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型超滤装置

实验型超滤装置
实验型超滤装置

实验型超滤装置

一、概述:

本装置是用于实验室的小型超滤装置,能广泛应用于浓缩(高分子、细胞、微生物、病毒等)分离和澄清过滤等。整个系统在5~50℃,0.1Mpa/cm2条件下操作,处理为500~20000毫升。本装置采用蠕动泵,该泵动作缓和,对制品无刚性挤压、剪切。流道内壁光洁平滑,无导致细胞损伤的尖角。无毒性、耐腐蚀,无异物脱落。蠕动泵体积小,性能可靠,采用可控硅调节流量,并可按需要调节反正转。适用于医药、生物制品、食品等方面。本装置分为A、B两种型号,适用于用户的不同需要。

二、结构:

本装置由蠕动泵、超滤器、压力表、调压阀及相应管路等组成。(料液罐客户自备)

超滤装置流程图

1、试样

2、蠕动泵

3、超滤器

4、超滤液

5、调压阀

6、隔膜压力表

三、超滤装置的组成:

1、泵:A型采用TP10—20蠕动泵,流量: 0—200L/h 最大压力: 0.1Mpa

B型采用RB—15蠕动泵,流量: 0—600L/h 最大压力: 0.15Mpa

2、管路:A型采用φ10×7mm医用硅胶管。

B型采用φ15×10mm医用硅胶管。

3、压力表:A、B型均采用隔膜压力表。

4、膜组件:A型配用φ50×300mm超滤膜组件一只。(膜孔径用户自选)

B型配用φ50×400mm超滤膜组件一只。(膜孔径用户自选)

5、机架及调压阀等。

1、蠕动泵进口

2、蠕动泵出口

3、超滤器回流口

4、超滤液出口

5、超滤器进口

6、隔膜压力表

7、调压阀

实验型超滤装置(A型)注意:膜压力表经过校正,不要自行拆拧。

四、使用方法

1、按图所示,将装置管路连接完毕。

2、准备好原液罐和超滤液罐(自备)。将蠕动泵的进口管和超滤器回流罐插入原液中,将超滤液出口管插入超滤液罐中。

3、蠕动泵电源接线分别插到220V电源和蠕动泵电源插座上。

4、蠕动泵转速旋钮调到“0”的位置,将调压阀开到最大。

5、开动开关,电源指示灯亮起,即电源与泵体接通。

6、旋转调速旋钮和调压阀,使其达到所需要的流量和压力。

7、超滤运转。

8、停止:将调速旋钮调回到“0”位后,将电源开关关闭,电源指示灯熄灭。

五、清洗(非常重要):

1、超滤过程完毕后,一定要用无菌水清洗整个系统。

2、膜清洗方法:先用无菌水清洗,再用1%氢氧化钠或1%次氯酸钠清洗。最后用无菌水进行清洗。

3、清洗操作:a.超滤膜组件等压清洗:将调压阀开到最大,泵的转数扳到最大,系统

压力为零,等压循环。用无菌水或化学药剂清洗都用此法。

b.超滤膜组件反洗方法:将原超滤液出口改为进液口;将原进液口改为

排污口。进行操作,反洗压力不超过0.05Mpa,反洗用水洁净程度不低于超滤水。

4.膜的灭菌和系统消毒:

2%甲醛溶液,3%氢氧化钠溶液,过氧化氢水溶液,次氯酸钠等视处理系统决定。

超滤操作手册

超滤操作手册 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超滤操作手册 一、简介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一抹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筛分孔径从~μm,截流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左右。 我们选用HYDRA cap 60膜。 影响超滤膜性能的因素 1 膜的化学材料 HYDRA cap 膜材质为亲水性聚醚砜(PES),这种材质的化学稳定性优异,耐受氧化剂的能力强,亲水性好不容易被污堵,污堵后容易清洗恢复。耐酸碱范围可达Ph2~13。 2 膜丝的微观结构和孔径。 HYDRAcap中空超滤膜的中空丝断面为海绵状多孔结构,内表面为超滤分离皮层,外表面为微滤多孔曾。与传统超滤膜的指状大孔结构相比,孔径均一,内表面无缺陷,机械强度高。HYDRAcap膜割分子量为15万道尔顿,分离孔径约为 25nm。 3超滤膜组件的结构 中空纤维膜是超滤膜的最主要形式,分为内压膜和外压膜。外压式膜的进水流道在膜丝之间,膜丝存在一定的活动空间,内压式膜的进水流道是中空纤维的内腔。HYDRA cap 是内压式膜。 4超滤的运行方式和清洗方式 超滤的运行方式分为全流过滤和错流过滤两种模式。全流过滤时,进水全部透过膜表面形成产水;错流过滤时,部分进水透过膜表面成为产水,另一部分则夹带杂质排出成为浓水,这种运行方式能处理悬浮物含量较高的原水。 超滤的清洗方式包括正洗、反洗、分散化学清洗、化学清洗等。正洗、反洗可清除膜面的滤饼层。分散化学清洗和化学清洗通过化学药剂来清除胶体、有机物、无机盐等在超滤膜表面和内部形成的污堵。

化工原理》实验思考题题目及答案

实验一流体流动阻力测定 1、倒∪型压差计的平衡旋塞和排气旋塞起什么作用怎样使用 平衡旋塞是打开后,可以进水检查是否有气泡存在,而且能控制液体在U型管中的流量而排气旋塞,主要用于液柱调零的时候使用的,使管内形成气-水柱 操作方法如下: 在流量为零条件下,打开光滑管测压进水阀和回水阀,旋开倒置U型管底部中间的两个进水阀,检查导压管内是否有气泡存在。若倒置U型管内液柱高度差不为零,则表明导压管内存在气泡,需要进行赶气泡操作。 开大流量,使倒置U型管内液体充分流动,以赶出管路内的气泡;若认为气泡已赶净,将流量阀关闭;慢慢旋开倒置U型管上部的放空阀,打开底部左右两端的放水阀,使液柱降至零点上下时马上关闭,管内形成气-水柱,此时管内液柱高度差应为零。然后关闭上部两个放空阀。 2、如何检验测试系统内的空气已经排除干净 在流量为零条件下,打开光滑管测压进水阀和回水阀,旋开倒置U型管底部中间的两个进水阀。若倒置U型管内液柱高度差不为零,则表明导压管内存在气泡,需要进行赶气泡操作。知道,U型管高度差为零时,表示气泡已经排干净。 3、U型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调节 操作方法如下: 在流量为零条件下,打开光滑管测压进水阀和回水阀,旋开倒置U型管底部中间的两

个进水阀,检查导压管内是否有气泡存在。若倒置U型管内液柱高度差不为零,则表明导压管内存在气泡,需要进行赶气泡操作。 开大流量,使倒置U型管内液体充分流动,以赶出管路内的气泡;若认为气泡已赶净,将流量阀关闭;慢慢旋开倒置U型管上部的放空阀,打开底部左右两端的放水阀,使液柱降至零点上下时马上关闭,管内形成气-水柱,此时管内液柱高度差应为零。然后关闭上部两个放空阀。 4、测压孔的大小和位置、测压导管的粗细和长短对实验有无影响为什么 有,有影响。跟据公式 hf=Wf/g=λlu平方/2d也就是范宁公式,是沿程损失的计算公式。因此,根据公式,测压孔的长度,还有直径,都是影响测压的因素。再根据伯努利方程 测压孔的位置,大小都会对实验有影响。 5、在测量前为什么要将设备中的空气排净怎样能迅速地排净 因为如果设备含有气泡的话,就会影响U型管的读数,读数不准确,便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要迅速排净气体,首先要开大流量,使倒置U型管内液体充分流动,以赶出管路内的气泡;若认为气泡已赶净,将流量阀关闭。 6、在不同设备(包括相对粗糙度相同而管径不同)、不同温度下测定的λ-Re数据能否关联在同一条曲线上 答,不能,因为,跟住四个特征数,分别是长径比l/d,雷诺数Re,相对粗糙度 E/d,还有欧拉数Eu=wf/u的平方。即使相对粗糙度相同的管,管径和温度不同都会影响雷诺数及摩

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装置

伯努利方程演示实验装置 说明书 天津大学化工基础实验中心

目录 一. 实验设备的特点 二. 实验设备主要技术数据 三. 实验的操作方法 五. 观察现象及实验结果 四. 使用实验设备应注意的事项

—、实验设备的特点 1.实验装置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移动方便。 2.实验测试导管、测压管均用玻璃制成便于观测。 3.所有设备采用了耐腐蚀材料制成管中不会生锈。 二、实验装置的基本情况(流程图见图一) 不锈钢离心泵 SZ-037 型 低位槽 490×400×500 材料不锈钢 高位槽 295×195×380 材料有机玻璃 实验测试导管的结构尺寸见图二中标绘 三、实验的操作方法: 1.将低位槽灌有一定数量的蒸馏水,关闭离心泵出口调节阀门及实验测试导 管出口调节阀门而后启动离心泵。 2.逐步开大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当高位槽溢流管有液体溢流后,调节导管出口 调节阀为全开位置。 3.流体稳定后读取A、B、C、D截面静压头和冲压头并记录数据。 4.关小导管出口调节阀重复步骤。 5.分析讨论流体流过不同位置处的能量转换关系并得出结果。 6.关闭离心泵,实验结束。 四、使用设备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不要将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开得过大以免使水流冲击到高位槽外面,同时导致高位槽液面不稳定。 2.当导管出口调节阀开大应检查一下高位槽内的水面是否稳定,当水面下降时应适当开大泵出口调节阀。 3.导管出口调节阀须缓慢地关小以免造成流量突然下降测压管中的水溢出管外。 4.注意排除实验导管内的空气泡。 5.离心泵不要空转和出口阀门全关的条件下工作。 五.观察现象及实验结果: 面中心线为零基准面(即标尺为-325毫米)Z D =0。 A截面和D截面的距离为120mm。 A、B、C截面Z A =Z B =Z C =120 mm(即标尺为-205毫米)

超滤操作手册

一、超滤系统简介 超滤(UF)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一抹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0.03~0.6MPa,筛分孔径从0.005~0.1μm,截流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左右。 诺芮特超滤膜 我公司选用的是荷兰诺瑞芮特的外置错流管式超滤膜,型号:38CRH-XLT F5385。生化池的渗滤液通过外置管式超滤膜实现泥水分离,直接得到高质量的超滤产水,浓水回流至生化池。 该管式膜以其优异的强度、PVDF裁量的耐污染性和运行维护简便性得到认可,设计通量高达70~100L/(m2?h),过滤精度可达30nm,8mm的大通道可以将污泥有效截留并且不会造成膜管堵塞。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得生化池内的污泥浓度可高达25g/L,微生物菌群活性及微生物降解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废水中的绝大多数难降解有机物得以有效去除,特别适合于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污水的深度处理。 外置式管式膜生物反应器(简称TMBR)是一种主要针对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浓水处理的MBR工艺,主要由生化系统和外置式管式超滤膜系统组成。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相对独立,通过混合液循环泵使得处理水通过膜组件后外排,其中的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 目前垃圾渗沥液处理中采用的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超滤膜一般均选用错流式管式超滤膜。即循环泵为混合液(污泥)提供一定的流速(3.5-5m/s),使混合液在管式膜中形成紊流状态,避免污泥在膜表面沉积。错流过滤与传统全流过滤不同,传统过滤是将溶液垂直通过过滤介质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所有的液体在通过滤媒后由同一出口流出。此类过滤装置包括袋式过滤器,砂滤等,粗过滤法只能

伯努利方程-实验报告

伯努利方程仪实验报告 实验人 XXX 合作者 XXX 合作者 XXX XX年X月XX日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流经能量方程试验管的能量转化情况,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加深对能量方程的理解; 2.掌握一种测量流体流速的原理; 3.验证静压原理。 二、实验设备 本实验台由压差板、实验管道、水泵、实验桌和计量水箱等组成。 图- 1伯努利方程实验台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电源 4.溢流管 5.整流栅 6.溢流板 7.定压水箱 8.实验细管 9. 实验粗管10.测压管11.调节阀12.接水箱14回水管15.实验桌 1

三、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1.全开溢流水阀门 2.稍开给水阀门 3.将回水管放于计量水箱的回水侧 4.接好各导压胶管 5.检验压差板是否与水平线垂直 6. 启动电泵,使水作冲出性循环,检查各处是否有漏水的现象。 四、 几种实验方法和要求: 1. 验证静压原理: 启动电泵,关闭给水阀,此时能量方程试验管上各个测压管的液柱高度相同,因管内的水不流动没有流动损失,因此静水头的连线为一平行基准线的水平线,即在静止不可压缩均匀重力流体中,任意点单位重量的位势能和压力势能之和(总势能)保持不变,测点的高度和测点位置的前后无关,记下四组数据于表-2的最下方格中。从表-2中可以看出,当水没有流动时,测得的的静水压头基本上都是35.5cm ,验证了同一水平面上静压相等。 2. 测速: 能量方程试验管上的四组测压管的任一组都相当于一个毕托管,可测得管内任一点的流体点速度,本试验已将测压管开口位置在能量方程试验管的轴心,故所测得的动压为轴心处的,即最大速度。 毕托管求点速度公式: gh V B 2= 利用这一公式和求平均流速公式(F Q V /=)计算某一工况(如表中工况2平均速度栏)各测点处的轴心速度和平均流速得到表-1 表- 1 注:该表中数据由表-2中第一行数据计算得到 从表-1中我可以看到在细管测得的速度大,在粗管测得的速度小;在细管中测得的点速度比平均速度小,这可能是比托管的管嘴没有放在玻璃管管中心,或者比托管管嘴没有正对液体流向,使得总压与静压的差值小于实际值;在粗管测得的点速度比平均速度大,可能是因为在粗管,比托管更容易放在玻璃管中心,测得的点速度比平均速度大是正常的,因为如果是层流的话,流速沿半径方向呈抛物线分布。

伯努利方程实验

伯努利方程实验 一、目的和要求 1、 熟悉流体流动中各种能量和压头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柏努利方程; 2、 观察流速变化的规律; 3、观察各项压头变化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 1、流体在流动中具有三种机械能:位能、动能、静压能。当管路条件如管道位置高低、管径大小等发生变化时,这三种机械能就会相应改变以及相互转换。 2、如图所示,不可压缩流体在导管中做稳态流动,由界面1-1’流入,经粗细不同或位置高低不同的管道,由截面2-2’流出:以单位质量流体为基准,机械能衡算式为: 式中:u l 、u 2一分别为液体管道上游的某截面和下游某截面处的流速,m /s ; P 1、P 2一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处的压强,Pa ; z l 、z 2一分别为流体在管道上游截面和下游截面中心至基准水平的垂直距离,m; ρ一流体密度,Kg /m 3 ; g 一重力加速度,m /s 2 ; ∑h f 一流体两截面之间消耗的能量,J /Kg 。 3、∑h f 是流体在流动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对于实际流体,由于存在内摩擦,流体在流动中总有一部分机械能随摩擦和碰撞转化为热能损耗(不能恢复),因此各截面上的机械能总和不相等,两者之差就是流体在这两截面之间流动时损失的机械能。 4、对于理想流体(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的理想流体,而是一种假设,对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不存在因摩擦而产生的机械能损失,因此在管内稳定流动时,若无外加能量,得伯努利方程: 22112212 22u p u p z g z g ρρ ++=++式② 表示1kg 理想流体在各截面上所具有的总机械能相等,但各截面上每一种形式的机械能并不一定相等,各种形式的机械能可以相互转换。式①时伯努利方程的引伸,习惯上也称为伯努利方程(工程伯努利方程)。 5、流体静止,此时得到静力学方程式: 1 2 1221 () p p z g z g P P gh ρρ ρ + =+ =+或式③ 所以流体静止状态仅为流动状态一种特殊形式。 6、将式①中每项除以g ,可得以单位重量流体为基准的机械能守恒方程: 22 112212 22f u p u p z g z g h ρρ ++=+++∑式① 22112212 f u p u p z z H ++=+++式④

UF操作手册

中空纤维超滤装置操作维护手册 1、超滤工作原理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溶液和气体物质分离、浓缩和提纯的分离技术。它利用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薄膜做分离介质,膜壁密布微孔,原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膜的一侧,溶剂及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壁为滤出液,而较大分子的溶质被膜截留,从而达到物质分离及浓缩的目的。膜分离过程为动态过滤过程,大分子溶质被膜壁阻隔,随浓缩液流出膜组件,膜不易被堵塞,可连续长期使用。过滤过程可在常温、低压下运行,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 中空纤维膜是分离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单位体积膜组件中,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最大,过滤分离效率高,容易清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该结构是中空纤维膜结构,由纤维挤压形成。这种纤维具有非对称结构且细如发丝。数百万支纤维形成一束,将等长的多孔塑料管插入束中作给水分布器。纤维束两端用环氧树脂封装,一头密闭,一头开口形成产水流道。 中空纤维膜采用进口聚砜材质膜元件,外压式结构,化学稳定性优越,耐氧化剂能力强,亲水性好,污堵后容易清洗恢复。原水经前级过滤后进入中空纤维膜元件,产水由中空纤维膜中心出水孔流出,浓水流出,同时带走膜表面的污染物。 超滤组件选用湖州东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ZW-1614A中空纤维膜元件,该膜元件属外压型超滤膜,具有结构紧凑,产水量特别大,操作压力低,耐余氯侵蚀性好,适用PH范围广的优点。 超滤膜元件为PS材质,在水质处理过程中无相变,体积小,易于实行编程自控,适应范围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超滤膜组件规格为:φ160×1380,截留分子量50000,单根实际产水流量≥5000l/h、25℃,设计产水流量≥1200l/h、25℃。回收率为80-90%。 中空超滤装置性能指标 表1

伯努利方程实验 答案

伯努利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流体流经伯努利方程试验管的能量转化情况,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加深对伯努利方程的理解; 2、掌握一种测量流体流速的原理; 3、验证静压原理。 二、实验仪器 装置如图1所示 图1 伯努利方程仪 1.水箱及潜水泵 2.上水管 3.溢流管 4.整流栅 5.溢流板 6.定压水箱 7.实验细管 8. 实验粗管 9.测压管10. 调节阀11.接水箱12.量杯13.回水管14.实验桌 三、实验步骤 1、关闭调节阀,打开进水阀门,启动水泵,待定压水箱接近放满时,适度打开调节阀,排净管路和测压管中的空气; 2、关闭调节阀,调节进水阀门,使定压水箱溢流板有一定溢流; 3、测出位置水头,并记录位置水头和试验管测试截面的内径; 4、打开调节阀至一定开度,待液流稳定,且检查定压水箱的水位恒定后,测读伯努利方程试验管四个截面上测压管的液柱高度; 5、改变调节阀的开度,在新工况下重复步骤4; 6、关闭调节阀,测读伯努利方程试验管上各个测压管的液柱高度,记下数据。可以观察到各测压管中的水面与定压水箱的水面相平,以此验证静压原理; 7、实验结束,关闭水泵。 四、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填入表1

1、计算出伯努利方程试验管各测试截面的相应能量损失水头和压强水头,填写在表中。 速度水头: 2 2g V =总水头-测压管水头 压强水头:P γ =测压管水头-位置水头 能量损失水头: w h=静水头-总水头 图2 伯努利方程试验管水头线图 五、思考题 1、为什么能量损失是沿着流动的方向增大的? 2、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定压水箱中有溢流? 3、测压管工作前为什么要排尽管路中的空气?其测量的是绝对压力还是表压力? 1、沿着流动方向,阻力损失有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故沿着流动方向能量损失是增大的。 2、当流体高度差为溢流板高度时,水会流到水箱中,溢流板作用是保持水箱中水位恒定,从而保持压力恒定,压力恒定,则流体流进伯努利试验管时未稳定流动。 3如果不排尽气泡会臧成读取压力值不准确,测得压力为表压力。

(完整版)超滤设备使用说明书

超滤(ULTRAFILTRATION,简称UF)是一种固液分离制程中,以中空纤维过滤膜滤除非溶解性固体的装置。本超滤系统,其分子量滤除点(Molecular Weight Cut-off)在100,000左右,专设计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微粒、细菌或悬浮物等,降低原水的浊度值。 由于超滤膜具有低压下的较大产水量的特征,在低压条件下,膜表面的浓水压差极化现象得到了缓解,被截留物不会被压实,所以膜组件会更容易清洗,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流量和较少的水量将膜冲洗干净,可以大大延长膜化学清洗的周期。 1、设计规范 (1)、控制方式:全自动PLC或手动 (2)、pH值范围:3~9 (3)、工作温度:5~35°C (4)、工作压力:〈 0.3 MPa (5)、最大压差:〈 0.18 MPa 2、设计规格 3.使用前注意事项 (1)、选择装设地点应可防止日晒、雨淋及通风的地方; (2)、连接管材必须是PVC或SUS#316以防止铁锈污染; (3)、检查各固定锁夹及螺丝是否松脱; (4)、送电前应将电器箱上所有开关置于关闭位置; (5)、电机运转方向测试,确认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4. 控制原理 UF系统有两种操作模式:(1)自动(2)手动 (1)、自动:在自动操作模式下,系统运行受PLC程式控制,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提供关闭功能,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造

成系统损坏。 (2)、手动:在手动操作模式下,系统依操作者设定执行运转,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无法提供自动停机保护功能,因此正常运转时不 建议使用此模式。 UF装置运行步骤 为了使UF装置持续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们包括:合格的进水水质,合适的反洗时间间隔,及时的化学清洗。上面的任一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难以稳定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 在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所谓污染是指被处理液体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大分子溶质与膜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使膜孔变小或堵塞,导致膜的透水量或分离能力下降的现象。 UF装置首次运行或长时间停运后恢复运行,需要进行冲洗以除去组件内的保护溶液,连续冲洗至排放水无泡沫止。 最开始的启动应该为手动的,但是一旦所有的流速和压力、时间被设置后,装置应该恢复为自动。装置恢复自动后,PLC系统可以有效监控系统的运行,一旦运行条件不满足,装置会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装置运行、反洗所涉及到的基本步骤如下: (1)运行:正洗—运行; (2)反洗:反洗1—反洗2; 装置运行程控步序

超滤操作说明书

安全使用注意事项 出于本装置的性能及使用安全性考虑,操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下使用原则: 1.操作人员必须具备机械、电气以及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识。 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装置的性能、原理及使用方法等。 未经教育的其他人员禁止操作。 3.定期进行点检。 4.点检时发现设备有破损、漏水等不良现象,必须及时进行修复。5.在进行点检或修理时,必须注意防止误动作。 6.药品的添加及储存时应注意安全,部分药品具有腐蚀性。

第一章:概要 1.1 简介 本使用说明书详细阐述了为贵公司提供的超滤设备的全部操作方法及控制原理。装置中所属的设备、仪表,如:泵类、减压阀、压力表、流量计、液位计等都附有各自设备、仪表的使用维护说明书及产品简介等资料,请参考阅读,并熟悉操作方法。 操作人员在操作本装置前务必要对本操作说明书及各设备、仪表的技术资料给予详细阅读并充分理解;要严格按照本操作说明书规范的内容执行系统的操作与维护,任何违反本操作说明书要求的操作都可能会造成系统的运行故障、设备损坏等问题,甚至会引发人身伤害事故。 1.2 处理工艺概要 本处理装置包括滤芯过滤和膜分离等处理工艺。 1.2.1滤芯过滤处理工艺 在原水进入超滤系统前,设置了保安过滤器,将可能造成膜损坏的、较大的机械性杂质过滤掉。 1.2.2膜分离处理工艺 经保安过滤器处理后的水进入超滤膜,能有效的降低原水的浊度及细菌。 1.3 处理设备概要 ①预处理设备┅┅保安过滤器。 ②超滤设备┅┅超滤膜单元。 ③清洗系统┅┅清洗设备。 ④加药系统┅┅次氯酸钠加药设备。

第二章:处理系统原理 2.1预处理 2.1.1 保安过滤器 为防治原水中有异物进入微滤膜系统,对膜造成损坏,在原水进入膜系统之前,设置了过滤精度为10μ的保安过滤器,将可能造成膜损坏的、较大的机械性质过杂滤掉,保证了微滤的进水要求。 2.2超滤处理 利用超滤膜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有机物和病菌等,能够去除少量的置换入水中的离子等,以保证出水的水质符合要求。 超滤膜主要有以下的性能和作用: ☆高精度:超滤能彻底滤除水中细菌、铁锈、胶体、大分子有机物等物质。 ☆长寿命:由于滤机采用垂直交叉过滤原理,自动清洗、不易脏堵,因此在正常使用情况下滤芯寿命为普通净水器的30—50倍。 ☆大通量:纯水制造中,可同时满足直饮、美容、沐浴、食用、清洁卫生等多种需要。 ☆低成本:由于滤机通量大,寿命长、免维护,因此每吨净化水处理成本仅一元左右,远远低于其它净化装置。一种先进的膜分离技术。利用超滤器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微粒、胶体、细菌、热源和有机物,适用于以分离、浓缩、净化为目的的各种生产工艺中。

伯努利方程实验报告

不可压缩流体能量方程(伯努利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要求: 1、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动水力学水力要素的实验量测技术; 2、验证流体定常流的能量方程; 3、通过对动水力学诸多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研究,进一步掌握有压管流中动水力学的能量转换特性。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级调速器; 4.溢流板; 5.稳水孔板; 6.恒压水箱; 7.测压计; 8.滑动测量尺; 9.测压管;10.实验管道;11.测压点;12.毕托管;13.实验流量调节阀 三、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水流方向取n个过水截面。可以列出进口截面(1)至截面(i)的能量方程式 1

2 (i=2,3,.....,,n) W i h g g p Z g g p Z i i i -+++=++1222 2111νρν ρ 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截面的测压管中读出 g p Z ρ+ 值,测出通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 算出截面平均流速ν及动压g 22 ν,从而可得到各截面测管水头和总水头。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熟悉实验设备,分清各测压管与各测压点,毕托管测点的对应关系。 2、打开开关供水,使水箱充水,待水箱溢流后,检查泄水阀关闭时所有测压管水面是否齐平,若不平则进行排气调平(开关几次)。 3、打开阀13,观察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及位置水头、压强水头之间的 相互关系,观察当流量增加或减少时测压管水头的变化情况。 4、调节阀13开度,待流量稳定后,测记各测压管液面读数,同时测记实验流量(与毕托管相连通的是演示用,不必测记读数)。 5、再调节阀13开度1~2次,其中一次阀门开度大到使液面降到标尺最低点为限,按第4步重复测量。 五、实验结果及要求: 1、把有关常数记入表2.1。 2、量测( g p Z ρ+ )并记入表2.2。 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 表2.1 有关常数计录表水箱液面高程0?___cm ,上管道轴线高程z ?_____cm .

中空纤维超滤装置操作维护手册资料

中空纤维超滤装置操作维护手册 超滤膜元件为PS材质,在水质处理过程中无相变,体积小,易于实行编程自控,适应范围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超滤膜组件规格为:φ160×1380,截留分子量50000,单根实际产水流量≥5000l/h、25℃,设计产水流量≥1200l/h、25℃。回收率为80-90%。中空超滤装置性能指标 1、超滤工作原理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溶液和气体物质分离、浓缩和提纯的分离技术。它利用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薄膜做分离介质,膜壁密布微孔,原液在一定压力下通过膜的一侧,溶剂及小分子溶质透过膜壁为滤出液,而较大分子的溶质被膜截留,从而达到物质分离及浓缩的目的。膜分离过程为动态过滤过程,大分子溶质被膜壁阻隔,随浓缩液流出膜组件,膜不易被堵塞,可连续长期使用。过滤过程可在常温、低压下运行,无相态变化,高效节能。 中空纤维膜是分离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单位体积膜组件中,中空纤维膜的有效膜面积最大,过滤分离效率高,容易清洗,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二次污染。该结构是中空纤维膜结构,由纤维挤压形成。这种纤维具有非对称结构且细如发丝。数百万支纤维形成一束,将等长的多孔塑料管插入束中作给水分布器。纤维束两

端用环氧树脂封装,一头密闭,一头开口形成产水流道。 中空纤维膜采用进口聚砜材质膜元件,外压式结构,化学稳定性优越,耐氧化剂能力强,亲水性好,污堵后容易清洗恢复。原水经前级过滤后进入中空纤维膜元件,产水由中空纤维膜中心出水孔流出,浓水流出,同时带走膜表面的污染物。 超滤组件选用湖州东洋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CZW-1614A中空纤维膜元件,该膜元件属外压型超滤膜,具有结构紧凑,产水量特别大,操作压力低,耐余氯侵蚀性好,适用PH范围广的优点。 超滤膜元件为PS材质,在水质处理过程中无相变,体积小,易于实行编程自控,适应范围广,无环境污染等优点。超滤膜组件规格为:φ160×1380,截留分子量50000,单根实际产水流量≥5000l/h、25℃,设计产水流量≥1200l/h、25℃。回收率为80-90%。 中空超滤装置性能指标。 工作压力Mpa ≤0.15 反洗压力Mpa ≤0.1 标准水温℃ 25 回收率% 80-90 2、安装调试与运行 2.1 安装注意事项

化工实验思考题答案

化工基础实验思考题答案 实验一流体流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1、实验为什么要使高位水槽的水保持溢流? 答:保持溢流可使流体稳定流动,便于读数,同时伯努利方程只在流体稳定流动时才适用。 2、操作本实验装置应主意什么? 答:1)开启电源之前,向泵中灌水 2)高位水槽水箱的水要保持溢流 3)赶尽玻璃管中气泡 4)读数时多取几组值,取平均值 实验二流体流动形态的观察与测定 1、在实验中测定的雷诺数与流动形态的关系如何?如果出现理论与实际的偏差,请分析理由 答:1)层流时,理论与实际符合 2)过渡流测量值与理论值稍有偏差 偏差分析:(1)孔板流量计的影响 (2)未能连续保持溢流 (3)示踪管未在管中心 (4)示踪剂流速与水的流速不一致 2、本实验中的主意事项有那些? 答:(1)保持溢流 (2)玻璃管不宜过长 (3)示踪管在中心

实验三节流式流量计性能测定实验 1、你的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答:流速较大或较小时,流量系数C并不稳定,所以性能并不很好 2、实验中为什么适用倒置U型管? 答:倒置的U形管作压差计,采用空气作指示液,无需重新装入指示液,使用方便 实验四连续流动反应器实验流程图 1、测定停留时间分布函数的方法有哪几种?本实验采用的是哪种方法? 答:脉冲法、阶跃法、周期示踪法和随机输入示踪法。本实验采用脉冲示踪法。 2、模型参数与实验中反应釜的个数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模型参数N的数值可检验理想流动反应器和度量非理想流动反应器的返混程度。当实验测得模型参数N值与实际反应器的釜数相近时,则该反应器达到了理想的全混流模型。若实际反应器的流动状况偏离了理想流动模型,则可用多级全混流模型来模拟其返混情况,用其模型参数N值来定量表征返混程度。 3、实验中可测得反应器出口示踪剂浓度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此曲线下的面积有何意义? 答:一定时间内示踪剂的总浓度。 4、在多釜串联实验中,为什么要在流体流量和转速稳定一段时间后才能开始实验? 答:为使三个反应釜均能达到平衡。 实验五换热器传热系数的测定 1、实验误差主要来源那几个方面? 答:1)读数不稳定

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超滤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蛋白浓缩和换Buffer通常使用的超滤管,常用Millipore的Amicon-Ultra-15超滤管(MWCO10kD)。也有其它型号的、不同体积大小和MWCO超滤管可选,视目的蛋白的分子量与浓缩前体积、浓缩目标体积而定。可重复使用,使用一次就扔掉太浪费。以下是个人总结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超滤管,主要考虑MWCO和浓缩体积,最常见的是Ultra-15(10k D)。到底选择多大截留分子量比较合适呢?10kDa、5kDa、还是30kDa?通常应截留分子量不应大于目的蛋白分子量的1/3,比如目的蛋白分子量为35kDa,就可以选择10kDa截留分子量的超滤管。若目的蛋白分子量为10kD左右,则可以用截留分子量3kD的超滤管。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注意超滤膜对各种化学物质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表格中有。 2、新买来的超滤是干燥的,使用前加入MilliQ水,水量完全过膜,冰浴或冰箱里预冷几分钟。然后将水倒出,即可加入蛋白液,加入的多少,以不超过管顶的白线为准。操作要轻,加入蛋白液前,超滤管需要插在冰上预冷。 3、平衡。质量和重心二者都要达到平衡。注意转速和加速度不可太快,否则直接损坏超滤膜。开始离心超滤(离心机预冷至4度)。不同离心机的转速rpm 换算成g之后,有所不同。具体可参阅附件里的说明书。离心机的加速度调至最低档,减小对膜的压力。注意,一定要等离心机达到目的转速之后,方可离开离心机,否则离心机出问题时,无法第一时间处理,后果不可预测!膜与转轴的方向根据说明书调整(角转离心机的情况是膜与轴垂直)。在实际使用中,一般转速开的比说明书里的要低,这样可以延长离心管的使用寿命。 4、当浓缩到剩下1ml时,【取50ul国产Bradford溶液,加入10ul流穿,看有没变蓝色,以此判断超滤管是否漏掉蛋白。如果管漏了,将上层和流穿重新倒入新管中开始超滤。要精确判断是否漏管,用5mg/ml的BSA离心10min,再取流穿,跑蛋白胶或Bradford粗测】,继续加入剩下的蛋白液浓缩(在冰上操作,防止蛋白受热),直到所有浓缩液都加完为止。离心过程中注意是否发生蛋白沉淀,导致堵管。若发生沉淀,要确定沉淀的具体原因,是蛋白浓度过高还是Buf fer不合适;前者可用多根超滤管同时超滤,降低浓度的办法解决,后者的方法是换不同的Buffer,直到蛋白不发生沉淀为止。 5、前面几步用以浓缩蛋白,如果要换Buffer,在总蛋白液浓缩至1ml左右的时候,轻轻加入新的Buffer(经0.22um超滤膜超滤),再浓缩至1ml左右,连续三次,最后一次的浓缩终体积根据需要的蛋白浓度而定,一般不多于500ul,也有浓缩至200ul以内的情况。按照每次至少10倍左右的体积浓缩算,三次达到1000倍以上,基本上可以达到换buffer的目的。 6、取出最终蛋白浓缩液的操作在冰上操作,用黄枪头(200ul)取,轻轻顺着边缘插入枪头,轻轻吹打、混匀蛋白液,注意不要碰到超滤膜,然后吸取浓缩液,

超滤装置操作步骤

超滤系统操作步骤 1、运行(接双介质过滤器投运行) a.开启产水阀;b.开启进水阀;c.开启清水泵;运行35分钟进行一次水反洗 2、水反洗(运行状态转水反洗) 2.1正冲状态: a.开启顶浓水阀(上排阀);b.关闭产水阀;约5秒 2.2正冲+反洗 a.开启反洗进水阀;b.启动超滤反洗水泵;约25秒 2.3正冲 a.关闭反洗进水阀;b.停止超滤反洗水泵;(如不进行下面步骤转投入运行操作步骤)约10秒 3、夹气反洗(水反洗转夹气反洗) 3.1正冲 a.开启顶浓水阀(上排阀);b.关闭产水阀;约5秒 3.2正冲+夹气 a.开启进气阀;约10秒 3.3正冲+反洗 a.关闭进气阀;b.开启反洗进水阀;c.启动超滤反洗水泵;约25秒 3.4正冲 a.停止超滤反洗水泵;b.关闭反洗进水阀;约10秒 4、化学增强反洗(运行转化学增强反洗) 4.1正冲 a.开启上排阀;b.关闭产水阀;约5秒 4.2反洗 a.停止清水泵;b.关闭进水阀;c.开启底浓水阀(下排阀);d.关闭产水阀;e.开启反洗进水阀;f.启动超滤反洗水泵;约15秒 4.3加碱(烧碱)

a.启动碱计量泵,启动次氯酸钠计量泵;约60秒 4.4浸泡 a.停止超滤反洗水泵,停止碱计量泵,停止次氯酸钠计量泵;b.关闭下排阀;c.关闭反洗进水阀;约10分钟 4.5反洗 a.开启下排阀;b.开启反洗进水阀;c.启动超滤反洗水泵;约70秒 4.6加酸 a.启动酸计量泵;约60秒 4.7浸泡 a.停止酸计量泵,停止超滤反洗水泵;b.关闭下排阀;c.关闭反洗进水阀; 约10分钟 4.7反洗 a.开启下排阀;b.开启反洗进水阀;c.启动超滤反洗水泵;约70秒 4.8正冲 a.停止超滤反洗水泵;b.开启上排阀;c、关闭下排阀;d.关闭反洗进水阀;e.开启进水阀;f.投入MF运行。约10秒后,转入运行或备用状态;

超滤操作手册

一、超滤系统简介 1.1超滤(UF)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其膜为多孔不对称结构。过滤过程是一抹两侧压差为驱动力,以机械筛分原理为基础的一种溶液分离过程,使用压力通常为0.03~0.6MPa,筛分孔径从0.005~0.1μm,截流分子量为1000~500000道尔顿左右。 1.2诺芮特超滤膜 我公司选用的是荷兰诺瑞芮特的外置错流管式超滤膜,型号:38CRH-XLT F5385。生化池的渗滤液通过外置管式超滤膜实现泥水分离,直接得到高质量的超滤产水,浓水回流至生化池。 该管式膜以其优异的强度、PVDF裁量的耐污染性和运行维护简便性得到认可,设计通量高达70~100L/(m2?h),过滤精度可达30nm,8mm的大通道可以将污泥有效截留并且不会造成膜管堵塞。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得生化池内的污泥浓度可高达25g/L,微生物菌群活性及微生物降解效率大大提高,因此废水中的绝大多数难降解有机物得以有效去除,特别适合于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污水的深度处理。 外置式管式膜生物反应器(简称TMBR)是一种主要针对垃圾渗滤液等高浓度浓水处理的MBR工艺,主要由生化系统和外置式管式超滤膜系统组成。在外置式膜生物反应器中生物反应器与膜单元相对独立,通过混合液循环泵使得处理水通过膜组件后外排,其中的生物反应器与膜分离装置之间的相互干扰较小。 目前垃圾渗沥液处理中采用的外置式膜生化反应器,超滤膜一般均选用错流式管式超滤膜。即循环泵为混合液(污泥)提供一定的流速(3.5-5m/s),使混合液在管式膜中形成紊流状态,避免污泥在膜表面沉积。错流过滤与传统全流过滤不同,传统过滤是将溶液垂直通过过滤介质来除去其中的悬浮固体,所有的液体在通过滤媒后由同一出口流出。此类过滤装置包括袋式过滤器,砂滤等,粗过滤法只能去除超过1um的不溶性颗粒。传统过滤中被截留的物质积累在过滤介质上,必须定期清洗更换介质。薄膜分离系统可以去除小颗粒及溶盐其原理是:加压的原液平行通过薄膜表面,部分的水流通过薄膜,被截留的颗粒在剩余的水流中浓度越来越高。由于溶液是连续性地

陶氏超滤膜地运行与操作

DOW TM超滤膜的运行与操作 一、过滤 超滤膜系统在启动时,建议进行2-3 分钟的正洗来除去膜组件里残留的化学品及空气。正洗是进水从膜组件下部进水口进入膜组件,冲洗膜丝外表面,从膜组件顶部浓水口排出,这一步骤时间内将不过滤进水。在正洗完成后,系统可 以转换到过滤运行状态。通常一个运行周期为20-60 分钟,根据进水条件和清洗程序而变化。在正常的过滤状态下,100%的进水被过滤即全流过滤。由于在过滤过程中截留污染物,跨膜压差(TMP)将会上升,在预先设定的运行步骤的结尾,会转入到气擦洗和反洗的清洗步骤。

二、气擦洗 超滤膜系统按照自动控制程序将转入气擦洗步骤,气擦洗是利用压缩空气产生的气泡松动膜丝外表面截留的污染物。压缩空气从膜组件底部进气口进入到膜丝外表面,从顶部浓水口排出。

三、底部排水 在气擦洗步骤后,停止进气,打开下排放阀,将膜组件重力排干,随排水带走松动的污染物。

排水完毕之后进行第一步反洗,即上反洗步骤。反洗水从膜组件上部产水口进入膜丝内部,从与运行产水相反的方向透过膜丝,反洗废水在膜丝外部汇集,打开反洗上排放阀,使反洗废水从膜组件顶部浓水口排出。上反洗步骤能首先清洗膜组件污染最严重的上端区域。

第二步反洗,即下反洗步骤,去除膜组件下端区域的污染物。保持反洗水 从膜组件上部产水口进入,打开反洗下排放阀,使反洗废水从膜组件下部进水口排出,可有效去除下端的污染物。

六、正洗 在反洗结束后,需进行正洗以去除任何残留的污染物和/或化学药品,并排除聚集在膜组件内部的空气。完成正洗后,超滤系统即可重新投入到过滤运行状态或者备用状态。

伯努利方程实验思考题

1,测压管水头线和总水头线的变化趋势有何不同?为什么? 测压管水头线是沿水流方向各个测点的测压管液面的连线,它反应的是流体的势能,测压管水头线可能沿线可能下降,也可能上升(当管径沿流向增大时),因为管径增大时流速减小,动能减小而压能增大,如果压能的增大大于水头损失时,水流的势能就增大,测压管水头就上升。总水头线是在测压管水头线的基线上再加上流速水头,它反应的是流体的总能量,由于沿流向总是有水头损失,所以总水头线沿程只能的下降,不能上升。 2,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有何变化?为什么?测压管水头线降低了, 流量:Q=CA(RJ)^(1/2)=CA[R(H1-H2)/L]^(1/2) 从流量公式知,管道的流量随着测压管水头线坡度的平方根成正比,测压管水头线坡度越大流量就越大,而测压管水头线坡度等于管道起端的测压管水头减去末端的测压管水头,通常管道的起端的测压管水头是基本还变的,所以末端的测压管水头越低,测压管水头线坡度就越大,因而流量也就越大,这就是流量增加,测压管水头线降低的原因, 3,测点2,3和测点10.11的测压管读数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2。3读数表明均匀流同断面上,其动水压强按静水压强规律分布。10,11在弯管的急变流断面上,表明急变流断面上离心惯性力对测压管水头影响很大。 4 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与实际绘制的总水头线一般都有差异,为什么? 与毕托管相连的测压管为总压管。总压管的连续即为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其中包含点流速水头。而实际测绘的总水头线的z+p/r值加断面平均流速水头v2/2g绘制的。 由于本实验毕托管的探头通常布置在管轴附近,其点流速水头大于断面平均流速水头,所以由毕托管测量显示的总水头线,一般比实际测绘的总水头偏高。

(完整版)超滤设备使用说明书

超滤(ULTRAFILTRATION ,简称UF)是一种固液分离制程中,以中空纤 维过滤膜滤除非溶解性固体的装置。本超滤系统,其分子量滤除点(Molecular Weight Cut-off)在100,000 左右,专设计用于去除原水中的微粒、细菌 或悬浮物等,降低原水的浊度值。 由于超滤膜具有低压下的较大产水量的特征,在低压条件下,膜表面的浓水压差极化现象得到了缓解,被截留物不会被压实,所以膜组件会更容易清洗,可以用相对较小的流量和较少的水量将膜冲洗干净,可以大大延长膜化学清洗的周期。 1、设计规范 (1)、控制方式:全自动PLC或手动 (2)、pH值范围:3~9 (3)、工作温度:5~35°C (4)、工作压力:〈0.3 MPa (5)、最大压差:〈0.18 MPa 2、设计规格 3.使用前注意事项 (1)、选择装设地点应可防止日晒、雨淋及通风的地方; (2)、连接管材必须是PVC或SUS#316以防止铁锈污染; (3)、检查各固定锁夹及螺丝是否松脱; (4)、送电前应将电器箱上所有开关置于关闭位置; (5)、电机运转方向测试,确认电机运转方向正确。 4.控制原理 UF系统有两种操作模式:(1)自动(2)手动

(1)、自动:在自动操作模式下,系统运行受PLC程式控制,当系统发生超 出预定值时,系统提供关闭功能,让操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以免 造 成系统损坏。 (2)、手动:在手动操作模式下,系统依操作者设定执行运转,当系统发生超出预定值时,系统无法提供自动停机保护功能,因此正常 运转时不建议使用此模式。 UF装置运行步骤 为了使UF装置持续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必须满足三个条件。它们包括:合格的进水水质,合适的反洗时间间隔,及时的化学清洗。上面的任一条件不满足,装置将难以稳定产出满足需要的过滤水。 在膜过滤过程中,膜污染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所谓污染是指被处理液体中的微粒、胶体粒子、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大分子溶质与膜产生物理化学作用或机械作用而引起在膜表面或膜孔内吸附、沉淀使膜孔变小或堵塞,导致膜的透水量或分离能力下降的现象。 UF 装置首次运行或长时间停运后恢复运行,需要进行冲洗以除去组件内的保护溶液,连续冲洗至排放水无泡沫止。 最开始的启动应该为手动的,但是一旦所有的流速和压力、时间被设置后,装置应该恢复为自动。装置恢复自动后,PLC系统可以有效监控系统的运行,一旦运行条件不满足,装置会自动采取保护措施。 装置运行、反洗所涉及到的基本步骤如下: (1)运行:正洗—运行; (2)反洗:反洗1—反洗2; 装置运行程控步序

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实验报告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工程流体力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4.12.11成绩: 班级:石工12-09学号:12021409姓名:陈相君教师:李成华 同组者:魏晓彤,刘海飞 实验二、能量方程(伯诺利方程)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实际流体稳定流的能量方程; 2.通过对诸多动水水力现象的实验分析,理解能量转换特性; 3.掌握流速、流量、压强等水力要素的实验量测技能。 二、实验装置 本实验的装置如图2-1所示。 图2-1 自循环伯诺利方程实验装置 1.自循环供水器; 2.实验台; 3.可控硅无极调速器;4溢流板;5.稳水孔板; 6.恒压水箱; 7.测压机;8滑动测量尺;9.测压管;10.试验管道; 11.测压点;12皮托管;13.试验流量调节阀 说明 本仪器测压管有两种: (1)皮托管测压管(表2-1中标﹡的测压管),用以测读皮托管探头对准点的总水头; (2)普通测压管(表2-1未标﹡者),用以定量量测测压管水头。 实验流量用阀13调节,流量由调节阀13测量。

三、实验原理 在实验管路中沿管内水流方向取n 个过水断面。可以列出进口断面(1)至另一断面(i )的能量方程式(i =2,3,…,n ) i w i i i i h g v p z g p z -++ + =+ + 1222 2 111 1αγυαγ 取12n 1a a a ==???==,选好基准面,从已设置的各断面的测压管中读出 z+p/r 值,测 出透过管路的流量,即可计算出断面平均流速,从而即可得到各断面测压管水头和总水头。 四、实验要求 1.记录有关常数实验装置编号 No._4____ 均匀段1d = 1.40-210m ?;缩管段2d =1.01-210m ?;扩管段3d =2.00-2 10m ?; 水箱液面高程0?= 47.6-2 10m ?;上管道轴线高程z ?=19 -2 10m ? (基准面选在标尺的零点上) 2.量测(p z γ + )并记入表2-2。 注:i i i p h z γ =+ 为测压管水头,单位:-2 10m ,i 为测点编号。 3.计算流速水头和总水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