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教案设计

丰子恺教案设计
丰子恺教案设计

漫然画家手优哉师者心

-------丰子恺漫画欣赏

浙江省绍兴市春晖中学董妍

教学理念:

1、现行大纲把美术课程定性为“艺术文化课程”,有意强调了中小学美术课的素质教育特征,加强了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以有效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为指归。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因此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丰子恺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艺术家中具有代表性,其人格魅力堪为楷模。本课例是对高中美术教材绘画模块第三单元:不同绘画种类的学习与实践,《漫画》一课中知识的展开和延伸。通过欣赏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至性真情,从他充满诗意的漫画中读到丰富的人文内涵,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学会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漫画作品。

2、《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丰子恺先生是我校早期艺术教师,春晖更是他漫画创作的摇篮,这是春晖中学校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3、漫画是今日学生最喜欢的美术形式,但当今的漫画作品越来越趋于庸俗化,甚至携带了很多的不健康因子,需“正本清源”,“子恺漫画”无疑是漫画中的经典,加以欣赏评述可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不失为实施人格教育之一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漫画创作的意境美,体验优秀漫画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两次尝试画漫画,再从看、读、品、悟中认识和了解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画如其人的大师风范。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漫画欣赏,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感悟艺术家高尚的画品与人品,提升学生对古今中外漫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

介绍丰子恺的漫画创作,使学生了解子恺漫画的语言特色,品读充满诗意的内涵,进而感悟画如其人的大师风范,提升学生的漫画审美品位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

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对漫画体验的兴趣和多角度的感悟子恺漫画特点。

教学准备:

相关的多媒体图片资料、小书签。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课前交流。

2.丰子恺与白马湖。

【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出示五四运动后的春晖全景照片。师生一起来重温他当年走过的路。教师画的驿亭小站通往春晖中学的水彩画和照片依次展现在大家面前,拉近师生与大师的距离。】

揭示课题:《漫然画家手优哉师者心》。

朱光潜:“他从头至踵,浑身都是艺术家。”

【引用名人名言更具信服力。】

二、新授:

㈠、漫画柳燕情暖人间

丰子恺:“昔年我住在白马湖上,看见人们在湖边种柳,我向他们讨了一小株,种在寓屋的墙角里。”

【引用艺术家原话更显真实】

1.子恺漫画开山之作

欣赏:《经子渊先生的演讲》

教师:小杨柳屋,漫画事业的摇篮

·读子恺漫画:随意“写”出的画

丰子恺:“漫画二字,望文生义,漫,随意也。凡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漫画。”(艺术家对漫画的初定义)

▲第一次体验漫画——清静的热闹

听阿宝回忆:“夏天的夜晚,好友三五人聚在一起喝茶闲谈,观赏新月,直至深夜。

教师:请你用简练的线条“写”出人散后的清静。”

学生:第一次体验,按照主题简单勾画。

【教师准备“小杨柳屋画笺”纸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感受漫画特有的表现形式。】

师生互动:学生画漫画、说创意;教师展示、点评。

欣赏:《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学生:感受子恺漫画中的诗意美。

2.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欣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教师:黑板板书。

【引导学生从眼、耳、鼻、嘴方面全方位的欣赏这幅作品,充分感受子恺漫画整体布局的和谐统一与各种形式美相得益彰。】

·品子恺漫画:“意”动的心

丰子恺:“漫画是简笔而注重意义的一种绘画,意义是漫画的灵魂。”(艺术家对漫画的再定义)

▲第二次体验漫画——热闹中的清静

教师:学习子恺漫画的风格,试着画你生活中热闹的清静。

学生:第二次体验。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领会漫画是思想美与造型美相融合的综合艺术。】3.众生相

幽默中的大智慧——儿童相。

欣赏:《阿宝赤膊》、《锣鼓响》。

·品子恺漫画:笔为意“奴”

丰子恺:“作画意在笔先,神在言外。只要意到,笔不妨不到;非但笔不妨不到,有时笔到了反而累赘。”

人文情怀——学生相

酸甜苦辣——社会相

㈡、仰望缘缘生命诗意

1、春来怒抽条。

2、护生既护心。

【从“小家”到“大家”的引申来升华学生的爱人、爱家、爱国情怀,懂得只有用爱支撑的艺术才是经典的。】

三、总结:

·悟子恺漫画:(视频同时呈现)

1.笔墨简洁、短小精悍、形神兼备。

2.诗书画相得益彰,表现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意境美

3.来自生活,题材多变,真实生动。

4.有童心、有谐趣、有至性深情的流露、有悲天悯人的意味。

5.他的画品就是他人品的表现。

四、延伸:

结束语: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和丰子恺一样,漫画你的人生、你的世界!

丰子恺漫画欣赏学案

漫然画家手优哉师者心 -------丰子恺漫画欣赏学案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董妍 教学理念: 1、现行大纲把美术课程定性为“艺术文化课程”,有意强调了中小学美术课的素质教育特征,加强了美术教学的人文色彩,以有效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陶冶高尚情操和完善人格为指归。在美术教学中创设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因此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丰子恺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人文精神在中国艺术家中具有代表性,其人格魅力堪为楷模。本课例是对高中美术教材绘画模块第三单元:不同绘画种类的学习与实践,《漫画》一课中知识的展开和延伸。通过欣赏丰子恺的漫画作品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会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至性真情,从他充满诗意的漫画中读到丰富的人文内涵,净化学生的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格,学会从多元的文化背景中去理解漫画作品。 2、《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丰子恺先生是我校早期艺术教师,春晖更是他漫画创作的摇篮,这是春晖中学校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3、漫画是今日学生最喜欢的美术形式,但当今的漫画作品越来越趋于庸俗化,甚至携带了很多的不健康因子,需“正本清源”,“子恺漫画”无疑是漫画中的经典,加以欣赏评述可提高学生的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不失为实施人格教育之一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感受漫画创作的意境美,体验优秀漫画的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两次尝试画漫画,再从看、读、品、悟中认识和了解丰子恺漫画的艺术特色,感悟画如其人的大师风范。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漫画欣赏,使学生感受美的熏陶,感悟艺术家高尚的画品与人品,提升学生对古今中外漫画的认识和欣赏能力。

忆儿时(节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518758921.html, 忆儿时(节选) 作者:丰子恺 来源:《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小学版》2019年第13期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的祖母在世时发生的事。我的祖母是一个豪爽且善于享乐的人,每到良辰佳节定会过得很隆重,养蚕也会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因为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可因她是真心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最喜欢的时候便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都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便跟了去吃桑葚。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经很紫很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完饭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葚,跟着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可以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在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把我抱起来,不许我再走。可是,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儿也不怕,乐趣十足,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仍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人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便会感到十分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的时候,热闹的气氛又会回来。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那时正是辛苦却有希望的时候,应该尽情享用这点心,都毫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每天无功受禄地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一件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的。我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軟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用油炒一炒,相当好吃呢!”然而我始终不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吃的缘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热闹氛围。 (有删改) 【阅读感悟】 文章将我们带进养蚕的时空中。开篇便写祖母“是一个豪爽且善于享乐的人”“养蚕并非专为图利”,而是“喜欢这暮春的点缀”。如此别具一格的祖母,自然让家庭有着别样的乐趣。除了对养蚕事件的描写外,作者更多地描写了自己的玩和吃:玩——“走跳板”让人迷恋不已,“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足见其多,“又很低,走起来一点儿也不怕”足见其安全,因而“常 常失足翻落在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足见其“危险”,吃——吃桑葚、枇杷与软糕。这些事件的描述展现出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无穷,读来饶有趣味。

丰子恺漫画欣赏

丰子恺漫画作品欣赏 作者简介: 丰子恺,原名丰润,浙江桐乡人。 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 漫画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他独特 的漫画作品影响很大,深受人们的 喜爱,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 艺大师。 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 事、美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中国 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 长等职。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 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1914年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他称李叔同为“爸爸”,夏丏尊为“妈妈”,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曾写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1917年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 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1924年,与友人创办立达学园。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李叔同 丰子恺 先生

其后,他的画作在《文学周刊》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职于 上海艺术大学。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1937年编成《漫画 日本侵华史》出版。1939年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1942年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1943 年起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1946年返上海。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1952年后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上 海分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供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忆儿时》教案 冀教版

7.忆儿时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掌握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和词语,了解现代画家和散文家丰子恺,准确把握文中表现出的作者情感和形象。品味作者刻画人物本色天成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然后合作探究研读课文,赏析课文语言。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本文展现出的纯朴无邪的童真和童趣,理解作者既有沉湎与神往,又有悲悯与忏悔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准确概括每个故事的内容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进而通过分析文章记述的故事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和形象。 3.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自主搜集自己喜欢的描写语句,赏析学习本文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一个人最幸福的就是童年时光,童年是快乐的,童年是无邪的,童年也是幼稚的,甚至做过许多傻事,但童年永远是我们最深沉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我国现代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一起穿越时空回到他的童年,看看他的的童年都发生了怎样的趣事。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请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蚀.(shì)本点缀.(zhuì)姊.(zǐ)妹桑葚.(shèn)轧.(zhá)脱囡.囡(nān)寂寥.(liáo)杀虐.(nǜe)赦.(shè)免忏.(chàn)悔 晚酌.(zhuó)盛.(chéng)饭抉剔.(tī)蟹螯.(áo)茹.(rú)素 相偕.(xié)叮嘱.(zhǔ)渔樵.(qiáo)煽.(shān)惑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并选择词语造句。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忏悔:佛教仪式。原为对人坦白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后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宗教仪式。 煽惑:煽动蛊惑。蚀本:亏本。茹素:吃素。 抉剔:搜求挑取。 更深人静:夜没有人声,非常寂静。 3、请学生谈谈自己通过查资料对作者丰子恺的了解。 丰子恺(1898-1975),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浙江崇德(现属桐乡)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绘画。1921年东渡日本,学西洋画。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著有画册《子恺漫画选》,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三、听配乐朗诵或老师范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本文是一片回忆性散文) 2、文章一开头就说“我回忆儿时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这三件事各是什么事?可以用 原文语句回答。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发表于:2012年08月16日 12:39 0 原文地址:丰子恺漫画欣赏(一)作者:晰匀 丰子恺漫画欣赏(一) 丰子恺(1898.11.9-1975.9.15)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漫画家、文学家和美术、音乐教育家。从1925年开始,丰子恺先生在刊物上发表漫画,在郑振铎任主编的上海《文学周报》上冠以“子恺漫画”的题头连载他的作品,自此,我国绘画史上,漫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出现。而子恺漫画也不胫而走,受到公众的喜爱。 生活无一不可以成为丰子恺的漫画题材,用他自己的话

便是“日常所见的可惊可喜可悲可哂之相”,一时兴到之寥寥数笔便揭人生百态。俞平伯赞其漫画“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怀”;朱自清评其漫画是“一首首带核的小诗”;其文更是激情性灵、真情流露。 丰子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修养,使他的漫画情趣盎然,富有哲理却又平易近人,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子恺漫画”问世以来,风靡至今,并远播海外。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幅画引用了清代诗人高鼎的诗《村居》,把我们带到春天的田野里放起了风筝: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这是一首清新明丽,生气盎然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大好春光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景,写得生机盎然:青草、黄莺、蓝天、绿堤、碧柳、白烟,作者虽没有直接让浓墨艳彩沾其

笔端,但春之色彩跃入眼帘。草之“长”,静态中显生机;莺之“飞”,动态里传声韵;“拂”与“醉”,明写杨柳摇曳之姿,暗含春风荡漾之意,为下面写“纸鸢”作准备,同时也是诗人春日心境的形象写照。后两句写人,写得朝气蓬勃:诗人选取天真活泼的孩子来表现人们在春光中的活动。着一“早”字,可见“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注一“忙”字,写出了儿童那种急于玩耍的心理和神态,一群可爱的孩子就仿佛在读者眼前,他们追逐、跳跃、欢呼,那村头、田间、路旁、河滩,到处是他们的影子,天空中,各种风筝随风飘荡,红的、黄的,蝴蝶形、蜻蜓式、老鹰样,不一而足。短短四句诗,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精神爽然。 幻灯播放 画廊东畔绿窗西,斗草寻花又捉迷 这幅画引用了南阜山人之作《小娃诗再效前体》: 画廊东畔绿窗西,斗草寻花又捉迷。 袖里偷来慈母线,一勾小袜刺猫蹄。

缘缘堂随笔名著练习题(含答案))

1、我们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曾经学过丰子恺的哪篇课文____。 2、丰子恺先生认为世间人与人的关系,最自然最合理的莫过于()关系。 A.夫妻 B.朋友 C.师生 D. 父子 3、丰子恺把世间比作一个极大极复杂的网,大大小小的一切事物,都被牢结在这网中,以至于永远不能看见世界的真相。他想找一把剪刀,把这个网剪破,然后看到世界的真相。这把剪刀是___和____。 4、丰子恺在散文《忆儿时》中,回忆了儿时三件不能忘却的事:___、___和钓鱼。 5、丰子恺一生中有两位老师对他影响极大,一位是夏丏尊,另一位是___。 6、在《立达五周年纪念感想》一文中,丰子恺回忆了与友人创办立达中学的艰 辛过程,特别表达了对创办人之一的___的敬佩之情和惭愧之心。 7、在照相和绘画中,作者认为___就是美。 8、在《楼板》一文中,“_________”这句话形象地揭示了 繁华都市里人与人之间的淡漠。 9、在《渐》一文中,作者认为“渐”的本质是“___”。 10、“苦患的时候——例如前年的兵灾——他站在前面;享乐的时候——例如 开同乐会——他退在后面。”这里的“他”是指___。 11、“瞻瞻吃西瓜,宝姐姐吃西瓜,软软吃西瓜,阿韦吃西瓜。”这首诗中的瞻 瞻、宝姐姐、软软和阿韦是作者的4个儿女,他们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序依次是___、___、___、___。 12、《从孩子得到的启示》、《华瞻的日记》、《儿女》等作品都表达了作者对_ __的歌颂。 13、在作者对儿时养蚕的回忆中,开心的是能无功受禄地吃到点心:___ 和软糕。 14、七娘娘每年来我家做丝,她的左手小指有个明显的特征是___。 15、每年中秋赏月之乐的中心是吃蟹,___吃蟹很风雅。他不喜欢吃羊、 牛、猪肉,喜欢吃鱼虾,尤其是蟹。 16、我的钓鱼技术是___教我的,钓鱼的饵料除了蚯蚓,还有___ 和___。 17、和华瞻青梅竹马很要好的小女孩是___。 18、“爸爸身上披一块大白布,垂头丧气地朝外坐在椅子上,一个穿黑长衫的麻 脸的陌生人,拿一把闪亮的小刀,竟在爸爸后头颈里用劲地割。”这一幕居然把华瞻吓哭了,孩子不知道爸爸是在___。 19、“这块肉忽然动起来,胸部一跳,四肢同时一撑,宛如垂死的青蛙的挣扎。” 这不是一块肉,这是一个生灵,一个人,因为他母亲为他而受难,所以叫他___。20、人生如梦,梦中的我是“___”,不要沉湎于虚幻的梦中,要常常寻 找“___”的存在。 21、艺术的三昧境:要统一,又要___;要规则,又要___;要不 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___。 22、“他是过午不食的,晚上睡得很早,差不多同太阳的光一同睡着,一向不用

《忆儿时》教学设计

《忆儿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难以忘却的儿时往事。细细体味朴素自然的语言。 2.通过朗读,学习围绕中心选择典型事件的方法。 3.体会作者对童年既怀念又忏悔的复杂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诵读、开放性表述等方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通过换词比较、选词填空、揣摩推敲等方法体会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作者表达感情。 2.怎样理解作者表达的忏悔之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童年是充满纯真和情趣的时光,也是令人留恋和难以忘怀的时光。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挥手告别了童年,但童年的往事,却总也挥之不去,萦绕心头,成为我们记忆星空里那一颗颗闪亮的小星星。今天,老师就要领着大家,一起来摘星星——学习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的童年回忆《忆儿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本文作者丰子恺:漫画家、作家、翻译家、美术教育家。1925年开始文学创作并发表漫画。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后出版有《丰子恺文集》。(出示教学目标) 二、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解决文中字词。 点缀(zhuì)轧(zhá)脱囡囡(nān)杀虐(nǜe)抉剔(tī) 蟹螯(áo)煽(shān)惑叮嘱(zhǔ)渔樵(qiáo)

2.思考:文中讲了哪三件事养蚕、吃蟹、钓鱼 3.通过这三件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一方面表达了对儿时趣事的神往和怀念,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儿时趣事的遗憾和忏悔。三、精读赏析 老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本文写的第一件事“养蚕”。 思考:1、这一部分写了我的哪三件乐事走跳板,吃点心,陈设的变化; 2、我是怎样走跳板的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比喻,写出了养蚕之多)你能想象出一个什么样的小孩站在你面前(顽皮,天真)“我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大人生气吗有没有挨罚“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这说明了什么祖母很宠爱我。我上有6个姐姐,全家人都很宠爱我。 3、“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这里“非常的空气”怎么理解 “非常的空气”既指家里“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也指孩子“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这是弥漫在家中的忙碌、快乐的气氛,大人忙小孩乐,用具的变换、食物的自由取食都给孩子带来新奇感,小孩喜欢热闹。轻松和自由的心情用“只是”“非常”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难怪“收拾丝车”时“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寥落”。 4、我和祖母在养蚕这件事上的乐趣一样吗不一样。因为祖母养蚕是为了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使晚年生活变得有趣,有意义,而我养蚕是为了采桑葚,走跳板,为了玩和吃。 5、作者回忆儿时养蚕,有什么感想文中“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表现作者怎么样的情感 表现作者善良慈爱的思想情感。 这一部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充满着时过境迁的感伤和对已逝亲人的怀念之情。 “七岁上祖母死了”,“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这些都给我的童年生活染上了一层悲剧色彩,祖母去世使家里失却了喧腾热闹的气氛,父亲早逝,9岁便失去父爱,独木难支的母亲无力养活大群子女,在作者从童年到青年、中年的二十几年的成长经历中,五个姐弟先后死亡,读出作者对离世亲人的无限伤怀、辛酸的感情,也有对幸福儿时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一) 丰子恺先生的文学作品就如同他的画一样,质朴,简洁,让人可以洞悉一切。《忆儿时》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选》,是一篇很真实无华,却异常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不过,对于作者“杀生取乐”的看法,确实也有一些争议的地方。人们和动物共生共存,人类离不开动物,动物也离不开人。大自然的生生不息,有些动植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确实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在我看来,我是绝对不敢杀生的,也不敢看别人杀生,但在品尝美食的时候,我也并不会联想到这些鲜血淋漓的场面。所以,有些事情不用太过在意,更不用忏悔。站在人类的角度,食各种生物

是生命得以延续的保证,而站在动物们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许这也是动物对于人类的一种回报方式吧。当然,对于一些时时相伴的动物,因朝夕相处与人类产生了感情,那么消灭它们将是一种残忍的行径,此时,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也已升级到了朋友的关系,彼此依靠、相互依存才是最好的结果。 忆儿时丰子恺读后感(二) 这篇散文是丰子恺写的,选自《丰子恺作品精逊,是一篇很质朴,很感人的文章。丰子恺回忆儿时,说有三件事不能忘却,一是养蚕,二是中秋赏月,三是钓鱼。养蚕主要为了纪念祖母,这是一个良辰佳节,祖母将“养蚕”也大规模地举行,作者看着祖母、诸姐……后来祖母去世了,养蚕也不再继续;中秋赏月是跟着父亲、姐姐一起吃蟹,父亲最爱吃蟹,再配上一壶酒就更不错了,我和姐姐也很享受这一晚的宁静;钓鱼是好朋友王囡囡教“我”的两个小伙伴在一起互相关照,很开心。三件事都让作者难以忘怀。然而,在文章结尾他说:“我的黄金时代很短,可怀念的又只有这三件事。不幸而都是杀生取乐,都使我永远忏悔。”作者很有爱心,对动物有怜悯之情,他也很淳朴,很善良,和小伙伴很友好。 感悟:在《忆儿时》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童真而温润有情的童年丰子恺。也看到了一个敦厚、仁爱、有一颗恙悲心的丰子恺。文章中透射出他关于生命关于世界的看法:生命是平等的,生死是自然的,孩子是最纯真的。以一颗孩童般的心。真诚的对待世间万物,把名利置于身外,用一颗平常心,淡然的面对人生。生命的意义就在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忆儿时》练习冀教版剖析

《忆儿时》 基础练习 1.给黑体字注音 蚀(shì)本点缀(zhuì)姊(zǐ)妹桑葚(sh an)轧(zhá)脱 囡囡(nān)寂寥(liáo)杀虐(nǜe)赦(sha)免忏(chàn)悔 晚酌(zhuó)盛(ch?ng)饭抉剔(tī)蟹螯(áo)茹(rú)素相偕(xi?) 叮嘱(zhǔ)渔樵(qiáo)煽(shān)惑 2.解释下列词语 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忏悔:佛教仪式。原为对人坦白自己的过错、求容忍宽恕之意。佛教制度规定,出家人每半月集合举行诵戒,给犯戒者以说过悔改的机会。后成为专以脱罪祈福为目的的宗教仪式。煽惑:煽动蛊惑。 蚀本:亏本。 茹素:吃素。 文本练习 语文阅读理解--丰子恺忆儿时 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帮每年在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甚已和紫而甜了,比杨梅她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采了一碗桑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默守护,那里不许小孩子们吵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捧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以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

忆儿时读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忆儿时读书心得 篇一:忆儿时读书报告 《忆儿时》读后感 对于我来说,读散文是很乏味的,尤其是在心境很浮躁的情况下,但是读丰子恺的文章却很少会有这样的感觉。首先,他的每篇散文篇幅都很简短,文中的每句话都是经过精简的,已经不能再去掉其中任何一个字,整篇文章没有浮华臃肿的段落,叙事极为清晰,条理;其次,语句很通俗,不会让人纠结于个别字句的意思而影响到情绪,就像一个老人坐在你面前娓娓诉说着自己的故事,通俗易懂却不落俗套,没有咄咄逼人的说教,只是让人在读过之后有一点思考,一丝回味。 在《忆儿时》中,作者讲述了儿时的三件事:养蚕,吃蟹和钓鱼。而这三件事是作者不能忘却的,一方面,这些事是儿时快乐时光的缩影,让作者无比的留恋和追忆;另一方面,作者以成年人的眼光和思维再无看这些童年时曾带给他无尽欢声笑语的事情时,又感到自责和愧疚,这种矛盾的心

理让人产生一种共鸣和思考。 作者在回忆这三件事时,让人感觉到童年是如此美好的,有着如此多的乐趣,但作者在每件事讲述完之后,又都会陷入深深自责中“所谓饲蚕,是养犯人,所谓缫丝,是施炮烙”“杀蟹而持其鳌,见蟹肥而起杀心”,并且每件事的最后, 作者都会这样讲“这件事一面令我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忏悔”。没有小孩子会在吃完螃蟹或者钓到一条鱼之后进行一 番祷告,祈求上帝的原谅,而这也正是小孩子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原因所在,而当作者以现在的心态再去看待同样一件事情时,看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一面,先前让自己快乐的每件事情都伴随着生命的死亡,这让作者感到伤心与自责,而更让作者感到伤心的是自己已经无法再用童年的眼光去 看待这个世界了,童年真的远了,即使时间真的能够倒流,自己也回不去了。 在作者的回忆中,让作者不能忘却的除了这三件事情本身,更让作者怀念的是儿时陪伴自己的那些亲人和小伙伴,养蚕的祖母,吃蟹的父亲和教自己钓鱼的小伙伴王仔仔,他们才是作者真正怀念的,正如作者说的“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姊都像是童话里的人物了”“子父亲死了以后, 我不曾再尝这种好滋味”,作者的童年是与这些人紧紧联系 在一起的,无法分割开来的。而在这所有事情背后所存在的,是故乡。作者在每件事情的最后都会说,这件事情让自己忏

丰子恺:《忆儿时》,作文

丰子恺:《忆儿时》,作文 丰子恺:《忆儿时》 一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仁 。蚕落地铺的时候,桑仁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了一碗桑仁,跟了蒋五伯回。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

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

丰子恺先生漫画作品评析

丰子恺先生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在美术、音乐、文学、还有书法等方面都颇有建树,被国际友人誉为“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里我重点来说一说他的漫画。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风格独特、内涵深刻、耐人寻味,深受人们喜爱。以下是我对子恺先生《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作品的浅析:朱自清评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丰子恺的漫画的确有诗意,但是它不像中国传统山水画那样肆意泼墨挥洒,勾勒出雄伟的山川河流,或是大片留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他就是随手几笔简单的画出我们平常觉得无聊的生活景象,几片残破的芭蕉伸展在窗外,桌上摆着一盆樱桃,一只蜻蜓悠然地飞过,这是夏季多么平常的景象,甚至我们曾真正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下昏昏欲睡也未曾知晓,我们觉得百无聊赖的人和物却成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另一种人生写照。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时光荏苒,樱桃红了,芭蕉绿了。可哪里有红?哪里有绿?不过是简单的黑白两色,但是你看那残破的芭蕉叶,有大有小,有的还在生长,有的已经成熟,它们巨大的叶子无规则地伸展着,蜻蜓从外面飞进屋里,而屋里,只有简单的几个樱桃,那也是用极为简洁的线条随意勾勒而成,旁边还有点燃的一根烟,主人也许静思或小憩了一会儿刚刚才离开,吐着丝丝的烟雾。你再去看,那芭蕉真是绿的,那樱桃真是红的,你甚至还

能感受到夏日的丝丝闷热。时光就这样随着季节的变迁,随着万物的变化而逐渐老去,但这绝不仅仅是伤春悲秋,你看那芭蕉,虽然残破,但依然坚韧昂扬,初夏的芭蕉,正是它蓬勃的季节,你再看那樱桃,粒粒饱满,充满生机。这些是什么?是生活,是丰子恺先生的生活,时光会慢慢老去,但生活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丰子恺先生的眼里是生活,笔下自然也是生活,他的画融进了生活里,也可以说,他的生活融进了他的画里。他的画里有诗意因为他对生活充满了诗意。 那一扇江南式的门窗,遮一半留一半,遮住的是夏日的残留的风景,留住的是故乡的情思,是江南水乡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娇羞,是红绿相映,静坐观景的悠闲。故乡的芭蕉绿了,樱桃红了,故乡的初夏就这样悄悄而来,故乡的春天就那样悄然而去,故乡的时光静静的溜走,故乡的人也随着时光溜走了。随手提笔,思绪太多,反而只能用极简的线条勾勒。然而,整个画面给人的感觉用一个字形容,那就是“静”。思绪再多,看得淡了,心也就静了。 丰子恺先生眼中的生活就在他的身边,他体会生活如同品味一首诗一样,或苦或甜,都是一首好诗,都值得去品味。俗话说字如其人,丰子恺先生不仅如此,连漫画也是如其人的吧。

丰子恺散文《忆儿时》

丰子恺散文《忆儿时》 一 我回忆儿时,有三件不能忘却的事。 第一件是养蚕。那是我五六岁时、我祖母在日的事。我祖母是一个豪爽而善于享乐的人,良辰佳节不肯轻轻放过。养蚕也每年大规模地举行。其实,我长大后才晓得,祖母的养蚕并非专为图利,时贵的年头常要蚀本,然而她喜欢这暮春的点缀,故每年大规模地举行。我所喜欢的,最初是蚕落地铺。那时我们的三开间的厅上、地上统是蚕,架着经纬的跳板,以便通行及饲叶。 蒋五伯挑了担到地里去采叶,我与诸姐跟了去,去吃桑葚。蚕落地铺的时候,桑葚已很紫而甜了,比杨梅好吃得多。我们吃饱之后,又用一张大叶做一只碗,来了一碗桑葚,跟了蒋五伯回来。蒋五伯饲蚕,我就以走跳板为戏乐,常常失足翻落地铺里,压死许多蚕宝宝,祖母忙喊蒋五伯抱我起来,不许我再走。然而这满屋的跳板,像棋盘街一样,又很低,走起来一点也不怕,真是有趣。这真是一年一度的难得的乐事!所以虽然祖母禁止,我总是每天要去走。 蚕上山之后,全家静静守护,那时不许小孩子们噪了,我暂时感到沉闷。然而过了几天,采茧,做丝,热闹的空气又浓起来了。我们每年照例请牛桥头七娘娘来做丝。蒋五伯每天买枇杷和软糕来给采茧、做丝、烧火的人吃。大家认为现在是辛苦而有希望的时候,应该享受这点心,都不客气地取食。我也无功受禄地天天吃多量的枇杷与软糕,这又是乐事。 七娘娘做丝休息的时候,捧了水烟筒,伸出她左手上的短少半段的小指给我看,对我说:做丝的时候,丝车后面,是万万不可走近去的。她的小指,便是小时候不留心被丝车轴棒轧脱的。她又说:“小囝囝不可走近丝车后面去,只管坐在我身旁,吃枇杷,吃软糕。还有做丝做出来的蚕蛹,叫妈妈油炒一炒,真好吃哩!”然而我始终不要吃蚕蛹,大概是我爸爸和诸姐都不要吃的原故。我所乐的,只是那时候家里的非常的空气。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 丝做好后,蒋五伯口中唱着“要吃枇杷,来年蚕罢”,收拾丝车,恢复一切陈设。我感到一种兴尽的寂寥。然而对于这种变换,倒也觉得新奇而有趣。 现在我回忆这儿时的事,常常使我神往!祖母、蒋五伯、七娘娘和诸姐都像童话里、戏剧里的人物了。且在我看来,他们当时这剧的主人公便是我。何等甜美的回忆!只是这剧的题材,现在我仔细想想觉得不好:养蚕做丝,在生计上原是幸福的,然其本身是数万的生灵的杀虐!《西青散记》里面有两句仙人的诗句:“自织藕丝衫子嫩,可怜辛苦赦春蚕。”安得人间也发明织藕丝的丝车,而尽赦天下的春蚕的性命!我七岁上祖母死了,我家不复养蚕。不久父亲与诸姐弟相继死亡,家道衰落了,我的幸福的儿时也过去了。因此这回忆面使我永远神往,一面又使我永远仟侮。 二 第二件不能忘却的事,是父亲的中秋赏月,而赏月之乐的中心,在于吃蟹。

忆儿时赏析

复习课——《忆儿时》赏析 教学目标: 学习本文难以忘却的儿时往事,细细体味朴素自然的语言。 领悟作者蕴含字里行间对儿时往事神往、忏悔等复杂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想象、诵读、开放性表述等方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通过多重方法体会文章朴实自然的语言特点。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你能说说下面三首小诗写的是什么事情吗? 诗1:冲泥觅叶为蚕忙,到处园林叶尽荒。今日始知蚕食苦,不应空着绮罗裳。诗2:铁甲长戈死未忘, 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 壳凸红脂块块香。诗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明确: 这三首小诗的内容分别写的是养蚕、吃蟹、钓鱼,这三件事与哪一篇文章所叙述的儿时故事是一样的? 《忆儿时》。丰子恺为我们讲述了儿时生活片段,他对自己的儿时趣事怀着怎样的感情呢?让我们一同开启本课的学习之旅。 2、让我们共同再次认识下这位大作家。 丰子恺(1898—1975)原名丰润,浙江崇德人。以漫画著名艺坛。他的散文,先后结集出版的有《缘缘堂随笔》、《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等。他厌恶人世间

的虚伪、卑俗、自私,赞美儿童的真诚、纯洁、聪明,儿童在他“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形式灵活,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国际友人曾赞誉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所以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极具童心,极具善心得艺术家的形象。 二、说一说,理思路 课前的三首诗所写的具体内容与课文所写的是否相同? 明确: 文中三件事都与动物有关,蚕、蟹、鱼。三件事又与三位主要人物有关,分别是祖母、父亲、王囡囡。教师形成板书。 三、读读品品,体会朴素语言。 儿时的三件往事,哪件事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一)养蚕片段的要点: 1、作者回忆儿时养蚕的乐趣: ①句作者运用比喻揭示出跳板在孩子眼里的神秘性和可玩性,跳板就像棋盘一样,具有迷宫般极大的吸引力,能勾起孩子的探索欲望,且百玩不厌,这确是件很“有趣”的事。“真是”一词写出作者对童年的无限神往之情。 ②句中一系列动词(走、翻落、压、喊、抱)不免透露着我的顽皮与天真,更有祖母对我的深深关爱,这关爱中既有批评,又有长辈对晚辈的宠爱。 ③句中“非常的空气”既指家里“日常固定不动的堂窗、长台、八仙椅子,都收拾去,而变成不常见的丝车、匾、缸”,也指孩子“又不断地公然地可以吃小食”。这是弥漫在家中的忙碌、快乐的气氛,大人忙小孩乐,用具的变换、食物的自由

丰子恺漫画赏析

风随意写出的画——丰子恺漫画欣赏 丰子恺说:‘漫画二字,望文生义,漫,随意也。风随意写出的画,都不妨称为漫画,因为我作漫画感觉同写随笔一样。不过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丰子恺的漫画,简洁朴素,隐含着出世的超然之意和入世的眷眷之心,是那种让人感动的平凡,或是令人落泪的辛酸。 琐事中找到感觉 丰子恺漫画的诞生始于他从日本留学归 来后。那时的丰子恺正处于苦闷时期,因为他 读的书、看的画多了,觉得‘师自然’的忠实 写画法与他幼年时‘印’《芥子园画谱》一样 都是依样画葫芦,便产生了一种‘我想看看书 再画,但是越看越不会画了’,正是在这段苦 闷时期,一种新的画风在他的思绪中形成了。 可以说,丰子恺的漫画风格正是他从琐事中挖 掘出来的。一次,春晖中学开校务会的时候, 由于丰子恺对会议内容无头绪,便观看‘那垂头拱手伏在议席上的同事的倦怠的姿态’。回家后用毛笔把他画了出来,把它贴在家门的背面独自欣赏。这幅画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不断地把一些琐事一一描出。他认为‘初作的画,那是由景而发,有不吐不快的感觉’,还‘把平时信口低吟的古诗句词也试“译”出来。’丰子恺没有想到要把画发表。有一次,这些画被夏尊丐发现了,他连声赞赏:‘好!再画!再画!’丰子恺深受鼓舞,以后就更大胆了。他画了之后,让朋友传观。 郑振铎慧眼识画 丰子恺的第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 月天如水》发表在朱自清等人在北京主办的 文艺期刊《我们的七月》上,被郑振铎发现, 郑便四处打听丰子恺的下落,向他索画,并 把丰子恺的画陆陆续续地发表在他主编的 《文学周刊》上,并冠以‘漫画’之名。1925 年,郑振铎又把丰子恺的漫画选了绝大部分 用文学周刊的名义结集出版,仍以《子恺漫 画》为名。这次出版的画集得到了朋友们的 热情支持,纷纷为之作序写跋。1926年,《子 恺漫画》又以开明书店版本出版,并且多次 再版。从这以后到1935年,丰子恺相继出 版了《子恺画集》(1927开明版本)、《学 生漫画》(1932年儿童版)、《云霞》(1935 年天马版)、《人间相》(1935年开明版)、《都会之音》(1935年天马版)等画集。丰子恺的画曾受中国画家陈师曾的启发,再加上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受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画风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

读丰子恺漫画有感 丰子恺的美学思想是20世纪30年代艺术家的美学思想的代表。他不仅仅是一个卓越的画家、音乐家,而且是一个优秀的散文家,同时在美学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他的美学思想与艺术实践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浸润着东方优秀的文化传统,其审美视野十分开阔。丰子恺美学思想中的闪光点就是东西方美学观点的互证,在互证和阐述中实现西方美学思想的本土化和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丰子恺的漫画“出人意外”却又“入人意中”,雅俗共赏。这一独特的艺术成就首先得力于他根深蒂固的艺术大众化思想。他认为艺术大众化的途径有二:提高大众的欣赏力;在创作上适当考虑大众的审美特点,即既要“曲高”也要“和众”,两者不可偏废。在艺术实践上,他把反映人生和社会现实的内容通过相应的漫画形式表现出来,既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又符合艺术创作的规律,因而既有特殊的美学意义,又具普遍的审美价值。 他在中国现代艺术舞台上属于难得的艺术全才。他的一生在绘画、书法、文学、音乐、翻译等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著作等身,影响深远。然而,一提到丰子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他的漫画。这就表明丰子恺的漫画在读者的心中已留下较深的印迹。确实,“漫画”与“丰子恺”这个名字已结下了不解之缘;丰子恺在漫画上取得的成就很早就受到人们的瞩目。著名学者俞平伯先生说:“以诗题作画料,自古有之;然而借西洋画的笔调写中国诗境的,以我所知尚未曾有。

丰子恺的风景画同样也可以概括为:清单恬静,洋溢着浓浓的诗意。寥寥数笔就将我们所钟爱的那种境界表现的淋漓尽致。他受佛家的影响很大,他的作品中也往往有佛家的清淡之气。丰子恺认为:绘画既然以自然界事物为题材,自然不能不模仿自然,不过要晓得模仿不是绘画的主要目的,绘画中所描写出的自然景物不是真的自然景物的照样子模仿,而是经过“变形”,经过“美化”后的自然事物,之所以要“变形”要“美化”,就是为了要使之悦目,故而绘画是美的形与色的创造,是主观心的表现。 简单几笔就刻画出了一幅美好春天的景象。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着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长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茶壶几个杯子,天上是一钩新月,夜色如水。我们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了一个诗意化的境界里,心里一种说不出的美感,脑中是无尽美的遐想。我们总能够在他的作品中发现美,就像他自己说的,艺术是发现,是靠眼睛,美的情感起于艺术家的心中,所以不难看出,他是一个童心论者。画家的心,必定常常与所描写的对象产生共鸣,有所感触,共悲共喜共泣共笑。当我们看到他关于孩子的作品时,我们就会明白他的艺术追求了。他憧憬于儿童的生活,自始至终都保持一颗童心,他热爱孩子们,自己也有很多儿女,并且用心和他们交流,用爱去了解他们,去关心他们,呵护他们。他自己观察孩子,用画笔将他们描绘出来。《爸爸不在家的时候》《瞻瞻的车—黄包车》《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等画作都是对儿女无限的爱。 丰子恺是纯粹的艺术家,他以一颗童心,观察着周围的世界,

丰子恺

【丰子恺传】 丰子恺,初名润,又名仁、仍,号子觊,后改为子恺,崇德人也。父鐄,字解泉,清末秀才。子恺少好书画,师从李叔同,又从夏丏尊游,诗书绘画皆有所成。十年,学艺东京,尝观竹久梦二《春之卷》于道,喜其精简,引以榜样。居十月,囊空羞涩,归国执教。而校务集议枯乏,洞察人态,归作图稿,其画始起也。后郑振铎主《文学周报》,见子恺作,异之。为其画稿集题名曰《子恺漫画》,漫画始有也。十六年,师叔同游沪,题诗《护生画》,俄而从师皈依,法名婴行。然本心所适,荤酒不戒。 未几,日寇乱华,辗转诸省始居陪都。而缘缘堂炸毁,愤不能消,乃作《还我缘缘堂》。又以漫画抗日。后携眷回,寻缘缘堂,荡然无存也。居杭州,再迁上海,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潜心翻译。文革间,罪莫须有名,遭批斗。建国二十六年,回乡竞志。是年秋,病卒,享年七十有七。子三华瞻、元草、新枚。 丰子恺名言辑 ● 世间的大人都为生活的琐屑事件所迷着,都忘记人生的根本。 ● 天地间最健全的心眼,只是孩子们的所有物,世间事物的真相,只有孩子们能最明确、最完全地见到。我比起他们来,真的心眼已经被世智尘劳所蒙蔽,所斫丧,是一个可怜的残废者了。 ● 成人的世界,因为受实际的生活和世间的习惯的限制,所以非常狭小苦闷。孩子们的世界不受这种限制,因此非常广大自由。 ● 儿童比艺术家的心真切而自然得多!他们往往能注意大人们所不能注意的事,发现大人们所不能发现的点。所以儿童的本质是艺术的。 ● 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真正的“人”。 ● 正当的游玩,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 在不知不觉中,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 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 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 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希望它长在人间。 友人眼中的丰子恺 ● 丰子恺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印度)泰戈尔 ● 这些漫画,没有一幅不使我生一种新鲜的趣味。我尝把它们放在一处展阅,竟能暂忘了现实的苦闷生活。——郑振铎 ● 子恺年少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子恺是幸福者!——夏沔尊 ● 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话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昧儿。——朱自清● 子恺君!您的轮廓于我是朦胧的,而您的心影我却是透熟的。从您的画稿中,曾清切地反映出您自己的影儿,我如何不见呢?——俞平伯 ● 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巴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