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教案

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教案
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教案

《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教案

设计意图:

《千字文》成书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我国最早的蒙学教材,国学文化的精髓。也是少年宫经典诵读专业的必选教材之一。孩子们在朗读、背诵时体会祖先的智慧,领略祖国的灿烂文化,自然风貌;还可以用最简洁、最便捷的方法学习历史。

本次课告诉孩子们是谁发明了文字,谁是第一个制作服装的人,以及尧舜禅让的历史。

教学目标:

1、学习古文中的动词“始”、“制”,副词“乃”。

2、知道开始发明文字的是仓颉,制作服装的是嫘(léi)祖。

了解尧舜禅让的历史。

3、背诵原文。

教学重点:知道因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发明了文字和服装。

教学难点:了解“有虞陶唐”的含义。

教学内容:《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

原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交代授课内容。

二、教师领读课文。

三、讲解“始制文字”。

1、刚才老师领读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学习,交流离不开文字。在远古的时候是没有文字的,那么,文字是怎么来的呢?

2、故事《仓颉造字》

传说,远古时有一个部落首领叫皇帝。他的手下有一个聪明的人叫仓颉。皇帝先派仓颉管理牲畜的数目和粮食的多少。仓颉很聪明,做事又尽心尽力,很快就熟悉并记住了所管理的牲畜和粮食的数量,从来不出差错。可慢慢地,牲畜、粮食的储藏在逐渐增加,数目不断变化,光靠脑袋已经记不住了。当时有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的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畜、粮食,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数目。但时间一长,这个办法也行不通了。因为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而减少时把绳子上的结解开可就麻烦了。后来,仓颉又在绳子上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理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个方法一直用了好几年。

皇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让他管理越来越多的事情。每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口的增减,也全部叫仓颉管理。仓颉又犯难了,这么多事情再用添绳子、挂贝壳以经记不清了。怎样才能不出差错呢?

一天,仓颉同大家一起去打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看到几个人为走哪条路争得面红耳赤。一个坚持要往东,说东边有羚羊;一个要往北,说前边可以追到鹿群;一个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过去就打不到了。仓颉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是看到地下野兽留下

的脚印才做出判断,争论不休的。

仓颉心中猛然一喜,心想:既然一个脚印能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几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理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跑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自己管理的事务。为了叫起来方便,他给这些符号起了名字,称为“字”。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依照太阳圆的模样画的;“月”字是依照月牙的形态画的;“爪”字是依照鸟兽的爪印画的……仓颉就是这样观察、辛苦造字。他把创制的文字刻在岩洞的壁上,足足刻满了三个岩洞。借助于这些符号,仓颉果然把各种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

皇帝知道以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他创造的这种符号,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面推广开了。这些符号,就是今天中国汉字的雏形。

3、解释动词。始:开始;制:制造。

4、解释“始制文字”并诵读诵读。

四、讲解“乃服衣裳”

1、刚才老师讲了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不知道怎样记住重要的

事情,是谁发明了什么,才能让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事情?(仓颉发明了文字)

2、请同学们看看今天穿的什么衣服,为什么要穿衣服?

3、远古的时候我们的祖先不但没有发明文字,也不会做衣服,那

么,衣服是怎么来的呢?这事还得从皇帝的妻子嫘祖说起。4、故事《嫘祖养蚕》

黄帝成为部落联盟首领以后。带领大家发展生产,种五谷,驯养动物,制造生产工具;可是天凉的时候百姓们都很冷,身上没有遮蔽的衣服,不能劳动,还很不雅观。就把做衣服的事,交给妻子嫘(léi)祖了。嫘祖经常带领妇女上山剥树皮,织麻网,她们还把男人们猎获的各种野兽的皮毛剥下来,进行加工。不长时间,各部落的大小首领都穿上了兽皮做的衣服和鞋,戴上了帽子。可是兽皮很少,不能让所有的人都穿上衣服。嫘祖很着急,加上劳累过度病倒了。她不想吃饭,一天比一天消瘦。大家焦急万分,守护在嫘祖身边的几个女子,想了各种办法,做了好多嫘祖平时爱吃的东西。谁知嫘祖一看,总是摇摇头,一点也不想吃。

有一天,这几个女子悄悄商量,决定上山摘些野果回来给嫘祖吃。她们一早就进山,摘了许多果子,可是一尝,不是涩的,便是酸的,都不可口。直到天快黑了,突然在一片桑树林里发现满树结着白色的小果。她们以为找到了好果子,就忙着去摘,谁也没顾得尝一口。等各人把筐子摘满后,天已渐渐黑了。就匆匆忙忙下山了。回来后,她们尝了尝白色小果,没有什么味道;又用牙咬了咬,怎么也咬不烂。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果子。正在这时,造船的共鼓走了过来,发现几个女子站在那里发愣,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女子们便把她们为嫘祖上山摘回白色小果的事说了一遍。共鼓一听,哈哈一笑说:“你们这些憨女子,现在咱们有火有锅,咬不烂就用水煮嘛!”他这么一说,立刻提醒了几个女子,她们连忙把摘回的白色小果都倒进锅里,

加上水用火煮起来。煮了好长时间,捞出一个用嘴一咬,还是咬不烂。正当大家急得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有一个女子随手拿起一根木棍,插进锅里乱搅,边搅边说:“看你烂不烂,看你熟不熟!”搅了一阵子,把木棒往出一拉,木棒上缠着很多像头发丝细的白线。这是怎么回事?女子们继续边搅边缠,不大功夫,煮在锅里的白色小果全部变成雪白的细丝线,看上去晶莹夺目,非常柔软。她们把这个稀奇事立即告诉嫘祖。嫘祖是个急性子,一听马上就要去看。这些女子为了不让她走动,便把缠在棒上的细线拿到她身边。嫘祖是个非常聪明的人,她详细看了缠在木棒上的细丝线,又询问了白色小果是在哪里摘的。然后她高兴地对周围女子说:“这不是果子,不能吃,但却有大用处。你们为黄帝立下一大功。”

说也怪,嫘祖自从看了这白色丝线后,天天都想这件事,病情也一天比一天减轻,开始想吃东西了。不久,她的病就全好了。开始试着用这些白色丝线编织起来,试了几次,终于织成了一大块布。这下可好了,大家都会有衣服穿了!她不顾黄帝劝阻,亲自带领妇女上山,嫘祖在桑树林里观察了好几天,才弄清这种白色小果,是一种虫子口吐细丝绕织而成的,并不是树上的果子。她回来就把这件事报告黄帝,并要求黄帝下令保护桥国山上所有的桑树林。黄帝同意了。

从此,在嫘祖的倡导下,开始了养蚕织布,制作服装的历史。后世人为了纪念嫘祖这一功绩,就将她尊称为“先蚕娘娘”。

5、学习“乃”:现代汉语是“因此”、“于是”、“才”的

意思。“乃服衣裳”的意思是“因此大家穿上了衣服”。

6、诵读“乃服衣裳”。诵读“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五、讲解“推位让国”。

1、刚才我们学习了谁制造了文字?谁派仓颉管理牲畜、粮食、人口?谁发明了养蚕织布?她是谁的妻子?

2、分别讲解字义。推:推举。位:位子,这里指治理国家的帝王

的权力。让:给。国:国家。把国家治理权交给贤能的人。

3、帝位的传递。从神农氏开始,帝位开始传给自己的儿子、兄弟。(如:炎帝神农氏传给儿子临魁;轩辕黄帝传给儿子少昊,少昊传给弟弟颛顼,颛顼传给少昊的孙子帝喾,帝喾传给儿子帝挚,帝挚传给弟弟唐尧。)当尧继位后,没有传给儿子二是传给了舜。这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尧舜让位》

传说轩辕皇帝以后,出了三个很有名的部落首领,他们是尧、舜、禹。尧是皇帝的后人,因为他曾经被封于陶地和唐地,所以又称陶唐氏。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于是,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要大家推荐一个合适的人选。有个名叫放齐的说:“你的儿子丹朱是个开明的人,继承你的位子很合适。”尧严肃地说:“不行,这小子品德不好,专爱跟人争吵。”另一个推荐管水利的共工,尧摆摆手说:“共工能说会道,表面恭谨,心里另是一套。用他,我不放心。”最后,有人推荐住在虞地的舜。

尧点点头说:“哦!我也听说这个人挺好。你们能不能把他的事迹详细说说?”大家说:舜的生母死得早,他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经常打骂他,他的后母经常毒害他。但他从不记恨于心,还十分孝顺。遇到荒年,总是拿些粮食接济后母。每到一处,都会用德行感化那里的人,大家都愿意同他住在一起。尧听了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经过考察,认为舜的确是个品德高尚、很有才干的人,就把首领的位子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称做“禅让”(禅音shàn)。舜接位后,也是又勤劳,又俭朴,跟老百姓一样劳动,受到大家的信任。舜老了以后,也效仿尧,把帝位传给了禹。

4、“推位让国”就是把国家治理权交给贤能的人。

5、诵读“推位让国”。

六、讲解“有虞陶唐”。

1、前面的故事里讲了尧原来住在陶地和唐地,所以叫他什么氏?(陶唐氏)他把帝位禅让给谁?(舜)舜原来住在虞地,大家叫他虞舜。所以“有虞陶唐”的意思是是有舜和尧。

2、“推位让国,有虞陶唐。”的意思是主动禅让帝位,把国家治理权交给贤能之人的那是唐尧和虞舜。

七、同教师一起复习本次课的内容。小结,下课。

千字文全册教案

《千字文》教案 一、简介 根据史书记载,《千字文》是南朝梁武帝在位时期(502 -549 年)编成的,其编者是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梁史》中说:“上以王羲之书千字,使兴嗣韵为文。奏之,称善,加赐金帛。”唐代的《尚书故实》对此事做了进一步的叙述,该书说:梁武帝肖衍为了教诸王书法,让殷铁石从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个不同的字,每个字一张纸。然后把这些无次序的拓片交给周兴嗣,让他编成有内容的韵文。周兴嗣用了一夜时间将其编完,累得须发皆白。这件事在唐宋两代多有记载,如《刘公嘉话录》、《太平广记》等书都曾加以记录,其内容与《尚书故实》基本相同。 《千字文》每4 字一句,共250 句,一千个字。其中有一重复的字,即“洁”字,此字在文中出现两次:“女慕贞洁”、“纨扇圆洁”,一些古人曾试图加以修改,如宋人吴枋、明人郎瑛等。《千字文》通篇用韵,朗朗上口,其用韵数字是7 个。 《千字文》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内容丰富。千字文》在内容上熔各种知识于一炉,并通篇贯穿以统一的思想,脉络清晰,语言洗炼,这些长处是此前读物所缺少的。由汪啸尹纂辑、孙谦益参注的《千字文释义》将《千字文》分为四个部份,他们称之为四章。从第一句“天地玄黄”开始,至第三十六句“赖及万方”为第一部份;从第三十七句“盖此身发”开始,至第一百零二句“好爵自靡”为第二部份;自第一百零三句“都邑华夏”起,至第一百六十二句“严岫杳冥”为第三部份;自第一百六十三句“治本于农”起,至第二百四十八句“愚蒙等诮”为第四部份。最后还有两句“谓语助者,焉哉乎也”,没有特别含义,将其单列出来。 《千字文》第一部分从天地开辟讲起。 有了天地,就有了日月、星辰、云雨、霜雾和四时寒暑的变化;也就有了孕生于大地的金玉、铁器(剑)、珍宝、果品、菜蔬,以及江河湖海,飞鸟游鱼;天地之间也就出现了人和时代的变迁。在此,《千字文》讲述了人类的早期历史和商汤、周武王时盛世的表现,即文中所说的“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千字文》的第二部份重在讲述人的修养标准和原则,也就是修身工

《千字文》第19课时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19课时 《千字文》第19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中生僻的字。 2、能力目标:初步训读能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八课。请同学们看书中的内容。教师口述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板书课题。 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我们要开始读书了,大家要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并皆要。 1、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每一个字的发音。) 2、师领读:(要求:学会每一个字的发音。) 3、生领读:(要求: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4、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文,可指读,也可以滑读。) 5、生齐读:(要求:注意语气,不喊读也不唱读。) 6、男女生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7、小组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三、悟文。 (一)、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师:我发现大家学习都很积极,读得很起劲,请一同学读第一句。大家注意听,听听他有没有把字音读准。 学生读。 师:读得很好,还有谁也想读?

(完整word版)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天地玄黄》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天地玄黄》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 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 辰宿列张(chén xiǔ liè zhāng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昃:读音zè ,意为太阳偏西。 4、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拓展活动:神奇汉字 五、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歌。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寒来暑往(hánl ái shǔ wǎng), 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lǜ lǚ táo yáng)。 二、解释句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千字文第一课教学提纲

《千字文》第一课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一、教学内容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二、教学目标 1. 教学“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课前准备 1. 故事:《盘古开天地》。 2. 《千字文》(片段)朗读录音。 3. 古琴乐曲。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经典链接”中《盘古开天地》(见《千字文》中)的故事。 (2)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

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过渡:《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二. 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宙”、“洪”、“荒”、“盈”、“昃”、“辰”、“宿”的读音。 (4)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玄”、“洪荒”、“盈”、“昃”、“辰”、“宿”的意思。 (5)指名领读。 (6)齐读。 (7)(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8)同桌对读。 (9)指名开火车轮读四句。 (10)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生读《千字文》第一课 二、小组合作读。 三、再品读韵律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千字文》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城中区仲泰小学设计人:谭汝敏 教材分析:《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教学目标: 1、能熟读成诵,从而正确认读汉字。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训练学生朗读古文的韵律感,从而达到熟读成诵。 3、读懂文意,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意,从而熏陶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策略: 1、朗读教学法,以读促学,以读带学。 2、合作探究法,学习小组相互讨论,相互启发,合作探究领会文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背诗导入: 师: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下面我们把背诵的《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注意打好节拍。(生齐背)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 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千字文》21课时教案-江彩霞

《千字文》之《晋楚更霸》教案 教学内容: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能力目标: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难点: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2)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3)过渡:《千字文》三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二、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一)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晋楚更霸 (jìn chǔ gēng bà),赵魏困横 (zhào wèi kùn héng)。 假途灭虢 (jiǎ tú miè guó),践土会盟 (jiàn tǔ huì méng)。 何遵约法 (hé zūn yuē fǎ),韩弊烦刑 (hán bì fán xíng)。 (3)指名领读。 (4)齐读。 (5)(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如果你的同桌遇到了困难就请你当小老师帮帮他。 (6)同桌对读。 (7)指名开火车轮读三句。 (8)全班齐读。 (二)再品读韵律 (1)过渡:同学们读得真棒,字音全都读准了,但要读得再好一点儿还要注意四个小标点呢!逗号和句号在提醒我们要注意停顿,我们读的时候可要注意呀!如果读音准确,声音响亮,注意停顿,这样读起来就更好听了,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好吗?

《千字文》第十六课时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十六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罗源学校设计人:苏玉莲 一、教学内容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北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二、教学目标 1. 教学“都邑华夏,东西二京。北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3.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点 1. 通过诵读,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 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四、教学难点 通过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五、课前准备 1. 录制配乐故事 2.《千字文》(片段)朗读录音。 3、古琴乐曲。 六、教学过程 1. 激趣导入 (1)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个故事,播放正文(见《千字文》第25页)的故事。 (2)故事听懂了吗?有意思吗?古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动听的韵律歌。这本《千字文》,它由一千个不重复的字组成,读起来也非常动听,老师请大家听一听好吗? (3)播放《千字文(片段)》录音。 (4)指名谈谈听后的感受。 (5)过渡:《千字文》四字一句,读起来就像一首诗,让我们觉得像歌一样委婉动听。老师和大家一起来念一念,感受它的韵律美,好吗? 2. 初读正字音 (1)(出示带拼音的字幕)有些字大家可能没见过,但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准,自己练习一下,读得好的同学等会儿老师请他当小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读! (2)学生自由练读,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指名读,相机正音,重点指导“邑”、“邙”、“郁”、“泾”、“殿”、的读音。 (4)在正音的过程中相机理解“都邑”、“浮渭”、“飞泾”、“盘郁”、的意思。 (5)指名领读。 (6)齐读。 (7)(出示去拼音的字幕)去掉拼音大家能读好吗?同桌的两位相互合作一下吧,你读我听,我读你听。如果你的同桌读得好,请你伸出大拇指夸夸他,

《千字文》第三十二课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三十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下布学校设计人黄秀红黄佾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字,注意“嫡、嗣、祭、祀、烝、稽、颡、悚”的读音。 (2.)能正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3.)了解古代家庭等级及祭祀礼仪。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够理解课文大意,并能背诵课文,达到积累语言的目的。 3、情感目标:能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品味课文,体会课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大意。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指名背诵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 今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十二课的内容。 1、自读自悟法。 让学生自学自读,学生通过参考注释,反复阅读,交流,悟出每句话的意思。 2、积累法。 这篇课文是写古代继承制度和祭祀礼仪,没有具体事例和故事。教学中利用相关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3、反复诵读法。 采用多种形式诵读课文体会韵律美的同时,有效背诵课文。 反复诵读,体会四字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 (1、)采用多种方式朗读,比如开火车读;男女生互相评读;比赛读等。 (2、)按照原文填空朗读:嫡后嗣续,祭祀()。()再拜,悚惧()。“稽颡再拜,悚惧恐惶。”一次又一次的行跪拜礼,在祭拜祖先的时候,诚敬恭谨、严肃矜庄。这句诗表现了古人行祭祀礼是虔诚的心情,要再理解意思的基础上读出情感。 4、运用拓展故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较为形象、直观,因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诵读还需以讲故事的手段进行。所以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我国历史上的故事与传说,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与诵读课文。积淀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走进中国历史,走进古代先贤。从而更多地了解古代优秀文化,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师可以讲述《苏武牧羊》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三、指导背诵。

《千字文》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城中小学设计人:梁卓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识记《云腾致雨》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2.能力目标:掌握阅读《千字文》的方法,能熟读《千字文》中的第五句到第九句,并做到当堂成诵。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学天文、学地理等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解读各词意思,理解每句大意。 教具准备:《千字文》注释。 教学素材:《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云腾致雨(yún téng zhìyǔ), 露结为霜(lùjiéwéishuāng)。 金生丽水(jīnshēnglìshuǐ), 玉出昆冈(yùchūkūngāng)。 剑号巨阙(jiàn hào jùquè), 珠称夜光(zhūchēngyèguāng)。 果珍李柰(guǒzhēnlǐnài), 菜重芥姜(càizhòngjièjiāng)。 剑号巨阙(jiàn hào jùquè), 珠称夜光(zhūchēngyèguāng)。 果珍李柰(guǒzhēnlǐnài), 菜重芥姜(càizhòngjièjiāng)。 海咸河淡(hǎixiánhédàn), 鳞潜羽翔(línqiányǔxiáng)。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4、学生试着读一次。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云气升到天空,遇冷就形成雨;露水碰上寒夜,很快凝结为霜。黄金产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仑山岗。 解释词语 ①丽水:即丽江,又名金沙江,出产黄金。 ②昆冈:昆仑山。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解释词语 ①巨阙(què):越王允常命欧冶子铸造了五把宝剑,第一为巨阙,其余依次名为纯钩、湛卢(zhàn lú)、莫邪(mòxié)、鱼肠,全都锋利无比而以巨阙为最。 ②夜光:《搜神记》中说,隋侯救好了一条受伤的大蛇,后来大蛇衔了一颗珍珠来报答他情,那珍珠夜间放射出的光辉能照亮整个殿堂,因此人称夜光珠。 ③柰(nài): 果木名,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果小。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最锋利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水果里最珍贵的是李子和奈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姜 解释词语。 ①龙师:相传伏羲氏用龙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 “龙师”。②火帝:神农氏用火给百官命名,因此叫他“火帝 ”。③鸟官:少昊(hào)氏用鸟给百官命名,叫他“鸟官”。④人皇:传说中的三皇之一。 《史记·补三皇本纪》中说:“人皇有九个头,乘着云车,驾着六只大鸟,兄弟九人,分掌九州,各立城邑,共传了150代,合计45600年。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海水是咸的,河水是淡的,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 (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千字文》第三十三课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三十三课教学设计 设计单位:下布小学设计人:叶玉英 教学分析:《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轮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注释能够理解课文大意。 2、运用多种方法诵读、品读课文,体会课文韵律美的同时,能够背诵课文。 3、运用多种方法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如“驴、骡、犊、特、骇、跃、骧”等。掌握生字的书写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4、在诵读与背诵中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经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正确的与人沟通,提高警惕性,做到居安思危。 教学重点: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教学难点:通过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引入新课。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三十三课。请同学们看书中的内容。教师口述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然后同桌互相读一读。) 师:板书课题。 二、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朗读。 本课时的生僻字稍多,因此一定要重视让学生自己通过查字典的方式辨识生字,遇到难度的生字要多读几遍。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把读不准的字圈出来进行反复阅读。然后运用多种方法自学生字,如熟字加偏旁法学习“执”和“热”,字形归类法学习“驴、骡、犊、特、骇、跃、骧”在文中的意思,在生字记忆的同时帮助学生在稍后的内容理解方面扫除字词障碍。 驴骡犊特,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捕获叛亡。 我们要开始读书了,大家要做到: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并皆要。 1、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听每一个字的发音。) 2、师领读:(要求:学会每一个字的发音。) 3、生领读:(要求:把不认识的字记下来。) 4、生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文,可指读,也可以滑读。) 5、生齐读:(要求:注意语气,不喊读也不唱读。) 6、男女生赛读:(比一比,谁读得好。)

《千字文》第二课

第二课 1、欣赏园 jīn 金s hēnɡ 生 lì 丽 s huǐ 水, yù 玉 c hū 出 kūn 昆 ɡānɡ 冈。 j iàn 剑 hào 号 jù 巨 q ua 阙, z hū珠c hēnɡ 称 ya 夜 ɡuānɡ 光。 ɡuǒ 果 z hēn 珍 lǐ 李 nài 柰, cài 菜 z h?nɡ 重 j ia 芥 j iānɡ 姜。 hǎi 海x ián 咸 h? 河 dàn 淡, lín 鳞 q ián 潜 yǔ 羽 x iánɡ 翔。 l?nɡ 龙 s hī 师 h uǒ 火 dì 帝, n iǎo 鸟ɡuān 官 r?n 人 h uánɡ 皇。 s hǐ 始 z hì 制 w?n 文 zì 字, nǎi 乃 fú 服 yī 衣 s hɑnɡ 裳。 2、知识窗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译文】金子生于金沙江底,玉石出自昆仑山岗。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译文】最有名的宝剑叫“巨阙”,最贵重的明珠叫“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译文】果子中最珍贵的是李和柰,蔬菜中最看重的是芥和姜。柰:读音nài ,苹果的一种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译文】海水咸,河水淡;鱼儿在水中潜游,鸟儿在空中飞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译文】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都是上古时代的帝皇官员。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译文】有了仓颉,开始创造了文字,有了嫘祖,人们才穿起了遮身盖体的衣裳。 3、实践区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仓颉造字》的故事吗?从故事中去了解文字的产生吧! 仓c āng 颉ji ? 造z ào 字z ì 古 g ǔ 时sh í 候h ?u 没m ?i 有y ǒu 文w ?n 字 z ì , 黄 hu áng 帝 d ì 统 t ǒng 一y ī 中 zh ōng 原 yu án 后h ?u , 命 m ìng 大 d à 臣 ch ?n 仓 c āng 颉ji ? 造z ào 字 z ì 。一y ì 天 ti ān , 仓 c āng 颉ji ? 看k àn 见 ji àn 一 y ì 片 pi àn 树sh ù 叶 y a 落lu ? 下xi à 来l ái , 上 sh àng 面 mi àn 有y ǒu 个g a 兽 sh ?u 蹄 t í 印y ìn 。他 t ā 就ji ù 想xi ǎng :不b ù 同 t ?ng 种 zh ǒng 类l ai 兽 sh ?u 的 de 蹄 t í 印y ìn 都d ōu 不 b ù 一 y í 样y àng ,世sh ì 上 sh àng 万w àn 物 w ù 不 b ù 也y ě 各 g a 有y ǒu 特 t a 征 zh ēng 么 me ? 抓 zhu ā 住zh ù 特t a 征 zh ēng ,画hu à 出ch ū 图 t ú 像 xi àng ,不 b ù 就ji ù 是sh ì 字 z ì 吗 ma ? 从c ?ng 此 c ǐ ,他 t ā 注zh ù 意 y ì 观 gu ān 察ch á 各 g a 种 zh ǒng 事sh ì 物 w ù , 终 zh ōng 于y ú 造z ào 出ch ū 了 le 文w ?n 字 z ì 。 4、 资料袋 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下雨的时候,雨水会把 地层里盐溶解后送到大海里。海水在阳光的照射

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案 第1课《天地玄黄》 第一课时 执行时间:2011、 教学目标: 1、识记《天地玄黄》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天地玄黄》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 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 辰宿列张(chén xiǔ liè zhāng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昃:读音zè ,意为太阳偏西。 4、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拓展活动:神奇汉字 五、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歌。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执行时间:2011、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寒来暑往(hánl ái shǔ wǎng), 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lǜ lǚ táo yáng)。 二、解释句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四、小组交流。 1、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2、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千字文全文

千字文原文全文 〔梁〕敕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撰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馀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吊民伐罪周发殷汤坐朝问道垂拱平章爱育黎首臣伏戎羌遐迩一体率宾归王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化被草木赖及万方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傍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既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策功茂实勒碑刻铭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乂密勿多士寔宁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九州禹迹百郡秦并岳宗泰岱禅主云亭雁门紫塞鸡田赤城昆池碣石钜野洞庭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治本于农务资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税熟贡新劝赏黜陟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贻厥嘉猷勉其祗植省躬讥诫宠增抗极殆辱近耻林皋幸即两疏见机解组谁逼索居闲处沉默寂寥求古寻论散虑逍遥欣奏累遣戚谢欢招渠荷的历园莽抽条枇杷晚翠梧桐蚤凋陈根委翳落叶飘摇游鹍独运凌摩绛霄耽读玩市寓目囊箱易輶攸畏属耳垣墙具膳餐饭适口充肠饱饫烹宰饥厌糟糠亲戚故旧老少异粮妾御绩纺侍巾帷房纨扇圆絜银烛炜煌昼眠夕寐蓝笋象床弦歌酒宴接杯举觞矫手顿足悦豫且康嫡后嗣续祭祀烝尝稽颡再拜悚惧恐惶笺牒简要顾答审详骸垢想浴执热愿凉驴骡犊特骇跃超骧诛斩贼盗捕获叛亡布射僚丸嵇琴阮啸恬笔伦纸钧巧任钓释纷利俗竝皆佳妙毛施淑姿工颦妍笑年矢每催曦晖朗曜璇玑悬斡晦魄环照

千字文教案

《千字文》教学设计 新城小学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1、简介《千字文》 2、学习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二、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初步训练学生的韵律感,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熟读成诵。 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三、教学重难点 1、读准字音,认识汉字,理解意思。 2、熟读成诵,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 3、学以致用,把学到的汉字进行运用并进行拓展延伸。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我们会背很多的唐诗。下面我们把《唐诗三百首》中的诗背诵一下。(生齐背)

吟诵着如此美妙的古诗文,我们觉得这些古代的大诗人真是太有文采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秀的文化遗产,你们想知道这些伟大的诗人小时候读什么书入门的吗? 《千字文》就是其中一本,板书《千字文》。 2、简介《千字文》: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国学启蒙教材,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构思精巧、气势雄浑,条理贯穿,妙语连珠、文采斐然,全文共250句,每四字一句,字不重复,句句押韵,有条不紊的介绍了有关自然、社会、历史、地理、伦理、教育、人物掌故以及作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和道理,以及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 3、听故事: 相传,梁武帝一生戎马倥偬,他很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在太平时期多读些书。由于当时没有一本适合的启蒙读物,起初,他令一位名叫殷铁石的文学侍从,从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手迹中拓下一千个各不相干的字,每纸一字,然后一字一字地教学,但杂乱难记。梁武帝寻思,若是将这一千字编撰成一篇文章,岂不妙哉。于是,他召来自己最信赖物。周兴嗣接受任务回到家后,苦思冥想了一整夜,思如泉涌,边吟边书,终将这一千字联串成一篇内涵丰富的四言韵书。梁武帝读后,拍案叫绝。即令送去刻印,刊之于世。这就是流传至今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周兴嗣因出色地编撰了《千字文》深得梁武帝的赞赏,提拔为佐撰国史。不过,据说周兴嗣因一夜成书,用脑过度,次日,已鬓发皆白。 同学们肯定迫不及待想学习《千字文》吧?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这本才子奇书的魅力吧! (二)学习前两句 1、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2、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千字文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三课时教案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中年段,在语文学习上是由识字转为阅读阶段,此课程是语文识字学习的巩固和拓展。千字文共1000字,部编语文教材在低年段识字共1600字,千字文的文本内容与低年段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识字表中相重合的生字有552个。三年级的学生在识字基本上能够进行自主识字,个别的生字需要教师在课堂引导。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国学校本课让学生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在行为习惯、价值观上的正确导向。千字文有韵律,适合学生进行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果珍李柰,菜重芥姜。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2. 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4.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2. 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课前准备】 ppt、千字文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 一、复习导入 1.背诵前四句。 2.含有天和地的词语(感天动地)(冰天雪地)(欢天喜地)(铺天盖地)(惊天动地)(顶天立地)(天长地久)(天寒地冻)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千字文》。 二、复习《千字文》的学习方法。 1.字正腔圆知读音 字正,就是发音一定要正确;腔圆,就是字要发的圆润,宏亮。 2.手舞足蹈读节奏 可以利用手脚拍打节奏读《千字文》,复习前8句。 3.借助资料知其意 利用图片,注释来理解每一句千字文的意思。 4.摇头晃脑出感情 可以学习古人那样摇头晃脑有感情地读千字文。 三、接着学习《千字文》第9-16句。 出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第一章(自然章)9-16句。 (一)字正腔圆知读音 1.学生自由朗读文章,当遇到难读的或者不会读的字,多读几遍。看谁读得最准,学得最快。 2.请学生代表试读文章,其他同学听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评价手势:读音全部正确,请你做个“对号”的手势。哪里读的不太好,你想提小建议,请你做出“献爱心”的手势。 3.请同学相互纠正关键字的读音。师重点指导“腾”“阙”“称”“柰”“芥”“鳞”“潜”“翔”的读音。强调“称”多音字。 4.听朗老师范读。 同学们,老师读得怎么样?谁能来评价一下? 5.生评价。(响亮,准确,有节奏等) (二)手舞足蹈读韵律 上节课你发现了千字文的韵律之美,今天学习的9—16句你能发现韵律吗?霜、冈、光、姜、翔都是带有ɑnɡ的音。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不能尝试着用手创作拍打出一个节奏呢? 1.全体学生拍手读。 2.男女生合作拍手读。

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教案

《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教案 设计意图: 《千字文》成书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是我国最早的蒙学教材,国学文化的精髓。也是少年宫经典诵读专业的必选教材之一。孩子们在朗读、背诵时体会祖先的智慧,领略祖国的灿烂文化,自然风貌;还可以用最简洁、最便捷的方法学习历史。 本次课告诉孩子们是谁发明了文字,谁是第一个制作服装的人,以及尧舜禅让的历史。 教学目标: 1、学习古文中的动词“始”、“制”,副词“乃”。 2、知道开始发明文字的是仓颉,制作服装的是嫘(léi)祖。 了解尧舜禅让的历史。 3、背诵原文。 教学重点:知道因为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发明了文字和服装。 教学难点:了解“有虞陶唐”的含义。 教学内容:《千字文》第三课第二讲 原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交代授课内容。 二、教师领读课文。 三、讲解“始制文字”。

1、刚才老师领读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什么?我们现在学习,交流离不开文字。在远古的时候是没有文字的,那么,文字是怎么来的呢? 2、故事《仓颉造字》 传说,远古时有一个部落首领叫皇帝。他的手下有一个聪明的人叫仓颉。皇帝先派仓颉管理牲畜的数目和粮食的多少。仓颉很聪明,做事又尽心尽力,很快就熟悉并记住了所管理的牲畜和粮食的数量,从来不出差错。可慢慢地,牲畜、粮食的储藏在逐渐增加,数目不断变化,光靠脑袋已经记不住了。当时有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的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畜、粮食,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数目。但时间一长,这个办法也行不通了。因为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而减少时把绳子上的结解开可就麻烦了。后来,仓颉又在绳子上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理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个方法一直用了好几年。 皇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就让他管理越来越多的事情。每次狩猎的分配、部落人口的增减,也全部叫仓颉管理。仓颉又犯难了,这么多事情再用添绳子、挂贝壳以经记不清了。怎样才能不出差错呢? 一天,仓颉同大家一起去打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看到几个人为走哪条路争得面红耳赤。一个坚持要往东,说东边有羚羊;一个要往北,说前边可以追到鹿群;一个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过去就打不到了。仓颉一问才知道,原来他们是看到地下野兽留下

千字文第六课时教学设计

《千字文》第六课时教案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处于中年段,在语文学习上是由识字转为阅读阶段,此课程是语文识字学习的巩固和拓展。千字文共1000字,部编语文教材在低年段识字共1600字,千字文的文本内容与低年段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识字表中相重合的生字有552个。三年级的学生在识字基本上能够进行自主识字,个别的生字需要教师在课堂引导。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国学校本课让学生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进而有利于学生在行为习惯、价值观上的正确导向。千字文有韵律,适合学生进行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 1.回顾之前所学内容,能够流利进行背诵。 2.学习千字文吟唱和手势动作。 【教学目标】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2. 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4. 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感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热爱祖国文字并从中受到熏陶。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诵读,能够读准字音,认识汉字。 2. 理解意思,懂得文中所涉及到的故事。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在读的基础上背诵。 【课前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背诵之前第一章所学内容。 2.巩固所学拓展知识 (1)《千字文》的作者是(周兴嗣)。

(2)我国古代蒙学教材“三百千”的“千”指的是(《千字文》)。 (3)带有“天”“地”字的成语: 天寒地冻天荒地老天经地义天长地久 感天动地冰天雪地欢天喜地开天辟地 (4)你还知道有关天气的哪些成语? 云淡风轻万里无云秋高气爽碧空万里 碧空如洗冰雪严寒风和日丽春暖花开天寒地冻风雨交加 (5)你还学过哪些词语第二个字读成轻声的? 称呼类:奶奶、爸爸、妈妈、姐姐 叠字:说说、看看、猜猜、试试、想想 带子字:房子、桌子、孩子、兔子、包子、脖子 语气词:好啊、是吗、你呢、 特殊记忆:狐狸、罐头、巴掌、结实、刺猬、规矩、合同、记性 (6)闻名遐迩(遐迩闻名):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 遐迩一体:指远近犹如一个整体。形容协调统一。 形容名声很大的词语: 举世闻名驰名中外扬名四海名满天下 远近闻名名声赫赫鼎鼎有名如雷贯耳 二、复习《千字文》的学习方法。 1.字正腔圆知读音 2.手舞足蹈读节奏 3.借助资料知其意 4.摇头晃脑出感情 三、跟着音频,学习吟唱。 《千字文》是一部生动优秀的小百科。它韵律美,可也用不同的节奏读,也可用不同的节奏来唱。下面我们再欣赏《千字文》歌曲吧! 四、学习动作。 五、谈收获。

二(1)千字文教案

年级二年级 科目传统文化 教师 2013-2014 学年第一学期

第1课《天地玄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识记《天地玄黄》中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天地玄黄》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天地玄黄(tiān dì xuán huáng), 宇宙洪荒(yǔ zhòu hóng huāng)。 日月盈昃(rì yuè yíng zè), 辰宿列张(chén xiǔ liè zhāng 1、学生看教材认真倾听,标记出生字、新词、难点。 2、结合注释初步感知诵读内容。 3、体会教师诵读的节奏和韵律。 二、结合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 1、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全班交流。 3、解析句子。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玄,天也;黄,地之色也;洪,大也;荒,远也;宇宙广大无边。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太阳有正有斜,月亮有缺有圆;星辰布满在无边的太空中。昃:读音zè ,意为太阳偏西。 4、教师小结。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3、小组交流。

4、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5、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四、拓展活动:神奇汉字 五、课外延伸:二十四节气歌。 课下搜集古时描写四时更替、宇宙变化的语句,并交流。

教学目标: 1、识记生僻的字 2、找出韵律,熟读并尝试背诵 教学过程: 一、教师有感情、有节奏、有韵味地范读。 寒来暑往(hánl ái shǔ wǎng), 秋收冬藏(qiū shōu dōng cáng)。 闰余成岁(rùn yú chéng suì), 律吕调阳(lǜ lǚ táo yáng)。 二、解释句子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寒暑循环变换,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秋季里忙着收割,冬天里忙着储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在闰年里;古人用六律六吕来调节阴阳。 三、学生练读 1、学生认真跟读。 2、学生自读。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朗读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朗读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并随时加以指导。 (2)同桌互读。相互评价优点与不足,通过练习加以纠正。(3)同桌合作读,一人一句。 四、小组交流。 1、指名读,师生针对诵读时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进行评价。 2、师生共同放声齐读。 五、拓展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