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概念

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概念
旅游资源的地理背景与概念

中国海洋文明地理格局的发展演变

中国海洋文明地理格局的发展演变 高乐华 重视海洋文明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海洋文明自身的历史发展逻辑出发,审视中国海洋文明的嬗变轨迹显得尤其重要,通过梳理其地理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也能为当代中国海洋文明的复兴提供思考和借鉴。根据杨国桢先生关于中华海洋文明历史阶段的划分,可以将中国海洋文明划分为远古兴起、封建繁荣、殖民顿挫、当代复兴四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出地理空间结构的变化。 1.远古时期中国海洋文明的地理格局 早期的中国海洋文明,是以北方东夷族和南方百越族建立起来的各“海洋王国”为根基发展起来的,此时的海洋文明地理空间格局是典型的双核式带状结构,如图1所示。东夷人和百越人皆善航海,主要依靠海洋生物资源来生存,遗留下来的众多旧石器以及新石器时代的贝丘遗址和沙丘遗址,是中国海洋文明最初的印记。秦汉之前,北方相继出现的齐国、燕国、莒国、莱国,南方的吴国、越国,乃至汉朝时的东瓯国、闽越国、东越国、南越国皆属于此时期的海洋王国,初步创造了以“舟楫、纹身、珠贝、商贸、海战”为表征的中国海洋文明。东夷和百越是中国在远古时代率先向亚太地区传播海洋文明的族群,他们通过漂流、航海、迁徙等方式将雏形中的中国海洋文明先后输送至环渤海、环东海和南海以及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由此奠定了“东亚文化圈”和“南岛语族文化圈”基本地理格局,也为中国海洋文明的演进提供了基础架构。 2.封建时期中国海洋文明的地理格局 春秋战国时期,东夷人和百越人曾北上、南下、西进与内陆社会力量角逐,尽管秦汉的建立实现了对中华地区文明的统一,海洋文明开始受到更多内陆农耕文明的渗透,但封建时期中国海洋文明的地理格局在原双核式带状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不断延展和更新。中国海洋文明的封建时期自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公元前111年)开始至郑和下西洋(公元1433年)结束,属于海洋文明发展的繁荣时期。一方面,汉唐朝廷和民间以陆地为本位共同推进的海洋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对海洋文明的自然演进产生了一定异化和负面作用,但另一方面当时相对宽容的宏观环境也促使海洋文明得以进一步传承、积累与发展。随着航海能力的提升,中国沿海地区渐渐组建出通往越南、朝鲜、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等更广阔地区的海洋贸易及文明交流空间网络体系。特别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江苏南唐国、浙江吴越国、福建闽国、广东南汉国以海洋贸易立国,开辟了更多航海路线,以至宋代以后,中国海洋文明中心不断南移东倾,形成了杭州(临安)、泉州等新的海洋文明节点,如图2所示。明代“郑和下西洋”更是将中国海洋贸易及文明交流空间网络推向极致,扩展到东亚、西亚以至非洲东海岸,如图3所示。总之,在1544年的时间里,中国海洋文明地理格局由最初的双核式带状结构经由向东南西北的蔓延,发展至以南北两大沿海区域为主的块状空间结构,继而又拓展为纵横交错覆盖半个地球的多核式网络空间结构,且不同于西方海洋国家的侵略和占领,极尽地展现出中国海洋文明包容、互惠、和谐、平等的风范。

试述地理环境与旅游的关系

试述地理环境与旅游的关系 ----以新加坡为例姓名:郭海燕学号:20120841 班级:12投资一班学院:金融学院【摘要】旅游产业,是凭借旅游资源和设施,专门或者主要从事招徕、接待游客、为其提供交通、游览、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六个环节的综合性行业。新加坡现已成为国际游客到达的主要目的地。伴随旅游的兴盛,必然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新加坡,旅游,人文地理,环境 经过一学期《世界旅游地理》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从东亚至西欧各个国家的旅游文化,受益匪浅。其中对新加坡印象深刻,情有独钟。以下就以新加坡为例,浅析以下新加坡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旅游资源 新加坡主要的旅游点和旅游区有新加坡市、龟屿、圣淘沙岛等。新加坡市,位于新加坡岛南部,面积约98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该市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也是仅次于荷兰鹿特丹的世界第二大港和世界第四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是马来语,意思是“狮城”。该城是现代化的城市,高楼林立,并有整齐宽阔的林荫大道,花坛草坪特多,环境十分卫生,因而有“美丽的花园城”和“卫生模范城”的美誉。市内有天福宫、星和园、裕华园、苏丹伊斯兰教堂、龙山寺、国家博物馆、范克利夫水族馆等旅游点。最值得一游的是新加坡动物园和植物园。新加坡动物园位于实里达蓄水池附近,该园的特点是动物可以在较大空间里自由活动。园内有狮、虎、黑豹、大象、长颈鹿等130多种动物。新加坡植物园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历史悠久。园内有热带植物2~3万种,包括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代兰以及其他许多品种的兰花。该园拥有植物种数仅次于印度尼西亚的茂物植物园。园内藏有植物标本约50万种。 龟屿,位于新加坡市西南7公里处,由于从侧面看象是一只大海龟,因而得名。在“巨龟”的头部,有一座大伯公庙。关于此庙,传说有巨龟救人的生动故事。此庙附近还有一座马来达图公庙,据传是死于一个多世纪前的赛义德·阿卜杜拉赫曼的坟墓。他被马来人崇敬为神明。 圣淘沙岛,新加坡南部的一个岛屿,是新加坡的主要游览区之一。旧名“绝后岛”。岛上有许多旅游点。建于1880年的西洛索堡保存有公元5世纪的古炮。海边有珊瑚馆,馆内水池中有种类繁多的珊瑚、海星、海绵等海生动物。圣淘沙艺术中心藏有中国画、西洋画及书法、雕塑等艺术品。岛上还有人工湖、旱冰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供游人开展各种运动和活动。 当然法国还有很多著名的景点就不一一介绍,这些地理环境为旅游带来了契

2.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

复习资料二 四、名词解释 1.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帧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 2.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帧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3.地缘:此地线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4。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五、简答题 中国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是什么? 答:其特点是自西向东构成了三个落差显著的阶梯。第一阶梯是西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国大江大河的发源地。第二阶梯从青藏高原往东往北,海拔都在2000米至1000米以下,这里分布着云贵高原、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及四川盆地、汾河谷地等。第三阶梯则是北起大兴安岭、中经太行山,南至巫山一线以东及云贵高原东缘以东的中国东部地区,其平均海拔低于500米,滨海地带更低于海拔50米。整个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就像一把巨大无比的躺椅,西北背靠欧亚大陆,东南面向太平洋。 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分为几个时期? 答:中国五千年气候的变化大势是由暖变冷,大致分为四个大的时期:①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下限正好在商朝末年。②寒暖交错期。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下限到明朝初期。 ②方志时期,又叫寒冷时期。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下限到清朝末年。④仪器观测期。从公元1900年到现在。 中国地理的整体牲是什么? 答: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有两点:一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在一起。二是地理通道四通八达,形成了便利的交通。 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无直接关系,为什么? 答:中国气候的变化与灾荒疾病有直接关系。因为自中国的气候转人寒暖交错期后,灾荒疾病随之增多。据统计,从西汉开始到1936年共2142年的时间里,灾害总数高达5150次,平均每4个月就有一次。由气候变化带来的灾荒疾病主要是旱、涝、蝗、风、雹、瘟疫等。 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为什么始于元明清时期? 答:因为元明清时期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已经不是像宋金时期那样,南方的经济高潮与北方剧烈的民族融合同时并举,而是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悯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但处在北方的王朝政治中心,它的立国精神都是陈旧的重小农经济的,因此它从来不懂得在国家策略上保护南方经济的发展势头,从而使南北对峙,变成了政治与经济的对立和矛盾。所以说,中国文化发展的迟滞是从元明清时期真正开始的。 6.简述中国古代九州的地理划分? 答:《尚书禹贡》以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荆山(今湖北南漳县)以南、衡山(在湖南)以北为荆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西河(陕西、山西之间的黄河)以西、墨水(具体所指不清楚,大致为陕、甘、青交界地带的河流)以东为雍州;西河以东;东河(流经河北平原的黄河)以西为冀州。 7.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是哪些区域文化经过汇集融合,最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基干的?

《中国旅游地理》作业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课程代码: 1191 学年学季: 20182 单项选择题 1、()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世。 . . . . 20 世纪 80 年代20 世纪 70 年代20 世纪 60 年代20 世纪 50 年代 2、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 . . . 都江堰 灵渠 京杭大运河坎儿井 3、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 . .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 交通便利 . 百姓生活的要求 4、滇池、抚仙湖属于哪种湖泊。()

. 河迹湖

. . . 构造湖堰塞湖海迹湖 5、湖南武陵源属于下列哪种地质地貌?() . . . . 花岗岩地貌景观丹霞地貌景观流纹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 6、除了黄果树瀑布、壶口瀑布之外,还属于我国三大瀑布的有哪个?() . . . 吊水楼瀑布大龙湫瀑布海螺沟瀑布 . 从化温泉 7、滑竿、轿子、溜索、羊皮筏、牛皮船、桦皮船、乌篷船等属于下列哪种旅游交通? . . . . 民俗型特种交通工具原始型特种交通工具仿古型特种交通工具现代型特种交通工具 8、导致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当大的部分倒流了回去是旅游发展的哪个时期()

. 旅游业发展期

. . . 旅游业成熟期 旅游业萌动期 旅游业发展的衰落期 9、自然灾害及人为因素引发的生态灾难,如气象、地质等灾害带来的旅游危机属于下列哪个危机?() . . . . 自然生态危机 社会危机 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政治危机 10、工业旅游最早出现在下列哪个地区()? . . . 德国鲁尔矿区及法国雪铁龙汽车制造公司澳大利亚造币厂 美国废弃的金矿 . 日本汽车制造厂 11、湖南武陵源是哪类地质地貌的典型区域()。 . . . . 丹霞地貌景观花岗岩地貌景观熔岩地貌景观湿地地貌景观 判断题

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旅游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李雪财务1141 10号 我国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当中的自然风光资源都是以自然地理景观为基础的。其中种类很多。 自然风光资源就使指那些具有美感和欣赏价值,和欣赏价值,能够吸引人们参观游览的自然风光。我国辽阔的疆域,巨大的家纬度差异和背倚亚欧大陆,面向太平洋的地理位置,呈网格状分布的地貌格局,以及地形的高差,形成自然地理地域分异中的水平地带交错,加深了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形成我国类型多样、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资源的地理基础。自然风光资源以名山奇峰、秀水胜景、天象气候、珍禽异兽、观赏植物为旅游业发展增光添彩。 山岳风光。我国多山,山岳风光是以其形体给旅游者以雄伟、高大、庄重、深邃、奥秘、秀丽、奇绝等丰富的美感。一般说,这里植被茂密,空气清新,气候变化多端,可以进行消夏避暑、观光旅游、登山健身、科学考察等多种活动。根据美学形象和观赏效果,结合成因,山岳风光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花岗岩山岳风光,花岗岩坚硬耐蚀,三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现象我国是世界上风景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旅游资源当中的自然风光资源都是以自然地理景观为基础的。其中种类很多。 自然风光资源就使指那些具有美感十分普遍,常常形成许多别具风格的奇山怪石景象,例如海南崖县“南天一柱”,黄山“莲花峰”、“仙人指路”、九华山“观音峰”等。我国自北向南均有分布,著名的有黄山、千山、普陀山、天台山、莫干山、三清山等。 ①喀斯特山水风光。喀斯特地貌天然造型极为丰富,常见的有:峰林、孤峰、石林、天生桥、地下河、溶洞等。我国有石灰岩面积13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4%,以喀斯特山水著称的云南、贵州、广西分布面积最广,发育最典型。这里有桂林山水、漓江风光、云南的路南石林、四川型纹的石海洞乡、广东肇庆七星岩等。同时南方喀斯特区几乎无山不洞,例如广西阳朔月亮山、贵州安顺的龙宫洞、柳州的万华洞等,北方如北京十渡、北岳恒山等。我国还有一种特殊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华,串状起伏,形如梯田,凹处积水滋生出各种藻类,呈现出斑斓多彩的色调,景象异常壮丽,以四川松潘境内的黄龙寺附近最为典型。 ②丹霞山风光。红色砂岩造型以广东仁化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故称“丹霞地形”红色砂岩胶结、固结程度较差,岩石硬度较小,易风化侵蚀,也便于人工斧凿或雕刻,例如四川乐山大佛、广元摩崖石刻等。我国红色砂岩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风景区除丹霞山外,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江西贵溪的龙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乐山等。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四周的山岳也是丹霞风光。 ③火山地貌风光。火山是一种地质活动的产物,火山地貌景观中火山锥、火口湖、

试述地理环境与旅游的关系——以日本为例

安徽财经大学世界旅游地理期末作业 试述地理环境与旅游的关系 ----以日本为例 姓名:张旭 班级:经济二班 学号:20122957 学院:经济学院

试述地理环境与旅游的关系 ----以日本为例 姓名:张旭学号:20122957 班级:12级经济二班学院:经济学院 【摘要】本文在探究日本地理环境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日本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和不足,介绍了日本如何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发展旅游业。从整体上说,日本的旅游在2011年的核危机之后受到重创,如何重振七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将从其地理优势逐步探讨。 【关键词】日本,旅游,地理环境,生态旅游 (一)日本地理环境概况 日本位于亚欧大陆东端,是一个四面临海的岛国,自东北向西南呈弧状延伸。东部和南部为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临日本海、东海,北接鄂霍次克海,隔海分别和朝鲜、中国、俄罗斯、菲律宾等国相望。日本列岛由本州、北海道、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3900多个小岛组成,四个大岛的合计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96%。日本地域狭长,四面临海,全国海岸线总长度约达3.4万公里,东部濒临太平洋一侧有许多天然港湾,很利于建设大型港口。日本是个多山之国,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5%,其中一般山地和丘陵占65%,火山地和火山麓占10%。北湾山系的南湾山系纵横贯穿四个大岛,相汇于本州中部主要山脉有奥羽山脉、木曾山脉、赤石山脉、越后山脉、飞弹山脉、日高山脉、四国山地、九州山地等。富士山为全国第一高峰,是日本民族的象征,也是日本旅游业最丰富的资源,该山海拔3776米,山体呈圆锥体形,山顶终年积雪,四周有富士八峰。海陆位置:日本处在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四周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东临太平洋,西北隔着日本海同俄罗斯、朝鲜和韩国相望。西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 纬度位置:日本大致处在23°N~46°N之间,国土南北狭长,大部分处在北温带。 地理特点: 1、根据1998年的最新测量,包括北方四岛(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群岛)在内,日本国土总面积377,855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俄罗斯的1/45,中国和美国的1/25。日本的国土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4个大岛和6,848个小岛组成,东西宽300公里,南北长3,500公里。日本的国土习惯上自北向南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等8个地区,不是行政上的划分。 2、日本境内多山,山地成脊状分布于日本的中央,将日本的国土分割为太平洋一侧和日本海一侧。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活动频繁,给当地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但是在火山分布地区,景色优美,温泉资源丰富,成为著名的观光疗养地。 3、日本的河流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向东西两侧流入太平洋和日本海。由于日本东西狭窄,加之山势陡峭,河流多短而急促。在梅雨和台风季节,水量增大,容易形成洪水。为此,日本修筑了大量的堤防和水库,用于防洪。河水广泛用于生活用水、农业和工业用水、水力发电。日本的平原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下游近海

沉积古地理西山实习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沉积学及古地理学实习报 告 2011届地质学(基地班)专业 题目:北京西山实习报告 班号:10011110 学号:1002112103 学生:何晓宇 评阅教师:周洪瑞 2014年4月

1 前言 1.1 地质地理概况 北京西山是北京西部山地的总称,属太行山脉。北以南口附近的关沟为界,南抵房山区拒马河谷,西至市界,东临北京小平原。面积约3000多平方公里,约占全市面积的17%。走向北东,长约90公里,宽约60公里。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逐级下降,依次有东灵山—黄草梁笔架山;百花山----髫髻山----妙峰山;九龙山- ---香峪大梁;大洼尖----猫耳山等4列山脉,永定河横切山体,为泥石流多发区。植被多为次生落叶阔叶林及灌丛,局部地区有人工针叶林,1900米以上出现山地草甸。百花山、东灵山、龙门涧等地已划为北京市自然保护区。 1.2 实习目的 此次实习为沉积古地理学的一次课间实习,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观察背景西山中新元古代——寒武纪末的地层,总结该地区的地质发发展史,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沉积古地理学的知识。 2 观察点描述 实习区地层发育较全,以沉积地层为主,主要发育有新元古界、早古生界、晚古生界及中生界。本次实习主要观察了新元古界青白口系、下古生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及上古生界二叠系。 2.1点1 地点:军庄南1km铁道旁 位置:N 39o59'10.39" E 116o05'25.84"h 127±4m 描述:点1主要出露二叠系红庙岭组的地层,以砂岩为主。 共分为11个旋回: ①底部为红褐色薄层砂岩,顶部为灰黑色粉砂质页岩。 ②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具有大型及小型波状起伏;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 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③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发育大型板状交错层理,说明当时水动力较强;底部为灰黄色中 厚层含砾石英砂岩,顶部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④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顶部 为灰黄色薄层粉砂质泥岩。 ⑤底部具有冲刷面构造;底部为灰黄色中厚层中粗粒含砾石英砂岩,向上粒度变细,有一 条辉绿玢岩岩脉沿薄弱面插入,风化面为黑灰色,新鲜面为淡绿色,可见长石斑晶,顶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整版

旅游地理学课后习题完 整版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第一章绪论 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是指人们扣除工作时间、睡眠时间、其他基本需求满足之外剩余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是指在闲暇时间所从事的游憩活动的一部分。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一个显着特点是要离开居住地或工作的地方,短暂前往一个目的地从事各种娱乐活动,同时,旅游目的地要提供各种设施以满足需要。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3、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研究内容有哪些? 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通道;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社区旅游;新兴旅游;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4、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1)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2)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科。 (3)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极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简史 20世纪30年代初,麦克默里发表了《游憩活动与土地利用的关系》一文,被公认为旅游地理学的开世之作。 1、试述旅游地理学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 国外学科发展史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5 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内容。 能力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学习,培养学生判断、推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文明习惯,公德意识及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教学重点 如何促进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难点 1.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2.“市场距离与最优吸引半径”“环境承载量”的概念、内含。 ●教学方法 案例法、讨论比较法 ●教学手段 电化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旅游景观欣赏的一些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到旅游地进行赏景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要求,才能达到不虚此行? [导入新课] 通过前面几节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的作用、旅游资源的特性和旅游资源的价值,掌握了对景区旅游景观的一些欣赏方法和要求,那么,如何使旅游资源得到长期开发,实现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 [讲授新课] 板书:4.5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提问:我们在高一地理课上学过了环境问题的有关知识,请大家回忆一下,环境问题包含哪两方面的内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过渡: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又包括哪些内容呢? 板书:一、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 点击课件:(展示图片)旅游交通工具或景区饭店烟囱排放废气;旅客随便丢弃废物。 提问:这两幅图片反映出旅游活动会产生什么问题? 生答:会产生环境污染。 板书:1.环境污染 讨论:旅游活动除了上述两种原因造成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外,还有哪些因素会造成环境污染?分别产生哪些污染? 教师归纳小结: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也产生各类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环境污染。如:旅游交通工具和旅馆、饭店排放的废气会污染大气;各种旅游设施排放的污水,会造成水污染;游客乱抛垃圾,会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若景区环境受到污染,将严重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这不仅会危害当地居民,也危害旅游者自身。 板书:2.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 点击课件:(展示资料) 材料1 1955年以前,黄山森林覆盖率为75%,现为不到56%。黄山北海景区原号称“万松林”,而今成为“百松林”,年均砍伐木材500 m3,1979年砍伐1200 m3,这些林木被伐,均因旅游建筑用地、用材所致。北京香山饭店在香山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_岩相古地理...

第35卷 第6期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5No.6  2008年12月 JOURNAL OF CHEN G DU UNIV ERSITY OF TECHNOLO GY (Science &Technology Edition ) Dec.2008  [文章编号]167129727(2008)0620630209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高分辨率层序2岩相古地理特征 [收稿日期]2008207220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攻关项目(06201A 202201) [作者简介]柯光明(1979-),男,博士,研究方向:层序地层学与储层沉积学,E 2mail :kegm1979@https://www.360docs.net/doc/b54673129.html, 。 柯光明1,2 郑荣才2 高红灿2 戴朝成2 翟文亮2 (1.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成都610081; 2.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59)) [摘要]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布、构造背景、盆地发育和沉积演化的重要 途径和手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岩相古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则有效地提高了岩相古地理图的精度。按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将四川盆地晚三叠世须家河组划分为2个超长期、4个长期、14个中期及数十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层序。在此基础上,分别以长期的上升和下降半旋回为单元,分析了须家河组不同时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认为:(1)四川盆地须家河期沉积主要由从周边山系向盆内和从川中隆起向盆地中心逐渐推进的,以发育(冲积扇)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浅湖沉积为主的沉积体系组成,致使四川盆地浅湖区域为向南西倾斜的“∩”形,浅湖内零星发育有小型浅湖砂坝沉积;(2)沉积相带的展布格局严格受构造控制,以盆地边缘最为特征;(3)晚三叠世须家河期,以龙门山构造带逆冲推覆活动为主,米仓山-大巴山活动相对较弱。 [关键词]长期旋回;层序;岩相古地理;须家河组;四川盆地[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识码]A 岩相古地理研究是重建地质历史中海陆分 布、构造背景、盆地发育和沉积演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宗旨是通过重塑盆地在大区域或全球古地理中的具体位置、恢复盆地沉积和构造演化及其与成烃成藏过程的关系,从而达到评价油气资源、了解油气分布规律和预测油气远景之目的[1]~[5]。为了能够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就需要编制精度更高的岩相古地理图,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其中的应用则为编制高精度的岩相古地理图提供了可能。本文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6]~[21],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思想[22]~[24],选择四川盆地须家河组长期基准面旋回的上升和下降相域分别为编图单元进行岩相古地理研究,这种新的编图方法减少了由传统编图方法(如压缩编图、优势相编图和岩性比例编图等)所造成的模糊失真现象,有效提高 了岩相古地理图的等时性、成因连续性和实用性以及有利区块或有利相带预测与天然气富集成藏条件的评价水平。 1 地质概况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地层非常发育,有丰富的煤和油气资源。从目前所了解的地层发育情况,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可明显地划分为两种构造背景下的沉积类型(图12A ):(1)前陆盆地前渊强烈坳陷沉降充填型,须家河组沉积厚度大,一般在2.0~3.2km 内变化(局部厚度>3.2km ),主要为厚层块状砂岩、中至厚层状粉砂岩与薄层状泥岩的互层组合,局部夹有巨厚的块状砾岩层。一般被划分为须二-须六段,但大部分地区缺失须六段(图12B )。分布于龙门山推覆体东侧的广元、江油、绵阳、德阳、什邡、彭州、崇州、大邑、芦山

(完整版)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高中地理选修③(旅游地理)知识点归纳与总结 一、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的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也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统称为旅游资源。 2、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自然旅游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象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建筑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 3、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2)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 (3)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 (4)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4、列举实例,比较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多样性、地域性、观赏性与吸引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可创造性

1.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 (1)评价旅游资源的质量:主要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①美学价值——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最根本原因 ②科学价值 ③历史文化价值——主要指人文景观而言 ④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旅游业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产业之一。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 (3)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2.地理位置与交通 3.客源市场: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客源市场的重要因素。因为旅游地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4.旅游地的接待能力 5.旅游地的环境容量 四、旅游景观欣赏 (一)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1.选择观赏位置 ①距离 常见景观欣赏位置把握

八年级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单元概述 本单元分为三节: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中国的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第二节:气候多样季风显著-----主要介绍中国的气候,教材在编排上也注意突出中国的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可以通过其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的特点反映出来,要了解气候特征首先应了解气温和降水,而且掌握这些知识,有利于理解各区域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上的差异. 第三节:河流和湖泊---呈现了以下结构特点:外部结构特点为纵向递进关系- --源流概况、影响因素、水文特征及水利水害;内部结构特点为横向平行关系。 本单元的特点有: 1.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2.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3.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学到了知识,能力也得以提高,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培养了学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 课标要求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3.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

过程与方法: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地理观念; 2.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形成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3.通过对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本单元内容与教学思路分析 本章教材在知识结构上联系紧密,逻辑严谨,知识的学习,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都以递进的形式呈现,在不增加难度的前提下,将所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本单元第一节教学内容和图像中出现了大量的地形名称,这些名称不是都要求学生背下来。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从各种地理图像中总结出这些特征,以及引导学生讨论这些特征对其他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适应、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 3、关于本单元第三节教学内容的几点考虑:(1)以黄河的治理和长江的开发为例,运用相关资料探究河流治理与开发的方向和方案,以培养综合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树立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观念。(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河湖知识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概括归纳黄河与长江水文基本特征的地理思维能力。(3)以图像系统为依托,了解和掌握有关河湖的基础知识,为迁移应用这些知识,形成能力和价值观念打下扎实的基础。(4)从知识方面分析,既照顾了中国河湖概况的面,又突出了黄河治理和长江开发的点,做到了点面结合。(5)注重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自然地理要素与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

中国旅游地理第一、二次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1、简述线状旅游者空间行为的特征。 答:线状旅游空间行为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属于大尺度的空间行为。2、到级别较高的旅游地旅游。3、只游玩高等级旅游地的高级旅游点。4、力图全程不走回头路。5、旅程终点尽量选择在"购物天堂”等地方 2、简述中国园林的主要分布地区 答:主要分布地区:都城及其附近——发达城市——山水城市 3、简述城市旅游资源的优势 答:1、自然条件比较理想,优越的区位、充足的水源、优美的环境、宜人的气候、丰饶的物产。2、城市基础设施较完善,旅游接待设施较齐全,生产物资和旅游商品供应较充足,旅游机构集中,因而会成为旅游集散地。3、城市人口较多,经济发达,也使其成为旅游客源地。 4、简述简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 答: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定义:所谓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是对旅游者的产生具有恒定持续影响的地理环境。类型:一般来说,对旅游者产生具有密切关系的因素有:自然地理背景因素、文化地理背景因素、经济地理背景因素、环境质量因素。共性影响:地理背景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可概括为激发旅游,即激发旅游动机的形成与旅**为的实现。影响产生的原因: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与人类各自居住环境的局限性和单调性,构成了人类生活环境与地表环境间微小与宏大,单调与丰富的尖锐矛盾。正是这对矛盾激发着人类最本能的内在心理——好奇心。 第二次作业 1、简述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答:一是自然旅游资源的分布。与各地自然条件相关,各地的自然条件与地球的形成、地壳的变化、大气环流等有直接的关系。二是人文旅游资源与人类历史有关。(1)文物古迹分布在人类文明发展较早的地区、人类活动较频繁的地区。(2)现代城市、游乐项目多分布在现代经济较发达的地区。 2、简述宫廷礼制建筑的旅游价值。 答:(1)宫廷礼制建筑如皇城、宫城、庙坛,在改朝换代后,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2)宫廷礼制建筑常常同最高统治者的命运息息相关,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策源地,因而成为了"历史载体”。 (3)宫廷礼制建筑是其所属时代的建筑精华。 (4)有极其丰富的收藏品,也为极有价值的历史古迹。 (5)其所在地是当时经济、文化中心,故现在也是旅游中心,具有区位优势。

旅游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前言 旅游与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意义上来讲,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这里指的环境自然是自然环境。从旅游角度上,一方面任何旅游活动都离不开良好的环境,都是人类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没有良好的环境就没有旅游活动;另一方面,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但若教育、管理之后,也会带来一些对环境的消极影响。 旅游业是资源一环境依托型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对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潜在的威胁,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无良好的旅游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该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关系 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指对于具体的旅游客体——旅游区,影响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的旅游行为的各种外部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生态环境、旅游气氛环境和旅游资源等。这里仅指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自然生态及相应的旅游气氛。与之相联系,旅游环境问题也就指由于外界作用使上述因素受到影响和破坏,使游客旅游活动的满足程度受到影响。 旅游区的旅游资源是游客观赏的对象。对于游客而言,旅游资源本身蕴含的各种美学特征及其历史、文化、科学价值是旅游行为的直接激发者,资源的破坏将直接影响旅游者的满足程度。

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旅游区地貌、空气、水和动植物等生态因子的总称,这些生态的有机结合形成了旅游区环境的优美与愉悦。从人类审美的心理需求来看,自然景观美是基础,在一个空气污浊、水体污染、四周嘈杂的环境中,游客是无法去领略、欣赏、体会具体游览对象的各种美学特征的。特别是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步增加,城市居民进行旅游、回归自然,借自然环境的洁净达到锻炼和疗养身心的愿望正日益高涨。由此看来,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从某种意议上来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旅游气氛环境指旅游区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历史、民族风情及与之相适应的外部氛围。旅游环境美是形象与意境的双重美,而每一具体的游览对象,其对游客旅游行为的激发,很大程度上是它反映出的特殊的历史、地方、民族特点或一种异国、异地的特殊情调。 所以,旅游区环境状况的好坏对旅游者旅游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游客旅游的满足程度与旅游区环境条件息息相关,直接影响旅游业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到保护旅游区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二、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 在旅游活动开展的早期,旅游还是比较奢侈的消费,那时旅游人数少、规模小。强度低,对旅游地造成的破坏非常有限,大自然自身的循环净化能力可将其消化,旅游活动对景区环境的影响往往在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所以旅游业曾有过“无烟工业”的美誉。长期以来,人们也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更注重它的经济效益,相对忽略了旅游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现代旅游业是一个涉及众多要素的广泛的综合产业,由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及相关产业构成,还涉及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其对环境的影响,学术界已

旅游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旅游地理学复习题及答案 1.试分析闲暇,游憩和旅游之间的关系 闲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务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即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者消磨的时间。 游憩: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旅游: 2.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以及基本内容有哪些? 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休憩疗养,康乐消遣同地理环境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 研究内容:旅游产生的环境及其地理背景;旅游者行为规律;旅游流(旅游需求)预测;旅游交通;旅游资源评价;旅游地演化规律和重要旅游地研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区划;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旅游规划。 3.试分析旅游地理学与地理学科以及旅游学科之间的关系 旅游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部分,它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但与自然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都关系密切。 旅游地理学也可以认为是介于地理学和旅游学科之间的边缘学

科。 旅游活动涉及的内容及其广泛,旅游地理研究,要涉及到很多其他学科的知识,比如园林学,建筑学,经济学,环境学,交通运输学,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古典文学,美学,心理学,旅游地理研究者要学习,掌握这些学科与旅游相关的基本知识。(P7模型1.3) 4.从学科的性质谈谈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国外: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要注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在研究内容上,要从目前对资源,旅游开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为主,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在研究方法上,要坚持理论研究与实用研究相结合的宗旨;在研究方式上,应该提倡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主动吸收相邻学科

高中地理-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最新

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教师用书独具) ●课标要求 1.简述旅游资源的内涵,运用资料说明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比较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3.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举例说出其

重要价值。 ●课标解读 1.结合景观图片分析判断旅游资源的特点和类型。 2.在中国地图上指出目前“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称,并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 (教师用书独具) ●新课导入建议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城东望夫石村,有一座孟姜女庙,庙门前书写一副千古奇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无独有偶,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有一江心寺。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两联相似,寓意令人深思,而对联的断句则更妙趣无穷,反反复复,重重叠叠,耐人寻味。在此旅游,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有山或水,有寺或庙,有人或事,浮想联翩,感慨

万分。导入新课——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教学流程设计 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

1.概念: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是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被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2.本质特征: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 3.分类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是绝对对立的吗?为什么? 【提示】很多旅游资源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结合,并非绝对对立。在自然旅游资源中,为了便于旅游者观赏,要修建交通、住宿、观赏等相关设施,前人也会留下文化艺术景观,如碑刻等。人文旅游资源一般也与所处的自然环境相协调,依托于一定的自然环境,如园林、宗教等均与一定的自然环境相结合。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答案版)

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滚动训练 一、综合题 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威特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濒临波斯湾,城市化水平高达98.3%;人口396.5万(2013年),其中科威特籍人口只占总人数的38%,外籍人口中以印度人最多,其次是埃及。该国气候条件不利于农业生产,几乎全部农产品都需进口。近年来,该国重视发展多种经济,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下图示意科威特位置和范围。 (1)简述科威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吉首市为湘西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中心,具有肩挑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枝柳铁路纵贯南北,209、319国道相互交汇。年降水量1,440.5毫米,日照1,382.5小时,无霜期285.8天。土壤以紫色土为主。吉首山川绮丽,风情独特。南联凤凰城,北接张家界,为湖南西部旅游黄金 线的中心,已成为西南地区新兴的旅游热点。已探明有很高开发价值的磷、石灰石等矿藏50余种。 材料三 苗族服饰及其着装习惯深受所生活区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影响。上图为我国苗族聚居区之一。该区域苗族男子日常多穿着对襟短衣和裤筒较宽大的长裤,外出时打“绑腿”。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阅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大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图为我国“一带”建设局部区域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 (1)描述该区域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形、气候、河流、植被)。 4.纺锤树为原产于南美热带地区的落叶乔木,高约30米,树干粗大,但木质却非常疏松(表硬里软),根系较发达。该树种耐旱忌涝,喜热、喜光、忌寒。现我国福建与广东都有栽植,下图所示纺锤树由珠海农科所从国外引进。下面为哥伦比亚示意图与纺锤树景观图。 (3)据材料说明纺锤树适应哥伦比亚自然环境的形态及生理特征。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作业标准答案

18春西南大学[1191]《中国旅游地理》 作业标准答案 单项选择题1、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都是因为因素而遭受的破坏。 1. 现实需求与保护的矛盾 2. 旅游发展所造成的破坏 3. 自然因素影响 4. 战争和政策失误的影响2、下列哪些因素不属于气象气候对旅游资源的影响的是 1. 决定各地旅游活动项目的开发方向; 2. 决定各地旅游淡旺季交替变化的周期规律; 3. 决定旅游客流的流动方向及强度。 4. 决定旅游地的地质地貌和骨架。3、下列哪个功能不属于泉涌旅游资源的是。 1. 医药功能 2. 审美功能 3. 品茗酿造 4. 建筑功能4、秦阿房宫、唐长安、宋汴梁、清圆明园等资源遭受的破坏是下列哪种因素造成的。年代以来,中国的现代人造景观相继问

世。) 1. 2. 3. 4. 20世纪80年代20世纪70年代20世纪60年代20世纪50年代6、下列哪个水利工程是李冰父子主持建筑的呢? 1. 2. 3. 4. 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坎儿井7、下列属于人造景观等主要集中地是。 1. 2. 3. 4. 黄河流域川鄂地区长江下游近代商业城市8、下列哪个因素不是早期人类选择自己的政治中心的原因? 1. 2. 3. 4. 自然条件优越区位良好交通便利百姓生活的要求9、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锋山以西是我国的第阶梯。 1. 2. 第二阶梯第一阶梯 3. 4. 第三阶梯第四阶梯10、旅游商为推销旅游线路所做的大量广告宣传,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旅游业的报道,旅游报刊和 1. 2. 3. 4. 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间接的旅游信息传播网络传播全球定位系统11、滑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