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1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1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1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1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知道海波、石蜡的熔化和凝固的变化规律及特点。

3、利用图像表示物理量的变化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

“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

【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教具】:铁架台、烧杯、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海波、松香、温度计、蜡烛、冰棒、秒表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回答汽化、液化的概念及吸、放热情况?

2、回答蒸发和沸腾的区别,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3、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导学设问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回答

三、新课导学:

(一)聚焦目标一: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1、列举生活中的现象例子,提问:

春天来了,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现象。

冬天到了,气温下降,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等等,这些都是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的现象。

2、总结得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二)聚焦目标二: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提出问题:

海波在什么温度下开始熔化,什么温度下开始凝固?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如何变化?

2、猜想与假设:

(1)海波熔化和凝固可能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2)海波熔化和凝固时温度 (升高/降低/不变)

3、设计实验:为了检验你的猜想与假设,你需要哪些器材?请结合教材96页内容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步骤,同组之间讨论一下。

讨论后回答所需的实验器材,教师点拨指导学生回答实验步骤:

从约350C开始,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直到海波晶粒全部熔化后再观察3min,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教材96页的表格中)

4、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进行实验分工,一位学生看时间,一位学生读温度计的示数,一位学生观察物质状态,并把实验结果及时填入表格中。

5、分析与论证: (1)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29画出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不同线段中海波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2)当海波晶粒全部熔化为液体后,让它慢慢冷却,

每隔一分钟记下海波的温度,画出海波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完成填空:

6、结论:(1)海波开始熔化的温度是48℃,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2) 海波开始凝固的温度是48℃,海波在凝固过程中,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海波全部凝固为固体时,继续放热,温度下降。

7、评估:

(三)聚焦目标三:探究石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探究石蜡的熔化:参照课本如图4-28的装置,把石蜡碾碎后放入烧杯中,在石蜡中插入温度计,记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每隔0.5min记录一下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石蜡状态的变化,直到石蜡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

2、实验结束后,根据实验数据在图4-31画出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析不同线段中石蜡是吸热还是放热?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状态?

3、结论:石蜡在熔化全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上升。

4、观察石蜡的凝固过程

把装置中的烧杯和酒精灯移去,观察试管中的石蜡从液态变成固态。画出海波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5、归纳小结: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的不同点。

1、海波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凝固时放热但温度不变

石蜡在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2 、图像不同

四、巩固应用

1、物质由_______变成______叫做熔化;物质由______变成______叫做凝固。

2、下列属于熔化的是()

A、冰冻的饮料瓶外“冒汗”

B、糖水变干成了糖

C、糖水变成冰棒

D、冰棒变成糖水

3、下列属于凝固是的( )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湿衣服晾干快

C 、秋天,露珠形成

D 、冬天,湖面的水结成冰

4、如图,某合金的凝固图象中可看出:( )

A .该合金的凝固点是200℃;

B .B

C 段表示合金温度不变,并吸收热量;

C .该合金的凝固点是250℃,凝固过程的时间是6min ;

D .图中CD 段是继续吸热过程。

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得到许多信息,请你写出三条。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冰在-4℃到开始熔化经历了______min,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min 。冰的熔点是_______℃,

(2)在冰是固态时,不断给它加热,它的温度____________;当有一部分冰熔化时,继续给它加热,它的温度____________;当冰全部为液态时,不断给它加热,它的温度_________,最高能达到________℃。

(3) 根据数据表的记录,试画出

冰熔化的曲线图:

080 6 0C min

0 8 2 4 12 10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

课题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课型:新授课 班别小组姓名 【学习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请帮我解决一个问题上: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负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负℃,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根据什么来选择(思考2分钟) 有同学说对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研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知识。(引出课题)【预习导学】 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转化的。(选填可以或不可以)。像上面的物质在固态、液态、气态之间发生变化的过程叫做。 2、熔化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固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晶体和非晶体”回答: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哪些属于晶体哪些属于非晶体 4、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熔点,非晶体______ 熔点。(选填“有”或“没有”) 5、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在凝固时也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时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点,非晶体凝固点。(选填“有”或“没有”) 6、熔化需要(选填吸热或放热),凝固需要。 【思考】:如何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合作探究】 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提出问题 (1)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2)是不是每一种物体熔化时温度都相同 2、猜想和假设 你的猜想是什么请大胆写出你的猜想: 实验中注意的事项: (1)温度计要完全浸入被测物体中。(2)实验时让物体受热均匀要不断搅拌。 (3)注意酒精灯的使用安全。 3、设计并进行实验: 参照课本图4—28所示组装好实验装置,并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将观测结果填人表中) 线图像

酸及其性质知识点

编号:使用时间: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第一节酸及其性质 编制人:审核人: 领导签字: 一、预习案 [要点1]酸的概念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要点2]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要点3]浓硫酸 1、吸水性:浓硫酸42SO H 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可以作 剂,一般中性气体,如等,、、、、4222CH N CO O H 及酸性气体,如22SO CO 、等、 2、腐蚀性(脱水性):能使有机物发生 现象,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浓硫酸使有机物脱水的过程属于 变化。 3、强氧化性: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跟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不生成氢气。 4、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 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 ,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点拨: (1)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的原因:若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浓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 性质,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属于 性质。 (4)盐酸具有 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

点拨: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碳酸根CO3 -2价,硫酸根SO4 -2价,亚硫酸根SO3 -2价,氯离子Cl -1价,氯酸根ClO3-1价,次氯酸根ClO -1价,硝酸根NO3 -1价)的化合物。 3、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4、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5、用于医药:人的胃液里含有适量盐酸,可以帮助消化,但是如果饮食过量时,胃会分泌出大量胃酸,反而造成消化不良。在这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某些含有碱性物质的药物,以中和过多的胃酸。 二、训练案 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OH)2 2、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盐的是() B. Ca(OH)2 C. H2SO4 D. CuSO4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第2课时)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导学案(第2课时) 【导学目标】: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 2、明确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及熔点和凝固点 3、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知识 4、能利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简单现象,解决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导学重、难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是本节的重点,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总结推理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了解其物理意义是本节难点之一,了解晶体熔化要吸收热量而温度不变是又一难点。 【导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对比法、图像法 【导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什么叫做熔化?什么叫做凝固? 2、海波熔化和凝固分别有什么特点? 二、导学设问 海波和石蜡熔化和凝固有什么不同点呢?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的有什么区别?同一种晶体和熔点和凝固点又有什么关系? 三、新课导学: (一)聚焦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 海波(晶体)的熔化曲线的分析: ①AB 段。在这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 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答:AB 段所对应的 时间内海波是固态,温度升高,是海波吸热升温 的过程) ②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答:B 点) ③在BC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对35 048

海波加热?(答:BC 段是所对应的时间内海波的状态是固态和液态共存。海波的温度保持在48℃不变。此时仍在继续对海波加热,即海波仍在吸热。这是海波熔化过程) ④在CD 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答:海波的状态是液态,海波已经熔化完毕,继续加热,海波的温度升高) ⑤总结:像海波这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 2、非晶体 (1)物质除了晶体还有非晶体,松香、石蜡、玻璃等属于非晶体。 (2)请一个组把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画在黑板上。 从石蜡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可知,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跟晶体不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也没有一定的凝固点。石蜡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固态石蜡由硬变软,然后再变为液态。凝固时放热,石蜡由液态变为粘稠,然后由软变硬,形成固态。 (二)聚焦目标二:熔点和凝固点 (1)除了海波以外,其他晶体物质,如各种金属、冰、固态酒精等,它们的熔化曲线都与海波的熔化曲线形状相似,只是熔化时的温度高低不同而已。这条熔化曲线反映了晶体物质熔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晶体的熔化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的,即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海波的熔点是48 ℃。 (2)如果让熔化了的海波冷却,记下液态海波在冷却凝固成晶体过程中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可得到凝固曲线近似下图 的形状。 思考并回答: ①AB 段。海波是____态,____热(填"吸"或"放"), 温度______。 ②BC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③CD 段。海波的状态是____,____热,温度_____。 (3)总结:晶体的凝固也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 成。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晶体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04861 35

201x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4同步测试鲁教版五四制

2019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二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 及其性质4同步测试鲁教版五四制 基础知识: 1、酸的定义:溶于水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_________的化合物。 2、纯净的浓盐酸是_______色,有___________气味的液体,有腐蚀性。工业品因含有杂质而呈______色。浓盐酸在空气中打开瓶口,会在瓶口处形成__________,这是因为从浓盐酸中挥发出来的___________跟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___________缘故,说明浓盐酸具有_________性。 3、纯净的浓硫酸是_______色、粘稠、_______状的_______体,不易_________。具有___________性和强烈的___________性。如果浓硫酸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要立刻用大量__________冲洗然后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烧伤皮肤。 4、浓硫酸的稀释:一定要把____________沿器壁慢慢注入_______中,并不断用________搅拌,切不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把浓盐酸和浓硫酸分别敞口放置空气中,下列情况发生什么变化?(是变大、变小或不变) 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分数浓盐酸 浓硫酸 1.与_____________作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_____使_____________不变色。 2.酸+金属===________+________ (如:可以和锌粒铁镁条等反应) ①硫酸与镁条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盐酸与铁钉反应铁钉表面有产生,同时溶液由色逐渐变成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酸+金属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 (如可以与铁钉上的铁锈反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__) 盐酸与生锈的铁钉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与碱发生__________反应酸+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①硫酸与氢氧化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 _____________ ②盐酸跟[Al(OH)3]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某些盐反应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酸都能和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①盐酸与石灰石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硫酸与氯化钡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盐酸与硝酸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6、注:酸溶液都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于水都能解离出_________ 当溶液中含有Fe3+时,溶液显色; 当溶液中含有Fe2+时,溶液显色;

实验二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实验二探究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规律 1、下图是某种晶体的熔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 (1)这种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 (2)其熔化过程共经历了min。 (3)第4min时,该晶体处于态。 (4)第8min时,该晶体处于___________态。 (5)第10min时,该晶体处于___________态。 答案:80,4,固、固液共存、液态 2、下表为小丽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 (2)该物质是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3℃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4)温度为0℃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5)温度为1℃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 (6)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 (7)该物质熔化时需要对它加热,这是通过改变其内能(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 (8)5至8分钟,该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其内能。(选填“不变”或“增大”) (9)下表是小明在标准大气压下探究某种物质的凝固特点时记录的实验数据,从开始计时起,到第min时的数据有明显错误 答案:0,晶体,固、固液共存、液、不变、增大、热传递、 3、如图13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而且萘的温度上升较(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②除图13甲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③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3乙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态。 答案:均匀、慢、秒表、固液共存

酸及其性质教案

密封线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记住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特性; 2、掌握盐酸化学性质; 3会熟练书写酸的化学性质中的有关化学方程式, 记住相应的反应现象 过程与方法: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教学重点:1、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 2、盐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记忆 重、难点突破:通过演示、观察、对比的方式来理解和掌握盐酸性质,对于化学性质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采用找规 律、多写、多练的方法来记忆。 三教学准备: 实验仪器和药品: 仪器:试管、试管

药品:一瓶浓盐酸、一瓶浓硫酸、稀盐酸、稀硫酸、镁条、 生锈铁钉、碳酸钠、、氯化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钡溶 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 多媒体课件 四教法设计:实验探究,比较,概括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多媒体展示一组诱人的水果,引导学生说出看到它们的即时感觉--酸 【设问】:水果为什么酸→什么是酸→酸有哪些性质→课题酸及其性质 【探究新知】:多媒体展示几种生活中常见的酸,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什么是酸引出酸的概念。 【活动天地】: 【过渡】:酸是广泛存在而又非常重要的物质,今天我们来认识两种在化学世界里常见的酸---盐酸硫酸。 【展示】:多媒体展示浓盐酸和浓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交流】:学生交流讨论得到的信息。 【学生活动】:1观察浓盐酸,浓硫酸的颜色状态, 2打开瓶塞观察现象 3 闻气味,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沪粤版初二上)

第三节《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学设计(沪粤版 初二上)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明白什么是熔化和凝固。明白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⑵明白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会查熔点表。 ⑶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讲明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⑷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学会作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刻〞图像,体会到图像法能够直观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培养耐心细致地观看现象、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态度。 2.教材讲明 本节要紧研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即以冰和蜡为代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收集数据、描画图像、对比分析,总结出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并学习对比法、图像法等科学方法。 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关于物质的熔化,让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那个探究实验不管是装置、操作,依旧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刻〞图像,都比上一节探究沸腾要复杂一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了,因此教材将其编排于?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之后。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冰化水,水结冰〞现象中,直截了当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即仿照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冰地熔化特点,描画出冰熔化时的〝温度—时刻〞图像。然后针对学生对该实验的疑点,教材采纳卡通画的形式生动爽朗的展现出来,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一方面加深对冰的熔化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该实验进行评判,同时引出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通过活动1的实验研究,描画出石蜡的〝温度—时刻〞图像,再对两个图像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在熔化时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它们的区不,引出熔点和凝固点。最后将物态变化应用于生活实际中,通过〝信息扫瞄〞介绍液晶。 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把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演示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符合?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的要求,另外新教材用冰代替旧教材中的萘或海波,取材方便、贴近生活、容易成功。通过〝信息扫瞄〞介绍液晶,〝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特点。 本节教学重点:教材通过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再一次展现了科学探究的要紧环节,让学生经历差不多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用图像法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论证,这既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好素材,又是学习晶体和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等知识的基础。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2、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4、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5、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6、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7、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8、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熔点与凝固点 三、教学流程 ●自学反馈与评估 1、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变为的过程,叫做熔化; 由变为的过程,叫做凝固。 2、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 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 3、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 4、固体分为和,晶体熔化温度,像一样;非晶体 熔化温度,像一样。常见的非晶体有。 5、晶体熔化的温度叫做,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做,同一种晶体的 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熔化过程中要,凝固过程中要。 ●引入 冰变成水,水结成冰。 由学生列举生活与上述相同的物态变化。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提出问题:冰和石蜡在熔化为水的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上升?不变? 2、观察实验:冰的熔化和石蜡的熔化

3、收集数据,作出温度变化图象。 4、结论: ①冰开始熔化的温度是0 ℃,冰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冰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上升。 ②石蜡在熔化的全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与非晶体 1、固体的分类: 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3、冰熔化吸热、水凝固放热的应用例子与练习。 四、小结 1、固态变成液态——熔化(吸热); 液态变成固态——凝固(放热)。 2、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不变;(如:冰、食盐、金属) 非晶体熔化时,不断吸热,温度上升。(如:石蜡、松香、玻璃、沥青) 五、布置作业 1、课后自我评价与作业 2、《创新》1—6题 3预习《4.4升华与凝华》 关键词:升华、凝华、吸热、放热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知识点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 编制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 一、预习案 [要点1]酸的概念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 如:硫酸(H 2SO 4)、盐酸(HCl )、硝酸(HNO 3) [要点2]常见的酸(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特性、用途) 酸 硝酸 盐酸 硫酸 化学式 HNO 3 HCl H 2SO 4 颜色、状态 无色 液态 “ 纯净”:无色液体 工业用盐酸:黄色(含Fe 3+) 无色 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 无 特性 易挥发 易挥发 不易挥发 用途 ①生产化肥 ②染料 ③炸药 ①金属除锈 ②人体中含有少量盐酸,助消化 ①金属除锈 ②化肥农药 ③精炼石油 常见的酸 浓盐酸 浓硫酸 溶质的化学式 颜色、状态 无色液体 无色粘稠、油状液体 气味 没有气味 敞开瓶口 时的现象 无现象 挥发性 易挥发 吸水性 用途 ①金属除锈 ②制造药物 ①金属除锈 ②浓硫酸作干燥剂 [要点3]浓硫酸 1、吸水性:浓硫酸42SO H 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因此可以作 剂,一般中性气体, 编号: 使用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如等,、、、、4222CH N CO O H 及酸性气体,如22SO CO 、等、 2、腐蚀性(脱水性):能使有机物发生 现象,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浓硫酸使有机物脱水的过程属于 变化。 3、强氧化性:浓硫酸的氧化性很强,它跟金属反应时,一般生成水不生成氢气。 4、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着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 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 ,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点拨: (1)不能将水注入浓硫酸的原因:若将水注入浓硫酸,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量能使水立刻沸腾,使浓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2)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3)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 性质,但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属于 性质。 (4)盐酸具有 性,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白雾,这是因为从浓盐酸里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跟空气里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强调闻气味的方法) [要点4]酸的通性(具有通性的原因:酸离解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 +) 化学性质 现象(或化学方程式) 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使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色; 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 色; 酸与金属反应 酸+金属→盐+氢气 (置换反应) Mg+ =MgCl 2+H 2↑ Zn+H 2SO 4=ZnSO 4+H 2↑ 2Al+6HCl=2AlCl 3+3H 2↑ 2Al+3H 2SO 4= +3H 2↑ 酸与金属 氧化物反应 酸+金属氧化物→盐+水 (复分解反应) 铁锈+盐酸:+=+33226e FeCl HCl O F (黄色溶液) 铁锈+硫酸:Fe 2O 3+3H 2SO 4=Fe 2(SO 4)3+3H 2O 酸与碱反应 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 NaOH + HCl = + Cu(OH)2+H 2SO 4= + 酸与某些盐反应 酸+盐→新酸+新盐 (复分解反应) H 2SO 4+BaCl 2= +2HCl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HCl+ AgNO 3=AgCl ↓+HNO 3 点拨:1、中和反应: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盐: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碳酸根CO 3 -2价, 硫酸根SO 4 -2价,亚硫酸根SO 3 -2价,氯离子Cl -1价,氯酸根ClO 3-1价,次氯酸根ClO -1价,硝酸根NO 3 -1价)的化合物。 3、改变土壤的酸碱性:根据土壤情况,可以利用中和反应,在土壤中加入酸性或碱性物质,以调节土壤的酸碱性,利于植物生长。于是人们将适量的熟石灰加入土壤,以中和酸性。 4、处理工厂的废水: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污水,需进行一系列的处理。例如,硫酸厂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杂质,可以用熟石灰进行中和处理。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沪粤版物理教案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现象。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的区别。 3.知道熔化、凝固的应用。 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利用图像分析的能力。5.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物理研究活动中来,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对冰的熔化过程的实验探究 教学难点:根据图像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三、器材准备 学生实验,二人一组。每组铁架台、温度计、烧杯和冰块 铁架台、蜡烛、温度计、酒精灯、烧杯(大、小各一)及适量酒精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做蜡烛熔化与凝固实验: 1.观察蜡烛的状态( ),将其点燃,观察蜡烛变化?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有蜡烛油( ),流下来。分析状态变化。 2.让流下的蜡烛油滴到玻璃板上,观察蜡烛的变化。 描述观察到的现象:蜡烛油先变软,再变硬,分析状态变化。 说明物质能够由固态变成液态;也说明能由液态变成固态。 3.列举一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列举一些你见过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引入课题:熔化与凝固。 二)新课教学 (一)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二)探究冰的熔化和凝固的特征(分组)烧杯中装适量的水,将装适量的碎海波小烧杯放到大烧杯中,观察温度计示数和海波的状态变化。 课本图那样用水给海波加热的方法叫“水浴法”。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根据课本要求,将相关数据记在下 面的表格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作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大致形状如图所示,分为AB、BC和 CD三段。对图像进行分析思考: (1)AB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 (2)在曲线上的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3)在BC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的状态如何?温度是否变化?这段时间是否加热? (4)在CD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分析和论证: 海波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1)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48℃; (2)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海波全部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升高。 (三)探究石蜡熔化和凝固的特征(演示) 1、提出问题:蜡在熔化过程中,都具有什么样的特征,如它温度会不会变化?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图4-3-1 一熔化和凝固 二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海波晶粒、搅拌棒、试管、温度计、水、停表。 实验步骤: (1)按图4-3-2安装实验仪器。 图4-3-2 (2)把装有海波______的试管放到盛水的烧杯里。 (3)用酒精灯加热,并用搅棒不断搅动________。 (4)从35 ℃开始,每隔1分钟读一次温度,直到海波晶粒全部熔化后再观察3 min。 (5)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画出海波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表格图像略)

(6)当海波晶粒全部熔化为液体后,让它慢慢冷却,每隔1 min记下海波的温度。 实验结论: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温度是48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保持________;海波熔化为液体时,继续加热,温度________。 评估交流:(1)实验中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使物质受热均匀,使其温度缓慢上升,便于记录温度值。(2)当晶体的熔点低于水的沸点时,才可以用水浴法加热。(3)温度计的玻璃泡需浸没在海波晶粒的中。 2.探究石蜡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石蜡碎屑、搅拌棒、试管、温度计、水、停表。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同图4-3-2)。 (2)把装有石蜡________的试管放到盛水的烧杯里。 (3)用酒精灯加热,并用搅棒不断搅动________。 (4)从40 ℃开始,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 (5)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格,并画出石蜡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6)把实验装置中的烧杯和酒精灯移去,仔细观察可见,试管中的石蜡会慢慢地从液态变成固态。 实验结论:石蜡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________。 三晶体和非晶体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练习题及答案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沪科粤教版§4.3内容] 一、单选题: 1、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如果两个物体温度相同,它们之间就没有热传递.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也是),过一段时间,下面的说法哪个 正确() A.有些冰熔化成水使水增多 B.冰和水的数量都不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2、在水凝固成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从外界吸收热量 B.温度降低,向外界放出热量 C.温度升高,从外界吸收热量 D.温度不变,向外界放出热量 3、在玻璃、松香、萘、蜂蜡中, 有一定熔点的物质是_________, 它的熔化过程中, 温度_____________. A.玻璃 B.萘 C.不变 D.改变 4、水的凝固点为_________. 冰的熔点为_______. A. 0℃ B. 0℃以下 C. 0℃以上 5、下面所列物质中,哪种物质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 A.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6、将一块0℃的冰放入一桶0℃的水中时() A.冰块的质量将减少 B.冰块的质量将保持不变 C.冰块的质量将增加 D.上述情况都不可能发生 7、下列说法属于正确的是() A.物体吸热时,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放热时,它的温度可能降低 C.一块糖溶在水中是属于熔化现象 D.雾的形成是属于汽化现象 8、水杯中的水面上浮着一块冰, 冰熔化后, 杯中的水面: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9、保温瓶中放有1500克0℃的水,将一小块-1℃的冰放入其中,盖好软木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小块冰将化成0℃的水 B.有少量的水会结成冰 C.冰水质量没有变化 D.冰水的温度没有变化 10、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某房间里,冰不再熔化,这说明() A.房间里的温度一定为0℃ B.外界没有传热给冰 C.冰没有传热给外界 D.房间温度在0℃以上 二、填空题: 11、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________. 12、铁矿石在炼铁炉里变成铁水,这是________现象. 13、用质量相同的0℃的冰比0℃的水冷却效果好,是因为

2021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七单元 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课时)学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七单元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1课时)学 案鲁教版 课标要求: 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的影响。 内容和学情分析: 酸和碱是“课标”中“主题二身边的化学物质\生活中的常见化学物质\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中的主要内容。本单元的知识线索为H+和OH—,要求用微观构成和变化的观念认识酸和碱的组成和性质。本单元知识按照其内在逻辑分为三部分:一是酸和碱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二是如何识别酸和碱,如何检验物质的酸碱性及其强弱程度,三是酸和碱的应用。另外,科学方法(概括、分类、演绎等)也是本单元的线索之一,也是重要学习内容。 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水及溶液、空气(氧气、二氧化碳)、化石燃料等代表性物质,并以这些代表性物质为载体,分别从宏观组成、微观构成和符号表征三个领域,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学习了物质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等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认识了学化学知识及做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形成了一些重要的化学基本观念,领悟到化学科学与其他科学的不同点及独特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学生的认知发展的起点,能够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进入“酸碱世界”来系统地认识最具代表性的两大类化合物——酸和碱。 学习建议: 1. 对于本单元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建议用类比的方法掌握物质的性质、用途。 2.熟练的书写化学方程式十分重要,要牢记教材中出现的化学方程式。 3.本单元涉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运用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建议多分析,多绘制。 学习目标: 1. 单元目标,整体展示(以知识树的形式,见后)

4.3 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2.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识图像、利用图像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善于实践和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意志和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 【教学难点】 掌握固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 ℃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 ℃。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理由是什么? 二、教学步骤 探究点1熔化和凝固 [阅读课本]P95“物理学中……的特点” [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如何定义的?有哪些现象会涉及熔化和凝固? [提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探究点2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阅读课本]P96~98“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提出问题:海波在熔化时,需要什么温度条件? 2.实验目的:探究海波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设计实验:(1)怎么知道物质熔化了?(2)怎么知道温度变化了? [提示](1)什么时候出现液态就说明此时物质开始熔化了。 (2)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变化。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七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节 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案(无答案) 鲁教版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七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教学案(无答案)鲁教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酸的定义。 2.掌握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了解其特性. 3.了解浓盐酸﹑浓硫酸﹑浓硝酸的用途。 能力目标:浓H2SO4的特性及稀释。 情感目标: 通过展示样品及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重点难点】 浓H2SO4的特性及稀释。 【教学过程】 一、常见的酸 【课前准备】: 酸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例如人的胃液中含有,汽水等碳酸饮料中含 有,汽车电瓶中常有,食醋中含有,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 和。在所有的酸溶液中,都存在着相同的微粒(填写微粒的符号)。 【活动与探究】观察探究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填写下表(括号内填写化学式) 【小结】 1、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2、浓硫酸的特性:(结合参考P2-3)

(1)易。常可作(如干燥、等气体;但不可干燥NH3等碱性气体[2NH3+ H2SO4== (NH4)2SO4])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时,如何组装洗气瓶? 气体流向如何? (2)腐蚀性。浓硫酸与蔗糖、纸张反应,使之炭化。 (3)强氧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应,不生成氢气而是水。) 实验室为什么不能用浓硫酸和锌制取氢气?。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 【实践应用】下列图示实验中可能产生的现象?为什么? 【小结】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5页,总结浓酸的用途。 【作业布置】课本第6页1、3题 【板书设计】第一节酸及其性质(第一课时) 一、常见的酸 (2)特性: 吸水性(干燥剂) 脱水性 强腐蚀性,会腐蚀衣物和皮肤 强氧化性 (3)稀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浓酸的用途 【教学后记】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

鲁教版化学九年第一节《酸及其性质》教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学会其使用方法。 2、记住酸的化学性质,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 3、通过对酸性质的开放性探究活动,引领学生进一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归纳及逻辑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酸的化学性质及化学方程式。 【学习难点】理解酸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氢离子的性质。 【学习过程】 一、前置测评 1、酸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例如人的胃液中含有,汽水等碳酸饮料中含有,汽车电瓶中常有,食醋中含有,酸雨中含有极少量的和。在所有的酸溶液中,都存在着相同的微粒(填写微粒的符号)。 2、紫色石蕊遇酸变色,遇碱变色;无色酚酞试液遇酸变色,遇碱变色。 3、有一杯污水如何鉴定它呈酸性? 二、自主学习 探究活动一:探究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观察探究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填写下表(括号内填写其溶质的化学 1、浓盐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敞口放置产生白雾的原因 2.浓硫酸的特性: (1)易。常可作(如干燥、等气体;

但不可干燥NH 3等碱性气体[2NH 3 + H 2SO 4 == (NH 4)2SO 4])用浓硫酸来干燥气体时,如何组装洗气瓶 气体流向如何? (2)腐蚀性。浓硫酸与蔗糖、纸张反应,使之炭化。 (3)强氧化性——与金属发生反应,不生成氢气而是水。) (4)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 沿器壁慢慢注入 ,并不断搅拌。原因是 探究活动二:酸的化学性质

3、如何鉴别HCl和H2SO4 小结:归纳酸的通性 (1)酸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紫色石蕊或蓝色石蕊试纸遇到酸溶液变 色;无色酚酞遇到酸溶液色。(紫色石蕊试剂变色情况为:“酸红碱 蓝”;是指示剂变色,而非待测溶液变色。) (2)酸溶液与某些金属反应:酸溶液 + 金属→ + 如:Zn + HCl == Fe + H2SO4 == (3)酸溶液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酸溶液 + 金属氧化物→ + 注意:该反应过程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酸中的原子团不变。 如:CuO + HCl == Fe2O3 + H2SO4 == (4)酸溶液与某些盐反应:酸溶液 + 盐→ + 如:CaCO3 + HCl == Na2CO3 + H2SO4 == HCl + AgNO3 == BaCl 2 + H2SO4 = 三、诊断评价: 1.人体内的胃液里含有少量的酸,该酸是() A.硫酸 B.碳酸 C.醋酸 D.盐酸 2. 实验室制H 2和CO 2 (用大理石)都可以使用的酸是 ()A.浓硫酸 B.稀硝酸 C.稀硫酸 D.稀盐酸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冒出 B.盐酸和铁粉反应后溶液呈黄色 C.盐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盐酸可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4.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2Fe + 6HCl == 2FeCl3+ 3H2↑ B.Fe2O3+ 4HCl == 2FeCl2 + 3H2O C. Na2CO3 + 2HNO3 == 2NaNO3 + H2O + CO2↑ D.Zn + 2HNO3 == Zn(NO3)2 + H2↑

探究海波熔化和凝固过程的特征

“探究海波熔化与凝固过程特征”的实验创新 金华市第十五中学倪芳娟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不仅是这本科学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是建构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知识。其中第5节“熔化与凝固”要学习固体的晶体与非晶体之分,晶体与非晶体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等等。课本中晶体以海波为例,非晶体以松香为例,分别通过实验来探究它们熔化与凝固的特征,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引入科学知识。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发现,探究松香的熔化与凝固特征的实验容易成功,而探究海波的实验,用一般的实验室仪器来做,不容易成功,即使稍微实验现象好一点,但从直观性,可见性,可重复性上来说,是远远不够的,也就是可信度不高,不能强烈地刺激学生的眼球,也就不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热情,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学习科学的态度。 要解决这个实验难题,要让实验取得不同凡响,耳目一新的现象和效果,就要借助高科技仪器和设备。让高科技在我们的新课改教育教学实践中大放异彩。 常规实验仪器:铁架台、酒精灯、大烧杯,试管、温度计、水、铁圈、铁夹、石棉网、火柴等。 特殊实验仪器:温度传感器、数字采集器、计算机(带TriE iLab V8.0软件) 实验装置:如图1

说明:TriE iLab V8.0软件设有数据导入向导,可以将TriE Smart等具备存储功能的数据采集器上存储的数据导入并分析计算。温度传感器具有检测速度快,自动将温度信息与数字信息进行转换,通过软件处理即刻在计算机屏幕上看到温度数值,温度变化曲线,极具直观性,可见性。整个过程可以回放,具有可重复性,可探究性。实验信息可以保存。 海波熔化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 海波熔化过程温度变化数据(部分):如图3 海波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曲线:如图4 海波凝固过程温度变化数据(部分):如图5 如图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教案

第四章 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了解熔化曲线的物理含义。 ⑵知道什么是熔点和凝固点,会查熔点表。 ⑶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 ⑷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学会作晶体和非晶体熔化的“温度—时间”图像,体会到图像法能够直观地表示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⑸通过经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特点的过程,培养耐心细致地观察现象、实事求是地收集数据、认真分析总结规律的科学态度。 2.教材说明 本节主要研究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即以冰和蜡为代表进行实验探究,通过收集数据、描绘图像、对比分析,总结出物质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认识晶体和非晶体,并学习对比法、图像法等科学方法。 熔化和凝固是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熔点和凝固点是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基础。关于物质的熔化,让学生经历较为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这个探究实验无论是装置、操作,还是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都比上一节探究沸腾要复杂一些,对学生探究能力的要求更高了,所以教材将其编排于《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之后。 本节的编写思路是: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冰化水,水结冰”现象中,直接给出熔化和凝固的定义,然后让学生经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即仿照研究水沸腾的实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冰地熔化特点,描绘出冰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然后针对学生对该实验的疑点,教材采用卡通画的形式生动活泼的展示出来,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一方面加深对冰的熔化特点的认识,另一方面对该实验进行评价,同时引出研究石蜡的熔化和凝固。通过活动1的实验研究,描绘出石蜡的“温度—时间”图像,再对两个图像进行对比,总结出它们在熔化时的不同特点,从而引出晶体和非晶体以及它们的区别,引出熔点和凝固点。最后将物态变化应用于生活实际中,通过“信息浏览”介绍液晶。

新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八年级班姓名月日- 日编号 0307 八年级班姓名日期11月日—日编号0403 课题4.3探究熔化和凝固的特点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展示45分钟】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 2.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 3.知道熔点和凝固点; 4.能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1.回顾上节内容,汽化和液化是态和态之间的物态变化,那么熔化和凝固是态和态之间的物态变化。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凝固是熔化的。 2.水浴法: 从图4-27中会发现酒精灯不是直接对试管加热,图中所示的这种加热的方法叫做水浴法加热。水浴法加热的好处: ○1○2 3.填写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 ○1初春,冰雪消融:○2露水的形成:○3放在外面的湿衣服变干:○4冬天,河面结冰: 4.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冰凝固时的温度-时间图像 5.通过查教材P101晶体的熔点表完成下列题目,并总结归纳出你发现的规律。 ○1水在-5℃时是态。○2汞在-30℃时是态。○3酒精在-100℃时是态。 ○4中国北部的漠河冬季最低气温最低可达-52.3℃,应该选用汞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为什么? 答: 。总结:物质的温度处于熔点和沸点之间为态,物质温度低于凝固点为态,物质温度高于沸点为态。 6.大家好,我叫小冰,我的熔点和凝固点都是0℃。现在我的体温恰好是0℃,请你们告诉我,我是该熔化还是该凝固呢?只要你们说的对,我就照你们说的办。 7.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是这样的吗?为什么? 8.图4是A,B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其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在第8min时,这种晶体处于状态。 四、培辅课:(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 效果描述: 五、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