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S技术复习题

3S技术复习题
3S技术复习题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测试卷

2007年9月1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据此回答1~2题:

1、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

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

2、上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3.我国某个地理野外考察队相隔约一个小时看到GPS接收机分别显示如右图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

A.向东南方向行进B.行进的相对高度达到

1 000米

C.看到的树种多属于常绿硬叶树D.19:07:58时所到地已

是黑夜

4.在救援中应用GPS全球定位技术可以帮助救援者()

①快速确定位置②快速赶到并实施救援③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④消除灾害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06年,全国“城市数字管理”经验交流会在扬州召开。关于“数字化”错误的是()

A.“数字地球”即数字化、信息化的虚拟地球

B.“数字城市”有利于加强城市的管理

C.“数字校园”能使更多的人共享教育资源

D.“数字化”管理不需要人的参与

读“同纬度地区等降水量线图(单位:㎜),判断6题。

6.若想获得甲区域的卫星影像资料主要利用的技术手段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数字地球

7.“导航、授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GPS)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绕地球运转,接受并传递信息。如果要确定一个人(或船只、车辆、飞机等)所处的位置,使用的卫星不能少于 ( )

A、一颗

B、两颗

C、三颗

D、六颗

8.目前,发达国家已开始把GPS技术引入农业生产,即所谓的“精准农业耕作”。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GPS在“精准农业耕作”中可()

①获取农田信息②分析处理获取的信息③决策管理措施④将产量和土壤状态信息装入带GPS 设备的喷药、施肥设备

A.①②③④B.①④

C.②③④D.①②

读某地理信息技术工作的主要环节示意图回答9-10题。

9.图中反映的地理信息技术可能是()

A.全球定位系统B.遥感技术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10.图中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A.应用与汽车、船舶、飞机等导航服务B.主要应用于城市管理

C.可对自然灾害进行精确的分析、评估D.获取信息源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

11.关于遥感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利用遥感技术可计算种植面积,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

B.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C.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为矿产资源的调查提供重要依据和线索

D.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只是设想,目前尚未投入使用

12. 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初期,救灾人员无法进入,为及时了解震区受灾的整体状况,最宜采取下列哪种技术手段

A.GIS

B.GPS

C.RS

D.SP

13. 传感器记录地物信息的方式为()

①电磁波②光谱③数据磁带④影像胶片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下列分辨率所获得的遥感影像显示的地物细节最清晰具体的是()

A、0.61米

B、1米

C、4米

D、30米

15.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有()

①用数字化手段统一处理地球问题②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并使普通百姓能够通过一定方式方便地获得他们想了解的有关地球的信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关于遥感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错误的是()

A.利用遥感技术可计算种植面积,并根据作物生长情况估计产量

B.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

C.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为矿产资源的调查提供重要依据和线索

D.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环境监测只是设想,目前尚未投入使用

17.下列关于3S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GPS中,如果地面接收机接收到4颗以上卫星的信息,就可计算并显示出处在运动

状态中的接收机的运动速度和预测运动方向

B.遥感技术可以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但不能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替

C.2005年5月,我国对珠峰高度进行了新的测量,科考人员随身携带了GPS,主要是

为了避免在复杂的地形中迷失攀登方向

D.利用RS可以预测气象灾害,利用GIS可以模拟气象灾害

1

2 18.下列关于地理信息系统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地理信息的一种工具

B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处理、分析地理信息的一种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计算机采集、存储、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一种技术与工具

D .地理信息系统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迅速 19.遥感技术应用的领域包括( )

①资源普查 ②灾害监测 ③环境监测 ④工程建设及规划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0.能够为在无人区进行科学考察的科技工作者全天候提供本人具体地理位置的技术是( ) A .RS 技术 B .GIS 技术 C .GPS 技术 D .GSM 技术 21.2009年8月上海某出租车公司给所属出租车安装了GPS 电话调度终端,在郊区也可以接受电话调派了。使郊区居民也能像市区乘客一样享受“电话叫车”。该出租车公司在中心调度系统中快速查询本公司出租车的位置信息,所采用的技术是:

A .RS

B .GIS

C .RS 和GPS

D .GIS 和GPS 22.有关遥感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探测的范围大,能动态反映事物的变化

B 、用途广,可广泛有于农业、林业、地质、海洋、水文、气象、测绘、环境保护、防灾救灾和军事等许多领域

C 、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

D 、它需要运用24颗人造卫星才能快速、准确完成各项任务 23.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谱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与防灾减灾据此回答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②检测植物病害情况 ③区分落叶树与长绿树④检测草场退化情况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

2009年11月中旬,我国北方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雨雪灾害,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湖北、陕西、新疆、宁夏等8省(区)近千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亿元。3S 技术在抗灾救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回答24—25题。

24.本次雨雪灾害,国家气象局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天气预报时的卫星云图主要是通过什么技术获得的:

A .RS

B .GIS

C .GPS

D .PTS

25.在大雪中前行的司机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前进的方向,需要借助的是( )

A .全球定位系统

B .遥感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2009 年 8 月 7 日,第 8 号台风“莫拉克”在台湾南部花莲登陆,阿里山(过程)地区降水量为3139mm ,连续两天超过1O00mm ,强降水导致台湾南部地区发生50年来最严重水灾。据此回答 26题。

26.台湾防汛部门,密切注意河流汛情,采取的合理手段是

A .利用 GPS 技术,分析河流流量变化情况

B .利用 GIS 技术,定位水流速度

C .利用 RS 技术,确定泛滥河段

D .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泛滥

27.下列关于RS 、GPS 、GIS 说法错误的是 ( )

A .RS 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获取

B . GIS 主要用于对地理信息数据惊醒管理、查询、更新、分析和应用评价

C .GPS 主要用于获取地理信息

D . RS 、GPS 、GIS 独立发展,相互之间没有促进作用

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运行时速达200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5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回答28题。

28.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 .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29.寻求两点之间最短、最快或景点最多的路径等可借助于( )

地理信息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球卫星系统

水稻是亚洲主要的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是保障其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完成29题。 29.实时监测和预报水稻病虫害灾情所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数字地球

B.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地球

D.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

2009年12月30日凌晨,中石油柴油管道发生泄漏,有大量漏油进入赤水河,并流入渭河。据此回答30题。

30.为迅速检测和分析其发展变化趋势,保证沿黄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可以借助的现代化技术是 ①全球定位系统 ②遥感技术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雷达技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① 高中地理必修三《地理信息技术》测试卷答题卡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完整版)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1. 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A.动态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 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 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 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 7.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物理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 D.概念结构设计 8.[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 B.进程 C.事务 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 客观存在的属性 C. 客观存在的特性 D. 某一具体事件 11. 数据库系统中, DBA表示[ ] 。 A.应用程序设计者 B. 数据库使用者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附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1. 8086和8088的引脚信号中, D 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 A.CLK B.INTR C.NMI D.ALE 2. 下面的哪项是有效标识符: B A . 4LOOP: B. DELAYIS: C. MAIN A/B: D. GAMA$1: 3. 如图所示的三态输出电路,当 A 时,V B≈V DD。 A. E(ENABLE)=1, A=1 B. E(ENABLE)=1, A=0 C. E(ENABLE)=0, A=1 D. E(ENABLE)=0, A=0 4. 设(SS)=2000H,(SP)=0100H,(AX)=2107H,则执行指令PUSH AX 后,存放数据21H的物理地址是 D 。 A. 20102H B. 20101H C. 200FEH D. 200FFH 5. 汇编语言中,为了便于对变量的访问, 它常常以变量名的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可以认为它是存放数据存储单元的 A 。 A.符号地址B.物理地址C.偏移地址D.逻辑地址 6.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 A 。 A. CX B. BX C. BP D. DI (C)7. 执行下列程序段: MOV AX,0 MOV BX,1 MOV CX,100 AA:ADD AX,BX INC BX LOOP AA HLT 执行后的结果:(AX)= ,(BX)= 。 A. 5050,99 B. 2500,100 C. 5050,101 D. 2550,102 8. 假设V1和V2是用DW定义的变量,下列指令中正确的是 A 。 A.MOV V1, 20H B.MOV V1, V2 C.MOV AL, V1 D.MOV 2000H, V2 9. – 49D的二进制补码为 A 。

《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业试题【精品范文】

《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业试题 《微机原理及应用》作业试题 一、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8086/8088CPU的复位后开始执行的第一条指令的地址为FFFFH。() A.错误 B.正确 2.采用直接寻址输入/输出指令的最大端口地址为0FFH。 () A.错误 B.正确 3.若各中断源的优先级是一样的,则可用自动循环优先级来实现。() A.错误

B.正确 4.DMA控制器8237A现行字节数寄存器的值减到0时,终止计数。() A.错误 B.正确 5.ROM必须定时刷新,否则所存信息就会丢失。() A.错误 B.正确 二、多选题 (共 3 道试题,共 12 分) 1.常用的输入设备有( ) A.键盘

B.鼠标 C.触摸屏 D.显示器 2.可以实现在数据段中保留10H个字节单元的指令有?( )。 A.DW 08H?DUP(?) B.DB 10H?DUP(?) C.DB 8 DUP(2 DUP(?)) D.DD 4 DUP(?) 3.8086/8088?CPU响应硬中断NMI和INTR时,相同的条件是?( )。 A.允许中断 B.当前指令执行结束

C.CPU工作在最大组态下 D.不处于DMA操作期间 三、单选题 (共 17 道试题,共 68 分) 1.地址译码器的输入端应接到( )上。 A.控制总线 B.数据总线 C.地址总线 D.外部总线 2.串行异步通信传输的主要特点是( ) A.通信双方不必同步 B.每个字符的发送是独立的

C.字符之间的传送时间长度应相同 D.字符发送速率由波特率决定 3.8086系统中内存储器地址空间为1M,而在进行I/O读写是,有效的地址线是() A.高16位 B.低16位 C.高8位 D.低8位 4.8086CPU在执行MOVAL,[BX]指令的总线周期内,若BX 存放的内容为1011H,则BHE和A0的状态是()。 A.0,0 B.0,1

微机原理与应用试题库(附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库 1. 8086 和 8088 的引脚信号中,D为地址锁存允许信号引脚。 A. CLK B. INTR C.NMI D.ALE 2.下面的哪项是有效标识符:B A . 4LOOP : B. DELAYIS : C. MAIN A/ B : D.GAMA$1 : 3.如图所示的三态输出电路,当 A 时, V B≈V DD。 A. E(ENABLE)=1, A=1 B.E(ENABLE)=1, A=0 C. E(ENABLE)=0, A=1 D.E(ENABLE)=0, A=0 4. 设 (SS)=2000H , (SP)=0100H , (AX)=2107H ,则执行指令PUSH AX后,存放数据21H 的物理地址是 D。 A. 20102H B. 20101H C. 200FEH D. 200FFH 5. 汇编语言中,为了便于对变量的访问, 它常常以变量名的形式出现在程序中, 可以认为它是存放数据存储单元的A。 A.符号地址B.物理地址C.偏移地址 D .逻辑地址 6. 下列四个寄存器中,不能用来作为间接寻址方式的寄存器是A。 A. CX B. BX C. BP D. DI (C)7. 执行下列程序段: MOV AX ,0 MOV BX ,1 MOV CX , 100 AA : ADD AX ,BX INC BX LOOP AA HLT 执行后的结果:(AX)=,(BX)=。 A. 5050 , 99 B. 2500, 100 C. 5050 , 101 D. 2550 , 102 8. 假设 V1 和 V2 是用 DW 定义的变量,下列指令中正确的是A。 A . MOV V1, 20H B. MOV V1, V2 C . MOV AL, V1D. MOV2000H, V2 9. –49D 的二进制补码为A。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151617181920 D C C B C A D B C A C A D D B C B C A B 1. 组织层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 ]。 A.外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B.关系模型,网络模型,层次模型 C.1:1的联系,1:n的联系,n:m的联系 D.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约束条件 2在关系模型中,任何关系必须满足约束条件包括实体完整性、[ ]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A.动态完整性 B.数据完整性 C.参照完整性 D.结构完整性 3 SQL Server 中的角色是[ ]。 A. 一个服务器登录 B. 一个数据库用户 C. 一组权限的集合 D. 一个服务器用户 4.当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改变时,应用程序无需改变,这样的特性称为数据的[ ]。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程序无关性 D.物理无关性 5.下列哪个不是以处理大量数据为中心的应用程序的特点[ ]。 A.涉及的数据量大 B.数据需长期联机保存 C.数据的计算复杂 D.数据可被多个应用所共享 6.E-R图适用于建立数据库的[ ]。 A.概念模型 B.结构模型 C.逻辑模型 D.物理模型 7. 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型属于[ ]。 A.需求分析 B.物理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 D.概念结构设计 8.[ ]记录了对数据库中数据进行的每一次更新操作。 A.后援副本 B.日志文件 C.数据库 D.缓冲区 9. [ ]是用户定义的一组数据库操作序列,是一个基本的不可分割的工作单元。 A.程序 B.进程 C.事务 D.文件 10.信息世界中,实体是指[ ]。 A.客观存在的事物 B. 客观存在的属性 C. 客观存在的特性 D. 某一具体事件 11. 数据库系统中, DBA表示[ ] 。 A.应用程序设计者 B. 数据库使用者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每题1分) 1.DB、DBMS和DB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 DB包括DBMS和DBS B. DBS包括DB和DBMS C. DBMS包括DB和DBS C. DBS与DB和DBMS无关 2.在数据库系统中,读脏数据是指一个事务读了另一个事务() A. 未更新的数据 B. 未撤销的数据 C. 未提交的数据 D. 未刷新的数据 3.加锁协议中规定“先申请先服务”的原则,可以避免数据库系统出现() A. 活锁 B. 死锁 C. 读-写冲突 D. 写-写冲突 4.语句DELETE FROM SC表明() A. 删除SC中的全部记录 B. 删除基本表SC C. 删除基本表SC中的列数据 D. 删除基本表SC中的部分行 5.数据库设计阶段分为() A. 物理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编程和调试阶段 B. 模型设计阶段、程序设计阶段和运行阶段 C. 方案设计阶段、总体设计阶段、个别设计阶段和编程阶段 D. 概念设计阶段、逻辑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实施和调试阶段 6.关系笛卡尔积运算记号R×S表示() A. R为关系名,S为属性名 B. R和S均为属性名 C. R为属性名,S为关系名 D. R和S均为关系名 7.在DB应用中,一般一条SQL语句可产生或处理一组记录,而DB主语言语句 一般一次只能处理一条记录,其协调可通过哪种技术实现() A. 指针 B. 游标 C. 数组 D. 栈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B. 任何一个包含两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BCNF C. 任何一个包含三个属性的关系模式一定满足3NF D. 任何一个关系模式都一定有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试题库(含答案)

一、问答题 1、下列字符表示成相应的ASCII码是多少? (1)换行0AH (2)字母“Q”51H (3)空格20H 2、下列各机器数所表示数的范围是多少? (1)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 0~255 (2)8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小数;0.996094 (3)16位二进制无符号定点整数;0~65535 (4)用补码表示的16位二进制有符号整数;-32768~32767 3、(111)X=273,基数X=?16 4、有一个二进制小数X=0.X1X2X3X4X5X6 (1)若使X≥1/2,则X1……X6应满足什么条件? X1=1 若使X>1/8,则X1……X6应满足什么条件?X1∨X2 ∨X3=1 (2) 5、有两个二进制数X=01101010,Y=10001100,试比较它们的大小。 (1)X和Y两个数均为无符号数;X>Y (2)X和Y两个数均为有符号的补码数。X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模拟试卷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模拟试卷答案 1.填空题(每格1分,总分20分) (1)数据库的保护功能主要包括确保数据的安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方面的内容。 数据的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2)事务的性质:原子性、__________、__________、持久性。一致性隔离性(3)在SQL中,CREATE VIEW 语句用于建立视图,如果要求今后对视图用UPDATE语句更新数据时必须满足于查询中的表达式,则应当在CREATE VIEW 语句中使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短语。WITH CHECK OPTION (4)视图是一个虚表,它是从____________中导出的表,在数据库中只存放视图的____________,不存放视图的____________。 基本表或视图定义数据 (5)数据库设计应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___________特性的设计,二是_____________特性的设计。结构行为 (6)关系数据操作语言(DML)的特点是:操作对象与结果均为关系、操作的非过程性强、语言一体化、并且是建立在数学理论基础之上。DML包括数据查询和________两种数据操作语句。数据更新 (7)使用游标的步骤为:定义游标、打开游标、__取出记录____________、关闭游标(释放游标)。 (8)信息的三种世界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数据世界,其中数据世界又称为计算机世界。信息的现实世界信息世界 (9)从关系规范化理论的角度讲,一个只满足1NF的关系可能存在的四方面问题是:数据冗余度大、__________________异常、__________________异常和 __________________异常。插入修改删除 (10)在SQL中,通配符%表示__________________,下划线_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任何长度的字符串一个任意字符 2.单选题(每题2分,总分20分) (1)以下____B___采用了自底向上的设计分析方法 A)需求分析B)概念结构设计 C)逻辑结构设计D)物理结构设计 (2)在视图上不能完成的操作是( D )。 A、在视图上定义新的视图 B、查询操作

(微机原理及应用)编程题试题集

重庆科技学院试卷库系统试卷库导出试卷 微机原理及应用-编程题(43题) 题序:0017题型:06难度:01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变量DATAX和DATAY定义如下: DATAX DW 0148H DW 2316H DA TAY DW 0237H DW 4052H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DATAX和DA TAY两个字数据相乘(用MUL)。答案: 解:(1) MOV AX, DATAX MUL DATAY MOV DATAY,AX MOV DATAY+2,DX 题序:0018题型:06难度:02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变量DATAX和DATAY定义如下: DATAX DW 0148H DW 2316H DA TAY DW 0237H DW 4052H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DATAX除以23(用DIV)。 答案: 解:(1) MOV AX, DATAX MOV BL, 23 DIV BL MOV BL,AH

MOV AH, 0 MOV DATAY, AX 。存放商 MOV AL,BL MOV DATAY+2, DX 。存放余数 题序:0002题型:06难度:03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BX中的数除以10,结果仍放在BX中。 答案: 解: MOV CL,0AH MOV AX,BX DIV CL MOV BX,AX 题序:0016题型:06难度:03分值:10.0章号:03节号:02 知识点: 。8086/8088指令系统 题干: 变量DATAX和DATAY定义如下: DATAX DW 0148H DW 2316H DA TAY DW 0237H DW 4052H 试编写一个程序段,实现将DATAX和DA TAY中的两个双字数据相加, 和存放在DA TAY和答案: 解:(1) MOV AX, DATAX ADD AX, DATAY MOV BX, DATAX+2 ADD BX, DATAY+2 MOV DATAY, AX MOV DATAY+2, BX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试题库 (附答案)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 。 .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的主要区别是 A.数据库系统复杂,而文件系统简单 B.文件系统不能解决数据冗余和数据独立性问题,而数据库系统可以解决 C.文件系统只能管理程序文件,而数据库系统能够管理各种类型的文件 D.文件系统管理的数据量较少,而数据库系统可以管理庞大的数据量 答案:B 3 。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 答案:A .数据库是在计算机系统中按照一定的数据模型 4 组织、存储和应用的 ① 支持数据库各种操作 , 的软件系统叫 ② DBMS ,由计算机、操作系统、 、数据库、应用程序及用户等组成的一个整体叫做 ③ 。 ① A.文件的集合 B.数据的集合 C.命令的集合 D.程序的集合 ② A.命令系统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系统 D.操作系统 ③ A.文件系统 B.数据库系统 C.软件系统 D.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案:①B ②B ③B 5.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6.数据库具有①、最小的②和较高的③。 ① A.程序结构化 B.数据结构化 C.程序标准化 D.数据模块化 ② A.冗余度 B.存储量 C.完整性 D.有效性 ③ A.程序与数据可靠性 B.程序与数据完整性 C.程序与数据独立性 D.程序与数据一致性 答案:①B ②A ③C 7.在数据库中,下列说法是不正确的。 A.数据库避免了一切数据的重复 B.若系统是完全可以控制的,则系统可确保更新时的一致性 C.数据库中的数据可以共享 D.数据库减少了数据冗余 答案:A 8.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微机原理试题及答案

学年第学期微机原理及应用(A)课程试卷 卷16 班级姓名得分任课教师 一、选择题:(每题分,共18分) 1、DMAC向CPU发出请求信号,CPU响应并交出总线控制权后将()。 反复执行空操作,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暂停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保持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进入等待状态, 直到DMA操作结束 2、有一个实时数据采集系统,要求10ms进行一次数据采集,然后进行数 据处理及显示输出,应采用的数据传送方式为()。 无条件传送方式查询方式 中断方式直接存储器存取方式 3、在数据传送过程中,数据由串行变并行,或由并行变串行的转换可通过 ()来实现。 计数器寄存器移位寄存器D触发器 4、8088 CPU输入/输出指令可寻址外设端口的数量最大可达()个。 128 256 16K 64K 5、CPU响应中断后,通过()完成断点的保护。

执行开中断指令执行关中断指令 执行PUSH指令内部自动操作 6、并行接口芯片8255A具有双向数据传送功能的端口是()。 PA口PB口PC口控制口 7、8088CPU处理动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指令周期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总线周期 8.堆栈是内存中()。 先进先出的ROM区域后进先出的ROM区域 先进先出的RAM区域后进先出的RAM区域 9、计算机中广泛应用的RS-232C实质上是一种()。 串行接口芯片串行通信规程(协议) 串行通信接口标准系统总线标准 5--1 10、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一般是由()芯片组成。 SRAM DRAM ROM EPROM 11、鼠标器是一种()。 手持式的作图部件手持式的光学字符识别设备 手持式的座标定位部件手持式扫描器 12、传送速度单位“bps”的含义是()。

2019年大学《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C) A. 算法的执行效率与数据的存储结构无关 B.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语句)的条数 C. 算法的有穷性是指算法必须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D. 以上三种描述都不对 (2) 以下数据结构中不属于线性数据结构的是(C) A. 队列 B. 线性表 C. 二叉树 D. 栈 (3) 在一棵二叉树上第5层的结点数最多是(B) 注:由公式2k-1得 A. 8 B. 16 C. 32 D. 15 (4) 下面描述中,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风格的是(A) A. 使用顺序、选择和重复(循环)三种基本控制结构表示程序的控制逻辑 B. 模块只有一个入口,可以有多个出口 C. 注重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D. 不使用goto语句 (5) 下面概念中,不属于面向对象方法的是(D) 注:P55-58 A. 对象 B. 继承 C. 类 D. 过程调用 (6) 在结构化方法中,用数据流程图(DFD)作为描述工具的软件开发阶段是(B)

A. 可行性分析 B. 需求分析 C. 详细设计 D. 程序编码 (7) 在软件开发中,下面任务不属于设计阶段的是(D) A. 数据结构设计 B. 给出系统模块结构 C. 定义模块算法 D. 定义需求并建立系统模型 (8) 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B) A. 数据模型 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软件工具 D. 数据库 (9)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 A.数据库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不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B.数据库设计是指设计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共享的问题 D.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物理结构必须与逻辑结构一致 (10) 下列模式中,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的是(A) 注:P108 A. 内模式 B. 外模式 C. 概念模式 D. 逻辑模式 (11)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C) A. 执行算法程序所需要的时间 B. 算法程序的长度 C. 算法执行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运算次数 D. 算法程序中的指令条数 (12) 算法的空间复杂度是指(D)

微机原理及应用-171821吉大清考试题答案

微机原理及应用 一、单选题 1. (2分)微机控制总线上传送的是()。 ?A.?存储器和I/O设备向CPU传送的状态信号 ?B.?存储器和I/O接口的地址 ?C.?CPU向存储器和I/O设备发出的命令信号 ?D.?A和C 2. (2分)波特率是()。 ?A.?每秒钟传送的位数 ?B.?每秒钟传送的字节数 ?C.?每秒钟传送的字数 ?D.?每秒钟传送的ASCII码字符数 3. (2分)在微型机中,主存是由()组成。 ?A.?RAM和硬盘 ?B.?ROM和硬盘 ?C.?RAM、软盘及硬盘 ?D.?RAM和ROM 4. (2分)指令TEST AL,40H的含义是()。

?A.?测试AL的内容是否等于40 ?B.?测试AL的D6位的逻辑值。 ?C.?测试AL的D2位的逻辑值。 ?D.?比较AL的内容与80H号存储单元内容是否一致 5. (2分)8253软启动前,GATE必需为()态。 ?A.?低电平 ?B.?任意 ?C.?高电平 ?D.?上升沿 6. (2分)8253可编程定时/计数器工作在方式2时,控制信号GATE变为低电平后对计数器的影响是()。 ?A.?等待下一次计数开始 ?B.?暂时停止现行计数工作 ?C.?计数器的计数不受该信号的影响 ?D.?立即开始新的计数 7. (2分)8086执行OUT DX,AL指令时,输出到地址总线上的信息是()。 ?A.?AL ?B.?AX ?C.?DL

?D.?DX 8. (2分)算术移位指令SAL可用于()。 ?A.?带符号数乘2 ?B.?带符号数除2 ?C.?无符号数乘2 ?D.?无符号数除2 9. (2分)典型的计算机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是()。 ?A.?CPU、存储器、I/O设备 ?B.?CPU、运算器、控制器 ?C.?存储器、I/O设备、系统总线 ?D.?CPU、控制器、I/O设备 10. (2分)8255工作方式0,A口输入,C口高4位输入,B口输出,C口低4位输出,其控制字为()。 ?A.?B ?B.?B ?C.?00011000B ?D.?B 11. (2分)十进制数-75用二进制数表示,其表示方式是()。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期末复习总结含试题及其答案

数据库原理综合习题答案 1.1名词解释 (1) DB:即数据库(Database),是统一管理的相关数据的集合。DB能为各种用户共享,具有最小冗余度,数据间联系密切,而又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2) DBMS:即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为用户或应用程序提供访问DB的方法,包括DB的建立、查询、更新及各种数据控制。DBMS总是基于某种数据模型,可以分为层次型、网状型、关系型、面向对象型DBMS。 (3) DBS:即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是实现有组织地、动态地存储大量关联数据,方便多用户访问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的系统,即采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4) 1:1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的每个实体最多只能和实体集E2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实体集E1对E2的联系称为“一对一联系”,记为“1:1”。 (5) 1: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而E2中每个实体至多和E1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一对多联系”,记为“1:N”。 (6) M:N联系:如果实体集E1中每个实体与实体集E2中任意个(零个或多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那么E1对E2的联系是“多对多联系”,记为“M:N”。 (7) 数据模型: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抽象。在数据库技术中,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类型间联系的模型称为“数据模型”。它可分为两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6) 概念数据模型:是独门于计算机系统的模型,完全不涉及信息在系统中的表示,只是用来描述某个特定组织所关心的信息结构。 (9) 结构数据模型:是直接面向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现实世界的第二层抽象。这类模型涉及到计算机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所以称为“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模型应包含: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它主要有:层次、网状、关系三种模型。 (10) 层次模型: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1) 网状模型:用有向图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2) 关系模型:是目前最流行的数据库模型。其主要特征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达实体集,用外鍵表示实体间联系。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 (13)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概念模式不仅要描述概念记录类型,还要描述记录间的联系、操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14) 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 (15) 内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的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成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 (16) 模式/内模式映象:这个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间的对应性,即概念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一般在内模式中描述。 (17) 外模式/模式映象:这人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间的对应性,即外部记录和内部记录间的对应性。此映象都是在外模式中描述。 (18) 数据独立性:在数据库技术中,数据独立性是指应用程序和数据之间相互独立,不受影响。数据独立性分成物理数据独立性和逻辑数据独立性两级。 (19) 物理数据独立性:如果数据库的内模式要进行修改,即数据库的存储设备和存储方法有所变化,那么模式/内模式映象也要进行相应的修改,使概念模式尽可能保持不变。也就是对模式的修改尽量不影响概念模式。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事务的ACID性质中,关于原子性(atomicity)的描述正确的是() A.指数据库的内容不出现矛盾的状态。 B.若事力正常结束,即使发生故障,列新结果也不会从数据库中消失。 C.事务中的所有操作要么都执行,要么都不执行。 D.若多个事务同时进行,与顺序实现的处理结果是一致的。 2.以下关于E-R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E-R图建立在关系数据库的假设上 B.E-R图使用过程和数据的关系清晰,实体间的关系可导出应用过程的表示。 C.E-R图可将现实世界(应用)中的信息抽象地表示为实体以及实体间的联系 D.E-R图能表示数据生命周期。3.在DBS中,DBMS和OS的关系是() 3.在SQL的SELECT语句中,实现投影操作的是哪个句? A.SELECT B FROM C WHERE D ORDER BY 4.五种基本关系代数运算是() A.U,ˉ,×,∏和σ B.U,ˉ,,∏和σ C.U,∩,×,∏和σ D.U,∩,,∏和σ 5.当关系R和S自然联接时,能够把R利S原该舍弃的元组放到结果关系中的操作是() A.左外联接 B.右外联接 C.外部并 D.外联接 6.下列聚合函数中不忽略空值(NULL)的是() A.SUM(列名) B.MAX(列名) C.COUNT(*) D.AVG(列名) 7.关系模式R的规范化程度最高达到() A. 1NF B 2NF C 3NF D BCNF 8.某学校规定,每一个班级至多有50名学生,至少有1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必须属于一个班级。在班级与学生实体的联系中,学生实体的基数是() A.(0, 1) B.(1, 1) C.(1, 10) D.(10, 50) 9.关系R(A,B)和S(B,C)中分别有10个和15个元组,属性B是R的主码,则R S中元组数目的范围是() A.(0,15) B.(10,15) C.(10,25) D.(0,150) 10.有一个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其中一台计算机A存有DBMS软件、所有用户数据和应用程序,其余各节点作为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向A发出数据库应用请求,这种方式属于() A.集中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B.主从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C.客户机/服务器数据库体系结构 D.分布式数据库体系结构 11.如果事务T获得了数据项Q 上的排它锁,则T对Q() A.只能读不能写 B.只能写不能读 C.既可读又可写 D.不能读不能写 12.DBMS中实现事务持久件的子系统是() A.安全性管理子系统 B.完整性管理子系统 C.并发控制子系统 D.恢复管理子系统 13.SQL的全局约束是指基于元组的检查子句和() A.非空值约束 B.域约束子句 C.断言 D.外键子句 14.为了防止一个用户的工作不适当地影响另一个用户,应该采取() A.完整性控制 B.安全性控制 C.并发控制 D.访问控制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卷A试题及_2008答案

2007-2008 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通信工程(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1—10题,每空1分,共30分。) 1、十进制数42.625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101010.101B ,转换为八进制数是 52.5O ,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 2A.AH 。 2、十进制数-66的原码是 11000010B ,反码是 10111101B ,补码是 10111110B 。 (用八位二进制编码表示)。 3、8086从功能上可分为两个部分,即: 总线接口单元(BIU )和 执行单元(EU )。 4、可编程计数/定时控制器8253具有 3 个计数通道;它有 6 种工作 方式,其中工作方式3被称为 方波发生器 。 5、三态输出电路可以有3种工作状态,即0、1和 高阻态 。 6、8086的地址有20位,那么它的可寻址空间为 1024 K ,其中每个段的最大长 度为 64 K 。 7、8086的输入/输出控制方式包括程序控制方式 、中断控制方式 、 DMA 控制方式 和 输入/输出处理机控制方式 。 8、8086微机系统中的一个中断向量占4个存储单元,假定某中断对应的中断向量 存放在0000:002C H ;那么该中断向量对应的中断类型号为 0B H ,若该向量对应 的中断处理子程序放在0080:0402H 开始的内存区域中,则按照地址由低到高的顺 序写出其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内容为 02H 、 04H 、 80H 00H 。 9、8259A 包括两种触发方式,即 电平触发方式和 脉冲触发 方式;8259A 中对中 断优先权的管理可分为三种方式,即 完全嵌套方式 、 自动循环方式 、和 中断屏 蔽方式 。 10、8086复位后如下寄存器的内容为:CS= FFFF H,IP= 0000 H 。 二、选择题(1—15题,每题1分,共15分。) 1、8086的工作方式为 A 。 (A)实地址方式 (B )保护地址方式 (C )虚拟8086方式 (D )实地址和保护地址方式 2、8086通过 A 信号和 控制连接在总线上的存储器和接口以何种方式传输数据。 (A) BHE A 0 (B) ALE A 0 (C) BHE A 1 (D) ALE A 1 3、MDR 表示的意思是 B 。 (A)累加器 (B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 (C)存储器地址寄存器 (D )环形计数器 课程考试试题A 学期 学年 拟题学院(系): 适 用 专 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试题库1

三、简答题 1.设有关系模式:学生修课管理(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成绩)。设一名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号,一门课程号可以被多名学生选修;一名学生有唯一的所在系,每门课程号有唯一的课程名和学分。 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1)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F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F (学号,课程号)成绩F (学号,课程号)(姓名,所在系,性别,课程号,学分)P (2)候选码:学号,课程号 (3)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一范式 (4)Student(学号,姓名,所在系,性别) SC(学号,课程号,成绩) Course(课程号,课程名,学分) 2.设有关系模式:学生表(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其语义为:一名学生只在一个系的一个班学习,一个系只有一名系主任,一个班只有一名班主任,一个系可以有多个班。 回答以下问题:(1)根据上述规定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 (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试问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 (4)将R分解成3NF模式集。 答:(1)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班主任,系主任)F 班号(班主任,系主任)F 班主任系主任F 所在系系主任F (2)候选码:学号 (3)存在传递依赖,不存在部分函数依赖,R达到第二范式 (4)Student(学号,姓名,所在系,班号) Class(班号,班主任) Dept(所在系,系主任) 3.设有关系模式:授课表(课程号,课程名,学分,授课教师号,教师名,授课时数)。其语义为:一门课程号有确定的课程名和学分,每名教师有确定的教师名,每门课程号可以由多名教师讲授,每名教师也可以讲授多门课程,每名教师对每门课程号有确定的授课时数。

微机原理及应用试题

扬州大学试题纸Array ( 2009-2010学年第1学期) 广陵学院07 班(年)级课程微机原理及应用 (A)卷 1. 以程序存储和程序控制为基础的计算机结构提出者是(B ) A.布尔 B.冯﹒诺依曼 C.图灵 D.帕斯卡尔 2.十进制数95转换成二进制数是(D ) A. 10010101 B. 01100101 C. 0100110 D. 01011111 3.大写字母C的ASCII码是(C ) A. 11001100B B. 00001100B C. 01000011B D. 01000111B 4.在微机中,主机和高速硬盘进行数据交换,一般采用的方式是( D) A. 程序直接控制方式 B. 程序中断控制方式 C. 无条件传送方式 D. DMA方式 5.将寄存器AX的内容求反的正确指令是( C ) A. NEG AX B. CMP AX,0FFFFH C. NOT AX D. CMP AX,AX 6. 指令MOV ARRAY[DI],DX 源操作数的寻址方式是(B ) A.变址寻址 B.寄存器寻址 C.基址寻址 D.基址变址寻址 7. 8086/8088响应不可屏蔽中断时,其中断类型号是(A ) A.由CPU自动产生 B.从外设取得 C.由指令INT给出 D.由中断控制器提供 8.8086指令队列的长度是 ( C ) A. 4个字节 B.5个字节 C.6个字节 D.8个字节 M/、WR、RD信号的状态依次9. 在最小模式下,CPU从外设读取数据操作,IO 为( A ) A. 0,1,0 B. 0,三态,0 C. 0,0,1 D. 1,1,0 10.在8086系统中,CPU被启动后,IP及四个段寄存器的初始状态是(D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期末考试备考复习题

数据库原理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单选题 1.在数据库中存储的是(C)。 A. 数据 B. 数据模型 C. 数据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 信息 2.现有一个“教师”表,其中一个字段是教师的住址(字符型,20位长),如果不希望此字段包含空值,即某位教师现没有住址,则希望此字段自动填入“还没有”,应该( C )。 A. 为此列创建一个check约束 B. 为此列创建一个foreign key约束 C. 为此列创建一个default约束 D. 为此列创建一个primary key约束 3.数据库系统包括( D )。 A. DB、DBMS B. DB、DBA C. DB、DBMS、DBA、计算机硬件 D. DB、DBMS、DBA、OS、计算机硬件 4.假设同一名称的产品有不同的型号和产地,则计算每种产品平均单价的SQL语句是(D)。 A.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GROUP BY 单价 B.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ORDER BY 单价 C.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ORDER BY 产品名称 D. SELECT 产品名称,AVG(单价) FROM 产品GROUP BY 产品名称 5.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C)。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 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6.关系数据库规范化是为解决关系数据库中(B)问题而引入的。 A. 提高查询速度 B. 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C. 减少数据操作的复杂性 D. 插入异常、删除异常和数据冗余 7.当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主流数据模型是(C)。 A. 层次数据模型 B. 网状数据模型 C. 关系数据模型 D.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8.如果两个实体集之间的联系是m:n,转换为关系时(B)。 A. 联系本身不必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 B. 联系本身必须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 C. 联系本身也可以不单独转换为一个关系 D. 将两个实体集合并为一个实体集9.候选码中的属性可以有(C)。 A. 0个 B. 1个 C. 1个或多个 D. 多个 10.下列关于关系性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 A. 关系中行的值可以相同 B. 关系中列的值可以相同 C. 关系中行的次序不可以交换 D. 关系中列的次序不可以交换 11.在SQL 语句中,与X BETWEEN 20 AND 30 等价的表达式是(B)。 A. X>20 AND X<30 B. X>=20 AND X<=30 C. X>20 AND X<=30 D. X>=20 AND X<30 12.数据库系统具有许多特点,使其很快成为数据处理的主要工具,下列哪个特点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B )。 A. 具有复杂的数据结构 B. 不存在数据冗余

《微机原理及应用》A---E模拟试题 西南科技大学

西南科技大学《微机原理及应用》[A] 模拟试题 (2004年考题) 一、填空题(共42分,每空1.5分) 1、若一个数据块在内存中的起始地址为9E40H:C52AH,则这个数据块的起始地址的物理地 址为(1)。 2、设堆栈指针(SP)=6318H,此时若将AX、BX、CX、DX依次推入堆栈后,(SP)=( 2 )。 3、某8086微处理器系统中设计了一个存储为16KB的SRAM存储器模块,如果该存储器模块 的起始地址为80000H,则该存储器模块的末地址为(3 )。若用于该存储器模块片选译码的地址信号线为A17、A18、A19,则该模块片选信号CS的逻辑表达式为:CS=( 4 )。 4、INT 80H 指令的中断向量存放在( 5 )H:( 6)H中。 5、下面程序段执行后,标志位CF=(7 ),OF=(8 ) MOV AL,-64 MOV BL,-70 ADD AL,BL 6、下面程序段执行后,(AX)=(9 )。 MOV SI,0 MOV DI,0 MOV CX,60 REP MOVSB MOV AX,SI 7、下面程序段执行后,(AX)=( 10 ),(BX)=(11 )。 MOV AX,92H MOV BX,10H ADD BX,70H ADC AX,BX PUSH AX MOV AX,20H POP BX ADD AX,BX 8、 8086CPU的一个最基本的总线周期需(12 )个时钟周期。 9、在串行通信中,RS232标准电平与TTL电平是否兼容?答案是(13 );将RS232的电平 范围(14 )规定为逻辑“0”,即低电平。 10、INTA是8086CPU对8259中断控制器的中断响应信号,INTA包含两个负脉冲,对于8259 来说,这两个负脉冲的含义是( 15 )、( 16)。 11、要使8086CPU复位,要求RESET引脚至少维持(17 )个时钟周期的高电平,才有效。 当复位信号RESET变为低电平启动时,8086CPU开始执行程序的存储单元的物理地址为(18)。 12、欲使8086CPU工作在最小模式,其引脚MN/MX应接+5V或接地?答案是(19 )。 13、最小模式下8086CPU的READY引脚和HLDA引脚分别是输入或是输出引脚?答案是(20 )。 14、最大模式下8086CPU对8259的中断响应信号INTA由总线控制器8288产生。这句话对 吗?答案是(21 ) 15、8086CPU输出的BHE信号需经锁存器与存储器连接。这句话对吗?答案是(22 )。 16、最小模式下8086CPU在执行指令MOV AL,[SI]期间,8086的下面哪些引脚为低电平? 答案是(23 )。 A、 M/IO B、WR C、RD D、DT/ R 17、8086CPU输出的地址信号可直接与存储器连接。这句话对吗?答案是(24 )。 18、若用2164的动态RAM芯片(64K×1位)组成128KB的存储器系统,需要多少片2164 芯片。答案是(25 )。 19、定时/计数器8253是通过对脉冲的加法计数实现定时。这句话对吗?答案是( 26 )。 20、采用串行异步通信时,波特率为9600bps,8位数据位,无奇偶校验,1位停止位,那 么连续传输9600个ASCII码字符,至少需要( 27 )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