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山东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山东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山东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调研报告

关于山东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

等化现状调研报告

实践队:公共管理学院团总支社会实践队

活动地点:威海、泰安、菏泽

活动目的:通过对三地的基本公共服务现状调研,了解山东省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现状

指导老师: 付冷冷

目录

一、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3)

(一)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 (3)

(二)山东省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4)

1.政府要成为义务教育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4)

2.政府要为义务教育的均等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5)

3.政府要加强义务教育均等化制度建设 (6)

二、公共卫生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7)

(一)公共卫生水平的地区差异 (7)

(二)政策建议 (8)

三、公共基础设施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9)

(一)公共基础设施的地区差距 (10)

(二)对策建议 (11)

四、山东省三地市社会保障差距及对策研究 (12)

(一)三地市社会保障差距 (12)

(二)对策建议 (13)

1.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13)

2.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完善财政社会保障结构 (14)

3.建立健全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监督机制 (14)

五、环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15)

(一)三地市环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 (16)

(二)政策建议 (16)

六、参考文献 (17)

七、附录 (19)

当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问题比较突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在基础教育、公共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逐步拉大,山东省内区域差距也十分明显,给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很大压力,但是目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局限性,有关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度量、理论支撑、现实矛盾与问题分析、体系构建、供给方式、制度保障等方面实质性的研究较少,原创性、新颖性和深度性的研究成果比较少见。在研究方法上,除部分研究注重数据或理论的支撑外,多数是一种泛化的经验归纳,缺乏相关实证分析,也没有形成达成一定范围内共识的范式。

本次调研对同一省域范围内各基层政府间公共服务能力均等化进行评价研究;基于实证,探索实现中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案,并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保障省域范围内横向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平衡,是实现中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在当前基本公共服务总体供给不足、效率低下以及地区差距增大的情况下,这一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这次调研活动我们主要采取了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各地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以及需求意愿,主要从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进行区域差距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一)基础教育的地区差异

威海的基础教育水平较高,可支配的教育经费相对较多,近几年,威海市基础教育得到较大发展,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将中小学布局调整与规范化学校建设、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水平,基础教育发展驶入快车道。2004年起全市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改革,成效显著;小学德育工作不断改进,科技创新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全部纳入中小学校的常规工作范畴,学校体育、卫生、科技等工作都呈现出良好局面。截至2010年,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共拥有普通中小学校243所,在校生24.09万人。其中小学131所,在校生9.85万人;普通初中9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12所),在校生10.22万人;高中21所,完全中学1所,在校生4.02万人。特教学校4所,在校生394人。全市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建成率达到100%,其中省级规范化学校建成率30%,普通高中除乳山市要撤并的3所外,全部建成省级规范化学校,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全市小学、初中入学率均为100%;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9.7%。

菏泽、泰安的基础教育水平较差,除了与当地的经济水平发展有关系外,教育文化的投入程度、学校教师的师资力量等都构成了最终得分较低的原因。在泰安调研时老百姓对当地的教育质量也很担心,尤其不满意的是与邻近的县市教学水平差别较大。所以这两个城市要进一步强化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和产出,坚持教育为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理念,重点加强城市基础教育的建设,大力改善基础教育水平,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二)山东省实现基础教育均等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政府在推进教育发展的职能之一就在于给公众提供均等的教育公用资源。每年“两会”期间反映在教育上的热点是“强化政府职能,教育期待受益”,这就明确了推进义务教育均等发展的责任主要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政府是当地义务教育均等发展的第一责任人,教育行政部门是义务教育均等发展的直接责任人。新的《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规定了义务教育是政府的主要责任,政府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观调控等行政决策中,要体现教育均等发展的思想。这是对政府转变职能,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1.政府要成为义务教育最主要的投资主体

首先,建立健全“均等由省负责,管理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在新的历史时期,义务教育的均等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在全面实现“普九”义务教育目标后的主要任务。完善现有“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重新界定省县两级政府在义务教育均等发展过程中各自职责,明确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不再以乡镇为单位,而是由省统筹,由县级政府直接为所属学校配给公共教育资源,从而避免因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而带来的投入上的差距。在坚持主要由县级政府管理的同时,也要通过对乡镇教育工作进行考核,确保在体制调整后各乡镇为义务教育的均等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促进义务教育的均等化。

其次,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义务教育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就目前财政投入来看,首先,国内有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以确保义务教育正常运行,但是财政转移支付还需要地方配套,经济越不发达,地方配套能力越差,也就越得不到财政转移支付的投入。其次,山东省对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虽有财政倾斜政策,但这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第

三,山东省

在投入体制上还是实行以县为主,但是我省各地区经济发展差别较大,不少县财力有限,使得省内各区域的中小学在公用经费上投入上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导致义务教育在全省各区域之间的非均等发展。随着山东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山东义务教育发展缺的绝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如何建立健全一个良好的投入预算制度。

2.政府要为义务教育的均等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首先,大力扶持和鼓励各种主体参与义务教育的供给与管理。义务教育均等发展的过程总是不均等到相对均等,再到不均等的动态过程。这样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寻找兼顾公平、优质、选择与活力的义务教育优质均等发展的思路。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的多元化办学格局,是一条可供有效途径。而推进各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是扩大教育总规模,节约公共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在山东民营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丰厚的资金,吸引民间资金办学,将有助于各级教育供给量,减轻公办学校的就学压力,强化教育领域的竞争。如果民办教育有了较大发展,那么就将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节约公共教育经费,并将这部分资金用于公办学校,就会使公办学校在增加人均经费的同时,得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促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等发展。

其次,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实现教师队伍的均衡。优质的教师资源,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积极作用。就我省目前的现状来说,城乡义务教育之间的差距,除了办学条件等硬件上的差距之外,主要是师资水平等软件上的差距。因此,缩小城乡之间义务教育的差距,实现城乡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化,应该建立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缩小学校在教育人力资源上的差距。为此,政府应尽快完善相应的政策措施,恢复和优化师范生补助、定期服务和定向奖励政策,以保证大批师范学校毕业生能成为边远地区教师的持续补充;不断从大中专毕业生中选拔优秀分子补充到农村教师队伍中去,既解决大中专学生的就业问题,又能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落实国家规定的农村教师,特别是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建立农村教师养老、医疗保险等保障体系,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高级教师职务岗位的比例,对农村教师评优评先有适当的倾斜政策,

尽快实施城乡教师统一工资标准和统一福利待遇制度,并使农村教师的待遇适当高于城镇教师,真正实现以政策留人和以待遇留人,完全消除城乡教师间的利益鸿沟,彻底解决农村教师容易流失的根源问题。

3.政府要加强义务教育均等化制度建设

首先,加强经费保障机制。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中央财政应有比较规范的教育支出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对城乡间、不同地区间义务教育水平差距的调节能力,加大对农村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农村教育的财政转移支持力度。应逐步完善省以下的转移支付制度,根据经济和财政收支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切合实际的调整和完善,充实基层政府财力,使各级政府都能具备执行基本职能和提供公共服务所应有的财力,切实保障现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实施和地区教育支出水平差距的有效调节。

其次,健全监督评价机制。加强对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考核力度,加强政府对区域间、城乡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统筹规划、经费保障、师资力量保证和政策导向。制定科学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评价机制,各级政府应将均衡发展纳入政府绩效考评体系中。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等级评估、教育创强中关注区域内城乡间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第三,建立长效的互补发展机制。摒弃将优质教育资源直接从优质学校转移到农村薄弱学校的做法,而要切实通过师资流动、“传帮带”等形式帮助农村学校挖掘自身优势,形成城乡互动互补发展格局。

第四,重视公众需求。服务型政府以公民需求为导向,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时候也应注重公众的需求。

第五,加强义务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许多现代国家的实践经验证明:通过立法程序把国家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政策、制度、措施等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整个社会有章可循并坚决依法实施,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最有力措施之一。通过法制保障,使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从而实现教育公平成为可能。2006年我国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明确指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方向,回归了义务教育免费的本质,确立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平等权利,并增强了《义务教育法》执法的可操

作性。要求各级政府和学校要在《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框架下,保证提供义务教育的经费、办学条件和师资等软硬件设施,学校要保证每个适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

二、公共卫生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公共卫生是由政府或者公共部门筹资,向一个社区、地区乃至全国的居民提供免费的或者低费的卫生服务项目,旨在保护群体的卫生健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卫生可归纳为政府及公共部门向社会群体提供的卫生服务方面的公共产品。基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现状,公共卫生的项目应涵盖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来说,应该包括基本医疗、计划免疫、传染病控制以及妇幼保健等方面。基本公共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其核心是“人人享有”,本质含义是“公平享用”,就其供给特性而言,私人提供是低效率的,将带来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福利的净损失。

健康是实现人类福利以及克服社会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的基本条件,因此公共卫生服务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社会保障权利的一部分,为公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政府职能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把“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政府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需要积极介入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2009年山东省扎实推进了新农合制度、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等五项重点改革,公共卫生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明显增强。应该说近几年山东省公共卫生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不均衡状态突出,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通过分析这种差距,为下一步的改革总结经验教训,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公共卫生水平的地区差异

威海市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国前50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十分注重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到目前为止威海市已建设了4处疾病控制机构,其中市级疾病控制机构1处,三个县级市各1处,其设备装备水平与检验能力均达到达到部颁基本标准;设置4处卫生监督机构,5处妇幼保健机构;基本健全了地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市基本建成网络健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适应社会需求的社区

卫生服务体系;并在镇政府驻地卫生院和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防保站,建立了规范化妇幼保健门诊及预防接种门诊,积极鼓励乡镇卫生院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资源整合。

与威海市形成明对比的菏泽市,由于经济基础落后,缺乏必要的人才制度建设和人才激励机制,导致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同时也制约了当地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的发展。这同时也充分说明了地区经济发展与卫生事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与相互促进的关系。威海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内陆地区经济发展要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断加大公共卫生卫生事业的投资力度,使得公共卫生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反过来,公共卫生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动力。因为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人口生产的质量和水平,而人口作为生产力中的最为活跃和最为积极的因素,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尤其应该引起关注的是,菏泽市作为鲁西南较落后的地级市,不仅经济发展水平低较,公共卫生水平也很滞后,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很多老百姓对当地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很不满意,看病难仍是一很大的社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山东省整体公共卫生水平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今后,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其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的同时,并对其实施优惠的发展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契机,提高社会公共卫生水平,进而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使其城乡居民充分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增进社会福利。

(二)政策建议

公共卫生供给的水平主要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来决定,因此山东省各地区间公共卫生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地区间存在不平衡,东部地区公共卫生水平普遍高于西部地区,沿海城市的医疗水平整体上高于内陆城市,这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密切相关的。二是地区内部结构不平衡,同一地区在公因子、以及综合得分上的不同排名,说明地区自身在公共卫生不同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均衡的。除了经济因素之外,地理位置也会影响公共卫生水平,尤其是对、这两个公因子影响较大。省会城市和沿海城市更能吸引公共卫生人才。

为了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地区间均等化,主要做好以下两点:

第一,合理调整财政预算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应根据财政收入状况,在增加财政支出绝对数额的同时,还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逐步提高财政在公共卫生事业支出方面的比重。同时,积极拓宽公共卫生服务的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而为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针对目前的社会形势,为了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同时改变公共卫生支出项目不合理的局面,必须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对公共财政介入公共卫生领域的投入机制进行合理有效的设计。同时进一步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扶持,尤其是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监督及地区间均等化效果的评估。

第二,让公共卫生服务惠及穷人

依据罗尔斯“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对弱势群体利益进行补救是起码的正义。当然穷人未必就一定是弱势群体,但从公共卫生服务来看,穷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状况实际上更糟。对于贫困人群来说,不用说高昂的住院费用,就是一般的门诊费用许多穷人也负担不起。在全国的城市中,自我感觉患病但因为经济困难而放弃门诊服务者的比例,在1993年仅仅为微不足道的1.8%,但到1998年就猛增到16.1%,而到了2003年底更是高达20.7%。穷人享受到公平的公共卫生服务对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明显。印度以较低的公共卫生投入赢得了很好的产出效果,主要是由于印度政府将有限的政府投入公平地补给最需要医疗服务的需方,而中国政府的卫生补贴和社会保障的主要受益人是高收入群体。据卫生部原副部长殷大奎透露,中国政府投入的医疗费用中,80%是为了850万以党政干

部为主的群体服务,剩下的13亿人只能分享20%的医疗资源。很明显,这样使用医疗资源既没有效率也缺乏公平。要实现公共服务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均等化,面临的难度更大,因为均等化很容易受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制约和阻挠。改革任总而道远。

三、公共基础设施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根据世界银行的归类,公共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公共设施,主要包括电力、电信、自来水、卫生设施、管道煤气以及排污和固体废物的收集

与处理。(2)公共工程,主要包括道路、大坝和灌溉及排水渠道工程。(3)交通设施,主要包括城市与城市间铁路、城市公共交通、港口、航道和机场。概括起来,它涵盖了交通运输、通讯、电力、水利以及市政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前提条件。较好的基础设施水平和运输条件也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外部环境。它往往成为一个国家在进行国际经济竞争、解决人口增长问题、减少贫困以及保护环境方面的首要制约因素,而且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公共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长。与教育和医疗服务一样,基础设施服务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既是直接的(例如,减少与水有关的疾病,这些疾病被列为儿童的主要杀手),也是间接的,如通过经济增长发生影响。

近年来,山东省公共基础设施整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在各地区间却存在着严重的发展不平衡性,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不均衡严重制约了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越来越显现出对山东省整个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妨碍了地区之间协调发展。目前对山东省公共基础设施水平的研究大都局限在规范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实证研究的还比较少。因此通过实证分析这种不均衡状态,为下一步改革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一)公共基础设施的地区差距

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威海市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威海市作为一座现代化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充分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方面的生机与活力。在充分利用便利交通位置和国家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近几年来经济实力有了显著的提高,经济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前50强,与此同时也加大了对道路和公园绿地的建设力度。到2006年威海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到26325公里,比建市之初通车里程增加了一千多公里,公路密实度达到48.4公里/百平方里,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09年威海市为了分流市区南北主干道,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压力,动工新建和续建5条市内道路。同时威海市作为国家森林城市,十分关注优化城市生态体系建设、高度重视城市环境的良性持续性发展。2010年市区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57.1万平方米,新增数量为历年之最。并且园林部门高标准地实施了一批道路绿化、公园改造、小区绿化等园林绿化工程和生态建设工程。威海市获得联合国授予的“联合国最佳人居奖”与威海市公园绿地的建设工作密不

可分。

首先泰安市西面城区部分建设是很不错的。主要以市政府为依托,绿化城市建设都比较好。并且市政府西侧的住宅区环境非常好。东侧则相对差一点,但是由于环山路的开通,使得东侧的环境也得到改善,市政府也在东侧下了苦力。现在火车站和老商业财源街都在改造,改造完成后那个地方基本成为一个立体街区,那里也是商业中心的。泰安各县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差别较大,新泰的基础设施水平很高,但东平的市政设施以及道路情况就不尽人意,尤其城乡差异很大。

在菏泽调研时发现菏泽道路状况很差,城市卫生设施很不完善,垃圾中转站等环卫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荷泽各县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为0,大部县的生活垃圾为简易处理。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健全,环境脏、乱、差现象尚未从根本上解决等菏泽市环卫专用车辆配置还较低,市区内还没有机扫车,没有高压清洗车,清运车辆超负荷运转,超期限使用,边维修边运行,垃圾不能及时清运出城。尤其是一线环卫工人用工难、招工难,环卫队伍老、弱、病、残现象严重,思想情绪波动大,环卫队伍不稳定,脱岗、漏岗现象较为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环境卫生差,道路清扫不及时,垃圾清运不到位。显然,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能力与区域公共财政能力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从而也说明我国政府间“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有一定的缺陷。

(二)对策建议

第一,合理调整财政预算结构,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目前山东省各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水平“落差”巨大。显然,公共基础设施提供能力与区域公共财政能力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从而也说明我国政府间“纵向转移支付”制度有一定的缺陷。由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周期长,前期投入很难取得效益,企业一般不会直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公共财政必须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就我省而言,近年来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仍然满足不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迅速增长带来的巨大需求。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以便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财政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拓宽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资金筹集渠道,充分利用民间资本,进而为各地基础设施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山

东省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扶持,尤其是完善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加强对转移支付的监督及地区间均等化效果的评估。

第二,加快山东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农村与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投资以城市为中心的政策倾向十分明显,于是公共基础设施服务的巨大城乡“落差”就不可避免。[6]目前山东省基础设施水平城乡差距较大,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因此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应该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供给,将重点放在农村,把更多的财政资源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各级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供给力度,把“一般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变为“专项转移支付”,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共资金的挪用。同时应进一步拓宽投资渠道,引进新的投融资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第三,构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合作机制,实现地区间基础设施服务的均等化。公共基础设施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其必然存在外部性,在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区域内地区共享型公共服务。因此只有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横向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但是区域各地区的政府力图寻求地方行政区域边界内的利益最大化,结果是错综复杂的行政屏障和利益冲突形成了区域公共服务功能的“碎片化”。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在区域地方政府的行为上得到充分体现。解决这一困境的核心是处理好“市际”利益关系,保证生产要素的区域流通和各市的共赢,这决不是单纯经济层面的联系就可以实现的,而必须构造各个城市之间实质性的政府合作机制。实现这一合作机制肯定面临很大的难题,但是山东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激励。

四、山东省三地市社会保障差距及对策研究

(一)三地市社会保障差距

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山东省区域差异明显。社会保障水平在山东省内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不平衡,东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高于西部地区。这种差异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威海市致力于在退休人群和身体残障、丧失生活能力的普及社会保障,关注养老保险,退休在管理岗位的女职工,城镇个体商户以及各种自由就业者,及

破产企业职工。关注各个层次及岗位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调查问卷发现,民众对社会保障问题关注度高,威海市民对本市社会保障制度比较满意。率先在全省基本实现新农保全覆盖,为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各级各部门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省的部署要求,完善制度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确保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要强化政策衔接,抓紧拟定具体的实施方案,统筹抓好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落实,切实增强城乡居民养老保障水平。要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财政补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有效整合现有的社保管理服务资源,进一步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切实提高服务能力。要做好政策宣传工作,使这两项重大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引导群众积极参保缴费,构筑起覆盖更广、水平更高的社会保障网络,真正做到老有所养。

泰安的社会保障工作近几年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于今年7月1日起上调失业保险金标准。其中:市直、泰山区、新泰市、肥城市失业保险金标准由每人每月43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600元;岱岳区、宁阳县、东平县由每人每月38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550元。从今年8月份开始全市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发放,在全省尚属首例。菏泽的社会保障水平明显偏低,这与地方的经济水平有一定关系,地方政府的发展思路仍然是招商引资为主,在调研时很多单位的人都抱怨招商引资的压力多大,例如单县政府的今年的十件大事几乎都涉及投资。

(二)对策建议

1.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覆盖面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

不论是国内代表城市相比,还是跟国内平均水平相比,山东省的社会保障水平都是偏低的,更不用说与工业化国家保障水平相比较了。近几年,在省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山东省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国内名列前茅,社会保障事业也在飞速发展,甚至快于我们省的经济发展速度。但是综合分析山东省的社会保障水平就会发现,我们省的社会保障系数虽然大于1,但是社会保障占省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和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并不明显,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并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提高。山东省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仍然在适度水平下限一下,而且距离达到下限水平还有一定距离。并不能因为近几年山东省的社会保障弹性系数大于1,

就把我们省的社会保障定性为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社会保障膨胀,发展速度过快。因为我们的起点低,我们社会保障总体水平偏低,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使我们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尽快进入适度区间内,才有利于我们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才有利与我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势在必行。

2.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完善财政社会保障结构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推进,社会保障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加大财政投资力度,完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项目结构,对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实施社会保障制度,最重要的一环是要有资金来源,虽然企业和单位可以提供一部分资金,用于向本企业和本单位的职工提供保障,福利基金会之类的社会团体也可以提供一些资金,但其主要针对的是具备某些条件的社会成员,但是,由于社会保障实际上是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公共需要,单单依靠这些机构来提供社会保障资金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需求的,政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最后买单人,应当担负起自己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扮演好最终买单人的角色。而且在山东省,目前来说,有很多企业很难对自己的员工加以保障,福利机构发展非常缓慢,数量、规模都很小,很难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独挡一面。所以社会保障的发展更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目前山东省财政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方面的支出,即使加上混在管理支出中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离退休金、福利补助以及隐藏在文教、卫生、科学业支出中的福利因素比重依然偏低,还应该继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保证社会保障事业的顺利发展。在完善社会保障项目结构方面,由于我们省生产力水平还有待提高,经济实力还有待增强,所以在社会保障项目结构完善的过程中,我们应采取“小步走”的方式,即在社会保障项目的增加和保障程度的提高上,不能走的太急、太快,应先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项目,其他项目可以暂缓。如根据我省目前的情况,结合现在的发展情况来看,我省应首先侧重解决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等,进而带动其他保障事业的发展。

3.建立健全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管理监督机制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预算可以用来反映各项财政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活动的计划。它不仅是财政全面反映、管理、监督各项社会保障资金收支活动的重要

手段,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在建立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预算体制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全面性原则。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预算应该全面反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事务相关资金的状况,只要是用于社会保障项目和社会保障事业的资金,都应当纳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预算管理体系中来,这样才能准确的反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资金流动的整体情况。

第二,公平和效率原则。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预算收支的划分必须要做到公正合理、公开透明,便于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在资金待遇发放和管理成本等方面要力求降低成本,并提高基金的利用效果。这就是公平和效率相统一。

第三,专款专用原则。财政社会保障支出资金只能应用于社会保障有关项目的支出,不能与其他财政资金相混淆,以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安全性。

五、环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对策研究

环境资源的公共性使得在生态资源配置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市场失灵,政府的介入便成为破解市场失灵的一种有效选择。然而政府也有失灵,由于中国实行地方财政包干和“分灶吃饭”的财税体制,加上“以GDP论英雄”的领导升迁机制,使得地方政府盲目扩大投资,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山东作为中国的一个经济大省,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同样遭遇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问题。例如山东省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GDP居全国第二,但2006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96万吨,居全国前列,其中,工业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为168万吨,居全国首位。2009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59万吨,仍居全国前列。环境既在一定意义上构成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基础,又成为经济增长的目的,甚至环境本身就被当作资源禀赋和财富。因此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模式背离了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阻碍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一个地区环境质量要在短期内实现根本好转,十分困难。实际上从2002年开始,山东省就试图探索一条发挥标准引导作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2008年山东省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山东省环境保护局出台了《2008—2012

年度生态省建设市长目标责任书考核办法》,考核严格按照采取采集数据、审计核实、现场检查等方法进行。这些措施初见成效,2009年全省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在2008年的基础上下降了18.1%。全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截至2010年12月,

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生长。应该说近几年山东省环境保护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不均衡状态突出,地区之间的差距较大,通过分析这种差距,为下一步的改革总结经验教训,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一)三地市环境保护水平的地区差异

威海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新能源产业发达,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上与转方式、调结构紧密结合起来,加大环境保护投入,清理污染企业,不断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沿海地区一般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因此环境保护水平普遍高于内地。2009年威海积极推进城市绿化规模化、生态化、园林化,本着“有路就有树、有树就有荫”和“树成景、花成带、绿成片”的思路,重点对市区道路、公园、节点、街心绿地等进行改造,实现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临沂市坚持“园林绿化是第三产业”,采取沿河布绿、拆丑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依法治绿等措施,不仅营造了自然优美的生态环境,而且使整个城市环境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泰安的环境保护水平相对较低,这与它们经济发展方面的优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从某种程度上说明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模式还有待转变,也间接反映了这些地区在环保方面的重视不足。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环境一旦遭到破坏,即使有财力保证大量的环保投入,短时间内也难以尽快改善。(二)政策建议

第一,调整产业结构。据测算,如果中国服务业占G D P比重每提高1%,工业比重下降1%,单位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污染排放量将显著降低;如果工业中的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1%,而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下降1%,单位GDP 能耗可相应降低1.3%,污染排放量将大幅降低。因此,为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目标,山东省优化产业结构的关键点是控制污染密集产业,突出发展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严把企业准入关,对新入驻企业,都必须完成环保、安全评价。

第二,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及绿化美化工作。2000年山东省菏泽市GDP 为208亿元,2009年为953亿元;2000年全市3条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浓度均值为300毫克/升,2009年这一数据为30毫克/升以下。环境保

护成为促进菏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推动因素,而经济的发展同样可以为环境保护事业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菏泽的经验充分说明加强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是解决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单一,主要是靠政府投资,企业和社会公众的资金介入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大部分城市对“使用者付费”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或者是收费偏低,缺乏对民间资本的吸引力。因此要尽快实施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有偿使用的收费政策,并允许运营企业根据“保本微利”的原则自行确定价格。

第三,构建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机制,实现地区间环境保护的均等化。环境资源的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环境领域必然存在外部性,表现为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和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属于区域内地区共享型公共服务。因此只有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合作,尤其是横向合作才能实现环境保护的共赢,但是区域各地区的政府力图寻求地方行政区域边界内的利益最大化,结果是错综复杂的行政屏障和利益冲突形成了区域公共服务功能的“碎片化”。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在区域地方政府的行为上得到充分体现。解决这一困境的核心是处理好“市际”利益关系,保证生产要素的区域流通和各地区的共赢,这决不是单纯经济层面的联系就可以实现的,而必须构造各个城市之间实质性的政府合作机制。[7]实现这一合作机制肯定面临很大的难题,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主体功能区的建设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激励。

六、参考文献:

[1] 翁钱威,周聪.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基于辽宁省社会保障的调查[J],党政干部学刊,2010(10):40-43.

[2] 杨冬梅,牟芳华.山东省城市竞争力评价与实证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68-71.

[3] 胡永宏.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3-87.

[4]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为发展提供基础施[M].北京:中国财政经

济出版社,1994.2.

[5]世界银行.2004年世界发展报告:让服务惠及穷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59.

[6]武力超,陈熙龙.我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区域差异研究——基于1998-2008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J].山东经济,2011,(02):62-67.

[7]张黎,银路.区域科技中心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的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3(02):33-35.

[8]胡永宏.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83-87.

[9]张雷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服务均等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9,(06):60-64.

[10]钱海梅.“合作共赢”与“集体行动逻辑”——关于区域公共服务“猎鹿困境”的探讨[J].学术界,2009(2):260-265.

[11]曹现强: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与地方公共管理创新—兼论区域经济一体化态势下的政府合作机制建设[J].中国行政管理,2005,(3):27-31.

七、附录

山东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求问卷

尊敬的先生/女士:

您好!

我们正进行一项关于山东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供求的问卷调查,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公民应该享有由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服务,其覆盖的范围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

本问卷纯属学术研究,并为各级政府决策服务。问卷采取匿名形式,请勿多虑。您的每个选择对于我们的研究都至关重要,且选项并无对错之分,请您依据自己的实际想法,在每个问题所给出的几个答案中选择合适的答案。谢谢您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1、请问您目前所在的城市和地区:山东省________市________区(县)

2、您的性别:______

A 男

B 女

3、您的年龄段______

A 20岁以下

B 21-25岁

C 26-30岁

D 31-40岁

E 41-50岁

F 51-60岁

G 60岁以上

4、您的受教育程度:______

A 小学及以下

B 初中

C 高中(含中专、职高)

D 大专

E 本科

F 研究生

5、您目前的职业是:______

A 学生

B 公务员

C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D 企业主

E 个体户

F 城镇企业职工

G 农业生产人员

H 外来务工人员

I 下岗失业人员

J 其他(请注明)_________

6、您目前的年收入:______

A 暂时还没有收入

B 1万以下

C 1-3万

D 3-5万

E 5-8万

F 8-12万

G 12-30万

H 30-100万

I 100万以上

7、您的户口类型和所在地:______

A 本地城镇户口

B 本地农业户口

C 外地城镇户口

D 外地农业户口

8、请问当地中小学校的学杂费免收情况是:______

A 已免收

B 未免受

C 不清楚

9、您对本地区的9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教育)服务满意吗? ______

A 非常满意(跳问12)

B 比较满意(跳问12)

C 一般

D 不太满意

E 很不满意

F 不清楚(跳问12)

10、您对义务教育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请按不满意程度排序:第一_______,第二________,第三________。

A 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差异太大

B 教育资源地区间不平衡

C 为了能进入重点学校孩子不得不课外学习考级

D 孩子的学习负担太重

E 缺少启发式教育

F 学校太看重学生成绩

G 其他原因(请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目前辖区内各个地区的义务教育发展是:______

A 没有差距

B 存在差距,但在合理范围内

C 存在较大差距

E 差距已经很大

12、您认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迫切需要做的是: (多选题) ______

A 加强教师的城市与农村之间流动,促进师资的均衡

B 加强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首先实现基础设施均衡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

煤炭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调研报告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党的xx大报告指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 一、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与内涵 1.煤炭企业信息化概念 目前关于企业信息化的概念有很多,但对于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还不是很多,本文旨在根据相关学者对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理解,总结出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煤炭企业信息化是将煤炭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事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人力资源等各个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网络化信息系统加工生成企业所需的各项信息资源并提供给各层管理者。使管理者能够及时掌握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更加合理配置,从而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煤炭企业信息化是指煤炭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研究开发、市场销售等方面应用信息技术,建设应用系统和网络,通过对信息和知识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调整或重构企业组织和业务模式,服务企业发展目标,提

高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煤炭企业信息化是煤炭企业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应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发信息资源,充分调动人力资源,运用合理的管理方法,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并应用到企业生产、管理、安全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安全生产能力、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个系统工程。 2、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是信息化的前提。要根据煤炭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有选择、有步骤的实施信息化。煤炭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煤炭企业要至始至终把握实施信息化的主动权。煤炭企业的管理方法、组织模式和业务流程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信息技术和开发信息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是企业信息化的物质和资源基础。调动人力资源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必须重视开发利用人力资源,尤其是开发信息化人力资源。提高煤炭企业的决策力、竞争力、安全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是煤炭企业信息化的目的。煤炭企业信息化是一个涉及到组织结构调整、企业流程重组、管理方法创新等贯穿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 由此可见,要根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前提,明确煤炭企业信息化的主体,了解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应用煤炭企业信息化的手段,抓住煤炭企业信息化的关键,为实现煤炭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由之路 一般地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如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毋庸置疑,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有关资料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2000年城市达到39. 4%,农村达到49. 1% ,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 1%,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城镇化率达到40. 5%,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1]由此可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换句话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过程,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是结果,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要维护社会公平。在当前,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按理说,社会进步的成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共享,但实际上是由强势群体来享受或首先享受;同样,社会代价的后果应当由全社会来分担,但实际上大部分却由弱势群体来承担或主要来承担。因此,

区域经济调研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区域经济调研报告 篇一:马街镇区域经济发展调研报告 找准问题破解瓶颈 加快推进马街镇区域经济发展 ——马街镇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20XX年4月) 乡镇区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一个地方的省域经济的强弱往往体现在县域经济上,而县域经济的强弱则主要体现在乡镇区域经济上。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何找准乡镇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课题。在区域经济学中,县及县以下的广大领域都属于“农村”的范畴。整个农村区域内,乡镇相当于“中心”和“点”,周围的乡村是“外围”和“面”。大力发展镇域经济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马街镇基本情况 马街镇地处南华县西南部,东与楚雄市八角镇隔江相望,南与楚雄市西舍路乡毗邻,西与本县兔街镇接壤,北与本县五顶山乡相连,距县城175公里,国土面积175.17平方公里,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边远贫困、少数民族聚居为一体 的农业镇。全镇属高原深切割峡谷地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775米,最低 海拔963米,相对高差1792米,海拔悬殊较大,具有 山高、坡陡、谷深的特点,森林覆盖率为76.4%,年平均气 温14.9℃,年均降雨量800~900毫米。20XX年末,全镇共 有13个村民委员会、134个村民小组、242个自然村、4,306户农户、18,063人(其中农业人口17,439人、非农业人口624人),境内居住着汉、彝、白、回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5%。有耕地面积15,514亩(其中水田2,538亩、旱地12,976亩),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0.89亩。镇党委 下设6个机关党支部,13个村党总支,38个自然村党支部,有96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073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897名,妇女党员165名,农村党员871名,预备党员59名。 二、镇域经济发展现状 20XX年撤乡设镇十年来,全镇镇域经济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镇域经济发展的措施,使镇域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2019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2019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2019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一、What: 何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由“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经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阐述,十七大报告中两次予以强调,已经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的热点 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共同财政体系建设的角度提出了“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完善公共财政制度的目标:“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财政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再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公共基础设施、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投入。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从缩小发展差距和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角度进一步强调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 议.》 (八)、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服务包括基本公共服务和一般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是根据美国学者罗尔斯基于公平的正义理论,在自由、平等和幸福之间的统筹协调原则有两条,即第一正义原则(平等自由原则)和第二正义原则(机会均等原则和差别原则),根据这两条正义原则可以推断基本公共服务的三大原则①(对应关系见表1.1)。 表1.1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原则

济南市交通状况调查报告(社会实践调查)

济南市交通状况调查实践报告 课程名称社会实践 教师名称胡燕 姓名王保成 学号 20111000341 专业地质工程(岩土钻掘方向) 所在院系工程学院 班级 051113 日期 2013年8月

济南市交通状况 调查实践报告 工程学院 051113班王保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越来越多的人更加趋近于使用机动车作为代步工具。在各个城市的道路上,到处都有机动车的身影,它们驰骋的姿态为我国城市化增光添彩。人们在享受舒适出游的同时,潜移默化之中也加剧了城市的交通运输压力。在早晨七点至八点,以及傍晚四点三十分至六点这两个时段,无论是在城市中的哪一个路口,都难免会有或大或小的堵车现象,即使有交警在道路中央指挥,庞大的车流量还是令道路造成了瘫痪。在济南,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在这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人们应该更加了解和关心我们赖以生存的交通环境。 一、调查概述:为了更加了解济南的交通现状,对济南的交通现状进行彻底地分析,我以个人微薄之力对于济南的交通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这次调查主要是有针对地调查各大道路及车流量较大的路口,调查地点包括经十路与历山路交叉路口、历山路、泉城路、济洛路、北园路。调查方式为普查,即在计时开始后,通过划“正”字的方式记下通过该调查地点的车辆数目,并明确划分出车辆的类型,计时结束后统计出车辆数目。调查结束后,将所有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系统地整理与统计,对于数据进行详细地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希望能够通过这次的活动,使我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做好“大学前教育”的相关工作。 二、社会实践活动安排: 1.活动时间:2013年8月5日-2013年8月9日。 2. 活动地点:经十路与历山路交叉路口、历山路、泉城路、济洛路、北园路。 3.活动地点概况 经十路与历山路交叉路口 经十路,东起山东省团校与济王公路相接处,西经历山路、穿津浦铁路至段店桥,长9346米,中段(历山路至纬十二路)系市区内环路南段。 1941年新辟广场东沟至营市街路基,宽16米。1949年后,经多次向东延伸、加宽和铺装路面,并把营市街至段店桥路段并入形成该路。1972年起展宽段店桥至纬十二路路段,1973年展宽纬十二路至胜利大街路段,1977~1978年展宽胜利大街至历山路路段,1984年展宽历山路至省团校路段。段店桥至营市街路幅宽35米,其中车行道23~30米,两侧人行道各2.5~6米(铺装3米);营市街至济王公路路幅宽50米,其中快车道15米,两侧绿隔带各2米,慢车道各7.5米,人行道各8米(铺装2~3米)。历山路口以东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人行道为2∶8灰土基础15厘米,水泥砂浆3厘米,上铺水泥花砖。历山路口至营市街路面快车道为沥青混凝土路;人行道铺水泥花砖。营市街至段店桥(除立交道外)路面是沥青混凝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报告 1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最新调查 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领域,也是中国企业发展中的必然过程,信息环境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竞争能力,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全面掌握企业信息化发展状况,是研究和推进中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也是IT企业制定发展策略和政 府制定相关政策的前提。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国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项目,并于底公布了调查结果。此次调查的对象是分布于各个行业的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838家企业。本次调查全面客观地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情况 1.硬件装备状况 (1)硬件平均拥有量 PC机的平均拥有量为265.2台,最多拥有2万台;笔记本电脑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台;服务器的平均拥有量为33.5台,最多拥有2万台;集线器的平均拥有量为18.8台,最多拥有900台;各项设备的最低拥有量都是0台。 2

硬件的平均拥有量与企业规模相关。规模较大的企业硬件的拥有量较多。但服务器的情况有些特殊,大型企业的平均拥有量高于特大型企业。 硬件平均拥有量与行业的交叉分析显示:采矿企业PC拥有量遥遥领先,可能与此类企业的较大规模有关。交通运输邮政企业的笔记本电脑拥有量略高,可能与其工作移动性较高有关。(见表1) (2)PC百人拥有量 每百人PC平均拥有量为7.79台。分行业每百人PC拥有量,制造业中的电子和其它行业超过了平均值,分别为13.48台和8.97台,其中电子行业百人PC拥有量在所有行业中最高。拥有量超过了平均水平的还有建筑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采矿业的拥有量最低,只有3.7台,这可能与采矿业的职工结构有关。低于平均水平的行业还有机械、化工、医药、批发零售和社会服务业。还有,随着企业规模的减小每百人PC拥有量随之减少。 3

发改委区域经济调研报告

文档可编辑可打印,也可以直接使用,欢迎您的下载 发改委区域经济调研报告 当前我市区域发展主要受皖江示范区、合肥经济圈和省加快皖北发展、加快大别山革命老区又好又快发展四大区域政策覆盖,从政策扶持内容和覆盖范围看,四大区域政策有交集重合的部分,也有错位互补的部分,总体上呈现出分工抱团,竞争合作,统筹联动的良好发展局面。 一、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现状1、示范区产业承接加快,平台建设稳步推进。 1-4月份,全市示范县区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739亿元,同比增长478以上。 其中,舒城县到位211亿元,同比增长23;金安区到位资金367亿元,增长553;市开发区到位131亿元,增长427;市集中示范园区意向性项目20个,规模200亿元,已签约项目3个,到位资金3亿元;新桥国际产业园签约入园项目1个,总投资5000万元。 1-4月份各类承接平台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17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42平方公里。

其中市集中示范园区今年已征地近1000亩,拆迁房屋2万多平米,截止4月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投资4050万元;金安区1-4月份,全区平台建设完成投资512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舒城县1-4月份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46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097平方公里;市开发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32亿元,新增建成区面积1平方公里;新桥国际产业园1-4月份累计投入基础设施15亿元,园区初步框架基本形成。 2、合肥经济圈互动加强,合作专题进展明显。 随着经济圈各市党政领导会商制度的确立和部门会商合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圈内各市发改、招商、旅游、环保、交通等部门都建立了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市与市、部门与部门之间沟通衔接日益紧密,互动更加频繁,合肥经济圈城市党政领导第三次会商会议确定的五项合作专题稳步推进。 其中交通1小时公路建设方面,312国道段一期工程已于4月27日正式开工,合六南通道项目合肥市已完成招投标,市也已全面启动前期各项工作;产业合作方面,合六产业走廊正在原有《六合产业走廊暨市承接产业转移集中示范园区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合作对接,准备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开展新的规划编制工作;旅游联合开发方面,今年一季度在万佛湖举办了合肥经济圈旅游推介会,并完成合肥经济圈旅游指南样稿编印工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全面推进财政信息化建设,加大财政精细化管理力度,是财政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调研报告,欢迎大家的阅读。 一、当前汝城县财政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一)信息化机房、硬件、络建设情况。自XX年省厅推行“金财工程”以来,截至到XX年底,财政信息化建设累计投入资金万元(不含新机房及市局数据备份中心建设)。目前,机房硬件设备有空调、UPS电源系统、络设备、服务器、存储阵列设备、终端管理软件等。并为“金财工程”纵向横向联,“U8财政一体化平台系统”等运行提供服务。同时,还有1台路由器连接市局政务专。络上实现了“四级络贯通”。即省厅、市局、县本级各预算单位和乡镇纵向络贯通。局域采用双络、双布线,实行内、外分离,已建成了上连财政厅,下连各乡镇财政所,横连县本级各预算单位、各代理银行的财政信息专。当前,与财政厅连接使用专光纤1条,与市财政局连接光缆1条,与各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县本级预算单位连接使用县广电局络1条,由其中心机房进行路由与各预算单位连接,电信互联线1条,与农行、农商行、建行等代理银行连接使用专光纤4条。在财政业务及政务信息等方面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搭建了纵横络系统,包括县级局域、纵连财政厅、市财政局,下联乡财政所的广域和横向

连接同级预算单位等职能部门的城域。部分乡镇财政所已连接10M专用光纤,为国库集中支付通畅运行奠定了良好的络平台。所有接入财政内电脑,严格实行内外隔离。 (二)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用情况。按照财政部、财政厅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要求,财政系统从XX年底开始“由下而上”、“分阶段”、“分步骤”稳步推行全县财政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工作。截止到目前,全县财政均已实现上办公、财政核心业务通过财政业务信息系统办理。 1、县本级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情况。目前我局分别启用了用友公司和湘邮公司开发的软件:用友公司U8财政一体化系统共有15个子系统,主要含财政应用支撑平台、部门预算、指标管理(含实拨)、工资管理、国库支付管理、公务卡管理、预算执行动态管理、账务管理、综合查询等,湘邮公司软件1个系统,即非税收入,另外还有政府采购、惠农补贴发放、政府债务管理等十余个独立系统。 2、财政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情况。局机关已启用了金财公司开发的15个财政核心业务信息系统即指标、远程申请、国库集中支付、银行清算、门户、总预算会计、工资统发、资金管理、集中财务、非税收入(用友税费统征办用)、部门预算、平台接入、银行接口、集中财务监管、预算执行分析。同时还运行了非税(湘邮)、资产管理、补贴发放、政府采购、PPP项目管理、政府债务管理等10余个财政业务软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03-22 14:54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76.5%;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69.4%。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 中,85.7%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

关于区域经济学的开题报告_开题报告(最新)

选题依据:黑龙江省是新中国解放最早的省份。50多年来,黑龙江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发扬伟大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取得了历史性辉煌成就,把昔日的“北大荒”建成了文明富庶的“北大仓”,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经济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和水平。但是黑龙江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仍然很低,与先进省区相比差距较大。人民群众要求改革现状、提高生活水平的愿望十分强烈,不加快经济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就将十分尖锐。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告诉我们,如果按照原有的发展模式,在人口多且素质差、资源有限且耗费严重、生态日趋恶化的条件下,经济的发展不可能持续或持续不够。黑龙江省应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资源调控和环境保护体系;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口资源。只要黑龙江省坚持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本省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可行性论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人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动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现在黑龙江省面临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粮食主产区、资源型城市(地区)支持的难得政策机遇。因此,清楚地认识黑龙江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优势和障碍,采取适宜的措施,使经济发展与人口再生产、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证黑龙江省经济持续发展,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拟采用以下手段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对比论证;列事实、摆依据;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引用分析等方法。主要通过图书查询、网上浏览、去黑龙江省实地调研等方法来收集资料。拟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来撰写论文。 本论文拟分以下几个部分撰写: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的概述通过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作用和地位及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现状的简单阐述来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况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第二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拟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剖析,通过对问题的剖析来达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作用。同时介绍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第三部分: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对黑龙江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的剖析来寻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相应地采取解决问题的措施来对现存问题加以解决。 寒假期间,为了丰富自己的生活,对自己深造锻炼,也为了增长社会经验,让自己的寒假过的问心无愧,我决定到世纪泰华做导购,虽然这份工作看似与我的专业没有多大联系,但是,我觉得社会上的任何事情都是联系的,就像哲学上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一样,对于大学生,不一定会从事自己的专业工作,要多方位立体化的了解社会,最后把自己武装成社会主义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全才”。 说时迟那时快,放假的第三天我便戴上了工牌,穿上了工装,其实说得简单,其中也是很复杂的,好多事情,都是我没遇到过的,需要用到法律知识的吆,下面就来说一下我的打工预备阶段,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

全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调查报告2002-03-22 14:54 中国国家企业网 为了系统、全面地了解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和“十五”规划情况,以指导和推动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于2001年对520户国家重点企业和地方骨干企业的信息化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回收638份有效问卷(以下简称638户)。这些企业户数在全部企业中所占比重虽然不高,但其资产、销售、利润却占有相当比重,这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状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十五”趋势。现将本次调查结果和我们所做的分析报告如下: 一、638户企业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企业中,分别有国家重点企业23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10户。 1.企业行业分布 被调查企业分布在机械、化工、纺织、电子、煤炭、汽车等33个行业(包括“未知”行业,凡未填报“隶属行业”一栏的企业归入此类,下同。)

2.企业地区分布 被调查企业覆盖除西藏、海南、新疆建设兵团以外的3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计划单列市,如表1-2所示:

3.企业经济类型分布 被调查企业经济类型分布情况如表1-3所示:

4.企业规模分布 被调查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如表1-4所示: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状况 1.大多数企业设有信息机构和信息主管 据调查统计:有488户企业建立了专门的信息机构,占调查企业总数的%;443户企业设有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经理、副厂长,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的企业建立了专门信息管理机构,81%的企业设有信息主管。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特别是国家重点企业对信息化工作是比较重视的,是有组织保证的。 2.企业信息化人才队伍情况 据调查统计: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达到3929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666人,占%;工程师17235人,占%。在231户国家重点企业中,信息技术人员达到25917人,占638户企业信息技术人员总数的66%,高级工程师2970人,占638户企业高工总数的%。由此可见,国家重点企业信息化人才资源拥有度高于其他企业。

整理 基本公共服务怎么实现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怎么实现均等化 引入材料:——导出基本公共服务 近年来,随着国家推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公共财政、民生建设的大力推进,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框架初步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投入不足、覆盖面窄等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然而,与群众的期盼相比,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相比,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间的配置不均衡问题依然较为突出。随着各地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公共服务的质量及多样化诉求日趋强烈,优质基本公共服务在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供给仍显不足,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在区域间的均等化配置,成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含义 所谓基本公共服务是指建立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根据一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总体水平,为维持本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基本的社会正义和凝聚力,保护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社会条件。 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三个基本点,一是保障人类的基本生存权(或生存的基本需要); 二是满足基本尊严(或体面)和基本能力的需要;三是满足基本健康的需要。 二、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不均等现象 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不均等现象,主要表现在: 1、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 2、区域之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大,东部地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3、社会成员之间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比较突出的是进城农民工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远低于城市户籍居民。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存在的问题 1、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表现:从公共服务的供应方来看,政府是最终责任主体。在我国,各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相差很大,这种差距不只是财力上的,如城市政府和乡村政府、相对富裕地区的政府和贫穷地区的政府,也有认识水平、人员素质、创新意识、管理能力以及制度建设能力上的差距,这类差距不是通过增加财力、短期培训、更换操作人员就可在短期内消灭的。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来看,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原因,公共服务的消费能力也存在巨大差距。 举例:这既有自然条件的影响,如一些自然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即使把钱送到居民手上,也难以消费;也有当地人文社会因素的制约,如文化素质、传统意识、风俗与宗教等等,都会造成居民公共服务消费能力上的差距。居民的这种消费能力体现的是自主性和能动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最终依赖于这种自主性和能动性去消化、吸收,进而转换化为居民生活的改善、基本素质和技能的提高。譬如教育,有些并不是上学难、上学贵,而是主动辍学,有的家长认为上学不如赚钱实惠,也有暴富的家庭认为孩子不上学将来也衣食无忧,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因富辍学”的怪现象。 2、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

高速公路行业品牌企业山东高速调研分析报告

高速公路行业品牌企业山东高速调研分析报告

1. 山东省交通旗下上市平台,路产长度全国前列 (4) 2. 改扩建有望带来利润中枢上移 (7) 2.1. 改扩建相对新建路产投资更优 (7) 2.2. 济青改扩建结束,单路现金流利润双增 (8) 2.3. 京台改扩建进行中,预计结束后公司利润中枢大幅上移 (10) 3. 对外投资集中回归风险可控,保障改扩建当期业绩 (12) 4. 价值低估,给予“买入”评级 (14) 4.1. 盈利预测 (14) 4.2. 估值分析 (16) 图1:实际控制人山东省国资委 (4) 图2:全国高速企业自有路桥资产里程统计 (5) 图3:山东省外路产长度占30.7% (6) 图4:山东省外路产收入占25.8% (6) 图5:山东高速过路费收入维持稳健增长 (6) 图6:全国高速网车流量近8年复合增长4.74% (7) 图7:济青高速改扩建前贡献40%多路产收入 (8) 图8:济青高速改扩建进程 (9) 图9:济青高速改扩建情况 (9) 图10:沪宁高速改扩建后车流高增长 (9) 图11:水官高速改扩建后车流高增长 (9) 图12:京台高速山东段情况 (10) 图13:京台高速改扩建进程 (11) 图14:京台相关路段收入及车流量情况 (11) 图15:威海商行利润情况 (12) 图16:东兴证券利润情况 (12) 表1:股票期权授予情况 (4) 表2:股权激励行权情况 (4) 表3:山东高速路产情况 (5) 表4:重点高速企业路产状况表(截止2019年6月30日) (7) 表5:新修路产与改扩建对比 (8) 表6:房地产板块逐步退出 (12) 表7:股权基金情况 (13) 表8:收入拆分表 (14) 表9:成本费用拆分表 (15)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_1

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地区经济进展状况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调查前,我们事先做好了细致的预备工作,并请当地学校的同学作为我们的向导帮助我们完成调查。 在当地,我们分别采访了村委会领导和许多当地村民。组员们用自己礼貌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令村民对我们放开了心扉。但令我们意想别到的是,在采访工作结束后,我们却得到了两种彻底别用的信息。一方面,是代表官方的村委会领导发表的说辞,另一方面,是来自广阔基层群众反馈的信息。 首先我们前往的是该村的村委会,这栋二层小楼与周边还比较降后的景象相比分外惹眼,宽阔的办公会议室和别斐的红木家具让我们别禁感叹这还不过一具村级政府。接待我们的是一位职务类似助理的工作人员,他向我们介绍到:**村从20xx年开始经济结构调整。到目前,差不多进展成以矿山开采和矿石深加工为支柱产业,农作物种植为第二产业以及少量第三产业为辅的经济结构。**村背靠塔山,矿石开采以大理石,汉白玉,红砂岩为主,在就地加工后可制成各种石雕,板材,玻璃,胶水等,成品在销往北京市区、河北省等地的并且还出口到中国台湾和日本。农业作为第二产业,种植作物有玉米和小麦两种,并有少量果树。第三产业是一些企业,有月饼厂,箱包厂,福利纸箱厂,为全村提供就业岗位的并且也有一定创收。 村里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流淌人口较少,同时贫富差距别大,人均年收入5600元上下,人民日子水平逐渐提高。在谈到**村以后怎么进展的咨询题时,村为会领导告诉我们,07年5月市政府出资差不多修好了一条贯穿全村的水泥路为大伙儿出行提供方便,将来将加紧基础设施的建设并除旧建新,即以村委会出面的形式,由投资商出资为村民推除旧房每户建起一座二层别墅,将村民住所集中,空出的宅基地用于建设企业厂房,进展如物业公司的第三产业经济,以解决住房咨询题,增加就业机会。 在村委会采访的近30分钟的时刻里,经过领导给我们的信息,最大的感受算是这个地方人民的日子正在向小康迈进,这个地方的以后充满希翼。虽然如今并别富脚,但是在如此一具有能力有抱负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实现小康不过时刻的咨询题。 走出村委会,我们走进村子先看到的算是刚才提到的水泥路,路旁的砖房还算整齐,我们就挑选从这个地方开始采访村民。 村民对我们很友好,我们在攀谈中提到想核实一下村委会告诉我们的信息是否属实,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给了我们如此的答复:全村几乎所有的经济来源算是农作物种植,品种有玉米和小麦。土地资源匮乏严峻,人均别脚4分地(4分地约为150平方米)。一年一收,但因村里的灌溉用井被村委会所有,灌溉成本高于农作物实际收益,35元/小时的价格令农民难以同意,因此农田生长只靠自然落水。如此一来每年打下来的粮食仅够自脚,基本没有富余的粮食作为商品粮出售来增加收入,处于自给自脚的状态。而村领导所说的矿石开采和加工厂到了群众这个地方则表示前几年这个地方的矿山和加工厂都差不多别属于本村,矿石开采被一具叫天龙集团的公司买走,加工厂也差不多卖给了外村。然后我们说到种田没有既然没有农业收入那日子如何办,一位老人说农闲时村里的轻壮都会出去打工,务工的地方普通也可不能太远,基本都在大石窝的石材加工厂里。农忙时回家的人也别多,如此一年下来,人均年收入4000元上下,和村领导给出的信息有一定差距。除此以外,村里的月饼厂以为经营别善差不多出售,对面的福利纸箱厂也早已倒闭,所谓的第三产业只只是是两三家条件破败的小商店。其他人还告诉我们,村里的这条水泥路是今年五·一修好的,刚过一具月,路面就浮现裂痕和掉渣现象,据说这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由政府拨款建设的。而我们看到应该是水泥筑成的路面里却别合比例的混进大量沙子和石头。紧继续。村民看到一具骑自行车的男子从我们面前路过后立即督促我们赶快离开,这是村委会的人。无奈之下我们前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信息化现状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6-11-20 来源:调查报告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变革,是推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力量。xx时期,是我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发展、加速转型的攻坚时期,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经济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有基础 (一)基本情况 1.经济信息化快速发展 第一,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深入推进。 农业信息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覆盖全省XX个乡镇、5万个行政村和40个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业信息网整合了12个涉农部门,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设立服务栏目近万个,数据总量达3760gb,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农业网站百强称号。研制开发了40多个农业专家系统,推广面积达XX多万亩,增收节支10多亿元。12316三农热线、千万农民短信服务工程等服务平台,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咨询服务。藁城市三电一厅模式在全国得到推广。**和**被列为国家农村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单位。8个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站和8名信息员被国家五部委评为全国先进。

第二,信息技术与传统工业加速融合。 据不完全调查,大中型制造企业70%实现了生产过程关键环节自动化控制,90%建设了管理信息系统,62%采用了数字化研发设计系统,85%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48%应用了不同程度的电子商务。**钢铁、**三友、**水泥、**天威等33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信息化500强。钢铁、装备制造和石油化工的部分骨干企业开展了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提高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丝网、**管道管件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了中小企业和产业的聚集发展。建立了省市两级污染源监控中心,实现了对全省752家企业、1176个排污口的联网自动监控,建设了覆盖40多万家污染源企业的基础数据库,有效抑制了企业的偷排和超标排放。唐钢等13家钢铁企业能源管理中心被列为国家示范项目。XX年**暨曹妃甸被国家工信部批准为首批国家级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验区。 第三,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稳步发展。 培育了**国大、**晨砻等30家电子商务以及**集团、**港等10家现代物流示范试点企业,网上购物人数迅速增加,形成了以网上订货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依托商务部新农村商务网,从**年开始,每年举办三次新农村农副产品网上购销会,累计成交额达47亿元。中华标准件网、中国耐材之窗网、中国枣网、中国辣椒网等一批特色经济网站迅速崛起,辐射和带动了县域特色经济发展。**被国家确定为首个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并已通过国家专家验收,丝网机械设备数字化率达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92%,经常使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占70%,网上贸易额占比超50%。 2.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明显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着力解决当前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 随着近年来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公平分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意义 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引发的各种社会不公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就会加剧,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也只能成为一句空话。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经济领域与社会领域是有机统一的整体,两者的协调发展共同推动整个社会全面进步。但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领域的发展一直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客观上造成在许多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基层部门的发展观念中,经济发展就是一切,觉得只要经济发展了,就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没有认识到市场经济体制要顺利运行也需要有配套的社会体制及其相关社会政策来支撑。在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影响下,多年来,尽管对社会领域的发展工作已经逐渐开始重视,但与经济领域的发展成效相比,社会领域的发展成效明显滞后。

近年来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集中表现在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公共产品短缺、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等方面,尤其是农村和偏远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更为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随着物质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呈加速上升趋势。而据统计,近年来全国在科、教、文、卫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投入总额虽然逐渐提高,但所占比例却在下降。这种状况表明,当前人民群众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制约社会协调发展的突出矛盾。 一个社会只有做到满足绝大多数社会成员正常的生活需要,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得人们安居乐业,才能有一个较稳固的发展基础。过去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失业、贫穷、社会服务不足等社会问题还无法避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在公共财力已经有了巨大增长的情况下,政府有条件也有责任保障社会成员及各类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让他们分享经济高速发展的成果,抵御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风险。国际经验也证明,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政府应该把公共服务作为核心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基本需求。如果我们不能有效解决当前人民群众的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与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的突出矛盾,以及由这种矛盾引发的各种社会不公问题,经济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