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章-成型工艺

四章-成型工艺
四章-成型工艺

第四章压制成形工艺

一、压制成形及其特点

将含有一定水分的颗粒状粉料装填在模型内,通过施加一定的压力而形成坯体的工艺操作称其为压制成形。

由于在压制成形中所采用的模型不同,施加压力的方式不一样,目前有干压成形和等静压成形两种方法。

等静压成形是将含有一定水分的颗粒状粉料装填在弹性模型中,通过流体介质(一般为液体)施加一定的压力,该压力将均匀地作用在弹性模型上,从而使模内的粉体被压制成坯体。粉料的含水量一般为1%~3%,液体压力约为32MPa。

墙地砖由于器型简单、规整,故一般采用干压成形。干压成形是将含有一定水分的颗粒状粉料装填在钢质模型中,用较高的压力压制成坯体。粉料含水量一般为6%~8%,压制力为20~5OMPa,粉体的压缩率约为50%~60%。

干压成形所要完成的工序动作通常可分解为喂料(将颗粒状粉料均匀地加入模型内)→压制成形→顶出〈将成形坯体从模型内顶出〉→推坯(将坯体推出模框的同时完成喂料)→清洁模具。这些动作全部由机械完成的压砖机称为自动压砖机。

由于粉料干压成形工艺不用石膏模,而使用可达几十万次的金属钢模,坯体水分低,可节省干燥时间,降低能耗和变形,能连续自动地生产规格齐全、尺寸精度高的产品,因而在陶瓷工业,特别是在建筑陶瓷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干压成形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采用钢性模型压制。干压成形是将粉料密实均匀地填满模型腔,在压力P作用下,模腔的容积由大变小,粉料被压制成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坯体。坯体的形状、尺寸由封闭的型腔空间决定,并且该封闭的型腔容积大小是可变的。所以干压成形是钢性模型压制法。钢性模型压制必不可少的条件是:

①粉料必须均匀地填满封闭的但没有气密性的型腔中。不封闭,压力不能形成,有气密性,粉料中的气体排放不出去,坯体出现严重夹层。

②粉料所处的模腔容积是可变的。容积不变,粉料就无法压实。

(2)应有足够大的成形压力。成形压力主要用于克服粉料颗粒间相互靠拢移动(压实)的阻力,粉料与模腔壁面的摩擦力和颗粒的变形力使粉料中的气体排出,气孔率减少,

坯体密实。但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并不是成形压力愈大愈好,而应根据各种不同坯料的物性、水分等的不同,确定其成形压力。成形压力过大,会使坯体产生裂纹等缺陷。(3)成形压力在坯体内的传递呈递减方式,即坯体内各层的压力大小随坯体与上模的距离增加而递减。因为施加在粉料上的压力是通过上模型面向填充在模腔中疏松的粉料施加的,粉料中压力的传递和几乎不可压缩的液体不同,它不是等强度传递。

(4)升压速度和保压时间直接影响坯体质量。

二、干压成形的工艺原理

1.对粉料的要求

适合于压制成形的粉料一般应具备下列几个条件:

(1)粉料的各成分分布均匀,体积密度高,气孔率低,从而可降低压制成形的压缩比。

(2)流动性要好,压制成形时颗粒间的内摩擦力要小,粉料能顺利地填满模型的各个角落。

(3)具有一定的颗粒大小和合理的级配并含有最少量的细颗粒部分,因细颗粒部分中包含较多的空气,使压制成形困难。

(4)颗粒在压力下易于破碎,这样可压制成较致密和平整的坯体。

(5)水分要均匀,否则易使压制成形困难。

2.工艺条件

(1)颗粒度及颗粒级配。

压制粉料的颗粒度包括坯料的颗粒细度和粉料的团粒(又称假性颗粒)大小。坯料的颗粒细度将直接影响坯体的致密度、收缩和强度。干压粉料实际上由粉料的团粒、水和空气所组成,干压粉料中团粒约占体积25%~40%,其余是少量的水和空气。团粒是由几十个甚至更多的坯料颗粒、水和空气所组成的集合体,故称其为假性颗粒。

颗粒级配是指各种不同大小颗粒所占的百分比。

从生产实践中可知,很细或很粗的粉料,在一定压力下被压制成形的能力较差。细粉加压成形时,颗粒间分布着大量的空气会沿着与加压方向垂直的平面逸出,产生层裂。而含有不同颗粒级配的粉料压制成形后坯体的致密度和强度均较高。这可由粉料的堆积特性来说明。

(2)粉料的堆积特性。

粉料的堆积特性主要表现在粉料的孔隙率和流动性。对于陶瓷粉料的压制成形,当然希望孔隙率小和流动性好。

孔隙率:由于粉料的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使堆积起来的粉料颗粒间存在大量空隙。粉料颗粒的堆积密度与堆积形式有关。应该说明的是,压制粉料的粒度是由许多小颗粒组成的粒团,比真实的固体颗粒大得多。如半干压法生产泥浆细度用万孔筛余1%~2%,即固体颗粒大部分小于60μm。实际压砖时粉料假颗粒度为通过1.6~2.4mm筛网。因而要先经过"造粒"。

拱桥效应:粉料自由堆积的孔隙率往往比理论计算大得多。这是因为实际粉料不是球形,加上表面粗糙,结果颗粒互相交错咬合,形成拱桥形空间,增大孔隙率。这种现象称为拱桥效应。

粉料的流动性:粉料虽然由固体小颗粒所组成,但由于其分散度较高,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当堆积到一定高度后,粉料会向四周流动,实际上粉料的流动性与其粒度分布、颗粒的形状大小、表面状态等因素有关。

在生产中粉料的流动性决定着它在模型中的充填速度和充填程度。流动性差的粉料难以要求在短时间内填满模具,影响压砖机的产量和坯体质量,所以往往向粉料中加入润滑剂以提高其流动性。

(3)粉料的含水量和均匀性。

粉料含水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坯体的质量。在相同的成形压力下,粉料含水量低时,在压制过程中颗粒相互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大,因此不易使得压制的坯体密实;当含水量高时,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坯体易于密实。当成形压力达到一定值时,对含水量合适的坯料可以得到较致密的坯体。含水量过高时,在同样成形压力下,成形的坯体的致密度会下降。

由此可见,粉料含水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坯体的致密度。此外粉料的含水量多少还影响到它的压制成形,当粉料含水量过多时,成形过程易产生粘模现象,甚至使成形无法进行。

对不同的成形压力,使用粉料的含水率也有所区别,墙地砖的粉料含水率一般为5%~8%。

粉料水分不均匀,局部过干或过湿时,也会使砖坯的开裂和变形。

因此,干压成形用的粉料含水率和均匀性应严加控制。

3.干压成形的原理

干压成形是基于较大的压力,将粉状坯料在模型中压制而成的。成形时,随着压力

增加,松散的粉料迅速形成砖坯。加压开始颗粒滑移重新排列,将空气排出,坯体的密度急剧增加;压力继续增加时,颗粒接触点发生局部变形和断裂,砖坯密度比前一阶段增加缓慢;当压力超过某一数值(粉料的极限变形应力)后,再次引起颗粒滑移和重排,砖坯密度又迅速加大。压制塑性粉料时,上述过程难以明显区分,脆性材料都有密度缓慢增加的阶段。

若粉料在模型中单方面受到均匀压力P,粉料加入模中时的孔隙率为V

,受极限变

形应力后的孔隙为V

T

(即理论上能达到的孔隙率),粉料颗粒之间的内摩擦(粘度)为μ,则在t时间内,砖坯的孔隙率V可用下式表示:

V-V

T =(V

-V

T

)e-kptμ

式中k为与模型形状、粉料性质有关的比例系数,指数项中的"-"号表示孔隙率降低。

由上式可见坯体孔隙率与其他参数的关系如下:

(1)粉料装模时自由堆积的孔隙率V

越小,则坯体形成后的孔隙率V也越小。因此,应控

制粉料的粒度和级配,或采用振动装料以减少V

,从而可以得到较致密的坯体。

(2)增加压力P可使坯体孔隙率V减小,而且它们呈指数关系。实际生产中受到设备结构的限制,以及坯体质量的要求P值不能过大。

(3)延长加压时间t,也可降低坯体孔隙率,但会降低生产率。

(4)减少颗粒间内摩擦力μ也可使坯体孔隙率降低。实际上粉粒经过造粒(可通过喷雾干燥)得到球形颗粒,加入成形润滑剂,或采取一面加压一面升温(热压)等方法均可达到这种效果。

(5)坯体形状、尺寸及粉料性质都会影响坯体的密度大小和均匀性。压制过程中,粉料与模壁产生摩擦作用,导致压力损失。坯体的高度H与直径D比(H/D)愈大,压力损失也愈大,坯体密度更加不均匀。模具不够光滑,材料硬度不够都会增加压力损失。模具结构不合理(出现锐角、尺寸急剧变化),某些部位粉末不易填满,会降低坯体密度和密度分布不均匀。

粉料在模具中受压逐渐变成具有一定致密度的坯体,这种坯体具有一定的强度。坯体强度与成形压力的关系大致分为如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压力较低时,由于粉料颗粒位移,填充孔隙,坯体孔隙减小,强度主要来自颗粒之间的机械咬合作用,此时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还小,所以强度并不大。第二阶段,成形压力增加,不仅颗粒位移和填

充孔隙继续进行,而且能使颗粒发生变形和成形压力破裂,颗粒间接触面积大大增加,出现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而强度里直线上升。第三个阶段,压力继续增大,坯体孔隙和密度变化不明显,强度变化也较平坦。在墙地砖生产中应严格保证砖坯的强度,这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成品损失有重要意义。

加压时,压力是通过坯料颗粒的接触来传递的。当压力由一个方向往下加压时,由于颗粒在传递压力的过程中一部分能量要消耗在克服颗粒间的摩擦力和颗粒与模壁之间摩擦力上,使压力在往下传递时逐渐减小。因此粉料中各点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的,造成了压实后坯体的密度分布也不均匀,这是采用干法压制成型的固有缺点。一般上层较致密,越往下致密度越差;在水平方向是靠近模壁的四周(尤其是模角)的密度不如中心密实。

4、干压成形工艺控制

干压成形时,影响干压成形坯体质量的因素很多,一般控制下列几个工艺参数。(1)成形压力。成形压力包括总压力和压强。

总压力取决于坯体所要求的压强的大小和坯体只寸的大小,它是选择压砖机吨位大小的一个主要指标。

压强是指垂直于受压方向砖坯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压力,合适的成形压强取决于坯体的形状、高度、粉料的含水量及其流动性、要求坯体的致密度等。一般来说,坯体要求致密,形状复杂,则要求压强大。一般情况下,增加压强可以提高坯体的致密度,但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再增加压力,坯体致密度的增加已经不明显了,因此成形压力不是越大越好。此外,在压实的坯体中总有一部分残存空气,过大的成形压力将把这部分残存空气压缩,当压制完毕后卸除压力时,被压缩的空气将膨胀,使坯体产生层裂。由此可见,过高的成形压力不仅无益于坯体的强度和致密度的提高,反而会引起无谓的能量消耗,使坯体产生过压层裂的缺陷。具体的成形压强确定应根据产品的规格和技术要求而定。一般情况,墙地砖的成形压强为25~5OMPa,彩釉砖的成形压强为25~35MPa,瓷质砖的成形压强为35~45MPa。对于一种具体的坯体,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2)加压方式。

单面加压时,坯体中压力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不但有低压区,还有死角。为了使坯体的致密度均匀一致,宜采用双面加压,可消失底部低压区的死角,但坯体中部密度较低。若两面先后加压,二次加压之间有间歇,有利于空气排出,使整个坯体压力与致密度都较均匀。

如果在粉料四周都施加压力(也就是等静压成形),则坯体密度最均匀。

(3)加压速度

开始加压时,压力应小些,以利于粉料中的空气排出,然后短时间内释放此压力,使受压气体逸出。初压时坯体疏松,空气易排出,可以稍快加压。当用高压使颗粒紧密靠拢后,必须缓慢加压,以免残余空气无法排出,致使释放压力后空气膨胀,因弹产生层裂。当坯体较厚或者粉料到颗粒较细、流动性较差时,则宜减慢加压速度、延长持压时间。

为了提高压力的均匀性,通常采用多次加压。如摩擦压砖机压制墙、地砖时,通常加压3~4次,开始稍加压力,然后压力加大,这样不至于封闭空气排出的通路。最后一次提起上模时要轻缓些,防止残留的空气急速膨胀产生裂纹。这就是工人师傅总结出的"一轻、二重、慢提起"的操作方法。对于液压压砖机这个原则也同样适用。当坯体密度要求非常严格时,可在某一固定压力下多次加压,或多次换向加压。加压时同时振动粉料(振动成型)效果更好。

(4)压缩系数K。

压缩系数K,又称压缩比,是一个重要的艺参数,它由粉料的性质、水分和压制力决定。

三、压制成形坯体常见缺陷及克服方法

压制成形过程中,常因操作不当以及粉料、模具、压砖机等因素的影响而使坯体产生各种各样的缺陷,有的缺陷直至烧成后才表现出来。这里就压制成形过程中易产生的一些坯体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各种缺陷形成原因及其克服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成品缺陷,提高产品合格率。

1、夹层

夹层是指压制出的坯体内部有分层现象,其产生原因分析如下。

(1)粉料含水率的影响。

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粉料含水率低,加压成形时,颗粒间摩擦力大,要使坯体达到很密实不太容易;同时粉料空心颗粒的比率增加,造成颗粒中空气量的增加,空心颗粒排出气体需冲破外壳,这样又增加了气体排出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排气不良容易造成坯体夹层。当含水率逐渐增大时,由于水的润滑作用,压制成形时坯体容易密实;但当含水率超过一定值时,坯体密度反而降低,并出现大量夹层,这是因为压砖机第一次压制时,粉料间隙大大减小,透气性降低,此时坯体内存有大量残余气体,当进行第

二次压制时,坯体内气体被挤压至某一部位,即产生夹层。因此在采用较高压力压制坯体时,可稍微降低粉料的含水率,以保证在取得一定的坯体强度同时,又避免出现夹层。

粉料含水率的确定可参考坯体压制能力指数。所谓压制能力指数,是指干坯破坏应力与湿坯破坏应力的比值。可用下式计算:

PS=S/N

式中:PS——压制能力指数;S——干坯破坏应力;N——湿坯破坏应力

当压制能力指数在2~4时,坯体不易发生夹层;当压制能力指数低于1.5时,很难压制或根本无法压制。

(2)粉料水分不均。

当粉料陈腐时间不够,造成局部过干或过湿,会造成压制成形困难,使坯体出现夹层。克服的办法可延长粉料的陈腐时间。

(3)粉料中微细粉的比例过大

粉料中微细粉的比例愈大,愈容易发生夹层,这是由于小颗粒偏多,粉料透气性差,在压制成形过程中因排气困难而阻碍了气体的逸出,使颗粒间气体不易排净,从而造成坯体夹层。

压制成形的粉料大多采用喷雾干燥造粒,其粒径范围在40~600μm之间,且60%~70%的粒径集中在200~400μm之间。在陶瓷墙地砖生产中,其粉料粒径最佳组成范围见表1。

表1 压制成形粉料粒经最佳组成范围

(4)各模腔粉料装填量不均。

由于多个下模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或由于布料器布料不均,从而导致加压不均,坯体排气状况差异大,造成坯体分层。

(5)上(下)模芯与模具内衬板的间隙不合理,多余气体要求有足够的时间和通道逃逸。若上(下〉模芯与模具内衬板的间隙过小,使气体逃逸困难而滞留在坯体中,造成坯体分层。一般其间隙控制在1/100~5/100mm之间。

(6)上模芯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由于上模芯的高度不同,导致各坯体间的加压不均匀,坯体排气状况不同,造成个别坯体夹层。

(7)操作不当。

上模芯下降速度过快,导致第一次加压过快,压力过大,使气体无法从模腔内的粉料中排出,极易造成坯体分层。实际操作中应采取"先轻后重"的压制方法即可克服。

此外,上模芯提升不到位或提升速度太快,使第一次与第二次冲压的时间间隔缩短,模腔内粉料中的气体未完全逸出,也易造成坯体夹层。采取的办法是适当增加排气时间及排气行程,降低第一次加压的压力。

2、坯体厚度偏差

坯体厚度偏差是指坯体各部位厚度偏差超出标准要求,一般应控制在坯体厚度的4%以内。其产生的原因如下:

(1)模具上(下)模芯不平。

(2)模具下模芯表面结皮过厚。

(3)布料器的行程不够或过大。

(4)布料速度调整不当或布料前进与下模芯下落不能同步。

当布料器前进速度较慢,或下模芯的第一次下落先于布料的行程时,则在模腔后部造成较多的粉料堆积成为坯体的厚端;当布料速度较快或下模芯的第一次下降滞后于布料器的行程时,则在模腔的前部造成较多的粉料堆积,模腔后部粉料较少从而形成坯体的薄端。

(5)布料器刮料板不平或粘有粉料,使布出的粉料面一端厚一端薄,或凹凸不平。克服的办法是调整模具和料车的运动参数。

3、大小头

所谓大小头,即出窑砖坯尺寸偏差值超过标准要求。一般说来,偏差值应控制在规格尺寸的0.4%以内。

大小头缺陷在玻化砖生产中是最容易出现但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粉料压制后坯体致密度分布不均,在烧成后收缩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大小头总是和厚度偏差密切联系的,而且形成的原因在许多方面是共同的。影响坯体致密度分布不均有以下因素:

(1)布料不均匀。影响布料不均匀有以下原因:

①布料器布料运动参数设置不合理。

②布料器的运动与模框面没有保持平行,布料过程中模腔部分区域布料过多。

③下模芯或磁吸座变形,模腔内填料量不一致。

④布料器行程不合理,以致模腔前缘布料量偏多或偏少。

⑤压砖机顶模装置的顶杆前后高度不一致,模芯第一次下降时模芯面倾斜。

⑥布料器布料格栅设计不合理。

(2)模腔中粉料压制过程受力不均。

解决的办法是严格控制模具和布料器的安装精度。以下的技术要求可供参考。

①模框与底座表面的平行度必须小于0.lOmm。

②在第一次模芯下降状态下,各腔模芯相对模框高度应小于0.15mm,同一模腔内模芯高度差应小于0.1Omm。

③在第二次模芯下降状态下,各腔模芯相对模框高度差小于0.05mm。

④上模芯所在平面与下模芯所在平面应平行,平行度误差不可大于0.1Omm。

⑤布料器与压砖机立柱垂直,即与模框面平行。

⑥布料器运行时,应保证比模框高0.3~0.5mm平行运行。

⑦布料器布料行程要求第一级格栅超出模腔前缘10~15mm。

4、麻面

麻面是指压制出的坯体表面粗糙不平,有凹陷小坑,产生的原因有:

(l)模具模芯不净及擦模不及时,造成坯体的麻面,严重时,坯体表面可透出背纹凹凸形状,因此要勤擦模芯。

(2)模具表面磨损严重时,则潮湿的粉料容易粘附在模具表面,从而造成坯体表面粗糙,形成麻面,此时必须更换模具。

(3)粉料含水率过高,容易粘模,导致麻面。通常可接受的含水率最高为9%。

(4)粉料粒度的影响。

从粘模角度讲,大颗粒粉料较易粘模,这是由于喷雾干燥制粉过程中,泥浆里的可溶性盐类随水分的蒸发而停留在颗粒表面,形成盐膜。压制成形时,这种膜与模具表面接触发生粘连。颗粒愈粗,其表面积愈小,这层膜也愈厚,相应也就愈易粘模。反之,粉料愈细,愈不易粘模,极细的粉料(70~75μm)己证明可防止粘模情况的发生。粉料粒度的大小要适当,若过分追求细粉,会导致其他缺陷如层裂、强度底、开裂的发生。(5)模具加热温度过底,也会造成粘模现象发生,使坯体形成麻面。

由上述分析可知,造成坯体麻面的主要因素是粘模,因此尽可能避免粘模是解决坯体麻面的关键。目前模芯上均衬有一层橡塑材料,目的就是减少粘模。

5、裂纹

坯体产生裂纹的种类较多,下面我们分别说明。

(1)崩裂。是指坯体的侧面有极细小的不规则裂纹。其产生的原因是模具内衬板出模斜度不合适,使坯体在脱模时侧面受力,解决的办法是调整内衬板出模斜度。

(2)纵裂。是指坯体背面中间位置有纵向裂纹。产生原因是模具下模芯推坯速度太快,坯体难以承受来自下模芯强大的冲击力。作用于坯体之上的反弹力集中在坯体中间部位扩张,引起纵向裂纹。此外,下棋芯调整不平,坯体在脱模时受力不均,也易造成此种缺陷,解决的办法是调整顶模动作,使其动作平稳。

(3)边缘破裂。是指坯体边缘部位产生的破碎性裂纹。其产生的原因是模具上、下模芯与内衬侧板磨损严重造成其间隙附近的物料损失,坯体边缘部位物料堆积稀疏,强度不够,坯体内应力不均匀,制品在烧成过程中受热应力影响,导致内应力在坯体边缘部位分布不均,产品边缘部位产生破碎性裂纹。严重时边缘部位可发生破碎,破碎深度达1~2mm,解决办法是更换模具。

材料成型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Molding Process) 课程代码:(07310060) 学分:6 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 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与培养计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材料成型工艺》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及焊接成型的工艺原理、方法、特点、质量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质量控制、适用范围等。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实际经验、工程技术及其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系统学习,在掌握成型工艺过程基本规律及其物理本质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零件需求,灵活选择和全面分析成型工艺、完成合理的工艺设计;同时,针对成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到解决措施,消除和减少工件质量缺陷; 本课程以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等作为理论基础,主要应用物理冶金、化学冶金、成形力学理论,系统阐述金属材料成型工艺过程的相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规律、形成机制;同时,还汇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经验和实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金属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1. 掌握铸造成型、冲压成型和焊接成型工艺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原理; 2. 掌握各种成型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能够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选择高效、优质低成本的成型工艺方法;

材料成型工艺考试试题

1.什么是锻造?锻造与其他成形方法相比最显著的特点在哪里? 答:锻造是利用金属的塑性,使坯料在工具(模具)的冲击或压力作用下,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的工件的加工方法。(1)综合力学性能好(2)节约材料(3)生产效率高锻造比是锻件在锻造成形时,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 2.什么叫计算毛坯?其特点和作用 答:等截面的原毛坯不能保证金属充满非等截面的模膛,因此需要毛坯体积重新分布,得到一种中间坯料,使它沿轴线每一截面面积等于相应部位锻件截面积与飞边截面积之和,这样的中间坯料即为计算毛坯 计算毛坯法? (2)计算毛坯法的步骤 1)作最能反映锻件截面变化的锻件图的一个视图,沿该视图的轴线,选取若干具有代表性的截面,如:最大、最小、首尾和过渡(拐点)截面等。 2)作各截面的截面图。计算毛坯各截面的截面积: A计锻飞锻+2ηA飞 式中:A计——计算毛坯截面积(2),如A计1、A计2、… A锻——锻件截面积(2),如A锻1、A锻2、… A飞——飞边截面积(2);

;0.3~0.5η——飞边充填系数,简单形状锻件取 复杂形状锻件取0.5~0.8. 3)在锻件图下作轴线平行的相对应的计算毛坯截面图: 式中:h计——截面图中各截面的高度(),如h计1、h计2、… M——缩尺比,通常取20~50 2 以计算毛坯截面图的轴线作横坐标,h计为纵坐标,将计算出的各截面h计绘制在坐标图上,并连接各点成光滑曲线。 计算毛坯截面图的每一处高度代表了计算毛坯的截面积,截面图曲线下的整个面积就是计算毛坯的体积。 V计计 式中:V计——计算毛坯体积(2); S计——计算毛坯截面图曲线下的面积(2)。 4)作计算毛坯直径图 计算毛坯任一截面的直径: 式中:d计——计算毛坯各截面的直径,如d计1、d计2、… 方截面毛坯: 式中:B计——方截面计算毛坯边长()。 以计算毛坯长度为横坐标,以d计为纵坐标,在截面图的下方,绘制计算毛坯直径图。 5)计算平均截面积和平均直径 平均截面积: 式中:L计——计算毛坯长度();

材料成型工艺教学大纲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Forming Technology 课程编号:07310060 学分: 6 学时:90 (其中:讲课学时:78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年2月第1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牟林、胡建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3月第2版 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掌握金属液态成型工艺的方法、金属板料成形技术、焊接电弧及焊接方法等三大部分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常见的液态成型、板料成形、焊接工艺方法。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从事生产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打好热加工工艺知识基础;了解热加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和发展趋势。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液态成型工艺 绪论 1 基本内容 金属液态成型工艺发展历史,液态成型工艺流程。 2 教学要求 了解铸造产业的发展概况;了解铸造生产的基本流程和工艺种类。 3 重难点 液态成型工艺的基本类型、流程及发展趋势。 第一章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1 基本内容 (1) 常用铸造方法的选择; (2) 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3) 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

2 教学要求 (1)了解各种铸造方法的特点;熟悉铸造方法选用的依据; (2)掌握砂型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熟悉特种铸造零件结构的工艺性分析方法。 3 重难点 铸造工艺性分析的方法和思路。 第二章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1 基本内容 (1)工艺设计内容及流程; (2)砂型铸造工艺方案确定的基本原理; 2 教学要求 (1)熟悉铸造工艺设计的依据、内容及流程; (2)掌握砂型铸造工艺方案制定的原理及方法。 3 重难点 (1)生产纲领、生产条件对工艺方案制定的影响; (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第三章浇注系统设计 1 基本内容 (1) 浇注系统概述; (2) 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浇注系统设计原理及设计方法; 2 教学要求 (1) 了解浇注系统对液态成型过程的影响; (2) 熟悉浇注系统的分类及特点; (3) 掌握液态金属在浇注系统各组元内的流动规律; (3) 理解浇注位置选择的原则; (4) 理解浇注系统设计的原理,掌握浇注系统设计方法; (5) 理解铸铁、铸钢、非铁合金浇注系统的特点; 3 重难点 阻流截面的计算原理及公式。 第四章冒口及其设计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9-10-11)备课讲稿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9-10- 11)

第八章注射成型 2.塑料挤出机螺杆与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螺杆在结构特点和各自的成型作用上有何异同? (p278)注射螺杆与挤出螺杆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a)注射螺杆长径比较小,约在10~15之间。 (b)注射螺杆压缩比较小,约在2~5之间。 (c) 注射螺杆均化段长度较短,但螺槽深度较深,以提高生产率。为了提高塑化量,加料段较长,约为螺杆长度的一半。 (d)注射螺杆的头部呈尖头形,与喷嘴能有很好的吻合,以防止物料残存在料筒端部而引起降解。 (p221)挤出机螺杆成型作用是对物料的输送、传热塑化塑料及混合均化物料。 移动螺杆式注射机的螺杆成型作用是对塑料输送、压实、塑化及传递注射压力。是间歇式操作过程,它对塑料的塑化能力、操作时的压力稳定以及操作连续性等要求没有挤出螺杆严格。 3.请从加热效率出发,分析柱塞是注射机上必须使用分流梭的原因? (p278)分流梭的作用是将料筒内流经该处的物料成为薄层,使塑料流体产生分流和收敛流动,以缩短传热导程。既加快了热传导,也有利于减少或避免塑料过热而引起热分解现象。同时塑料熔体分流后,在分流梭与料筒间隙中流速增加,剪切速度增大,从而产生较大的摩擦热,料温升高,黏度下降,使塑料进一步的混合塑化,有效提高柱塞式注射机的生产量及制品质量。

6.试分析注射成型中物料温度和注射压力之间的关系,并绘制成型区域示意图。 (p298) 料温高时注射压力减小;反之,所需的注射压力加大。 8.试述晶态聚合物注射成型时温度(包括料温和模温)对其结晶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p297)结晶性塑料注射入模具后,将发生向转变,冷却速率将影响塑料的结晶速率。缓冷,即模温高,结晶速率大,有利结晶,能提高制品的密度和结晶度,制品成型收缩性较大,刚度大,大多数力学性能较高,但伸长率和充及强度下降。反过来,骤冷所得制品的结晶度下降,韧性较好。但在骤冷的时不利大分子的松弛过程,分子取向作用和内应力较大。中速冷塑料的结晶和曲性较适中,是用得最多的条件。实际生产中用何种冷却速度,还应按具体的塑料性质和制品的使用性能要求来决定。例如对于结晶速率较小的PET塑料,要求提高其结晶度就应选用较高的模温。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 (本卷共10页) 三、填空(每空0.5分,共26分) 1.( ) ( ) ( ) 2.( ) 3.( ) ( ) 4.( ) 5.( ) ( )6.( ) ( )7.( ) ( )8.( ) ( )9.( ) 10.( )11.( )12.( ) ( ) 13.( ) ( )14.( )15.( ) 16.( ) ( )17.( ) ( ) 18.( )19.( )20.( ) ( ) 21.( ) ( )22.( )23.( ) 24.( )25.( ) ( )26.( ) ( )27.( ) ( )28.( ) 29.( ) ( )30.( )31.( ) ( ) ( )32.( ) ( )

四、综合题(20分) 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 修 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6分) 自由锻基本工序: 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分) 修改原因:焊缝集中修改原因:不便于操作 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2分)图10管子的钎焊(2分)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本卷共10页)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F 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T 3.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4.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T 5.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T 6.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

薄壁不锈钢管卡压式连接现场施工工法

薄壁不锈钢管卡压式连接施工工法 工法内容简述 一、工法特点 1、操作简单、快捷,安装费用低。 2、卡压连接施工质量可靠。 3、卡压连接 的不锈钢管使用寿命长。4、现场施工清洁、文明、安全。5、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小。 二、适用范围 主要适用于公称直径小于等于100mm 、壁厚为0.6~2.0mm 的薄壁不锈钢管 道连接,可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和民用建筑给水(冷水、热水、饮用净水)管道工程施工。 三、工艺原理 将薄壁不锈钢管道插入带有O 型密封圈的管件中,用能够保证卡压统一性的带 有限位锁压、自动卸压的专用液压分离式卡压机(器)对管道、管件连接口进行卡压连接,同时卡压密封圈左、右两侧,双压紧管道、管件连接口,利用薄壁不锈钢管的局部变形,使管件和O 型密封圈紧贴管道表面,达到管道和管件连接口的密封 和紧固。 四、施工工艺流程 五、主要材料与机具 1、材料:薄壁不锈钢管材和管件、覆塑薄壁不锈钢管、O 型密封圈。 2、施工机具:电动液压分离式卡压机、手动液压分离式卡压器、电动切管机、 手动切管器。 六、质量控制要点 1管道插入管件前,应将管道、管件的连接口擦拭干净。2管道插入管件深度 要到位。3安装钳口时,要保证钳口与管道垂直。4卡压连接时,上、下钳口必须完全封合,压力表读数必须达到规定值。 七、实用效果 本工法已经在苏州XX 大厦和YY 体育中心游泳馆的管道工程中运用,用户反 映使用效果很好。目前,苏州ZZF 城二期工程、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迁建工程正在施工安装阶段,安装到位的管道,经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检查,工序质量均一次性达到验收标准。 确定管道长度 断管 划线 插入管件 卡压连接 卡压检查 管道试压 消毒冲洗

(完整word版)材料成型工艺基础习题及答案

1.铸件在冷却过程中,若其固态收缩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即将产生内应力。按内应力的产生原因,可分为应力和应力两种。 2.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 有:、、、、和 等。 3.压力加工是使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而获得毛 坯或零件的方法。 4.常用的焊接方法有、和 三大类。 5.影响充型能力的重要因素有、和 等。 6.压力加工的基本生产方式 有、、、、和等。 7.热应力的分布规律是:厚壁受应力,薄壁受 应力。 8.提高金属变形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但温度过高,必将产生、、和严重氧化等缺陷。所以应该严格 控制锻造温度。 9.板料分离工序中,使坯料按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使板料沿不封闭的轮廓分离的工序称为。 10.拉深件常见的缺陷是和。 11.板料冲压的基本工序分为和。前者指冲裁工序,后者包括、、和。 12.为防止弯裂,弯曲时应尽可能使弯曲造成的拉应力与坯料的纤维 方向。 13.拉深系数越,表明拉深时材料的变形程度越大。 14.将平板毛坯变成开口空心零件的工序称为。 15.熔焊时,焊接接头是由、、和 组成。其中和是焊接接头中最薄弱区域。 16.常用的塑性成形方法 有:、、、、 等。 16.电阻焊是利用电流通过焊件及接触处所产生的电阻热,将焊件局 部加热到塑性或融化状态,然后在压力作用下形成焊接接头的焊接方法。电阻焊分为焊、焊和焊三种型式。

其中适合于无气密性要求的焊件;适合于焊接有气密性要求的焊件;只适合于搭接接头;只适合于对接接头。 1.灰口铸铁的流动性好于铸钢。() 2.为了实现顺序凝固,可在铸件上某些厚大部位增设冷铁,对铸件进行补缩。() 3. 热应力使铸件的厚壁受拉伸,薄壁受压缩。() 4.缩孔是液态合金在冷凝过程中,其收缩所缩减的容积得不到补足,在铸件内部形成的孔洞。() 5.熔模铸造时,由于铸型没有分型面,故可生产出形状复杂的铸件。() 6.为便于造型时起出模型,铸件上应设计有结构斜度即拔模斜度。() 7.合金的液态收缩是铸件产生裂纹、变形的主要原因。() 8.在板料多次拉深时,拉深系数的取值应一次比一次小,即 m1>m2>m3…>mn。() 9.金属冷变形后,其强度、硬度、塑性、韧性均比变形前大为提高。() 10.提高金属变形时的温度,是改善金属可锻性的有效措施。因此,在保证金属不熔化的前提下,金属的始锻温度越高越好。()11.锻造只能改变金属坯料的形状而不能改变金属的力学性能。 () 12.由于低合金结构钢的合金含量不高,均具有较好的可焊性,故焊前无需预热。() 13.钢中的碳是对可焊性影响最大的因素,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可焊性变好。() 14.用交流弧焊机焊接时,焊件接正极,焊条接负极的正接法常用于

薄壁不锈钢给水管施工工艺

薄壁不锈钢给水管施工工艺 1、薄壁不锈钢管的组装 (1)管材的切割应采用专用切割机具。 ①管材应采用机械或等离子方法切割;采用砂轮切割或修磨时应使用专用砂轮片。 ②管材端面失圆,而无法插入管件时,应使用专用整形器将管材断面整形至可插入管件承口底端为止。 (2)管材切口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切口端面应平整,无裂纹、毛刺、凹凸、缩口、残渣等。 ②切口端面的倾斜(与管中心轴线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管材外径的5%,且不得超过3mm;凹凸误差不得超过1mm。 (3)环压钳的选用。不锈钢管道环压连接,应根据管道公称直径选用相应规格型号的环压钳。 (5)环压连接操作。 ①选择好与管材管件规格相应的环压钳;将环压模具安装到钳头上(上下环压模具着色面必须一致)即可进行环压连接操作。操作前应保持上下环压钳内模具清洁。 ②除去管材保护膜,将管材插入管件承口至底端,并用划线笔沿管件端在管材外壁上划线,然后抽出管材。 ③将密封圈套在管材上;插入管件承口至底端,使管材深度标记与管件边缘对齐,再把密封圈推入管件与管材之间的密封腔内。

④管件的环压连接部位按管材端朝向着色面,将管件密封部位置于上下环压模具之间;管件和管材必须垂直于环压模具着色面方可环压操作。环压时,操作油泵对环压钳施压。直至上下环压模具完全闭合,稳压3秒钟后卸压,环压操作完成。 ⑤公称直径65~100mm的管材与管件的环压连接,除按以上述操作外,还须做二次环压,二次环压时,将环压钳向管材方向平移一个密封带长度,按本条第4款再进行一次环压操作。 (6)环压连接操作完成后,其环压部位质量应符合表5.2.4中技术参数要求,并应作如下检查: ①密封端压接部位360o压痕应凹凸均匀; ②管件端面与管材结合应紧密无间隙; ③管件端面与管材压合缝处挤出的密封圈的部分能自然断掉或简便地去除; ④当环压连接质量达不到要求时,应成套更换环压钳模具组件或将模具送修。(7)薄壁不锈钢管道系统与其它管材管件连接。 ①公称直径为15~50mm的管道系统与其它管材连接时应采用环压连接薄壁不锈钢管专用的转换连接件螺纹连接或法兰连接。 ②公称直径为65~100mm的管道系统与其它管材连接时应采用法兰连接。 (8)薄壁不锈钢管道支承件间距的设置一般应按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按下表选择设置。 2、管道的安装与检验 (1)薄壁不锈钢管与支承件之间应用无腐蚀的非金属垫片隔离。 (2)燃气管道的支承不得设在管件、连接口处;水平管道转弯处1.0m以内设固定支承(卡)不应少于一处。三通、阀门等处应设置管卡固定。 (3)当管道采用三根以上(含三根)同一平面并排布置时,宜采用排架式管卡固定方式,固定螺栓与相邻排应交错布置。 (4)当管道并排布置时,管道的接头应错位安装。 (5)管道安装应根据管道长度、环境温度的影响,按设计要求安装补偿装置。(6)管道穿过建筑物基础、墙壁、楼板时,钢质套管或非金属套管管径按《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94-2003中第2.2.10~2.2.12条规定执行。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 习题解答7

第六章压制成型 2. 简述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的工艺步骤。 将热固性模塑料在以加热到指定温度的模具中加压,使物料熔融流动并均匀地充满模腔,在加热和加压的条件下经过一定的时间,使其发生化学反应而变成具有三维体形结构的热固性塑料制品。 (1)计量 (2)预压 (3)预热 (4)嵌件安放 (5)加料 (6)闭模 (7)排气 (8)保压固化 (9)脱模冷却 (10)制品后处理 4. 在热固性塑料模压成型中,提高模温应相应地降低还是提高模压压力才对模压成型工艺有利?为什么? 在一理论的操作温度下,模温提高时,物料的黏度下降、流动性增加,可以相对应的降低模压;但若继续升高模温会使塑料交联反应速度增快、固化速率升高此时便需要提高模压。一般而言提高温度应提高模压压力。 8. 试述天然橡胶硫化后的物理性能的变化,并解释之。 橡胶在硫化的过程中,交联密度发生了显着的变化。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橡胶的密度增加,气体、液体等小分子就难以在橡胶内运动,宏观表现为透气性、透水性减少,而且交联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溶剂分子难以在橡胶分子之间存在,宏观表现为能使生胶溶解的溶剂只能使硫化胶溶胀,而且交联度越大,溶胀越少。硫化也提高了橡胶的热稳定性和使用温度范围。 天然橡胶在硫化过程中,随着线型大分子逐渐变为网状结构,可塑性减小,拉伸强度、定伸强度、硬度、弹性增加,而伸长率、永久变形、疲劳生热等相应减小,但若硫化时间再延长,则出现拉伸强度、弹性逐渐下降,伸长率、永久变形反而会上升的现象。 10. 橡胶的硫化历程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实质和意义是什么? (1) 焦烧阶段又称硫化诱导期,是指橡胶开始前的延迟作用时间,在此阶段胶料尚未开始交联,胶料在模型内有良好的流动性。对于模型硫化制品,胶 料的流动、充模必须在此阶段完成,否则就会发生焦烧,出现制品花纹不清、缺胶等缺陷。焦烧阶段的长短决定了胶料的焦烧性能和操作安全性。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 . . , [ '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答题页 (本卷共10页) 三、填空(每空分,共26分)

1.( ) ( ) ( ) 2.( ) 3.( ) ( ) 4.( ) 5.( ) < ( )6.( ) ( )7.( ) ( )8.( ) ( )9.( ) 10.( )11.( )12.( ) ( ) 13.( ) ( )14.( )15.( ) 16.( ) ( )17.( ) ( ) 18.( )19.( )20.( ) ( ) 21.( ) ( )22.( )23.( ) 24.( )25.( ) ( )26.( ) — ( )27.( ) ( )28.( ) 29.( ) ( )30.( )31.( ) ( ) ( )32.( ) ( ) 四、综合题(20分) 1、绘制图5的铸造工艺图(6分) 修 2、绘制图6的自由锻件图,并按顺 序选择自由锻基本工序。(6分) ·

自由锻基本工序: 3、请修改图7--图10的焊接结构,并写出修改原因。 、 图7手弧焊钢板焊接结构(2分)图8手弧焊不同厚度钢板结构(2分) 修改原因:焊缝集中修改原因:不便于操作 ~ 图9钢管与圆钢的电阻对焊(2分)图10管子的钎焊(2分) 修改原因:修改原因: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 (本卷共10页) 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分。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 1.( 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2.过热度相同时,

金流动性好。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F 3.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T 4.HT100、HT150、HT200均为普通灰口铸铁,随着牌号的提高,C、Si含量增多,以减少片状石墨的数量,增加珠光体的数量。 5.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T 6.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T 7.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F 8.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T 9.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

薄壁不锈钢管施工工艺

薄壁不锈钢管施工工艺 所属分类:-> -> -> 资料来源:筑龙网编制日期:2012-2-21 点击:669 薄壁不锈钢管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材料进场检验→下料→放线→支、吊架制作安装→阀门检验→ 管道焊接安装→酸洗、钝化→系统试压→管道清洗 a.不锈钢管焊接工艺: 焊接母材:不锈钢管,壁厚δ=,材质304 焊接材料:不锈钢焊丝,φ,材质304 焊接形式:手工无填充氩弧自熔焊(管道全充气) 钨极规格:φ= 焊机电流:60~160A 焊机氩气流量:9~20ml/s 管内氩气流量:根据焊工操作手法而定。 质量标准:焊缝外观与母体表面平齐,呈鱼鳞状,无氧化、气孔、裂纹凸凹表面熔合、错边等缺陷,焊缝宽度为母材厚度的2倍左右。单面焊接双面成形。 内壁要求:光滑,与母体内壁平齐,其它同上。 焊接检验及质量控制: 焊接质量检验包括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三个过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多层焊接来说焊缝外观检验应在外行尺寸范围内,焊缝余高1~2mm,焊缝宽度约为坡口宽度,大于坡口两侧1~2mm,表面不得有气孔、裂纹等。

(2)焊缝边缘与母材应圆滑过渡,全部焊缝应成形美观。 (3)无损检验探伤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4)质量控制除前面所述之外,还应遵守下列原则: ①严禁在焊件上引弧、试电流等。 ②多层焊时接头应错开,收弧时将弧坑填满。 ③采用氩弧焊时保证焊接一次完成。 ④焊接完毕后清除焊缝及焊接时飞溅等杂物。 ⑤认真填写焊接工作记录等有关焊接表格。 b、操作工艺: 将对接两部件的两个端面用坐拐尺卡校修磨绝对平齐、垂直,达到两端面靠近后无透视线为准,多焊点将两端面点焊牢固,距焊缝两端加堵成腔,调整好充气气压和焊机气压,使充气处于流动状态。将管内空气排净后再施焊。对于管道内充氩气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①采用堵板将管道焊件两头堵上,用氩气胶管把氩气送入管内,被焊管件内的氩气纯度达到焊接要求时方可进行施焊,压力流速为—升/分钟。 ②采用速溶纸将管道焊件离焊口30mm处堵上,从焊口处用氩气胶管直接送气到管内,以达到氩弧焊接条件要求,完成焊接。 c、焊接操作简述: 氩弧焊枪嘴顺手的腕力摆动,沿环焊缝接近切向运行,使钨极尖距管表面5mm以内运动。d、焊后处理: 焊件施焊完成后,必须等金属晶体完成结晶后,一般在24小时后。采用酸洗方法来处理焊口,清除因加热而产生的晶间腐蚀、析出的碳化物。用百洁布及水擦净。以保证焊件表面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2、施工技术和方法 本部分施工管道主要是给水管道的支管,一般施工部位位于各个楼层平面内,在放线时一般要

材料成形工艺知识点

一.铸造成型 1.1收缩:铸造合金在液态、凝固态和固态的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降低而引起的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收缩。 缩松缩孔:铸件在冷却和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和凝固收缩,往往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分出现空洞。容积大而集中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影响缩孔和缩松的因素及防止措施: 因素:浇筑温度,合金的结晶范围,铸型的冷却能力越大 防止措施:用顺序凝固方法 1.1.5铸造应力怎么产生的: 铸件凝固后在冷却过程中,由于温度下降将继续收缩。有些合金还会发生固态相变而引起收缩或膨胀,这导致铸件的体积和长度发生变化,若这种变化受到阻碍,就会在铸件内产生应力,称为铸造应力。 1.2砂型铸造 剖面示意图:上型下型,明冒口,出气冒口,浇口杯,型砂,砂箱,直浇道,横浇道,暗冒口,内浇口,型腔,型芯,分型面。 工艺流程! 1.3金属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又称硬模铸造,它是将金属液浇入金属型中,以获得金属铸件的一种工艺方法。(永久型铸造) 1.4熔模铸造:熔模铸造又称失蜡铸造,通常是在蜡模表面涂上数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将其中的蜡模熔去而制成型壳,再经过焙烧,然后进行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熔模铸造工艺(重点) 1.5压力铸造:在高压作用下,使得液态或半液态金属以较高的速度充填压铸模型腔,并在压力下成形和凝固。 1.6铸造工艺设计 1.6.2铸件结构的工艺性。 1.铸造结构形式:结构外形应方便起模,尽可能减少和简化分型面,铸件的内腔应尽量不用或少用型芯。 2.合理的铸件壁厚:铸件壁厚过小,易产生浇不到、冷隔等缺陷;壁厚过大,易产生缩孔、缩松、气孔等缺陷。壁厚应均匀。 3.铸件壁的链接:连接处或者转角处应有结构圆角。,厚壁与薄壁间的链接要逐步过渡。 4.铸件应尽量避免有过大的平面 1.6.4型芯设计的作用是形成铸件的内腔、孔洞、形状复杂阻碍取模部分的外形以及铸型中有特殊要求的部分。 1.6.5浇注系统设计: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 金属型的浇筑位置一般分为三种:顶注式、底注式和侧注式。 基本要求: 1.防止浇不足缺陷 2.液态金属平稳地流入型腔 3.能把混入合金液中的熔渣挡在浇筑系统中 4能够合理地控制和调节铸件各部分的温度分布,减少或消除缩松缩孔 5.结构简单,体积小

材料成型工艺

问答题 1、吊车大钩可用铸造、锻造、切割加工等方法制造,哪一种方法制得的吊钩承载能力大?为什么? 2、什么是合金的流动性及充形能力,决定充形能力的主要因数是什么? 3、铸造应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何危害?消除铸造应力的方法有哪些? 4.试讨论什么是合金的流动性及充形能力? 5. 分别写出砂形铸造,熔模铸造的工艺流程图并分析各自的应用范围. 6.液态金属的凝固特点有那些,其和铸件的结构之间有何相联关系? 7.什么是合金的流动性及充形能力,提高充形能力的因素有那些? 8.熔模铸造、压力铸造与砂形铸造比较各有何特点?他们各有何应用局限性? 9.金属材料固态塑性成形和金属材料液态成形方法相比有何特点,二者各有何适用范围? 10. 缩孔与缩松对铸件质量有何影响?为何缩孔比缩松较容易防止? 11. 什么是定向凝固原则?什么是同时凝固原则?各需采用什么措施来实现?上述两种凝固原则各适用于哪种场合? 12. 手工造型、机器造型各有哪些优缺点?适用条件是什么? 13.从铁-渗碳体相图分析,什么合金成分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为什么? 14. 铸件的缩孔和缩松是怎么形成的?可采用什么措施防止? 15. 什么是顺序凝固方式和同时凝固方式?各适用于什么金属?其铸件结构有何特点? 16. 何谓冒口,其主要作用是什么?何谓激冷物,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17. 何谓铸造?它有何特点? 18. 既然提高浇注温度可提高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但为什么又要防止浇注温度过高? 19.金属材料的固态塑性成形为何不象液态成形那样有广泛的适应性? 20..冷变形和热变形各有何特点?它们的应用范围如何? 21. 提高金属材料可锻性最常用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是什么?为何选择? 22. 金属板料塑性成形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加工硬化现象?为什么? 23. 纤维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存在有何利弊? 24.许多重要的工件为什么要在锻造过程中安排有镦粗工序? 25. 模锻时,如何合理确定分模面的位置? 26. 模锻与自由锻有何区别?

薄壁不锈钢管施工工艺设计

薄壁不锈钢管施工工艺 所属分类:数据/知识/短文 -> 给水排水 -> 名词解释 -> 建筑给排水 资料来源:筑龙网编制日期:2012-2-21 点击:669 薄壁不锈钢管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材料进场检验→下料→放线→支、吊架制作安装→阀门检验→ 管道焊接安装→酸洗、钝化→系统试压→管道清洗 a.不锈钢管焊接工艺: 焊接母材:不锈钢管,壁厚δ=1.5-2mm,材质304 焊接材料:不锈钢焊丝,φ1.5-2.0mm,材质304 焊接形式:手工无填充氩弧自熔焊(管道全充气) 钨极规格:φ=2.0mm 焊机电流:60~160A 焊机氩气流量:9~20ml/s 管内氩气流量:根据焊工操作手法而定。 质量标准:焊缝外观与母体表面平齐,呈鱼鳞状,无氧化、气孔、裂纹凸凹表面熔合、错边等缺陷,焊缝宽度为母材厚度的2倍左右。单面焊接双面成形。 内壁要求:光滑,与母体内壁平齐,其它同上。 焊接检验及质量控制: 焊接质量检验包括焊接前、焊接过程中和焊接结束后三个过程,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1)对多层焊接来说焊缝外观检验应在外行尺寸范围内,焊缝余高1~2mm,焊缝宽度约为坡口宽度,大于坡口两侧1~2mm,表面不得有气孔、裂纹等。

(2)焊缝边缘与母材应圆滑过渡,全部焊缝应成形美观。 (3)无损检验探伤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4)质量控制除前面所述之外,还应遵守下列原则: ①严禁在焊件上引弧、试电流等。 ②多层焊时接头应错开,收弧时将弧坑填满。 ③采用氩弧焊时保证焊接一次完成。 ④焊接完毕后清除焊缝及焊接时飞溅等杂物。 ⑤认真填写焊接工作记录等有关焊接表格。 b、操作工艺: 将对接两部件的两个端面用坐拐尺卡校修磨绝对平齐、垂直,达到两端面靠近后无透视线为准,多焊点将两端面点焊牢固,距焊缝两端加堵成腔,调整好充气气压和焊机气压,使充气处于流动状态。将管内空气排净后再施焊。对于管道内充氩气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①采用堵板将管道焊件两头堵上,用氩气胶管把氩气送入管内,被焊管件内的氩气纯度达到焊接要求时方可进行施焊,压力流速为0.3—0.5升/分钟。 ②采用速溶纸将管道焊件离焊口30mm处堵上,从焊口处用氩气胶管直接送气到管内,以达到氩弧焊接条件要求,完成焊接。 c、焊接操作简述: 氩弧焊枪嘴顺手的腕力摆动,沿环焊缝接近切向运行,使钨极尖距管表面5mm以内运动。 d、焊后处理: 焊件施焊完成后,必须等金属晶体完成结晶后,一般在24小时后。采用酸洗方法来处理焊口,清除因加热而产生的晶间腐蚀、析出的碳化物。用百洁布及水擦净。以保证焊件表面的耐腐蚀性和机械性能。 2、施工技术和方法 本部分施工管道主要是给水管道的支管,一般施工部位位于各个楼层平面内,在放线时一般要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模板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 艺模板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课 程代码: 0934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业设计专业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它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本课程使考生全面了解工业造型材料的种类、性能、质感和工艺对产品造型设计的影响, 以及常见材料的选用、加工技术和工艺。应用于产品造型设计中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选用, 以便实现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 为了使考生能够熟悉造型设计与材料的关系, 掌握各种材料的性能特点及其加工工艺, 了解新型材料, 从而运用设计手段, 充分利用材料的内在功能和表面特征, 创造出功能好、技术性能高、款式新颖的工业产品 经过本课程的学习, 要求考生掌握产品开发设计中有关材料和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 掌握产品造型设计材料与工艺的学习方法及理论联系实际方法,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与本专业其它课程的关系 材料加工和成型工艺是工业设计专业大学专科学生必修的专业

基础课, 它与工业设计专业的许多其它课程有着密切的关系, 是产品改良设计、产品开发设计的先导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概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经过本章学习, 了解造型设计与材料和工艺性的关系, 以及造型材料的基本概念, 理解质感设计的形式、原则和作用, 对造型材料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 一) 产品造型设计与材料( 重点) 识记: 造型材料的特性、应用与发展 理解: 材料与造型 造型材料的种类与基本性能 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性 造型材料的应用与发展 ( 二) 工业造型材料的美学基础( 重点) 理解: 质感的概念 质感设计在造型设计中的作用 应用: 造型质感设计形式与原则 ( 三) 产品造型设计与工艺性( 次重点) 理解: 造型设计与加工工艺 造型设计与装配工艺

薄壁不锈钢管施工方案

薄壁不锈钢管的施工方案 联排部分室内给水立管采用薄壁不锈钢管,环压连接,住宅水表后户内给水管采用塑覆薄壁不锈钢管,环压连接。 1、材料要求 1.1薄壁不锈钢管的管道必须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生产的管材和配套管件。 1.2不得使用有损坏迹象的管材及管件。给水用薄壁不锈钢管及管件在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如发现异常,应进行性能检测。 2、主要机具 机具:切管器、电锤、油泵、液压钳、水压泵等。 量具:钢卷尺、水平尺、线坠、粉笔、小线等 3、施工作业条件 3.1设计图纸及其它技术文件齐全,并已经会审,且已由设计单位进行过设计交底。 3.2材料、施工力量、施工机具等能保证正常施工; 3.3施工现场的用水、用电、材料贮放场地等条件能满足需要。 3.4墙体、楼板等结构的预留洞、预埋套管、预埋件等尺寸规格、位置标高符合要求。 3.5已对管材及管件的外观进行了检查,清除管材及管件的污物和杂质。 4、操作工艺 管道轴线放样——管道制作——管卡(吊架)安装——管道阀件安装——管道试压——管道冲洗、消毒 4.1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薄壁不锈钢管采用卡压式管件连接时,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端口部分有环状U型槽,且内装有O型密封圈。安装时用专用卡压工具使U型槽部分凸部缩径,且薄壁不锈钢水管、管件承插部位卡成六角形。 4.2环压式管件连接的施工顺序 1、插入长度的确认:根据施工要求考虑接头本体插入长度决定管子的切割长度,管子的插入长度如下表所示:

2、管子的切断和切断面的处理:管子切断前先确定没有损伤和变形,使用管子切割器垂直于管的轴心切割。如切口倾斜,会导致插入量不正确。切断后清除管端的毛刺和切屑,粘附在管道内外的垃圾和异物用棉纱或纱布擦干净。 3、确保管子插入尺寸用画线器在管道上标出。 4、将管道笔直的插入接头本体,确保标记到接头端面在2mm 以内。 5、确认液压钳口凹槽安置在接头本体圆弧吐出部位,环压到位。 6、用专用量规检查环压后尺寸是否到位,防止不良施工。 7、管卡(支吊架)的选型及安装: DN25~DN50采用∠40X4角钢,DN70~DN100 采用6#槽钢,DN150采用8#槽钢,DN200~DN250及2根DN150的综合支架采用10@槽钢,三根以上DN100~250综合支架采用12#槽钢,且每个角上用8mm 厚的钢板焊上作为膨胀受力点。薄壁不锈钢管支架的间距参照下表: 8、水压试验步骤: 将试压管道末端封堵,缓慢注水,同时将管道内气体排尽;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加压宜采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小于10min ;升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0min ,观察接头部位是否有漏水现象;压力下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

材料成型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复习资料 1.材料成型技术可分为:凝固(或称液态)成型技术(铸造)、塑性成型技术(锻压)、焊接(连接)成型技术、粉末冶金成型技术、非金属成型技术等。 2.铸造是将熔融金属浇注、压摄或吸入铸型腔中,待其凝固够而获得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件工艺方法。 3.液态金属的凝固方式:逐层凝固;糊状凝固;中间凝固。 4.铸造合金从浇注到室温经历的收缩阶段: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5.影响收缩的因素;化学成分、浇注温度、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等。 6.铸铁的熔炼设备:冲天炉、电弧炉、工频炉等,其中冲天炉应用最广。 7.机器造型按照砂型紧压方式的不同分为:振击压实造型、微振压实造型、高压造型、气冲造型、射压造型和抛砂造型。 8.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熔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离心铸造、低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 9.熔模铸造是指用易熔材料(蜡)制成模样,然后在其表面涂挂若干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将模样 熔去后面而制成形壳,再经焙烧、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方法。 10.浇注位置的选择应考虑:1,重要加工面或主要工作面应出于铸型的底面或侧面。2,铸件上的大平面 结构或薄壁结构应朝下或成侧立状态。3,对于容易产生缩孔的铸件,应使厚的部分放在上部或侧面。 4,应尽量减少芯子的数量,便于芯子安放、固定、检查和排气。5,便于起模,使造型工艺简化。6,应尽量使铸件的全部或大部置于同一沙箱中,或使主要加工面与加工的基准面处于同一砂型中,以避免产生错箱、披缝和毛刺,降低铸件精度,增加清理工作量。 11.金属塑性成形是利用金属材料所具有的塑性变形能力,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材料产生预期的塑性变 形来获得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力学性能的零件或毛坯的加工方法。 12.模锻是在模锻设备上利用高强度锻模使金属坯料在模膛内受压产生变形而获得所需形状、尺寸以及内 部质量的锻件的成型工艺。 13.拉拔是将金属坯料拉过拔模的模孔而变形得到的成型工艺。 14.挤压是将金属坯料在挤压模内受压被挤出模孔而变形的成型工艺。 15.轧制是将金属坯料在两个回转轧锟之间受压变形那个人形成各种产品的成型工艺。 16.金属的塑性成形性能在工程上常用金属的锻造性表示,锻造性能的好坏,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 两个指标来衡量。 17.模锻模膛按作用分为:模锻模膛(预锻模膛、终锻模膛),制坯模膛(拔长模膛、滚压模膛、弯曲模膛、 切断模膛)。 18.板料冲压的坯料厚度一般不大于4cm,通常在常温(低于板料的再结晶温度)下冲压,称为冷冲压。 19.板料冲压的特点:1.冲压件的尺寸公差由模具保证,可获得尺寸精确、表面光洁、形式复杂的冲压件。 2.冲压件由薄板加工,材料经过塑性变形产生冷变形强化,具有质量轻、强度高和刚性好的优点。 3. 冲压生产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 20.冲裁变形过程:1。弹性变形过程2.塑性变形阶段3.剪裂分离阶段 21.拉深过程中的主要缺陷是起皱和拉裂。 22.常用的冷冲压模按工序组合可分为简单冲模、连续冲模和复合冲模。 23.超塑性成形指金属或合金在低的变形速率、一定的变形温度和均匀的细晶粒度条件下,其相对伸长率 A超过100%以上的变形。 24.高速高能的成形方法:1.爆炸成形2.电液成形3.电磁成形。 25.锤上模锻的结构设计:1.应有一个合理的分没面2.合理设计加工表面和加工表面3.外形应力求简单、 平直、对称(为了使金属易于充满模膛,减少工序,零件的外形应力求简单、平直、对称。避免零件截面差别过大,或具有薄壁、高筋、凸起等不良结构)4. 尽量避免深孔或多孔结构。 26.焊接热影响区:1.过热区2.正火区3.部分相变区4.再结晶区(P112)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习题解答

材料成型加工与工艺学 习题解答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1.物料的混合有哪三种基本的运动形式聚合物成型时熔融物料的混合以 哪一种运动形式为主为什么 i.分子扩散 ii.涡流扩散 iii.体积扩散 体积扩散为主, 因为他主要是指流体质点、液滴或固体粒子由系统的一个空间位置向另一空间位置的运动, 或两种或多种组分在相互占有的空间内发生运动,以期达到各组分的均布.对流混合通过两种机理发生, 一种体积对流,另一种层流对流混合, 前者通过塞流对物料进行体积重新排列, 而不需要物料连续变形, 这种重复的重新排列可以是无规的, 也可以是有序的. 在固体掺混机中混合式无规的, 而在静态混合机的混合则是有序的. 而层流对流混合是通过层流而使物料变形, 它发生在熔体之间的混合, 在固体粒子之间的混合不会发生层流混合. 层流混合中, 物料要受到剪切、伸长(拉伸)和挤压(捏合). 分子扩散主要在与低分子的混合.在浓度梯度驱使下,各组分自发地由浓度较大的区域迁移到浓度较小的区域从而达到各处组分均化的一种扩散形式。分子扩散在气体和低粘度液体中占支配地位。在固体与固体间,分子扩散作用是很小的。在聚合物加工中,熔体与熔体间分子扩散极慢,无实际意义。但若参与混合的组分之一是低分子物质,则分子扩散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 涡流扩散主要会造成聚合物的黏度提高导致混合时施予聚合物的剪切力要上升, 容易导致聚合物降解.由系统内产生的紊流而实现的一种扩散形式。在聚合物加工中粘度高,而且要实现紊流,熔体的速度必须很高,势必使熔体发生破裂,也会造成聚合物的降解,故很少发生涡旋扩散。 2.什么是”非分散混合”, 什么是”分散混合”, 两者各主要通过何种 物料运动和混合操作来实现 Page 154 非分散均匀的定义在混合中仅增加粒子在混合物中空间分布均匀性而不减小尺寸的过程称为非分散均匀或简单混合。主要通过对流方式来实现的,可以通过塞流和不需要物料连续变形便发生简单的体积重排和置换来达到混合。 分散混合的定义: 将呈现出屈服点的物料混合在一起时,要将它们分散开来,使结块和液滴破裂。这种混合为分散混合。分散混合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