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第二三折剧本.

窦娥冤第二三折剧本.
窦娥冤第二三折剧本.

第二折糊涂官乱判糊涂案

音乐起。报幕员讲述案情由来。桃杌背手上。祗候紧随其后。

桃杌我做官人胜别人,告状的来要金银;若是上司当刷卷,在家推病不出门。我乃楚州太守,江湖人称索马里的海贼王。(坐下)今日照常升厅办公,想必又是悠闲的一天。

张驴儿拖窦娥、蔡婆婆上。

张驴儿告状!告状!(桃杌立即坐正)

祗候(傲气凌人)拿过来!张驴儿递过状纸,(塞钱科,跪地)。桃杌慌忙起身在张驴儿面前跪下搀扶。祗候(疑惑状)相公,他是来告状的,你怎么倒给他跪下了?

桃杌(一脸笑意)你不知道么?但凡来告状的,便是我的衣食父母。见到父母,自然要跪!

张驴儿(慌忙起身,同时扶起桃杌)县令大人,草民不敢当,不敢当啊!

桃杌(起身归位,拍惊堂木)升——堂!

衙役众威——武——!

桃杌你们哪个是原告?哪个是被告?从实说来!

张驴儿回大人。草民是原告张驴儿,(指窦娥)告这个叫窦娥的女子。她在羊肚汤里下毒,毒死了我爹。(指蔡婆婆)这个是蔡婆婆,就是俺的后母。望大人给小人做主啊!

桃杌是谁下的毒药?

窦娥(抢道)不干小妇人事。

蔡婆婆(接道)也不干老妇人事。

张驴儿(左右环顾)也不干我事。

桃杌岂有此理!你们都不是,难道还是我下的毒?窦娥大人。小女子的婆婆根本不是他后母。他家姓张,我家姓蔡。只因有一次婆婆找赛卢医要钱,却不料被他骗到了郊外,差点用绳子勒死。他们父子二人及时出现救了婆婆性命。因此婆婆便要收留他们两个在家,报答他们的恩德。谁知道他们父子竟心生歹念,逼着小女子与这张驴儿成亲。小女子有个丈夫,却不料早早地去了。因服孝未满,所以……所以小女子坚决不从……

桃杌(拍惊堂木)大胆张驴儿,可有此事?

张驴儿大人,别听这小妇人胡言乱语,她可狡猾得很。

窦娥大人,请听小女子讲完。前几天婆婆刚好患病,小女子便给婆婆煮了锅羊肚汤。却不知张驴儿从哪里弄来的毒药,从小女子手里抢过汤去,说少放了些盐,便把小女子支开,偷偷将毒药混在了里面。小女子并不知情,而幸亏婆婆突然呕吐,不想喝汤,才让小女子把汤给了他爹喝,才喝了几口人就死了。这件事与小女子并无干系,大人明鉴,替小妇人做主啊!

张驴儿大人!根本没有的事!大人明鉴啊!

桃杌人是贱虫,这小妇人嘴巴好生了得,看来是不打不招! (作威严状)来人啊!给我上大棍,大刑伺候,给我狠狠地打!

蔡婆婆(哭科):不能打啊,求大人开恩,我家窦娥委实冤枉啊。孩儿,你受苦了。

(祗候与两衙役取棍,将窦娥推在椅子上,打,打晕死,三次泼水)

旁白:是谁人经过这千般拷打?恰消停,又开打;恰苏醒,又昏迷。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这无情棍子换谁吃得消!上天哪,你睁眼看看这阳光下的明镜高悬呀!

桃杌怎么样,窦娥,本官权且问你,你到底招还是不招?

窦娥(跪坐在地,形容憔悴)真……真的不是小女子……下的毒……

桃杌不是你?哼!来人,把这小妇人拉到一旁,给我打这个老婆子!

窦娥(急忙上前拦住衙役)住手,不……不……不要打我婆婆,婆婆年纪大了,哪受得这般苦。大人,不要打我婆婆!我招便是了,是我下药毒死了公公。桃杌(冷笑)既然招了,就让她在状上画押。(拍惊堂木)左右听令!马上把这窦娥给我戴上枷锁,打入死牢,明天押到午门斩首示众!

蔡婆婆(大哭)孩儿啊!都是老婆子送了你的性命!真是伤透了我的心啊!(向桃杌跪)大人,大人开恩啊!

桃杌哼!她都招认了,还有何话可讲?

张驴儿(下跪,磕头)多谢青天大老爷做主,替小人的父亲报了冤仇!蔡婆婆哭喊上前,被衙役拦住。桃杌(一脸傲气,拍惊堂木)退——堂!

衙役众威——武——!众人下。

第三折窦娥儿冤屈泣天地

监斩官推窦娥上,刽子手及两名护卫紧随其后。

监斩官马上就要处决犯人了。弟兄们,给我好好守住巷口,不要让街上那些打酱油的贱民随便走。

公差打三遍鼓、敲三下锣。(敲铁盘作锣声)

刽子手摇着旗子、提着刀,押着带枷锁的窦娥上场。(最好广场舞大妈、太极拳那种刀)

刽子手走快点,走快点,监斩官到法场上已多时了。窦娥(做戴枷锁状、叹息)小女子无缘无故犯了王法,没想到要遭受刑罚,冤啊!苍天,我能怨谁?我该怨谁?(跪坐)

旁白: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

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饱含感情,注意语速和节奏)

刽子手还不快些走?已经误了时辰了。

窦娥这枷锁左摇右晃,你让我怎么走得快?(缓缓起身,靠近刽子手)小女子有句话对哥哥说。

刽子手你还啰嗦什么。快说!

窦娥若从前街走去刑场,我死后必然心存怨恨。窦娥恳请哥哥从后街绕到刑场去。

刽子手(沉思片刻,叹道)你现在也快到法场了,还有什么家人要见面的就让他们过来吧。临死之前与他们见一面也好。

窦娥我哪里有什么家人……

刽子手连爹娘也没有么?

窦娥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就去京城应考了。至今杳无音信。

刽子手(仰天)真是个可怜的女子。(望窦娥)对了,你刚才说让我从后街走,是什么意思?

窦娥我是怕被我的婆婆看见。

刽子手你都要死了,为何还怕她看见?

窦娥哥哥你不知道,我婆婆如果看见我戴着枷锁上了刑场,肯定要被活生生气死!好哥哥,你就行个方便吧。

刽子手尚未回答,蔡婆婆哭着走上场。

蔡婆婆天呐!这不是我的儿媳妇吗?

刽子手老太婆,滚一边去!

窦娥哥哥,这便是我婆婆。既然已经来了,那就让我和她说几句话吧。

刽子手(招手)老太婆,过来,你儿媳妇有话对你说。蔡婆婆(急忙上前)孩子啊!你这是要心疼死我啊!窦娥婆婆,那万恶的张驴儿把毒药放在了羊肚汤里其实是想毒死你,然后就好威胁我做他的妻子了。没想到反倒被他父亲吃了毒死了。我害怕连累到婆婆,就在公堂上屈招了毒死张公公,今天就要被斩首了。(抽泣)婆婆,以后逢年过节,若有吃剩下的东西,烧不完的纸钱,都给了窦娥吧。(泣不成声)

蔡婆婆(紧拥窦娥)孩子,放心吧。我每年都会把最好的东西送到你那边去。你在那边一定要安心过。天呐!为什么会这样?(呜咽不止)

窦娥婆婆,你也不要哭哭啼啼的。这都是窦娥的命运不好。张驴儿这厮一定会遭报应的!

刽子手(大喝)喂,那个老婆子,退后些,处决的时间到了!

蔡婆婆下。至刑场。监斩官坐。

监斩官(清嗓子,大喊)来人,开枷!(窦娥跪,刽子手打开枷锁)窦娥小女子恳求监斩官大人一件事,若能依我,死去后我的冤魂就不会四处飘散妨碍到大人您了。

监斩官什么事?你说吧。

窦娥小女子只要一张干净的席子能站在上面,还要一丈二尺的绸布,挂在旗杆头上,如果小女子确实冤枉,小女子的血便没有半点儿沾在地上,都会飞溅到白绸布上。

监斩官这有什么,就依你。来人,备席子,取旗。(监斩官取席子,窦娥站在席上,又取来白绸挂在旗杆头上)

刽子手你还有什么话,现在不对监斩官大人说,还等到什么时候?

窦娥大人,现在是三伏天气,如果小女子确实冤枉,死了之后,天上会降下三尺大雪,遮盖窦娥的尸首。监斩官胡说八道!这么热的天,你就是叫来了范冰冰李冰冰胡彦斌,也招不来一片雪。

窦娥(再次跪下)大人,小女子死得确实愿望。从今以后,让这楚州地区大旱三年!

监斩官呸!哪有这样说话的?掌嘴!

窦娥你道是天公不可期,人心不可怜,不知皇天也肯从人愿!为什么三年不会下雨?就是因为东海曾经有个女人受了冤屈!这都是因为官吏们无心秉公执法,使老百姓有口难言!

刽子手(开始颤抖、喃喃自语)怎么突然天色就变了?(搓搓肩膀)哎呀,好冷啊!

监斩官午时已到!斩!(丢签令牌)

刽子手喝一口酒,喷在刀口,砍头。窦娥倒地。

监斩官哎呀!真的下雪了!还真有这么奇怪的事!刽子手果然,这窦娥的鲜血全都飞在了白绸上,没有半点落地。真是太奇怪了。

监斩官(抹额头)这个这个……这个死罪一定有冤枉。前面两件事都灵验了,也不知道干旱三年的事准不准。(对护卫)不必等雪停了,你们现在就把窦娥的尸体抬走,还给蔡婆婆吧。

护卫遵命。护卫抬着尸体下场。

1、编剧:侯慧等

2、演员表:

桃杌:饰监斩官:饰

张驴儿:饰刽子手:、饰祗候:饰护卫:、饰蔡婆婆:饰

张驴儿:饰

衙役众:、饰

窦娥:饰

3、道具、场地布置:

4、音乐、舞美、旁白报幕:

5、摄影、评委:

窦娥冤 公开课教学设计 优秀教案

窦娥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⑴、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初步了解关汉卿戏曲语言的艺术特色。 ⑵、了解剧情;以第三折中《滚绣球》、《耍孩儿》等曲词为重点,赏析戏曲语言。 ⑶、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 ⑷、分析主人公窦娥的形象,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通过窦娥冤这一历史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 ⑸、结合人教版配发的《第二课堂》“学习活动”练习,开展研究性活动。 教学重点:即目标之⑵、⑶、⑷ 教学难点: ⑴、第三折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指斥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 ⑵、对第三折 [ 端正好 ][ 滚绣球 ] [ 耍孩儿 ] 等曲子的理解,对全剧情节高潮的认识。 教学方法:⑴先观看戏曲或电影《窦娥冤》;⑵讲授与研究性阅读相结合。 学习方法: 1 .课前预习,充分利用注释和工具书,阅读课文,掌握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 2 、诵读中可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自由选读,形式不一,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 3 .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一些特点,有助于理解剧情。 4 .鉴赏课文语言,除重点鉴赏第三折[滚绣球]等曲子外,还可选取其他曲词和一些说白,品味曲词与说白的语言特色。也可结合课文,领会曲词、说白、科介是怎样相辅相成塑造人物形象与推动情节发展的,了解戏曲语言个性化和动作性强的特点。 5 .鉴赏课文想像、夸张的艺术手法,着重了解这种艺术手法对表现剧情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展开讨论,允许有不同认识。 教学时数: 4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学习: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祝福》展示了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显示出封建礼教的罪恶。“列之于世界大悲剧”的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有价值而被毁灭是令人痛苦的,那窦娥究竟犯了什么“王法”要被毁灭呢?让我们通过学习本文来认识当时的社会现实。 二、作者与元杂剧介绍: 1 、关于作者: 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他曾在散曲《南吕一枝花 • 不伏老》中说自己精音律,会吟诗,能吹萧弹琴,歌唱舞蹈,也会下棋射猎,多才多艺。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不满社会现实,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他一生创作杂剧现仅存 15 部。《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流传很广。其中的《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 1958 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 2.关于元杂剧: 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 ①结构:元杂剧一般由四折一楔子构成一本,演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少数作品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 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 “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和介绍人物。 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一套曲子。演出时一本四折都由正末或正旦独唱。(其他角色只有说白),分别称为“末本”或“旦本”。 ②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9课窦娥冤节选电子课文.

关汉卿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成就最高的。《窦娥冤》是他的代表作。该剧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这里选的是第三折(相当于第三出),或名“法场”。古代戏曲的人民性和悲剧精神充分体现在其中。 童养媳出身的孝妇窦娥被冤判斩刑,在法场上,她发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降雪;大旱三年。她的行为感动了天地,誓愿果然灵验。 元杂剧“本色”(自然)的语言,“当行”(符合人物身份)的性格刻画也由此可见。 9、窦娥冤① 元·关汉卿 〔外②扮监斩官上,云③〕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Array④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⑤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 旗⑥、提刀,押正旦○7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 上多时了。〔正旦唱〕 【正宫○8·端正好○9】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 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 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错看了盗跖颜渊○10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 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11也这 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 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正旦唱〕 ①窦娥冤(节选)选自《窦娥冤》(《关汉卿戏曲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版)。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今北京)人。生卒年不详。②[外]戏曲脚色名,扮演次要的男角。③[云]说。即“道白”。 ④[做公的]公差。⑤[净]元杂剧中的角色名称,一般扮演性情恶劣、举动粗野的人物。净的次要脚色称副净。⑥[磨旗]摇旗。⑦[正旦]戏曲脚色名,主要女演员,扮演正面女角。这里指窦娥。⑧[正宫]音乐术语,传统音乐的宫调名称。按元杂剧常规,每一折在开唱时注明宫调。“正宫”意味着本折所有的曲子全部唱“正宫”调。⑨[端正好]曲牌名,即曲子的名称。以下“滚绣球”、“倘秀才”、“叨叨令”等也 都是曲牌名。⑩[盗跖、颜渊]古代春秋时期两个道德对立的人物,一个是强盗,一个是贤人。盗跖是当

中职教育规划教材基础版第四册——窦娥冤第三折

二十一窦娥冤(第三折) 教学目标 1.通过课文教学,深刻认识元代社会的恶人横行、官吏贪暴、法制黑暗、政治腐败。 2.理解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3.使学生领会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4.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重点 1.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2.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画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3.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过程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二、分析课文 (一)、主题、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白开始,四折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课文是剧本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这一折可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基本上是一个场面。 第一部分(开头至“只落得两泪涟涟”),是窦娥被押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鬼神的场面。窦娥在杀气腾腾的气氛中身戴枷锁上场,唱出冤气冲天的怨恨。【端正好】一曲,由窦娥诉说自己无辜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滚绣球】一曲,是她在绝望之中迸发出来的呼号。她揭露人世间的不公:“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指责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分好歹”“错勘贤愚”。【滚绣球】一曲对当时的黑暗社会做了相当深刻的概括,是窦娥以生命换来的对现实的清醒认识,是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现实社会的控诉、抗议,是对封建法制、封建秩序的否定,也是她的反抗精神的表现。 第二部分(“刽子云”至“负屈衔冤”),是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倘秀才】【叨叨令】二曲和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写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又写她“孤身只影无亲眷”“吞声忍气”“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交代她孤苦无依的身世。“(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今日赴法场典刑”一段说白,回述她为了婆婆免遭拷打,屈招了药死公

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选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选)关汉卿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元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作者介绍]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号已斋(一作一斋)。河北祁州人。约生于金末或元太宗时,贾仲明《录鬼簿》吊词称他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可见他在元代剧坛上的地位。关汉卿曾写有(南吕一枝花)赠给女演员珠帘秀,说明他与演员关系密切。据各种文献资料记载,关汉卿编有杂剧67部,现存18部。个别作品是否出自关汉卿手笔,学术界尚有分歧。其中《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是他的代表作。 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既有皇亲国戚、豪权势要葛彪、鲁斋郎的凶横残暴,“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血淋淋现实,又有童养媳窦娥、婢女燕燕的悲剧遭遇,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在关汉卿的笔下,写得最为出色的是一些普通妇女形象,窦娥、妓女赵盼儿、杜蕊娘、少女王瑞兰、寡妇谭记儿、婢女燕燕等,各具性格特色。她们大多出身微贱,蒙受封建统治阶级的种种凌辱和迫害。关汉卿描写了她们的悲惨遭遇,刻画了她们正直、善良、聪明、机智的性格,同时又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歌颂了她们敢于向黑暗势力展开搏斗、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奏出了鼓舞人民斗争的主旋律。关汉卿是位伟大的戏曲家,后人列为元曲四大家之首。1958年,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在中外展开了关汉卿创作700周年纪念活动。同年6月28日晚,国内至少100种不同的戏剧形式,1500个职业剧团,同时上演关汉卿的剧本。他的剧作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等,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窦娥冤

导入: 鲁迅说:“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祝福》展示了勤劳善良的祥林嫂被毁灭的过程,而中国古典悲剧精品《窦娥冤》则展示了另一位精神高尚而善良的女性窦娥被毁灭的过程。 提示预习: 元杂剧 结构:四折、一楔子 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有的杂剧还有“楔子”,通常在第一折之前起交代作用。相当于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杂剧每折限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的一套曲子。 楔子(序幕)提问:写了什么内容? 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 ——交代情节、介绍人物 角色 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杂等。 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剧本构成:唱科白、宫调 以第三折为例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关汉卿 《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 《赵氏孤儿》纪君祥 概述情节 标题概括前三折内容(用红楼梦章回体小说标题形式) 以第四折为例:窦娥鬼魂诉冤情,千古奇冤得昭雪 播放视频前3分钟

赏读课文第三折 《窦娥冤》全剧共四折,开头有一个楔子,由蔡婆婆独白开始。四折的内容分别构成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重点赏析剧本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遭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 指天斥地 满腔冤愤向谁诉说?哪些曲子集中体现了窦娥对天地的满腔冤愤? 请生读【滚绣球】(注意情感,再读) 滚绣球一节,那句话最震撼你? 明确: 修辞:呼告、对偶、对比,借代、用典 ——性格:刚烈(弱女子) 如火山爆发、如洪水决堤般的满腔怨愤 (板书:冤————) 齐读前两节 第三折概括为“临刑之前发誓愿,感天动地窦娥冤”,集中在第三个场面,板书“三桩誓愿”中间还写了什么?“诀别婆婆” 理清第三折情节: 第一部分:(开头~“哎,只落得两泪涟涟”)指天斥地 第二部分:(“(刽子云)快行动些”~“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诀别婆婆 第三部分:(“(刽子喝科,云)兀那婆子靠后”)~结束)三桩誓愿 第三部分——三桩誓愿 分角色朗读(分窦娥、监斩官、刽子手及科介) 读之前提示情感(可以加上动作) 监斩官说的话有无变化? 态度:答应——不信(呵斥)——怒喝(态度越来越强烈) 雪溅白练 六月飞雪 亢旱三年 哪三桩誓愿?能不能调换? (板书:冤————愤) 播放视频 现实生活中这反常的情况是不可能实现的。如何看待? 从艺术上看,大胆想象、夸张,属浪漫主义手法。

窦娥冤教案及实录

《窦娥冤》教学设计及课堂实录 《窦娥冤》历来被评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 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它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这一折可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基本上是一个场面。第一部分是窦娥被押赴刑场途中诉说冤屈、指斥天地鬼神的场面。窦娥在杀气腾腾的气氛中身披枷锁上场,唱出冤气冲天的怨恨。她揭露人世间的不公:“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指责天地“怕硬欺软”“顺水推船”“不分好歹”“错勘贤愚”。第二部分是窦娥请求走后街并与婆婆诀别的场面。【倘秀才】【叨叨令】二曲是窦娥和刽子手的对白,写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又写她“孤身只影无亲眷”“吞声忍气”“早已是十多年不睹爹爹面”,交代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临刑前向婆婆嘱托后事,劝婆婆不要烦恼哭啼,则又一次表现了她的善良。第三部分是窦娥发下三桩誓愿并应验的场面。剧中借弱小无助的窦娥的不幸命运,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元代黑暗现实的触目惊心的图画。尤其可贵的是,剧作赋予主人公坚强的意志和强烈的反抗精神。这个自幼被卖作童养媳,备受凌辱,最后又被无辜推上断头台的弱女子,不仅敢于指斥天地鬼神,还大声控诉“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剧作设计的三桩誓愿,借助超现实的夸张和想象,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窦娥的悲剧形象是我国古典戏曲所创造出来的不朽的形象之一,具有深刻的思想感召力和艺术魅力。分析主人公的形象,赏析课文中的戏剧语言,鉴赏剧作的超现实情节进而把握其浪漫主义艺术特色,是教学的重点,后两方面也是教学的难点。首先指导学生预习,了解全剧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可落实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言。 能力目标 1.赏析《窦娥冤》的戏剧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 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戏剧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 德育目标 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 2.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 ●教学重点 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 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落实背诵要求。 ●教学难点 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 2.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 3.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

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三折滚绣球关汉卿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窦娥冤》 为善的受贫穷更短命,造恶的享富贵又延寿。《窦娥冤》 三年不见甘霖降,也只为曾经孝妇冤。《窦娥冤》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 《窦娥冤》 西厢记长亭送别王实甫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1.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长亭送别》 2.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长亭送别》 3.年少呵轻远别,情薄呵易弃掷。《长亭送别》 4.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长亭送别》 5.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长亭送别》 6.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长亭送别》 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马致远 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螀;泣寒螀,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 琵琶记糟糠自厌高明 〔旦上〕乱荒荒不丰稔的年岁,远迢迢不回来的夫婿。急煎煎不耐烦的二亲,软怯怯不济事的孤身体。苦,衣尽典,寸丝不挂体。几番拼死了奴身己,争奈没主公婆教谁看取?〔合〕思之,虚飘飘命怎期?难捱,实丕丕灾共危。只为无钱送老娘,须知此事有商量。归家不敢高声哭,惟恐猿闻也断肠。

窦娥冤

第三折 【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翻译:没想到我毫无理由地犯了王法,毫无防备间受到了刑罚,叫声冤屈也会动地惊天。转眼间就要被含冤问斩,一缕游魂即将奔赴阎罗殿,又怎能不将那天地深深地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著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翻译:有太阳和月亮日夜长挂在人世,有那鬼神掌握着生死大权。天地呀!只应该把那清浊分辨,却怎么混淆了好人和坏人,分不清盗跖和颜渊?好人的人一生贫穷,孤苦早逝,作恶多端的人却享尽荣华富贵,尽享天年。天地呀,做这般怕硬欺软的事,原来也只是瞎了双眼,只懂得顺水推船!地呀,你如此不分好歹如何做地!天呀,你这般不明善恶枉称为天!哎,只苦了我如今泪水涟涟。 【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你有甚么话说?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翻译:沉重的枷锁在我的肩上使我站立不稳,人流如潮水一般拥得我跌跌撞撞。我窦娥对刽子手大哥有句话讲。你有什么话要讲?从前街里走,即使我死了也要心里怀恨;从后街里走,那我死也不冤了,千万不要嫌路远。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甚么主意?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 翻译:可怜我窦娥孤身一人在此,没有亲人为我做主,才落得忍气吞声,对影嗟叹,空自哀怨这样的下场。我已经十几年不曾见过父亲一面了。你刚才要我从后街里走,打的是什么主意?我只怕从前街走撞见我的婆婆,你自己的性命都保不住了,怎么还怕见他呢?只怕白白地气坏了他,只怕白白地气坏了他。【快活三】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

窦娥冤教案_3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的: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教学重点: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教学难点:杂剧的语言。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赏读法。第一课时了解元杂剧、赏析第一部分一。教学导入:元朝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杂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涌现出了大批戏曲名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元杂剧的艺术特色。二。元杂剧与关汉卿:1。关于元杂剧的知识: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

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表示这一折自以下各曲均属。杂剧角色分为末、旦、净三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等。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本”,正旦主唱的称“旦本”。也有变例,如《西厢记》第四本就出现了莺莺、张生、红娘轮唱的情况。剧本中的唱词,即曲词,是按照曲牌规定的字数、句法、平仄、韵脚填写的,也可以在曲牌的规定之外,适当加入衬字或增句。每折的曲子必须一韵

《窦娥冤》优秀教案

内容 课题:窦娥冤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元杂剧的特点。 2、通过窦娥冤这一冤案,认识元代社会黑暗和统治者的残暴,认识当时阶级矛盾的尖锐,认识窦娥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3、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愿应验的用意。 重点难点: 1、窦娥正直善良、宁死不屈的性格。 2、戏剧如何通过唱词、科白刻划人物形象、展开矛盾冲突的写作技巧。 3、初步认识我国古代杂剧形式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解析、鉴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了解古代戏曲常识,掌握元杂剧常识 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明清戏曲,包括元杂剧,元散曲、明清传奇。古代戏曲的语言包括曲词、宾白和科介。曲词、宾白是台词,是剧中人物的语言;科介是舞台提示,是对剧中人物的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的简要说明。 元代杂剧: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散曲唱 元曲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唱+演 元杂剧一般一本四折(折是音乐组织的单元,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自然段落,它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每一折大都包括较多的场次,类似于现代戏剧的“幕”)(也有由五折构成),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用来说明情节,介绍人物;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元杂剧的角色大致分末、旦、净、丑四类。末,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净(俗称“大花脸”,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男次要人物),此外还有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洁郎(和尚)、徕儿(小孩)、细酸(书生)、祗从(侍从)等。 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角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就好比词有词牌子。

窦娥冤

阅读课文,思考:“窦娥冤”她为何而冤?简述故事梗概。楔子部分的情节:书生窦天章因连本带利欠蔡婆四十两银子被迫把七岁的女儿抵给她做童养媳,然后进京赶考去了。(序幕) 第一折的情节:庸医赛卢医欠蔡婆十两银子,心生歹意要勒死蔡婆却被张驴儿父子俩撞破,张驴儿乘机逼蔡婆婆媳俩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无奈之下答应了,回家后遭到生性刚烈的窦娥的责骂与反对,只好先让张驴儿父子在家中住下。(开端) 第二折的情节:张驴儿为达目的心生恶意,找赛卢医讨了毒药欲毒死蔡婆,阴差阳错被他父亲喝了,张驴儿顺势栽赃窦娥,逼她私了,嫁与自己为妻,被刚烈的窦娥断然拒绝,于是,两人对簿公堂,却不料碰上桃杌这个昏官,偏听张驴儿一面之词,窦娥为保蔡婆被屈打成招判了死刑。(发展) 第三折的情节:在被押往法场的路上,窦娥激愤之下指天骂地,并在行刑前许下三桩誓愿——血飞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以示冤屈,窦娥死后誓愿一一应验。(高潮) 教师补充第四折的情节:窦天章考取进士,官至肃政廉访使,到山阴考察吏治。 3 窦娥的鬼魂向她父亲诉冤,窦天章查明事实,为窦娥昭雪了冤案。(结局) 六、思考问题: 《窦娥冤》又称《感天动地窦娥冤》,从文中找出她是怎样感天动地的?赏读课文第三折: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遭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请五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三折全文,体会一下戏曲是如何展现激烈的矛盾冲突的。(分窦娥、监斩官、刽子手、蔡婆婆、舞台说明及科介) 1、问:第三折戏可分为几个场面? 三个场面:押赴刑场——婆媳诀别——三桩誓愿 2、问:本文篇名“窦娥冤”,其冤在何处?又是如何造成的? 冤,即无辜受屈。窦娥怕连累婆婆而屈招,可恨的是官府竟偏听偏信,毫不作 调查研究,更不作情理剖析,严刑逼供,草草结案。 造成窦娥冤案的是官府的昏庸和残暴、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3、在课文第三折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 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 4、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层次?各层大意是什么? 10个曲牌,可以分成3个层次。 第1层([端正好][滚绣球]两个曲牌)窦娥指斥天地鬼神。第2层([倘秀才]至[鲍老儿]四个曲牌)窦娥告别婆婆。 第3层([耍孩儿]至[煞尾]四个曲牌)窦娥在刑场上发下三大誓愿。 5、学生齐读“端正好”“滚绣球”两支曲子,思考: 窦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为何在《滚绣球》一曲中斥责天地鬼神? 窦娥受神权思想影响,开始也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了。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反抗的窦娥 6、学生自读“倘秀才”“叨叨令”“快活三”“鲍老儿”四支曲子,思考: 在押赴刑场时,窦娥要求走后街,这一细节对塑造窦娥形象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作者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也使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善良的窦娥

《窦娥冤》(选场)教案

《窦娥冤》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元杂剧的有关常识。 2、理清《窦娥冤》的情节结构,弄清杂剧内容。 3、理解主人公窦娥的性格特征,概括杂剧的主题。 4、分析体会元杂剧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情节冲突和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杂剧的语言。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历经唐诗宋词的繁荣,元朝以“元曲”这一崭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辉煌。“元曲”,一般包括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属诗歌,它们都以曲辞为主,因而总称为曲。 元代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一段辉煌的时期,杂剧成为当时一种流行的文学样式,涌现出了大批戏曲名家。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汉卿的《窦娥冤》,了解元杂剧的艺术特色。 二、元杂剧与关汉卿: 1、关于元杂剧的知识: 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结构形式:“四折一楔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杂剧角色分为末(男角色)、旦(女角色)、净(俗称“大花脸”,多扮相貌、性格上有特异之处者,如张飞、李逵)、丑(俗称“小花脸”,多扮次要角色)四大类。每类又可分为外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正旦、外旦、贴旦、老旦、花旦;副净、二净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以剧中人职务身份为名的杂角,如驾(皇帝)、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洁郎(和尚)、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 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除楔子中可由次要角色唱以外,一剧四折通常由主角一人唱到底,其他角色有白无唱,正末主唱的称“末

窦娥冤答案

窦娥冤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分析剧情结构,感受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并理解主题: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的黑暗; 2.结合朗读,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并结合有关元杂剧体制的介绍体会其艺术特色。 重点难点:从文学鉴赏的角度理解关汉卿设计三桩誓言应验的用意。 教材分析课文是《窦娥冤》全剧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二:一是通过分析剧情结构,感受窦娥的善良心地、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并进而理解主题:揭露元代吏治的腐败和当时社会的黑暗——“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二是结合朗读,欣赏曲词的抒情性和音韵美,并结合有关元杂剧体制的介绍体会其艺术特色。教学难点是理解戏的开头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责与结尾要感天动地之间的矛盾;理解[端正好][滚绣球]等曲子,认识全剧情节的高潮。 预习案 一.关于元杂剧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完整的戏剧形式,元杂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严格的体制,形成了歌唱、说白、舞蹈等有机结合的戏曲艺术形式,并且产生了韵文和散文结合的、结构完整的文学剧本。 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一折相当于现代剧的一幕或一场,是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个较大的自然段落,四折一般分别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折之外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楔子一般放在第一折之前,介绍剧情,类似现代剧中的序幕;也有的放在两折之间,相当于后来的过场戏。但也有少数杂剧突破了一本四折的形式,如《西厢记》是五本二十一折的连本戏。每本杂剧的末尾有两句、四句或八句对语,用以概括全剧内容,叫做“题目正名”。如《窦娥冤》结尾的“题目”是“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是“感天动地窦娥冤”。 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宫调,即调式,相当于现代音乐的C调D调等。曲牌,是曲调的名称,每个曲牌都属于一定的宫调。剧本中每套曲子的第一支曲子前面都标明宫调。如《窦娥冤》第三折第一支曲子标示的【正宫】【端正好】,表示这一折自【端正好】以下各曲均属【正宫】。 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等。 净:俗称“大花脸”,大都扮演性格、相貌上有特异之处的人物。如张飞、李逵。 丑:俗称“小花脸”,大抵扮演男次要人物。 此外,还有孛(bó)老(老头儿)、卜儿(老妇人)、孤(官员)、徕儿(小厮)。

窦娥冤

窦娥冤 关汉卿 ? 建议一采用诵读法、鉴赏分析法 课文是《窦娥冤》全剧的第三折,写窦娥被押赴刑场杀害的悲惨情景,是全剧矛盾冲突的高潮。由于本文是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多为元代口语,用典较多,学生阅读理解均有一定的障碍。而且,现在的学生都是在动漫和图画中长大,这样的古代戏剧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要在在熟悉戏曲知识的基础上,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采用诵读法辅以老师及时的点拨,品味语言、把握人物形象。弄清作者是如何刻画窦娥这个人物的。 * 教学过程建议: 1.《窦娥冤》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学生对此剧的了解一般仅限于俗语“比窦娥还冤”,而且古代戏曲离我们的时代较远,因此,创设情境,课堂激趣就很重要,可采取多种方法导入,如由选择流行歌曲中有古代戏曲元素的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顺势引入相关戏曲知识及作者介绍,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 2.对本课的大量生僻用字和典故,教学时不要局限于帮助学生理解字词,可让学生课前通过预习自主学习,参看鉴赏提示、注释,认真阅读课文,掌握其中的古白话词语,了解剧情。从而使他们更好地把握主人公的形象。 3.戏剧是语言的艺术,本文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抒情色彩,因而教学中把诵读作为首要环节。在弄清字词,了解剧情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读,如分角色朗读、分段轮读、重点选读或自由朗读,形式可活泼多样,但要进入“角色”,读出感情。切实感受人物心理。同时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仔细体会剧作的情味,为深层探究做好铺垫。 4.本课关键是从“冤”字切入,在品味戏剧语言的基础上,紧扣“冤”字展开教学。教师在引导阅读的过程中要把握住矛盾冲突,把枯燥的对白和唱词设计成生动紧张的场景,让学生成为剧中的主人公或剧场的观众。 5.对【滚绣球】及三桩誓愿要仔细体味,认真研究,学会辩证分析,全面准确地把握形象的社会意义及其人物性格中所体现出来的矛盾性,从而深刻认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法制的腐朽性。把重点放在高潮部分第三折,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精读曲词,借助课堂讨论,让学生认识剧中安排“三桩誓愿”超现实情节的作用。另外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 6.如有条件,可阅读《窦娥冤》全剧剧本,观看戏曲《窦娥冤》的影片或音像资料。 * 示例: 一、课前预习 1.要求学生阅读老师分发下去的有关元杂剧知识和《窦娥冤》全剧剧情的相关材料。 2.学生熟悉课文,理清全剧的情节结构。 二、导入 由《刀马旦》、《唱脸谱》等流行歌曲导入。 三、检查预习 1.关于元杂剧。

窦娥冤第三折翻译

(外末扮演监斩官走上场,说)我是监斩官。今天处决犯人,叫公差们好好守住巷口,不要让来来往往的人随便走。(花脸扮演公差,打三遍鼓、敲三下锣。刽子手摇着旗子、提着刀,押着带枷锁的正旦上场。刽子手说)走快些,走快些,监斩官到法场上已经很久了。(正旦唱) 【正宫】【端正好】无缘无故犯了王法,没想到要遭受刑罚,叫声冤屈啊震动地惊动天。等一下我的游魂就要先到阎罗殿,怎么能不把天地呀深深埋怨。 【滚绣球】有太阳、月亮白天黑夜高挂天上,有鬼、神掌管着人的生死大权。天地呀!只应该把清白和污浊仔细分辨,可是怎么混淆了好人和坏人?做好事的受贫穷又命短,做恶事的反而享富贵又寿长。天地呀!做事这样怕硬吃软,却原来也是这样顺水推船!地呀!你不分好坏凭什么做地!天呀!你错判善恶白白地做天!哎,只落我两眼泪水涟涟。 (刽子手说)快些走,误了时辰了。(正旦唱) 【倘秀才】只被这枷锁扭得我左摇右晃,人们挤得我前仆后倒。我窦娥向哥哥这边有句话说。(刽子手说)你有什么话要说?(正旦唱)从前街里去法场我死后心中必怀怨恨,从后街里去我死后心中无冤,请不要推辞路远。 (刽子手说)你现在已到法场上,有什么亲属需要见面的,可以让他过来,与你见一面也好。(正旦唱) 【叨叨令】可怜我孤身一人没有亲戚家眷,只落得我吞声忍气空叹息哀怨。(刽子手说)难道你连爹娘也没有?(正旦说)只有个爹爹,十三年前到京城应考去了,到现在音信全无。(唱)早已经是十多年没有见爹爹的面了。(刽子手说)你刚才要我从后街里走,是什么意思?(正旦唱)怕只怕在前街里被我婆婆看见。(刽子手说)你的性命都顾不上了,怎么还怕她看见?(正旦说)我婆婆如果看见我披着枷锁去法场挨刀子呵,(唱)就会将她白白地气死呀,就会将她白白地气死呀。求哥哥,在我临死时就给我行个方便。 (卜儿哭着走上场,说)天哪,这不是我的儿媳妇!(刽子手说)老婆子靠后。(正旦说)既然是我婆婆来了,叫她过来,让我嘱咐她几句话。 (刽子手说)那老婆子到跟前来,你儿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说)孩子,心痛死我了!(正旦说)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其实是想毒死了你,要霸占我做他的妻子。没想到婆婆让给他父亲吃了,反倒把他父亲毒死了。我害怕连累婆婆受罪,在公堂屈招了毒死张公公,今天到法场受死刑。婆婆,这以后逢着冬至、过年,初一、十五,有倒不了的浆水饭,倒半碗给我吃,有烧不了的纸钱,给我烧上一叠,只当是看在你死去的儿子的面上。(唱) 【快活三】可怜我窦娥被官府糊里糊涂地判了死罪,可怜我窦娥身首分离不完全,可怜我窦娥先前过去操劳家务,婆婆呀,你只看在我窦娥没爹没娘的面上。【鲍老儿】看在我窦娥侍奉婆婆这几年的份上,逢年过节用碗凉汤祭奠我;你到那受了刑法的尸骨上烧些纸钱,只当是把你死去的儿子来祭奠。(卜儿哭着,说)孩子放心,这些我都记得。天哪,这真的心痛死我了!(正旦唱)婆婆呀,你再也不要哭哭啼啼,忧愁烦恼,怨气冲天。这都是我窦娥的时运不好,糊里糊涂,负屈含冤。 (刽子手喝叫着,说)那老婆子退后些,处决的时间到了。(正旦跪下)(刽子手给窦娥打开枷锁)(正旦说)我窦娥求监斩官大人,有一事如果能依从我,死去后便无怨恨。(监斩官说)你有什么事情,你说。(正旦说)我要一张干净的席子,让我窦娥站在上面,还要一丈二尺的绸布,挂在旗杆头上,如果我窦娥确实冤枉,刀过后头落地,一腔热血没有半点儿沾在地上,都飞溅到白绸布上。(监

《窦娥冤》第三折翻译及解析

《窦娥冤》第三折翻译及解析 监斩官上说:“我是监斩官。今天处决犯人,派公差守住巷口,不要然后闲杂人员乱走动。” 公人打鼓三下,敲锣三下。刽子手摇旗子、提着大刀,押着正旦上场。正旦带着枷锁。 刽子手说:“走快点!走快点!监斩官到法场很久了。” 正旦演唱正宫调子。 端正好:没有原因违反了王法,没想到遭刑法,喊声冤枉会惊动天地。一会儿,魂魄就要到阎罗殿,怎么不深深埋怨天地不公平。 滚绣球:日月早晚都悬挂在天空,鬼神掌握着老百姓的生死大权。天地呀,你们应该辨明清与浊,可是你们怎么混淆了盗跖、颜渊这坏人与好人?做善事的受穷,命又短;做恶事的人享富贵,命却长。天地呀,你们做了个怕硬欺软的人,原来也是这样顺水推船。地呀,你部分好歹怎么能做地?天呀,你错误判断贤能愚钝白白地做天。唉,我只有两眼泪落不断。 刽子手说:快点,走快点,不然就耽误了行刑的时辰。 正旦演唱。 倘秀才:只被这枷锁夹得左右偏倒,被众人挤得跌跌撞撞。我窦娥向个个那说句话。 刽子手说:“你有什么话要说?” 正旦继续唱:走前街心里有不满,走后街死去无怨恨。不要推辞这样走路远。 刽子手说:“你现在到法场,要看哪个亲戚,就叫他来见你一面,这也是好事。” 正旦演唱唱。 叨叨令:可怜哦,我形单影只,没有亲戚。只好忍气吞声空叹息。 刽子手说:你娘家也没有什么人吗? 正旦说:“只有爹爹在,十三年前到京城考进士,至今没有音讯。” 继续唱:我怕的是走前街被婆婆看见。 刽子手说:“你性命都没有了,还怕她看见吗?” 正旦说:“婆婆如果看到我带着枷锁到刑场被斩哦。” 正旦继续唱:冤枉哟,冤枉,气坏人啊。求告哥哥,在人为难时,给予方便吧。

蔡婆婆哭着上场说:“天啦,那不是我儿媳妇吗?” 刽子手说:“老婆子,往后退。” 正旦说:“婆婆来了,就让她过来,我要与她说几句话。” 刽子手说:“老婆归来,你媳妇要跟你说话。” 蔡婆婆说:“孩子,我痛心啊。” 正旦说:“张驴儿把毒药倒进羊肚儿汤,是想毒死你,霸占我。没想到婆婆把汤让给他老子吃了,反倒毒死了张驴儿那老子。我担心连累婆婆,就屈招毒死了他。婆婆,今后遇到节日,就泼些水饭,烧点纸钱给我,这也算看在死去孩子面上。” 正旦演唱。 快活三:可怜窦娥糊里糊涂被判死罪,可怜窦娥身受异处,可怜窦娥从前辛劳做家务,婆婆呀,请你可怜窦娥爹不在家,没亲娘。 龅老儿:想念窦娥多年服侍婆婆,遇到节日给点东西祭奠;你去刑场上烧点纸钱超度亡灵。 蔡婆婆哭着说:“孩子,放心,这些我都记得。天啦,真的让我心痛死了。” 正旦继续唱:婆婆啊,你不要再哭哭啼啼,烦烦闹闹,不要怨气冲天。这都是窦娥没有好机遇好命运,这都是窦娥做事糊涂,才负屈衔冤。 解析 外:角色名,扮演老年男子。 着:命令。 净:角色名,俗称“花脸”。 磨旗:摇旗。 生埋怨:甚埋怨。生,甚。 盗跖、颜渊:泛指坏人、好人。跖,相传为古时民众起义的领袖,统治者污蔑其为“盗”。颜渊,孔子的学生。 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偃:倒。 行:加在自称或他称后面,相当于“这边”“那边”。 餐刀:吃刀、挨刀。 也么哥:读作yěmǒgē,元明时期戏剧常用的语气词。 当罪愆:当,判决。判有罪恶。 葫芦提:口语,糊涂。 荐:祭,超度亡灵。 这一部分一写窦娥埋怨天地不公平,抒发心中怨恨。二写跟婆婆交代后事,要求

《窦娥冤》赏析

《窦娥冤》赏析 跑沙 元杂剧的创作、演出之目的,本来很大程度上为着愉悦观众,故元杂剧往往重视唱词的优美精致与插科打诨的诙谐效果,甚至在折与折之间穿插诸般歌舞杂耍,作用仿佛今天的篮球宝贝,在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娱人耳目,以调节观众的心理,并使比赛本身更具游戏的性质。尽管某些内容游离剧情,有时会产生淡化情节甚至削弱主题的消极作用(如《琵琶记》中赵五娘“琵琶上路”,弹些行孝曲儿挣钱追荐公婆,净丑却当着她的面脱衣脱袄,“蒿媷”一番,博取观众哄堂,大大冲淡了剧情的悲伤意味),却成为元杂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究其起源来说,元杂剧与传统的负有载道功能的文学样式不同,它是娱乐性的,正如王国维所说:“元剧最佳之处,往往不在其思想结构,而在其文章。”元人作剧,“非有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之意也,彼以意兴之所至为之,以自娱娱人。”这是元杂剧的一个重要特色。但由于元朝一大批优秀作者的涌现,他们既具高超的创作才能,丰富的人生阅历,又往往有满腔热血,一身傲骨,困顿偃蹇一生而不忘情于尘世,故元曲中依然相当多并相当深刻地表现了社会现实生活的矛盾。这一类作品中,又以关汉卿《窦娥冤》最为突出典型,最具震撼人心的力量。 《窦娥冤》取材于汉以来民间广为流传的东海孝妇故事,而具强烈的现实意义。它描写流氓无赖无恶不作,横行乡里;贪官污吏昏庸腐败,吏治废弛;善良百姓遭欺压凌辱,无处申诉,而世事之荒谬乖错,可见一斑。偶然性的情节,反应出造成这种冤案的必然的社会原因,其深刻沉痛之处,使《窦娥冤》在元杂剧中标然秀出,光采灼灼。而尤须注意的是,与现代着力表现阶级斗争的革命文学不同,关汉卿于作品所要反映的矛盾无意于夸张渲染,他只是如王国维所说,“以其自然故,故能写当时政治及社会之情状。”这一点,不但不足以削弱作品的思想意义的价值,相反,使作品显得更为真实,也更为深刻感人。 接下来具体分析作品: 楔子非常简洁地交待了故事的源起开端。窦娥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个“幼习儒业,饱有文章”的书生,尽管剧中“读尽缥缃万卷书”云云,不过是元曲中写书生秀才的套话,不无夸张,而窦天章在剧中也并未表现出如何了不起的学问才干,但他是个老实本分的读书人,则无疑问。窦天章因家境贫困,忍痛把窦娥卖给蔡婆作童养媳以抵偿债务。窦、蔡双方关系的描写,是颇为真实,颇有分寸的。作者很尊重生活的本来面目,于此处,我们很能体会到元曲“自然”的特点。作者没有把蔡婆写成强夺民女的黄世仁,蔡婆的出场诗:“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也是戏曲小说中常用的套话,但还是能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蔡婆的性格,她虽“家中颇有钱财”,以放高利贷为生,而并非穷凶极恶之人,虽好利而并非唯利是图之辈,只是一名老实本分,但求生活安乐的普通市井妇人。窦天章欠蔡婆四十两银子无力偿还,她见端云“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欲娶她作媳妇,虽不无趁人之危之嫌,也是市井人物正常的心理,与恃强豪夺者不同。事实上,端云到蔡家后,蔡婆对她也是颇为疼爱的,两家的关系中,确有温情脉脉的一面,这是不能否认的事实。但因家贫而以女抵债,在窦天章来说,毕竟是一桩难堪而且难过的事儿,所以他难免有“这哪里是做媳妇,分明是卖与他一般”的牢骚。他临走时嘱咐窦娥的一段言语,面面俱到:肯求蔡婆看觑女儿,告诫女儿小心在意,表明自己的万般无奈,真是写得舐犊情深,催人泪下。 剧中人物的取名则是戏剧化的。天章者,天章云锦也。端云义含祥瑞,本皆美好之事物,而此后其人命途多舛,受尽磨难冤屈,则是谁之过欤? 第一折,戏剧开始展开情节冲突。 赛卢医因欠蔡婆二十两银子,无钱还债,便起歹心,将蔡婆骗至荒郊,欲行凶杀人,恰遇张驴儿父子,救下蔡婆,得知蔡婆家中只有婆媳二人守寡,便欲乘机霸占婆媳二人,谋夺家产。 赛卢医是个行医为生的江湖骗子,其绰号纯用反讽的手法,是杂剧中常用的搞笑手段。卢医原指战国时名医扁鹊。他人称赛卢医,医术如何?他的上场诗有两句:“死的医不活,活的医死了。”让人哑然失笑。医术既如此,又无医者该有的济世救人之心,到常有为非作歹之念。他欠蔡婆若干银子,被催逼不过,便顿生恶念,“若不来便罢,若来呵,我自有个主意。”写得镇定自若,胸有成竹。到底是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