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 杠杆经典例题(学习资料)

初中物理 杠杆经典例题(学习资料)
初中物理 杠杆经典例题(学习资料)

1.为了使杠杆保持静止,可以在A点拖加一个力F,力的方向不同,需要力的大小也不同,请在下图中画出力F最小时的示意图.

2.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当跷跷板处于平衡时

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轻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D.重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3.如图所示,一根杠杆可绕O点转动,B处挂着一重物G,如果在A点施加

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

A.费力杠杆B.省力杠杆

C.等臂杠杆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A.F甲<F乙<F丙

B.F甲>F乙>F丙

C.F甲>F乙=F丙

D.F甲=F乙>F丙

5.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 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提高了0.2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

则以下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拉力F的功率为1.8W

D.拉力F的大小为5N

6.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套装置将同一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 甲、F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η乙。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不

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 ()

A.F甲>F乙η甲>η乙

B. F甲

C. F甲>F乙η甲<η乙

D. F甲η乙

7.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B,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重力为100N的物体挂在OA的中点处。已知OA=40cm,

AB=30cm,OA垂直于AB,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要使杠杆平衡,且OA段处于水平位置,那么作用于B端的

最小力的力臂等于cm,最小力的大小等于

N 。

8.右图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 的示意图。当物体A 完全在水

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 所受浮力为80N ,小明对绳子竖直

向下的拉力为F 1,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 1。

当物体A 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

下的拉力为F 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 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

为120N ,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 ,N 1:N 2=13:12。不计绳重、滑轮与轴

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物体A 所受重力为 N 。

9.小民按图5所示装置做“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操作步骤如下:

A .把杠杆的中点固定在支架上.

B .把钩码挂在杠杆的左边,在右边的不同 位置

加减钩码,直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C .记下两边钩码的重,并用刻度尺测量出力

臂的长度,分别填入实验数据表格内.

D .改变两边钩码数量或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

重新平衡。重复上一实验步骤.

E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1)实验过程中,小民漏掉了一个重要的步骤,这个步骤的具体内容是: 。

(2)小民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很明显第 次的实验数据 是错误的。

(3)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10.小明同学结“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值得探究的猜想,

斜面的机械效率跟:A .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B .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 .斜面的长有关;

D .物体受的重力有关.小刚同学为了证实其中的部分猜想是否正确,设计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下表反映了他的探究过程.(参看图7,表中①

③两次实验所用斜面是相同的,设物体在斜面

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次数 动力F 1/N 动力臂L 1/m 阻力 F 2/N 阻力臂L 2/ m 1 2 0.04 4 0.02

2 6 0.06 4 0.09

3

4 0.03 6 0.04 图7 s h

杠杆典型例题

一、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符号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实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 线作垂线);⑷标力臂符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①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 离最远(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连线);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 的方向。 # ④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为零,该力不会破坏杠杆的平衡。 名称结构特征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l1>l2省力、费距离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 费力杠杆l1<l2费力、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l1=l2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 专题四:三类杠杆杠杆 1、如图所示是安置在某收费站栏杆的示意图,当在A处施加一个动力时,可将栏杆拉起来,它是一根( ) A.省力杠杆B.费力杠杆C.等臂杠杆D.无法确定

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设计

《杠杆》教学设计 北苑中学吴艳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内容,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再来介绍简单机械—杠杆。为下一节滑轮的学习埋下伏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主要学习杠杆的概念、平衡条件及分类,有很多物理方法渗透其中,对学生是很有好处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好奇心强,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会画力臂.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四、学习重难点 1、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2、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对杠杆进行分类。 五、学习用具 铁架台、钩码、杠杆、刻度尺 六、学习过程 模块一: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如:船桨、剪子、核桃夹、跷跷板等得出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的学习。 点击链接九年级物理杠杆图片 - 豆丁网 小组交流有疑问的问题,合作解决。 预设问题: 1、什么是力的作用线? 解决措施:先让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以图的形式进行讲解。

2、力臂的概念可能会提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解决措施:先让学生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用实验说明,在杠杆一段固定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另一侧竖直向下拉和斜拉,发现示数改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教师在这时在引入力臂的概念。 板书: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 设计意图:初步介绍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模块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进行实验之前,引导学生思考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解决措施:大部分同学会想到静止时平衡,想不到水平位置,在学习完力臂后再告诉他们。这样方便读出力臂,便于读数。 2、什么时候我们说杠杆平衡?如果实验探究的话,在什么情况最好读数? 解决措施:杠杆平衡应该能想到静止,这里联系复习二力平衡的定义,物体受二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二力平衡。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再说杠杆匀速直线转动时不好读数,所以用静止状态。 然后请同学们按照探究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边实验,边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然后小组内交流,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让学生代表先说出实验方案,全班交流,确定之后再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表格。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有问题及时解决,并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点击链接杠杆平衡条件实验_百度文库 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要做好几步,所以把实验分成很多小步,要理清思路,不要忘了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的。 模块三:杠杆的分类 通过对生活中物品的实际作用,对杠杆进行分类,引导得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点击链接杠杆应用图片素材._百度文库 设计意图: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反思总结:

初中物理杠杆经典例题

1.为了使杠杆保持静止,可以在A点拖加一个力F,力的方向不同,需要力的大小也不同,请在下图中画出力F最小时的示意图. 2.两个小孩坐在跷跷板上,当跷跷板处于平衡时 A.两个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个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轻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D.重的小孩离支点近一些 如果在A点施加一个如图所示的动力F使杠杆在水平 方向上平衡,则该杠杆为 A.费力杠杆 B.省力杠杆 C.等臂杠杆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同一物体沿相同水平地面被匀速移动,如下图所示,拉力分别为F F乙、F丙,不记滑轮与轻绳间的摩擦,比较它们的大小,则 甲、 F乙<F丙甲>F乙>F丙甲>F乙=F丙甲=F乙>F丙 甲< 5.如图所示,定滑轮重2N,动滑轮重1N。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1s内将重为8N的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 提高了0.2m。如果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以下计算结果正 确的是 A.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为0.6m/s 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C.拉力F的功率为 D.拉力F的大小为5N 6.如图所示,分别用甲、乙两套装置将同一物体 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甲、F 、η乙。则下列关系 乙,它们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 正确的是(不计绳重与摩擦.且动滑轮重小于物重) ()

η甲>η乙 B. F甲F乙 C. F甲>F乙η甲<η乙 D. F甲η乙 7.如图所示,重力不计的杠杆OAB,可绕O点在 竖直平面内转动。重力为100N的物体挂在 OA的中点处。已知OA=40cm,AB=30cm,OA 垂直于AB,杠杆与转动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要使杠杆平衡,且OA段处于水平位置,那么作用于B端的最小力的力臂等于 cm,最小力的大小等于 N。 8.右图是小明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的示意图。 当物体A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物体A 所受浮力为80N,小明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1, 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1。 当物体A有1/2的体积露出水面且静止时,小明对绳子竖直向 下的拉力为F2,水平地面对小明的支持力为N2。已知动滑轮所受重力为120N,小明所受重力为600N,N1:N2=13:12。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则物体A所受重力为 N。

初中物理教学设计方案

教案模板

这些能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工具都称为机械。日常生活中见到的那些复杂的机械也都是由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学习简单机械的知识是理解复杂机械的基础。 现在,谁帮我一个忙,用这里几种不同的工具(羊角锤、硬棒、钳子)把木块中的钉子拔出来。(探究)活动一:比较用羊角锤拔钉子,用钳子拔钉子,这两种情况用力一样吗?哪一种工具更省力呢?(实验后得到羊角锤拔钉子最省力) 师:我们首先用羊角锤(或起子)钳住钉帽,然后锤身抵住木块,用力扳手柄,钉子就被拔出来了。那么,你知道羊角锤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呢。实际上它是根据杠杆原理制造的。那杠杆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大家就共同来探究杠杆(板书:探究杠杆)。首先,我们来认识什么是杠杆?(板书:一、什么是杠杆)。 二、杠杆的五要素的学习 最简单的杠杆就是撬石头时用的撬棒。还有我们小时侯玩的跷跷板也是杠杆。活塞式抽水机的手柄工作时也是杠杆。生活中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有很多:

那么,应用杠杆原理的机械都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分组讨论,请组员回答: ①都是硬棒。(软的不行,直的弯的都可以) ②工作过程中都在转动,转动过程中有一点是不动的。 ③除固定不动的点外,还要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

出示动画场景,针对撬石头时用的撬棒得出杠杆关键概念: 在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得出:支点、动力、阻力的概念(板书出具体内容)。 1.杠杆——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板书) 杠杆的共同点(以撬石头为例) (1)绕着固定点转动。固定点——杠杆的支点 (2)受到力的作用。动力和阻力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板书) 回头再分析刚才动画场景中各机械的支点和力臂(学

八年级杠杆经典习题集

1、画出图17杠杆示意图中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上图所示的 曲棒ABC可绕A点的转轴转动,请画出要使曲棒ABC 在图中位置保持平衡时所需最小力的示意图。 3、如图,在杠杆AB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4、画出各力的力臂: 5、如图所示,曲杠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要使杠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作出作用在C点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1. 6、如图所示,画出使杠杆平衡的最小力的示意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7、(10·)如图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杠杆上吊一重物G,在力F作用下杠杆静止在水平位置,l为F的力臂,请在图中作出力F的示意图及重物G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图17

8、在图中画出把圆柱体滚上台阶所需最小力F的示意图及对应的力臂L。 9、直角轻棒ABO,可绕O点自由转动,AB=30厘米,OB=40厘米,现在DB中点C处挂一重物G=100牛,欲使OB在与墙面垂直的位置上保持平衡,则在A点至少应加多大的力? 10、质量不计的光滑木板AB长1.6m,可绕固定点O转动,离O点0.4m的B端挂一重物G,板的A端用一根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的细绳拉住,木板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绳的拉力是8N。然后在O点的正上方放一质量为0.5kg的小球,若小球以20cm/s的速度由O点沿木板向A端匀速运动,问小球至少运动多长时间细绳的拉力减小到零。(取g=10N/kg,绳的重力不计) 11、OB为轻质杠杆,OA=60cm,AB=20cm。在杠杆的B端挂一个所受重力为60N 的重物,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上平衡,在A点加一个多大的竖直向上的拉力? 12、如图表示一个楼梯,楼梯上面有一个平台。楼梯的斜坡长L=5m,平台高h=4m,平台长s=3m。某人手提质量为25kg的水桶沿楼梯上楼,然后走到平台右端。这一过程中人做了多少功? 13、总质量为4500kg的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了1min。若 汽车的牵引力为2×104N,与路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15m2。(g=10N/kg)求: (1)汽车行驶的路程。(2)汽车牵引力做的功。(3)汽车停在水平路面时, 对路面的压强。 14、马拉着重I04N的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30min走了5.4km,车在前进过程中受的摩擦阻力是1000N。问: (1)马拉车前进的速度是多大?(2)马对车的水平拉力是多大?马在这段时间对车做了多少功?

初中物理人教版杠杆基础知识梳理

杠杆(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2、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要点梳理】 要点一、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O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要点诠释: 1、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O。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动力臂:从支点O到动力F1作用线的距离L1。 阻力臂:从支点到O阻力F2作用线的距离L2。 2、杠杆的力臂(高清课堂《杠杆》392029杠杆) 力臂的画法: (1)明确支点,用O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3)过支点O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L1(或L2)

要点二、杠杆平衡条件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要点诠释: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为:F1L1= F2L2 注意: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 (1)省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小于阻力F2,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但是实际工作是动力移动的距离却比阻力移动的距离大,即要费距离。如撬起重物的撬棒,开启瓶盖的起子、铡草用的铡刀等,都属于这一类杠杆。 (2)费力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杠杆种类构造特点应用举例 优点缺点 省力杠杆L1>L2省力费距离钳子、起子 费力杠杆L1<L2省距离费力钓鱼杆、理发剪刀 等臂杠杆L1=L2改变力的方向天平、翘翘板注意:没有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 【典型例题】 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 1、(2016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B.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 C.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 D.力臂的长度不可能为零 【思路点拨】杠杆是能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根据对杠杆的支点、力臂和作用力的了解可逐一做出判断。 【答案】B 【解析】A、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故A错误;B、根据力臂的概念,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故B正确;C、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动力臂,而不是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故C错误;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长度正好为零,故D错误,故选B。 【总结升华】熟知并正确理解杠杆的定义和五个要素,是我们学习杠杆最基本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二章 第1节 杠杆教案

第一节杠杆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平衡。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 (2)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来自于生活的,认识到物理是有用的。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2)难点:从常见的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理解力臂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杠杆支架、钩码、刻度尺、线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请学生阅读教材引言部分,使学生了解简单机械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认识到学好这部分知识具有实际的意义,自然引入杠杆一节的学习内容。 二、什么是杠杆? 出示一些实物,象瓶起子,剪刀等并演示如何使用。 请学生归纳其相同点。 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看作杠杆? 要点:(1)硬棒 (2)绕着固定点转动 三、几个名词 1、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F1 2、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 3、支点:绕着转动的那个点O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 PS:力的作用线指的是经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在的直线。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学生练习:作图P68动手动脑学物理第3小题。 四、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什么叫杠杆的平衡 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称为杠杆的平衡。 2、小实验:请一个大同学和一个小同学做推门比赛。(大同学推靠近门轴方向,小 同学推远离门轴方向) 通过亲自动手,感受平衡时应与力的大小和作用点等因素有关。为下面探究中的 猜想做铺垫。 3、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案:杠杆教案

杠杆 ——新授课 ★整体设计说明★ 本课由投影画面和杠杆实物引入课题,通过观察动画引入杠杆含义,通过作图引入杠杆的五要素,再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最后通过图片展示生活中的各种杠杆。这样是为了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同时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分析★ 杠杆是一种与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的简单机械,涉及力的基本概念及应用。这一节是前几章力学知识的延续,也是学习滑轮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基础。本节内容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生活中的杠杆。 ★教法建议★ 为了使学生能较准确地画出力臂,教师有必要讲清力臂的概念,但课堂上不宜花费过多时间训练,否则会影响本节的重点。实验数据处理对学生难度较大,教师要注意根据学生的情况把握好分寸。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 ★学法引导★ 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实验,认真观察,同时深入思考,然后小组同学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这样来学习,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自然也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出杠杆,并能准确找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2)能对杠杆进行分类,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杠杆。 2.过程和方法 (1)会画杠杆的力臂,根据力臂判断杠杆的类型。 (2)通过实验探究,能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并能利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了解杠杆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亲身感受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画杠杆的力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约1分钟) 多媒体展示宇航员在太空修航天飞机、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用硬木棒搬动巨大的木头的生动画面。 出示杠杆实物、多媒体展示杠杆动画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通过杠杆实物与动画展示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对杠杆形成感性认识。 二、新课讲解 (一)杠杆(约10分钟) 1.杠杆含义:

20XX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声的传播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杠杆教学设计

20XX初中物理教学目标声的传播初中物理的 教学目标杠杆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杠杆教学设计怎么设计?以下是WTT分享给大家的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杠杆教学设计的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杠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杠杆》是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的内容。在教学中从活动“比赛拔钉子”引入,通过“你能用手把它拔出来吗?”来激发学生的动手愿望。在活动中认识人类对工具的了解与依赖。然后给学生提供羊角锤、螺丝刀等工具,让同学们自己选择工具参加比赛。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哪一种方法更方便、省力”,从而引出简单机械的使用,杠杆的定义、认识杠杆的几个要素,并通过观察实验了解杠杆的平衡条,然后步步深入教学。 教学关键词:学生活动杠杆五要素平衡条交流讨论实验探究过程与方法 初中物理的教学目标杠杆教学设计二 设计过程 一、教学思想:本节课希望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提高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这个探

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打破只重知识教学而不重视过程和方法教学的传统教学方式。 二、教学任务:“杠杆”一节在本教材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既是前面“力”内容的延伸,又是后续内容“其他简单机械”探究学习的开始,本节的学习任务我把它分成两个板块,第一个板块是完成对杠杆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认识有关杠杆的五要素,第二部分是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本节的学习重点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难点是实验数据的处理、归纳得出杠杆的平衡条。 三、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识向理性思维发展的阶段,已经具有一定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进步。尤其是通过一段时间对物理的学习对物理实验充满着好奇心和兴奋感,并能利用已有知识积极主动交流、讨论,同时他们对新事物又有强烈的探索欲望,乐于参与活动,许多学生已经能较熟练地应用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图表法、归纳法)等来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他们自己已积累了一定的的探究经验,比较注重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这样的“学情”较利于本节的学习任务驱动。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器中识别出杠杆,绘制杠杆示意图,知道杠杆的平衡条。 2、过程与方法:

杠杆力臂作图典型题

2008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杠杆的力臂相关作图题 12(08大连)图4是用杠杆吊重物的示意图。请画出拉力F1。对支点O的力臂,并画出挂重物的细绳对杠杆的拉力的示意图。 (08吉林)请在图12中画出压力F的力臂L。 21(08辽宁)请你在图中画出使用剪刀时,杠杆AOB所受动力F1的示意图及动力臂L1、阻力臂L2。 21(08钦州)如图12所示,请在图中标出支点位置(用字母O表示),并作出动力臂(用L表示).

27(08北京密云)如图所示,画出力F对支点O的力臂L。(2分) 7(08安徽)如图所示,不计重力的杠杆OB可绕O点转动,重为6N的物体P悬挂在杠杆的中点A处,拉力F1与杠杆成30°角,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拉力F1的力臂,并求出此状态下拉力F1=_______N。

答案:;6 (2)图4是一个瓶盖起子,请标出支点O和阻力F2。 17(08芜湖)芜湖临江桥是安徽首座独塔单索面斜拉桥(如图6甲所示)。将大桥的结构简化,可抽象成图6乙所示的杠杆模型,若将其中O点视为支点,请在图乙中作出拉索对桥面拉力F的力臂T.(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

(3)(08福州)请在图17中画出力F的力臂。 23.(08南京)图16为用螺丝刀撬图钉的示意图,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示意图. //阻力的方向是易错点! 24.(08泰州)如图12是一种门锁把手的示意图,O点是把手的转轴,请画出作用力F的力臂L (08淮安)在题23—4图中画出手对扳手的动力F的力臂,井用字母L表示.

(4)如图所示,F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点处的动力,O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 12(08重庆)在建筑工地上,王师傅想用撬棒将一块大石头挪开。其实撬棒就是一个杠杆,其支点(O)和受力情况如图7所示,请你在图中画出动力F1的力臂L1。根据王师傅使用撬棒的情况,可知此时撬棒是一个___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等臂”) 38(08襄樊)如图5所示,是某人在撬石头时的情景,请你画出力F的力臂L。 32(08河北)图15是人们用木棒撬石块的示意图。撬石块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是以B点为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1向下撬;第二种是以A点为支点,在C点用与棒垂直的力 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计) (1)在图中画出力F1的力臂。 (2)若石块压在棒上的D点正好是AB的中点,你认为第 种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 是。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初三)物理《杠杆》说课稿

《杠杆》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杠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4 节。下面我分四部分来谈谈我对本节课的理解。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第12章分别各用一节介绍了力的作用效果和平衡知识,本节从新的角度,在不同层次上研究了这个问题,其内容是前面所学知识的扩展,也是后面滑轮、轮轴等其他一些简单机械的基础。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继续向学生渗透物理来源于生活,经过观察、实验等手段建构物理模型,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本节课无论是在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上,还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地位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杠杆,知道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等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看幻灯片,了解杠杆的作用。通过探究,掌握杠杆的平衡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的探究实验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精神。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为: 重点:力臂的画法和杠杆的平衡条件。 难点:力臂的画法,用实验让学生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主要运用的教学法,包括发现法、讲练法、探究、合作等。并采用多媒体互动教学,教师将下载相关素材、选择合适的练习题制作成幻灯片,以备教学使用。 第三部分:学法分析 物理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转变学生物理学习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而且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辅以多媒体手段,采用着重于学生探索研究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结合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在课堂结构上,我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我设计了①创设情境—引入杠杆②解剖杠杆—展现新知③变式训练—巩固新知④课堂实验—得出结论⑤交流讨论—自主探究五个层次的学法,它们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而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第四部分:教学程序设计 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分五个环节: ⑴.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教师以复杂的机械都是由简单的机械组成为话题,提出课题,最简单的机械是杠杆,引出要研究的问题——杠杆。由简单到复杂是我们认知事物的一个过程,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⑵.解剖杠杆—展现新知 通过图片来认识杠杆。如古埃及人在修建金字塔的时候,他们就利用杠杆来搬动巨大的

杠杆提高练,各种典型例题

杠杆复习 杠杆在中考中主要以画图和选择题形式出现,以下是老师总结的近几年杠杆典型题型,请同学们认真对待,做到真正理解。 ————腾大教育方老师 典型例题一:力臂 力臂:支点.到力作用线.的垂直.. 距离 检查:虚线、垂直、大括号 1.如图,轻杆OB 在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 2 AOB 臂L 2。 3.筷子是我国传统的用餐工具,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如图所示,请你在右下图中标出这根筷子使用时的支点O .并画出动力F 1,和阻力臂L 2。 4.如图所示,用夹子夹住物体时,画出动力臂和阻力 5.图中ABO 可看成杠杆O 为支点,请在图中画出该杠杆的动力臂和所受阻力的示意图。 6.如图所示,F 1是作用在抽水机手柄A 点处的动力,O 为支点。请画出动力F 1的力臂L 1和阻力F 2。 典型例题二:判断杠杆重新平衡 例:如图一均匀杠杆A 处挂2个钩码,B 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钩码质量均为50g ,在A 、B 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 ) A. 杠杆仍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

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练习:1、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 ) A. 杠杆仍保持平衡 B. 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C. 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D. 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的直尺AB,将中点O支起来,在B端放一 支蜡烛,在AO的中点O′上放两支蜡烛,如果将三支完全相同的 蜡烛同时点燃,它们的燃烧速度相同.那么在蜡烛燃烧的过程中, 直尺AB将() A.始终保持平衡 B.蜡烛燃烧过程中A端逐渐上升,待两边蜡烛燃烧完了以后,才恢复平衡 C.不能保持平衡,A端逐渐下降 D.不能保持平衡,B端逐渐下降 3、取一根粗细均匀的直铁丝,在它的中点用线悬挂起来,铁丝恰好平衡。如果把其右半段对折起来,如图所示,那么铁丝将( ) A、仍保持平衡; B、往左端下沉; C、往右端下沉; D、无法确定。 典型例题三:求最小力问题 例:画出使杠杆AB在图所示位置静止时所用最小力F的作用点和方向。 练习:1、如图所示,曲杆AOBC自重不计,O为支点,AO=60cm,OB=40cm, BC=30cm,要使曲杆在图示位置平衡,请 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2、如图所示,唐师傅想用最省力的方法把一个油桶推上台阶.请你在图中画出这个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一只圆柱形油桶,高80cm,底部直径为60cm,盛满油以后总重为3000N,要想使底部D稍稍离开地面,在B点要加的最小力为多大?同时请作出最小的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杠杆》教案

12.1 杠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几个概念,会确认并画出力臂; 2.知道杠杆平衡条件; 3.了解杠杆的一些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中的几个概念。 2.经历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提出问题,分析归纳实验数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社会生产、生活,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逐步建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难点:1.通过实验,理解力臂概念。 2.杠杆平衡条件的运用。 【实验器材及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使用】 铁架台,木棍,砖块,绳子,弹簧测力计,钩码,杠杆原理演示器,三角板,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用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故事导入; 2.出示砖块、铁架台、木棍、细绳等,请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修建金字塔的情景,调动学生激情。 二、认识杠杆 用同学上台模拟古埃及人搬运巨石的实物,介绍支点O、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阻力臂L2(如下图)。

三、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用上图实物,演示并讲解什么叫杠杆平衡。 2.提出问题:如果将支点右移,观察L1、L2如何变化?F1又会如何变化?反之,又会怎样变化呢?(学生凭经验应该说能回答正确)。 3.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参照教材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为什么要改变几次钩码重和位置(F1、F2以及L1、L2)? (3)分组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填写数据,并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5)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F1×L1=F2×L2 5.巩固与拓展 (1)在上面实验中,如果将两个钩码(质量均为50g)挂在右端8cm处,则在右端20cm处要用多大的力才能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方向如何? (2)用弹簧测力计演示、验证。 (3)设问:如果将弹簧测力计改为斜向上拉,则读数会如何变化? (4)学生猜想,教师演示,设问: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5)引导学生找出斜向上拉时,F1、F2以及L1、L2在哪里?F2与L2的乘积变了没有?比较L1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四、杠杆的应用 1.引导学生画出以下几个杠杆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最新初中物理杠杆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12.1《杠杆》教学设计 下关中学赵鹏飞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八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四节内容,在学习了力的基础上,再来介绍简单机械—杠杆。为下一节滑轮的学习埋下伏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主要学习杠杆的概念、平衡条件及分类,有很多物理方法渗透其中,对学生是很有好处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从生活中获得较多的关于杠杆的感性认识;已经初步掌握物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及方法;对力有所认识,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画力的示意图,有初步的作图能力。好奇心强,感性认识多于理性认识。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会画力臂.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杠杆. 四、学习重难点 1、会画出杠杆的力臂。 2、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对杠杆进行分类。 五、学习用具 铁架台、钩码、杠杆、刻度尺 六、学习过程 模块一: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如:船桨、剪子、核桃夹、跷跷板等得出杠杆的概念及五要素的学习。 小组交流有疑问的问题,合作解决。 预设问题: 1、什么是力的作用线? 解决措施:先让其他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以图的形式进行讲解。 2、力臂的概念可能会提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

解决措施:先让学生讨论,实在解决不了的,就用实验说明,在杠杆一段固定钩码,用弹簧测力计在另一侧竖直向下拉和斜拉,发现示数改变,从而引发认知冲突,教师在这时在引入力臂的概念。 板书:杠杆的概念和五要素。 设计意图:初步介绍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模块二:杠杆的平衡条件 在进行实验之前,引导学生思考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什么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解决措施:大部分同学会想到静止时平衡,想不到水平位置,在学习完力臂后再告诉他们。这样方便读出力臂,便于读数。 2、什么时候我们说杠杆平衡?如果实验探究的话,在什么情况最好读数? 解决措施:杠杆平衡应该能想到静止,这里联系复习二力平衡的定义,物体受二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二力平衡。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再说杠杆匀速直线转动时不好读数,所以用静止状态。 然后请同学们按照探究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并且边实验,边完成实验数据表格,然后小组内交流,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让学生代表先说出实验方案,全班交流,确定之后再进行实验,完成实验表格。学生实验时教师巡回指导,有问题及时解决,并把疑难问题记录下来。 板书:杠杆的平衡条件。 设计意图:在实验中要做好几步,所以把实验分成很多小步,要理清思路,不要忘了实验是为了研究什么的。 模块三:杠杆的分类 通过对生活中物品的实际作用,对杠杆进行分类,引导得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设计意图: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反思总结: 师:同学们整理、反思刚才的学习内容,用简短的语言完成下列知识网络,然后小组内交流完善。并提出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还有什么疑惑? 生:学生先进行整理,不会的问题可以老师讲解。

经典杠杆练习题+答案

杠杆练习题 1.如图所示,用老虎钳拧图钉时: (1)动力的作用点在点,方向向; (2)阻力的作用点在点,方向向。 2.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杠杆是一根直的硬棒B.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动力臂 C.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D.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3.在图1中画出力F1、F2对支点O的力臂,并分别用字 母L1、L2表示。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力臂是() A.OA B.OC C.OD D.OF 5.在下两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6.左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7.杠杆AB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对应的力的示意图. 8.如下图所示的杠杆,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9.在右图中画出斜面上“不倒翁”受重力的示意图,并画出重力相对于O点的力臂l 1.(黑点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10.如图甲所示的钢丝钳,A为剪钢丝处,B为手的用力点,0为转动轴,图乙为单侧钳柄及相连部分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剪钢丝时的动力F1、阻力F2、动力臂l1、阻力臂l2。11.如图,一个绕O点转动的杠杆,已知阻力F2的方向,以及动力F1的力臂,在图中补全F2的力臂以及动力F1。 12.如图,作出右上图的杠杆受到动力和动力臂。 杠杆练习题

1.如图所示,用老虎钳拧图钉时: (1)动力的作用点在B 点,方向向下; (2)阻力的作用点在A 点,方向向 下 。 2.关于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杠杆是一根直的硬棒 B.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连线就是动力臂 C.力臂是支点到力作用线的距离 D.力臂是力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 3.在图1中画出力F 1、F 2对支点O 的力臂,并分别用字 母L 1、L 2表示。 4.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力F的力臂是(B ) A .OA B.OC C.OD D.OF 5.在下两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 6.左下图是一种常见的活塞式抽水机示意图,在图中画出手柄所受动力F1的力臂及阻力. 7.杠杆AB 处于平衡状态,请作出力臂L 对应的力的示意图. 8.如下图所示的杠杆,请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L 2 L 1 L 1 L 2 L 2 L 1 L 1 L 2 F 2 F 2 L 2 L 1 F L 2 L 1 L 1 L 2 L 1 L 2

初中物理人教版杠杆基础知识梳理

杠杆 (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杠杆及杠杆五要素; 2、会画杠杆的力臂; 3、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会判断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 【要点梳理】 要点一、杠杆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 O 转动,这根硬棒就是杠杆。杠杆可以是直的硬棒,如撬棒 等;也可以是弯的,如羊角锤。 1、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杠杆可以绕其转动的点 O 。 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F 1。 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F 2。 动 力臂:从支点 O 到动力 F 1 作用线的距离 L 1。 阻力臂:从支点到 O 阻力 F 2 作用线的距离 L 2。 2、杠杆的力臂 (高清课堂《杠杆》 392029 杠杆) 力臂的画法: ( 1 )明确支点,用 O 表示 (2)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直线 ( 3)过支点 O 作该力的作用线的垂线 (4)用两头带箭头的线段标示出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写上相应的字母 L 1(或 L 2) 要点二、杠杆 平衡条件 杠杆在动力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杠杆平衡了。 要点诠释: 1、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 =阻力×阻力臂,或写为: F 1L 1= F 2L 2 注意: 这个平衡条件就是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不是单独由力或力臂决定的,而是 由它们的乘积来决定的。 2、杠杆分类 : 要点诠释:

(1)省力杠杆:L1>L2,F1F2。这类杠杆的特点是动力臂L1 小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大于阻力F2,即要用较大的动力才能克服阻力完成工作,但它的优点是杠杆工作时,动力移动较小的距离就能使阻力移动较大的距离。使工作方便,也就是省了距离。如缝纫机踏板、挖土的铁锨、大扫帚、夹煤块的火钳,这些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3)等臂杠杆:L1=L 2,F1=F2。 这类杠杆的动力臂L 1等于阻力臂L2,平衡时动力F1 等于阻力F2,工作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定滑轮就是等臂杠杆。 列表如下: 注意: 【典型例题】 类型一、杠杆的概念及力臂 1、(2016 春?南京校级月考)下列关于杠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杠杆的力臂一定在杠杆上 B.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 C.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动力臂 D.力臂的长度不可能为零 【思路点拨】杠杆是能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根据对杠杆的支点、力臂和作用力的了解可逐一做出判断。 【答案】B 【解析】A 、杠杆的力臂是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不一定在杠杆上,故 A 错误;B、根 据力臂的概念,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阻力臂,故 B 正确;C、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就是动 力臂,而不是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故 C 错误;D、当力的作用线通过支点时,力臂的长度正好为零, 故D 错误,故选B。 【总结升华】熟知并正确理解杠杆的定义和五个要素,是我们学习杠杆最基本的要求。

八年级物理杠杆教案

第一节杠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杠杆。知道杠杆的一些应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杠杆的结构。通过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杠杆的应用,进一步认识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分组实验材料——杠杆、支架、钩码、测力计。 2.演示材料——钳子、剪子、起钉锤、镊子等杠杆类工具,以及厚纸板、木板、钉子、粗铁丝等材料。 计划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如果在院子里有一块几个人都搬不动的很大很重的石头,想把它移动一下,怎么办? 二、学习新课 ㈠认识杠杆 ⒈讲解:

刚才同学们想了很多方法,其中比较简便的就是用一根木棍或铁棍来撬。如图9-1第一图。一根棍子,当在棍下垫一块小石头或其他能支撑棍子的东西,用它撬重物时,就不再是一根普通的棍子,而成为一种简单的机械。这种简单的机械叫做杠杆。(板书课题)在杠杆上有一点: 被垫着的那块小石头支撑着的那一点叫做支点(板书“支点”),杠杆两端是围绕支点转动的。驱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力臂,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阻力臂。 ⒉提问: 什么是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分别在图上指出。㈡指导学生认识杠杆的作用 ⒈讨论: 用手搬不动大石头,用杠杆能撬动。这说明杠杆有什么作用?(省力) 是不是只要应用了杠杆一定能省力?例如垫那块小石头,是不是垫在什么地方都能省力? ⒉实验1——学习实验方法 讲解: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杠杆及支架)。实验的方法是: 在杠杆一边挂一个重物,在杠杆另一边向下用力,提起重物,测量用多少力。 分组实验: (在教师带领下,分步进行。) 我们用2个钩码当作重物。首先,用测力计测量1个钩码有多重,2个钩码有多重。(学生测量,汇报。)

初中物理_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题:科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一、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2.2.6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 1、知道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工具中把杠杆识别出来。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能在杠杆上确定杠杆的五要素。 3、能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力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一些简单机械及应用。这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同时又保持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本节课内容包括: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其中理解力臂的概念并画出力臂,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材把实验和结论紧密结合起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为学生学习杠杆的应用及变形杠杆打下了基础。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杠杆的生活实例指出杠杆的五要素; 2.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1.准确找出力臂; 2.设计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3.应用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释实例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具备一定的生活实践,并从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感性知识,且初步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基本的技能,对生活中的很多例子都能知道,并能正确的使用部分简单机械,但他们对它们的原理并不甚了解,所以,在教学中,从生活常见的实例入手,概括杠杆的共同点。考虑到学生对力臂理解有一定困难,可首先回顾点到直线的距离,能够将动力臂与点到线的距离联系起来,并比较力臂的大小;对实验探究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同时应组织学生团结合作,共同克服困难,共同完成探究活动。 三、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杠杆的五要素,能识别杠杆。 2、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解决简单实际的问题。 (二)方法目标(认知策略) 1、过科学探究,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 2、用杠杆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认识、解决问题) 对杠杆的发展史的学生,激发学生科学兴趣,结合我国古代对杠杆的研究,激发学生对祖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