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文章目录*一、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二、脱臼食疗方*三、脱臼多久能好

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1、脱臼和骨折有什么区别

1.1、原因不同

脱臼和骨折都可能是由于外力因素引起的,但骨折也可能是骨质引起的,而脱臼可能是病理性因素或者习惯性脱臼引起的。

1.2、疼痛感不同

骨折损伤的部位触碰时有刺痛感,因为骨折断裂会有不规则的断渣;而脱臼只是普通的肿痛,两者的疼痛感觉不一样。

1.3、治疗方法不同

脱臼的治疗首先需要通过手法复位,再根据时间请来绑定石膏,但大多数骨折都需要通过手术复位,然后必须用石膏固定才能较快恢复。

1.4、发生部位不同

骨折一般发生在整块骨头的中间部位,例如:胫骨骨折;而脱臼发生在关节上,例如:下颌关节、肘关节、肩关节等。

2、脱臼的原因

2.1、肘关节脱臼

肘关节脱臼是肘部常见损伤,多发生于青少年,成人和儿童也时有发生。由于肘关节脱臼类型较复杂,常合并肘部其他骨结构或软组织的严重损伤,如肱骨内上髁骨折、尺骨鹰嘴骨折和冠

状突骨折,以及关节囊、韧带或血管神经束的损伤。

2.2、肩关节脱臼

肩关节脱臼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臼和后脱臼。肩关节前脱臼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

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

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臼。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臼,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

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臼。后脱臼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

2.3、髋关节脱臼

因为髋关节结构稳固,必须有强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脱臼。在

脱臼的同时软组织损伤亦较严重。且常合并其他部位或多发损伤。因此患者多为活动很强的青壮年。

3、如何预防脱臼

3.1、充分热身

在运动前进行充分的热身活动,提高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反

应能力和对抗能力,循序渐进地加大对抗程度,对减少关节脱位

是有帮助的。

3.2、顺势翻滚

专业运动员在跌倒时的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也值得普通人借鉴。例如,排球运动员在鱼跃救球或足球运动员在冲撞后跌倒时,

都会顺势翻滚,将直接伸手撑地改为手掌撑地后逐步由肘部、肩部依次着地完成翻滚。有时,运动员在地上翻滚了好几个圈,好像受力很严重,但马上就能站起来继续投入对抗,原因就在于,他们着地时的巨大冲击力在翻滚中被身体多个部位分担,从而不会集中在某个位置导致严重损伤。

脱臼食疗方1、炒油菜苋。组成:油菜苋250克。用法:油菜苋洗净,切成小段,菜油起油锅,将油菜苋炒熟,加少许精盐、味精,分次食用,每日2次,连续1周。功效:活血祛瘀通络。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肿胀明显不退者。

2、赤小豆竹笋汤。组成:赤小豆100克,绿豆100克,竹笋30克。用法:将赤小豆、绿豆、嫩竹笋分别洗净,置锅中,加清水500毫升,急火煮开3分钟,文火煮20分钟,分次食用,连服1周。功效:消肿活血,逐血利湿。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局部肿胀明显,瘀块不退者。

3、薤白鲫鱼汤。组成:鲫鱼1条,薤白25克。用法:鲫鱼活杀,去鳃、内脏等,洗净,油锅煎至鱼背微黄,加清水500毫升;薤白洗净,纱布包扎,同置锅中,急火煮开3分钟,加黄酒、姜、葱、精盐等,改文火煮20分钟,去薤白,食鱼及汤,连续1周。功效:

消肿行气活血,利水湿。主治:关节脱位复位后早期,关节部胀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者。

脱臼多久能好1、针对于一般年轻人,脱臼了大概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可以做一些轻微的活动,虽然年轻人的身体素质和各方面的身体机能代谢等等在受伤之后恢复还是挺快的,但是如果不休注意脱臼的部位还是会发生再次脱臼的,所以应该循序渐近,不能一下子就做过度的活动,可以先从一些轻微的动作做起。

2、针对于比较想快点好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每天用热水在患处热敷,这样可以促使脱臼的血液循环,这样好的也会相对比较快,针对于患处复位后红肿,疼痛,平时也可以涂擦药膏,这样大概十五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慢慢恢复。

3、对于是习惯性脱臼的患者,特别是对于老人家来说,在摔了以后,一般的人都可以去医院检查完没事就可以用三角巾固定十天半个月就可以恢复了,而老年人如果是习惯性脱臼就很危险了,最好是去医院做个CT检查,确保后续都不会有再次脱臼或者脱臼的次数减少。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处理.精讲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处理 周方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100083 脊髓损伤的描述 残疾:丧失日常生活能力 截瘫:胸髓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四肢瘫:颈髓以下运动、感觉功能障碍 脊髓休克: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与反射( 深浅反射) 全失, 肌张力低下损。伤平面以下出现肛门反射, 或阴茎海绵体反射, 或腱反射, 是休克恢复的最早表现 不全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部分丧失 完全瘫:损伤平面以下感觉, 运动完全丧失 发生率 颈椎外伤占整个脊柱外伤的50 %以上 所有钝性创伤的 2 %~ 6 % 10 年近400 例-北医三院 十大错误 1. 误把神经原性休克当成低血容量性休克治疗

2. 错过早期激素治疗时机 3. 鞍区感觉及括约肌功能未查 4. 因做MR 及CT 而未能快速复位 5.X -RAY 检查不充分,范围不够 6. 脊髓损伤被其他脏器损伤所掩盖 7. 漏诊其他部位的脊柱损伤 8. 卧硬板床时间过长,翻身不及时 9. 颅骨牵引用于颅骨骨折的病人 10. 颅骨牵引用于牵张型损伤 早期处理 吸氧:面罩吸氧,浓度40 %PaO2 100 ,PaCO2 <45 气管插管:PaO2 /PaCO2 <0.75 抗休克治疗,血压>90/60mmHg

* 治疗错误可导致肺水肿、ARDS! 药物治疗: 继发性脊髓损伤8 ~72h 1. 甲强龙:首次剂量30mg /kg ,15 分钟 <3hrs,5.4mg /kg /hr × 24hrs, >3hrs <8hrs, 5.4mg /kg /hr × 48hrs, 2.GM-1: <72hrs, 100mg / d × 18 ~32d 影像学检查 32117 例创伤/740 例颈椎外伤/34 例漏诊/10 例不可逆性脊髓损害,最常见原因是X 线检查不充分及读片错误 创伤病人颈椎拍片指征 有神经损害症状及体征 颈部疼痛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

手外伤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术后,除非特殊需要,不可把手指固定在伸直或过于屈曲的位置上,而应固定在手的功能位,即拇指中度外展、微屈、对指,其他四指稍屈曲,呈半握拳状。这样,即使日后有的关节发生强直,其强直的角度是功能位,再加上其他关节的代偿作用,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功能。 手是重要的劳动器官,受伤的机会较多,伤后若能及时正确处理,就能在最大限度内保存手的功能。否则,就会造成不应有的痛苦和功能残缺。手外伤的性质和程度不一。皮肤擦伤后,主要是防治感染。指关节扭伤后,可用短期制动和热敷等方法。 其他开放性损伤和较重的闭合性损伤,大多需要按下述原则处理。 1.早期清创是预防感染和促进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应尽量争取时间,越早越好, 一般不应迟于伤后8小时,清洗和修整伤口,除去污垢和异物,切除严重挫灭而失去活力的组织。但要尽量保留有活力的组织,特别是要保留拇、食、中指的长度,保留手指工作面的皮肤和手掌宽度。初期外科处理要尽量做到完善,不给后期处理造成困难或遗留不应有的后遗症。 2.清创时如需延长切口,应根据手的解剖特点和考虑功能,不可损伤重要组织或 遗留妨碍功能的瘢痕。手掌的伤口应沿皱纹方向;手指的伤口应在侧方延长,不应在指腹。 3.手外伤有骨折或关节脱位者,应首先进行整复和固定。整复后如骨关节比较稳 定,清创缝合后可按闭合性损伤处理,用纸壳或小铝片等固定3~4周。无骨折脱位的手指勿予固定,以便早期活动。不稳定的掌、指骨开放骨折可用克氏针固定。 4.肌腱与神经的损伤,是影响手功能的重要因素。比较清洁整齐的切断伤,应争 取及时缝合。但要仔细加以识别,绝不可误将肌腱断端和神经断端互相缝合。在伤情复杂和污染严重的伤口内,有肌腱、神经缺损者不宜作早期缝合,因长发生部分组织坏死和较严重污染。可先用黑线将断端做标记固定,待以后修复。 5.早期缝合皮肤。消灭创面,是手外伤初期处理的关键,也是预防和减轻感染的 重要措施。闭合创口的方法是由创面的情况所决定的。根据有无皮肤缺损、缺损的范围和深度不同,可选择采用直接缝合、游离植皮、局部皮瓣或皮管成形等。 6.术后,除非特殊需要,不可把手指固定在伸直或过于屈曲的位置上,而应固定 在手的功能位,即拇指中度外展、微屈、对指,其他四指稍屈曲,呈半握拳状。这样,即使日后有的关节发生强直,其强直的角度是功能位,再加上其他关节的代偿作用,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其功能。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分析

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3-08-02T15:56:59.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肖尚领陈思嘉翟景光 [导读] 先行前路还是后路手术非常重要,这方面文献较少。 肖尚领陈思嘉翟景光(河南省永城市人民医院 476600)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4-0117-02 【摘要】目的评价下颈椎骨折脱位前后路联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15例,随访12~21个月,平均17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率,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固定节段稳定,融合率100%,脊髓减压充分。脊髓功能Frankle分级平均提高1级。结论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脊柱良好复位、牢固固定,脊髓减压充分,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关键词】颈椎损伤前路后路手术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1~65岁,平均49.5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4例,重物压砸伤3例,道路交通伤8例。受伤部位:C4/5 2例,C5/6 9例,C6/7 3例,C4/5及C5/6 1例。新鲜损伤14例,陈旧性损伤1例;单侧小关节绞锁5例,双侧小关节绞锁10例。本组脊髓损伤分级:按照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学会1992年根据Frankel分级修订的标准(即ASIA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3例,D级2例。 1.2手术方法局麻或气管插管全麻下先行颈后路手术,术式包括颈后路双开门椎管成形术或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范围为C3~7椎板至小关节突关节内侧。同时在牵引下用骨膜剥离器撬拨将交锁的上下关节突复位。随后将患者改为仰卧位,肩下垫枕保持颈部轻度后伸。颈丛麻醉或全麻下行前路手术。颈右侧斜切口或横切口进入并显露病变椎体前部。透视定位以后用颈椎椎体撑开器撑开椎间隙将椎间盘、骨折碎片及骨折严重的椎体切除,将脱位的椎体复位,复位满意后取自体髂骨植骨,钛板内固定。 1.3术后处理术后应用抗生素3~5天预防切口感染,甘露醇250ml每日2次快速点滴,地塞米松30mg每日1次,3天后停药,同时给予神经营养药物,这样可预防脊髓水肿促进神经恢复。术后24~48小时拔除引流管,在颈托保护下进行四肢功能锻炼。颈前部切口7天拆线,颈后部切口10天拆线。术后7天、3个月、半年拍摄颈椎正侧位X光片。 2 结果 手术时间为4.5±0.5h,术中出血200~500ml(平均360 ml)。患者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没有出现感染及不愈合情况。2例术后声音嘶哑,2个月后恢复。因呼吸困难,需气管切开8例中,ASIA分级A级4例,B级4例,术后脱离呼吸机时间3天至6个月。术后无脊髓损伤加重和ASIA分级的下降。术后感觉恢复3~20(平均12.7)个平面,脊髓功能平均提高1级。相邻节段固定为1例。术后X线、CT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颈椎椎体的正常序列,随访12~21个月, 平均17个月。4~8个月(平均5.5个月)X线片证实植骨均融合, 随访期间未发现内固定物有松动、移位、断裂或脱落。 3 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常发生于下颈椎,合并有小关节绞锁时,脊髓和神经根被卡压在下位椎体的上缘与上位椎体的下关节突和椎板之间,这种卡压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危害非常大,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损伤,如果病人出现截瘫症状,则需要早期手术,以便尽快恢复颈椎椎体的序列,解除椎体对脊髓或神经根的压迫,为脊髓或神经根的功能恢复创造良好的条件,防止进一步的机械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1]。 对于下颈椎骨折脱位伴有关节突交锁的患者,闭合牵引或手法复位外固定是最古老和传统的方法。难以复位的可能性,复位中或后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恶化,长期卧床或外固定所带来的并发症以及后期较高的颈后凸畸形是其突出的缺点[2]。随着现代内固定和外科技术的发展,其运用范围已越来越小。 对于颈椎三柱损伤严重,单纯的前路和后路手术均不能达到减压和稳定要求的;颈椎骨折脱位合并椎间盘损伤,往往伴随间盘损伤后突入椎管,关节突关节绞锁的;椎体爆裂性骨折合并双侧关节突绞锁或骨折,闭合复位后极不稳定的;损伤节段的前后方都有致压物不能采用闭合复位的,应选择同期前后路联合入路。后路解除小关节绞锁,切除下陷的椎板骨折块,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和稳定性。前路减压切除损伤的间盘或椎体取大块髂骨植骨+钢板固定,为椎体和间盘切除术后提供了一个稳定的前路支撑结构。因此,前后方同时减压,复位和固定方能达到治疗的要求。 先行前路还是后路手术非常重要,这方面文献较少。陈得玉等认为,对单纯脱位而无明显间盘突出者,应先行后路手术复位减压固定,复位时操作必须轻柔,避免暴力,以防加重脊髓损伤,对有明显椎间盘破裂突出椎管,并引起脊髓受压的不全瘫痪者,则应先行前路减压,然后经后路复位固定,再行前路植骨钢板固定,以避免医源性瘫痪加重[3]。 总之,同期前、后路手术的优点是充分减压为脊髓神经的恢复创造了条件,复位和坚强固定恢复了脊柱的正常序列,缩短了治疗期,利于早期康复锻炼,节省了病人的费用。但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力差;术中变换体位,麻醉时间长。尚须解决的问题是,能否通过前路复位、坚强固定和植骨融合,达到一次解决难复性骨折脱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家顺,贾连顺.当代颈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7.94-106. [2]Hadley HN. Initial closed reduction of cervical spine fracture-dislocation injuries[J]. Neurosurgery, 2002, 50:44-50. [3]陈得玉,贾连顺,谭军,等.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J].骨与关节损伤,2002,17(2):97-79.

外科学: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doc

外科学: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 内科学:肺心病和一周回顾:临床学科8.22 ~8.26 。在公众号主页面回复「课程」即可参与领取抵价券优惠报名学 习,还可下载视频和讲义。精讲班还包含考前干货背诵、横向 知识点串讲、 VIP 群实时答疑和直播答疑等多项精品内容, 还可免费获赠西综题库专业版和讲课讲义。 加入 VIP 群可以直接向阿源老师和天天师兄提问,更快、 更好的解答心中疑惑。 昨日思考题 思考题(一):对于急性肾炎来说常有链球菌感染,感染的 严重程度与肾小球病变的轻重一致是否正确? 答案:不正确。链球菌感染后引起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 这只是肾小球肾炎的始发因素,其对肾小球并无直接损伤作 用,而是由激活或释放的介质来发挥对肾小球的损伤。 思考题(二):哪些肾病综合症在初次治疗时可以单用糖皮 质激素而无需联合免疫抑制剂? 答案:脂性肾病、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节段性肾病在初 治时单用激素即可。 2011年第88 题外科学 A 型题 下列关于股骨颈骨折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老年股骨颈骨折 不易发生缺血坏死 B. 头下型骨折易出现缺血坏死 C. 基底

型骨折不易出现缺血坏死 D. 缺血坏死可发生在骨折数年后 题目解析 股骨颈骨折按骨折线部位分为股骨头下骨折、经股骨颈骨折 和股骨颈基底骨折。由于股骨头和股骨颈被髋关节的关节囊 包绕,被包绕部位无骨膜,一旦损伤易出现明显的供血不足, 所以股骨头下骨折和经股骨颈骨折已发生缺血坏死,而基底 型血供相对丰富,骨折易愈合。所以, A 错。 本题可参考《外科学》人卫8 版教材P676 。 本题答案 A 考点讲解 【2017 年大纲外科学(五)骨科 2. 运动系统损伤( 5)常见四肢骨折和关节脱位的解剖概要、病因、分类、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和治疗原则】 本题的音频讲解请点击这里哦 一、锁骨骨折 1.解剖概要 锁骨是上肢与躯干的连接和支撑装置,呈S 形。远端1/3 为扁平状凸向背侧,最远端与肩峰形成肩锁关节。近端1/3 为菱形凸向腹侧,其近端与胸骨柄形成胸锁关节。 2.病因 (1)间接暴力 常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由于侧方摔倒,肩部着地,力传导至

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7-15T08:18:50.5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5期供稿作者:曾清莲胡梅珍[导读] 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多数为车祸、高空坠落所致。 曾清莲胡梅珍(新余市人民医院江西新余338025)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5-0356-01 【摘要】颈椎骨折是一种严重致残性损伤常合并脊髓损伤,多数为车祸、高空坠落、暴力打击或砸伤所致,以致出现损伤平面以下完全失去功能造成瘫痪。由于病情突然,患者在心理上、精神上难以承受,往往表现出悲观失望、焦虑烦燥,因此要求我们医护工作者不仅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精神护理,为患者的康复奠定基础。 【关键词】颈椎骨折瘫痪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 颈椎骨折脱位常采用前路减压手术治疗,以解除骨折碎骨片突出椎间盘,脱位的椎体对脊髓的压迫,我科自2006年1月—2010年11月共行颈椎前路减压术、椎体间植骨融合术、颈椎前路带锁钛板系统内固定术共青团中央3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0—52岁,均为颈2—6受伤,其中颈椎骨折20例,颈椎脱位12例,入院时尾骶部已经形成2度压疮8例,受伤原因:车祸18例,坠落伤8例,击伤6例。由于受伤直接损伤脊髓,使受伤平面以下躯体的咸觉、痛觉、触觉、温觉及运动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等,经过我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及护理,无一例有并发症出现,12例好转出院,20例症愈出院带压疮入院者均症愈出院。 2 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因突然发生意外致使截瘫,使患者心理和生理承受很大的压力,由于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疗效因而患者立产生情绪低落,悲观失望,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因此我科护理人员理解病人,主动与病人接触,通过勾通,关心体贴患者,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康复护理。 2.2体位护理和体温监测:颅骨牵引病人保持头、颈、肩一致性活动,防止颈椎错位,翻身时要一个人固定头部,一个人搬动身躯,保持牵引绳与躯干在同一轴线上,颅骨牵引钢针口处滴75%酒精4-5滴,每日更换敷料一次。由于脊髓损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病人容易发热,腋下体温大于38.5度,即给予物理降温,高热给予4度冰盐水300毫升低压灌肠。 2.3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2.3.1压疮和预防和护理 a.颈椎骨折合并高位截瘫头部垫软枕,腰背部垫软枕臀部垫气圈,两腿下垫软枕,踝部垫小棉圈。 b.受伤早期每2小时翻身一次,以后根据病情好转改为3—4小时翻身一次。 c.床铺保持清洁燥,皮肤经常清洗,排泄物及时处理。 2.3.2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a.严格无菌操作消除感染机会。 b.对留置导尿者,导尿管每周更换一次,引流袋每日更换一次,尿道口每日消毒二次,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梅素膀胱冲洗每日1—2次,每周验尿常规2次,每四小时开放尿管,以便建立反射性膀胱和自律性膀胱。 c.康复期双下肢肌力为1—2级时,给予训练排尿,热并按摩膀胱区,观察排尿情况,有22例经过上述方法能自行排尿。 2.3.3 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预防肺炎,应经常鼓励并积极协助病人咳嗽、排痰,分泌物多时有窒息的危险,应及早作气管切开,及时排痰,使患者呼吸道通畅,吸痰后可滴入a—糜蛋白酶以防肺部感染。 2.3.4 便秘和大便失禁的预防和护理 做好饮食护理,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如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类、肉、鱼等,忌辛、辣、煎、炸食物,嘱多饮水,食蜂蜜,多吃香蕉,以防便秘。如发生便秘者,用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戴手套挖出粪便,以解除病人的痛苦,防止粪便中毒,大便失禁时用止泻药并保持肛门皮肤清洁。 2.3.5 预防肌肉荽缩及关节挛缩 指导并协助功能炼,每日作出2次肌肉按摩和关节活动,以防肌肉荽缩和发生关节挛缩畸形,足部用软枕支垫使踝关节保持90度位置,防足下垂。 2.3.6 预防烫伤 截瘫病人因感觉丧失,可发生烫伤和冻伤,给患者慎用热水袋,擦澡、洗脚水等温应低于正常人,一般不做热敷,如病情需要,以50度为宜,灌肠温度为39度。 3 讨论 颈椎骨折脱位致高位截瘫病人因病程长,长期卧床,并发症多,我们在工作中如护理不当,随时危及生命。我们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方法,配合医生采取可靠有利的护理措施,做好床头交接班,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可以取得满意疗效,我科四年来32例,12例好转出院,20例症愈出院。

脚踝脱臼和扭伤的区别

文章导读 脱臼和扭伤都是使受伤的人最疼痛的,不管是手臂胳膊的脱臼扭伤还是脚部的脱臼扭伤,都对以后的运动可能会产生威胁,因为有些人认为脱臼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扭伤一次也会有第二次。但是脚踝的脱臼和扭伤是有关联和区别的,那么脚踝的脱臼和扭伤有什么区别呢?请看一看下面的文章哦! 1、脚踝脱臼的处理方法 踝关节后脱位的治疗:应立即在腰麻或硬脊膜外麻醉下复位。复位方法是先屈曲膝关节,再行足跖屈牵引,当距骨进入踝穴后,即背伸踝关节,并用长腿石膏固定5周。合并有严重骨折按踝关节骨折处理。 踝关节前脱位的治疗:伤后立即在麻醉下复位,屈膝关节、足背伸,进行牵引,当距骨与胫骨前下唇解脱,即推距骨向下向后复位。复位后,用长腿石膏固定足在跖屈位3周,后更换足踝背伸位石膏再固定2~3周。若有严重骨折,固定时间共需8~12周。 2、什么是脱臼 脱臼就是关节脱位,是关节面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多是因外力所致,或是由于其它原因而造成的。小儿胳膊脱臼是常见的现象,这是因为孩子的骨骼比较脆弱,遇到较大力气的拉拽就会形成脱臼的。平时家长要多注意一些,在和较小的孩子玩耍时,一定不要用力用拉孩子的胳膊或是其它的关节部位。如果一不小心或是用力过猛,是很容易引起关节脱臼的。脱臼后胳膊不敢用力,且会感觉疼痛。发现孩子有关节脱臼后,一定要及时的去医院就诊,在专业医生的治疗下,一般可以很快的使关节复位。这时胳膊可以自由的活动,也不会再感觉疼痛了,可以认为已经恢复了正常。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损伤中发生率最高的,发生的原因大多是身体失去重心,落地时踩在别人的脚上或脚被绊倒时出现。扭伤时,局部会发生关节肿胀、疼痛,严重时甚至造成骨折。 一、处理时,先用弹性绷带将踝关节固定,于伤处外敷冰块,在用绷带固定冰袋和踝关节。 二、固定几分钟后(约3-5分钟),可先取下绷带,此时受伤部位肿胀尚不明显,肌肉痉挛也较轻,可先进行简单的检查。 三、检查的目的主要是确定有无骨折或脱臼的可能,韧带损伤的程度,以决定下一步之治疗方法。 四、检查方法: (1)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 (2)内翻及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足内翻时,踝关节外侧活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踝关节骨折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全身评估: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肝功能等)。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现病史、有无外伤史、既往病史、过敏史。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全身疾病。 2.专科评估:评估患者踝部受伤情况,患肢血循环情况,患肢的感觉、运动情况,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有无并发症(出血、感染、骨筋膜室综合征等)。 3.心理社会支持评估:评估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患者(家属)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程度。 4.【常见护理问题】 ①焦虑或恐惧:与剧烈疼痛、手术、担忧预后等因素有关。 ②自理缺陷:与躯体活动障碍,治疗限制有关。 ③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④疼痛:与骨折、出血、肿胀等病变有关。 ⑤知识缺乏:与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⑥便秘:与长期卧床、排便习惯的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等有关。【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患肢观察定期观察患肢的末梢血运感觉运动情况,防止肢体肿胀和外固定过紧导致的血运障碍。踝关节骨折后,尤其是严重的双踝

和三踝骨折,多伴有胫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踝关节严重不稳,针对此可以使用一个保持前足内翻内收石膏托临时固定。这不仅可以减少骨折端的异常活动所导致的痛苦,同时可以减少骨折脱位后内踝骨折端顶压皮肤所造成的皮肤破溃和坏死。 2.肿胀护理踝关节骨折后,关节肿胀严重,为了减轻肿胀,避免张力性水疱形成,可遵医嘱静脉滴注25%甘露醇以降低组织压,达到消肿的目的,同时将患肢垫枕抬高,以增加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另外,伤后24h内可以给与患者踝部冷敷,1-2次/天,每次20-30min 。对于水疱形成者,如果水泡较大,可以消毒后用一次性空针在水泡最低位将水泡刺破,抽出液体或使液体流出同时使用烤灯照射使其保持干燥。 3.观察病情变化定期生命体征监测,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温度及水肿情况;足趾感觉运动情况,伤口渗出情况。发现异常通知医师给遇紧急处理。 4.体位护理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如有石膏外固定,由于出血、组织反应性水肿等可以导致石膏过紧,严重时患者有疼痛麻木甚至影响肢体血运,应当及时处理,解除压迫。 5.心理护理因为疼痛,活动动能障碍,患者心情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 6.合理营养长期卧床,要合理安排饮食,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提高自身免疫力。 7.预防踝部压疮踝部软组织少,在夹板或石膏固定前,应在骨突处

踝关节骨折_百度文库

踝关节骨折病人的护理 顾倩莉 解剖概要 ?构成: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体。 ?外踝,内踝,后踝: 折。?活动范围:背屈20。— 30°跖屈45 - 50 踝关节运动肌群 肌等;?肌拉力线从踝关节冠状轴前方通过 ?伸肌群:胫骨前肌、拇长伸肌和趾长伸肌等 ?肌拉力线从踝关节冠状轴后方通过 ?内翻肌群: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前肌和胫骨后肌等; ?外翻肌群:腓骨长肌、腓骨短肌和趾长伸肌等 踝关节骨折概述 ?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 ?间接暴力:多见,跖屈扭伤。 ?直接暴力:骨折复杂。 分类 ?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跖屈位时,间隙增大, 活动度增大,不稳定,易骨 ?屈肌群:小腿三头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 胫骨后肌、腓骨长肌和腓骨短 °内翻30 °外翻30 — 35 °

?I型:内翻内收型 ?n型: ?外翻外展型: ?内翻外旋型: ?特征:三踝骨折,胫腓下韧带完整,不发生踝关节脱位。 ?m型:外翻外旋型 临床表现和诊断 ?踝部肿胀,淤斑。 ?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性骨折脱位。 ?压痛,活动障碍。 ?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胫腓骨全长像。 治疗 ?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 ?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位的关键,因为两踝均通过韧带与距骨相连。?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将恢复,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用内固定。 ?内踝如此,外踝也如此。 ?外踝或腓骨下端被认为是处理关节损伤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时需要依靠内固定腓骨来保持踝关节的完整性。

?下胫腓关节的分离应完全纠正,必要时需内固定。

关节脱位处理方法

肩锁关节脱位 【病史采集】 1. 多为全身多处外伤之一部分,也可为单独损伤,注意了解外伤机制。 2. 多为直接暴力引起,肩外侧着力所致。 【检查】 1. 肩外侧疼痛,上肢外展活动受限。 2. 锁骨远端肿胀、隆起,弹性活动。 3. X线肩部平片示:关节间隙变宽,锁骨远端抬高。 【诊断】 1. 有肩部外伤史,锁骨远端隆起,弹性活动。 2. 肩部X线平片可显示脱位类型,分为全脱位和半脱位。 【治疗原则】 1. 半脱位一般不须复位内固定,上肢悬吊2~3周后活动肩关节。 2. 全脱位及半脱位有特殊要求者,早期行切开复位肩锁关节融合术。 3. 陈旧性脱位,如无明显症状不予处理,有疼痛及肩活动受限者,可考虑行锁骨远端切除或肩锁关节融合术。 4. 老年人无论何种脱位均不须特殊治疗,上肢悬吊一周后开始活动肩关节。 【疗效标准】 1. 治愈:肩锁关节复位良好,局部无明显疼痛,肩关节活动不受限,X线片示肩峰与锁骨远端有融合现象。 2. 好转:肩锁关节未完全复位,活动时有疼痛,肩关节活动基本达到功能要求。 【出院标准】 关节功能复位,无近期并发症,可出院。院外功能锻炼及门诊随访。 肩关节脱位 【病史采集】 及早完成病史采集,了解受伤机制,分析脱位情况。 【检查】 1. 肩部肿痛,活动受限,弹性固定,上肢可能麻木感。 2. 肩峰突出成"方肩",肩峰下有空虚感。 3. Dugas征阳性,为特有体征。 4. 拟手术治疗者行血常规、血型及出凝血时间检查。老年病人查心电图及尿糖。 【诊断】 1. 有肩部直接撞击史。 2. 具备特有的脱位体征。 3. X线片显示可分为前后脱位或骨折。 4. 有条件者可行CT检查。 【治疗原则】 1. 新鲜关节脱位,须急症复位,必要时在麻醉下进行,常用复位方法有: (1)Hippocrates法(足蹬法)复位成功有肱骨头滑回关节盂的感觉,Dugas征阴性可证实。 (2)Kochors法(牵引旋转法),此法不可强行旋转,有发生骨折的可能。 (3)Milch法,俯卧检查台上,胸部下垫枕,患肢从台边下垂,数分钟可自行复位,可行外展旋转复位。肩关节复位后,将上肢贴胸,屈肘位三角巾固定3周;合并有大结节撕脱骨折,当肱骨头复位后骨折也随之复位了,无须特殊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