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设计综合实例

RFID设计综合实例
RFID设计综合实例

五、RFID设计实例高频RFID芯片数字控制器框架如下图所示:

PPM 解码

有限状态机

Crc 校验

Crc

编码

Mancester

编码EEPROM控制

From 模拟

To 模拟

PPM解码模块接收模拟部分过来的信号,将脉冲位置编码方式的数据解码成数字部分可识别的二进制编码,并将解码后的数据发送到Crc check模块进行校验,同时发送到Fsm 状态机模块对数据指令进行处理。

Manchester编码模块则将状态机模块处理完后的数据以及由Crc encode模块产生的Crc 检验码一并按照特定格式发送到模拟部分进行调制输出。

对于RFID数字部分,一方面,模拟部分过来的信号是随机的,不受时钟信号控制;另一方面,解调信号是不连续的,因此使得解码部分的一部分电路是异步的。将PPM解码模块分为异步模块和解码模块两部分,解码模块由4分频时钟和32分频时钟两个时钟控制。RFID芯片的其余模块都是同步模块,受4分频时钟控制。

基于整个数字芯片同步电路和异步电路共存的现象,采取将这两部分分开编译的策略。异步电路只需要编译就够了,因为不可能施加时序约束。将其它同步电路施加合理的时序约束,转换成门级网表以后再和异步电路拼结起来,也就是采取bottom-up的综合策略。特别要注意的是同步和异步模块的接口问题,将异步模块到同步模块的路径设置为伪路径,不考虑它们的时序约束。同时还要注意防止亚稳态,每一个触发器都有规定的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参数,在这个参数时间内,时钟的有效沿是不允许变化的,否则得到的结果将是不可知的。采取的措施是在异步和同步的接口之间添加两级触发器,将异步信号同步化。

(1)异步模块的综合脚本如下:

read_verilog Async_ctrl.v

link

current_design Async_ctrl

set_operating_condition -min BCCOM -max WCCOM

set_wire_load_model -name 8000000

set_wire_load_mode enclosed

set_drive 2 [all_inputs]

set_load 2 [all_outputs]

compile

report_constraint -all_violator

write_sdf -version 2.1 -context verilog Async_test.sdf

write -f verilog -hierarchy -output Async_test.vs

write_test_protocol -format stil -out Async_test.spf

write_sdc Async_test.sdc

(2)同步模块的综合脚本如下(为了节省功耗和面积,同步模块施加了门控时钟):

set hdlin_enable_rtldrc_info true

set power_preserve_rtl_hier_names true

set hdlin_no_group_register true

set_clock_gating_style -sequential_cell latch -setup 0.2 -hold 0.1 -control_point before -control_signal scan_enable

analyze -f verilog {Sync_top.v Decoder.v Crc_check.v Crc_encode.v Fsm.v Encode_modulate.v Eeprom_control.v}

elaborate Sync_top -gate_clock

link

hookup_testports -verbose

report_clock_gating -gating_elements -gated -ungated -hier > gate.rpt

uniquify

reset_design

current_design Sync_top

create_clock -period 296 -name Clk_fc4 [get_ports Clk_fc4]

create_clock -period 296 -name Post_cg_clk4 [get_pins -hierarchical "*clk_gate*/ENCLK"] create_clock -period 296 -name Pre_cg_clk4 [get_pins -hierarchical "*clk_gate*/CLK"]

set_clock_uncertainty 1 [get_clocks Clk_fc4]

set_dont_touch_network [get_clocks Clk_fc4]

set_clock_latency 1 [get_clocks Clk_fc4]

set_clock_latency 0 [get_clocks {Pre_cg_clk4}]

set_clock_latency 0.7 [get_clocks {Post_cg_clk4}]

set_clock_transition 1 [get_clocks Clk_fc4]

create_clock -period 2368 -name Clk_fc32 [get_ports Clk_fc32]

create_clock -period 2368 -name Post_cg_clk32 [get_pins -hierarchical "*clk_gate*/ENCLK"]

create_clock -period 2368 -name Pre_cg_clk32 [get_pins -hierarchical "*clk_gate*/CLK"]

set_clock_uncertainty 1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dont_touch_network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clock_latency 1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clock_latency 0 [get_clocks {Pre_cg_clk32}]

set_clock_latency 1 [get_clocks {Post_cg_clk32}]

set_clock_transition 2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input_delay 15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Data_eeprom]

set_input_delay 15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Ready_busy]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Shift_rst]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Send_final_out]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Ppm_sel_ask]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Ee_addr]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Data_eeprom]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Ce]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We]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Rd]

set_output_delay 1500 -clock Clk_fc32 [get_ports Present_EOF_number]

set_output_delay 1500 -clock Clk_fc32 [get_ports Previous_EOF_number]

set_output_delay 1500 -clock Clk_fc32 [get_ports Tmp_rst]

set_output_delay 1500 -clock Clk_fc32 [get_ports Data_shift_en]

set_output_delay 1500 -clock Clk_fc32 [get_ports Data_to_async]

set_output_delay 1500 -clock Clk_fc32 [get_ports Q2n_10_out]

set_operating_condition -min BCCOM -max WCCOM

set_wire_load_model -name 8000000

set_wire_load_mode enclosed

set_drive 0 [list Clk_fc4 Rst_power_ Clk_fc32]

set_drive 2 [list Q1_10_out Shift_signal Pulse_signal Startup_signal Data_eeprom Ready_busy] set_load 1 [all_outputs]

set_max_area 0

set_disable_timing [get_ports Rst_power_]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clocks Clk_fc32]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clocks Clk_fc4]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tartup_signal]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tartup_signal]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Q1_10_out]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Q1_10_out]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Pulse_signal]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Pulse_signal]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hift_signal]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hift_signal]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can_mode]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can_mode]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test_se]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test_se]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clocks Clk_fc4] -to [get_clocks Pre_cg_clk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test_se] -to [get_clocks Pre_cg_clk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test_se] -to [get_clocks Post_cg_clk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Pulse_signal] -to [get_clocks Pre_cg_clk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tartup_signal] -to [get_clocks Pre_cg_clk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can_mode] -to [get_clocks Pre_cg_clk32]

propagate_constraints -gate_clock

compile

report_timing -delay max > maxdft.rpt

report_timing -max_paths 100 -delay min > mindft.rpt

report_constraint -all_violator > violatordft.rpt

check_scan > check_scan.rpt

report_timing_requirements -ignored

write_sdf -version 2.1 -context verilog Syncgate0316.sdf

write -f verilog -hierarchy -output Syncgate0316.vs

write_test_protocol -format stil -out Syncgate0316.spf

write_sdc Syncgate0316.sdc

(3)将两块分别单独编译以后,再合起来,并对整体模块加扫描链,顶层模块的脚本如下:

read_verilog {All_top.v Syncgate0317.v Async_test.v}

link

hookup_testports -verbose

uniquify

reset_design

current_design All_top

create_test_clock -period 100 -waveform {45 55} Clk_fc4

create_test_clock -period 100 -waveform {45 55} Clk_fc32

set_scan_configuration -bidi_mode output -external_tristates enable_one -chain_count 2 -clock_mixing no_mix

set_test_hold 1 scan_mode

set_signal_type test_asynch_inverted Rst_power_

set test_rtldrc_latch_check transparent

create_clock -period 296 -name Clk_fc4 [get_ports Clk_fc4]

set_clock_uncertainty 1 [get_clocks Clk_fc4]

set_dont_touch_network [get_clocks Clk_fc4]

set_clock_latency 1 [get_clocks Clk_fc4]

set_clock_transition 1 [get_clocks Clk_fc4]

create_clock -period 2368 -name Clk_fc32 [get_ports Clk_fc32]

set_clock_uncertainty 1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dont_touch_network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clock_latency 1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clock_transition 2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input_delay 15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Data_eeprom]

set_input_delay 15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Ready_busy]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Addr]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Data_eeprom]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Ce]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We]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Rd]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Send_final_out]

set_output_delay 100 -clock Clk_fc4 [get_ports Ppm_sel_ask]

set_operating_condition -min BCCOM -max WCCOM

set_wire_load_model -name 8000000

set_wire_load_mode enclosed

set_drive 0 [list Clk_fc4 Rst_power_ Clk_fc32]

set_drive 2 [list Data_10_in Data_100_in Data_eeprom Ready_busy] set_load 1 [all_outputs]

set_max_area 0

set_disable_timing [get_ports Rst_power_]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clocks Clk_fc32]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clocks Clk_fc4]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test_se]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test_se]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can_mode]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scan_mode]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Data_10_in]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Data_10_in]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Data_100_in] -to [get_clocks Clk_fc4] set_false_path -from [get_ports Data_100_in] -to [get_clocks Clk_fc32] set test_default_delay 0

set test_default_strobe 40

set test_default_bidir_delay 0

set test_default_period 100

set_signal_type test_scan_in {test_si1 test_si2}

set_signal_type test_scan_enable test_se

set_signal_type test_scan_out {test_so1 test_so2}

set_scan_path chain1 -clock Clk_fc4

set_scan_path chain2 -clock Clk_fc32

compile -scan

check_test > check_test1.rpt

preview_scan > preview.rpt

insert_scan

check_test > check_test2.rpt

report_test -scan_path > scan_path.rpt

report_timing -delay max > maxdft.rpt

report_timing -max_paths 100 -delay min > mindft.rpt

report_constraint -all_violator > violatordft.rpt

check_scan > check_scan.rpt

report_timing_requirements –ignored

write_sdf -version 2.1 -context verilog alltest.sdf

write -f verilog -hierarchy -output alltest.vs

write_test_protocol -format stil -out alltest.spf

write_sdc alltest.sdc

综合的结果有4687个门级单元,同步模块的静态时序分析的报告如下:

****************************************

Report : analysis_coverage -check_type {setup hold recovery min_period clock_separation max_skew clock_gating_setup clock_gating_hold out_setup out_hold nochange }

Design : Sync_top

Version: V-2003.12

Date : Fri Mar 17 11:21:19 2006

****************************************

Type of Check Total Met Violated Untested

--------------------------------------------------------------------------------

setup 1083 1035 ( 96%) 0 ( 0%) 48 ( 4%) hold 1083 439 ( 41%) 596 ( 55%) 48 ( 4%) recovery 532 445 ( 84%) 0 ( 0%) 87 ( 16%)

out_setup 34 34 (100%) 0 ( 0%) 0 ( 0%)

out_hold 34 34 (100%) 0 ( 0%) 0 ( 0%)

--------------------------------------------------------------------------------

All Checks 2766 1987 ( 72%) 596 ( 22%) 183 ( 7%)

静态时序分析方法具有速度快,占用内存小,无需激励等优点,但只能应用于同步模块,因此要与传统的动态仿真相配合使用,这样两者才能相得益彰。版图级所用的线是实际的线,因此版图生成的延时文件是比较真实的,版图级的网表后仿已经通过。此块芯片已顺利流片。

整个芯片采用的是SMIC公司0.35umCMOS标准单元库对电路进行综合版图设计实现。逻辑综合工具为Synopsys公司的Design Compiler,扫描链插入工具为DFT Compiler,ATPG 工具为TetraMAX,静态时序分析工具为PrimeTime。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设计

摘要 存储作为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它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管理物品,并且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从物流发达国家来看,仓储在物流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并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供应链环境下的仓储管理涉及大量各类型的产品,同时对应的业务和结构比较复杂,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非常高。目前,仓储管理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但是条码的许多方面容易造成人为损失,使得现在国内的仓储管理始终存在着缺陷。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在无线电技术基础上,利用射频信号对静止或移动的物体进行自动识别和数据交换的技术。RFID技术的优点使其在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交换和频繁改变数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本文针对传统的物流仓储管理存在的缺陷,利用RFID技术来解决传统物流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满足当前物流仓储管理的需要。 关键字:RFID,智能存储,信息技术

前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 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 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射频技术(RFID)是一种世界上较为领先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 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目前该技术广范应用于以下领域,如身份识别、防伪、大型设备固定资产管理、药品物流识别、档案、车辆管理等诸多领域。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A、标签(有、无源):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B、读写器:读取(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C、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RFID仓库管理系统设计

RFID仓库管理系统 设计 1

摘要 存储作为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它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存储管理物品,而且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信息。从物流发达国家来看,仓储在物流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并己成为供应链管理的核心环节。供应链环境下的仓储管理涉及大量各类型的产品,同时对应的业务和结构比较复杂,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非常高。当前,仓储管理一般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管理单据等方式。可是条码的许多方面容易造成人为损失,使得现在国内的仓储管理始终存在着缺陷。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在无线电技术基础上,利用射频信号对静止或移动的物体进行自动识别和数据交换的技术。RFID技术的优点使其在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交换和频繁改变数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前景。本文针对传统的物流仓储管理存在的缺陷,利用RFID 技术来解决传统物流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满足当前物流仓储管理的需要。 关键字:RFID,智能存储,信息技术 2

前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依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经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射频技术(RFID)是一种世界上较为领先的自动识别技术,RFID 3

电子标签系统设计方案

电子标签系统设计方案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或许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目录 1.电子标签系统的核心技术 2.电子标签系统的发展前景 3.电子标签系统的应用范围 1.电子标签系统的核心技术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低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电子标签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

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选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另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2.电子标签系统的发展前景 我国在政府在1993年制定的金卡工程实施计划及全国范围的金融卡网络系统的10年策划,是一个旨在加速推动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的重大国家级工程。由此各种自动识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十分迅猛。现在,射频识别技术做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也将在中国很快地普及,可以说、我国射频识别产品的市场是十分巨大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使用射频识别技术的不停车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人工收费包括IC卡的停车收费方式也终将被

淘汰。随着经济交流、旅游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对自动收费系统的需要会日益增长、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公路多、车辆多,估计在将来十年内将有数十亿元的需要。 3.电子标签系统的应用范围 1、防伪通过扫描,详尽的物流记录就生成了。 2、生产流水线管理电子标签在生产流水线上可以方便准确地记录工序信息和工艺操 作信息,满足柔性化生产需要。对工人工号、时间、操作、质检结果的记录,可以完全实现生产的可追溯性。还可防止生产环境中手写、眼看信息造成的错误。3、仓储管理将RFID系统用于智慧仓库货物管理,有效地解决了仓储货物信息管理。对于大型仓储基地来说,管理中心可以实时了解货物位置、货物存储的状况,对于提升仓储效率、反馈产品信息、指导生产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但增加了一天内处

基于RFID的创意系统设计

《RFID技术与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_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物联网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地点(单位)____ __ __ ______ __设计题目:__ 基于RFID的灭火器管理系统 _ 完成日期: 2017 年 01 月 13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 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

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主任:指导教师: 年月日

摘要 在分析当今消防安全的情况以及消防设备的管理下,本系统提出一种基于RFID的灭火器管理系统。本系统可分为三个模块,射频模块、通信模块、上位机模块。射频模块采用RFID技术可实现灭火器过期提醒、灭火器的位置监控、灭火器的实时跟踪、分区管理,当灭火器的某一项数据发生变化异常时,该模块不仅要发出报警提醒,还要周期性的向通讯模块发送相应的数据信号,直到问题被解决为止。通信模块负责将这些信号传递到上位机接收到数据便执行显示或操作数据库。本系统使用Microsoft SQL建立数据库进行统一管理,利用java设计上位机的前端和后台,同时利用ZigBee技术进行通信,底层硬件使用了RFID 标签和阅读器、CC2530和STC89C52单片机。该系统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架构简单、智能化等特点,解决了消防安全中灭火器管理方面的纰漏。 关键字:RFID ZigBee java 灭火器管理

RFID课程设计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RFID技术与应用 题目:基于RFID的图书馆管理系统 一.需求说明 一个理想的、现代化的图书馆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来设想一下! A. 如果您是一个读者

走进图书馆干净整洁的大厅,您只需来到自助借还设备前,在触摸屏上轻松地查询出自己需要的图书,根据提示你直接走到某一排的书架前拿出那本书,然后在自助借还设备前将你的借书证和书读取一下,就可以带着书离开了。您不需要和任何人接触,就可以完成整个借书的过程,快捷、方便。读者还书和借书就像在银行的24小时ATM机上存钱和取钱一样方便、快捷。 而当您需要还书时,您不再需要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前往图书馆而烦恼,24 小时自助还书设备可以帮您做到随时随地还书,轻松解决您的一切烦恼!您要做的或许只是在借书证上金额不足时做一下充值而已。 B.如果您是图书馆管理员 您再也不用在盘点或者整理图书时忙得晕头转向,为找一本书而耽误很多时间,移动式智能馆员助理可以帮助你轻松完成上架、顺架、盘点等繁琐的工作,在读者需要帮助时您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任何一本书的位置,您也不用担心会有人没有登记就带着图书离开,任何没有完成借书手续的图书通过智能安全门时都会告知您,您的工作只是一边悠闲地喝着咖啡一边在智能安全门报警的时候去查看一下有什么问题发生。 C.如果您是图书馆的馆长 图书馆RFID系统可以帮助您扩大图书流通,提升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准,使图书馆从图书的监管者转变为知识的诠释者成为现实,而您要做的只是拓展图书馆的文化业务功能,使其更为人性化、乐趣化,从而更快地向集群化图书馆迈进。 二.概要设计 1.系统总体网络设计 RFID图书档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1. 数据中心:由中心数据服务器和管理终端组成,对图书档案管理信息集

RFID应用设计方案

RFID应用方案设计 一卡通系统设计: “一卡通”系统是给每人发放一印有本人照片的卡片。所有部人员都配备一身份识别卡,用于在部的所有工作和工作行为中的身份确认。该卡片具有工作证、电子钥匙、电子钱包、停车等各种功能,使人们充分享受到高新技术为大家日常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安全 所谓“一卡通”,就是在智能卡中写入个人信息,持卡人只需凭借该智能卡,在特定的围,既可以代表自己的身份,也可以用它行使自己的权力,并可以用它帮你实现无现金电子支付! 一卡:所有部人员都配备一身份识别卡,用于在部的所有生活、工作行为中的身份确认及电子支付。 ·一号:所有人员都有自己唯一的人员号,固定不变,既使卡片损坏、卡片丢失也不需要变更人员号,只需更换后的卡芯片号与人员号在数据库中关联起来即可。 ·一库:为防止数据丢失、数据灾难、数据崩溃,一卡通系统数据由高性能服务器统一存贮。并可通过双机热备技术来确保数据安全。 ·一中心:为防止多次发卡,多次注销所带来的不便、数据不一致。在一卡多用的系统中,只设一个发卡中心,发卡中心一旦注册,各应用子系统管理机会自动生成,不需到各子系统重复发卡。发卡中心一旦办理挂失,注销手续,各应用子系统会自动收到讯息,并转发给各智能终端产生黑,防止非法使用。有效地保证了系统的数据一致性和安全性。 ·一平台:一卡通系统设在一集成平台,负责部各子系统的管理及相互关联,也可与其它安防系统,楼控系统实现联动 通过运行于主服务器的后台数据库收集各个子系统的信息。各工作站可以根据权限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查询、修改、增删等不同操作。各子系统工作站使用数据库中与本系统相关的数据,最高级别的工作站可以跨系统查看数据。数据库与工作站之间以及各系统之间通过TCP/IP 进行数据交换。数据库中以卡为主索引记录持卡人的信息、活动记录、权限配置。此外数据库中还需要记录各系统事件、各系统操作日志。 智能一卡通管理系统由一个一卡通集成平台及若干个应用子系统组成: 发卡中心 门禁管理系统 考勤管理系统 消费管理系统 BMS系统集成接口

RFID系统设计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秋季学期 RFID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高频RFID职工考勤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1班姓名:高磊 学号: 指导教师:薛建彬 成绩:______________

目录

摘要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阅读器和很多标签组成。 本设计是以员工考勤管理系统为例,基于高频RFID技术之上,将RFID 技术应用于信息化的考勤管理系统,系统采用c/s模式系统架构。实现员工考勤自动化管理。 关键字:高频RFID、考勤管理系统、c/s模式

前言 近年来,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许多服务领域、货物销售与后勤分配方面、在商业部门、生产企业和材料流通领域均得到了快速的普及和推广。自动识别的任务和目的是提供关于个人、动物和物品的信息。 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无线识别和数据获取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电磁理论。RFID识别的缺点是标签成本相对较高,而且一般不能随意扔掉,而多数条码扫描寿命结束时可扔掉。RFID使用的领域: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等非接触数据采集和交换的场合.由于RFID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 由于射频识别技术的优点,RFID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如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控制管理、汽车和火车等交通监控、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物品监控管理、流水线自动化控制、图书或档案管理系统、门禁系统、金融交易、参处管理、畜牧管理,车辆防盗等等。

RFID控制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方案

RFID控制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方案 1、房子每个房间做一台主机天线。900M。房子里配一张RFID卡。 RFID卡一进房子,可以被房子里面全部的主机天线读取到。主机天线读取到卡片信号权限后,开启全部房间的主机触摸屏电源功能。当卡片离开房子,全部主机天线切换到关闭电源功能。 2、RFID主机,做成带触摸屏的LED屏幕。 3、每个房间主机屏幕里面控制节点名称,依次分为以下几种: (1),房间灯光。灯光亮度依次分为:亮,普通,暗等3种信号输出选项。 (2),电视功能。分为开,关等2种信号输出 (3),空调可能。分为开,关,升温,降温等4种信号输出。 (4),窗帘功能。分为开,关等2种信号输出 (5),定时功能。分为时间设定功能,开,关,及闹钟功能。 (6),插座功能。分为开,关等2种信号输出 4、RFID主机触摸屏,分大,小机型。大机型放客厅,小机型放厨房, 小房间。 5、当主机天线读取到卡片的权限后,送出ON/OFF信号出来给欲控制的家电 中转控制器(红外线设备或其他技术设备)。 6、红外线中继设备,获取到主机天线输出的信号权限以后,由家电中转控制 器(红外线中继设备设备),输出ON/OFF信号出来,连接家电终端。7、客厅主要RFID主机,添加一条信号输出通道,连接到室外电梯,实现在 室内呼叫电梯功能。 8、如果一旦实现,则房子里面的RFID卡,与室外城市设备的RFID卡是兼容 的。如此,一卡在手,室内,室外都可以达成各种功能的需求。 9、APP部分:使用WIFI功能,连接主机天线控制端口。 APP主要窗口: 1、客厅部分。 2、主卧室部分。 3、客房部分。 4、厨房部分。(阳台含在厨房部分)。 每个窗口的控制点内容如下: (1),房间灯光。灯光亮度依次分为:亮,普通,暗等3种信号输出选项。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管理系统设计 XX XX 班级

摘要:详细阐明了基于R FID 技术设计的数字化高校智能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整体结构。该系统的图书与借阅证使用RFID标签,通过在每个书架一侧安置终端自助借还机,学生可多节点自助借还书籍,从而避免了高峰期的前台拥堵;同时,要求读者将已借书籍还至指定书架,规范了学生的借还行为,节省了馆员整理上架的工作量,更好地提高了图书流通管理和典藏管理的工作效率。该系统将进出口分膈为两个通道,高校学生可携带图书馆书籍进入馆内阅读,带出时需在出口处检测机进行检验书籍,可方便学生准备考试及阅读,实现了开放化、规范化、智能化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具有安全、可靠、方便、易维护等优点。关键字:RFID;自助借还;开放化;物联网智能图书馆;安全可靠 目录

1系统工作原理 (4) 1.1进馆工作原理 (4) 1.2出馆工作原理 (5) 2硬件组成 (7) 2.1自助借还机硬件 (7) 2.2图书馆系统柜台工作站及出口检测站主机硬件 (7) 3程序设计与实现 (8) 3.1读卡器模块中的控制程序 (8) 3.2数据库管理程序 (8) 4结语 (9)

1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部分主要包括终端自助借还机模块、图书管理系统服务器、柜台工作站、出口检测站。整个图书馆的RFID智能管理系统应用软件包括智能流通标签初始化转换系统、柜台工作站应用功能集成系统、读书自助借还书系统、出口检测系统。图1所示是其系统原理图。高校图书馆智能管理系统以一个书架为一个节点,通过以RFID读写器为主的终端自助借还机进行指定书架借还操作,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同步至服务器,实时挂(脱)钩学生与书籍信息,完成自助借还书过程。在出口设置的检测机会对带出的图书馆书籍进行二次检测,判断是否已在书架终端自助借还机处登记借出。 图1 系统原理图 1.1进馆工作原理 本系统旨在打造开放式智能图书馆,在人口处不设门禁,可携带已借图书馆书籍进入馆内阅读,解除了普通图书馆对带入书籍的限制,方便了学生准备考试和复习阅读。 借书时,学生可在柜台工作站输入书籍名称或编号,以查询书籍状态(是否可借)和所在

基于rfid系统设计.doc

一概念 门禁系统,又称为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对重要区域或通道的出入口进行管理与控制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对门锁或钥匙的管理,而是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中智能大厦、办公室、宾馆等场合。目前,门禁系统的控制手段主要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射频卡等。前3种方式都属于生物识别技术,是以人体某部分的特征为识别载体和手段,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其是最安全的身份验证方法,但其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且涉及到个人隐私,只适用于高端和绝对机密的场所。 射频卡是无线射频技术和智能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具有使用简单、维护方便等特点。 为了提高门禁系统的现代化管理和远程监控能力,介绍了一种基于Web技术的门禁系统。系统采用无线射频技术,当读写器的射频范围内出现非接触式IC卡时,读卡并将信息通过串口通信传送给服务器进行相关的数据处理,并构建了基于C/S模式的管理平台,管理员可通过Web网页对门禁控制器查询和控制,从而有效地实现在互联网的任何位置对信息的实时监控。 二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非接触式IC卡,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检测IC卡,当IC卡靠近读写器时,读写器能准确地对其识别,并将其序列号发送给主控器和PC机,通过应用程序连接后台数据库获取与该卡号对应的用户信息。 若该卡已进行注册,则通过验证并通知控制器开门,并记录卡号和开门时间,反之则禁止通行并告知持卡人离开。 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串口通讯、服务器和用户终端五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读写器是系统的核心,其通过射频信号与IC卡(电子标签)通信,完成读卡、存储和发送数据的工作,其可以独立工作,也可联网工作,文中采用RS232串口通信与服务器相连。 服务器和用户端之间采用C/S结构,应用软件与数据库SQLSERVER2000连接通过ADO 对象实现,两者通过局域网实现互联。在系统管理员授予权限的情况下,用户均可以查询、统计、打印管理系统的所有相关记录。 三硬件设计 3.1 硬件总体设计 射频读写器是系统的核心,由主控电路、射频读写电路、天线耦合电路和天线等电路组成,负责对射频信号的处理和数据的传输,完成对IC卡序列号读取的任务,如图2所示。

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系统设计

* * * * 大学 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物联网工程 考试时间 学号 姓名* * * 所属学院* * * * * * 学院 类别(硕士、博士、进修生)硕士 评语: 任课教师签名:

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系统设计 摘要 本课题的目标是开发一个企业对员工的出勤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的考勤系统。课题主要设计了一款低成本高性能的RFID卡片读写器。根据软件开发理论、信息系统开发理论、项目管理理论等进行分析、指导并设计出基于RFID卡的身份识别考勤系统。RFID卡片读写器在电路设计上需要出实现低成本高性能,而考勤系统则突出了方便简洁的管理功能。 整个RFID考勤系统主要包括三个子系统(或模块):RFID卡片读写器、无线/串行通信模块、身份识别考勤系统。读写器解码并将卡片的身份信息通过串口/无线通信模块发送给PC机的身份识别考勤系统进行考勤记录与管理,实现了从RFID卡片读取、数据传输、考勤记录与统计等一系列功能的完整系统实现方案,改进了现有的考勤方式,提高了考勤效率。 系统硬件部分的工作包括:RFID卡片读写器的单片机控制电路设计、读写器的RFID调制解调射频前端电路设计、NRF24L01无线通信模块设计、PL2303的USB-UART串行通信模块设计。 系统软件部分的工作包括:系统的上位机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后台数据库使用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软件,基于Visual C++的数据库SQL语言操作、USB-UART串行通信与数据流处理、LZW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等。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基本的考勤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射频身份识别考勤上位机无线串行通信 第一章引言 在高校管理中,学生是学校里最大群体,其管理十分复杂。由于每门课的出勤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在某门课结束后,能否参加这门课的考试。所以,学生的出勤率直接和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由于高校上课还存在着一位教师上多个班级,或者一位教师上大课等特点,用传统的点名考勤的方法,不仅会占用大量的上课时间,而且也不能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到课情况,导致学生出勤情况的报告与统计工作难度极大。虽然每个的任课老师都参与考勤信息的收集,但考勤信息的汇总和统计仍很繁琐。 本文主要针对当前学生考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设计一个基于RFID技术的考勤管理系统,提供一个包括信息采集、考勤统计和查询、考勤分析三大功能的管理平台,为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动态的考勤信息,从而达到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RFID系统设计

. .. ******************* 实践教学 ******************* 兰州理工大学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秋季学期 RFID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高频RFID职工考勤系统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方向)1班姓名:高磊 学号: 12280102 指导教师:薛建彬 成绩:______________

. .. 目录 目录 ......................................................................................................................................... - 2 - 摘要 ......................................................................................................................................... - 3 - 前言 ......................................................................................................................................... - 4 - 一、基本原理 ..................................................................................................................... - 5 - 1.1 RFID技术特点........................................................................................................ - 5 - 1.1.1读写器 ............................................................................................................ - 6 - 1.1.2电子标签 ........................................................................................................ - 7 - 1.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 8 - 二、系统分析与建模 ......................................................................................................... - 9 - 2.1系统需求分析 ........................................................................................................... - 9 - 2.2系统功能特点 ........................................................................................................... - 9 - 2.3系统UHL建模 ........................................................................................................ - 10 - 三、系统设计 ....................................................................................................................... - 11 - 3.1 OURS‐RFID‐RP实验平台系统概述.................................................................... - 11 - 3.1.1系统整体布局结构设计 .............................................................................. - 11 - 3.1.2 结构和硬件描述 ....................................................................................... - 12 - 3.2系统功能模块 ......................................................................................................... - 13 - 3.3数据库设计 ............................................................................................................. - 13 - 四、详细设计 ....................................................................................................................... - 15 - 4.1 考勤系统功能描述 ........................................................................................... - 15 - 4.2 系统模块设计 ................................................................................................... - 20 - 4.3 公共模块设计 ....................................................................................................... - 24 - 总结 .. (31) 致谢 (32) 参考文献 (33) 附录———源代码 (33)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RFID的仓库管理系统设计 储备作为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它在原产地、消费地,或者在这两地之间储备治理物品,同时向治理者提供有关储备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形等信息。从物流发达国家来看,仓储在物流战略中的重要性日益提升,在物流治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并己成为供应链治理的核心环节。供应链环境下的仓储治理涉及大量各类型的产品,同时对应的业务和结构比较复杂,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要求专门高。目前,仓储治理通常使用条码标签或是人工仓储治理单据等方式。然而条码的许多方面容易造成人为缺失,使得现在国内的仓储治理始终存在着缺陷。射频识不(RFID)技术是在无线电技术基础上,利用射频信号对静止或移动的物体进行自动识不和数据交换的技术。RFID技术的优点使其在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不等要求非接触数据采集、交换和频繁改变数据,具有专门大的进展潜力与前景。本文针对传统的物流仓储治理存在的缺陷,利用RFID技术来解决传统物流仓储治理存在的咨询题,满足当前物流仓储治理的需要。 关键字:RFID,智能储备,信息技术

前言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 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确实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旧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不(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不、定位、跟踪、监控和治理的一种网络。 射频技术(RFID)是一种世界上较为领先的自动识不技术,RFID射频识不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不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不目标对象并猎取有关数据,识不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 技术可识不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不多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能够识不单个的专门具体的物体;第二,其采纳无线电射频,能够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第三,能够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专门大。目前该技术广范应用于以下领域,如身份识不、防伪、大型设备固定资产治理、药品物流识不、档案、车辆治理等诸多领域。 最差不多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A、标签(有、无源):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独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B、读写器:读取(能够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 C、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基于RFID门禁系统设计方案

基于RFID技术的门禁系统产品设计方案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1.需求分析 (1) 2.术语与解释 (1) 2.1术语一:RFID (1) 2.2术语二:电子标签 (2) 2.3术语三:读卡器 (2) 3.产品概述 (2) 4.产品设计方案 (2) 4.1系统总体架构 (2) 4.2硬件架构 (3) 4.3软件架构 (4) 5.结语 (6)

1.需求分析 如今各大高校,都基本面向外界开放,许多社会人士可以自由出入校园,特别是一些公共场所,鱼龙混杂,所以在有些特殊地方就必须限制人员的自由出入。因此,有必要设置门禁系统以限制人员流动。 门禁系统,又称为出入口控制系统,是对重要区域或通道的出入口进行管理与控制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它已不局限于简单的对门锁或钥匙的管理,而是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技术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已成为安全防范系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中智能大厦、办公室、宾馆等场合。目前,门禁系统的控制手段主要有: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射频卡等。前3种方式都属于生物识别技术,是以人体某部分的特征为识别载体和手段,其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决定了其是最安全的身份验证方法,但其价格昂贵,难以普及,且涉及到个人隐私,只适用于高端和绝对机密的场所。 RFID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与发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以达到识别与数据交换的目的。本设计是基于RFID技术的门禁系统,利用其非接触式无线识别的特点,能够对进出实验室的人员进行自动识别,同时自动开启和关闭道阀,将出入口的控制从被动防守变为主动监控, 从而加强对实验室,办公室等重要场所进出人员的管理,极大提高人员出入的效率,减少管理方面的混乱局面,节约人力成本,并且为公共场所的安全提供了极大地方便和保障。在生活中有些场合并不是任人自由进出的,而只允许有进出权限者通行,这时,就得使用出入口管理系统即门禁系统。传统的门锁是最古老、最简单的门禁方式,一把锁配一把钥匙,几把锁就要配几把钥匙,使用不便。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保证建筑内部的安全性,满足用户当时的各种需求,智能门禁系统应运而生。 2.术语与解释 2.1术语一:RFID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

RFID图书管理系统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RFID图书管理系统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姓名:指导老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黄洁艳学号: 职称: 0602121008 魏志军讲师 中国·珠海 二○一○年五月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毕业设计 诚信承诺书 本人郑重承诺:我所呈交的毕业设计《RFID图书管理系统》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取得的成果,文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材料,均在文后按顺序列出其参考文献,设计使用的数据真实可靠。 承诺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RFID图书管理系统 摘要 在一个越来越追求成本与效率的时代,人们不断的寻找更好的技术和方法进行图书管理工作。本文拟对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软硬件的升级,通过采用先进的RFID(无线射频卡)技术和设备,从而有效地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简化图书管理的流程、降低图书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建设RFID图书管理系统网络运行环境并部署相应的RFID硬件设备,用来识别、追踪、和保护图书馆的所有资料,实现图书借还、顺架、查找、馆藏盘点等功能,目标是极大地提高图书馆资料处理的效率,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为读者提供更多更周到的人性化服务。 本文充分利用Java、MySQL数据库技术的强大力量,提高编程效率和可靠性。采用Struts+Spring+Hibernate+Ajax技术的开发,可实现跨平台运行具备良好的稳定性、扩展性、安全性、灵活地需求变动功能。B/S结构的优势在于更加方便系统的升级和维护。 关键词:RFID 图书管理 JAVA SSH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s on RFID Technology ABSTRACT In an increasingly seeking cost and efficiency of the times, people are constantly looking for better 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library management. This paper on the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and hardware upgrades, through advanced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improve efficiency of Library Management effectively, simplify library management processes, reduce librarians working intensity.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s on RFID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operation of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deployment of the corresponding RFID hardware https://www.360docs.net/doc/b53295031.html,ed to identify, track, and the protection of all library materials borrowed by RFID system implementation is also, sort, find, collections inventory and other functions, goal is to great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treatment of library materials, and thus have more energy and time to provide readers with more personalized service and thoughtful. Desig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Java、MySQL database technology a powerful forc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programming. Using Struts + Spring + Hibernate + Ajax, enabling cross-platform operation with good stability, scalability, security, flexibility to changes in the demand function. The advantage of B/S structure is being more convenient to upgrade and maintain the system. Key word:RFID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JA V A SSH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