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货币习题答案(学生版).doc

第三章货币习题答案(学生版).doc
第三章货币习题答案(学生版).doc

第三章货币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货币制度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2.本位币辅币

本位币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货币。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与找零之用

3.货币的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是指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即法律上赋予某种货币流通的权力,不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受款人均不得拒绝接受。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本位市具有无限法偿资格。

有限法偿是指辅币具有有限的支付能力,即每次支付超过一定的限额,对方有权拒绝收受。

4.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就是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在历史上,曾有过三种形式的金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其中金币本位制是最典型的形式。

5.金融资产的流动性: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

6.Gresham's Law

格雷欣法则是一条经济法则,又叫“格雷欣定律”,也称“劣币驱逐良币法则”,是由16世纪英国金融家、商人托马斯·格雷欣提出来的。当时,市场上流通的是金属铸币,时间长了,人们发现足值与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一样使用,于是,人们就把成色好的足值货币(良币)储藏起来,而把不足值的铸币(劣币)赶紧花出去。结果,劣币把良币赶出了市场,这样,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所代表的实际价值就明显低于它的名义价值了。

(参考理解:后来,人们用这一法则来泛指价值不高的东西会把价值较高的东西挤出流通领域,如盗版软件对正版软件的冲击等。除了商业和金融,其他领域其实也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比如,官场上,清官可能会受到贪官的排挤;医院里,拒收“红包”的医生被看成另类。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环境和有效的约束体制,劣币驱逐良币、稗子战胜水稻就将大行其道,对社会造成恶劣影响。)

7.贮藏手段:货币的第三个职能是充当贮藏手段,可以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被人们储存起

来。

8.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

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具有价值,因而能以自身价值作为尺度来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价值量。

二,单项选择

DBDDD CDCDD DBDBA ACABA BCADA BDACA

三,多项选择

AB ACEF AD A AC ACD ABCDE ABCE ABCD ABDE

ABCDE CD ABD

四,判断:FTTTTF

五,简答

1.简述我国的货币供应层次

2.货币的本质

3.货币的主要职能有哪些?为什么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4.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货币制度是指一国政府在货币方面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结构和组织形式。最早的货币制度出现在国家统一的铸币流通时期。从规范化的角度来看,典型的货币制度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确定货币材料。确定货币单位。确定金属货币的铸造权。确定本位币与辅币。规定货币的法定偿付能力。准备制度。

5.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基本特点?

信用货币一般有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国家法律赋予无限法偿的能力。

信用货币不能与任何金属进行兑换,其发行一般不以金银为保证。

通过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流入流通领域。

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管理货币制度。

国家可以通过货币流通的调节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

流通中的货币不仅仅只现金,也包括银行存款。

6.为什么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最初可以兑现为金属货币,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信用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滥发而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在破坏兑现性的同时也促进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

7.为什么说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在金本位制的稳定性因素受到破坏后出现的两种不健全的金本位制。这两种制度下,虽然都规定以黄金为货币本位,但只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而不铸造金币,实行银行券流通。所不同的是,在金块本位制下,银行券可按规定的含金量在国内兑换金块,但有数额和用途等方面的限制,黄金集中存储于本国政府。

而在金汇兑本位制下,银行券在国内不兑换金块,只规定其与实行金本位制国家货币的兑换比率,先兑换外汇,再以外汇兑换黄金,并将准备金存于该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在1924-1928年,资本主义世界曾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都先后恢复到大战前的水平,并有所发展。各国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是,由于金铸币流通的基础已经遭到削弱,不可能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当时除美国以外,其他大多数国家只能实行没有金币流通的金本位制,这就是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然而,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实行不到几年,就暴露出其不稳定性。

随着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很快摧毁了这种残缺不全的金本位制,各国都纷纷实行了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8.我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由哪些货币形态组成的?

广义货币是一个经济学概念,和狭义货币相对应。在经济学中以M2来表示,其计算方法是社会流通货币总量加上活期存款以及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

9.什么是“特里芬难题”?

特里芬难题是由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的观点,他认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这就使充当国际货币的国家处于左右为难的困境,这就是特里芬难题。

10.什么是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演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任务就在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稳定。其具体任务包括确定国际清算和支付体系,确定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以及国际货币金融事务的协商机制。

历史上有过不同类型的国际货币体系。其中国际金本位制是以黄金做为国际货币体制的基础,这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但其缺陷是世界经济的增长受限于世界黄金产量的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货币体制又称布雷顿森林体系。其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各国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的所谓"双挂钩"制度。布雷顿林林体系对当时的世界经济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本身存在着致命的缺陷。这一缺陷被称为"特里芬两难",从而导致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以致于造成70年代该货币制度的彻底崩溃。

60年代开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过程充满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其焦点集中在美国与其他国家,以及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上,核心问题是美元与美国在未来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以及关于在货处金融领域方面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问题。

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牙买加体系,它是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的产物。改革的主要内容集中在黄金非货币化、汇率制度的多样化及储备货币多样化这三点上。牙买加体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事实的一种法律追认,有许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反映和解决。

11.比较马克思阐述的货币职能与西方经济学家的货币职能表述。

马克思认为货币有五个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流通手段,充当交换的媒介;贮藏手段,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保存起来;支付手段,单方面转移;世界货币。

西方其它经济学家关于货币职能的表述:在任何经济社会中,货币不论是黄金、白银,还是贝壳、石子、纸片,都具有三个基本职能:交易媒介、价值标准和价值贮藏。在这三种职能中,交易媒介和价值标准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一种东西能作为货币所必需的基本条件。而价值贮藏职能是从这两个基本职能延伸出来的,因而是货币的次要或引申

职能。正是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才把货币同诸如股票、债券或房屋之类的资产区分开来。

六,论述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如何理解货币的重要性?

附:07金融联考冲刺题

一、单选:

1、以下属于层次的是(A)

A以现金向棉农支付的收购款B某企业在银行的一年期存款C王先生持有的价值1000元的股票 D 将于本月到期的国库券

2、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D)

A税款缴纳B贷款发放C工资发放D以上都是

3、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D)

A现金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C居民储蓄存款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解: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流动性极强,类似于现金,因而是准货币;企业定期存款与居民储蓄流动性均不高;现金是货币,不是准货币。

准货币(quasi-money)----又叫亚货币或近似货币,是一种以货币计值,虽不能直接用于流通但可以随时转换成通货的资产. 准货币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但因可随时转化为现实的货币,故对货币流通有很大影响,是一种潜在货币. 例如:国库券、练功券、军用代金券、有奖储蓄存单、外汇券、侨汇券、金融卡

4、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D)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发行权指定在央行或指定发行银行D以上都是

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的关键前提是(A)

A金银按各自的实际价值流通兑换B国家规定金币银币法定比例

C金币可以自有兑换D纸币铸币同时流通

6、以下关于金块本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C)

A中央银行可以随时发行纸币以应对通货膨胀B金币在市面上自由流通

C 纸币在市面上起交易媒介作用D居民随时可以把手中的纸币兑换成黄金

解:金块本位制是指没有金币的铸造与流通,央行发行纸币以金块为准备的货币制度,金块本位时,居民不再自由兑换黄金,只有在手中持有本位币的含金量达到一定数量后才可以兑换金块。

7、金汇兑本位制的特点(B)

A纸币和黄金挂钩B纸币和黄金的兑换中介是第三国货币

C只有手中的货币达到一定程度时,才可以兑换成黄金

D纸币的发行受限制于黄金的储备

解:金汇兑本位是以银行券作为流通货币,通过外汇间接兑换黄金的货币制度。

8、如果国家规定的金银比价为1:10,而市场上形成的比价为1:16,那么(A)将被驱逐。

A金币B银币C银行券D其他

9、纸币本位下,如果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纸币,且注定价格与实际价格发生背离,则会出现的现象是(B)

A劣币驱逐良币B良币驱逐劣币C不会影响D以上都不对

解:注意劣币驱逐良币是在双本位下,而本题是在纸币本位下,这时是良币驱逐劣币。

二、简答

1、如何理解金币本位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而金块和金汇兑本位是一种残缺的金本位?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首先,由于币制相对稳定,不会发生通货膨胀,能促进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其次,信用关系不受币值波动的影响,促进信用的发展;再次,各国货币含金量的比率相对稳定,外汇市场也比较稳定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保证了对外贷款和投资的安全性。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是两种不稳定的货币制度。第一,这两种货币制度没有铸币流通,失去了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可能性;第二,银行券不能兑换自由黄金,一旦过多就会贬值;第三,在金汇兑本位制下,本国货币制度依附于外国货币制度,一旦外国货币制度动摇,本国货币制度也必然动摇。

2、什么是纸币本位?如何正确理解我国“一国三币”制度?

所谓纸币本位制,是指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以纸币为代表的国家信用货币,由政府赋予无限法偿能力并强制流通的货币制度。其主要特点有:

⑴纸币本位币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信用货币;

⑵纸币本位制不规定含金量,不能兑换黄金,不建立准备制度,只是流通中的价值

符号;

⑶纸币本位制通过银行信贷程序发行和回笼货币;

⑷纸币本位币是没有内在价值的价值符号,不能自发适应经济运行的需要。

⑸纸币本位制下的存款货币、电子货币流通广泛发展,现金货币流通日趋缩小。

纸币本位制下会出现“良币驱逐劣币”现象。但中国的“一国三币”(人民币、港币、澳元)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智慧创造,不是三种货币在同一个市场上流通,因此不会产生“良币驱逐劣币”。的现象。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交换发展)的联系。 3、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不足值)铸币的过程。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6、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流通手段)职能。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数量)的作用。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运动是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特征。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 14、人民币采取的是(不兑现)银行券的形式。 15、欧元的出现对(国家货币主权)提出了挑战。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交换产生与发展)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货币价值形式)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铜)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金银复本位制)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1948年) 6、欧洲货币同盟开始使用“欧元EURO”于(1999年) 7、金银复本位制的不稳定性源于(金银同为本位币) 8、中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1元) 9、金属货币制度下的蓄水池功能源于(金属货币的自由铸造和熔化) 10、单纯地从物价和货币购买力的关系看,物价指数上升25%,则货币购买力 (下降20%) 11、在国家财政和银行信用中发挥作用的主要货币职能是(支付手段) 12、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金铸币本位制) 13、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观的建立基础是(劳动价值说) 14、对商品价格的理解正确的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多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要求作为货币的商品具有如下特征() A、价值比较高 B、金属的一种 C、易于分割 D、易于保存 E、便于携带 答案:ACDE 2、中国最古老的铜铸币的三种形制是() A、五铢 B、布 C、刀 D、元宝 E、铜贝 答案:BCE 3、信用货币包括()

货币银行学试题库及答案

16. 17. 1. 执行价值单方向转移的货币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2. 租赁设备由承租人维修保养的是() A. 经营租赁 B. 古代租赁 C. 传统租赁 D. 金融租赁 3. 1998 年我国取消贷款规模管理后,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主要是() A. 利率 B. 同业拆借利率 C. 货币供应量 D. 存款准备金率 4. “扬基债券 ”的面值货币是() A. 日元 B. 美元 C. 英镑 D. 法郎 5. 凯恩斯认为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 A. 平减指数 B. 非平减指数 C . 递减函 D. 递增函数 6. 中国历史上第一家新式银行是() A. 丽如银行 B. 法兰西银行 C. 中国通商银行 D. 交通银行 7. 不属于国家开发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 A. 发放重点项目政策性贷款 B. 办理向重点项目贷款贴息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办理粮棉油储备贷款 8. 保险合同终止一般是由于() 、单项选择题 保险期限届满 C. 保险人履约赔付 A. 保险标的灭失 B. 9. 现金交易方程式可表示为 D. 保险公司破产 ) =KR/M C. Md = kPY D. M1 A. MV = PT B. P 10. 在证券交易所专门从事不足一个成交单位股票买卖的证券商是() A. 零股经纪商 B. 佣金经纪商 C. 二元经纪商 11. 以下不属于证券交易所特点的是 A. 有形市场 + M2= L1(y) + L2(r) D. 自营经纪商 B. C. 协商议价原则 D. 1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贷款均按照( A. 美元计值 B. 英镑计值 ) 具有投机性 投资人须经过交易所成员从事交易 ) C. 特别提款权计值 D. 贷款对象的货币计值 13. 某企业持有 3 个月后到期的一年期汇票,面额为 2000 元,银行确定该票据的贴现率为 5%,则贴 现金额是 ( ) A. 1975 元 B. 1950 元 C. 25 元 D. 50 元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无论是存款货币还是现金货币的提供,均源于银行的() 存款业务 B. 贷款业务 C. 中间业务 D. 表外业务 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资本金 B. 中央银行借款 C. 发行金融债券 D. 存款负债 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长期资本项目不包括() 直接投资 B.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各国银行间的资金拆放 D. 政府贷款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集团成立于() 14. A. 15. A. A. C. A. 1942 年 B. 1945 年 C. 1946 年 D. 1960 年 18. 按保险对象的不同,可将保险分为()

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换元法.题库学生版

————————————————————————————————作者:————————————————————————————————日期:

换元法 教学目标 对于六年级的同学来说,分数乘法算式的一些计算技巧必须开始掌握.这既与基础课程进度结合,更是小学奥数经典内容.裂项、换元与通项归纳这三项内容,通称“分数计算之三大绝招”.考察近年来的小升初计算部分,分数计算成为热点.可以这么说:“一道非常难的分数运算,要么是裂项,要么是换元,要么是通项归纳.如果都不是,那它一定是比较简单的分数小数混合运算.” 三、换元思想 解数学题时,把某个式子看成一个整体,用另一个量去代替它,从而使问题得到简化,这叫换元法.换元的实质是转化,将复杂的式子化繁为简.

【例 1】计算: 1111111111 (1)()(1)() 2424624624 ++?++-+++?+ 【巩固】 11111111111111 (1)()(1)() 23423452345234 +++?+++-++++?++ 【巩固】计算: 621739458739458378621739458378739458 126358947358947207126358947207358947????????++?++-+++?+ ? ? ? ????????? 【巩固】计算:(0.10.210.3210.4321 +++)?(0.210.3210.43210.54321 +++)- (0.10.210.3210.43210.54321 ++++)?(0.210.3210.4321 ++) 例题精讲

货币银行学 章节题库 ch14

ECON320Chapter 14 Practice Test Professor C. James Hueng 1)A tool for managing interest rate risk that requires exchange of payment streams is a A)macro hedge. B)futures contract. C)swap. D)forward contract. E)micro hedge. 2)A financial contract that obligates one party to exchange a set of payments it owns for another set of payments owned by another party is called a A)hedge.B)swap.C)call option.D)put option. 3)A swap that involves the exchange of one set of interest payments for another set of interest payments is called a(n) A)currency swap.B)national swap.C)swaptions.D)interest rate swap. 4)If Second National Bank has more rate-sensitive assets than rate-sensitive liabilities, it can reduce interest rate risk with a swap that requires Second National to A)receive fixed rate while paying floating rate.B)both receive and pay fixed rate. C)pay fixed rate while receiving floating rate.D)both receive and pay floating rate. 5)If Second National Bank has more rate-sensitive liabilities then rate-sensitive assets, it can reduce interest rate risk with a swap that requires Second National to A)pay fixed rate while receiving floating rate.B)receive fixed rate while paying floating rate. C)both receive and pay fixed rate.D)both receive and pay floating rate. 6)If a bank has more rate-sensitive assets than rate-sensitive liabilities A)it reduces interest rate risk by swapping rate-sensitive income for fixed rate income. B)it increases interest rate risk by swapping rate-sensitive income for fixed rate income. C)it reduces interest rate risk by swapping fixed rate income for rate-sensitive income. D)it cannot reduce its interest rate risk. E)it neutralizes interest rate risk by receiving and paying fixed-rate streams. 7)Financial derivatives include A)bonds.B)futures.C)stocks.D)none of the above. 8)By hedging a portfolio, a bank manager A)reduces interest rate risk.B)increases the probability of gains. C)increases exchange rate risk.D)increases reinvestment risk. 9)Hedging risk for a long position is accomplished by A)taking a neutral position. B)taking another long position. C)taking a short position. D)taking additional long and short positions in equal amounts. E)none of the above. 10)A contract that requires the investor to buy securities on a future date is called a A)cross.B)short contract.C)hedge.D)long contract. 11)A person who agrees to buy an asset at a future date has gone A)short.B)even.C)long.D)ahead.E)back.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C)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十二章货币政策 第一部分填空题 1、货币政策理论主要研究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二是, 三是,四是。 2、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有四大目标:、、 和。 3在现实生活中,除了非自愿性失业外,还有两种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是,另一种是。 4、国际收支平衡有和两个概念。 5、用于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此增彼减的交替关系的曲线是。 6、协调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矛盾的方法最主要有以下三种:、 和。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 8、保持币值稳定实际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 9、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二是,三是。10、是一种威力巨大而不常使用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1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最灵活的、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 12、中央银行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标准有以下三个:、 和。 13、所谓“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实际上是指那些介于和 之间的变量。 14、间接信用控制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和。 15、以利率作为传导机制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学派的观点。 16、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被认为货币供应量通过“黑匣子”操作的。 17、根据凯恩斯学派货币政策理论,当一国经济出现时,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就不能使利率下降,于是货币政策无效。 18、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愿意接受现行的的工资水平和工作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是。 A、充分就业 B、非自愿失业 C、自愿失业 D、摩擦性失业 2、下列不是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物价稳定 D、国际收支顺差 3、货币政策四大目标之间存在矛盾,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同时实现是很困难的,但其中是一致的。 A、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C、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D、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4、菲利普斯曲线反映之间此消彼涨的关系。 A、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 B、经济增长与失业率 C、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 D、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 5、根据蒙代尔的政策配合说,主要解决国内经济问题,而 主要解决国际经济问题。 A、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B、财政政策货币政策 C、财政政策利率政策 D、货币政策汇率政策 6、下列是指在两个目标之间存在矛盾的情况下,通过适当操作,将货币政策两目标都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A、统筹兼顾 B、相机抉择 C、政策搭配 D、单一规则 7、1995年我国以法律形式确定我国中央银行的最终目标是。 A、以经济增长为首要目标 B、以币值稳定为主要目标 C、保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8、目前,西方各国运用的比较多而且十分灵活有效的货币政策工具为 。

18统计.题库学生版

内容 基本要求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数据的收集 了解普查和抽样调查的区别;知道抽样的必要性及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能根据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说出自己的看法 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表达自己的观点 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包括加权平均数)、众数与中位数 能用样本的平均数估计总体的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适合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统计表、统计图 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能利用统计图、表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极差、方差 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方差 在具体问题中,会用极差、方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能用样本的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 频数、频率 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能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 能利用频数、频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板块一、数据的收集、整理及表示 1、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 2、数据的收集的一般过程: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3、收集数据常用方法:一般有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调查时,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获得数据,除了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外,查阅文献资料和实验也是获得数据的有效方法. 4、总体与个体: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调查,叫普查,其中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 5、抽样调查、样本与样本容量: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称为抽样调查,其中从总体中抽样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叫样本容量.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调查,它是按照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依据样本的数据对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具有一定可靠性的估计和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抽样调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中考要求 18统计

货币银行学课后参考答案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 货币在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价值并衡量价值量大小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2、流通手段 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时,发挥流通手段职能 3、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4、货币制度 一国政府以法令形式对本国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调节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体系。 5、本位币 即主币,是国家法律规定的标准货币,也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 6、辅币 本位币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 7、格雷欣法则 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因市场比价与法定比价不一致,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即劣币把良币逐出流通领域。 二、问答题 1、如今的货币职能有哪些?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2、为什么要划分货币层次?我国的货币层次有哪些? ?原因 当代信用货币的构成特点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需要决定的。 ?我国的货币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活期存款 ?M2=M1+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3、货币制度构成要素? ①货币材料; ②货币单位; ③本位币和辅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 ④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和流通程序 4、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 ?特点 ①金币为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熔化,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②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 ③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 ④货币发行准备为黄金。 ?原因 以自然金作为货币材料,它的价值量与它的含金量是一致的。它忠实的履行了货币的职能: ①作为价值尺度,它是现实的金子; ②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它是足值的黄金; ③作为储藏手段,它自动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会通货膨胀; ④作为世界货币,它为世界市场所公认. 5、现代不兑现货币制度(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①黄金退出流通,流通中全是不兑现的纸币,即中央银行发行的不兑现的银行券为本位币; ②国家垄断纸币发行,银行券由国家法律规定强制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英语语言学概论精选试题学生版

《英语语言学概论》精选试题1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bout language is NOT true A. Language is a system B. Language is symbolic C. Animals also have language D. Language is arbitrary 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features is NOT 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A. Symbolic B. Duality C. Productive D. Arbitrary 3.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language A. Interpersonal B. Phatic C. Informative D. Metalingual 4. Who put forward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 A. Saussure B. Chomsky C. Halliday D. Anonymous 5. According to Chomsky, which is the ideal user's internalized knowledge of his language A. competence B. parole C. performance D. langue 6. 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A nice day, isn't it" is . A. informative B. phatic C. directive D. performative 7. Articulatory phonetics mainly studies . A.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ounds produced in speech B. the perception of sounds C.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D. the production of sounds 8.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vowels and consonants lies in . A. the place of articulation B. the obstruction of airstream C. the position of the tongue D. the shape of the lips 9. Which is the branch of linguistics which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ech sounds and provides methods for their description, classification and transcription A. Phonetics B. Phonology C. Semantics D. Pragmatics 10. Which studies the sound systems in a certain language A. Phonetics B. Phonology C. Semantics D. Pragmatics 11. Minimal pairs are used to . A. find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a language B.find the phonemes of a language C. compare two words D. find the allophones of language 12. Usually, suprasegmental features include ___ ,length and pitch. A. phoneme B. speech sounds C. syllables D. stress 13. Which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a syllable A. Coda B. Onset C. Stem D. Peak 三、判断

新版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习题与答案

新版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习题与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题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_______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它经历了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 3、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职能。 4、货币制度的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要素。 5、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依次存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四种货币制度 6、金银复本位制前后经历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形态. 7、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_________ . 8、金本位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位制。 二、选择题(以下选项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1、货币的产生是( )。 A 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发明创造的 C 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D 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 2、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 B 缴纳租金 C支付工资 D 给商品标价时 3、货币在( )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B购买商品 C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 ). A 货币流通 B 货币必要量 C 生产规模 D 投资规模 6、纸币产生的基础是货币的哪一职能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7、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 )。 A 牡丹卡B VISA卡 C 长城卡 D 金穗卡 8、商品的价格是( ).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一) 1 信用是在私有制的基础上产生的。√ 2 商业银行经营方针中安全性与盈利性是统一的。× 3 中国人民银行在1984年之后是复合式中央银行。× 4 国际收支是存量概念,货币供应量是流量概念。× 5 当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时,存款货币的派生将扩张。√ 6 自1984年至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颁布之前,我国事实上一直奉行双重货币政策目标,即(稳定物价,经济增长)。 7 决定债券收益率的因素主要有(期限、利率、购买价格) 8 货币制度的基本类型有(复本位,银本位,不兑现的信用货币,金本位)。 9 《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我国今后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有(信用总量、货币供应量,同业拆借利率,银行备付金率) 10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一般可分为(外汇、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

11 关于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的区别,描述正确的是(只要是一个法律主体,无论其规模多大----------)。 12 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其记账本位币应为(两种方式均可)。 13 关于真实性原则的含义,下列不正确的是(在必要的情况下,真实性原则并非不可违背)。 14 会计核算所要反映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正确地做出经济决策,即会计信息必须满足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满足各有关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这是(相关性原则)的要求。 15 在会计核算中,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联的成本费用应当在同一会计期间内进行确认、计量,是(配比性原则)的要求。 16 按照历史成本原则,企业对资产、负债等项目的计量应当基于经济业务的(实行交易价格)。 17 谨慎性原则要求(意味着企业可以设置秘密准备)。 18 关于重要性原则,理解正确的是(可以不用全面反映,充分披露重要的事项即可)。 19 下列哪个不属于会计要素(成本)。 20 下列对于收入的描述错误的是(营业外收入不包括在收入要素中)。

学生用题库 答案版

一、单项选择题 1.程序运行输出错误的结果,可以排除下列哪一个因素( )答案及点评 A、算法错误 B、运行时输入数据错误、 C、未通过编译、 D、系统资源配置不当 2. E2是( )答案及点评。 A、值为100的实型常数 B、值为100的整型常数 C、不合法的标识符、 D、合法的标识符 3、逻辑运算符中,运算优先级按从高到低依次为( )答案及点评。 A、&&,!,|| B、||,&&,! C、&&,||,! D、!,&&,|| 4. a是int型变量,c是字符变量。下列输入语句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答案及点评。 A、scanf("%d,%c",&a,&c); B、scanf("%d%c",a,c); C、scanf("%d%c",&a,&c); D、 scanf("d=%d,c=%c",&a,&c); 5. 下列各语句序列判别变量x、y的大小,若x

货币银行学_习题集(含答案)

《货币银行学》课程习题集 一、单选题 1.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A )职能。 A. 支付手段 B. 流通手段 C. 购买手段 D. 贮藏手段 2.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A. 金本位制 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 3.我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 )。A. 铜B. 银C. 铁D. 贝 4.我国本位币的最小规格是(C )。A. 1分 B. 1角C. 1元 D. 10元 5.货币的本质特征是充当(B )。 A. 特殊等价物 B. 一般等价物 C. 普通商品 D. 特殊商品 6.下列货币制度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A )。A. 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 D. 金汇兑本位制 7.本票与汇票的区别之一是(A )。 A. 是否需要承兑 B. 是否有追索权 C. 是否需要汇兑 D. 是否有保证 8.工商企业之间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是(A )。 A. 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 消费信用 D. 国家信用 9.个人获得住房贷款属于(A)。A. 商业信用B. 消费信用C. 国家信用 D. 补偿贸易 10.国家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是(D )。 A. 实际利率 B. 市场利率 C. 公定利率 D. 官定利率 11.西方国家所说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中央银行的( D )。 A. 贷款利率 B. 存款利率 C. 市场利率 D. 再贴现利率 12.下列不属于直接金融工具的是( A )。 A. 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B. 公司债券 C. 股票 D. 政府债券 13.在代销方式中,证券销售的风险由(B )承担。 A. 经销商 B. 发行人 C. 监管者 D. 购买者 14.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A. 初级市场B. 货币市场C. 资本市场 D. 次级市场 15.目前我国有(B)家证券交易所。A. 1 B. 2 C. 3 D. 4 16.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 C )。 A. 选举权 B. 被选举权 C. 收益权 D. 投票权 17.( C )是历史上第一家股份制银行,也是现代银行业产生的象征。 A. 德意志银行 B. 法兰西银行 C. 英格兰银行 D. 日本银行 18.在《巴塞尔协议》中将资本划分为两类,其中股本和公开储备属于( B )。 A. 附属资本 B. 核心资本 C. 普通准备金 D. 补充资本 19.《巴塞尔协议》规定,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C )。A. 10% B. 15%C. 8%D. 20% 20.就组织形式而言,我国商业银行实行(B )。 A. 单元银行制度 B. 总分行制度 C. 代理行制度 D. 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21.认为银行只宜发放短期贷款的资产管理理论是(C )。

8-7-1统计与概率.题库学生版

8-7概率与统计 教学目标 1. 能准确判断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问 题. 2. 运用排列组合知识和枚举等计数方法求解概率问题. 3. 理解和运用概率性质进行概率的运算 知识点拨 知识点说明 在抛掷一枚硬币时,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事先是不能确定的,但是当我们在相同的条件下,大量重复地抛掷同一枚均匀硬币时,就会发现“出现正面”或“出现反面”的次数大约各占总抛掷次数的一半左右.这里的“大量重复”是指多少次呢? 历史上不少统计学家,例如皮尔逊等人作过成千上万次抛掷硬币的试验,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出现正面的频率波动越来越小,频率在这

个定值附近摆动的性质是出现正面这一现象的内在必然性规律的表现,恰恰就是刻画出现正面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就是抛掷硬币时出现正面的概率.这就是概率统计定义的思想,这一思想也给出了在实际问题中估算概率的近似值的方法,当试验次数足够大时,可将频率作为概率的近似值. 在统计里,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的容量。 总体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总体平均数,把样本中所有个体的平均数叫做样本平均数。 概率的古典定义: 如果一个试验满足两条: ⑴试验只有有限个基本结果: ⑵试验的每个基本结果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这样的试验,称为古典试验. 对于古典试验中的事件,它的概率定义为: ,表示该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结果的总数目,表示事件包含的试验基本结果数.小学奥数中,所涉及的问题都属于古典概率.其中的和需要我们用枚举、加乘原理、排列组合等方法求出. 相互独立事件: 事件是否发生对事件发生的概率没有影响,这样的两个事件叫做相互独立事件. 公式含义:如果事件和为独立事件,那么和都发生的概率等于事件发生的概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积. 举例: ⑴明天是否晴天与明天晚餐是否有煎鸡蛋相互没有影响,因此两个事件为相互独立事件.所以明天天晴,并且晚餐有煎鸡蛋的概率等于明天天晴的概率乘以明天晚餐有煎鸡蛋的概率. ⑵第一次抛硬币掉下来是正面向上与第二次抛硬币是正面向上是两个相互独立事件.所以第一次、第二次抛硬币掉下来后都是正面向上的概率等于两次分别抛硬币掉下来后是正面向上的概率之积,即. ⑶掷骰子,骰子是否掉在桌上和骰子的某个数字向上是两个相互独立的事件,如果骰子掉在桌上的概率为,那么骰子掉在桌上且数 字“”向上的概率为.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金融与经济 名词解释 金融;金融深化 第二章货币和货币制度 填空题 1、是国家权力进入货币流通领域的第一现象。 2、典型的表征货币是。 3、是由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的货币形态。 4、在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存在的主要形式是和。 5、是新型的信用货币形式,是高科技的信用货币。 6、国家发行的短期债券、银行签发的承兑汇票以及大额可转让存单等短期证券,可在货币市场上随时转让、贴现、抵押等多种形式变现,转化成现实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我们将它们成为。 7、所谓“流通中的货币”,就是发挥职能的货币和发挥职能的货币的总和。 8、从货币制度诞生以来,经历了、、 和五种主要货币制度形态。 9、金银复本位制主要有两种类型:和。 10、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高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1、在格雷欣法则中,实际价值低于法定比价的货币是。 12、金本位制有三种形式:、、。 13、货币制度的四大构成要素:、、 、。、 14、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15、狭义货币M1由和构成,广义货币M2由M1加构成。 16、货币制度最基本的内容是。 17、货币既可以作为一般商品消费,也可以作为货币进行流通。 18、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称为亦称。 19、在纸币制度下,如果在同一市场上出现两种以上纸币流通时,会出现货币的。 20、现代经济中信用货币的发行主体是。 单项选择题 1、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职能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 2、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3、典型的银行券属于类型的货币。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表征货币 D、电子货币 4、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货币银行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货币银行学 第一章导言(略)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的特殊商品;从价值规律(价值规律包括商品价值由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是其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是其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1 供求决定价格.2 价格由市场来决定)的角度看,货币是核算(一般等价物)的工具。答案:一般等价物 2、古今中外很多思想家和经济学家都看到了货币的起源与()的联系。 答案:交换发展

3、银行券是随着()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用纸印制的货币。 答案:资本主义银行 4、铸币的发展有一个从足值到()铸币的过程。答案:不足值 5、用纸印制的货币产生于货币的()职能。答案:流通手段 6、价格是()的货币表现。答案:价值 7、存储于银行电子计算机系统内可利用银行卡随时提取现金或支付的存款货币称为()。 答案:电子货币 8、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时发挥的是()职能。 答案:流通手段 9、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具有()的作用。 答案:自发调节货币数量 10、一国流通中标准的基本通货是()。答案:本位币 11、没有商品(劳务)在同时、同地与之作相向(就是不做同向运动)运动是货币发挥 ()职 能的特征。 答案:支付手段 12、至今为止历史上最理想的货币制度通常被认为是()。 答案:金铸币本位制

13、我国的人民币是从()开始发行的。答案:1948年12月1日 14、人民币采取的是()银行券的形式。答案:不兑现 15、欧元的出现对()提出了挑战。答案:国家货币主权 二、单项选择题: 1、与货币的出现紧密相联的是() A、金银的稀缺性 B、交换产生与发展 C、国家的强制力 D、先哲的智慧答案:B 2、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A、简单价值形式 B、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 D、货币价值形式答案:D 3、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 A、铜 B、银 C、铁 D、贝答案:A 4、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 A、金本位制 B、银位本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答案:C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货币制度建立于() A、1948年 B、1949年

《货币银行学》试题及答案(9)

《货币银行学》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1、科学的货币本质观是(C ) A、货币金属说 B、货币名目说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说 D、国家的发明创造 2、(A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的项目。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平衡项目 D、错误与遗漏 3、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哪一理论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 C ) A、马克思的利率论 B、流动偏好论 C、可贷资金论 D、实际利率论 4、在我国,收入变动与货币需求量变动之间的关系是( A )。 A、同方向 B、反方向 C、无任何直接关系 D、A与B都可能 5、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区别之一在于其能接受( C )。 A、原始存款 B、定期存款 C、活期存款 D、储蓄存款

6、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呈一致性关系的是( B )。 A、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 B、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 C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平衡 D、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 7、信用是( D )。 A、买卖关系 B、赠予行为 C、救济行为 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 8.下列变量中( C )是个典型的外生变量。 A、价格 B、利率 C、税率 D、汇率 9、“金融二论”重点探讨了( D )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 A、经济部门 B、金融部门 C、经济与国家发展 D、金融与经济发展 10、《巴塞尔协议》中为了清除银行间不合理竞争,促进国际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规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应达到( B )。 A、5% B、8% C、4% D、10% 11、发行价格低于金融工具的票面金额称作(C)。 A、溢价 B、平价 C、折价 D、竞价 12、商品的价格( A )。 A、是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3、经济发展对金融起(D )作用。 A、一定的 B、决定性 C、不确定 D、推动

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库-学生版

地图学A 一、 单项选择题 1. 图号为J53D012001的地图是( D )比例尺地形图。 A. 1:1万 B. 1:2.5万 C. 1:5万 D. 1:10万 2. 我国自2008年7年1日起启用新坐标系是以下哪个坐标系( D )。 A. 1985国家高程基准 B. 1954年北京坐标系 C. 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D. CGCS2000 3. 我国现行的1:50万地图,都采用( A )。 A.高斯-克吕格投影 B.多圆锥投影 C.墨卡托投影 D.正轴等方位投影 4. 在大地测量中关于经纬度的三种提法,其中不包括( D )。 A. 大地经纬度 B.天文经纬度 C.地心经纬度 D.地理经纬度 5. 数学要素是保证地图数学精确性的基础,以下不属于地图的数学要素是( D )。 A.地图投影 B.坐标网 C.比例尺 D.接图表 6. 我国1:10万的地形图,采用( B )分带投影以保证地图必要的精度。 A. 3° B. 6° C. 9° D. 12° 7. 请指出右面地形图(图1)中的未出现的错误( D )。 A. 未加固陡坎缺少高程点 B. 等高线穿过房屋符号 C. 高程点注记压盖房屋符号 D. 异常高程未剔除 8. 根据图号J49D012012计算该图右边邻接的图幅图号为( A ) A. J50D012001 B. J49D012011 C. J49D012001 D. I50D012001 9. 在等高线中,间曲线是按规定等高距的( A )高程加绘的长虚线。 A. 1/2 B.1/4 C. 2 D. 1/8 二、 判断题 1. 常用的1:2000地形图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之一。( F ) 2. 在高斯-克吕格坐标网中,为了避免横坐标出现负值,规定横坐标轴向西平移500km 。( T ) 3. 在地貌表示中示坡线坡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 T ) 4. 1956年黄海高程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相差29mm 。( T ) 5. 等高线表示中,最粗的等高线叫首曲线。( F ) 6. 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 ( T ) 7. 由下图图2可知,包含省会城市哈尔滨的1:100万图图号为L52。( T ) 8. 哈尔滨飞往海南的航班,完全沿着等角航线飞行距离最短。( F ) 9.由下图图3可知,该幅地形图的等高距为0.5m 。( T ) 图2 图3 地图学B 一、 单项选择题(共5分,每题0.5分) 注出,不可靠、旧资料的水深点用斜体字注出。( ) 1. 我国现行的大于1:50万比例尺的各种地形图, 都采用(A )。 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