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说课稿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说课稿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说课稿

15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

说教材

本文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也是一篇幽默风趣的演讲稿。文章介绍了王选先生一生的重要抉择和贡献,并将自己的一生的抉择与祖国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说学情

学生对王选先生有一定的了解,在介绍他一生重要抉择时学生更容易理解王选先生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的精神并深受鼓舞。

教学目标

1、识记王选极其重大贡献

2、识记课文主要词语

3、通读全文,了解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4、学习王选先生专注于科研、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王选一生中经历的几次重大选择

教学难点

从这几次选择中分析王选先生的精神

教学方法

研读法、讨论法

说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么?北大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1986年投资创办。二十年来,坚持持续不断地技术创新,在中国IT产业发展进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07年集团总收入达400亿。那么你们知道北大方正与王选有什么关系么?从今天的学习中你会找出答案。

板书课题,明确目标并组织认知目标

精讲点拨

(一)、让学生根据预习简介作者

王选(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曾任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他所领导的科研集体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被誉为“当代的毕升”“汉字激光照排之父”“中国现代汉字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中国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先驱”。2001年,王选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二)让学生根据预习解释下列词语

无与伦比可乘之机

与众不同无名小卒

忧心忡忡

(三)整体感知

1、让学生介绍有关背景

本文是1998年10月王选在北京大学的一篇演讲稿。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可能面临很多抉择,王选的一生中有过八次重要抉择,每次都把他的人生推向一个新的台阶。课文按时间顺序,有详有略地介绍,深入浅出,即是讲的专业,所谈的问题又带有普遍性,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自信、执着,流露出他的自强奋进、开拓进取,以及他甘做人梯,扶植新秀的崇高。

2、引导学生浏览课文,理清结构,并按要求概括

提示:本单元话题是“把握成功的机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个人发展的机遇很多,明智的抉择是把握机遇的前提条件,抉择的正确与否决定人生的成败得失。速读课文,概括作者的八个抉择,并标出相应的段落。

(1)、选择计算数学专业 1-3段

(2)、投身到研究软硬件结合领域 4-5段

(3)、锻炼英语听力 6段

(4)、直接跨入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

7-11段

(5)、致力于产业化 12-13段

(6)、大力扶植年轻人 14段

(7)、20世纪90年代进军日本市场 17-19段

(8)、1995年进军广电业 20-22段

3、探究回答:这些抉择之间有没有必然的联系,举例说明。

有必然的联系,如王选的第四次抉择,直接跨入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的研制。前三次抉择中外语优势帮他了解到国内外研究的趋势,数学基础和软硬件相结合的实践,使他解决技术难题相对容易,直接进行国外没有产品的科学研制并非高不可攀。而第四次抉择的成果直接导致了科研产业化的第五次抉择。

课堂小结

这几次选择层层深入,却有共同特点:

1、创新

2、结合实际、结合国家需要,将自己的志向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结

合起来3、专一勤奋。王选的人生抉择,也一定会对你们有所启发。指导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带刺的朋友(优质教案)

《带刺的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枣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15 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______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2、课文写了什么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板书:偷枣:2-9)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枣子更诱人?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带刺的朋友说课稿

《带刺的朋友》第二课时说课稿及反思一、说教材 《带刺的朋友》是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精读课文。本单元的导语为“大自然赐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你发现了吗?”人文主题是“我与自然”,语文要素是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带刺的朋友》这篇课文记叙了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在写法上符合三年级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贴近生活充满趣味。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以及本课的课后习题,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根据前置性作业单,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2、抓关键词句体会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性。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积累词句是一种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引导学生发现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品读感悟体会小刺猬偷枣本事的“高明”,感受作者语言的生动性。 难点:1、能够将本节课学习感悟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

言材料,以“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为开头,用自己的话讲述刺猬偷枣的过程。2、初步体会“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等不同称呼中蕴含的情感。体会作者由一开始的好奇到有点兴趣再到喜爱的情感变化。 三、说教、学法 理解积累词语是三年级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去理解积累词语。1、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去理解。2、通过动作演示理解词语。如:诡秘、逐一归拢3、通过联系古诗体会刺猬的可爱。如:急火火。4、通过填词法,运用词语复述法达到积累词语的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反思 接下来,让我结合我的教学过程来谈一谈我的教学反思以及我们在磨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这样更条理更直观一些。无论这节课最后的实施效果怎样,从整个备课磨课的过程中,我们是认真的。在这里我特别感谢我们三年级语文组的各位姐姐师傅们,其实在组里评教评学讲课的时候,我不是我们组讲的最好的那个,准备充分讲课生动的应该是郭瑞萍老师,可大家却把这一个宝贵的机会留给了我,让我得到了一次很重要的锻炼机会,然后在备课磨课的过程中,各位姐姐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 首先从课前交流开始说起,我一开始的设计是一只刺猬,让孩子们跟刺猬打招呼,当我把这只刺猬往语文群里一发,大家都觉得这只刺猬很傻,而且怕孩子们先入为主地一节课的思维都这只刺猬所占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说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带刺的朋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抓主要事件的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课文中叙述的"偷枣"这件事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并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三、说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说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通过二年的学习,已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抓住难读的字、词进行正音即可。理解词语是三年级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理解其意思,培养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关于比较句子的练习,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定式思维,只要是文章中用的那一句,总是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后,比较出句子的不同点,一句比较简明扼要,而另一句则用比喻等手法写得具体生动。课文中显然用第二句合适,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简明扼要也是非常需要的。有了这样辨证的引导,才能使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不断提高。 "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新的训练点,因此在教学中既做到分步实施,又注重给学生一些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归纳。"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事例"。 六、说教学过程。 语文学习不仅要抓住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要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阅读中走近文本,走进文本。根据教学策略,分以下几个步骤落实: (一)整体感知,厘清脉络。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思考:作者对刺猬是怎样的感情?

《带刺的朋友》优秀说课稿(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带刺的朋友》优秀说课稿(部编本三年级 上册) 一、说教材。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 爱之情。 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抓主要事件的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课文中叙述的“偷枣”这件事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并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三、说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说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通过二年的学习,已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抓住难读的字、词进行正音即可。理解词语是三年级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理解其意思,培养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关于比较句子的练习,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定式思维,只要是文章中用的那一句,总是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后,比较出句子的不同点。 一句比较简明扼要,而另一句则用比喻等手法写得具体生动。课文中显然用第二句合适,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简明扼要也是非常需要的。有了这样辨证的引导,才能使学生赏析句子的能

哲学与人生第十五课教学设计

第十五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第一课时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生往往由于种种原因会陷入片面发展的误区,这对其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对学生进行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走出片面发展的误区,成为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从教材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的主题来看,教材第五单元人生问题的核心是正确把握人生价值。而本课中的全面发展也是围绕着实现人生价值这个核心来展开的,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需要人的全面发展。人自身全面发展是人自我价值的体现,也是实现人的社会价值的基本条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教学难点是成为德能兼备的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二、学情简要分析 首先,本课是全书的最后一课,通过前面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哲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用哲学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对于本课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知识是能够理解的。 其次,任何人都希望自己能全面发展,中职学生同样也追求全面发展。但由于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往往是考不上高中才上的职校,对自己信心不足,自我控制能力差,因此往往容易陷入片面发展的道路,这样对其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努力成为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实现自身全面的发展。 最后,学生对全面发展从小就有自己的理解,一直以来他们受到的教育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且家长和学校也是努力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对于全面发展学生是非常熟悉的。可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他们往往又会出现片面发展的情况。这些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从理论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要努力实现全面发展,克服片面发展。中职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教师的正确观点和方法的指导,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 三、教学目标分析

哲学与人生第四课教案

第四课普遍联系与人际和谐 第一课时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时在知识体系上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内容,围绕联系的观点,教材介绍了联系的含义、普遍性、客观性。 教材内容共设三目,第一目的逻辑顺序是:人无法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人际交往是个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人际交往是实现自身发展的条件和必经之路。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人不能孤立封闭地生存和发展,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实现自身发展有重要作用。第二目的逻辑顺序是: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普遍的→联系是客观的。最后得出结论: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处理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要把握事物的客观联系。第三目的逻辑顺序是:人际关系无处不在→要从社会普遍联系中考察人和认识人→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 ●学情简要分析 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基层工作,工作环境中要处理的人际交往较多。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本单元唯物辩证法观点的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是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也发现有的同学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逃避、激化矛盾等问题。(结合专业分析略) ●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能举例说明人际交往对个人身心健康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能说出联系的含义,能识别普遍联系、客观联系,能描述自身的人际交往并识别自身在人际交往中的角色;能举例说明世界在联系中存在、人生在联系中发展。 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确立联系的观念,树立整体意识、集体意识,乐于交往。 3.运用目标:能使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实例,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待人际关系,分解复杂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定位,融入集体生活,处理好自己与家长、老师、同学、朋友等的人际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 【生活情境启迪】 团队合作游戏:无敌风火轮 1.道具要求:报纸、胶带 2.场地要求:在教学楼前的空旷场地 3.游戏时间:10分钟左右 4.项目规则

课文《带刺的朋友》教案

课文《带刺的朋友》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试背5-7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枣、击退大黑狗自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在这篇文章里,我们能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喜爱。请大家默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_ ___和______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2、默读课文,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板书:偷枣2-9 刺狗10-15)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2-9节“刺猬偷枣”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红枣,哪些更诱人?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1、2组3、4组读,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交流。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2)小结: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运用拟人、比喻手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结合课文的内容选用第二句更合适,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出刺猬偷枣的情节。 过渡:这么诱人的枣子,论谁看了都要垂涎欲滴,别说是小刺猬了。 2、请大家浏览课文2-9节,找找哪一句话对刺猬偷枣做出了评价,并用直线划出来。 1)交流,出示: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1)板书,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文中指什么? (2)刺猬偷枣高明,所以作者暗暗佩服。句子中,找找近义词。“钦佩”读音。读句子。 过渡:作者暗暗钦佩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小动物偷枣的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先看一段视频,师生合作读课文2-9节,用曲线划出刺猬偷枣的过程。 2)根据学生回答,媒体随机出示相应句子。 (1)说说刺猬偷枣的动作是哪些? 交流,板书:爬、停、摇、掉、归、打滚、扎、驮、跑

《带刺的朋友》教案

23·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枣、馋”等11个生字,会写“刺、枣”等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层次。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眼馋.(chán cán)缓.慢(hǎn huǎn)刺.猬(cì chì) 恍.然(huǎng guāng)聪.明(cōng chōng)偷.枣(tōu toū) 二、比一比,组词语。 枣()棵()匆()缓() 束()颗()沟()暖() 三、照样子写词语。 1.晃来晃去: 2.一举一动: 3.一颗颗: 参考答案: 一、chán√ huǎn√ cì√ huǎng√ cōng√ tōu√ 二、甜枣一棵匆忙缓慢 结束颗粒山沟暖和 三、1.爬来爬去想来想去走来走去 2.一言一行一心一意一草一木 3. 一个个一片片一只只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带刺的朋友》名师教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带刺的朋友》名师教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 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识记本课生字。能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背诵第5—7小节。 3、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4、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2、能先编写复述提纲,再简要复述课文,注意连贯通顺。 [教学准备] 1、了解有关动物独到的本事。 2、预习课文: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 (2)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今天,我们要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

刺,是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带刺的朋友 这位带刺的朋友究竟是谁呢? 指名读课文。 检查预习情况。 老师先给大家猜个谜语: 身体虽不大,钢针插满身,遇敌缩成团,老虎也无法。 谜底是——刺猬(学生猜) 板书:刺猬 3、师:这位朋友就是——(刺猬)对,刺猬就是作者将向我们介绍的那位—— 齐读课题。 4、师:让我们和作者一起交一交这位新朋友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带刺的朋友”是指,课文写了关于它的件事,分别是和。表达了作者对刺猬感情。 2、交流,板书:钦佩、喜爱…… 3、再读课文,思考:作者通过哪两件事写出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用简要的话概括地说。 4、交流,指导:概括地说时,可以用“什么干什么。”的句式讲。

板书:偷枣儿、斗大黑狗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过渡:初识这位带刺的朋友是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引读课文1——4小节) (一)学习“偷枣儿”,感受钦佩之情: 1、师:这刺猬要去——?(偷枣儿)读读5-7节, 对于刺猬偷枣,作者的发出这样的感慨: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 读课文,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的句子。 交流,朗读正音:那堆枣儿、水沟眼儿 2、师:作者注意仔细观察,然后抓住小刺猬的动作,将它做了些什么,怎么做的,讲清楚。 读读找出来的句子,圈出刺猬的动作。 交流,理解:“归” 朗读指导 3、板书:用力摇枣 师:仿造老师的板书,概括刺猬偷枣的过程。 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师:看着板书,用自己的话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指名复述。 4、师:作者看完它偷枣的整个过程后,暗暗钦佩。 齐读第9节。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3课《带刺的朋友》优质教案

23 带刺的朋友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扎”。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3.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讲了关于刺猬的一件什么事。 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在我们多彩的童年生活中,肯定有许多朋友。有的给你精神上的鼓励,有的给你学习上的帮助,有的朋友给你的生活带来乐趣……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中,小作者有一位特别的朋友,它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揭题:带刺的朋友。(板书课题) 3.师:带刺的朋友是指谁呢?(刺猬) 4.师:请你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刺猬。 过渡:文章的小作者也非常喜欢刺猬。 二、检查预习 1.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2.指名学生认读。 3.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师: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填空。 思考:小作者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用简洁的话概括地说。 【媒体出示:作者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件事写出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2.学生交流。 (板书:偷枣) 说明:概括地说一件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老师在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教学生一

些方法,十分有必要。这个环节中,老师提供给学生句式,能帮助学生概括地说好,练习的指向明确,易操作。 四、学习第1自然段 1.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2.师:这里,老师有一个句子(媒体出示),请你来比较一下,你更喜欢哪一句,并说说理由。(数量多、香味、动态美感(起风时)、比喻句) 师:第一句的表述方法有没有错啊?(没有)只是第二句是比喻句,把(红枣)比作(玛瑙),更生动形象。在我们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地使用比喻句,使文章内容的表述更生动形象。 五、作业 书写生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齐读第一自然段。 2.过渡:这枣是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谗,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 二、细读课文,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2—11自然段 1.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第2—11自然段,文中有一句话直接夸奖了那只刺猬,快速地找找是哪一句,用直线画出来。 学生交流:【媒体出示: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2.师:对啊,让我们好好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作者的惊喜以及对刺猬的钦佩之情。 师引读: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师:“钦佩、本事”什么意思?谁能用近义词来解释一下?(佩服、本领) 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板书 过渡:小作者说,刺猬偷枣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 3.师:【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们再次认真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体现刺猬偷枣本领高明的句子,并圈出描写刺猬偷枣的动词。 4.【媒体出示】师引读第5—10自然段,体会一下刺猬偷枣的高明。 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老师也感觉到这可爱的小家伙偷枣的本领的确十分高明。 5.【媒体出示】老师请同学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句话作为总起句,来复

哲学与人生第十五课

第五单元在社会中发展自我创造人生价值 课题:第十五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2.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3.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正确处理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1. 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2. 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教学难点: 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美好人生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授、课堂讨论、谈话法等 教学时数: 理论学时2学时 教学过程: 一、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走出片面发展的误区 人的片面发展实际上并非人的真正的发展。实现人生的发展,需要人的各方面素质全面成长。 2、人的全面发展及实现条件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的发展,是克服了发展的片面性,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它强调的是人的丰富性和完整性。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主客观条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需要有和谐的社会环境。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人的身心和谐、协调发展是先决条件。 3、做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首先,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道德素质。 其次,要加强专业技能学习,提高动手能力。 再次,要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二、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个性自由 1、个性自由不是无拘无束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要获得个性自由的发展,就必须接受社会

的约束,必须承担社会的责任。 2、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 人的个性自由是具体的。 人的个性自由是相对的。 3、在职业活动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正确对待人生问题,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板书设计: 一、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1.走出片面发展的误区 2.人的全面发展及实现条件 3.做德能兼备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二、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的个性自由 1.个性自由不是无拘无束 2.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 3.在职业活动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作业: 课后小结:

《带刺的朋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

23 带刺的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动词,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能够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3.学习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事情,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会认本课11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扎”,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动词,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能够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说说刺猬偷枣的过程。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事情,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课件展示图片)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生:刺猬。 师: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和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4.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示例:本文记叙了秋天的一个晚上亲眼看到刺猬偷枣的过程,不由得钦佩起它聪明的事。 三、识字写字 1.出示本课需要识记的生字、多音字,让学生读一读。 2.理解词语,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3.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4.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5.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 记字方法。 (1)按照字的结构划分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哲学与人生》第十一课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四单元的第二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四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这节课侧重点是“运用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着重阐述正确对待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引导学生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发展中规划个人发展,并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需要的条件。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为本课程的学习做了充分的预备,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对于如何正确树立正确的理想,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理想与现实、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辩证关系,理解有关人生理想的人生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地把个人发展融入到社会发展之中,确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顺应潮流,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2.积极创造实现人生理想所必需的条件 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树立科学的思想和实现自己远大理想的基础。学生的理想往往比较片面,不够深入透彻,看到现实中阴暗的东西比较多。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往往把现实“理想化”,容易把理想与现实对立起来,产生迷惑,找不到二者的“桥梁。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六说教学程序 下面我再从教学过程上谈一谈,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材料: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例,提出问题:“1. 你现在有什么理想吗?2. 你觉得青年人是否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让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青年学生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正确处理好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关系。”用这种情境讨论法展开新课,消除了上课伊始的紧张感,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带刺的朋友》说课稿

《带刺的朋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带刺的朋友》,下面我将以上7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带刺的朋友》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二十三课。这篇课文写了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全文用词准确,语言生动,条理清楚,充分表现了刺猬的聪明和机灵。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语文学习内容也由词句向篇章过渡,对于较深层次的内容即使感悟较深,也往往表述不清。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较为流利地朗读课文了,对学习本文有了一定信心和兴趣,但是要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对他们来说,还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学情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我们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通过抓关键词句,感受刺猬偷枣的高明,并复述故事。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说教法和学法 【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师生的双主体原则,我们以“启发式教学”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想一想、画一画、说一说等方法学习本课。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第一环节是回顾导入 我们首先提出问题:“带刺的朋友是谁?它做了一件什么事?它是如何偷枣的?”引导学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梳理刺猬偷枣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养成将旧知识系统化的习惯。 第二环节:品味语言的生动性 接下来进入第二环节,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的生动性。这一环节既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让学生走近文本,我们设置了情景:“是什么样的枣让小刺猬如此想偷呢?我们去看看”。同时,课件展示课文描述枣的句子让学生读,感受枣的多、色鲜、味美、让人眼馋,然后出示去掉修饰语后的句子让学生读,引导学生从对比阅读中去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 当学生对枣有了一定印象后,再次设置情境:枣子这么诱人,难怪小刺猬忍不住要去偷,对于它偷枣的过程作者在文中是如何夸赞的?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优佳教案

带刺的朋友 妙析教材 本文记叙了一个秋天新月斜挂的夜晚,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学情分析 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颗热爱小动物的心,天生和动物有亲密感。学习这篇课文,他们会有浓厚的兴趣,会跟随作者一起去“抓”那个偷红枣的小偷,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建议 语文学习不仅要抓住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要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在阅读中走进文本。本课教学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3.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读、议、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刺猬偷枣这件事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激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重点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从刺猬偷枣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 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2.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部分。 重点难点 重点 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 难点 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 1.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的多。 师:枣儿长得可真好!你们想不想摘一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有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 2.教师板书:带刺的朋友。 3.出示刺猬图和词语“刺猬”。 师:它是谁呀?它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 4.学生交流。 二、整体感知 1.打开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书要求:字字响亮,句句通顺。 2.学习字词。 刺枣树一颗眼馋惊讶猜测 监视逐扎聪明忽然圆乎乎

《带刺的朋友》教案

15、带刺的朋友 执教者:任斌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试背5—7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枣、击退大黑狗自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15 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_ ___和______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2、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两件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枣子更诱人?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带刺的朋友》优秀说课稿

《带刺的朋友》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抓主要事件的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课文中叙述的“偷枣”这件事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并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三、说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说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通过二年的学习,已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抓住难读的字、词进行正音即可。理解词语是三年级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理解其意思,培养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关于比较句子的练习,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定式思维,只要是文章中用的那一句,总是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后,比较出句子的不同点,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3 带刺的朋友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带刺的朋友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文作者通过记叙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这件事,从字里行间表达了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全文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细致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课文,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习抓主要事件的方法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从课文中叙述的“偷枣”这件事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并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刺猬的喜爱之情。 3.朗读课文,在学习刺猬偷枣过程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4.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对于小动物的关注与喜爱。

三、说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的感悟和训练,真切地感受刺猬偷枣的本领大,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的事。尝试有条理地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 四、说教学难点。 体会句子不同的表达方式,懂得使用比喻句,发挥想象,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五、说教法、学法。 学生通过二年的学习,已掌握了学习生字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抓住难读的字、词进行正音即可。理解词语是三年级学习的重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理解其意思,培养了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关于比较句子的练习,学生往往会有一种定式思维,只要是文章中用的那一句,总是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后,比较出句子的不同点,一句比较简明扼要,而另一句则用比喻等手法写得具体生动。课文中显然用第二句合适,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简明扼要也是非常需要的。有了这样辨证的引导,才能使学生赏析句子的能力不断提高。 “学习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新的训练点,因此在教学中既做到分步实施,又注重给学生一些方法,帮助学生逐步学会归纳。“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偷枣事例”。

中职哲学与人生(高教版)教案:第十五课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doc

第十五课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自由 【教学目标】 1.认知: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2.情感态度观念: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3.运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正确处理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2.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教学难点】 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美好人生。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启发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有自由吗?在你看来自由是什么? (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怎样看待人生自由。相对于动物而言,人是自由的,但是这种自由又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离开了社会和个人的具体条件谈自由,只能是空谈,只能是存在于意识中的虚幻的想象。 例如,有人说,我们永远不会有真正的自由,我们总被太多的俗事羁绊。李白狂放不羁,是因为他有资本。但他醉心于功名红尘,他真的自由吗?因此,人类没有理想和自由,只有千差万别的行尸走肉。 也有人说,自由是人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精神追求。它的存在,意味着人们不须再被动地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人的一生中,自由是不可或缺的,它能让人活出生命的重量,活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因此,人生离不开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真正的人生。 今天,我们更重视个性自由。因为: 一、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目标

1.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基本观点 (1)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内涵。(教师讲解) 讨论:如何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的关系? 教师点拨,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是互为前提、互相促进的。只有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更好地保持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只有个人普遍得到全面发展,人类才能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获得自由,成为自由发展的人。 生活就像一架钢琴,弹出什么样的旋律全凭弹奏者自己。 讲述:坚持真理被烧死的科学家——布鲁诺 引出:社会进步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2)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主客观条件。 客观条件 主观条件 读书后交流:怎样认识在现有社会条件下,积极推动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永远鼓舞自己 理查?派迪是运动史上赢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当他第一次赛完车回来向他母亲报告赛车的结果时,那情景对他后来的成功影响很大。 “妈”他冲进家门叫道,“有35辆车参加比赛,我跑第二。” “你输了!”他母亲回答道。 “但,妈”他抗议道,“您不认为我第一次就跑个第二是很好的事吗?特别是这么多辆车参加比赛。” “理查”她严厉道,“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接下来的20年中,理查?派迪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项纪录到今天还保持着,没被打破。他从未忘记他母亲的教诲——“理查,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 是的,“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后面!”一旦你从内心决定要得第一,那么你就会有更大的动力。 点滴哲理:在生活中你敢不敢说“我是第一”?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如果你是个渴望成功的人,请回答:“当然,我就是第一。”如果想保持一点谦虚的绅士风度,你也可以回答:“不是第一。”但要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是并列第一”。 温馨提示:为什么一定要是第一呢?因为你本来就是第一。至少,你要在意识中播种争第一的信心,这样,你的个性才会真正成熟起来。记住!生活需要个性。 二、人的全面发展 神童退学的启示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他被人们称为“神童”。但是,这位“神童”在19岁时,却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合理,被迫退学。 魏永康走过的这段人生历程,委实启人深思。“神童”虽具有超越同龄儿童的智力,但他首先是“儿童”,同样需要遵循儿童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同样需要在与外界的社会交往中汲取养分。而在魏永康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