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政协几年一届

人大政协几年一届

【篇一:人大、政协、几届几中全会的区别和召开时间】一、概述:

人大:5年一届,每年1次,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召开。

几届几中全会:党内会议党的代表大会,5年一届,一般一年一次,每年的9月份(国庆前进行),又叫几大几次会议。目前是十七大

四次会议已经于09年9月18日召开过(又叫十七届四中全会)

二、人大,政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人大即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每年三月份召开一

次全体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最根本的政治制度,也

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政协即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

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人大与政协的联系主要有:

一是政治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都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分工

协作,各司其职,互为补充。都是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法律或章

程开展各自的工作。共产党与人大和政协的关系是:共产党不凌驾

于人大之上,三者都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二是国体环境相同。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这种

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这种国体相适

应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大

和政协均存在于相同的国体之中。三是法律基础相同。人大和政协

均被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和载入。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

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同时还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

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 载入了宪法。

四是指导思想相同。人大和政协都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在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五是根本任务相同。人大和政协都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党的

基本路线,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宣传和执行国家宪法法律和方针政

策,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

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人大和政协在本质上、在任期上、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在活动准则上也均相同。

虽然人大和政协有许多相同的联系,但根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也

有不少区别。人大与政协的主要区别是:

1、性质不同。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

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人大是实现和保证我

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社

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大这一国家权力为

基础和核心的政治制度,属于国家政权制度的范畴。而政协不是宪

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它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我党领

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属于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范畴。

2、法律地位不同。宪法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大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是全

权的、至高无上的,在中国人大制度下,不存在立法、司法和行政

三权之间的制衡关系,“一府两院”(政府、法院、检察院)是人大

的执行机关,它们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而宪法

和法律没有赋予政协与人大相同或相似的国家权力,政协不产生“一

府两院”,故不存在“一府两院” 对政协负责,受它的法律监督和工作

监督。

3、职能和作用不同。人大的职能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概括起来主

要有四个方面:即立法权、任免权、监督权和重大事项决定权。而

且人大制度还是坚持党的领导的制度保证,因为根据宪法和《中共

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规定,共产党执政是通

过人大依法实现的,如果离开了人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就失去

了制度载体,共产党执政就形同虚设。人民当家作主掌握国家政权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也是共产党执政的根本目的。而

政协的职能主要是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

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人大最主要的职能是共产党通过人大

依法执掌政权,而政协则是参政议政。也就是说,人大是人民掌握

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法定形式和法定制度,宪法规定:“人民

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作用上,政协是在决策之前对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协商。而人

大是在协商后表决作决策,决策后“一府两院”执行。

4、活动依据和法律效力不同。人大依据宪法和法律开展工作,进行立法,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决定重

大事项等,对行使权利中发现的问题除了提出议案、批评、意见、

建议和纠正外,还可以对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提

出罢免和责成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事对人能够产生直接

的法律后果。而政协按照其章程开展工作,对有关重要问题进行协商,对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通过

批评和建议进行民主监督,通过向共产党和有关国家机关提出意见

和建议,一般不产生直接的法律后果。

5、产生方式和结果不同。人大依据《宪法》《选举法》《代表法》等由有选举权的选民进行直接和间接选举产生,全国和地方各级

(乡镇)以上都必须选举产生人大,是法定必须产生的各级国家权

力机关。而政协产生的方式是依照其章程设立全国委员会和地方委

员会,均不进行选举;而且地方委员会不是必须设立,依照政协章

程第40条规定:自治州、设区的市、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

辖区,凡有条件的地方,均可设立地方委员会。

6、工作形式和内容不同。人大行使职权的工作形式由宪法法律和法规确定,主要有制定、修改、解释、监督宪法法律(全国人大及其

常委会)、审查批准有关议案、听取和审议有关工作报告、执法检查、评议、任免有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质询或询问、特定问题调

查等;内容涉及立法(省级人大、较大的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的任免、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重大事项的决定等(全国人大有15

项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21项职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有15

项职权、县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14项职权。乡镇人大有13

项职权。)政协的工作形式主要由其章程和共产党的文件加以规定,主要有民主协商会、小范围谈心会、座谈会等通过议案、提案和其

他形式提出批评建议等进行民主监督;内容由其章程或中共中央文

件规定(全国政协有5项职权、全国政协常委会有7项职权。政协

地方委员会有4项职权。中发20055号文件规定政协协商的7个方

面的内容)。

总之,人大与政协虽然在性质、地位、职能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在

政治基础、国体环境和本质上是有密切联系的,目的目标是一致的。我们党和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与和诣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不断研究民主政治建设的新情况

新问题,探索和创造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机制新方式,按照社会

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客观规律,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定会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三、人大和几大的区别

党的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全体党员代表的会议,主要是商讨党内的事情和决策的,现在是5年开一次。党的代表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选举产生新的总书记和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会。如十六大召开选举了胡锦涛和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是党的大会在休会期间的最高权力机关,领导全党,就是平时所说的“中共中央”。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全体委员会议简称“全会”,比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会每年举行一次。

人民代表大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党的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是,一个是党的权力机关,一个是国家的权力机关。

四、历届人大时间表

一年一开,

每年的三月三号开政协会,三月五号开人代会!

五年改选一次!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54年9月15日~28日)

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955年7月5日~30日)

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1956年6月15日~30日)

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57年6月26日~7月15日)

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1958年2月1日~11日)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59年4月18日~28日)

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62年3月27日~4月16日) 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63年11月17日~12月3日)

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64年12月21日~ 1965年1月4日)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75年1月13日~17日)

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78年2月26日~3月5日) 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979年6月18日~7月1日) 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80年8月30日~9月10日) 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81年11月30日~12月13日) 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82年11月26日~12月10日)

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83年6月6日~21日) 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984年5月15日~31日) 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85年3月27日~4月10日) 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86年3月25日~4月12日) 六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87年3月25日~4月11日)

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88年3月25日~4月13日) 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1990年3月20日~4月4日) 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1991年3月25日~4月9日) 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1992年3月20日~4月3日)

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3年3月15日~31日) 八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994年3月10日~22日) 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1995年3月5日~18日) 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1996年3月5日~17日) 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1997年3月1日~15日)

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1998年3月5日~19日) 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1999年3月5日~16日) 九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2000年3月5日~15日) 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2001年3月5日~15日) 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2002年3月5日~15日)

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2003年3月5日~18日)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2004年3月5日~14日)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2005年3月5日~14日)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 (2006年3月5日~14日)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2007年3月5日~16日)

【篇二:历届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

历届全国人大历次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5年;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一次会议,时间在每年的第一季度,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54年以来共举行了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

2

全国政协历届历次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

9月3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

党派民主人士等46个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

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54年9月,中国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诞生。

从此,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但作为中国最广泛的爱

国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每年一次

3

4

5

【篇三:“两会(政协、全国人大)”、“党代会”及“几届几次

会议”的含义】

“两会”、“党代会”及“几届几次会议”的含义

“两会”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全国人大会议是五年一届,每年有一次会议,一般在3月召开,比

如“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一年就是“二次会议”一直到“五次会议”为止,然后再换届选举下届,就变成“十二届全国人大”依次下去...

全国人大即是全国人民代表会的简称,每5年召开一次,会议称为: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作为最高权力机关的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主要是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成为国家意志,使党

组织推荐的人选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人员。人代会是人民代表大会

的简称,审议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选举新的人大常委

会组成人员和政府人员。

政协会议,跟人大会议一样也是五年一届,一般在人大开幕前2天

先期开幕。政协会议,是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党领导下进行

民主监督的。

此外,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是5年一次。党代会一般在

一届内会开六次全会,与会的是中央委员会成员,一中全会一般在

刚开完全国党代会后召开,六中全会在下届全国党代会之前召开,

当中的几次会议在5年中召开,一般是在9或10月。党代会是党的

代表大会,审议党委和党的纪律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新的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的组成人员。

党代会的专用名词:“几届几中全会”

1.“届”

用于定期的会议,1956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

议通过了新的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实行常任制,每届任期5年。但由于政治运动等原因,九大直到1969年才召开,而十大、十

一大均比党章规定提前一年召开。到了1982年的十二大及以后各次

党代会,才真正按“八大”确定的党章的规定,5年召开一次全国代表

大会。

2.“中”

是指中共中央委员会议,如“七届二中全会”就是指七大的党代表选

出来的中央委员召开的第二次中央委员会议。

中央全会。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一般每五

年召开一次,我们通常简称为“xx大”。比如我们所说的“十六大”,

就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简称。党的全国代表大

会是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中央”、“党中央”或“中共中央”。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中央委员

会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

产党。

党的第几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就是第几届中央

委员会。例如,若某届中央委员会是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选

举产生的,就称为“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

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般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全会”或“中央全会”。一般来说,每一届中央委员会总共召开五至六次全体会议,分别简称为“一中全会”、“二中全会”、“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等。“xx届x中全会”,就是这样产生的。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简称。

每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每届中央全会的会议主题是各不相同:一般来说,每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要选举新一届的中央委员会,并就当时面临的主要政治经济问题进行研究,通常党的总书记会在会上作政治报告;每一届中央全会的第一次会议,主要是选举新的中央领导班子,包括选举中央政治局等,其他每年一届的中央全会,通常都是研究当时的重要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