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发展

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发展
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发展

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发展

1电磁搅拌技术

电磁搅拌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电磁冶金技术,其实质是借助电磁力的作用,强化铸坯液相穴中钢水的运动,从而改善钢水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迁移过程,达到改善铸坯质量的目的。电磁搅拌按安装位置有: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二冷区电磁搅拌(S-EMS)、凝固末端电磁搅拌(F-EMS)、结晶器及足辊区电磁搅拌(MI-EMS),为了生产的需要还可以将其任意组合来使用。搅拌形式有:旋转型、直线型、螺旋型。使用电磁搅拌技术,特别是结晶器电磁搅拌和二冷区电磁搅拌,可以显著增加连铸坯的等轴晶率,等轴晶率的提高有利于减少连铸坯的“晶桥”现象,从而减轻铸坯中心偏析。

实际生产中,对于铸坯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技术,由于安装位置一定,而浇注钢种、拉坯速度等工艺参数发生变化,使得最佳的搅拌区位置偏离设备的位置,电磁搅拌效果差;同时,在该区域如果搅拌强度过于强烈,会导致铸坯液相穴中的轻相物质(如碳元素)向中心集聚,导致中心偏析更为严重。为此,可以采用长距离的弱搅拌方法或采用行波磁场型的F-EMS技术,使钢水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上下交换,以改善中心偏析。

另外,冶金工作者还开发出一种水口注流电磁搅拌技术,在浸入式水口对钢液进行电磁搅拌,水口外壁通气冷却,为强化冷却效果,水口外壁开有许多凹槽。该技术中,既能保证钢水温降较大,实现低过热度浇注,又可防止水口堵塞。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起到很好地控制铸坯中心偏析的作用。

2 低过热度浇注技术

连铸过程中,采用低过热度浇注时,钢水过冷度减小,临界形核半径变小,形核率高,晶核数量多,铸坯等轴晶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抑制晶桥的产生及铸坯凝固末端枝晶间钢液的不合理流动。但是,钢水过热度较低时,水口易堵塞,而且钢中夹杂物不易上浮。对于钢液中的夹杂物不易上浮问题,可以采用二次精炼手段及中间包冶金技术,提高钢液纯净度。对于钢水低温浇注时温度波动带来的浇注困难,冶金工作者开发出了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技术及中间包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可以保持钢液浇注温度的稳定。

3 结晶器插入钢带技术

O. V. Nosochenko和O. B. Isaev等人采用在板坯连铸结晶器插入钢带的技术来控制铸坯中心偏析。其基本原理是在结晶器内插入厚度为1.5mm厚的钢带,将钢带作为冷却剂,利用钢带的吸热和熔化,降低结晶器内钢水的过热度,实现提高铸坯等轴晶率,减小中心偏析程度的目的,同时还可实现微合金化。

该研究表明,钢带的碳含量在0.25%~0.40%时比较合适,应用的实际浇注钢种也多些,这是因为碳含量低于0.1%时,钢带强度亦低,熔点高,会导致结晶器内出现较多的较大未熔碎钢片,给浇注及铸坯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受插入钢带宽度的影响,这一技术用在板坯连铸中较为合适,对方坯连铸而言,因断面尺寸小,应用这一技术存在空间不足的局限性;

4 加成核剂技术

对钢液进行形核处理也是控制铸坯中心偏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形核剂的作用还与形核剂的加入工艺、形核剂的成分、尺寸和加入量有关。于艳等人通过在高碳钢中采用Fe-C合金作为形核剂,研究发现,向钢液中加入形核剂可有效地扩大等轴晶区。对高碳钢,中碳铁合金形核剂既可扩大等轴晶区,又可细化晶粒;而低碳形核剂可以扩大等轴晶区,但细化晶粒效果差。为有效地发挥形核剂的作用,对不同钢种要合理地选择形核剂的碳含量。

5 钢水旋流加入技术

结晶器内钢水的旋转流动可以打碎凝固前沿枝晶,显著提高铸坯等轴晶率。除结晶器电磁搅拌技术之外,还可以通过控制由浸入式水口进入结晶器内钢水流动状态来实现。Dyudkin D.A等人采用Al-C质材料制成一特殊结构的浸入式水口,使进入结晶器内的钢水传热、传质加强,产生旋转流。 Shinichiro YOKOYA等人通过在浸入式水口内安装旋转叶片,水口出口有直通式加喇叭式两种,使得进入结晶器内的钢水产生旋转流动。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旋流法,经浸入式水口进入结晶器内的钢液产生旋转流动,铸坯中心偏析程度明显降低。但是,旋流浸入式水口结构复杂,对水口材质、加工工艺要求严格,使用寿命低。Shinichiro YOKOYA的研究还停留在水模型研究阶段,还未见应用于工业生产的报道。

6 轻压下技术

轻压下技术有两大类:机械轻压下、热轻压下。机械轻压下技术一般用于板坯和大方坯连铸机上,热轻压下技术一般用于小方坯连铸机。

机械轻压下技术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在收缩辊缝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分为静态轻压下和动态轻压下两种方式,是近年来推广较快的连铸技术之一。轻压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指通过在连铸坯液芯末端附近施加压力,产生一定的压下量来补偿铸坯凝固的收缩量,消除或减少铸坯收缩形成的内部空隙,让枝晶间富集溶质的剩余液相仍保留在原来的位置,防止向铸坯中心横向移动形成偏析,同时轻压下的压下作用使液芯钢液沿拉坯的反向流动,使中心钢液重新分配,从而使中心凝固组织更加致密,成分更加均匀,起到降低中心碳偏析和改善中心疏松的作用。

生产实践证明,轻压下技术的运用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它包括轻压下区间、压下率、压下速率及总压下量等。目前,机械轻压下技术在板坯连铸上应用较为成功,但在方坯、圆坯连铸上应用效果不太理想,这主要是与铸坯浇注的断面形状有关。

热轻压下技术最早是由P. Sivession等人提出的,并且在165mm×165mm方坯上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在铸坯凝固未端区域,热轻压下技术通过采用向铸坯四周施加强冷却水的新型冷却制度,来控制方坯的外部温降,使方坯中心温度与外部温降相适应,消除因中心收缩较大而产生的补缩困难,限制富含杂质元素钢液的流动,因此避免铸坯产生中心偏析、中心疏松等缺陷。

与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技术和机械轻压下技术相比,热轻压下技术的控制方式更灵活,可

以随不同钢种、不同浇注温度、不同拉坯速度、不同一冷和二冷的冷却强度灵活地控制铸坯凝固末端的热轻压下量。同时,在现有连铸机上安装电磁搅拌和机械轻压下设备,还需对现有方坯连铸机进行大幅度的改造,成本较高,而热轻压下技术的改造幅度远小于前两者,成本更低。但是通过凝固未端的强冷使铸坯产生的凝固收缩量有限,因此热轻压下技术只适合断面较小的方坯连铸。

7 连续锻压技术

连续锻压技术为机械重压下,该技术是在铸坯的最后凝固阶段对铸坯进行锻压。当铸坯受到锻压后尺寸急剧变小,在液相穴末端形成致密的固相,从而防止富含合金元素钢液的不合理流动,避免中心偏析的形成。

连续锻压技术虽然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但控制不当时,极易导致铸坯产生压下裂纹缺陷,且该技术运用对设备的要求高,基建成本较高,因而实际生产中运用较少。

8 静磁场控制技术

静磁场对钢液的流动有抑制作用,基于这一原理,薄板坯连铸结晶器中广泛采用了电磁制动技术。除此之外,静磁场对凝固的金属还有细化晶粒的作用。从抑制铸坯中心偏析的思路来看,在连铸机二冷区某一位置上设立静磁场装置,应该能够有效控制铸坯的中心偏析。Nakada 等人利用热模拟实验,在铸锭凝固过程中应用磁感应强度为O.2~0.42T的静磁场,成功地达到了减少铸锭V型偏析和中心缩孔的目的,证明了静磁场可用于改善铸坯的中心偏析。但是连铸条件和模铸冷却条件存在差异,利用静磁场控制连铸坯的中心偏析还值得进一步探索,需研究合理的磁场强度、作用区域的长短及位置与铸坯中心偏析改善程度的关系。

大方坯轴承钢中心偏析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大方坯轴承钢中心偏析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某钢特钢厂轴承钢生产流程为:50tUHPEAF(铁水热装比大于 50%)+50tLF+60tVD真空脱气+3机3流大方坯全弧形合金钢连铸机+铸坯入坑缓冷、部分连铸坯直接热送轧制成材。连铸机弧形半径为R11m/16m/32m,3点矫直,铸坯断面为180mm×220mm、260mm×300mm,采用全封闭无氧化保护浇注,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专用轴承钢结晶器保护渣保护浇注,二冷气雾冷却动态配水,结晶器+末端(M+F2EMS)复合式电磁搅拌,连铸坯重接部分切除、头尾坯优化等技术。连铸工艺生产轴承钢,铸坯表面质量良好,通过LF+VD真空处理和严格的无氧化保护浇注,钢中氧含量降低,平均氧的质量分数达到10×10-6以下,钢材热顶锻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100%。轴承钢生产中,中心碳偏析是其主要低倍缺陷。 中心偏析受钢水过热度、拉速、电磁搅拌、二冷区温度和连铸机的设备状况等因素影响。 连铸钢水的过热度对高碳铬轴承钢铸坯的质量有重要影响。因为高碳铬轴承钢固液两相区温度达到131℃,故中等过热度的钢液也有其柱状晶强烈增大趋势,在凝固后期由于连铸坯断面中心柱状树枝晶的搭桥而形成小钢锭的凝固结晶现象,铸坯产生中心偏析。过热度越低,中心偏析的评级越低。钢水中元素的偏析是随着凝固前沿的推移而逐渐产生的,影响偏析程度的主要因素为中间包钢水过热度和由过热度而决定的凝固前沿的温度梯度。在较高的温度梯度下,固液相线温差越大,使开始结晶和发生了结晶的固相成分差别愈大,体积收缩比也越大,偏析也愈严重。对轴承钢的低倍组织检验发现,在过热度较高的炉次产生中心增碳现象,该缺陷在钢材热酸蚀后的中心部位出现明显的黑色斑点。由于中间包钢水过热度的控制存在明显差异,导致连铸坯中心碳偏析存在较大差别。 拉速与连铸坯中心偏析评级有关。一般来讲,连铸坯的等轴晶区面积越大,中心偏析评级越低。降低拉速对铸坯质量有利,尤其是大方坯轴承钢,当铸坯在离开结晶器时,坯壳有足够的厚度以承受内部钢水的静压力,否则易产生鼓肚、致使枝晶间富集溶质的钢液向液相穴移动形成中心偏析。当断面和钢种一定时,

连铸坯中心偏析的研究_孙群

1, 2 热能工程

。过热度高,铸坯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大,保持定向传热的时间长,有利于柱状晶的生长,并可抑制等轴晶粒的形成。柱状晶发达会加重凝固过程的显微(枝晶)偏析,可导致尚未凝固的钢液杂质组元含量增加,加重中心偏析。 图1过热度对B类以上中心偏析比率的影响 如图1和图2所示,对铸坯硫印数据库进行统计,拉速为1.0m/min,铸坯尺寸为1450mm×230mm,相同冷却条件下,铸坯样本容量为99个,其中A类偏析2个,B类偏析76个,C类21个,所占比例依次为:2.0%,76.8%,21.2%,比较重的A类B类偏析共占78.8%。样本中的合格样品(B类0.5级以下)79个,合格率为79.8%。 图2钢水过热度对中心偏析合格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钢水过热度的增加,铸坯中心偏析程度增加。在所采用的浇铸条件下,当钢水过热度超过24℃后,铸坯中心偏析合格率急剧下降。 2.2拉速 拉速对铸坯中心偏析有重要影响,这是因为当拉速增加时,减少了钢水在结晶器内的停留时间,导致转移钢液过热量所需的时间增加,推迟了中心等轴晶的生产,有利柱状晶发展和轴向偏析。拉速增加,液相穴深度增大,更易形成凝固桥,造成中心偏析。 如图3所示,本研究统计了B类以上中心偏析出现的比率随拉速变化的规律。对硫印数据库整体进行统计,样本容量为318个,中心偏析A类3个,B类232个,C类83个,所占比例分别为0.9%,73.0%,26.1%。B类以上占73.9%。 图3拉速对B类以上中心偏析比率的影响 2.3辊道开口度 “鼓肚”理论认为,中心偏析的产生是由于铸坯在连铸过程中,凝固壳鼓肚或凝固收缩引起富集溶质残余液体流动,而使局部溶质聚集的结果。鼓肚与辊间距、辊子刚性、对中精度等有密切关系。鼓肚量与辊间距的4次方成正比,间距越大越容易鼓肚。另外,为减轻鼓肚,辊子要保持良好的刚性,防止变形,而且对中要好,要保持较高精度。缩小辊间距,特别是调整辊列系统的对中精度和保持夹辊的刚性,,对减轻鼓肚都十分有利。可见,辊子的开口度和对弧精度对中心偏析有很大影响。 经过计算,拉速为1m的铸坯的凝固终点在11~12段之间,约距结晶器弯月面21.9m。 2003年5月29日第11、12段的辊道开口度偏差值最小1.6mm,最大3.2mm。取数据库中前后7天的数据共12组进行分析,有11组合格,合格率为91.67%。2003年9月2日第11、12段的开口度偏差最小值1.6mm,最大值3.7mm。取数据库中前后7天的数据共20组进行分析,15组合格,合格率为75.00%。若取该日附近8组检验,5组合格,合格率为62.50%。分析可知,在凝固末端,辊道开口度控制精度偏差增大对中心偏析的改善不利,如图4所示。 图42003年9月2日辊道开口度变化 热能工程

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知识分享

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微机控制技术是以微型计算机作为机电一体化的控制器,结合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接口设计,相应的控制硬件和软件以及它们的配合,实现对控制对象的控制的一门技术。它的发展离不开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系统。 本文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我国工业控制机及系统的发展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这几个方面来阐述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相关趋势。 计算机控制系统在60年代引入控制领域当时计算机是控制调节器的设定点, 具体的控制则由电子调节器来执行, 这种系统称为计算机监控系统。在60 年代末期出现了用一台计算机直接控制一个机组或一个车间的控制系统,简称集中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即常说的直接数字控制(DDC)系统。计算机DDC 控制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一台计算机代替若干个调节控制回路功能。这个控制系统由于只有一台计算机而且没有分层,所以非常有利于集中控制盒运算的集中处理,并且能得到很好的反映,并且,各个控制规律都可以直接实现。但是,如果生产过程复杂,则该系统的可靠性就很难保证了。系统的危险性过于集中, 一旦计算机发生故障, 整个系统就会停顿。[7] 70 年代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和发展, 集散控制系统(DCS)出现,之后在此基础上,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了一种更新一代的控制系统,即分布式控制系统。典型的集散控制系统具有两层网络结构下层负责完成各种现场级的控制任务,上层负责完成各种管理、决策和协调任务。 90年代以来,随着各个学科的发展和交叉融合,随着现代大型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不断兴起, 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控制工具的综合性控制系统,计算机集成系统(CIPS)应运而生。它紧密依赖于最新发展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并且终将成为未来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我国工业控制发展的道路是比较曲折的,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市场上大都是首先引进了成套设备,在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相继引进了各种工控系统,来填充国内在这方面的不足,90年代后,在我国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我国逐渐有了自己设计的控制系统和装置,建立自己的实验室,生产出属于自己版权的产品,然后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和应用,从1997年开始,大陆本土的IPC厂商开始进入该市场,IPC也随之发展成了中国第二代主流工控机技术。[1] 目前国内的工控机供应渠道主要来源于中国台湾及内地的厂商,国外的产品(例如RADISYS、ROCKWELL、INTEL等)经过几年的市场拼杀后,由于成本高、价格高、服务难,现已完全退出国内市场。目前,国内的IT业研发、加工技术力量不断提升;各类芯片和各类器件、生产设备在国际市场基本可平等选购;软件资源的可移植性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些有利条件下,国内一些厂商抓住机会快速崛起,利用本土综合竞争优势逐步将国外品牌挤出国内工控市场。某些企业以每年超过100%的资产增长速度,鼎立于国内的工控市场,而且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张赟枫 自动化1304 0901130425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1、第一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一代工控机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盛行于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逐渐淡出工控机市场,其标志性产品是STD总线工控机。STD总线最早是由美国Pro-Log公司和Mostek公司作为工业标准而制定的8位工业I/O总线,随后发展成16位总线,统称为STD80,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收,成为IEEE961标准。国际上主要的STD总线工控机制造商有Pro- Log、Winsystems、Ziatech等,而国内企业主要有北京康拓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等。STD总线工控机是机笼式安装结构,具有标准化、开放式、模块化、组合化、尺寸小、成本低、PC兼容等特点,并且设计、开发、调试简单,得到了当时急需用廉价而可靠的计算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采用,国内的总安装容量接近20万套,在中国工控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2、第二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IBM PC机,震动了世界,也获得了极大成功。随后PC机借助于规模化的硬件资源、丰富的商业化软件资源和普及化的人才资源,于80年代末期开始进军工业控制机市场。美国著名杂志《CONTROL ENGINERRING》在当时就预测“90年代是工业IPC的时代,全世界近65%的工业计算机将使用IPC,并继续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IPC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时市场上主要是国外品牌的昂贵产品。 90年代末期,ISA总线技术逐渐淘汰,PCI总线技术开始在IPC中占主导地位,使IPC工控机得以继续发展。但由于IPC工控机的结构和金手指连接器的 限制,使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散热和抗振动等恶劣环境适应性问题,IPC开始逐渐从高可靠性应用的工业过程控制、电力自动化系统以及电信等领域退出,向管理信息化领域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以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为核心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值得一提的是,IPC工控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PC-based时代,对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 PCI总线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IPC工控机的局限性,促进了新技术的诞生。作为新一代主流工控机技术,CompactPCI工控机标准于1997年发布之初就倍受业界瞩目。相对于以往的STD和IPC,它具有开放性、良好的散热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可热插拔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工业现场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应用,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是继STD和IPC之后的第三代工控机的技术标准。采用模块化的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技术开发产品,可以缩短开发时间、降低

连铸方坯中心裂纹成因分析及控制方法

一钢厂4#连铸机中心裂纹的研究攻关 摘要:对一钢厂4#连铸机方坯中心裂纹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钢水过热度、二次冷却强度、拉速等对铸坯中心裂纹的影响,根据分析所得的结论,采取了合理的工艺措施并进行了适当的技术改造,使中心裂纹发生率降低到0.5%以下。 关镇词:连铸机方坯中心裂纹 1.前言 韶钢一炼钢厂4#连铸机投产于1997年,该机为R6m,3机3流全弧形连铸机铸坯断面为160 mmX 160 mm,结晶器长850 mm,二冷段采用单管式表面喷淋冷却方式,火焰切割,中间包采用塞棒控制或采用长寿包定径水口浇铸。敞开式浇注,生产钢种主要为Q235、Q215、HRB335. 该连铸机投产以来生产的160 mm ×160 mm铸坯一直存在的中心裂纹缺陷。随着韶钢的发展,高线厂将替代三轧四轧制,高线在轧制时出现冲钢事故,严重影响生产的顺行。为此对我厂生产的铸坯提出了较高的的质量要求。2008年由于中心裂纹挑废的占坯产量的5%。,严重影响了一钢厂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炼钢厂于2008.11月成立了攻关组。目标是要把挑废率降到0.5%。我们结合了当前的生产形式和现场实际进行了公关,并取得了预期效果。2. 中心裂纹的形态及对轧制产品的影响 2.1中心裂纹的形态

﹙图-1 ﹚ 4#连铸机铸坯中心裂纹在断面上是呈不连续的岛状(点状)分布(如图-1),有时有两到三个点。点之间的连线往往是线状的肉眼可见的中心线裂纹,严重时则沿整个铸坯长度方向连续分布并贯通,并伴随着中心偏析疏松。单个点直径在5—15mm之间,裂纹长20^50mm 在铸坯处于发红状态时中心裂纹不易察觉,铸坯冷却至室温时则清晰可辨,给在线控制带来很大困难。 2. 2对轧制产品的影响 线材厂对中心裂纹铸坯进行的轧制表明,轧制过程轧成品裂纹不能焊合,经常出现断裂冲钢。 3.中心裂纹形成机理及原因分析 3.1 形成机理 通过查阅大量的专业书籍和现场跟踪生产总结,认为4号机方坯中心裂纹形成的机理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钢的高温变形理论,结合钢的高温力学性能.中心裂纹形成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1搭桥形成由于凝固坯壳的不均匀形成。在凝固末期.凝固前沿搭桥,将钢液封住,上部钢液无法填充,这样被封住的钢液继续凝固时就会形成缩孔,这种缩孔在断面上有时呈现出中心裂纹形态。3.1.2 铸坯在二冷段纵向冷却不合理前期二冷水过大,造成铸坯表面

连铸坯的宏观偏析及控制

连铸坯的中心偏析及控制 摘要:对连铸坯的中心偏析进行研究分析,并且分析影响中心偏析的因素,主要有过热度和鼓肚等因素,从而采用一些措施来降低中心偏析,主要有稳定和降低过热度,控制钢液中碳磷硫的含量,二次冷却工艺,稳定拉速,采用电磁搅拌等措施. 关键字:连铸坯, 过冷度, 中心偏析, 鼓肚成因 1 连铸坯的偏析 铸坯凝固过程中, 表层因激冷生成细小枝晶(激冷层), 随着表层凝固厚度增加, 铸坯内部向外传热能力降低, 铸坯开始呈现定向凝固, 形成由外向内的长条状树枝晶(柱状晶)。由于选分结晶的原因, 溶质元素向熔池(液相区)积聚, 当柱状晶增长而生成搭桥现象时, 富集溶质元素的钢液被封闭而不能与其它液体交换, 在该处形成C S等元素的正偏析同时, 上部钢液不能补充此处的凝固收缩, 从而伴随有残余缩孔。图1为铸坯凝固过程此形成中心偏析的示意。 图1铸坯凝固形成宏观偏析示意 2 连铸坯的中心偏析形成的机理 1)钢锭中心凝固理论 该理论认为当浇注钢液碳含量超过0.45%(质量分数) 时,即使是中等过热

度的钢液也有柱状晶强烈增长的趋势,在凝固后期由于铸坯断面中心柱状晶的搭桥,当桥下面的钢液继续凝固时,得不到上部钢液的补充,下部区域就形成缩孔、疏松及中心偏析。 2)溶质元素析出与富集理论 该理论认为铸坯从表壳到中心结晶过程中由于钢中一些溶质元素( 如碳、锰、硼、硫或磷) 在固液边界上溶解并平衡移动,从柱状晶析出的溶质元素扩散到尚未凝固的中心,即产生铸坯的中心偏析。 3 影响中心偏析的因素 1)钢水的过热度 过热度是决定等轴晶率大小的一个重要参数。过热度越低,断面上产生的等轴晶率就越大,从而偏析程度就越小,经过统计大量的试验数据表明等轴晶率与过热度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2 等轴晶率与过热度的关系 过热度低时,能提供大量的等轴晶核,生成等轴晶,阻止凝固前期柱状晶的形成,并生成由细小等轴晶组成的大面积等轴晶区。若过热度高,柱状晶区便扩大,甚至产生柱状晶搭桥现象,从而形成中心疏松或缩孔,随之产生严重的中心偏析。 2)电磁搅拌 实践证明,通过搅拌可以有效增加等轴晶区域宽度,不同的搅拌方式在同等过热度情况下等轴晶区域宽度明显不一样。通过搅拌使钢液产生运动,一方面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及发展

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2) 1.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回顾 (2) 1.2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2) 1.3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国内外应用状况 (6) 1.4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7) 第二章国内油田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现状及发展趋势 (8) 2.1 基于PC总线的控制系统应用软件 (8) 2.2 基于各种PLC控制系统的应用软件 (8) 2.3 中小规模的DCS控制系统组态软件 (9) 2.4 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用软件的发展趋势 (9)

第一章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与发展 在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和建材等工业生产中连续的或按一定程序周期进行的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称为生产过程自动化。生产过程自动化是保持生产稳定、降低消耗、降低成本、改善劳动条件、促进文明生产、保证生产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是20世纪科学与技术进步的特征,是工业现代化的标志。凡是采用模拟或数字控制方式对生产过程的某一或某些物理参数进行的自动控制就称为过程控制。过程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常规仪表过程控制系统与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两大类。随着工业生产规模走向大型化、复杂化、精细化、批量化,靠仪表控制系统已很难达到生产和管理要求,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1.1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发展回顾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问世。经历了十多年的研究,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过程控制计算机TRW-300在美国德克萨斯的一个炼油厂正式投入运行。这项开创性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回顾工业过程的计算机控制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8寸期: (1)起步时期(20世纪5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有人开始研究将计算机用于工业过程控制。 (2)试验时期(20世纪60年代)。1962年,英国的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利用计算机完全代替了原来的模拟控制。 (3)推广时期(20世纪70年代。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LSI)技术的发展,1972年生产出了微型计算机(mi—erocomputer)。其最大优点是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价格便宜和体积小。 (4)成熟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计算机向着超小型化、软件固定化和控制智能化方向发展。80年代末,又推出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专家系统、控N*0管理融为一体的新型集散控制系统。(5)进一步发展时期(20世纪90年代)。在计算机控制系统进一步完善应用更加普及,价格不断下降的同时,功能却更加丰富,性能变得更加可靠。 1.2 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的分类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领域非常厂泛,计算机可以控制单个电机、阀门,也可以控制管理整个工厂企业;控制方式可以是单回路控制,也可以是复杂的多变量解耦控制、自适应控制、最优控制乃至智能控制。因而,它的分类方法也是多样的,可以按照被控参数、设定值的形式进行分类,也可以按照控制装置结构类型、被控对象的特点和要求及控制功能的类型进行分类,还可以按照系统功能、控制规律和控制方式进行分类。常用的是按照系统功能分类。

连铸方坯的缺陷及其处理

连铸方坯的缺陷及其处理 1 表面缺陷 1.1 气孔和针孔 定义 : 垂直铸坯表面并在铸坯表面肉眼可见的小气孔并可能以针孔的形式深入表面。 原因 : 钢水脱氧不足、凝固时产生一氧化碳; 脱氧后又钢流二次氧化吸收的气体; 结晶器保护渣质量不合要求; 钢包及中间包烘烤不好 改进方法: 钢水完全脱氧; 不浇注过氧化的钢水; 保持浇注温度;(注温不能过高) 使用干燥的钢水罐及中间罐; 保护渣不能受潮,摆放时间不能太久。 1.2 坯头气孔及针孔 定义: 同1.1,但仅出现在每次浇注的第一根钢坯坯头处 原因: 钢液温度太低; 结晶器中钢水氧化; 保护渣受潮或杂质多; 结晶器内壁上有冷凝水; 引锭头潮湿; 填入结晶器中切屑及废钢有锈、有油或潮湿; 中间罐内衬及钢水罐内衬潮湿; 改进方法: 保持浇注温度; 采用适宜的保护渣; 采用干燥和洁净的废钢及切屑; 绝对避免在结晶器内壁及锭头上产生冷凝水; 干燥及烘烤中间罐; 1.3 夹渣 定义: 表面分布不均匀的夹渣,有时针孔和渣聚集,呈疏松态的外观

原因: 由保护渣耐火材料颗粒和钢水氧化产物以及出钢渣等引起,随着钢流带入并被卷至铸坯表面。 改进方法: 用挡渣出钢; 采用适宜的保护渣及耐火材料; 钢水不能过氧化,注温要合适。 1.4 振动波纹及折叠 定义: 在与铸坯轴线垂直方向上,铸坯表面上以均匀间距分布的波纹振痕,在不利的情况下出现折叠。 原因: 浇注速度波动大,使结晶器中钢液面不稳定。 改进方法: 保持均匀的浇注速度,稳定结晶器钢水液面。 调整振动频率使其与拉速相适应。 1.5 结疤与重皮 定义: 铸坯角部和表面上出现的疤痕 原因: 由于结晶器内坯壳破裂、钢水渗入到结晶器和铸坯之间的夹缝,以及保护渣结块造成。 改进方法: 保证结晶器具有准确的锥度,当结晶器使用时间过长而磨损会使坯壳过早脱离结晶器内壁而导致坯壳破裂。 1.6 分层: (双浇) 定义: 铸坯中间出现分界层 原因: 浇注中断又重新开始浇注时,使两次浇注连接出现重接。 改进方法: 浇注过程中不要断流,拉速要相对稳定,不要忽高忽低。 1.7 纵裂 定义: 分布在铸坯角部的纵向裂纹, 角部纵裂常是拉漏的预兆。 原因: 针孔、气泡及夹杂; 结晶器内坯壳不均匀冷却; 由于铜结晶器中和足辊上有沟槽,缺口,渣子等而引起裂纹; 结晶器壁磨损或单面磨损使该处坯壳提前脱离结晶器壁; 浇注速度过高或浇注温度过高,坯壳厚度薄; 足辊对位不准; 二次冷却水不均匀;

过热度与中心偏析之间的关系

过热度与中心偏析之间的关系 过热度的计算需要知道中包温度,液相线温度。根据经验公式: 中包标准温度=液相线温度+中包标准过热度 而液相线温度 T L=1536.6-(90%[C]+8%[Si]+5%[Mn]+30%[P]+25%[S]+3[Al]+5%[Cu]+1.5% [Cr]+4%[Ni]+2%[Mo]+80%[N]+18%[Ti] 可以通过钢水中各个成分的含量确定来计算出液相线温度,然后根据连铸过程中中间包的温度,计算出中包过热度。 图1 过热度分布散点图 通过对武钢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的Q345B共计947炉钢水的中包过热度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中包液相线温度均值为1503℃,中间包温度的均值为1531℃,中包过热度集中在20~40℃区间内,均值为28.25℃。存在7炉钢水过热度高于50℃,4炉钢水的过热度低于15℃。选取了其中过热度较高的炉次分析发现C026468(过热度60.77℃)根据液相线公式计算,其液相线温度为1480℃,与实际液相线平均温度相差较大,可认为是其成分不太稳定。而其中过热度较低的炉次C131758(过热度6.4℃)则是因为其中包温度(1518.25℃)过低。

图2 中心偏析级别与过热度关系图 取武钢三炼钢2010年7月至12月的中心偏析程度C1.0~C2.0的Q345B硫印坯共32块,其中C1.0共17块,C1.5共12块,C2.0共4块,作其与过热度之间的柱状关系图。从图中可以明显的看出C1.0级别的过热度均值为25.0763℃,C1.5级别的过热度均值为26.2884℃,C2.0级别的过热度均值为28.9316℃。随着中心偏析程度的提高,过热度呈增加的趋势。考虑到要降低中心偏析,必须尽可能的降低过热度,但是对于低碳钢,特别是含铝、铬、钛较高的钢种,钢液发粘,过热度会应该较高些。建议过热度应尽量控制在20℃~22℃。

连铸坯内部缺陷

连铸坯内部缺陷 连铸坯的内部质量,主要取决与其中心致密度。而影响连铸坯中心致密度的缺陷是各种内部裂纹、中心偏析和中心疏松,以及铸坯内部的宏观非金属夹杂物。连铸坯的内裂、中心偏析和疏松这些内部缺陷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和铸坯的二次冷却以及自二冷区至拉矫机的设备状态有关。 1)内部裂纹形成的原因 各种应力(包括热应力、机械应力等)作用在脆弱的凝固界面上产生的裂纹成为内部裂纹。通常认为内裂纹是在凝固的前沿发生的,大都伴有偏析的存在,因而也把内裂纹称为偏析裂纹。还有一种说法是内裂纹是在凝固前沿发生的,其先端和凝固界面相连接,所以内裂纹也可以称为凝固界面裂纹。除了较大的裂纹,一般内裂纹可在轧制中焊合。 连铸坯的内部裂纹是指从铸坯表面一下直至铸坯中心的各种裂纹,其中包有中间裂纹、对角线裂纹、矫直弯曲裂纹、中心裂纹、角部裂纹。无论内裂文的类型如何,其形成过程大都经过三个阶段:1 拉伸力作用到凝固界面;2 造成柱状晶的晶界见开裂;3 偏析元素富集的钢液填充到开裂的空隙中。内裂发生的一般原因,是在冷却、弯曲和矫直过程中,铸坯的内

部变形率超过该刚中允许的变形率。通常在压缩比足够大的情况下,且钢的纯净度较高时,内裂纹可以在轧制中焊合,对一般用途的钢不会带来危害;但是在压缩比小,钢水纯净度较低,或者对铸坯心部质量有严格要求的铸坯,内裂就会使轧制材性能变坏并降低成材率。 2)中心裂纹 铸坯中心裂纹在轧制中不能焊合,在钢板的断面上会出现严重的分层缺陷,在钢卷或薄板的表面呈中间波浪形缺陷,在轧制中还会发生断带事故,给成品材的轧制和使用带来影响 A裂纹的成因分析 铸坯裂纹的形成时传热、传质和应力相互作用的结果。带液芯的高温铸坯在铸机内运行过程中,各种力的作用是产生裂纹的外因,而钢对裂纹的敏感性是产生裂纹的内因。铸坯是否产生裂纹决定于钢高温力学性能、凝固冶金行为和铸机运行状态,板坯中心裂纹是由于凝固末端铸坯鼓肚或中心偏析、中心凝固收缩产生的。 1 控制铸机的运行状态 刚的高温力学性能与铸坯裂纹有直接关系,铸坯凝固过程固、液及诶按承受的应力(如热应力、鼓肚

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发展

连铸坯中心偏析控制技术的发展 1电磁搅拌技术 电磁搅拌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开发的一种电磁冶金技术,其实质是借助电磁力的作用,强化铸坯液相穴中钢水的运动,从而改善钢水凝固过程中的流动、传热和迁移过程,达到改善铸坯质量的目的。电磁搅拌按安装位置有:结晶器电磁搅拌(M-EMS)、二冷区电磁搅拌(S-EMS)、凝固末端电磁搅拌(F-EMS)、结晶器及足辊区电磁搅拌(MI-EMS),为了生产的需要还可以将其任意组合来使用。搅拌形式有:旋转型、直线型、螺旋型。使用电磁搅拌技术,特别是结晶器电磁搅拌和二冷区电磁搅拌,可以显著增加连铸坯的等轴晶率,等轴晶率的提高有利于减少连铸坯的“晶桥”现象,从而减轻铸坯中心偏析。 实际生产中,对于铸坯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技术,由于安装位置一定,而浇注钢种、拉坯速度等工艺参数发生变化,使得最佳的搅拌区位置偏离设备的位置,电磁搅拌效果差;同时,在该区域如果搅拌强度过于强烈,会导致铸坯液相穴中的轻相物质(如碳元素)向中心集聚,导致中心偏析更为严重。为此,可以采用长距离的弱搅拌方法或采用行波磁场型的F-EMS技术,使钢水在较大范围内进行上下交换,以改善中心偏析。 另外,冶金工作者还开发出一种水口注流电磁搅拌技术,在浸入式水口对钢液进行电磁搅拌,水口外壁通气冷却,为强化冷却效果,水口外壁开有许多凹槽。该技术中,既能保证钢水温降较大,实现低过热度浇注,又可防止水口堵塞。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起到很好地控制铸坯中心偏析的作用。 2 低过热度浇注技术 连铸过程中,采用低过热度浇注时,钢水过冷度减小,临界形核半径变小,形核率高,晶核数量多,铸坯等轴晶率大幅度提高,有利于抑制晶桥的产生及铸坯凝固末端枝晶间钢液的不合理流动。但是,钢水过热度较低时,水口易堵塞,而且钢中夹杂物不易上浮。对于钢液中的夹杂物不易上浮问题,可以采用二次精炼手段及中间包冶金技术,提高钢液纯净度。对于钢水低温浇注时温度波动带来的浇注困难,冶金工作者开发出了中间包等离子加热技术及中间包电磁感应加热技术,可以保持钢液浇注温度的稳定。 3 结晶器插入钢带技术 O. V. Nosochenko和O. B. Isaev等人采用在板坯连铸结晶器插入钢带的技术来控制铸坯中心偏析。其基本原理是在结晶器内插入厚度为1.5mm厚的钢带,将钢带作为冷却剂,利用钢带的吸热和熔化,降低结晶器内钢水的过热度,实现提高铸坯等轴晶率,减小中心偏析程度的目的,同时还可实现微合金化。 该研究表明,钢带的碳含量在0.25%~0.40%时比较合适,应用的实际浇注钢种也多些,这是因为碳含量低于0.1%时,钢带强度亦低,熔点高,会导致结晶器内出现较多的较大未熔碎钢片,给浇注及铸坯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受插入钢带宽度的影响,这一技术用在板坯连铸中较为合适,对方坯连铸而言,因断面尺寸小,应用这一技术存在空间不足的局限性;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及发展趋势

一、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而一个完整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应由下列几部分组成:被控对象、主机、外部设备、外围设备、自动化仪表和软件系统。 1、硬件部分 硬件部分用于一般数值计算和信息处理的计算机称为通用计算机(简韵;通用机)。用于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的计算机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控制机)。通用机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主机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主存贮器(俗称内存贮器);外部设备包括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部存贮器,如键盘、CRT显示器、打印机、磁带和磁盘等,起着人机联系和扩展主机存贮能力的作用。它们是主机正常工作和人们使用主机所必需的设备。‘通用机主要是同使用机器的人交流信息,控制机除了同人交流信息外,要自动地控制生产过程,它还必须与被控制的对象直接交流信息。这是控制机与通用机根本不同的地方。为此,控制机必须具备直接从生产过程获取信息,经过主机加工处理后,把控制信息馈送给生产过程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在主机与被控对象之间直接进行信息的变换和传递上,具有这种能力的设备称为生产过程通道。相对于外部设备,通常把生产过程通道称为主机的外围设备。因此,可以简单地说,通用计算机由主机和外部设备组成;控制计算机由通用计算机与外围设备组成。 2、软件部分 软件系统是控制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适当的软件系统支持下,控制视才能按设计的要求正常地工作。控制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系统软件是用于计算机系统内部的各种资源管理、信息处理相对外进行联系及提供服务的软件。例如操作系统、监控程序、语言加工系统和诊断程序等。应用软件是用来使被控对象正常运行的控制程序、控制策略及其相应的服务程序。例如过程监视程序、过程控制程序和公用服务程序等。应用软件是在系统软件的支持下编制完成的,它随被控对象的特性和控制要求不同而异。通常应用软件由用户根据需要自行开发。随着计算机过程控制技术的日趋成熟,应用软件正向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标准的基本控制模块由制造厂家提供给用户,用户只需根据控制的要求,经过简单的组态过程即可生成满足具体要求的专用应用软件,大大方便了用户,缩短了应用软件的开发周期。提高了应用软件的可靠性。 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 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一般常规的调节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精度高:通过多字长的数值运算,可以实现常规调节器难以达到的控制精度,而且不存在零点漂移、热噪声及元件老化对控制精度的影响。 计算机具有分时处理能力。一台计算机(严格说是一个CPU)可以对多个控制回路进行控制。 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贮存和逻辑判断能力,能够根据生产环境的变化,及时作出判断,选择最合理的控制对策;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规律,以达到理想的控制效果。 使用方便灵活。计算机的控制功能是通过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的。在不增加硬件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修改软件来改变控制方案和控制机的功能。 计算机除了能实现控制功能以外,还可以同时实现对生产过程的管理,如生产计划调度,经济核算等。 三、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结构将根据不同的对象有所不同,但系统设计的步骤大体上相同,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确定控制任务 进行系统设计之前,首先要对控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熟悉工艺流程,了解具体的控制要求,确定系统所要完成的任务,包括系统要实现的功能、控制速度、控制精度、现场环境、完成设计的时间要求等。根据这些任务写好设计任务说明书,作为整个控制系统设计的依据。 2、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根据系统设计任务书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选择系统的软、硬件组成方式根据系统的价格和时间要求,选择适当的方式组成系统。在时间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尽量选购现成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组合;而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自己设计电路模块。值得注意的是,软、硬件工作比例的划分也将对系统的价格和实现时间产生重要的影响。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大概包括选择微处理器、确定存储器容量、选择外围接口电路、选择传感器、选择软件开发环境、硬件设计及调试六个基本内容。 3、软件设计 软件设计要根据系统总的设计要求,确定软件所要完成的各种功能及完成这些功能的逻辑和时序关系,并用软件流程图表述出来。按软件流程图中不同的功能,分别设计相应的软件功能模块。如模拟量输入模块、模拟量输出模块、数据处理模块、通讯模块和键盘处理模块等。每一种模块都可以单独进行调试,各种模块分别调试好后,再按流程图逻辑和时序关系将他们正确组合、连接、调试。 4、现场安装调试 首先要按工艺流程图将系统正确安装,然后对系统进行粗调和精确调试,根据实际对象确定各种控制参数,调整显示值或保存数据等。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都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用对现场情况进行模拟的方式进行,并进行必要的联合调试工作,半实物仿真是系统调试的虽要基础,而最终的系统级调试要在现场完成。 5、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及发展趋势 祁立勋 廊坊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越来越深入地渗透于生产之中。因此,设计一个性能良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硬件、软件和控制算法3个方面,一个完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使系统能长期有效地运行。本文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浅析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的同时,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进行描述。 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在初步介绍计算机控制系统之后,分别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特点和基本设计过程。在综述部分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0)08-0138-02 (下转第140页)

高强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分析及改善措施

高强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分析及改善措施 发表时间:2018-10-01T18:25:45.7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作者:于波 [导读] 摘要:高强度钢一般含有高碳含量和锰质量分数。 河钢集团承德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板带事业部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高强度钢一般含有高碳含量和锰质量分数。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容易形成碳、锰等元素的枝晶偏析,导致中厚板中心出现严重的带状组织缺陷。带钢结构对钢板的力学性能、成形性和断裂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冷轧钢板,带钢结构的存在会使材料表现出很强的各向异性能,导致材料在深加工过程中发生不均匀变形,即沿板宽方向的纵向纤维拉伸不一致,导致二次变形。即使是在应力集中时裂纹的萌生也会影响最终产品的性能。如何减少和消除连铸坯在凝固过程中产生的偏析,是连铸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高强钢连铸板坯中心偏析的分析及改善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连铸坯;中心偏析;改善措施 1连铸坯中心偏析的成因 导致连铸坯出现中心偏析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枝晶搭桥形成了小钢锭,另一方面是发生了铸坯鼓肚的问题。在连铸坯凝固过程中,液芯末端会存在一个固液两相混合组成的糊状区。凝固过程中,钢液会收缩向坯壳和拉坯方向,最终形成小孔。位于弯月面的钢液受到地心引力会注入到收缩形成的孔洞当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防止疏松和偏析问题的出现。上述为理想状态,但是在实际铸造过程中,由于出现了小钢锭,钢液难以及时形成収缩孔或者难以注入收缩控制红,最终导致偏析问题出现在铸坯中心部位。通过偏析问题出现的过程分析可知,拉坯方向液芯中心线附近的钢液会在钢液凝固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变化,前沿温度梯度不同是造成凝固波动的主要原因。 2板坯中心偏析的形成机制及控制措施 对板坯偏析的形成机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以看出,板坯的中心偏析是由凝固过程中溶质元素的分离和结晶和凝固结束附近富集的偏析元素的液流引起的。凝固结束时的钢液流动是由壳体的鼓包和凝固过程中钢液的体积收缩引起的。板坯的中心偏析与钢成分、热性能、几何形状、工艺参数和设备条件密切相关。不同冷却条件下坯料枝晶间的应力对坯料的中心偏析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们需要分析中心偏析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关键是控制铸坯芯部钢液的不合理流动,促进溶质元素在固-液界面上迁移的各种因素都会加剧偏析,以及促进S输运的各种因素。固体中的OLUT元素将改善偏析。基于上述中心偏析机理,目前控制连铸坯中心偏析的主要思路如下: (1)提高钢液洁净度。凝固过程中,钢液的选分结晶现象不可避免,但是通过提高钢液洁净度,减少易偏析杂质元素(如S、P)的质量分数,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铸坯中心偏析程度。实际生产过程中,可通过二次精炼手段、中间包冶金及浸入式水口设备参数和工艺参数的优化来提高钢液纯净度。 (2)提高铸坯等轴晶比率。等轴晶比率提高,可以抑制柱状晶的发展,防止铸坯枝晶搭桥。由这一思路开发出控制铸坯中心偏析的技术主要有:电磁搅拌、低过热度浇注、结晶器插入钢带、钢水旋流加入及加成核剂等技术。 (3)抑制凝固末端枝晶间富集溶质残余母液的流动,可以改善高碳钢的中心偏析。相应的控制技术主要有:机械轻压下、热轻压下、连续锻压、静磁场技术等。 3控制应用 3.1铸坯保温缓冷 在横截面带钢结构的钢板中,热装和热转移轧制方坯可能存在偏析。板条结构越明显,元素偏析越严重。为了避免这一问题,可以在连铸坯脱线后采取保温措施,将其置于封闭空间一段时间内,避免吹风,并在中心偏析时保证钢坯温度缓慢而不是迅速下降。在元素完全扩散到发送阶段之后。钢中Mn元素经长时间冷处理后,可有效地减少枝晶偏析。在保温和缓慢冷却的过程中,碳原子会均匀扩散,有效地控制了碳和锰的偏析,保证轧制后不会发生偏析。 3.2规范连铸机的辊缝标定操作控制辊缝精度 众所周知,板坯连铸机扇形截面辊缝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是连铸板坯内部质量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如果板坯连铸机的实际辊缝值与风机截面的目标值偏差过大,则连铸坯凝固结束时铸坯中心的体积收缩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偿,造成铸坯的偏析、气孔和中心裂纹缺陷。如果板坯在工作过程中的机械应力过大,就会产生角向横向裂纹、中间裂纹等裂纹缺陷。但是,由于高温、磨损、变形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连铸机风机段的实际辊缝值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产生一定的偏离目标辊缝值,如: (1)铸造机轧辊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复杂的热负荷和机械载荷(轻下压、矫直等)容易引起轧辊磨损、弯曲等,约1.5毫米 (2)轴承与轴承座之间的固有间隙在扇形段的在线循环中也将逐渐增大,从0.1mm到0.3mm不等。 (3)风机截面上、下机架之间的连杆在圆筒载荷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变形随连杆尺寸和气缸压力的变化而变化,约为0.5~1.0mm。 目前,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了一套连铸机风机截面辊缝的维护和操作规范,以保证连铸机连铸过程中在线辊缝控制的准确性。 通过对连铸机风机段的定期补偿和校核,以消除风机截面上下机架间连杆的弹性变形对辊缝偏差的影响,将不同压力下拉杆的形状变量作为扇形段拉杆的补偿值输入连铸机参数控制系统。 采用手持式辊缝计、在线辊缝计和定距块对连铸机风机段实际辊缝与目标辊缝之间的偏差进行周期性标定,以消除连铸机风机段夹紧缸位移传感器的系统误差。 为消除传动辊大间隙对整个辊缝的影响,优化了连铸机风机段驱动辊间隙的标定和控制方法。 3.3轻压下技术 所谓的轻压下技术主要是将一定的压力施加在连铸坯凝固末端从而将铸坯凝固末端的体积收缩进行一定程度的抵消,从而控制凝固收缩,避免钢水在流动过程中发生聚集的问题,进而达到中心偏析控制的目的。轻压下技术根据外力施加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为机械应力轻压下和热应力轻压下。热应力轻压下主要利用的是热应力,在末端施加强冷,高度冷却铸坯表面凝固末端未知,从而促使凝固坯壳受冷收缩对内部产生一定的压力。此种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容易受到断面尺寸和钢种的影响,所以如果铸坯过大那么不适合采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论文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1、计算机控制的定义: 计算机控制是自动控制理论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控制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动控制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生产工艺日益复杂,控制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简单的控制理论有时无法解决复杂的控制问题。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控制理论的发展,先进的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推动计算机控制技术不断前进。自从1971年美国Intel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Intel 4004以来,微处理器的性能和集成度几乎每两年就提高一倍,而价格却大幅度下降。在随后30多年的时间里,微型计算机经历了4位机、8位机、16位机、32位机几个大的发展阶段,目前64位机也已经问世。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在科学技术上引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型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可靠性大大提高,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齐全,成本却越来越低,使微型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微型计算机不仅可应用于科学计算、信息处理、办公娱乐、民用产品、家用电器等领域,而且在仪器、仪表及过程控制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仪器、仪表在测量过程自动化、测量结果的数据处理及系统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在许多高精度、高性能、多功能的测量仪器中都采用了微处理器技术。过程控制也是微型计算机应用最多的一个方面,控制对象已从单一的工艺流程扩展到整个企业的生产、管理以及现场各种设备的控制中,采用分布式计算机控制,实现了企业的控制和管理一体化,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CRT显示技术、现场总线智能仪表、软件技术以及自控理论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控制的技术水平大大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突飞猛进。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人们可以对现场的各种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完成常规控制技术无法完成的任务,微型计算机控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军事、农业、工业、航空航天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可以说,21世纪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获得重大发展的时代,大到载人航天飞船的研制成功,小到日用的家用电器,甚至计算机控制的家庭主妇机器人,到处可见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现代从事工业控制和智能仪表研究、开发及使用的技术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在工业控制领域里继续邀游。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是一门跨学科以及应用性、技术性、综合性都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要求具备较强的自动控制理论、微型计算机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 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要求掌握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具备基本的设

《计算机控制技术》教材习题解答1

《计算机控制技术》习题解答 第一章 什么是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业控制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微机控制系统与常规的自动控制系统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控制规律灵活多样,改动方便 b.控制精度高,抑制扰动能力强,能实现最优控制 ` c.能够实现数据统计和工况显示,控制效率高 d.控制与管理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程度 计算机控制系统结构有哪些分类指出这些分类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应用场合。 答: (1)操作指导控制系统 优点:结构简单,控制灵活,安全。 缺点:由人工操作,速度受到限制,不能控制多个对象。 (2)直接数字控制系统(DDS) 优点:实时性好,可靠性高,适应性强。 (3)监督控制系统(SCC) % 优点: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优工况。 (4)分散控制系统(DCS) 优点:分散控制、集中操作、分级管理、分而自治和综合协调。 (5)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 优点:与DCS相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性。国际标准统一后,可实现真正的开放式互联系统结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是怎样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 (1)实时数据采集:对被控量的瞬时值进行检测,并输入给计算机。 (2)实时决策:对采集到的表征被控参数的状态量进行分析,并按已定的控制规律,决定下一步的控制过程。 (3)实时控制:根据决策,适时地对执行机构发出控制信号,完成控制任务。 ; .实时、在线方式和离线方式的含义是什么 答:所谓实时,是指信号的输入、计算和输出都要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亦即计算机对输入信息,以足够快的速度进行控制,超出了这个时间,就失去了控制的时机,控制也就失去了意义。 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生产过程和计算机直接连接,并受计算机控制的方式称为在线方式或联机方式;生产过程不和计算机相连,且不受计算机控制,而是靠人进行联系并做相应操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