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报告减速器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计算说明书

设计题目: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者:

学号:

指导教师:

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10年1月18 日

摘要:按照任务书的设计要求,完成了的减速器设计。设计内容包括传动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传动系统的设计,重要零件的设计计算,重要零件零件图的绘制以及箱体的结构设计和一些辅助零件的设计,使自己对机械设计课程内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的机械制图的知识。初步掌握了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并在设计减速器的过程中对机械设计这个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关键词:机械设计,减速器,传动系统

Abstract:Completed the design of the machine of the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concrete mission. designed contents including deciding the total plan of the system, designing of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designing main parts of the system, drawing graphs of important parts of the machine, designing specific structures of the machine. In the process, I know more about mechanical design and deepen the knowledge about drawing graphs which I learned before. In the process, I learned the general process of mechanical design. Even more I have brought up rich interest in mechanical design through the project.

Keywords: mechanical design, reducer, transmission system

摘要 (2)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3)

1.2 目的 (3)

第二章设计项目

2.1 设计任务 (3)

2.2 传动方案的选择 (4)

2.3 电动机的选择 (4)

2.4 传动比的计算与分配 (5)

2.5 传动参数的计算 (5)

2.6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6)

2.7 轴及轴承的设计 (11)

2.8 联轴器与带轮的选择 (14)

2.9 键的选择 (15)

2.10 箱体及减速器附件说明 (16)

第三章小结 (16)

第四章参考文献 (17)

第一章绪论

1.1 引言

机械设计综合课程设计是对我们一个学年内学习状况的考察,也是锻炼同学自主创新、设计及思考的一项课题。

本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主题为“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到了很多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例如齿轮、轴和与它们相关的知识。这次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实际进行设计,相信无论对于我们知识的强化还是创新能力、思考能力都是一次锻炼和挑战。

1.2 目的

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的知识和绘图技能,完成传动装置的测绘与分析,通过这一过程全面了解一个机械产品所涉及的结构、强度、制造、装配以及表达等方面的知识,培养综合分析、实际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第二章. 设计项目

2.1设计任务

带式运输机双级展开式齿轮传动装置设计

设计图例:

1.电动机

2.V带传动 3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4.联轴器 5.卷筒 6.运输带

设计要求:

1.设计用于带式运输机的传动装置

2.连续单向运转,载荷较平稳,空载起动,运输带允许误差为5%

3.使用期限为5年,小批量生产,两班制工作

设计基本参数:

设计任务:

1.完成装配图1张(A0),零件图(低速轴齿轮和低速轴)2张(A3)。

2.编写机械设计综合实践报告

2.2 传动方案设计

传动方案:电动机通过带传动输入到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高速级齿轮与低速级齿轮都采用圆柱斜齿轮。低速级通过联轴器与滚筒连接。

2.3 电动机的选择

由于生产单位普遍使用三相交流电源,所以选用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

由电动机至工作机之间的总效率为:η=η1η24η32η4η5,式中,η1、η2、η3、η4、η5分别为带轮、深沟球轴承、圆柱斜齿轮、联轴器、卷筒传动效率。取η1=0.96,η2=0.98,η3=0.97,η4=0.99,η5=0.96。则η=0.79

卷筒输出功率P W=Fv/1000=2000Tv/d=6KW,工作机所需功率为P d=P W/η= kFv/1000η=7.09KW(载荷平稳时k=1),根据P d选择Y132M-4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电动机参数如下:

2.4 传动比的计算与分配

1.计算总传动比

输送机滚筒的转速n3=60000v/πd=60000×1.4/(π×360)=66.85r/min,总传动比i= n / n3=1440/63.66=21.54

2.分配传动比

取带传动传动比i o=2.0,则减速器传动比i a=i/i o=22.62/2.0=10.77,查手册,减速器高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1=3.76,因此低速级齿轮传动的传动比i2=10.77/3.76=2.86.

2.5 传动参数的计算

1. 各轴转速:

轴Ⅰ n1=n m/i o=720r/min,轴Ⅱ n2= n1/i1=191.49r/min

轴Ⅲ n3= n2/i2=66.95r/min

2.各轴输入功率:

轴Ⅰ P1=P dη1=6.81kw,轴Ⅱ P2= P1η2η3=6.47kw

轴Ⅲ P3 =P2η2η3=6.15kw,卷筒输入功率P4= P3η2η4=5.97kw

各轴输出功率:

轴Ⅰ P1’=6.67kw,轴Ⅱ P2’=6.34kw

轴Ⅲ P3’=6.03kw,卷筒输出功率P4’=5.85kw

3. 各轴输入转矩:

电机输出转矩T d=9550P d/n m=47.02 N·m

轴Ⅰ T1=90.28N·m,轴Ⅱ T2=322.68N·m

轴Ⅲ T3=877.28N·m,滚筒轴 T4=851.14N·m

各轴输出转矩:

轴Ⅰ T 1’=88.47N ·m , 轴Ⅱ T 2’

=316.23N ·m 轴Ⅲ T 3’=859.28N ·m , 滚筒轴 T 4’=834.12N ·m

2.6 传动零件的设计计算

高速级与低速级大小齿轮均选用硬齿面渐开线斜齿轮,高速级与低速级大齿轮均选用20CrMnTi ,小齿轮均选用20Cr ,20CrMnTi ,σ

Hlim1

Hlim2

=1440Mpa, σ

Flim1

Fli m2

=370Mpa ,齿面最终成形工艺为磨齿。20Cr 调质处理后表面淬火,表面HRC=48~55,σHlim1

Hlim2

=1200Mpa,

σ

Flim1

Flim2

=310Mpa ,齿面最终成形工艺为磨齿。

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因为为硬齿面齿轮传动,具有较强的齿面抗点蚀能力,故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再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初取小齿轮齿数Z1=31,Z2=i 1×Z1=116.56(取Z2=117),实际传动比i 1’= Z2/ Z1=3.77 △=︱(3.77-3.76)/3.76 ︱×100%=0.27%<5% 允许

初选齿宽系数Φd =0.6, 螺旋角=12°,查得K A =1.0;假设齿轮圆周速度v=3.0m/s ,查得 K V =1.03;预估齿宽b=40mm ,查得KH =1.17; 初取b/h=7,查得KF =1.14;查得KH =KF =1.1,载荷系数K=K A K V KF KF =1.29.

当量齿数Zv 1=Z 1/cos 3β=33.12,Zv 2=Z 2/cos 3β=125.02,查得Y Fa1=2.48,Y Fa2=2.16,Y sa2=1.64,Y sa2=1.82。 端面重合度

1.71

cos12117131

1

3.21.88cos βz 1

z 13.21.88ε2

1

α=???? ??+?-=???

?

??+?-=

4103.2012cos 20tan arctan cos tan arctan =???

? ?

?=????

??=βααn t (

)

11.2665

cos20.4103tan12arctan t

cos α

tan βarctan b

β=??

? ???=?=

则重合度系数为

672.0cos

75.025.02

=+

εεβb

Y

轴向重合度 26.1tan sin 1==

=

βπ

φπβ

εβz m b d n

874.0120

1=-=

β

εβ

βY

查得许用弯曲应力S F =1.25(按1%实效概率考虑) 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N 1=1.04?109

,大齿轮应力循环次8

8

121077.25

.510

04.2?=?=

=

u

N N

查得寿命系数880.01=N Y ,92.02=N Y

实验齿轮应力修正系数Y ST =2.0,预取尺寸系数1=X Y 许用弯曲应力

MPa

S Y Y Y F

X ST N F FP .962051lim

1

==

σ

σ

MPa S Y Y Y F

X

ST N F FP .644452lim 2

==

σσ

1

1

1FP

Sa Fa Y Y σ=-3

10

7.807?

2

2

2FP

Sa Fa Y Y σ=-3

10

7.218?

比较

1

1

1FP Sa Fa Y Y σ

2

2

2FP Sa Fa Y Y σ

,取

FP

Sa

Fa Y Y σ

=

1

1

1FP Sa Fa Y Y σ

=-3

10

7.807?

计算模数

1.37cos

22

2

1

1

3

=?

βσ

φβεY Y Y Y z KT m FP

Sa

Fa d n ,取m n =2.5mm

计算主要尺寸 中心距 mm z z m a n 189.13cos 2)(21=+=

β

,取a =189mm

修正螺旋角 ()

11.8088

2arccos

21=+=a

z z m n β

分度圆直径mm z m d n 79.176cos 11==

β

mm z m d n 298.824cos 22==

β

齿宽mm d b d 506.471==φ,取b 1=54mm ,b 2=48mm,修正齿宽系数 61.01

2

==d b

d φ 验证载荷系数K

圆周速度s

m n d v /985.260000

1

1==

π,查得kv=1.03,基本不变;

mm b d 406.0==,φ,查得17

.1=β

H K

b/h=()5.825.2/=n m b ,查得14.1=βF K ;

又0.1=A K 和1.1==ααF H K K 不变,则K=1.29,基本没变,故无需校核大小齿轮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查得弹性系数Z E =188MPa ,节点区域系数Z H =2.47,重合度系数Z ε=0.761,螺旋角系数989.0cos ==ββZ ,查得寿命系数89.01=N Z ,92.02=N Z 工作硬化系数1.1=W Z ,尺寸系数1=X Z ,安全系数05.1=H S

则许用接触应力

MPa

S Z Z Z H

X

W N H HP 53.12201lim

1

==

σ

σ

MPa S Z Z Z H

X W N H HP 71.12612lim

2==

σ

σ

取MPa HP HP 53.12201==σσ

校核齿面接触强度

MPa

u

u bd KF Z Z Z Z HP

t H E H

114436.51011

=<=+?

=σσ

β

ε ,满足齿面接触强度。

计算几何尺寸

分度圆直径d1=mZ1/cos β=79.176mm ,d2=m Z2/cos β=298.824mm ,标准中心距a=(d1+d2)/2=189mm ,啮合角 20=α

齿顶高mm

m h h h n a a a 55.2cos 21===*

β

齿根高

mm m c h h h n a f f 19.3cos /)(21=+==*

*

β

齿顶圆直径mm h d d a a 276.842111=+=,mm h d d a a 924.3032222=+=

齿根圆直径mm

h d d

f f 796.722111

=-=

444.2922

=f d

齿宽b1=54mm , b2=48mm 。 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计算

齿轮仍然为硬齿面齿轮传动,具有较强的齿面抗点蚀能力,仍然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设计,再校核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初取小齿轮齿数Z3=33,Z4=i 2×Z3=94.38(取Z4=95),实际传动比i 2’= Z4/ Z3=2.88 △=︱(2.7813-2.78)/2.78 ︱×100%=0.70%<5% 允许

初选齿宽系数Φd =0.6, 螺旋角=12°,查得K A =1.0;假设齿轮圆周速度v=1.0m/s ,查得 K V =1.02;预估齿宽b=40mm ,查得KH =1.17; 初取b/h=8,查得KF =1.16;查得KH =KF =1.1,载荷系数K=K A K V KF KF =1.30.

当量齿数Zv 3=Z 3/cos 3β=35.26,Zv 4=Z 4/cos 3β=101.51,查得Y Fa3=2.46,Y Fa4=2.18,Y sa3=1.65,Y sa4=1.79。 端面重合度

71

.1cos1295133

1

3.21.88cos βz 1

z 13.21.88ε4

3

α

=???? ??+?-=???

?

??+

?-=

4103.2012cos 20tan arctan cos tan arctan =???

? ??=????

??=βααn t (

)

11.2665

cos20.4103tan12arctan t

cos α

tan βarctan b

β=??? ???=?=

则重合度系数为 672.0cos

75.025.02

=+

εεβb

Y

轴向重合度 34.1tan sin 3==

=

βπ

φπβ

εβz m b d n

866.0120

1=-=

β

εβ

βY

查得许用弯曲应力S F =1.25(按1%实效概率考虑) 小齿轮应力循环次数

N 3=2.76?108,大齿轮应力循环次

7

8

341065.986

.21076.2?=?=

=

u N N ,查得寿命系数92.03=N Y ,98.04=N Y ,实验齿轮应力修正

系数Y ST =2.0,预取尺寸系数1=X Y

许用弯曲应力

MPa

S Y Y Y F

X

ST N F FP 64.5443lim 3

==

σσ

MPa S Y Y Y F

X

ST N F FP 16.5804lim 4

==

σσ

3

3

3FP

Sa Fa Y Y σ=-3

10453.7?

4

4

4FP

Sa Fa Y Y σ=-3106.726?

比较

3

3

3FP

Sa Fa Y Y σ与

4

4

4FP Sa Fa Y Y σ

,取

FP

Sa

Fa Y Y σ

=

3

3

3FP

Sa Fa Y Y σ=-3

10453.7?

计算模数

99.1cos

22

2

3

2

3

=?

βσ

φβεY Y Y Y z KT m FP

Sa

Fa d n ,取m n =3mm

计算主要尺寸 中心距 mm z z m a n 29.691cos 2)(43=+=

β

,取a =196mm 修正螺旋角 ()

11.5953

2arccos

43=+=a

z z m n β

分度圆直径mm z m d n 06.101cos 33==β

mm z m d n 94.290cos 44==

β

齿宽mm d b d 636.603==φ,取b 3=67mm ,b 4=61mm,修正齿宽系数 60.03

4==

d b d φ

验证载荷系数K

圆周速度s m n d v /01.160000

2

3==

π,查得

kv=1.02,基本不变;

mm b d 406.0==,φ,查得

17

.1=βH K

b/h=()98.825.2/=n m b ,查得

16

.1=βF K ;又0.1=A K 和1.1==ααF H K K 不变,则K=1.30,没变,故无需校核大小齿轮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查得弹性系数Z E =188MPa ,节点区域系数Z H =2.47,重合度系数Z ε=0.761,螺旋角系数990.0cos ==ββZ ,查得寿命系数92.03=N Z ,97.04=N Z 工作硬化系数1.1=W Z ,尺寸系数1=X Z ,安全系数05.1=H S 则许用接触应力

MPa S Z Z Z H

X W N H HP 71.12613lim

1

==

σ

σ

MPa S Z Z Z H

X W N H HP 29.13304lim

2

==

σ

σ

取MPa HP HP 71.12611==σσ 校核齿面接触强度

MPa

u

u bd KF Z Z Z Z HP

t H E H

114440.60513

=<=+?

=σσ

β

ε ,满足齿面接触强度。

计算几何尺寸

分度圆直径d3=mZ3/cos β=101.96mm ,d4=m Z4/cos β=290.94mm ,标准中心距a=(d3+d4)/2=196mm ,啮合角 20=α

齿顶高mm

m h h h n a a a 06.3cos 43===*

β

齿根高

mm m c h h h n a f f 83.3cos /)(43=+==*

*

β

齿顶圆直径mm h d d a a 18.1072333=+=,mm h d d a a 06.2972444=+= 齿根圆直径mm

h d d

f f 40.932333

=-=

mm d

f 28.2834

=

齿宽b1=67mm , b2=61mm 。

2.7 轴及轴承的设计

1. 选材

三根轴的材料均为45,调质处理,硬度为217~255HBS 。查得对称循环弯曲许用应力

[]180

1=-σMPa

2.初步计算轴径

三根轴为实心轴,0=β,选参数A=106,得mm n P A

d 42.221

13

min ,1==。因为轴端

开键槽,会削弱轴的强度,故将轴径增加4%~5%,并考虑与标准件的配合,取轴的直径为24mm ;同理可得d 2,min =34.27,取40mm ;d 3,min =47.83,取50mm 。 3.轴承选择及轴的结构设计:

轴1选取6207深沟球轴承,kN C kN C r 2.15,5.250==,其尺寸B D d ??为

mm mm mm 177235??,与其配合轴段的轴径为19mm ,轴承内侧同一轴段上装有档油盘,轴

具体结构及布置方案见零件图。

轴2选取6408深沟球轴承,kN

C kN C r 5.29,8.560==,

其尺寸B D d ??为

mm mm mm 2510035??,轴承内侧同一轴段上装有档油盘,轴具体结构及布置见零件图。

轴3选取6212深沟球轴承,kN C kN C r 2.24,5.310==,其尺寸B D d ??为

mm mm mm 189560??,轴承内侧同一轴段上装有档油盘,轴具体结构及布置见零件图。

4.轴及轴承的校核:

取轴端倒角 452?,按规定确定各轴肩圆角半径,键槽位于同一轴线上。 高速级齿轮啮合处齿轮圆周力:N d T F t 49.228021

1==

,齿轮径向力:

N F F n t

r 98.847cos tan ==β

α,齿轮轴向力:N F F t a 78.476tan ==β

低速级齿轮啮合处齿轮圆周力:N d T F t 66.603023

3==

,齿轮径向力:

N

F F n t

r 71.2240cos tan ==β

α,齿轮轴向力:N F F t a 40.1237tan ==β

校核轴1上轴承:

校核轴承寿命

三对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不会产生附加轴向力,轴向力由圆柱斜齿轮啮合产生,经过计算发现轴向力F a /F r 均小于e ,所以对三对深沟球轴承都有X=0,Y=1,即轴承当量动载荷就是

其所承受的径向力。

右边轴承寿命:当量动载P=Fr=1123.29N h P C n L h 10.6985560106

=??

? ??=ε

,接近14.55年,

满足要求。 校核轴2上轴承:

校核轴承寿命

三对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不会产生附加轴向力,轴向力由圆柱斜齿轮啮合产生,经过计算发现轴向力F a /F r 均小于e ,所以对三对深沟球轴承都有X=0,Y=1,即轴承当量动载荷就是其所承受的径向力。

左边轴承寿命:当量动载P=Fr=3801.93N ,h P C n L h

48.8353560106

=??

?

??=ε

,接近17.41年,满足要求。 校核轴3及轴上轴承:

计算轴承处作用于轴上的支反力,得:水平面内的支反力

N

F N F H H 69.3765,97.226421==,垂直面内的支反力N F N F V V 64.569,07.167121==.

轴的受力图、弯矩图、扭矩图如下:

校核轴的强度 取07.0==βα,

校核最细处:()

[]MPa

MPa d

T M c 18005.321.013

2

2

1=<=+=-σασ,安全。

校核轴承寿命:

三对轴承均为深沟球轴承,不会产生附加轴向力,轴向力由圆柱斜齿轮啮合产生,经过计算发现轴向力F a /F r 均小于e ,所以对三对深沟球轴承都有X=0,Y=1,即轴承当量动载荷就是其所承受的径向力。

左边轴承寿命:当量动载P=Fr=4645.79N ,h P C n L h

75.310076010

6

=??

?

??=ε

,接近6.46年,满足要求。

2.8 联轴器与带轮的选择

联轴器:选择YL10型联轴器,公称扭矩T n =630N ·m ,J 型轴孔,孔径d1=50mm,与轴配合为H7/r6,联轴器轴孔长107mm ,用8个M12普通螺栓固定。

带轮:查得工作情况系数K A =1.3,P C =K A P=9.75KW,根据P C 选择A 型带,取主动轮基准直径D 1=125mm ,D 2=i ·D 1=247.5mm ,标准化后D 2=250mm 。验证带速度v=

10000

60n D 1

1?π=6.4088<35m/s,

可以使用。0.7(D 1+ D 2)

=2a o +

()0

2

a 4D2 D1D2) (D12

-+

+π=1596.56mm ,选择基准长度L d =1600mm,设a=505.6mm,算得主

动轮上包角α=165.84°>120°,包角满足要求。查得P O =0.94KW,△P O =0.17KW,K α=0.96,K L =0.91,算得v 带根数z=4.95,取z=5,查得q=0.1,算得预紧力F O =173.51N,进而算得作用与轴上的径向力F 带=1721.87N.

带轮为标准件,选用A 型普通v 带,单根v 带长1600mm,使用5根普通v 带传动;主动轮基准直径D 1=125mm ,从动轮基准直径D 2=250mm ,主动轮与从动轮中心距a=500mm,带轮宽度B=80mm,带轮轮毂长度L=50mm,带轮孔径d=24mm 。

2.9 键的选择

所有的键均采用45钢,[]=130MPa

轴Ⅰ:

按轴径Φ=24选用A 型平键,截面尺寸为b ×h=8×7mm ,键长70mm ,选用一般键联接,轴H9,毂JS9。

强度校核:a

p

MP T 10.58dhl

4==

σ

<[]p σ ,故合格。

对右边的齿轮处:按轴径Φ=48选用A 型平键,截面尺寸为b ×h=14×9mm ,键长40mm ,选用一般键联接,轴H9,毂JS9。

强度校核:a

p

MP T 15.32dhl

4==

σ<[]p σ,故合格。

轴Ⅱ:

对左边齿轮处:按轴径Φ=50选用A 型平键,截面尺寸为b ×h=14×9mm ,键长32mm ,选用一般键联接,轴H9,毂JS9。

强度校核:a

p MP T 58.44dhl

4==

σ

<[]p σ,故合格。

对右边齿轮处:按轴径Φ=50选用A 型平键,截面尺寸为b ×h=14×9mm ,键长56mm ,选用一般键联接,轴H9,毂JS9。

强度校核:a

p

MP T 29,68dhl

4==

σ

<[]p σ,故合格。

轴Ⅲ:

对左边齿轮处:按轴径Φ=70选用B 型平键,截面尺寸为b ×h=20×12mm ,键长50mm ,选用一般键联接,轴H9,毂JS9。

强度校核:a p

MP T 55.83dhl

4==

σ

<[]p σ,故合格。

对右边联轴器处:按轴径Φ=50选用B 型平键,截面尺寸为b ×h=14×9mm ,键长63mm ,选用一般键联接,轴H9,毂JS9。

强度校核:a

p

MP T 78.123dhl

4==

σ<[]p σ,故合格。

2.10 箱体及减速器附件说明

减速器在工作时会有剧烈震动和冲击,铸铁材料具有良好的冲击减震性能,因此箱壳用HT200灰铸铁铸造而成,外表较美观且易于切削。为了保证箱壳有足够的刚度,在轴承凸台上下做出了刚性加固筋。箱底有约8mm 的斜度,以便放油时能将油放干净。

减速器采用凸缘式端盖,在轴1和轴3的外伸端均用密封件密封,轴所有承靠内侧都装有档油盘,采用润滑脂润滑轴承,档油盘可以阻止润滑脂流失,同时阻止机箱内润滑油飞溅到轴承孔内与润滑脂掺和,箱体内的用于齿轮的润滑油采用中等粘度的N150号工业油。

箱体底部铸出了凹入部分,以减少加工面并使支撑凸缘与地量好接触。

箱盖上开有视孔,用来检查啮合,润滑和齿轮损坏情况,并用来加注润滑油。为了防止污物落入和油滴飞出,视孔用视孔盖、垫片和螺钉封死。机器运转过程中会发热,因此视孔盖上面装有通气器。

为了观察箱内油面高度,保证箱内油亮适当,在箱体上便于观察和油面较稳定的地方装上了油标。

在箱体最底部开有放油孔,以排除油污和清洗减速器。放油孔平时用油塞和封油圈封死。油塞用细牙螺纹,材料为235钢。封油圈石棉橡胶纸制成。

为了便于搬运减速器,在箱体上铸出了吊钩,在箱盖上铸出了吊环。起调整个减速器时,一般使用箱体上的吊钩。对重量不大的中小型减速器,才允许用吊环来起调整个减速器,否则只用来起吊箱盖。

为了加工时精确地镗制减速器的轴承座孔,安装时保证箱盖与箱体的相互位置,再分箱面凸缘两端装置两个圆锥销,以便定位。

第三章 小结

机械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实践环节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机械课程设计时间一共四周时间。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机械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机械课程设计我得到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但是在老师的知道帮助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机械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有的同学更是选择了一整夜的学习画图找资料。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设计所需要的东西都在书上了,当时自己老是想找到什么捷径来完成这次任务。但是机械设计的机械课程设计没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不让的话就麻烦了。我因为这个就吃了不少的亏,比如在我设计减速器的装配草图时我没有太注意相关尺寸,致使我设计的箱体出现了较大的结构错误,间接导致了我以后的装配图的步履维艰。虽然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抱着这个心理我一步步走了过来,最终完成了我的任务。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机械设计机械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本次机械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总结与应用,还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检验结果是不合格。在本次机械课程设计当中,由于天冷,也由于机械课程设计的环境艰苦,许多的同学都感冒了,更有几个同学是刚打完点滴,就开始设计,精神可嘉。我在这次机械课程设计当中,也不幸得感了冒,现在设计完了就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觉了。

本次机械课程设计由于时间的仓促,还有许多地方有不足之处。再加上机械课程设计选在临近期末考试期间进行,就更显得不是很人性话了。但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机械设计机械课程设计看来我是无法忘记的了。

第四章参考文献

1 吴克坚,于晓红,钱瑞明. 机械设计.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2 强建国,马晓,郑海霞,傅顶云.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 陆润民,许继晏. 机械制图.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4 龚桂义,罗圣国,李平林等.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龚桂义主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行星齿轮减速器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行星齿轮传动技术的发展概况: 对行星齿轮传动技术的开发及运用在我国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就开始了,但直到改革开放前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受设计理念与水平、加工手段与材料及热处理质量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各类行星齿轮减速箱的承载能力及可靠性都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以至于我国许多行业配套的高性能行星齿轮箱,如磨机齿轮箱等都采用进口产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多家单位相继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行星传动生产和设计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消化吸收和创新开发,使得国内的行星传动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基础研究方面,通过国内相关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的合作,在行星传动的均载技术、优化设计技术、结构强度分析、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及制造装配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的突破,使得我国已全面掌握了行星传动的设计、制造技术并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研发制造机构。继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联合多家单位推出国内第一代通用行星齿轮减速器产品系列并完成其标准化工作后,目前正在推出性能更为先进、结构更为合理的新一代行星齿轮减速器产品。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单位也开发出了一系列专用行星齿轮产品。在制造手段方面,近二十年来通过引进及自主开发的磨齿机、插齿机、加工中心及热处理装置的广泛运用,大大提升了制造水平,在硬件上也切实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 目前,国内开发的重载行星传动装置已成功运用于许多多年来一直采用国外产品的领域。如西重所开发的运用于铝铸压机的行星齿轮箱最大输出力矩已达到 600KN·m,运用于水泥滚压机的大型行星齿轮箱的输出力矩已达到400KN·m,均成功替代了进口产品。国内生产的运用于磨机的行星齿轮箱的最大功率已达到3600KW,运用于中小功率的行星齿轮箱更是数不胜数。二十余年的实践与运用证明目前我国的行星传动齿轮箱的设计制造已达到与先进工业国家相当的水品,完全可满足为国内格行业传动配套的的需求。

(完整版)圆柱齿轮减速器设计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齿轮减速器是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的独立的闭式传动装置,用来降低转速和增大转矩,以满足工作需要,在某些场合也用来增速,称为增速器。其特点是减速电机和大型减速机的结合。无须联轴器和适配器,结构紧凑。负载分布在行星齿轮上,因而承载能力比一般斜齿轮减速机高。满足小空间高扭矩输出的需要。广泛应用于大型矿山,钢铁,化工,港口,环保等领域。与K、R系列组合能得到更大速比。按照齿形分为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柱—圆锥齿轮减速器;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就是按其分类来命名的。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是按传统方法进行的。设计人员按照各种资料、文献提供的数据,结合自己的设计实验,并对已有减速器做一番对比,初步定出一个设计方案,然后对这个方案进行一些验算,如果验算通过了,方案便被肯定了。显然,这个方案是可采用的。但这往往使设计的减速器有很大的尺寸富余量,造成财力、物力和人力的极大浪费。因此,优化圆柱齿轮减速器势在必行。 圆柱齿轮传动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较,具有质量小、体积小、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大以及传动平稳和传动效率高等优点,这些已被我国越来越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所了解和重视。由于在各种类型的圆柱齿轮传动中均有效的利用了功率分流性和输入、输出的同轴性以及合理地采用了内啮合,才使得其具有了上述的许多独特的优点。圆柱齿轮传动不仅适用于高速、大功率而且可用于低速、大转矩的机械传动装置上。它可以用作减速、增速和变速传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以及其特殊的应用中;这些功用对于现代机械传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圆柱齿轮传动在起重运输、工程机械、冶金矿山、石油化工、建筑机械、轻工纺织、医疗器械、仪器仪表、汽车、船舶、兵器、和航空航天等工业部门均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对这种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必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选做这个毕业设计,一方面对于减速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也有一定的了解和基础,其次通过对圆柱齿轮减速器这一毕业课题设计可以巩固我大学4年来所学的专业知识,对于我也是一种检验。可以全面检验我大学所学的知识是否全面,是否能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工作中。在做的过程中我还可以不断学习和拓宽视野和思路,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运用。最重要的是对于即将离校走向社会的我是一种挑战,培养我独立思考,树立全局观念,为以后的我奠定坚实的基础。

减速器装拆实验报告

减速器装拆实验报告 篇一:减速器拆装实验(全) 报告(大作业)题目:减速器拆装实验报告(大作业)摘要: 这次的减速器拆装实验,了解了减速器的结构,并认识其工艺特点。在拆装的过程中,不仅熟悉了减速器各个零件间的作用和装配关系,像知道主动轴到输出轴间轴承、齿轮的定位和固定等,并且在测量减速器参数的同时,学会了一些测量工具的使用,培养了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在测量出主要的参数后,简单绘制轴承件的尺寸图。 关键词: 减速器拆装、齿轮、轴承、测量参数、装配 减速器拆装实验 一、目的要求 1. 通过拆装,了解齿轮减速器铸造箱体、轴和齿轮的结构; 2. 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齿轮和轴承的润滑、密封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 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 4. 培养对减速器主要零件尺寸目测和测量能力。 二、实验仪器、设备、工具和材料 1、实验设备

2、拆装工具和测量工具(每组) 三、实验内容 1、判断减速器的装配形式; 2、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3、观察、了解减速器附属零件的用途、结构和安装位置的要求; 4、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上、下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的厚度、齿轮端面与厢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内壁和底面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等; 5、了解轴承的润滑方式和密封位置,包括密封的形式。轴承内侧挡油环、封油环的作用原理及其结构和安装位置; 6、了解轴承的组合结构以及轴承的拆装、固定和轴向间隙的调整;测绘输出轴系部件的结构图。 四、实验步骤 1、拆卸 (1)、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面各部分的结构,从观察中思考以下问题:①如何保证厢体支撑具有足够的刚度?答:在轴承孔附近加支撑肋。 ②轴承座两侧的上下厢体连接螺栓应如何布置?答:轴承座的连接螺栓应尽量靠近轴承座孔。③支撑该螺栓的凸台高度应如何确定? 答:以放置连接螺栓方便的高度,也要保证旋紧螺栓时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开题报告

武汉工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2010届 毕业设计题目:基于AutoCAD的圆柱齿轮三维参数化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杨红军

武汉工业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

数字仪和鼠标器30多种,绘图仪和打印机数十种,这就为AutoCAD的普及创造了条件。AutoCAD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高级发展阶段、完善阶段和进一步完善阶段五个阶段。 在AutoCAD 2004的基础上,Autodesk公司还同时发布了针对建筑业、基础设施和机械制造业的10个行业应用解决方案。AutoCAD 2004与它的前一版本AutoCAD 2002相比,在速度、数据共享和软件管理方面有显著的改进和提高。AutoCAD 2004的速度比AutoCAD 2002提高24%,网络性能提升了28%,DWG文件大小平均减小44%,可将服务器磁盘空间要求减少40%——60%。在数据共享方面,AutoCAD 2004采用改进的DWF文件格式——DWF 6,支持在出版和查看中安全地进行共享;并通过参考变更的自动通知、在线内容获取、CAD标准检查、数字签字检查等技术提供了方便、快捷、安全的数据共享环境。此外,AutoCAD 2004与业界标准工具SMS、Windows Advertising等兼容,并提供免费的图档查看工具Express Tools,在许可证管理、安装实施等方面都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AutoCAD 2004拥有轻松的设计环境,它将把用户的注意力从键盘、鼠标和其它输入设备转移到设计上来。在完成任务的自动化方面,AutoCAD 2004还向用户提供实时的信息和数据访问,帮助用户进行设计。 AutoCAD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因归功于其采用开放式体系。它提供接口允许用户、二次开发商在AutoCAD平台上开发各种应用程序,用户可以定制自己的外部命令(PCP)、菜单(Menu) ,型( Shape) 。线型( Line Type)、多线(Multi Line)、填充(Hatch)等。目前,以AutoCAD为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的注册开发商已超过2500家,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服装设计等各行各业。 2 .三维参数化的研究现状 Auto CAD提供了众多的二次开发环境:包括R2.18版及以后版本提供的Auto LSIP, R11. 0开始提供的ADS( Advanced Development System)以及R13 .R14新增加的ADSRX .Object-ARX,还有Visual LISP, Visual Basic,这此众多的二次开发环境对于满足不同层次应用的需求,有着气非常积极的意义。 参数化设计一般是指设计对象的结构形状比较定型,通过用一组参数约束该儿何图形的一组结构尺寸序列,同时记住相应部分的几何约束和拓扑约束关系。参数和设计对象的控制尺寸有显示的对应,设计结果可通过参数驱动,即可通过尺寸驱动原图形达到新的目标几何图形。 AutoCAD平台的参数化设计主要是利用AutoCAD提供的编程环境和开发工具(即AutoCAD应用程序接口,所写API ),通过编写程序来使AutoCAD实现参数化设计的目的。 Auto LISP开发技术,LISP( LIST Processing)是一种计算机的表处理语言。Auto LISP是一种运行在AutoCAD环境下专用的LISP编程语言,是AutoCAD的一种嵌人式语言。Auto LISP程序存储于ASCII码文本文件中,每当运行它们,AutoCAD都将读取并解释它们。通过Auto LISP,用户可以使AutoCAD适应自己的需要、自动执行重复的任务,或生成新的AutoCAD命令。 ARX开发技术,ARX程序与AutoCAD联系更加紧密,用户可以使用C和C++语言,通过ARX ( AutoCAD Runtime Extension)编程接口,来开发AutoCAD 。 ActiveX Automation开发技术,ActiveX Automation Interface(以前称为OLE Automation )提供了一种现代的可替代Auto LISP及DCL的方法和途径。该技术通过AutoCAD“暴露”出来的对象,使用户可以用其他应用程序(如Visual Basic,或Microsoft Office应用程序)通过编程,引用这些对象的属性和方法,从而从AutoCA D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减速器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单级斜齿轮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校:海洋大学 专业:轮机工程 学号:1703130103 姓名:*** 指导教师:丽娟

10年,单班制工作,输送带允许误差为5%。 设计工作量: 1.设计计算说明书1份(A4纸20页以上,约6000-8000字); 2.主传动系统减速器装配图(主要视图)1(A2图纸); 3.零件图(轴或齿轮轴、齿轮)2(A3图纸)。 专业科:斌教研室:郭新民指导教师:锋开始日期 20**年5月 5日完成日期20**年 6月 30 日

第一节设计任务 设计任务: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用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已知输送拉力F=1200N,带速V=1.7m/s,传动卷筒直径D=270mm。由电动机驱动,工作寿命八年(每年工作300天),两班制,带式输送机工作平稳,转向不变。 设计工作量: 1、减速器装配图1(A0图纸) 2、零件图2(输出轴及输出轴上的大齿轮A1图纸)(按1:1比例绘制) 3、设计说明书1份(25业)

第二节 、传动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传动方案如第一节设计任务书(a )图所示,1为电动机,2为V 带,3为机箱,4为联轴器,5为带,6为卷筒。由《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2—1可知,V 带传动的传动比为2~4,斜齿轮的传动比为3~6,而且考虑到传动功率为 KW ,属于小功率,转速较低,总传动比小,所以选择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的单级圆柱斜齿轮传动方式。 第三节 、电动机的选择 1.传动系统参数计算 (1) 选择电动机类型. 选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它们的性能较好,价廉,易买到,同步转有3000,1500,1000,750r/m 四种,转速低者尺寸大; 为了估计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围,以便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和拟定传动方案,可先由已知条件计算起驱动卷筒的转速n w 经过分析,任务书上的传动方案为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也比较低的方案。 (2)选择电动机 1)卷筒轴的输出功率Pw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Pd P =P /η 传动装置的总效率 η=滑联齿轮滚带 ηηηηη????2 =0.96×0.98×0.98×0.99×0.96=0.86 故P =P /η=2.125/0.86=2.4KW 单级圆柱斜齿轮传动 P =2.4KW 12000.75 2.12510001000 FV Pw kw ?===w 601000601000 1.7 n 120.3/min 3.14270v r D ???===?πw n 120.3/min r = 2.125Pw kw =

减速器实训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1.通过拆装,了解减速器铸造箱体的结构以及轴和齿轮的结构; 2.了解减速器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轴承的类型、以及各附属零件的作用、构造和安装位置; 3.熟悉减速器的拆装和调整的方法和过程;二、实验设备(减速器的类型)一级蜗杆减速器或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三、减速器主要零部件名称与作用 四、思考题 1、轴上零件是如何定位和固定的? 2、减速器中哪些零件需要润滑?如何选择润滑剂? 3、减速器中轴承的型号? 五、心得体会:本课程以工作任务为线索,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让学生在贴近生产实际的具体情境中学习,既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 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改变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常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步展开,两个教学过程相互穿插、并列进行。 创建了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于一体的机械拆装实训室,内设常见简单机械(如缝纫机头、床头先箱等)。还有机构示教板以及实物陈列柜;同时,充分利用校外众多企业的生产现场和校内各个实训基地作为现场教学的课堂。因此,这种教学环境为教师提供实物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条件,为学生提供增强感性认识、增加工程意识和学用结合的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使教学内容浅显易懂,有效地解决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问题。实践性教学环境篇二: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 减速器测绘实训总结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二○一二年六月十七日 学院机电工程系 减速器测绘实习报告 一、测绘的目的及意义 1、使我们掌握零件测绘的方法和步骤; 2、了解徒手画草图的意义; 3、熟悉测绘所需工具的使用方法 4、进一步加强作图能力、提高作图速度,为今后的工作积累经验。 二、测绘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 测绘部件:减速器 1、根据装配体的复杂程度编制工作进度和计划,编组分工,准备好测绘工具及绘图用品等。 2、分组分别拆卸减速器的各组零件并做好记录 3、对拆卸下来的零件进行数据的测量 4、绘制零件草图并标注尺寸 5、重新装配 三、测绘实训的基本要求 1、爱护和保管好实习场所内的所有设备、测绘用的工具、装配体及其所有零件。

二级减速器机械课程设计含总结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日期:2011 年6 月

目录 1. 设计目的 (2) 2. 设计方案 (3) 3. 电机选择 (5) 4. 装置运动动力参数计算 (7) 5.带传动设计 (9) 6.齿轮设计 (18) 7.轴类零件设计 (28) 8.轴承的寿命计算 (31) 9.键连接的校核 (32) 10.润滑及密封类型选择 (33) 11.减速器附件设计 (33) 12.心得体会 (34) 13.参考文献 (35)

1. 设计目的 机械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具有机械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课程设计则是机械设计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也是高等工科院校大多数专业学生第一次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目的是: (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实际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 (2)学习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规律。 (3)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掌握机械零件,以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要求,之后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或简单机械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4)学习进行机械设计基础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查阅设计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等。 2. 设计方案及要求 据所给题目:设计一带式输送机的传动装置(两级展开式圆柱直齿轮减速器)方案图如下:

技术与条件说明: 1)传动装置的使用寿命预定为 8年每年按350天计算, 每天16小时计算; 2)工作情况:单向运输,载荷平稳,室内工作,有粉尘,环境温度不超过35度; 3)电动机的电源为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220伏; 4)运动要求:输送带运动速度误差不超过%5;滚筒传动效率0.96; 5)检修周期:半年小修,两年中修,四年大修。 设计要求 1)减速器装配图1张; 2)零件图2张(低速级齿轮,低速级轴); 3)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按指导老师的要求书写 1—输送带 2—电动机 3—V 带传动 4—减速器 5—联轴器

实验十二-减速器拆装实验

12 实验十二减速器拆装实验 机械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机械制图、工程力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CAD等课程以后,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设计的能力,还要进行为期2-3周的综合设计能力训练。而减速器是一种普遍通用的机械设备,其结构包括了传统件设计(直齿轮、斜齿轮、锥齿轮、蜗杆等),支撑件设计(轴、轴承等),箱体设计及密封等。是培养学生首次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良好参照设备。 由于学生是首次独立进行机械设计,对齿轮结构、加工过程、安装形式不熟悉;对轴的结构、加工过程、选材、热处理不熟悉;对箱体结构、铸造(焊接)过程不熟悉;对轴承型号选择、密封形式选择、连接件选择与安装没有经验。所以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减速器实物拆装很有必要。通过减速器拆装实验,可以使学生对减速器各个零部件有一个直观认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零部件的结构意义、加工工艺、安装方法。尤其是运动件与运动件之间的安装要求、运动件与固定件之间的安装要求、轴承的拆装等,通过拆装实验,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2.1 实验目的 (1),加深对减速器的感性认识与实际概念,为后续课程设计作好准备工作 (2)了解各种不同类型减速器的整体结构形式,熟悉各零件的名称、形状、用途及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以及减速器各附件的名称、结构、安装位置及作用。 (3)了解轴承的安装尺寸和拆装方法,轴上零件的固定和调整方法。 (4)了解减速器中各种传动件的啮合情况及轴承游隙的测量和调整。 (5)了解齿轮、轴承等主要零部件的润滑、冷却及密封等。 (6)了解并掌握减速器的拆装与调整过程,锻炼实际操作技能 12.2 实验容 (1) 观察减速器外形,了解并记录减速器铭牌标出的各项性能参数。 (2) 拆装减速器,了解各种减速器的箱体零件、轴、齿轮等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及加工工艺。 (3) 了解箱体与箱盖结构,筋板分布情况,测量有关数据。 (4)了解滚动轴承的安装、拆卸、固定、调整对结构设计提出的要求;了解减速器的润滑及密封方式、密封装置;绘制高速轴及其轴承组合的结构草图(包括轴、轴承、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密封垫圈、挡油板等)。 (5)了解减速器主要零部件及整机的装配工艺。

一级直圆柱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

一级圆柱直齿轮减速器课程设计的设计心得 这次关于带式运输机上的两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课程设计是我们真正理论联系实际、深入了解设计概念和设计过程的实践考验,对于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提高我们机械设计的综合素质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两个星期的设计实践,使我们对机械设计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次设计过程中,不但使我们树立起了正确的设计思想,而且,也使我们学到了很多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基本掌握了一般机械设计的过程,还培养了我们的基本设计技能,所以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 机械设计是机械工业的基础,是一门综合性相当强的技术课程,它融《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公差与配合》、《CAD实用软件》、《机械工程材料》、《机械设计手册》等于一体。 在这次的课程设计过程中,综合运用先修课程中所学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结合各个教学实践环节进行机械课程的设计,逐步提高了我们的理论水平、构思能力、工程洞察力和判断力,特别是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以后对专业产品和设备的设计打下了宽广而坚实的基础。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虽然两周的设计时间很紧迫,每天都要计算、画图到深夜,但是我们的收获也是很巨大的,相信这次的课程设计必将是我们走向成功的一个坚实基础。 在本次设计过程中得到了各位指导老师的细心帮助和支持。衷心的感谢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

设计中还存在不少错误和缺点,需要继续努力学习和掌握有关机械设计的知识,继续培养设计习惯和思维从而提高设计实践操作能力。

轮边减速器开题报告

燕山大学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45t矿用自卸车轮边减速器设计 课题性质:理工类:工程设计 课题来源:自选题目 学院(系):燕山大学里仁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2 年03 月14 日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轮边减速器一般为双极减速驱动桥中安装在轮毂中间或附近的第二级减速器。在一些矿山水利及其他大型工程等所用的重型汽车,工程和军事上用的重型牵引汽车及大型公共汽车等,要求有较高的动力性,而汽车车速相对较低,因而其传动系的低档总传动比很大,为了使变速器分动器传动轴等总成不致因承受过大尺寸及质量过大,应将传动系的传动比以尽可能大的比率分配给驱动桥。这就导致一些重型汽车大型汽车的主减速比必须很大,还有一些越野

汽车要求在坏路上和无路地区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即要求汽车在满载情况下能以平均车速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时有足够离地间隙(如松软的土壤、沙漠、山地、雪地沼泽等),因此在设计上述重型汽车、大型公共汽车、越野汽车时,需要在车轮旁附加轮边减速器。 我国研制汽车轮边减速器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由于各种原因,至今发展不快,只有几个厂家从事生产,技术水平只相当国外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数量和质量也远远满足不了国内运输业发展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路运输得到了很快的发展,为了降低运输成本,缓解铁路压力,促使了汽车的运输能力和载货量逐渐加大。因此,重型汽车轮边减速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自从我国加入WTO之后,减速器行业面临极大的压力与挑战,为了应对这一严峻形势,一方面要引进更多更好的国外产品与相关技术,另一方面必须迅速发展民族工业。国外的汽车减速器应用得比较好,技术也比较先进,但价格比较高。一般情况是:国外的整机的价格是国内价格的2~3倍,而易损件、备件的价格却是5~8倍,因此,发展我国的轮边减速器产品是非常必要的。轮边减速器属于汽车减速零部件的关键总成,是为了提高汽车的驱动力,以满足或修正整个传动系统力的匹配。本论文就是对轮边减速器进行研究,找出合适的方法,为自主研发出具有结构简单,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减速器提供理论支持。 (1)重型汽车轮边减速器多以行星齿轮为主,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瑞典、俄罗斯和美国等,对行星齿轮传动的研究、生产和应用都十分重视,在传动性能、传递功率、结构优化、转矩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发展比较快且取得一定科研成果的是在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方面。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对制造业的扶持和资金的投入以及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机械科技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以及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在行星齿轮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等方面取得了~定的研究成果,在行星齿轮传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和方程方面的研究是国内两个关于行星齿轮传动动力学的代表,他们的研究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把许多技术应用于实际当中。与此同时,现代优化设计理论也应用到行星齿轮传动技术中,根据不同的优化目标,通过建立轮边减速器行星齿轮数学模型,产生了多种优化设计方法。在已经取得的成果中,有针对行星轮均载机构和功率分流方面的优化设计,有针对行星齿轮传动啮合效率、结构性能、体积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有专门针对如重型汽车轮边减速器行星传动机构齿轮模态优化设计,有针对行星机构噪声、振动、固有频率特性研究,这些成果的研究有利于提高了工程技术人员对行星传动技术的认识。在新理论和新数学计算方法出现的同时,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方法也随着更新,比较新的研究成果:有可靠性工程理论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遗传算法在行星齿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模糊数学在行星齿轮优化设计中的应用,有可靠性工程理论在优化设计中的应用,基于可靠性工程的理论通过引入强度可靠性系数方程来进行优化设计。这些新的设计理论和新的设计方法将许多设计理论概念和研究成果应用到优化设计中,对行星齿轮传动优化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 (2)对于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方面,目前国外已经广泛采用了CAD/CAE/CAM一体化的设计方法,这是一种面向零件的参数化的3D实体模型

课程设计二级展开式斜齿轮减速器的设计

机械基础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名称: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 学院: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机械三班 指导老师: 王翔(老师) 学号: 201106040322 姓名: 陈建龙 完成时间: 2014年1月11日 评定成绩:

目录一课程设计书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过程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2. 电动机的选择 3.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4.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5. 设计V带和带轮 6. 减速器内齿轮传动设计 6.1高速级齿轮的设计 6.2低速级齿轮的设计 7.滚动轴承和传动轴的设计 7.1输出轴及其所配合轴承的设计 7.1中间轴及其所配合轴承的设计 7.1输入轴及其所配合轴承的设计 8. 键联接设计 9. 箱体结构的设计 10.润滑密封设计 四设计小结 五参考资料

二 设计要求 题目: 工作条件:双班制工作,有轻度振动,小批量生产,单向传动,轴承寿命2年,减速器使用年限为6年,运输带允许误差5%+- 三 设计过程 题号 运输带有效应力 (F/N ) 运输带速度 V (m/s ) 卷筒直径 D (mm ) 已知数据 9600 0.24 320 1.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 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 带设置在高速级。 其传动方案如下: η2η3 η5 η4 η1 I II III IV Pd Pw 传动装置总体设计图

悬浮均载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系部汽车与交通工程学 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教授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是否外聘□是■否 题目名称悬浮均载行星齿轮减速器结构设计 一、课题研究现状、选题目的和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和汽车工业都在软件和硬件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工程机械车辆,它广泛应用于建筑、水利、矿山、筑路、港口、军事建设等工程之中。作为重要工程车辆之一的工程牵引车,它的的历史几乎与交通工具上采用机械动力一样历史悠久。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牵引车在港口、铁道、矿山等部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冲击压路机以其良好的压实性能正逐渐被施工部门所接受。 行星齿轮传动的减速器在减速器行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由于行星齿轮传动采用功率分流,由数个行星轮承担载荷,采用合理的内啮合传动。与定轴传动相比,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承载能力大和效率高之优点。行星齿轮传动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动型式,它与普通定轴齿轮传动相比有承载能力大、体积小、效率高、重量轻、传动比大、噪声小、可靠性高、寿命长、便于维修等优点,通过行星传动可以把能量由一根主动轴传给若干根从动轴,这些从动轴角速度的关系在工作时可变化。 由一系列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称齿轮机构或轮系,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传动形式之一。根据轮系运转时各齿轮的几何轴线相对位置是否变动,可将轮系分为下列几种基本类型: 1、定轴轮系 当轮系运转时,若组成该轮系的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是固定不变的,称为定轴轮系或普通轮系。 2、周转轮系 当轮系运转时,若组成轮系的齿轮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着另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回转者,称为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的组成: (1)行星轮

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减速器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篇一: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减速机设计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由于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在老师的谆谆教导,和同学们的热情帮助下,使我找到了信心。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当中的每一天都是很累的,其实正向老师说得一样,机械设计的课程设计没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有那么简单,你想copy或者你想自己胡乱蒙两个数据上去来骗骗老师都不行,因为你的每一个数据都要从机械设计书上或者机械设计手册上找到出处。虽然

种种困难我都已经克服,但是还是难免我有些疏忽和遗漏的地方。完美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才是最重要的。 在社会这样一个大群体里面,沟通自然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如何协调彼此的关系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体会.在实习设计当中依靠与被依靠对我的触及很大,有些人很有责任感,把这样一种事情当成是自己的重要任务,并为之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不断的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而有些人则不付出劳动的成果的彰显,那是自己辛苦过程的体现.这种不断上进,认真一致的心态也必将导致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做的很完美,有位那种追求的锲而不舍的过程是相同以为然,总觉得自己的弱势…..其实在生活中这样的事情也是很多的,当我们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所采取的具体行 动也是不同的,这当然也会影响我们的结果.很多时候问题的出现所期待我们的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心态,而不是看我们

过去的能力到底有多强,那是一种态度的端正和目的的明确,只有这样把自己身置于具体的问题之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 在这种相互协调合作的过程中,口角的斗争在所难免,关键是我们如何的处理遇到的分歧,而不是一味的计较和埋怨.这不仅仅是在类似于这样的协调当中,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有这样的处理能力,面对分歧大家要消除误解,相互理解,增进了解,达到谅解….. 课程设计也是一种学习同事优秀品质的过程,比如我组的纪超同学,人家的确有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确实他在学习上取得了很多傲人的成绩,但是我所赞赏的还是他追求的过程,当遇到问题的时候,那种斟酌的态度就值得我们每一位学习,人家是在用心造就自己的任务,而且孜孜不倦,追求卓越.我们过去有位老师说得好,有有些事情的产生只是有原因的,别排放管应与大气相通,且不应安装任何阀门。请注意,不要将此排入口连接在

减速器课程设计总结

课程设计总结 三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紧张而又充实,有烦恼也有喜悦!这是我们的第一次独立设计,虽然和实际工作中的设计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对于我们的能力的提升仍然有很大的帮助,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对于设计也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体会。 对于这次设计,感触最深的就是我们缺少对设计的整体把握。由于我们本身对机器接触的比较少,对设计也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经验,很多实际中应注意的问题,我们都没有考虑到。比如在螺栓的装配,当时在画图时,画的螺栓是从下面往上面装,其实,螺栓的长度,已经大于下面留的安装空隙了,实际装配时根本装不上去,只有重新改为从上面向下面装了。其实老师也讲过这样的问题,但是在设计中,我们确实没考虑到位。刚开始设计的时候,我们没有清晰的设计思路,感觉无从下手,相信每个设计初学者都有这样的体会,但当设计一展开,一步一步做下去,到设计完成也是水到渠成了。 我们组是三个人,组员也都很卖力,前几天主要是计算,先是根据原始数据算出各个轴的转速、功率、扭矩,再来选择电动机,然后算设计计算齿轮、轴、轴承以及联轴器等。在设计中每个部分都是紧密联系的,组员一定要相互沟通。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是比较顺利,电动机的选择我们一起努力计算,很快就完成了。接下来,我们三个人,每人算一根轴,每人算一对齿轮,效率也挺高的。我们组在分工合作方面做的非常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大家做出的数据都放在一起,彼此交流自己的设计进程,遇到问题,一起讨论攻破难点,共同确定一些关键尺寸,使我们的设计实现最好的配合。有点麻烦的感觉就是箱体了,因为这个不能单单是算的,要边画边算,边算边改。其实轴在前期的设计中也不是很准确,在画图的过程中,也需要改,但是如果在前期的计算中和组员交流的比较好,轴的改动也不会很大。就是箱体,要根据整体布局来设计,螺钉长度和位置,有时候会发生干涉,很难发现。我们组的较大的轴承端盖螺钉位置和箱体螺栓位置就出现了问题,刚开始也没发现,也没有去注意这个问题,当画一个剖视图的时候,结果才发现这两个螺栓发生了干涉,只有叹口气,再去改了。还是考虑的太不周全了。 关于课本上老师讲过的东西还不错,像轴承端盖与罩杯,罩杯与机壁间的垫片,轴承端盖与轴承间的间隙,加工面与非加工面的区别等,也都注意到了。有的地方局部剖视做的还不是太好,有的不是很必要却画上了,有的必要则是没画,都是后来才补上,以后都得注意。刚开始的时候,最基本的沉槽都没注意,也都是后来补上的,以后也得提前考虑。 在设计中最令人头疼的就是画好的图突然发现了错误。当你看着你自己费了那么多心血画出的漂亮图纸,实在不忍心擦掉,哪怕只有一点,哪怕只有几根线条,尤其是加深过的,就更悲催了,好像一个美人脸上突然长了一道疤痕,大煞风景,让人很是无奈,以后一定得把草图搞好,什么都考虑周全了再加深。 在最后的尺寸标注上,也遇到一点问题。刚开始标准记得不是很清楚,一些细节没注意到,后来才又仔细查了标准才完善了尺寸标注。比如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主要有五条,一是配合尺寸,二是相对位置尺寸,三是安装尺寸,四是外形尺寸,五是其他重要尺寸,公差也是查了才标。零件图的尺寸标注就比较复杂一点,一些细节只有照着图册来标了。但是,我们最后还是漏掉了一个重要的尺寸,装配图上中心距的极限偏差,经老师的提醒才知道,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尺寸,一

减速器实验报告

《减速器拆装》实验项目教学大纲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与观察,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2、通过减速器的结构分析,了解如何满足功能要求和强度、刚度要求、工艺(加工与装配)要求; 3、通过对减速器中某轴系部件的拆装与分析,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等;观察与分析轴的工艺结构。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 2、观察、了解减速器附件的用途,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等; 3、熟悉减速器传动轴上个零件的安装拆卸顺序、定位、轴向周向固定; 4、了解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传动中齿轮的齿数,并计算出传动的传动比。 三、主要仪器设备 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等; 2、游标卡尺、活动扳手、钢直尺、手锤等工具;学生自备铅笔、草稿纸等。 四、考核方式及要求 实验操作与实验报告。 六、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机械设计》,韩泽光郝瑞琴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8。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张国海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10。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杜雪松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1。

减速器拆装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减速器的拆装与观察,了解减速器各部分的结构,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2、通过减速器的结构分析,了解如何满足功能要求和强度、刚度要求、工艺(加工与装配)要求; 3、通过对减速器中某轴系部件的拆装与分析,了解轴上零件的定位轴系与箱体的定位方式、轴承等;观察与分析轴的工艺结构。 二、实验所用的工具、设备、仪器 1、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等; 2、游标卡尺、活动扳手、钢直尺、手锤等工具;学生自备铅笔、草稿纸等。 三、实验内容 1、了解铸造箱体的结构,减速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减速器结构 1-箱体 2-螺塞 3-油尺 4-轴承盖 5-起盖螺钉 6-定位销 7-调整垫片 8-检查孔盖 9-通气器 10-箱盖 11-吊环螺钉 2、观察、了解减速器附件的用途,结构安装位置的要求等; 3、测量减速器的中心距,中心高、箱座下凸缘及箱盖上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筋板厚度、齿轮端面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大齿轮顶圆与箱体底壁之间的距离、轴承内端面至箱内壁之间的距离、传动中齿轮的齿数,并计算出传动的传动比。 四、实验步骤 1、拆卸:仔细观察减速器外部结构;拆卸箱盖。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_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含全套图纸)

课程设计报告 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减速器 姓名: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06年6月29日 一.设计题目

设计一用于卷扬机传动装置中的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轻微震动,单向运转,在室常温下长期连续工作。卷筒直径D=500mm,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10000N, 卷筒 效率5 η=0.96,运输带速度0.3/ v m s =,电源380V,三相交流.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 1. 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 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3. 确定传动方案:考虑到电机转速高,传动功率大,将V带设置在高速级。其传动方案如下: 三.选择电动机 1.选择电动机类型: 按工作要求和条件,选用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封闭型结果,电压380V,Y 型。 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 电动机所需的功率为: W d a P P= η KW 1000 W FV P= KW 所以1000 d a FV P= η KW 由电动机到运输带的传动总功率为 1 a 42 2345 η=η?η?η?η?η 1 η—带传动效率:0.96

2η—每对轴承的传动效率:0.99 3η—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0.96 4 η—联轴器的传动效率:0.99 5 η—卷筒的传动效率:0.96 则:4210.960.990.960.990.960.79a 422345η=η?η?η?η?η=????= 所以 94650.3 3.8100010000.81 d a FV p η= ?==?KW 3.确定电动机转速 卷筒的工作转速为 6010006010000.3 11.46 500V n D ???= ==∏∏?r/min 查指导书第7页表1:取V 带传动的传动比2i =~4带;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比840i =~减速器,所以总传动比合理围为16160i =~总,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围是: n n i =?=(16~160)?11.46=183~1834 总卷筒电机r/min 符合这一围的同步转速有750、1000和1500r/min 。 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有三种适用的电动机型号,因此有四种传动比 方案比较适合。因此选定电动机型号为Y132M1-6,其主要参数如下;

减速机设计开题报告

北京联合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圆锥-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及其运动虚拟 专业:指导教师: 学院:学号: 班级:姓名: 一、课题任务与目的 (一)、主要任务 圆锥-圆柱齿轮传动的设计及其运动虚拟,主要设计任务是:1.理论设计计算;2.通过二维草图生成若干个三维零件图;3.将所有零件按正确的装配关系装配成整机;4.应用SolidWorks虚拟技术完成整机的运动模拟。 (二)、课题目的 1、通过计算完成轴、齿轮、轴承、键等零件的强度、疲劳计算。 2、使用SolidWorks 绘制三维零件图。 3、有零件图生成三维装配图。 4、使用SolidWorks软件生成AVI格式运动演示动画。 二、调研资料情况 齿轮是现代机械传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防机械到民用机械,从重工业机械到轻工业机械,无不广泛的采用齿轮传动。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对于齿轮的需要显著增加。因此,多快好省精的生产齿轮,便成为发展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环节。 齿轮,为常用的机械元件,一向广泛的被运用在机械的传动装置中。齿轮,能有如今般的广范普及,其主要理由为:传动马力的范围很广。小至钟表用齿轮,大至船舶涡轮机用的大型齿轮。能确实传动动力。能选配齿数组合,获得任意且正确的回转比。可经由增减齿轮组合数,适当的改变各轴间的相互关系位置。可使用在,平衡轴、直交轴、错交轴等多种轴间传动。(出自中国齿轮网)减速器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扭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出减速器额定扭矩。速同時降低了负载的惯量,惯量的减少为减速比的平方。一般的减速器有斜齿轮减速器(包括平行轴斜齿轮减速器、蜗轮减速器、锥齿轮减速器等等)、行星齿轮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行星摩擦式机械无级变速机等等。 减速机的工作原理:根据减速机的种类不同各有差别,目前性能比较好的要

机械设计减速箱课程设计报告书

减速器设计说明书 系别: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目录 一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步骤 (1) 二传动装置总体设计方案 (1) 2.1传动方案 (1) 2.2该方案的优缺点 (1) 三选择电动机 (2) 3.1电动机类型的选择 (2) 3.2确定传动装置的效率 (2) 3.3选择电动机容量 (2) 3.4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3) 四计算传动装置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 (4) 4.1电动机输出参数 (4) 4.2高速轴的参数 (4) 4.3中间轴的参数 (4) 4.4低速轴的参数 (5) 4.5工作机的参数 (5) 五普通V带设计计算 (5) 六减速器低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9) 6.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9) 6.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0) 6.3确定传动尺寸 (12) 6.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13) 6.5计算齿轮传动其它几何尺寸 (15) 6.6齿轮参数和几何尺寸总结 (15) 七减速器高速级齿轮传动设计计算 (16) 7.1选定齿轮类型、精度等级、材料及齿数 (16) 7.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 (17) 7.3确定传动尺寸 (19) 7.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20) 7.5计算齿轮传动其它几何尺寸 (22) 7.6齿轮参数和几何尺寸总结 (22) 八轴的设计 (23)

8.1高速轴设计计算 (23) 8.2中间轴设计计算 (29) 8.3低速轴设计计算 (35) 九滚动轴承寿命校核 (41) 9.1高速轴上的轴承校核 (41) 9.2中间轴上的轴承校核 (42) 9.3低速轴上的轴承校核 (43) 十键联接设计计算 (44) 10.1高速轴与大带轮键连接校核 (44) 10.2高速轴与小齿轮键连接校核 (45) 10.3中间轴与低速级小齿轮键连接校核 (45) 10.4中间轴与高速级大齿轮键连接校核 (45) 10.5低速轴与低速级大齿轮键连接校核 (45) 10.6低速轴与联轴器键连接校核 (46) 十一联轴器的选择 (46) 11.1低速轴上联轴器 (46) 十二减速器的密封与润滑 (46) 12.1减速器的密封 (46) 12.2齿轮的润滑 (47) 12.3轴承的润滑 (47) 十三减速器附件 (47) 13.1油面指示器 (47) 13.2通气器 (47) 13.3放油塞 (48) 13.4窥视孔盖 (48) 13.5定位销 (49) 13.6起盖螺钉 (49) 十四减速器箱体主要结构尺寸 (49) 十五设计小结 (50) 参考文献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