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来源:机械工程学院发表时间:2011-6-2 10:34:00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构造原理、性能设计研究、使用管理及现代生物学知识,能在农业机械设计、机械化生产管理及服务部门从事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农业机械化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营销与服务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特色与要求

本专业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以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为主,兼顾机械化管理,实行软硬结合,充分体现机与电、技术与管理、农机与农艺三个结合。学生毕业后能在有关设计、研究、管理,修理等部门从事农业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学、自动化技术及经营管理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生产过程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工艺及相关装备性能设计制造、实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及其自动化装备的研究开发、推广运用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农学、机械学、自动化控制技术及经营管理万面的基本理论或基本知识;

2.掌握农业机械及其自动化装备的性能设计、试验鉴定、选型配套、使用维修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3.具有农业生产机械化系统的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的能力;

4.具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推广的能力;

5.熟悉我国农业机械化的方针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农业和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的科学前沿和发展趋势;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8.有较强的调整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修完所规定的186学分(含专业选修课13.5学分、公共选修课9学分、实践环节38学分)准予毕业。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同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农业工程

主要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现代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拖拉机学、农业机械学。

五、课程设置与课时比例

公共课772学时,占总学时的27.8%;

基础课426学时,占总学时的15.3%;

专业基础课1092学时,占总学时的39.3%;

专业课220学时,占总学时的7.9%;

选修课270学时,占总学时的9.7%。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及要求

主要实践环节有金工实习、模具设计、驾驶实习、农业机

械化生产实习、机械综合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汽车拖拉机拆装实习、农业机械认知实习、机械制造工艺实习、毕业设计。共计34周。

金工实习安排在第4学期,计4周,机械综合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计3周,模具设计安排在第6学期,计2周,驾驶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计2周,汽车拖拉机拆装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计2周,专业课程设计安排在第7学期,计2周,农业机械化生产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计2周,农业机械认知实习,计2周,机械制造工艺实习安排在第8学期,计2周。毕业设计安排在第8学期,计13周。

七、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分考试、考查和选修三种类型。考试课为百分制。考查课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选修课考核方式为通过与不通过。

八、课程简介

1.数学: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Ⅰ、工程数学Ⅱ。其中,工程数学Ⅰ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数学Ⅱ包括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2.大学物理:把原大学物理中的力学内容和电学内容删除。包括声学、光学、热学以及原子物理等。

3.计算机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如识、高等语言程序设计、上机。

4.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5.机械设计基础:内容包括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6.机械制造基础:内容包括金属工艺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公差配合、冷热加工工艺。其中金属工艺学主要结合金工实习进行,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以手册为主。总的原则,能与实

际相结合部分,尽量在实习中穿插讲授,理论较多部分在课堂讲授。

7.机械综合设计:包括原理设计、零件设计。

8.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其中流体力学,包括流体静力学、流体动力学基础、流体阻力和能量损失等理论部分为重点,适当介绍气体的一元流动、气力输送和流体机械等有关知识和实例。液压传动,主要学习和掌握液压传动的基本理论;掌握液压泵和液压马达之间的性能参数计算,机械能与液压能的能量转换关系;液压泵、液压阀和液压缸等元件的结构和原理;掌握各种基本回路的组成及性能;掌握液压伺服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例举几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典型液压系统进行剖析。

9.工程传热学:内容包括热力学定律、水蒸气、湿空气性质,焙湿图及其应用(干燥、制冷);传热学,即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形式及其应用;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如识等。

10.现代测试技术:主要包括测量系统的特性、噪声与过滤、传感器、信号处理、接口技术,数据分析和典型测试系统分析。

11.汽车与拖拉机:主要讲授内燃机、汽车、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的结构原理及基本理论。另安排拆装实习,本课程部分内容可结合拆装实习在实习现场教学。

12.农业机械学:介绍国内外农业教学与装各的发展、新理论和新机具、新技术;重点介绍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机具的构造与工作原理,介绍几种典型的农业教学数据方法含设计要求、工作原理与方案设计、总体布置等。

13.机电一体化技术:包括传感器、执行结构(电、液、气)、控制结构(单片机、可编程控制器)的造型,系统设计,典型农业教学自动化应用等。

14.农业机械化新技术:专题讲座形式,介绍国内外农业机械设计制造和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新进展与发展新趋势。

15.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能量转换,特别是热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规律和方法以及提高转化效率的途径,从而提高能源利用的经济性。主要内容包括:基本概论和基本定律;过程及循环的分析及计算方法;常用工质的性质;化学热力学等。

九、培养方案的必要说明

1.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学习全部的必修课程。每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后续课程的要求在适当的学期选修必要的课程,修得相应学分。

2.公选课课程共180学时,由学校统一安排。其中,学生在第二至第七学期自主选修教育部规定的8门艺术素养课中的任意一门课20学时(1学分)、学校限选的就业指导类课20学时(1学分)、健康教育课8学时(0.5学分)及各学院在专业教育阶段结合就业培训安排的机动课52学时(2.5学分)后,其余80学时(4学分)可参加学校组织开设的公选课,也可按个人兴趣自选校内其他专业开设的任意课程,申请后以自学为主,第二学期初随重考考试,及格以上即获得学分。

3.毕业论文要结合实际工程项目的需要,独立完成,论文要有质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