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年鉴(河北省)

中国卫生年鉴(河北省)
中国卫生年鉴(河北省)

河北省

2005年, 全省卫生系统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锐意进取,真抓实干,全省卫生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对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高度重视,省政府把公共卫生体系项目建设列入了“十项民心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省卫生厅精心组织,协调督导,通过与各市卫生行政部门“一把手”签订体系项目建设责任书等形式,强化责任意识,并与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先后召开4次项目调度工作会议,组织开展联合督导活动2次。各市、县(市、区)卫生、计划、财政等部门分工负责,通力合作,保证了建设任务目标的顺利实现。截止2005年底,全省142个疾控项目和106个医疗救治项目基本竣工,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927万元设备招标任务全部完成,传染病院1352万元的设备已经到位,国家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分配的45辆紧急救援中心急救车和98辆农村巡回医疗车全部投入使用。应急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组织制订并以省政府名义印发了《河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河北省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应急报告、信息公布、事件举报、应急处理、工作督导等制度,规范了卫生应急管理工作。组建了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重大事故与灾害等12支省级卫生应急救治队。建立了402人、47个专业的省级卫生应急专家库和卫生应急救治队伍培训基地,组织开展了鼠疫、布病、人传染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等多次实战模拟演练,提高了疫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及时妥善处置了承德炭疽疫情、沧州可疑人猪链球菌感染等多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效控制了康保县鼠间鼠疫疫情。省和11个设区市以及部分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成立了卫生应急管理机构,初步形成了统一指挥、功能完善、反应迅速、运转协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全省卫生应急指挥和组织协调网络逐步健全。

农村卫生与省财政厅联合起草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基金管理办法》,修订完善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试行)》、《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核算办法(试行)》,制定了《河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人员培训实施方案》,对各市、11个试点县(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管理干部、乡镇干部、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提高了试点县(市)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截止2005年底,全省11个试点县(市)418.76万农业人口中共有314.08万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75%;全年补偿患者133.37万人次、6842.16万元。迁安市从控制医疗费用入手,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监管力度,收到了显著成效,迁安经验在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会议作了典型发言,并获得了第三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加快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步伐,争取国债资金1.895亿元,省级投入4878万元,地方配套1.838亿元,安排农村卫生建设项目576个。组织培训乡村两级卫生人员4.9万人,启动了“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1037名城市医务人员已进驻44所县级医院和421所中心卫生院开展帮扶工作,提高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疾病预防控制以艾滋病、结核病、鼠疫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为重点,充分利用2004年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加强疾病监测、人员培训、督导检查、设备装备和宣传教育等工作,保持了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并启动了艾滋病、结核病和鼠疫等重大传染病疫情专报系统,对全省618名现场流行病学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封闭培训。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密切配合,完成了1995年前后既往有偿供血人员和监狱、劳教所羁押、收教人员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工作,共检测血样113237份,筛查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82例,摸清了“两类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现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进展顺利,“四免一关怀”政策得到较好落实。落实监测和灭鼠措施,及时扑灭了康保县发生鼠间鼠疫疫情后。与畜牧部门建立了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治合作机制,加强猪链球菌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针对饲养、贩运、宰杀等高暴露人群实施重点监测,组织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定期深入医疗机构开展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死亡病例主动搜索,实现了猪链球菌病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关口前移。制定出台了《河北省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做好了应对流感大流行的各项准备工作。及时处置了围场县炭疽疫情和廊坊市霍乱疫情,有效防止了二代病例的发生。全省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达70%,治愈率达90%以上。把解决群众饮用高氟水纳入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完成改水工程19处,新增受益人口12万人。落实食盐加碘消除碘缺

乏病主导措施,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保持在国家规定的5%以下。贯彻落实国务院《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与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安排预防接种补助经费的通知》,对全省40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预防接种经费给予了保证,为各地争取预防接种补助经费提供了政策依据。免疫规划工作继续保持了常规免疫高接种率水平,维持了无脊髓灰质炎状态。配合文明生态村建设,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和改厕工作,卫生创建取得新的进展。

卫生监督执法深化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全省9个设区市和72.1%的县(市、区)组建了独立的卫生监督机构。组织实施“2004年中西部地区卫生监督机构能力建设项目”,确定为项目单位50个,并在摸清装备现状、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完成了卫生监督机构设备招标采购和培训任务。积极推行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分解落实了执法职权和责任,对卫生行政许可项目、主体、程序、条件和时限等进行了公示,加大稽查和责任追究力度,规范了卫生行政执法行为。制定了《河北省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暂行规定》和《河北省小饭桌卫生管理暂行规定》,组织开展了食品、化妆品等健康相关产品和餐饮业专项整治活动,依法整顿和规范了市场经济秩序。稳步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全省共完成1034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等级评定工作。深入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全年查处案件1911件,进一步净化了医疗服务市场,保障了人民群众就医安全。

医疗机构监管和社区卫生以省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河北省城市医疗服务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与民政厅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制定下发了《河北省创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实施方案》,开展了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活动,组织对51个省级社区卫生服务示范机构进行了复核评估,4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通过了省级复核评估,截止2005年底,全省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已达到72%。组织开展了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石家庄市长安区、保定市北市区被命名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石家庄市桥西区、保定市新市区分别通过了国家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医特色示范区复核评估,全省社区卫生服务街道覆盖率已达到72%。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深入宣传发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制发了活动方案和《医院管理评价实施细则》,促进了医疗机构内涵建设与管理,

强化了对医疗机构的监管和评价,督导医疗机构规范服务行为,转变服务理念,活动开始取得初步成效。

妇幼卫生以贯彻落实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为主线,制定下发了《河北省妇幼保健所(站)规范化建设标准》、《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和《河北省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评审标准》等母婴保健法律法规配套文件,联合省计生委、省医药管理局在全省开展了查处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治理活动。加强妇幼保健机构和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全省30%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达到规范化建设标准。组织召开了全省“降消”项目启动电视电话会议,推动“降消”项目的深入开展,50个“降消”项目县工作进展顺利;对县乡村14757名妇幼人员进行了培训,通过驻县蹲点和专家传帮带提高了基层人员的业务水平。为755个乡镇卫生院装备产科设备6708件,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生殖健康等工作进展顺利,全省共筛查新生儿201699例,筛查确诊苯丙酮尿症26 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42例,并对患儿实行了专案管理,跟踪随访治疗。据统计,2005年全省住院分娩率达到了88%,孕产妇、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83%,全省出生缺陷率由90年代初的161.2/万降到目前的90/万。孕产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由“九五”期间的57/10万、27‰下降到“十五”期间的51/10万、23‰。由于成绩突出,2005年河北省卫生厅被国务院妇儿工委授予“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单位称号。

卫生科技与教育完成了全省17个医学重点学科和25个重点发展学科的评估。选送了77名学科骨干到北京、上海学习深造,确定了12名学科骨干赴国外研修。向省科技厅推荐优秀医学科技成果95项,其中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40多项获得三等奖。组织开展了全省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设情况的督导检查,保证了实验室生物安全。编制了2005年度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计划,评定指令课题150项、指导课题322项。组织完成了《2005年度河北省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申报工作,共计向省科技厅推荐指导计划747项、指令计划160项。评选出河北省医学适用技术跟踪项目工作32个项目并给予了资助。开展了2005年度全省继续医学教育评估工作,唐山市卫生局等11个市卫生局和19个省直医疗卫生单位被授予“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赵淑芳等63名同志获“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

中医药工作以中医药继承和发展为主线,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不断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建设。在全省遴选50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启动了“河北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项目”。组织实施了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骨干培训项目,全省290名乡镇卫生院中医骨干接受了为期半年的理论培训和临床进修。乡村医生中医中专学历教育项目招收学员1000名,教学工作进展顺利。举办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项目培训班4期,培训县级以上中医院传染科、急诊科和感染技术人员100余名。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 16个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建设也得到了加强,10所中医机构被命名为“示范中医医院”。农村中医工作进一步强化,行唐县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全省“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达到7个,涉县等5个县达到了省级标准,全省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达到24个。开展了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承德市把全国农村中医先进市作为十件为民实事来抓,层层签订责任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取得了实效,顺利通过了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建设中期评估。中医药科研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吴以岭教授为项目首席科学家的“络病学说与针灸理论的基础研究”科研项目被列入国家973计划,3项课题在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中中标。

对外交流与合作把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和引进利用外资项目作为推动卫生技术、人才、信息与国际接轨和解决卫生事业经费相对不足的重要手段。全年派出留学、研修、访问交流、出国工作或参加国际会议人员36批85人次,出访国家和地区涉及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接待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世界卫生组织等国家和国际组织来访专家和国际友人23批130名;圆满完成了承派援尼泊尔医疗队工作,医疗队队长王建中同志被尼泊尔政府推荐为5名对尼泊尔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士之一。在外资项目管理上,坚持利用外资与提升疾控能力、推进卫生重点工作相结合,坚持以质取胜战略,全年共组织实施外资项目11个,利用外资总额达2300余万美元。配合国债支持公共卫生建设项目的实施,为7个设区市疾控中心和6家市级传染病医院配备仪器设备3500台(件),价值1510万美元,并安排落实120万美元对上述机构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强化培训;有重点地引进了国外传染病防治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河北省应对重大传染病的工作流程和操作标准,增强了传染病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安排外资项目资金400余万美元,在全省新建乡级痰检室650个、艾滋病防治项目

县12个,印发宣传资料3000万人份,使农民对结核病、艾滋病的知晓率达62%,发现和免费治疗传染性肺结核病人20817例,治愈率达98%,为141例符合标准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实施了免费治疗,40个乙肝项目县报告接种率达到了95%;按照全省卫生发展规划要求,为承德医学院购置高科技大型医疗设备6台(件),价值495万美元,有效提高了该院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开发能力,对全省卫生规划的落实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卫生行风建设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实施了以落实24小时应诊、“一日病房”、扶贫门诊和扶贫病房、贫困患者床位费半价收费等10个方面、31条便民利民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医疗惠民工程”,得到中央先进性教育督导组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据不完全统计,全年全省医疗机构共为21.5万多名“低保”职工、贫困残疾人和特困患者减免医疗费用3900多万元。深入扎实地开展纠风专项治理和“诚信在卫生,满意在医院”活动,组织医德医风先进事迹报告团深入11个市,进行了弘扬白求恩精神、树立良好医德医风的巡回演讲。认真落实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医院单品种用药总量“双排序”、“双公示”、临床医生单品种用药总量监控公示、临床医生用药合理性评价等四项制度,坚持医疗服务信息、医德医风满意率、医疗收费信息、院务信息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信息五项公开措施,组建了行风稽查大队,加大了对医疗机构诚信践诺和制度落实情况的明察暗访力度,促进了卫生行风的进一步好转。经省统计局信息服务中心测评,省直医疗单位医德医风满意率达到98.68%,比2004年提高了0.01个百分点。

(周志山刘波)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