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调试方案2013讲解

锅炉调试方案2013讲解
锅炉调试方案2013讲解

锅炉调试方案

130T燃气锅炉锅炉调试方案

目录

一、锅炉简介

二、烘炉

三、煮炉

四、漏风试验

五、冲管

六、蒸汽严密性试验

七、安全阀调整

八、72 小时试运行

、八

前言锅炉本体安装结束,进入烘煮炉阶段亦即锅炉已基本进入了最后的调试阶段。为确保锅炉调试顺利进行,并确保锅炉将来的运行质量,特制定此方案,供调试中参照执行。同时,建设单位及安装单位会同锅炉厂及其他协作单位,成立锅炉启动验收小组负责锅炉的启动、调试、试运行的组织领导工作。以保证政令贯通,各工种职责分明,相互协作,相互配合,确保启动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锅炉如期顺利、优质的竣工投产。

一、锅炉简介

锅炉型号: CG-130/3.82-Q1

锅炉所采用的燃料为高炉煤气,煤气发热值低且着火温度较高,所以在炉膛下部采用了稳定燃烧和强化传热的炉内蓄热稳燃装置,保证了高炉煤气的充分燃烧。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各.

为两级交替布置。空气预热器上级为管式,中级为管式,下级的下部为管式。构架采用钢结构,按7 级地震校核。锅筒内部采用旋风分离器,采用集中下降管。过热器温度采用喷水减温调节装置。炉膛采用膜式水冷壁。平台采用栅栏式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名称

-1^ 曰

蒸发量

工作压力

蒸汽温度

给水温度

热空气温度

排烟温度

锅炉设计效率

炉膛出口烟温

排污率单位t/h MPa C C C C %°C % 130 3.82 450 104 380 145 87 897

2

数据

运转层标高

汽包中心线标高

适用燃料

点火方式

地震裂度

m m 度8 29 高炉煤气常规点火7

二、烘炉

1 、烘炉的目的:

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在炉墙材料中及砌筑过程中吸收了大量的水份,如与高温烟气接触,则炉墙中含有的水份因为温差过大,急剧蒸发,产生大量的蒸汽,进二由于蒸汽的急剧膨胀,使炉墙变形、开裂。所以,新安装的锅炉在正式投产前,必须对炉墙进行缓慢烘炉,使炉墙中的水份缓慢逸出,确保炉墙热态运行的质量。

2、烘炉应具备的条件:

2.1 、锅炉管路已全部安装完毕,水压试验合格。

2.2、炉墙砌筑及保温工作已全部结束,并已验收合格。2.3、烟风道都已安装完毕,保温结束,送引风机均已安装调试合格,能投入运行。

、烘炉所需的热工电气仪表均已安装,并校验合格。4.2.2.5、烘炉用的木柴、各种工具(包括检查、现场照明等)都已准备完毕。2.6、烘炉用的设施全部安装好,并将与烘炉无关的其它临时设施全部拆除,场地清理干净。

2.7、烘炉人员都已经过培训合格,并排列值班表,按要求,准时到岗。

3、烘炉工艺:

(1) . 根据本锅炉的结构特点可采用火焰烘炉方法。

①在燃烧室中部堆架要柴,点燃后使火焰保持在中央,利用自然通风保小火,燃

烧维持2?3天,火势由弱逐步加大。

②第一天炉膛出口排烟温度应低于50 C,以后每天温升不超过20 C,未期最高温度

③烘炉后期约7?12天改为燃气烘炉,点燃气前必须先启动送引风机。保持炉膛燃烧室负压要求。

④烘炉时间以14?16 天,结束燃烧停炉。

⑤所有烟温均以过热器后的烟温为准。

⑥操作人员每隔 2 小时记录一次烟温,严格按要求控制烟温确保烘炉质量;同时,做好锅炉的各处的膨胀记录。

(2) 、烘炉的具体操作:

①关闭汽包两侧人孔门。

②用除盐水经冷水系统向汽包内进水,并轮流打开各排污阀门疏水、排污、冲洗

锅炉受热面及汽水系统和各阀门。

③有炉水取样装置,取炉水样分析,确认水质达标后,停止冲洗关闭各疏水、排污阀门。

④向汽包内缓慢送水,水位控制标准水位土20mm

⑤烘炉前,应适当打开各灰门和各炉门,以便及时排除炉内的潮气。

⑥在燃烧室中央堆好木材,在木材上浇上柴油点火,用木材要求烘炉2—3天,

烘炉时,可适当开启引风机,增大进风量,以维持一定的炉温,保证烟温,确保将炉墙烘干。

⑦木材烘炉结束,可按要求进行烯煤气烘炉,此时,应增加送风机开度,微开引风机,关闭炉门、灰门,进一步提高烟温,烘干炉墙。

⑧定期检查各膨胀指示器、水位计,确保锅炉运行正常,如有异常发现,应及时汇报,妥善处理。

⑨定期定时检查,记录烟温,确保烘炉质量。

⑩由灰浆放样处取样,进行含水率分析,当灰浆含水率w 7%寸,表明烘炉已达要求,后期可转入加药煮炉阶段。(烘炉曲线图附后)。

.烘炉注意事项:3.

①烘炉时,不得用烈火烘烤,温度的升速应缓慢均匀,要求最大升温速度小于

20C/ 天。

②烘炉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汽包水位,使之经常保持在正常范围。

③烘炉中炉膛内的燃烧火焰要均匀,不能集中于一处。

④烘炉过程中可用事故放水门,保持汽包水位,避免杂物进入过热器内。

⑤烘炉过程中要定时记录烟气温度,以控制温升速度和最高温度,不超过规定要求。

三.煮炉

1.煮炉的目的:由于新安装的锅炉其受热面管系集箱及汽包的内壁上油锈等污染物,若在运行前不进行处理的话,就会部分附在管壁形成硬的附着物,导致受热面的导热系数减少。从而影响锅炉的热效率,另一部分则会溶解于水中影响蒸汽的品质,危害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根据《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工作压力小于9.8Mpa的汽包锅炉,可不进行化学清洗,而进行碱煮炉。

2.煮炉已具备的条件:

①烘炉后期耐火砖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

②加药、取样管路及机械已全部安装结束并已调试合格。

③化学水处理及煮炉的药品已全部准备。

④锅炉的各传动设备(包括厂房内的照明设施)均处于正常投运状态,

⑤锅炉、化学分析等各部分的操作人员均已全部到岗。3.煮炉工艺:

1)烘炉后期,灰浆样含水率小于7%,用排污将水位降到中心线以下150mm.

2)NaOH 120KG,Na3PO4 120K混合配成20%勺药液由加药泵打入锅炉内。

3)开启给水旁路门,向炉内送水,控制水位在中心线以上130mm 停止进水,关闭给水旁路门,开启再循环门,进行煮炉。

(2)煮炉共分 3 期:

第一期:1)再次检查锅炉辅机及各设备,处于启动状态,启动吸风机,保持炉

膛负压49-98Pa( 5-10mm水柱),通风5分钟,然后将负压调小到29.4-49Pa (3-5mm 水柱);投入锅炉联锁装置及灭火保护装置。利用高炉煤气进行点火,具体程序详见规程:煤气系统。高炉煤气点着后,注意保持炉膛负压;根据燃烧情况及升压时间规定,投入高炉煤气进行升压。

,敞开过热器疏水门,并冲洗就近水位计一只。1MPa/cm当压力升到2.

3)再次缓慢升压到4MPa/cm要求安装人员对所有管道、阀门作全面检查,并拧紧螺

栓,在24MPa/cm下煮炉8?12小时,排汽量为10獅定蒸发量。化验遇每隔 4 小时取样分析一次,并将分析结果通知运行有员。

4)根据现场确定全面排污一次的排污量和排污时间,排污时要严密监视水位,力求稳定,严防水循环破坏,并做好水位记录。

5)在第一期煮炉中,要求水位保持在130mm下运行,运行人员对烟温、烟压、温度、水位及膨胀指示值等表计每小时抄表一次。

第二期:1)再次缓慢升压到达25 MPa/cm,然后对各仪表管路进行冲洗。在25 MPa /cm压力下煮炉10?12小时,排汽量为5流右额定蒸发量。

2)运行值班人员应严格控制水位在160 mm并每隔2小时校对上下水位计一次,做好记录。

3)化验人员每隔断2小时取炉水验一次,炉水碱度不得低于45mgN/L否则应加药液。同时根据经验通知,全面定期排污一次,在排污中要严格控制水位,要求水位波动小,并做好排污记录。

24)在25MPa/cm压力下运行,测试各风机出力及总风压,并做好记录,同时要求运行人员应对汽压、水位、烟温进行调节、监视,必要时可用过热器疏水调节。

2第III期:1)缓慢升压到32 MPa/cm稳定燃烧,控制水位160mm汽温380E?

400r,在此压力下运行12?24小时。

2)打开给水旁路门,来控制其进水量,然后采用连续进水及放水的方式进行换水。3)根据化验员通知,适当打开排污阀,同时派专人监视汽包水位并及时联系。

4)化验人员每隔1 小时取样分析一次,并作好详细记录,当炉水碱度在规定范围内(一般w 18 mgN/L)时,可停止换水,结束煮炉。

(3)注意事项:

一、煮炉注意事项

1)加药前炉水应在低水位,煮炉中应保持汽包最高水位,但严禁药液进入过热器内。

2)煮炉时,每次排污的时间一般不超过半分钟,以防止破坏水循环。

3)在煮炉中期结束时,应对灰浆进行分析,一般第I 其他结束,灰浆样含水率应降到4?5%,在第II 期结束应到2。5%以下,若没达到,可适当延长煮炉时间,确保灰浆含水率达到要求。

4)运行人员及化验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并做好详细记录。

二、点火注意事项

1)点火过程中,如发现煤气点不着或着火后熄灭了,应立即关闭煤气阀门,增大炉膛负压,分钟,排净炉内混合气体后,按程序重新点火。3-5 通风

2)高煤火嘴投入应调整好,注意热风的配合投入。

3)点火升压过程中应随时监视排烟温度,发现异常,应查明原因消除。

4. 煮炉以后

1)煮炉结束,锅炉停炉放水后应打开汽包仔细彻底清理汽包内附着物和残渣。

2)电厂化验人员及调试人员应会同安装单位人员检查汽包内壁,要求汽包内壁无锈蚀、油污,并有一层磷酸钠盐保护膜形成。

四、漏风试验

1、漏风试验的目的:检查锅炉炉墙及空气流通通道的密封性。

2、试验时间:在煮炉结束后再次点炉进行整套试运行前。

3、试验方法:采用干石灰喷流及蜡烛试风。

4、操作方法:

1)煮炉结束后,待炉适当冷却。

2)开启鼓风机,并在进风口加入干石灰,让其随同锅炉进风进入整个锅炉,微开引风机,保持炉膛正压。

3)将锅炉分成若干部位,主要包括炉膛、空预器、烟风道等,指定若干班组,检查各部位漏风情况。

4)若发现有白石灰渗出,则该部位漏风,应做好标记,待试验停止后,再行修复。对某一部位若有怀疑,则可点燃蜡烛进行测风,以确定该部位是否漏风。

5)漏风的各处应做好标记,并做好记录,在试验结束后检修。

5、试验的合格要求:在炉膛正压的情况下,各被检查部位不漏风。

五、冲管

1、冲管的目的:

冲管是利用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吹扫过热器、主蒸汽管道,并将这部分蒸汽排向大气,通过蒸汽吹扫,将管内的铁锈、灰尘油污等杂物除掉,避免这些杂物对锅炉、汽机安全运行造成危害。

2、冲管的参数方式:

3MP 本次冲管压力采用.

流量不低于45T/H,温度380---420 C,蒸汽冲管分两期,第一期8--10次,第二期

10---16 次,冲管方式采用降压冲管。

3、冲管前的准备工作

1 )煮炉结束,验收合格,关闭汽包阀门,调整进水操作,关闭再循环门。

2)启动给水泵,微开给水旁路门,冲洗汽包内残余化学药品,然后排污,其排污量由化学分析决定。

3)炉水取样分析,当水质达到要求时,停止冲洗。

4)将主蒸汽管道从母管隔离门前安装临时管道,接到主厂房外面,并在临时管道口安装“靶板”,靶板暂时可不安装上。

5)冲管管路:

锅炉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 -- 电动截止门--- 主汽门前电动截止门 --- 主蒸汽

管路--- 临时排汽管路排出。

4、冲管操作程序:

1)向汽包里进水到-50MM,然后点火,缓慢升压。

2)当压力升到0.5 MPa /cm 时,冲洗水位计并关闭空气门。

3)当压力升到2---3 MPa /cm 时调整水位在20MM,进行全面排污一次

4)试冲管三次,汽压在6—8 MPa /cm。

5)缓慢升压,调整风量和煤气量,严格控制烟温,当压力升到32KGF/CM2寸,控制汽温380---420,打开过热器出口门,蒸汽流量应大于45T/H,采用降压式冲管。连续冲管8---10次,每次冲管时间5MIN,间隔0.5---1 HOUR以便冷却主蒸汽管,使铁锈松脆。

6)停炉冷却24H以上,待过热器冷却。

7)以照上述冲洗程序10---16 次。

8)然后,将管道出口装上“铝靶”,其宽度为排汽管内径的8%,长度纵贯内径。9)依冲管程序再冲管3—4 次。

10)关闭煤气、鼓、引风机,取出铝板,甲、乙双方有关人员检查,铝板表面有无

斑点,决定冲管是否合格,并做好记录。

5、注意事项及合格标准:

1 )所用临时管的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被冲洗管的截面积,临时管应尽量短,以减少阻力。

2)临时管应引到室外,并加明显标记,管口应朝上倾斜,保证安全,放临时管时应具有牢固的支承承受其排空反作用力。

冲管前锅炉点火升压过程中,应按锅炉正常点火升压过程的要求严格控制升压、升温速度。3.

4)冲洗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汽包水位的变化,尤其在冲管开始前,将汽包水位调整到比正常水位稍低,防止冲管时水位升高而造成蒸汽带水。

5)连续两次更换铝板检查,铝板上冲击斑痕粒度w 0.8MM且肉眼可见凹坑不多于8 点即冲管合格。

六、蒸汽严密性试验蒸汽严密性试验是锅炉按运行操作规程点火升压到工作压力,进行严密性试验用以检验锅炉及附件热状态下(即工作压力)严密性的试验。

1 、试验中注意事项:

(1)锅炉严格按操作规程点火升压到工作压力。

(2)重点检查锅炉的焊口、人孔和法兰等的严密性。

(3)重点检查锅炉附件和全部汽水阀门的严密性。

(4)重点检查汽包,联箱各热面部件和锅炉范围内的汽水管路的膨胀情况及其支座、吊杆和弹簧的受力,位移和伸缩情况是否正常,是否有妨碍膨之处。

5)试验过程中,应确定一些部件进行测定,对水冷壁、过热器等壁温进行一次测量了解,有无管壁超温现象。

2 严密性试验的缺陷处理:

1 )对壁温有超温的,对管壁的保温要重新处理到无超温为止。

2)检查中如泄漏,轻微处难以发现和判断的,可用一块温度较低的玻璃或光谱的铁片等物靠近检查,若有泄漏,待降压后处理。

3)蒸汽严密性试验无泄漏为合格,合格后应做好记录,并做好签证。

七、安全阀调整

蒸汽严密性试验后,可对各安全阀进行调整。调整安全阀的压力以就近压力表为准,压力表经校验合格并有记录,在调整值附近若>0.5%,应做误差修正。

1 、本锅炉安全阀动作压力动作压力:

1)汽包工作安全阀:1.06*4.17=4.42

2)汽包控制安全阀:1.04*4.17=4.34

3)过热器安全阀:1.04*3.82=3.97 2、安全阀调整前的准备工作:1)安全阀在安装就位前,应进行解体清洗、检查。2)安全阀内部的锁紧装置,调试前应拆除。

)对安全阀的有关支架,排汽管道支架等应仔细检查,所用电动阀应试验一次。3.

4)所有调整人员应了解安全阀的内部结构和调整安全阀的安全措施,进行组织分工,并做好噪声的防护工作。

3.调整方法和步骤:

1)为了调节方便,宜采用不带负荷较正安全阀,即安排在冲管后升压阶段调整。2)升压及检查:

a 冲管工作结束后要求运行值班人员,对锅炉机组全面检查,确定无异常后启动设备。

B升压过程严格控制升压速度,并按操作规程进行。

C. 当压力升到0.1 Mpa时,关闭空气阀冲洗水位计一次,压力升到0.4 Mpa时,

全面排污一次,压力升到0.5 Mpa时,再次冲洗汽水管道,压力升到2.0 Mpampa 要求全面检查锅炉及各设备确无异常时,继续升压,压力升到 5.29 Mpa,必须

派专人监视水位,再次冲洗汽包水位于计并上下核对,做好记录,压力升到 3.82 Mpa 时,调整向空排汽,检查电动阀是否良好(摇控),然后继续升压,将锅炉蒸汽切换到向空排气,调整风量、煤气量,继续提高汽压,第一个汽包工作安全

阀, 第二个校汽包控制安全阀,第三个校过热器安全阀。

D. 汽包工作安全阀运行压力:4.42Mpa,等安全阀动作后,立即减少煤量,开大向空排汽泄压,并记录回座压力,验证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或达到最大允许值仍末动作,应有立即降压,交付安装人员检查,调整后重新校对。

E. 然后校对汽包控制安全阀。动作压力:4.34 Mpa

F. 最后校对过热器安全阀,动作压力:3.97Mpa

调整过程中,严格控制汽温、水位变化,汽压控制可由向空排汽来调节排汽量。八、七十二小时试运行锅炉机组在安装完毕并完成分部试运行后,必须通过72小时整套试运行。

1 、试运行的目的:

(1)在正常运行条件下对施工、设计和设备进行考核,检查设备是否有达到规定的出力,各项性能是否符合原设计的要求,同时可检验锅炉安装和制造质量,而且检验所有辅助设备的运行情况,特别是转动机械在运行时有无振动和轴承过热等现象。(2)锅炉在试运行前,应进行锅炉的热力调整试验。

(I )调整试验的

①调整燃烧的燃烧工况;

②检查安装质量,有无漏风、漏水

③找出锅炉额定蒸汽参数和蒸发量达不到的原因

④)确定锅炉效率,获取锅炉在最佳运行方式下的技术经济特性.

(II)调整试验的内容:

(1)炉膛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风机及管道性能试验

(2)炉膛吸烟风道漏风试验

(3)安全阀校验及热效率试验

2.锅炉机组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试运现场的条件:

(1)场地基本平整,消防、交通及人行道路畅通。厂房各层地面应做好粗地面,最好使用正式地面,试运场应有明显标志和分界,危险区应有围栏和警告标记。(2)试运区的施工脚手架全部拆除,现场清扫干净,保证运行安全操作。

(3)试运区的梯子、步道、栏杆、护板应按设计安装完毕,正式投入使用。

(4)新扩建部分的排水沟道畅通,沟道及洞盖板齐全。

(5)试运现场具有充足的正式照明,事故照明应能投入正常使用,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6)试运范围的工业、消防及生活用水系统应能投入正常使用,并备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7)各运行岗位应有正式的通讯联络设施。下列系统中的设备、管道、阀门等安装完毕,保温完成。(1)锅炉范围内煤气管道、汽水系统、疏放水、放汽系统、加药系统辅助用蒸汽系统、排污系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