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管运行单位危险源识别参考方法

空管运行单位危险源识别参考方法
空管运行单位危险源识别参考方法

空管运行单位危险源识别参考方法

引言

按照民航局统一部署和要求,空管系统要求2010 年底建成符合国际民航组织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SM$。风险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成功实施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效能。而风险管理的关键在于对运行中危险源的识别工作。目前,危险源识别的方法很多,但针对空管运行的危险源识别操作性方法鲜有相关文献和资料。本文从空管运行的实际出发,应用工作安全分析法为空管系统危险源识别工作提供一种可供参考的思路。

一危险源辨识的主要方法

目前行业内常用的方法有:工作安全分析(JSA)、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分析、危害和可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故树、事件树、BowTie、

基元事件分析法、HFAC等。这些方法有些比较复杂,需要一定的应用数学等专业背景知识。本文使用的是一种操作较为容易的识别方法,即工作安全分析法。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 , JSA)是一种常用于评估与工作有关的基本风险分析工具,它通过把一种工作活动分解成多个步骤,识别整个工作过程中每个步骤的危险源,以达到识别危险源的目的。工作安全分析法有利于对现有工作流程进行梳理,确定影响各项工作不能顺利完成既定目标的各种条件和事物,即:危险源。

与从已发生的事故、事故征候、不安全事件提取危险源信息相比,工作安全分析法关注的焦点是通过对关键工作流程的梳理,采用头脑风暴、讨论会等形式发现“什么可能发生” (即:导致既定工作目标不能完成的各种条件和事物——危险源、,而非过多地关注于“过去已经发生了什么” 。但是,收集历年发生的各类不安全事件,并在识别关键工作的危险源过程中结合历年的各类不安全信息,是工作安全分析的有力补充。

二危险源的动态识别过程

注:只有通过系统和工作分析,明确各部门各 项关键工作环节顺利完成的要求,才能从实际 运行出发,结合各部门的工作程序、运行环 境、管理方式、人员状况、设备状况、航路航 线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危险源识别,即找出影响 既定目标不能实现的各类因素,并打上补丁,

图1危险源的动态识别过程

从图1的危险源动态识别

过程中,可以发现,危险源库动态变化的两个阶段 和两种更新方式。两个阶段分别为:危险库的初步形成阶段、新危险源库的形成 阶段;两种更新方式分别为:系统中运行环境和工作程序没有明显变化、 系统中 运行环境和工作程序明显变化。

在第一个阶段中做好系统和工作分析的好处在于, 通过系统和工作分析,明 确各部门各项关键工作环节顺利完成的要求,也只有明确这些要求,才能从实际 运行出发,结合各部门的工作程序、运行环境、管理方式、人员状况、设备状况、 航路航线结构进行针对性的危险源识别,即找出影响既定目标不能实现的各类因 素,并打上补丁。因此在第一个阶段中使用工作安全分析法是进行系统和工作分 析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第二个阶段中可是使用安全管理日常的工作方法,

分析确

定各类不安全信息所指向的关键工作环节,与初步形成的危险源库进行对比分 析,进行危险源库的更新操作。

三 工作安全分析法的应用

危险源库变化的两种平台

系统中运行环境、工作程序没有明显变化

系统中运行环境、工作程序明显变化

危险源库形成的基础

来源

各类信息

危险源识别的

基础

系统和工作分析

确定

分析、确 定信息指 向的关键

卩、安全检查

2、 上级安全监察

3、 空管安全审计

4、 事故/事故征候/不安 全事件/差错调查

5、 日常安全信息报告

6、 安全形势分析

7、 安全会议 &相关方沟通 9、其他

各类信息

分析、确 定需改变 的关键工 作环节

1、 新系统建立或现有

系统更改 2、 新的作业或程序

3、 组织机构发生变化

4、 内外部环境发生重 大变化

5、 其他情况下认为必 要时

危险源与运行 结合

的关键

(锁定的)关键工作环节 (信息指向的)关键工作环节 (改变的)关键工作环节

1

系统识别危险 源的过程

与初始危险 源库对比

与初始危险 源库对比

风险管理的对

T

已存在

缺少

1

7

1

'不变

更新

1 更新

1 1

1

hr

1 新危险源库

1

1

危险源库的不断丰富、充实应关注这两个阶段,而非危险源库形成的基础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 K ______________________ Z 1

来源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

初始危险源库

危险源库的动态变化过程

(1)系统和工作分析是工作安全分析法的基础和前提。空管运行单位在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前,首先需要确定本单位(部门、科室)涉及业务运行的主要工作。如:一个管制单位(部门、科室)包含的涉及运行的基本业务工作有:管制运行、人员管理、班前班后会、业务培训、安全教育、带新、现场管理、监督检查、作业程序编写、协议编订、标准更新等。

(2)针对这些主要工作从系统管理、职责、工作流程、文件记录、与相关部门间的业务接口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需考虑完成各项工作所需满足的人员、设备、管理(程序)、环境的要求及其相互间的影响。

(3)收集系统和工作分析所需的各类信息。包括:

①本单位(部门、科室)的各种运行手册、工作程序、岗位/ 席位说明书等各类文件;

②各类安全信息。包括:安全检查信息、不安全事件信息、事故/ 事件调查信息、安全报告信息、班前班后会中涉及运行的信息、安全会议中涉及运行的信息、其他管制部门安全信息等。

(4)确定本单位(部门、科室)完成各项工作目标需满足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包括:

① 对于人员的要求(如:精神状态、心理状态、身体状况、应变能力、业务知识、管制技能、管制经验、安全意识和责任心、遵章守纪、注意力、应急处置能力、情景意识、个人准备等);

② 对于系统硬件部分的要求(设备设施性能、设备设施的配置合理性、软件性能、软件界面的合理性、人员数量等);

③对于系统软件部分的要求(作业程序适用性及操作性、岗位职责、业务培训内容和方法、安全检查人员资格、管制教员的资格要求、运行资料的适用性和充分性、团队合作方式、人员排班的要求、工作氛围、信息传递方式、交叉检查、席位配合、记录、跟踪检查、检查方式和手段及内容、管理者与员工关系、任务分配合理性、计划制定合理性、与相关方的协议等);

④对于运行环境的要求(航路航线、道面结构布局、恶劣天气、能见度、

电磁环境、声音、振动、温度、灯光、防护用具、服装、现场作业秩序、航班流量、压频或干扰、相关方状况(如飞行员、军航、相关管制单位、联通电信、签派等)、净空条件、航空器状态等);

注:并非所有工作都涉及人员、系统硬件、系统软件、运行环境这些因素,需要根据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从一种或多种因素思考完成该项工作既定目标所需要满足的要求。

(5)对于本单位(部门、科室)运行职能还需要分析具体的岗位/ 席位工作要求和之间的运行接口(如:塔台管制部门的管制运行工作需要针对放行席、地面席、塔台席、主任席、协调席等具体工作岗位进行工作分析和运行接口分析)。确定各岗位/席位的工作要求,各岗位/ 席位之间(如:塔台的放行席和地面席,管制教员与管制学员)、各岗位/席位与其他单位/部门的岗位/席位之间(如:飞行员与放行席、塔台席与进近管制席)信息交互的内容、交互的方式、相互协作的方式。

(6)各空管专业可针对自身工作特点,对上述(4)和(5)中的内容进行有重点的分析。

四危险源识别思考方法危险源的识别过程应考虑综合考虑上述系统和工作分析中所需要的所有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结合收集到各类安全信息对各项工作利用“反推法” 确定由于某种条件或某一事物的出现,进而导致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缺陷、环境致因等。

反推的方法:在对在危险源的识别过程中,需要询问的关键问题是“在这项工作过程中,如果……(某种条件或某一事物出现)会发生什么?”。此“条件

和事物”即为危险源;“发生什么”即为此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优先识别运行中重大的、可预见的危险源。如图2所示。

■ 1

安全管理

(风险管

理)

ZX 互补

\7

运行管理厂

|■安全管理(对可能影响安全

I的所有因素进行管理)和风1险

管理。即:识别影响运行 |不能完

成既定目标的可能因I 素,并打上

补丁。

II

II

II

|

1

II

II

输出去向(接收万)

输出内容

输出方式(工作交接方式)

|_

1

2

3

“会发生什么”即为该

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

“会发生什么”即为该

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

这个“条件和事物”即

为危险源

安全管理(对可能影响安全的

所有因素进行管理)和风险管

理。即:识别影响运行不能完

成既定目标的可能因素,并打

上补丁。

安全管理(对可能影响安全的

所有因素进行管理)和风险管

理。即:识别影响运行不能完

成既定目标的可能因素,并打

上补丁。

如果……(某一条件发

生、某一事物出现)会发

生什么?

反推

L

“会发生什么”即为该

危险源可能导致的后果

这个“条件和事物”即

为危险源

这个“条件和事物”即

为危险源

如果(某一条件发生、某一事物

出现)会发生什么?

工作要素:

该环节运行时对人活动的要求; 所

需的系统硬件组成部分;所需的

系统软件组成部分;运行环境。

如果……(某一条件发生、

某物出现)会发生什么?

输入来源方

输入内容匚

输入方式(工作交接方式)

■ 1

注:系统和工作分析是危险源辨识的基础,在明确各工作岗位或认为重要的关键工作环节完成既定目标的各种要素时,才能结合各工

作岗位面对的实际岗位工作环境(工作程序、运行环境、管理方式、人员状况、设备状况、航路航线结构等)进行针对性的危险源识

别,即找出影响既定目标不能实现的各类因素,并打上补丁。只有当危险源识别和运行过程紧密结合,即:从实际运行工作中识别危

险源,安全管理(风险管理)才能作为运行管理的有效补充,才能具有实效性和长久的生命力。

这些“条件和事物”如下表1所示(使用该表时,需根据该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因为并非所有工作都涉及人、机、环、管方面)

需要注意的是,下表所列的“条件和事物”需和自身实际人员情况、空域情况、道面结构、现场环境、作业程序等相结合(如空域情况要具体到某条航路、道面结构具体到某个道口);表中并未列全所有可能影响工作无法完成的“条件和事物”,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运行进行识别。在危险源辨识的过程中,辨识范围还应覆盖各生产运行服务环节、涉及运行的各管理环节、外部提供的产品或服

在危险源的识别过程中可以使用头脑风暴、研讨会、业务流程分析、查阅历史记录、现场观察等具体操作方式

表1危险源的类别标识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最新版)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识别的准备、工作活动的分类 危险源识别 风险评价 确定危险源是否可容许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计划

评审措施计划的充分性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

危险源辨识方法完整版

危险源辨识方法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名词解释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者状态;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一级确定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以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安全: 免不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危险源识别的目的: 1、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和具体体现; 2、是全面挖掘系统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为后续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3、是真实实现“四不伤害”,落实各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的有力武器; 4、是杜绝各类隐患事故的有效措施; 5、是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危险源的五种识别因素和六种类型。 1、五种因素:能量、有害物质、失控、人员失误、环境; 2、六种类型: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性。 危险源时态: 指所识别出来的危险源存在的时态(即过去、现在、未来)。 是非判断法 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不可接受风险): a、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法适当控制的。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法) 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 L 值表示); 分数值事故或危险情况发生可能性 10 完全会被预料到

掘进队各岗位危险源辨识

掘进队岗位灾害防范措施 一、掘进机司机 一、工序流程 开机前的检查→预警→试运转→正式运作→停机→停电闭锁→搞好文明生产 二、危险源及辨识 1、作业地点的顶、帮不完好、支护不牢固;作业地点的瓦斯未检查或检查不到位; 2、综掘机的安全保护装置有缺陷; 3、机械、电气设备不完好;操作系统及电气手柄不灵敏可靠; 4、未检查综掘机液压系统的完好情况; 5、综掘机开机时未设置安全警戒,综掘机运行时前方及左右两侧有人; 6、二运警戒人员不严格执行警戒,没有将电缆等设施放在安全位置,拖拽电缆造成电缆损伤; 7、停机操作时,掘进机开关、电气开关不停电闭锁; 8、将掘进机停于空顶处; 9、截割头未按规定落地; 10、停机后未及时清理掘进机上的工具和杂物。 三、预防措施 1、进入工作面作业之前,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检查顶、

帮完好,支护牢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作业;班组长和瓦检员在作业前必须使用瓦斯报警仪对作业现场的瓦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现场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2、综掘机的安全保护装置要定期点检,每月的材料计划要针对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准备配件,确保能够及时更换; 3、定期对综掘机的机械部分和电气控制部分进行完好检查,操作系统和控制手柄等要灵敏可靠; 4、掘进机在日常检修和开机前必须检查液压系统是否良好,有无漏液现象; 5、综掘机司机发出开机信号前,确认综掘机前方及两侧没有人员作业后,方可发出开机信号;开机后严禁人员在机头及两侧穿行; 6、二运警戒人员要严格执行警戒,对综掘机在开机作业期间的安全环境要时刻观察,同时对拖拽电缆的防护工作要做好,防止电缆损坏; 7、掘进机停机时,必须开关打到零位,进行停电闭锁操作,并且挂停电操作指示牌; 8、掘进机在停机时,必须停在顶板支护完好的地方,严禁在空顶处停机; 9、停机后截割头必须落至底板,并及时盖上防护罩,确保设备润滑效果良好; 10、停机后要确保设备的文明生产,不定时做好设备点检工作;将机体上面的杂物清理干净,工具归类摆放。

危险源识别与管理制度(新版)

危险源识别与管理制度(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498

危险源识别与管理制度(新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引用标准gb18218?-201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四条各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各职能部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和

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第五条必须根据国家标准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危险(安全)评价,即工程公司(项目部)所有构筑物、承建的施工现场、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库区(库)、贮罐区(贮罐)、危险化学品使用、储运等危险性作业的工业设施和作业以及其他具有危险性、可能发生或曾经发生过重大事故的生产场所予以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降低危险性,保障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 第七条公司对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必须开工前进行一次风险分析评估;剧毒品作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与后果做出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按管理权限上报有关部门。 第八条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将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和

建筑行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规定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WD/CX 4——04A 1、目的 对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建筑产品和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辩识和风险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并有效控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在建筑施工活动和服务中危险源的辩识和风险评价的控制。 3、术语和定义 引用GB门28001—2001及公司《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4、职责 4.1生产安全处主控本程序,负责汇总各部门的危险源清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价,编制“重大危险源清单”。 4.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责任范围内的危险源的辩识,形成本部门的“危险源清单”。 4.3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重大危险源清单”。 5、工作程序

5.1危险源的识别 5.1.1危险源分类 5.1.1.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 (1)物理性(2)化学性(3)生物性(4)心理性(5)行为性(6)其它因素 5.l.l.2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分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触电(5)淹溺(6)灼伤 (7)火灾 (8)高处坠落(9)坍塌(10)放炮09爆炸(13)中毒、窒息(14)其它伤害 5.1.2危险源辩识方法 (1)询问和交流:与作业人员交流,获取信息(2)现场观察:通过观察现状,进行辩识(3)查阅记录:包括事故、事件、健康安全检查、设备检修记录(4)向外部有关机构、上级主管部门咨询(5)安全检查表法:参考JGJ55—99中的内容进行辩识。 5.1.3危险源辩识应全面,重点放在主体危害物质和影响因素上,要考虑以下范围: ①常规活动(正常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⑧生产作业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等。 5.1.4危险源辩识实施

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哪三种

危险源辨识方法有几十种之多,如安全检查表、预危险性分析、危险和操作性研究、故障类型和影响性分析、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LEC法、储存量比对法等。 1、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法是将一系列项目列出检查表进行分析,以确定系统、场所的状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通过检查发现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的一种方法。检查项目可以包括场地、周边环境、设施、设备、操作、管理等各方面。 2、预先危险性分析 预先危险性分析(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安全评价的一种方法。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3、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又称为HAZOP。是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ICI)蒙德分部于上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引导词(Guide Words)为核心的系统危险分析方法,已经有40年应用历史。 4、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FTA)又称事故树分析,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事故树分析从一个可能的事故开始,自上而下、一层层的寻找顶事件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件,

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并用逻辑图把这些事件之间的逻辑关系表达出来。 5、LEC评价法 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操作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 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

危险源辨识的两种方法(一)

危险源辨识的两种方法(一) MES评价法MES法是由我国安全生产专家宋大成于2002年提出的,已经在冶金、机械、化工、电力、建筑、船舶、煤炭、交通运输行业的很多企业及从事科研、讲师、仓储、物业管理等很多单位得到成功的应用。一、关于方法的说明风险的定义是:特定危害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人们常常将可能性L的大小和后果S的严重程度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然后用两者的乘积反映风险程度R 的大小,即R=LS。人身伤害事故和职业相关病症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于特定危害的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人体暴露于危险(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E1;单纯财产损失事故和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主要取决于对于特定危险的控制措施的状态M和危险(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2。将控制措施的状态M、暴露的频繁程度E(E1或E2)、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S分别分为若干等级,并赋予一定的相应会值。风险程度R为后三者的乘积。将R亦分为若干等级,针对特定的作业条件,恰当地选取M、E、S的值,根据相乘后的积确定风险程度R的级别。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1)控制措施的状态M对于特定危险引起特定事故而言,无控制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较小,有预防措施时发生的可能性最小。控制措施的状态M的赋值表(表1)表1控制措施的状态M分数值控制措施的状态5无控制措施3有减轻后果的应急措施,如警报系统、个体防护用品1有预防措施,如机器防护装置,但须保证有效(2)暴

露的频繁程度E人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越大,发生伤害事故的可能性越大;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越高,发生财产损失的可能性越大。人体暴露的频繁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的赋值表(表2)表2人体暴露的频繁程度或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E分数值E1(人身伤害和职业相关病症):人体暴露于危险状态的频繁程度E2(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危险状态出现的频次10连续暴露常态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每天工作时间出现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每周一次,或偶然出现2每月一次暴露每月一次出现1每年几次暴露每年几次出现0.5更少的暴露更少的出现注:1.八小时不离工作岗位,算“连续暴露”;危险状态长时间存在,算“常态”。2.八小时内暴露一至几次,算“每天工作时间暴露”;危险状态出现一至几次,算“每天工作时间出现”。2.事故的可能后果表3表示按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等方面不同事故后果的分档赋值。表中财产损失一栏的分档赋值,可根据行业和企业的特点进行适当调整。表3事故的可能后果S 分数值事故的可能后果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产损失/元环境影响10多人死亡>1千万有重大环境影响81人死亡或多人永久失能多人患职业病100万(含)-1000万有中等环境影响41人永久失能1人患职业病10万(含)-100万有较轻环境影响2需医院治疗,缺工职业性多发病1万(含)-10万有局部环境影响1轻微,仅需急救职业因素引起的身体不适<1万无环境影响注:1.永久失能是指某肢体残缺,或虽未残缺但功能完全丧失。2.职业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

物业公司各岗位危险源清单

物业公司各岗位危险源清单 一、职业安全类 保安类 1. 训练时防止身体伤害; 2. 与客户、外来人员等发生肢体接触时防止身体伤害; 3. 恶劣天气情况下执勤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4.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5. 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执勤防止身体伤害; 6. 使用防卫武器时防止伤及他人和自己; 7. 进行意外抢险工作时防止身体伤害(如:灭火、制止罪犯等); 8. 使用巡逻车辆时防止意外发生(如:自行车、摩托车、电瓶车等)。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 车场岗位穿着反光衣。 保洁类 1. 消杀工作防止中毒; 2. 清洁光滑作业面防止摔伤; 3. 高空或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清洁外墙等); 4. 绿化工作时防止被植物或工具刺伤、割伤;

5.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如:磕伤、扭伤、砸伤等); 6. 恶劣天气情况下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如:酷暑、寒冬、雷电、台风等天气); 7. 在汽车道、车辆出入口保洁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8. 清洁下水管井等密闭管井防止缺氧和中毒; 9. 在工程现场工作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坠物、扎脚等) 10. 防止工作现场因产生噪音、污染、有害气体等对身体的伤害; 11. 防止在保洁工作时触电(如:清洁开关面板、插座、灯罩等); 12. 高空通道使用护栏防止坠下。 维修类 1. 特种作业时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如:电焊、气割等); 2. 使用作业工具防止被刺伤、割伤、擦伤;(如:刀、铁锤、砂轮机等) 3. 高空及离开地面作业时防止坠下(如:更换楼顶灯、路灯等); 4. 检修电器、机械设备时防止身体伤害; 5. 防止劳动防护用具破损失效; 6. 恶劣天气情况下作业防止身体伤害; 7. 搬运物件过程防止身体伤害; 8. 在无通风情况的密闭管井中作业防止缺氧和中毒。

危险源识别与分类

危险源识别与分类 一、什么是危害因素与危险 1、劳动保护与职业安全卫生:两者是同一概念的两种不同命名 定义: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在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实现劳逸结合和在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总称。 2、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3、职业病:是指职工在生产环境中由于工业毒物,不良气象条件,生物因素,不合理的劳动组织以及一般卫生条件恶劣的职业性毒害而引起的疾病。 4、危险、危害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危险因素是指突发性和瞬间作用)、(危害因素强调在一定时间围的积累作用). 二、危险、危害因素的分类 一、按直接原因分类 (一)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如刚度不够) 防护缺陷(防护不当) 电危害(漏电)

噪声危害 振动危害 电磁辐射(X射线) 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 明火 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湿气体)粉尘与气溶胶(有毒性粉尘) 作业环境不良(缺氧) 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 标志缺陷(无标志) 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二)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三)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 传染病煤介物 致害动物

致害植物 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四)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负荷超限 健康状况异常 从事禁忌作业 心里异常 辨识功能缺陷 其他 (五)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指挥作用 操作失误 监护失误 其他错误 其他因素 (六)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二、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 (一)参照GB6441-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分为16类物体打击 车辆伤害 机械伤害 起重伤害

岗位危险源辨识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 一危险源定义 1.危险源 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在组织对现场、现有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时,主要分析以往遗留的危险以及计划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辨识与控制。 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经营活动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或几年运行情况平稳,是正常状态。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状态或发生预料之内的,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相对差异的,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雷击等事故状态。 2.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这里的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重要危险源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风险较大或不可接受的危险

源。 二危害辨识方法 1.危害辨识方法:工作危害分析(JHA) 1)调查法:辨识小组在作业现场进行调查、辨识; 2)安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小组编制安全检查表,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辨识; 3)经验法:辨识小组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辨识; 4)经辨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内。 本评价对作业危险进行辨识时,将采用调查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比较全面的识别目的。 2.评价准则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以量化项目经营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体制改革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符号E表示。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作业条件危险性,用符号D表示。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啬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或调整到允许范围。 D=L×E×C L、E、C的分数值取值范围见表2.1、2.2、2.3、2.4。

危险源辨识方法

辩识方法 辩识危害因素的辨识方法采取一种或结合多种评估方法。主要的评价方法有询问交谈、现场勘查、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SCL)、工作危险源分析(JHA)、预先危害因素分析(PHA)、故障假说分析(WI)、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危害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 危害因素辩识方法 第一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各种能量或危险物质。 1、危险物质辨识:如氢气、原油、天然气、液化气、汽油、乙决、甲烷、煤油等可燃物质;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氨、二氧化碳、氮气二氧化硫、甲醇等有毒物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2、能量辨识:辨识产生、供给能量和能量的载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具的动能的各类机械运动部件、工件和人体及产生的机械性、动力性等振动部件。 b.具有势能的平台及坑、井、沟口处等场所上的人体和物体。 c.带电体的电能,包括雷电、静电; d.高温设备和管线的热表面、高温介质及剧烈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及低温介质所具有的冷量。 e.盛装具有能量的介质的压力容器。 f.机械性、动力性等噪声的声能。

g.化学反应的化学能。 h.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等非电离辐射等。 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对第一类危险源控制设施和措施失控的状态和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控制设施和措施缺陷。 无控制设施和措施或控制设施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设计规范等要求。控制措施不好,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人员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中产生不良后果的行为。 3、管理缺陷:缺少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工作职责不明确;组织不全;缺乏协 调或协调不当、检查不及时、不到位;奖惩不分明;培训不到位等。 4、作业环境和场所不良: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的温度、温度、风雨雪、照明、视野、噪声、扰动、通风换气,色彩、作业区环境不良等环境因素。 危险源识别方法简介 一、工作危险源分析(JHA): 是一种较细致地分析工作过程中存在危险源的方法,把一项工作活动分解成几个步骤,识别每一步骤中的危险源和可能的事故,设法消除危险源。 分析步骤: (1)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3—4个词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 分解时应: ——观察工作 ——与操作者一起讨论研究 ——运用自己对这一项工作的知识 ——结合上述三条 (2)对于每一步骤要问可能发生什么事故,给自己提出问题,比如操作者会被什么东西打着、碰着;他会撞着、碰着什么东西;操作者会跌倒吗;有无危险源暴露,如毒气、辐射、焊光、酸雾等等; (3)识别每一步骤的主要危险源后果;

2018新版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18 1.定义 (1)危险化学品 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2)临界量 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构成重大危险源所规定的最小数量。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储存、使用和经营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生产单元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装置及设施,当装置及设施之间有切断阀时,以切断阀作为分隔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5)储存单元 用于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儲罐区以罐区防火堤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仓库以独立库房(独立建筑物)为界限划分为独立的单元。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辨识依据 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具体见表1—危险化学品名称及其临界量(表略)和表2—未在表1中

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别及其临界量。 危险化学品的纯物质及其混合物按规定进行分类。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可分为生产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和储存单元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危险化学品临界量的确定方法 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其临界量应按表1确定; 未在表1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应依据其危险性,按表2确定其临界量;若一种危险化学品具有多种危险性,应按其中最低的临界量确定。 (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的数量根据危险化学品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单一品种时,该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化学品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生产单元、储存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式,则定为重大危险源: S = q1/Q1+ q2/Q2+...十q n/Q n≥1 式中:

(完整版)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公司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提供过程所涉及相关人员的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及所有设施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并进行风险分级,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并及时更新,以便采取措施,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管理和有效的风险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过程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活动。3.职责 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领导工作,并负责审批公司重点危险源清单。 3.2 行政综合部负责组织各部门识别公司的危险源并进行风险评价工作,填写《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登记表》,并负责《重点危险源清单》的建立和控制。 4.工作程序 4.1 选择活动、产品或服务 根据本公司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特点,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活动、服务。 a) 物资采购、贮存; b) 设施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 c) 物业和商业综合体运营服务过程(包含商业综合体运营、保洁绿化、秩序维护、工程、客服、办公); d) 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音、振动、高低温); e) 各项制度(劳动保护、体力劳动强度等); f) 潜在紧急情况和其它辅助活动。 4.2 识别活动、服务中的危险源。 公司依据活动或服务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对危险源进行辨识,通过评价,确定不可接受风险,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表》和《重点危险源清单》。 4.2.1 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可以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等方法。 4.2.2 危险源辨识评价时需考虑的方面 a) 所有进入物业管辖范围内人员的活动(常规或非常规); b) 物业管辖范围场所的地理位置及环境、设施;

c) 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要求; d) 企业原有经验及控制方法,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e) 绩效监视和测量的手段; 风险因素的考虑还应包括三种时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 异常、紧急)和七个方面(机械性能、电能、势能、化学能、放射能、生物因素 和人机工程因素)。 4.3 危险源类别及其作用 4.3.1 危险源类别 危险源就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一般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危险源指可能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 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 4.3.2 一起事故发生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的存在是发生事故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它们分别决定事故的严重程度和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 4.4 危险源的分类 危险源分为以下类别: A、物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a)设备设施的缺陷b)防护缺陷c)电危害d)噪音危害e)振动危害f)电磁辐射g)运动物危害h)明火i)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j)造成冻伤的底温物质k)粉尘与气溶胶l)作业环境不良m)信号缺陷n)标志缺陷o)其他 B、化学性危害、危险因素 a)易燃易爆性物质b)自然性物质c)有毒物质d)腐蚀性物质e)其他 C、生物性危害、危险因素 a)治病微生物b)传染病媒介c)致害性动物d)致害性植物 D、心理性、生理性危害、危险因素 a)负荷超限,包括:体力、听力、视力等 b)健康状况异常 c)心理异常,包括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 d)辨识功能缺陷:感觉延迟、辨识缺陷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辨识、分类和风险评价、分级办法 危险源是在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因此,在策划服务过程时,应同时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在以下时机,应进行危险源的辨识和评价工作: A.管理体系建立之初; B.承接到新的产品服务项目进行产品实现的策划时; C.对生产活动中的每一具体环节进行策划时; D.修改策划时; E.公司的经营活动发生变化时; F.工作环境发生变化时; G.发生事故(事件)及紧急情况后; H.采取管理方案、纠正或预防措施使策划的活动发生变化时。 一、危险源辨识的工作步骤: 根据公司从事的生产活动的特点和易于辨识的原则,采用分析伤害的方法进行辨识,辨识的步骤为: A.确定生产活动中容易产生的伤害 (如维修时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车辆伤害、火灾爆炸等); B.确定那些具有能量的物质或危险物质是造成伤害的根源,即辨识第一类危险源,(如高处作业的人员、在人员上方的物体、电及其载体、运转的机械等); C.分析造成能量或危险物质释放的条件,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改变方面分析确定,即辨识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和第二类危险源的组合是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所需辨识的危险源。 二、公司内的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A.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 B.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 C.发生紧急事件(如发生火灾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D.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含员工、相关方)的活动; E.工作场所内的生产作业设备(如机械、设施、附属设施和工具等,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租赁或临时进入的外部设备)。 三、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A.询问、交谈:选择从事某项工作有一定经验的人询问交谈,能指出其工作中的危险源; B.现场观察:通过对作业环境的现场观察,可以找出存在的危险源; C.查阅有关记录:查阅被辨识部门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D.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危险源信息,通过分析辨识存在的危险源; E.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被辨识部门成员工作任务中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危险源; F.安全检查记录:通过查阅检查记录,可识别出存在的危险源。 公司生产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方法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主,结合其他方法进行。 四、对于不立即采取措施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源应停止作业活动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 五、风险评价 1、本公司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和经验判断法相结合; LEC法的评价方法: A. B.

危险源辨识方法 (3)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名词解释 危险源: 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者状态; 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风险: 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一级确定是否可容许的过程; 可容许风险: 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以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 安全: 免不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危险源识别的目的: 1、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有效手段和具体体现; 2、是全面挖掘系统内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提出消除和控制事故的措施,为后续风险评价提供依据;

3、是真实实现“四不伤害”,落实各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的有力武器; 4、是杜绝各类隐患事故的有效措施; 5、是实现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在危险源识别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危险源的五种识别因素和六种类型。 1、五种因素:能量、有害物质、失控、人员失误、环境; 2、六种类型: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性。 危险源时态: 指所识别出来的危险源存在的时态(即过去、现在、未来)。 是非判断法 下列情况可直接判定为重大危险源(不可接受风险): a、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b、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和要求的; c、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d.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且无法适当控制的。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法) 影响危险性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a)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用 L 值表示);

(LECD)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危险源辨识及评价方法 1.评价目的 识别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影响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评价危险源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源,并对危险源实施有效的控制。 2.适用范围 评价适用于该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危险源的识别、风险的评价与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 3.评价程序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基本步骤图 3.1危险源识别准备 收集国家、地方、行业关于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文

件等资料的现行版本,掌握相关的规定。 3.2危险源的识别 (1)危险源的识别范围。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有漏项,应充分考虑正常、异常、紧急3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将来3种时态,重点放在能量主体、危险物资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应考虑以下范围:①常规活动(如正常的生产活动和非常规的活动(如临时的抢修);②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包括员工、合同方人员、访问者);③生产所有的设施,如建筑物、设备、设施(含自有的或租赁、分包商自带)。还应特别考虑如下的内容:①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特殊作业工种、特殊行业工种;②国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危险设备、设施和工程;③具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活动和情况; ④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⑤具有职业性健康伤害的作业活动和情况;⑥曾经发生和行业内容经常发生事故的作业和情况; ⑦认为有单独进行评估需要的活动和情况。 可依据的有关法规有:《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 (2)危险源识别方法。方法采用询问与交换、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获取外部信息、工作任务分析、安全检查表、作业条件的危险性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分析方法。 3.3危险源风险评价 (1)风险评价法。 ①风险分级。根据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评价,

危险源的辨识的各种技巧和方法

1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1.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考虑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2)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3)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4)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评审等。 1.2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 (1)预防性原则:依据矿井职业活动开展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该方法能预先、充分辨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 (2)分级原则:充分辨识评价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相应的风险级别。 (3)一致性原则:应依据矿井各类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方法合理、有效辨识危险源及风险评价。 (4)输出性原则:该方法的实施应能为人、物两大方面的控制提供输人信息及充分明确设备要求、人员培训需求及运行控制改进的需求。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 (5)行为性危害因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 2识别范围 危险源识别应覆盖矿井活动、产品和服务,包括:(1)新建、扩建、改建生产设施及采用新工艺的预先危险源识别; (2)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源识别;(3)退役、报废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源识别;(4)化学物质的危险源识别; (5)工作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各种活动的危险源识别;(6)外部提供资源、服务的危险源识别; (7)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8)外来设备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 3识别应考虑的危害类型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控制度

哈尔滨华润凯旋门二期工程项目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管控制度 1目的 对现场所有活动的人员、场所、设施以及运行、作业设备产生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确定、更新重要危险源,以及对其进行管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方案及运行控制提供依据,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级别和财产损失,为体系的持续改进产生更大绩效。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项目生产经营活动、服务全过程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策划。 3术语和定义 3.1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疾病的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 3.2风险 危险事件发生或曝露其中可能性和由事件或曝露其中导致伤害或疾病严重程度的组合。 3.3风险评价 评估采取了任何适当的控制措施后,危害因素造成的风险是否可以接受的过程。 4职责 4.1项目负责人 a)负责批准项目《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 b)各部门负责人批准本部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工作表》和《重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清单》。 4.2安全部 a)负责组织各部门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b)负责组织项目重要危险源的收集整理和对风险控制的策划; c)负责确认与更新项目重要危险源和不可接受风险。 4.3各部门 a)负责对本部门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确认与更新;

b)负责对本部门重要危险源风险控制的策划与实施。 5管理内容与要求 5.1危险源的辨识 5.1.1危险源的辨识应考虑以下因素: a)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 b)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c)人员的行为、能力及其他人为因索; d)来自工作场所外部会对工作场所内组织控制之下的人员造成不利于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 e)来自工作场所周边、由组织控制下的与工作有关的活动产生的危险源; f)工作场所中的基础设施、设备和材料,不论由组织或其他部门提供; g)组织、组织的活动或材料的变化或已纳入计划的变化; h)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变更,包括临时的变化及其对运行、过程和活动的影响; i)任何与风险评价和必要控制方法的实施有关的适用的法定义务; j)工作场所、过程、装臵、机械/设备、运行程序和工作组织的设计,包括其与人的能力相适应。 5.1.2作业活动和场所的划分通常包括: a)公共场所:如办公楼、会议室、员工餐厅等; b)作业活动场所:如作业场所、运行场所、抢修现场、施工现场、仓库等; c)各种设备设施:如运行设备、作业设备、特种设备、机械设备等; d)危险作业活动:如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等; e)特种作业活动:如场内机动车驾驶,特种设备操作、起重作业等。 5.1.3危险源的分类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分类辨识: 5.1.3.1按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后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结合公司实际,将危险源分为十四大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化学性爆炸;(12)物理性爆炸;(13)中毒和窒息;(14)其它伤害等。 5.1.3.2按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时,将危险源分为六大类: (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生产车间危险源辨识方法

危险源辨识 一、基本概念 1、危险源 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2、事故隐患 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危险源本身是一种“根源”,事故隐患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等的主体对象,或可能诱发主体对象导致伤害或疾病的状态。 例如:装乙炔的气瓶发生了破裂。 危险源是乙炔,是可能导致事故的根源;事故隐患是乙炔瓶破裂,导致事故的“状态”。 3、危险因素 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4、有害因素 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5、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 是确定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及其大小的过程,通常两者通称为危险有害因素。 6、危险、有害因素的产生 (1)、能量、有害物质 A、能量就是做功的能力,它即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体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有害因素。 B、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的生理机能和正常的代谢功能,破坏设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危害因素。 (2)、失控 A、故障(包括生产、控制、安全装置和辅助设施等)

B、人员失误 C、管理缺陷 D、温度、风雨雷电、照明等环境因素都会引起设备故障或人员失误。 二、危险源的辨识方法 一般危险源的辨识 (1)、按GB/T13861-19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进行辨识(其中类型) ——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心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人的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A、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控制措施 中华砚文化博览城二期易水名苑商住楼D18#、D20#、D21#楼工程 安全风险辨 识及管控

河北天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七年四月十日 目录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清单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述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 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

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时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主体, 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①单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 a)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 b)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c)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d)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e)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 f)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 g)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 a)材料供应方提供原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 b)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 c)设备租赁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 d)劳务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危险源; c)其他相关方(参观、访问、检查、实习)活动中的危险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