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案

教科版物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案
教科版物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教案

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了解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

3.知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大量生活实例,理解和掌握惯性。

2.通过实例和实验探究,掌握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能定性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是受到外力的作用。

二、教学难点

能定性地了解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是受到外力的作用。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师:请同学们回忆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场景:(1)扔纸飞机时,手停了下来,纸飞机向前飞了出去,这是为什么?(2)星际探测仪,一经脱离地球引力范围,为什么不需要发动机就可以保持飞行?(3)汽车突然停止,为什么乘客向前倾[如教材P33图8-3-3(a)]?

生:(1)手停了,但纸飞机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飞了出去。(2)由于惯性,它要保持原来的速度飞行,因为阻力几乎为零,所以不需要发动机。(3)由于惯性,乘客要保持原来的速度,而乘客的脚受到汽车向后的摩擦力停了下来,所以身体要向前倾。

教学活动

一、观察: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变化

举几组例子,要求学生判断各组运动的特点。

1.熟透的苹果由静止开始下落;

2.静止的小车因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开始运动。

答:由静到动。

3.竖直下落的苹果,在重力的作用下,越落越快;

4.水平向右运动的小车,由于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越来越快。

答:由慢到快。

5.水平滚动的小球,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越来越慢;

6.关闭发动机的火车,由于受到摩擦力,越来越慢。

答:由快到慢。

7.抛出的物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在空中做曲线运动;

8.运动员用力拉住链球,链球沿圆周运动,运动方向不断变化。

答:改变了运动方向。

二、探究实验:力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阅读教材P33,做“实验探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实验。

利用一个小铁球、一块磁铁,在光滑的桌面上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怎样的操作,才能使小铁球的运动发生如下变化?

1.由静到动;

2.由慢到快;

3.由快到慢;

4.改变了运动方向。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结论:

(1)静止的物体要想运动,必须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并且运动方向和和外力的方向相同。

(2)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同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慢到快。

(3)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合外力的作用,它将由快到慢。

(4)运动的物体,若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的力的作

用,运动方向将发生改变。

板书设计

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们通过一系列运动的事例和我们的探究实验,得出了力是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的结论。

教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及重点

教科版8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考试重点) 3.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本章重点) 2.运动的描述(考试重点) 3.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考试重点) 4.能量 第三章声 1.认识声现象(本章重点) 2.乐音的三个特征(考试重点) 3.噪声(考试重点) 4.声与现代科技(本章重点)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光源光的传播(本章重点) 2.光的发射定律(本章重点)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考试重点) 4.光的折射(本章重点)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考试重点) 6.神奇的眼睛 7.通过透镜看世界 8.走进彩色世界 第五章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与温度(本章重点) 2.熔化和凝固(本章重点) 3.汽化和液化(本章重点) 4.地球上的水循环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考试重点) 2.物体的密度(考试重点) 3.测量密度(本章重点) 4.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下册 第七章力 1.力 2.力的描述 3.弹力弹簧测力计(本章重点) 4.重力(考试重点) 5.摩擦力(考试重点) 第八章力与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本章重点) 2.力的平衡(考试重点) 3.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第九章压强 1.压强(考试重点) 2.液体的压强(考试重点) 3.连通器(本章重点) 4.大气压强(本章重点)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1.在流体中运动(本章重点) 2.认识浮力(考试重点)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考试重点) 4.沉与浮(本章重点) 第十一章机械与功 1.杠杆(本章重点) 2.滑轮(本章重点) 3.功功率(考试重点) 4.机械效率(考试重点) 5.改变世界的机械(本章重点) 第十二章机械能 1.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本章重点) 3.水能和风能

最新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 全面复习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全面复习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最大) 2、速度:1m/s=3.6km/h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 时间差 0.1s以上、声源与障碍物距离 17m以上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υ=340m/s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υ=3×108m/s 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单位换算 1g/cm3=103kg/m3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1m3=103dm3=106cm3 g=9.8N/kg 水银的密度13.6×103kg/m3 4、压强:单位换算 1Pa=1N/㎡ 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 ㎜Hg =76cm汞柱≈10m水柱 5、电学: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1Kw.h=3.6×106 J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初二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1m,课桌的高度约0.75m。 3.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制是: km 103 m 10 dm 10 cm 10 mm 103 um 103 n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精品】人教版初三物理初中物理教材目录(教科版)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3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 2运动的描述 3运动的速度 4能量 第三章声 1什么是声音 2乐音的三个特征 3奇异的声现象 4噪音 5声与现代科技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光的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定律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6神奇的眼睛 7通过透镜看世界 8走进彩色世界 第五章物态变化 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物态变化和我们的世界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 2物质的密度 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 八年级下 第七章力 1 力

3弹力力的测量 4重力 5摩擦力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力的合成 2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3力的平衡 4力与运动 第九章压强 1压强 2液体的压强 3连通器和液压技术 4大气压强 第十章流体的力现象 1在流体中运动 2认识浮力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4沉与浮 第十一章功与机械 1功 2杠杆 3滑轮 4功的原理及应用 5机械效率 6改变世界的机械 第十二章机械能 1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 3水能和风能 九年级上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1分子动理论 2内能和热量 3比热容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1热机

3热机效率 第三章电与磁 1磁现象 2电现象 3电与磁 第四章认识电路 1电路 2电路的连接 3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第五章探究电流 1电流 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第六章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2测量电阻 3等效电路 第七章电功率 1电功 2电功率 3灯泡的电功率 九年级下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1电磁铁 2电磁继电器 3电磁感应现象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5电话和传感器 第九章家庭用电 1家用电器 2家庭电路 3安全用电与保护 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 第十章电磁波与性息技术 1神奇的电磁波

最新教科版初中物理目录大全

教科版8年级物理上下册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 3.活动:降落伞比赛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 2.运动的描述 3.运动的速度 4.能量 第三章声 1.什么是声音 2.乐音的三个特征 3.奇异的声现象 4.噪声 5.声与现代技术 第四章在光的世界里 1.光的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 3.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 4.光的折射定律 5.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6.神奇的眼睛 7.通过透镜看世界 8.走进彩色世界 第五章物态变化 1.地球上水的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 3.汽化和液化 4、物态变化与我们的世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1.质量 2.物体的密度 3.活动: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下册 第七章力 1.力 2.力的描述 3.弹力力的测量 4.重力 5.摩擦力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力的合成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3.力的平衡 4.力与运动 第九章压强 1.压强 2.液体的压强 3.连通器和液压技术 4.大气压强 第十章流体的压强 1.在流体中运动 2.认识浮力 3.科学探究浮力的大小 4.沉与浮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 1.功 2.杠杆 3.滑轮 4.功的原理及应用 5.机械效率 6.改变世界的机械 第十二章机械能 1.机械能 2.机械能的转化 3.水能和风能

教科版9年级物理上下册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2.内能和热量 3.比热容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 2.内燃机 3.热机效率 第三章磁与电 1.磁现象 2.电现象 3.电与磁 第四章认识电路 1.电路 2.电路的连接 3.活动电路创新设计展示 第五章探究电流 1.电流 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第六章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 2.测量电阻 3.等效电路 第七章电功率 1.电功 2.电功率 3.灯泡的电功率 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 1.电磁铁 2.电磁继电器 3.电磁感应 4.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5.电话和传感器 九下册 第九章家庭用电 1.家用电器 2.家庭电路 3.安全用电与保护 4.家庭生活自动化、智能化 第十章电磁波与信息技术 1.神奇的电磁波 2.电磁波的应用 3.改变世界的信息技术 第十一章物理学的发展与能源技术创. 1.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原子核、核能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2012新版初中物理教科版教材中走进实验室“(c)只要这个玩具鸟面前有水,它就会不断点头饮水”饮水鸟原理

关于在2012新版初中物理教科书(教科版)中,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一节中第六页,关于“(c)只要这个玩具鸟面前有水,它就会不断点头饮水”的解释: 有一种玩具,据说是中国人的发明,叫饮水鸟。外形像只鸟,主体由玻璃制成。鸟的身体是一根玻璃管,鸟头是管上端的一个小球,鸟尾是管下端的一个大球。球内装有液体,玻璃管下端浸入液面。密闭的鸟身架在一个类似鸟腿的基座上,头部粘有尖嘴、尾部粘有羽毛。饮水鸟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它面前放杯水,它就会俯下身去,把嘴浸入水中“喝”一口,然后直立起来。可是刚直立一会儿又会俯下身去“喝”一口,然后再次直立起来。饮水鸟就这样不停地点头“喝”水,犹如一台永动机。有人曾将饮水鸟送给爱因斯坦,当他看过并明白其原理后,十分惊叹饮水鸟的设计。因此这个玩具又被叫做“爱因斯坦也吃惊的玩具”。 它之所以能不停地点头喝水,是因为它体内是乙醚一类易挥发的液体,在高温里很容易蒸发,而液体的饱和蒸汽所产生的压力又会随温度的改变而剧烈的改变。 饮水鸟实物见下图: 结构图: a)头部受冷,气压下降,尾部的液体因为吸力沿颈部上升。这样头的重量在增加,尾部的重量在减轻,重心位置发生变化,当重心超过脚架支点而移向头部时,鸟就俯下身到平衡位置。这个位置可以通过鸟嘴的重量来调试。 b)头部降低,内部发生两个变化。一是“饮水鸟”的嘴浸到了水,这样鸟头被打湿。二是上下的蒸汽区域连通,两部分气体混合,没有了气压差,但由于吸收了周围空气的热量,蒸汽的温度略有上升。这时上升到头部的液体,在本身的重量作用下流向下端尾部。 c)尾部变重,头部向上翘,液体全部集中到尾部,同时,头部的蒸汽因为刚粘到的水又开始冷却。 其实饮水鸟就是一个非常巧妙的低温差发动机。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 全面复习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 全面复习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全面复习 1、热:1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水的凝固点)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 体温计的量程:35℃~42℃分度值为0.1℃ 水的比热:C水=4.2×103J/(kg.℃)(最大) 2、速度:1m/s=3.6km/h 人耳区分回声和原声: 时间差 0.1s以上、声源与障碍物距离 17m以上 声音在空气的传播速度:υ=340m/s 光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3×105km/s 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的传播速度:υ =3×108m/s 3、密度:ρ水=ρ人=103kg/m3 单位换算 1g/cm3=103kg/m3 1g/cm3=103kg/m3 1L=1dm3 1mL=1cm3 1m3=103dm3=106cm3 g=9.8N/kg 水银的密度13.6×103kg/m3 4、压强:单位换算 1Pa=1N/㎡ 一个标准大气压:p0=1.01×105Pa=760 ㎜Hg =76cm汞柱≈10m水柱 5、电学: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1.5V 蓄电池的电压:2V 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照明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1度=1Kw.h=3.6×106 J 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0.02s,频率50Hz(1s内50个周期,电流方向改变100次) 初二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m,课桌的高度约 0.75m。 3.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制是: km 103 m 10 dm 10 cm 10 mm 103 um 103 n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 (b)测乒乓球直径; (c)测铅笔长度。

“教科版”与“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

“教科版”与“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 ——内江市2009年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培训发言材料 四川省资中县第三中学陈洲平 自2009年秋季起,我市初中物理改变原先使用的“沪科版”教材,开始使用“教科版”教材,现就“教科版”和“沪科版”两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两种版本教材的有关情况,并为使用教材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两种版本教材都根据《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注重课程培养目标的调整,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评价系统的改革,同时还注重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教材编写构思新颖,大胆变革,各自表现了自己的特色。 一、两种版本教科书的共性 1.形式生动活泼。 两个版本的编者们尝试以视觉形象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各书均为彩色印刷,每章都配有反映章节主题的鲜艳图片,教材中使用了大量彩色照片和插图,教科版不少还以整版的方式插入,突出教材的物理特性。有些插图人物以漫画形式出现,有时更以滑稽的卡通方式表现严肃的科学内容,这些做法贴近了初中学生的生活。 2.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设立了诸如“物理在线”、“走向社会”、“信息窗”等栏目,用于介绍一些应用性的、拓展性的或细节性的知识。注重了学科间的渗透,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3.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体现。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基本做到了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4.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写探究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并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 5.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

教科版初中物理知识点 八年级 第一章测量的初步知识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2.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 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m ,课桌的高度约0.75m 。3.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制是: 1km =103m 1m=10 dm 1dm=10 cm 1cm=10 mm 1mm= 103um 1um= 103nm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 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平移法:(a)测硬币直径;(b)测乒乓球直径;(c)测铅笔长度。 (3)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如 (a)怎样用短刻度尺测量教学楼的高度,请说出两种方法? (b)怎样测量学校到你家的距离?(c)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4)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4.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5.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6.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t s v 速度的国际单位是:m/s ;常用单位:km/h 1m/s=3.6km/h 7.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初中】教科版与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

【关键字】初中 “教科版”与“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比较 ——内江市2009年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培训发言材料 四川省资中县第三中学陈洲平 自2009年秋季起,我市初中物理改变原先使用的“沪科版”教材,开始使用“教科版”教材,现就“教科版”和“沪科版”两种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作一个简单的比较,以便于大家更好地了解两种版本教材的有关情况,并为使用教材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两种版本教材都根据《课程标准》所制定的课程目标、课程基本理念、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注重课程培养目标的调整,学习方式的变化,课程内容的更新,评价系统的改革,同时还注重了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发展。教材编写构思新颖,大胆变革,各自表现了自己的特色。 一、两种版本教科书的共性 1.形式生动活泼。 两个版本的编者们尝试以视觉形象向读者传递更多的信息,各书均为彩色印刷,每章都配有反映章节主题的鲜艳图片,教材中使用了大量彩色照片和插图,教科版不少还以整版的方式插入,突出教材的物理特性。有些插图人物以漫画形式出现,有时更以滑稽的卡通方式表现严肃的科学内容,这些做法贴近了初中学生的生活。 2.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均设立了诸如“物理在线”、“走向社会”、“信息窗”等栏目,用于介绍一些应用性的、拓展性的或细节性的知识。注重了学科间的渗透,引导学生关心社会、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3.注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科书中的体现。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基本做到了以物理知识和技能为载体,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4.强调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两个版本的教科书都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编写探究方面的内容。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学到科学知识,还可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并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 5.不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和知识的严密性。

(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科书采用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学习发展水平为线索,兼顾到物理知识结构的体系。这样编排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 教科书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生当作第一读者,按照学习心理的规律来组织材料。全书从第七章到第十二章以及新增添的物理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每章开头都有几个问题,提示这一章的主要内容并附有章节照片,照片的选取力求具有典型性、启发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学习时心中有数。章下面分节,每节内都有些小标题,帮助学生抓住中心。在引入课题、讲述知识、归纳总结等环节,以及实验、插图、练习中,编排了许多启发性问题,点明思路,引导思考,活跃思维。许多节还编排了“自我评价”和“家庭实验室”,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促使学生多动脑、多开口。 二、、学年的教学总目标和总的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处于积极状态,经过认真的观察、实践、思考,才能体会物理现象中蕴含的规律,产生探究物理世界的兴趣,理解所学的物理知识,获得相应的能力。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指导他们学会适宜的学习方法,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完整word版)教科版八年级物理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质量》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教育科学出版社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一节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2. 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状态、形状的变化而变化。 3. 了解常见的测量质量的工具和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 使用方法。 二、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对比、分析、归纳等能力。 三、情感目标 1. 通过介绍神舟下来、系列载人飞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通过了解质量知识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 1. 质量的概念。 2. 质量的单位和换算。 3. 托盘天平的构造及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质量是物体一个基本属性,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多媒体课件,小铁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人新课 铁锤、铁钉、桌子、椅子这些物体分别由哪些物质组成? 点明:所有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巧妙设问,直奔重点--------学习质量的概念。 课件显示铁锤、铁钉、桌子、椅子图片 1. 这些物体都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2. 它们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一样?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 a. 铁锤比铁钉含铁多; b. 桌子比椅子含木材多。 讲解: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二)合作探究,再奔重点--学习质量的单位 1.请学生自学书本有关质量单位的内容. 思考:质量有哪些单位呢?符号各是什么?它们之间是怎样换算关系?

对话: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对话: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编写与使用 作者:刘锋时传…更新时间:2007-2-27 教育科学出版社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物理教科书(8~9年级)于2003年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在几年里,此套教材在南至广西、北至黑龙江的广大实验区进行实验。在教科书编写、修订与使用的过程中,教材编写组、各级教研部门和教学一线教师建立了通畅的对话与交流渠道。在此过程中,编写与修订工作服务于教学一线的需要;同时,教科书也引领了教学实践的变革,实现了多方的共同发展。 以下对话根据教材分册主编刘锋与哈尔滨市教研员时传朴、区教研员丁召民、教师刘松的一次座谈录音整理。 突出实验基础,注重知识整合 刘锋(主编):在编写教材过程中,我们对打牢和提升全体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极为重视。为了教学过程能顺利开展,为了突出以实验为基础的物理学科特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理念,我们设计了第一章《走进实验室》和第二章《运动和能量》。一开始就引导学生走进实验室,观察新奇的物理现象,了解物理实验器材,学习测量知识,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为今后进行实验探究创造条件。第二章从整体上介绍了物质世界的各种运动,形形色色的能量及其相互转化,使学生对物理学从整体上有一个初步了解,并学会科学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初步认识物体的微观结构,初步了解能量的观点,为后续学习过程中形成并运用理性思维打下基础。 丁召民(教研员):让学生建立一个自己的家庭实验室,这是教科版教材的一个很好创意。新教材由一系列的实验活动组成,几乎每节课都要动手做实验,课后作业也包含了大量的家庭实验。这就要求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边学边实验。但是,学生不可能每节课都到学校的实验室学习。因此建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解决学校仪器不足这个普遍问题。 刘松(教师):品味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会发现新教材独有的魅力。从大处看,教材先将物理学的框架构建出来,并用“能量”这条纽带将各知识块联系起来,把能量的概念贯穿于每一种运动形式之中,把能量的观点渗透到每一部分内容之中,完整地诠释了各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和学生在感受这种联系的同时,会进一步去思索更广泛的各学科之间乃至各领域之间的联系。能量观点的渗透在教材中随处可见,例如《在光的世界里》一章中,通过一系列的情境和探究活动,从能量角度描述了光的传播,加深了对焦点、实像和虚像等概念的认识。这种用联系的观点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仅让学生们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他们从全局的角度审视问题的能力,对他们的终身发展有着极大的益处。再从小处着眼,无论是情境的创设,还是科学探究的循序渐进,都纳入了教科书的框架,从而使物理学变得有血有肉,独具魅力。 时传朴(教研员):“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看似简单,实际很不容易。我们教师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彻底摆脱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这一点对从教多年的骨干教师难度更大,因为常年积淀下来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想改变确实困难。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一件事:先拿出自己当年最满意的一节课,再拿起新教材,重新去设计一下,然后逐渐地去重新审视每一节课,用实际行动来改变我们的观念。 这套教材较为注重知识内容的建构和整合,体现了以物理为基础、关注学科渗透和综合理科的教育思想。例如:《压强》《流体的力现象》两章的知识,以二力平衡为线索对物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大气压、浮力、升力等概念及规律进行了结构性整合;在《功与机械》部分,以做功为主线探讨机械及其工作的本质,摆脱了以往教科书中机械的内容同功的内容脱节,功的概念学完之后缺乏具体应用的弊端。 内容源自生活,营造“情境物理”

教科版初中物理公式大全

教科版初中物理复习资料 一、单位换算: 长度1m=10-3km=101dm=102cm=10 3mm=106um=109nm 体积1m3=103dm 3=106cm3 1L=1 dm 31mL=1cm3 质量1Kg=10 3g=10 6mg 频率1kHz=10 3Hz 1MHz=106Hz 密度1g/cm3=103Kg/m3 速度1m/s=3.6km/h 电能1kw·h=3.6×106J 二、公式 v=s/t v速度(m/s)s路程(m)t时间(s) v=s/t v平均速度(m/s)s路程(m)t时间(s)ρ=m/vρ密度(kg/ m3) m质量(kg)v体积(m3) p=F/S p压强(Pa)F压力(N)S面积(m2) p=ρgh p压强(Pa)ρ密度(kg/ m3)g(9.8N/kg)h深度(m) W总=Fs W总机械功(J)F力(N)s距离(m)W有用=Gh W有用机械功(J)G重力(N)h高度(m)P=W/t=Fv P功率(W)W功(J)t时间(s)v速度(m/s)η=W有用/W总×100%η机械效率(%) Q=mq Q热量(J)m质量(kg)q热值(J/kg)

Q吸=cm(t-t0)Q热量(J)c比热容(J/(kg·o C)) Q放=cm(t0-t)m质量(kg)t温度(o C) I=U/R I电流(A) U电压(V)R电阻(Ω) W=Pt=UIt=I2Rt=U2/R t Q= I2Rt Q热量(J)I电流(A) R电阻(Ω)t温度(o C)c=fλc波速(3.0×108m/s)f频率(Hz)λ波长(m) 三、定律、规律等 u>2f 倒立缩小实像 u=2f 倒立等大实像 f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全册)

成都市红花实验学校 九 年 级 物 理 教 案 第九章家庭用电 第1节家用电器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家用电器,将不同类型的家用电器按其特性和用途进行分类; 2.了解插座和插头的结构原理,并能正确使用验电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倾听别人的见解,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2.通过对家庭用电负荷的计算,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和节能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难点:让学生能正确估算家庭用电负荷容量。 【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观察实验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动手操作、练习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 一、新课引入 多媒体展示:流光溢彩的城市夜景,熟悉的家用电器。学生 很自然地走进电的世界,体会到电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教师总结:电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离不开的“空气和水”。 提问:大家想一想,如果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将发生什么 变化?或者说,如果停电了,结果会怎样? 教师:让各组派一个代表,发表你们组内讨论的结果。教师总结 分析: 如果没有电,夜晚将不再流光溢彩,我们将看不到我们喜爱 的动画片、卡通片,高楼也不再那么容易上去,地铁将瘫痪,手 机电话将无法使用等等。 播放: 2003 年美国、加拿大部分城市停电的有关资料。 教师:事实上,“电”是通过各式各样,各种用途的家用电 器发挥电的作用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接 触到的家用电器的知识。 板书:<第一节家用电器> 学生观看影 片。 分组讨论,组 内先讨论交流,各 组间相互交流。 二、认识家用电器 在课前,就布置学生调查自己家中的家用电器,写出调查报 告,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调查报告格式如下: 题目:我家的家用电器 调查统计表: 电器名称数量额定功率/W 用途 教师:用实物投影仪在全班展示某几位同学的调查报告。 提问:根据这些不同的家用电器的性能和用途,可以将家用 电器大体分为几类呢?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总结,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和观点。 学生展示自己 的课前作业。 学生组内讨论 总结,得出本小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