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理学惊人发现: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现代物理学惊人发现: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现代物理学惊人发现: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内容导读

随着量子卫星上天,当代科技最前沿发现了什么?竟然颠覆人类世界观!我们的世界观,因为几个最新的科学,有点乱套了!

一、搅乱了世界的3项科学成果

(一)、暗物质

1

怎么发现有暗物质?

我们原来认识的宇宙的形态,是星球与星球之间通过万有引力相互吸引,你绕我转,我绕他转,星球们忙乱而有序。

但后来,科学家通过计算星球与星球之间的引力发现,星球自身的这点引力,远远不够维持一个个完整的星系。如果星系、星球间仅仅只有现有质量的万有引力支持的话,宇宙应是一盘散沙。宇宙之所以能维持现有秩序,只能是因为还有其他物质。而这种物质,目前为止,我们都没有看到并找到,所以,称之暗物质。

2

暗物质有多少?

科学家通过计算,要保持现在宇宙的运行秩序,暗物质的质量,必须5倍于我们现在看到的物质。

有没有观测到暗物质?

现在没有真正的测到暗物质。只是能发现光线在经过某处时发生偏转,而该区域没有我们能看到的物质,也没有黑洞。

4

黑洞是不是暗物质?

不是。黑洞只是光出不来,它发出其他射线,它仍然是常规物质。

(二)、暗能量

1

怎么发现有暗能量?

科学家观测发现,我们现在的宇宙,不仅在不断膨胀,而且在加速膨胀。如果匀速膨胀,还可以理解。但加速膨胀,就需要有新的能量的加入。这能量是啥?科学家也搞不清,取名叫暗能量。

暗能量有多少?

科学家通过计算,通过质能转换方程E=MC2计算,要维持当前宇宙的这种膨胀速度,暗能量应该是现有物质和暗物质总和的一倍还要多。

3

有没有找到暗能量?

目前为止,还没有。

(三)、量子纠缠

现代科学发现,对物质的研究,在进入分子、原子、量子等微观级别后,意外非常大。出现了超导体、纳米级、石墨烯等革命性的材料,出现从分子水平治愈癌症的奇迹。而最神奇的是——量子纠缠。

1

什么是量子纠缠?

科学实验发现,二个没有任何关系的量子,会在不同位置出现完全相关的相同表现。如相隔很远(不是量子级的远,是公里、光年甚至更远)的二个量子,之间并没有任何常规联系,一个出现状态变化,另一个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出现相同的状态变化,而且不是巧合。

2

有没有观测到量子纠缠?

量子纠缠是经理论提出,实验验证了的。科学家已经实现了6-8个离子的纠缠态。我国科学家实现了13公里级的量子纠缠态的拆分、发送。

二、搅乱了的世界

(一)、搅乱了的哲学世界

我们原来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没有神,没有特异功能,意识是和物质相对立的另一种存在。

现在我们发现,我们认知的物质,仅仅是这个宇宙的5%。没有任何联系的二个量子,可以如神一般的发生纠缠。把意识放到分子,量子态去分析,意识其实也是一种物质。

既然宇宙中还有95%的我们不知道的物质,那灵魂、鬼都可以存在。既然量子能纠缠,那第六感、特异功能也可以存在。同时,谁能保证在这些未知的物质中,有一些物质或生灵,它能通过量子纠缠,完全彻底地影响我们的各个状态?于是,神佛也可以存在。

(二)、坍塌了的物理世界

我们现在所有的物理学理论,都以光速不可超越为基础。而据测定,量子纠缠的传导速度,至少4倍于光速。

(三)、崩溃的内心世界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

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改变世界的物理学(黑龙江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多选题】(2分) 人类有5000年的文明史,为什么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 A. 因为技术还不够成熟 B. 以上各原因都不是 C. 因为人们的思维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D. 因为物理学还没有发展起来 2 【多选题】(2分) 为什么直到18世纪工业革命,特别是19世纪电力技术革命、20世纪物理科学的百年成果以后,人类社会才发生了如此迅速的一次又一次革命性发展? A. 因为物理学的迅速发展 B. 因为数学的迅速发展 C. 因为化学的迅速发展 D. 因为物理学成果的迅速推广

3 【单选题】(2分) 第一次技术革命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A. 电磁学和热力学 B. 牛顿力学和热力学 C. 牛顿力学和光学 D. 牛顿力学和相对论学 4 【单选题】(2分) 第二次技术革命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A. 牛顿力学 B. 相对论学 C. 经典电磁场理论 D. 热力学

5 【多选题】(2分) 第三次技术革命的物理基础是什么? A. 相对论 B. 热力学 C. 电磁理论 D. 量子力学 6 【多选题】(2分) 为什么说物理学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A. 以上各种原因都不是 B. 因为物理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了新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崛起1014cm-3 C. 因为物理学的迅速发展推动了整个科学和技术甚至社会的发展 D. 因为物理学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带来了新技术学科的崛起

7 【多选题】(2分) 物理学的发展催生了大量新学科,以下哪些学科与物理学的发展有关 A. 量子化学、拓扑量子场论、分子生物学 B. 人文科学、量子化学、拓扑量子场论 C. 分子生物学、人文科学、量子化学 D. 拓扑量子场论、分子生物学、量子化学 8 【单选题】(2分) 1905年,爱因斯坦创立狭义相对论,提出了著名的什么关系式?从理论上预言了原子内部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A. 质能 B. 动量 C. 量子 D. 动能

海洋科学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2.海洋科学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是什么?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海洋及与之密切相关联的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 它们至少有如下的明显特点。首先是特殊性与复杂性。 其次,作为一个物理系统,海洋中水—汽—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这也是在其它星球上所未发现的。 第三,海洋作为一个自然系统,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海洋科学研究有哪些特点? 海洋科学研究也有其显著的特点。首先,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其次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第三,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5.中国海洋科学发展的前景如何? 新中国建立后不到1年,1950年8月就在青岛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1959年扩建为海洋研究所。1952年厦门大学海洋系理化部北迁青岛,与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合并成立了山东大学海洋系。1959年在青岛建立山东海洋学院,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1964年建立了国家海洋局。此后,特别是80年代以来,又陆续建立了一大批海洋科学研究机构,分别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海洋局等,业已形成了强有力的科研技术队伍。目前国内主要研究方向有海洋科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海洋资源调查、勘探和开发技术研究,海洋仪器设备研制和技术开发研究,海洋工程技术研究,海洋环境科学研究与服务,海水养殖与渔业研究等等。在物理海洋学、海洋地质学、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海洋工程、海洋环境保护及预报、海洋调查、海洋遥感与卫星海洋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仅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在某些方面已跻身于世界先进之列。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 3.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以及海洋的划分。 地表海陆分布: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108km2,分属于陆地和海洋。 地球上的海洋是相互连通的,构成统一的世界大洋;而陆地是相互分离的,故没有统一的世界大陆。在地球表面,是海洋包围、分割所有的陆地,而不是陆地分割海洋。

历 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排名

历史上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排名1:牛顿(经典力学、光学) 牛顿(Sir Isaac NewtonFRS, 1643年1月4日--1727年3月31日)爵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是一位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和炼金术士。他在1687年发表的论文《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这些描述奠定了此后三个世纪里牛顿像(21张)物理世界的科学观点,并成为了现代工程学的基础。他通过论证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与他的引力理论间的一致性,展示了地面物体与天体的运动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定律;从而消除了对太阳中心说的最后一丝疑虑,并推动了科学革命。在力学上,牛顿阐明了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之原理。在光学上,他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并基于对三棱镜将白光发散成可见光谱的观察,发展出了颜色理论。他还系统地表述了冷却定律,并研究了音速。在数学上,牛顿与戈特弗里德·莱布尼茨分享了发展出微积分学的荣誉。他也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提出了“牛顿法”以趋近函数的零点,并为幂级数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在2005年,英国皇家学会进行了一场“谁是科学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民意调查,牛顿被认为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更具影响力。 2: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力学奠基人)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工业大学,1909年开始在大学任教,1914年任威廉皇家物理研究所所长兼柏林大学教授。后因二战爆发移居美国,1940年入美国国籍。

十九世纪末期是物理学的变革时期,爱因斯坦从实验事实出发,从新考查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在理论上作出了根本性的突破。他的一些成就大大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他的量子理论对天体物理学、特别是理论天体物理学都有很大的影响。理论天体物理学的第一个成熟的方面——恒星大气理论,就是在量子理论和辐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成功地揭示了能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恒星能源来源的难题。近年来发现越来越多的高能物理现象,狭义相对论已成为解释这种现象的一种最基本的理论工具。其广义相对论也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的不解之谜,并推断出后来被验证了的光线弯曲现象,还成为后来许多天文概念的理论基础。 爱因斯坦对天文学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他的宇宙学理论。他创立了相对论宇宙学,建立了静态有限无边的自洽的动力学宇宙模型,并引进了宇宙学原理、弯曲空间等新概念,大大推动了现代天文学的发展。 3:麦克斯韦(经典电动力学、经典统计力学)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麦克斯韦主要从事电磁理论、分子物理学、统计物理学、光学、力学、弹性理论方面的研究。尤其是他建立的电磁场理论,将电学、磁学、光学统一起来,是19世纪物理学发展的最光辉的成果,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综合之一。他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这种理论遇见后来得到了充分的实验验证。他为物理学树起了一座丰碑。造福于人类的无线电技术,就是以电磁场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麦克斯韦大约于1855年开始研究电磁学,在潜心研究了法拉第关于电磁学方面的新理论和思想之后,坚信法拉第的新理论包含着真理。于是他抱着给法拉第的理论“提供数学方法基础”的愿望,决心把法拉第的天才思

物理学与世界进步

生物学与物理学的结合 ——生物物理学 生物物理学是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生命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和领域之一。生物物理学是应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生物各层次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生命活动的物理、物理化学过程和物质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表现的物理特性的生物学分支学科。生物物理学旨在阐明生物在一定的空间、时间内有关物质、能量与信息的运动规律。 19世纪显微镜的应用导致细胞学说的创立。以后从简单显微镜发展出紫外、暗视野、荧光等多种特殊用途的显微镜。电子显微镜20世纪20年代开始陆续发现生物分子具有铁电、压电、半导体、液晶态等性质,生命体系在不同层次上的电磁特性,以及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射频通讯方式。1980年发现两个人工合成DNA片段呈左旋双螺旋,人们普遍希望了解自然界有无左旋 DNA存在。1981年人们在两段左旋片段中插入一段A-T对,整个螺旋立即向右旋转,能否说明自然界不存在左旋DNA呢?这种特定的旋光性对生命活动的意义现仍无答案。 生命活动的物理及物理化学过程的一个主体部分。生物都是含水的,研究水溶液中电子的行为,对了解生命活动的理化过程极为重要。人们已经发现了生物的质子态、质子非定域化和质子隧道效应等现象,因此需进一步开展量子生物学的研究,探索这些基本粒子在活体

音乐等情况下脑活动的不同状态。表明脑在不同情况下代谢活动是完全不同的。这就是神经性障碍的病患者的理想诊断方法。 工业方面:为实现工业改造中高灵敏度条件下小型化自动化,生物原型(模板)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分复杂的化工厂,无需加温加压即以无比短暂的速度,全部自动化地合成与分解。几乎没有三废需要处理。生物又是最精密的电子工厂,厂里零部件之小、灵敏度、精确度之高无与伦比。不仅全部都是自动控制,而且代偿性强。例如螳螂的测速绝技──在0.05秒内测准掠过它眼前小虫的大小、方向与飞行速度──的装置只是它的一对大复眼和颈部的本体感受器。生物物理学把原型加以研究,然后进行数学模拟和电子模拟,先后制成了电子蛙眼跟踪器──跟踪移动目标、水母风暴预报装置、高清晰度的电视(仿鲎眼侧抑制原理)等。人们已开始探索以分子为元件的计算机的可能性。 一方面物理及物理化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生物物理学的发展;另一方面技术在应用于生物对象时必须有所改进。比如最早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ESR)应用于生物材料,首先碰到含水、恒温等问题。一般研究活物质的技术都要求满足:低能量、无损伤、小样品、短时间、最迫近生活状态等条件。这些条件难度都较高,因此,生物物理学对技术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生物物理学是研究活物质的物理学。尽管生命是自然界的高级运动形式,也仍然是自然界3个量(质量、能量和信息)综合运动的表现。只是在生理体内这种运动变化既复杂又迅速,而且随着生物物质结构的复杂化,能量利用愈趋精密,信息量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内总学时:36 课程负责人: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物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是当代技术发展的最主要源泉,物理学的发展对整个人类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更高质量的人才,人文、社会科学学生学点物理知识是非常必要的。这门课只有一学期,且学时数很少,合理的安排好教材内容,使学生对本课程有兴趣,通过学习有所收获,既学到知识,又学到科学思维方法,有利于文科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和学时分配 本课程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录像、演示实验等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直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第一章导论(2学时) §1.1世界为什么变化这么快 §1.2从自然哲学到物理学 §1.3经典物理学产生的条件和建立过程 §1.4 19世纪物理学的成就和危机 §1.5 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及其特点 §1.6物理学的社会教育和思想教育功能 第二章航天与力学(2学时) §2.1万有引力定律的发展 §2.2宇宙速度与动量及机械能守恒 §2.3人造地球卫星及其应用 §2.4航天器的运动和角动量守恒 第三章无处不在的波(2学时) §3.1振动 §3.2声波 §3.3电磁波概述 §3.4光的反射、折射和全反射 §3.5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3.6无线电波、广播和电视 §3.7微波、雷达及其应用 第四章奇妙的有色世界和无色世界——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2学时) §4.1光的量子性 §4.2量子能级间的跃迁和辐射谱 §4.3颜色从哪里来 §4.4红外线与紫外线 第五章微观世界及其探索(2学时) §5.1揭开研究微观世界序幕的三大发现

改变世界的三个实验

____改变世界的三个实验 历史把上个世纪(20世纪)看作是科学革命与发现的时代。可以说在过去100年中,世界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革命性的突破。从1947年发现了《死海古卷》,到华生及克里克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再到用微电子技术制作微型计算机等,科学上的进展使二十世纪成为一个空前发达的时代。所有的发现都来的那么快,以至于我们在匆忙中乱了脚步。这些发现开启了许多新的可能性,但我们仍未能回答这个问题:“这些新发现对我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如果说20世纪是发现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将是整合和消化这些发现的时代。许多主流科学家、教师和研究人员都已经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尽管许多理论、洞见、论述及想法对统一能量场的存在作了讨论,我们却直到近期才发展出能一劳永逸证实无量之网存在的实验。1993年到2000年间的一连串实验,证实宇宙间存在着一个基础能量场。我选择了其中三个实验,它们能清晰地说明,重新定义我们对真相的看法。我要强调的是,这些只是代表性实验,因为目前似乎天天有许多类似的结果的报告被发表。 虽然实验本身非常精采,但我真正感兴趣的是它背后的思想。譬如科学家设计实验想了解人类与物质之间的关系时,可以肯定某个重大的思维转变即将发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实验证明此类关系存在之前,一般的信念是世间的万物是彼此分离的。 在下列实验发表之前,大家相信世间两个“东西”一旦完全分离,就无法影响彼此,之间也没有连结。但就在上个世纪末,一切都改变了。 实验一: 量子生物学家弗拉迪米尔·琶普宁(普普宁)(Vladimir Poponin)和他的同事彼得·卡里耶夫(格瑞尔菲)(Peter Gariaev)发表了他们在俄罗斯科学学院的研究。研究论文1995年发表于美国,他们的一系列实验表明:人类的DNA能直接影响物质世界。 琶普宁(普普宁)与卡里耶夫(格瑞尔菲)设计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实验,测试DNA在光子(组成这个世界的量子材料)中的表现。首先,他们抽尽特殊试管中的空气,创造出所谓的真空环境。通常真空一词就表示容器内空无一物,不过科学家知道,就算把空气抽尽,里面还是有东西存在,也就是光子。科学家们可以运用精确制造的设备检测到光子在试管中所处的具体位置。 科学家想知道光子是四处分散,或者附着在试管壁,还是聚集在试管底部。结果如预期一样,光子以完全随机的方式散布在试管中。也就是说,光子分布在试管内部各处,这正是琶普宁及其研究小组所预期的结果。 在接下来的实验中,人类DNA的样本被放进了试管中。光子在DNA存在的状态下有出人意料的表现,不再如之前所见的随机分布,而是在生命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进行了重新排列。DNA 显然对光子造成直接影响,彷佛透过某种隐形力量将它们规则排列。这点很重要,因为在正统的物理学里并没有任何定律能解释这一效应。然而在受控制的环境中,却记录到构成人类身体的DNA,对组成世界的量子物质产生直接效应! 当DNA从试管中被移除后,又发生了一个惊人的现象。科学家相信若是移除DNA,试管中的光子应该恢复到原本的随机分布状态。……然而科学家却目睹到不同的结果:光子仍然有序地排列着,彷佛DNA仍在试管中一般。琶普宁(普普宁)描述说,光出现了“惊人且违背常理”的举动。 在重新检查过仪器与结果之后,琶普宁(普普宁)和同事们必须为观察结果提出解释,也就是当DNA被移除,影响光子排列的东西是什么?DNA被实际移走后,留下了某种残留吗?或者有更神秘的现象在运作?DNA和光子虽然在实质上已经分离,不再处于同一试管中,但是否某种程度仍然互相连结,只是我们看不见? 琶普宁(普普宁)在研究结论中写到,他和其他研究人员“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实验前提,即有某种新的场域结构存在。”由于这个效应与生命体直接相关,这个现象被命名为“DNA幻影效应”(DNA魅影效应)。琶普宁的新场域结构,和普朗克于50年前提出的“母体”概念(普朗克,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普朗克1944年提

物理学与世界进步

宇宙大爆炸 摘要:宇宙大爆炸形成了宇宙 关键词:大爆炸粒子恒星宇宙 宇宙的本来概念是指屋檐和栋梁或指时间和空间。《淮南子?览冥训》:“凤凰之翔,至德也……而燕雀佼(骄)之,以为不能与之争于宇宙之间。”高诱注:…宇,屋檐也;宙,栋梁也。?《淮南子?原道训》高诱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地球是处于宇宙的那个部位,宇宙有没有起源,何时起源,又将何时毁灭。宇宙大爆炸形成了宇宙。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宇宙最开始,没有物质只有能量,大爆炸后物质由能量转换而来,当代粒子物理学告诉我们,在足够高的温度下,物质粒子可以由光子的碰撞产生出来。下面是宇宙物质进化的详细过程: 宇宙诞生第1/10000秒,温度达几十万亿开,大于强子和轻子的阈温,光子碰撞产生正反强子和正反轻子,同时其中也有湮灭成光子。在达到平衡状态时,粒子总数大致于光子总数相等,未经湮灭的强子破碎为“夸克”,此时夸克处于没有任何相护作用的“渐进自由状态”。宇宙中的粒子品种有:正反夸克,正反电子,正反中微子。最后,有十亿分之一的正粒子存留下来 时标0.01秒温度1000亿开,小于强子阈温大于轻子阈温。光子产生强子的反应已经停止,强子不再破碎为夸克,质子中子各占一半,但由于正反质子正反中子不断湮灭,强子数量减少。中子与质子不断相护转化,到1.09秒时,温度100亿开,质子:中子=76:24 时标13.82秒,温度小于30亿开,物质被创造的任务完成。中子衰变现象出现,衰变成质子加电子加反中微子。这时质子:中子=83:17 时标3分46秒,温度9亿开,反粒子全部湮灭,光子:物质粒子=10亿:1,中子不再衰变,质子:中子=87:13;这时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演化: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生成1个氦原子核,中子因受核力约束而保存下来。宇宙进入核合成时代。 时标30万—70万年,温度4000—3000开,能量和物质处于热平衡状态。开始出现稳定的氢氦原子核,宇宙进入复合时代。在后期宇宙逐步转变为以物质为主的时代。时标4亿—5亿年,温度100开。物质粒子开始凝聚,引力逐渐增大,度过“黑暗时代”后,第一批恒星星系形成。 随着第一批恒星的形成,原子在恒星的内部发生了核聚变反应,进而出现了氦,碳、氧、镁,铁等元素原子核。核聚变是指由质量小的原子,主要是指氘或氚,在一定条件下(如超高温和高压),发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质量更重的原子核,并伴随着巨大的能量释放的一种核反应形式。 通过广义相对论将宇宙的膨胀进行时间反演,则可得出宇宙在过去有限的时间之前曾经处于一个密度和温度都无限高的状态,称之为奇点,奇点的存在意味着

散文精选之我心目中的物理学

我心目中的物理学 【摘要】从我接触物理学的那一天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不可自 拔的喜欢上了它。一,物理学能满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二,从过去几世纪,物理学和物理学家正最大程度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三,物理并不仅仅是一门研究真理的自然学科,更是一门锻炼解决 问题思维的方法论学科。四,实际上物理学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继续了解世界,改变世界。 【关键词】喜欢;好奇心;改变;方法论;物理专业 从我接触物理学的那一天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不可自拔的喜欢 上了它,在某些人看来物理学有些枯燥,那是他们并没真正认识物 理学,那么我心目中的物理是什么样子呢?我为什么近乎狂热地喜 欢它呢?听我慢慢道来。 一、物理学能满足我们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我从小就是一個有好奇心的人,有好奇心的人,总是想弄明白 更多的事情,他们不在乎那么多有没有用,他们在乎的是能不能够 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去去满足自己求知的欲望。一切都是 那么地有意思,他们不害怕挫折,不害怕失败,不害怕他人的嘲笑,他们只在乎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总是快乐的,总是有趣的。 我们的好奇心往往避不开,宇宙是什么?宇宙是什样子?生命 是何时起源的?外太空究竟有没有生命?诸如此类的问题。当我接 触到物理学并深一步了解它时,惊喜地发现这些正是物理学所研究 的范畴。当然它给我的惊喜还不止这些,它给我打开一扇窗,让我 有幸一睹另外一个神秘多彩的空间,它也逐渐成为我认识这个世界 的工具。 二、从过去几世纪,物理学和物理学家正最大程度地改变着这 个世界 物理学从400年前的力学和天体力学到18和19世纪的电学、 磁学和统计物理,到了今天它包含了材料、原子、原子核、基本粒子、宇宙和生物学里越来越多的领域。而从事研究的物理学家们为 了应对他们所处时代最紧迫的问题,创造了数学上、概念上和仪器 上的新工具。物理学家曾经是,并且将继续是科学上机会的敏锐发 现者。他们以自己的智慧最大程度地改变着这个世界 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那些年改变世界的应用型诺贝尔物理学奖,有的是开创时代的工具,有的是探索未知世界的眼睛,让我们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题库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按照研究过程的不同可将研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开发研究。 2. 古希腊数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亚历山大时期的___________,他的不朽著作_____________,把前人的数学成果用公理化的方法加以系统的整理和总结。 3.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______、印刷和______。 4.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________创立的日心说为开端,宣告了神学宇宙观的破产,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里的___________一书,揭开了医学领域的革命序幕。 5. 拓扑学是用________研究几何图形在_____________下保持不变的性质。 6. 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础原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7. 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分别于1925年和1926年创立了两种不同形式的量子力学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____和______,揭开了原子能时代的序幕,标志着原子核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9. 广义相对论表明:在引力场中,空间的弯曲程度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引力场也大,空间的弯曲也__________。 10. 计算机系统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1. 迄今为止的计算机都是基于匈牙利数学家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思想设计而成的。 12. 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计算机之间物理连接的方式,较常见的拓扑结构有___________、总线结构、环形结构、___________和树形结构。 13. 对应于研究的种基本类型可以将科学分为基础科学、_________和_________。 14. 古希腊成就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是___________,被誉为“力学之父”,他在静力学方面的主要成果是用逻辑方法证明了_____________并给出了数学表达式、发现浮体定律、提出计算物体重心的方法等,这在当时达到世界的最高水平。 15.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_____________发现了圆周率,比欧洲早近1000年。明代时的李时珍著有_____________一书,记载有1892种药物,方剂11000个。 16. 中国古代著名的三大技术是指陶瓷技术、_________和__________。 17. 牛顿是提出了运动三定律和______________,使力学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誉为近代科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18. 法国的科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燃烧的_________学说,牛顿和___________发明了微积分。 19. __________发明了蒸汽机,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意大利的___________发明了电池。 20. 1755年,康德和拉普拉斯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___________。第一个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法国动物学家___________。 21. 新达尔文主义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__,他提出种质选择论,19世纪50-60年代,奥地利的科学家_________发现了遗传定律。 22. 突变理论主要以_________和奇点理论为工具,通过对稳定性和_________的研究,提出系列数学模型,以解释自然社会现象中所发生的不连续的变化过程。 23. 化学键主要有_________、共价键和_________。 24.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___________。 25. 生殖细胞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浅谈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在目前的新世纪,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生活水平、生活方式、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从日常的衣食住行中,处处可以感受到科学技术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各种合成纤维大大丰富了人们的衣着面料;农业的增产提供了丰富的食品,改善了人民的食品结构;至于汽车、飞机的发明和普及带给人们交通的方便、快捷;医学的进步提高了人民的健康水平,延长了平均寿命;教育的普及提高了人民的文化水平;电灯、电话、家用电器的普及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而这些发展却离不开物理学…… 物理学作为严格的、定量的自然科学带头学科,一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展望将来亦是如此。现代科学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而在物理学中每一项科学的发现都成为了新技术发明或生产方法改进的基础。首先,物理学定律是揭示物质运动的规律的,使人们在技术上运用这些定律成为可能;第二,物理学有许多预言和结论,为开发新技术指明了方向;第三,新技术的发明,改进和传统技术的根本改造,无论是原理或工艺,也无论是试验或应用,都直接与物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若没有物理基本定律与原理的指导,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就不可能有现代生产技术的大发展。 在18世纪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生产时代,蒸汽机的不断提高改进,物理学中的热力学与机械力学是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的。 1866年,西门子发明电机,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18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这三大发明照亮了人类实现电气化的道路,电力在生产技术中日益发展起来了。这样的成功与物理中电磁学理论的建立与应用是密不可分的。。 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建立,诞生了近代物理,开创了微电子技术的时代。半导体芯片,电子计算机等随之应运而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量子力学也就没有现代科技。 20世纪60年代初,激光器诞生。激光物理的进展为激光在制造业、医疗科技和国防工业中的应用打开了大门。 20世纪80年代高温超导体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为超导体的实际应用开辟了道路。磁悬浮列车等。80年代,我国高温超导的研究走在世界的前列。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纳米技术,使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设计并重新排列原子或者原子团,使其具有人们希望的特性。纳米材料的应用现是一个新兴的又应用很广泛的前沿技术。秦始皇兵马俑的色彩防脱。 在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间物理,能把宇宙飞船送上太空,使人类实现了飞天的梦想。 激光物理的进展使激光在制造业、医疗技术和国防工业等多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生命科学的发展也离不开物理学。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存在于细胞核中的一种重要物质,它是储存和传递生命信息的物质基础。1953年生物学家沃森和物理学家克里克利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在卡文迪许(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的实验室成功地测定了DNA的双螺旋结构。 ……

改变世界的物理学

超对称理论的发现历史 摘要:超对称自提出到现在已经快三十年了,在实验上却始终未能观测到任何一种已知粒子的超对称伙伴,甚至于连确凿的间接证据也没能找到。尽管如此,超对称在理论上非凡的魅力仍然使得它在理论物理中的地位节节攀升,今天几乎在物理学的所有前沿领域中都可以看到超对称概念的踪影。一个具体的理论观念,在完全没有实验支持的情况下生存了将近三十年,而且生长得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这在理论物理中是不多见的。它一旦被实验证实所将引起的轰动是不言而喻的。正如S. Weinberg (电弱统一理论的提出者之一) 所说,那将是“纯理论洞察力的震撼性成就”。当然反过来,它若不幸被否证,其骨牌效应也将是灾难性的,整个理论物理界都将哀鸿遍野。 关键字:超对称伙伴、玻色子、费米子、大统一能标、大统一理论正文: 1、超对称破坏的起源与简介 对超对称的研究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当时P. Ramond、A. Neveu、J. H. Schwarz、J. Gervais、B. Sakita 等人在弦模型(后来演化成超弦理论) 中、Y. A. Gol'fand 与E. P. Likhtman 在数学物理中分别提出了带有超对称色彩的简单模型。1974 年,J. Wess 和B. Zumino 将超对称运用到了四维时空中,这一年通常被视为是超对称诞生的年份。在超对称理论中每一种基本粒子都有一种被称为超对称伙伴(Superpartner) 的粒子与之匹配,超对称伙伴的自

旋与原粒子相差1/2 (也就是说玻色子的超对称伙伴是费米子,费米子的超对称伙伴是玻色子),两者质量相同,各种耦合常数间也有着十分明确的关联。 2、超对称理论的应用 超对称的魅力源泉之一在于玻色子与费米子在物理性质上的互补,在一个超对称理论中,这种互补性可以被巧妙地用来解决高能物理中的一些极为棘手的问题,比如标准模型中著名的等级问题(Hierarchy Problem),即为什么在电弱统一能标与大统一或Planck 能标之间存在高达十几个数量级的差别?超对称在理论上的另一个美妙的性质是普通量子场论中大量的发散结果在超对称理论中可以被超对称伙伴的贡献所消去,因而超对称理论具有十分优越的重整化性质。 关于超对称的另外一个非常值得一提的结果是,它虽然没有实验证据,却有一个来自大统一理论的“理论证据”。长期以来物理学家们一直相信在很高的能量(即大统一能标,约为1015 - 1016 GeV) 下微观世界的基本相互作用- 强相互作用及电弱相互作用- 可以被统一在一个单一的规范群下,这样的一种理论被称为大统一理论。大统一理论成立的一个前提是强、电磁及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数必须在大统一能标上彼此相等,这一点在理论上是可以加以验证的。但是验证的结果却令人沮丧,在标准模型框架内上述耦合常数在任何能量下都不彼此相等。也就是说标准模型与大统一理论的要求是不相容的,这无疑是对大统一理论的沉重打击,也是对物理

现代科技概论复习题带填空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总20分,) 1.宇宙大爆炸理论最令人信服的证据是__ _____。 2.19世纪末由物理学领域所谓“两朵乌云”引发的革命,最终产生了和两大理论。 3.光年是一个量度宇宙恒星之间距离的单位,记作LY。1光年等于光在1年内走过真空的路程,约为万亿km。 4.人类基因组计划于年开始实施,中国科学家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5.火星密度与地球差不多,但其赤道半径差不多是地球赤道半径的倍,它要比地球小许多,引力也小许多,因此这是它大气稀薄的重要原因。6.2005年10月我国的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7.基因是分子上具有效应的特殊片段。 8.达尔文于年出版了划时代的着作《物种起源》。 9.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统称为。 10.地核又分为外核E层和内核G层,其中E层是态,中间是一个过渡的F层。海底扩张的速率大约是每年。 11.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另一种材料作为。与第一、二代复合材料相比,第三代复合材料主要是在方面作了改进。12.一纳米(nanometer)等于米。 13.通常用于测定年代方法的放射性同位素是。 14、以光谱或温度为横坐标,光度或绝对星等为纵坐标的图谱叫图。处在该图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狭窄带区内的恒星为星。 15、核反应有和两种方式,都能产生巨大的原子能。 16、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指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元件的。 17、2005年10月我国的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18、从DNA上取出单个基因所使用的特殊“手术刀”叫。 19、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所预言的,他们因此而获得1978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α粒子就是带有电荷的核。1911年卢瑟福曾用它轰击金箔,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的原子模型。 21、初始质量在~倍太阳质量之间的恒星最终将演化成。 22、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运动规律的;技术既有属性,又有属性。 23、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在《》中提出日心说,把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4、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奠基者是,他倡导了

物理学与世界进步论文

物理学与世界进步论文 摘要:物理学是一科探究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组成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物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进步中积累的思想方法是人类思想领域的瑰宝。对物理的研究或学习要永远抱着一颗敬畏和永不止步的心。 关键词:物理学、牛顿、工业革命、物理思想、物理与战争、中国的物理 物理学是一科探究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组成揭示它们之间 的联系和各种运动之间的关系的广博而丰富的学问。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科学,物理学历来是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同时作为人类追求真理、探索未知世界奥秘的强有力工具,物理学又是一种方法论和哲学观。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岁月中,这种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学科为我们造就了一个个光辉的里程碑。 物理学的进展密切联系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电话的发明到当代互联网络实现的实时通信;从蒸汽机车的制造成功到磁悬浮列车的投入运行;从晶体管的发明到高速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物理学对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的贡献。当今时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重大成就又将会引领着人类文明进入一片新天地。 在历史的滚滚长河中,涌现了一大批物理学先驱,大师,他们性格可能或好或坏,但无可争议的是他们为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牛顿在担任皇家学会会长期间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甚至到晚年还开始研究神学,但也有许多人认为牛顿还是有许多用当时科学和他的学识无法解释的事,所以才开始研究神学,以得到解释,但不管怎么说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是无可争议的。

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可以直接应用于化学、生物、地理、气象等自然科学,大大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分化独立,甚至形成了新的独立学科或分支学科.如天体物理学、空间物理学、地球物理学、流体力学、生物物理、物理化学、量子化学等等,使人们更全面地探索、认识自然界的规律。作为现代科学基石的物理学,在科学文化和创立现代世界的技术文化中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物理学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物理学的成就直接发展了各种各样的工程技术,形成了今天门类齐全、多样的工业体系.今天的许多高新技术也仍然是以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这些工程技术的发展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方式,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比如,机械、建筑科学就是经典力学原理的实际运用.今天的电力、电子工业是电磁学发展的结果,光学特别是激光技术使得光纤通信、互联网、激光医学等蓬勃发展,在万有引力定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航天技术使得人类的足迹不断地向宇宙深处延伸。 在近代一次又一次的世界大变革中,好像没有中国的身影,特别是物理学中更是不见了以往“天朝上国”的身姿,这和中国自古传统以及和中国以人为核心的思想有关,当然最大的关系是,中国自古的教育体系有关,我们也无法去评价他的好坏,他阻碍了中国的科学发展,但不得不说,中国能在历史长河中一直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也是这种教育模式的功劳。但其实在中国物理并不是没有发展,而是一直得不到壮大和正视。 在中国,早在2300年之前,有关物理的名词就出现了。与今日之含义相比较,那时的含义要宽泛得多。它泛指人类对自然界及人类自身的理性认识。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自然界的规律和人文社会的规律是统一的,人文社会的法则也应该归结为天地、自然的法则;后来有人把这个观点概括为“天人合一”。从这点来看,当时的物理学与哲学是混为一体的。 中国古代的学者很关注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在儒家经典著

10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

10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

10个改变世界的科学实验 2007年,美国共耗资3680亿美元用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在这块巨大的馅饼中,将近18%的资金投入了基础研究——也就是并非用于解决工业问题,而是完全出于科学家的好奇心或兴趣而开展的研究。另有22%投入到实用研究——旨在解决实际问题。 既然每年都有众多科学家进行着不计其数的试验,那么大多数研究没有得到广泛赞誉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项试验不仅能吸引科学家们的注意,也会让普通人倍加关注。这可能是因为它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根本认识,或是提供了针对某种顽疾的解决之道。您也许会认为,这种改变世界的实验肯定非常复杂。对于某些实验来说,您这种观点一点没错。但是,优美而简洁的试验也多如繁星。 在本文中,我们将根据自己的浅薄见解,为您列出十项最伟大的试验。它们是根据主要学科——生物、化学、物理和心理学——组织整理出来的,时间跨度长达200年。在几个例子中,我们将两项密切相关的试验放在了一起。这是为了证明科学研究是需要合作努力才能完成的。 1.达尔文的花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达尔文乘坐小猎犬号完成的那次著名的南美之旅。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进行了一些最重要的科学考察。那里有20个左右的岛屿,每座岛上都生长着独特的兰花亚种,完全适应了所在岛屿的特殊环境。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达尔文回到英国后所做的试验。其中有些就与兰花有关。 达尔文在种植和研究了一些本土兰花品种后发现,兰花的复杂花形正是为了吸引特殊品种的昆虫来为自己授粉。这些昆虫的外形都与某一亚种的兰花非常匹配。这就如同加拉帕戈斯雀的鸟喙,每种形态都与特定的食物来源相适应。以伯利恒兰为例,这种花的花蜜存储在

北师大版学高中历史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学的长足进步教案必修

课程标准素养解读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 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1.从时空观念角度,综合理解近代自然科学理性 发展的历程。 2.运用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识记理解相对论、 量子论的主要内容。 3.从家国情怀角度理解认识相对论、量子论的意 义。 知识点一牛顿与经典力学 1.背景 (1)欧洲中世纪的封建时代,由于封建主义的封闭和禁锢,科学技术的发展十分缓慢。 (2)14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要求。 (3)16世纪末,欧洲开始进入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时期。 2.地位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3.主要内容 (1)物体运动三定律,是机械运动的基本规律,主要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和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2)万有引力定律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有互相吸引的力,并给出计算两个物体之间吸引力的公式。 4.形成标志 1687年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5.意义 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此后两个世纪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概念阐释] “近代科学”

1.背景 (1)经典力学认为,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无关,宇宙中存在着绝对的静止和绝对的时间。 (2)随着科学实验的进步,人们发现这种理论无法解释研究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经典力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提出 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进而创立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内容 (1)狭义相对论:光速是物质运动的极限速度。物体的质量是一个变量,它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这就将伽利略和牛顿以来的绝对时空观发展到相对时空观。 (2)广义相对论:它揭示了四维时空同物质的统一关系,从而在更深层次上否定了绝对时空观。 4.意义 (1)相对论的创立,为物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引起了一场深刻的物理学革命。 (2)否定了传统的绝对时空观念,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辩证关系,把空间、时间和物质联系起来,创立了新的时空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经典力学,并把它概括在相对论理论之中。 (3)相对论以其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促进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发展。

2020世界大学排名TOP10(物理学和天文学)

2020世界大学排名TOP10(物理学和天文学) TOP1.康奈尔大学 今年康奈尔大学排名四位,与清华大学共同排名第19位,自去 年以来提升了其在雇主声誉方面的得分。康奈尔大学的物理系因其 多功能计划和诺贝尔奖获奖研究而闻名,其中存在一个粒子加速器,有助于其在粒子和加速器物理学方面的声誉。此外,大学的占星系 提供灵活的学士学位,可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进行定制。大学生也 可以参与研究机会。 TOP2.哥伦比亚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从去年并列第19名至第14名世界顶尖大学的物理学和天文学,自去年以来提高了学术和雇主声誉的得分。天文学自1757年以来一直在哥伦比亚大学教学,并已成为其课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其研究亮点如1863年首次将摄影应用于恒星天体测量和光谱学。自1901年以来,哥伦比亚有27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物理。 TOP3.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在今年的物理排名中进入了前20名,与康奈尔大学从 12名上升到19名的并列。清华大学物理系成立于1926年,从此赢 得了中国最负盛名的物理学系之一的声誉。在本科阶段,您可以选 择物理学和应用物理学,这两门课程旨在为您提供对物理学基础理 论和研究方法的深入理解,并为各种职业做好准备。 TOP4.罗马大学 意大利罗马的Sapienza大学,通常被称为Sapienza,今年的物 理排名从第44位上升到第39位,并且雇主声誉得分大大提高。尽 管其物理学学士学位只有意大利语,但该大学提供英语授课的硕士 学位,如大气科学与技术硕士学位,其重点从物理学和工程学的角 度来看大气科学。其他硕士学位包括粒子和astroparticle物理、 空间和航天工程。

《哲学引论》习题与答案2

《哲学引论》习题及答案2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判断下列说法是与否或对与错) 1、古希腊宇宙论又称作本根论,中国古代宇宙论又叫做自然哲学。(×古希腊宇宙论又称作自然哲学,中国古代宇宙论又叫做本根论。P92,96) 2、中国古代宇宙论没有转向科学层次,这是中国古代宇宙论与古希腊宇宙论显著区别的一个特点。(√96) 3、中国古代哲学中表示现代汉语中所谓物质存在的基本概念是水。(×,是气P96) 4、中国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周幽王时代的伯阳甫首次把五行作为抽象的哲学命题。(√P98) 5、佛教理论的基础是缘起论,其实质是关于事件间的因果关系理论。(√P99) 6、中国古代宇宙论的最大特点是始终追求普遍必然性为其天职的科学精神。(×强调变化,P100) 7、现代宇宙论是建立在现代科学础上的,因此它属于科学的一个分支。(√P100,101) 8、近代以来,“自然”的主要含义由“本性”或“天然”转变为“天地万物”或“自然物”,早期的自然哲学转变为自然科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P101,102) 9、亚里士多德将形而上学的研究对象归结为“在者”,并建立了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庞大严谨的概念论哲学体系。(ד是者”,P106) 10、“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它以形式逻辑为基础,是西方概念论哲学的根基。(√107) 11、中国哲学中的“有”指的是天地万物等具体存在,而“无”则是指个体事物中的空虚部分

和个体事物未有之前与既终之后的情况。(√114) 12、中国道论主张的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对一切既不执着有,也不执著于无,它反映的是不同于西方的非存在优先于存在的思维方式。(√116) 13、在哲学上,把通过逻辑的和数学的推理方式获得的确定结论,称之为绝对真理。(×必然真理,P119) 14、经验是一种心理现象,每一个经验都是一个心理事件。(√P135) 15、在直观意义上,理性主要是指人的理智通过抽象或推理把握事物类的特性和一般性的能力。(√P146) 16、科学就其本质而言,乃是关于事物因果关系的知识。(√P148) 17、在归纳推理中,结论和前提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有一个前提就有一个确定的结论。(×,结论和前提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一个前提不一定就有一个确定的结论P147)18、相对于传统认识论,现代认识论则重于对知识的本质、意义等问题的研究。(√,P162) 19、近代哲学的观念论在康德的哲学中达到了顶峰。(×,在黑格尔P163) 20、分析哲学认为语言是哲学首要的、甚至是惟一的研究对象。(√,P173) 21、概念论实用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明确提出了认识与价值的统一。(√,P184) 22、儒家认识的方法与途径是“自诚明”与“自明诚”。(√,P187) 23、儒家哲学在知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理论理性。(×,是实践理性P188) 24、老子将人的认知活动区分为“为道”与“为学”。(√,P189) 25、道家哲学认识论的核心是“冥想直观”。(×,是“体道”P19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在古希腊哲学中,爱利亚学派中心思想是__B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