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区规划设计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分析之法门寺文化景区

法门寺文化景区依托法门古寺而建,位于省扶风县,景区一期工程斥巨资打造(25亿元),占地约1300亩,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祖原先生主持设计的。景区由山门广场、佛光大道、法门寺寺院、合十舍利塔,以及众多艺术佛像、园林雕塑小品等几部分组成,全面展示了佛文化在哲学、政治、艺术等方面的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景区建设自2007年3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由曲江新区管委会组建了法门寺开发建设团队,与市人民政府一起负责项目开发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9平方公里,分为东区佛文化展示区与西区综合服务区,整体区域规划依托佛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为发展基础,是省委、省政府强力推出的十大文化旅游工程之一,也是曲江国家级文化产业示区的重要辐射、延伸区域。一、形象设计

法门寺文化景区在规划、推广、宣传和后期经营过程中,设计了统一的视觉标识logo。在国景区建设中是比较有特色的。

1、设计思路:Logo由“合十塔”和“法门”的“门”作为基本元素构图组合而成。“合十塔”是法门寺建成后的标志,也是世界佛教的标志;“法门”是景区的名称,也有“佛法之门”的意念。

2、涵义延伸

通过艺术变形,标志的核心元素“合十塔”具有“虔诚之手”和“初开之莲”的意象,表达了“我心向佛”的涵义。

标志由三个“门”字变形而成,三个门形成的三个圈代表佛教“往世、今世、来世”的概念,三个门分别象征“往世门、今世门、来世门”。由“合十塔”透出的光芒穿过三层门,表达了以“法门寺”为起点“超脱三世”的最高境界。

标志由“圆”和“方”构成,代表“天圆地方”。“天圆地方”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标志用此寓意佛教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相融共生、和谐发展。

从具象角度看,标志以“合十塔”为中心光芒四射,体现了“佛光普照”的意念。

二、功能分区

1、总体布局

以规划区的中部南(偏东)北大道为纵轴,以菩提大道为横轴,总体上将规划面积划分为四大区域:

东北区域——圣中之圣,建设舍利塔、寺院和博物馆为中心的朝圣中心;

东南区域——圣中带俗,建设佛剧院、佛文化主题公园、禅修村和佛学院等;

西南区域——俗中之俗,发展特色商业服务和佛缘加工业等;

西北区域——俗中之圣,发展佛泉养生和温泉度假及居住房地产等

2、功能分区布局:围绕“佛文化”中心主题,形成了“1+5”组团发展的空间格局。分别为中心的佛教文化中心区,周边的佛泉养生区、佛度服务区、佛缘产业区、佛学应用区和佛荫农业区。

佛教文化中心区——打造世界佛教文化国际交流中心

指佛、法、僧三区组成的主体区域,主要由一塔(合十舍利塔)一寺(法门寺)一道(佛光大道)等“三个一”核心景点组成。佛教文化中心区是法门寺“世界佛都”最核心的部分,是法门寺旅游经济区持续发展的根本依托。

佛泉养生区——打造中国第一个佛疗养生园

位于旅游经济区的西北部,利用旅游经济区地下特有的温泉资源和法门寺作为著名佛教圣地的影响力,结合优良的生态环境,开发以佛教养生为目的、以温泉洗浴养生为特色的休闲度假区。

佛都服务区——打造文化体验型生态休闲街区

位于佛教文化中心区西侧中段,主要承担整个经济区的行政管理和配套服务功能,同时提供文化娱乐、休闲购物等旅游消费功能。

佛缘产业区——打造中国第一个佛缘产业基地

位于佛教文化中心区西侧南段,主要承担佛缘系列品牌旅游商品和佛事用品生产的功能,同时可以开展相关工业旅游。

佛学应用区——打造世界第一个佛学应用基地

位于旅游经济区东南部。为佛学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应用提供创新创业平台,是佛学应用产业的孵化器。

佛荫农业区——打造关中最具特色的生态农业观光乐园

位于旅游经济区的外围,主要承担生产生态农产品的功能,同时可以开展农业观光和农事体验旅游。

三、项目设计

1、佛教文化中心区

景区核心区(舍利塔——佛光大道——山门广场)

佛光大道两侧为佛文化雕塑长廊,西侧反映佛祖成佛历程,东边反映佛家弟子发展和传播佛教的脉流。

【主要功能】1、提供朝圣空间2、了解佛教文化、历史和艺术

【运作形式】1、隐态产业,以募捐为主2、香烛与佛教用品销售

3、小卖部

4、电瓶车服务

5、导游服务

【主要特色】1、庄严2、宏大3、简洁4、壮丽

【目标群体】1、佛教信徒2、普通游客

法门寺博物馆(珍宝阁)

【主要功能】1、展示佛教珍藏(地宫文物)2、展示高僧大德的佛教创新思想

【运作形式】1、小卖部2、导游服务【主要特色】1、古典2、辉煌

【目标群体】1、佛教信徒2、观光游客

法门寺

【主要功能】1、僧人修行空间2、游客观光

【运作形式】1、隐态产业,以募捐为主2、香烛与佛教用品销售

3、小卖部

4、电瓶车服务

5、导游服务

【主要特色】1、庄严2、古朴

【目标群体】1、佛教信徒2、观光游客

佛学院

【主要功能】1、僧人学习场所2、佛学研究场所

【运作形式】1、文化教育2、文化研究

【主要特色】1、注重国际交流

【目标群体】1、佛教学生2、佛学研究者

佛食宿设施(佛光阁、善缘居)

【主要功能】1、提供佛文化饮食2、提供佛文化体验住宿

【运作形式】1、素食供应2、静修式住宿

【主要特色】1、体现佛学食宿的特征

【目标群体】1、佛教信徒2、观光游客3、佛学爱好者

* 以下项目均在开发中,法门寺文化景区的二期工程及后续工程中陆续实施建设。

佛剧院【开发中】

【主要功能】1、佛乐表演2、高僧讲坛

3、大型佛教研讨会

4、大法会

【运作形式】1、音乐会2、大型会议

【主要特色】1、宏大、辉煌

【目标群体】1、佛教信徒2、观光游客

禅修村【开发中】

【主要功能】民众进行佛教修行体验

【运作形式】文化培训

【主要特色】参与性很强的体验活动

【目标群体】对佛学思想有兴趣,想改善自身修养的人才

佛文化主题公园【开发中】

主要有参与性的各国各朝代佛教活动项目。采用主题公园的开发方式,展示佛教的典故、八大圣地、传奇的人物事迹等等,打造我国第一个佛教主题文化公园。采用动漫的表达方式,用直观的、生动的、简介的方式将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表现出来,观赏性很强。

2、佛泉养生区【开发中】

五星级露天温泉宾馆

集住宿、餐饮、会议、商务、娱乐、休闲、健身和大型露天温泉等功能为一体的豪华型温泉度假村,以礼佛沐浴为特色。

周原文化主题酒店

以周原文化来体现酒店特定的建筑风格、装饰艺术和文化氛围,以古朴、粗犷、大气为基调,让住宿游客体验一种返朴归真的意趣。

老年公寓(老年度假中心)

抓住我国步入老年时代的契机,利用独特的佛教文化氛围和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建设特色老年养生公寓,配套相应学习交流、休憩娱乐、康体健身、疗养保健设施和服务

净心园(青年公寓)

根据青年人多变的特点而设计的产权式短租公寓,让青年人有一段时间可以在此脱离尘世的喧嚣,恢复宁静的心态。是集温馨、舒适、租期灵活于一体的现代公寓;拥有家庭式的居室布局,可提供诸如家居清洁、送餐、洗熨、电召的士、叫醒服务、订书报、杂志、代订车船飞机票等一系列酒店式服务,既有家的私密性和生活氛围,又有高档酒店的良好环境和专业服务。

净心园(高级别墅)

其基本功能与青年公寓相似,但目标客户群是高收入者,以企业家、高中级管理人员和专家学者为主要服务对象。

禅修堂

在温泉度假区建立禅修堂,为大金额募捐者免费提供一套或多套别墅,禅修堂应当将佛教中禅修的许多元素融入到别墅(独立别墅或联体别墅)设计中,体现禅修以及休闲风格,在总体规划上与温泉度假村一起考虑。

佛疗中心

利用佛学思想进行养生疗养。偏重养生功能,以水疗、花疗、香薰疗、石疗、食疗、乐疗等为主。

3、佛都服务区【开发中】

行政管理中心(社区服务中心)

提供行政管理服务功能

投资服务中心

提供投资创业服务功能

城市配套中心区(学校、医院、邮电、网吧等)

提供教育、医疗、电信服务功能

佛都文化城(文化广场,RBD区)

莲花造型的大型建筑,展示关中民俗文化、周原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系列以及提供休闲娱乐和购物等功能

佛韵茶街

规划为园林式街区,街区分海外茶风和中华茶韵二个小区,分别布置有英国茶馆、俄罗斯茶馆、希腊茶馆、日本茶道馆、国茶馆、印度茶馆、斯里兰卡茶馆和冻顶茶馆、丝袜茶馆、乌龙茶馆、功夫茶馆、普洱茶馆、洞庭君山茶馆、龙井茶馆、藏族酥油茶馆、蒙族马奶茶馆、客家擂茶馆、白族三道茶馆等。

本街同时具有观光、美食、购物消费和康体四大功能。街区由具有各国和各地建筑风格的花园式别墅构成,如同一个小型的建筑博物馆,风情迷人。每幢别墅限定只提供一类茶品,临街可设简易茶档,让普通游客试尝,庭院和底层为中档茶座,二、三层则为高档茶室,让中高档消费者品茶,同时销售茶叶和茶点。由于茶疗也是康体健身的一种重要方法,因此本街区还具备了康体养生的功能。

佛香花街

园林式风情街区,沿街布置各色花店,所售花品均于清晨在万人广场由高僧开光,以此提高鲜花的品位和价格,另布置各种熏香店,出售供佛用或自用的各种柱香、塔香和盘香。

佛味素街

园林式美食街区,设各国、国各地各民族的素食馆,包括京都素食馆、齐鲁素食馆、徽州素食馆、淮扬素食馆、姑素食馆、湘江素食馆、天府素食馆、闽南素食馆、素食馆、粤海素食馆、素食馆、泰国素食馆、越南素食馆、法国素食馆、澳洲素食馆等,也可以设水果吧、菜汁吧等。

佛色玉街

园林式风情街区,销售玉器和各色工艺品。玉石是十分贵重的饰物,也是与佛有缘、具有灵性的宝物,是人们十分喜爱的护身之物。街区按玉石的产地和种类设立专卖店,根据诚信经营保障制度,以保证其以提供的产品、商品和服务都有良好的质量和公平价格,提高游客的购买信心,达到购销两旺的效果。

4、佛缘产业区【开发中】

佛缘食品区

根据当地盛产的水果(苹果等)、蔬菜(玉米和胡萝卜等)和法门寺无形资产价值,生产佛缘饮食品(佛露牌系列饮食品、如纯净水、果汁、蔬菜汁和佛源牌健康(素)食品系列等),扩大就业机会和增加税源,生产商也可利用此品牌快速占领市场,获得优厚回报。

佛缘仪品区

根据香客、游客事佛的心理特点,生产事佛活动需要的各类仪品(佛香、佛纸、佛花、佛灯等)。

佛缘礼品区

根据香客或游客敬佛的心理倾向,生产各类佛缘礼品(佛像)供香客、游客回家供奉;利用香客或游客纪念或亲友馈赠的心理倾向,生产各类佛缘礼品。

佛缘饰品区

根据香客或游客崇佛的心理需要,生产各类佛缘饰品(佛珠、佛链),满足香客、游客观光游览后希望得到佛荫的心理需要。

其它佛缘产业区

其它与佛有因缘关系的产业。

佛缘产品直销街

在佛缘产业区修建佛缘产品直销一条街,销售佛缘产品,形成“前店后厂”的空间格局,即方便入驻厂家展示产品,又方便游客购物。

5、佛学应用区【开发中】

佛学应用创新中心

佛学应用创新研究基地,企业通过对佛学理论的研究,将其应用于现代管理,用于新产品的研发,包括新型电子商务服务等。

佛学应用创业园

佛学创新成果应用基地,文化人才与科技人才创业基地,企业将佛学创新成果进行规模化应用或生产。

企业管理俱乐部

统一规划,由知名企业认购,兴建具有特色大休闲、娱乐、会议于一体的俱乐部群,用于企业部培训或接待。

佛武馆

建设佛家习武强身基地,包括佛武表演、佛武比赛和佛武培训等。

佛疗中心

主要是佛疗临床应用研究基地,偏重临床治疗功能,以药疗、理疗、心理疗等为主。

6、佛荫农业区【开发中】

观光农业示园(生态农场——生态别墅)

发展花卉、水果生态种植,开展农业观光旅游活动;营造景区外围广阔的农业生产景观、烘托佛教文化中心区的景观建筑和佛事活动的氛围,同时隐含开发高端别墅的设想。

农家乐(特色农庄)

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吃农家饭,以农事为特色,突出在佛事活动后,香客、游客“返璞归真”,回归社会,体验农事活动、参悟禅理的心理需求

四、开发管理体系

1、管理机构

法门寺文化景区管理委员会由市政府授权,全权负责法门寺文化景区9平方公里规划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主要负责贯彻执行文物保护、文化景区开发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党的政策;文化景区建设总体规划的编制、实施;文化资源的开发、整理、保护、利用和经营管理;改善景区自然环境和投资环境等7项工作。

2、投资方

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共同投资。

3、开发建设方

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是经省人民政府2006年第八十六次专题会议研究决定成立的国有股份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由曲江新区派出经营建设团队,在董事会指导下,全面负责法门寺文化旅游景区建设

五、投入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