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扬琴教学中手腕的训练方法-精品文档

谈扬琴教学中手腕的训练方法-精品文档
谈扬琴教学中手腕的训练方法-精品文档

谈扬琴教学中手腕的训练方法

在我国众多的民族乐器大家庭中,扬琴虽然不如古筝那么

普及。但也是一件常见乐器,它的演奏形式多样,可以独奏,可以重奏,可以协奏。也可以伴奏,它是二胡、笛子等民族乐器的首选伴奏乐器,而且,在中小型器乐合奏乐队里,它扮演着类似

于指挥的角色,居于重要的地位。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

注意这件乐器。学习它的人也越来越多,从笔者近几年学生规模

呈上升趋势上可以看出这一点。

学习扬琴的人都知道,扬琴是一件击弦乐器,演奏时,演奏者需双手持竹制琴槌敲击琴弦。使其发音,形成旋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手腕不停的上下运动,手腕是否放松、灵活是演奏扬琴的基础。手腕若是紧张、僵硬,扬琴的演奏便无从谈起,练习好手腕是演奏好扬琴最基本、最关键的一步,故此,手腕训练也就成了扬琴学习者首要的任务。无论是单音的演奏、轮音的演奏。

还是其他特殊技巧的演奏,都需要依赖于手腕动作的灵活性和击弦后反应的灵敏度。故,要想演奏好扬琴,就必须首先练好手腕。

那么,该如何做,才可以练好手腕。使我们的手腕更加的灵活、放松呢?结合本人的学习和教学,笔者找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练习方法,在长期的教学中,学生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证实了这些方法在手腕训练中的切实可行性。

、使用训练工具进行手腕练习的方法

方法之一:用扬琴琴槌练习

用扬琴琴槌在琴上敲击任何一个音。先做单手练习,然后双手交替练习。

当单手练习时,不击打琴弦的手可以搭放在击打琴弦的这只手的小臂上,稍加用力但不要太用力,以此帮助控制好击打琴弦的手臂,使其不至于活动范围太大。单手练习一段时间后。如果感觉到比较轻松,那么可以进行双手交替练习了。两只手各持

支琴槌,在同一个音上做交替击打琴弦练习。此时,应注意击打

出来的音与音之间在频率和力度上是否均匀。般情况下,我们

右手的使用频率多于左手。右手的灵活度相对地就高于左手,遇到这种情况,通常会加强左手的练习,但是切记不可过度,练习左手时不可以忽略右手,否则双手在频率和力度上依然不均等。

笔者接收大一新生的时候就曾遇到这种情况,由于在进入大学之

前该生过分的强调左手练习,忽略了右手,结果左手各方面都好

于右手,弹奏出来的音依然好似瘸子在走路,各方面都不均等。

因此,我们在练习时必须同时兼顾到左右两只手, 不可以顾此失彼,如此这样,才可以使双手击打出来的音在各个方面都均等, 才可以使扬琴演奏获得优美的音色,为以后高难度的扬琴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面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在琴上练习,也可以脱离开琴练习。

譬如可以在桌子上、台子上或者其他相对平稳的地方练习,无论在哪里练习,都要保持正确的手形和正确的击打方法。

方法之二:用练功槌练习

练习者也可以不用扬琴琴槌。而是用练功槌练习。练功槌是由桂习礼教授等研制的用于加强以腕、指部位为中心以及节奏感的基础训练工具。针对于不同部位的训练,练功槌有三种不同的持槌方式,当训练手腕时,要象持琴槌那样持练功槌。手型如下图所示:

训练时,训练者端坐在椅子上,找一个与腰部平齐的柔软物品放置

在身体正前方。训练者双腿平放、齐肩并分开,手臂自然放松下垂,把双手前臂放在双腿上,手腕打开保持基本平行(稍有“内八字”型),双槌尽可能击打在同一个点上,以保证音的准确性,如下图所示:

另外,在手腕的整个训练中,要注意手型的保持,不可以中途变换。

方法之三:用爵士鼓鼓槌练习

如果不用练功槌,用爵士鼓鼓槌也可以,笔者的一个学生就是用爵士鼓鼓槌训练手腕的,就他本人而言,此方法极其有效, 刚开始他还不怎么会轮音,手腕比较僵硬,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是很理想,后来,参加了学校民乐团,在里面担任鼓手,接触到爵士鼓以后,他经常用鼓槌练习手腕。大约一年以后,他手腕已经相当灵活,轮音和快速演奏都相当成熟。

用爵士鼓鼓槌或者是练功槌取代扬琴琴槌训练手腕,原因就在于前两者的重量上均要大于扬琴琴槌。更易于学生体会到手腕

的上下运动。同时,由于采用的是重量比较大的鼓槌和练功槌作为训练工具,在手腕的带动下,小臂的运动也能得到加强,从而增强臂力,为以后演奏表现恢宏、气势磅礴、热烈奔放的轮音段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空手练习方法

扬琴是一件体积比较大的乐器,较难携带,我们不可能走到哪儿把扬琴带到哪儿;另外它的音量也较大,传的远,如果扬琴学习者经常在家里练习。势必会引起邻居们的厌烦。但是对于扬琴学习者来说。还必须时常练习。不能间断,否则手腕就有可能永远都打不开,扬琴的学习也会一再地中断。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些空手练习的方法,

既能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同时也能经常练习。所谓空手练习,是指不借助任何其他工具。徒手训练手腕。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通过不断地摸索,学生多次实验,总结出了几种空手练习方法。

方法之一:双手掌心相对,十指交叉,掌关节紧扣,先上抬

至顶点,然后用力向下甩,如此这样,反复练习。做这个动作时,

训练者要谨记,双手掌关节必须紧扣在一起, 手臂肘部要支撑住但不能僵硬,大臂和小臂相对放松,身体的其他各个部位也要相对的放松。在教学中经常会提醒学生运用此方法练习手腕的灵活性。

方法之二:双手保持好正确手型(半握状态),双臂自然下垂,在某个水平面上(平地或者书籍,不可太软,按正确的弹奏

方式上下活动手腕,做此项练习时,有两点要注意:第一,因为食指的第二个关节漏在外面,直接接触水平面,练习时间长了, 会感到食指关节痛,怕疼的同学可以事先在食指第二个关节上贴上医用胶布或其他物品,只要不影响练习即可。第二,在练习时一定要尽可能地保持手臂不动,甩动手腕。

在高中时由于学校扬琴较少,上琴时间有限,为了能尽快的打开手腕。经常使用以上两种方法,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手腕。

上班教学后,笔者把这两种方法介绍给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坚

持训练的同学,的确从这两种方法里受益匪浅。

方法之三:如果在方法之二中,练习者不能控制住手臂,可

以尝试下面这种方法,找一个泡沫板,在泡沫板上挖两个槽,两个槽间距约十公分,把两个小手臂分放在两个槽内,只露出手腕, 这样就可以不让手臂动,只让手腕上下运动。如果找不到泡沫板, 也可以把两个小手臂放在桌子上,手腕上下运动,经多名学生试验,效果还是不错的。

做空手训练时,训练者应注意,虽然手里没有拿琴槌。但是也要保持正确的手形,为上琴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方法都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结合本人的学习过程总结出来的。其实,练习手腕的方法应该有很多。只要我们肯用心。

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方法。无论是哪种练习方法,大家一定要记住手腕正确的运行方向。在教学中,时常跟学生强调这一点。大体上来讲,手腕运行方向有三种:第一种是“内扣”。即手腕向内

下侧做扣手腕的运动,此时,手部虎口是倾向于内侧的,而且, 琴槌是依靠槌头的内侧接触琴弦。第二种是“外翻”,即手腕向外下侧运动,此时,手部虎口是倾向于外侧的,而且。琴槌是依靠槌头的外侧接触琴弦。第三种是“正上正下”,即手腕做正上正下的运动,此时,手部虎口是朝正上方的,而且,琴槌随着手腕以直线的轨迹上下运动,以其正面来接触琴弦。在这三种运动方向里,前两种虽然运动的范围都比较大,但它们都是错误的, 因为无论是“内扣”还是“外翻”。击打出来的音弹性小而且音不纯正。唯有第三种才是科学的。正确的,这样击打出来的音色才是最为纯正的。另外,既使用正确的运行方向击打扬琴时。双手手腕也最好不要完全平行,可以呈相对的“内八字”形,如此

击打出来的音一般不会有音色差别。

学习扬琴与学习其他乐器一样, 不仅要有正确的方法。而且

要严格训练,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练习是不可取的。除此之外,还必须注意要学会用

“心”去练习。以往,有的学生也可以天天练琴,每天练一两个小时,但是没有多大成效,后来,经过多方了解,才发现,她们练琴时心不在焉,边聊天边练琴。要么听着音乐练琴,诸如此类, 就是不专心,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我们只有从“心”出发,用

“心”来指挥双手,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做到演奏时随

“心”所欲。

扬琴十大名曲

扬琴十大名曲 1、弹词三六 扬琴独奏曲。原为江南民间乐曲《梅花三弄》,与琴曲《梅花三弄》同名异曲。《三六》可能是该曲第三段《三叠落梅》中《三落》的上海方言谐音。乐谱最早载于1895年李芳园编的《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曾以丝竹乐合奏形式在江南各地广泛流传。在评弹演唱前常用琵琶、三弦作为开场音乐演奏,故称《弹词三六》。经项祖华改编为扬琴曲。全曲共分十一小段,合头段落在曲中反复穿插出现五次,构成循环体的结构特点。乐曲旋律活泼流畅,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情绪。 2、倒垂帘 是一种旋律进行手法。即旋律进行由高而低,顺势而下,流畅委婉,犹如珠帘垂落,一般用在结束句。乐曲《倒垂帘》以倒垂帘旋律手法命名,并运用于整首曲子。高低音阶,错落有致地响起,确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这种手法也在民族民间器乐曲中运用。 3、海峡音诗 扬琴协奏曲。茅匡平、项祖华作曲,乐曲生动描绘了绮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之风土人情,表现了岛上人们勤劳乐观开拓进取的性格,构成了一篇锦绣壮丽又气质恢弘的民族音诗。

4、欢乐的火把节 刘希圣作曲。一年一度的火把节是彝族人民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这天晚上,人们纷纷点起火把尽情歌舞,山寨成了火把的海洋、欢乐的海洋,青年男女们也借此互诉衷扬。乐曲描绘了这一动人的民族风情,具有彝族风味的主题极具动感。乐曲的旋律从轻快到热烈奔放,展示了人们手擎火把载歌载舞的情景,时而温柔轻捷、时而优美明朗的曲调,犹如青年们的绵绵情话。结尾时强烈的节奏酣畅地描绘出狂欢的场面,让听者不禁沉醉于节日的喜庆之中。 5、欢乐歌 江南丝竹合奏曲。是明、清时期流传在江南的曲调,用相同的旋律素材,采用变奏在前,原型素材在后的演奏方式,在江南丝竹乐曲中一个创新。乐曲旋律明快流畅、起伏多姿。结构富有层次,由快而慢,渐次高涨,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将母曲《欢乐歌》发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为末段,构成了A—1A—2A的变奏体结构。放慢加花是将母曲的结构成倍地扩大,演奏速度放慢,并将旋律加花装饰,发展成与母曲具有一定对比的新型曲调,若不仔细分析,很难辨认其渊源关系。这是传统民族器乐创作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旋律发展手法。此曲原系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 6、林冲夜奔 题材选自中国古典名著《水浒》及其同名折子戏,作者以具有民

扬琴的基本功教学

70 ■ 庞卓 论扬琴的基本功教学 文章从扬琴演奏的科学理念、扬琴演奏的基本功专项训练等角度,研究探讨有关扬琴的基本功教学、科学训练的具体问题,论述了 作者对扬琴基本功教学的几点思考。 扬琴教学 基本功 规范化训练 内容摘要:关键词: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静止、孤立的存在,与其他事物是相互关联的。扬琴作为一门民族器乐学科,学习它的演奏技巧必须要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基本功训练。因此,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训练方法,学习了解生理学、力学等相关知识,对于更好地研究扬琴演奏技巧的规范化训练尤为重要。 一、扬琴演奏的基本教学理念 扬琴演奏是一项全身心的运动。是运动肯定就会有惯性的存在,牛顿说过,“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的维持。”这种运动使我们在演奏中省去了蛮力,也就是说通过惯性使音乐向前发展。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将其领会,笨拙地用力演奏每个音符,这样不但违背了科学的演奏规律,更加大了心理负担。扬琴演奏要用自然的力量,手腕放松左右翻转就会速度很快,手腕带动双臂向下放松地甩动,等等。通过这些训练,学生可以很快理解掌握惯性和反作用力的原理。 任何教学都是循序渐进的,和许多自成体系的西洋乐器、民族器乐一样,扬琴教学在实践中也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扬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的方法训练下,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演奏实践,逐步掌握扬琴的演奏规律,熟练运用各种演奏技巧来表现音乐的内涵。扬琴教学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年龄、接受能力、演奏水平等都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二、基本功训练 基本功训练是扬琴专业学习的热身阶段,是扬琴演奏的基础。扬琴基本功训练包括持键法、单音、轮音、八度齐竹、快速分解、半音阶等多项训练。现代扬琴演奏技巧不断发展,独特创新的演奏技巧出现在演奏者面前,这里笔者仅对常用的演奏技巧训练阐述几点见解。 1.定型一种相对完善的持键法三指持键法即食指、拇指、中指。三指呈三角形,在弹奏中特别强调拇指不要超越食指,中指起到“托”的作用。无名指和小指呈半握拳状自然向内弯曲。在练习时,因人而异,第一步可以要求学生打开食指,拇指压在中指第二关节处,无名指和小指仍自然半握拳状进行单音的练习,充分体会中指的“托”与手腕的自然下垂感。第二步将食指轻轻加入,但仍要求学生找到刚才仅仅靠中指“托”的手感,从而真正做到三指持键,中指托、食指挑、拇指压。经过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重复稳固练习,将这一演奏状态变为下意识的动作。 2.手臂的松弛训练肩臂的松弛程度、腕指关节的灵活度以及肌肉运动松紧交替的协调性是科学演奏技巧训练的关键。演奏者要充分利用人的自然生理特点做有效的练习。例如耸肩与落肩的练习,体会肩部放松,手臂自然的垂落感和下沉感;又如大臂反复做推和拉的动作,大臂自然上下运动,先放松慢练,然后加速前后推拉,上下运动。在学习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大臂紧张的现象,手臂外翘或内夹。这两个“病因”是科学演奏的隐患。所以要经常做手臂的自然外张和放松的回落练习,动作一气呵成不可间断。肩关节、指关节、腕关节松弛,在松的前提下做到手、臂、腕的“通”是很关键的,因为松弛不见得是通的,松如果没有通就会变成懈。 3.单音训练首先,要建立弹单音的模式,单音技术是扬琴演奏入门的关键。弹奏单音重点要做到松——紧——松,即准备弹击时放松,弹击琴弦时相对用力,弹后自然放松地反弹回来。要注意用力与放松的和谐统一。练习单音时要注意左手和右手的均衡练习,先练习左手,再练习右手,后左右手交替练习。单音的练习是其他单项练习的基础,只要熟练掌握了单音的训练方法,其他的练习就相对容易了。在练习好左右手单音的基础上,可以用练习曲进行巩固式训练。首先放慢速度练习单音时,力度、速 度要一贯到底,切记不要时快时慢。 其次,快速单音的练习是轮音的基础,快速单音技巧的训练要求有颗粒性,左右手单音交替要平均,速度要一致,要求强化训练可数的快速单音,每个快速单音之间不要带音头,不要在某个音上做强弱。要求学生真正做到快速单音弹奏时力度不变、速度不变。 最后,快速单音的训练为不定数轮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定数的轮音一定要有意识地调动起来,特别要体会快速时惯性的作用力,找到手腕、手指、手臂通顺的感觉。快速密集的轮音演奏要求学生不改变弹奏模式、不改变演奏状态、不改变音响效果。 4.左右手单轮练习左右手配合好是掌握这一技巧的前提,在最初练习时应先从左手轮音开始练习。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右手的运动要远大于左手,想要达到两手力度、速度均衡,密度匀称之目的,就要注意左手的练习,在生活中可以有意识地多培养左手运动的习惯。在教学中可先采用一个声部是旋律声部,一个声部是伴奏声部来练习。首先左手弹奏旋律声部,每个音符与音符之间应平均,无音头、重音,无换音痕迹,放松地将每个音弹清楚。有些学生在演奏时手臂紧张,换音时有间断的现象。应先慢练,再结合专项的练习曲,适当地加速练习,保证在松弛的前提下有意识加快轮音密度,最终达到单手轮音以点成线的理想效果。右手轮音练习同左手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旋律声部无论在哪只手上一定要清晰、突出。另外,一只手作为伴奏声部通常情况下有固定的伴奏音型与固定结构,可以告诉学生伴奏声部其实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拍子,是固定的节奏,这样左右手声部的配合才更加协调统一。 5.八度、和音齐竹类练习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演奏者在已经熟练掌握单竹类技法以及左右手轮音等技巧的基础上进行的八度齐竹、和音齐竹的专项训练。这类技巧的训练要求与以往不同,首先要求左右手同时击弦要“齐”,即同步起落,双手要同时抬起、同时落

五年级音乐试卷

五年级音乐下册复习资料 1.《驯鹿》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月琴独奏,月琴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一般有四根弦,用拨子弹奏,音色刚劲,清脆。 2.《冬猎》选自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柳琴独奏,柳琴是我国民族弹拨乐器之一,也有“柳叶琴”“土琵琶”之称,一般有四根弦,用拨子弹奏,音色清脆,明亮。 3.《吹起羌笛跳锅庄》为羌族民歌,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羌族自治州。锅庄舞是羌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歌舞形式。 4.《瑶族舞曲》管弦乐合奏,瑶族遍布我国南方,大多数在山区,被称为山地民族。 5.《阿喽喽》贵州彝族儿歌。 6.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演唱形式有,齐唱合唱,独唱等。 7.《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一黄河船夫曲,二黄河颂,三黄河之水天上来,四黄水谣,五河边对口曲,六黄河怨,七保卫黄河,八怒吼吧,黄河。其中《保卫黄河》为轮唱形式。8.人民音乐家冼星海,1905-1945,广州番禺人,一生创作了大量歌曲和管弦乐曲,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等歌曲唱遍全国,其中《黄河大合唱》被选入“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 9.豫剧又称河南梆子,主要流行于以河南省为中心的黄河中游地区,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小三弦,笛子等。《看大戏》是一首与河南

豫剧唱腔风格相似的歌曲。 10.河北梆子是河北地区的戏曲剧种之一,其唱腔苍劲悲怆,激越高昂。伴奏乐器主要有板胡,笛子,梆子,笙等。打击乐器的锣鼓经与京剧基本相同。《花木兰》是河北梆子,民族管弦乐合奏。 11.越剧是产生于浙江,流行于上海,浙江,苏南等地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用浙江方言演唱,艺术风格抒情细腻。《橘树尚且性刚强》选自越剧《屈原》唱段。 12.评剧起源于河北省,现流行于北京市,天津市和华北,东北各省,已经有近百年历史,其唱腔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伴奏乐器以板胡为主。《报花名》选自评剧《花为媒》唱段。 13京剧里行当:小生,花旦,老旦,丑角。 14.《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这首歌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曲家刘炽,1921-1998,作品名族风格浓郁,旋律优美,富有歌唱性,如《我的祖国》《英雄赞歌》《让我们荡起双桨》等,深受人们喜爱。 15.《迎春》《纸风车》选自电视连续剧《大宅门》配乐选段,管弦乐合奏。 16.《风》为电影《英雄》的配乐选段,这首乐曲古朴,苍劲,表现了武士们的威武形象。 17.D.C.是一种反复记号形式,指从头反复,到Fine.结束。如 A | B || C | D || 唱(奏)为: Fine . D.C.

扬琴演奏技巧简论

扬琴演奏技巧简论 摘要:扬琴因其明亮清脆的音色,在明末清初传入我国以后被民间演奏艺人和专业琴师所亲睐,并被广大劳动人民接受,因此在我国慢慢流传起来,但因为其发展的特殊性和国内艺术界的特点,扬琴并没有取得有实质意义的突破性发展,只是当新中国成立以后,扬琴在发展过程中被著名的流派艺术家通过结合民间戏剧、曲艺和说唱技术等综合发展之后才在流传和演奏的时间过程中获得了新生,被广泛认可,并且根据我国地域特色的不同和区域民间艺术的特点形成了扬琴流派,并且各自流派在发展中结合当地民间音乐的特色,不断加工和传承,想着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人群关于文化的需求,并且扬琴的演奏形式被不断创新,使得杨琴向系统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扬琴演奏;艺术流派;技法 引言 扬琴是在明末清初之际传入我国的,其地域历史可追溯于波斯帝国,也就是属于阿拉伯乐器序列,但扬琴自传入我国直到20世纪中叶,其发展一直很缓慢,虽然民间演奏艺术家对扬琴的使用和改造在一直进行中,但始终没有成为我国的主流乐器。 这种状况指导新中国成立,中国的扬琴演奏艺术家和理论学家以及扬琴技师在广泛借鉴我国其他民族主流乐器的基础上,对扬琴艺术

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创新,同时在扬琴演奏作品和演奏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自此以后我国的扬琴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扬琴已经在世界民族艺术的领域取得比较辉煌的成就。 上面提到扬琴在十六世纪传入我国以后发展一直很缓慢,其原因在于当时的扬琴亲体只有两排吗条,同时扬琴的共鸣腔体较小,没有后来衍化配备的变音槽等附件,因此其音量小并且音域狭窄,转调困难,导致其音色不理想,因此在当时的职业音乐家那里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上层社会尤其是王室对于杨琴的异域身份也很排斥,在上层社会缺乏市场,因此扬琴只能在民家的曲艺伴奏或者是弹唱中被使用,作为乐器,其实身份不高,虽然如此,在民间关于杨琴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中,扬琴并没有止步,在民间艺术家的接力传承中,扬琴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变音槽的演变比较能够说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以前,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取得比较大的发展,此时民间的音乐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对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延续因此进入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此时大量流落在民间的扬琴被搜集整理出来,并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和革新,并且在此时,扬琴乐器的发展也经历了长足的进步,此时由于扬琴的器体得到了改造,共鸣腔,尤其是402琴体的研制,使得于此相配的扬琴演奏技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极具民族风格的扬琴乐曲【1】。 另外这个阶段取得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因为国内对扬琴艺术的重视使得国家对扬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和统一作用,尤其是关于

中国传统乐器扬琴演奏研究

中国传统乐器扬琴演奏研究 摘要:扬琴因其明亮清脆的音色,在明末清初传入我国以后被民间演奏艺人和专业琴师所亲睐,并被广大劳动人民接受,因此在我国慢慢流传起来,但因为其发展的特殊性和国内艺术界的特点,扬琴并没有取得有实质意义的突破性发展,只是当新中国成立以后,扬琴在发展过程中被著名的流派艺术家通过结合民间戏剧、曲艺和说唱技术等综合发展之后才在流传和演奏的时间过程中获得了新生,被广泛认可,并且根据我国地域特色的不同和区域民间艺术的特点形成了扬琴流派,并且各自流派在发展中结合当地民间音乐的特色,不断加工和传承,想着多样化发展,满足不同人群关于文化的需求,并且扬琴的演奏形式被不断创新,使得杨琴向系统性、民族性和多样性的方向不断发展。 关键词:扬琴演奏;艺术流派;技法 引言 扬琴是在明末清初之际传入我国的,其地域历史可追溯于波斯帝国,也就是属于阿拉伯乐器序列,但扬琴自传入我国直到20世纪中叶,其发展一直很缓慢,虽然民间演奏艺术家对扬琴的使用和改造在一直进行中,但始终没有成为我国的主流乐器。 这种状况指导新中国成立,中国的扬琴演奏艺术家和理论学家以

及扬琴技师在广泛借鉴我国其他民族主流乐器的基础上,对扬琴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造和创新,同时在扬琴演奏作品和演奏技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自此以后我国的扬琴艺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扬琴已经在世界民族艺术的领域取得比较辉煌的成就。 上面提到扬琴在十六世纪传入我国以后发展一直很缓慢,其原因在于当时的扬琴亲体只有两排吗条,同时扬琴的共鸣腔体较小,没有后来衍化配备的变音槽等附件,因此其音量小并且音域狭窄,转调困难,导致其音色不理想,因此在当时的职业音乐家那里没有太大的实用价值,同时上层社会尤其是王室对于杨琴的异域身份也很排斥,在上层社会缺乏市场,因此扬琴只能在民家的曲艺伴奏或者是弹唱中被使用,作为乐器,其实身份不高,虽然如此,在民间关于杨琴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中,扬琴并没有止步,在民间艺术家的接力传承中,扬琴还是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变音槽的演变比较能够说明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文革以前,我国的文化艺术事业取得比较大的发展,此时民间的音乐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对民族乐器的传承和延续因此进入到了一个快速的发展期,此时大量流落在民间的扬琴被搜集整理出来,并在现代艺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创作和革新,并且在此时,扬琴乐器的发展也经历了长足的进步,此时由于扬琴的器体得到了改造,共鸣腔,尤其是402琴体的研制,使得于此相配的扬琴演奏技法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系列极具民族风格的扬琴乐曲【1】。 另外这个阶段取得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因为国内对扬琴艺术的重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内容

扬琴教学计划和考试要求 灵石一职艺术系小艳 高一第一学期 一级 1、金蛇狂舞聂耳曲梁瑞华改编 2、小猫钓鱼宝恒编曲 3、喜洋洋明源曲 4、紫竹调沪剧曲调项祖华整理 5、拖拉机来了晓峰曲 6、茉莉花民歌于海英改编 7、小小竹排江中游傅庚辰曲桂习礼改编 【绣金匾、南泥湾、扎红头绳】 二级 1、铃儿响叮当美国歌曲心抚改编 2、解放军进行曲律成曲梁瑞华编曲 3、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美丽其格曲晓峰改编 4、我为祖国献石油咏诚曲甘永康编曲

5、快乐的纺织工晓峰曲 6、嘉禾舞曲梁瑞华移编 【塔什瓦依、蕉石鸣琴、旱天雷】 高一第二学期 三级 1、喜讯桂习礼曲 2、水乡的春天晓峰曲 3、敉西调民间乐曲甘永康康纪胜改编 4、欢乐的周德明曲 5、欢乐歌江南丝竹项祖华整理 6、女兵,阿达丽达墨西哥乐曲田克俭改编 【丰收的喜悦、战斗进行曲】 四级 1、双手开出幸福泉丁国舜曲 2、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陕北民歌丁国舜丁国立改编3、珠落玉盘钟义良曲 4、渔光曲任光曲心抚改编 5、大浪淘沙华彦钧传谱金堂改编

6、弹词三六江南民间音乐项祖华整理【唱支山歌给党听、春到沂河】 高二第一学期 五级 1、海岛新貌小刚曲 2、春到清江维康曲 3、打起锣鼓庆丰收田克俭曲 4、水乡欢歌甘永康曲 5、雨打芭蕉音乐梁瑞华编曲 6、昭君怨古曲桂习礼订谱 7、大象几亚民歌郭敏清编曲 六级 1、映山红傅庚辰曲桂习礼改编 2、欢乐的火把节希圣曲 3、节日的天山玲曲郭敏清改编 4、茶山情甘永康康纪胜曲 5、将军令扬琴曲牌项祖华整理 6、龙船正秋传谱田克俭改编

7、缝衣曲越南民谣周德明改编 【红河的春天、洪湖随想、阿斯图里亚斯的传说】高二第二学期 七级 1、武牧羊古曲项祖华编曲 2、美丽的非洲于庆祝曲 3、游击队歌贺绿汀曲梁瑞华改编 4、木兰辞变奏曲高龙曲 5、樱花日本民歌芮伦宝编曲 6、柯尔克孜舞曲桂习礼曲 【渔岛月夜、黄河颂、啊,朋友再见】 八级 1、土家摆手舞曲王直桂习礼曲 2、天山诗画黄河曲 3、雪花惠岚解骏曲 4、黄河随想曲冼星海曲许学东改编 5、离骚黄河曲 【黄土情、山寨风情】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师学院舒凡 作为一名从事扬琴表演的艺术者,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实践,就扬琴演奏的灵魂与科学性的演奏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每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家,他们的演奏风格是独特的,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对作品二度创作是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思想,但他们都具备扎实娴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弹奏技巧。由此可见,扬琴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艺术首要评判标准。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而没有表演的灵魂,他的演奏则不会具有诱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技巧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下面我就扬琴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和技巧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扬琴技巧基本功灵魂 一扬琴艺术的技巧基本功 一.一“巧”练琴 练琴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能评判练琴的效果,练琴时一定善于用脑,带着思想练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扬琴练习中,注意力越集中,练琴的效率就会越好,演奏者在练琴时如果不能够集中自己的精神注意力、老是跑神、心不在焉、不专心,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练习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是在做无用功,也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专心致志是练琴时应有的姿态。“练琴”是每个学习扬琴者必须长期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漫长持续训练,众多习琴者面对“练琴”一词的记忆是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种表情枯燥无味无数遍的重复,坐在琴前纠结于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重复错误,恐慌于音乐表达的不知所措,其实扬琴演奏和练习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个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练琴方案。练琴重在效率,其次是时间,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大脑容易产生疲惫,从而演奏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思维能力稍迟缓,记忆力下降,练琴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学琴孩子,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上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时间安排的都很紧,经常保证不了练琴时间,那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提高练琴的效率。首先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录音和录像来掌握老师的教学容、布置的作业,练琴开始前要计划好今天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的练琴顺序为1基本功练习,音阶练习,三度音程音阶练习,五度音程音阶练习;2 技巧练习,轮音练习,双音练习,弹轮练习;3 新学的重点难点及乐曲练习;4 复习旧的曲目,通过基本功和技巧的练习把手指手腕都活动开然后练习新曲子,当练习一定时间后,精力开始有所下降,稍微休息后,复习学过的旧曲子,在复习的过程不仅是从技术上的提高也是提高乐曲音乐艺术质量的过程。 一.二扬琴演奏坐姿和持竹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扬琴演奏艺术的技巧和灵魂 郑州师范学院郑舒凡 作为一名从事扬琴表演的艺术者,笔者结合多年的学习、演奏、实践,就扬琴演奏的灵魂与科学性的演奏技巧进行探讨和分析。每位优秀的扬琴演奏艺术家,他们的演奏风格是独特的,你会发现同一首作品,不同的演奏家对作品二度创作是不同的,由于人生经历的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身独一无二的思想,但他们都具备扎实娴熟的基本功,灵活运用弹奏技巧。由此可见,扬琴演奏技巧是对演奏艺术首要评判标准。但如果只有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而没有表演的灵魂,他的演奏则不会具有诱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技巧和灵魂二者缺一不可。下面我就扬琴表演艺术中的灵魂和技巧做详细阐述。 关键词扬琴技巧基本功灵魂 一扬琴艺术的技巧基本功 一.一“巧”练琴 练琴所花费的时间长短,不能评判练琴的效果,练琴时一定善于用脑,带着思想练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扬琴练习中,注意力越集中,练琴的效率就会越好,演奏者在练琴时如果不能够集中自己的精神注意力、老是跑神、心不在焉、不专心,就会导致大脑皮层对练习内容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是在做无用功,也就是在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专心致志是练琴时应有的姿态。“练琴”是每个学习扬琴者必须长期面对的不可避免的漫长持续训练,众多习琴者面对“练琴”一词的记忆是长时间保持着一个姿势一种表情枯燥无味无数遍的重复,坐在琴前纠结于像影子一样甩也甩不掉的重复错误,恐慌于音乐表达的不知所措,其实扬琴演奏和练习都属于艺术创作的过程,演奏者需要根据自己个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身发展的练琴方案。练琴重在效率,其次是时间,每次练琴的时间不宜过长,长时间的练习会使大脑容易产生疲惫,从而演奏者无法集中注意力,导致思维能力稍迟缓,记忆力下降,练琴的效率可想而知。 现在很多学琴孩子,平时除了在学校上课,就是去上各种兴趣班补课班,时间安排的都很紧,经常保证不了练琴时间,那就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的提高练琴的效率。首先可以在上课时进行适当的录音和录像来掌握老师的教学内容、布臵的作业,练琴开始前要计划好今天我需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的练琴顺序为1基本功练习,音阶练习,三度音程音阶练习,五度音程音阶练习;2 技巧练习,轮音练习,双音练习,弹轮练习;3 新学的重点难点及乐曲练习;4 复习旧的曲目,通过基本功和技巧的练习把手指手腕都活动开然后练习新曲子,当练习一定时间后,精力开始有所下降,稍微休息后,复习学过的旧曲子,在复习的过程不仅是从技术上的提高也是提高乐曲音乐艺术质量的过程。

2012年三河口小学少先队特色工作

打造尚美文化铸就美好人生 ——2012年三河口小学尚美教育特色活动三河口小学为了更好地落实“尚美育人”的办学特色,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和谐的尚美文化氛围,让每个孩子在成长中获得快乐、培养自信、不断进步,少先队在学校行政的指导下、全体辅导员和少先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展开了一系列的尚美特色教育活动。 特色一:尚美之星每月评 实施“尚美少年在成长”活动,通过“尚美少年”评选来激励学生的全面发展。每月评选“尚美之星”,包括“习惯星”、“美德星”、“美智星”、“美体星”、“美艺星”、“美劳星”。一学期末六颗星全部得到的同学申报评选“尚美少年”,每评选出的新一年的尚美少年,我们将制作笑脸墙,鼓励全体同学向他们学习,也希望队员们继续完善自己,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良好习惯深深扎根于每一个学生的心中,成就他们的美好人生。 特色二:尚美讲堂人人上 为了深化尚美之星评比活动,在每月评比尚美之星之后,让学生去采访他们,写一写他们的故事,在班会课上讲一讲,充分发挥了身边的榜样作用。每周我们都会开展不同主题的“尚美讲堂”活动,让“尚美少年”的名字在学校师生中传颂,让“尚美少年”的事迹在校园传播,让争做“知行合一的尚美少年”成为全校同学共同的追求。 特色三:十好习惯重点抓 大队部结合常规教育“十好习惯”,每两周进行一项好习惯的养成训练,周一升旗仪式全校学生一起诵读“十好习惯三字歌”,国旗下讲话内容也结合十好习惯教育,每次老师们都能积极准备,激情演讲,达到了教育的良好效果。其中“吃好饭、做好操、排好队、走好路”等便于检查的行为习惯就纳入作为红领巾检查评比项目,每次红领巾监督成员进行监督检查,计分,评出每周在“十好习惯”养成教育中表现出色的班级,在国旗下给予表扬。同时还结合“ “读好书、写好字”,开展“我读书,我快乐”和“优秀作业展评”的活动,有效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特色四:尚美舞台周周演

浅谈扬琴的轮音训练_397

浅谈扬琴的轮音训练_397 浅谈扬琴的轮音训练 [真诚为您服务] 内容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学生在学习轮音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相应的训练方法,以期使学生的轮音技巧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轮音指腕配合力度统一高度统一击弦点统一 扬琴是我国主要的民族乐器之一,流传甚广,深受各地区人民和文艺爱好者的欢迎和喜爱。它的高音部音色清脆、悠扬、明朗;中音部音色优美、抒情;低音部音色浑厚、饱满。因此,它不但具备了独奏的条件,同时也适于作为其他乐器的伴奏,在民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乐器的改革,扬琴在演奏技巧方面,借鉴和吸收了外来乐器和姐妹乐器的技法,从而发展成许多特殊的演奏手法:如轮音、滑音、颤竹、吟音等多种多样的演奏方法。 轮音也称“轮竹”,是从交替竹加快速度后发展为密集的轮奏,也是扬琴演奏技巧中最常用的一种演奏法,几乎在每首中型以上的乐曲中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凡是聆听扬琴古曲《春江花月夜》的人,经常会为那舒缓、细腻的轮音表现力所折服,正是这种特定的音响塑造了溶溶月色的优美情境而令人陶醉;而听过《将军令》后,又会被其中那雄健而激越的轮音所震撼,使人仿佛感到古代汉营前主帅升帐、兵将列队的威武气派。这正是扬琴演奏艺术中轮音的特殊效果,以及由此而生发出来的独特美感。可见,它对扬琴演奏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都感到轮音比较难于掌握,在学习中经常会进入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腕、臂紧张,身体僵硬。有的学生学习心切,急于求成,见到老师轮音弹得快,以为只要快就好听,一着急,也顾不上老师有关手腕要放松,手指配合带动的叮咛,就以肘部

[word格式] 谈扬琴演奏技巧的运用

谈扬琴演奏技巧的运用 豳THEWORLDOFMUSIC 谈扬琴演奏技巧的运用 扬琴是一种外来乐器,传入我国已有百余年历史.我国 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极为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各地区, 各民族因生活习俗不同而形成了韵昧各异的音乐风格.扬琴有独特的演奏风格,它的本质属性是塑造动态的时间艺术, 既是听觉审美艺术,又是表演性的音乐艺术,是人类心灵和精神爆发出的最富情感的艺术.扬琴演奏技术与扬琴艺术本质上是相通的.技术越是纯熟,动作越是自如,手法越是完美,也就越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因此不能纯技术的看待技术,应当把基本功作为技术与艺术统一的”技术”去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力和理解力,培养表现意欲和演奏技能,都是为了使学生通过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使扬琴演奏的音乐再创造,具有强烈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完整地表达作品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要求,从而使听众得到美的享受. 初学扬琴者,首先要注重演奏姿势,击弦动作,基本竹 法.采取教师示范与学生模仿为主的教学法,通过基本练习和练习曲为主及部分乐曲教材的基础训练,掌握扬琴发音的

技术动作规范,即掌握”持竹法,击弦点,触槌点,支撑点, 发力点”五个要点的综合技能. 一 ,单竹类快速弹奏 扬琴的基本功训练,是从击弹单竹技法开始的,首先要 掌握腕指结合的击弦技术动作,而腕指结合击弹技法的训练, 往往以培养由慢到快的单竹类技法为重点.注意动作部位与动作力量的调节疏通,注意训练左手右手的均衡配合;注意 发音训练的颗粒性与穿透性.这一阶段可为基本练习打基础, 再采用一些练习曲来反复练习,注意弹奏各种调式的音阶, 琵音和弦的基本练习,也要注意选用一些音乐性,技术性较 强而又集中的快速弹奏技巧的乐曲作为教材.既要使快速音型的演奏精确,灵活,轻快,干净;又要注意快速线条的流 延安歌舞团李存梅 畅起伏和音乐美感. 二,八度和音齐竹双音层次弹奏 齐竹,也叫双竹;在单竹类技法如左右手均衡配合的基 础上,继续进行八度,五度,四度,三度等和音.八度和音, 左竹要稍用力,并应保持灵活松弛.右竹在低音演奏,要适 当控制力度.弹奏双音,双手要轻弹,两臂要放松.要能清 楚地听到左竹弹出的每一个音.高音区时双竹跳动较大,要 注意灵敏;隹确.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

扬琴演奏技巧方法比较研究 作者:佚名来源:拙风文化网 第一节扬琴演奏手形 扬琴演奏正确手形,是半握拳状的手型,是从握拳状手形到半握拳状手形的过渡,演奏手形呈虚拳空心,并要求手指自然弯曲,手指关节自然突出。对手指的具体位置要求是食指中指大拇指呈三足鼎立,无名指和小指给予辅助力量。 练习要求:1、握拳练习;2、半握拳练习 第二节扬琴琴竹 1、扬琴琴竹说 扬琴是中国的民族乐器,也是世界性的乐器,它广泛流传世界各大洲的许多国家,因而形成多种不同风格文化的扬琴。它有三大体系,中国扬琴体系、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但是,在国外,扬琴所使用的敲击工具和中国扬琴使用的工具不一样,是一种类似勺子形状的木质琴槌,它在质料制作上、尺寸长短上、厚薄软硬上、琴弦粗细上、装饰图案上,各国均异,音色接近于钢琴的音色。在我国,扬琴经过劳动人民数百年的再创造,更新、改革、替代,已从形制上、音色上、演奏上、技巧上、流派上,大不同于外国扬琴,自成体系,形成独特的中国民族风格。尤其是在演奏工具上,使用一付竹子制作,有弹性、韧性、灵巧的工具,称谓琴竹,来作为中国扬琴的激发体、演奏工具,其击奏发音清澈透亮、浑厚圆润、华丽典雅,极富有中国民族特色。对琴竹的称谓,在我国各地,叫法不尽相同,在我国出版的扬琴著作、发表的扬琴论文中,称谓也不统一。所以,有叫琴键、琴笕、琴扦、琴签、琴槌,也有叫键子、飞子、击片、扬子等。但从扬琴教学规范的角度来说,叫琴竹比较恰当确切,这也是大家倾向,比较赞同的统称。琴竹的使用,早在清代,一七五一年,印光任、张汝霜撰,《澳门记略》一书中,下卷就有记载。“铜丝琴,削竹扣之,铮铮琮琮”。书中所说的“铜丝琴”,是指未改革的传统小扬琴,使用铜丝为琴弦而得名;“削竹扣之”是指击弦工具已改革采用竹制的琴竹;“铮铮琮琮”是指中国扬琴使用琴竹演奏而发出的美妙的旋律和音色。

怎样提高扬琴演奏的手腕灵活度(1)

教学视窗 422006-12 教师手记 扬琴演奏中要求的富有弹性的音质感觉,速度、力度的对比以及音乐感情的表达,都需要扬琴演奏中要求的富有弹性的音质感觉,速度、力度的对比以及音乐感情的表达都需要依靠手腕的运动来实现。手腕是连接手臂与手掌的桥梁,是把手臂以及全身力量传导到琴竹的关键部位。因此手腕灵活是扬琴演奏中最基本、最关键的因素。 扬琴演奏中的手腕“灵活”应包括以下几个因素:能够长时间无阻碍地转动,动作敏捷迅速,击弦有弹性、有爆发力。要做到这些,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弹击动作,其次需要进行长期大量的训练。 介绍一种采用爵士鼓鼓棒训练学生手腕的灵活度的方法 我的导师,半音大扬琴的发明者——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郑培东教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套采用爵士鼓鼓棒训练学生手腕的灵活度的方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我也是此法的受益者之一,现将这一方法介绍给更多的习琴者。 选择槌身挺直、手感光滑、弹性良好的爵士鼓鼓棒。其优点是:弹性好,下击后能够立刻回弹;重量适中(一副木制爵士鼓鼓棒重量约85克),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引起手腕肌肉损伤,同时又能起到良好的训练作用。 持棒方式为直腕式,左右手持棒一样。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握在靠近鼓棒尾部三分之一的地方自然并拢,无名指与小拇指向掌心弯曲轻贴在鼓棒上,整个手形呈半握拳状。 选择不带扶手的椅子。扶手会妨碍手臂的运动,坐于椅子的前半部,不要把椅子坐满,否则在演奏时身体无法适时移动,也不利于力量的运筹与释放。两腿平行分开略与肩齐,以保持身体平衡为准。双肩自然下垂,小臂屈肘向前平伸,两肘与身体之间应留有一定的空隙,但也不要把胳臂架起而造成整个手臂的紧张。配备一面哑鼓,把它放置在身体正前方,它与身体的距离应以鼓棒下击时击点处于哑鼓中心为准,哑鼓的高度应调节至低于肘关节下方10至15厘米处为宜。 训练时的要点 整个弹击过程由“起”-“弹”-“回”三个步骤构成。“起”:两手握槌,掌心相对,手腕竖起,鼓棒与地面呈90度角;“弹”:以腕关节为轴心,手腕迅速转动用力下击,在击到哑鼓的瞬间,依靠哑鼓鼓面的弹性以及鼓棒自身的反弹力,顺势向上弹起;“回”:鼓棒弹起后返回到“起”的位置。在整个弹击过程中鼓棒的运动轨迹应是垂直于地面的上下运动,手腕自然转动,利用挥动的惯性而动作。 手腕僵硬、紧张往往是由于手臂下垂的重力积滞在手腕而造成的。另外,前臂或手指的局部紧张也会殃及手腕。因此在采用爵士鼓鼓棒进行训练时,首先肩关节要放松,其次上臂、前臂、手腕、手指也要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任何一个部位出现动作障碍,都会影响手腕的灵活性,造成力的无谓消耗。 怎样提高 扬琴演奏的手腕灵活度  文/肖银芬 音乐知多少答案一、填空1、品; 2、弦乐四重奏由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组成。钢琴四重奏由钢琴和三件弓弦乐器组成。 3、 ; 4、“如歌的”(如歌唱一般,抒情、流畅、圆润并富于表情)

浅析扬琴曲《木兰辞变奏曲》的演奏技巧

浅析扬琴曲《木兰辞变奏曲》的演奏技巧 一、乐曲简介 (一)创作背景 该曲是1962年高龙老师根据民问流传的歌曲《木兰辞》改编而成,1982年由沈阳音乐学院刘寒力老师将乐曲修订并编配乐队参加全国民族乐器观摩大会演出,并将曲名定为《木兰辞》。这首乐曲从旋律、节奏等方面,均体现出了东北扬琴的情感表达特点,东北人们豪放粗狂、性格直爽和意志坚强的精神。整个乐曲音乐强弱对比明显,速度对比度强,力度反差大,是抒发内在情感的一首优秀作品。 (二)结构特征 要理解一首乐曲就如同品味一段历史,从历史时期到事件,由轮廓到细节,白结构至内容,这样才能深刻又透彻的理解其巾的内涵。是一首带有引子、尾声的变奏曲曲式结构作品。 这首作品采用中国民族音乐带标题的多段体与奏鸣曲式相结合,扬琴技术技巧应用比较全面。独奏曲《木兰辞变奏曲》整体分为引子、慢板、过渡华彩、快板、尾声五个部务。同时,结合了我国民问音乐段落的划分习惯,既表现出西方作曲技法的运用,又带有我国民族音乐的结构特点,体现了作曲家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对民族音乐要“结合民族、时代和风格性”的创作观念。 二、引子 演奏是对乐曲的二度创作,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演奏者就能理解不同处理方法所表现的意义。因此,了解乐曲每段所要表现的情感以及音乐本身带有的特点是进行良好演奏的必要条件。下面我们就结合和声方面的知识对作品各部分的演奏技巧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完善对作品的理解赏析。 (一)音色及旋律分析 引子部分的第一乐句,采用散板的形式来描绘出战前擂鼓道锣、

吹打齐鸣、武将站门的辉煌场面。用一种“感叹号”式的句子开头,使乐曲一开始就充满了戏剧气氛。演奏时要注意装饰音的演奏,每个装饰音都要有相当的力度,但重音依然要放在本音上,弹奏起来有点像快的切分音那样。尤其是四度攀升的地方,利用双音颤竹技巧,演奏者要做到双臂、双肩放松,连贯地演奏,要注意手腕的力度控制,并且要注意速度和强弱的控制,速度由慢渐快、力度由弱渐强,力求表现出清新、悠扬的感觉,手臂放松、手腕灵活,来营造一种通透的音响效果。 引子部分的第四乐句,一串风雷滚滚的下行音列使乐句回归剑起始的音,以音的快速进行的形式表现出来。演奏时要在音乐表现上下工夫,突出戏剧性的紧张气氛,追求一种震撼效果,把古代打仗前战场上战鼓擂的场面描绘出来。因此演奏时无论在何种力度、速度的情况下都要保证音的扎实流畅。 (二)节奏及气息处理 节奏方面,引子部分采用散节拍,演奏时不宜刻意按节拍进行,同样要跟随音乐和气息的变化。第一乐句四度攀升的地方要注意速度和力度的控制;第二乐句的演奏在由慢起渐快的基础上,轮音与下行音列的衔接处要自然的“一气呵成”,不要出现明显的气口或断句。演奏时自然接入第二乐句,第二、四乐句如同之前的回声,是其低二度模仿,强弱和节奏只要效仿之前即可。之后依旧同回音般的旋律陈述,表现出回声的效果,最终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入出征前的画面。 (三)强弱及速度处理 引子乐句以“ff”开始,使用慢起渐快的效果,双竹齐奏在演奏时力度不能过强,强弱变化方面要做到优美自然,且不宜用同样的力度进行演奏,要随着音乐的流动和气息的变化将强弱自然流动。轮音的演奏采用突强开始,再巾弱渐强再渐弱的“枣弧形”音响,整体应处在“mp”到“mf”的力度之问,下面的乐句也是由慢渐快的处理方式,类似于水流汇集的过程,伴随着由慢渐快,表现出弱时的颗粒型,强时的流动性。乐句最后音量逐渐减弱收尾。

以扬琴独奏曲《川江韵》谈扬琴演奏方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5461725.html, 以扬琴独奏曲《川江韵》谈扬琴演奏方法 作者:申媛媛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6年第01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艺术事业也在不断地进步,我国的民族器乐也跟随着不断 丰富起来。扬琴自传入我国后就不断的在形制、演奏技巧、曲目积累等方面进行着改革和充实,除此以外在演奏的形式上逐渐打破了原来单一的形式,有了独奏、重奏、伴奏、合奏等。在演奏技法更是不断地在创新。本文就以扬琴独奏曲《川江韵》为例,分析扬琴演奏中的各种方法。 关键词:扬琴川江韵演奏方法 扬琴是在明代由西亚传入中国的一件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入中国后逐渐地与我国的文化生活相融合,成为了我国众多民族器乐中的一员。但是由于它具有外来乐器的血统,因此扬琴也是世界性的乐器。通常可以分为三大体系:欧洲扬琴体系,西亚、南亚扬琴体系以及中国扬琴体系。扬琴自传入中国后在流传和使用过程中,在形制、演奏技巧、曲目积累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演变,形成今天我们看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目前除了在民族乐队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乐器之外,也有了更多的演奏形式:独奏、重奏、伴奏、合奏等。在独奏作品逐渐丰富的基础上,扬琴的演奏技法也在不断的创新。通过对扬琴独奏曲《川江韵》的分析从中探讨一下扬琴演奏方法。 《川江韵》扬琴独奏作品,由何泽森、黄河作曲,乐曲采用了四川地方音调创作,表现了川江两岸的风土人情和人们与大自然抗争的场面。全曲共分了五个部分,第一为引子(自由地);第二部分为慢板段,如歌地;第三部分是急板;第四部分是激烈地;最后一部分是平静、如歌地。 在乐曲的开始,作曲者运用了大量的下行半音阶,来模仿川江流动的水声,表现江水的涌动,十分生动形象。后面的长音好像在模拟船工号子的第一句“呦——吼!呦、呦、呦、呦——吼!”整个力度处理给人以从远传过来的感觉。在弹奏中长音气息要充足,半音阶下行要弹奏清晰连贯并把力度控制恰当。同时在引子的最后运用了泛音技法和勾指滑拨。泛音演奏技法在扬琴演奏中的一种常用技巧,通常用“o”来标记,记在音符的上方,在乐曲中多数应用八度泛音。演奏时,一只手击弦,而另一只手则用中指浮按弦长的二分之一处,发出一种柔和缥缈、恬静朦胧的音响效果。通常多运用在低音区、中音区。而高音区的泛音多为人工泛音或仿泛音,弹奏是浮按在滚珠一侧的位置。在弹奏中要注意找准泛音的最佳触弦点,控制好力量,双手要协调配合。勾指滑拨是用手指末端(不用指甲)按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的顺序勾拨琴弦,注意对音色的控制。 引子之后便进入了作品的慢板段落,这段旋律悠扬而连贯,音质圆润。首先是装饰音的弹奏,不能过于死板,在弹奏中要将旋律流动起来。进入双声部后弹奏需自由一些,同时注重旋

艺术教育总结(第二学期)

好里堡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总结 (2007-2008学年度) 艺术教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过去的一年,经过学校师生共同的努力,艺术教育工作有了新的起色。我校作为北碚区儿童艺术学校,围绕着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从教师到学生,从社会到家长,对艺术教育有了新的认识,学校基本形成了艺术特色教育的氛围。学生艺术水平、观赏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为了在新的一年里使我们艺术特色教育工作走上一个新的台阶,现作总结如下。 一、贯彻新课标精神,切实加强课题研究 . 我校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现代化素质发展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在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形式下,我们坚持“全面+特长”的指导思想,认真学习、贯彻课程改革的精神,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将德、智、体美育有机地统一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全面实施艺术教育,使学生人人接受艺术教育,个个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发挥了艺术教育在育人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克服了小学艺术教育中专业化、和“以绘画、唱歌为中心”的纯艺术教育模式,培养一批具有实小特色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二、完善常规管理,强化过程管理 .

在措施上狠抓艺术教育任务的落实,把我校的艺术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上。本学期,坚持“期初有计划,月月有检查”的原则,要求教师在熟悉教材的情况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由教导处、德育处、教研组长组成的艺术教育领导组及时查阅,反馈信息,使其更具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严格要求教师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有重点、不定期地抽查,加大随堂听课的力度,正常开展每周一课的教研课,夯实艺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领导组将随时了解艺术教师的教学动态,及时分析、综合教学现状,与艺术教师一起交流,鼓励教师及时地记录教学心得,不断探索、改进教学方法,积累教学经验。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督促机制,又提高了艺术教学的质量。 三、艺术教学成效明显,艺术活动多姿多彩 艺术教研组充分发挥了集体备课的优势,共同研究艺术学科.教师之间形成彼此支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的良好风气.本期推出好几节艺术教研课均获得领导、家长、老师们的好评。艺术教师们对学校的活动尽心尽力,每次的活动成功的开展都离不开他们辛勤的付出。艺术教师们抽自己休息时间准备基本功大赛,在活动中赛出风格为我校添光加彩。在全国中小学生科技创新绘画比赛中,何娟老师辅导的一名学生获全国一等奖,我们还组织参加了全国幼儿绘画大赛,我校学生也多人次获“孔子奖”。 走进舞蹈组,孩子们用自己肢体语言表现着对音乐理解的美,对生活感悟的美。舞蹈组编排的《弯弯的月亮》、《小白鸽》多次在区

如何才能使扬琴练习者的轮音技巧得以提高

如何才能使扬琴练习者的轮音技巧得以提高 轮音是扬琴演奏中以点组成线的基本技法,它不仅是扬琴演奏中最基本、最贯穿始终的一种技法,也是扬琴丰富表现力的主体技术。本文主要论述了在学习轮音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错误,并针对这些错误提出了相应的训练方法,使我们的轮音技巧得到进一步提高。 标签:轮音,手腕灵活,击弦点的统一 在实践中发现很多人都感到轮音比较难于掌握,在学习中经常会进入这样那样的误区,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腕、臂紧张,身体僵硬。其二,手腕、手指不能很好地配合。其三,左、右手用力不均衡,左低右高。其四,击弦点不统一。通过多年的摸索及实践,笔者找到了几种针对初学者常犯错误的训练方法。 一、手腕灵活是演奏轮音的基础 手腕是否放松、灵活是演奏轮音的基础。手腕若是紧张、僵硬,轮音的演奏便无从谈起,所以笔者的第一步训练方法,便从解决手腕的紧张入手。具体方法是:自己动手做几个大号的沙包,用铁鼓槌在沙包上进行双手上下交替往返练习。由于铁槌的重量,练习者很容易地就可体会到手腕的上下转动。开始训练时,每次为五分钟,节奏多以四分音符为一拍的常用节奏,然后逐渐增加为十五分钟至二三十分钟;为了使练习不至于枯燥乏味,在节奏上可以加进附点、切分、三连音等节奏型。通过种种训练后,练习者的手腕变得灵活、持久,回到琴上练习时,觉得轻松自如。而且由于采用的是铁槌作为训练工具,在腕的带动下,小臂的运动得到加强,从而增强臂力,为以后演奏表现恢宏、气势磅礴、热烈奔放的轮音段落埋下伏笔,打下基础。 二、手指灵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輪音演奏中,手指、手腕是否能灵活、协调地配合对增加轮音的密度,特别是在表现细腻、委婉、歌唱性较强的轮音段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手腕灵活度得到保证后,开始着手进行指力的训练。具体方法是:以大木槌作为训练工具。首先,以大指、食指为支点握在木槌尾端约8—9公分处,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关节内侧托住木柄,掌心收拢。开始练习时,手腕、大指、食指均不动,以中指、无名指、小指的运动为主,托动木槌一拍一下地敲击桌面,然后逐步提高速度、变化节奏型。其次,在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灵活度得到加强后,再配合手腕进行练习,具体方法是由慢至快,跟上面相似,若是中途出现手腕或手指紧张的现象,那么就从慢练起再找放松的感觉,直到手腕、手指能够和协地配合。最后再回到琴上练习,就会发现轮音的密度得到加强了,着力点和音位都能较准确地击出,而且声音有弹性、饱满、圆润,这时候就可进行小型乐曲进行练习,在此过程中也同时进行乐感方面的培养,尽量做到声情并茂,较好地表现歌曲的内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