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

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
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

《电力电子仿真》

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仿真设计

组长陈溪浚 07

成员陈秀英 10

邓潘 09

陈雅琳08

许佳鹏49

陈彤 56

年级专业:201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郑雪钦老师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厦门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015年 4 月 26 日

一、三相电压型逆变仿真电路图

1.工作原理

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方式也是180度导电方式,及每个桥壁的导电角度为180度,同一相上下两个桥臂交替导电,各相倒是导电的角度一次相差120度,这样,在任一瞬间,将有三个桥臂同时导通。

2.仿真电路原理图

3.仿真电路图

4.模型仿真参数设置

桥壁1、3、5的电流相加即可得到直流测电流Id的波形,id每60度脉动一次,这里只列出IGBT1和2的触发脉冲设置,IGBT的脉冲比IGBT1延迟六分之一周期,其余的依次类推。

为了方便计算及观察负载两端的波形及大小,由于出现三分之二、三分之一Ud,所以设置电源电压为直流75V,设置两个电压源串联的形式。

5.波形及波形分析:

以上而下分别显示iu、Uun、Uvn、Uwn、的波形。

分析如下:负载为三相对称负载,Uun、Uvn、Uwn相加之和为0.根据负载阻抗角的不同,iu的波形和相位有所不同,iv、iw的波形与iu相比,分别相差120度。

基本半桥逆变电路分析

节能灯产品节能灯产品基本半桥逆变电路分析基本半桥逆变电路分析 一、各元件的作用 FUSE 保险电阻:过电流和短路电流保护元件,抑制浪涌电流; L1,C1,C2:组成π型EMI 滤波器,减轻高频逆变电路产生的电磁干扰; D1,D2,D3,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将输入的交流变为直流; C3 滤波电容:将整流出的电压进行平滑滤波,使其接近直流电压; R1,C5:RC 积分电路,滤波后的电压经过R1对C5进行充电,提供DB3导通电压; DB3双向触发二极管:当 C5上的电压高于DB3的导通电压时,DB3导通, 向Q2的基极注入电流,使T2导通,电路起振后, DB3不再导通; D5:隔离启动电路和振荡电路,使振荡电流不会经过C5到地; R2,C4:C4为续流电容,R2为C4提供放电网络。当Q1和Q2在交替开关 的同时截止阶段,使灯丝有电流流过,C4通常为1000~3300pF ; R2,C4组成的放电网络同时避免两个三极管电流重叠,提供一个 死区时间。、

积分电容在启动时为触发管提供导通电压,电源电压经过R1对其进行充电,充电达到DB3的28V导通电压,下管导通. 移相电容,在上下管轮流导通工作过程当中,存在一个管子截止而另一个管子尚未导通的现象,而流过灯管的电流需要是连续的,利用电容电流可以突变的特性,把这一缺陷弥补上! 移相电容比较好!电容减小时电流滞后电压,三极管关断功耗加大,三极管打开时功耗减小,所谓电路呈感性;电容增加时电流超前电压,三极管关 断功耗减小,三极管打开时功耗增加,所谓电路呈容性.T5灯管管压 略高,启辉电容略小电路本身就接近中性,如果还是将移相电容容量 增加大会超成三极管滞后打开,三极管在因导通时有较高电压而产 生功耗!如T8T9灯管管压略低启辉电容略高,电路容易呈感性,如果 还是将移相电容容量减小会超成三极管超前打开,三极管在因关闭 时有较高电压而产生功耗!可能有朋友要说了,那我后面灯管的管压 和启辉电容选一定参数达到一定呈中性时就不是可以不用这个电 容了吗?那不行!我们这里讲的感容性是基波电流相对于矩形波电压 而言,矩形波内的高次谐波无法通过选频网络,经电感反势迭加到三 极管上,这样三极管有可能瞬态导通和关断时被硬性击穿!有时象 T5灯管不加移相电容时也没事,是因为管压过高时,高次谐波电流经 过高的管压强度大大减弱,三极管反而安全了!所以加一定容量的电 容也吸收了这些谐波,所以一定要加! 补充一点具体操作方法:用示 波器观看三极管的电流波形,调节该电容和磁环的参数就能使三极

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1.引言 逆变电路所谓逆变,就是与整流相反,把直流电转换成某一固定频率或可变频率的交流电(DC/AC)的过程。 当把转换后的交流电直接回送电网,即交流侧接入交流电源时,称为有源逆变;而当把转换后的交流电直接供给负载时,则称为无源逆变。通常所讲的逆变电路,若不加说明,一般都是指无源逆变电路。 1. 电压型逆变器的原理图 当开关S1、S4闭合,S2、S3断开时,负载电压u o为正;当开关S1、S4断开,S2、S3闭合时,u o为负,如此交替进行下去,就在负载上得到了由直流电变换的交流电,u o的波形如图7.4(b)所示。输出交流电的频率与两组开关的切换频率成正比。这样就 t (b) (a) u o t3 t2 t1 i o u o Z u o i o U d _ + S3 S2S 4 S1

实现了直流电到交流电的逆变。 2. 电压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它共有4个桥臂,可以看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 两对桥臂交替导通180°。 输出电压和电流波形与半桥电路形状相同,幅值高出一倍。 改变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只能通过改变直流电压U d来实现。 输出电压定量分析 u o成傅里叶级数 基波幅值 基波有效值 ? ? ? ? ? + + + = t t t U uω ω ω π 5 sin 5 1 3 sin 3 1 sin 4 d o d d o1m 27 .1 4 U U U= = π d d 1o 9.0 2 2 U U U= = π

当u o为正负各180°时,要改变输出电压有效值只能改变U d 来实现 可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称为移相调压。 各栅极信号为180o正偏,180o反偏,且T1和T2互补,T3和T4互补关系不变。T3的基极信号只比T1落后q ( 0

单相半桥逆变电路

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系统方案设计及原理 (2) 1.1、系统方案 (2) 1.2、系统工作原理 (2) 1.2.1、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2) 1.2.2、单相半桥阻感负载逆变电路 (3) 1.2.3、单相半桥纯电阻负载逆变电路 (4) 1.3、IGBT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 (4) 1.3.1、IGBT的结构特点 (4) 1.3.2、IGBT对驱动电路的要求 (6) 第二章硬件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7) 2.1、系统硬件连接 (7) 2.1.1、单相半桥无源逆变主电路如图下所示 (7) 2.2、整流电路设计方案 (8) 2.2.1、整流变压器的参数运算 (8) 2.2.2、整流变压器元件选择 (9) 2.2.3、整流电路保护元件的选用 (9) 2.3、驱动电路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IGBT驱动器的基本驱动性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驱动电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触发电路设计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系统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建立仿真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仿真结果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小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压型逆变器

电压型逆变电路[浏览次数:约247次] ?电压型逆变电路是指由电压型直流电源供电的逆变电路。它的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电压型 逆变电路主要应用于各种直流电源。 目录 ?电压型逆变电路种类 ?电压型逆变电路原理 ?电压型逆变电路特点 电压型逆变电路种类 ?1、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1)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 优点:简单,使用器件少 缺点:交流电压幅值Ud/2,直流侧需两电容器串联,要控制两者电压均衡 (2)单相全桥电压型逆变电路,由两个半桥电路的组合,是单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多的。 (3)带中心抽头变压器的逆变电路 2、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三个单相逆变电路可组合成一个三相逆变电路,应用最广的是三相桥式逆变电路。 电压型逆变电路原理 ?以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为例:图1是一个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的主电路。直流电源采用相控整流电路,由普通晶闸管组成。逆变电路由6个导电臂组成,每个导电臂均由具有自关断能力的全控型器件及反并联二极管组成,所以实际上也是一种全控型逆变电路。负载为感性,星形接法,在整流电路和逆变电路之间并联大电容Cd。由于Cd的作用,逆变入端电压平滑连续,直流电源具有电压源性质。

逆变电路中各全控器件控制极电压信号的时序如图2b所示。信号脉宽为180°,每隔60°有一次脉冲电平的变化,任何时刻有3个脉冲处于高电平。相应地在主电路中也有3个导电臂处于导通状态。 依此类推,可得uAO波形如图2c所示。其他两相uBO和uCO波形分别滞后于uAO120°和240°。根据uAB=uAO-uBO,可得uAB波形如图2e所示。由图可见,逆变电路输出电压uAB、uBC和uCA是分别互差120°的交变四阶梯波。该波形不随负载而

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原理

单相全桥型逆变电路原理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可瞧成由两个半桥电路组合而成,共4个桥臂,桥臂1与4为一对,桥臂2与3为另一对,成对桥臂同时导通,两对交替各导通180° 电压型全桥逆变电路输出电压uo 的波形与半桥 电路的波形uo 形状相同,也就是矩型波,但幅值 高出一倍,Um=Ud 输出电流io 波形与半桥电路的io 形状相同,幅值增加一倍 VD1 、V1、VD2、V2相继导通的区间,分别对应VD1与VD4、V1与V4、VD2与VD3、V2与V3相继导通的区间 + - VD 3 VD 4

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工作波形 全桥逆变电路就是单相逆变电路中应用最多的, 对电压波形进行定量分析将幅值为Uo 的矩形波 uo 展开成傅里叶级数,得 其中基波幅值Uo1m 与基波有效值Uo1分别为 上述公式对半桥逆变电路也适用,将式中的ud 换成Ud /2 uo 为正负电压各为180°的脉冲时,要改变输出电压有效值只能通过改变输出直流电压Ud 来实现 d d o1m 27.14U U U == π d d 1o 9.022U U U == π O ON u o U - U m i o VD 1 VD 2 VD 1 VD 2 ?? ? ??+++= t t t U u ωωωπ5sin 513sin 31sin 4d o

t 1时刻前V 1与V 4导通,输出电压u o 为u d t 1时刻V 3与V 4栅极信号反向,V 4截止,因i o 不能突变,V 3不能立即导通,VD 3导通续流,因V 1与VD 3同时导通,所以输出电压为零 各 IGBT 栅极信号uG1~uG4及输出电压uo 、输出电流io 的波形 u u u u u i o o ? 各IGBT 栅极信号为180°正 偏,180°反偏,且V 1与V 2栅极信号互补,V 3与V 4栅极信号互补 ? V 3的基极信号不就是比V 1落后 180°,而就是只落后θ ( 0< θ <180°) ? V 3、V 4的栅极信号分别比V 2、V 1 采用移相方式调节逆变电路的输出电压

单相半桥型逆变电路原理

单相半桥型逆变电路原理 在直流侧接有两个相互串联的足够大的电容,两个电容的联结点是直流电源的中点。 半桥逆变电路有两个桥臂,每个桥臂有一个可控器件和一个反并联二极管组成。 负载联结在直流电源中点和两个桥臂联结点之间。 设开关器件V1和V2栅极信号在一周期内各半周正偏、半 周反偏,两者互补。当负载为感性时,工作波形如图所示 + -a) U VD 1 VD 2

t3时刻io 降为零时,VD2截止,V2开通,io 开始反向并逐渐增大。 t4时刻给V2关断信号,给V1开通信号,V2关断,VD1先导通续流,t5时刻V1才开通。 O O u o U m -U m i o V D 1 V D 2 V D 1 V D 2 O O u o U m -U m i o V D V D V D V D

V1或V2通时,负载电流io 和电压uo 同方向,直流侧向负载提供能量 VD1或VD2通时,io 和uo 反向,负载电感中贮藏的能量向直流侧反馈 负载电感将其吸收的无功能量反馈回直流侧,反馈 回的能量暂时储存在直流侧电容器中,直流侧电容 器起着缓冲这种无功能量的作用。 反馈二极 续流二极管 是负载向直流侧反馈能量的通道 使负载电流连续 O O u o U m -U m i o V D 1 V D 2 V D 1 V D 2

可控器件是不具有门极可关断能力的晶闸管时,须附加强迫换流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半桥逆变电路特点 优点:简单,使用器件少 缺点:输出交流电压幅值Um仅为Ud/2,直流侧需两电容器串联,工作时要控制两个电容器电压均衡 半桥逆变电路常用于几kW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源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课程设计

三相电压型逆变器 一.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 1.概述: 1957年可控硅(晶闸管)的问世,为半导体器件应用于强电领域的自动控制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电力电子开始登上现代电气传动技术舞台,这标志着电力电子技术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初已开始使用电力电子这个名词,进入70年代晶闸管开始派生各种系列产品,普通晶闸管由于其不能自关断的特点,属于半控型器件,被称作第一代电力电子器件。随着理论研究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以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电力双极性晶体管(BJT)和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ower-MOSFET)为代表的全控型器件迅速发展,被称作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80年代后期,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为代表的复合型第三代电力电子器件异军突起,而进入90年代电力电子器件开始朝着智能化、功率集成化发展,这代表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电子技术被认为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主力军,电力电子就是电力电子学,又称功率电子学,是利用电子技术对电力机械或电力装置进行系统控制的一门技术性学科,主要研究电力的处理和变换,服务于电能的产生、输送、变换和控制。(电力电子的发展动向)电力电子技术包括功率半导体器件与IC 技术、功率变换技术及控制技术等几个方面,其中电力电子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基础,也是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龙头”。电力电子器件(Power Electronic Device)又称为功率半导体器件,用于电能变换和电能控创电路中

的大功率(通常指电流为数十至数千安,电压为数百伏以上)电子器件。广义上电力电子器件可分为电真空器件(Electron Device)和半导体器件(Semiconductor Device)两类。 2.发展: A.整流管: 整流管是电力电子器件中结构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器件。目前主要有普通整流管、快恢复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三种类型。电力整流管在改善各种电力电子电路的性能、降低电路损耗和提高电源使用效率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已通过新颖结构的设计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工艺的运用,研制出集PIN整流管和肖特基整流管的优点于一体的具有MPS、SPEED和SSD等结构的新型高压快恢复整流管。它们的通态压降为IV 左右,反向恢复时间为PIN整流管的1/2,反向恢复峰值电流为PIN整流管的1/3。 B.晶闸管: 自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开始,其结构的改进和工艺的改革,为新器件开发研制奠定了基础,其后派生出各种系列产品。1964年,GE公司成功开发双向晶闸管,将其应用于调光和马达控制;1965年,小功率光触发晶闸管问世,为其后出现的光耦合器打下了基础;6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功率逆变晶闸管,成为当时逆变电路的基本元件;逆导晶闸管和非对称晶闸管于1974年研制完成。 C.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GTO可达到晶闸管相同水平的电压、电流等级,工作频率也可扩展到

IGBT单相电压型半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

IGBT单相电压型半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

————————————————————————————————作者:————————————————————————————————日期:

1 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IGBT单相电压型半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根据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相比较,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电路成为逆变电路。当交流侧接在电网上,称为有源逆变;当交流侧直接和负载相接时,称为无源逆变,逆变电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工作原理概论 2.1 IGBT单相电压型半桥无源逆变电路 2.1.1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1)半桥逆变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V 1和V 2 栅极信号各半周正偏、半周反偏,二者互补。输出电压u o 为矩形波,幅 值为Um=Ud/2,输出电流i o 波形随负载而异,感性负载时,V 1 或V 2 通时,i o 和u o 同方向,直流侧向负载提供能量,VD 1或VD 2 通时,i o 和u o 反向,电感中贮能向直流 侧反馈,VD 1、VD 2 称为反馈二极管,还使i o 连续,又称续流二极管。 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及其工作波形

优点:简单,使用器件少。缺点:交流电压幅值U d/2,直流侧需两电容器串联,要控制两者电压均衡,用于几k W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源。 2.1.2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 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GTR 饱和压降低,载流密度大,但驱动电流较大;MOSFET驱动功率很小,开关速度快,但导通压降大,载流密度小。IGBT综合了以上两种器件的优点,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 2.2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根据直流侧电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直流侧是电压源的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是电流源的则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有以下特点: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为负载阻抗的情况不同而不同。 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想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又称为续流二极管。 逆变电路分为三相和单相两大类。其中,单相逆变电路主要采用桥式接法。主要有:单相半桥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而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则是由三个单相逆变电路组成。 2.3 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确定各器件参数,设计电路原理图; 设计条件: =100V 1.电源电压:直流U d 2.输出功率:300W

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调节

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调节 电动巡逻车调节电压型逆变电路输出电压的方式有三种,即调节直流侧电压、移相调压和脉宽调制调压。 调节直流侧电压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改变直流侧电压Ud即可调节逆变电路输出电压。为了调节直流侧电压,可以采用如图8-11a的可控整流方式,也可以像图8-11b那样,用二极管整流桥整流,然后再用直流斩波调压。 调节直流侧电压方式 移相调压 电动巡逻车移相调压实际上就是调节输出电压脉冲的宽度。在图8-12a的单相全桥逆变电路中,各电力晶体管的基极信号仍为180°正偏,180°反偏,V1和V2的基极信号互补,V3和V4的基极信号互补,但V3的基极信号不是比V1落后180°,而是只落后θ(0<θ<180°)。这样,输出电压波形就不再是正负各为180°的矩形波,而是正负各为θ的矩形波,各基极信号ub1-ub4及输出电压uo输出电流io的波形如图,.8-12b所示。设在tl 以前,V1和V4导通,输出电压uo为Ud,t1时刻V3和V4基极信号反向,V4截止,而因感性负载电流io不能突变,V3不能立刻导通,VD3导通续流,因V1和VD3同时导通,所以输出电压为零。到t2时刻V1和V2基极信号反向,V1截止,而V2不能立刻导通,VD2导通续流,输出电压uo为-Ud。到负载电流过零并反向时,VD2和VD3截止,V2和V3开始导通,uo仍为-Ud。t时刻V3和V4基极信号再次反向,V3截止,而V4不能立刻导通,VD4续流,uo为零。以后的过程和前面类似。这样,输出电压uo的正负脉冲宽度就各为θ。改变θ,就可调节输出电压。

移相调压方式 脉宽调制(PWM)调压 电动巡逻车PWM控制方式是把逆变电路输出波形半个周期内的脉冲分割成多个,通过对每个脉冲的宽度进行控制,来控制输出电压并改善波形。PWM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控制方式。 更多电动汽车详情:https://www.360docs.net/doc/b514151636.html,

IGBT单相电压型全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说明书 IGBT 单相电压型全桥无源逆变电路 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学 院: 专 指导教师: 2013年01月 XXX 1005044245 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北大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2/2013 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信息与通讯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胡定章学号: 1005044245 课程设计题目:IGBT单相电压型全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 起迄日期: 12月24日~ 01月4 日 课程设计地点:电气工程系软件实验室 指导教师:石喜玲 系主任:王忠庆 下达任务书日期: 2012 年 12 月 24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目录 1 引言 (1) 2 工作原理概论 (1) 2.1 IGBT的简述 (1) 2.2 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2) 2.3 IGBT单相电压型全桥无源逆变电路原理分析 (2) 3 主电路设计及参数选择 (3) 3.1 主电路仿真图 (3) 3.2参数设置及计算 (3) 3.2.1参数设置 (3) 3.2.2计算 (3) 3.2.3设置主电路 (4) 4 仿真电路结果的分析 (5) 4.1 仿真电路图 (5) 1.1.14.1.1 触发电平与负载输出波的波形图 (5) 4.1.2 IGBT电流电压波形图 (6) 4.2 仿真波形分析 (6) 5 总结 (7) 参考文献 (7)

2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IGBT单相电压型全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根据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逆变电路,与整流电 路相比较,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电路成为逆变电路。当交流侧接在电网上,称为有源逆变;当交流侧直接和负载相接时,称为无源逆变,逆变电路在现实 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3工作原理概论 2. 1 IGBT的简述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nsulated-gate Bipolar Transistor),英文简写为IGBT。它是一种典型的全控器件。它综合了GTR和MOSFET的优点,因而具有良好的特性。现已成为中、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的主导器件。IGBT是三端器件,具有栅极G、集电极C 和发射极E。它可以看成是一个晶体管的基极通过电阻与MOSFET相连接所构成的一种器件。其等效电路和电气符号如下: 图1 IGBT等效电路和电气图形符号 它的开通和关断是由栅极和发射极间的电压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决定的。当UGE为正且大于开启电压UGE时,MOSFET内形成沟道,并为晶体管提供基极电流进而是IGBT导通。由于前面提到的电导调制效应,使得电阻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减小,这样高耐压的IGBT也具有很小的通态压降。当山脊与发射极间施加反向电压或不加信

(整理)三相逆变器Matlab仿真.

三相无源电压型SPWM逆变器的构建及其MATLAB仿真 0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邱迪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相无源电压型SPWM输出的逆变器的构建和工作方式及其MATLAB 仿真。 关键词:三相逆变器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MATLAB仿真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briefly the construction of 3-phase inverter which output SPWM wave and the MATLAB-based simulation. Key word:Three-phase inverter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1逆变器 1.1逆变器的概念 逆变器也称逆变电源,是一种可将直流电变换为一定频率下交流电的装置。相对于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固定电压下的直流电而言,逆变器可把直流电变换成频率、电压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称为DC-AC变换。这是与整流相反的变换,因而称为逆变。[1] 1.2逆变器涉及的技术 逆变器的构建应用了电力电子学科中的很多关键技术。电路中电流的可控流通断开的过程中应用了多种可控硅类型的电力电子器件;开关的控制过程应用了基于微处理器的现代控制技术;对于正弦波形的仿制过程应用了正弦波脉宽调制(SPWM)技术等等。 1.3逆变器的分类 现代逆变技术的种类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其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 1)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三相逆变和多相逆变。

2)按逆变器输出能量的去向,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 3)按逆变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逆变。 4)按逆变主开关器件的类型,可分为晶闸管逆变、晶体管逆变、场效应管逆变等等。 5)按输出稳定的参量,可分为电压型逆变和电流型逆变。 6)按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可分为正弦波输出逆变和非正弦波输出逆变。 7)按控制方式,可分为调频式(PFM)逆变和调脉宽式(PWM)逆变。[2] 2 三相逆变电路 三相逆变电路,是将直流电转换为频率相同、振幅相等、相位依次互差为120°交流电的一种逆变网络。 图 1 三相逆变电路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大都为单相交流电,而在工业生产中,由于诸多电力能量特殊要求的电气设备均需要使用三相交流电,例如三相电动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设备业已小型化,许多原来工厂中使用的大型三相电气设备都被改进为体积小、耗能低且便于携带的小型设备。尽管这些设备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使用的电源类型——三相交流电却始终无法被取代。在一些条件苛刻的环境下,电力的储能形式可能只有直流电,如若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三相交流电设备,就要求将直流电转变为特定要求的三相交流电以供使用。这就催生了三相逆变器的产生。

电压型逆变器与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比较电压型逆变器和电流型逆变器的特点 先两者都属于交-直-交变频器,由整流器和逆变器两部分组成。 由于负载一般都是感性的,它和电源之间必有无功功率传送,因此在中间的直流环节中,需要有缓冲无功功率的元件。 如果采用大电容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压源型变频器;如采用大电抗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流源型变频器。 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的区别仅在于中间直流环节滤波器的形式不同,但是这样一来,却造成两类变频器在性能上相当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列表比较如下: 电压型变频器与电流型变频器的性能比较 1、储能元件:电压型变频器——电容器;电流型——电抗器。 2、输出波形的特点:电压形电压波形为矩形波电流波形近似正弦波;电流型变频器则为电流波形为矩形波电压波形为近似正弦波 3、回路构成上的特点,电压型有反馈二极管直流电源并联大容量电容(低阻抗电压源);电流型无反馈二极管直流电源串联大电感(高阻抗电流源)电动机四象限运转容易。

4、特性上的特点,电压型为负载短路时产生过电流,开环电动机也可能稳定运转;电流型为负载短路时能抑制过电流,电动机运转不稳定需要反馈控制 电流型逆变器采用自然换流的晶闸管作为功率开关,其直流侧电感比较昂贵,而且应用于双馈调速中,在过同步速时需要换流电路,在低转差频率的条件下性能也比较差; 高压变频器的结构特征 1.1电流型变频器变频器的直流环节采用了电感元件而得名,其优点是具有四象限运行能力,能很方便地实现电机的制动功能。缺点是需要对逆变桥进行强迫换流,装置结构复杂,调整较为困难。另外,由于电网侧采用可控硅移相整流,故输入电流谐波较大,容量大时对电网会有一定的影响。 1.2电压型变频器由于在变频器的直流环节采用了电容元件而得名,其特点是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当负载电动机需要制动时,需要另行安装制动电路。功率较大时,输出还需要增设正弦波滤波器。 1.3高低高变频器;采用升降压的办法,将低压或通用变频器应用在中、高压环境中而得名。原理是通过降压变压器,将电网

电流源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

电流源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说明书首先介绍了电流源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的特点和原理,用单相桥式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原理图说明了该电路是采用负载换相方式工作的,要求负载电流略超前于负载电压,又详细分析该电路的工作过程,并用图给出该逆变电路的工作波形。最后根据以上分析运用仿真软件PSIM对电路进行仿真设计,得到波形图。 关键词:电流源型单相电路,逆变电路,PSIM仿真 ' 目录

. 1.电流源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研究-----------------------------------------3 逆变电路介绍----------------------------------------------------3 电流型逆变电路的主要特点----------------------------------------3 电流源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3 电流源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工作过程--------------------------------4 2.电流源型单相全桥逆变电路设计------------------------------------------7 电路设计原理----------------------------------------------------7 电路仿真图------------------------------------------------------7 3.参数设定及仿真结果----------------------------------------------------8 直流侧仿真------------------------------------------------------8 ) 参数设定-------------------------------------------------8 仿真结果-------------------------------------------------8交流侧仿真------------------------------------------------------8 参数设定-------------------------------------------------8 仿真结果-------------------------------------------------9 4.小结------------------------------------------------------------------9 5.参考文献--------------------------------------------------------------10 :

IGBT单相电压型半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

1 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IGBT单相电压型半桥无源逆变电路设计,根据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单相桥式逆变电路是一种常见的逆变电路,与整流电路相比较,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的电路成为逆变电路。当交流侧接在电网上,称为有源逆变;当交流侧直接和负载相接时,称为无源逆变,逆变电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是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之后的一个实践教学环节。其目的是训练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各种变流电路原理的基础知识,独立完成查找资料、选择方案、设计电路、撰写报告的能力,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变流电路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工作原理概论 2.1 IGBT单相电压型半桥无源逆变电路 2.1.1单相电压型逆变电路 (1)半桥逆变电路结构及其工作原理 V 1和V 2 栅极信号各半周正偏、半周反偏,二者互补。输出电压u o 为矩形波,幅 值为Um=Ud/2,输出电流i o 波形随负载而异,感性负载时,V 1 或V 2 通时,i o 和u o 同方向,直流侧向负载提供能量,VD 1或VD 2 通时,i o 和u o 反向,电感中贮能向直流 侧反馈,VD 1、VD 2 称为反馈二极管,还使i o 连续,又称续流二极管。 单相半桥电压型逆变电路及其工作波形

优点:简单,使用器件少。缺点:交流电压幅值U d/2,直流侧需两电容器串联,要控制两者电压均衡,用于几k W以下的小功率逆变电源。 2.1.2 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是由BJT(双极型三极管)和MOS(绝缘栅型场效应管)组成的复合全控型电压驱动式功率半导体器件, 兼有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GTR的低导通压降两方面的优点。GTR 饱和压降低,载流密度大,但驱动电流较大;MOSFET驱动功率很小,开关速度快,但导通压降大,载流密度小。IGBT综合了以上两种器件的优点,驱动功率小而饱和压降低。非常适合应用于直流电压为600V及以上的变流系统如交流电机、变频器、开关电源、照明电路、牵引传动等领域。 2.2电压型逆变电路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根据直流侧电源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种:直流侧是电压源的称为电压型逆变电路;直流侧是电流源的则称为电流型逆变电路。电压型逆变电路有以下特点:直流侧为电压源,或并联有大电容,相当于电压源。直流侧电压基本无脉动,直流回路呈现低阻抗。 由于直流电压源的钳位作用,交流侧输出电压波形为矩形波,并且与负载阻抗角无关。而交流侧输出电流波形和相位因为负载阻抗的情况不同而不同。 当交流侧为阻感负载时需要提供无功功率,直流侧电容起缓冲无功能量的作用。为了给交流侧想直流侧反馈的无功能量提供通道,逆变桥各臂都并联了反馈二极管。又称为续流二极管。 逆变电路分为三相和单相两大类。其中,单相逆变电路主要采用桥式接法。主要有:单相半桥和单相全桥逆变电路。而三相电压型逆变电路则是由三个单相逆变电路组成。 2.3 根据设计题目要求的指标,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确定各器件参数,设计电路原理图; 设计条件: =100V 1.电源电压:直流U d 2.输出功率:300W

三项电压型逆变电路实验报告

一、引言: (2) 二、交-直-交变压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2) 1、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拓扑图 (3) 2、交-直-交变压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3) 三、三相电压型桥式逆变电路的Simulink建立及模型: 4 四、仿真参数及仿真波形设置: (5) 1.对脉冲触发器进行参数设置: (5) 2. 用subplot作图: (6) 3.仿真波形: (7)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13) 六、结论及拓展: (13) 七、设计心得: (14) 八、参考文献: (14)

交-直-交变压变频器中逆变器的仿真 一、引言: 逆变器也称逆变电源,是一种可将直流电变换为一定频率下交流电的装置。相对于整流器将交流电转换为固定电压下的直流电而言,逆变器可把直流电变换成频率、电压固定或可调的交流电,称为DC-AC变换。这是与整流相反的变换,因而称为逆变。 逆变电路的作用是将直流电压转换成梯形脉冲波,经低通滤波器滤波后,从而使负载上得到的实际电压为正弦波。 现代逆变技术的种类很多,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进行分类。其主要的分类方式如下: 1) 按逆变器输出的相数,可分为单相逆变、三相逆变和多相逆变。 2) 按逆变器输出能量的去向,可分为有源逆变和无源逆变。 3) 按逆变主电路的形式,可分为单端式、推挽式、半桥式和全桥式逆变。 4) 按逆变主开关器件的类型,可分为晶闸管逆变、晶体管逆变、场效应管逆变等等。 5) 按输出稳定的参量,可分为电压型逆变和电流型逆变。 6) 按输出电压或电流的波形,可分为正弦波输出逆变和非正弦波输出逆变。 7) 按控制方式,可分为调频式(PFM)逆变和调脉宽式(PWM)逆变。 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源大都为单相交流电,而在工业生产中,由于诸多电力能量特殊要求的电气设备均需要使用三相交流电,例如三相电动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很多设备业已小型化,许多原来工厂中使用的大型三相电气设备都被改进为体积小、耗能低且便于携带的小型设备。尽管这些设备外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使用的电源类型——三相交流电却始终无法被取代。在一些条件苛刻的环境下,电力的储能形式可能只有直流电,如若在这样的环境下使用三相交流电设备,就要求将直流电转变为特定要求的三相交流电以供使用。这就催生了三相逆变器的产生 本文主要利用MATLAB/Simulink中的电力系统仿真工具箱Simpowersystems对交-直-交变压变频器中的逆变电路部分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将其与三相正弦工频电源进行性能比较,并得出结论 二、交-直-交变压变频器的基本结构 交-直-交变压变频器先将工频交流电源通过整流器变换成直流,再通过逆变器变换成可控频率和电压的交流,如图1所示。

电压型逆变器与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电压型逆变器与电流型逆变电路的定义及特点 比较电压型逆变器和电流型逆变器的特点 先两者都属于交-直-交变频器,由整流器和逆变器两部分组成。 由于负载一般都是感性的,它和电源之间必有无功功率传送,因此在中间的直流环节中,需要有缓冲无功功率的元件。 如果采用大电容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压源型变频器;如采用大电抗器来缓冲无功功率,则构成电流源型变频器。 电压型变频器和电流型变频器的区别仅在于中间直流环节滤波器的形式不同,但是这样一来,却造成两类变频器在性能上相当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列表比较如下: 电压型变频器与电流型变频器的性能比较 1、储能元件:电压型变频器——电容器;电流型——电抗器。 2、输出波形的特点:电压形电压波形为矩形波电流波形近似正弦波;电流型变频器则为电流波形为矩形波电压波形为近似正弦波 3、回路构成上的特点,电压型有反馈二极管直流电源并联大容量电容(低阻抗电压源);电流型无反馈二极管直流电源串联大电感(高阻抗电流源)电动机四象限运转容易。 4、特性上的特点,电压型为负载短路时产生过电流,开环电动机也可能稳定运转;电流型为负载短路时能抑制过电流,电动机运转不稳定需要反馈控制 电流型逆变器采用自然换流的晶闸管作为功率开关,其直流侧电感比较昂贵,而且应用于双馈调速中,在过同步速时需要换流电路,在低转差频率的条件下性能也比较差; 高压变频器的结构特征 1.1电流型变频器变频器的直流环节采用了电感元件而得名,其优点是具有四象限运行能力,能很方便地实现电机的制动功能。缺点是需要对逆变桥进行强迫换流,

装置结构复杂,调整较为困难。另外,由于电网侧采用可控硅移相整流,故输入电流谐波较大,容量大时对电网会有一定的影响。 1.2电压型变频器由于在变频器的直流环节采用了电容元件而得名,其特点是不能进行四象限运行,当负载电动机需要制动时,需要另行安装制动电路。功率较大时,输出还需要增设正弦波滤波器。 1.3高低高变频器;采用升降压的办法,将低压或通用变频器应用在中、高压环境中而得名。原理是通过降压变压器,将电网 电压降到低压变频器额定或允许的电压输入范围内,经变频器的变换形成频率和幅度都可变的交流电,再经过升压变压器变换成电机所需要的电压等级。这种方式,由于采用标准的低压变频器,配合降压,升压变压器,故可以任意匹配电网及电动机的电压等级,容量小的时侯( 1.3.1高低高电流型变频器在低压变频器的直流环节由于采用了电感元件而得名。输入侧采用可控硅移相控制整流,控制电动机的电流,输出侧为强迫换流方式,控制电动机的频率和相位。能够实现电机的四象限运行。 1.3.2高低高电压型变频器在低压变频器的直流环节由于采用了电容元件而得名。输入侧可采用可控硅移相控制整流,也可以采用二极管三相桥直接整流,电容的作用是滤波和储能。逆变或变流电路可采用GTO,IGBT,IGCT,或,SCR元件,通过SPWM变换,即可得到频率和幅度都可变的交流电,再经升压变压器变换成电机所需要的电压等级。需要指出的是,在变流电路至升压变压器之间还需要置入正弦波滤波器(F),否则升压变压器会因输入谐波或dv/dt过大而发热,或破坏绕组的绝缘。该正弦波滤波器成本很高,一般相当于低压变频器的1/3到1/2的价格。 1.4高高变频器高高变频器无需升降压变压器,功率器件在电网与电动机之间直接构建变换器。由于功率器件耐压问题难于解决,目前国际通用做法是采用器件串联的办法来提高电压等级,其缺点是需要解决器件均压和缓冲难题,技术复杂,难度大。但这种变频器由于没有升降压变压器,故其效率较高低高方式的高,而且结构比较紧凑。高高变频器也可分为电流型和电压型两种。

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5章逆变电路 主要容:换流方式,电压型逆变电路,电流型逆变电路,多重逆变电路和多电平逆变电路。 重点:换流方式,电压型逆变电路。 难点:电压型逆变电路,电流型逆变电路。 基本要求:掌握换流方式,掌握电压型逆变电路,理解电流型逆变电路,了解多重逆变电路和多电平逆变电路。 逆变概念: 逆变——直流电变成交流电,与整流相对应。 本章无源逆变逆变电路的应用: 蓄电池、干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直流电源向交流负载供电时,需要逆变电路。交流电机调速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感应加热电源等电力电子装置的核心部分都是逆变电路。 本章仅讲述逆变电路基本容,第6章PWM控制技术和第8章组合变流电路中,有关逆变电路的容会进一步展开 1换流方式 (1)逆变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单相桥式逆变电路为例: S 1~S 4 是桥式电路的4个臂,由电力电子器件及辅助电路组成。S 1 、S 4 闭合,S 2 、S 3 断开时, 负载电压u o 为正S 1 ;S 1 、S 4 断开,S 2 、S 3 闭合时,u o 为负,把直流电变成了交流电。改变两 组开关切换频率,可改变输出交流电频率。 图5-1 逆变电路及其波形举例 电阻负载时,负载电流i o 和u o 的波形相同,相位也相同。阻感负载时,i o 滞后于u o , 波形也不同(图5-1b)。

t 1前:S 1 、S 4 通,u o 和i o 均为正。 t 1时刻断开S 1 、S 4 ,合上S 2 、S 3 ,u o 变负,但i o 不能立刻反向。 i o 从电源负极流出,经S 2 、负载和S 3 流回正极,负载电感能量向电源反馈,i o 逐渐减小, t 2时刻降为零,之后i o 才反向并增大 (2)换流方式分类 换流——电流从一个支路向另一个支路转移的过程,也称换相。 开通:适当的门极驱动信号就可使其开通。 关断:全控型器件可通过门极关断。 半控型器件晶闸管,必须利用外部条件才能关断,一般在晶闸管电流过零后施加一定时间反压,才能关断。 研究换流方式主要是研究如何使器件关断。 本章换流及换流方式问题最为全面集中,因此在本章讲述 1、器件换流 利用全控型器件的自关断能力进行换流(Device Commutation)。 2、电网换流 由电网提供换流电压称为电网换流(Line Commutation)。可控整流电路、交流调压电路和采用相控方式的交交变频电路,不需器件具有门极可关断能力,也不需要为换流附加元件。 3、负载换流 由负载提供换流电压称为负载换流(Load Commutation)。负载电流相位超前于负载电压的场合,都可实现负载换流。负载为电容性负载时,负载为同步电动机时,可实现负载换流。 图5-2 负载换流电路及其工作波形 基本的负载换流逆变电路: 采用晶闸管,负载:电阻电感串联后再和电容并联,工作在接近并联谐振状态而略呈 容性。电容为改善负载功率因数使其略呈容性而接入,直流侧串入大电感L d , i d 基本没有 脉动。 工作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