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腹膜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腹膜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腹膜炎的抗感染药物治疗

一、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其药物治疗:

·可能病原菌:肠杆菌科、肠球菌属、偶有厌氧菌。

·首选药物:腹水中性粒细胞>250*106/L,经验选择头孢哌酮舒巴坦,一次2g,ivgtt,每8小时一次。

或头孢噻肟钠,一次2g,ivgtt,每12小时一次。

或头孢曲松钠,ivgtt,一次1~2g,一日1次。

·次选药物: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vgtt,一次4.5g,每8小时1次。

氨苄西林舒巴坦,ivgtt,,一次1.5g,每8小时一次。

·说明:腹水细菌培养出结果后,立即选择敏感的窄谱抗生素,疗程至少2周。

二、继发性腹膜炎及其药物治疗

·可能病原菌: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肠球菌属、拟杆菌属。·首选药物:上消化道穿孔所致者宜选用二、三代头孢菌素或广谱青霉素类。

下消化道穿孔所致者宜选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ivgtt,一次

3.2g,每6小时一次。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ivgtt,一次

4.5g,每8

小时1次。

·次选药物:重症选用美罗培南,ivgtt,一次1g,一日2~3次。或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一次0.5g,ivgtt,每6~8小时一次。或头孢吡肟,ivgtt,一次1~2g,每12小时1次;加甲硝唑ivgtt,0.5g,每12小时一次。

·青霉素过敏者使用莫西沙星,ivgtt,一次400g,每日1次,加甲硝唑,ivgtt,一次0.5g,每12小时一次。

三、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及其药物治疗

·可能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阴性杆菌。

·首选药物:去甲万古霉素,ivgtt,一次15mg/kg,每12小时一次,加哌拉西林,ivgtt,一次2~4g,每8小时一次。重度感染可在腹膜透析液中加入抗菌药。

·次选药物:万古霉素,ivgtt, 一次15mg/kg,每12小时一次,加抗铜绿假单胞菌的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ivgtt,一次2g,每12小时一次。

·说明:去甲万古霉素需监测血药浓度。

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第一节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一、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 腹膜是一层很薄的光滑的浆膜,它由内皮细胞及弹性纤维构成,腹膜分为互相连续的壁层和脏层两部分,壁层贴衬于腹壁的里面,脏层覆盖在脏器的表面,并延伸成为韧带,系膜和网膜。把内脏固定于隔肌,后腹壁盆腔壁。腹腔是壁层和脏层之间的潜在间隙。腹腔是人体最大的浆膜腔,如果全部展开,其总面积与全身皮肤面积相等,约为2m2,男性腹腔是封闭的,女性腹腔则经输卵管漏斗、子宫、阴道而与外界相通,从严格的解剖学意义来讲,腹腔内并无脏器。但习惯上把腹腔脏层所覆盖的脏器,如胃、空回肠等,都称为腹腔内脏器。正常腹膜腔内只有少量液体,约75~100ml之草黄色清亮液体,起着润滑作用,但在病理状态下却可容纳数千毫升以上、(如腹水、血液、脓液),腹腔分大腹腔、小腹腔两部分,经由网膜孔相通。小腹腔位于小网膜,胃后壁和胃结肠韧带的后方。剩余部分包括盆腔在内均称为大腹膜腔(图2-36)。 图2-36 腹膜解剖

平卧时小腹腔之后上部及膈下位置低于大腹腔。固此化脓性腹膜炎时或手术后的病人均取半卧位,可避免大腹腔之感染液流存于膈下区或流存于小腹腔形成脓肿;而在髂窝和盆腔形成脓肿后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治疗上也较为简便。大网膜是腹膜的一部分。从横结肠垂下遮盖下腹腔之脏器,有丰富之血液供应和大量的脂肪组织、活动度大,能够移动到所能及的病灶处将其包裹、填塞,使炎症局限,使损伤修复,有腹腔卫士之称。腹膜下层的脂肪组织中满布血管网,淋巴管网和神经末梢。腹膜的动脉来自肋间动脉和腹主动脉的分枝、静脉血则回流到门静脉和下腔静脉。腹膜的淋巴液先引流入腹部淋巴结,再汇合干胸导管。壁层腹膜系由第6~12肋间神经及第一腰神经的分支所支配。此属于周围神经,对痛觉敏感,定位准确,尤其当壁层腹膜受刺激时,可使腹肌反射性收缩,引起反射性腹肌紧张;腹膜炎时的腹膜刺激症即由此产生。膈肌中心部分受到刺激,通过膈神经的反射作用,可引起肩部放射性痛。脏层腹膜系由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分支支配,属于内脏神经,痛觉定位差,但对牵拉、压迫、膨胀等刺激敏感。通常表现为腹部钝痛,重刺激时可以引起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和肠麻痹。 腹膜的生理功能有①滑润作用;腹膜是双相的半渗透性薄膜,经常渗出少量液体以滑润腹腔。 ②防御作用:腹膜是人体浆膜中抗感染最强的一部分,当细菌和异物侵入腹腔时,腹腔渗出液中之大量吞噬细胞将其吞噬包围和吸收,大网膜的防御作用尤为显著,可将感染局限,防止感染扩散。③吸收作用:腹腔的强大吸收能力不但能将腹腔内积液、血液、空气,徽小颗粒和细菌,电解质、尿素等很快吸收,也可以吸收毒以减轻对腹膜之刺激,但大量毒素被吸收时可导致中毒性休克。腹腔上部腹膜的吸收能力比盆腔腹膜的吸收能力要强。④渗出与修复作用;在腹膜炎时,腹膜可渗出大量液体,蛋白质和电解质,起到稀释毒素和减少对腹膜刺激的作用,但渗出量太大时可引起水与电解质失调。炎性腹水中蛋白质含量在2.5克%以上,可出现低蛋白血症。渗出液的性质因病因而异;例如外伤引起的渗出液多混有血液。胃肠穿孔的渗出液中含有脏器的内容物。链球菌感染的渗出液为稀薄之浆液性液体,厌氧菌感染之渗出液中有一种特殊臭味。在炎性渗出液中还含有异物和破碎组织等。其中的纤维蛋白沉积可在病变周围产生粘连,防止感染扩散并可修复受损之组织,但也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之重要原因。 二、病因及分类 (一)根据腹膜炎的发病机理分: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指肝病或肾病腹水,非腹内脏器感染引发的急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能与患者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损害、吞噬细胞活性减低、调理功能减弱、腹膜防御细菌能力降低有关。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细菌在肝内清除减少,肠道细菌透过肠壁进入腹水所致移位感染也有可能。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次为肺炎球菌、链球菌等。 一、发病机制 1.肠道细菌侵入腹腔几率增加向发性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感染主要来源于肠道细菌。正常情况下小肠内只有少量需氧(兼性)革兰阴性杆菌.严或f病时小肠内细菌L移易位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增加了需氧革兰阴性杆菌侵人的机会而引起肠源性感染_-一般认为其进人腹腔可经以下途径:①血行性:正常小肠内除回肠向少数细菌外,其他部位皆无菌。肝硬化时肠道细菌分布异常,约75%患者回肠甚至空肠/·二指肠内有大量杆菌繁殖。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时小肠壁淤血,绒毛水肿,上皮和基膜变性,肠内细菌可通过缓膜上皮进入门静脉系统。有70%~80%门静脉血可经门一体分流绕过肝脏直接进人体循环,形成菌血症;②淋巴源性:已证实肝硬化患者,细菌可从肠腔通过猪膜上淋巴管及肠系膜淋巴结,发生定位转移,带菌的淋巴液及门静脉内细菌可通过淤血的肝窦壁溢出,经肝门、肝包膜下淋巴丛漏人腹腔;③细菌跨膜迁移性:肝硬化时由于肠动膜充血、水肿、通透性改变,屏障作用削弱,使肠道细菌经肠壁直接向腹腔渗透;④直接蔓延性:邻近器官如女性生殖系统感染,细菌可直接蔓延到腹腔。 2.宿主防御功能低下①体液免疫异常。这其中包括补体下降,调理素活性降低及白细胞趋化因子(C3a、C5a、C567)减少。②细胞免疫功能降低。③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的吞噬功能80%是由肝巨噬细胞完成的。透射电镜下正常肝组织中20~30个肝细胞就能发现1个肝巨噬细胞,肝硬化肝巨噬细胞明显减少,几乎很难找到。肝巨噬细胞不仅数量减少,甚至吞噬功能也降低。肝巨噬细胞调理素——纤维连接蛋白也下降,致使从肠道吸收入门静脉的内毒素和细菌未能经过肝巨噬细胞充分解毒及清除而得以进人体循环。 3.腹水抗菌活性减弱业已证明肝硬化腹水中清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和免疫球蛋白补体浓度以及调理素活性等几种防御成分均低于非肝硬化性腹水。肝硬化腹水杀菌能力亦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护理 首先,什么是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引起的腹膜急性炎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之分,累及整个腹膜腔时称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临床所称急性腹膜炎多指继发性的化脓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 接下来,腹膜炎的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腹痛:是最主要的症状,疼痛程度与发病原因、炎症轻重、年龄和身体素质等有关。一般呈持续性、剧烈腹痛,常难以忍受。深呼吸、咳嗽、转动身体时疼痛加剧。腹痛范围多自原发病变部位开始,随炎症扩散而延及全腹。 2.恶心、呕吐:初始为腹膜受到刺激引起的反射性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时可出现持续性呕吐,呕吐物可含有黄绿色胆汁,甚至呈棕褐色粪样内容物。 3.体征:病人多呈急性病容,喜仰卧位,双下肢屈曲,不愿意改变体位。腹部拒按,体征随腹膜炎的轻重、病情变化和原发病因而不同。那么如果病人得了腹膜炎我们应该怎样护理呢?主要的护理措施有以下几点。

1.非手术护理:(1)一般取半卧位,休克病人取平卧位或中凹卧位;(2)禁食和胃肠减压;(3)静脉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4)补充热、氮量,提供营养支持;(5)合理应用抗生素;(6)镇静、止痛和吸氧等对症处理。 2.手术护理:(1)体位:取半卧位,促使腹腔内渗出液流向盆腔,有利于局限炎症和引流,以减轻中毒症状;同时可促使腹内脏器下移,减轻因明显腹胀挤压膈肌而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且半卧位时腹肌松弛,有助于减轻腹肌紧张引起的腹胀等不适。休克病人取平卧位,或头躯干和下肢各抬高约20°。尽量减少搬动以减轻疼痛。(2)禁食、胃肠减压:抽出胃肠道内容物和气体,减少胃肠内积气、积液,改善肠壁的血运,有利于疾病的恢复。(3)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给予病人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分析

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27T14:39:43.14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3月上第5期作者:赵振岩[导读] 对于鉴别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双源CT有着明显的作用,患者的腹水量和壁层腹膜外双源CT结果中都存在明显区别。 黑龙江省传染病医院内二科邮编:150500 摘要:目的:分析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方法:从我院去年接诊的结核性腹膜炎与感染性腹膜炎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20名患者,分为两个实验组,实验一组是结核性腹膜炎患者20名,实验二组是感染性腹膜炎患者20名。采用双源CT对两个实验组的病人进行检查,分析两组的病人双源CT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通过两组患者双源CT检查结果分析首先,发现两组患者肤水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患有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的腹水量比较多,而患有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肤水量比较少;其次还有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大都是均匀增厚的,而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大都是表现出结节性增厚;最后两类患者的大网膜都存在着明显污迹样变化,出现增厚的情况,且淋巴结体积都明显增大。结论:对于鉴别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双源CT有着明显的作用,患者的腹水量和壁层腹膜外双源CT结果中都存在明显区别。关键词:CT检查;结核性腹膜炎;感染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的患病因素存在很大的区别。结核性腹膜炎是指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慢性弥漫性的腹膜炎症,大部分都是由于腹腔内病灶的直接蔓延,容易导致其它结核病症的出现。而感染性腹膜炎指的是腹腔内炎症或癌症等相关的症状引起的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都是临床上相对常见的病症,在影像学检查的特征和临床表象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且比较复杂,所以在临床上要两类类病症鉴别出来的难度系数较大,特别是在患者的诱发疾病因素不明确的时候,更加难以鉴别,所以要找到鉴别的诊断方法是医疗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本次研究就是对于双源CT检查在鉴别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中的作用做出分析,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去年的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中,分别随机抽取20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20名结核性腹膜炎患者有11名是男性患者,9名是女性患者,年龄在25到68岁,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20名感染性腹膜炎患者有8名男性患者,12名女性患者,年龄在20到70岁,平均年龄为51岁左右。选取标准:患者自愿接受研究调查,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类患者的病症已经确诊无误。排除标准:患有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根据医学临床验证,感染性腹膜炎和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病情不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所以具有可比性。 1.2疾病诊断标准 结核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其中的4种就可以确诊:1.既往存在结核病史,而且通过检查发现存在结核病的征象;2.由于不明原因引起发热超过两周以上,且伴有疲倦不堪、四肢无力、盗汗和消瘦等症状出现;3.通过腹部检查发现存在腹水、腹部压痛和腹部柔韧等;4.白细胞数量在轻度增高或者是正常范围,血沉加快;5.通过超声检测显示腹内粘连、腹水或者炎性包块等;6.平片及肠胃钡餐x射线发现散在钙化点或者肠梗阻和覆膜粘连等症状。感染性腹膜炎的确诊条件就相对来说比较少,只要出现以下三种情况的一种就可以被确诊。1.在医学临床表现和体征具有腹膜炎的共性,且表现出发热和疲倦等;2.在腹腔停留3小时透析后收集的透析液表现出浑浊状,或者在腹水的常规检查中显示白细胞数量出现明显增多,而多核白细胞超过正常水平的二分之一;3.霉菌和需氧性微生物等检查呈阳性状态。 1.3方法 将两组的40名患者分别采用双源CT机进行平扫检查,医生在检查前提醒患者在检查前的6小时禁食,在检查当天的早晨也需要禁食,通过医生的指导在检查前的2小时让患者口服下700毫升的泛影葡胺注射液是膀胱充盈并且进行呼吸训练,告诉患者在扫描检查的过程中要屏住呼吸,且要保持心态处于平和的状态,为了减少伪影的影响,要取下患者检查区域的金属类物品,然后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双源CT检查,然后由4名放射科的医生对双源CT结果进行分析。如出现不同,可进行讨论。对双源CT结果的观察指标有:比较两个实验组患者的腹水含量和密度,比较两组患者壁层腹膜增厚程度以及呈何状态、大网膜和淋巴结的显示结果。 2.结果 通过对双源CT结果进行分析,两个实验组的腹水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结核性腹膜炎的患者的腹水含量较少,但是感染性腹膜炎的腹水含量则比较多。但是两组的腹水密度没有明显的区别[1]。通过对比壁层腹膜的情况对比发现,结核性腹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大部分呈现为均匀增厚,而感染性腹膜炎患者的壁层腹膜为结节性的增厚,都没有出现其他的异常。而两组患者的大网膜和淋巴结的检查现象相同,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的患者的大网膜都出现了污迹样的变化,有增厚的情况,而淋巴结的体积都出现明显增大的情况,且有增强的趋势。 3.讨论 结核性腹膜炎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由原发性结合病引起的,在每个年龄段都有可能会出现发病,通常很多情况下,都会伴随肺结核病出现,其他部位的结核比较少见。结核性腹膜炎发病比较缓慢,大部分患者的病情症状都比较轻微,发热一般为中低度,而且在发病过程中会产生四肢乏力,身体消瘦和盗汗等症状[2]。它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多样,腹膜炎和腹水为渗出型的主要临床表现,患者的腹部会存在隐隐做痛,一般都表现在肚脐周围或者以下,腹部存在柔韧感。而感染性腹膜炎一般因腹腔肿瘤或者穿孔等原因所导致,临床的表现和结核性腹膜炎相似,所以在确诊的时候容易将两者混淆,而出现误诊的情况,从而不能有效的治疗。一般采用传统的医学检查对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进行区分鉴别,需要进行腹水抽取,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性,而且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会对患者带来痛苦和危害,所以此类方法用于鉴别一这两种疾病的方法不太适用于医学检测。 常规的腹部X线检查又没有明显的区别,鉴别存在很大的难度。所以采用双源CT对病人进行扫描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不会对病人造成伤害,也没有风险可言,而且检查出的结果有明显的区别,可以帮助医生轻易的辨别是哪类腹膜炎,从而提高医学检验的准确率[3]。综上所述,双源CT检测对于结核性腹膜炎和感染性腹膜炎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对于两者的检验结果非常明显,可以通过腹水含量和壁层腹膜的改变这两类病变区分鉴别这两类疾病。参考文献: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 GeoCities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地理

Abdominal pain and Tenderness 14/03/02 STEVENSIU Learning Objectives 1 Describe the anatomy and physiology of the peritoneum, including the innervations of the visceral and parietal layers The peritoneum is a continuous, transparent serous membrane that lines the abdominopelvic cavity and invests the viscera. It consists of two continuous layers. 1.Parietal peritoneum- lining the internal surface of the abdominopelvic wall. 2.Visceral peritoneum – investing the viscera Visceral peritoneum supplied small type C pain fibers and can only response to chronic-aching suffering type of pain. These fibers can response to ischaemia, chemical stimuli, and spasm of a hollow viscus and over distention of a hollow viscus Parietal peritoneum is supplied by the spinal nerves not sympathetic nerves→ sharp localized somatic pain Learning objectives 2 Discuss conditions predisposing to 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 (SBP) SBP= The inflammation of the peritoneum without a clear event such as bowel perforation that would account for the entry of the pathogenic organism Liver Cirrhosis is the main predisposing factor. Other conditions leading to ascites e.g. 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liver metastases can also predispose to SBP. Pathogenesis 1.Seeding→ The exact pathogenic mechanism is unknown. Bacterial seeding is believed to involve haematogenous spread of organisms in a patient in whom diseased liver and altered portal circulation result in a defect in the usual filtration. 2.Growth--> The reduced levels of complement cascade and reduced opsonic and phagocytic properties of neutrophils in advanced liver cirrhosis in an excellent culture medium provided by the ascitic fluids,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organisms. Symptoms 1.Fever, Hypotension, Decreased or absent bowel sounds, Abdominal Pain and Abrupt onset of hepatic encephlopathy in patient with ascites

腹膜炎

第九章腹膜炎

(2)手术处理原则: ①积极处理原发病; ②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关腹前一般不在腹腔内应用抗生素,以免造成严重粘连。 重要!【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指征】 A.坏死病灶未能/无法彻底清除; B.为预防胃肠道穿孔修补等术后发生渗漏; C.手术部位有较多渗液或渗血; D.已形成局限性脓肿。 第02讲腹腔脓肿 第二节腹腔脓肿 大纲要求 (1)膈下脓肿的诊断和治疗(2)盆腔脓肿的诊断和治疗 1.膈下脓肿 (1)诊断: ①病史:急性腹膜炎、腹腔内脏器炎性病变、腹部手术; ②全身症状:持续高热或中度发热。脉率增快,乏力、衰弱、盗汗、厌食、消瘦、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③局部症状: 脓肿部位持续钝痛,常位于近中线的肋缘下或剑突下。 呃逆、咳嗽、胸痛,并出现胸水或肺不张。 严重者:局部皮肤凹陷性水肿,皮温升高、肝浊音界扩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④影像学: X线透视:患侧膈肌升高,随呼吸活动受限或消失,肋膈角模糊、积液。 X线片:胸膜反应、胸腔积液、肺下叶部分不张,膈下可见占位阴影。液气平面。左膈下脓肿,胃底可受压移位。 (2)治疗——手术。 ①主要——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适用于与体壁较靠近的、局限性单房脓肿; ②切开引流术:适用于肝右叶上、肝右叶下位置靠前,及膈左下靠前的脓肿。 2.盆腔脓肿 (1)诊断 ①病史:急性腹膜炎、阑尾穿孔或结直肠手术后; ②全身:体温升高,但中毒症状较轻。 ③局部: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如里急后重、大便频繁、黏液便、尿频、排尿困难等;直肠指检:肛管括约肌松弛,直肠前壁可触及肿物膨起、伴触痛及波动感; ④B超、CT。 (2)治疗 ①脓肿较小——非手术:抗生素,坐浴等。 ②脓肿较大——手术穿刺抽脓。 盆腔脓肿——已婚女性可经后穹隆穿刺后切开引流。

(完整版)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患者的护理 【腹膜解剖生理】 :将内脏脏器悬垂或固定于膈肌、腹后壁、盆腔壁,形成网膜、肠系膜、韧带 【腹膜生理功能】 润滑——(75-100ml黄色澄清)减少摩擦 吸收——积气、积液、毒素等(感染性休克) 渗出——大量液体稀释毒素、减少刺激 防御——渗出液中淋巴、吞噬细胞可包围、吞噬细菌等 修复——包裹炎症(纤维蛋白沉积,大网膜)粘连,防止炎症扩散并修复受损组织。 1、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指急性腹膜炎累及整个腹腔。 2、局限性腹膜炎:指急性腹膜炎仅局限于病灶局部,可形成脓肿。 【分类】 1.根据发病机理:原发性、继发性 2.根据发病因素:细菌性、化学性(非细菌性) 3.根据病变范围局限性、弥漫性 4.按临床过程:急性/亚急性/ 【病因】 1.腹腔内无原发病灶, 2.细菌由机体其他部位蔓延而来 蔓延途径: ①血行播散:呼吸道病灶,结核性腹膜炎②上行性感染:女性生殖道——输卵管 ③直接蔓延:泌尿系病灶④透(肠)壁性感染:肝硬化腹水 3.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等。 4.儿童多见,常伴有营养不良或抵抗力低下。 主要致病菌为胃肠道内的常驻菌群,大肠杆菌多见,厌氧拟杆菌,链球菌、变形杆菌常见。多为混合感染。 1.腹内器官穿孔、破裂: ?急性阑尾炎坏疽穿孔是导致腹膜炎最常见的原因。 ?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急性胆囊炎坏死穿孔?腹部损伤导致空腔脏器破裂

2.腹内器官缺血、渗出及炎症扩散:绞窄性疝/肠梗阻、急性胰腺炎含菌渗出液。 3.其他:腹部手术时污染腹腔、胃肠吻合口瘘,腹膜透析导管、套针污染腹腔,腹腔镜检查污染等。肿瘤穿孔,创伤。 【病理生理】 1.腹膜充血、水肿、大量浆液性渗出 2.渗出液变浑浊成脓液,黄绿色、有粪臭味。 3.炎症恶化: ①全身性炎症反应;②水电紊乱/贫血 ③麻痹性肠梗阻,血容量减少,膈肌抬高,影响心肺功能;④感染性休克 4.炎症局限消散:局限性腹膜炎、局限性脓肿 5.愈后,有不同程度粘连,可能有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一般资料、疾病史、手术史、腹部外伤史。儿童近期有无呼吸道、 泌尿道感染等。 (二)身体状况 1.症状: (1?持续性、剧烈腹痛、针刺样,难以忍受; ?咳嗽、深呼吸、按压、改变体位时加剧;?先位于病灶→全腹(原发病灶处最剧烈) (2?初期为反射性(阵发性、轻微)呕胃内容物; ?麻痹性肠梗阻时,为频繁、持续性,呕肠内容物(伴黄绿色胆汁、棕褐色粪水样内容物) (3)全身症状:寒战、高热(年老体弱者体温可不升) 脉速、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神志不清等。口渴、尿少,眼窝下陷等脱水征; P加快与T呈正比,若P快而T下降,提示病情恶化 2.体征:一般表现:急性病容:即希氏面容(表情痛苦、面色灰白、两眼凹陷无神、面部 冷汗、颧骨高耸) 常喜屈曲、仰卧、不喜动、腹部拒按。 ①视诊:腹胀明显、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②触诊: ●腹膜炎的标志性体征:满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尤以病灶部为甚.“腹膜刺激征”。 ●老年、儿童因腹壁抵抗力↓肌紧张不明显。 ●胃肠胆囊穿孔时,胃酸刺激可呈木板样强直,称“板状腹”。 ③叩诊:?原发灶为胃穿孔---肝浊音界缩小/消失; ?渗液多或内脏出血,腹腔内积液多时有移动性浊音;?胃肠胀气---鼓音 ④听诊:肠鸣音减弱;肠麻痹--肠鸣音消失(安静腹)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07T16:18:07.7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2期供稿作者:武文玲[导读]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临床上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武文玲(和政县人民医院甘肃临夏 731200)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临床上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机理为:(1)病菌侵入腹腔的机会增加。本病的原发感染病灶主要在肠道、胆道、泌尿道,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多。尤其在肠道感染时,细菌易从肠道吸收通过淋巴系统或肠壁侵入腹腔。肝硬化时门脉压力增高,以致引起菌血症及腹腔感染。(2)机体防御功能消弱。由于肠道细菌大量繁殖,细菌抗体上升,使机体产生异常免 疫反应,机体抗感染能力进一步下降。另外,腹水中含有丰富的蛋白、糖与电解质,为理想的细菌培养基,使细菌易于在腹水中生长繁殖,而导致腹水感染。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在治疗的同时,正确的护理配合也是治疗肝硬化腹水感染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1临床资料 本组观察病例75例均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其中,男51例,女24例;年龄35—68岁。 2护理配合 2.1常规护理。肝硬化并发腹水感染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肝脏负担,增加肝脏的血液循环,减少肝脏淤血。卧床休息可增加肾钠排泄及利尿作用,按时翻身,鼓励和帮助病人经常更换体位,保持床铺清洁整齐,经常用温水擦洗皮肤,保持皮肤清洁,预防褥疮发生。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输液反应,一旦出现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2.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肝硬化并发腹水感染可诱发肝昏迷,应注意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另外,还需要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2.3饮食护理。根据腹水情况,可采用无盐或低盐饮食。无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0.5g,低盐饮食每日盐的摄入量不超过2g。另外,肝硬化腹水者还应限制摄入量,一般每日液体量可按前一日尿量再加500ml计算。 2.4应用利尿剂的护理。应用利尿剂治疗肝硬化腹水时,需护理观察:(1)有无电解质紊乱。每周按时抽血检测钾、钠、氯2次,病情变化,随时急检,如有低钾应立即补钾。(2)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每周测腹围、体重一次。(3)注意肾功能变化并定期检查尿常规。 2.5对感染严重者的护理。肝硬化并发腹水感染患者,多为急性发热,可出现高热,可应用抗生素治疗,由静脉滴注头孢曲松 3.0g,2次\日,必要时腹腔注射庆大霉素8万u。一般用药1周后多数病人体温正常。腹水白细胞下降至正常后可停用。另外,室内空气要保持新鲜,及时更换患者潮湿的衣服,保持皮肤清洁,口腔护理每日2次。 2.6纠正低蛋白血症。一般肝硬化并发腹水感染患者血中白蛋白含量比较低,体内的蛋白大都漏出到腹水中,所以,肝硬化腹水患者可每日或隔日静脉输入白蛋白20g,可提过血浆胶体渗透压,产生利尿作用,亦可静脉输入少量新鲜血。 2.7心理护理。首先应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做好心理咨询,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患者交谈,多关心、多体贴患者。每次做腹穿操作前,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例如,肝硬化并发腹水感染患者,在腹腔注射药物时,表现非常恐惧。我们针对这种现象,就向患者耐心解释,说明虽然腹腔注射有些痛苦,但它针对腹水感染疗效很好,并向患者介绍治好的病例。经过耐心解释,最大限度地调动患者自身的积极性,有效地配合治疗工作。

WSES腹腔感染管理指南【2017版】

WSES腹腔感染管理指南【2017版】®医学论坛网 第一部分:WSES指南推荐意见 1:脓毒症控制原则 声明1: 对于持续腹腔脓毒症患者,早期识别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步骤。 对其给予合适的静脉液体复苏是非常重要的。应根据患者临床反应对初始复苏进行滴定,而不仅仅是依据事先确定的方案进行治疗。使用血管加压药物有助于液体复苏,尤其是当单独液体复苏失败时(推荐1A)。 2:诊断 声明2: 需按逐步递增(从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到影像学检查)的思路并结合医院现有的资源进行诊断(推荐1B)。

3:感染源控制 声明3: 阑尾切除术仍然是急性阑尾的炎治疗方式。抗菌素治疗对于单纯性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但长期来说,因为复发率高,并且可能需要反复使用CT对单纯阑尾炎进行诊断,因而此时疗效稍逊(推荐1A)。 声明4: 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于急性阑尾炎的治疗都是可行的(推荐1A)。 声明5: 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可以在影像指导下行经皮穿刺引流。如果无条件则建议手术治疗(推荐1B)。 声明6:

对于保守治疗患者,在初始进行非手术治疗后的复杂性阑尾炎并不需要后期行阑尾切除术,但是如果症状反复,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推荐2B)。 声明7: 阑尾切除术中,常规行腹腔冲洗并不能预防腹腔内脓肿形成,可避免进行该操作(推荐2B)。 声明8: CT发现的单纯性ALCD(急性左半结肠憩室炎)且无明显合并症或脓毒症征象时,可不使用抗菌药物。临床中,患者需要进行监测以评估炎症过程有无解决(推荐1A)。 声明9: 憩室小脓肿可仅(基于患者临床情况)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推荐1C)。 声明10:

创伤合并严重腹腔感染的早期诊断与综合治疗

创伤合并严重腹腔感染35例诊治分析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交通、生活事故日益增多,创伤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以腹部创伤为主的多发伤亦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外伤可致腹部一个或多个脏器损伤,常表现为腹腔出血、腹膜刺激症状、休克。如果止血不充分、术后引流不畅、易合并严重的腹腔感染,感染灶多为局限性,即腹腔单发或多发脓肿,若感染继续发展,可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生命。严重腹腔感染是指合并脓毒症与脓毒症休克的腹腔感染。 2006年10月— 2007年10月,我院急诊科共收治多发伤术后出现严重腹腔感染患者35例,现将其诊治过程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例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6—50岁,平均年龄 28."5岁。车祸15例,高空坠落伤8例,塌伤5例,刀刺伤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25例,其中胰腺闭合性损伤10例,肝破裂8例,脾脏合并胰腺破裂7例,腹部开放性损伤10例,其中肝破裂5例,胰腺破裂3例,多脏器损伤2例。35例患者在它院进行不同的根治性手术治疗后均出现严重腹腔感染,其中吻合口瘘10例,胰瘘10例,十二指肠瘘10例,胆瘘5例,合并腹腔脓肿患者15例,合并腹腔出血患者10例,遂转至我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一、严重腹腔感染的早期诊断 1.血清学诊断 ⑴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 正常值< 0."5ng/ml,轻度感染 0."5—2ng/ml,中度感染2—5ng/ml,严重感染>5 ng/ml。

(2)C反应蛋白和细胞因子: C反应蛋白和细胞因子如TNF-α、IL—6等,严重感染时多升高。 (3)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严重感染时两者水平大幅度升高。 (4)肾上腺髓质素前体(midregionalpro-adrenomedulin,MR-proADM)。通过增加和调节补体活性具有杀菌能力,严重感染患者血清水平升高。 (5)心房利钠肽原: (midregionalpro-atrialnatriureticpeptide,MR-proANP)。在严重感染时可作为早期心功能障碍和心肌抑制的生物之指标。 (6)内皮素原(内皮素前体)(C-terminalpro-endothelin,CT-proET-1),在脓毒症患者中,血浆ET-1水平升高,Pro-endothelin是间接评价ET-1释放的可靠指标。目前研究认为PCT是一理想炎症指标,PCT只在机体对感染产生全身反应时才会产生,在局限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时其血清浓度正常或轻度升高,全身性细菌感染时其血清浓度大量上升,特别是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时PCT浓度成倍升高。血清高浓度的PCT是机体免疫系统反应严重及全身脓毒反应持续存在的指征。如果细菌性疾病PCT水平持续升高,表明病情处于恶化状态,有必要进一步做其他检查(如病原学检查),反之,PCT水平下降,表明病情有好转趋势,炎症和感染得到有效控制。35例患者入院急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CT、C反应蛋白升高,白蛋白低,营养差。 2.影像学检查: 严重腹腔感染时患者腹腔内有包裹性积液,单个或多个脓腔,所以此时行CT,可发现一处或多处液性暗区,利用CT亦可看到脏器的损伤程度。 对于术后吻合口瘘或肠瘘合并严重腹腔感染的患者,我们可经放置的引流管内打入泛影葡胺造影剂在X线成像下可动态观察造影剂在消化道的运行,及时找出病因。B超亦可用于相关诊断。对于胰腺等位置较深的脏器B超优势不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内容提要]细菌是否有致病性,经典的依据是柯赫法则,近年来提出的分子水平的柯赫法则对此标准作了补充和完善。就某种病原菌而言,其致病性一般通过测定LD50来定量。细菌的致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力与毒素,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系统。侵袭力导致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与扩散。毒素有外毒素与内毒素之分,外毒素是具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蛋白质,典型结构为A-B亚单位的聚体。内毒素为LPS的类脂A,耐热,具致热作用等。细菌致病性的现代观点是将病原菌、宿主及二者的相互的作用综合考虑,纠正了只调节细菌本身的片面性,是认识的深化。细菌的毒力可用人工的方法增强或减弱,并受到温度、离子浓度等多种环境因子的调节。 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发病(disease)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a)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从进化关系来看,病原菌是由非病原菌演变而来,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就病原菌的生活方式而言,绝大多数病原菌是寄生性的,又可分为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两大类。另有一些是寄居性的,在正常情况下对寄主不呈现致病作用,如动物肠道的大肠杆菌、皮肤上的化脓性链球菌等,当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致病,称为条件性病原菌或机会性病原菌。还有少数是腐生性的,是在死物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毒素以食物等为媒介进入人和动物体而致病,如肉毒中毒等毒素性食物中毒等,称其为腐生性病原菌。 微生物学研究侧重于感染。因为感染的范围更广,发病仅仅是感染可能出现的后果之一。感染不一定都导致发病,而发病则离不开感染。如将防治传染病的重点转移到预防感染,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一节细菌的致病性和毒力 病原菌能否引起宿主疾病取决于它们的致病性和毒力。 一定种类的病原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在特殊的宿主体内引起特定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的致病性是针对宿主而言,有的仅对人致病,有的则仅对某些动物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的感染与致病

(生物科技行业)微生物的 感染与致病

第七章微生物的感染和致病 [内容提要]细菌是否有致病性,经典的依据是柯赫法则,近年来提出的分子水平的柯赫法则对此标准作了补充和完善。就某种病原菌而言,其致病性壹般通过测定LD50来定量。细菌的致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毒力因子,包括侵袭力和毒素,以及毒力因子的分泌系统。侵袭力导致病原菌在机体内定殖、突破机体的防御屏障、内化作用、繁殖和扩散。毒素有外毒素和内毒素之分,外毒素是具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蛋白质,典型结构为A-B亚单位的聚体。内毒素为LPS的类脂A,耐热,具致热作用等。细菌致病性的现代观点是将病原菌、宿主及二者的相互的作用综合考虑,纠正了只调节细菌本身的片面性,是认识的深化。细菌的毒力可用人工的方法增强或减弱,且受到温度、离子浓度等多种环境因子的调节。 感染(infection)是指病原微生物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发病(disease)表示病原微生物感染之后,对宿主造成明显的损害。病原菌(pathogenicbacteria)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壹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内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 从进化关系来见,病原菌是由非病原菌演变而来,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就病原菌的生活方式而言,绝大多数病原菌是寄生性的,又可分为专性寄生和兼性寄生俩大类。另有壹些是寄居性的,在正常情况下对寄主不呈现致病作用,如动物肠道的大肠杆菌、皮肤上的化脓性链球菌等,当动物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致病,称为条件性病原菌或机会性病原菌。仍有少数是腐生性的,是在死物上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毒素以食物等为媒介进入人和动物体而致病,如肉毒中毒等毒素性食物中毒等,称其为腐生性病原菌。 微生物学研究侧重于感染。因为感染的范围更广,发病仅仅是感染可能出现

复杂腹腔感染的外科处理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 渊电子版冤 圆园员圆年 愿月第 远 卷第 源期 悦 澡蚤 灶 粤 则 糟 澡 郧 藻 灶 杂怎则 早渊耘 造 藻 糟 贼 则 燥 灶蚤 糟耘 凿蚤 贼 蚤 燥 灶冤袁 粤 怎早 怎泽 贼 圆园员圆袁 灾 燥 造 远 晕 燥 援 源 阅 韵 陨 院员园援 猿愿苑苑辕 糟 皂 葬 援 躁 援 蚤 泽 泽 灶援 员远苑源-园苑怨猿援 圆园员圆援 园源援 园园员 作者单位院员园园愿缘猿 北京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普通外科 窑述评窑 复杂腹腔感染的外科处理 陈凛 虽然外科技术和抗菌药物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但外科感染性疾病,仍然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威胁,并 且伴有较高的病死率遥 外科感染(surgical infection)是指需要外科治疗或与外科操作相关的感染,约占外科 疾病的 30%遥 腹腔感染占院内感染的首位,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的比例最高,发生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免 疫抑制剂的使用尧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尧侵入性诊疗以及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等遥 复杂腹腔感染(complicated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s,CIAI)是相对于单纯腹腔感染而言的,单纯腹腔感 染是指病灶可完全切除,仅需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即可,如化脓性阑尾炎;复杂腹腔感染属于继发性腹腔 感染范畴,是感染源经外科处理后仍残留细菌,感染性致病菌超越原发受累的器官进入腹腔,引起腹膜炎 或腹腔脓肿遥 其包括弥漫性或局限性化脓性腹膜炎尧阑尾穿孔或阑尾周围脓肿尧胃肠道穿孔尧腹腔脓肿或 腹膜后脓肿以及腹部手术后腹腔内感染 [1] 遥复杂腹腔感染严重时,由于大量细菌与毒素在短时间内入血,可 迅速引起急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尧休克尧急性呼吸窘迫综 合征(ARDS)和急性肾衰竭,演变成为严重腹腔感染(severe intra-abdominal infection, SIAI)遥 多见于消化道穿 孔尧破裂和肠吻合口破裂合并的继发性腹膜炎,或者治疗失败后的复发性腹膜炎或持续性腹膜炎,即第三 型腹膜炎 [2] 遥 复杂腹腔感染可引发机体广泛炎症反应与组织损害, 并进一步影响到外科危重患者救治成功率及预 后遥 因此,寻找有效预防和控制外科感染的新策略,一直是外科实践和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 [3] 遥 早期诊断和 有效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遥 复杂腹腔感染患者通常具有明显的腹膜炎体征,结合病史尧微生物检查基 本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以采取诊断性的影像学检查,腹部 CT 是明确有无腹腔感染以及感染部位的首 选诊断方法遥 腹腔感染的治疗以手术处理和应用抗生素为主, 临床上应根据诊断结果选择不同的处理方 式遥 治疗腹腔感染的基本原则是控制感染源尧清除细菌和毒素尧维护器官功能以及中止炎症过程遥 有些复 杂腹腔感染,尤其是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单纯靠各种抗生素也无法消除感染症状,反而引起细菌耐药使得 治疗难度增大,必须综合复苏尧脏器功能支持尧外科代谢与营养支持及免疫障碍机制调节等手段方能取得 治疗的成功遥 复杂腹腔感染包括了腹部的感染性外科疾病,大多需要外科处理遥 它往往伴有很高的死亡率遥 外科治 疗的原则是手术切除病灶消灭感染源尧清创和腹部减压遥对于弥漫性腹膜炎等患者,应尽快手术,尽量通过 外科手段关闭尧切除或取出感染源遥83%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遥微创外科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 床遥 CT 导引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腹腔感染具有安全尧微创尧疗效好等优点 [4] ,可以排出脓性积液尧 坏死组织以降低压力,清除炎症刺激,还可以通过取样导管收集腹腔内手术区域的引流液,根据引流液的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来指导抗生素用药,尤其适合腹部手术后继发的腹腔脓肿遥 在腹腔感染时,细菌入 侵量相当可观遥 有研究报道腹腔引流液细菌培养阳性率随引流时间延长而迅速上升,需要在术后 7 d 引 流管处形成窦道后就可每日更换引流管 [2] 遥因此,应尽可能地充分控制感染源,做好围手术期的处理工作,避 免感染源继续污染腹腔,形成脓毒血症遥 尽管外科手术是治疗重度腹腔感染的中心环节,但恰当地使用抗生素有时会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遥腹腔 内感染多属内源性感染,常常是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大肠杆菌和脆弱拟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是腹腔感 283 窑 窑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在感染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在感染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发表时间:2018-01-13T15:22:28.05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4期作者:贺晚英1 王承志2 [导读] 以SAAG≦8g/L在诊断感染性腹膜炎中灵敏度高,可做为与癌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 1.湖南省泰和医院贺晚英湖南长沙 410005; 2.湖南省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湖南怀化 4182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在感染性腹膜炎与癌性腹膜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579例腹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分为2组:SAAG值≦8g/L组及 SAAG〉8g/L组。所有患者有同一天的血清白蛋白及腹水白蛋白浓度检测结果资料,计 算出SAAG值。【结果】以SAAG≦8g/L为临界值,诊断感染性腹膜炎的灵敏度为96%,特异度为65%。SAAG〉8g/L诊断癌性腹膜炎的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74%。【结论】以SAAG≦8g/L在诊断感染性腹膜炎中灵敏度高,可做为与癌性腹膜炎的鉴别诊断指标之一。[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serum ascites albumin gradient(SAAG)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infectious peritonitis and cancerous peritonitis. [Methods] a total of 1579 patients with ascite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divided into 2 groups:the SAAG value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8g/L group and SAAG 8g/L group. All patients had the same day serum albumin and ascites albumin concentration test data,calculated the SAAG value. [results] in SAAG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 a threshold value of 8g/L,the sensitivity of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peritonitis was 96%,the specificity was 65%. 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SAAG > 8g/L in diagnosis of cancerous peritonitis were 71% and 74% respectively. [Objective] to SAAG than 8g/L in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n peritonitis with high sensitivity,can be used as one of the indexes an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ancerous peritonitis. 渗出性腹水做为一种常见的临床体征,形成原因多且复杂。要获取病原学、细胞学或病理诊断依据比较困难,常容易延时诊断,给病人治疗造成延迟。因此,很有必要寻找一种能简便鉴别渗出性腹水病因的诊断方向,及时查找病因,让病人得到准确及时治疗。本文通过对SAAG≦8g/L 1020例及SAAG〉8g/L55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SAAG值进行比较分析,探讨SAAG值在感染性腹膜炎及癌性腹膜炎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2-01——2017-06期间在湖南泰和医院及湖南怀化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579 例渗出性腹水患者临床资料。漏出性腹水及有明确创伤史、结缔组织病所引起的渗出性腹水不在研究之列。所有患者均以“腹水查因”入院。有完整的SAAG值资料,入院时均无其他基础疾病。通过抗痨或抗菌治疗腹水消退,出院至整理资料时SAAG≦8g/L组1020例,根据诊断标准前3项及SAAG≦8g/L,诊断为感染性者954例,最后确诊为感染性腹膜炎者919例,男563例,女356例,年龄18-84岁,平均年龄48.5岁。其中43例为癌性腹膜炎,23例为结缔组织病。均电话随访,SAAG〉8g/L组559例,根据诊断标准前3及SAAG〉8g/L,诊断为癌性腹膜炎者406例,其中找到原发病灶确诊为癌性腹膜炎者243例,男 228例,女 195例,年龄32-81岁,平均年龄57.5岁;其中小肠肿瘤26例,骨癌38例,胃癌76例,结肠癌103例;另163例为感染性腹膜炎,57例为结缔组织病。无SAAG资料或诊断不明确者不列入研究。 感染性腹膜炎诊断标准:①长期发热(2周以上)原因不明,伴有腹痛、腹胀、腹水,腹部压痛或腹部包块;②腹水为渗出性,以中性粒细胞为主,③感染性腹膜炎中多为结核性腹膜炎,查腹水PCR-TB阳性,腹水结核杆菌涂片多为阴性;其他细菌感染者有腹水培养依据,多为大肠埃希氏菌,例。④诊断金标准:抗痨或抗菌治疗半年后无腹水复发. 癌性腹膜炎诊断标准:①原发性肝癌或继发性肝癌、胆囊癌或胆管细胞癌、胰腺炎及胰腺癌病例均不入选,以免蛋白合成障碍及门脉高压对研究造成误差;②癌性腹膜炎无其他基础疾病;③结合原发疾病的诊断标准;出院时未找到原发病灶者均经电话随访在其他医院确诊找到原发病灶。④癌性腹膜炎诊断金标准:原发病灶有组织病理学依据。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同日采用同种检测方法进行腹水及血清白蛋白测定。A组(SAAG值≦8g/L者)给予抗菌或抗痨治疗,同时检测腹水PCR-TB及行腹水一般细菌培养。住院时间2-4周。出院时腹水均消退,出院后半年电话随访无复发。B组(SAAG值>8g/L者)病初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完善各项检查积极寻找原发病灶。多在1-2周找到原发病灶。出院时未确诊者电话随访在其他医院确诊找到原发病灶并有组织病理学依据,电话随访时病因仍不明者未列入研究。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百分位数法计算SAAG≦8g/L组与SAAG〉8g/L组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2 结果 两组患者SAAG浓度测定以SAAG≦8g/L为临界值。诊断感染性腹膜炎的灵敏度为 96%,特异度为65%;诊断癌性腹膜炎灵敏度为71%,特异度为 74%。 3 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