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数学《第13周周测》答案

初二下数学《第13周周测》答案
初二下数学《第13周周测》答案

苏教版初二下学期数学计划

苏教版初二下学期数学计划苏教版初二下学期数学计划本册教材一共编排了十个单元教学内容,具体可分解如下: 1、数与代数领域,先教学有余数的除法,然后依次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三位数的加法与减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结合表内乘除法有利于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也为学习笔算除法打好基础。。结合计算,教学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空间与图形领域 确定位置:通过对物体方位和简单路线的判断和表述,发展空间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可以发展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 测量方面:认识分米和毫米。这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初步形成了长度的观念的基础上安排的。感受长度量的实际意义并加强测量的实践性。 图形的认识方面:认识角和直角。这是在认识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认识角和直角是进一步学习图形特征的基础。 3、统计与概率领域 数据统计方面:简单的统计表、不同分类进行统计。在学生初步学会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的基础上学习用简单的统计表表达数据。让学生体会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分类统计

数据。 4、实践活动领域 全册教材编排了二次实践活动,《测定方向》是操作型活动,利用指南针在校园内测定各个方向的景与物;《你能跳多远》是专题型活动,运用统计的方法研究各种形式的跳。 1.知识与技能方面。 (1)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数的意义,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应用数概念和口算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会估计得数大约是几百,会对加、减计算进行验算。 (4)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并掌握算法,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5)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感受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的不同形状。 (6)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在已经认识东、南、西、北

苏教版八年级初二下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欢迎阅读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第八章分式 1分式定义: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B A 叫做分式,其中A 是分式的分子, B 是分式的分母。 2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用式子表示就是B A =M B M A ??,B A =M B M A ÷÷(其中M 是不等于0的整式)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它们的公因式,叫做分式的约分。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与异分母的分数通分类似,异分母的分式通分时,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3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再加减。 4分式乘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5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一、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 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②实地调查:如现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二、数据的表示方法:(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 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 三、统计调查 1、全面调查(普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就是全面调查。例如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

2、抽样调查: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根据部分来估计整体的情况, 叫做抽样调查。统计中常用样本特性来估计总体特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抽样调查中,如果抽取样本的方法得当,一半样本能客观的反映总体的情况,抽样调查的结果会比较接近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往往会偏离总体的情况,所以,在抽样调查要求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⑴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⑵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⑶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⑷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含单位)。 3、简单随机抽样: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4、 【总结】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⑴全面调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精确;但可能要投入数倍甚至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⑵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调查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可能的一些误差,但投入少、操作方便,而且有时只能用抽样的方式去调查,比如要研究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不可能把所有的炮弹都发射出去,可见合理的抽样调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非常好的题目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压轴题非常好的题目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压轴题精选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已知点A (0,6)、点B (8,0),动点P 从点A 开始在线段AO 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 移动,同时动点Q 从点B 开始在线段BA 上以每秒2A 移动,设点P 、Q 移动的时间为t 秒. ⑴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⑵当t 为何值时,△APQ 与△AOB 相似 2、“三等分角”是数学史上一个着名的问题,但仅用尺规不可能“三等分角”.下 面是数学家帕普斯借助函数给出的一种“三等分锐角”的方法(如图):将给定的锐角∠AOB 置于直角坐标系中,边OB 在x 轴上、边OA 与函数y 1 的图象交于点P ,以P 为圆心、以2OP 为半径作弧交图象于点R .分别过点P 和R 作 x 轴和y 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M ,连接OM 得到∠MOB ,则∠ MOB=31∠AOB .要明白帕普斯的方法,请研究以下问题:(1)设)1 ,(a a P 、 )1 ,(b b R ,求直线OM 对应的函数表达式(用含b a ,的代数式表示). (2)分别过点P 和R 作y 轴和x 轴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Q .请说明Q 点 在直线OM 上,并据此证明∠MOB=3 1 ∠AOB . 3、(1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EFG 的顶点E 坐标为(4,0),顶点G 坐标为(0,2).将矩形OEFG 绕点O 逆时针旋转,使点F 落在轴的点N 处,得到矩形OMNP ,OM 与GF 交于点A . (1)判断△OGA 和△OMN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2)求过点A 的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3)设(2)中的反比例函数图象交EF 于点B ,求直线AB 的解析式; y x O P Q A

学年苏教版八年级下期末复习数学知识点总结

抽样与样本 1.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调查部分数据,根据部分来估计总体的调查方式称为抽样调查。 3.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4.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5.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6.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频率分布 1、频率分布的意义 在许多问题中,只知道平均数和方差还不够,还需要知道样本中数据在各个小范围所占的比例的大小,这就需要研究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整理,以便得到它的频率分布。 2、研究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及有关概念 (1)研究样本的频率分布的一般步骤是: ①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决定组距与组数 ③决定分点 ④列频率分布表 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 (2)频率分布的有关概念 ①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②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③频率:每一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样本容量n)的比值叫做这一小组的频率。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1、确定事件 必然发生的事件:在一定的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试验中必然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发生的事件:有的事件在每次试验中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件叫做不可能的事件。 2、随机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放声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 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我们利用反复试验所获取一定的经验数据可以预测它们发生机会的大小。要评判一些游戏规则对参与游戏者是否公平,就是看它们发生的可能性是否一样。所谓判断事件可能性是否相同,就是要看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一样,用数据来说明问题。 概率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1、概率的意义 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发生的频率 m n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的概率。 2、事件和概率的表示方法 一般地,事件用英文大写字母A,B ,C ,…,表示事件A的概率p,可记为P (A )=P

初二下册数学公式归纳总结苏教版

初二下册数学公式归纳总结苏教版 1、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向式。 2、单向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向式的系数。 3、一个单向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向式的次数。 4、几个单向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向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5、一般地,多项式里次数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6、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7、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8、吧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即把它们的系数相加作为新的系数,而字母部分不变,叫做合并同类项。 9、几个整式相加减,通常用括号把每个整式括起来,再用加减号连接:然后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10、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同。 1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12、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13、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14、单向式与单向式相乘,把它们的系数、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向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因式。

15、单向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6、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17、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 18、两数和(或差)的平方=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积的2倍。这两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 19、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20、同底数幂相加,底数不变,指数相减。 21、任何不等于0的数的0次幂都等于1. 22、单向式相除,把系数与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23、多项式除以单向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24、吧一个多项式化成了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像这样的式子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25、ma+mb+mc,它的各项都有一个公共的因式m,我们把因式M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 这样就把ma+mb+mc分解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其中一个因式是各项的公因式m,另一个因式(a+b+c)是ma+mb+mc除以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期末检测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检测试卷 姓名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若分式132x x +-的值为零,则x 等于 A .0 B .1 C . 23 D .-1 2.在中华经典美文阅读中,小明同学发现自己的一本书的宽与长之比为黄金比,已知这本书的长为20 cm ,则它的宽约为 A .12.36 cm B .13.6 cm C .32.36 cm D .7.64 cm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164=± B .2623 ?= C .32221-= D .2464÷= 4. 当a <0,b <0时,-a +2ab -b 可变形为………………………………………( ) A.2)(b a + B.-2)(b a - C.2)(b a -+- D.2)(b a --- 5.估计无理数132-的值应在 A .1到2之间 B .2到3之间 C .3到4之间 D .4到5之间 6.如图,是小明设计用手电来测量某古城墙高度的示意图,点P 处放一水平的平面镜,光线从点A 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刚好射到古城墙CD 的顶端C 处. 已知AB ⊥BD ,CD ⊥BD ,且测得AB =1.2米,BP =1.8米, PD =12米,那么该古城墙CD 的高度是 A .6米 B .8米 C .18米 D .24米 7.如图,将一块正方形纸片沿对角线折叠一次,然后在得到的三角形的三个角 上各挖去一个圆润,最后将正方形纸片展开,得到的图案是 8.下列命题:①若a >0,b >0,则ab >0;②若x >1,则1x -=x -1;③平行四边形的两

初二数学下知识点 苏教版

第一章一次函数 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 2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包括他们的表达式、增减性、图像 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 1 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复合条形图、直方图, 了解各种图表的特点 条形图特点: (1能够显示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 扇形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与总数的大小 折线图的特点;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2 会用各种统计图表示出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三章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直角三角形的 HL 定理 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四章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 (x , y 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x,-y, 关于 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x,y,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 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 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 如果有一个锐角是 30度, 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五章整式 1 整式定义、同类项及其合并 2 整式的加减 3 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数幂的乘法: (2幂的乘方 (3积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4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5 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数幂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6 因式分解 (1提共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初二下册知识点 第一章分式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 (或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 分式的只不变 2 分式的运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则:分式乘以分式, 用分子的积作为积的分子, 分母的积作为积的分母 除法法则: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减 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先通分, 变为同分母的分式, 再加减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含答案 )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在式子2 2,2,,3,1y x x ab b a c b a --π中,分式的个数为(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y x y y x y --=-- B .32 32= ++y x y x C .y x y x y x +=++22 D .y x y x x y -=-+122 3.若A (a ,b )、B (a -1,c )是函数x y 1 - =的图象上的两点,且a <0,则b 与c 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B .b >c C .b=c D .无法判断 4.如图,已知点A 是函数y=x 与y=x 4 的图象在第一象限内的交点,点B 在x 轴负半轴上,且OA=OB , 则△AOB 的面积为( ) A .2 B .2 C .22 D .4 第4题图 第5题图 第8题图 第10题图 5.如图,在三角形纸片ABC 中,AC=6,∠A=30o,∠C=90o,将∠A 沿DE 折叠,使点A 与点B 重合,则折痕DE 的长为( ) A .1 B .2 C .3 D .2 6.△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c ,下列条件:①∠A=∠B -∠C ;②∠A :∠B :∠C=3:4:5;③ ))((2c b c b a -+=;④13:12:5::=c b a ,其中能判断△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一个四边形,对于下列条件:①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②一组对边平行,一条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平分;③一组对边相等,一条对角线被另一条对角线平分;④两组对角的平分线分别平行,不能判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如图,已知E 是菱形ABCD 的边BC 上一点,且∠DAE=∠B=80o,那么∠CDE 的度数为( ) A .20o B .25o C .30o D .35o 9.某班抽取6名同学进行体育达标测试,成绩如下:80,90,75,80,75,80. 下列关于对这组数据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众数是80 B .平均数是80 C .中位数是75 D .极差是15 10.某居民小区本月1日至6日每天的用水量如图所示,那么这6天的平均用水量是( ) A .33吨 B .32吨 C .31吨 D .30吨 11.如图,直线y=kx (k >0)与双曲线y=x 1 交于A 、B 两点,BC ⊥x 轴于C ,连接AC 交y 轴于D , 下列结论:①A 、B 关于原点对称;②△ABC 的面积为定值;③D 是AC 的中点;④S △AOD =2 1 . 其中 A B O y x A B C D E A B E D C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基本知识点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3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2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第八章分式 A叫做分式,其中A是分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B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1分式定义:一般地,如果A B式的分子,B是分式的分母。 2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A?MAMAA?=,=就是(其中M是不等于0的整式) B?MBMBB?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它们的公因式,叫做分式的约分。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七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1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解: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解的全体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3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整式,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 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的两边都乘(或除以)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4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 但是,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时,必须根据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正确地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特别要注意在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要改变不等号的方向。 5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问题步骤:(1)审:认真审题,分清已知量、未知量的及其关系,找出题中不等关系,要抓住题设中的关键字“眼”,如“大于”、“小于”、“不小于”、“不大于”等的含义。 (2)设:设出适当的未知数。 (3)列:根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4)解:解出所列不等式的解集。 (5)答:写出答案,并检验答案是否符合题意。 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由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不等式组中所有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解集,求不等式组解集的过程叫解不等式组。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与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类似,不同之处在与列出不等式组,并解出不等式组。 7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 当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的值确定时,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确定另一个变量的值;当已知一次函数中的一个变量范围时,可以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确定另一个变量取值的范围。 第八章分式 1分式定义:一般地,如果A 、B 表示两个整式,并且B 中含有字母,那么代数式B A 叫做分式,其中A 是分式的分子, B 是分式的分母。 2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都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就是B A =M B M A ??,B A =M B M A ÷÷(其中M 是不等于0的整式)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分别除以它们的公因式,叫做分式的约分。 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化成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与异分母的分数通分类似,异分母的分式通分时,通常取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作为公分母,这样的公分母叫做最简公分母。 3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数学期末试卷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 数学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23x y =,则x y y +的值为( ) A .3 2 B .4 3 C .53 D .35 2.计算 24142x x ----的结果是( ) A .12x - B .-12x - C .12x + D .264x x --- 3.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相似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B .位似图形一定是相似图形 C .全等的图形一定是位似图形 D .位似图形一定是全等图形 4.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D ,E ,F 是对角线AC 上的两点, 当E ,F 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 不一定是是平行四边形( ) A .OE =OF B .DE =BF C .∠ADE=∠CBF D .∠AB E =∠CDF 5.如图,若A 、B 、C 、D 、E 、F 、G 、H 、O 都是5×7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DME ∽△ABC ,则点M 应是F 、G 、H 、O 四点中的.( ) A .F B .G C .H D .D 6.在四边形ABCD 中,D 是对角线的交点,能判定这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条件是( ) A .AC =BD ,A B CD B .AD ∥B C ,∠A =∠C C .AO =BO =CO =DO ,AC⊥B D D.AO =CO ,BO =DO ,AB =BC 7.在等腰△ABC 和等腰△DEF 中,∠A 与∠D 是顶角,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A =∠D 时,两三角形相似 ②∠A =∠E 时,两三角形相似 ③AB DE BC BF =时,两三角形相似 ④∠B =∠E 时,两三角形相似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在反比例函数1k y x -= 的图象的每一条曲线上,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k 值可以是( ) A .-1 B .1 C .2 D .3 9.如图,路灯距地面8米,身高1.6米的小明从距离灯的底部(点O)20米的点A 处,沿OA 所在的直线行走14米到点B 时,人影长度( )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知识点

第一章一次函数 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表达式,函数的图像 2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包括他们的表达式、增减性、图像 3 从函数的观点看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 第二章数据的描述 1 了解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复合条形图、直方图,了解各种图表的特点 条形图特点: (1)能够显示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 (2)易于比较数据间的差别 扇形图的特点: (1)用扇形的面积来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与总数的大小 折线图的特点; 易于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直方图的特点: (1)能够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 (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2 会用各种统计图表示出一些实际的问题 第三章全等三角形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3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第四章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完整版)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详细精华版)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 第7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 一、数据处理一般包括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和分析数据等过程。 1、通过调查收集数据的一般步骤: ①明确调查问题②确定调查对象③选择调查方法④展开调查 ⑤记录结果⑥得出结论 2、收集数据常用的方法:①民意调查:如投票选举②实地调查:如现 场进行观察、收集、统计数据③媒体调查:报纸、电视、电话、网络 等调查都是媒体调查。 二、数据的表示方法: (1)统计表: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分布规律。 (2)折线图: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条形图:反映每个项目的具体数据。 (4)扇形图:反映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5)频数分布直方图:直观形象地反映频数分布情况。 6)频数分布折线图: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取每一个长方形上边的 中点,和左右频数为零与直方图相距半个组距的两个点。 三、统计调查 1、全面调查(普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就是全面调查。例如我国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 2、抽样调查:采用调查部分对象的方式来收集数据, 根据部分来估计整体的情况, 叫做抽样调查。统计中常用样本特性来估计总体特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抽样调查中,如果抽取样本的方法得当,一半样本能客观的反映总体的情况,抽样调查的结果会比较接近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往往会偏离总体的情况,所以,在抽样调查要求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 ⑴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⑵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⑶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⑷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不含单位)。

3、简单随机抽样: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做简单随机抽样。 4、【总结】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⑴全面调查: 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精确;但可能要投入数十倍甚至更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⑵抽样调查: 是通过调查样本的方式来收集数据,因而调查结果与总体的结果可能的一些误差,但投入少、操作方便,而且有时只能用抽样的方式去调查,比如要研究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不可能把所有的炮弹都发射出去,可见合理的抽样调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 5、调查方法的选择: (1)当调查的对象个数较少,调查容易进行时,我们一般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 (2)当调查的结果对调查对象具有破坏性时,或者会产生一定的危害性时,我们通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3)当调查对象的个数较多,调查不易进行时,我们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查。 (4)当调查的结果有特别要求时,或调查的结果有特殊意义时,如国家的人口普查,我们仍须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进行。 二、统计图 1、三种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最新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 分) 1、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米的测竿的影长为2.5米,那么影长为30米的旗杆的高是( ) A.20米 B.18米 C.16米 D.15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B.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3、如图所示,D 、E 分别是Δ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并且AD ∶BD=2,那么 S ΔADE ∶S 四边形DBCE =( ) A. 32 B.43 C.54 D.9 4 4、如图,在△ABC 中,DE ∥BC ,ADE DBCE S S ?=梯形,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D :DB=2:1 B .AD :AB=l :2 C .14ADE ABC S S ??=:: D .D E :BC=l :2 5.如图,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 ,B 是CD 的中点,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 ,塔影长DE=18m ,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 ,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 和1m ,那么塔高AB 为 ( ) A .24m B .22m C .20m D .18m 第5题 第6题 6.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AB 、 AC 边上的点,DE BC //,且8=DBCE S 四边形ADE S ? 那么:AE AC 等于( ) A .1:9 B .1:3 C .1:8 D .1:2 7.小明在白纸上任意画了一个锐角,他画的角在45°到60°之间的概率是 ( ) A . 16 B .13 C .12 D .23 8.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朝上的面的点数中,一个点数能被另一个点数整除的概率是 ( ) A .718 B .34 C .1118 D .2336 B A D E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苏教版初二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分析 本试卷满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 1.下列各式中,31-x 、12+a b 、πy x +2、21--m 、a +21、2 2)()(y x y x +-、x 1 2-、115-分式的个 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反比例函数y = 1 x 的图象在( ) A .第一、二象限 B .第一、三象限 C .第二、四象限 D .第三、四象限 3.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6、8、10;(2)5、12、13;(3)8、15、17; (4)4、5、6,其中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有( ) A.四组 B.三组 C.二组 D.一组 4.把分式 (0)xy x y x y +≠+中的x 、y 都扩大3倍,那么分式的值( ). A. 扩大3倍 B. 缩小3倍 C. 扩大9倍 D. 不变 5. 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以上都不对 6.为筹备班级的中秋联欢会,班长对全班学生爱吃哪几种水果作了民意调查.那么最终买什么水果,下面的调查数据中最值得关注的是( ) A .中位数 B .平均数 C .众数 D .加权平均数 7. 如图,等腰梯形ABCD 中,AD∥BC,AE∥DC,∠B=60o,BC=3,△ABE 的周长为6,则等腰梯形的周长是( ). A .8 B.10

8.解分式方程032222=+---x x x x 时,利用换元法...设y x x =-2 2 ,把原方程变形成整式方程为( ) (A )0132 =++y y (B )0132 =+-y y (C )0132 =--y y (D )0132 =-+y y 9.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 PE +的和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 A .23 B .26 C .3 D .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0.当x= 时,分式2 2 x x --值为零. 11.化简:x y x y y x +=++ . 12. 已知矩形的两对角线所夹的角为60?,且其中一条对角线长为4㎝,则该矩形的两边长分别 为 . 13.若反比例函数m y x =-的图象经过点(32)--,,则m = . 14.如图7,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CF 分别是∠BAD 和∠BCD 的角平分线,根据现有的图形,请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AECF 为菱形,则添加的一个条件可以是_______ (只需写出一个即可,图中不能再添加别的“点”和“线”) 图7 15.小玲家的鱼塘里养了2000条鲢鱼,现准备打捞出售。为了估计鱼塘中鲢鱼的总质量,从鱼塘中

苏教版初二数学期末试卷

初 二 数 学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101001.0-, 7, 41 , 2 π - , 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 " A . B . C . D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的平方根是0 B .1的平方根是1 C .-1的平方根是-1 D .()2 1-的平方根是-1 4.有一组数据:10、20、80、40、30、90、50、40、50、40,它们的中位数是 A .30 B .90 C .60 D .40 5.如果点P (m ,1-2m )在第四象限,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A .102 m << B .1 02m - << < C .0m < D .12 m > 6.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 .对角线互相垂直 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7. 已知一次函数(1)3y m x =-+,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m 的取值范围是 A .1m > B .1m < C .2m > D .2m < 8.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 中,AD ∥BC ,中位线EF 交BD 于点O ,若O E ∶O F =1∶4,则AD ∶BC 等于 | A .1∶2 B .1∶4 C .1∶8 D .1∶16 l D C B A P F E C D B A

— 9.如图所示,在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ABC 中,已知点P 是三角形内任意一点,则点P 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之和PD +PE +PF 等于 A .3 B .23 C .43 D .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 的对称轴l 上找点P ,使得△PAB 、△PBC 均为等腰三角形,则满足条件的点P 有 A .1个 B .3个 C .5个 D .无数多个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1.正九边形绕它的旋转中心至少旋转 后才能与原图形重合. | 12.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3,m ,则m = . 13.-27的立方根是 . 14.已知5个数据的和为485,其中一个数据为85,那么另4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15.已知点A (a ,2a -3)在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上,则a = . 16.已知等腰三角形ABC 的周长为8cm ,AB =3cm .若BC 是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则BC = cm . 17.如图所示,点A 、B 在直线l 的同侧,AB =4cm ,点C 是点B 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AC 交直线l 于点D ,AC =5cm ,则△ABD 的周长为 cm . 18.如图所示,在△ABC 中,已知AB=AC ,∠A =36°,BC =2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第17题) C B A D l ? (第18题) C D B A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八年级下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在相同时刻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如果高为1.5米的测竿的影长为2.5米,那么影长为30米的旗杆的高是( ) A.20米 B.18米 C.16米 D.15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B.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C.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D.有一个角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都相似 3、如图所示,D 、E 分别是Δ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DE ∥BC ,并且AD ∶BD=2,那么 S ΔADE ∶S 四边形DBCE =( ) A. 32 B.43 C.54 D.9 4 4、如图,在△ABC 中,DE ∥BC ,ADE S S ?=梯形,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AD :DB=2:1 B .AD :AB=l C .14ADE ABC S S ??=:: D .D E :BC=l :2 5.如图,在斜坡的顶部有一铁塔AB ,B 是CD 的中点,CD 是水平的,在阳光的照射下,塔影DE 留在坡面上.已知铁塔底座宽CD=12m ,塔影长DE=18m ,小明和小华的身高都是1.6m ,同一时刻,小明站在点E 处,影子在坡面上,小华站在平地上,影子也在平地上,两人的影长分别为2m 和1m ,那么塔高AB 为 ( ) A .24m B .22m C .20m D .18m 第5题 第6题 6.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的AB 、 AC 边上的点,DE BC //,且8=DBCE S 四边形ADE S ? 那么:AE AC 等于( ) A .1:9 B .1:3 C .1:8 D .1:2 7.小明在白纸上任意画了一个锐角,他画的角在45°到60°之间的概率是 ( ) A . 16 B .13 C .12 D .23 8.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骰子的六个面分别刻有1到6的点数,朝上的面的点数中,一个点数能被另一个点数整除的概率是 ( ) A .718 B .34 C .1118 D .2336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B A C D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