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概况

(4)--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概况
(4)--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概况

模块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四讲 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概况

试卷

一、填空题

1、_________196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科学体系的确立。

2、______________是国内第一部系统的儿童心理学史方面的专著。

3、_________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对儿童心理学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

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__________。

5、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发展的观点来分析心理现象的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是__________。

二、简答题

1、请论述中国古代的儿童发展心理学思想。

2、请介绍中国近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体系的形成过程。

模块一 儿童发展心理学概述

第四讲 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发展概况

试卷答案

一、填空题

1、朱智贤

2、儿童心理学史

3、陈鹤琴

4、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5 、孔子

二、简答题

答案要点:

1、答: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

2500年前孔子就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思是,人的先天禀赋是差不多的,人的成就和习性不同,则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荀子认为。人的发展是先天与后天的结合,更强调后天的作用。

(2)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孔子最早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进行论述,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论述表明我国古代就有对个体心理发展年龄特征问题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3)个别差异

孔子是历史上区别智力类别的第一人,他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中人一下,不可以语上也”。他还认真考查其弟子

的智力、能力、性格、志向、学习态度等诸多方面,对其弟子人格的类别、品质差异有着真知灼见。

(4)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南北朝时期的教育谢家颜之推曾对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进行过论述,说:“人生小幼,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鲁灵光殿赋》,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以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编至荒芜矣。”

(5)儿童心理发生问题

儿童心理发生是以胜利条件为其物质基础的。《管子.水地篇》有如下论述:“人,水也,男女精气合,而水流行。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酸主脾,咸主肺,辛主肾,苦生肝,甘主心。五藏已具,而后生五内。脾生隔,肺生胃,肾生脑,肝生骨,心生肉。五内已具,而后发为九窍。脾发为鼻,肾发为耳,肺发为口,心发为下窍。五月而成,十月而生。生而目视、耳听、心虑。”

这些论述,虽然和现代胚胎学比较起来,还是很不精确,甚至是不科学

的。但他们坚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是依赖于儿童生理发展的这一唯物主义思想,还是很值得称道的。

2、答:

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末,可以作为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期。在这期间,逐步设立了专门的儿童心理学教学和研究机构,解决了儿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做了最早的大规模研究,这些都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研究基础。

(一)奠基期间中国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在奠基期间,中国儿童心理学成为中国心理学的重要分支,队伍逐渐扩大,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科研成果越来越多;冲破禁区,深入研究,特别是在儿童心理测验方面,进展更大;广泛开展国际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探讨中国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特色。

(二)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的雏形:教学和科研机构的设立

中国儿童心理学体系经历了从成立心理学教室并开设心理学课程,到设立心理学专业级专门的儿童心理学教研室,再到成立心理系和专门心理研

究所并创办专门的儿童心理学杂志三个发展阶段。

(三)中国儿童心理学学科体系的确立

朱智贤1962年出版的《儿童心理学》标志着中国儿童心理学科学体系的确立。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分数: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古建筑课程作业》 题目:《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年级: 2010级 专业: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姓名:刘朝 学号: 1137 时间: 2012年6月10日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和分类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的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建筑文明。中国古代建筑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体系最完整的建筑体系。从单体建筑到院落组合、城市规划、园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古代建筑完美的体现了的“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世界建筑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由六大独立体系即古代中国建筑、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和古代美洲建筑共同构成。其中有些建筑类型或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其中只有古代中国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和古代印度建筑作为世界三大古代建筑体系延续至今,其中中国建筑延续时代最长,影响范围最广,成就最为辉煌。 中国古代建筑十分重视对中和、平易、含蓄而深沉的美学性格的追求,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七大特点: 1、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 在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过程中,木材始终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由此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建筑风格。 2、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即“墙倒屋不塌”。在构筑梁架的过程中,部件之间通过卯榫结构相互连接,不使用钉子等辅助用具。 3、创造斗拱结构形式 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4、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

(完整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 一、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问题 1、概念: 发展:个体身体、生理、心理、行为方面的发育、成长、分化、成熟、变化的过程。儿童发展主要指从不成熟到成熟这一成长阶段,以及身心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个体生命全程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关于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特点与发展规律的科学。 2 、研究任务:wwh 描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年龄阶段);解释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预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 3、近现代的儿童观 (1)近代:洛克:白板说; ①夸美纽斯:教育目的和作用:来世;原则:教育适应自然;普及教育和统一学制;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直观巩固量力系统循序渐进;《母育学校》西方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

②卢梭:性善论;自然教育理论(核心、目的、阶段、方法) ③裴斯泰洛齐:目的;教育心理学化;要素教育;初等学校各科教学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赫尔巴特: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教学体系(管理论;教学论;德育论)课程论(经验、兴趣;统觉) ③4 福禄贝尔:幼儿园教育理论(任务:家庭教育的补充;方法:自我活动、游戏、社会参与;课程:恩物、游戏、歌谣) ③5 蒙台梭利:儿童具有内在生命力、吸收性心智、敏感期;内容:自由活动、感官教育、读写算、实际生活练习、自我教育;实施:儿童:作业;教师:有准备的环境杜威:儿童是未成熟的个体,需要教育而适应社会。 ( 2 )现代:19 世纪后半期,德国普莱尔(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882 年出版《儿童心理》,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专著。 霍尔(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的达尔文)掀起了儿童 研究运动。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均发现有原始人居住过的崖洞。到了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利用黄土层为墙壁,用木构架、草泥建造半穴居住所,进而发展为地面上的建筑,并形成聚落。长江流域,因潮湿多雨,常有水患兽害,因而发展为杆栏式建筑。对此,古代文献中也多有「构木为巢,以避群害」、「上者为巢,下者营窟」的记载。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黄河流域也发现有不少原始聚落(如西安半坡遗址、临潼姜寨遗址)。这些聚落,居住区、墓葬区、制陶场,分区明确,布局有致。木构架的形制已经出现,房屋平面形式也因造做与功用不同而有圆形、方形、吕字形等。这是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 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如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都城遗址,有长、宽均为百米的夯土台,台上建有八开间的殿堂,周围以廊。此时木构技术较之原始社会已有很大提高,已有斧、刀、锯、凿、钻、铲等加工木构件的专用工具。木构架和夯土技术均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西周兴建了丰京、镐京和洛阳的王城、成周;春秋、战国的各诸侯国均各自营造了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这些都城均为夯土版筑,墙外周以城濠,辟有高大的城门。宫殿布置在城内,建在夯土台之上,木构架已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屋顶已开始使用陶瓦,而且木构架上饰用彩绘。这标志着中国古代建筑已经具备了雏形,不论夯土技术、木构技术还是建筑的立面造型、平面布局,以及建筑材料的制造与运用,色彩、装饰的使用,都达到了雏形阶段。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且动用全国的人力、物力在咸阳修筑都城、宫殿、陵墓。今人从阿房宫遗址和始皇陵东侧大规模的兵马俑列队埋坑,可以想见当时建筑之宏大雄伟。此外,又修筑通达全国的驰道,筑长城以防匈奴南下,凿灵渠以通水运。这些巨大工程,动辄调用民力几十万,几乎都是同时并进,秦帝国终以奢欲过甚,穷用民力,二世而亡。 汉代继秦,经过约半个多世纪的休养生息之后,又进入大规模营造建筑时期。汉武帝刘彻先后五次大规模修筑长城,开拓通往西亚的丝绸之路;又兴建长安城内的桂宫、光明宫和西南郊的建章宫、上林苑。西汉末年还在长安南郊建造明堂、辟雍。东汉光武帝刘秀依东周都城故址营建了洛阳城及其宫殿。 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西晋统一中国不久,就爆发了「八王之乱」,处于西北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 史前期 1、民间文学与儿童文学 儿童文学孕育于民间口头创作。民歌、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生活故事、童话、笑话、寓言) 神话是最原始的人民口头创作形式,人类幼年时期的精神产物,大胆的幻想、离奇的情节。《盘古开天辟地》神话最集中于《山海经》、《楚辞》等。传说产生于神话,其中的人物是半人半神,劳动人民生活中广为流传的故事《鲁班的故事》。民间童话中人物是凡人形象,内容具有典型的人民性,《刘三姐》《阿凡提》。民间文学取材于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古代寓言:守株待兔、愚公移山、狐假虎威。传统儿歌:童谣、孺子歌、小儿语。语言朴素风趣、短小含蓄、乐律和谐。 2、古典文学与儿童文学 在《诗经》和《春秋》中有一些儿歌,古代诗歌中也有一些儿童诗。在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明代杨慎《古今风谣》已自趋一体。诗歌内容通俗浅显,感情积极健康,语言生动优美,意境深邃高远。明代的吕坤《演小儿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儿歌专辑。清代《天籁集》48篇 古代小说里也蕴藏着一定的儿童文学因素,《西游记》。 3、启蒙读物与儿童文学《三字经》、《千家文》、《幼学琼林》 以上种种成为儿童文学的摇篮。 近代儿童文学的萌芽期 康有为、梁启超、黄遵宪“改良主义文学运动”。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大力倡导儿童文学作品和读物,以宣传其政治主张。梁启超《饮冰室诗话》 儿童诗——是最有影响力的一种体裁。多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着重书写祖国的伟大、优越,以唤起民族的自豪与信心,勉励孩子为报效祖国、抵御外海而努力学习。如梁启超《爱国歌》 儿童小说——多是翻译或带有创作性质的译述、改写,内容多属于科学小说、爱国小说、冒险小说和教育小说,明显反映了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意识。《十五小豪杰》、《绝岛漂流记》、《海底旅行》、《海底漫游记》、《飞访木星》 《小孩月报》1875 1903年我国第一种儿童报纸《童子世界》 中华书局《小小说丛书》 商务印书馆孙秀《童话丛书》 茅盾译介《三百年后孵化之卵》 叶圣陶短篇小说《穷愁》 中国现代儿童文学 发展条件:悠久优秀的文学传统的滋养,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与推动,对世界进步儿童文学的积极借鉴与吸收。 1、“五四”时期 思想理论的建设,通过吸纳“儿童本位论”的合理因素,从理性上认识到了儿童文学必须以儿童为出发点,理解和服务儿童的重要性。批判虐杀儿童精神,禁锢儿童文学发展的封建制度,大力提高儿童的社会地位,提高儿童文学的地位。 对外国儿童文学的引进。在新型儿童观的指导下重译了西方大量的优秀大队儿童文学作品。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六章整理

第六章 第一节智力的相关理论 一、智力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概念 中国心理学家眼中的智力 第一种:智力就是能力。第二种:智力是一种先天素质,特别是脑神经活动的结果。第三种: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第四种:智力是一种顺应和适应能力。 西方心理学家眼中的智力是随时代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桑代克:智力表现为学习的速度和效率,也是一种适当反应的能力。 斯腾:有机体对新环境完善适应的能力。 比纳、推孟: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韦克斯勒:一个人有目的行动、合理地思维和有效地处理环境的总合的整体能量。 皮亚杰:智力是思维或行动的适应性。 智力的一般理解 1、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学习的能力。 2、智力是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是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力。 给智力下一个大家都认可的定义,目前还无法做到。 二、建立在因素分析基础上的 智力结构理论 1. 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理论 智力由一种单一的G因素(一般因素)和一系列的S因素(特殊因素)构成。完成任何一种任务都需要这两种因素。G因素是智力的首要因素,基本上是一种推理因素,相当程度上是遗传的。S因素有五类:口语能力、数算能力、机械能力、注意力、想象力;此外还可能有心理速度。 2.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 他找出两类一般因素和三种较小的因素。两类一般因素他称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代表一个人的基本生物学上的潜能,它是获得新概念和在新环境中显示一般“聪明”与适应性的能力。与基本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流体智力相对地说不依赖于教育。 晶体智力代表需要经过教育培养而获得的能力。是经验的结晶。如词汇能力和计算能力。这种智力可以用一般成就测验来测量。 三种较小的一般因素分别是视觉能力、记忆检索和作业速度。 从发展的角度,他通过研究发现: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在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中经历着不同的发展过程。从出生到15岁,这两种智力显示同样的迅速加速增长曲线。然而到15岁以后,两条曲线开始出现分歧,晶体智力曲线几乎没有什么变化或只稍许上升,而流体智力曲线则继续直线上升后急剧下降。 三、现代智力理论 认为智力是人脑对各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并对智力的内部活动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的理论。 【加登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智力层面的扩充】 智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面临的真正难题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就智力的结构,由相对独立、相互平等的八种智力组成。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人有9种基本能力,每一种能力都是独立存在的,遵循不同的发展历程,并与相应的脑区对应。不同的智力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起来。 1.语言智力:就是人对音韵、句法、语义、实效等语言要素的掌握。表现为个体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音乐智力:表现为个体对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思想与

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国儿童文学作品赏析一

2015年吉林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之中国儿童文学 作品赏析一 中公吉林教育信息网:https://www.360docs.net/doc/b55532205.html,/ 长期以来,我国儿童文学创作大多以知识性、教育性为主,忽视了儿童的纯真天性。这既和我们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有关,也暴露了我们的作者常常以成人的视角来观察儿童的内心世界,致使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缺失。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以儿童本位思想作为创作宗旨,题材应具有多元化和多元故事结构,而且应勾勒符合儿童价值取向的典型人物和群体肖像。下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儿童文学作品,以了解我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状况。 1.儿歌《小小的船》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1894~196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其所著儿歌《小小的船》:“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儿歌,儿歌的语言清新优美,其意境也很美,它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仙境,在这个仙境里有“弯弯的月儿”,有“闪闪的星星”,有“蓝蓝的天”,这些事物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让人陶醉其间。 2.童话《大林与小林》 《大林与小林》是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作家、儿童文学家张天翼所著。是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童话精品,奇特的构思,夸张的手法,大胆的想象,曲折的情节,让人爱不释手,很容易被它深深吸引。 大林和小林是一对双胞胎。大林好吃懒做,变成了一个寄生虫,最后饿死在金子堆里。小林勇敢正直,成长为一个有出息的好孩子。这个故事揭露了旧社会统治阶级的昏庸无耻和他们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同时写了劳动人民为了追求光明而顽强不屈的斗争。虽然这是一个写在新中国成立前的童话,但是现在的孩子读来,却一点都不感到有距离,书中的各种人物,大林、小林、鳄鱼小姐、狐狸平平、绅士狗皮皮、蔷薇公主、四四格等形象呼之欲出,是一本值得每个孩子放进书架的书。这部童话主要说明两点,即知足者常乐和金钱不是万能的思想。 3.严文井的《严文井童话》 创作了《南南和胡子伯伯》《唐小西在“下次开船港”》《小溪流的歌》等著名童话的严文井,与陈伯吹并称为我国两大儿童文学界泰斗级人物,他第一次写童话是1938年到达延安两年后,觉得“我们现在的斗争和工作正是为着未来的孩子们”,便用童话记下了自己“朦胧而幼稚的幻想和爱憎”,一口气写成9篇,后集成《南南和胡子伯伯》一书。他在延安时期还写了《大雁和鸭子》《皇帝说的话》《希望和奴隶们》等童话。1949年创作的《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以及1950年出版的《蚯蚓和蜜蜂的故事》,向孩子们讲述劳动在生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建筑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中自成体系,形成了固有的艺术风格与构造特征,包括完整的木架构体系,三段式的外观特征,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装饰色彩与等级 的紧密结合等。 1.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2.群体组合的配置形式 3.均衡对称的布局原则 4.美丽动人的构件造型 5.装饰色彩与等级的紧密结合 6. 三段式的外观特征 1.完整的木架构体系 亲木文化情结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的建筑文化像中国这样,在近现代西洋建筑东渐之前,如此漫长地热衷于土 木结构及其群体组合。 优点: 第一,取材方便、加工容易 中西比较: 意大利佛罗伦萨主教堂1420年动工,1470年完工;同期紫禁城1407年动工,1420年完工;法国凯旋门30年完工,同时期乾隆建造承德普陀宗乘之庙开始于1767年,1771年完工。 第二,灵活性强 由于墙壁不负担屋顶和楼面的重量,建筑物具有极大的灵活性,门窗开设比较自由,并发展成精妙 而独特的中国门窗文化。 第三,抗震性强,墙倒屋不塌 木材具有一定弹性,梁柱的框架结构有较好的整体性,因而木架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强,墙是隔断 不承重,防御地震, 例子:山西应县释迦塔 在我国现在保存的古塔当中,应县木塔无论在建筑规模或建筑艺术上,都有特殊的地位,可以称得上是我国以至世界古建筑中的一件珍品。应县在山西省的北部。木塔坐落在县城的西北角,原来这里是一座规模很大的佛宫寺,后来寺庙塌毁,只剩下这座原名叫释迦塔的木塔巍然屹立。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1056年)。外形是八角形,高达67.13米,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木头建造,各层用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梁架,而木柱之间,使用了60多种斜撑梁、木枋和短柱,规格和手法变化多样,组成不同方向的复梁式木架,使整个塔的构架联结成一个整体,既坚固,又美观。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到第四章 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2、“儿童”: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出生到17,18岁。 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三、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绝对决定论:高尔顿—遗传决定发展;华生—环境决定论、共同决定论:格赛尔—成熟优势论,他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三、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四、发展在实践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5、皮亚杰相互作用论基本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 6、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 7、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界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 8、中国儿童心理学最早的标志: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9、儿童心理学研究方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 10、横向研究: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M/T)特点:时间短、取样大,成本低,省时省力,取样大材料更具代表性。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 1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同上)特点:优点:能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缺点:样本流失导致代表性降低,反复测量可能是被试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时间长,成本高,一首时代变迁和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 12、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听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一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上)特点:跨文化研究的好处主要能更好地形成理论和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虑,能扩大变量范围,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 13、遗传疾病一般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造成。 14、苯丙酮尿症,表现:见P31(了解)PS:苯丙酮尿症可由及早饮食干预而得到制止。 15、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伸舌白痴:表现:P34(了解) 16、胎儿的发育过程:1、胚种期(前8天);2、胚胎期(第二周至第八周)又称细胞和组织分化期,胚胎分化出三个细胞层: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人体各个器官就是在这三个胚层的基础上分化而形成。3、胎儿期(第九周到出生)也称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17、胎儿正常发育的条件:P36—39(了解) 18、人体的生长发育呈波浪式。儿童的生长发展有四个显著时期:(1)从出生到2岁,发展十分迅速(2)2岁到青春发育期,发展较平缓(3)青春发育期开始(男孩约在13—15,女孩在11—13),发展急剧迅速,变化极大(4)15、16到成熟,发展又趋缓慢。 19、男女儿童在身高、体重、肩宽、盆宽等的发展曲线上出现了两次交叉,第一次在9—10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 古建保护与修复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具有屋顶,屋身与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与屋身部分的骨架)。 基本做法:以立柱与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 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与玺彩画,旋子彩画与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 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就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屋顶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就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与飞檐,最初的功能就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

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

国内儿童文学翻译的发展历程 儿童文学,顾名思义,是指为儿童服务的文学。中外很多学者都曾为 儿童文学下过定义。瑞典儿童文学专家GoteKlingberg就曾将儿童文 学定义为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中国学者郑振铎认为“儿童文学是 儿童的——便是以儿童为本位,儿童所喜所能看的文学”(郑振铎,1984)。中国儿童文学家鲁兵将儿童文学定义为“儿童文学是教育儿 童的文学”(鲁兵,1981)。对于中国儿童文学的初始时期,不同的 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但是以胡从经为首的学者认为“五四”时期仅仅儿童文学发展史上的 第一次发展高潮,而中国儿童文学事实上始于晚清时期,总共经历了 四个发展阶段:1)晚清时期的儿童文学;2)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3);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儿童文学;4)改革开放以来的儿童文学。(胡 从经,1982)尽管众多学者对儿童文学下过不同水准的定义,但因为 儿童文学在中国的起步较晚,以及儿童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儿 童文学在中国长期处于文学范畴的边缘地位。儿童文学翻译的地位则 更不言自明。为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本文将以 胡从经对儿童文学在中国发展阶段的划分为框架,试图在选材、翻译 方法和翻译语言风格三个层面上对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做一个 浅尝性的回顾。 一、儿童文学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1.1.晚清时期的儿童文学翻译胡从经认为中国儿童文学始于晚清时期。但因为这一时期人民大众长期受到封建思想的压迫束缚,因而儿童文 学仅仅零散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且绝大多数都是对西方儿童 文学作品的编译,几乎没有自主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1)选材:学 者李丽曾对晚清时期儿童文学译作的数量做过一个统计。据她统计, 在晚清总共只有120部儿童文学的译作,从事儿童文学翻译的译者也 只有寥寥59人。在如此小面积的范围内对儿童文学进行翻译活动,选 材自然十分局限。这一时期主要以科幻类的儿童文学小说为译介对象,其中尤以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和日本作家押川春浪的儿童小说译介得

中国十大儿童文学名家

葛翠琳 著名儿童文学家。1949年开始发表作品。曾任北京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冰心奖”评委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童话集《野葡萄》、《进过天堂的孩子》、《最丑的美男儿》、《会唱歌的画像》等。另有散文集《十八个美梦》。《野葡萄》曾获得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一等奖,并被评为瑞士儿童书籍国际优秀作品,《翻跟头的小木偶》、《会唱歌的画像》、《核桃山》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儿童剧《野天鹅》曾获文化部优秀剧目奖。 金波 1935年生于北京。大学时代开始文学创作。出版诗集《我们去看海》《让太阳长上翅膀》等十余部,童活集《影子人》《乌丢丢的奇遇》《追踪小绿人》《蓝雪花》等多部;散文集《感谢往事》《和树谈心》《等你敲门》;评论集《幼儿的启蒙文学》、《能歌善舞的文字》以及《金波诗词歌曲集》。选集有《金波幼儿文学选》(4册);《“我喜欢你”金波儿童文学精品系列》。 白冰 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编审,现任接力出版社总编辑。主要作品有:儿童诗集《飞翔的童心》、作品集《绿太阳和红月亮》、童话集《吃黑夜的大象》、低幼童话《狐狸鸟》、“小老鼠稀里哗啦”系列等。作品曾获“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国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奖项。儿童诗《假如》、《写给云》等作品被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张洁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创作有小说、散文、评论、童话等。出版图书《阳光洒下来》、《飞鸟的天空》、《红舞鞋》、张洁美文系列《美丽的约定》《爸爸的灯塔》等。翻译儿童图书《米奇的奇妙世界》等。长篇小说《敲门的女孩子》出版英文版。曾获宋庆龄儿童文学奖新人奖、冰心儿童图书奖大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大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上海文化新人称号等。 张秋生 1939年8月生于上海,天津静海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长期担任少儿报刊编辑工作,曾任《少年日报》总编辑、《童话报》主编等职。出版过儿童诗、童话、散文集百余种。作品《小巴掌童话百篇》《骑在扫把上听歌的巫婆》《鹅妈妈的西瓜蛋》《新小巴掌童话》等曾获中国儿童文学优秀作品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图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及台湾杨唤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汤素兰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政协委员。已出版《小朵朵和大魔法师》、《小朵朵与半个巫婆》、《笨狼的故事》、《寻找快乐岛》、《阁楼精灵》、《时间之箭》、《住在摩天大楼顶层的马》等数十部儿童文学作品。曾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首届张天翼童话寓言大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等奖项。 翌平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被中少社评为“十大金作家”。其作品曾荣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新闻出版署图书奖,北京市建国60周年文学作品优秀奖,上海优秀儿童图书奖等文学奖。 不仅出版大量儿童文学作品,更翻译外文作品100多册。主要作品包括小说:《少年摔跤手》、《早安、跆拳道》、《冬天的小号手》、《猫王》等;童话:《迷糊蛋与蹦蹦猪》、《骑狼的小兔》、《小鼹鼠的火车》、《小狗布丁》、《魔法猫》、《花喵咪的故事》、《克隆世界》、《网络大劫难》、《小飞虎》、《精灵鸭》等;译作:《一个孩子的诗园》、《布朗家的天才宝宝》、《布朗家的超级明星》、《威廉先生的圣诞树》、《中英双语图画书》等。 李东华 女,1971年生,山东高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儿童诗、儿童小说创作和儿童文学研究。出版有长篇小说《薇拉的天空》、《男生向

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一章导论 1、什么是儿童发展心理学:是研究出生到青年前期(即0-17、18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规律。 关于遗传和环境的争论 2、绝对决定论:遗传和环境的对立。遗传决定论以优生学创始者高尔顿为代表。环境决定论以行为主义创始者华生为代表。 3、共同决定论:遗传环境相互影响。主要代表人物:1.“辐合论”倡导者斯腾,核心为人类心理的发展既非仅由遗传的天生素质决定,也非只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而是两者相辅相成造就的《早期儿童心理学》2.鲁克森伯格:发展=遗传x/+环境。3.格赛尔:支配发展的因素有成熟和学习 4、相互作用论:主要代表人物,皮亚杰.阿纳斯塔西.沃纳.瓦龙.维列鲁学派。它打破了是遗传决定发展还是环境决定发展的长期的简单化的机械争论的局面。基本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的,互相转化的。3.遗传与环境,成熟与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 的。 5、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具有方向性和顺序性,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2.连续性和阶段性,即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先有量变,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是质变。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性。学前儿童是0-7岁。 6、儿童发展的关键期问题:最早起源于动物学家劳伦兹对动物印刻行为的研究,他认为这种现象只发生在极其短暂的特定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期就无法在学会,故又称“最佳学习期”,有人用“早期学习”来代替。 7、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德国生理学家,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1882年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普莱尔则成为科学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8、中国20世纪20年代,最早的是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 9、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10、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

中国儿童文学

中国儿童文学 25.叶圣陶《稻草人》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汉族人,江苏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文学研究会在创作上最有成绩的作家,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和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小说《倪焕之》,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 《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真实地描写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农村风雨飘摇的人间百态。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逼真,富于现实内容。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是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 童话《稻草人》通过一个富有同情心而又无能为力的稻草人的所见所思,观照惨痛的世情:可怜的农妇、可怜的渔妇、可怜的自杀者、可怜的鲫鱼等等。然而对于人世间的悲剧,稻草人什么都挽救不了、改变不了。最终,在内疚感与无力感之间纠结的稻草人“倒在田地中间”,与悲剧同眠。 《稻草人》的艺术特色: 第一,“美”与“爱”的容构。《稻草人》全文主要是围绕稻草人的“爱”心展开的。爱他的主人禾苗,爱那个贫穷女人和她的咳嗽、体弱多病的儿子,爱苦苦挣扎、奄奄一息、令人忧思的鲫鱼,爱跳河的女人,爱大自然的一切,无所不爱,可谓博爱。正是这种“爱”成就了他的

“美”。不仅仅他美,夜,自然,一切都是美的,也许这是同孩子们的美的心灵的“不谋而合”吧。 第二,以隐喻、象征来突出现实。文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折射”着现实,他主人的悲惨命运,捕鱼女人和她孩子的困苦生活,鲫鱼的凄惨死亡,跳水女人的无奈死亡都是对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 第三,以拟人化和逻辑性为双璧。《稻草人》一文时时处处都以形象贴切的拟人和合乎现实的逻辑为依托,是全文显得有理有力,不论是现实中,还是童话里都给人一种“舒爽”感。 第四,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文中的语言优美自然,犹如清风徐来,润人心脾。如:“田野里白天的风景和情形,有诗人把它写成美妙的诗,有画家把它画成生动的画。到了夜间,诗人喝了酒,有些醉了;画家呢,正在抱着精致的乐器低低地唱‘都没有工夫到田野里来。那么,还有谁把田野里夜间的风景和情形告诉人们呢?有,还有,就是稻草人’。”读之后的感觉是在读诗歌,念散文,感受童话的世界。26.张天翼《宝葫芦的秘密》 张天翼,中国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和作家、文学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大林与小林》《宝葫芦的秘密》等。 《宝葫芦的秘密》写的是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一样的宝贝,可以不费事不操心地获得一切。一天,他的愿望终于实现。他有了一个宝葫芦,心里想要的东西,那个东西就会摆在他的眼前。他想炫耀一下自己的本领,为班里做一个起重机模型,这个模型即刻在教室里出现。可当模型倒坍后,大家要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一到第四章1、儿童发展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2、“儿童”:出生到青年前期,即出生到17,18岁。3、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一、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三、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4、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一、关于遗传和环境:(绝对决定论:高尔顿—遗传决定发展;华生—环境决定论、共同决定论:格赛尔—成熟优势论,他认为支配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相互作用论:皮亚杰)二、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三、儿童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四、发展在实践上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五、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5、皮亚杰相互作用论基本观点:(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2)遗传和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3)遗传和环境、成熟和学习对发展的作用是动态的。6、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普莱尔——1882年《儿童心理》7、西方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早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界6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现在8、中国儿童心理学最早的标志: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9、儿童心理学研究方法:横向研究、纵向研究、跨文化研究10、横向研究: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

是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M/T)特点:时间短、取样大,成本低,省时省力,取样大材料更具代表性。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因果关系。11、纵向研究: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同上)特点:优点:能系统的详尽的了解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缺点:样本流失导致代表性降低,反复测量可能是被试产生厌烦情绪和学习效应,时间长,成本高,一首时代变迁和家庭环境变化的影响。12、跨文化研究: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听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一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同上)特点:跨文化研究的好处主要能更好地形成理论和对变量能作出更全面的考虑,能扩大变量范围,有助于分清变量并确定情境对行为的影响。13、遗传疾病一般由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造成。14、苯丙酮尿症,表现:见P31(了解)PS:苯丙酮尿症可由及早饮食干预而得到制止。 15、唐氏综合症又称先天愚型、伸舌白痴:表现:P34(了解) 16、胎儿的发育过程:1、胚种期(前8天);2、胚胎期(第二周至第八周)又称细胞和组织分化期,胚胎分化出三个细胞层:内胚层,中胚层,外胚层,人体各个器官就是在这三个胚层的基础上分化而形成。3、胎儿期(第九周到出生)也称器官和功

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1.建筑外形上的特征 具有屋顶,屋身和台基三部分。 2.建筑结构的特征 木构架结构(木构架:屋顶和屋身部分的骨架)。基本做法:以立柱和横梁组成构架,四根柱子组成一间,一栋房子有几个间组成。 3.建筑群体布局的特征 组合原则:以院子为中心,四面布置建筑物,每个建筑物的正面都面向院子,并在这一面设门窗。规模较大的建筑由若干个院子组成。有显著的中轴线,线上布置主要的建筑物,两侧的次要建筑多作对称的布置。 4.建筑装饰及色彩的特征 装饰细部:梁枋,斗拱,檩椽等结构构建经艺术加工发挥装饰作用。 色彩:古代建筑中最显著特征之一。宫殿庙宇中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屋身,檐下阴影里用蓝绿色略加点金,在衬以白色石台基,轮廓鲜明富丽堂皇。一般住宅中用青灰色的砖墙瓦顶,或用粉墙瓦檐,木柱,梁枋门窗等多用黑色,褐色或本色木面。 彩画:建筑装饰中的重要部分。做在檐下及室市内的梁,枋,斗拱,天花及柱头上。构图密切结合构件本身的形式,色彩丰富。明清时期常用的有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 藻井:中国传统建筑中天花板上的一种装饰。名为“藻井”,含有五行以水克火,预防火灾之义。一般都在寺庙佛座上或宫殿的宝座上方。是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格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常见的有“双龙戏珠”。 二、屋顶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观特征极为明显,都由屋顶、屋身、台基三部分组成,史称“三段式”。三段式之中以大屋顶最为典型。中国古代建筑,在形态上的显著特征是大屋顶。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被称为中国建筑之冠冕,最显著的特征是屋顶的流畅的曲线和飞檐,最初的功能是为了快速排泄屋顶的积水,后来逐步发展成等级的象征。从汉代初得雏形至明清规格化,屋顶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历程,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中国古代建筑造型优美,尤其以屋顶造型最为突出,主要有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盝顶、卷棚顶等形式。屋顶使建筑物显得稳重协调,而且还增添了建筑物飞动轻快的美感。 宫殿、房舍的顶部,是整座建筑物暴露最多、最为醒目的地方,也是等级观念最强之处。清朝把《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的27种房屋规格,纳入《大清会典》,作为法律等级制度固定下来。屋顶按照式样等级次序由高到低为:庑殿式,歇山式,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盝顶,卷棚顶。另外还有重檐和单檐之分,重檐顶等级高于单檐顶。总的说来,屋顶的等级由高到低排序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四角攒尖顶,盝顶,卷棚顶。 1.重檐庑殿顶 这种顶式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庑殿顶又叫四阿顶,屋檐向上微翘,四面坡略有凹形弧度,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殿。这种殿顶构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宽大于进深,前后两坡相交处是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分别交于正脊的一端。唐代以前,正脊短小,四面坡深,明代以后正脊加长。重檐庑殿顶,是在庑殿顶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条短垂脊,共九脊。如故宫中的太和殿、长陵譡恩殿即此种殿顶。 2.重檐歇山顶 歇山顶亦叫九脊殿。除正脊、垂脊外,还有四条戗脊(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上的脊)。屋面是悬山顶与庑殿顶的组合,上三分之二为悬山顶,下三分之一是庑殿顶。正脊的前后两坡是整坡,左右两坡是半坡。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 含义 ?广义是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科学。种系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 的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括:(1)动物心理的进化:动物心理-人的心理(2)人类心理的进化:原始人的心理--现代人的心理。 ?狭义:就是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胚胎期)到出生、到成熟、直 到衰老--死亡生命全程(life-span)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发展心理学两个主要部分a认知过程b社会性发展 四个有关方面a社会条件b生理因素c动作发展d言语发展 二、儿童发展的心理学的对象从出生到成熟这段时期儿童心理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儿童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 ?1、“成熟”:一般指身心发育过程的完成。 ?2、儿童:系指18岁以下任何人 ?3、心理发展:个体心理随时间而发生变化(量变与质量)的过程。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发展的表现(就发展内容what) 1、就心理过程而言:从简单--复杂 从不齐全--齐全 从笼统--分化 (一)发展的表现 ?B、具体--抽象:如思维发展: ?C、无意--有意: ?无意/不随意的心理活动--直接受外来影响支配的心理活动。 ?有意:指由自己的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如有意注意;又如记忆:无意记忆-- 有意记忆。 ?2、就行为动作而言:从反射--有意活动--意志活动 ?意志活动的特征:(1)自觉目的性。(2)克服困难。(3)以随意活动为基础)。 ?3、就个性而言:从出生时仅有一些素质差异--逐渐形成个性。 (二)发展的特点:1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正常情况下,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既不能逾越,也不会逆向发 展。如个体动作的发展,就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到细动作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可概括为动作发展的头尾律、近远律和大小律,体现在每个儿童身上,都是如此。 ?儿童体内各大系统成熟的顺序是:神经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大脑各区成熟 的顺序是:枕叶、颞叶、顶叶、额叶;脑细胞发育的顺序是:轴突、树突、轴突的髓鞘化。这种方向性和不可逆性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基因型在环境的影响下不断把遗传程序编制显现出来的过程。 2连续性与阶段性 ?强调发展是由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心理学家,认定发展只有量的累进,即一小步、一 小步渐进的,不存在什么阶段;强调发展主要由内部成熟或遗传所决定的心理学家,更倾向于发展是有阶段的,是跳跃式地以产生新的行为模式的形式展开的。目前较为综合的看法是,心理发展既体现出量的积累,又表现出质的飞跃。 ?连续发展模型(growth model):发展被视为是由遗传程序所设定的,并受制于成熟

儿童发展心理学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关于遗传与环境的争论 1、绝对决定论 遗传决定论:高尔顿的优生学理论 环境决定论:华生的行为主义学说,例:“给我一打婴儿……”, 洛克的白板说 2、共同决定论 斯腾的幅合论 格赛尔的成熟优势论:双生子爬梯实验,两个同卵双胞胎在不同时间开始训练爬楼梯,最后到达的成绩是一样的,说明成熟前的训练不起多大作用。据此,他提出等待儿童达到能接受未来学习的水平观点。 (三)相互作用论(皮亚杰) 1、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制约、互相依存的。 2、遗传与环境的作用是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 3、这两者的作用是动态的。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儿童能自

己与别人帮助下能达到的差距。) 二、发展的连续性与阶段性 (1)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2)乳儿期(1个月~1岁) (3)婴儿期(1岁~3岁) (4)童年早期或幼儿期(3岁~6、7岁)(5)童年中期(6岁~11、12岁) (6)童年晚期或少年期(11、12岁~14、15岁) (7)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六、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问题 关键期:某个特定时候个体最易学习某种行为反应,而一旦错过就无法再学会。 第三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回顾一、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年德国人普莱尔的著作《儿童心理》出版。 使其成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二、霍尔及其工作 “美国儿童心理学之父” (一)提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复演说”

(二)将问卷法运用于儿童心理科学研究(三)撰写了《青少年心理学》 三、中国儿童心理科学的发展历程 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以他儿子为对象使用观察法,做了三年研究。并最早在中国讲述儿童发展心理学。 第四节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一、儿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测验法 二、儿童心理学研究设计的基本类型(一)横向研究 横向研究也叫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 三个孩子年龄2个月全身挣扎 5个月想拿拿不走脸上盖毛巾(说明动作由整体到分化的规律) 8个月轻松拿走 (二)纵向研究 纵向研究就是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个群体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