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我是小小设计师 粤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我是小小设计师 粤教版(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 我是小小设计师 粤教版(含答案)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我是小小设计师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设计师在设计拉链时,首先会充分考虑到人们对拉链的________。

2.制作饮水瓶的材料有________、陶瓷、________、玻璃等多种多样。

3.________是将叉子和勺子的功能组合在一起。

4.设计鸡蛋包装盒常常使用的材料有泡沫、________、瓦楞纸和________等。

5.针对雨伞携带不便,设计师在伞柄处设计了________或________。

6.人们模仿生物的________和________,发明各种实用的物品和工具。

7.我们可以通过________、改变形状和________等方法改造旧纸盒。

8.许多物品的设计随着________不断创新。

9.许多废弃物可以通过________改造成有价值的新物品。

10.________控制拉链的开闭。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21分)

11.手机的设计首先应用于日常生活。()

12.易拉罐、旧报纸、啤酒瓶、纸盒等废物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改造成新的物品。()

13.猪笼草只一种伪装能力极强的动物。()

14.雨伞与雨披相比,夏天不热,但风大时容易鼓翻。()

15.第四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高架接触网”供电系统,速度高达每小时350千米以上。()

16.拉链头的边角设计成圆弧形是为了不刮伤人。()

17.设计师常会在原物品基础上添加新的结构,实现新的功能。()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8.一般比较喜欢用在服装的口袋上的拉链是()

A. 金属拉链

B. 尼龙拉链

C. 树脂拉链

19.人们在选择饮水瓶是首先考虑的因素是()

A. 美观

B. 价格

C. 需求

20.下列物品不具有多种功能的是()

A. 羊角锤

B. 叉勺

C. 铅笔

21.下列材料中适合做鸡蛋包装盒的材料是()

A. 瓦楞纸

B. 生铁

C. 木材

22.在雨伞结构中,起支撑雨伞作用的是()

A. 伞面

B. 伞骨

C. 伞柄

23.猪笼草防止昆虫逃出,内壁分泌()

A. 蜡腺

B. 消化腺

C. 蜜腺

24.中国国家歌剧院模仿生物的原理是()

A. 运动系统

B. 结构

C. 功能

四、连线题(共6分)

25.把下列物品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五、实验探究(共13分)

26.制作鸡蛋包装盒。

第一步:写出设计方案

(1)填写制作鸡蛋包装盒所使用的材料:________,这些材料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

(2)第二步:制作样品

第三步:样品测试

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进行运输模拟测试?

________

(3)第四步:样品改造

改造样品,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

________

(4)第五步:评价样品

制作一个样品评价表,并进行评价。

六、问答题(共9分)

27.以拉链为例说说设计师的设计流程。

28.人们对一个物品的需求往往是多方面,请举例说明,设计师又是怎样满足人们的需求。

答案解析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

1.【答案】需求

【解析】【解答】某种工具的设计发明首要考虑因素就是人们对其需求。

【分析】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

2.【答案】塑料;不锈钢

【解析】【解答】制作饮水瓶的材料有塑料、陶瓷、不锈钢、玻璃等多种多样。

【分析】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其他产品的那些物质。不同材料制成的饮水瓶的特点不同,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饮水瓶的种类。

3.【答案】叉勺

【解析】【解答】叉勺是将叉子和勺子组合在一起。

【分析】叉子和勺子属于餐具组合,通常是金属材料制成的,起源于西方国家。

4.【答案】塑料;纸板

【解析】【解答】设计鸡蛋包装盒常常使用的材料有泡沫、塑料、瓦楞纸和纸板等。

【分析】由于鸡蛋具有易碎的特点,所以在制作鸡蛋的包装时应该考虑抗弯曲变形性以及质量轻便等特点。

5.【答案】弯钩;挂绳

【解析】【解答】针对雨伞携带不便,设计师在伞柄处设计弯钩或挂绳。

【分析】在设计一件物品时,设计师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人们的需求。

6.【答案】结构;功能

【解析】【解答】人们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发明各种实用的物品和工具,称为仿生学。【分析】生物的身体结构具有各种各样的功能,可以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启发。

7.【答案】组合纸盒;添加结构

【解析】【解答】我们可以通过组合纸盒、改变形状和添加结构等方法改造旧纸盒。【分析】旧纸盒属于可回收利用的资源,我们可以将它们做成各种各样的工具。

8.【答案】技术进步

【解析】【解答】许多物品的设计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创新。

【分析】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受科技的推动的,即科技月发展,人们就可以利用更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对世界进行探索。

9.【答案】巧妙设计

【解析】【解答】许多废弃物可以通过巧妙设计改造成有价值的新物品。

【分析】变废为宝不仅可以制造处许多新的工具,而且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数量。

10.【答案】拉链头

【解析】【解答】拉链是靠拉链头控制的。

【分析】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题3分,共

21分)

11.【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手机的设计首先应该应用与日常生活,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设计师在设计意见物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们的需求。

12.【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易拉罐、旧报纸、啤酒瓶、纸盒等垃圾属于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它们都可以通过巧妙的设计改造成新的物品。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将废旧物品制作成其他可以利用的小物件,既为生活带来了便利,还减少了垃圾的数量。

13.【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猪笼草是一种伪装能力极强的植物,不属于动物。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分析】尽管猪笼草可以使用小虫子,但是其却具有植物的特点,属于植物。

14.【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由于雨伞的体积较小,且质量较轻。所以雨伞与雨披相比,夏天不热,但风大时容易鼓翻。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与雨披相比,雨伞的优缺点。

15.【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第四代火车的设计采用了“高架接触网”供电系统,速度高达每小时350千米以上。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火车的更新换代使我们懂得了:科技的进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使速度越来越快,距离越来越小。

16.【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拉链头的边角设计成圆弧形是为了不伤到人。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分析】圆形的设计不仅使拉链头的线条更流畅,而且更具有实用性。

17.【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设计师常会在原物品基础上添加新的结构,实现新的功能。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设计师在设计一件物品时,往往就是在一件旧的物品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8.【答案】C

【解析】【解答】一般比较喜欢用在服装的口袋上的拉链是树脂拉链。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树脂拉链是拉链的一种,牙齿是用聚脂塑料米通过染料配色并通过注塑机器排出来的。

19.【答案】C

【解析】【解答】人们在选择饮水瓶是首先考虑的因素是需求。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饮水瓶的制作材料有塑料、陶瓷、金属等,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不同种类的饮水瓶进行选择。

20.【答案】C

【解析】【解答】A.羊角锤不仅可以起钉子,还可以敲击物体,不符合题意;

B.叉勺不仅可以做餐具,还可以做传输物品的工具,不符合题意;

C.铅笔只能用来写字,不具备多种功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物品的作用。

21.【答案】A

【解析】【解答】适合做鸡蛋包装盒的材料是瓦楞纸。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由于鸡蛋具有易碎的特点,所以应该选择柔软且不易变形的材料制作包装盒。22.【答案】B

【解析】【解答】在雨伞结构中,起到支撑雨伞作用的是伞骨。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雨伞结构的作用。。

23.【答案】A

【解析】【解答】猪笼草为防止昆虫逃出,内壁会分泌蜡腺。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猪笼草虽然是植物,但是其以小昆虫为食,属于肉食性的植物。

24.【答案】B

【解析】【解答】中国国家歌剧院模仿生物的原理是结构。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国家歌剧院的结构特点是半椭球形,这样的结构具有较大的承受压力的能力,因为可以将受到的力向四周分散开来。

四、连线题(共6分)

25.【答案】

【解析】【解答】大自然是奇妙的,许多生物的构造和运动方式都充满着对人类的启示,利用仿生学,人类推动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各种生物及其对应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原理。

五、实验探究(共13分)

26.【答案】(1)瓦楞纸箱;塑料泡沫板;柔软,有一定弹性,能有效防止鸡蛋因为移动发生碰撞而破碎;它们成本低,取材容易,有此可以反复使用;有些还能环保降解

(2)汽车行驶,人工搬运

(3)设计思路,选用的材料

(4)

【解析】【解答】由于鸡蛋具有易碎的性质,所以在制作鸡蛋的包装盒的材料时应该选择不易变形且轻便的材料。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鸡蛋包装材料的正确步骤。

六、问答题(共9分)

27.【答案】解:设计师在设计拉链时,首先会充分考虑人们对拉链的需求,然后从功能、结构、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构思。警如、他们会选用较为柔软的尼龙作为拉链的材料,把拉链头的边角设置成圆弧形,避免制伤皮肤。设计师选择最恰当的构思绘制成设计图,并制作样品进行检测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对产品进行改进,最终设计出满足需求的拉链。

【解析】【解答】设计师在设计意见物品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人们的需要;然后设计师会选择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结构等来制作这件物品,最后再对制作出的多个成品进行评测。【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设计师设计物品的一般流程。

28.【答案】解:例如暂时用铅笔时,我们既需要用它来写字,又希望能方便修改,于是设计师在铅笔的末端添加橡皮来满足人们的需求。

【解析】【解答】设计师可以在单一功能的物体上进行创新,使工具可以同时满足多种不同的需求。

【分析】设计师在设计物品时,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人们对于物品的需求。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 2、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大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省力。常见的省力杠杆有:钳子、起钉子的起子、开瓶器、切刀、核桃夹、羊角锤、门、手推车。 3、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小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费力但是节省距离。常见的费力杠杆有:理发剪刀、钓鱼竿、筷子、镊子、扫把、垒球棒。 4、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订书机、天平。 5、世界上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6、杠杆的三个组成要素是:支点、动力点、阻力点。 第二课杠杆的平衡 杠杆的平衡条件(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的。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第三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三种常见的轮子:第一种,轮子的边缘带有槽,这种轮子在吊车上使用最多,通常我们称它叫滑轮;第二种,轮子由大轮和小轮叠在一起,由大轮带动小轮旋转,这种轮子称为轮轴;第三种,轮子是齿轮,齿轮边缘都带齿,主要用在动力传动装置上。 2、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称为“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做“轴”。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并围绕着轴心转动。 4、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费时间;定滑轮可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第四课斜面 1、人们常在低处和高处之间设一个斜坡,以便把重物从低处移到高处,这个斜坡就叫做斜面。 2、斜面的作用是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 3、螺旋是变化了的斜面。

六年级科学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一、我会填空: 1、女孩一般是10岁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 2、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 4、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5、人的一生大约可分为这样几个阶段: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6、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 7、科学用脑五要素:课程交替、动静结合、反复强化、勤于思考、适当休息。 8、青春期的女生约到13岁的时候,会发生月经初潮,而男生到15岁时发生首次遗精,这说明男生要比女生发育迟。 9、在斯芬克司之迷中,把人的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四条腿走路”指幼年时期,“两条腿走路”指壮年时期,“三条腿走路”指老年时期。 10、标志我们成为“大人”的阶段是青春期。 二、我会选择: 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 A、性意识增强,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智力水平迅速提高。 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要保证(C)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3、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确的方式是(C) A、女孩子要避免着凉,适当运动 B、穿高跟鞋很美观,要多穿 C、不吸烟、不酗酒 D、不拔胡须,那会损伤毛囊,使细菌侵入人体 4、下面不属于科学用脑的是(D)。

A、动静结合 B、课程交替 C、勤于思考 D、多睡觉 三、我会判断: 1、我们长大了,可以吸烟和酗酒了。(×) 2、我们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将要更加自觉地去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3、少年儿童学习任务重,活动量大,要合理安排一天的饮食: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适量。(√) 4、穿高跟鞋很漂亮,所以,我经常穿高跟鞋。(×) 5、我长大了,可以交女朋友了。(×) 6、爸爸吸烟姿势很酷,我要和爸爸一样。(×) 7、长胡须很难看,所以,我不让每一根胡须留到脸上。(×) 四、简答题 1、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为了有个健康的身体,我们该怎样做? 答:(1)注意个人卫生(2)讲究营养并注意饮食卫生(3)注意学习姿势和用眼卫生(4)加强体育锻炼(5)保证充足的睡眠(6)不迷恋电脑(7)科学用脑第二单元 一、我会填空: 1、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3、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4、孟德尔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5、种豆得豆,种瓜得瓜;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就是遗传现象。 6、将种子带回太空环境中,然后带回地面是属于人工变异培育。 二、判断题: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2、太空教室因为他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

(完整)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017学年第一学期六年级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生理与健康 第1课时我们需要食物 教学目标: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一、欣赏题图,引入新课 当坐在餐桌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的饮食才能让你更健康? 当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才能使肺功能更强? 当数着自己脉博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什么因素影响着心跳的快慢? 当挥击球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什么会如此协调?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号书中探宝吧! 二、新课讲授 1、看图,简单了解食谱,听听小朋友们怎么说,自己想提什么问题? 2、活动1 饺子里有什么? ①饺子的制作过程(调馅、和面、擀皮、包、蒸煮)。 ②饺子的营养成分(脂肪、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③不同馅的饺子有不同营养。 ④吃过水果馅饺子吗?自己动手包水果馅饺子,尝尝味道。 ⑤讨论:肉馅饺子的营养成分来自什么原料?(脂肪来自动物油、植物油,糖类来自面粉,蛋白质来自瘦肉、蛋类等,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来自蔬菜) 3、资料 人的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这些营养成分分别来自肉蛋奶、油脂、谷物、蔬菜、水果等。其中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奶、豆制品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蔬菜水果类提供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增加食物香味,刺激食欲,水可直接饮用。 4、食物金字塔的构成 塔基是人体需要营养成分量最大的食物,越往塔尖需要量越小,但也不可或缺。 三、小结 四、作业 说说一日三餐都含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 第2课时设计营养合理的食谱 教学目标:知道食物在人体内的运动路线,逐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各自说说昨天都吃了什么。 二、新课讲授 1、五大类食物:谷物(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蛋豆类、奶类、油脂类。 2、比照食物金字塔,看看自己昨天的饮食是否需要改善。 3、拓展1 为自己设计一周营养合理的晚餐食谱。 4、活动3 吃进去的食物变成了什么? 到达位置口腔胃小肠大肠直肠 食物变化嚼碎糊状营养被吸收水分被吸收粪便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 我掌握的科学知识(36分) 1、我会判。 ⑴所有的建筑物都是供人居住的。() ⑵水泥是20世纪研制出来的。() ⑶玻璃不是建筑材料。() ⑷建筑物美观了就一定不会坚固。() 2、我会选。 ⑴根据功能可以与三峡工程分为同一类的建筑物是()。 A.天坛 B.人民大会堂 C.长城 D.都江堰 ⑵赵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建造的。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日本 ⑶楼板、立柱做成空心的是为了()。 A.节约建筑材料 B.减轻重量 C.美观 ⑷下列建筑物属于实心结构的有() A.铁架桥 B.大坝 C.体育馆 D.电视塔 3、我会填。 (1)人类最早的房屋可能是用_______________ 做成的。 (2)竹楼是我国________族人民居住的房屋,采用这样的建筑主要是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________。

(3)赵州桥做成拱形的,这样做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 12 / 1 二. 科学探究(36分) 1、鸟巢的结构是怎样的?为什么能经受住风吹雨打? 2、赵州桥用来减轻桥身重量的方法是什么? 3、傣族人住竹楼有什么好处? 三. 走进生活。(28分) 1、在装修房屋时,你选择什么材料铺地面?请说说你的理由。 2、未来的建筑会向怎样的方向发展呢?请你写一写。

12 / 2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我掌握的科学知识(40分) 1、我会判。 ⑴人的心脏在腹部。() ⑵组成人体最基本的单位是组织。() ⑶使用显微镜时必须闭上一只眼睛。() ⑷儿童的心率一般略高于成年人。() 2、我会选。 ⑴食物在消化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器官是()。 A.心脏 B.膀胱 C.胃 D.鼻子 ⑵酗酒后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是()。 A.肝脏 B.肺 C.大脑 ⑶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运到体内。 A.营养物质 B.水 C.氧气 ⑷测量心率是要注意() A.特别兴奋 B.保持安静 C.无所谓 3、我会填。 1、从外部形态上看,人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同步活动手册答案

第一单元简单机械 活动1 直接用手很难打开罐盖,可以使用罐头起子或者螺丝刀。用螺丝刀撬开。 活动2 我的研究: 如要打开罐盖,除了要有一支像螺丝刀一样的撬杆外,还需要一个能支撑起撬杆,并能使撬杆在上面转动的固定点,这个固定的支撑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尽管有一支螺丝刀也是不能把罐盖打开的。 阻力作用点支点杠杆作用点 思考: 不一定 活动3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20厘米)小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省力杠杆 支点到阻力点的距离(>20厘米)大于支点到动力点的距离——费力杠杆 思考与练习 1

2 阻力作用点, 支点,动力作用点 动力作用点 阻力作用点 , 支点 2杠杆的平衡 思考 我的结论

杠杆尺左边的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等于右边位置格数与钩码的乘积。 若支点在中间这是既不是省力杠杆也不是费力杠杆。 1省力杠杆:手推车,开瓶器,跷跷板 费力杠杆:剪刀,钓鱼竿,扫把 2. 当支点离阻力点近而离动力点远时,起到了省力的作用。当支点离动力点近而离阻力点远是,虽然不能省力,但运输的距离短了,起到了节省距离的作用。 活动2 注意事项: 1、天平能称出物体的重量是根据等臂杠杆的原理,也就是在主轴连接点两侧天平臂膀的长度一定要相等, 2、做托盘的瓶底、瓶盖等材料的重量一定要相等,重量差不能太大。 3、固定托盘的材料重量、长度要尽量保持一致。 只有做到了这三个相等,你的天平才能很精确 步骤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小天平的平衡 步骤2:将要测量的物体放在左盘中,选取合适数量的砝码放在右盘中,直到天平重新达到平衡

步骤3:记录数据 活动3 略 思考与练习 订书机(省力) 剪刀(省力) 起子(省力,改变力的方向) 3滑轮、轮轴与齿轮 活动1 略 思考: 滑轮有什么作用可以省力或改变力的方向 我的连接方法 等等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各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7分) 1、青春期男女()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是我们由()向()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将陆续进入青春期;在这个时期,我们的()、()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3、人的一生大约可分()、()、 () 三个阶段。 4、人的一生要经过()、()、()、()、()、()、()七个时期。 5、青春期出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特点就是()开始。 6、人的一生的各个时期中,需要别人照顾的时期有()和()。 7、()和()两项数据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它们可以反映儿童的营养状况。 8、科学用脑的五要素是()、()、()、()、()。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她)将要更加自觉地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2、进入青春期我们要尽量避免穿高跟鞋。 ()3、吸烟和酗酒不仅是少年健康的大敌,还会养成不良习气。()4、青春发育期是人体的第一快速增长期。(第三快速增长期) ()5、一般来说,青春期的发育男生早于女生。 ()6、体育锻炼占用时间,会影响学习和智力发育。 ()7、在青春期,男生女生德身体都会发生许多变化,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8、为了促进自己的生长发育,每天睡眠时间越多越好。()9、人只要吃得好,身体就能健康地生长发育。 ()10、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青春期的心理特点,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性意识骤然增长,易对异性产生好感; B、智力水平迅猛提高; C、兴趣爱好日益广泛,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烈; D、身体形态发生巨大变化 2、我们已经跨入青春期,每天需要保证()小时的睡眠。 A、8 B、9 C、10 D、11 3、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身体会发生一些变化,对待这些变化不正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各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在本单元的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将有机会对各种简单机械进行实验,包括设计和制作一些简单装置,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加以解释,认识机械的各个 部件,了解它们各自的功用,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 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 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 二、多项选择题。 1、()等都是机械。 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 2、杠杆有三个点:()。 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 3、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 4、自行车运用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交通工具。 A、平面 B、轮轴 C、斜面 D、杠杆 三、填空题。 1、()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4、()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5、定滑轮和动滑轮合在一起构成(),()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可以省力。 7、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8、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10、我们手臂一抬就能拿起东西来。这是我们身体里()在起作用。 11、小臂骨像是一根(),一端是肘关节处,是();另一端与手部连接,是();上臂正面的肌肉叫做肱二头肌,它有一端连着小臂骨,这点就是()。 四、连线题。 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慢 五、判断题。 1、有的杠杆能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有的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 2、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够省力,轮越小越省力。()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4、再复杂的机械也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的。() 5、有一些很费力、很难做的事情,如果我们使用了工具就可以省力、方便地完成了。 () 6、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工具有相同的科学道理。() 7、压水井的压杆、跷跷板不是杠杆。() 8、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我们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 9、我国人民很早就开始使用杆秤了。() 10、杆秤不是杠杆类工具。() 11、摩托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工具,很多人都喜欢使用它。() 12、自行车的链条与两个齿轮啮合,起到传递动力而使自行车运动的作用。()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本单元所说的形状结构,是指能够承受一定外力作用,不会发生形状和大小

六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精彩补白。 1、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__________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等, 这种变化叫做__________。有些变化__________,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 2、物质混合后__________会发生变化。 3、我们可以用__________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4、固体与固体可以________,也可以_______。固体混合前后,_______不变, _______改变。 5、铁生锈是__________的共同作用。 6、铁钉生锈是一种__________,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钉的新物质。 7、物质的燃烧要具备三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明辨是非。 1、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 () 2、蜡烛燃烧后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 3、绝对无水的空气中,铁不会生锈。() 4、煮沸过的、密闭的蒸馏水瓶中,铁会生锈。() 5、铁制品表面不干净、粗糙也容易生锈,如锄过地的锄头。() 6、菜刀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7、铁钉不接触水和酸性物质,放在空气中也容易生锈。() 8、放在密闭的蒸馏水瓶里的铁块最容易生锈。() 9、蜡烛的燃烧是化学变化。() 10、有盐的铁制品,不容易生锈,如:切过咸菜的刀。() 11、把铁与水、空气隔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 12、铁水变成钢锭生成了新的物质。() 三、择优录取。 1、下列变化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A、树叶颜色的变化 B、火柴燃烧 C、铁水变钢锭 2、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

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粤教版) 单元简单机械 第1课时《杠杆》 内容标准: 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两个饼干罐、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 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 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 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 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 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 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进行研究和记录。 讨论:各小组讨论研究方案,思考建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请部分小组介绍本小组的研究方案。各小组对具体的方案个案进行质疑、梳理和完善,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各小组根据修改后的研究方案进行实验,探讨建 立杠杆所需要的条件。 交流:各小组交流实验结果。

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2017.9

目录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1) 第1课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1) 第2课混合与分离 (1) 第3课生锈与防锈 (2) 第4课燃烧与灭火 (3)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 (3) 第5课植物与环境 (3) 第6课动物与环境 (4) 第7课食物链 (5) 第三单元遗传与进化 (6) 第8课代代相传的特征 (6) 第9课进化中的生物 (6) 第10课网络课堂——探索恐龙灭绝的原因 (7) 第四单元保护环境 (8) 第11课保护空气 (8) 第12课水质调查 (9) 第13课变废为宝 (10) 第14课和谐的家园 (10)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1课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教学内容:课本第2-10页。 教学目标: 1、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2、学习实验设计、进行实验验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教学准备:玻璃杯、蜡块、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由主题人物在厨房中发现在各种现象,让学生感受到身边到处都存在着物质的变化,引出“物质的变化是不是产生新物质”的问题,并板书课题《无处不在的物质变化》。 二、新授 (一)活动一:寻找身边的物质变化。 1、让学生观察煎蛋、燃放烟花、盐溶于水、和面、冰雪融化、铁制品生锈这些日常生活中时常能见下马看花变化现象。 2、学生试描述这些变化前后及过程的现象。 (二)活动二:冰的融化。 1、回顾以前(四年级上学期)做过的蜡块加热的实验。 2、使用玻璃杯进行实验,观察冰融化成水的现象及做好记录,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3、比较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与蜡块受热过程。 4、比较讨论后,学生容易得出冰融化和蜡块融化都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 5、讨论:P5页的现象。 (三)活动三:铁锈还是铁吗? 1、引导学生观察生锈的铁钉和无锈的铁钉,并作记录。 2、用小刀削下铁钉表面的铁锈,然后用砂纸打磨铁钉,即得铁锈和铁。 3、用磁铁靠近铁锈,进行观察。 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可以知道磁铁能吸引铁,若铁锈不被磁铁所吸引,自然就得到了“铁锈还是不是铁”的答案。 3、活动延伸和应用: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铁生锈这样的变化呢?并与活动二作比较。(四)活动四:研究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 步骤1:点燃蜡烛,将一只手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儿,观察现象。 步骤2:将少量石灰水加入另一烧杯中,用石灰水将烧杯壁湿润,倒出多余的石灰水。 步骤3、将用石灰水湿润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稍停一会,观察现象。 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蜡烛燃烧后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五)活动五:给物质变化分类。 1、出示书本的五种物质变化过程情况。 2、学生进行讨论,从而作出判断。 三、教学后记:知道物质的变化有两大类,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另一类会产生新的物质。 第2课混合与分离 教学内容:课本第11-15页。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物质混合与分离的一些基本操作,并从中体会有的物质变化可逆,有的物质不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 )。螺丝 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 的位置叫( );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 );杠杆 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 ); 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 );用力点 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 力杠杆 D、费力杠杆 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 叫做( );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 ( )。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 轮组合 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 )。 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 成就。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 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6.( )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 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 )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

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 ),它结构简 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 使用。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 簧秤 二、多项选择题 1.( )等都是机械。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 2.杠杆有三个点:( )。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 3.杠杆可以分为( )。A、省力杠杆 B、费力杠杆 C、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D、有时省力有时费力杠杆 4.自行车运用了( )等简单机械的原理,是应用广泛的 交通工具。A、平面 B、轮轴 C、斜面 D、杠杆 三、填空题 1.( )指的是利用力学原理组成的各种装置。 2.( )又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工具。 3.( )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 动。 4.( )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5.定滑轮和动滑轮合在一起构成( ),( ) 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的省力。 6.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 ),( )可以省力。 7.在一根棍子下面放一个支撑的物体,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了。 人们把这样的棍子叫( )。 8.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 )。 9.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

粤教版2018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简单机械 第1课时《杠杆》 内容标准: 1.知道怎样让天平和杠杆保持平衡。 2.知道利用机械以提高工作效率,了解一些简单机械的使用。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用工具可把罐盖打开,知道使用撬杆打开罐盖最容易; 2.知道杠杆的组成除了有撬杆外,还有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3.知道利用机械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对简单机械——杠杆的使用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使用工具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2.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 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尝试探究——搜集数据——分析交流——归纳运用 重点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探究、分析等方法,知道杠杆由动力点、阻力点和支点能部分组成,并了解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教学准备 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两个饼干罐(一个罐盖有凸起的边缘、一个罐盖没有凸起的边缘)、钳子、扳手、螺丝刀、钉子、尺子、铁架台、40厘米长的木棒或竹棒等。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在聚会的时候,妍妍想要打开饼干罐盖,可是打不开,怎么办?讨论:生活中,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你有什么好方法? 思考:螺丝刀不是用来拧螺丝的吗?剪刀不是用来剪纸的吗?尺子不是用来测量的吗?它们可以用来打开饼干罐盖吗? 二、活动一:怎样更容易把盖子打开? 演示:出示饼干罐。请同学上台试一试能否直接用手打开罐盖。 问题:直接用手打开罐盖,我们是否觉得费力?能不能利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来打开饼干罐盖? 任务: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 材料:提供几种常见的工具及物品,如钳子、活动扳手、螺丝刀、钉子、不锈钢尺子等。 活动:分组活动。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来打开饼干罐的盖子,试试哪种更容易?要求学生把打开饼干罐盖子的方法用简图表示。 目的:通过学生自己的动手实验,亲身感受使用杠杆可以省力的事实,激发学生继续研究杠杆的兴趣。 三、活动二:研究罐子凸起边缘的作用 媒体:出示课本图。 问题:为什么用螺丝刀更容易打开罐盖?罐盖凸起的边缘起到了什么作用? 任务:设计“研究建立杠杆需要哪些条件”的方案。要求学生利用简图

完整word版,粤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有害垃圾: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筒、药品、 化妆品等等。 40.可回收垃圾的制造不仅大大降低纸的制造成本,保护了环境,又可减少污染。 研究蜡烛燃烧过程的变化。 步骤:1.点燃蜡烛,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的上方; 2.用澄清的石灰水将另一个烧杯壁湿润,并罩在火焰的上方; 我的发现:1.干燥的烧杯壁上出现了许多小水珠 2.烧杯壁上的澄清石灰水变得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 1.分离水和盐。 步骤 1.用烧杯倒上一杯水,然后将食盐搅拌到水中直至溶解 步骤2:.把水用酒精灯加热,架在酒精灯上,进行反复地烧、烤,直到水干了为止 步骤3:.观察结果,发现食盐的颗粒。 2.铁在什么环境下生锈? 用一半插在水中的铁钉实验证明:生锈的地方集中在(在空气部分 在水的铁)。 干燥空气中的铁钉不会生锈,完全浸没在水中的铁钉不会生锈,在 空气部分在水的铁钉容易生锈,证明铁生锈需要氧和水。 3.铁生锈后,铁锈与铁是否同一种物质?用你的实验证明。 我的猜想:铁锈与铁是否同一种物质 实验步骤:1.用小刀削下铁钉表面的铁锈,然后用砂纸打磨铁钉, 即得铁锈和铁。 2.用磁铁分别靠近铁锈和铁进行观察。 3.磁铁吸引铁,铁锈不被磁铁吸引。 结论:铁锈与铁不是同一种物质。 5.将下列动物的身体特征与生活习性用线连起来。 鼹鼠---生活在洞穴中,所以视力高度退化,但嗅觉灵敏,前肢善于挖掘; 企鹅---生活在南极,有毛厚厚的脂肪和羽毛,能够抵御严寒。;骆驼---脚掌有厚厚的肉垫,不怕沙漠中炙热的沙子。 它长长的睫毛,能够抵挡风沙的吹袭; 鱼类---有长有鱼鳍,能够在水里自由游泳; 蛇-----冬眠时常常选择干燥的洞穴、树洞和岩石缝隙;兔子---夏季来临时脱毛,为能更好散热; 雷鸟---随着季节的变化更换羽毛的颜色是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 6.例举自然界中,食物链断了所产生什么后果。 如;大量捕杀青蛙或蛇;…… 答:轻则生态失衡,重则将导致该生物链中物种灭绝

【K12学习】六年级科学学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学期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单元形成性 测试参赛试卷 一、知识展示台 细菌、霉、病毒,要用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变成。 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人们把这种物质称之为。 物体在和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的发明使人类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 细菌体积,它们有、、三种基本形态。 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是由构成的,它是构成生物体的单位,它被称为搭建生命体的“”。 二、错对审判厅 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一切细菌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所有生物的细胞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微生物对人类只有害处,没有好处。 显微镜能把微小的物体放大成千上万倍。 酸奶保存时间越长越好喝。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最小单位。 0、各种细胞的大小、形状和功能差异不大。 三、选择大乐园 我知道不是细菌的特点。 A、体积小 B、全部自己制造食物c、繁殖快 制作酸奶不需要的条件是。 A、35℃~40℃ B、卫生消毒c、塑料器皿 “脓”是死亡后的产物。 A、红细胞和白细胞 B、白细胞和病菌c、红细胞和病菌大多数细胞微小,但个别细胞却很大,如。 A、西瓜 B、鸡蛋黄c、人的红血球细胞 下列不属于细菌的基本形态的是。 A、球菌 B、真菌c、螺旋菌 下列条件中不适合霉菌生长的有。 A、温暖 B、潮湿c、干燥 列文虎克有一个业余爱好,就是。 A、捕捉昆虫 B、制作放大镜和显微镜c、观察天空 生命体基本上都是由构成的。

粤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六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 △第1课杠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机械。像螺丝刀、钉锤、剪子等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简单机械。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围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杠杆。 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做成直的,也可以做成弯的,只要可以绕固定点转动的坚硬物体就可以。 3、杠杆各要素: 三点:支点、阻力作用点、动力作用点 二力:动力、阻力 二臂:动力臂、阻力臂 4、省力杠杆:支点靠近阻力作用点(即动力臂大于阻力臂) 优点:省力缺点:费路程、费时间 生活中的例子:钳子、起子、开瓶器、手推车、切刀、羊角锤 5、费力杠杆:支点靠近动力作用点(即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优点:省路程、省时间缺点:费力 生活中的例子:理发剪刀、筷子、镊子、钓鱼竿、扫把、垒球棒 6、我国古代使用杠杆的例子:用来捣谷的舂,井上汲水的桔槔。 7、阿基米德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有,因为杠杆可以省力,只要有支点和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动地球。 8、当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时,杠杆平衡。 9、用螺丝刀打开罐盖,罐子凸起的边缘起什么作用? 答:支点的作用。要想打开罐盖,除了螺丝刀一样的撬杆,还要一个支撑螺丝刀转动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罐子凸起的边缘,如果没有罐子凸起的边缘,螺丝刀成不了杠杆,就不能把罐盖打开。 10、钓鱼时使用的钓鱼竿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画图说明) 答:是费力杠杆,因为阻力臂大于动力臂。 11、画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平衡杠杆,标出三点、两力和两臂。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天平和杆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2、杠杆在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或做缓慢摆动叫做杠杆平衡。 3、杠杆平衡的条件(平衡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4、在玩跷跷板怎样才能保持平衡? 答:平衡的条件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在玩跷跷板时只要调整人的位置,即力臂的长短,就会达到平衡。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叫定滑轮,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动滑轮。定滑轮和动滑轮相结合组成 滑轮组。 2、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省力,不费时间,动滑轮的作用是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的方向,费时间;滑轮组的作用是既能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3、轮轴是杠杆的变形,用力点在轮上,阻力点在轴上。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当轮带动轴时省力,当轴带动轮时费力。 4、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轴。 5边缘带齿的轮子称为齿轮,它起动力的传递作用。 6、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快,但费力,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慢,但省力。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1.丹顶鹤生活在哪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丹顶鹤是一种珍稀禽类 过程与方法:知道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新授课 活动1丹顶鹤的家在哪里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分布在嫩江、松花江和乌里江流域繁殖;长江下游及沿海越冬;在、为旅鸟,偶见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涉禽.全长约120厘米.体羽几乎全为纯白色.头顶裸出部分鲜红色;额和眼先微具黑羽;喉、颊和颈大部为暗褐色.次级和三级飞羽黑色,延长弯曲呈弓状.尾羽短、白色.嘴灰绿色,脚灰黑色.) 活动2 适应环境的身体特征 1、小组讨论 A丹顶鹤适应环境的身体有些特征? B“讨论”。 2、小组长汇报。 (丹顶鹤栖息于芦苇及其他荒草的沼泽地带.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种子、水生昆虫、软体动物和鱼类等. 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等一批自然保护区.在省自然保护区,越冬的丹顶鹤最多一年达600多只,成为世界上现知数量最多的越冬栖息地)

三、小结: 谈学生谈学习收获? 2.生物生存的环境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围,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②分析生物圈中生物栖息地的类型; ③关注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2.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物栖息地类型的观察,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栖息地的变化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二、新授课 活动1 环境提供了什么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是:、空气、水分、适宜的温度、稳定的营养供给。) 活动2 湿地里藏着哪些生物 1、小组讨论 2、小组长汇报。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全册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全册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工作中,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螺丝刀、钉锤、剪子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又叫()。 A、机械 B、复杂机械 C、简单机械 D、工具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 ()。 A、中心点 B、支点 C、用力点 D、阻力点 3.用力点距支点远,阻力点距支点近,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近,阻力点距支点远,这种杠杆是();用力点距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距支点的距离,这种杠杆是()。 A、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 B、有时省力有时费力的杠杆 C、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 4.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A、滑轮组

B、动滑轮 C、定滑轮 D、滑轮组合 5.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有一位科学家叫()。他发现了杠杆和滑轮的使用原理和浮力定律,在数学方面也有很多研究成就。他不仅是一位大科学家,而且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他发明的许多机械装置,如滑车、螺旋抽水机等,用于当时的农业生产。 A、牛顿 B、爱迪生 C、亚里士多德 D、阿基米德 6.()的特点是:秤杆上挂砝码的一边和挂物品的一边长度相等,因此放的砝码必须与被称物品重量相等。 7.()的特点是:秤杆上有尺寸刻度,挂物品的绳子和挂秤砣的绳子都可以在秤杆上滑移。 8.大约到了一千五百年前,人们发明了 (),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直接从秤星上(刻度)读出物品的重量,至今仍在使用。A、提系杆秤 B、不等臂秤 C、等臂杠杆秤 D、指针式弹簧秤 二、多项选择题 1.()等都是机械。A、杠杆 B、滑轮 C、斜面 D、平面 2.杠杆有三个点:()。A、用力点 B、中心点 C、支点 D、阻力点

六年级科学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 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透明)。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放大)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 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肉眼)观察不到的(细节)。如通过(放大镜) 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 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一些固体物质)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 间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这就是(晶体),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9、(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 显微镜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显微镜), 发现了(微生物)。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 11、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细胞)结构。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精

粤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第1课杠杆 1.在力的作用下,一根像螺丝刀一样可以绕着固定点转动,能撬起重物的硬杆叫做“杠杆”。 杠杆是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 2.杠杆的三个组成要素是:支点、动力作用点、阻力作用点。 3.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杆杠,它的特点是省力但费距离, 当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是费力杠杆,它的特点是费力但省距离。 4.当支点在杠杆的中央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有:跷跷板、订书机、天平等。 5.常见的省力杠杆有:钳子、起钉子的起子、开瓶器、核桃夹、羊角锤、手推车等。常见的费力杠杆有:钓鱼竿、筷子、镊子、扫把、理发剪刀、垒球棒等。 6.世界上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第2课杠杆的平衡 1.在三千多年前,我国已用杠杆做捣谷的舂和在井里汲水的桔槔。 2.通过实验,我知道杆杠尺平衡的规律(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3.天平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一种仪器,它是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制成的。 4.“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利用了杠杆平衡原理的结果。 5.杠杆的平衡的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这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发现的。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假如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6.杠杆尺平衡的条件:左边的钩码数×格数=右边的钩码数×格数 7.给你 2 个钩码,在杠杆尺右边怎样挂才能使下面的杠杆达到平衡呢请在下图中画出来。 第3课滑轮、轮轴与齿轮 1.根据滑轮的不同连接方式可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旗杆上的滑轮是定滑轮。 2.固定在支架上的滑轮称为“定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但不可以省力; 随着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的特点是可以省力,但不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 3.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了“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4.一些门锁的把手,把手可带动转轴旋转,起到了大轮子带动小轮子转动的作用,这些轮子就称为轮轴。 5.对于螺丝刀来说,螺丝刀的柄就是轮,螺丝刀的杆就是轴。对于一般的轮轴,其中大的那个圆叫做轮,小的圆叫做轴。轮和轴连接在一起,并围绕着轴心转动。 6.在生活中,像自来水龙头、门锁的把手、汽车方向盘等都应用了轮轴。轮轴有省力作用。 7.在生活中,常常会看到一种边缘带齿的奇特轮子,这种轮子人们称它为齿轮。 8.齿轮的应用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的机器都离不开它,使用齿轮可以传递动力,可以改变运动速度,还可以改变运动方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