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中考语文 成语及惯用语阅读训练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成语及惯用语

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毕业晚会上,李老师将黄梅戏《女驸马》名段唱得字正腔圆,令我们刮目相看。

B. 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人心中还是根深蒂固的,要改变这个现状还需更多时日。

C. 在热播剧《都挺好》中,苏大强成为最亮眼的角色之一,他遇事总爱推脱,是个坦荡如砥的人。

D. 北京世园会举行塞尔维亚民谣、捷克木偶剧、京剧表演、天津快板、非遗展示等文化活动,让游客眼花缭乱。

【答案】 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根据句意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

ABD正确;

C:有误,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比喻人非常直率,不加犹豫。用在这里说苏大强的遇事爱推脱,不恰当,用错了对象;

故选:C。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打造“升级版”以来,桂林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旅游产品推陈出新,旅游服务更加周到。

B. 最有趣的是两只雀儿并排站在柳枝上,交头接耳,吱吱啾啾仿佛在说情话。

C. 在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中,三名桂林姑娘不孚众望,为夺银立下汗马功劳。

D. 行走在桂林植物园中,阵阵凉风迎面吹来,夏日的燥热瞬间一扫而光。

【答案】 C

【解析】【分析】ABD.正确;C.有误,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词义和“为夺银立下汗马功劳”矛盾;故选:C。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成语的辨析能力。解答这类题时要注意:(1)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3)要注意成语使用的范围、前后成分的搭配、语意重复、对象范围(尤其是发生变化的词语);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欧阳自远说:“月球背面是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地方,因为在那里是接收低频辐射的一个

完美的场所。”

B. 他为照顾患病卧床的弟弟,辞掉县城工作回村种地,用自己实际行动诠释着不离不弃的手足深情。

C. 河北平山出土的中山王方壶、大鼎、圆壶等所谓“中山三器”,再配上用中山篆字体镌刻的长篇铭文,真是相得益彰。

D. 在这部作品中,他把对母亲深厚的感情都表现在惟妙惟肖的陈述之中,像是自然流淌的感情之河。

【答案】 D

【解析】【分析】ABC:正确;

D 有误,“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该成语用错对象,它形容描写或模仿,不能用来形容感情。

故选:D。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成语使用正误的辨析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对成语要做好积累,可以从词意、感情色彩和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4.下面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她在家拖地的时候不小心扭了脚,真是祸不单行。

B. 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C. 考试前夕,妈妈还念念有词地叮嘱我一定要沉着冷静。

D. 《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答案】 B

【解析】【分析】A.祸不单行: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本句中只发生了“扭了脚"这- - -件不幸的事, "祸不单行"与语境不合,使用不正确;

B.当之无愧:担得起某种荣誉,无须感到惭愧。语境相合,使用正确;

C.念念有词:指人不停地自言自语。用自言自语来修饰"叮嘱",自相矛盾,使用不正确;

D.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用在形容表演绘画雕刻等造型艺术上像真的某人某物,《奔跑吧兄弟》是个大型明星户外竞技真人秀,表现的是自己。成语用错对象,使用不正确;

故选B。

故答案为: 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5.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这次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B. 鲁迅先生在创作小说时善于寻章摘句,因此具有创造性,能带给读者深刻的体会。

C. 《傅雷家书》中是经典的教子之作,有人模仿这种书信体,写出的文章却味同嚼蜡,没有深度。

D. 与书为友能够让你获益匪浅,将不同的书视为自己的朋友,就能增长阅历,丰富思想,增添情趣。

【答案】 B

【解析】【分析】A侃侃而谈:意思是指人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使用正确。

B寻章摘句:旧时读书人从书本中搜寻摘抄片断语句,在写作时套用。指写作时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这是一个贬义词,与“ 具有创造性”的语境不符。

C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使用正确。

D获益匪浅:形容受到很大的益处和启迪。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6.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________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A. 焦躁豁然开朗困惑蕴藏

B. 焦虑豁然开朗疑惑蕴含

C. 焦躁茅塞顿开困惑蕴含

D. 焦虑茅塞顿开疑惑蕴藏

【答案】 A

【解析】【分析】焦躁:着急,烦躁,坐立不安的样子。焦虑:焦愁忧虑。根据“ 平息下来了”的语境,应选用“焦躁”。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根据“百思不得其解” 的语境,这里应选用豁然开朗。困惑:感到疑难,不知所措。疑惑:迷惑,不理解。根据语境应选用“困惑”。蕴藏:积存。蕴含:包含在内。故选A。

故答案为: A

【点评】这道题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首先要准确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然后再根据语境选用合适的词语。

7.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B. 人们看到,中方虽是被迫应战,但应对得有条不紊、胸有成竹,打出了一套反制的“组合

拳”。

C. 造假成本低、产业链完善、产业化程度高等因素,让流量造假信手拈来。

D. 专家学者对网络流行语的批判性思考,显然不算吹毛求疵:在文化炒作成为产业链的现实语境下,防止恶俗语言习惯对汉语言文字的侵蚀,恐怕也是相关部门的责任所在。

【答案】 C

【解析】【分析】A味同嚼蜡:像吃蜡一样,没有一点儿味。形容语言或文章枯燥无味。这里使用正确。

B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这里使用恰当。

C信手拈来: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热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D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8.下列句子中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无论怎么蠢笨的人,有时都能给别人提出忠告。

B. 这就是我的家乡,一个美丽、富饶的名城。

C. 狂风骤起,深蓝色的海面卷起阵阵巨浪,滔滔不绝地涌向岸边。

D. 月下的松树林里不时传来怪鸟的哀啼,令人不寒而栗。

【答案】 C

【解析】【分析】A蠢笨:笨拙;不灵便。这里使用正确。

B富饶:富足有余。多指财物等。这里使用正确。

C滔滔不绝: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这里属于望文生义。

D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这样的题,与其说是考查词语运用的,其实最根本的是考查词语的辨析能力,辨析近义词在感情色彩、语体色彩、适用范围、词语搭配等方面的差别,因此答题时首先要从这几个方面辨析词语意思和用法,然后再根据语境做出选择。

9.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B. “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不知不觉地荡然无存了。

C.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望洋兴叹。

D. 我们看颐和园风景,则是冠冕堂皇,给人金碧辉煌的印象。

【答案】 A

【解析】【分析】A:使用正确。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B:使用有误。荡然无存: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用于此处不恰当;

C:使用有误。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用在此处不和语境;

D:使用有误。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用在此处不恰当。

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

10.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小弟弟戴着大檐帽,别着玩具枪,煞有介事地在房间里巡视,那模样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B. 大会前,区志愿者顶着高温,齐心协力清理垃圾和废旧物品,即使是蛛丝马迹也不放过。

C. “铁榔头”郎平从十三岁一直走到今天,几十年的时间心无旁骛,只专心干了排球这一件事。

D. 在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上,那七棵绚烂多姿、流光溢彩的烟花树是一大亮点。

【答案】 B

【解析】【分析】A.煞有介事:像真有这么一回事似的。多指故作姿态。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B.蛛丝马迹:比喻事情所留下的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一般用于查探或发现真相,与句子的语境不符合。

C.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用在此处形容郎平对排球的追求恰当。

D.流光溢彩:意思是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光像在流动,色彩像要溢出来,一般用在形容车灯、霓虹等,有时也用来形容时装表演和珠宝的色彩艳丽。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故答案为:B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11.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语文老师指出并耐心地纠正了我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

B.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我们要继往开来,再接再厉,继续朝

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C. 为了在科技比赛中体现创新精神,许多同学处心积虑,设计了各种造型的航空模型,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D. 阅读是源头活水,课堂是半亩方塘,只有把活水引入方塘,语文教学才能清澈如许,这是不言而喻的。

【答案】 C

【解析】【分析】A项,受益睡浅:有很大的收获,一般指意识形态方面。使用恰当。

B项,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并为将来开辟道路。使用恰当。

C项,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褒贬失当。

D项,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

12.下列语段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阳春三月,和煦的春风和沁人的花香相得益彰,广州处处春意盎然,美不胜收。无论在增城的白水寨、南沙的百万葵园,还是市内的流花湖公园、云台花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在这美好的时节,与同学一起畅游花海,尽情享受天伦之乐,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A. 相得益彰

B. 美不胜收

C. 花团锦簇

D. 天伦之乐【答案】 D

【解析】【分析】A项,相得益彰: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符合语境,正确。

B项,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符合语境,正确。

C项,花团锦簇:像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形容五彩缤纷、灿烂绚丽的景象。符合语境,正确。

D项,天伦之乐:指老一辈和小一辈有血缘亲属关系之间的家庭乐趣。使用对象错误,不符合语境。

故选D。

故答案为: D。

【点评】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13.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活动感受,其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历史上,东西方的多种文化在敦煌相得益彰,从而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敦煌文化。

B. 灿烂的敦煌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必将在新世纪发扬光大。

C. 半个多世纪的坚守,樊锦诗获得“文物保护杰岀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当之无愧。

D. 看着日渐斑驳的壁画,听着樊锦诗守护敦煌的感人事迹,我们感到传承敦煌文化任重道远。

【答案】 A

【解析】【分析】A. 相得益彰指两者互相配合或映衬,双方的长处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而语句说“多种文化”,相得益彰与语境不符。故选A。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 《我们诞生在中国》这个专题片拍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 长江是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格拉丹东雪山,全长6300公里。

【答案】 B

【解析】【分析】B“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不合语境。

故答案为:B

【点评】成语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题型。解答此题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做好此题离不开平时的积累。

15.下列语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在世界杯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中国队的两位姑娘配合得天衣无缝,获得冠军。

B. 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 几经周折,老人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年的故乡,长年漂泊在外的愁绪荡然无存了。

D. 杨绛先生为人谦逊低调,做学问孜孜不倦,钱钟书先生评价她: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答案】 B

【解析】【分析】洗耳恭听:指做好准备用心地聆听别人说的话,对自己有很大的帮助。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不符合语境。故选B。

故答案为:B

【点评】解答本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

1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事我已束手无策,你们另请高明吧!

B. 《满秀》大型光影实景演出的新品彰显出了绚丽多姿而又生机勃勃的满族人文之美,也让世界领略到满族服饰之美。

C. 班主任老师讲道:“关于课堂中引入多媒体资源的问题,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D. 面对强大的敌人,他镇定自若,面不改色,真是本色当行啊。

【答案】 D

【解析】【分析】A.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这里使用正确。

B.生机勃勃:形容自然界充满生命力,或社会生活活跃。这里使用恰当。

C.抛砖引玉: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这里使用恰当。

D.本色当行: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这里使用不合语境,可以用“勇气可嘉”。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17.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鲁智深、武松和李逵都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英雄好汉。

B. 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到了,我校师生欢聚一堂,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歌舞晚会,大家尽情享受着天伦之乐。

C. 成千上万的革命烈士舍生取义的精神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崇高理想而努力奋斗。

D. 研究证实,杂乱的环境的确会让人困倦和无精打采。

【答案】 B

【解析】【分析】A.两肋插刀:两边肋骨插上刀,表示不怕死。比喻承担极大的牺牲。这里使用正确。

B.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这里不合语境。

C.舍生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这里使用正确。

D.无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

18.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篇散文把桂林山水描写得形象逼真,读完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B. 在青山绿水间浮光掠影,在名篇佳作中流连忘返,都能让我们领悟美的真谛。

C. 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们面对困难时总是千方百计地找借口,而不是找方法。

D. 对于这场比赛,主教练里皮虽然说不上是胸有成竹,但是起码可以算得上是心中有数。

【答案】 B

【解析】【分析】A.“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这里使用正确。

B.“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与句子中“领悟美的真谛”相矛盾。

C.“千方百计”,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这里使用正确。

D.“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这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考虑成语的词义、词语范围、感情色彩是否运用恰当,是否有书面语和口语之别,用筛选法或淘汰法得出正确答案。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准确运用,注意结合语境揣摩是否准确。

19.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所有同类题材的绘画和它比较起来,都黯然失色。

B. 小青龙河湿地公园内,杨柳依依,鲜花盛开。放眼望去,满目青山绿水。人行其间,进退维谷,仿佛在充满诗意的山水画中行走。

C.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 湛蓝的海,洁白的云,时而有几只海鸥掠过船舷,眼前的一切真是栩栩如生。

【答案】 A

【解析】【分析】A黯然失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这里使用正确。

B项,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处境艰难,进退两难。本句中用来形容人在公园中游玩,不符合语境。

C项,妙手回春:比喻把垂危的病人治好。形容医生医术高明。在此句中用来形容梅花图,不合语境。

D项,“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此处用错对象。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成语的正确使用。运用搭配的方法进行破题、解题是最快的一种方法,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法。因为在汉语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有些词语搭配的对象是不同的,词语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词语的搭配要符合两个原则:一是合乎事理,另一个是合乎习惯。

20.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可我脑子里仍一直不断地盘桓着这事。

B. 中国艺术的熏陶,造就了她那颗精金良玉般的心。

C. 骄阳下,小草无精打采地垂着手,低着头,无声的叹息着。

D. 刘备思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这一点值得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学习。

【答案】 A

【解析】【分析】A. 盘桓:徘徊;逗留住宿。使用不恰当;

B.熏陶: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使用恰当;

C.无精打采:意思是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使用恰当;

D.思贤若渴:是比喻迫切地想延致有才德的人。使用恰当。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词语(成语)的运用和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理解和掌握词语(成语)的意思,注意词语(成语)的使用习惯,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考生要注意平时对词语(成语)的掌握和积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