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运算: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种数,它可以表示有限的小数、无限循环小数以及整数。有理数运算即对有理数进行加减乘除的操作。本文将详细讨论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

一、有理数加法:

有理数加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加的运算。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相同时,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持相同的符号。例如,(-3/5) + (-2/5) = -5/5 = -1。

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不同时,我们可以先求出它们的绝对值之差,再用较大的数的符号作为运算结果的符号。例如,(-3/5) + (2/5) = 2/5 - 3/5 = -1/5。

二、有理数减法:

有理数减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减的运算。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即将减数取相反数,再进行加法运算。

例如,(-3/5) - (-2/5) = -3/5 + 2/5 = -1/5。

三、有理数乘法:

有理数乘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乘的运算。乘法的规则是,同号相乘得正,异号相乘得负。

例如,(-3/5) × (-2/3) = 6/15 = 2/5。

四、有理数除法:

有理数除法是指对两个有理数进行相除的运算。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即将除数的倒数作为乘法运算的因子。

例如,(-3/5) ÷ (-2/3) = (-3/5) × (-3/2) = 9/10。

综上所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在进行运算时,需要注意符号的匹配以及运算规则的应用。有理数运算是数学中基础且重要的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物品的价格、气温的变化等。掌握有理数运算对于提高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有理数运算是数学中的基本内容,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在进行运算时,需要注意符号的匹配和运算规则的应用。掌握有理数运算对于数学学习和实际问题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板块一有理数的加减法 【知识导航】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3 + 5 = 8 (-3)+(-5)= -8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 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5)+ 3 = -(5 - 3)= - 2 5 +(-3)= +(5 - 3)= + 2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④绝对值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为0。(既互为相反数两数相加)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①确定和的符号; ②求和的绝对值,即确定是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或差。 【例1】 ⑴、计算 3 (7.5)(3) 5 +++⑵、 3 (7.5)(3) 5 -+- ⑵、753 () 66 +- (初中阶段一般将带分数化为假分数)

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当加法计算)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7 – 3 = 4 7 - (-3)= 7 + 3 = 10 ●-7 – 3 = ❍-7 -(-3) 有理数减法的运算步骤:(减数为正,直接减,减数为负化为加法) ①把减号变为加号(改变运算符号) ②把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改变性质符号) ③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按照加法运算的步骤进行运算。 【例2】 ⑴、计算20(15)(28)17 -+---- ⑶、计算2113 ()() 3838 ---+- ⑷、计算1132 223 4343 -+-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步骤: ①把算式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 ②省略加号与括号; ③利用运算律及技巧简便计算,求出结果。

【例3】 ⑴ 、计算()()434185353.618100555⎛⎫⎛⎫⎛⎫-+++-+++- ⎪ ⎪ ⎪⎝⎭⎝⎭⎝ ⎭ ⑵ 、计算111133334444⎡⎤⎡⎤⎛⎫⎛⎫⎛⎫-------⎢⎥⎢⎥ ⎪ ⎪ ⎪⎝⎭⎝⎭ ⎝⎭⎣⎦⎣⎦ ⑶ 、计算1111111[()()][()][()]261220304256 --+-++--+--+ 【例4】 有8筐白菜,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数,称后的纪录如下: 1.5 -3 2 -0.5 1 -2 -2 - 2.5 回答下列问题: ⑴ 这8筐白菜中,最接近25千克的那筐白菜为 千克; ⑵ 以每筐25千克为标准,这8筐白菜总计超过多少千克或不足多少千克? ⑶ 若白菜每千克售价2.6元,则出售这8筐白菜可卖多少元? 【例5】 a 是最小的正整数, b 是最大的负整数, c 是绝对值最小的有理数, d 是绝对值等于2的数,则a +(-b) + c + d =_____。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是指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0和分数。在初一数学中,学生首次接触到有理数的概念和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本文将为大家介绍 有关初一数学中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的相关知识。 一、加法和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可分为相同符号的加法和不同符号的加法。相同符号 的两个有理数相加,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持符号不变。例如,5+3=8,-6+(-2)=-8。不同符号的两个有理数相加,需要进行减法 运算。将绝对值较大的数减去绝对值较小的数,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 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例如,6+(-3)=3,-4+5=1。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来进行计算。例如,7-3可以转化为 7+(-3),然后按照加法的规则进行计算。同样地,减法的规则也适用于 不同符号的有理数。例如,-4-(-2)可以转化为-4+2,然后进行加法运算。 二、乘法和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可根据符号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 1. 两个正数相乘,结果仍为正数。例如,2乘以3等于6。 2. 两个负数相乘,结果也为正数。例如,-2乘以-3等于6。 3. 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例如,2乘以-3等于-6。 有理数的除法也可根据符号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

1. 正数除以正数,结果仍为正数。例如,6除以2等于3。 2. 负数除以负数,结果也为正数。例如,-6除以-2等于3。 3. 正数除以负数或负数除以正数,结果为负数。例如,6除以-2等 于-3。 需要注意的是,除数不能为0。任何数除以0都是没有意义的。 三、运算顺序 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中,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运算顺序。根据数学 的运算律,我们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然后进行乘法和除法运算,最 后进行加法和减法运算。 例如,计算5+2×3,我们先进行乘法运算,得出的结果再与5相加。即5+2×3=5+6=11。 同样地,计算(3+4)×2-5,首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得到7×2-5,然后 依次进行乘法、减法运算,得到14-5=9。 四、综合运算 在初一数学中,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往往会综合运用。例如,计算5- 2×(3-1)÷2,我们首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得到5-2×2÷2,然后按照乘法和除法的先后顺序进行运算得到5-4=1。 或者计算3×(-5+2×4)-4÷2,我们首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得到3×(- 5+8)-4÷2,然后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运算得到3×3-2=7。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知识引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的加法运算,然而实际问题中做加法运算的数有可能超出正数范围.例如,足球循环赛中,可以把进球数记为正数,失球数记为负数,他们的和叫做净胜球数.章前言中,红队进4个球,失2个球;蓝队进1个球,失1个球. 于是红队的净胜球为:4+(-2) 黄队的净胜球为:1+(-1) 这里就用到了正数和负数的加法. 下面我们来借助数轴来讨论有理数的加法: 我们先规定,一个物体作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向右运动5m记作5m,向左运动5m记作-5m (1)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右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2)如果物体先向左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物体从起点向左运动了8m,写成算式就是: (-5)+(-3)=-8 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O为运动起点

(3)如果物体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3m,那么两次运动后总的结果:物体从起点向右运动了2m,写成算式就是: 5+(-3)=2 这个运算也可以用数轴表示,其中假设原点O为运动起点 我们再次借助数轴来讨论以下情况物体两次运动的结果: (1)先向右运动3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_______运动了_______m; (2)先向右运动5m,再向左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____运动了_____m; (3)先向左运动5m,再向右运动5m,物体从起点向____运动了_____m. 这三种情况运动结果的算是如下: 3+(-5)=-2

5+(-5)=0 (-5)+5=0 如果物体第1秒向右(或左)运动5m,第2秒原地不动,两秒后物体从起点向右(或左)运动了5m,写成算是就是5+0=5 或(-5)+0=-5 新知学习 一、有理数的加法 通过上面的算式我们发现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步骤: 法则是运算的依据,根据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可以得到加法的运算步骤: ①确定和的符号; ②求和的绝对值,即确定是两个加数的绝对值的和或差. 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 ①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 b a ②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 a b c a b c 探究应用: (1)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 (A)(+8)+(-10)=-(10-8)=-2 (B)(-3)+(-2)=-(3-2)=-1 (C)(-5)+(+6)=+(6+5)=+11 (D)(-6)+(-2)=+(6+2)=+8 (2)足球比赛中,甲队攻入乙队两球,同时被乙队攻入五球,则计算甲队净胜球数的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总结归纳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总结归纳 有理数是整数和分数的统称,它们可以进行四则运算,即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下面是有理数四则运算的总结和归纳: 加法(n) 两个有理数的加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1.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相同,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留 原来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 例如:(-3) + (-5) = -(3 + 5) = -8 2.如果两个有理数的符号不同,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减,并取绝 对值大的数的符号作为结果的符号。 例如:(-3) + 5 = 5 - 3 = 2 减法(n)

两个有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将减数取负,然后将减法转化为加法。 例如:5 - (-3) = 5 + 3 = 8 2.根据加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例如:(-5) - 3 = (-5) + (-3) = -(5 + 3) = -8 乘法(___) 两个有理数的乘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将两个有理数的绝对值相乘。 例如:(-2) × 3 = 2 × 3 = 6 2.根据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

例如:(-2) × (-3) = 2 × 3 = 6 2) × 3 = -(2 × 3) = -6 除法(n) 两个有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将除数的倒数乘以被除数。 例如:(-6) ÷ 2 = (-6) × (1/2) = -3 2.根据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 例如:(-6) ÷ (-2) = 3 6) ÷ 2 = -3 总结归纳

对于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加法和乘法的规则比较简单,只需按照绝对值相加或相乘的规则,并根据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而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在进行除法运算时,需要注意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来确定结果的符号。 了解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可以帮助我们在进行数学计算时更加准确和方便。

有理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三讲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一) 一.知识梳理 1.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定律 3.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4.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二.课堂例题精讲与随堂演练 知识一: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4)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1)(-8)+(-5)(2)(-8)+(+5)(3)(+8)+(-5)例2 填下列表格 加数加数 和的组成 和(结果)符号绝对值 -12 3 -9 16 -9 -5 -16 16 -15 0

例3 今年我省元月份某一天的天气预报中,延安市最低温度为-6℃,西安市最低温度为2℃,这一天延安市最低温度比西安市低() A.8℃ B.-8℃ C.6℃ D.2℃ 随堂演练: A级 1.填空: (1)(-5)+(-6)=-(+)= (2)(-25)+9=-(-)= (3)(-0.4)+3.6=3.6 0.4= B级 2.两数相加,如果和为负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负数 B.都是正数 C.一个正数,一个负数 D.至少有一个为负数 知识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 a b c a b c ++ ++=() a b c 注:多个有理数相加,可任意交换加数的位置,也可先把其中几个数相加,使计算简化。 灵活运用加法的运算律: += +-+202 +-+2[(5)5] 2(5)5

第三讲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第三讲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一、 知识点: 1、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任何有理数和0相乘都得0 2、有理数除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 (注意:0不能作除数.) 3、除法的法则也可以这样说,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0没有倒数,即0不能作除数.) 4、如何求一个数的倒数 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所以知道其中一个数,求它的倒数就用1除以这个数即可. 如:求53-的倒数,1÷(53-)=35- 所以35-是5 3-的倒数. 5、几个非0的有理数相乘除除,结果的符号怎样确定? 6、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和整数的四则运算一样,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二、 例题: 填空题: 1.-2的倒数是 ;-0.2的倒数是 ,负倒数是 。 2. 被除数是215 -,除数是1211-的倒数,则商是 。 3. 若0ac ,则b 0。 5、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则这个数的倒数是 。 6、若a ·(-5)= 58,则a = 。 解答题: 1、(1)(—0.1)÷10; (2)(—271)÷(—145); (3) 61÷(—2.5) (4)(—10)÷(—8)÷(—0. 25);

2、(1))5489(5.4?- ÷-; (2)0÷(—5)÷100; (3)3.5÷()323()154-?- ; (4))75.0(813542313-÷?? ? ??-÷÷??? ??-. 3、求下列各数的倒数,并用“>”连接. -32,-2,|21 |,3,-1 三、 课堂练习: 一、 选择题 1.若ab>0,a+b>0,则a 、b 两数( ) (A)同为正数. (B)同为负数. (C)异号. (D)异号且正数绝对值较大.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的积是( ) (A)等于0. (B)小于0. (C)非正数. (D)非负数. 3.如果两个数的差乘以这两个数的和时,积为零,则这两个数 ( ) (A)相等. (B)互为倒数. (C)互为相反数. (D)绝对值相等. 4.下列各对数中互为倒数的是( ) (A)-7和7. (B)-1和1. (C)-3 12和27. (D)0.25和-14. 5.(-6)÷3?13 的值为( ) (A)-6. (B)6. (C)- 23. (D)23. 6. 计算11(5)()555 ?-÷-?= A.1 B.25 C.-5 D.35 7.天安门广场面积约为44万平方米,请你估计一下,它的百万分之一可能会是( ) (A)教室地面的面积 (B)黑板面的面积 (C)课桌面的面积 (D)铅笔盒盒面的面积 8.一个非零有理数和它的相反数的商是( ) (A)0. (B)1. (C)-1. (D)以上结论都不对. 二、填空题 9.等式[(-7.3÷(-51 7 )=0 表示的数是 .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类数,包括整数和分数。研究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下面对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进行总结。 一、加法运算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可以使用如下公式:a + b = c,其中a、b和c是有理数。有理数的加法具有如下性质: 1. 交换律:a + b = b + a 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3. 零元素:a + 0 = a 4. 相反数:a + (-a) = 0 二、减法运算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是加法运算的逆运算,可以使用如下公式:a - b = c,其中a、b和c是有理数。有理数的减法具有如下性质: 1. a - b = a + (-b) 2. 零元素:a - 0 = a 3. a - a = 0 三、乘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可以使用如下公式:a * b = c,其中a、b和c是有理数。有理数的乘法具有如下性质:

1. 交换律:a * b = b * a 2.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3. 单位元素:a * 1 = a 4. 零元素:a * 0 = 0 5. 倒数:a * (1/a) = 1(其中a≠0) 四、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是乘法运算的逆运算,可以使用如下公式:a / b = c,其中a、b和c是有理数。需要注意的是,除数b不能为0。有理数的除法具有如下性质: 1. a / b = a * (1/b) 2. a / 1 = a 3. a / a = 1(其中a≠0) 除了四则运算的基本性质外,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知识点: 1. 当两个有理数同号时,它们的和为它们的绝对值之和;当两个有理数异号时,它们的差的绝对值等于它们的绝对值之差。 2. 两个有理数相加减时,先求它们的绝对值之和(差),然后根据它们的符号确定结果的符号。 3. 两个有理数相乘时,先求它们的绝对值之积,然后根据乘积的正负性确定结果的符号。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是指可以用整数比值表示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纯小数。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正确地进行有理数 的四则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 一、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按照规律进行运算。对于 有理数a和b而言,a + b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有理数。 例如,计算-2/3 + 1/4的结果。首先需要找到这两个分数的通分,得 到-8/12 + 3/12,然后将分子相加,得到-5/12。所以,-2/3 + 1/4 = -5/12。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通过加法的逆运算进行计算。例如,计算5/6 - 2/3,可以将其转换为5/6 + (-2/3)的形式,然后按照加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二、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 有理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按照规律进行运算。对于 有理数a和b而言,a * b的结果仍然是一个有理数。 例如,计算2/3 * (-4/5)的结果。按照乘法的规则,将分子相乘得到-8,分母相乘得到15,所以2/3 * (-4/5) = -8/15。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通过乘法的逆运算进行计算。例如,计算3/4 ÷ (- 2/3),可以将其转换为3/4 * (-3/2)的形式,然后按照乘法的规则进行计算。

三、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指的是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结合起来进行计算。在混合运算中,需要根据运算优先级进行计算,按照括号、乘除法和加减法的顺序进行。 例如,计算2 * (5/6 + 1/2),首先需要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即5/6 + 1/2 = 1/3,然后再进行乘法运算,得到2 * 1/3 = 2/3。 四、注意事项 在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分数的通分:为了方便计算,通常将分数转换为相同分母的分数进行运算。需要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然后将分子和分母按照最小公倍数进行扩展。 2. 符号的运用:在运算过程中,需要正确运用正负号。正数和正数相乘或相加得到正数,正数和负数相乘或相加得到负数。 3. 运算顺序:在进行混合运算时,需要按照括号、乘除法和加减法的顺序进行计算。可以通过加入括号来明确运算顺序。 总结起来,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数学概念。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推理。在进行运算时,需要注意通分、符号运用和运算顺序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有助于提高数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概念,它包括整数和分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数学中基础而又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启发。 首先,我们来看加法运算。加法是最基本的运算之一,它可以将两个有理数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例如,当我们将一个正整数与一个负整数相加时,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减,并保留绝对值较大的符号。这是因为正整数与负整数的和必然是一个负数。同样,当我们将两个分数相加时,需要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加即可。这种方法在实际计算中非常实用。 接下来,我们探讨减法运算。减法可以看作是加法的逆运算,它可以将一个有理数减去另一个有理数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与加法类似,当我们将一个正整数减去一个负整数时,可以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留绝对值较大的符号。而当我们将一个分数减去另一个分数时,需要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减。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的本质。 接下来,我们讨论乘法运算。乘法是一种重要的运算,它可以将两个有理数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在乘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正负数相乘的规律。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相同时,它们的乘积为正数;而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不同时,它们的乘积为负数。例如,正整数与正整数相乘得到正整数,而正整数与负整数相乘得到负整数。同样,分数的乘法也需要先找到它们的公共分母,然后将分子相乘。这样的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乘法运算的本质。 最后,我们来讨论除法运算。除法是一种特殊的运算,它可以将一个有理数除以另一个有理数得到一个新的有理数。在除法运算中,我们需要注意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当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相同时,它们的商为正数;而当被除数和除数的符号不同时,它们的商为负数。例如,正整数除以正整数得到正整数,而正整数除以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有理数是数学中的一类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并且可以表示 为有理数的除以非零的有理数,简言之,有理数是可以表达成两个整 数比的数。在初一数学学习中,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一个基础知识点,它包含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四种运算,掌握了这些运算规则, 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有理数的计算问题。下面将详细介绍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一、有理数的加法 1. 同号数相加: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相同,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符号保持不变。例如,(-2) + (-3) = -5。 2. 异号数相加: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不同,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减, 结果的符号和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相同。例如,(+5) + (-3) = 2。 二、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即将减法问题转化为加法问题。例如,a - b = a + (-b)。根据加法规则,可以进行相应的计算。 三、有理数的乘法 1. 同号数相乘: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相同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结果的符号为正。例如,(+2) × (+3) = 6。 2. 异号数相乘:当两个有理数的符号不同时,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结果的符号为负。例如,(-2) × (+3) = -6。

四、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乘法运算,即将除法问题转化为乘法问题。例如,a ÷ b = a × (1/b)。根据乘法规则,可以进行相应的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有理数的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因为任何数除 以0都没有意义。 综上所述,初一数学学习中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掌握了这些运算规则,能够帮助我们处理有理数的计算 问题,进一步提高数学运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 结合具体问题来运用四则运算规则,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本文将详细介绍有 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例题解析。 一、加法运算 1. 同号有理数相加 同号有理数相加,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加,并保持相同的符号。 例如: -3 + (-5) = -8 2. 异号有理数相加 异号有理数相加,要先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减,差的绝对值取较大的 绝对值,然后再赋予差的符号。 例如: (-3) + 5 = 2 二、减法运算 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要实现这一点,我们可以使用减法 的相反数。 例如: -3 - (-5) = -3 + 5 = 2

三、乘法运算 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规则如下: 1. 同号有理数相乘 同号有理数相乘,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并保持相同的符号。例如: 4 × 7 = 28 2. 异号有理数相乘 异号有理数相乘,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乘,并赋予结果负符号。例如: (-2) × 3 = -6 四、除法运算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规则如下: 1. 同号有理数相除 同号有理数相除,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除,并保持相同的符号。例如: 8 ÷ 4 = 2 2. 异号有理数相除 异号有理数相除,只需将它们的绝对值相除,并赋予结果负符号。

例如: (-12) ÷ 3 = -4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便是以上介绍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进 行运算时,我们可以先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乘除法运算,最后 进行加减法运算。同时,应注意运算符的优先级。 通过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我们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计算几何中的等式,以及代数中的方程等。因此,在学习数学时,有 理数的四则运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总结: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同号有理数相加 相乘,异号有理数相减相除。通过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可以 解决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了解和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数学 学习中的重要一步。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是指可以表示为分数形式的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非常常见,因此掌 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一、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 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可以统一起来看待,只要注意正负号的变 化即可。 1.同号相加减法:将两个同号的有理数的绝对值相加减,并且 取共同的符号。 例如:3+5=8; -2 +(-5) = -7; 4-3=1; -6-(-9)=3。 2.异号相加减法:将两个异号的有理数的绝对值相减,取较大 的绝对值的符号。 例如:2+(-4)=-2; 6-(-7)=13。

二、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的乘法遵循以下原则: 正数乘正数得正数,正数乘负数得负数,负数乘负数得正数。0乘任何数得0。 例如:2×3=6;-2×3=-6;-2×(-3)=6;0×7=0。 三、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除法的时候注意分母不为0。 2.当一个正数除以另一个正数时,结果为正数;一个负数除以另一个负数时,结果也为正数;一个正数除以一个负数时,结果为负数;一个负数除以一个正数时,结果也为负数。

例如:12÷3=4;16÷(-4)=-4;(-8)÷(-2)=4;(-12)÷3=-4。 3.可以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例如a÷b=a×(1/b),这样就可以使用乘法的规则来进行计算。 例如:16÷4=16×(1/4)=4。 总结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是数学中非常基础的部分,我们需要掌握其中的规则,进行正确的计算。在运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符号的变化,以及除数不为0的情况。掌握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计算问题,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我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知识导航 1、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的两数相加,取_______的符号,并把______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____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_________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____________;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____________。 2、小学学习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同样适应, 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_________.式子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________,用式 子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 (1)一切加法和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 (2)有理数加减运算,先定符号,再计算,同号相加不变号;异号相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数”跑;减负加正不混淆。 4、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___,异号得____,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____。 几个不是0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时,积是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_________时,积是负数。 5、有理数的除法法则: 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数相除,同号得___,异号得____,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何一个不为零的数都得___。 6、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有理数的_______。即:an=aa…a(有n 个a)________叫做幂,在式子an中 ,a叫做_________,n叫做___________.

初中数学有理数四则运算知识归纳

There is no so-called genius in this world, and there is no reward for nothing. Every glamorous person you see has made shocking efforts behind it.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 初中数学有理数四则运算知识归纳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接下来的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内容请同学们认真记忆了。 有理数四则运算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 (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注意:零不能做除数,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an或(a -b)n=-(b-a)n , 当n为正偶数时: (-a)n =an 或 (a-b)n=(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基本运算法则 加法运算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若绝对值相等则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若绝对值不相 等,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减法运算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把有理数的减法利用数的相反数变成加法进行运算。 乘法运算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除法运算 1、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2、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零除以任意一个不等 于零的数,都得零。 乘方运算 1、负数的奇数次幕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幕是正数。例如:(-2)3(-2 的 3 次方)=-8, (-2)2(-2 的 2 次方)二4。 2、正数的任何次幕都是正数,零的任何正数次幕都是零。例如:2 (2的2 次 方)二4, 2(2的3次方)二8, 0 (0的3次方)二0。 3、零的零次幕无意义。 4、1的任何次幕都是1, -1的偶次幕是1,奇次幕是-1。

有理数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 和不变,即。 (c? + b) + c 二伍+ (b + c} a + b = b + a 减法运算律: 减法运算律: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 + (-b)。 乘法运算律: 1、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先乘,或者先把后两个相乘,积不变,即。 3、乘法分配律:某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B|J: a(b + c) = ab + ac (ab)c- a(bc)亦二ba。

有理数四则运算方法

有理数四那么运算 1、有理数的加法 〔1〕符号一样的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两个加数的符号一致,和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加数绝对值之和; +14+12=+|14+12|=+26 -15-14=-|15+14|=-29 〔2〕符号相反的两数相加:当两个加数绝对值不等时,和的符号与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一样,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中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5+〔-25〕=+|35-25|=+10 32+〔-60〕=-|60-32|=-28 〔3〕互为相反的两个数相加得0; -26+〔+26〕=0 〔4〕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26+0=-26 35+0=35 注意: 一个有理数由符号和绝对值两局部组成,所以进展加法运算时,必须分别确定和的符号和绝对值。 2、有理数的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例如:(-25)-(-17)= -25+17=-|25-17|=-8 14-〔+35〕=14+〔-35〕=-|35-14|=-21 (-25)+(-17)可以写成省略括号的形式:14+12 -25-17,可以读作“正14加12减25减17〞,也可以读作“正14、正12、负25、负17的和。〞 在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最简的形式,负数前面的加号可以省略不写。 3、有理数的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3〕=+6 〔-2〕×〔-3〕=+6〔同号相乘得正〕 〔-2〕×〔+3〕=-6 〔+2〕×〔-3〕=-6〔异号相乘得负〕 0×3=0; 0×(-3)=0; 2×0=0; (-2)×0=0.〔任何数乘0都得0〕 〔2〕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是1,符号相反的两个互为倒数的乘积是-1; 65×56=1 〔-65〕×〔-5 6〕=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