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大纲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大纲
(完整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大纲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教学大纲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班级姓名 一、口算 630÷7= 156-156÷3= 275+15÷3= 702÷3= 280×9÷9= 7×900= 15+3-15+3= 96+298-96= 50×80= 112+88÷8= 760÷10= 78-18÷3= 200÷()=40 20×30= ()×15=150 (3+2)×60= 40×(9-5)= 49-(29+11)= 904÷(2×5)= 二、竖式计算 9×742= 567÷8= 1848÷7= 836×4= 840÷6= 524÷4= 5090×8= 609÷3= 638÷6= 9700×8= 4093÷7= 6220÷3= 三、递等式计算 783-83×2 144÷(16÷4) 2×346×5 (1073+530)÷7 205÷5-38 789-(789-99) 618÷(30÷5) 54×99+54×1 四、填空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法则: 2、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4、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5、面积为16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6、小胖家的客厅面积有42()。 7、小巧身高是13()体重是35( )。 8、一张贺卡的面积约是2()。 9、操场的面积约是5400()。 10、教室里的黑板边长约为4()宽约为11()。 11、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3()。 12、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约为1215()。

13、小胖手掌心的面积大约为42() 五、单位换算 10dm=()m 10cm=()dm 200cm2=()dm2 4dm2=()cm2 30000cm2=()m2 80000dm2=()m2 210m2=()dm2()cm2=50dm2 2m260dm2=()dm2 760dm2=()m2()dm2 100000cm2=()m2 16m23dm2=()cm2() 8km-500m=()m 2dm2=()cm2 9m5dm=()cm ()dm2=700cm2 80dm=()cm 5m=()cm 9000cm=()m 4m2=()dm2 69dm2=()cm2 7dm2=()cm2 5000dm2=()m2 42m2=()dm2 8400cm2=()dm2 六、解决问题 1、小明有15元小华比小明的3倍少10元。小华有多少元?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平方米现在要给这面墙壁粉刷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3、一张长方形纸片长35厘米宽27厘米折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用来做纸鹤剩下的面积有多大? 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5米如果把它扩建成一个大正方形花坛把原来的边长增加到8米那么扩建后的花坛面积比原来大多少平方米? 结束语 1、同学们,老师相信,在你们当中一定有未来的高斯、笛卡儿,只要积极动脑,做生活的有心人,你们一定会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创造出巨大的财富,有信心吗? 2、同学们,科学的殿堂美不胜收,只要大家以勤为径,每个人都能领略到无限美好的风光。 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同学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了吗?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末总复习优质版

小学第一学期三年级数学期末总复习 班级姓名 一.口算:(8%) 45÷5+69= 81-18÷9= 1000-454-546= 100×40÷4 131-62+69= 900÷9-44= 70-70÷10= 5×6×20= 二.在()里填数:(6%) 81÷9=3×() 60×2=()÷2 ()×7=448÷4 ()÷9=9×9 100÷()=36÷9 80-13=()÷3 三.分拆:(6%) 246×7= 94÷2= 813÷3= 四.竖式计算:(打★要验算)(8%) ★6×315= 920×50= ★613÷4= 712÷7= 五.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2%) 5×45+45×4 673+219+781+327 735-488+88 381×4×2 909×4÷3 2470÷5÷2六.填空:(20%)

1)平年一年有()天,闰年一年有()天,闰年的2月有()天。 一年有()个季度。2008年是()年。2100年是()年。 2)三角形按边分可以分为不等边三角形和()三角形。()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条对称轴。 3)用数卡1 2 3 6 7 9 摆出两个三位数,计算出最大的差是(),最小的差是()。 4) 65kg=()g 4.814kg=()g 150cm=( )dm 10.081km=( )m 5016g=( )kg 40km=( )m 2004m=( )km 50000mm=( )m 6700g=( )kg 七.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米)(4%) 八.文字题:(16%) ①452个6连加是多少?②甲数是36,是乙数的3倍,乙数是多少? ③406里面有几个7?④比600少30的数是几? ⑤一个数是46,另一个数是它的4倍,两个数的和是多少? ⑥477连续减去几个9得0?⑦783的5倍是多少? ⑧除数是9,商是271,余数是4,被除数是几? 九.应用题:(15%) ①学校图书馆有文艺书450本,故事书有270本,文艺书和故事书的总数是连环画的4倍,连环画有多少本?三种书共有多少本?

各个版本小学数学教材目录大纲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生活中的数 2. 比较 3. 加减法(一) 4. 整理与复习(一) 5. 大家来锻炼 6. 分类 7. 位置与顺序 8. 认识物体 9. 加减法(二)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认识钟表 12. 统计 13. 迎新年 14.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生活中的数 2. 观察与测量 3. 加与减(一) 4. 有趣的图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目录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数一数》 第二单元《比一比》 第三单元《分一分》 第四单元《认位置》 第五单元《认数(一)》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 第七单元《分与合》 第八单元《加法和减 法》 第九单元《统计》 第十单元《认数(二)》 第十一单元《认识钟 表》 第十二单元《加法》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减法》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第三单元《认数》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 目录 一年级上册 1 数一数 2 比一比 3 1~5的认识和加减 法 4 认识物体和图形 5 分类 6 6~10的认识和加 减法 7 11~20各数的认识 8 认识钟表 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0 总复习 一年级下册 1 位置 2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 图形的拼组 4 100以内数的认识

5. 整理与复习(一) 6. 加与减(二) 7. 购物 8. 加与减(三) 9. 统计 10. 整理与复习(二) 11.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数一数与乘法 2. 乘法口诀(一) 3. 观察物体 4. 节日广场 5. 分一分与除法 6. 整理与复习(一) 7. 方向与位置 8. 时、分、秒 9. 月球旅行 10. 乘法口诀(二) 11. 整理与复习(二) 12. 除法 13. 统计与猜测 14. 趣味运动会第四单元《加法和减法 (一)》第五单元《认 识人民币》 第六单元《加法和减法 (二)》第七单元《统 计》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认识除乘 法》 第二单元《乘法口诀 (一)》 第三单元《认识图形》 第四单元《认识除法》 第五单元《口诀求商 (一)》 第六单元《厘米和米》 第七单元《位置和方 向》 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 口诀求商(二)》 第九单元《时、分、秒》 第十单元《观察物体》 摆一摆,想一想 5 认识人民币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一)7 认识时间 8 找规律 9 统计 10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1 长度单位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 法(二)我长高了 3 角的初步认识 4 表内乘法(一) 5 观察物体 6 表内乘法(二) 看一看摆一摆 7 统计 8 数学广角 9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1 解决问题 2 表内除法(一)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末重点知识点、考点复习提纲

1、常见分数、小数、百分数互化。 2、常见圆周率的倍数。 1×3.14=3.14 2×3.14=6.28 3×3.14=9.42 4×3.14=12.56 5×3.14=15.7 6×3.14=18.84 7×3.14=21.98 8×3.14=25.12 9×3.14=28.26 16×3.14=50.24 25×3.14=78.5 36×3.14=113.04 3、常见基本数量关系式。 (一)基本算式 被除数 ÷ 除数 = 商 被除数 = 商 × 除数 除数 = 被除数 ÷ 商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 积 一个因数 = 积 ÷ 另一个因数 另一个因数 = 积 ÷ 一个因数 一个加数 + 另一个加数 = 和 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 = 和—个加数 (二)行程问题 路程 = 速度 × 时间

速度 = 路程 ÷ 时间 时间 = 路程 ÷ 速度 (三)购买东西 总价 = 单价 × 数量 单价 = 总价 ÷ 数量 数量 = 总价 ÷ 单价 (四)工程问题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 时间 工作效率 = 工作量 ÷ 时间 时间 = 工作量 ÷ 工作效率(五)利息问题 利息 = 本金 × 利率 × 时间 利率 = 利息 ÷ 本金 ÷ 时间 时间 = 利息 ÷ 本金 ÷ 利率 4、常见单位换算 (一)面积单位 1 平方米 =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 100 平方厘米 1 公顷 = 10000 平方米 1 平方千米 = 100 公顷 1 毫升 = 1 立方厘米 (二)体积、容积单位

1 立方米 = 1000 立方分米 1 立方分米 = 1000 立方厘米 1 升 = 1000 毫升 1 升 = 1 立方分米 5、常见公式。 (一)圆的周长、面积 周长 C=2πr 或 c=πd 面积 S=πr2 (二)圆柱、圆锥侧面积、表面积 (三)圆柱、圆锥体积 圆柱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锥体积 = 底面积 × 高 ×1/3 6、常见应用题类型。 (一)分数、百分数问题 (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 (一个数 × 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一个数 ÷ 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 (大—小)÷“比” 字后面的 ) (4)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小学三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直接写得数20% 2700÷9= 960÷6= 820-440= 64+36= 32+32-32= 485+115= 100÷4= 700-17= 98÷2= 70-17×3= 300-75= 0×37= 480÷80= 24×3= 27×2-18= 6×800= 14×7= 4×35= 84÷7= 36÷9×4= 二、分拆,写出思考过程。6% 68×5= 175÷3= 三、竖式计算 8% 3900×5= 814÷3= 4005×9= 718÷7= 四、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6% 6656÷8÷2 2000-5150÷5

12×9+11×12 655-17×4 五、填空10% 1、8.20元读作(),表示()。 2、5200克=()千克359m=( )km 0.09m=()cm 3、三位数乘以一位数,积可能是()位数。 4、□28÷7,□填()时,商是两位数;□填()时,商是三位数。 5、用2、3、4、5、 6、 7、8组成两个三位数,最小差是()。 6、5010÷5,商的中间有()个零。 六、用6、2、5造减法塔。3% 七、判断4% 1. 每次除数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2. 0除以任何数商是0……()。 3. 217÷5=43……2正确的验算方法可以是(217-2) ÷5=43……()。4.一箱牛奶20元,写作20.00元……()。 八、选择4% 1. 下面各题中,商的位数最少的是()。 A、5180÷2 B、6210÷3 C、4875÷5 D、9117÷9 2. ()÷5=58……3,被除数是()。 A、275 B、290 C、287 D、293 九、应用25% 1、饲养场有灰兔1800只,是白兔的3倍,白兔有几只?

省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数学学科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是符合招聘条件的考生参加的全省统 一的选拔性考试。考试结果将作为福建省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招聘面试的依据。招聘考试应从教师应有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对考生进行全面考核,择优录取。招聘考试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目标与要求 着重考查考生的数学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数学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小学数学教学论等。在考查数学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专业能力,突出灵活运用数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数学专业知识的要求分为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 ⑴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的含义及其背景有初步的、感性的认识,知道这一知识内容是什么,并能在有关的问题中识别它。 ⑵理解:要求对所列知识内容有较深刻的认识,能够解释、举例或变形、推断,并能利用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⑶掌握:要求系统地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列知识分析和解决较为复杂的或综合性的问题。 2.专业能力包括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⑴思维能力:能对问题或资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与概括;能用类比、归纳和演绎进行推理;能合乎逻辑地、准确地进行表述。 ⑵运算能力:能根据法则、公式进行正确运算、变形和数据处理;能根据问题的条件和目标,寻找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能根据要求对数据进行估计和近似计算。 ⑶空间想象能力:能根据条件作出正确的图形,根据图形想象出直观形象;能正确地分析图形元素及其相互关系;能对图形进行分解、组合与变换;能运用图形与图表等手段形象地揭示问题的本质。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时间:90分钟)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时45分=______时 5.3t =______kg 6平方米75平方分米=______平方分米 2. 做一个正方体要6张纸,35张纸最多能做______个正方体。 3. 科技馆每天开放的时间是从8:30到下午4:30,一天共开放______小时。 4. ______个角。 5. 3.6缩小到原来的 6. 700克+300克=______千克 2千克-100克=______克 7. 图中一共有______个角,其中有______个直角,______个锐角,______个钝角。 8. 至少用______个相同的小正方体能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体。 9. 钟面上分针从12走到5,走了______分,再过20分分针走到了______。 10. 0.66、66.6%、0.67、 二、判断题。(共10分)

1. 0除以任何非零的数都是0.() 2.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3. 边长是4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都相等.() 4.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5. 射线就是周角,直线也就是平角。() 6. 4月份最多有5个星期天.() 7. 一个两位数乘50,积一定是四位数.() 8. 任意给出3个不同的自然数,其中一定有2个数的和是偶数.() 9. 小华面向东,他的右边是南,左边是北。() 10. 比值一定,比的前项和后项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共20分) 1. 一张长方形纸如下图,如果要剪成若干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剪出的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厘米。 A .10 B .5 C .3 2. 要使126□能同时被3和5整除,□中可填() A .3或0 B .0或5 C .0 D .3、5或0

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修订版)作者:未知????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6731????更新时间:9/23/2005 一、前言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各年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五年制小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制小学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附录 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一、前言 数学是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我国公民应当具备的文化素养之一。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掌握数量关系和几何图形的最基础的知识。 ?(2)使学生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能够探索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要求 使学生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和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具有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能力。 ?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培养学生会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 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感 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 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和安排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和任务,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适应社会和儿 童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要选择日常生活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学生能够接受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学校条件的不同,在确定必须教学的最基础的内容的同时,适当安排一些选学内容。 ?随着现代计算工具的广泛使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 算。笔算加减法以三位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四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两位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三步。 ?在中、高年级可以介绍和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算盘只 作为计算工具介绍。 ?在低年级教学基本口算的基础上,中、高年级要适当加强口算训练。 ?分数四则计算(不包括带分数)以分子、分母比较简单的和大部分可以口算的为 主。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各年级应适当加强估算。 ?应用题选材要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呈现形式多样化,除文字叙述外,还可以 用表格、图画、对话等方式,适当安排一些有多余条件或开放性的问题。用算术方法解“反叙”应用题只作为思考题。整数、小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三步;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不超过两步。 ?量与计量,采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 【课题】数的认识 【复习内容】教科书P76-77 【复习提纲】 1.你学过哪些数?结合p76主题图说说这些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整数、小数的数位顺序表,数位及计算单位。 3.小数和分数的分类。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方法。 4.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改写与省略的意义和方法。 5.分数、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应用。 6.小数点移动位置与小数大小的变化。 7.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的含义。 8.找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和应用。 9.尝试完成“做一做”。 【课题】数的运算 【复习内容】教科书P80-82 【复习提纲】 1.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一种运算的含义。 2.整数、分数、小数的运算有什么异同点?百分数呢? 3.填写完整p80“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情况,其中a为除数时要注意什么? 4.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5.学过哪些运算定律?把表格填写完整。.完成例1,说说运用什么运算定律? 6.结合例2说说解决问题时有哪些主要步骤? 7.尝试完成“做一做”。 【课题】式和方程

【复习内容】教科书P80-82 【复习提纲】 1.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举例说说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 2.用字母表示数时要注意什么? 3.什么叫做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 4.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5.结合例1和p85“做一做”说说可以用解方程和解比例解决哪些数学问题? 6.尝试完成“做一做”。 【课题】常见的量 【复习内容】教科书P87 【复习提纲】 1.我们学过哪些量?各有哪些计量单位?相邻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完成下面的改写 3.8吨= 千克平方米= 平方厘米 50毫升= 立方分米 3500毫米= 米 2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平方厘米 小结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低级单位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方法。 3.完成下列改写 3小时50分= 分 3米2分米= 米 70个月= 年个月 40.6立方分米= 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小结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单名数改写成复名数的方法。 4.尝试完成“做一做”。 【课题】比和比例 【复习内容】教科书P89 【复习提纲】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沪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1.1乘除法计算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在口算、推算、巧算、笔算、估算等方法的融合渗透中复习用一位数乘与除、两步计算式题。 2. 能力目标: 提高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意识与能力,提高计算正确率。 3. 情感目标: 养成整体观题、仔细审题、自检结果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解决问题的严谨态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 出示题目要求:计算下面的问题,并将答案所在的格子涂成与问题相同的颜色,你得到了什么图案? 学生读题,明确要求。 二、展开研究

1. 观察分类: (1)整体观察课本2页,复习上学期学过的哪些内容?能不能分分类? (2)同桌讨论,获得分类:“用一位数乘与除”和“两步计算式题”。 2. 策略选择: (1)你准备怎样来计算这些题?(选择几题,同桌讨论) (2)结合题目交流策略。(学生根据题目特点以及自身情况选择方法)如: 420÷6 口算或推算 76×8 口算或笔算 936÷3 口算 47+213×3 先乘后加,可以口算、笔算或者巧算结合 (3)小结:计算式题时,我们要能够将口算、笔算、推算、巧算综合运用,针对具体题目,要全面审题,灵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于结果,也要能适时利用估算及时发现明显的错误。 3. 计算: (1)独立完成下列式题: 4×327 809÷4 288÷6×7 47+213×3

(2)交流反馈,分析错误: 如: 4×327=1208 进位错误(通过估算可以发现,4个27不可能是8)809÷4=22……1 商中间漏0(通过估算可发现商不可能是两位数;通过验算也可以发现答案是错误的) 288÷6×7 = 288÷42 = 6……36 运算顺序错误 47+213×3 =260×3 =780 运算顺序错误 (3)小结:两步计算式题,要把握好运算顺序。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要养成及时反思答案的习惯,灵活运用估算、验算加以判断。 (4)完成余下式题,涂色自检、订正。 三、练习提高 1. 说说计算时的注意点。 2. 计算下面三组式题,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算?

年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大纲

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数数 二、识数,认识阿拉伯数字 三、写阿拉伯数字 第二单元比较 一、介绍等号,大于符号,小于符号,以及其表示的意义 二、比较数的大小 三、从数的大小到生活中各类事物的大小,多少,高矮,轻重的比较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 一、介绍加法符号,以及十以内的无进位的加法。加法交换律的初步认识 二、介绍减法符号,减法的意义,十以内数字的减法 三、加法与减法的内在联系,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第四单元分类 一、对事物进行简单的归类,根据归类进行分类。 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一、前后顺序,位置的前后给事物排序 二、大小顺序,数的大小排序 三、上下顺序 四、左右顺序

五、将各种顺序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第六单元认识图形 一、从实际出发认识几何物体 二、从直观上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 一、十以上的数的认识,数位的初步的认识 二、加数有十以上,和为二十以下无进位的加法 三、二十以内无借位的减法 四、二十以内有进位的加法 五、二十以内有借位的减法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一、认识钟表的各组成部分以及其代表的意义 二、从时针,分针分布的位置大致的判断时间 一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加减法(一) 一、整十数的加减 二、一百以内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加减,无进、借位 三、一百以内两位数与一位数列竖式计算,无进、借位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 一、认识物体的正面,侧面,认识正面侧面的区别 二、测量工具的认识,长度单位厘米,米的认识。厘米,米之间

的单位互换 三、米,厘米所表示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一、数一百以内的数 二、数位的认识,个位,十位,及其代表的意义 三、十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利用数位比较数的大小 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一、初步认识各类平面图形,三角形,圆,正方形,长方形 二、组合图形中,各类单一图形的辨别 第五单元加减法(二) 一、进位介绍,进位的意义,进位的方法 二、两位数与一位数的有进位的加法 三、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 四、两位数与一位数的减法,有借位 五、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减法 第六单元加减法(三) 一、一百以内三个数的的连加 二、一百以内的三个数的连减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加与减 一、100以内数的连加运算 二、100以内数的连减运算

六年级下册数学复习大纲

数学六年级下册复习大纲 第一部分数的认识和运算 一、填空题: 1、(1)一个数十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百位上是最小的质数,其余各位上都是0, 则这个数写作(),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一个八位数,千万位上的数字是最小质数的平方,十万位上的数字是最大的一位合数,个位上的数字是 0.5的倒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记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3)一个数由5个亿、6个千万、3个万、9个百和4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它是一个()位数,改 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省略“亿”后面的尾数记作()。 2、4/9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单位,它的倒数是()。 1又3/7的分数单位是(),它含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它的倒数是()。 3、(1)在1、2、 4、9、11、16等数中,奇数有(),偶数有(),质数有(),合数有(),既是奇 数又是合数的数是(),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数是()。 (2)a与b是互质数,则a与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3)A=2×3×5,B=2×2×3,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4、0.4=2:()=10/()=()/35=()%=()折=()成 3:4=()/8=12:()=():12=15÷()=()% 18÷()=()/25=()%=3/5=()成 ()/25=4÷()=0.2=()%=()成=()折 ()÷32=15/()=0.625=()%=():() 12.5%=2/( )=1:()=3÷()=()小数 5、(1)将一条57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占这条绳子的(),每段长()米。 (2)一批化肥有15吨,第一天运走它的1/3,第二天运走它的2/5,还剩这批化肥的()没有运,还剩()吨 (3)一本书有a页,小张每天看8页,看了b天,还剩()页。 6、(1)5是8的()% ,8是5的()% , 5比8少()% ,8比5多()% 。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一)数与计算 (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 (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二)量与计量 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三)几何初步知识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 (四)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

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数学大纲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

六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完整版

数学有关公式与概念 1.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公式 C=(a+b)×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公式 C=4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公式S= a×h÷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公式S= a×a或者S=a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公式S= a×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公式S= a×h 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公式S=(a+b)h÷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四边形内角和=360度 多边形内角和=(边数-2)×1800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或V=s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或者V=a3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 =6a2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 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 公式:S=ch+2s或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公式:V=1/3Sh 2.定义定理性质公式 (一)四则运算: 加法(一级运算)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a+b=c 减法(一级运算)己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c-b=a 乘法(二级运算)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与小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与分数相乘,可以看作是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a×b=c 除法(二级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c÷b=a 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乘法是加法的同数相加的简便运算;除法是减法的同数相减的简便运算。 (二)运算定律

(word完整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和“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 系。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看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看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看除数和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1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是9801),最少是三位数(最小的积是100) 答题策略: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2

沪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期中卷

3、765 ÷5的商是()位数。 4、2年4个月=()个月。 5、比较大小 24×5○25×4 102÷8○102÷2 6、(1)今年的敬老节是2013年10月13日,请用日期简写形式表示

()。 (2)2013年2月有()天。 (3)2013年的10月、11月、12月共有()天。 7、有1、3、5、7、9这三个数,组成一个最大的三位数是(),最小的三 位数是(),它们的差是()。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分) 1、四个正方形可以拼出()个四连块。 A、 3 B、4 C、5 D、6 2、2013年6月18日是星期二,这一年6月28日是() A、星期五 B、星期六 C、星期日 D、星期一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3分) 1、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积一定是一个四位数。……() 2、28÷4=6……4 ……………………………………() 3、一年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 应用部分:30分 1、老师准备了50个气球,分给4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到多少个?还剩几个? 2、玫瑰花有99朵,百合花的朵数比玫瑰花的2倍少19朵,百合花有几朵? 3、水果店要进货5筐苹果,每筐78元,如果付出400元,还可以找回多少元? 4、一张火车票75元,是一张汽车票价格的5倍,一张汽车票多少元? 5、小胖家每月能节约用水960千克,照这样计算,他们家上半年一共可以节约用水多少千克? 6、一个书包35元,4个笔袋76元,一个笔袋比一个书包便宜多少元? 三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计算部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略 二、分拆计算:分拆过程1分,横式答案1分 三、竖式计算:竖式2分,横式答案1分,验算1分。 5×38=190 905×4=3620 74÷4=18......2 99÷5=19 (4) 四、递等式计算: 384+256+16 756-284-156 =(384+16)+256 ……2分 =756-156-284 ……2分 =400+256 ……1分 =600-284 ……1分 =656 ……1分 =316 ……1分 45×3+220 16+84÷4 =135+220 ……2分 =16+21 ……2分 =355 ……2分 =37 ……2分 没有巧算结果对得2分 五、列式计算: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小学数学各年级的教学大纲 一年级(每周4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2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数的组成、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加法和减法。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2)100以内数的认识。加法和减法。数数。个位、十位。数的顺序、大小、读法和写法。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二)量与计量钟面的认识(整时)。人民币的认识和简单计算。(三)几何初步知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直观认识。(四)应用题。比较容易的加法、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选择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根据本班男、女生人数,每组人数分布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10以内数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2.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3.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熟练地口算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会计算加减法两步式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认识钟面,会看整时。认识人民币。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爱护人民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知道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会列出算式,注明得数的单位名称,口述答案。 7.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计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认识。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认识。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计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合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计算式题。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认识。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千克(公斤)的认识。(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四)应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五)实践活动。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认识小括号。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年级(每周5课时) 教学内容:(一)数与计算(1)一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0的乘法。连乘。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一个数。用乘法验算除法。连除。(2)两位数的乘、除法。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另一个乘数一般不超过三位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乘法验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连乘、连除的简便算法。(3)四则混合运算。两步计算的式题。小括号的使用。(4)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读法和写法。看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提纲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预习提纲 教师:张怡 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扇形统计图中了解到什么? 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 圆柱有什么特征?圆锥有什么特征?圆柱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圆柱的侧面积怎么求? 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 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船各有多少只?第四单元比例 1、什么是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放大和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有什么关系? 2、你能说说什么叫比例吗?( 3、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5、什么叫比例尺?求比例尺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什么是正比例?什么是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在什么情况下成正比例?在什么情况下成反比例? 总复习 1、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2、 2的倍数由什么特征?3的倍数呢?5的倍数呢? 3.什么叫质数?什么叫合数?什么叫偶数?什么叫奇数? 分数、小数、百分数 1、分数和除法有什么关系? 2、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你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说明小数的性质吗?

4、怎么样把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5、怎么样把小数与百分数的互化? 6、怎么样把分数与百分数互化? 常见的量 1.你知道哪些关于时间和质量的单位? 你知道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吗? 举例说明1时大约有多长?1千克大约有多重? 你还知道哪些货币单位?举例说明。 单位的换算。 四则运算运算律 1.通常所说的四则运算是指什么?(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2.整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减)起] 3.分数加减法是怎样计算的? 4.整数乘法和除法是怎样计算的?小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分数乘除法是怎样计算的? 1.整数、小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我们学过了哪些运算律或运算性质?具体内容是什么? 3.我们学过哪些运算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4.计算减法和除法时,有时可以运用哪些运算性质? 式和方程 1、你能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2、什么是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关系? 3、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4、等式的性质有哪些? 比和比例 1、举个例子说说什么是比?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2、那么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呢?说说比的基本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