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中)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中)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中)

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及成因机制分析(中)

林琳李冠杰

发布时间:2018-03-01

3.3 城镇化效率偏低、城乡统筹发展滞后

通过比较各准则层与城镇化质量的相关系数和指标权重,可大致判断城镇化水平与各准则层之间的同步程度,如相关系数越大,则同步程度越高,反之则反。结果表明(表4),各准测层均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3个方面与城镇化质量高度相关,与城镇化效率、城乡统筹仅为中度相关,但城镇化效率的指标权重高于经济绩效、社会发展和环境建设。这表明目前广东省城镇化的推进依赖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环境建设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手段,故这三方面与城镇化水平发展步调基本一致;城镇化效率与城乡统筹虽然在新型城镇化浪潮中显得愈发重要,权重分别为0.26和0.13,但实际上囿于有限的城市财政、发展路径依赖、产业结构转型缓慢等问题,城镇化效率和城乡统筹发展滞后,相关系数较小。因此,城镇化效率和城乡统筹是将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工作重点与突破口。

3.4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规模无相关性

用市辖区人口代表城镇规模,分析城镇化质量与城镇规模的关系(图4),发现城镇化质量与城镇规模无对应关系。随着城镇规

模的增长,城镇化水平并未相应地上升或下降,而是波动式变化。两者相关系数仅为0.471,表明城镇规模与城镇化质量间相关程度不高。固然,城镇规模越大,劳动力也越多,但这不代表高素质劳动力也多,且随着城镇规模增加,维持城镇运作和环境质量成本也越高,两者的平衡与否方是决定城镇化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3.5 城镇化质量与对外开放程度具有相关性

选取外商直接投资指标(以下称FDI),分析2014年各市城镇化质量与对外开放水平的关系(图5)。结果表明,就单个城市看,对外开放水平与城镇化质量并无明显对应关系,但按照优异、良好、中度、欠佳的城镇化质量四级划分标准来看,各级城市平均FDI 分别为34.51亿美元,9.91亿美元,3.78亿美元,1.86亿美元,说明FDI随着城镇化质量的平均水平增长而升高,即FDI与城镇化质量存在一定对应关系。实际上,广东省的FDI中有相当一部分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新增就业岗位吸收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显著提高了社会收入水平;而收入及物质需求的增长则反作用于消费,联同出口共同促进地方制造、服务等行业的发展,形成乘数效应,故随着FDI增长,城镇化质量平均水平呈上升趋势。然而,并非所有城市都满足这一特征,这是因为一方面城镇化质量不单单取决于经济绩效,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非经济要素,同样对城镇化质量有着深刻影响。如肇庆市FDI为全省第7名,但城乡差距过大、人口素质较低等问题阻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FDI少并不等同于经济落后,如茂名FDI仅为全省第16名,但通过承接石油炼化等国家重大项目,吸收了大量内源性投资,同样可以保障经济的发展,故其城镇化质量为全省第8名。

4 空间差异成因

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源于城镇化动力的地域作用差异。学者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新型城镇化动力类型进行划分,提出了宏观与微观层次说、系统说、四维说等分类体系[24]。本研究在四维说[25]的基础上,结合其余研究成果[26],将政策、产业、区位、基础设施、资源等动力归类为行政力、经济驱动力、发展支撑要素力三个方面,构建新型城镇化质量差异成因机制,并以之为切入点对城镇化质量的空间差异成因进行分析。其中,政府调控力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经济驱动力与发展要素力的外部性因素;经济驱动力包括内外源投资与产业结构升级,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核心驱动力;发展要素力涵盖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是城镇发展的支撑系统与物质保障。

4.1 政府调控力

政府调控力来自上层政府与地方政府,是搭建发展平台、把握发展机遇的重要手段。经济特区政策是作用最为显著的上层政府调控力。位于珠三角及粤东地区的经济特区凭借税率减免、市场经济制度等多项措施承接了大量FDI与外省劳动力,一定时期内提升了经济驱动力与发展要素力的质量,为社会发展与空间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与人口资本。随着扩展效应凸显,资本开始通过生产外包等经济形式流向特区周边区县,发展出众多“一镇一品”专业镇。联系紧密、分工明确的城镇化质量集聚空间逐渐成型。

地方政府调控力层面,在中央及省政府的放权下,地方政府在城镇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增强。珠三角、粤东及粤西城市通过多次县改市、县改区及行政边界调整,极大拓展了市域及市区范围。1978年以来,广东省增加了13个地级市、18个县级市与56个市辖区,这在优化城镇空间结构的同时增加了多种用地的供应,为产业、生态、人口等政策制度的制定和操作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因此在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粤东及粤西地区城镇化质量发展较好,但在经济驱动力及发展要素力的双重作用下,城镇化质量差异渐显;而云浮、河源等山区市由于偏离政策中心,且发展基础薄弱,故城镇化质量较差。

4.2 经济驱动力

经济驱动力保障了社会、空间、城乡统筹等方面发展的成本投入,是城镇化质量提升的根本与前提。经济驱动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内外源投资量、产业结构水平及两者协调程度,因为内外源投资总量的增减将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程的快慢,产业结构也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资本吸引力的强弱;若两者长期发展不协调,将出现“木桶效应”,拉低整体经济发展水平。

深圳、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的经济驱动力一直领衔全省——不仅依靠优越的地理区位、政策红利或蓬勃的乡镇经济吸引了大量内外源投资,还在正确把握经济发展趋势的前提下,借助雄厚的投资量,适时调整产业结构,保证了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的稳定发展。以深圳市为例,20世纪末,顺应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浪潮,通过外引内联项目、积极配合外资企业发展配套产业等举措,吸引了大量国内外资本,经济快速发展;此后响应“腾笼换鸟”政策,在适当转移制造业的同时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还着手培育新

能源、IT、电子通讯等高新技术产业,故其产业竞争力极强,即便处于两次经济危机中内外源投资水平也保持增长。

粤东、粤西城市早期经济驱动力水平普遍较高,却因产业结构调整的滞后而落后于珠三角。粤东的汕头、揭阳等充分利用内外源投资,早在90年代就发展起来一批集群式专业镇和成型的进出口贸易企业;粤西的茂名、湛江则拥有石油炼化等多个国有经济投资项目,两地经济水平皆较高。然而2000年前后,两地产业结构未顺应宏观经济进行调整,内外源投资也随之锐减,导致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其中,粤西在国家宏观调控、国企改革之际仍大力发展工业,导致国有及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如湛江三星汽车的倒闭和茂名水东港的停滞;粤东各市则过于依赖进出口贸易而忽视了实业的发展,经济在金融危机及外来投资减少的双重冲击下停滞不前。云浮、韶关、清远等山区市的经济驱动力则位列全省末席,尽管清远、韶关、河源等山区市在深圳及广州的对口帮扶下,可利用投资有所提高,但其产业结构长期以农业和轻工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经济驱动力依旧较差。

4.3 发展要素力

发展要素力可按其属性划分为自然要素与社会要素。自然要素意指等一切非人创造的物质,其中的地形地貌、自然资源要素对广东地市城镇化质量影响较大。城镇化质量欠佳地市的地貌多为山地、丘陵,此类地市在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均被列为生态发展区,禁建限建区比重大、有限环境容量严重制约了山区市发展;相反,城镇化质量优异及良好的地市皆位于珠三角平原或雷州半岛,发展空间远超山区市。自然资源方面,各市各有特色,其中水产、滩涂及深水港湾等水产、海洋资源广泛分布于沿海城市,矿产、森林、生物资源多在山区市。但相对资源拥有量而言,地市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高低对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沿海城市充分利用港口及海岛

资源,相继发展出临港工业、石化、物流等产业,相反山区市虽具备生态等资源潜力,却对矿产外的资源开发利用总量及效率不高,无法将潜力转化为优势。

社会要素方面,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生活服务、市政、生态等基础设施和空间规划。以表5所列指标对各市基础设施建设状况进行统计,发现随着城镇化质量等级的增加,道路交通设施、生活设施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而市政设施、生态设施无明显变化,说明交通、生活服务设施建设是后进城市提高城镇化质量的突破口,这是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能够促进人口、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盘活当地特色产业,将其融入区域经济体系中;生活服务水平的提高能吸引高科技人才,且其建设本身具备乘数效应,可引发配套产业及就业人口的增长。至于市政设施、生态设施,则是未来先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

城市会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编制空间规划,但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不意味着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各市空间规划的协调能够使城市间

相互促进,反之则会制约城市的发展。从空间结构协调性看,珠三角城市的空间规划协调性最好。广东省早于1991年就编制了《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镇体系规划(1991-2010年)》,此后更针对城镇体系、产业布局、绿道网络、城际轨道等多个空间要素编制了多版规划或规划纲要。在宏观规划的指导下,珠三角城市的产业、交通等空间布局普遍以广深为核心,向周边城市辐射。有序的空间规划保证了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相反,粤西、粤东、粤北各市的空间规划各自为政,交通、产业、基础设施等空间要素集中建设于市区,彼此间互补性不强,其中粤东还存在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问题。因此,对比珠三角,其余三个区域的空间规划无法衔接,对其城镇化质量有着阻碍作用。

新型城镇化应注重质量导向

新型城镇化应注重质量导向 城镇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城镇数量与规模的扩大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城镇结构和功能的转变过程。城镇化较为直观的表现为量的增加和质的改变:量的增加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化率不断提高;质的改变是城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日趋合理,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社会保障全面覆盖,社会管理和谐有序,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标签:新型城镇化;城镇化现状;城镇化质量 目前,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超过了50%,城镇化的量不断提高,但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打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城镇化过程中的质量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因此,在提升城镇化发展速度的同时,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无疑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1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现状 1.1 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由于我国独特的户籍制度,我国的人口统计存在着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两个口径,其中户籍人口是指户口在本地的人口;而常住人口是指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因此城镇化率也存在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个指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两个城镇化率逐渐出现了明显的不同。二者差异主要体现为城镇人口的二元结构。受户籍制度影响,许多常年在城镇打工的农业户籍人口在常住地入不了籍,城镇内出现了许多户籍在农村的非农人口,形成二元结构。这些户籍在农村的城镇常住人口在城镇得不到城镇市民待遇,生活没有社会保障,这部分人口流动性较大,统计时难以界定身份,或重复统计或没有统计,导致城镇化率指标差异较大。 1.2 城镇化进程与产业发展不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被证明是一个普遍规律,城镇化超前或滞后都将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保障水平的对比分析是研究城镇化进程是否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主要方法。在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速度远远超过了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中非农产业的增长速度,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许多在城镇居住的非农人口仍在农村拥有土地和宅基地,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土地耕作或出租收入,真正在城镇就业从事非农生产的比重较小;另有部分农业人口农闲时到城镇打工,农忙时回乡务农,这使得非农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城镇常住人口之间的差距较大,农民没有真正转为市民,重数量轻质量的城镇化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 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2.1 优化城镇化人口结构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以人为本的城镇化进程是从城乡统筹的宏观大局和微观需求两个层面提升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变的

广东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广东城镇化建设的历程 (一)广东城镇化发展阶段 1.起步发展时期(1949一1957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发展。这一时期饱受战火创伤的很多城镇都得到了初步的发展。1949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782.7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37.46万,占总人口的比率为15.7%。1952年广东省总人口为2910.4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12.93万,占总人口的17.6%。随后中国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也进一步发展。到1957年,广东省总人口为3301.7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97.13万,占总人口的18.1%。如果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比例来衡量,这一时期,广东省城镇化的发展是正常的,保持了稳步上升的势头。 2.曲折发展时期(1957—1966年) 1958年“大跃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在“左”的指导思想作用下,提出“超过英国”、“赶上美国,,等不切实际的口号,一时间全国大办工业,大炼钢铁,大量农村劳动力被组织进城,促使城市人口快速增长。1958—1960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平均递增11.8%,人口城镇化率达到了22%。俗语说:欲速则不达,这种严重违背经济规律的发展模式,很快显现了严重的后果,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随后的三年自然灾害,迫使国家进行经济调整,大批项目停建,大量城市职工被迫还乡。到了1965年,广东省非农业人口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比1%〇年减少了们.6万,人口城镇化率不仅没有提升,反而下降到17.6%。

3.发展停滞时期(1966—1978年)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长达十年的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缓慢,主要比例关系长期失调,经济管理体制更加僵化。城镇化的进程也陷入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到1978年底户籍总人口5064.15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23.23万,城市化率为16.3%。 4.健康发展时期(1978—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的战略决策,随后党和政府集中精力投人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广东省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得益于率先改革开放,广东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也迈人健康发展的轨道。这突出地表现于三个方面: (1)城市数量的快速增加。改革开放后,广东省城市数量增长较快。1978年,广东省只有10个市,地级市8个,县级市及以下城镇142个。截至2012年,广东省有地级市21个,县级市23个,县39个,民族自治县3个,市辖区56个,市辖镇1131个,其中乡11个,民族乡7个,街道444个。 (2)城镇面积迅速扩大。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城市面积都很小。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市区面积和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1985年,广东省17个城市(9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市区土地面积16424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7%,建成区483平方公里。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及以上城市土地面积达到32522.95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8.1%,建成区面积更是扩展到3345.33平方公里。

最新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全国新型城镇化十大经典范例” 十大经典案例目录 1.辽宁省铁岭市:以人为本绿色低碳——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案例1 以人为本绿色低碳 凡河新城引领未来城市发展方向 铁岭市人民政府 凡河新城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是铁岭未来发展的最大潜力和机遇。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以凡河新城建设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在建设理念、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尤其是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走出了一条以人为本、绿色低碳、三位一体、良性循环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一、背景与起因

第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贯彻落实辽宁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需要。2005年初,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铁岭调研时指出,铁岭30万人口的城市太小了,要向大城市发展,建设自己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以城带乡。按照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规律,一个地区中心城市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应该占全地区的30%左右,打造成区域经济增长极,才能起到辐射和带动作用。而当时,铁岭中心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只占全市的10%左右,对区域经济的辐射拉动作用不强。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铁岭市委、市政府多次组织国内外知名规划专家,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以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提出通过建设凡河新城来做大做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正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指示精神、做大做强铁岭中心城区的具体举措。 第二,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主动融入沈阳经济区、实现沈铁同城化发展的需要。铁岭南部地区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毗邻,可以充分接受沈阳的辐射。尤其是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铁岭作为沈阳经济区八个成员市之一,规划建设凡河新城,城市向南发展、向沈阳靠拢,是实施沈阳经济区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沈铁一体化、实现沈铁同城化的必然选择。 第三,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让更多农民过上城里人生活的需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市民,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根本性措施。2005年,铁岭的城镇化率只有30%左右,是制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市区东部受山地限制,加之高速公路、输油管线分割零乱,发展空间十分有限。西部由于靠近辽河,地势低洼,城市防洪、排污问题很难解决。北部受交通干线、河流和城市防洪的制约,发展空间非常狭窄。如果按照传统“摊大饼”式的发展思路,势必重蹈交叉污染、交通拥堵等弊端。我们秉承组团式的先进发展理念,规划建设凡河新城,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实践证明,正是由于规划建设了凡河新城,极大地推进了全市的城镇化进程,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城镇化率可提高到52%。 第四,规划建设凡河新城,是为沈铁工业走廊提供城市支撑、实现产城互动的需要。2003年开始,我市顺应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趋势,主动承接沈阳等大城市的产业转移,沿京哈高速公路、102国道等交通大动脉,规划建设了南起沈阳与铁岭交界、北到吉林省界、总面积3313平方公里的沈铁工业走廊。目前,沈铁工业走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发展到837家,产业工人发展到15.1万人,成为铁岭最大、最靓的一张经济名片,被写入辽宁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沈铁工业走廊特别是铁岭南部先导区的快速崛起,迫切需要有一个新的城市作为支撑,以实现产城互动、一体发展。规划建设的凡河新城,正处在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核心地带,区域位置适中,能够为沈铁工业走廊先导区发展提供城市支撑与配套,有利于产业与城市互动发展。 第五,凡河新城选址在凡河镇,具有优越的区位和生态优势,有利于打造特色城市。一是交通便捷。京哈铁路、哈大高速公路、102国道、哈大高速铁路和沈环高速公路纵贯境内。同时,与老城区距离适中,有利于组团式发展。二是环境优美。北有莲花湖湿地,东有蟠龙山森林公园,辽河从西侧环绕,凡河从镇区穿过,山水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良。三是水资源丰富。上游有榛子岭水库,下游是辽河,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都十分丰富,有利于打造“中国北方水城”。 二、做法与经过 2006年初,铁岭市在“十一五”规划时,提出了建设凡河新城的构想。2007年1月16日,铁岭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凡河新城总体规划,使凡河新城规划建设上升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凡河新城总体规划由同济大学规划院、复旦大学共同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景观规划由清华大学规划院完成;城市设计由美国RRM建筑事务所等4家著名规划设计机构完成。2007年1月,辽宁省政府正式批准了包括凡河新城在内的《铁岭市城市总体规划》,从此拉开了凡河新城建设的序幕。主要在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 第一,创造性地开展了单户城镇化。所谓单户城镇化,就是鼓励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以户为单位,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保留原有耕地承包经营权,用农村住宅和宅基地置换凡河新城的楼房,同时,通过就业、社保、教育、医疗等制度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进城农民真正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让他们进得来、住得下、留得住、生活得更好,避免农民“被上楼”。做到“五个相结合”:1、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制定好规划、政策和标准,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立足于百姓得实惠,充分让利于民,使农民真正变为市民。2、产城一体、城乡一体、建管一体相结合,实现统筹规划、协调推进。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加快土地流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进城的农民不再从事农业生产,留下来的农民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4、单户城镇化和整村、整屯城镇化相结合,按照单户为主、整村优先的原则,强化制度设计,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优惠政策。5、期房和现房安置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启动期房建设,同时组织现有房源,为农民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2013年9月25日,在铁岭县3个乡镇率先启动了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得到了广大农民的真心欢迎。10月14日,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铁岭县全域14个乡镇范围内启动单户城镇化试点工作。目前,已经有6257户农户报名,1588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区域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富有竞争力的城镇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亟须进行区域布局优化。河南省作为我国典型的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其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现状与问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对河南省的实证分析表明,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呈现明显的极化特征——城镇化水平较高地区和较低地区在空间上均趋于集聚,且二者之间差距呈逐步拉大趋势。为此,我国新型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优化应采取强化新型城镇化战略规划实施和政策引导、实施城市群推动战略和差异化发展战略等措施。 标签: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优化;实证分析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迅速提升,已进入提质增效的新时期,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13年的53.7%,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然而,由于政策导向、经济增长、区位差异、要素流动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化态势,在地理空间上呈现集聚态势。而经济增长因素在地理空间上的非均衡聚集又使得我国城镇化也呈现出空间差异性和空间依赖性的发展格局。 我国城镇化的空间差异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不同省份、不同城市之间以及区域内部、省域内部的城镇化水平均存在明显差距。首先,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区域来看,2013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率分别为62.8%、48.5%、46.0%和60.2%,东部地区城镇化率高出西部地区16.8个百分点。其次,从四大区域内部来看,以东部地区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上海达到89.6%,最低的河北仅为48.1%,两者相差高达41.5个百分点。再次,从同一省份内部来看,以河南省为例,城镇化率最高的郑州达到64.8%,最低的周口仅为35.1%,两者相差高达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无论是四大区域之间,还是四大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都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当前,新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重大战略举措。而各区域之间、区域内部以及省域内部城镇化水平差距过大,城镇化区域空间布局严重失衡,从长远看会引发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从而影响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整体提升。《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协调发展研究”(2014CJJ030);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机制研究”(142400410309);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项目“河南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研究”(2013B010)。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2013-11-4

关于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建议 2013/11/4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城镇化的持续快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由中国工程院和清华大学共同组织的重大咨询项目“中国特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日前正式结题。项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担任负责人,20多位院士、100多位专家参加。经过一年多的广泛调研和深入研究,该项目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建议。这份报告也成为项目组就城镇化问题向中央提建议的重要依据之一。该报告包括1个综合报告和8个课题。 城镇化是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过程,也是新中国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结果。随着当前国家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深入,如果顺势而为、妥善引导,城镇化将会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走得不好,现有的“城市病”将蔓延,影响现代化进程,无法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事关我国现代化事业成败的重大战略。 传统的城镇化模式不可持续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城镇化持续发展,截至2012年底,城镇化率已达52.57%,城镇人口约7.2亿。中国正在从一个传统农业大国,转变为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基本持平的城市型国家。13亿人口大国的城镇化持续发展,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 但是,囿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城镇化多年所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已越来越突出。一是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率统计指标高于实际的户籍非农业人口比重15个百分点左右,城镇人口中1/3的流动人口群体无法享受城镇待遇;农民工整体上技术能力缺乏,难以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新生代农民工无务农意向,“不融入”或“半融入”的城市现象突出,成为提高消费、拉动内需的制约瓶颈和社会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农村精英流失、农业现代化发展受限、农村空心化的现象日益显现。二是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突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第四篇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根据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城镇规模结构,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城镇化地区,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分工协作、以大带小的原则,发展集聚效率高、辐射作用大、城镇体系优、功能互补强的城市群,使之成为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第九章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 东部地区城市群主要分布在优化开发区域,面临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加大、要素成本快速上升、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等制约,必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空间结构优化、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质量提升。 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要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继续在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发挥其对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科学定位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人口经济集聚能力,引导人口和产业由特大城市主城区向周边和其他城镇疏散转移。依托河流、湖泊、山峦等自然地理格局建设区域生态网络。 东部地区其他城市群,要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海洋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面提高开放水平,集聚创新要素,增强创新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统筹区域、城乡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网络建设,深化城市间分工协作和功能互补,加快一体化发展。 第十章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

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发〔2014〕4号)、《关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的分工方案》(中办发〔2014〕7号),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1部门《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229号)的有关要求,经部门联审和专家评审,同意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现将《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印发你们,请据此组织开展试点工作。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总体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年)》(中发〔2014〕4 号)、《关于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的分工方案》(中办发〔2014〕7 号)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编办、公安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农业部、人民银行、银监会等11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发改规划〔2014〕1229 号),各省(区、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试点申报工作。发展改革委会同上述部门和有关专家对申报地区的试点工作方案进行了综合评审,将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 个城市(镇)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原则同意各试点地区报送的试点工作方案。为扎实有效推进试点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升质量为关键,紧紧围绕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充分发挥改革试点的先遣队作用,大胆探索、试点先行,寻找规律、凝聚共识,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二)基本原则坚持制度创新、试点先行。着力破除现行体制机制的束缚阻碍,探索形成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新体制新机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中央统筹、地方为主。中央政府统筹试点内容,赋予试点地区先行先试政策,试点地区按照试点要求,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探索出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的路径。坚持综合推进、重点突破。试点地区既要统筹兼顾重点试点任务,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选择本地区亟需突破的发展和改革瓶颈,通过综合和分类改革的结合,率先试验,强力推进,务求实效。坚持定期评估、总结推广。实行改革试点进展情况年度评估报告制度,总结试点经验,完善试点内容,以点带面,梯次推进,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及时推广试点成功经验。 二、试点范围和时间 (一)试点地区。综合考虑申报地区的工作基础和试点工作方案,兼顾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和不同层级城市(镇),确定在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 个城市(镇)开展试点。 (二)试点时间。2014 年底前开始试点,并根据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到2017 年各试点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2018—2020 年,逐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 三、试点主要任务 (一)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按照户籍制度改革要求调整户口迁移政策,出台具体可操作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标准,并向社会公布。建立居住证制度,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

“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空间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的不匹配与政策组合应对 摘要:破解我国目前“空间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其突破口是土地征用体制的市场化。同时引入土地增值税和财产税来充实地方税基,从而为农村流动人口提供与“户口”相关的基本福利。土地制度、财税制度和户籍制度的联动改革,是解决我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的有效政策组合。 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中国正在经历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从1995~2005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39.9%增加到47.5%,而同期官方公布的人口城镇化率由29.0%迅速提高到43.0%(国家统计局,2007)。 高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自然伴随以城市建成区和工业发展区大规模扩展的“空间城镇化”进程。实际上。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城市郊区的土地征用面积大幅度增加。近年来土地征用规模达到了每年16.7万~20万公顷左右,如果按人均0.6~0.7公顷地推算,每年大约有250万~300万农民失去土地(中国土地改革课题组。2006)。但在现有土地征用制度下,地方政府征地行为容易侵害农民的土地权益。表现在实践中。即是地方政府往往低于市场价格征用农地,或以市场价格转手获得级差地租,或同时低价出让土地吸引投资,而失地农民却无法得到合理补偿。容易引起失业和社会不稳定现象。 但在中国“空间城镇化”大量占用耕地的同时。现有城市空间的扩张却并没有主要为不断进入城市务工的迁移人口提供生活用地。而是主要用于以工业开发区为主体的生产建设用地。为既有城市居民住房改善的生活用地(房地产用地)以及基础设施用地。在目前的户籍制度下,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城市政府为具有本城市户口的居民所提供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待遇,而同时他们中绝大多数因相对较低的收入而无法支付近年来价格迅速增加的商品房。结果是虽然目前中国城镇的外来迁移人口达1.24亿人,其中来自乡村的超过0.7亿人。但其中绝大部分仍然处在无法实现永久迁移的“半城镇化”状态。虽然有大量的内地农业人口涌向沿海地区不同等级的城市,但他们却无法获得居住地户口。从而很难在迁入地定居下来。同时,人口的不完全迁移也进一步加大了农村内部土地调整的压力。这是因为在现有户籍和农地制度下,即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并从非农业部门获得主要收入,但迁移人口由于在城市无法定居下来,仍然不愿放弃农村土地,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情况下,农村土地过几年就必须进行等调整的压力仍然存在。这就使得现有的土地承包法无法落实,并进一步对农业投资、土地的自由流转及其所带来的资源配置和交易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上述“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及其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构成了我国高速城镇化过程中解决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的主要矛盾。如何在既有体制下通过寻找有效的政策组合来逐步化解这些矛盾,在实现“空间城镇化”有序进展的过程中为流动人口和失地农民提供可持续的生计,并使得这些人群最后能够平稳地融入城市社会。成为目前我国政府未来10~20年中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基于对中国目前城镇化过程中主要矛盾及其原因的剖析,改革现有的土地征用制度,以此为突破口,配以相关的财政体制、户籍制度改革。是解决中国高速发展过程中“空间城镇化”和“人口城镇化”不匹配问题的关键。 一、“空间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征地激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通过大规模的城市工业开发区建设和商住房地产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来进行“经营城市”。比如以土地资源比较稀缺的浙江为例。根据省规划部门统

心得体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最新)

心得体会: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最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是提高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18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9.58%,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3.37%。根据经济发展规律,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已进入中后期。在未来几年城镇化速度可能会降低,但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将是摆在我们面前更为艰巨繁重的任务。 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培育发展现代化城市群是实现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优化区域人口和经济的空间格局,也有利于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以增强内生发展动力。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中最大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我国开启了继粤港澳之后的又一个“大湾区建设”。X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抓住这一历史性发展机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强化自然生态和资源环境优势,加强与江浙沪的互联互通,夯实新型城镇化基础,创造新型城镇化的巨大需求,促进X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质量跃升。在城镇空间布局方面,合肥作为X省会必须加大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增强辐

射力、带动力;努力打造合肥都市圈、皖江城市群、淮河城市群,利用好聚集和扩散效应,形成城镇化重点区域;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推进特色小镇健康发展,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 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入城落户,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能够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是新型城镇化的首要任务。X户籍人口7083万,全省农民工1952.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2.65%,农村转移人口入城落户的任务十分繁重。实现进入城镇的人都能够安居乐业和无后顾之忧,必须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力度,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首先要解决好住房问题。通过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和完善住房市场体系、保障体系,出台人才住房补贴政策,从而保障城镇居民、特别是新市民和年轻人享有基本住房。搞好房地产市场监控,保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大力培育房屋租赁市场,允许乡村集体在建设用地上建房出租,完善配套政策。其次是解决好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发展必须以产业为导向发展经济,只有产业发展才能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人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和技术工人的岗位培训,健全技术工人发展机制,加大对创业就业培训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创业成功率,提高就业人员

广东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 目录 一、基本情况 (一)“十五”回顾 (二)主要问题 (三)发展形势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二)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协调集聚与扩散的关系,加大城市支持农村力度,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二)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发挥城镇群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三)协调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提高人均享有公共服务设施水平,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四)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维护城镇自然和人文环境特色,建设节约型城镇 四、政策和体制保障 (一)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强化城乡规划对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先导和统筹作用(二)改善财政和公共领域投融资体制,保障城镇化公平推进 (三)改革土地利用管理制度,促进土地集约利用与合理开发 (四)完善户籍政策和相关配套制度,逐步消除“城乡二元”、“本外二元”

结构 (五)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决策机制,提高政府驾驭城镇化发展的能力 五、重大工程 (一)和谐社区工程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示工程 (三)城镇廉价住房安居试点工程 (四)城镇群公交联网工程 (五)区域绿地示工程 (六)治污保洁工程 (七)新市镇建设工程 (八)城乡空间信息平台工程 《省城镇化发展“十一五”规划》是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粤府〔2006〕46号)和《省“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粤府办〔2004〕117号)编制的重点专项规划,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全省城镇化进程进行宏观指导的规划。编制本规划的目的是明确我省“十一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提出推进城镇化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方向,部署“十一五”期间推进城镇化的重大行动。 一、基本情况 (一)“十五”回顾。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汇报(附全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解读(附全文) 简介: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 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 下简称《规划》)。《规划》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 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 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规划提出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确指出了三个需要着重解决好的问题,即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中西部地区城镇化等问题,并强调各地要推进城镇化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按照规划,未来我国将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

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 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成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得到有效保护,城市发展个性化,城市管理人性化、智能化。 保障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流动就业是长期现象,按照保障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对常住人口提供转变,逐步解决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问题。 建立健全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为学生学籍转接

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 根据市新型城镇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市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行动计划和工作推进机制及考核评估办法的通知》文件精神,我县以“十大行动”为重点,围绕8项牵头任务60项配合任务,制定了《全县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计划和工作推进机制及考核评估办法》,精心组织实施,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6年工作总结 (一)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放开市县和建制镇落户限制,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督促企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率先在×开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试点基础性工作。出台了烟花爆竹禁燃、秸杆禁烧、取缔小锅炉、城市街道除尘等4个大气污染防治具体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了城乡环境一体化,加强农村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和农村各方面环境监管治理。财政支持农业发展资武重点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进一步发展农村产业分工模式,完成了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新增土地流转面积**万亩,总流转面积达到**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制定了《×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方案》,稳步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试点工作开展。 (二)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改建农村公路**公里,改建各类渠道**多公里,完成宅前铺装**平方米,农村宅前铺装率达**%。建成和提升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个,总数达**个,占全县

的**。深入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任务,完成景观带绿化水源改造项目和上海路、延安路等道路树池下沉式改造。制定了《×高标准公厕建设及改造方案(2015-2017年)》,在武水湖、武川公园、紫武苑、×镇等地新建旅游厕所**座。大力推进×镇国家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镇建设工作,完成下双路、陈武路部分路段太阳能路灯架设、绿化灌溉管道铺设工程,集中供热升级改造工程建成投入运行,污水处理厂主体完工,中心村便民服务中心、小城镇便民农贸市场等项目开工建设。 (三)公共服务进一步均衡。深入推进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改薄”工程,完成双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双中学室外运动场、东四沟小学水厕改造建设工程,建成并运行教育“四通两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健全校长和教师交流任职机制,严格落实支持民办教育和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各项政策,推进各类教育规范健康发展。完成了全县27个行政村“乡村舞台”建设,实现乡村舞台100%全覆盖。县中医院迁建项目动工建设。出台全县城乡全面推进社县网格化服务管理实施方案,将社县服务管理延伸至村。全面实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社会保险“五险合一”信息系统全覆盖,全县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 (四)产业支撑进一步强化。制定了《×家庭农场认定标准》、《×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考核评选办法》及《×示范性家庭农场认定管理办法》,截至2016年底,全县注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家、新增**家,认证家庭农场**家、新增**家,申报省级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个,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小县)**个。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45451504.html, 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问题研究 作者:李珊珊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17期 摘要: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仍然比较低,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存 在着质量低下、城镇化活力不足等问题,甚至在部分地区的城镇化发展中输血效应比较明显,难以借助自身的发展来满足城市正常运转的需要。在部分城市城镇化工作中,不重视文化资源的挖掘,导致城镇化的文化特色不够突出。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对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研究,不断地提升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水平。 关键词:城镇化;质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https://www.360docs.net/doc/b45451504.html,ki.1672-3198.2018.17.007 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在新时期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进行,我国城镇化发展面临着新的机会。在传统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无序开发、无序建设等问题,缺少科学性的规划,导致城镇化发展质量比较低,特色不够明显。这就需要按照十九大报告的要求,重视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研究,从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 1 新型城镇化简介 新型城镇化是由过去的城镇化发展而来的,但是新型城镇化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表现在它更加地重视民生,重视可持续发展,重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同时也对环境更加地友好。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地协调,政府的服务效率更加地高效,而且能够实现区域的一体化发展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伴随着政府体制改革和创新,更加地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在新型城镇化中,能够进一步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居民所享受到的福利水平也就越来越高,在安居乐业以及医疗健康、教育等方面将获得比较大的突破,解决在过去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医疗资源不均衡、优秀教育资源稀缺等问题。新型城镇化将在户籍、社会分配方面获得突破性的进展,从而有效地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例如最近实施的住房政策改革中,强调买租同权,在社会福利、教育等方面的资源是均等的,对于提高社会的公平性具有重要的帮助。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将会强调绿色环境以及对环境友好,打破传统的唯GDP的发展模式,这就需要主动地淘汰落后的产能,限制高污染产业的发展,从而为居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将会更加重视质量问题,实现城镇化发展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平衡。 2 新型城镇化发展存在的质量问题分析 2.1 产业升级速度缓慢

2017年城镇化建设资金(新型城镇化试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立项背景及实施目的 为进一步推动城镇化发展,国务院相继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等文件。2014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鲁发〔2014〕16号)。 山东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鲁发〔2014〕9号)要求,加大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力度,探索具有山东特色城镇化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通知》(鲁建办字〔2014〕18号),部署开展了国家和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申报工作。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评审,提出省级试点名单建议,并报省城镇化领导小组审议,最终确定试点地区。省财政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印发《关于下达2017年省级城镇化建设专项资金(第一批)的通知》,对纳入国家和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18个市、县(市、区)补助。 (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 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试点资金15600万元,涉及6个国家级新型城镇 化综合试点市,6个国家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区),6个省级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县,共计114个项目。 (三)项目实施情况 2017年山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资金共安排专项资金15600万元,共用 于114个项目,其中修建道路17条,供气供热项目4个,污水垃圾处理项目7个,编制各类城镇规划46个及其他各类城镇发展项目40个。 城镇道路交通类的项目,主要用于各试点地区城区及乡镇道路的修建,优化城区路网结构,缓解了周边交通压力,方便群众出行,提高了居民幸福指数,对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规划编制类项目提高了城市建设水平,从整体平面和立体空间上统筹城市建筑布局、塑造城市风貌特色,优化城市形态,创造宜居公共空间。从社会效益来说可以更科学的指导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城乡建设;从环境效益来说,可以

“多规合一”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

“多规合一”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进展情 况的汇报 “多规合一”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进展情况的汇报 ***XX年8月被正式确定为全国28个“多规合一”试点,今年年初,我市被纳入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范围,按照国家部委“多规合一”工作及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的相关要求,我市专门成立了***“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进“多规合一”和新型城镇化试点实施方案,以及XX年试点工作计划任务,多次组织召开“多规合一”及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推进会,成立8个调研组,分别就户籍制度、城乡规划、土地管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生态环境、产业发展、住房保障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论证,为我市“多规合一”规划编制、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打好基础。 一、“多规合一”工作进展情况 ***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由于油田开发历史长、范围广,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多年积累的一些原来没有明显迹象的继发性影响开始显现。急需通过推进“多规合一”试点,有效实行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确

保玉门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两促进。根据国家四部委“多规合一”试点工作总体部署及省、市相关工作要求,***严格按照既定的工作进度计划,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1、工作准备阶段:组织发改、住建、环保、国土等相关部门,于XX年11月编制完成了《***“多规合一”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于12月分别通过XX市政府、省住建厅及国家环保部审查。客观分析了当前玉门经济发展客观实际,制定了试点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和保障措施,全面指导试点工作的开展。 2、工作启动阶段:XX年3月,通过公开招标,确定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规划编制工作。相关单位配合规划编制专家多次开展现场调研、部门座谈,收集大量详实的基础资料,详细了解掌握了我市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土地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空间管控等方面实际情况,为后续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3、规划研讨阶段:规划专家组通过对基础资料及数据进行汇总梳理,开展多规差异分析,提出初步解决思路,并多次与***相关部门座谈交流,研究可行性规划方案,于XX 年5月形成了《***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框架文件》和《***“多规合一”试点改革方案》,5月底通过了XX市政府、省住建厅审查,6月2日通过了省发改委和环保厅审查,《***城乡统筹发展总体规划初步框架文件》于6月16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 作者:罗静 来源:《决策与信息》2020年第10期 《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实施以来,湖北省城镇化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8年末,湖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3%。“十四五”是提高湖北省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时期,分析和研判主要的制约因素,科学设计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和对策至关重要。预期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0%,两者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实现1000万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城乡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的战略重点和举措如下: 一、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积极推动农业转移人口落户,简化落户程序、提供购房优惠政策。健全教育保障体系,完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助学金政策。创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制度,推行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支持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之间转移接续,统一城乡居民家庭最低生活保障认定标准和救助标准。加大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扶持力度,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供给机制。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多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大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财政支持力度,基于农業转移人口市民化绩效,将转移支付增量资金向人口流入较多的城镇倾斜。 二、推动城乡双向自由流动 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开放透明、公平竞争、统一规范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健全农村金融服务市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人为本、城乡统一的新型户籍制度,推进征地制度、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高被征地农民补偿标准、宅基地制度的有偿退出机制等制度改革。建立分级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以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建立城乡技术和信息应用平台,建立城乡互动的信息网络,加快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三、促进城市群和都市圈一体化发展 推动长江中游城市群三省建立共同的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沿长江生态廊道。分类引导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武汉城市圈建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支持武汉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商贸物流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将襄十随城市群打造成为汉江流域重要增长极、宜荆荆城市群打造成为长江中上游重要增长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