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院笔试面试必备专业知识(混凝土抗震高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院笔试面试必备专业知识(混凝土抗震高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院笔试面试必备专业知识(混凝土抗震高

混凝土

1正截面斜截面破坏

少筋破坏-最小配筋率(开裂荷载)-适筋破坏-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极限荷载)-超筋破坏

斜截面破坏(脆性)分为:斜压(拱,小于1),斜拉(梁,大于3),剪压(1到3)。素混凝土梁的破坏,一般情况是混凝土的拉坏,只有剪跨比很小的斜压梁有可能发生混凝土的压坏,而斜压破坏是受剪承载力上线。所以一般素混凝土梁的破坏和以下的因素有关:1剪跨比2纵筋配筋率(销栓作用,咬合力作用)3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尺寸效应)4混凝土强度(抗拉)5截面尺寸当配置钢筋时,箍筋弯起配置较多时对提高结构的抗剪承载力有作用。一个配筋梁的抗剪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1混凝土2箍筋3弯起钢筋

判断柱大小偏压破坏的依据: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受压区高度x)2界限破坏承载力N b. 3界限偏心距e b;4最小偏心距e min

e ,e'; e i=e0+e a

2塑性较

塑性铰是结构的一种耗能铰,分为混凝土铰和钢筋铰。混凝土铰是由于发生了超筋破坏,在设计时要避免发生。钢筋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屈服之后形成的,他能够承受一定的弯矩,有固定的转动方向,还具有一定的长度。当钢筋应力达到极限时,钢筋塑性铰破坏,结构破坏。静定结构不能出现塑性铰,否则成为了机构;超静定结构中出现塑性铰后,结构仍然是几何不变体系,能够继续承载。塑性铰的长度θ和受压区高度x,以及钢筋的应变ε有关。所以材料的强度时对塑性铰的长度有影响。

塑性铰一般出现的端部,弯矩最大的部位。

3塑性铰线(双向板的弹塑性计算方法,一般用的为塑性铰线法)单向板大于3,双向板小于2,23之间一般按双向板计算。板上荷载在长边与短边上的分布,为边长的倒数之比的4次方。

对于双向板的配筋。按弹塑性设计,1画板的塑性铰线,结构成为几何可变体系。2利用虚功原理建立外荷载与结构变形的关系,求出塑性铰线上弯矩(最大弯矩),根据最大弯矩进行板配筋。

4楼板传力简图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荷载是以结构的刚度来分配的。

5钢筋混凝土材性

混凝土:受压材料。长期抗压强度0.8fc,应变峰值为0.002.约束混凝土(约束混凝土)增加其强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其塑性变形能力,吸收地震能量,所以在塑性铰区需要箍筋加密。混凝土弹性模量:切线,割线模量。混凝土收缩:短期内,混凝土硬化导致混凝土体积减小,导致混凝土收缩。不利:预应力损失,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混凝土徐变: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继续发生形变。有利:内力重分布,减少收缩裂缝。不利:预应力损失。

钢筋:屈服强度(屈服下线稳定)强屈比(强度储备,过大则由于强度过高,延性差导致不能发生很好的延性破坏)伸长率(伸长率和平均伸长率-考虑刚才的弹性形变)

两者有:1很好的粘结力2相近的热膨胀系数3相近的弹性模量,弹性模量即刚度,反应了材料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刚度越大,发生弹性变形的能力越大。

6 结构重要性系数

荷载效应系数,荷载分项系数,结构重要性系数材料分项系数

1设计年限(100 50 5)2安全等级(一二三)不小于1.1 1.0 0.9

地基基础

1地基基础等级

地基基础的设计等级分为甲乙丙三级,根据是地基的复杂程度,建筑物的规模,地基对建筑物破坏及正常使用的影响程度来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进行划分的。都需要对地基承载力进行验算,其中甲乙级还需要对地基沉降进行验算,丙级的部分建筑也需要对其进行沉降验算(地基承载力较弱,体型复杂的建筑;有软弱下卧层的建筑)。

2独立基础抗冲切计算

3地基承载力基础宽度,埋深修正系数的力学意义

埋深3-6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超载应力。基础宽度:摩擦力,摩擦面

4地基抗震承载力修正系数ζa.

地震作用调整系数γa.

5桩基验收2-3根

6验槽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甲方在场,检查:1从底面开挖面一下到槽底的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槽内土层情况是否与勘测报告符合3槽底是否有不好土层。正式施工前

若基坑开挖超过设计值,应用级配良好的土填平夯实,达到设计标高。

7土的液化

土的液化是指沙土层在地震剪力的作用下,土体骨架发生破坏,悬浮在地下水中,这时土上应力完全消失,水中压力无法消散,形成了超孔隙水压力,发生喷沙冒水现象。不利影响,建筑形成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甚至倒塌。

采取措施:桩基等深基础,采用密实桩法,浅基础采用换土垫层法。

8筏板基础:整体性好,限制不均匀沉降。

抗震规范

1不规则类型(形体的规则性。形体指的是建筑物平面形状和立面、剖面的变化)不规则类型分为;一般不规则,特别不规则,严重不规则。又可分为:平面不规则(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不规则(竖向刚度突变、竖向抗剪承载力突变、竖向构件不连续)

平面不规则,设置抗震缝、沉降缝、伸缩缝。1)扭转不规则:通过周期比T t/T1不应大于0.9。2)凹凸不规则:看结构的质心、刚心重合情况(剪力墙、柱等均匀对称布置)。3)楼板不连续

剪力墙布置规则:周边、均匀、对称、相交

2.7度,乙丙两类建筑的抗震设防措施等级

三类环境:1大环境。地区抗震设防烈度。2小环境。场地类别。3建筑本身分类。

这三个环境决定了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

根据该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该建筑的结构类型、建筑物高度确定该建筑的抗震等级。根据抗震等级确定该建筑的抗震措施。抗震措施包括:计算系数调整和抗震构造措施。

7度区,非一类场地,乙类建筑需要提高一度设防,8度。丙类扔按7度设防。若为1类场地,乙类按7度设防,丙类可以降低一度设防,6度。地震作用计算,按本地区烈度,与该建筑无关。

3连梁

连梁是耗能构件,一般跨高比小于5。连梁刚度不折减,会导致连梁配筋超筋。连梁的刚度过大会导致地震作用下内力过大,很快发生剪切破坏,没有起到耗能效果。所以需考虑刚度折减。

若折减后还是发生超筋破坏,此时超筋不能通过增加截面面积解决,因为刚度会变大。

处理办法:1适当减小连梁高度,是刚度减小。2增大连梁跨度,剪跨比增加,对剪切的敏感度减小,抗剪能力提高。

4短柱(由于填充构件、侧向支撑,软件不能自动识别,设计人员自己判断)需全长箍筋加密柱:1)短柱:剪跨比小于2(结构),长细比小于4(材料)。2)特殊:转换柱以及一二级框架角柱。

5抗震概念设计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

多道设防,连梁-剪力墙机制,剪力墙-框架机制

6底框结构

砌体剪力墙结构,不一定是纯框架结构,若纯框架,底层的刚度比较小,不能满足要求,底层加剪力墙,加大底层刚度,经济。

刚度接近,不形成薄弱层。

为什么要底部加强部位:使结构的塑性铰,塑性破坏出现在核实的部位(底部),使结构的塑性区不至过早的破坏,所以底部要加强。

7三水准两阶段

小震不坏:结构在遭遇小于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结构基本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中震可修:结构在遭遇相当于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结构的非弹性变形处于可修复范围之内,经修复加固之后仍可以继续使用。

大震不倒:结构在遭受大于本地区基本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作用时,结构的变形在结构破坏允许范围之内,不至倒塌,危机生命财产安全。

设计阶段,结构在多遇地震下的承载力计算和弹性变形计算。满足中震可修的设计原则。

验算阶段,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验算。满足大震不倒的设计原则。

8强柱弱梁等的理解

强柱弱梁:在地震作用下,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端,梁先于柱发生破坏。这种设计思想是安全的,因为梁端出现塑性铰后,结构仍然处于超静定状态,可以继续承受地震作用,吸收地震能量,若柱端先是出现了塑性铰,则结构变为几何可变体系,成为了机构。

强剪弱弯:弯曲破坏属于塑性变形,有一定的先兆,而剪切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强节点弱构件:

9楼梯间构四角,楼梯斜段板端对应的墙体处。10梁端箍筋2% 箍筋直径+2mm

1、地震:是指因地球内部缓慢积累的能量突然释放的引起的地球表层的振动。

2、原生灾害:由地震直接产生的灾害。主要包括地表破坏、工程结构的破坏等。

3、次生灾害:由地震原生灾害导致的灾害。主要包括物理性次生灾害和心理性次生灾害。

4、地震灾害的特点:(1)突发性强(2)破坏性大(3)防御难度大(4)社会影响深远

5、地震可以划分为诱发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1)诱发地震:主要是由人工爆破、矿山开采及重大工程活动所引发的地震。(2)天然地震:包括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

6、震源、震中、震中距:地球内部断层错动并引起周围介质振动的部位称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叫震中。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叫做震中距。

7、地震波:地震时,地下岩体断裂、错动并产生振动。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外传播,就形成地震波。

8、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而沿地球表面传播的波叫做面波。体波有纵波和横波两种形式。面波主要有瑞雷波和乐夫波两种形式。

9、纵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压缩波,其介质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一致。

10、横波:由震源向外传递的剪切波,其质点的运动方向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

11、瑞雷波:质点在波的前进方向与地表法向组成的平面内作逆向的椭圆运动。

12、乐夫波:质点在与波的前进方向相垂直的水平方向运动,在地面上表现为蛇形运动。

13、地震动: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通常称为地震动。(峰值、频率、持续时间,三要素)

14、地震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其数值是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震波图确定的。

15、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16、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17、地震破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1)地表破坏(2)建筑物破坏(3)次生灾害

18、抗震设防目的: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限制和减轻建筑物的地震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9、抗震设防要求: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要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建筑物可能损坏,但经一般修理即可恢复正常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建筑物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

20、建筑抗震设计内容与要求:内容(1)概念设计(2)抗震计算(3)构造措施。要求: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21、建筑抗震设计在中总体上要求把握的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1)注意场地选择(2)把握建筑体型(3)利用结构延性(4)设置多道防线(5)重视非结构因素。

2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设防?答:对于不同用途建筑物的抗震设防,不宜采用同一标准而应根据其破坏后果加以区别对待。建建筑物按其用途的重要性分类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适度设防类。

23、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答:结构延性可以更多地吸收地震输入的能量从而有利于抗御结构倒塌的发生。

24、小震:它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为63.2%,又称多遇地震烈度。

中震:它在50年内的超越概率一般为10%。为对应烈度。

大震:罕见的地震,它所对应的地震烈度在50年内超越概率2%左右,这个烈度又可称为罕遇地震烈度。

1、场地:是指建筑物所在地,其范围大体相当于厂区、居民点和自然村的范围。

2、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在振幅谱中幅值最大的频率分量所对应的周期。

3、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覆盖土层厚度,土层剪切波速,岩土阻抗比。

4、覆盖层厚度:原意是指从地表面至地下基岩面的距离,现指地下基岩或剪切波速大于500m/s的坚硬土层至地表面的距离,称为覆盖层厚度。

5、地基:指建筑物基础下面受力层范围内的土层。

6、液化指数:衡量地震液化引起的场地地面破坏的程度。

7、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场地固有周期是根据剪切波速和场地土的覆盖厚度计算,是场地土的重要动力特性T=4D/v 。联系:地表地震动的卓越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场地的固有周期。当建筑物的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接近时,建筑物的振动会加大,相应的,震害也会加重。

8、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答:原因可以从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上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这一角度得到解释(弹性变形是可以恢复的,永久变形是不可以恢复的)。

9、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①颗粒级配,包括粘粒、粉粒含量,平均粒径d50;②透水性能;③相对密度;④结构;⑤饱和度;⑥动荷载,包括振幅、持时等.

10、结构地震反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内力、变形、位移及结构运动速度与加速度等统称为结构地震反应。

土木工程建筑设计院笔试面试必备专业知识(32页)

混凝土 1正截面斜截面破坏 少筋破坏-最小配筋率(开裂荷载)-适筋破坏-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极限荷载)-超筋破坏 斜截面破坏(脆性)分为:斜压(拱,小于1),斜拉(梁,大于3),剪压(1到3)。素混凝土梁的破坏,一般情况是混凝土的拉坏,只有剪跨比很小的斜压梁有可能发生混凝土的压坏,而斜压破坏是受剪承载力上线。所以一般素混凝土梁的破坏和以下的因素有关:1剪跨比2纵筋配筋率(销栓作用,咬合力作用)3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尺寸效应)4混凝土强度(抗拉)5截面尺寸当配置钢筋时,箍筋弯起配置较多时对提高结构的抗剪承载力有作用。一个配筋梁的抗剪承载力由三部分组成:1混凝土2箍筋3弯起钢筋 判断柱大小偏压破坏的依据: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受压区高度x)2界限破坏承载力. 3界限偏心距;4最小偏心距 e '; 0 2塑性较 塑性铰是结构的一种耗能铰,分为混凝土铰和钢筋铰。混凝土铰是由于发生了超筋破坏,在设计时要避免发生。钢筋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钢筋屈服之后形成的,他能够承受一定的弯矩,有固定的转动方向,还具有一定的长度。当钢筋应力达到极限时,钢筋塑性铰破坏,结构破坏。静定结构不能出现塑性铰,否则成为了机构;超静定结构中出现塑性铰后,结构仍然是几何不变体系,能够继续承载。塑性铰的长度θ和受压区高度x,以及钢筋的应变ε有关。所以材料的强度时对塑性铰的长度有影响。 塑性铰一般出现的端部,弯矩最大的部位。 3塑性铰线(双向板的弹塑性计算方法,一般用的为塑性铰线法)单向板大于3,双向板小于2,23之间一般按双向板计算。板上荷载在长边与短边上的分布,为边长的倒数之比的4次方。 对于双向板的配筋。按弹塑性设计,1画板的塑性铰线,结构成为几何可变体系。2利用虚功原理建立外荷载与结构变形的关系,求出塑性铰线上弯矩(最大弯矩),根据最大弯矩进行板配筋。 4楼板传力简图双向板支承梁的设计。荷载是以结构的刚度来分配的。 5钢筋混凝土材性 混凝土:受压材料。长期抗压强度0.8,应变峰值为0.002.约束混凝土(约束混凝土)增加其强度,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其塑性变形能力,吸收地震能量,所以在塑性铰区需要箍筋加密。混凝土弹性模量:切线,割线模量。混凝土收缩:短期内,混凝土硬化导致混凝土体积减小,导致混凝土收缩。不利:预应力损失,超静定结构产生内力。混凝土徐变:长期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继续发生形变。有利:内力重分布,减少收缩裂缝。不利:预应力损失。 钢筋:屈服强度(屈服下线稳定)强屈比(强度储备,过大则由于强度过高,延性差导致不能发生很好的延性破坏)伸长率(伸长率和平均伸长率-考虑刚才的弹性形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课后习题答案

武汉理工大学《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试 第1章绪论 1、震级和烈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震级是表示地震大小的一种度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某一区域的地表和建筑物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烈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不同的地点有不同的烈度。 2.如何考虑不同类型建筑的抗震设防? 规范将建筑物按其用途分为四类: 甲类(特殊设防类)、乙类(重点设防类)、丙类(标准设防类)、丁类(适度设防类)。 1 )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地震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 )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地震作用。 4 )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3.怎样理解小震、中震与大震? 小震就是发生机会较多的地震,50年年限,被超越概率为63.2%; 中震,10%;大震是罕遇的地震,2%。 4、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三者之间的关系? 建筑抗震设计包括三个层次: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构造措施。概念设计在总体上把握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抗震计算为建筑抗震设计提供定量手段;构造措施则可以在保证结构整体性、加强局部薄弱环节等意义上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他们是一个不可割裂的整体。 5.试讨论结构延性与结构抗震的内在联系。 延性设计:通过适当控制结构物的刚度与强度,使结构构件在强烈地震时进入非弹性状态后仍具有较大的延性,从而可以通过塑性变形吸收更多地震输入能量,使结构物至少保证至少“坏而不倒”。延性越好,抗震越好.在设计中,可以通过构造措施和耗能手段来增强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提高抗震性能。 第2章场地与地基 1、场地土的固有周期和地震动的卓越周期有何区别和联系? 由于地震动的周期成分很多,而仅与场地固有周期T接近的周期成分被较大的放大,因此场地固有周期T也将是地面运动的主要周期,称之为地震动的卓越周期。 2、为什么地基的抗震承载力大于静承载力? 地震作用下只考虑地基土的弹性变形而不考虑永久变形。地震作用仅是附加于原有静荷载上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复习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地震波:地震引起的振动以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各个方向传播并释放能量; (2) 地震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是按一次地震本身强弱程度而定的等级; (3)地震烈度:表示地震时一定地点地面振动强弱程度的尺度; (4)震中:震源在地表的投影; (5)震中距: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 (6)震源:发生地震的地方; (7)震源深度:震源至地面的垂直距离; (8)极震区:震中附近的地面振动最剧烈,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 (9)等震线:地面上破坏程度相同或相近的点连成的曲线; (10)建筑场地:建造建筑物的地方,大体相当于一个厂区、居民小区或自然村;(11)沙土液化: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在地震时有变密的趋势,使孔隙水的压力急剧上升,造成土颗粒局部或全部将处于悬浮状态,形成了犹如“液化”的现象,即称为场地土达到液化状态; (12)结构的地震反应:地震引起的结构运动; (13)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瞬时内力、应力应变、位移变形及运动加速度、速度等; (14)地震系数: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15)动力系数:单质点体系最大绝对加速度与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 (16)地震影响系数: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 (17)振型分解法:以结构的各阶振型为广义坐标分别求出对应的结构地震反应,然后将对应于各阶振型的结构反应相组合,以确定结构地震内力和变形的方法,又称振型叠加法; (18)基本烈度:在设计基准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遇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19)设防烈度:按国家规定权限批准的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20)罕遇烈度:50年期限内相应的超越概率2%~3%,即大震烈度的地震。 (21)设防烈度 (22)多道抗震防线:一个抗震结构体系,有若干个延性较好的分体系组成,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件连接起来协同作用; (24)鞭梢效应;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分析 提要: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要点展开了分析,对建筑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的部位作了详细的概述,并给出了一系列提高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措施,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近年来,随着我国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建筑抗震设计成为了我国建筑结构设计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方向。但是由于实际操作经验缺乏经验,建筑抗震设计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是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建筑抗震的性能,以减轻地震灾害对建筑的破坏。 1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薄弱部位 1.1 从震害中找出结构薄弱部位 某次地震中,多层混凝土框架教学楼的倒塌,使我们对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根据地震现场的调查,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震害大致如下:6、7度区,底层柱上下端出现斜裂缝,并且柱头比柱脚更厉害。8、9度区,底层柱上下端保护层混凝土脱落,箍筋拉脱,柱心混凝土被压碎,纵筋压成灯笼状。二层柱端及底层梁端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在地震中倒塌的框架结构,估计也是底层柱上下端先出现斜裂缝,最后被折断的,只不过整个过程时间很短。不难判断:框架结构薄弱层在底层,底层柱是薄弱构件,底层柱的上下端是最薄弱的部位。震害同时表明:在底层柱中存在某些比较薄弱的柱,地震作用下,这些柱的柱端首先出现斜裂缝,最先形成塑

性铰,使整个结构内力重新分布,导致底层柱逐根被击破,引起连续倒塌。 1.2 从结构分析中确定结构薄弱部位 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有其特性,与带有剪力墙的其他混凝土结构相比,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变形能力强。对抗震有利的是吸收地震总能量少,不利的是抗侧力能力差。框架唯一的竖向构件——柱的侧向刚度比剪力墙的墙肢小得多,比梁板组成的楼层平面刚度也小很多。地震通过地层土晃动框架楼房,刚度大而且质量集中的各楼层就会前后左右来回移动,产生楼层水平地震剪力,这些力由梁传给柱。结构的整体变形主要是各楼层按一定的振型和周期往复侧移。柱本身刚度较小,其竖向变形被动地随各楼层。梁属于楼层的一部分,变形较小。框架的水平地震力和侧移变形主要来自梁板,而抗侧力和侧移主要靠柱。在结构分析中,若忽视板对梁刚度的影响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一起现浇的梁板。相对于梁来说,柱是薄弱构件。因此,“强柱弱梁”便成为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 框架结构底层柱托起整栋楼房,除了承受整栋楼全部垂直力外,还要承受地震产生的水平力。结构分析显示:底层任何一根柱的轴力、剪力及弯矩都比上层柱大,底层柱比上层柱更容易被破坏。底层柱上下端弯矩最大,成为整个框架结构内力最大的部位,也就是最薄弱的部位。不难理解:为什么地震时,首先出现裂缝的总是底层柱上下端。各楼层抗剪承载力分析结果表明,底层抗剪承载力最小,验证了底层是抗震薄弱层。底层柱既是框架结构抗震的“中流砥柱”,又是薄弱

建筑基本定义知识

1、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50mm)。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答:(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2)、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小于或大于标志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的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于标志尺寸。(3)、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为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 10、什么是定位轴线? 答: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线。 11、什么是横向、纵向?什么是横向轴线、纵向轴线? 答:(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2)、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3)、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横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数字从左至右编写在轴线圆内。(4)、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线叫纵向轴线。其编号方法采用大写字母从上至下编写在轴线圆内(其中字母I、O、Z不用)。 12、什么是房屋的开间、进深? 答:开间指一间房屋的面宽,及两条横向轴线之间的距离;进深指一间房屋的深度,及两条纵向轴线之间的距离。 13、什么是层高?什么是净高?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及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天然地震主要有(构造地震)与(火山地震)。 2、地震波传播速度以(纵坡)最快,(面波)次之,(横波)最慢。 3、地震动的三要素:(地震动的峰值);(持续时间);(频率)。 4、多层土的地震效应主要取决于三个基本因素:()()()。 5、结构的三个动力特性是:()()()。 6、4.求结构基本周期的近似方法有()()()。 7、框架按破坏机制可分为:()()。 8、柱轴压比的定义公式为:()。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非结构构件的存在,不会影响主体结构的动力特性。() 2、场地类比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综合确定。() 3、一般工程结构均为欠阻尼状态。() 4、地震动振幅越大,地震反应谱值越大。() 5、当结构周期较长时,结构的高阶振型地震作用影响不能忽略。() 6、多遇地震下的强度验算,以防止结构倒塌。() 7、砌体房屋震害,刚性屋盖是上层破坏轻,下层破坏重。() 8、柱的轴力越大,柱的延性越差。() 9、抗震墙的约束边缘构件包括暗柱、端柱和暗梁。() 10、排架结构按底部剪力法计算,单质点体系取全部重力荷载代表值。() 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影响土层液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什么是地震反应谱?什么是设计反应谱?它们有何关系? 3、什么是时程分析?时程分析怎么选用地震波? 4、在多层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是什么? 5、抗震设计为什么要尽量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原则?如何满足这些原则?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抗震规范”中,“三水准、两阶段的设计方法”是什么? 2.多层砌体房屋在抗震设计中,结构的选型与布置宜遵守哪些原则?

土木工程基本知识超全

1、什么是容积率?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50mm)。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答:(1)、标志尺寸是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开间、进深)的距离大小,以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有关设备位置的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制的规定。(2)、构造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构造尺寸小于或大于标志尺寸。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加上预留的缝隙尺寸或减去必要的支撑尺寸等于标志尺寸。(3)、实际尺寸是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的实有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的差值,应为允许的建筑公差数值。 10、什么是定位轴线?答:定位轴线是用来确定建筑物主要结构或构件的位置及其标志尺寸的线。 11、什么是横向、纵向?什么是横向轴线、纵向轴线?答:(1)、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2)、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3)、沿建筑物宽度方向

转载 中国古建筑小常识

转载中国古建筑小常识 中国古建筑小常识(注:本文所用图片及部分资料均来自百度搜索)——梁思成与《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图一)成书于1944年,作者梁思成。他是我国科学史事业的开拓者、著名的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中国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者”,因而他也被专事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为——研究“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正是这位宗师与其夫人林徽因一起,顶着抗日战争纷飞的炮火,置艰难困苦的恶劣条件于不顾,在同事们的帮助下,用了近10年的时光,对全国近200个县城的两千余个古建筑项目进行考察,“以测量、绘图、摄影各法”,系统收集、记录、整理各类有价值的文字与图片资料,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撰写,这本巨著因而也成为中国第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公正权威的建筑历史。《中国建筑史》在总述中国建筑历史的基础上,对各时期建筑活动、现存实物又进行了略述,并就每一时期的建筑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脉络清晰,行文流畅;文字优美,富蕴诗情。书中术语颇多,然因图文并重,相得益彰,虽业外人士,读来也全无艰涩苦硬之感,相反温润如玉,齿颊留香,想来这一切应得益于夫人林徽因相助之缱绻。梁思成先生在他的1954年油印本《中

国建筑史前言》中说道:“在编写的过程中,林徽因、莫宗江、卢绳三位同志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林徽因同志除了对辽、宋的文献部分负责搜集资料并执笔外,全稿都经过她校阅补充”。梁夫人不但以同行的身份给梁先生以专业的帮助,更以诗人、作家的浪漫,为《中国建筑史》增添了一抹诗画意韵,令著作余味无穷。故而,《中国建筑史》不仅是梁先生的颠峰之作,更包含了林徽因对中国建筑艺术、对梁思成先生的一片深爱之情,也使得这部反映中国古建筑宏大雄伟之气的历史巨著,氤氲些许温婉柔曼的女性气息。正是不求多情而自多情矣!图一《中国建筑史》 一、建筑是民族文化兴衰潮汐之映影“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数千年来无遽变之迹,渗杂之象,一贯以其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随我民族足迹所至,树立文化表志,都会边疆,无论其为一郡之雄,或一村之僻,其大小建置,或为我国人民居处之所托,或为我政治、宗教、国防、经济之所系,上自文化精神之重,下至服饰、车马、工艺、器用之细,无不与之息息相关。中国建筑之个性乃即我民族之性格,即我艺术及思想特殊之一部,非但在其结构本身之材质方法而已。”这是梁思成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国建筑史》绪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卷及答案

土木与水利学院期末试卷 (A)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题分 20 20 48 12 100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20 分,每空 1 分) 1.一般来说,某地点的地震烈度随震中距的增大而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根据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及设计工 作寿 命期的不同分为 甲 、 乙 、 丙 、 丁 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速 和 场地覆盖土层厚度 双指标划分为 4 类。 4.震害调查表明,凡建筑物的自振周期与场地土的 卓越周期 接近 时,会导致建筑物发生类似共振的现象,震害有加重的趋势。 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 为 两步进行,即 初判法 和 标准贯入试验法 判别。 6.地震系数 k 表示 地面运动的最大加速度 与 重力加速度 之比;动力系数 是单质点 最大绝对加速度 与 地面最大加 速度 的比值。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根据房屋的设防烈度、结构类型 和 房屋高 度 ,分别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构造措施要 考试科目:工程结构抗震设计 20~20 学年第一学期 减小 。

求。8.为了保证结构具有较大延性,我国规范通过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和强节点、强锚固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 二、单项选择题:(20 分,每题2 分)1.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 A.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 B.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 2.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 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 200m/s, 则该场地的场地类别为(C )。 A.Ⅰ类 B .Ⅱ类C .Ⅲ类D .Ⅳ类 3.描述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 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三要素 (D )。 A.加速度峰值 B. 地震动所包含的主要周期 C. 地震持续时间 D. 地震烈度 4.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 A.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 B.土中粘粒含量越高,抗液化能力越强 C.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地下水位越低,越不容易液化 5. 根据《规范》规定,下列哪些建筑可不进行天然地基及基础的抗震承载力验算(D )。 A.砌体房屋

土木工程基本知识大全

土木工程基本知识大全 1、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什么是建筑密度? 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3、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什么是统一模数制? 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答:(1)、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2)、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3)、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00mm)、6M(600mm)、12M(1200mm)、 15M(1500mm)、30M(3000mm)、60M(6000mm)。建筑中较大的尺寸,如开间、进深、跨度、柱距等,应为某一扩大模数的倍数。(4)、分模数是导出模数的另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分倍数。分模数共三种,分别是1/10M(10mm)、1/5M(20mm)、1/2M(50mm)。建筑中较小的尺寸,如缝隙、墙厚、构造节点等,应为某一分模数的倍数。 9、什么是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际尺寸?

建筑小常识

建筑设计的这些小常识,你都知道吗? 海上艺号西安校区与你分享 1. 公共建筑通常以交通、使用、辅助三种空间组成 2. 美国著名建筑师沙利文提出的名言‘形式由功能而来 3. 密斯.凡.德.罗设计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采用的是‘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 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 4. 美国纽约赖特设计的古根海姆美术馆的展厅空间布置采用形式是串联式 5. 电影放映院不需耳光 6. 点式住宅可设天井或平面凹凸布置可增加外墙面,有利于每层户数较多时的采光和通风 7. 对结构形式有规定性的有大小和容量、物理环境、形状的规定性 8. 功能与流线分析是现代建筑设计最常用的手段 9. 垂直方向高的建筑需要考虑透视变形的矫正 10. 橙色是暖色,而紫色含有蓝色的成分,所以偏冷;青色比黄色冷、红色比黄色暖、蓝色比绿色冷 11. 同样大小冷色调较暖色调给人的感觉要大 12. 同样距离,暖色较冷色给人以靠近感 13. 为保持室内空间稳定感,房间的低处宜采用低明度色彩 14. 冷色调给人以幽雅宁静的气氛 15. 色相、明度、彩度是色彩的三要素;三元色为红、黄、蓝 16. 尺度的概念是建筑物整体或局部给人的视角印象大小和其实际大小的关系 17. 美的比例,必然正确的体现材料的力学特征 18. 不同文化形成独特的比例形式 19. 西方古典建筑高度与开间的比例,愈高大愈狭长,愈低矮愈宽阔 20. ‘稳定’所涉及的要素是上与下之间的相对轻重关系的处理

21. 人眼观赏规律H 18°~45°局部、细部2H 18°~27°整体3H <18°整体及环境 22. 黄金分隔比例为1:1.618 23. 通风屋面只能隔离太阳辐射不能保温,适宜于南方 24. 总图布置要因地制宜,建筑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关系紧凑,节约因地;适当处理个体与群体,空间与体形,绿化和小品的关系;合理解决采光、通风、朝向、交通与人流的组织 25. 热水系统舒适稳定适用于居住建筑和托幼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 蒸汽系统加热快,适用于间歇采暖建筑如会堂、剧场 26. 渐变具有韵律感 27. 要使一座建筑显得富有活力,形式生动,在构图中应采用对比的手法对比的手法有轴线对比、体量对比、方向对比、虚实对比、色彩对比 28. 要使柱子看起来显得细一些,可以采用暗色和冷色 29. 巴西国会大厅在体型组合中采用了对比与协调的手法 30. 展览建筑应使用穿套式的空间组合形式 31. 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赖于建筑和建筑群体组合 32. 在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的布局中,采用了强调了各种空间之间的对比 33. 当坡地坡度较缓时,应采用平行等高线布置 34. 建筑的有效面积=建筑面积-结构面积 35. 加大开窗面积的方法来解决采光和通风问题较易办到 36. 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三种 37. 建筑构图原理的基本范畴有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呼应、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和比例与尺度 38. 建筑构图的基本规律是多样统一 39. 超过8层的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40. 建筑的模数分为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期末考试习题全集 1、场地土的液化:饱和的粉土或砂土,在地震时由于颗粒之间的孔隙水不可压缩而无法排出,使得孔隙水压力增大,土体颗粒的有效垂直压应力减少,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的抗剪强度接近于零,呈现出液态化的现象。 2、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 3、地基土抗震承载力:地基土抗震承载力aE a a f f ζ=?,其中ζa 为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f a 为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4、场地覆盖层厚度: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定义: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距离。 5、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VE N V f f ?=,其中f v 为非抗震设计的砌体抗剪强度设计值,ζN 为砌体抗震抗剪强度的正应力影响系数。 6、剪压比:剪压比为c 0V/f bh ,是构件截面上平均剪力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比值,用以反映构件截面上承受名义剪应力的大小。 7、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 纵波(P )波和 横(S ) 波,而面波分为 瑞利 波和 勒夫 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以 面 波为主。 8、场地类别根据 等效剪切波波速 和 场地覆土层厚度划分为IV 类。 9.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 1>1.4T g 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ΔF n ,其目的是 考虑 高振型 的影响。 10.《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 长悬臂 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 高层建筑 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11.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 建筑物的类型 和 高度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12.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为了使多层砌体房屋有足够的稳定性和整体抗弯能力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避免纵墙发生较大出平面弯曲变形,造成纵墙倒塌 。 13.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有 反弯点法 和 D 值法 。 14.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平方和开平方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5.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初步判别 和 标准贯入试验 判别。 16.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一般包括 结构抗震计算 、抗震概念设计 和抗震构造措施三个方面的内容。 17.《抗震规范》规定,建筑场地类别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和场地覆盖土层厚度双指标划分为4类。 18.一般情况下,场地的覆盖层厚度可取地面至土层的剪切波速大于 500m/s 的坚硬土层或岩石顶面的距离。 19.从地基变形方面考虑,地震作用下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比地基土的静承载力 大。 20.地震时容易发生场地土液化的土是: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砂土和粉土。 21.目前,求解结构地震反应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拟静力方法,另一类为直接动力分析法。 22.对砌体结构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墙体中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 23.用地震烈度来衡量一个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 5级以上的地震称为

土木工程施工必须掌握认识的现场基本知识

土木工程施工必须掌握认识的现场基本知识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地震不仅会给城市造成深重灾难,也会使农村蒙受巨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地震基本烈度6度及其以上地区占国土面积79%以上,其中绝大部分属农村。本世纪发生在我国造成灾害的地震有近1600次,直接发生在城市造成破坏或一定损失的地震不足2%,其余的均发生在农村。 历次震害表明,房屋倒塌是农村产生地震灾害最主要的原因。这是因为农村建房缺乏规范化管理,房屋质量差,不仅不能抗御强烈地震,就是6级左右的中强地震,甚至强有感地震也会导致房屋损坏而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是农村避免或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途径。 一、房屋震害 地基基础不牢,结构强度不足,建筑材料不合格,施工质量差是农村房屋遭受地震破坏的主要原因。 施工粗糙,建筑质量差都可能加重地震灾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内外墙只留直槎,无拉结;墙位不正,墙体歪斜;箍筋间距太大;工程接缝处理不当等。 2、包心柱,带刀灰、立砖立砌空斗承重墙等都是错误落后的施工方法。 二、选址和地基 1、选择地势较开阔平坦,土质坚硬的地方建房,避开河湖、池塘岸边和不稳定山坡。 2、根据场地条件修筑不同类型地基基础,所用材料应达到:砖≥MU7.5,混凝土强度≥C10,砂浆强度≥M5,毛石为坚硬块状。

三合土,顾名思义,是三种材料经过配制、夯实而得的一种建筑材料,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三合土。但其中熟石灰不可或缺,三合土存在于没有水泥或水泥奇缺点年代,所以,说三合土中有水泥是不对的。 我国的地质存在大量的“亚粘土”俗称“黄土”“红土”。在有泥土地地方,三合土地材料为:泥土、熟石灰、炉渣。经夯实,可增加其密实度,而且粘土颗粒表面的少量流行性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石灰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反应,生成不溶于的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将粘土颗粒胶结起来,提高了粘土的强度和耐水性。 水泥、沙或幼石粉、小石(大多用10、20公分) 主要比例有:1(水泥):1(沙或幼石粉):2(小石)-此比例力度最强, 1:2:4 ,1:3:6 当然还有更多,那些是专业配制了。

建筑基本知识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建筑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容积率? 答:容积率是项目总建筑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小数表示。 2、 什么是建筑密度? 答:建筑密度是项目总占地基地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3、 什么是绿地率(绿化率)? 答:绿地率是项目绿地总面积与总用地面积的比值。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4、 什么是日照间距? 答:日照间距,就是前后两栋建筑之间,根据日照时间要求所确定的距离。日照间距的 计算,一般以冬至这一天正午正南方向房屋底层窗台以上墙面,能被太阳照到的高度为依据。 5、 建筑物与构筑物有何区别? 答:凡供人们在其中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都叫做建筑物,如公寓、厂房、学校等;而人们不在其中生产或生活的建筑,则叫做构筑物,如烟囱、水塔、桥梁等。 6、 什么是建筑三大材” 答:建筑三大材”指的是钢材、水泥、木材。 7、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哪三部分组成? 答:建筑安装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三部分组成。 8、 什么是统一模数制?什么是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 答:(1 )所谓统一模数制,就是为了实现设计的标准化而制定的一套基本规则,使不同的建筑物及各分部之间的尺寸统一协调,使之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2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用M表示,1M=100mm 。(3) 扩大模数是导出模数的一种,其数值为基本模数的倍数。扩大模数共六种,分别是3M(3 00mm )、6M (600mm )、12M (1200mm )、15M (1500mm )、30M (3000m

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与答案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地震烈度 2、抗震设防烈度 3、场地土的液化 4、等效剪切波速

5、地基土抗震承载力 6、场地覆盖层厚度 7、重力荷载代表值 8、强柱弱梁

9、砌体的抗震强度设计值 10、剪压比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地震波包括在地球内部传播的体波和只限于在地球表面传播的面波,其中体波包括波和波, 而面波分为波和波,对建筑物和地表的破坏主要 以波为主。 2、场地类别根据和划分为类。 3、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 T1>1.4T g时,在附加ΔF n,其目的是考虑的影响。

4、《抗震规范》规定,对于烈度为8度和9度的大跨和结构、烟囱和类似的高耸结构以及9度时的等,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的影响。 5、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烈度、和 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 6、地震系数表示与之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与的比值。 7、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中,在处理结构布置时,根据设防烈度限制房屋高宽比目的是 ,根据房屋类别和设防烈度限制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的目的是。 8、用于计算框架结构水平地震作用的手算方法一般 有和。 9、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中,根据统计和地震资料分析,对于各振型所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可近似地采用 的组合方法来确定。 10、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 和判别。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简述两阶段三水准抗震设计方法。

2、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3、简述抗震设防烈度如何取值。 4、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 5、简述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的震害情况。

土木工程材料知识点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1.土木工程材料的定义 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所有材料的总称。 2.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 (一)按化学组成分类: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 (二)按材料在建筑物中的功能分类:承重材料、非承重材料、保温和隔热材料、吸声和隔声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等 (三)按使用部位分类: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等 3.各级标准各自的部门代号列举 GB——国家标准GBJ——建筑行业国家标准JC——建材标准 JG——建工标准JGJ——建工建材标准DB——地方标准 QB——企业标准ISO——国际标准 4.材料的组成是指材料的化学成分、矿物成分和相组成。 5.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指用肉眼或放大镜能够分辨的粗大组织。其尺寸在10-3m级以上。 细观结构:指用光学显微镜所能观察到的材料结构。其尺寸在10-3-10-6m级。 微观结构:微观结构是指原子和分子层次上的结构。其尺寸在10-6-10-10m 级。微观结构可以分为晶体、非晶体和胶体三种。 6.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密实度与孔隙率、填充率与空隙率的概念及计算 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质量密度)

《土木工程材料》 密实体积:不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 g/cm3 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 表观体积:含有孔隙但不含空隙的体积(V0)。(用排水法测得的扣除了材料内部开口孔隙的体积称为近视表观体积,也称视体积。 ㎏/m3或g/cm3 堆积密度: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容装密度) 堆积体积:含有孔隙和空隙的体积(V0’)。 ㎏/m3 密实度: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 孔隙率:孔隙率是指材料体积内,孔隙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率。 填充率:填充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被其颗粒填充的程度 。 空隙率:空隙率是指散粒材料在其堆积体积中,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占材料堆积体积的百分率 。 7.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性质有何影响? v m = ρv o m = 0ρ' 00 v m ='ρ00100%100% V D V ρρ=??=000 100%)100%V V P V ρρ -=??=(1-00 00 '100%100% V D V ρρ'=?=?'00000 '100%(1)100%1V V P D V ρρ'' -'= ?=-?=-'%1001 01??-= W V V m m W ρ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版)习题解答1-5章

第一章的习题答案 1.震级是衡量一次地震强弱程度(即所释放能量的大小)的指标。地震烈 度是衡量一次地震时某地区地面震动强弱程度的尺度。震级大时,烈度就高;但某地区地震烈度同时还受震中距和地质条件的影响。 2.参见教材第10面。 3.大烈度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小烈度地震发生概率较高,可根据地震烈度 的超越概率确定小、中、大烈度地震;由统计关系:小震烈度=基本烈度-1.55度;大震烈度=基本烈度+1.00度。 4.概念设计为结构抗震设计提出应注意的基本原则,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抗震计算为结构或构件达到抗震目的提供具体数据和要求;构造措施从结构的整体性、锚固连接等方面保证抗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弥补部分情况无法进行正确、简洁计算的缺陷。 5.结构延性好意味可容许结构产生一定的弹塑性变形,通过结构一定程度 的弹塑性变形耗散地震能量,从而减小截面尺寸,降低造价;同时可避免产生结构的倒塌。 第二章的习题答案 1.地震波中与土层固有周期相一致或相近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放 大;与土层固有周期相差较大的波传至地面时,其振幅被衰减甚至完全过滤掉了。因此土层固有周期与地震动的卓越周期相近, 2.考虑材料的动力下的承载力大于静力下的承载力;材料在地震下地基承 载力的安全储备可低于一般情况下的安全储备,因此地基的抗震承载力高于静力承载力。 3.土层的地质年代;土体中的粘粒含量;地下水位;上覆非液化土层厚度; 地震的烈度和作用时间。 4.a 中软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比中硬场地上的建筑物抗震性能要差 (建筑物条件均同)。 b. 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愈大,则愈容易液化. c.液化指数越小,地震时地面喷水冒砂现象越轻微。 d.地基的抗震承载力为承受竖向荷载的能力。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复习资料(完美篇)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总复习 (武汉理工配套) 考试的具体题型和形式可能会有变化,但知识点应该均在以下内容中。复习不要死记硬背,而应侧重理解。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地震动和近场地震动?P3 由地震波传播所引发的地面振动,叫地震动。其中,在震中区附近的地震动称为近场地震动。 2. 什么是地震动的三要素?P3 地震动的峰值(振幅)、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作地震动的三要素。 3. 地震按其成因分为哪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那一类?答: 地震按其成因可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和诱发地震等几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构造地震。 4. 什么是构造地震、震源、震中、震中距、震源深度?P1 答: 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使深部岩石的应变超过容许值,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的地面震动,这种地震称为构造地震,一般简称地震。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至地面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一般震源深度小于60km的地震称为浅源地震;60~300km的称为中源地震;大于300km的称为深源地震;我国绝大部分发生的地震属于浅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称为震中,震中邻近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上某点至震中的距离称为震中距。 5. 地震波分哪几类?各引起地面什么方向的振动?P1-3 答: 地震波按其在地壳传播的位置不同可分为体波和面波。在地球内部传播的波称为体波,体波又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引起地面垂直方向的震动,横波引起地面水平方向震动。在地球表面传播的波称为面波。地震曲线图中,纵波首先到达,横波次之,面波最后到达。分析纵波和横波到达的时间差,可以确定震源的深度。 6. 什么是震级和地震烈度?几级以上是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多少度?P4答: 震级:指一次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等级,是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1)m=2~4的地震为有感地震。(2)m>5的地震,对建筑物有不同程度的破坏。(3)m>7的地震,称为强烈地震或大地震。 地震烈度:是指某一区域内的地表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平均强弱程度。 M(地震震级)大于5的地震,对建筑物就要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统称为破坏性地震。我国地震烈度表分为十二度,用罗马数字表示。 7. 什么是基本烈度和设防烈度?什么是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P5答: 基本烈度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我国取50年)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按一定概率(我国取10%)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它是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指50年设计基准期内超越概率为10%的地震加速度的取值:7度--0.10g(0.15g); 8度--0.20g(0.30g);9度--0.40g 8. 不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有什么不同?设计规范如何考虑这种影响? 答:宏观地震烈度相同的两个地区,由于它们与震中的距离远近不同,则震害程度明显不同。处于大震级,远震中距下的高柔结构,其震害远大于同样烈度的中小震级、近震中距的建筑物,且反映谱特性不同。 ?为了区别同样烈度下不同震级和震中距的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89《规范》将地震影响分为近震和远震两种情况。01《规范》进一步引入了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