如何把握好不同猪群的温度呢,这就是关键。从生产管理者的角度来说,管理者应该清楚各阶段猪群所需要的温度范围,并想办法提供可操作的条件,如夏季的通风、降温设备,冬季的取暖、升温设备,并要求饲养员能够每天登记各自所管的猪舍和猪群的温度,并做好档案记录存档。从饲养员的角度来说,必须控制好自己猪群的温度,这是养好猪的最关键的因素。如何做到有效控制猪群的温度呢,以下是经验介绍: 1、畜舍尽量干清粪,能不用水尽量不用水,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对猪群的应激。 2、观察猪群的具体情况——睡姿、采食情况等; 3、做好通风,升温等工作; 4、防止贼风和夏季的酷热; 温度计是衡量畜舍内温度的重要依据,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多的依赖温度计,一切要以猪为本,猪说了算,这就需要饲养员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如产房的温度可以是 21-25℃,而保温箱的温度是29-32℃,饲养员不能仅仅看温度计是在这个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必须认真观察母猪和乳猪的睡姿、采食、健康等情况来调节温度,使猪群处于最适状态。仔猪断奶后,通常需要升温,范围是29-31℃,可是我们实际操作中,不能只看温度计是这个范围就行了,需要观察仔猪的睡姿势和采食情况,温度高了,仔猪不采食大量喝水,分散睡或不睡觉乱跑。温度低了,仔猪挤成一团。饲养员应该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剂温度,以保证仔猪的最适温度状态。温度是猪群健康的基本保证,是能够打造猪只内部免疫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温度也是控制病原的最好屏障,所以把握住猪群的温度就是把握猪场制胜的法宝。

屠宰场生猪体温在线监控系统

1. 项目概述 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为实现生猪屠宰行业信息化管理,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肉品生产安全,深入落实“放心肉”服务体系,在生猪进场查验、待宰、检验检疫、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安装监控设备,实现日常监督、无害化处理等信息化管理。 生猪屠宰场在线监控系统是安全防范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先进的、防范能力极强的综合系统,它可以通过红外热像仪检测每头生猪的体温,发现温度异常时自动报警,同时通过可见光摄像机辅助判定温度异常生猪所处位置,便于及时采取隔离或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同时还可存储报警发生时的图像,便于后续分析处理。 2. 设计说明 2.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2.2 系统组成 生猪屠宰场在线监控系统前端监控点为双光设备,由在线式红外热像仪与可见光摄像机组成,监控点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到监控中心进行红外测温、图像智能分析、存储等辅助决策,现场也可通过电脑显示带有温度信息的红外与可见光画面,同时外接声光报警装置,发现体温异常生猪时及时提醒工作人员,快速定位生猪位置并采取隔离措施。 3.系统安装布置 项目现场共有5个重点区域需监控,每个区域安装1台双光设

备: 经过计算,入口与出口处设备选型如下:

4. 生猪屠宰场在线监控系统特点 采用生猪屠宰场在线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检测生猪温度情况并按预先设定的预警值发出声光报警信号,从而使工作人员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屠宰场内生猪的健康。该系统具备以下优点:快速测温:非接触测温,不影响生猪正常活动,且测温精准快速,提高工作效率。 报警可视化:提供红外热像图和可见光图像,值班人员可迅速定位温度异常生猪。 高分辨率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自动监控:实现对屠宰场入口和出口全覆盖、全天候监控。 温度实时显示: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均可实时显示每头生猪的体温,通过可见光可更直观辨别每头生猪所处位置。 智能分析和报警:通过获取的温度数据,系统智能分析当前状态,并发出报警。 温度追踪:在监测过程中,如发现生猪温度异常可进行温度追踪,提示工作人员生猪具体位置,以便确认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检测精度高:采用的红外热像仪本身的采样精度比便携式仪器的精度和分辨率高,便于及时判断生猪体温是否正常,为准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系统具备可靠性、实时性较高的优点:采用本系统,自然环境不会有任何影响,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低温高温都可以实现不间断自动监测。

猪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体温变化值

猪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体温变化值 猪的正常体温为38℃~39.5℃(直肠温度)。不同年龄的猪体温略有差别,如刚初生的猪体温为39.0℃;哺乳仔猪39.3℃;中猪39.0℃;肥猪38.8℃;妊娠母猪38.7℃;公猪38.4℃。一般傍晚猪的正常体温比上午猪的正常体温高0.5℃。 现在很多猪场都有温度计来测量猪的体温,令人遗憾的是:很多兽医,甚至专家教授对猪的正常体温都搞不清楚,而且有很多资料、书籍对猪的体温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描述。为此,我们把猪的体温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告诉大家: 猪在不同年龄、不同时期的体温是不一样的。具体来讲,猪的直肠温度变化范围如下: (1)刚生出来的小猪体温是39℃; (2)出生一小时后的体温是36.8℃; (3)出生12小时后为38℃; (4)出生24小时后达到38.6℃; (5)哺乳猪到断奶期间的体温是39.2℃; (6)断奶猪(体重9—18公斤)的体温是39.3℃; (7)架子猪(体重27—45公斤)的体温是39℃; (8)育肥猪(体重45—90公斤)的体温是38.8℃; (9)妊娠母猪的体温是38.7℃; (10)母猪产前24小时的体温是38.7℃; (11)产前12小时的体温是38.9℃; (12)产前6小时的体温是39℃; (13)生第一头小猪时体温达到39.4℃; (14)产后12小时体温是39.7℃; (15)产后24小时的体温是40℃;

(16)母猪产后一周到断奶体温为39.3℃; (17)断奶后一天是38.6℃; (18)种公猪的体温一般情况下是38.4℃。 所以,我们切不可以以人体的温度来衡量猪体的正常温度,猪的体温是高于人体体温的,很多养殖户往往对此混淆不清。 另外,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温度数据只是一个平均值。因为每天早上和中午猪的体温不一样;公猪和母猪的体温也不一样;猪吃药、打疫苗都会影响到体温的变化,波动范围在±0.3℃,而且猪在受到刺激、剧烈运动后体温也会升高,母猪产后体温达到40.3℃都是正常的。 所以现在很多猪场在猪体温达到40℃时就打退烧针是非常有害的。2007年所谓的“无名高热”,一般猪的体温在40℃左右,根本不是什么高热病,41.5℃以上才能称得上是高热。实践证明:猪的体温根本没有达到那么高。 猪的体温并不是猪疾病的直接反映,剧烈运动后的猪体温偏高,可达到40℃,这是正常体温。另外现在有的厂家生产的体温计存在误差,质量不合格的测量也会出现偏差。温度计是兽医最基本的工具之一,用之测量猪的体温只起一个辅助诊断作用。在测量猪的体温时,41℃以下建议不要打退烧针,也不要吃退烧药,因为猪体温一定范围内的升高往往是猪自我保健的一种本能。体温升高后,猪的抗病力增强,能积极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帮助机体预防疾病、战胜疾病。有时低烧是有益的,应给予保护。所以人在感冒低烧时,仍然感到有点冷,需要多穿衣服或多盖被子,使体温维持在较高的水平,有利于战胜疾病,出点汗病就好多了。当然体温过高,达到42℃时,也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机体的整个机能会大幅降低,危及生命,这时则需要退烧。

猪低温症的治疗

猪低温症的治疗 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而引起母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 病因 多发生在严冬和春初,天气突变是其诱因,多发生于体质虚弱、农村散养的带仔或怀孕后期母猪。而在限位栏舍、水泥地面饲养,或长期饲喂生粉料、饮用凉水的母猪高发。 症状 病猪突然发病,被毛粗乱,瘦弱,体温降到36℃以下,严重的可降至35℃以下,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少或废绝,卧地难起,嗜睡,强迫运动,呼吸加快,有时发喘,心跳加快,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肋骨显露,畏寒打颤,耳鼻俱凉,四肢厥冷,呼吸缓慢,结膜、口舌黏膜苍白,有时呕吐或流涎,不愿让仔猪吃乳。有的大便正常,有的大便干燥呈粒状或腹泻,尿量减少。怀孕母猪易早产、产弱仔或死胎,空怀母猪延期发情。病程一般7~10天,最后昏迷衰竭而死。 剖检变化 病猪皮肤、可视黏膜苍白,心肌松弛,肺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其他器官未见明显病变。 实验室检查 将病死猪的淋巴结、肝、脾、肾等器官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均呈阴性。将病料搅碎按青霉素10万IU/ml、链霉素5万IU/ml混合,小白鼠腹腔注射0.5ml/只,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后观察,均未发病。 治疗 应加强饲养管理,补液、强心、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以补气、血为主,采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治疗。对此病应早诊断并及早正确用药,如在治疗中体温仍下降,低于35℃,肛门极度松弛的病猪,治疗可按以下处方进行: 西药疗法:每100kg体重母猪用50%葡萄糖120~160ml、辅酶A800~1000IU、400~500mg 维生素B6、维生素C2.5~4.0g,混合后一次静脉缓慢推注(注射液加热至37.5℃~39.5℃效果更好);首选颈部肌肉注射10%安钠咖注射液,按0.4ml/kg肌肉注射,隔日1次,或10%的樟脑磺酸钠10~20ml,每天1次,连用3~4天即好。有条件的农产可往饲料里加入适量的人工盐和酵母片。 中药疗法:党参、黄芪、肉桂、熟附子各25g,干姜、草果、连翘、炙甘草各15g,共研成细末,用开水冲后加适量红糖,候温灌服。诸药加水1000ml,火熬至500ml,1次灌服,每天1剂,连服3剂。肌肉注射三磷酸腺苷50~100mg,每天1次,连续3~5天。 肾上腺素加红糖疗法:按患猪体重的大小,取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8~10ml,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2~3天。接着取红糖(也可用白糖)100~150g,加适量开水溶解,候温,一次灌服或让其自饮,每天2~3次,连续3~4天。 对于大便干硬的可先用温肥皂水灌肠,待干硬粪便冲出后,再用温口服补液盐深部灌肠。对于呕吐的可适量肌肉注射胃复康。喂食和饮水中可适当加入熬煎好的生姜辣椒汤,以刺激机体血液循环加快,有助体温上升。还可适当升高猪舍温度,铺干净柔软垫草。患病期间坚持每天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等抗感染药治疗。

猪发热主要症状的病因

猪发热主要症状的病因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以高热为主要症状及病因 1、发热概况:猪的正常体温是38—40度,通常指肛门温度。当外界气温高、运动和进食后、母猪在分娩前后及仔猪的体温稍高,或暂时发生变化,但若持续地超过40度以上,则为发热。 值的注意的是,发热和单纯发热性体温升高不同的。前者是由体温调节功能紊乱,产热和散热过程不协调而引起的;后者是指动物在重度劳役、剧烈运动,或日光长时间暴晒和气温过高时出现的一种暂时性的体温升高。如日射病和热射病均属于此类。 2、发热的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A:体温上升期: 病猪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体温升高的速度不一致,如猪丹毒、猪肺疫等病,体温上升快,而猪瘟、副伤寒则较慢。 B:高热期:此时病猪表现皮温升高,眼结膜充血、潮红、粪便干燥、 尿少短黄。不同疾病高热期的时间不相同,如猪瘟、传染性胸膜肺炎等病持续时间较长,而伪狂犬病、口蹄疫病则仅数小时或超不过1天。 C:退热期:由于机体防御功能增强或经治疗,体温逐渐下降,一般预后良好。此期病猪大量排汗、排尿。如果体温迅速下降或突然下降,则为聚降,可引起虚脱甚至死亡。 3、发热的分型、分型的方法有多种,为了便于对疾病进行鉴别,现介绍以下2种方法。 1、按病猪体温升高的程度

A:微热:超过体温的1度,既在40—41度,常见某些慢性传染性疾病,如猪瘟、副伤寒等。也可见于乳房炎、胃肠炎等局部感染疾病。 B:中热:超过正常体温的1—2度,常见于急性病毒传染病,如急性猪瘟、猪流感等。也可发生于肺炎等局部器官的感染, C:高热:超过正常体温的2度,即在42度以上,一般认为某些急性、细菌性感染的病猪都可见到如此高的体温,猪丹毒、猪肺疫等。 2、按病猪的热型曲线分,指每天2次测的病猪体温数值的连线 A:稽留热:当天体温升到一定程度后,持续数天不变、或温差在1度以内,这是由于致热源在体内持续存在并不断刺激体温调节中枢的结果。可见猪瘟、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B:弛张热:其特点是体温升高后1昼夜内变动范围较大,超过1度以上。但又将不到常温。见急性猪肺疫、猪丹毒及许多败血症。 C:间歇热:病猪的发热期和无热期有规律地交替出现。如败血症型链球菌及局部化脓性疾病。 D:不定型热:发热时间持续不定,变动也无规律。温差有时很小,有时却波动很大,多见于非典性猪瘟及其他非典性病传染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