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

浅论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
浅论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

浅论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依赖,共同发展。他们从属于同一本体,但是,他们无论在叙事的物质媒介、在观众的接受方式、在影像的传播渠道等多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样需要我们思考和讨论。

一、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齐头并进的发展

在艺术的大家庭中,电影和电视是一对最年轻的成员。在所有的艺术门类中,也唯有电影和电视是我们迄今知道其诞生日期的艺术品种。尤其是电影与电视共同组成的一种文化――影视文化,对20世纪人类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电视的的起源比电影足足晚了半个世纪,他没有经历过向电影一样的“伟大的哑巴”时期。但电视的发展速度几乎是其他传播媒介无法企及的,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很快追上电影发展的速度。

两者从起源之初就作为同一门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共同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可以让人从中获得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生活知识,可以提高人们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的能力,可以培养人们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健康的审美观念,并从中学会如何区别生活中的真伪、善恶、美丑。一部庸俗、低级趣味的影视作品,也会给社会尤其是青少年带来极坏的负面影响。

二、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在竞争中互补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在出现那天起便处于不断的竞争当中,这主

要表现在电视的出现对电影播放载体的严重冲击,而在现实生活中,当电视对电影的冲击没有造成必须解决的社会问题是,这一现象便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因此,这一问题就日复一日的循环下去,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部分学者发现,电影院入座率的下降跟电视并不存在本质上的联系,之所以出现这一困难,主要是因为电影院的服务和环境不佳所造成的。

而这种竞争同时也造就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互补。主要表现在,首先,信息传输的互补策略。主要指电视对电影的信号传输。其次,技术、艺术的互补策略。最后,宣传上的互补。电影可以通过电视的影响力宣传自身,以强化电影宣传对电视的渗透,电影利用电视宣传可采用广告宣传、新闻宣传、专题宣传等等。

三、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形式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属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有着不同的表意符号体系,这种固有的差异使我们不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混为一谈。但这种差异并不能看成是本体的本质上的差别。

(一)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同一门艺术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属于同一门艺术,在本质上有很多相似性和共同性。下面,我们就两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内在联系加以讨论。

1.电影和电视都是由影像构成的视听艺术。首先,两者都是流通逼真的画面。画面是影视艺术的语言,影视艺术在再现生活的流程和客观事物的运动态势时,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正因为如此,才有活动的照相之称。影视艺术的画面,与镜头的长短有及其密切的关

系。其次,两者都有独特的蒙太奇结构。这不仅创造了影视艺术独特的时空,而且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最后,两者所二次传达的艺术形象的定型化。影视艺术形象与观众的当场反应没有直接的联系,影视艺术观众的鉴赏态度和鉴赏心理都不同于其他艺术。

2.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都是一种文化产业。与传统的小说、绘画的艺术不同,电影、电视不是那种仅仅靠个人的想象与创造就能完成的的作品。他们需要进行社会化的集体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标准化、规模化的播出、放映渠道。从根本上讲,电影和电视都是一种在既定的体制下进行的集体创作,任何个人的艺术想象只能被纳入整个生产体系中才能够真正完成。

3.从艺术语言上讲,电影和电视都属于一种语言符号,他们具备符号系统的一系列语言特征,它与音乐、绘画具有同质性。影像语言中的事物永远是单一的事物。

4.从传播学的范畴来讲,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都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他们不仅向人们展示重大事件,而更多的向人们奉献奇观、趣闻、妙事。电影和电视艺术通过大众影院向观众传输各种信息,满足他们的不同心理需要。于此同时,完成对大众的精神向导。目前,还没有比电影和电视更普及、更逼真、有效的传播方式能够将其取而代之。

(二)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区别

从本体上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同样存在差异性。

1.从审美特性上来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有其各自的美学特性。

从表现手段上来看,电影比较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声音处于从属地位。比较中注重画面和场地的描写。从欣赏上看,电影的观赏更正规、严谨,电影屏幕宽大、空间广阔,给人的感受强大,有震撼力。从内容结构上来看,电影选材广泛,不论是生活事件还是历史事件都能当成素材。从理论研究上看,电影成熟期较早,理论研究更专业更深刻。相比来讲,电视艺术则是一种“新的概念”它是一种独立饿艺术形式,所以更重要的是一具电视艺术的本体美学属性,以全新的方法、全新的概念,系统的研究阐述,全方位的探讨。电视艺术的创作,要给观众独特的审美享受。

2.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运作的差异。首先,表现在物质载体的差异。电影所依赖的是摄像机,和胶带,而电视所依赖的是摄像机和磁带,这就决定了电影和电视在视觉表现上有很多的差异。其次,电影和电视的艺术构成有差异。电影包括动画片、教科片等,不过数量最多的还是故事片。电视除了人们所熟知的电视剧外,还有体育、综艺等节目都属于电视节目。最后,篇幅各有不同的长度。电影艺术的传播环境是影院,电视艺术则是家庭。观众在影院的时间不能过长,这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规定,太长了会使观众疲劳。

3.受众的差异性。首先,受众的感知环境具有差异性,电视的受众群体是家庭成员,电影的受众群体是一般大众,以电视的受众群体为例买这个群体有着很大的自由性,所以,这种电视消费过程是松散而无序的。其次,受众感知心理的差异,由于电影的受众被安置在一个安静有序的环境中,所以这就使观众是安静的,由于在公共场所避

免影响到其他人,这是一种一致性的群体观影行为。电视则是在一种相对自由的分为内,每个成员可以随意的观赏,随意的表达意见。并且你争我夺的选择电视节目,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观众是在一种心理排斥的情况下观看电视的。

通过文章的讨论,我认为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属于同一门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二者本身有内在的共同属性,但是同样存在各自的差异性。

艺术的特征

课程内容:艺术的基本特征?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初步理解艺术作品是由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三个基本部分构成。 ?学习重点:艺术的主体性。 ?学习难点:审美性(价值判断)。 韩雪松

(一)形象性 ?形象性要做到三个统一。 ?1、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客观指艺术作品的形象的具体、可感;主观指在作品必须体现一定的思想感情。这两个方面常常表现为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只表现客观或主观的作品不能称为艺术作品。?齐白石讲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这就是讲的这个道理,这句话可以用在一切艺术创作中。

?2、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在艺术欣赏中,首先作用于欣赏者感官的是艺术形式,但艺术形式之所以感人、影响人,是由于这种鲜明地形象体现了深刻的思想内容。 ?同一内容由于艺术的形式不同会表现出不同形式:?如雕塑:形体、质地、空间; ?音乐:时间性、复演性、非语义性、不确定性; ?舞蹈:情感、节奏、韵律、人体结构与运动; ?戏剧:扮演性、剧场性、戏剧性。 ?就艺术整体来讲以上这些都是艺术的个性,单就一门艺术而言,它又表现为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这就讲到下面一点:

?3、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个性是多样的,共性具有普遍性和概括性。艺术形象必须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此同时,艺术形象又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性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举一反三,甚至从“一”知“十”。 ?这里的“一”就是共性,“三”和“十”就是个性(多样性)。 ?共性就是典型和代表性。如罗中立创作的《父亲》形象,朱自清创作的《背影》中的父亲形象。

(二)主体性 ?主体性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是创作主体;二是欣赏主体。?1、从创作主体的角度看: ?艺术是客观化追求主观化的过程。客观是艺术本身具有的形象,主观则是艺术家主体的表现。很难想象一件艺术作品只有客观化,而没有主观的表现会成为艺术作品?如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说:“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山水画一开始十分具有装饰性,说明这时人的能力只能是追求客观,还没有达到追求主观的时候。到唐代,花鸟、人物、山水、树石、蔬果等等只要是人的眼睛所能看到的都被竭力的表现,元代倪瓒的山水画则是不求形似,只求逸笔草草,这就是到了主观表现的阶段。西方绘画也是如此。

从《山水情》看水墨动画的画面时空表现及对传统绘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从《山水情》看水墨动画的画面时空表现及对传统绘 画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 水墨动画是水墨画和影视手段结合的 产物,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独到而成熟的,现代影视的艺术表现也有成熟的理论和手段。但是将二者相结合,必将出现理念和表现手法的冲突,这种 冲突主要体现在对时空的把握上。本文以水墨动画《山水情》为代表,分别对水墨动画的静止时空(时间凝滞 下的空间表现)和连续时空(时空同步)进行了分析。主要探讨两个问题:一是对水墨画与水墨动画的传承关 系进行分析;二是对水墨形式与影视语言的结合进行 探索。通过分析找到水墨动画中时空表现的艺术特点,探索水墨动画与影视两种艺术形态的结合点与创新点。 [关键词] 水墨动画;山水情;画面;时空

一、水墨动画的艺术特征及其作品简介 (一)水墨动画艺术特色 水墨动画片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实相生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突破。1960年,上海美影厂拍了一部称作“水墨动画片断”的短片作为实验。次年,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其中的小动物造型取自齐白石笔下。该片一问世便轰动全世界。 水墨动画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黄金时期,这两个时期也记录了中国动画在世界上曾经的辉煌。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是中国动画的一个高潮,水墨动画的诞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作品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水墨动画的第二个黄

金时期是在1979年至80年代后期,作品有《鹿铃》《熊猫百货商店》《山水情》等,其艺术手法至今无法复制和超越。 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动画桂冠上的一颗明珠。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中国动画逐步确立了自己民族性的特征。水墨动画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时空的表现上,不同于其他动画作品。它对传统水墨画的技术和理论进行了继承,并与镜头语言结合发展成为一个独特的动画形式,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水墨动画作品虽然不多,却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二)《山水情》作品简介 《山水情》出品于1988年,是水墨动画经过近30年发展后的一个高峰,它被称为水墨动画的“绝唱”,此后再也没有具有影响力的水墨动画出品。 自第一部水墨动画诞生到《山水情》,经过近20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任何一种艺术都有它自身的一些基本特征,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亦是如此,它在遵循艺术发展的普遍法则的同时也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 一、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构成音乐基本特征的第一点:声音是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即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音乐艺术所运用的声音,是从自然界的各种声音现象中,经过特定的方法挑选和概括出来的有组织的声音序列。“这些声音又依它的高低、强弱、长短、音色等性能构成旋律、节拍节奏、调式调性、和声复调、织体以及配器等音乐语言的要素”。 二、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音乐声音材料的特性决定了一个事实:音乐是靠听觉来感受的,也就是说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是由声音组成的,但它不同于同样是以声音材料为基础的语言。音乐虽然是一门听觉艺术,但“音乐不仅用听觉,有时它还通过全身来感受音乐。比如,对于节拍、节奏和力度等,就不仅仅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但听觉仍是基础,是关键”。 三、音乐是一门时间的艺术,音乐艺术是在时间中进行的,它是“通过整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陆续呈示而发展着,直到最后一个部分呈示完毕之后才为听者提供出该作品的整体形象”。音乐的这种特征与电影和戏剧艺术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为了使整个艺术作品得到完整的实现,而必须把一定的时间作为前提。在此过程中,只是我们的欣赏视角改变而已,美术作品在时间中的状态是始终保持不变的。而音乐艺术却相反,它是随时间的进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从而更好的呈现给欣赏者。 四、音乐是一门空间的艺术“音乐中的空间,是听者在感受音乐整体所展示的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表象”。这是一种由欣赏者脑中派生出来的想象空间,它与欣赏者在欣赏音乐当时所处在的实际空间不同。因为音乐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和变动性,所以音乐不会象其他艺术那样直接给欣赏者展示空间性。这种听觉造成的空间和由视觉造成的空间以及由知觉造成的空间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五、音乐是一门表情的艺术无论是歌曲,还是没有歌词语义结合的器乐曲,它们可能是一种情绪、意境的反映;可能是几种情绪的对比和冲突;可能是一种情感的起伏和发展;还可能是某种乐思的概括。音乐以声音为媒介,从而体现出其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和感染力。它可以直接引起人们的情绪反应,对人们的情绪起激发作用,因此,音乐最擅长的就是抒发情感。 六、音乐是一门形象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以塑造自己本门类的艺术形象来表现一定的内容”。[6]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声音,它既看不见,又不具有明确的语义内容,只是一种依靠人的听觉才能被感知的艺术形象,这种形象是非视觉性的,所以说音乐这一门类的“形象”是比较特殊的。当然,由于音乐最擅长的是抒发情感,抒情手法就成了塑造音乐艺术形象的最主要手法,因此,音乐的形象艺术与情感艺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音乐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人们在音乐营造的情感气氛中,产生了自我情感的跌宕起伏,使精神世界在某些方面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并从中受到熏陶。所以,音乐一直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丰富精神生活,满足审美需要,进行教育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2.审美价值是音乐最根本的价值,音乐以独特的审美方式进入人们的精神世界,在人们的欣赏与愉悦中实现其教育价值。3.音乐“是以审美的方式进入人的精神世界,能更深入、更强烈地打动人,所以人们从音乐中获得的审美体验能长久留存”。

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1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概述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内电视剧产业已积累了雄厚的软、硬件基础,影视业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管理人才和一大批电视剧产业制作人才,同时,一批国有和其它经济成份的影视实体在国内市场的竞争中不断脱颖而出,积累了丰富的市场、制作和管理经验,电视剧产业作品和市场营销的新方式和新观念在改革和探索之后已基本上被接受。 1.1中国电视体制特点 电视作为一种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大众传播事业,在世界各国都受到广泛的关注。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世界各国在电视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经营管理体制。目前世界各国电视的电视体制主要有五种类型:国有国营、国有公营、社会公营、私有私营、公私合营。根据这些体制在各国的实现程度的不同,各国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两种或者多种并行的方式运营。中国的电视体制是典型的国有国营体制,电视事业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一直是按照行政科层体制来发展的。1983年前后,随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基本政策,省辖市和许多县级行政区纷纷创办自己的电视台,并逐渐形成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市(地)级电视台——部分县级电视台这样一个树形网络结构。很明显,这个结构与国家的行政体制完全是同构的。这些由各级党政权力机关投资创办,作为行政机构一部分而存在的电视体系,其基本职能只能是国家宣传机器和“党的喉舌”。[1]近年来,这种中国的电视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变化,但其中国电视组织的基本性质却没有改变。 1.2中国电视剧市场的发展概况及其特点 电视剧的产业化进程与电视产业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剧的市场是在电视台的节目经营中最先形成的,另一方面,在当下的中国,电视台作为电视剧的主要播出平台,具有明显的强势和垄断地位,对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限制和影响。因此电视产业化对于电视剧的产业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由于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等量的时间并不能真正体现节目的价值,这种不平等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影响各台进行交换节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对节目的版权意识很淡薄,也很容易引起版权纠纷,特别是涉及国外电视公司就更加麻烦。因此,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明显不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电视节目经营的需要,所以,在电视节目交易逐渐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电视节目交流就逐渐停止了。 在电视节目经营市场的形成过程中,1986 年开始兴办的上海电视节首先开始按质论价[1],并且当场现金交易的完全市场化操作。以后相继兴办的北京国际电视周和四川电视节也都采取这种方式。这些稳定的节目交易市场的形成是中国电视节目经营走向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

影视艺术具有独特的审美特性。电影电视是现 代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在现代科技 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将文学、音乐、绘画、雕塑 等等艺术门类的技巧因素组合起来,形成了一种综 合性的艺术。正如弗雷里赫在〈银幕的创造〉中曾对 电视做过的概述:”电影可以说发生在其他艺术的交叉点上。它同绘画和雕塑的相近在于视觉形象的直 接感受力;同音乐的相近在于通过各种音响而构成 的和谐感和节奏感;同文学的相近在于它能通过情 节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和关系;同戏剧的相近在于 演员的艺术。因此,我们都把电影看做是综合艺 术。当然这种综合艺术不是简单的相加拼凑,而是 按影视艺术本身的规律给以吸取改造,使之发生质 的变化。 社会的发展使当下的审美情趣日趋多元化,使 影视文化日益成为审美文化主流;但审美文化的市 场化、商业化发展,又使受制于收视率、票房率的 影视文化出现类型化、单一化等倾向,这些倾向抑 制着影视文化的质量提升和多样化繁荣。在这样的 大趋势下,影视业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审美价值体 系,特别是从文学艺术中吸取精华,才能提高艺术 品味,获得艺术生命。 一 影视文化之所以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的主流,最 主要的原因是现代高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影视视觉文 化的广泛传播的可能,但这也与现代人的生存方式 有关。城市化、都市化的扩展使现代人之间越来越 隔膜、越来越陌生。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对话和沟通越来越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而这种交 往、对话和沟通的最简便的方式便是通过直接的形 象欣赏。当代审美文化也就适应人们的这一生存方 式而向视觉文化转化。现在人们到处可以看到形象, 感受到形象,甚至触摸到形象。有的研究者将这种 形象称之为”意象形态,作为意识形态的对举形态 而出现,这深刻地概括了当代审美认知从”反映 到”反应,从理性愉悦到感性娱悦的转变。以”意 象形态为其表征的审美文化当仁不让地在社会审 美文化舞台上成为主角,那些业已成为当前人们生 活方式、生存范式所必不可少的享受需要的电视、 电影、卡拉、、广告艺术、时装表演等,正 是意象形态的基本承载主体。在高度紧张忙碌的现 代都市生活中,快节奏、高速率改变了人们的时间

动漫艺术赏析论文2010

动漫艺术赏析论文 课题名称:分析世界部分动漫强国的发展经验谈谈如何发展中国动漫产业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XXX 指导老师:XXX 提交日期:

目录 1.绪论 (3) 2.美国动漫 (3) 2.1美国动漫史 (3) 2.2美国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3-4 3.日本动漫史 (4) 3.1日本动漫史 (4) 3.2日本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4) 4.俄国动漫史 (5) 4.1俄国动漫史 (5) 4.2俄国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5) 5.韩国动漫史 (5) 5.1韩国动漫史……………………………………………5-6 5.2韩国动漫发展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6-7 6.这些动漫强国给中国动漫发展的启示 (7) 7.参考文献地址 (8)

1.绪论 一直以来中国动画给人的感觉非常糟糕,故事情节俗套,人物不够精美,技术处在非常低的档次。但随着国家对动漫产业的大力支持,大量资金投入其中,漫画方面已经上了一个很高的档次,漫友文化机构更是成为了孕育漫画家的摇篮。漫画发展起来了,动画也跟着发展。但相比起其它动漫强国(美日俄欧洲和韩国),中国的动漫发展还没有突出其自身的特点,还需要借鉴其发展经验,不断完善动漫产业,根据这一课题,本人查阅大量资料,做了一些深刻的剖析和研究。 2.美国动漫 2.1美国动漫史 美国第一部动画片出现于1907年,至2002年为止,经历了5个发展阶段。 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画长片。 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这个时期,迪斯尼公司几乎每年都推出一部经典动画片,如《仙履奇缘》《爱丽斯梦游仙境》《小姐与流氓》《睡美人》,等等。其他的动画制作公司在迪斯尼公司的排挤之下纷纷关门停业,迪斯尼公司成为动画电影业的霸主。1967~1988年是美国动画的蛰伏时期。 1989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小美人鱼》,获得了极大成功,标志着美国动画片又一次进入繁荣时期,一直持续至2002年。 2.2美国动漫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 美国动画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鲜明的特点。它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特别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共赏,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多以大团圆结局,悲剧性的影片很少,努力迎合广大观众的心理需求。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动物形象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到了20世纪末,大量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结合,使画面更趋逼真形象,达到完美的画面效果。美国善于塑造典型,推出动画明星,从1914年的恐龙葛蒂到2002年的小马王斯皮尔特和怪物史莱克,美国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推出了难以计数的具有各种造型和各种鲜明性格的为全球人稔熟和喜爱的动画明星,这是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与之比肩的。美国动画片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艺术设计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 艺术鉴赏的概念 “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 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 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 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 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 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首次提出“设计科学” 论文<<关于人为事物的科学>>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究对象和实践意义. 20世纪初,“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 俞剑华<<最新图案法>> “图案design一语” 1920 蔡元培<<美术的起源>>“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等 柳林<<提倡工艺美术与提倡国货>>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 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 设计: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文化与艺术含量. 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 ,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 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艺术符号美学>> 席勒<<美育书简>> 马克-第亚尼<<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 (1)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 以下艺术欣赏

(完整版)中国电视剧发展史

大家好!我是社会学的吴倩,今天是我代表我们小组为大家做这次的演讲。那我们这次汇报的主题是中国电视剧史的发展。 我将从一下三个方面展开我的汇报:发展历程、艺术特点、现状分析 首先要说的是它的发展历程 从1958到1965年是它的发展初期,在这阶段出现了我国第一部电视剧《一口菜饼子》 从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电视剧大多侧重于政治思想教育。以题材论,大体可分为六类: 1.配合全党全国中心任务 2.歌颂新人新事新的生活 3.歌颂英雄人物,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4.少年儿童教育 5.国外题材 6.民间传说题材 第二阶段是1966—到1976年出现的停滞时期 这一阶段的电视剧有1967的样板戏《谈京剧革命》,同年也拍摄了一部黑白电视剧《考场上的反修斗争》。接着,在1975年录制播放了两部电视剧《公社党委书记的女儿》和《神圣的职责》这一时期的电视剧是在“四人帮”文化专制政策的影响下产生的,1976年5月中旬,北京电视台作出了“关于宣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的一些安排,除了文艺节目“主要从正面树立典型,宣传高

举毛泽东思想红旗”外,还提出了“一律不播”、“坏节目”的八条内容, 1、歪曲历史真实,专写错误路线的: 2、描写英雄人物却是犯错误的,歪曲英雄形象的。 3、描写战争恐怖,渲染苦难、宣传和平主义的。 4、专写中间人物的,丑化工农兵形象的。 5、美化阶级敌人,模糊阶级界线,调和阶级斗争的。 6、提倡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宣扬人性论和所谓“人情味”。 7、有关谈情说爱,宣扬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感情的。 8、传统剧目,包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和鬼戏,不管中国或外国的一律不播, 第三阶段是1978到80年代末的复苏时期,在这期间,出现了第一部彩色电视剧1978年5月《三家亲》,这也是电视单本剧时代的开始。1979年,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南斯拉夫电视剧《巧入敌后》成为了中国第一部译制剧。1980年,中央电视台相继播出了两部从美国引进的系列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和《加里森敢死队》1981年2月5日春节播出的9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是我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 1984年播出的电视剧《血疑》曾引发一场轩然大波,并且首次在电视剧中插播了企业广告。 在80年代末出现了大批让人印象深刻的电视剧。 大家应该对这段音乐很熟悉吧,这就是1987版被奉为经典的西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动漫策划考研复习参考书目考研真题解析考试科目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4990550.html, 12015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考研真题 【育明教育独家首发】 一、名词解释 1、艺术形式 2、意大利画派 3、巴洛克艺术 4、造型艺术 5、形象思维 二、简答 1、简述形象思维的特征 2、简述审美想象的特征 3、谈谈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4、谈谈艺术家与社会责任 5、简述艺术创作与阅读(欣赏)的关系 三、论述 1、从文化力与影响力的角度,谈谈艺术的价值观? 2、论述艺术形象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3、联系艺术作品,论述艺术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统一?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4990550.html, 2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艺术理论】(专业学位)【育明教育】推荐阅读书目: 1、【育明教育推荐】主要参考书 《艺术学概论》彭吉象 《艺术概论》王宏建 《艺术学基础知识》王次炤 2、【育明教育推荐】辅助参考书 李泽厚《美的历程》 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 理查德?加纳罗《艺术:让人成为人》 沃特伯格《什么是艺术》 丹纳《艺术哲学》 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 科林伍德《艺术的原理》 3、【育明教育北影独家内部资料精编、北影考研试题库】重要辅助资料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4990550.html, 3

育明教育独家专注北京电影学院考研专业课辅导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b4990550.html, 4 动画学院 院系:动画学院 研究方向名称:定格动画创作 研究方向介绍:培养采用逐格拍摄实体对象使之形成连续放映的动画作品的创作者。一般由黏土偶、木偶或各类混合材料制作的角色来演出,同时利用传统和最新数字技术来实现。 业务课二名称:分镜头画面设计 业务课二介绍: 1.绘制画面分镜头,表现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或情节。 2.格式正确、内容切题。 3.设计角色形象。 4.设计场景环境。 院系:动画学院 研究方向名称:动漫策划 研究方向介绍:

设计资源的基本特征

设计资源的基本特征 作者: 摘要:设计资源的最大特点就是交互性。交互性其实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多媒体就是通过硬件、软件、设计师和用户的参与这四项来共同实现的高技术性艺术作品。由于世界实现不停变化的,所以这些设计资源相对的也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不同时期它的设计资源是不同的。 正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知识社会的到来、创新形态的嬗变,设计也正由专业设计师的工作向更广泛的用户参与演变,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参与的创新设计日益受到关注,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正在逐步显现。用户需求、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被认为是新条件下设计创新的重要特征,用户成为创新2.0的关键词,用户体验也被认为是知识社会环境下创新2.0模式的核心。设计不再是专业设计师的专利,以用户参与、以用户为中心也成为了设计的关键词,Fab Lab、Living Lab等的创新设计模式的探索正在成为设计的创新2.0模式。但是无论是一个真正的设计师还是一个知识人士的自我探索的设计,归根结底最为重要的也是对人们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设计资源。资源是一切的根本,无论是设计还是生活中的任何一部分,它们赖以生存下去的依据就是与它相关的资源。诚然,因为各行各业的不同,所以它们的资源也是各有特色的,下面我就分几点来论述设计资源的特征。 一,交互性。我认为这也是它最大的特点。交互性其实就是用户在某种程度上的参与,从另一种角度而言,多媒体就是通过硬件、软件、设计师和用户的参与这四项来共同实现的高技术性艺术作品。设计家有目标有计划的进行艺术性的创作活动。设计大部份为商业性质、少部份为艺术性质。 根据工业设计师的定义,设计是为构建有意义的秩序而付出的有意识的直觉上的努力。更详细的定义如下: 第一步:理解用户的期望、需要、动机,并理解业务、技术和行业上的需求和限制; 第二步:将这些所知道的东西转化为对产品的规划(或者产品本身),使得产品的形式、内容和行为变得有用、能用,令人向往,并且在经济和技术上可行。(这是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所在) 这个定义可以适用于设计的所有领域,尽管不同领域的关注点从形式、内容到行为上均有所不同。比如包装设计,包装设计最简单的关于设计的定义、就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然而设计也是一种职业。例如在电影业中有场景设计一职,在印刷业中,有包装设计一职。 二,本质与目的,本质与目的:设计资源的本质是指人对物的认识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设计资源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资源的本质存在有其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的不同作用。 ①功能性:功能性是设计资源的主要意义,这是设计的一种本质特征。人类在设计活动中始终将功能性的作用放在首位,这是由于物品的出现是满足生活的实际需要。衣、食、行、用,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物品是因人的需要而存在,因人的需要而出现。 ②精神性:精神性是指器具的使用不仅仅为人们在功能上提供方便,还有精神上的愉悦感、舒适感、美感。如逛百货商场,也许最初并无明确的购物意向,但是看到琳琅满目,五彩缤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l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本质 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史“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代表人物: 1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2德国古典美术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认识同样也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黑格尔美学思想的核心是:“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同样把艺术的本质归结于“理念”或“绝对精神”。但是,黑格尔关于美和艺术的看法又包含了深刻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理念”是内容,离不开理性,也离不开感性。 3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宋代朱熹认为,“文”只不过是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第二种,“主管精神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体的冲动” 代表人物: 1德国古典美学的开山鼻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沦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 2处在19世纪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更是将其推向极端,

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识是世界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在尼采那里,主管意志被说成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无限的能动性。 3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管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代表人物: 1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的真实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真实 2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注意着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对“再现”。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情感说”、“表现说”、“形式说”等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们,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研究艺术的性质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颇有意义的见解。 艺术的特征 形象性: 艺术形象性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任何一说的形象性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任何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艺术设计具有哪些基本的审美特征? 1.设计的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发现和精心构造备选方案的活动。 2.现代设计的概念; 设计就字义来解释,是设想和计划的含义。现在所说的设计包括人类对自己将要创造的产品的前期构思,以及实现这个构思的整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反映现代大工业社会的本质! 3.艺术设计的本质; 1.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活动。人类在进行艺术活动时有明显的目的性和预见性,是为达到某一明确目的性和预见性的自觉的行为。 2.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设计过程就是以问题求解,寻找问题答案为核心,它是人们为满足一定需要,精心寻找和选择理想被选方案的活动。 3.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设计表现为某种文化创造活动形态,而这是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进行设计活动的具有特殊文化素质的人所决定的 4..现代设计的特征: 1.是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活动。设计的时空性特征,给设计成果打上不同时代,与不同社会,不同时间与不同空间的烙印。为了减少时空的限制而造成的负面效应,设计师可做的是强化设计的现代意识和创新意识。 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的约束下进行的。设计活动受到物质条件的限制。 3.设计都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设计始于需求,需求由设计来满足。这是设计与需求的本质关系。 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创造性是一个重要的本质特征。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具有过程性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设计的社会价值来说,现代设计是科学,是生产力,是生活方式的创造,是科学技术的全面物化,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 五.现代设计的经济价值: 设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设计成为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的战略和途径,作为经济的载体,设计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当今时代是品牌经济的时代,是形象消费的时代。.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设计是管理,设计左右产品的发向和市场的导向。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概念设计师”。 六.现代设计的文化价值; 现代设计文化是现代文化的构成部分。设计文化是物质文化,又是精神文化,是两者的共融。 文化价值的体现: 1. 设计传播的信息体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观念,这是独有的效应, 2. …………………体现特定民族文化或亚文化群的人文特征, 3. …………………体现人类社会知识的传承,获得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领域的知识,都是靠文化传播发展起来的。

浅谈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内容摘要: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 论文关键词]电视电影现状前景 [论文摘要]电视电影作为电视传媒与电影艺术结合的一种特殊的影视艺术形式,在我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由于缺乏经验,目前在电视电影的创作和制作管理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但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创作和生产领域,其又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电视电影的起源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世界上第一个开办电视台,宣告了电视媒介的诞生。由于人们对这一新鲜事物大感兴趣,一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节目蔚然成风。以美国为例,原来已成为美国人固定消闲方式的“周末举家上电影院”被彻底破坏,这就造成了电影观众人次的急剧下降,尽管当时的电视技术只能提供质量很差的画面,但由于电视的新鲜性、免费观赏、节省外出的额外费用以及体力消耗等,足以弥补早期电视艺术造成的观赏缺陷。从此以后,电视艺术就以其传播的迅速性在大众传播领域迅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上的第一传播媒介,并对电影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因此,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两种艺术形式——电影与最强势的传媒——电视,从40年代开始了激烈竞争。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逐渐从恶性竞争走向合作,开始了影视合流的趋势。国外的影视合流最初是以在电视上播放电影的方式为开端的,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节目样式,即电视电影。 二、中国电视电影的发展现状 和中国电影百年历史相比,中国的电视电影只有10年的历史。虽然只是短暂瞬间,但这毕竟是电视电影开创性的10年,在这10年中,中国的电视电影走过了一段不断突破和创新的道路。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自1996年1月1日开播以来,每年播出上千部影片。一方面,随着事业的发展,电影频道中心面临必须从简单提供节目到开展多方面的合作制作节目的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电影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电影频道肩负着成为影视合流龙头的重任。同时,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电影产量不断下滑,电影频道节目编排的压力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下,从1998年开始,电影频道开始尝试自己制作一些节目,并拍摄故事片,由此掀开了中国拍摄电视电影的序幕。 在最初的尝试中,“第一次吃螃蟹”的电视电影人把重点放在独立拍摄影片上,主要参照电影的叙事结构、人物的刻画与镜头的运用等,强调电影化的表现手法,并且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为了达到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降低成本的目的,尽量选择场面小、情节比较紧凑、人物相对较少的题材。第一部拍摄完成的电视电影是杨亚洲导演的《别了,冬天》,其主演为喜剧明星牛振华,女主演是陶红。影片故事类似日本的《寅次郎的故事》,对于后来的

中国动画艺术风格初探论文

中国动画艺术风格初探论文 摘要:中国动画至今已经发展了近百年,早期中国动画在艺术风格的探索上取得了极大成就,为世界同行所瞩目。后来,中国动画走上了市场化道路,但一些创作者在艺术风格上逐渐失去了方向,放弃了以往所取得的成果,陷入盲目模仿外国商业动画却又模仿不到位的尴尬境地。因此,当代中国动画要想在世界动画领域取得一席之地,必须进行突破。 关键词:中国传统;借鉴外国;融合 中国动画的发展早期,中国动画无论是从制作数量、制作质量还是艺术性、思想性方面来说,都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在艺术形象、技术手段、思想内容上完美融合了中国众多传统艺术风格。如,1956年的《骄傲的将军》,其人物造型提炼自京剧艺术;1955年的《神笔》,采用中国民间的木偶艺术作为技术手段;1963年的《金色的海螺》,在艺术形式上借鉴了中国北方的皮影艺术、剪纸艺术,在叙述方式上插入了唱民歌的方式;1960年的《小蝌蚪找妈妈》和1963年的《牧笛》,以中国特有的水墨技法为艺术语言,这种水墨风格的动画继承了中国水墨画意境悠远、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特点,将中国特色的动画艺术风格推向了顶峰;1980年的《三个和尚》,其题材选自中国的民间谚语“三个和尚没水吃”,在绘画风格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写意风格,色彩设计、人物造型简洁、夸张,场景中大量留白,用线条勾勒形象。从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早期,中国动画在艺术风格上一直保持着浓厚的本土特色,不断从折纸、剪纸、水墨、木偶、皮影等中国特色艺术形式中汲取营养并将其完美地融入动画制作,这既丰富了动画的艺术语言,又发扬了中国传统艺术,更使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舞台上独树一帜,获得无数赞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动画受到了来自日本、美国的商业性动画的极大冲击,一些创作者一方面放弃了之前几十年动画前辈在艺术风格上的探索,另一方面极力模仿日本、美国动画的人物造型和场景镜头运用。中国动画在艺术风格上与之前的中国动画割裂开来,在美国、日本动画风格后面亦步亦趋。针对当代中国动画在艺术风格上陷入迷茫的问题,需要重点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解决。 其一,在技术上,多使用强大的三维技术表现写实的人物细节和宏伟的大场景。三维技术现在已经可以模拟出水墨、剪纸、木偶的效果。以模拟水墨效果为例,首先在三维软件中做好模型,再绘制水墨笔触的颜色贴图和透明通道贴图,最后用全局光的方式渲染出模拟水墨画的画面。同时,在动画制作上,仍然可以

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研究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及趋势的研究 班级:高一(2)班 学号:4240 学生姓名:郑嘉殷 指导教师:汤文 目录 一、研究背景 二、电视剧的定义及研究原因 三、我国电视剧体质特点 四、我国电视剧市场概况 五、改革开放以来各年代我国电视剧发展历程及趋势 六、我国电视剧存在的问题之己见 七、总结 八、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 众所周知,中国电视剧早在1958年就在北京电视台上初露头角,但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电视剧才算步入正轨。改革开放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与享受。也就是在这时候,中国电视剧开始较大规模的涌现,直到如今。 二、电视剧的定义及研究原因

电视剧是一种专为在电视上播映的演剧形式。它兼容电影、戏剧、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造型诸多现代艺术元素,是一种适应电视广播特点、融合舞台和电影艺术的表现方法而形成的现代艺术样式。“电视剧”的概念是中国特有的而在其他国家,人们称之为“电视戏剧”、“电视故事片”、“电视小说”等。正因为其多元化的性质与日趋增大的影响力,本组学生认为,对中国的电视剧进行一些研究是可行的,有意义的。 三、我国电视剧体质特点 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中国电视剧体制特点。中国的电视体制是国有国营体制,电视事业作为国家机构的一部分,一直是按照行政科层体制来发展的。1983年前后,随着第十一次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基本政策,省辖市和许多县级行政区纷纷创办自己的电视台,并逐渐形成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市(地)级电视台——部分县级电视台这样一个树形网络结构。这些由各级党政权力机关投资创办,作为行政机构一部分而存在的电视体系,其基本职能只能是国家宣传机器和“党的喉舌”。近年来,这种中国的电视体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上的变化,但其中国电视组织的基本性质却没有改变。 四、我国电视剧市场概况 中国电视剧市场发展概况及其特点是分片段介绍前的总览与概括。电视剧的产业化进程与电视产业化进程密切相关,一方面是由于电视剧的市场是在电视台的节目经营中最先形成的,另一方面,在当下的中国,电视台作为电视剧的主要播出平台,具有明显的强势和垄断地位,对电视剧产业的发展产生了诸多限制和影响。因此电视产业化对于电视剧的产业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一方面,由于电视节目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等量的时间并不能真正体现节目的价值,这种不平等的交易方式必然会影响各台进行交换节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对节目的版权意识很淡薄,也很容易引起版权纠纷,特别是涉及国外电视公司就更加麻烦。因此,这种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明显不适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电视节目经营的需要,所以,在电视节目交易逐渐走向市场的过程中,电视节目交流就逐渐停止了。在电视节目经营市场的形成过程中,1986?年开始兴办的上海电视节首先开始按质论价,并且当场现金交易的完全市场化操作。以后相继兴办的北京国际电视周和四川电视节也都采取这种方式。这些稳定的节目交易市场的形成是中国电视节目经营走向有序化、市场化的基础。 五、改革开放以来各年代我国电视剧发展历程及趋势 经过多方参考与了解,我们大致将改革开放以来分为几个片段为大家讲解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 我们将电视剧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1978—1979年:复苏 1978年,在拨乱反正的大形势下,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文艺界全面复苏。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进行衡量,1978、1979年的电视剧作品仍沿用了直播时期所遵循的舞台剧式的创作观念,在情节结构、场景转换及各种具体表现手法上,并没有对电视艺术的表达特性做出进一步的探索,电视剧创作尚未呈现出鲜明独特的艺术品格。从电视剧的功能角色来看,此时的中国电视剧,仍习惯性地充当着政治意识形态的共建者,在主题表达上简单直接,且自觉配合主流话语需要。 二、1980—1986年:启蒙思潮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媒体事业的恢复发展和文学创作的初步繁荣,有力地促进了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既然艺术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那么它就应与其他意识形态范畴具有一致性的同时,又呈现明显的差别,这种差异和区别,凸现出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一)艺术活动的形象性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含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遴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进行审美认识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同时又是观众的审美对象。审美认识、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都涉及到感性,同时又涉及到理性。所以,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艺术活动中的形象与理性统一,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作为艺术活动特有的存在方式的形象是主体对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这就是说,任何艺术形象都必定是以视觉形态、听觉形态或通过想象能够唤起感官印象的语言描述形态呈现于欣赏者面前,并且,这种感性形态总是极富特色。我们说,抽象的概念是不可感的,仅用纯粹概念的形式就不能成为艺术。只有富于特征的、生动活泼的、具体可感的东西,才能唤起人的情感,让人陶醉于其中,激发欣赏者的审美感悟。因为人毕竟是现实社会的人,他要求了解、观赏与自己有关的时代、生活和人生,并且总是要求在与其相通而有别的感性对象中获得交流,从而在审美观中经历一种新的感性体验,进而领悟不可言传的精神意蕴。 第二,艺术形象的创造不能离开理性,艺术活动是形象与理性的统一。在分析时代氛围,选择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时,理性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使艺术形象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浓缩性。艺术以形象来表现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真情实感,显现艺术家所感悟到的精神意蕴,决不是依样画葫芦地照抄现实生活就可了事。不管艺术家采取具象再现还是非具象表现的方式来传达内在的审美信息,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都不仅应当是具体可感的,而且必须是高度浓缩的,以达到具体可感性与概括性高度统一。 总之,艺术形象必须浓缩生活,浓缩艺术家的审美感情,这一点与科学需要概括性是相通的。不过,科学概括最后总归结为抽象的结论;而艺术的概括则始终不脱离具体可感的形象,它将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特征集中体现在个别对象身上,通过个别表现一般。画家罗中立的油画《父亲》用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画着一个放大了的典型的四川农民头像。这位活生生的父老,正端着半碗茶水,贫穷、苦难和劳动的创伤被放大了,汗珠和茶水是那样地分明,他正用憨厚的目光注视着你……。这个富有个性的大巴山农民形象,象征着以自己的艰辛劳动养育着千千万万儿女的中国的父辈,也浓缩了画家在十年大巴山插队生活中培养起来的对中国农民的同情、关注与深厚的感情。因而,当人们站在这幅画前,总会产生强烈的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