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析与测评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析与测评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析与测评人教版

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析与测评

学习导引

重点和难点

本节学习的重点是举例说明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的重要成员,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难点是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的含义。

生态平衡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通过捕食与被捕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食物链和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生物种类消失都会影响其他生物的生活,并且破坏生态平衡。

动物和植物的关系

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植物可以为各种动物制造营养物质,并提供栖息场所;动物能帮助植物传播花粉和种子,当然某些动物过多时,也会对植物造成危害,如蝗灾。

人类应如何对待动物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特的,我们应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知识闯关

1.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界有着巨大的影响。下面各项活动中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

B.在草原上大量捕杀狼,保护牛羊;

C.大量围湖造田;

D.大量捕杀麻雀,保护粮食。答〔〕

2.有些动物的毛上会挂着表面长有钩刺的苍耳果实,人们发现正是这些动物帮助苍耳:

A.传粉;

B.生长;

C.传播种子;

D. A、B、C都不对。答〔〕

3.下面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解者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

B.只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植物作为生产者,参与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动物作为消费者,促进了物质循环。答〔〕

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

(2)自然界中的所有植物都需要动物的帮助才能繁殖后代。()

(3)人们大量捕杀环境中的青蛙、麻雀等动物,会破坏生态平衡。()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自古以来,草原上的牧民就主要以放牧为生。在“草→羊→狼”的食物链中,如果狼的数量下降,那么羊的数量就会,而草的数量就会________,而这样又会导致_______的数量下降,直到羊和草的数量达到平衡。这说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________和_______的关系。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总是维持在相对________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______________。

6.你认识下面这种鸟吗?它叫渡渡鸟。请阅读下面的资料

后回答问题。

非洲的岛国毛里求斯,曾有两种特有的生物,一种是渡渡

鸟,另一种是大颅榄树。十六七世纪,带着来福枪和猎犬

的欧洲人来到毛里求斯。不会飞、跑不快的渡渡鸟的厄运

降临了。1681年,最后一只渡渡鸟被人类杀死了,从此,

地球上再也见不到渡渡鸟了。奇怪的是渡渡鸟绝灭以后,

大颅榄树也日渐稀少,似乎患上了不育症。到20世纪80

年代,毛里求斯只剩下13株大颅榄树,这种名贵的树眼看

就要从地球上消失了。研究人员在毛里求斯的土质结构上找原因,结果发现,大颅榄树的不育症和毛里求斯的土质结构没有关系。一位美国生态学家测定了大颅榄树年轮后发现,渡渡鸟灭绝之日,也正是大颅榄树绝育之时。一个想法浮上他的脑际:也许渡渡鸟与种子发芽有关!可惜世界上没有渡渡鸟了,不过他想,像渡渡鸟那样不会飞的大鸟还有,吐绶鸡(火鸡)就是一种。他让吐绶鸡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几天后,种子排出体外,果实被消化掉了,种子外面的硬壳也消化了一层。生态学家把这些种子栽在苗圃里,不久,种子长出了绿油油的嫩芽,大颅榄树的不育症被治好了,这种宝贵的树木终于绝境逢生。原来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相依为命,鸟以果实为生,它们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杀灭了渡渡鸟,实际上也扼杀了大颅榄树的生机。

(1)大颅榄树患不育症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的故事带给你怎样的启

示?

1.《狮子王》是一部很精彩的动画片,片中有一段主人公小狮子辛巴和它父亲(当地动物王国的国王)的对白。请阅读下面对白后,回答问题。

辛巴:“我以为国王可以凡事随心所欲。”

父亲:“你错了,国王也不能凡事随心所欲。世界上所有的生命都有他存在的价值,身为国王,你不但要了解,还要去尊重所有的生命,包括爬行的蚂蚁和跳跃的羚羊。”

辛巴:“但是,爸,我们不是吃羚羊吗?”

父亲:“是呀,我来跟你解释一下: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而羚羊是吃草的,所以在这个生命圈里面各个生命之间是有关联的。”

(1)辛巴的父亲所说的:我们死后呢,尸体会成为草。这句话是否科学?请解释说明。(2)辛巴和它父亲的对话给你怎样的启示?

2.阅读下面的资料后回答问题。

“狼医生的故事”

北美驯鹿是在草原上生活的动物。由于它们经常受到狼的威胁,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把狼都消灭了。他们认为只有这样,鹿才能很好地生活。没有了狼的存在,鹿真的是可以无忧无虑了,它们吃完草就休息晒太阳。几年下来,这里生活的鹿变得肥肥的,生病的也多起来了,平均寿命比有狼存在时还低,鹿群数目越来越少。

面对这种现象,人们很困惑,本来是为了鹿好,怎么帮了倒忙呢?在懂行人的指点下,当地人在这片森林里重新放养了狼。狼仍然以鹿为食,狼一来鹿就跑,在这种生存竞争中,鹿的数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自然界就是这样的奇妙,狼成了鹿的“医生”了。(1)通过上面的资料,你认为狼帮了鹿什么忙?

(2)通过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请你阅读下面几个资料后回答问题。

1.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害鸟,成车的麻雀被作为战利品

送上除“四害”展览会是“四害”之一。20世纪中叶,我国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剿灭麻雀”的全民运动(右图)。仅一天,上海就消灭麻雀近20万只!据不完全报道:从1958年3月到11月上旬,仅8个月的时间,全国捕杀麻雀19.6亿只!捕杀麻雀的结果:1959年春,上海等一些大城市树木发生严重虫灾,有些地方行道树的树叶几乎全被害虫吃光。

2. 1860年前,美国的波士顿地区原来没有麻雀,当时毛虫猖獗,庄稼严重欠收。当地人们专门从外地引进了麻雀,才控制了毛虫,使人们免遭饥饿之灾。波士顿的人们为了纪念麻雀

的功劳,特地建造了一座麻雀纪念碑。

3.白俄罗斯由于气候比较寒冷,一到冬天鸟类都飞到温暖的地方越冬去了,只有麻雀是这里的留鸟。因此巴拉诺维奇市于2003年建立了一座麻雀纪念碑(右图)。谈到建立这座纪念碑,巴拉诺维奇市的副市长说:“……mark the year 2003 when it was a year of the sparrow in whole Belarus and to beautify the city.”

(1)为什么在资料1中人们要消灭麻雀?而在资料2和3中却给麻雀建造纪念碑?

(2)你对麻雀有怎样的认识?现在,我们到底是应该消灭麻雀还是保护麻雀?

(3)资料2中人们利用麻雀来消灭毛虫,其实就是生物防治。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生物防治比用杀虫剂灭虫有哪些优势?

参考答案

知识闯关

1. A

2. C

3. B

4.(1)√(2)×(3)√

5.增多减少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数量所占的比例稳定生态平衡

6.(1)渡渡鸟与大颅榄树种子的发芽有关!渡渡鸟吃下大颅榄树的果实,可以将果实消化掉,将种子外面的硬壳也消化了一层,这样种子就容易萌发。没有了渡渡鸟,大颅榄树的种子无法萌发,所以大颅榄树患了不育症;(2)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网)的重要环节。一个环节的缺损将影响许多环节。如果不能加强对物种的保护,就还会制造出与大颅榄树相似的悲剧。(意思对即可)

探究乐园

1.(1)不科学。因为动物死后,尸体不是直接变成草,而是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这些物质再被植物吸收利用;(2)略。

2.(1)狼吃鹿,为了避免让狼捉到,狼一来鹿就跑,在这种生存竞争中,病残、体弱的鹿被淘汰,强壮的鹿存活下来,而且由于狼控制了鹿的数量,使得鹿有充足的食物,所以数目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2)略。

课堂延伸

(1)资料1中人们要消灭麻雀是为了防止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资料2中给麻雀建造纪念碑是因为麻雀能消灭毛虫,使毛虫不再危害庄稼,资料3中给麻雀建造纪念碑是因为麻雀是这里惟一的留鸟,在漫长、寒冷的冬季可以为这里人们的生活增添生机;(2)麻雀既能消

灭毛虫保护庄稼,又会啄食农作物,对人类来说,既有利又有弊,所以应注意控制麻雀的数量;(3)生物防治的优势是环保、经济、效果好等。

八年级生物上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活动,包括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是十分重要的,与人类的生活也极为密切,动物的运动依赖与一定的身体结构,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所以课本首先以家兔为例讲述运动系统的组成,以人的屈伸时动作为例讲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性,作为本章的铺垫。第二、三节分别举例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学习本章时,要领会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用具】: 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 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模型或标本。 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的外形和作用 2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看动物的运动方式图,回忆学 过的相关知识。 观看一些动物的一些行为。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 认识长骨的结构特点 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 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 完成。 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 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 和繁殖)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多媒体给出人体 骨骼标本,学生观察人体的上肢骨和 下肢骨,认识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关节 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提供关节运动的动画, ①多媒体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 察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特 征。 ②多媒体课件提供骨骼肌受刺激收缩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腔肠动物教案

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方面 — (1)利用观察的方法研究动物。 (2)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交流人类生活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认同爱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2)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 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一整年的生物学习,学生们了解了植物的大致类群以及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所以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实践的能力,课外知识也较丰富。但由于西安处于北方内陆地区,有些学生对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比较陌生,所以本节的学习主要以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向学生展示腔肠动物及扁形动物。本节教学充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尽量以学生熟悉的动物为代表,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动中不断的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教学重点: *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具准备: 教学ppt,视频资料,水螅模型。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 教学目标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学时难点

第一节:腔肠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生物淡水:水螅 海水:海葵、水母、海蜇、珊瑚虫 2、水螅的结构:内胚层、外胚层、消化腔、触手、口、芽体 3、腔肠动物的特征:①身体呈辐射状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 二、肠腔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1.食用:海蜇 2.珊瑚虫的分泌物形成珊瑚礁:形成岛屿、加固海岸、为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教案人教版 【篇一: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册生物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Ⅰ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分析比较得出人与类人猿的本质区别 2.根据图片、资料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3.根据课文中的观点澄清一些科学上的误解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分科学事实、观点和假说 2.收集信息并尝试判断整理信息 3.在讨论交流中培养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概述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难点:1、认识到古人类化石和遗物等对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性 2、认同现代人类是在与自然环境的长期斗争中进化来的观点 三、课前准备: 教师:查阅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学说、证据; 现代类人猿生活的录象片;实物投影仪等。 学生:搜集有关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资料、现代类人猿的分布以及生活状态的图片资料。 四、课时分配:2课时 Ⅱ教学过程 以往的生物教学主要让学生背诵课本知识 ,因此学生只是机械性地死记课本内容,一碰到理论联系实际地问题就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应从传统的教学方法、观念中解脱出来 ,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

胆创新 ,勇于探索 ,注重运用多种方法和形式 ,强化对学生各种能力的 培养。 第二节人的生殖 一、知识提炼 知识结构 知识提炼 (1)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内完成受精。 (2)受精卵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植入到子宫内膜中,这个过程 叫着床,它是怀孕的开始。 (3)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4)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中排出,这个过程叫分娩。(5)男性主要的性器官是睾丸,可以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6)女性主要的性器官是卵巢,可以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二、教学目标: 1.能概述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能概述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能描述受精过程和胚胎发育的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合作能力;通过观察图片、看录象提 高观察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价值观;增强孝敬父母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男女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受精和胚胎发育 难点:胚胎的发育过程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回家问妈妈几个问题。(写在生物档案夹上) ①我是从哪儿来的? ②妈妈怀孕时的感受。 ③妈妈怀孕多少个月才生下我? 五、教学设计: 六、教学过程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人类作为一种生物是由森 林古猿进化来的。那么,我们每一个人作为一个个体又是怎样来到

(完整版)七年级生物下册连线题训练

七年级生物下册连线题训练 1、显微镜结构与功能用直线连接起来。细胞壁控制细胞内外物质进出 细胞膜保护细胞,维持细胞的形态细胞质内含有遗传物质 细胞核是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 2、请把构成植物体的几种重要组织与他们主要分布用线连接起来。 保护组织根尖的分生区、茎内的形成层 基本组织根茎叶内的导管、筛管等疏导组织根茎叶的表皮等 分生组织果肉叶肉幼嫩茎等 3、我们食用的是下列蔬菜的哪个主要

部位,请用线连接起来。 黄花菜根 冬瓜茎 菠菜叶 白萝卜花 黄豆果实 甘蔗种子 4、下列构成器官的主要组织用线连接起来。 心脏 汗腺结缔组织 肋骨神经组织 胸肌肌肉组织 脊髓上皮组织 肠腺 5、将下列器官与其所属系统连线

脑呼吸系统 肾脏泌尿系统 骨运动系统 心脏消化系统 小肠循环系统 肺神经系统 6、请将花的结构与其发育对应结果准确的连接起来 花瓣胚 子房果实 子房壁果皮 胚珠种子 受精卵掉落 7、下面是几种植物、植物类群、及类群

特点将对应部分用线连接起来。 银杏藻类植物无根茎叶 水绵被子植物无花种子裸露桃树苔藓植物具有茎叶根为假根 铁线蕨裸子植物具有根茎叶孢子繁殖 葫芦藓蕨类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 8、请你连线 鸭嘴兽能飞的哺乳动物 蝙蝠跟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袋鼠卵生的哺乳动物 鼠母兽有育儿袋 鲸我国特产的哺乳动物 黑猩猩终生生活在海洋的哺乳动物白鳍豚门齿终生生长 9、鲫鱼下述结构有哪些生理功能,请用

线连接起来。 鳃压碎食物 侧线调节身体的比重 咽喉齿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 鱼鳔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肠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 10、请连线 章鱼腔肠动物 海豚软体动物 河蟹甲壳动物 珊瑚虫鱼类 海马爬行类 海龟哺乳类 11、选取下列各种动物所属动物类群和呼吸方式。 ①蚯蚓 A环节动物 a用气门呼吸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线形动物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别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2、概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尝试利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研究动物。 2、运用生物学知识描述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情感目标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形成爱护动物、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蛔虫和蚯蚓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和观察蚯蚓的形态和运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放映蛔虫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说出这种动物的名称。 蛔虫的身体呈什么形态? 雌虫和雄虫有什么区别? 答案: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雌虫较大,尾端尖直;雄虫较小,尾部向腹面卷曲。 (二)讲授新课 线形动物 1、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 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蛔虫,请学生总结出蛔虫的形态特点: (1)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2)活虫身体为乳白色。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 (3)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 (4)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管和肠,后端是肛门。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2、蛔虫的生活史 (1)出示蛔虫生活史的图片,总结蛔虫的生活方式及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 (2)学生阅读课本,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并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 (3)引导学生总结预防蛔虫病的方法。 3、蛔虫的特点总结 项目特点适应环境 形态结构身体细长、呈圆柱 形,体表有角质层,没 有运动器官 适应小肠内的寄生生活,避免受到消化液的侵蚀,只能蠕动 生理功能消化管结构简单生 殖器官发达 直接消化小肠内的食糜、生殖能力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有角角质层。 4、常见的线形动物 大屏幕展示钩虫和饶虫的图片,了解其他的线形动物。 (三)课堂小结 本节通过蛔虫为代表动物,学习了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并了解了其他的线形动物。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明脊椎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举例说明运动器官在运动中的协调作用;说明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观察关于运动系统的图片和模型、观察自身相应的运动系统结构,认识运动系统的组成;体验运动过程自身运动系统的变化和其它系统的参与情况,认识运动系统与其它系统的联系。尝试通过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发展交流与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关注运动系统的健康。 2.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骨、骨骼肌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关节的结构;骨骼肌与骨和关节在运动中的作用。 3.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温故知新:播放“动物的运动”视频,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概括动物的运动,过渡到运动系统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形态结构、分布、功能 小活动 请你摇摇头或抬抬手,想一想,人的运动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引导学生答出:骨、骨骼肌、(骨连结)关节 观察与思考一(展示家兔骨骼标本和人体骨骼模型) 1). 对照 P29家兔的骨骼图,观察家兔的骨骼标本和人的骨骼模型,重点观察四肢的骨组成。思考:骨具有哪些功能? 2).对照自己的四肢,找出相应骨的位置 上肢: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指骨 下肢:股骨、腓骨、胫骨、跗骨、蹠骨、趾骨 3).家兔和人的四肢骨的形态结构具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与骨的功能的关系? 点评学生的回答。 展示小资料“长骨的解剖结构”、“骨折” 归纳:骨的形态多样,坚固而轻便,主要具有支持、保护的作用。 2.关节:结构、分布、功能 观察与思考二 1).观看有关“”的视频;填出关节各部分结构名称 2).活动活动你的四肢关节, 上肢: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 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趾关节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2.教材分析2.1 教材分 析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2.2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2.3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 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3.教学过程3.1 复习提问①动物 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

八年级生物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人教版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内容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2)养成爱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2)辐射对称和两侧对称。 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教具准备制作PPT 集体定教分工备教个性补教 一、引入新课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 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 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 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讲授新课 一、腔肠动物 常见的腔肠动物:海葵、水母、珊瑚虫、水螅。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

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学生讨论并回答,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生殖方式: 无性繁殖 :出牙生殖,由母体直接脱落下新个体。 有性生殖: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绝大多数水螅是雌雄异体,少数种类是雌雄同体。 腔肠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食用、药用、饵料、科研用、观赏; (2)生态保护 (3)危害 海蜇可加工成营养较高的海产品; 珊瑚礁海洋生物的主要栖息场所。 二、扁形动物 观察涡虫的图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涡虫的生活习性、形态结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和生殖方式等。 生态习性:涡虫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石块下,营自由生活;以活的或死的蠕虫、小甲壳类及昆虫的幼虫为食物。

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2《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教学设计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姚郁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提高实施科学观察的能力。 2.通过同一类群多种动物的比较,提升归纳、概括的能力。 3.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蛔虫的生活史的学习,关注个人卫生,关注蛔虫病的预防。 3.通过对实验动物的爱护,对学生进行保护动物的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 1.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2.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准备 准备相关图片制作PPT;活体蚯蚓(有条件的话还可准备蛔虫的浸制标本和蚯蚓模型)、糙纸、棉球、放大镜;编写学案;布置预习实验――观察蚯蚓。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 (一) 新课导入(2分钟)出示蛔虫和蚯蚓的图片。 提问:这两幅图片中的动物同学 们认识吗?它们是不是属于相 同的动物类群? 观察、思 考、作出假 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 学习兴趣。 (二) 新课教学(6分钟)如何才能获得支持假设的证据 呢?(通过科学的观察和比较) 1.任务一:观察蛔虫的外部形 态。观察教材第8页蛔虫结构示 意图,填写在学案(参考学案附 在最后)中的表格――蛔虫一列 的1-6条。 提问: (1)蛔虫寄生在人类的小肠中, 你能找到或推测出它们的其他 特征吗?如内部结构或者生理 功能特征。请填写在学案中表格 “7.其他特征”的相应位置上。 (2)它的形态结构特征与适应 寄生生活有何关系?(回答学案 观察、填写 表格;思 考、分析、 交流、讨 论,完成讨 论题。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 学生通过科学的观 察,获得知识,寻找 支持假设的证据。学 生的亲身经历,一定 程度上重现了科学 知识的形成过程,比 较符合学生由具体 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和概念的形成过程。 合理的编写和使用 学案可以引导学生 自主学习,并有效提 高课堂效率。 也可以利用 浸制标本和 模型。 教师应注意 对学生的启 发和引导, 还应关注学 生语言表达 的完整和准 确。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知识点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肌肉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 2、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肌腹和两端较细的肌腱(乳白色),一组肌肉的两端分别附着在不同骨上。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收缩的特性。 3、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两组,相互配合完成各种活动【特别是伸、曲肘动作: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则相反】 4、双比自然下垂,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双手竖直向上提起重物或双手抓住单杠身体自然下垂,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5、运动系统的功能:运动、支持、保护。在运动中,神经系统起调节作用,骨起杠杆的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也有说枢纽作用),骨骼肌起动力作用。可见,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 6、骨、关节和肌肉的关系:骨骼肌收缩,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7、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能量来自有机物的分解)。运动能力发达,利于捕食和避敌,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8、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是:关节囊及囊里面、外面的韧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是: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和关节囊的内表面还能分泌滑液,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 9、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滑脱出来。(由于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因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所致。) 第二节动物的行为 1、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将动物行为分为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而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共2套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2.2.1《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教案(共2套济南版) 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教学目标: 说出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 描述蚯蚓的形态结构及运动方式。 举例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重点: 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及特征 三、教学难点 各代表动物的结构。 四、教学用具 蚯蚓、挂图、尺子、玻璃板、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 课前播放动物世界视频,能说出被发现的植物有多少种? 自然界还有一类,它包括的种类比植物的种类更多,这类生物,就是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的——动物。 地球上的动物可以首先根据有没有脊椎骨,分成两大类:

身体里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身体里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本节课来学习无脊椎动物中的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 讲授新 我们先来学习一类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请同学们观看录像边放录像边讲解。然后播放水螅的捕食过程。 讨论: 尝试描述水螅的外部形态特点。 水螅是如何捕获食物的? 水螅的体壁和消化腔各有何特点? 指导学生讨论。师生一块儿得出结论。 扁形动物 设问:请同学们看猪肉绦虫成虫的标本,观察它的体形与腔肠动物水熄的体形有什么不同之处?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又一类动物--扁形动物。 展示猪肉绦虫形态图. 出示血吸虫挂图,学生观察形态。 观察涡虫形态。 指导学生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环节动物:

播放蚯蚓。 学生分组实验:观察蚯蚓 讨论: 尝试描述蚯蚓的外部形态特点。 用手触摸蚯蚓会有何感觉? 尝试描述蚯蚓的运动方式。 怎样区分蚯蚓的前后端。 大雨过后蚯蚓为何爬出地面? 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要知道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代表动物及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归纳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板书设计: 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 水螅 生活环境:池塘、河沟 形态:圆筒形 结构:口、触手、消化腔、体壁 扁形动物 猪肉绦虫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动物的运动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动物 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动物的栖息环境大体上可分为:水中、陆地和空中三大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动物的介绍有:草履虫,水母,乌贼,青蛙等。鱼类的前进主要依靠尾部与躯干部的作用。 水中: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游泳 陆地: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爬行:如蜗牛、马陆、蛇 行走:如猫、够、大象、马。记住:行走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运动方式。 跳跃如青蛙,袋鼠,跳蚤等 空中:飞行动物的类别:鸟类,昆虫与蝙蝠等 注:飞行不是鸟类特有的运动方式。 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鼓翼飞行与滑翔 昆虫一般是两对翅 动物运动的形成: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骨的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 ▲骨膜中含有血管、神经以及成骨细胞等,其中血管为骨提供营养,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骨质包括骨密质与骨松质 骨密质:位于骨干外周部分的骨组织,致密坚硬,白色,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骨松质:位于骨干内侧和骺端的骨组织,呈蜂窝状,红色。 ▲骨髓:幼年时骨髓腔与骨松质内的骨髓都为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髓腔内的红骨髓被脂肪取代,称为黄骨髓,暂时性失去造血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可恢复造血功能; 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 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与骨的长粗和骨折的修复有关;骺端软骨层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人体内的钙约有99%以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有机物无机物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多于1/3少于2/3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

初中2019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初中2019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 生物动物的运动八年级练习题一、选择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 )组成。 A、骨、肌肉和关节 B、骨骼和肌肉 C、关节和肌肉 D、骨和关节 2、某人右上肢瘫痪,是由于( )。 A、肩关节、肘关节不够灵活 B、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受到损伤 C、肌肉内的血管受损 D、支配右上肢的神经受损 3、你的屈肘动作的产生是由于( )的结果。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4、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调节来完成 D、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5、人的上臂以肩关节为枢纽,可做伸屈、旋转、环转等各

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什么作用?( ) A、动力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 D、调节作用 6、下列关节中,灵活性最大的是( )。 A、踝关节 B、肘关节 C、肩关节 D、膝关节 7、当下肢的伸肌群和屈肌群交替舒缩时,身体姿势不可能是( )。 A.跑 B.跳 C.行走 D.立正 二.非选择题 1. 某人下肢肌肉萎缩,但这些肌肉并没有受过外伤,造成肌肉萎缩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下图是人体的关节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脱臼是许多人都曾有过的经历,脱臼是指[ ]______从[ ]______中脱落出来的现象。当我们做运动时,关节腔中的液体能减少两骨之间的摩擦,关节软骨可缓冲两骨之间的撞击力。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__ 。 (2)骨的运动要靠_______ 的牵拉;当_______ _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时,就会牵动_______ 绕_______ 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3.小明喜欢用哑铃锻炼上肢。请据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图A表示_________动作,图B表示动作_________。 ①表示________,在图A中处于______ _状态;②表示______ 则同时处于_______状态; 图B中①和②的状态分别是

人教版初一生物七年级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知识点附练习

人教版初一生物七年级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知识点附练习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腔肠动物 1、水螅生活在淡水中,通常会附着在水草上,身体几乎透明,顶端有多条细长的触手,呈辐射对称。(辐射对称的意义) 2、水螅的体壁由内胚层和外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的空腔叫消化腔。 3、水螅主要通过出芽方式进行生殖。 (利用芽体进行出芽生殖) 4、常见的腔肠动物还有海蜇、海葵、珊瑚虫、水母等。 5、腔肠动物的特征:①身体辐射对称②体表有刺细胞③有口无肛门。(刺细胞在触手处分布最多) 扁形动物 6、涡虫背面呈褐色。背腹扁平,体形象一片柳叶。身体呈左右(两侧)对称。涡虫身体前端呈三角形,头部背面有两个黑色的眼点。 7、大多数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他们的生殖器官却特别发达。 8 、华枝睾吸虫、血吸虫、绦虫、涡虫都属于扁形动物。 9、多数扁形动物中营寄生生活的。(血吸虫寄生在肝脏和小肠的血管处,中间宿主是钉螺;绦虫寄生在肠内)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①身体两侧对称,②背腹扁平③有口无肛门。 11、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水螅涡虫 身体的对称性辐射对称两侧对称 身体的胚层数两胚层三胚层 运动能力较弱较强 相同点有口无肛门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P3:想一想,议一议 当海葵的触手碰到猎物时,触手上的刺细胞释放出刺丝和毒液,将猎物麻醉或杀死,然后通过触手将猎物移入口中。 ●P4观察与思考 1、水螅的身体不能分出背面和腹面,也不能分出左侧和右侧,只能分出有口的一面与口相对的一面。这样的体形可以感知和捕捉来自各个方向的猎物。 2、饥饿状态的水螅,触手伸得比平时长很多,水螅利用触手捕食水蚤并将水蚤送入口中。水螅身体内的消化腔中有细胞分泌的用于消化的酶,可将水蚤消化为小的食物颗粒,然后再被细胞吞入进一步消化,没有消化的残渣经口排出体外。 ●P7练习 1、ABE ACD 2、水螅通常生活在清洁的淡水中,若水体受到污染,水螅无法存活,则采集不到。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 教学难点: 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 一、导入 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二、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 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 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 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二)扁形动物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 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 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三)练习巩固 (四)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板书设计: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水螅 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答案 以下是给你推荐的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2014云南)下列关于生物基本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能运动 B.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C.生物都能繁殖后代 D.生物都必须生活在水中2.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母鸡下蛋B.铁皮生锈C.雨后春笋D.葵花向阳3.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人排尿 B.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 C.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 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 B.蘑菇、珊瑚虫、松树 C.珊瑚、菊花、水草 D.枯枝、鱼、树 5.绿豆这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一是供自身生长所需,二是供其他动物或人类食用。 这说明(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进行呼吸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6.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 )的特征。 A.生活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C.生物都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8.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

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A.用途B.形态结构C.生理功能D.生活环境9.下列现象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A.蘑菇从小长到大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C.植物落叶D.人体排汗10.根据你对生物的初步认识,以下结论成立的是( )A.生物都是肉眼直接可见的 B.空气中没有生物C.有生命的物体就是生物体 D.生物只有植物和动物11.在一片大草原上,斑马正悠闲地啃食着青草,突然有一只斑马发现不远处有一只狮子,它狂奔起来,其他斑马也开始奔跑起来。 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能够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D.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12.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生物的生长现象?( )A.人在离开路灯行走时,影子越来越长B.随着环境的恶化,沙漠的面积越来越大C.工人筑路时,路面越来越宽D.春暖花开时,杨树的树干越长越粗13.一粒种子经过萌发、生长成为一株高大的植物,体现了生物的( )A.新陈代谢B.繁殖能力C.应激性D.生长现象14.下列不能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是( )A.种子萌发B.幼鳄逐渐长大C.蘑菇生长D.钟乳石慢慢长大1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的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D.生长和发育16.下列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的是( )A.人类B.豌豆C.青蛙D.病毒17.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和发育的是(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18.植物和动物共有的特征是( )A.进行光合作用B.能繁殖后代C.捕食D.具

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学习目标: 1.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概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举例说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关注血吸虫病等寄生虫病的预防。 学习重点: 1.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难点: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流程: 一、回顾 1、生物的特征: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 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植物与动物的区别:能不能通过化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二、导入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来学习动物。动物有千万种,如果一种一种来学,需要很长时间。为了方便研究,人们把动物按照共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一类一类的学。 首先,我们要学的是腔肠动物。 举一个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经常吃的海蜇就属于腔肠动物。 大家想一下,自己见过的海蜇是什么样子的?结构简单,没有内脏的分化。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 我们通过腔肠动物的一种代表性动物来研究以上问题。 三、互动授课 (一)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水流缓慢、水草茂盛的清洁的淡水中 思考:如果一条小溪中原来有水螅生存,现在却采集不到,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水体受到污染 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 (1)身体几乎透明,长约一厘米。 (2)螅体呈圆筒状,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 (3)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背腹,辐射对称。 辐射对称: A、定义:经过身体纵轴,可有许多个切面将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叫辐射对称。 B、举例:人、鱼、鸟是辐射对称吗?除了腔肠动物,还有哪些是辐射对称的?海 星 C、作用: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 防御。

初中八年级生物腔肠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 (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 (2)结构:身体由口、、消化腔和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仅由构成,消化腔有。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 (2)主要特征:身体,有口的动物。 (3)举例:涡虫、和等。 1、动物不能像植物那样通过制造有机物,只能靠摄取————来获得。 2、腔肠动物常见动物有海葵、海蜇、、等。生活在淡中。 3、水螅用身体的一端附着在物体上,另一端有_________,_________周围有6~ 10条细长的_________。 4、水螅的体型呈,水螅的体壁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的。由体壁围成的空腔叫做________它与________相通。 5、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呈;;。 6、涡虫属于动物,它身体背腹,背面呈色。三角形的背面 有两个黑色的。 7、涡虫的腹面有口,口中有管状的,食物在中消化,食物残渣 由()排出,体型呈。 8、扁平动物还有、、、等。它们营生 活,从体内获得养料。 9、若吃了未煮熟的生鱼片,可能患,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可能会感染。 10、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有身体 ,。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 (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 (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二、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和的陆地。 (2)主要特征:身体由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 (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 (4)蚯蚓是通过和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 (5)我们一般根据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的一端是端,远离的一端是端。 (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对称、无、能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

七年级科学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六章生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目标:1.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 2.通过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对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认知目标 1.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2.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及依据。 3.初步了解动物界的组成。 技能目标 1.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 2.学会对动物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情感目标 1.认识观察、比较在生物分类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对动物学的兴趣。 了解一些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明确区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依据是有无脊椎。 根据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可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类等五类,将无脊椎动物分成原生动物等七类。 通过对各类代表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认识,就可知道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 懂得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都是与其自然环境相适应的。 教学重点:生物的分类、各类生物的特征以及对自然环境的适应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认识动物界的组成。 教学过程: 当今地球上生存的生物已经确定名称的大约有200多万种。人们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差异,把它们分为动物、植物、真菌、细菌和病毒等几大类,每一大类生物又可分为许多类群。 其中自然界的动物有150多万中,我们可以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将动物区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个主要类群. 出示挂图,进行逐个观察比较。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的身体的背部都有一条脊柱。以鱼的骨骼为例:出示脊椎(鱼骨),鱼体的主要骨骼之一。发现脊柱是由一块块脊椎骨前后连接而成。可以把鱼骨一块块分开,用一条棉线将之串联起来,此白棉线可理解为脊髓。脊椎骨中有脊髓,它受到脊柱的保护。脊柱既可以作为身体的支柱,又能使全身灵活弯曲,这就保证动物体能做各种运动,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因为此骨骼在身体内部,故称内骨骼,是一种生命的组织结构,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思考:脊柱的出现,对动物进化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脊椎有何作用呢?回答:1、支持身体;2、保护脊髓。 [板书] 我们把具有脊柱骨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及哺乳类都属于脊椎动物。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生物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一、目标导学 1、说出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2、描述运动系统的组成。 3 、举例说出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关系 二、自主学习新-课 -标-第-一 -网 1、通过本章前言部分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右图为关节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各部分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运动时能减少两骨之间摩擦并缓冲两骨之间撞击力的是〖〗 , 把两块骨牢固地联系在一起的是〖〗。 (3)我们常说的脱臼是指〖〗从〖〗中脱出来。 3、结合课本42页观察与思考总结运动系统的组成。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6、哺乳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不能很好地完成,还需要参与的是 ( ) a、神经系统 b、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等 c、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 7、下图是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图表示的是动作b图表示的是动作 (2)图中1是指 ,图中2是指 (3)在a图和b图所示的动作中,1的状态分别是和 2的状态分别是和 (4)a图和b图表明肌肉协作完成一个动作的基本情况,它说明,一个动作的完成至少需要以组上的肌群相互配合。 (5)1、、2能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的动作是在系统的支配之下。人在完成屈肘和伸肘动作时,需要能量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和系统等的配合。 8、 上图是一位同学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②、两条松紧带③④和一颗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三.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44页讨论总结骨、关节和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来完成某一动作的? 四.精讲点拨: 1、骨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2、骨的结构:骨膜、骨质、骨髓。 3、骨连接的形式:活动的、半活动的、不活动的骨连接。 4、从物理学角度说明骨、关节、肌肉的作用。 五.课堂检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