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际贸易》模拟试题汇总篇

电大《国际贸易》模拟试题汇总篇
电大《国际贸易》模拟试题汇总篇

(GATT)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GATS)2. 服务贸易总协定

(ITA )3. 信息技术协议

(TBT)4. 技术性贸易壁垒

(AAA)5. 农业调整法案

(SPS)6. 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TRIMS )7. 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

(TRIPS )8.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MFA)9. 多种纤维协定

(ATC)10. 纺织品与服装协定

A.GATS

B. AAA

C. GA TT

D. ITA

E. SPS

F. TRIPS

G. TRIMS

H. ATC

I. MFA

J. TBT

1、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理论中,被事实证明是错误的是:(对外贸易重

要性渐减规律)。

A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B ?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

C.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D .都不是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阶段是(18世纪后半期到19 世纪)。

A .15 世纪末16 世纪初

B .18 世纪后半期到19 世纪

C .19 世纪70 年代开始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容,就应该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A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凯恩斯的重新商主义贸易理论

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时认为:(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国家里,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并不一样,因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A ?自由贸易政策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因而优于保护贸易政策

B ?保护贸易政策能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成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而优于自由贸易政策

C.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都是不可取的

D ?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国家里,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并不一样,因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国际价值是由(世界平均的该商品的价格)决定的。

A ?某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C某国该商品的价格 D ?世界平均的该商品的价格

6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超保护贸易理论)。

A .自由贸易理论

B .超保护贸易理论

C 关税同盟理论

D .内部化理论

7、当T

9、成员国内部商品可以自由流通,但各自保持独立的对外政策,这种一体化形式是:( 自

由贸易区 )。

A .自由贸易区

B ?共同市场

C .关税同盟

D ?经济同盟

10、发展中国家采取种种措施限制外国工业品的进口,而以国内生产的产品来取代原先的 进口工业品,从而促进本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名称为 (进口替代 )。 A .初级产品出口 B . 进口替代 C .出口导向 D .出口替代

1、关税壁垒比非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灵活性。(

错误:改为:“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隐蔽性、灵活性。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最基本变化是:工业制成品在国际贸易中所占

的比重日益明显地超过初级产品所占的比重。( ) 正确

3、 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又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它主张对幼稚工业应当无条件地进行保 护,以发

展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 ) 错误:改为“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又称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它主张对本国的幼稚工业进 行保护,以发展本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但这种保护并非是无条件的。”

4、 最低进口限价就是由一国政府规定某种商品的最低进口价格,凡进口商品价格高于最低 价格时,

就征收进口附加税,甚至禁止进口。( ) 错误:将“高于”改为“低于”

5、 差价税是按国际市场价格与同期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 错误:改

为“差价税是按国内价格和进口价格之间的差额所征收的一种关税。”

6、 进口国家并不是对所有进口商品都征收高关税。( 正确 )

7、 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形成的物质基础,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的载体。(

) 错

误:改为“对外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物质基础,跨国公司是对外直接投资的载 体。”

8、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重要条件。( 正确 )

9、 一国对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最高限额,达到限额后便不准进口,这种方式是关税 配额。

( )

错误。将“关税配额”改为“绝对配额”。

10、 根据关贸总协定的有关规定,反倾销税的征收期限一般为 3 年。( ) 错误。将“ 3

年”改为“ 5年”。

1、简述需求相似理论。 从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国际贸易的流向。这种理论特别强调国内需求的作用。

基本观点:( 1)产品之所以要进口,是因为进口国有国内需求,产品之所以出口,是由于 国外有需求。在企业家看来,进口国的需求是生产的推动力。( 2)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越

相似,这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 3)如果两个国家的需求结构完全一样,一个国

家所有可能进出口的商品也将是另一个国家可能进出口的商品。( 4)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 一国需求

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2、简述服务产品的特性和国际服务贸易的方式。

服务产品的特性:a ?非实物性;

b. 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高度一致性;

c. 不可贮存性。

A . 大于

B .等于

C .低于

D .都不是 8、 某国对某种进口商品征收 10%,另加每公吨

A. 从量税

B. 从价税

C. 混 合

16 美元,从征税的方法看,这种税叫做

税)。

D. 选 择 税

方式:答:(1)跨境交付方式:是指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另一国境内的消费者提供服务。(2)境外消费方式:指服务提供者在一国境内向另一国的服务消费者(自然人或法人)提供服务。(3)商业存在方式:指一国的服务提供者通过在另一国境内的商业存在(指任何类型的经营企业或专业机构)提供服务。(4)自然人流动方式:指一国的服务提

供者以自然人的身份在另一国境内提供服务。

简述比较成本论,并结合实际说明一国应如何利用本国比较优势发展经济。

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 李嘉图于1817 年在他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提出的。是在亚当. 斯密的学说基础上发展的。

基本观点:

A.主张分工,认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李嘉图的该理论是在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基础之上的。他和斯密一样,也赞成分工。

B.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另一国都处于绝对劣势,两国仍会发生贸易,而且对双方都有利。

具体来说,这些利益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按比较成本原理进行生产的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产量。

2、随着产量的增加,通过国际贸易,各自国内的消费水平也提高了。

3、节约双方的社会劳动。

C.核心是比较优势原则。任何一国都可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利。

()1. 世界贸易组织

()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3.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4. 石油输出国组织

()5.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6. 欧盟

()7. 国民生产总值

()8. 国内生产总值

()9. 《服务贸易总协定》

()10.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BCAEDHGFJI

A.OECD

B. WTO

C. GATT

D. APEC

E. OPEC

F. GDP

G. GNP

H. EU

I.TRIPS

J.GA TS

1、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 1.5 万亿美元,世界进口贸易额为1.6 万亿美元,该年的国际贸易额应为(1.5)万亿美元。

A.3.1 B.1.5 C.1.6 D.0.1

2、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的是:(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A.—国国民经济对进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B.—国国民经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C.一国国民经济对进口贸易的依赖程度

D. —国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的依赖的程度

3 、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

A .自然条件

B . 国际生产关系

C. 社会生产力 D . 各国的文化、政府政策等

4 、美国实施“ 特别301 条款”是一种(管理贸易)。

A .贸易自由化

B . 新贸易保护主义

C. 管理贸易

D.都不是

5、一国的公司到国外开办银行、商店,设立会计师、律师事务所等,是国际服务贸易中的

()。

A.跨境提供方式 B .国外消费方式 C.商业存在方式 D .自然人存在方式

6、主张“两利取重,两害择轻”的学说是()。A.国际分工学说B.比较成本学说C.要素禀赋学说D. 相似需求学说

7、美国对男式开司M 羊绒衫(每磅价格在18 美元以上者)的进口,每磅征收37.5美元加征

15.5%的关税,这种税是()。

A.从价税

B.混合税

C.从量税

D.选择税

8、在关贸总协定的多边贸易谈判中,第一次涉及非关税壁垒问题的是()。

A ?“狄龙回合”

B ?“肯尼迪回合” C. “东京回合” D ?“乌拉圭回合”

9、按某国关税税则规定,下列商品的进口税率为:a、瓷器:每打1美元,另加10%; b、啤酒:每公斤40美分;c、蜂蜜:20%; d、毛织品:每平方M1美元或20%,征其高者。从纳税的方法上分,上列4种关税的名称依次为()税。

A.混合、选择、从量、从价

B.混合、从量、从价、选择

C?从量、从价、混合、选择

D.选择、从量、从价、混合

10、相互需求原理主要体现于以下哪本著作中?()

A.《国富论》

B.《政治经济学原理》

C.《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

D.《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

1、关税配额是对在一定时期内,在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的关税。(错)

2、商品倾销是垄断企业以国际市场价格在国外抛售商品,打击竞争者以占领市场。(错)

3、由于各国气候条件不同,自然资源丰缺不一,因而各国都尽量生产适合于本国自然条件

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是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

4、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世界市场商品的价格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升降呈正比例的变化。

(错)

5、在国境内设有自由港或自由贸易区等自由经济区的国家,关境大于国境。()错误。将“大于”改为“小于”

6、复杂的技术标准不属于直接的非关税壁垒。(对)

7、国民待遇也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力()错误。“不包括”

8、境外消费方式指服务提供者在一国境内向另一国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对)

9、需求相似理论认为,人均收入水平是影响一国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人均收入水平相同的国家之间,其贸易范围可能是最大的。(对)

10、“贸易转向”是在关税同盟内实行自由贸易后,国内成本高的产品为成员国成本低的

产品所替代,原来由本国生产的产品现在从成员国进口导致的。()

错误,将“贸易转向”改为“贸易创立”

1、简述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提出的。

它的基本观点是:第一,产品和人一样,也有一个生命周期。第二,对产品来说,需要经历新产品、成熟产品、标准产品三个阶段。第三,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应发生变化。该理论是把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等结合起来的一种理论。运用了动态分析法,从技术创新、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的基础和贸易格局的演变。是对比较成本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2、《反倾销协议》对于倾销的确定是如何规定的?根据《协议》规定,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三点才能构成倾销。一是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市场;二是由此而对该进口国国内

已建立的某项工业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或产生实质性的威胁,或对某一工业的新建产生实质性的阻碍;三是前述两者必须同时存在,且相互存在因果关系。

3、简述国民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外国产品应缴的国内税;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商标注册、版权和专利权。

4?简述GATT勺原则。非歧视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原则;贸易争端勺磋商调解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勺原则;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合理保障原则。

()1.绝对成本论

()2.比较成本论

( ) 3. 要素禀赋论

( ) 4. 相互需求原理

( ) 5. 幼稚产业论

( ) 6. 中心外围学说

( ) 7. 货币差额轮

( ) 8. 贸易差额轮

BCDAFGEH

A.约翰?穆勒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赫尔歇尔与俄林

E.斯塔福

F.李斯特

G.普雷维什

H.托马斯?孟

1 、西方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勺关系勺理论中,被事实证明是错误勺是:( )。

A ?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B?对外贸易重要性渐减规律

C.对外贸易乘数原理

D .都不是

2、国际分工的形成和世界市场的建立阶段是()。

A . 15世纪末16世纪初

B . 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

C. 19世纪70年代开始 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3、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容,就应该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

A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

B .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

C.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凯恩斯的重新商主义贸易理论

4、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评价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时认为:()。

A .自由贸易政策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因而优于保护贸易政策

B .保护贸易政策能保护本国幼稚工业的成长,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因而优于自由贸易

政策

C.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因而都是不可取的

D .两种政策都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在不同的国家里,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并不一样,因而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5、国际价值是由()决定的。

A .某国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 .世界劳动的平均单位

C某国该商品的价格 D .世界平均的该商品的价

6 、凯恩斯主义的贸易理论是()。

A 自由贸易理论

B 超保护贸易理论

C 关税同盟理论

2017年电大法律文书 形考 答案

《法律文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答案 一、 呈请拘留报告书 ×公刑字拘(2000) ×号 被拘留人的基本情况:李××,男,28岁, 被拘留人的简历;2007年1月31日深夜, ………… 这一部分写清与犯罪有关的情形,从而阐明拘留的理由,属于“在身边或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的情形 综上所述,根据刑事诉讼法第61条之规定,特呈请对犯罪嫌疑人李××刑事拘留 妥否,请批示 承办单位:××县公安局刑警队 承办人: 2007年×月×日 二、 起诉意见书 公起字(2001)104号 犯罪嫌疑人朱××,男,1989年12月5日出生,汉族,出生地:××县××乡××村,系××中学高三学生。是被害人徐××的侄子,1997年前随在××学校读书时就不学正道,经常耍流氓。2003年下半年到××中学后,恶习仍然不改。2007年4月10日因涉嫌故意杀人罪(未遂)被刑事拘留。现羁押于××市公安局看守所。 违法犯罪经历:4 月10日晚,朱某本想随他姐姐去看电影,但他姐姐不肯带他,他就躲在徐××家的屋后,想等他姐姐走后,再到电影场。正在屋后等的时候,听到陈××喊徐××端洗澡水,这时他灵机一动,恶性发作,动了坏脑筋,就从屋后偷偷出来,掩到徐××家大门边的上堆旁,乘徐××外出到陈家端洗澡水之机,窜人其家,隐蔽在灶间内,想偷看徐××洗澡,但徐××将水端回后没有洗澡,只有用水擦了身子,以后就坐在堂屋靠灶间门口织毛衣。这时,朱犯见她没有洗澡,非常扫兴,同时因潜伏时间较长,肚子又痛,急于大便,无法出去,就产生行凶的恶念,于是在徐家盛糠的缸盖上摸到一把菜刀,悄悄窜到徐的背后吹熄了煤油灯,对其行凶,舞刀乱砍,受害者越是呼救,朱某越是逞凶,直到邻居听到呼救声赶到门口,朱某才畏罪拨开后门闩,穿过小河上的坝头逃跑。 从朱××交出的衣服、袜子上发现几处点滴血迹,经技术化验,与受害人血型及现场菜刀和地面上的血迹相符。经比对,朱××指纹与现场指印亦相同。 综上所述,犯罪嫌疑人朱××的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九十七条之规定,涉嫌故意杀人罪。特将本案移送审查,依法起诉。 此致 敬礼 ××人民检察院 2007年5月7日 注:1.犯罪嫌疑人朱××现押于××县看守所。 2.附本案预审卷宗xx页。 3.作案工具详见物品清单。 作业2答案

2018电大网考作业答案-法律文化2

法律文化-2 一.单选题(共10题,共6分) 4."亲亲得相首匿"原则,最早确立于(0.6分) Et A.西汉宣帝时期 B.曹魏时期

C.东汉宣帝时期 口 D.隋代初年 ☆考生答案:A ★考生得分:0.6分评语: 5.法律规范与政策、社会公德等非法律规范相比,其最特别之处在于(0.6分) ★考生得分:0.6分评语:

多选题(共10题,共8 分)

☆考生答案:A,D ★考生得分:0.8分评语: 2.人类存在的旨在影响社会行为、规制社会的规范,包括(0.8 分)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的变化包括(0.8分) A.死刑三复奏制度确立 口 B.北周时期正式设置大理寺 b C.登闻鼓直诉制度建立 P Z D.会审制度化 ☆考生答案:A,C ★考生得分:0.8分评语: 5.关于中国法律与世界法系,下列属于何意志教授观点的是(0.8分) A.中国可以归入欧陆法系 “[B.中国最高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并不是英美法系意义上的判例法

民国北京政府的法律体系的构成部分不包括(0.8 分) A.判例 B.六法全书(基本法典) C.中央政治会议决议 1 D.解释例 — ☆考生答案:B,C ★考生得分:0.8分评语: 8.法律文化由下列要素构成:(0.8分) A.法律思想 p B.法律规范 C.法律机构 k D.法律方法 ☆考生答案:A,B,C,D ★考生得分:0.8分评语: 9.汉律定罪量刑的原则不包括(0.8分)

三?判断题(共10题,共6分) 1.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最后形成(0.6分) 2.宗法家族制度的要害是政治的统治关系与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合而为一(0.6分) 3.《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典的诞生,也意味着罗马早期法律形成的历程已告结束(0.6分) 贡错误 正确

2017年电大《企业文化》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企业文化》期末试题汇总 一、简答题 1、人本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答:1)传统管理是以物、以事、以任务为中心的管理。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把人的要求、欲望、兴趣放在第一位,重视采用各种激励手段去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2)传统管理靠的是纪律和监督,是强制性的管理。而企业文化理论则注重对员工心理、行为的深入研究,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对症下药的办法,通过满足职工合理需要而达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重“以德育人”,从而使管理工作取得最佳效果。3)传统的管理是靠权力而不靠人的意愿的独裁式的管理,一切事情只由管理者一个人讲了算,是使下级和员工没有自主权的控制性的管理,而以人为本的管理则强调实行分析,强调自主管理,参与管理,鼓励员工发表意见,提倡员工参与决策。 2、社会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是什么? 答:1)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相互的发展建设是影响、互相促进的。2)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渗透的产物。3)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具体体现,既有共同结合面,又有企业独特的个性。 3、企业文化的分类?答:1)、按发育状态分:成长型企业文化、成熟型企业文化和衰退型企业文化;2)、按企业的性质分:国有企业文化、合资企业文化、乡镇企业文化、民营企业文化;3)、按内容特质分:目标型企业文化、竞争型企业文化、创新型企业文化、务实型企业文化、团队型企业文化和传统型企业文化等;4)、从市场角度分:强人文化、拼搏与娱乐文化、赌博文化和过程文化。 4、企业文化的模式:答:1)按时间的继承性分: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2)按空间分布特性分:东方模式和西方模式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模式;3)按现实性与预见性分:实际模式和目标模式;4)按共性与个性分:一般模式和特殊模式;5)按行业 特性分:各不同行业模式 5、企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什么? 答:就是以人为中心,尊重人,信 任人,把人放在企业管理的主体地 位上,强调文化认同和群体意识的 作用,反对单纯的强制管理,注重 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思 想的基础上,为企业建立明确的价 值体系和行为规范,以此实现企业 目标和个人目标的有机结合,实现 企业内部物质、精神、制度的最佳 组合和动态平衡。 6、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包括哪些内容?答:企业整体价值 观念。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 范、企业风貌与形象。 7、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和从属特征 各有哪些?答:(1)本质特征:各异 性、共识性、非强制性、相对稳定 性。(2)从属特征:无形性与有形性 相统一、观念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超前性与滞后性相统一、抽象性与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律文书》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7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法律文书》2020-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107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写在题目括号内。错选、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依不同的制作方式为划分标准,法律文书可以分为叙述式文书、表格式文书、填空式文书和( )。 A.致送式文书 B.宣告式文书 C.笔录式文书 D.信函式文书 2.仲裁裁决书中提出仲裁申请的对方当事人称为( )。 A.被告人 B.被起诉人 C.被上诉人 D.被申请人 3.监狱依法对服刑改造期间的罪犯符合法定假释条件的,建议法院审核裁定假释时制作的一种文书,是( )。 A.提请减刑建议书 B.罪犯奖惩审批表 C.提请假释建议书 D.监狱起诉意见书 4.公诉意见书的正文部分,应当写明检察人员出庭支持公诉的法律依据、法庭上的身份、职责,简要概括评述法庭调查结果,阐述支持公诉的意见和( )。 A.理由 B.证据 C.事实 D.结论 5.第一审行政判决书中,判决被告(行政机关)在一定期限内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结果府写为( )。 6.人民法院第二审刑事判决书的正文部分包括( )。 A.上诉人的基本情况 B.判决主文 C.案由和审判经过 D.合议庭人员署名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7.简述法律文书的概念。 8.简述公安机关呈请批准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报告书的概念。 9.现场勘查笔录的正文包括哪些内容? 三、写作主题(50分) 10.根据下列案情材料,按照《法律文书教程》中的要求,拟写一份刑事自诉状。 20××年××月××日,李冰向××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依法追究王虎虐待罪的刑事责任。 具体案情如下:王虎与李冰是大学同学;20××年大学毕业后,王虎与李冰相恋登记结婚。结婚初期,

2020电大试题答案---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 一填空 1、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_企业整体价值观念_、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__和__企业风貌与形象__。 2、.国外学者都从观念形态的角度来界定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职工群体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点和核心。 3、企业文化的价值分为__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__。 4、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但他们有共同的形成基础和联系纽带,自然地联合成一个系统,是配合默契的群体。这个特征是指非正式群体的整体性。 5、从纵向系统考察,企业价值观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员工个人价值观_、_群体价值观__和__整体价值观_。 6、社会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群体、组织所形成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_个人需要与团体利益、_个人的处世方式__和团体的发展动力_。 7、从团体的角度来划分焦虑,可将焦虑分为三类,即__基本存在的焦虑_、__与工作相关的次生性焦虑__和__深层焦虑__。 8、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在于它与__社会伦理道德__具有一致性,与__规章制度_紧密相连,具有__稳定性和连续性。 9、_正向积累__是企业文化自我完善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是健全的、优良的企业文化。 10、企业文化积累是指企业文化特质的保存以及企业文化新特质不段增长的发展过程。 11、日本文化对管理的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经营理念重要性二是重视团队精神的发挥_。 12、美国企业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在企业组织管理中突出强调对人的尊重和信任__。 13、企业文化选择的客观标准就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P110 14、德国的企业文化观最早源于1914年R.戴特策的《经营科学》,该书提出的经营理念是_人本位的经营理念。 15、企业文化经过法律环境的熏陶便产生出企业__制度文化__。 16、企业成员是在__文化传播___中使群体的行为得到协调,才产生出共同的信念与目标。 17、反向积累是企业文化恶化、衰亡的过程,创造出来的是病态的、不良的企业文化。P101 18、企业文化冲突的产生主要是由不同类型、不同模式、不同行业、不同区域、不同历史阶段的企业文化的不同特质所构成的基本价值观之间的过分悬殊所造成的。P105 19、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管理,正朝着_以人为本__的方向发展。P12 20、企业文化的选择过程实质上是企业文化的冲突过程。 21、企业文化氛围由物质氛围_、制度氛围_、感情氛围等三部分构成。 22、从企业家的定义出发,企业家精神最主要的是创新精神_和_开拓精神_。 23、建设企业文化的基本程序,一般包括调查研究、定格设计、实践巩固和完善提高几个环节。 24、企业家素质是指企业家本来的品质、特征、知识素养及在创新活力中表现出来的作风和能力的综合。 25、我国企业文化价值的内核是__主人翁精神__。 26、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一是要坚持以__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___;二是要以__建设战略目标为指导,努力实现企业自身的理想目标__;三是要保证__企业员工的主人翁地位__;四是要___坚持科学的管理。 27、建设企业文化的一体原则是_坚持企业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之间的关系一体化。P211 28、企业文化的完善提高,即是企业文化建设_企业文化建设一个过程的结束_ ,又是__下一个过程的开始,是__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 29、企业文化礼仪对员工是一种“约束”。 30、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从它赖以成长的环境中汲取营养,如时代精神、__民族文化传统__、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国外先进科学精神和文化意识。P278 31、CI具有识别、代表、_解释__和象征__功能。 32、企业外部形象是企业在外部公众和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它表示企业对外的_知名度、美誉度和_信赖度。P88 33、___质量__和__信誉___构成了企业形象的基础,而这个基础又是以__顾客满意度___为核心和灵魂的。P93 34、从某种意义上来说,CI是企业文化的__外显形式__,通过CI活动可以使企业文化___具体化__、_ 具有可操作性_。P243 35、CI包括_理念识别系统MI__、__行为识别系统_BI_和_ 视觉识别系统_VI__三个组成部分。P243 36、我国企业文化目标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人本文化、__团队文化__、__创新文化__和__竞争文化__、__求实文化__五个方面的内容。P283-286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属于(BCD )。 A 宏观文化 B 微观文化 C 经济管理文化 D 社会亚文化 2、被称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座里程碑”的是( D )。 A 科学管理 B 行为科学 C 现代管理 D 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本质上具有的特征是(ABCD )。 A个异性 B 共识性 C 非强制性 D 相对稳定性 4、以企业最高目标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属于( C )企业文化。 A 成熟型 B 竞争型 C 目标型 D 传统型 5、下列中属于病态的领导与下属关系的有(ABCD )。 A 幻想型 B 强迫型 C 压抑型 D 戏剧型 6、企业文化特质改变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叫( D )。 A 企业文化传播 B 企业文化冲突 C 企业文化选择 D 企业文化变革

电大09法律文化复习大纲答案

电大09法律文化复习大纲答案

(一)选择题 1.神权法思想:般指利用宗教迷信进行统治的阶级,为了取得人们的拥护,把他们的权力说成是神所授予的,把体现他们意志的法律说成是神意的体现的一种法律思想。 2.五权宪法: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对于宪法的创见,是孙中山的重要思想。 于1906年12月2日始正式见诸文字 3.儒家法律思想:1、“为国以礼”的礼治论2、“为政以德”的德治论3、“为政在人”的人治论 4.城邦:古希腊城邦在公元前8~前6世纪逐渐发展。所谓城邦就是一种城市国家,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围若干村落组成的国家。 5.英美法系:又称普通法法系。是指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它首先产生于英国,后扩大到曾经是英国殖民地、附属国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非洲的个别国家和地区。到18世纪至19世纪时,随着英国殖民地的扩张,英国法被传入这些国家和地区,英美法系终于发展成为世界主要法系之一。 6.伊斯兰法系又称阿拉伯法系,就是中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各国和其他一些穆斯林国家法律的总称。指公元7-9世纪形成的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的法律,包括穆斯林宗教、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法规。伊斯兰法是属人法,凡是穆斯林都适用伊斯兰法。随着伊斯兰教的广泛传播,伊斯兰法系也分布在世界广大地区,包括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南部非洲及其他地区。7.印度法系:公元5~7世纪以前古代印度奴隶制法及以其为基础的古代缅甸、

锡兰(今斯里兰卡)、暹罗(今泰国)、菲律宾等国法律的统称。 8.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9.大陆法系:又称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罗马-日耳曼法系或成文法系。指包括欧洲大陆大部分国家从19世纪初以罗马法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1804年《法国民法典》和1896年《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法律制度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仿效这种制度而建立的法律制度。 10.中华法系: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已经解体,现存的共三大法系。中华法系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11.人治就是个人或少数人掌握了社会公共权力,以军事、经济、政治、法律、文化、伦理等物质的与精神的手段,对占社会绝大多数的其他成员进行等级统治的社会体制。 12.法治由统治者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法律由人民制定,统治者严格依据法律进行统治,形式上统治者只对法律负责,统治者通过对法律负责来间接对人民负责。 13.行政法:是调整国家行政机关在行使其职权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14.宪法:是指确认民主制度,表现阶级力量对比关系的国家根本大法。15. 经济法:是指调整国家在调控能够社会经济运行、管理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在政府机关与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电大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及答案

电大法律文书写作试题及答案 篇一:法律文书写作辅题及答案 写作辅题(共1题,共20分)(具体答案在最后面,绝对让您考试轻松加愉快哦!!!!) 1、根据下列案情材料,按照《法律文书教程》的要求,拟写一份民事调解书。 原告赵×生与被告胡×成离婚一案,在审理过程中,经××市××区人民法院主持调解(审判员张××,书记员王××),双方当事人于20XX年×月×日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一)原告赵×生与被告胡×成自愿离婚,经人民法院批准; (二)双方婚生男孩胡×随被告胡×成共同生活,原告自20XX年8月份起按月承担抚育费人民币400元,至胡×18周岁时止;(三)现在各人处的财物归各人所有,被告胡×成一次性付给原告赵×生财物折价款人民币1.5万元。 原、被告于1996年5月经人介绍相识恋爱,1999年12月30日登记结婚,20XX年6月生育一子,姓名为胡×。原、被告婚前感情一般,婚后感情尚可。自20XX年8月开始,原、被告双方常为生活琐事相互争吵。20XX年6月,双方又因生活琐事发生较激烈的争执,原告一气之下,即离家居住他处至今。分居期间,双方关系未能得到改善,致使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因而,原告诉至法院,要求与被告离婚。

原告赵×生,女,1974年10月10日出生,汉族,××市××工厂会计,住××市××区××街道××号。被告胡×成,男,1972年7月20日生,汉族,××市××小学教师,住××市××区××路十号院×楼×单元×号。 诉讼费用人民币×××元,由原告赵×生和被告胡×成各承担一半,即各付×××元。 双方当事人的协议内容经法院确认符合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 (试题分值:20分) 参考答案: (一)首部(5分) 1.标题(1分)。 2.编号(1分)。 3.原、被告基本情况(2分)。 4.案由(1分)。 (二)正文(10分) 1.事实部分(4分)。要求叙事清楚,行文简洁。 2.引出“协议内容”一段文字(1分)。 3.协议内容(5分)。要求依次写明。“经人民法院批准”多余,写了适当扣分。 (三)尾部(5分) 1.诉讼费用的承担(1分)。 2.法院对协议的确认(1分)。

电大2019—企业文化平时作业(期末复习题)

《企业文化》平时作业 作业一: 一、填空题: 1、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_企业整体价值观念_、企业精神、企业伦理道德规范__和__企业风貌与形象__。 2、.国外学者都从观念形态的角度来界定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职工群体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点和核心。 3、企业文化的价值分为__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__。 4、虽然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但他们有共同的形成基础和联系纽带,自然地联合成一个系统,是配合默契的群体。这个特征是指非正式群体的整体性。 5、从纵向系统考察,企业价值观可分为三个层次,即__员工个人价值观_、_群体价值观__和__整体价值观_。 6、社会是由许多个人所组成的群体、组织所形成的,社会发展的动力来源于_个人需要与团体利益、_个人的处世方式__和团体的发展动力_。 7、从团体的角度来划分焦虑,可将焦虑分为三类,即__基本存在的焦虑_、__与工作相关的次生性焦虑__和__深层焦虑__。 8、企业伦理道德的特征在于它与__社会伦理道德 __具有一致性,与__规章制度_紧密相连,具有__稳定性和连续性。 二、选择题: 1、企业文化属于( B C D )。 A 宏观文化 B 微观文化 C 经济管理文化 D 社会亚文化 2、被称为是企业管理理论的“第四座里程碑”的是( D )。 A 科学管理 B 行为科学 C 现代管理 D 企业文化 3、企业文化本质上具有的特征是(A B C D )。 A个异性 B 共识性 C 非强制性 D 相对稳定性 4、以企业最高目标为核心理念的企业文化,属于( C )企业文化。 A 成熟型 B 竞争型 C 目标型 D 传统型 5、下列中属于病态的领导与下属关系的有( A B C D )。 A 幻想型 B 强迫型 C 压抑型 D 戏剧型 6、企业文化特质改变引起的企业文化整体结构的变化,叫( D )。 A 企业文化传播 B 企业文化冲突 C 企业文化选择 D 企业文化变革 7、最早将“文化”概念用于企业管理、研究企业价值观念及社会文化传统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的学者,是美国著名管理学家(A D )。 A巴纳德 B 德鲁克 C 戴维斯 D 塞尔茨尼克 8、企业文化的理论基础中,除了人学理论外,还包括(ABCD )。 A 社会动力理论 B 领导理论 C 学习理论 D 情绪理论 9、下列中属于从内容特质上分类的企业文化有( B )。 A 成长型企业文化 B 团队型企业文化 C 国有企业文化 D 过程型企业文化 10、企业价值的基本构成中,包括( A B C D )取向。 A 经济价值 B 社会价值 C 伦理价值 D 政治价值 三、判断改错题: 1、企业文化可以为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改正:企业文化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经营管理中积极的主导意见。 改正:企业精神反映了企业作为一种正式群体的理想和目标,反映了企业全体员工在经营观念方面的有序化和一体化,反映了企业具有的凝聚力和活力。 3、企业风貌与形象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里层。改正:企业风貌与形象处于企业文化结构的表层。 4、表层文化与中层文化是由深层文化所决定的。改正:正确 5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改正:企业文化既包括一个企业的物质文化,也包括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 四、简答题: 1、国外企业文化学者对企业文化认识的共同点是什么? 答:(1)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重视人、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方式,强调要把企业建成一种人人都有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命运共同体; (2)都从观念形态角度来界定企业文化,把企业的价值观念体系和职工的群体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重点和核心;(3)都从狭义的角度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4)都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文化观念、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传统、风格、习惯和与此相联系的生产经营观念。 2、试述企业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行动指南,为企业员工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奠定了基础。它的作用是:(1)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确立精神支柱;(2)决定企业的基本特性; (3)对企业和员工的行为起导向和规范作用; (4)能提高企业凝聚力。 3、企业文化如何发挥其维系功能? 答:(1)企业文化通过提供物质诱因与员工贡献相平衡的分配文化,满足员工基本的物质需要,保证物质利益原则的实现; (2)企业文化通过各种就业、福利及安全保障文化,为员工提供满足安全感需要的各种保障; (3)通过主文化和诸多亚文化,制造团体认同感和职工归属感,从而形成后天的团体心理凝聚力; (4)通过制造一种成就感、机会均等感,为员工提供追求成就感需要的心理满足;

电大试题-法律文书模拟试题及答案

法律文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公诉意见书属于()。 A. 叙述式文书 B.填亢式文书 C.表格式文书 D.笔录式文书 2. 人民法院制作刑事裁定书,是为了解决刑事案件审理和执行过程中的() A. 实体问题 B. 程序问题 C. 程序问题和实体问题 D. 程序问题和部分实体问题 3. 第一审行政判决书中,判决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结果 应写为()。 A.判令被告…… B.责令被告…… C.判决被告…… D.裁决被告…… 4. 辩护词的结构层次,一般分为前言、辩护意见和()。 A.结论 B.结尾 C.结束语 D.请求事项 5. 刑事申诉书的正文部分,一要写明请求事项,二要写明()。 A.事实与证据 B.证据与法律依据 C.事实与附项 D.事实与理由 6 .评议笔录正文应当记明评议的情况和评议的()。 A.目的 B.时间 C.地点 D.结果 二、简答题 7.法律文书中需要禁忌的语言有哪几种

8 .什么是补充侦查报告书? 9. 什么是刑事抗诉书? 三、写作主题 10?根据下列案情材料,拟写一份民事反诉状。 案情材料: 由于反诉人(本诉被告)拖欠房屋租金,被反诉人(本诉原告)于2000年10月20 日向XX市XX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反诉人(本诉被告)交清房租。反诉人(本诉被告)接到起诉状副本后,于Io月29日向同一法院对被反诉人(本诉原告)提起反诉。 反诉的理由和事实是:反诉人于2000年L月租住被反诉人Xx市Xx区XX房 管所两间平房(约45平方米),每月租金XXX元。1--6月反诉人按时交纳房租。2000年6 月,反诉人发现房屋漏水,就爬到房顶查看,才知道房顶已经破烂不堪,有一平方米大小的房瓦已全部破碎。于是,反诉人找被反诉人修缮,被反诉人不但不派人修缮,而且被反诉人法定代表人(XX市XX区房管所所长)胡XX还不讲情理。为此,反诉人从7月开始停付房租,至今已有4个月,共拖欠房租XXxX元,这是事实。可是,拖欠房租是由于被反诉人拒绝修缮房屋所致,责任应由被反诉人负责。 2000年夏季,阴雨不断,反诉人又多次找到被反诉人即房管所要求修房,但房管所却未派人修房。同年8月10日下暴雨,房顶落下几块砖瓦,将室内电视机砸坏,还损坏了一些其他物品,约损失xXXx元。故此,反诉人至今未付房租。现被反诉人已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判令反诉人交付房租。对此,反诉人提出反诉,要求法院合并审理,判令被反诉人赔偿反诉人的经济损失。经济损失是被反诉人拒绝修房造成的,理应由其赔偿损失。 反诉人:赵Xx,男,41岁,住XX市XX路XX胡同X号,XX市仪器厂工人,汉族,XX市人,高中文化程度。 被反诉人:XX市XXB.房管所,地址:XX市XX区XX路X号。法定代表人:胡XX,所长。 证据材料:1.反诉人家电视机被砸坏那天,居委会主任王XX来反诉人家目睹了这 一情况,王XX写了一份材料,可以证实情况属实。王XX住反诉人家东边X号。 2?同院邻居朱XX、李XX也可以证实反诉人家中遭受损失情况,他们二人合写了一份证明材料。

2012电大《法律文化》平时作业答案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最初主要形成于部族之间的征战。(对,P1 ) 2.西方古代法(古希腊与古罗马法)是阶级矛盾冲突的产物。(对,P1 )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大体处于形成前的萌芽状态。(错) 4.上古三代的法律分别统称为禹刑、汤刑和九刑。汤刑是夏朝法律的统称,禹刑是商朝法律的统称,九刑是西周刑律的统称。(错,P9 ) 5.夏朝的肉刑,到商汤时经过加工,已演变成完整的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对,P11 ) 6.部族征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藉以形成的特殊途径,也是古代司法官和司法机构产生的重要渊源。(对,P1 2——13 ) 7.在古代中国,上古时期,法和刑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法即刑,刑即法。( P16 ) 8.在古代西方社会认为,一个社会,法律越多意味着问题越多,最理想的社会是没有法律或法律设而不用,达到“无讼”的境界。(错,P336 ) 9.中国古代法中的“刑”具有不容置疑的军事独裁性和专制性,缺乏古希腊与古罗马法上那种城邦公民范围内的民主性和妥协上的平等性。(对,P1 9 ) 10.古希腊文明在空间和时间上太广阔和多样,但是仍然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法律体系。(错,P1 9 ) 11.一般认为,希腊雅典城邦德古拉立法标志着成文法在雅典历史中的出现。(对,P22—23 ) 12.一般认为,雅典城邦提修斯改革标志着雅典城邦立法的完成。(错,P22 ) 13.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最后形成。(错,P26 ) 14.《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典的诞生,也意味着罗马早期法律形成的历程已告结束。(对,P33 )15.中国古代法的法律可以说是血缘组织分化的产物。(错,P38 )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中国史前时期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最初形式主要表现为( ABC P10 )。 A.死刑 B.肉刑 C.流放之刑 D.财产刑2.梭伦变法将雅典公民分为(对,P24 )。 A.富农 B.骑士 C.中农 D.贫农 3.西方法律文化在最初形成阶段具有( BC 对,P35 )等属性。 A.封闭性 B.开放性 C.社会性 D.平等性4.下列关于古希腊雅典和罗马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D)。A.古希腊雅典和罗马的国家政治史就是一部法律史。B.古希腊雅典和罗马的法律可以说是血缘组织分化的产物。C.古希腊雅典和罗马的法律早期主要是为了对付异族而产生的。 D.古希腊雅典和罗马国家与法肇始于平民与贵族的冲突,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社会妥协的结果。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B C )。A.中国古代法主要被看做镇压的工具。 B.中国古代法主要是在战争和与战争相关的环境中形成的。C.中国古代法是和暴力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暴力就不构成刑。 D.中国古代法具有一定的平等性。一、判断题 1.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只有东方社会的法才是集团本位的。(错P36 ) 2.传统中国法律走的是一条从氏族(部族)到家族(宗族)再到国家(社会)的集团本位道路。(对P37 ) 3.西方法律本位经历了一条从氏族到个人再经上帝(氏族)到个人的道路。(对P37 ) 4.宗法家族制度的要害是政治的统治关系与家族(宗族)的血缘关系合而为一。(对P40 ) 5.宗法制在西周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父位形成大宗,庶子实行分封形成小宗,两者组合成家国一体化的政治体。(对P41 ) 6.儒家的学说可以说是典型的国家本位或者说皇权主义学派。(错P45 ) 7.中国古代社会,国家本位与家族本位是共存的,且家族本位优于国家本位。(对P47 ) 8.实际上传统中国社会的法律体系主要是由国法和家法族规这两者构成的。(对P53 ) 9.从汉代开始确立的“容隐”原则,在运行过程中是毫无限制的。(错。有两类罪不适用“亲亲相隐”原则:一类是谋反、谋大逆、谋叛及其他某些重罪,另一类是某些亲属互相侵害罪。) 10.在西方法律史上,雅典法从一开始就是城邦本位法。(对) 11.罗马的个人主义法律观是近代以来欧洲个人主义法律思想和制度的渊源。(对P63 ) 12.在法律进化史上,凡以血缘为标准的必是属人法。(对P64 ) 13.西欧中世纪的法律主要还是个人本位法。(错P65——66 ) 14.最早维护人权的法律文献是英国的《独立宣言》和《权利法案》。(错P71 ) 15.《欧洲理事会法》要求每个成员国接受法治原则、所有人享有人权和基本自由原则。(对) 16.在比较法的视野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可谓一种刑事性的或者说以刑法化为其基本特色的公法文化。(对)17.在欧洲,主要是以私法作为法的基底和根干。(对)18.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也曾有宪法性质的法典。(错)19.中国传统法律刑事性(刑法化)最关键的社会原因是国家权力和观念的发达。(对) 20.私法主要包括民法和商法,民法是主要的,法典化的民法(民法典)更是私法的核心。(对) 21.所谓公法,指的是侵犯他人人身或私人财产的行为,犯者只负赔偿损害的责任,且只有蒙受损失的人才可以起诉。(错) 22.英国在本国的法律发展史上也形成了统一的民法典。(错) 23.西方私法文化的传统与发达正是对市场自由和个人权利尊重的体现,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在法律上的表达。(对) 24.西方法律中的个人本位和传统的权利法哲学,以及近代以前国家观念与权力的相对薄弱,也能促使刑事的民法化。(对)

电大法律文书试题及标准答案

电大法律文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 1.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中不包括(C )的决定。A B C D.不批准逮捕并要求补充侦查 2.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C )。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B.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D.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的犯罪事实如下 3.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象是( B)。A B C.刑事案件被 D.犯罪嫌疑人 4.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 C)时制作的文书。 A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B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C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D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移交起诉5.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 C)文书。A B C D.笔录式 6.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 C)。A B.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C.逮捕决定书 D.决定逮捕通知书 7.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C )。 A.年度、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B.年度、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8.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 C)。 A.被告 B C.被 D.不起诉人 9.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B )。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下一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一级人民法院 10.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 D)中的错误。 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11.人民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由( D)提出。A B.上 C 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12.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2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C )。A.京西刑初字(2002)第35B.西刑初字(2002)第35号C.(2002)京西刑初字第35号 D.(2002)西刑初字第35号 13.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 C)。 A.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B.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审判经过 C.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D.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1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D )。 A.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天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х份 B.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C.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15.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 C )。 A.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维持的内容 B.撤销的内容、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C.维持的内容、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D.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撤销的内容

2019年最新电大法律文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有1个正确答案,请将其序号字母填入题目空格内) 1.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应当作出的决定中不包括(C )的决定。 A B C D.不批准逮捕并要求补充侦查 2.起诉意见书的首部与正文之间的成文化用语是(C )。 A.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B.经我局侦查预审,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C.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有下列犯罪事实 D.经我局侦查终结证实,犯罪嫌疑人ххх的犯罪事实如下3.撤销案件通知书的送达对象是( B)。 A B C D.犯罪嫌疑人 4.立案决定书是人民检察院在办理( C)时制作的文书。 A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 B公安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 C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 D直接受理侦查的案件移交起诉5.批准逮捕决定书属于( C)文书。 A B C D.笔录式 6.人民检察院建议公安机关追加提请批捕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不提请批捕,人民检察院决定逮捕犯罪嫌疑人时应当制作( C)。 A B.应当逮捕犯罪嫌疑人意见书C.逮捕决定书 D.决定逮捕通知书 7.起诉书编号的内容依序是(C )。 A.年度、院名、文书性质、顺序号B.年度、院名、部门、文书性质、顺序号 C.院名、部门、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D.院名、文书性质、年度、顺序号 8.不起诉决定书中对当事人的称谓应该是( C)。 A B C D.不起诉人 9.人民检察院针对未生效的刑事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送达(B )。 A.同级人民法院 B.上一级人民法院 C.下一级人民法院 D.同级和上一级人民法院 10.民事(行政)抗诉书的提出是为了纠正( D)中的错误。 A.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B.未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C.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D.已生效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11.人民检察院针对已生效裁判提出的抗诉书应当由( D)提出。 A B C D.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 12.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2002年第35号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编号应为(C )。 A.京西刑初字(2002)第35B.西刑初字(2002)第35号C.(2002)京西刑初字第35号 D.(2002)西刑初字第35号 13.第一审刑事判决书的首部除制作机关名称、文书名称以及编号之外,应依次写明的项目是( C)。 A.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B.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审判经过 C.公诉机关、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D.被告人、辩护人、案件的由来和审判经过 14.第一审刑事判决书中交待上诉权事项的规范写法是(D )。 A.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天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х份 B.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向本院或者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C.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D.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判决书的第2日起10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хх人民法院提出上诉。书面上诉的,应当提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х份 15.第二审刑事判决书作出部分改判结果时,其判决主文应当依次写明( C )。 A.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维持的内容 B.撤销的内容、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C.维持的内容、撤销的内容、改判的内容 D.维持的内容、改判的内容、撤销的内容 二、判断题 1.监视居住委托书,是指检察机关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委托犯罪嫌疑人居住地派出所对其活动进行监视时所制作的法律文书。(错) 2.通缉令是公安机关专用的文书,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可以发布,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均无权发布通缉令。( 对 ) 3.对经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过侦查,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公安机关依法撤销案件的同时,还需制作撤销案件通知书。(对)4.公安机关在执行逮捕的时候,遇有紧急情况,不另用搜查证,只使用逮捕证也可以进行搜查。(对) 5、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案件进行审查后,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做出撤销案件的决定。(错) 6.制作不决定书,对不予起诉的当事人的应当使用“犯罪嫌疑人”这一规范称谓。( 错 ) 法律文书写作 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写一份一审辩护词。 案由: 项××、朱××盗窃、抢劫案 被告人:项××,男,19岁,汉族,××省××县人,农民。2006年9月18日因本案被逮捕。 被告人:朱××,男,23岁,汉族,××省××县人,无业。2006年9月18日因本案被逮捕。 案情: 2006年8月14日下午4时许,被告人项××、朱××伙同黄某、胡某、张某等人(均另案处理),窜到本市×街×巷21号五楼,意图入屋盗窃,由被告人朱××在楼下望风,其余四犯携工具撬锁入屋,惊醒在房内睡觉的被害人刘某,张某即在厨房拿菜刀指吓被害人,并找来绳子捆绑被害人手脚,后四犯在屋内搜得价值30000多元的财物。后被告人项××共分得赃款人民币3,200元,被告人朱××分得赃款人民币500元、港币200元。据此,××市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指控被告人项××、朱××的行为均已构成盗窃、抢劫罪,被告人项××、朱××在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应当数罪并罚。 本案的证据:(1)被害人陈述;(2)书证;(3)鉴定结论[××市价格认证中心出具的×鉴(赃)(2003)256号证明书,证实案发时,黄金的价格];(4)被告人供述(被告人朱××、项××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注: [1]辩护时间统一为2007年3月15日

电大 《法律文化》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法律文化》平时作业(一)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最初主要形成于部族之间的征战。(对,P1) 2.西方古代法(古希腊与古罗马法)是阶级矛盾冲突的产物。(对,P1)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大体处于形成前的萌芽状态。(错) 4.上古三代的法律分别统称为禹刑、汤刑和九刑。汤刑是夏朝法律的统称,禹刑是商朝法律的统称,九刑是西周刑律的统称。(错,P9) 5.夏朝的肉刑,到商汤时经过加工,已演变成完整的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对,P11) 6.部族征战不仅是中国古代法(以刑为中心)藉以形成的特殊途径,也是古代司法官和司法机构产生的重要渊源。(对,P12——13) 7.在古代中国,上古时期,法和刑基本上是一个意思,法即刑,刑即法。(P16) 8.在古代西方社会认为,一个社会,法律越多意味着问题越多,最理想的社会是没有法律或法律设而不用,达到“无讼”的境界。(错,P336) 9.中国古代法中的“刑”具有不容置疑的军事独裁性和专制性,

缺乏古希腊与古罗马法上那种城邦公民范围内的民主性和妥协上的平等性。(对,P19) 10.古希腊文明在空间和时间上太广阔和多样,但是仍然形成了一个单一的法律体系。(错,P19) 11.一般认为,希腊雅典城邦德古拉立法标志着成文法在雅典历史中的出现。(对,P22—23) 12.一般认为,雅典城邦提修斯改革标志着雅典城邦立法的完成。(错,P22) 13.雅典克利斯提尼改革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最后形成。(错,P26) 14.《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典的诞生,也意味着罗马早期法律形成的历程已告结束。(对,P33) 15.中国古代法的法律可以说是血缘组织分化的产物。(错,P38)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中国史前时期古代法(以刑为中心)的最初形式主要表现为(A B C P5)。 A.死刑B.肉刑C.流放之刑D.财产刑 2.梭伦变法将雅典公民分为(A B C D,P24)。 A.富农B.骑士C.中农D.贫农 3.西方法律文化在最初形成阶段具有(B C,P35)等属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