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陈胜楠

管嫂卷革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橡胶制品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这给橡胶制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利弊 总是相对的,发展的同时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加,竞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反而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 橡肢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展开论述,分析了橡肢制品行业的发展特点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对 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橡胶制品;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426.7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一)橡胶制品行业背景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橡胶制品业包含6 个子行业:轮胎制造,橡胶板、管、带制造,橡胶零件制造,再 生橡胶制造,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和其他橡胶制品制造 业。橡胶制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产 业,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医用行业、轨道交通业等各 行各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橡胶制品行业现状调研分 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版)认为,橡胶是基础工业 原料,需求广泛,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二)橡胶制品行业现状

橡胶制品业在当前的社会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且随 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橡胶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 增长,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为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企业在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对橡胶制品行业重点企业统计资料 汇总情况表明,2016年完成现价工业产值3126.97亿元,同比增长2.93%;实现销售收人2838.29亿元,增长4.43%;实 现出口交货值863.95亿元,下降020%;出口率(值)为27.63%,减少0.8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增长12.81%;实现利润增长

11.60%;销售收入利润率提髙0.40个百分点。

二、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橡胶制品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逐步提升,各行各业都取到了长足 进步,一些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橡胶制品行业的发 展。

一方面,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并且一直以来都 是拉动橡胶制品行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汽车行业也越来越繁荣,在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消 耗的生胶量占全部消耗量的2/3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我 国也不断提升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充汽车市场,以汽车 配套为主的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一定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发 展速度,带动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业快速发展,国家也在大刀阔斧地 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我国公路和铁路 的总里程位居世界前列。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工程机械橡胶 制品的需求息息相关,因此交通业的快速发展必将带动橡胶 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橡胶高新技术产品为橡胶制品行业开辟新

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创新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主流,高新技术行业 如雨后春笋一般快速崛起,为适应时代的潮流,高新技术橡 胶材料和橡胶制品在行业中也开始占据一席之地,开辟了行 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橡胶高新技术材料的用胶量相对较小,但是它们 本身具有与传统的橡胶相比附加值较高的特点,开始广泛应

用于多个行业,从日常生活用品到汽车轮胎,再到各种工业 制品等很多方面,各种功能鞋,绿色智能轮胎,密封、减震、传 印、感应橡胶件,还有现如今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办公自动 化以及家电等不一而足。这些应高新技术行业发展而来出现 的橡胶高新技术材料,增长速度非常快,在市场上出现的种 类已经有数十种,并且相较于传统的橡胶制品,高新技术材 料所制产品也有较髙的收益,为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开辟了 新的途径。

三、橡胶制品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整体水平较低

橡胶制品行业的历史较为悠久,但是在我国,该行业却 以中型和小型企业为主,鲜有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虽较好 管理,但是相较于大企业来说,能力有限,筹措不到充足的资 金,技术水平不到位,即使想要创新也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会导致企业无法生产出技术含量较髙的产品。另一方 面,大型企业近几年来致力于产品创新,虽然取得了一定成 果,但是由于与中小型企业的联系较小,在推广新产品时需 要较多的时间,会有一定的阻力,而这也会导致橡胶制品行 业虽然规模较大,产量较高,相关产业较多,但整体水平较 低,无法与国外的橡胶制品有效竞争。

(二)进入门槛较低,行业监管不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橡胶制品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橡胶制品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橡胶制品生产商要想 取得跟原来相当的收益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降低成本。但是由于橡胶制品行业进人的门檻较低,只要有设备和人员,能够生产出简单的橡胶制品就可以,而且对生产的产品没有 严格的监督,因此就存在一些厂商盲目追逐经济利益,铤而 走险,通过采用劣质的橡胶材料来生产产品,从而达到降低 成本的目的,但是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能得到有效的质量 保障,从而使得存在于市场上的橡胶制品质量参差不齐,大 量劣质或假冒产品充斥市场,尤以医用行业的胶布等橡胶制

2018年第8期7

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能源范文.doc

对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能 源-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橡胶制品的需求量在不断上升,这给橡胶制品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但利弊总是相对的,发展的同时行业的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加,竞争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同时反而更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本文从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展开论述,分析了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相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橡胶制品;发展现状;发展特点;发展建议 1橡胶制品行业发展现状 1.1橡胶制品行业背景 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橡胶制品业包含6个子行业:轮胎制造,橡胶板、管、带制造,橡胶零件制造,再生橡胶制造,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和其他橡胶制品制造业。橡胶制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产业,广泛应用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医用行业,轨道交通业等各行各业,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橡胶制品行业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16年版)认为,橡胶是基础工业原料,需求广泛,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橡胶根据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近年来,国际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价格波动较大,但总体呈下行趋势。 1.2橡胶制品行业现状

橡胶制品业在当前的社会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橡胶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拉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够适应市场需求企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 据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对橡胶制品行业重点企业统计资料汇总情况表明,2016年完成现价工业产值3126.97亿元,同比增长2.93%;实现销售收入2838.29亿元,增长4.43%;实现出口交货值863.95亿元,下降0.20%;出口率(值)为27.63%,减少0.87个百分点。实现利税增长12.81%;实现利润增长11.60%;销售收入利润率提高0.40个百分点。 2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的主要特点 2.1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拉动橡胶制品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逐步提升,各行各业都取到了长足的进步,一些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汽车工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并且一直以来都是拉动橡胶制品行业发展最主要的动力。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行业也越来越繁荣,在全球范围内,汽车行业消耗的生胶量占全部消耗量的三分之二左右,而这些用于汽车行业的橡胶量中,三分之二用于轮胎的生产,三分之一用于汽车的其他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也不断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扩充汽车市场,以汽车配套为主的轮胎及其他橡胶制品一定会保持相对较高的发展速度,带动橡胶制品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轨道交通业快速发展,国家也在大刀阔斧的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同时依旧遵循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的战略方针,重点建设健全国道省道等高速公路网,我国公路和铁路的总里程将会居世界首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工程机械橡胶制品的需求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

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措施一、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目前存在问题晋城市自1985年建市以来,十分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之后,在大力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的同时,根据新建城市的实际情况,从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增强城市辐射能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入手,注重优先发展对国民经济具有全局性、先导性影响的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积极发展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业、饮食服务业、物供仓储业,特别是近几年在努力巩固提高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注重培育、引导和发展中介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呈现出传统第三产业迅猛发展,新兴第三产业势头高涨的喜人局面。2015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已达129..44亿元,占生产总值比重由建市初的14.85%上升到31.1%,增长了2.09倍。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由1985年的21.97%上升到32.37%,总人数由17.5万人上升到 38.44万人。一产、二产较上年分别下降1.26、0.39个百分点,三产从业人员比重较上年增加8.77个百分点。晋城市的第三产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与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相比,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与兄弟城市及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与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促进第一、二产业快速发展的要求相比,无论从总量上还是内部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远远不能适应建立市场经济体系的要求。对照比较,分析晋城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第三产业发展势头高涨,但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偏低。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31.1%,比全省34.3%的平均水平低3.2个百分点,比全国39.1%平均水平更低了8个百分点;同期第一产业比重由21.36%下降到4.84%;第二产业比重与原来的63.78%基本持平,仍达64.1%,由建市初的“二、一、三”进入了“二、三、一”发展阶段。世界产业经济的发展史表明,产业结构发展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递进的过程。产业结构升级和演进是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比例失调的产业结构,将使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从而使经济发展失去扩张的基础。产业结构变动的一般规律是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值的主要构成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化。九十年代初,全球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约60%,其中34个低收入国家平均为31%,48个中等收入国家为50%,22个发达国家平均约65%。目前,全球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60%以上,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发展中国家达到43%。虽然城区2015年第三产业在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58.6%,略高于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但市本级的GDP也包含在城区的经济总量中,尚不及全市的20%,且有着市区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就全市来讲,第三产业在经济构成中的比重还偏低。 2.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发展迅速,但规模效益不高,新兴经营方式尚待开拓。建市以来,我市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社会批发零售贸易业、住宿餐饮业营业总额和社会商业点迅速增长,2015年批发零售贸易业和住宿餐饮业分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0.23和18.18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3.86%。二是消费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在国家连续多年鼓励消费政策的引导下,2015年我市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潮,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7.7%,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的比重也由上年的19.9%提高到22.1%。与此同时,消费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之间的差距也呈现缩小态势,由上年的消费低于投资16.6个百分点缩小为9个百分点。三是所有制结构呈现多元化,形成了国营、集体、私营、个体、联营、股份制等经济点并存发展的局面,极大地搞活了商品流通和销售。2015年限额以下企业及个体户实现零售额67.50亿元,同比增长35.3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8.44%,比2015年占比提高了7.78个百分点。四是经营形式多样化,经营规模、档次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超级市场经营、连锁经营等经营方式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经过多年的经济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Emission standard of pollutants for rubber products industry (送审稿) 请各公司发表见解,在能代表行业先进水平的前提下尽量维护行业利益,同时送审稿也能得到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认同。如果有较大差异请陈述理由,并且附相关报告,这样可以尽量争取。 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注释:吨胶指含量为60%的乳胶) 4.1 水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1.1 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止,现有企业执行表1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表1 现有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pH值除外) 4.1.2 自2011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4.1.3 自2010年1月1日起,新建企业执行表2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表2 新建企业水污染物排放限值

单位:mg/L(pH 值除外) 4.1.4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在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或水环境容量较小、生态环境脆弱,容易发生严重水环境污染问题而需要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的地区,应严格控制企业的污染排放行为,在上述地区的企业执行表3规定的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执行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地域范围、时间,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表 3现有和新建企业水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 单位:mg/L(pH 值除外)

4.1.5水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适用于单位胶料实际排水量不高于单位胶料基准排水量的情况。若单位胶料实际排水量超过单位胶料基准排水量,须按公式(1)将实测水污染物浓度换算为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并以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据。胶料消耗量和排水量统计周期为一个工作日。 在企业的生产设施同时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可适用不同排放控制要求或不同行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且生产设施产生的污水混合处理排放的情况下,应执行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最严格的浓度限值,并按公式(1)换算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 Y i i Q Q ρρ?∑总 基实基 = (1) 式中: ρ基——水污染物基准水量排放浓度,mg/L ; 总Q ——实测排水总量,m 3; i Y ——第i 种产品胶料消耗量,t ; 基i Q ——第i 种产品的单位胶料基准排水量,m 3/t ; ρ实——实测水污染物排放浓度,mg/L 。 若总Q 与Y i i Q ∑基的比值小于1,则以水污染物实测浓度作为判定排放是否达标的依 据。 4.2 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4.2.1 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11年6月30日止,现有企业执行表4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表4现有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4.2.2 自2011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执行表5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正式版

纺织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整理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 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

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

2013年汽车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汽车非轮胎橡胶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6月

目录 一、行业基本情况 (3) 二、国内产品情况 (4) 三、行业政策 (6) 四、行业发展推动力 (7) 1、成本端 (7) 2、需求端 (10) 五、行业规模测算 (11) 1、全球市场规模 (11) 2、国内市场规模测算 (11) 六、行业中长期发展前景 (12) 1、全球汽车非轮胎橡胶产品在升级换代中蕴藏机会 (12) 2、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大 (13) (1)当前国内行业现状 (13) ①行业集中度低,产品质量较差,盈利能力低 (13) ②外资占比高,高端产品被垄断 (14) (2)行业发展有趋势 (15) (3)发展前景 (15) 七、相关上市公司简介 (16) 1、中鼎股份 (16) 2、美晨科技 (17)

一、行业基本情况 橡胶零部件行业是橡胶制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现代工业机械基础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家电、船舶、化工、电力、铁路甚至航空、航天等领域。按应用领域可细分为汽车橡胶零部件、家用电器橡胶零部件、工程机械橡胶零部件、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橡胶零部件、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橡胶零部件等子行业。其中,汽车橡胶零部件约占橡胶零部件行业产销量的50%以上,是橡胶件应用主要的领域。 在汽车成本结构中,橡胶零部件占6%左右。其中,汽车非轮胎橡胶制品占2%左右。

二、国内产品情况 我国汽车橡胶制品行业起步较晚,主要靠引进国外技术设备进行生产。目前汽车橡胶制品企业大多数分布于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城市。主要生产的产品有密封制品(油封、密封条和O型圈)、传动制品、减振制品、胶管和安全制品(皮膜皮碗)5大类,产品约1000多种,8000多个规格。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

橡胶制品加工业职业危害和预防 前言 橡胶制品以橡胶为基本原料,加入炭黑、促进剂、防老剂等配合剂和骨架材料,经过物理和化学加工而制成。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橡胶制品加工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据统计,中国橡胶厂的数量已从 1 9 4 9年的6 2 9家增加到如今的6 0 0 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员6 o 多万人。从业人员不断增多,但随之而来的职业危害也不容忽视。橡胶加工是污染较重的行业,炭黑等粉体材料带来的粉尘污染、混炼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和伤害,硫化场地出现的烟雾弥漫、成型现场有机溶剂挥发造成的人体中毒等,都是发达国家橡胶厂难以立足而向外转移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中国劳动资源丰富,工资低廉( 相当于国外的1 / 1 0~1 / 2 0 ) ,加上我国对外投资政策的倾斜,使世界各大橡胶企业纷纷前来投资设厂。目前,在我国的橡胶制品加工厂星罗棋布,且多为小规模、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低,作业强度大,劳动条件较为恶劣,加上橡胶加工生产工序多,机械设备繁杂,从业人员大多素质较低,而且上岗前均未经过培训,缺乏职业卫生知识等,从而使橡胶加工业安全生产形势比较严峻,职业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1 橡胶制品加工业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1.1粉尘危害 粉尘是橡胶制品加工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之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种化学原料的运输、粉碎、干燥、筛选、配料、塑混炼等岗位中都有大量的粉尘飞扬。众所周知,橡胶制品加工业所需的粉体助剂,其粒子越细,对分散越有利,也易飞扬弥漫,往往成为防尘工作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国外对 A 级无机填充材料T L V规定为1 0 m S / m ,但当大气中的粉尘实际浓度达到这一水平时,人已难以承受[ 1 ] 橡胶加工工艺分析,其主要产尘作业岗位有破碎、配料、开炼、密炼等4类。从粉尘组分来看,橡胶制品加工业的粉尘成分较复杂,其中,破碎岗位粉尘有古马隆、石蜡、再生胶、硫磺等;配料岗位粉尘有炭黑、碳酸钙、促进剂、防老剂等;开炼、密炼岗位粉尘几乎包括了上述各类成分。岳智勇对北京化工集团公司属下几家橡胶制品企业作业现场粉尘情况进行了调查,收集到的2 7 0个粉尘样本多以混合尘形式存在,单一成分的粉尘样本较少[ 2] 体来说,除了混合粉尘外,橡胶

【精品】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韩国纺织服装业发展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对1980 年前韩国具有竞争力的前五十大出口企业的统计表明,韩国的纺织与服装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1990年初韩国纺织业面临大多数东亚经济体的低工资国家和以中国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国际市场占有率减少,国内企业转往低成本地区生产;2000 年后为适应市场变化,重新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强化高附加值产品,实施差异化策略,由内需转为出口导向,发展自我品牌产品,使得纺织业在韩国的经济发展中仍居重要地位。 1 韩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 1.1 生产与进出口现状 纺织服装业是韩国重要的产业之一。2000 年韩国纺织服装业占国民总产值的8%,从事纺织业的人数占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2002 年韩国棉纺业通过结构调整,将细纱机保有量减少了20 万锭,使棉纺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大幅度提升。韩国成衣主要出口地区为美欧、日本及中国,近年来对中国出口增加。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2001 年韩国纺织品出口值为153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为4.4%,居世界第五位;2002 年成衣出口总额38.52 亿美元,2003 年增长到66 亿美元;2004 年纤维类产品的出口总额为152 亿美元,其中纺机设备的出口金额为11.13 亿美元,比2003 年的出口额9.26 亿美元增长了20.2%。韩国纺织业年贸易顺差一般在100 亿美元左右,纺织及成衣业出口值占制造业出口总值11.3%,其中成衣业占3.4%。 1.2 消费现状 在韩国纺织品销售中以中低价为主的通路型态居重要地位:2003 年,韩国成衣卖场面积在3 000 平方公尺以上的大型商店共1 863 家,其中803 家分布在汉城、仁川及京畿地区。其中,一般商店 1 458 家,折扣店238 家,百货商场98 家,购物中心46 家,批发中心 5 家。大型折扣店及购物中心较1999 年增长174%、48%,增长幅度最大。另外电视购物及网上购物等无店铺的流通方式亦迅速发展,2003 年网上购物、电视购物及邮购等无店铺市场销售额分别占39%、36%、24%。韩国的家用纺织品消费呈快速上升趋势,服装消费市场分布非常广泛,除了连锁店、专卖店,还有很多大型市场。如汉城的东大门纺织品服装市场,每年约有12 万人次的外国游客光临。像这样规模的纺织品服装批发零售市场,韩国至少有30 多个。 1.3 对外投资现状

中国橡胶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

橡胶产业发展现状 一、世界天然橡胶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世界天然橡胶生产和需求现状 1、生产现状。天然橡胶是指由植物产生的橡胶,以区别于由化学工艺合成的合成橡胶。虽然能够生产天然橡胶的植物有很多种,但具有商业价值的只有巴西橡胶(Heveabrasiliensis),目前其产量已占世界天然橡胶总产量的99%以上。 目前橡胶种植业已成为热带地区许多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659万吨,产销大体平衡。据国际橡研究专家预测,到2001年,世界需弹性体1710万吨,其中天然橡胶789万吨。在1999年世界总产量的659万吨中,亚洲566.1万吨,占85.9%:而东南亚诸国生产了477.5万吨,占72.5%。 东南亚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产地。主产国有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马来西亚在天然橡胶发展顶峰时,植胶面积曾达220万公顷。至1998年还有160万公顷,2000年有120万公顷。1988年年产量曾达160万吨,近年仅有一半左右,面积减少、产量降低的根本原因是生产成本高,无利可图,胶园纷纷更新改种油棕和热带作物,胶园劳力流向更有吸引力的产业。近年马来西来重视了橡胶制品工业的发展,使更多的天然橡胶在本地消费。从多方面分析,马来西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年产干胶大体是80万吨左右。 据泰国业内权威人士分析,泰年均产干胶220万吨。由于劳力不足,施肥量少,大量死皮,放任割胶,到21世纪初将降至年产180万吨的水平。受马来西亚的影响,泰南部已计划缩小植胶面积改种油棕、水果和林木,而在东北部大量发展橡胶,但速度缓慢。泰近年国内天然橡胶消费量仅占产量的9%,但目前泰国在千方百计增加本国的消费,因为轿车以每年100万辆以上速度增加,世界上很多大汽车生产商在泰建厂,泰已成为世界10 大轿车生产国之一。产量下降和消费增大必然导致泰国出口原料胶的减少。印尼的植胶面积最大,单产最低,而植胶条件很好,增产的潜力也最大。但由于该国政局不稳,严重影响了天然橡胶业的发展。印度年产天然橡胶约60万吨,植胶面积和生产能力大体定型。印度是一个大国,随着工业化的进程,橡胶还需要部分进口。越

中国快递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本论文以大量的文献资料为参考,以快递产业的起源、中国快递市场内各快递企业的发展情况及现状为基础,进一步分析中国邮政特快专递EMS和中国民营快递企业在过去发展中及现阶段经营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中国各快递企业发展的因素,并以此对中国快递产业未来的发展政策提出可行的建议,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预测,为中国各快递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中国快递产业概述 快递在当今世界,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运输服务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阶层客户的普遍欢迎,并得到迅速发展。早在1993年,全球十大运输企业排名中,第二及第九位均为主要从事快递服务的公司,这一事实足以证明快递业在运输业中不可低估的地位。快递业近20年的发展,快递业在发达国家的地位更加稳固,在发展中国家,快递业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得到更大的发展。 1.1快递产业的起源 快递产业的前身包裹运送服务是由邮政送信业务发展而来,1907年UPS的创始人吉姆?凯西创建了美国信使公司,主要从事西雅图市内的递送业务。随着汽车和电话的普及,191 9年自此UPS公司的业务已经由信使转移到包裹运送。二战结束以后,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小物件科技产品的诞生。小物件的运送在可*性和实效性上远远不能满足人满的需求。于是市场上急需一种能够快速的,可*的递送货物的产业出现。自20世纪60年代末,UPS网点已遍布美国25个城市,1986年敦豪与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合资成立了中外运敦豪,成为了中国市场内的第一家快递公司。20世纪80年代,随着快递产业进入中国市场,中国快递企业迅速增加,业务范围不断扩大,遍布地区不断延伸。在中国快递产业已走过的30年当中,市场模块以基本形成,同时也产生了中国快递市场的三大巨头即国营快递、民营快递、国际快递。随着近年我国快运快递产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在我国东部地区形成部分快运速递圈。同时这些快运速递圈正在带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部分大城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景观资源。但在文化产业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中的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都把文化产业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纷纷制定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扶持文化发展的文化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中,文化产业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文化在世界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构成了对世界的控制力量。最具代表性的应属美国的文化产业。美国政府实行文化全球化战略,形成了一种文化巨无霸,从各个方面构成了一种强势文化和话语霸权而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这种国际环境下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重中之重。 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虽然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文化产业有所发展,但真正得到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应是在21世纪。而且一些重要的文化政策法规也是在新的世纪颁布的。2000年,在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我国第一次在中央正式文件中使用了“文化产业”这一概念,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以后的重要会议内容中政府都会提到文化产业,并把它上升为一种国策。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中国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首先就各个城市来说。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情、

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 四川是一个自然资源大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如四川的宜宾市在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生态学会旅游专业委员会和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08中国文化生态旅游高峰论坛上被评选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市”。宜宾市有世界级风景名胜区2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4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风景名胜区5处,省级湿地公园2处。 再如山东的临沂,众所周知,临沂是革命老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所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临沂市政府就在一点上大做文章,发展红色旅游。临沂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这里诞生了与井岗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脉相承的沂蒙精神。近年来临沂市先后将孟良崮战役纪念地、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山东省政府旧址等36处红色旅游景点命名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并对全市100多处红色景点进行了重新整合规划,使全市红色景点形成完整统一的旅游网。临沂市主打沂蒙品牌的产品现在已达到600多个,涉及食品、工艺品、文化用品、旅游产品、工业品、服务业等上百个门类。一系列旅游和文化品牌的成功打造,奠定了临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

橡胶制品行业企业文化资料整理

橡胶制品行业企业文化资料整理 1、江苏扬州合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企业核心价值:仁方合和方力 企业管理理念:人本管理,仁和经营 企业精神:进取诚信负责高效 企业质量理念:科技创造价值客户价值永恒 2、嘉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核心价值观:爱心创造和谐,理性铸就成长,创新改变命运,激情成就梦想。 愿景:十年内我们要成为行业内最具竞争力的企业。 使命:塑造一流的人才,制造一流的产品,创造一流的企业。 环保政策:增强环保意识,遵守法律法规;减少有害物质,创建绿色工厂。 3、无锡市前洲橡胶制品厂 成功 前洲与你共同的梦想与追求, 成功 源于对每一个细节的把握, 经过了无数次的打拼, 我们进入了同行行业前列。 获得了令人羡慕的荣誉和成功, 面对着获得的荣誉和成功, 我们不骄不躁, 将继续努力,持之以恒, 全力推动前洲橡胶行业全面发展。 企业宗旨:客户至上的服务精神,通力合作的团队精神,遵纪守时的战斗精神,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 4、桂林橡胶制品厂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精神:诚信、创新、团结、卓越。

2、企业宗旨:追求顾客满意、员工价值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3、企业目标:建国内知名企业,创中国一流品牌。 4、经营目标:服务至上、严守合同、诚守信用、保证质量。 5、质量方针:质量为本、诚信服务、科技进步、创新发展。 6、企业核心理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事在人为、注重结果、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橡制兴亡、人人有责、团结拼搏、开创辉煌 5、安国市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思想,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贯穿于日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去,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的各项事业和员工的个人发展结合起来,始终把国家和企业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打造安国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团队精神,营造和谐友爱,家庭式的工作氛围,让全体员工每时每刻都感到:我们大家能够在一起共事多好啊。 企业文化的宗旨是:我和公司在一起,公司就是我的家。 企业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诚实、敬业、友爱、奉献。 诚实:忠实于国家和企业,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敬业:从我做起,干好每一天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 友爱: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比学共进; 奉献:无私、进取、与企业同荣辱,与事业共存亡; 质量方针 科技为本,顾客至上;精益求精,永无止境;完善体质,持续改进 质量目标 1.产品一次效验合格率98%以上,每年增加3% 2.顾客满意度达到80% 6、甘肃源泰橡胶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企业宗旨:用不懈的努力,为员工创造机会,为客户创造价值 企业目标:做中国一流的橡塑企业 品牌理念:让<天启星>家喻户晓 服务理念:高品质、专业化、个性化 管理原则:以人为本,开拓创新 工作作风:勤奋高效,求真务实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纺织业的发展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全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 纺织工业是的传统产业,也是的4大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发展,纺织业(含服装工业、下同)已成为拥有最初的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其内容已涵盖化纤、织造、针织、脱漂、服装五个重要的纺织领域。 截至年,全市拥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29家,占全市规模工业总数的18.1%,单位个数居市县市区之首,主导产品有棉纱、药纱坯布、医用纱布片、服装、涤纶短纤维、防护口罩等若干个品种,全市纺织行业已涉及纺纱(6家)、医用纱布(5家)、棉布(12家)、化纤(2家)、服装(3家)等6大门类,现有纺纱能力30万锭(其中:朝阳纺织5万锭、凯达纺织5万锭,中冠纺织11万锭),资产总额91408万元,从业人员7099人,占市属规模工业从业人员数的30%。年底,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6697万元,其中:奥美、朝阳公司分别突破亿元大关;实现利税总额13000万元,入库税收3000万元以上。主导产品产量大幅增长,年产混支纱3万吨,药纱坯布2.75亿米,医用纱布片7033万包,各类服装500万件,涤纶短纤维3500吨,防护口罩6000万片。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技改上档升级,纺织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织造行业拥有各类织机1500台,其中:喷气织机80台,剑杆织机110台;拥有各类细纱机480台套(按420锭1台车计算),位居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中高档缝纫机700台套。 (一)产业链条比较完整。

纺织业已成为拥有从最初化纤原料织造到最终的后和服装加工门类齐全的产业群体。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进行纺纱→织造→脱漂→制造。朝阳纺织、中冠纺织、森达纺织、金格纺织等4家主要棉纺织企业全年耗用本地棉花1.5万吨,纺纱后链接到下游卫材行业,卫材行业全年耗用棉纱1.4万吨,以此生产制造医用药纱布、帆布,然后链接到服装企业生产服装。 (二)块状特色比较鲜明。 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医用卫生材料为主导,江南产棉大镇百里洲镇以棉纺织业为主,仙女经贸区以服装制造业为主,尤其是开发区工业园特色鲜明,已形成织造、折叠、脱漂一条龙生产体系。 (三)纺织行业外向度较高。 近几年,我市坚持“工业立市、开放活市”发展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努力扩大出口,外向型经济尤其是纺织产业对全市拉动作用不断增强,年全市纺织服装类产品出口2849万美元,纺织服装业成为我市四大出口创汇支柱产业之一。 从我市纺织工业发展现状看,影响纺织工业快速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一是生产规模偏小,缺乏带动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技术装备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仍然偏低;三是产品档次偏低、附加值不高;四是创新和市场应变能力不强。 二、准确把握纺织工业发展趋势,合理定位我市纺织行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最新版家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目录 CONTENTS 第一部分家具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章世界家具行业的发展现状 第一节2000亿美元的世界家具行业 (1) 一、国际市场发展状况分析 (1) 二、世界各国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4) 三、各国进出口增长不平衡 (4) 四、消费水平与经济水平相关 (5) 五、世界家具发展动向 (5) 第二节世界家具的领头羊——意大利 (6) 一、意大利家具行业概况 (6) 二、意大利主要家具制造区及特色 (7) 三、意大利家具畅销世界之谜 (8) 第三节德国家具行业发展状况 (11) 一、德国家具生产状况 (11) 二、欧洲最大的家具市场 (13) 三、扩大对德家具出口的建议 (18) 第四节美国家具行业状况 (19) 一、美国家具产业状况 (19) 二、600多亿美元规模的美国家具市场 (20) 三、美国家具销售渠道 (26) 四、美国家具消费者特点 (28)

五、美国家具进出口 (30) 六、美国家具市场预测 (33) 第五节日本家具行业分析 (35) 一、日本家具产业现状 (35) 二、日本——世界第二大家具市场 (35) 三、日本家具进口 (38) 四、未来发展及建议 (46) 第六节英国家具行业发展状况 (47) 一、英国家具生产状况 (47) 二、英国家具市场 (47) 第七节法国家具行业发展状况 (50) 一、家具生产状况 (50) 二、家具市场状况 (51) 三、家具进出口状况 (52) 四、家具消费情况 (52) 五、法国家具销售渠道 (53) 第八节韩国家具行业发展状况 (54) 一、韩国国内家具产业 (54) 二、韩国家具市场 (54) 三、韩国消费者需求偏好 (58) 第九节与我国具有类似竞争优势的对手 (58) 一、波兰 (58) 二、墨西哥 (60) 三、马来西亚 (61) 四、印度尼西亚 (61) 五、泰国 (63) 第二章我国家具行业发展现状 第一节我国家具行业发展概况 (66) 一、家具产业发展的现状 (66) 二、2003年中国家具业发展最新特点 (68) 三、2003年中国家具市场最新发展特点 (69) 四、2003年中国家具业发展经济指标分析 (71)

最新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 析

城市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摘要:对于城市而言,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整体经济发展,而城市主导产业是产业的领头军,是辅助周边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大连市是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拥有历史悠久的重工业产业和电子软件等新兴产业,主导产业的确定以及现状分析,有利于大连市诊断产业发展利弊,明晰未来产业发展方向。 关键词: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关联性;集聚效应主导产业又称“带头产业”或“领衔产业”,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所依托的重点产业。这些产业在此发展阶段形成了区域经济的“龙头”,对整个经济发展和其他产业发展具有强烈的前向拉动和后向推动效应,对一个产业结构系统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引导作用。主导产业可以在区域内发挥集聚效应,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通过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推动其他产业和周边区域的发展。主导产业经济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能够将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是城市经济政策的重点扶持目标。

1 大连市主导产业的确定 产业的划分方式有很多种,按照传统物质生产,可以将产业划分为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照统一的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产业划分为农林牧渔业、制造业、金融业等;按照产业发展的客观序列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本文按照产业职能划分方式,将产业划分为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1)基础产业是生产输出产品的部门,也称为输出产业或输出部门,是为满足本市以外的市场需求的生产部门;(2)城市非基础产业是生产地方产品的部门,也称非输出产业部门,为满足由输出产业的生产活动派生出来生产性需要和由此决定城市全体居民的日常生活资料、服务需求的地方性产业。在基础部门中,根据产业的生命周期及政府扶持侧重点,确定城市的主导产业。主导产业不同于支柱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处于上升阶段,增加值高于城市平均水平,效益将越来越好。支柱产业具有一定规模,产值大,但在大连及整个东北,支柱产业往往是传统的重工业产业,发展历史久远,普遍受机构老化、进步空间有限等因素制约。 本文使用区位商来区分城市的基础产业和非基础产业。假设各行业劳动生产率相差不大,可以以就业人员数来衡量行业的发展。区位商定义为城市为满足对某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总量而需要在该行业就业的人数比重与全国该行业就业人数比重的比值。如果区位商大于1,表明产业的集中度较大,属于输出产业或基础部门。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

橡胶制品的基本生产工艺过程 4.1 基本工艺流程 伴随现代工业尤其是化学工业的迅猛发展,橡胶制品种类繁多,但其生产工艺过程,却基本相同。以一般固体橡胶(生胶)为原料的制品,它的生产工艺过程主要包括: 原材料准备→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休整→检验 4.2 原材料准备 橡胶制品的主要材料有生胶、配合剂、纤维材料和金属材料。其中生胶为基本材料;配合剂是为了改善橡胶制品的某些性能而加入的辅助材料;纤维材料(棉、麻、毛及各种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金属材料(钢丝、铜丝)是作为橡胶制品的骨架材料,以增强机械强度、限制制品变型。 在原材料准备过程中,配料必须按照配方称量准确。为了使生胶和配合剂能相互均匀混合,需要对某些材料进行加工: 生胶要在60--70℃烘房烘软后,再切胶、破胶成小块; 块状配合剂如石蜡、硬脂酸、松香等要粉碎; 粉状配合剂若含有机械杂质或粗粒时需要筛选除去; 液态配合剂(松焦油、古马隆)需要加热、熔化、蒸发水分、过滤杂质; 配合剂要进行干燥,不然容易结块、混炼时旧不能分散均匀,硫化时产生气泡,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4.3 塑炼 生胶富有弹性,缺乏加工时的必需性能(可塑性),因此不便于加工。为了提高其可塑性,所以要对生胶进行塑炼;这样,在混炼时配合剂就容易均匀分散在生胶中;同时,在压延、成型过程中也有助于提高胶料的渗透性(渗入纤维织品)和成型流动性。将生胶的长链分子降解,形成可塑性的过程叫做塑炼。生胶

塑炼的方法有机械塑炼和热塑炼两种。机械塑炼是在不太高的温度下,通过塑炼机的机械挤压和摩擦力的作用,使长链橡胶分子降解变短,由高弹性状态转变为可塑状态。热塑炼是向生胶入灼热的压缩空气,在热和氧的作用下,使长链分子降解变短,从而获得可塑性。 4.4 混炼 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使用条件、获得各种不同的性能,也为了提高橡胶制品的性能和降低成本,必须在生胶中加入不同的配合剂。混炼就是将塑炼后的生胶与配合剂混合、放在炼胶机中,通过机械拌合作用,使配合剂完全、均匀地分散在生胶中的一种过程。混炼是橡胶制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如果混合不均匀,就不能充分发挥橡胶和配合剂的作用,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混炼后得到的胶料,人们称为混炼胶,它是制造各种橡胶制品的半成品材料,俗称胶料,通常均作为商品出售,购买者可利用胶料直接加工成型、硫化制成所需要的橡胶制品。根据配方的不同,混炼胶有一系列性能各异的不同牌号和品种,提供选择。 4.5 成型 在橡胶制品的生产过程中,利用压延机或压出机预先制成形状各式各样、尺寸各不相同的工艺过程,称之为成型。成型的方法有: 压延成型适用于制造简单的片状、板状制品。它是将混炼胶通过压延机压制成一定形状、一定尺寸的胶片的方法叫压延成型。有些橡胶制品(如轮胎、胶布、胶管等)所用纺织纤维材料,必须涂上一层薄胶(在纤维上涂胶也叫贴胶或擦胶),涂胶工序一般也在压延机上完成。纤维材料在压延前需要进行烘干和浸胶,烘干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纤维材料的含水量(以免水分蒸发起泡)和提高纤维材料的温度,以保证压延工艺的质量。浸胶是挂胶前的必要工序,目的是为了提高纤维材料与胶料的结合性能。 压出成型用于较为复杂的橡胶制品,象轮胎胎面、胶管、金属丝表面覆胶需要用压出成型的方法制造。它是把具有一定塑性的混炼胶,放入到挤压机的料斗,在螺杆的挤压下,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型(也叫样板)进行连续造型的一种方法。。压出之前,胶料必须进行预热,使胶料柔软、易于挤出,从而得到表面光滑、尺寸准确的橡胶制品。 模压成型也可以用模压方法来制造某些形状复杂(如皮碗、密封圈)的橡胶制品,借助成型的阴、阳模具,将胶料放置在模具中加热成型。 4.6 硫化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摘要】纺织行业是传统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十分显著,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关键词】纺织行业;现状;趋势 2008年以来,由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冲击,国际国内纺织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我国众多产业当中,纺织产业一直被认为是重要的民族支柱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纺织产业的多次结构调整和发展壮大,我国逐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被誉为”世界纺织巨人”。纺织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但成功地解决了我国十三亿多人口的穿衣问题,还向世界各地源源不断地供应着物美价廉的纺织品,对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以及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稳定社会治安以及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生活问题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纺织行业的发展现状 (1)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联合国今年预测全球人口在2050年将达到90亿,加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纺织服装产品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多,纺织服装行业的前景较为乐观。同时,我国是纺织服装的生产大国和贸易大国,纺织工业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上我国在原料、劳动力成本和产品数量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使我国纺织服装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相当的竞争力。据统计,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占世界的比重由2000年的15.1%增长到2011年的超过30%。可见,纺织服装产业在未来具有更加广阔的需求空间。(2)国家为了支持纺织行业结构调整,专门设立了“纺织行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专项资金”,围绕“纺织关键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创新、环境保护和节能降耗、纺织新纤维的研发及产业化、行业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基础研究及共性技术研究”等领域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给予资金支持。为了振兴纺织工业,国务院于2009年出台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后在2009年4月再次提高至16%。 目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着一些挑战:(1)全球一体化导致了国际贸易的盛行,尤其在我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后,贸易、投资领域的全方位开放,使我国经济更大程度地融入了全球竞争体系,从而影响了我国纺织服装出口在国际贸易市场所占的份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2)伴随着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的正面冲击,美国和欧洲经济衰退,纺织品作为这些地区一个重要的消费部分,自然受到影响。此外,在国际贸易中,还有发达国家制定的标准往往因发展中国家难以达到而产生实质性技术壁垒。(3)天然纤维原料和化纤产品价格的大幅上升使纺织产品水涨船高,面临着生产成本提高的问题。同时,随着规模的扩大,土地

2018年橡胶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橡胶制品行业 分析报告 2018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4) 1、行业主管部门 (4) (1)国家发改委 (4) (2)国家环保部 (4) (3)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制品分会 (4)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5) 3、主要行业标准 (6) 二、行业发展情况 (7) 1、行业现状及市场规模 (7) 2、行业发展趋势 (9) (1)行业应用领域将更加广泛 (9) (2)配方和工艺不断优化 (9) (3)行业整合和布局将加速进行 (10) 三、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结构 (10) 四、进入行业的主要壁垒 (13) 1、人才、技术壁垒 (13) 2、设备技术及管理水平壁垒 (13) 3、资金壁垒 (13)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4) 1、有利因素 (14) (1)经济向好下游行业发展带动行业发展 (14) (2)国际需求增加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14) 2、不利因素 (14)

(1)企业规模较小,行业整体水平较低 (14) (2)进入门槛较低,行业监管不到位 (15) (3)人力资源成本持续上升 (15) (4)橡胶价格波动不可避免 (15) 六、行业风险特征 (16) 1、下游行业周期性风险 (16) 2、市场风险 (16) 3、劳动力资源风险 (17)

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行业监管部门主要有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以及自律管理部门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制品分会。各部门主要职能如下: (1)国家发改委 开展对本行业调查研究、信息收集和交流工作,对政府提出本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建议;对本行业发展的技术经济政策、法规、标准的制定进行研讨、提出建议,并参与有关活动;组织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等方面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开发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等。 (2)国家环保部 负责建立健全环境保护基本制度、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承担落实国家减排目标的责任;负责提出环境保护领域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方向、国家财政性资金安排的意见。 (3)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制品分会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由全国橡胶企事业单位按照自愿、平等原则组成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主要负责产业研究、政府沟通、技术交流、信息共享、活动组织及行业自律等工作。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下设橡胶制品分会,主要由橡胶制品生产企业和相关的科研院所、原材料及设备配套企业等单位自愿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