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练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册】

《师说》练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册】
《师说》练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册】

《师说》/韩愈精品习题及答案【高一必修上册】

班级:姓名:

试卷根据难易度分A卷B卷,后附有答案。

一、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

二、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理解性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选择题】【高考阅读训练】

【精品习题及答案】

A卷:夯实基础类题型:

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

①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②【学者】求学的人。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受,同“授”,传授。

④【生而知之】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

⑤【其为惑也】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⑥【闻】知道,懂得。

⑦【从而师之】跟随他学习,即以他为老师。

⑧【吾师道也】我学习的是道。师,学习。

⑨【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庸,表示反问语气。

⑩【无贵无贱】意思是就从师问道来说,没有贵和贱的区分。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在的地方。意思是谁懂得道,谁就是自己的老师。?【师道】尊师学习的风尚。

?【出人】超出一般人。?【犹且】尚且,还。?【众人】一般人。

?【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味。益,更加、越发。

?【身】自己。?【耻师】以从师学习为耻。?【惑】糊涂。

?【童子】未成年的男子。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后面的停顿为句,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古书没有标点,所以要学习句读。

?【句读之不知】不明句读。下文“惑之不解”结构同此。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向老师学习,看的不向老师学习。前一个“或”指代“句读之不知”,后一个“或”指代“惑之不解”。不,同“否”。

?【小学而大遗】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乐师】以演奏音乐为职业的人。?【百工】泛指各种工匠。

?【不耻相师】不以拜别人为师为耻。?【族】类。

?【日师日弟子云者】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云者,如此之类。

?【年相若】年龄差不多。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谀,馅媚奉承。

?【不齿】不与同列,意思是看不起。齿,并列、排列。?【乃】竟。

?【欤】语气助词,表示感叹。?【常师】固定的老师。

?【郯子】春秋时郑国(今山东郯城一带)的国君,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的名称。?【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孔子曾跟他学过琴。

?【老聃】即老子,孔子曾向他问过礼。

?【郯子之徒】郯子那些人(指上面说的四个人)。徒,同类的人。

?【贤】才德优秀。?【不必】不一定。?【贤】超过。?【术业】学术技艺。?【专攻】专门学习或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叫蟠的。即李蟠,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古文】指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与骈文相对。

?【六艺经传】六经的经文和传文。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其中《乐》久已失传。传,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

?【通】全面。

①【不拘于时】不受时俗的限制。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②【嘉】赞许。③【古道】指古人从师之道。④【贻】赠送。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翻译: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的。

2.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翻译:出生比我早的人,他得知真理[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我跟从他以他为师;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所以,无论高低贵贱,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也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4.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翻译: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人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翻译:不通晓句读,不解决疑惑,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了,大的方面却丢了,我没有看出他高明的地方[或我没有看出他是明智的呢]。

6.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翻译: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这类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么!

7.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翻译: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学生强,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学业各有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8.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

..之。

翻译: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履行古人从师之道,写这篇《师说》

来赠给他。

三、课内简答题:

1、这篇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分析。

答:a、下定义。作者一开篇就以一个明确的定义确定了老师的职责,由这个定义出发,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b、对比论证:第二段运用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择师教子与其身,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经过双方的对比,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反差效果,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如:“古之圣人”才智高,尚且从师学习;“今之众人”才智低,反而“耻学于师”。通过对比,作者批判了不从师的社会风尚,而作者的观点也不言自明了。c、引用论证,事例论证:举出古人从师的例子,引用孔圣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自己的观点,也更增强了说服力。

2、分析《师说》艺术特色。

答: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如“传道受业解惑”6个字,极其准确而又深刻地阐明了教师的三大职责及其相互关系;“传道”是核心,“受业”是目的,“解惑”是手段。

运用排比对偶修辞。韩愈的散文素以气势充沛、笔力雄放著称,这体现在多用排比和对偶句式上。他的这种风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古之圣人……”,“今之众人……”。这种句式的运用,形式整齐,气势飞动,增强了表现力。

3、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答: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B卷:能力提升类题型:

四、理解性默写:

1、《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

2、《师说》一文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明确的指出了从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师说》一文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

5、《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他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6、“没有人是天生懂道理的”,这与《师说》中“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一致。

五、文言知识积累:

1、分析加点字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通假字,“受”通“授”,教授

②或师焉,或不.焉:通假字,不,通“否”

③古之学者

..必有师:古今异义,古义:求学的人;今义:指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④师者,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今异义,古义:用来……的;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⑤是故弟子不必

..不如师:古今异义,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

⑥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古今异义,古义:无论;今义:没有,常为否定副词

⑦吾从.而师之:古今异义,古义:跟随而且;今义:表目的或结果的连词

⑧今之众人

..:古今异义,古义:一般人;今义:众多的人,大家

⑨小学

..而大遗:古今异义,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指教育的一个阶段,也指实施这种教育的机构(常指与中学、大学相对的“小学”

⑩则群.聚而笑之:名词作状语,表动作的情态,成群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名词作动词,低于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孔子师.郯子:名词意动用法,以……为师

?小.学而大.遗: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吾未见其明.也:形容词作名词,高明的地方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形容词作名词,圣明的人、愚昧的人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

?惑.而不从师:形容词作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而耻.学于师: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动词的使动用法,习,使……学习

3、一词多义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求学

③ 吾从而师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④ 吾师道也:名词作动词,学习

①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③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解释经文的著作

① 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有“风尚”的意思

③ 道相似也:名词,道德学问

① 惑之不解:名词,疑难问题

②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形容词,糊涂

③ 惑而不从师:动词,遇到疑难问题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介词,相当于“于”,前一个是“在”的意思;后一个是“比”,表比较

②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语气助词,表反问,译为“吗”

③其皆出于此乎:语气助词,表揣测,译为“吗”或“吧”

④嗟乎!师道之不传了久矣:语气助词,表感叹,与“嗟”连用,译为“唉”而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连词,表承接

②惑而不从师:连词,表转折

③吾从而师之:连词,表承接

④择师而教之:连词,表承接

⑤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连词,表并列

⑥小学而大遗:连词,表转折

⑦则群聚而笑之:连词,表修饰

⑧如是而已:与“已”连用,表陈述语气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结构助词,的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词,指代知识、道理等

③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⑤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圣人之所以为圣:代词,指代这件事

⑧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助词,的;代词,指代童子

⑨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⑩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这一类

?郯子之徒:代词,这,这一类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音节助词,起凑足音节的作用,不译

?作师说以贻之:代词,他,指代李蟠

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那些,指代疑难问题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代词,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他的

④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

⑤其可怪也欤:副词,与“也欤”配合表反问语气,相当于“这不是……吗?”于

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词,比

②而耻学于师:介词,向

③于其身也:介词,对于

④皆出于此乎:介词,从

⑤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末语气助词,与“者”连用,表判断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③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

④其可怪也欤:句末语气助词,与“欤”连用,加强语气

4、判断文言句式: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者,……也,表判断

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也,表判断

③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非,表否定判断

④不拘于时:被动句,介词“于”表被动

⑤而耻学于师:倒装句,于师学,介宾短语后置

⑥师不必贤于弟子:倒装句,于弟子贤,介宾短语后置

⑦不拘于时,学于余:倒装句,于余学,介宾短语后置

⑧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装句,不知句读,不解惑,宾语前置

⑨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省略句,省宾语

⑩吾从(之)而师之:省略句,省宾语

?(其,指士大夫之族)群聚而笑之:省略句,省主语

?(师)位卑(者)则足羞:省略句,省略谓语动词

六、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

..的一项是(C)

A.嗟.乎(jiān)嘉.奖(jiā)阿谀.(yú)师襄.(xiāng)

B.跬.步(guǐ)经传.(zhuàn)以贻.(yí)之苌.(cháng)弘

C.骐.骥(qí)句读.(dòu)颁.白(bān)老聃.(dān)

D.驽.马(nú)郯.子(tán)针砭.(biǎn)无长.(zhǎng)无少

【解析】C. A嗟.j iē B跬.kuǐD砭.biān

2.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孰.能无惑(谁,哪一个)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本来)

B.彼.童子之师(那些)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岂,哪) C.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赏)士大夫之族.(类、辈)

D.作《师说》以贻.之(赠送)是故无.贵无贱(没有)

【解析】D.“无”翻译为“没有”有误,应解释为“无论”。句子翻译为:因此,无论高低贵贱。

3. 下列对加点词语表述正确的一组是 ( A )

①古之学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必有师②师者,所以

③今之众人

..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

⑤弟子不必

..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吾从而

..师之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解析】A。①“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做学问的人。②“所以”:古义: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③“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大多数人。④“小学”:古义:小的方面;今义:泛指低等教育场所。⑤“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⑥“从而”:古义:跟随并且;今义:连词,表目的或结果。

4.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B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圣人无常师.

C.作《师说》以贻.之 D. 则耻师焉

贻.笑大方则群聚而笑之

【解析】B。A.动词,流传/名词,指传记,解释六经的著作;B.都解释为“老师”;

C.动词,赠送/动词,遗留,留下;

D.连词,表顺承关系,就/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反而”“却”。

5.选出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于”字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C)

①而耻学于.师②其皆出于.此乎③于.其身也

④师不必贤于.弟子⑤不拘于.时⑥学于.余

A.全相同 B.各不相同

C.只有①⑥相同 D.只有②③⑤相同

【解析】C。①介词,向。②介词,从。③介词,对于。④介词,比。⑤介词,在。⑥介词,向。

6. 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B)

A.韩愈是中唐散文家、诗人,字退之,以其祖籍,世称韩昌黎;以其官职,世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B.韩愈与同时代的另一散文家白居易一起倡导了著名的古文运动,反对浮夸不实的文风,主张“惟陈言之务去”,倡导先秦古文言之有物的文风。

C.韩愈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又被明人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代

表作除《师说》外,另有《马说》《祭十二郎文》等。

D.韩愈借《师说》告诫学生李蟠,论述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了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斗争精神。

【解析】B.“白居易”错,应为“柳宗元”。

7.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却,竟然

B.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C.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同“耻”

D.古之圣人,其出人

..也远矣出人:超过一般人

【解析】C 齿:不屑一提。

8.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B)

例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A.其.皆出于此乎? B. 吾未见其.明也

C.其.可怪也欤 D. 其.为惑也

【解析】B。例句中的“其”,人称代词,他,指比自己出生早的人。A.“其”表猜测,语气词,也许,大概。B.“其”是人称代词,他,指比自己出生早的人。

C.“其”是助词,表感叹。

D.“其”是指示代词,那。

9.下列各组中加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则.群聚而笑之

B.愚人之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为愚/师者,所以

C.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师道

..之不复,可知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解析】C。 A转折连词,却/顺接连词,就;B………的原因/用来…的,……的凭借;C都是指从师的风尚;D项,形容词,糊涂/名词,疑难问题。

10.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A)

例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何陋之有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不拘于时,学于余

【解析】A。例句是宾语前置,不知句读,不解惑。A宾语前置,有何陋。B状语后置,于师耻学。C定语后置,利爪牙,强筋骨。D被动句,被时俗约束;状语后置,于余学。

1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

A.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惑:疑惑

B. 吾未见其明也明:明智

C. 余嘉其能其古道嘉:赞许

D. 作《师说》以贻之贻:遗留

【解析】D“作《师说》以贻之”意思是“写了这篇《师说》来赠送给他”。贻:赠送。

12.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A.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B.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C.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 师不必贤于弟子乃设九宾礼于廷

【解析】B。A他的,人称代词;那个,表远指,指示代词。B都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竟然,副词;于是,副词。D比,介词;在,介词。

13.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

A. 古之学者

..必有师 B. 吾从而

..师之

C. 今之众人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解析】D。A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B “从而”,古义:跟从、并且,是两个词;今义:连词,表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C “众人”,古义:一般的人;今义:大家、许多人。D古今同义,表示鄙视。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 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 第二段,作者运用三组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态度。尤其

是第三组对比,解释了尊卑贵贱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现象,发人深思。

C. 第三段仅用了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就充分地阐明了师道、师生的关系。作者是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师道、师生关系的。

D. 第四段说明写作《师说》的缘起,此缘起实际上不过是作者发表议论的一个借口,作者的真正目的是批判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

【解析】C项,“仅用了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错误,作者在论述师道、师生的关系时,不仅引用了名言,还用了事例论证的方法,列举“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的例子。

七、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积微,月不胜【1】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凡人好傲慢小事,大事至然后兴之务之,如是则常不胜夫敦比【2】于小事者矣。是何也?则小事之至也数,其悬【3】日也博,其为积也大;大事之至也稀,其悬日也浅,其为积也小。故善日.者王,善时者霸,补漏者危,大荒者亡。故王者敬日,霸者敬时,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亡国至亡而后知亡,至死而后知死,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霸者之善著焉,可以时记也,王者之功名,不可胜.日志也。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诗》曰:“德輶【4】如毛,民鲜克举之。”此之.谓

也。

(取材于《荀子》)注释:【1】胜,超过。本句意思是,月不如日重要。【2】敦比:注重从事。本句意思是,像这样,那么只顾处理大事的就不如注重从事小事的。【3】悬:悬挂,此处意思是存在。【4】輶:分量轻。

(二)使治乱存亡若高山之与深谿,若白垩之与黑漆,则无所用智,虽愚犹可矣。且【1】治乱存亡则不然,如可知,如可不知;如可见、如可不见。故智士贤

者相与

..积心愁虑以求之,犹尚有管叔、蔡叔之事【2】与东夷八国不听之谋。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孔子见之以细,观化远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

注释:【1】且:连词,表示转折。【2】管叔、蔡叔之事:指叛逆之事。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

A.时.不胜月时:季节

B.仅存之国危而后戚.之戚:为……悲伤

C.智士贤者相.与.积心愁虑以求之相与:一同、都

D.取其金,则无损于行.行:行为

【解析】D行:品行。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故善日.者王

B.亡国之祸败不可胜.悔也

王者敬日.不可胜.日志也

C.此之.谓也

D.察其.秋毫

若白垩之.与黑漆其.人拜之以牛

【解析】C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思;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有争议)

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

A.小事之至也数:小事出现得很频繁

B.大荒者亡:政事很荒疏的国家就会灭亡

C.霸者之善著焉:霸主的功业很显赫

D.赐失之矣:赐,你丢失了机会啊

【解析】D正确翻译:赐(端木赐,即子贡),你错了!

4.将下面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翻译:道德的分量轻得像毛发,民众(却)很少能举动它;

②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翻译:你不肯拿回赎金,(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同胞赎身了。

5.以上两则短文都讲到要重视微小的事情。请根据要求作答。

①分别写出两则短文中能作为中心论点的一个句子。

答:财物资宝以大为重,政教功名反是,能积微者速成。故治乱存亡,其始若秋毫。察其秋毫,则大物不过矣。

②分别为两则短文拟定标题,并简要说明理由。(标题字数限定2-5字)

答:《积微》短文围绕重视积累微小事物,月不胜日,时不胜月,岁不胜时,最后得出珍惜每一天的君主就能称王天下的结论。

《察微》短文论证了只有明察秋毫,大事才不会出现过失,作为论据的两个故事,通过“孔子见之以细”,得出“观化远也”的结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