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两位数除法的灵活试商

四年级两位数除法的灵活试商
四年级两位数除法的灵活试商

两位数除法的灵活试商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关键,我们为了更好更快地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提高试商的速度,可以学习一些巧妙的灵活的试商方法.

1.口诀试商是基础

如: 948÷3=316

从高位除起,9个百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3个百(口诀三三得九)在百位上商3.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十在十位上商1(口诀一三得三)余 1个十把18个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个一,在个位上写6.所以948÷3商是316.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就能求出商.

2.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用高位试,低位调,是减少调商次数的好方法.如: 8182÷32=256

除数是两位看被除数前两项.81÷32,高位试:8÷3商2.低位调: 2×2= 4, 32×2=64.商合适,在百位上商2,以此类推.

又如:2132÷26=82

被除数前两位不够除,看前三位,213÷26.高位试:21÷2试商9.低位调:6×9=54,商大了,下调1,商8,余数小于除数,商合适.

用这种高位试低位调的方法,可以减少试商的次数,而且在试商的过程中,只有下调商而没有上调商,也便于记忆.

3.折半估商

当被除数的前两位,相当于除数的一半时,可以把初商定为5.

如:1696÷32=53

被除数前两位是“16”恰是除数32的一半,因此初商可以定为5.折半估商5,能提高试商的速度.

4.同头无除商九、八、七

当被除数的前两位,与除数两位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一样时,则为同头,可以直接用9、8、7试商.

如: 2112÷24= 88

被除数前两位“21”与除数24,最高位上同是2,为同头,但比24小,所以初商可定为9、8或者7.

5.差数试商法

当除数是11、12……19,被除数的前两位又不够除,初商估为9,往往要下调好多次才能找到合适的商,太麻烦了,为此我们可以在试商时先看除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相差数,(简称为差数)来定初商.

如果差数是1、2,则初商为9;如果差数是3、4,则初商为8;如果差数是5、6,则初商为7;如果差数是7、8,则初商为6.

如132÷14=9……6除数14与被除数前两闰“13”差数是1,初商估9;经过除数个位上的4调商后,商定为9.

再如10336÷17=608

17和“10”差数是7,初商估6.

经除数个位上的7调商后,商定为6.17与136前两数“13”的差数是4,初商估8.经个位调商,商定为8.

以上各种试商的方法,可以推广到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中去.当被除数的首位不是1时,怎样试商.如5757÷19=303

用差数法不合适.用高位试,低位调,来往下调二次商初商3.

还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把19看成20,57里有2个20,估商2,小了向上调3.这样一只调一次可以得到初商3.

这种方法是当除数大于15而小于19时,运用五入法,用20来试商,这样商易小,可看低位,再确定是否往上调.如果除数是小于15而大于10时,可用舍掉的方法.

再如5876÷13=452

13小于15,用10试商,可商5.看低位下调初商4.

四舍五入法,是看除数个位上的数字,当个位上的数字小于5时把个位舍掉,当

个位上的数字大于5时,向十位进入,这样无论是舍还是进,都是把两位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再看低位调商.我们掌握了这几种巧妙的试商方法,就能比较准确、快速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同学们,今天讲的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方法,这可是我多年积累的绝招——流星拳,大家要注意收藏,还要活学活用呀!

一、流星拳一式——“四舍五入”法

这是两位数除法中最基本的试商方法。当除数接近整十数时,可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如31284 ,把31用“四舍”法看作30试商9; 164059,把59用“五入”法看作60试商2。用“四舍”法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小了,初商可能偏大。比较初商乘除数的积和被除数,可判断商是否合适。当积大于被除数,说明商大了,要改小。再用积减被除数,所得的差跟除数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正确商。如641 13,用“四舍”法十位初商6,6 13=78,大于64,商大了要改小。78-64=14,14比1个13还多1,商要改小2,所以正确的商是4。用“五入”法试商,因为把除数看大了,初商可能偏小。如果发现余数大于除数,很显然初商小了,要改大。看余数包含几个除数,就在初商上加几。如4032 56,用“五入”法试商6,403-566 =67,大于除数56,商6小了,要改大,67里面有一个56,所以正确商是7。

二、流星拳二式——口算试商法

当除数不太接近整十数,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误差较大,而用口算法试商比较简便。此方法又称“靠五”试商法,即将除数向五靠。当除数是14、15、16时都可以看作15来试商,当除数是24、25、26时可看作25试商……口算试商法要建立在大家能熟练口算15、25……乘以一位数的基础上。

三、流星拳三式——“分割法”

一、二两式其实可以归纳在“分割法”里面,即把除数的个位数字1~9分成三部分:1、2、3;4、5、6;7、8、9。除数的个位数是1、2、3时,用“舍”;除数的个位数是7、8、9时用“入”;除数的个位数是4、5、6时就取中数5。这样可以做到一次定商。

四、流星拳四式——“同头无除商8、9”法

当被除数和除数的最高位相同,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如9114 93,最高位相同,前两位“91”除以93不够商1,这种情况叫“同头无除”,结果一般不是商9就是商8。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又很接近除数,初商一般都是9。当除数是几十而又同头无除时,还可以按除数与被除数前两位的差找商:差1、2试商9,差3、4试商8,差5、6试商7,差7、8试商6,初商过大再改商。例如:112 14,14和11差3,试商8。

五、流星拳五式——比较试商法

当被除数与某个积很接近,可以通过比较确定商。如4929 64,十位商7后余44,把个位上的9落下来,接着计算64除449,449与上面的积448比较,大于448且接近448,那么个位肯定商7。

六、流星拳六式——“折半商五”法

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是除数的一半或略大于除数一半时,在后一位商五。如3641 72,被除数的前两位“36”只有除数72的一半,在后一位即十位商5。2870 54,“28”略大于54的一半,也是在后一位上商5。我们可以利用这个规律估检商: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的一半,商大于或等于5;被除数前两位数小于除数的一半,商小于5。

怎么样?这绝招不错吧?在实际计算中,往往需要同时用到几种试商方法。我们知道了试商的规律,还要在计算中慢慢体会如何正确应用,不断积累经验,增强试商的准确性,提高试商的速度。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南部县城关五小苏琴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3页例1 2.地位与作用: 《商的近似数》是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中的内容。是学习了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之后的继续。因为在小数除法中经常会出现除不尽,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这就需要求商的近似数了。所以对商的近似数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前面已经学过求积的近似数,为本节课学习“商的近似数”打下了初步的基础。在本节课的教学时,结合生活实例教学,让学生理解并懂得求商的近似数的实际意义。还会按照要求和实际情况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适时的引入计算器的使用,让学生通过对计算器的使用,亲身感受到计算器的作用和优势。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计算方法和工具的意识。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鼓励学生勇于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二、 教学目标分析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生独立思考,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数学知识与我们生活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教学重点分析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 1. 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 学生已经具备了小数除法的知识与技能; 有了对小数除法运算“快”,“准”的积极心理;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合作交流学习的基础。 (2)不利因素 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实际问题中商的近似数如何取舍,部分同学对小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例题4。 教学目标: 1、学习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巩固除法的估算及验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商的位置。 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具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二、新授: 1、出示例4: (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问:怎样列式 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几位试商 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 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竖

式略) 练一练: 805÷23 826÷59 1487÷47 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从被除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 问:怎样列式如何验算 2、比较一位数除法与两位数除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练习,先估算商大约是多少,再计算。 2293÷34 9588÷28 独立完成订正 三、巩固新知: 1、练习十九1根据试商的情况,很快找出准确的商 1、直接说出下面各题该商几60÷15 175÷25 288÷24 234÷ 26 384÷16 775÷25 2、笔算第91页6。 四、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P92 9、10。 六、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是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评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不进位)》评课稿 听了安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不进位)》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谈点自己的体会与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说得不到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安老师都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 特色一: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老师精心设计预习提示,使学生能有目标、有方法的进行预习。在预习后能及时反馈。不仅了解了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状况,同时还教会了学生的预习方法。 特色二: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教师安排之精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老师在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于新授知识,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沉重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了条件。老师在讲解每道题时都非常详细,教师的小结将笔算时要特别注意的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两个关键之处强调了多次。进行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特色三: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全面,题型丰富且有代表性,有计算题、判断纠错题、和应用题。每道题老师都是精心设计的。计算题让学生及时多次用竖式计算,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从而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巩固了学生对笔算过程和算理的理解。判断纠错题老师设计的这两道题都是学生最容易发生错误的,第一道题由于计算时不细心或乘法口诀不熟练时会出现那样的错误,第二种情况是把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对错了而出现的。老师将学生极有可能出现的两种错误先在练习题中出现,让学生参与评价,利用学具中的反馈牌,组织学生进行检查,既培养了学生的检查习惯和能力,又分散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特色四: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色体现在本节课的例题和应用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老师在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优点,可能我说得不全面,在这节课里我有几点个人的看法。我们三年级组是从提问的有效性这个角度来说的,说得不到之处,望大家多包涵。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试商)》

小学数学课时教学设计

梳理算法并板书:用84除以21,把21看成20,想80除以20得4,商在个位上写4,21乘4等于84,84减84等于0。试商后要把商与21相乘,不能与20相乘。 练习:93 ÷ 31 =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并说算法。 (二)解决问题二: 迁移学习240÷28=的笔算: 有240千克茄子,每箱装28千克。240千克茄子能装满几箱? 1.学生试算。 师:240÷28,怎样计算呢?让学生自主完成,并思考应该把28看成多少来试商,商是多少,应该写在什么位上? 把竖式写在练习本上,并交流算法。 2.汇报交流。 预设学生能自主迁移到“四舍五入”取整十数的试商方法,240÷28,28看作30试商。学生汇报,老师板书竖式。 展示试商计算的过程: 师小结:把28看作30试商,一定要注意要把商同28相 乘而不是与30相乘,8×28等于224,如果口算不熟练,可以在本子上列竖式计算。 师:我们的计算正确吗?就验算一下吧,怎样验算呢?除数×商=被除数,而当有余数时,要把余数加上,除数×商+ 余数=被除数,学生进行验算。 计算并验算:546 ÷ 39=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竖式并说算法,商是几位数,商的最高位写在哪个位。 3.总结概括方法。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你能说一说,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小结: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如果除数是非整十数,首先要把除数四舍五入看成一个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进行试商,然后再进行计算。在计算时,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一定要用商与原除数相乘。 四、练习巩固:

1. 列竖式计算。 364÷52= 544÷59= 2.解决问题。 晓东收集了362枚邮票,每48枚插一页,一共能插满几页?还剩几枚? 五、回顾整理: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说一说自己的收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希望大家能用这些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六、板书设计: 84 ÷ 21 =4(箱) 240 ÷ 28 =8(箱)……16(千克) 小资料: 我国古代的试商方法 你知道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是怎样进行试商的吗?聪明的劳动人民总结出了“同头无除商八、九”和“除数折半商四、五”等方法。 “同头无除商八、九”,是指被除数与除数首位上的数相同(俗称“同头”),但被除数第二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第二位上的数,不够商1(俗称“无除”),那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8或9试商。 例如: “除数折半商四、五”,是指当被除数的前两位数与除数的一半十分接近的时候,就可以在下一位上用4或5试商。例如:

《商的近似数》评课稿5篇

《商的近似数》评课稿 5篇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商的近似数》评课稿5篇 评杜老师的《商的近似数》 优点: 1、本节课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前置小研究设计简单、根本、开放,由旧知引入新知,设计有梯度、易接受; 3、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建议:小组展示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长期练习,给孩子更多展示的机会,使其展示时更加自信。 评邢老师的《商的近似数》一课 优点: 1、教师能抓住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有梯度的前置小研究,鼓励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前置小研究”的设计中,设计“我的疑惑或提醒”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3、让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现了生本理念。 建议:在例题的处理上,到底商除不尽时,应该保留结果为“1.62”、 “1.617”还是“1.6”,并没有让学生做比较后自己体会其中的缘由,而是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其中省去了学生自我认知的环节,有些不到位。 评秦老师的《商的近似数》一课 优点: 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独立完成计算,然后互评,互帮,对意见不同的地方共同商讨对策。 2、秦老师能在指正环节紧扣本课的重点,应该“除到哪一位”进行针对性的评讲,这是做得很到位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汇报展示,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建议:学生评价语言有些单一,建议平时训练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议补充:如书写方面、是否正确、是否规范等等方面。 评王老师的《商的近似数》一课 优点: 1、王老师在《商的近似数》这课的结构设计合理,各环节紧凑又有梯度,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

两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 评析:王作刚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 【教材分析】 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是以前面一节课——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为基础的,所不同的是:本节课学习的是进位乘法。处理乘法的进位,学生也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本节课教师应更加放手地让学生在情境中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则用更多的时间观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组织学生进行估算与算法的切磋和交流。【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2.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3.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方法的多样化,培养数感和计算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4.能应用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估算和笔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的吉祥物特别招人喜欢,它的名字叫——海宝。 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个会跳舞的海宝,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好吗?(播放吉祥物动画,出示幻灯片:很多海宝图片,并且每个标价26元。) [评析:借助富有童趣、生动活泼的世博会吉祥物“海宝”的表演,把学生带到实际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到新奇,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老师在网上了解到像这样的玩具海宝要26元一个,老师也想买几个,大家帮我算一算要花多少钱。 (1)买2个多少钱?买5个、10个、20个呢?(复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2)买11个一共多少元?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请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讲讲计算过程。复习两位数与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乘法。) [评析:在对现实数学问题的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有序复习,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近发展区,为探求新知做好前期孕伏。] 二、探究交流,深化明理 1.估算。 (1)教师出示问题:现在老师想买21个海宝玩具,手里只有500元,请大家帮老师估一估,够不够? (2)学生尝试估算,汇报估计方法,交流自己的想法。 可能出现的想法有: ①20×30=600,600>500,不够。 ②20×26=520,520>500,少买了一个就要520元,所以不够。 ③20×25=500,两个乘数都看小了一个,实际结果应该大于500,所以不够。 2.笔算。 (1)究竟要多少钱?我们可以算一算,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6×21。) (2)请大家开动脑筋,自己试着在纸上算一算!比一比谁的方法多,谁的方法好。(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巡回指导。)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①先算26×20=520,再算26×1=26,最后把520与26加起来得到546。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教学设计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教学设计 南教场小学蒋兴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具体情境中,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多样化,合理进行算法优化,形成初步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验算和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灵活的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 口算: 14×5= 15×8= 16×4= 25×4= 24×5= 26×3= 15×6= 14×7= 2.()里最大能填几? 25×()<124 25×()<230 15×()<108 15×()<124 3.用竖式计算。 240÷29= 240÷31= 二、探究新知 有些除法题,按照“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次数比较多,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来试商。 基本例题 出示:四(2)班学生分240本作业本,已知全班共有26人,平均每人最多可分几本?还剩几本?

像这样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以前我们没有学过,是老师一步一步带领大家一起做,还是自己先试试看。(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学生反馈: 我发现有的同学遇到了困难,这样吧,我们请小老师来教教我们,谁愿意上来试试?(学生边板演,边讲解) (1)我们学过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现在遇到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时该怎么办?(学生讨论得出: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做整十数进行试商)。 (2)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的方法。 三、知识运用 1.课件展示。 通过练习强调:在计算除法时,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快速判断:商是几?(练习十五第二题) 四、总结: 回忆我们这节课都研究了什么问题?我们通过了尝试、辨析、交流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种方法带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去。 四、布置作业 作业:第82页练习十五,第3题、第4题、第6题。 教学反思:《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小学四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其中:128÷48 涉及试商、调商的方法,所以作为例题的教学,其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试商、调商的方法。通过对本课教学的反思,发现有以下几点不足: (一)、教学中的问题。 1、对准备题的处理有些不当。 在讲新课前,我设计了一组口算题:目的是让学生复习前面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及归纳出“被除数不变,除数变小(大),商就随着变大(小)”的规律,唤起学生对式商、调商的方法。处理时,将口算与规律的总结分成两部分有些大可不必,作为四年级学生,应该调动学生所有感官,此题处理完全可以让学生边算边

最新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商的近似数》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习小数除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很重要。 在本册前面,已经教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按要求在小数除法的计算中正确地截取商的近似值。并且能够灵活的处理问题。 2、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

值的方法。 3、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会根据实际需要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求“积的近似值”与求“商的近似值”的异同。 四、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是从复习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教师以引导为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学会求商的近似数,并且在练习中注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的处理问题,使知识活学活用。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主要分以下几部分来进行教学的 (一)复习铺垫 通过复习和谈话,既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又揭示了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今天本堂课的学习内容作准备,为学生完整地认识取商的近似值作铺垫。 (二)自主尝试 多媒体出示例题7的情景图学生通过读题列式,尝试计算来初步探究问题 这里多媒体出示生活情境图,为的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两位数乘两位数评课稿

听了李老师执教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和笔算乘法(不进位)》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谈点自己的体会与不成熟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说得不到之处,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难点是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的积的书写位置。李老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成功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达到了教学目的,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特色一:整体结构合理,教学过程流畅,环环相扣。从复习到新授再到练习,无处不见教师安排之精心。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李老师在安排复习题时很有针对性,复习题服务于新授知识,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了条件。李老师在讲解每道题时都非常详细,尤其利用点子图多次让学生讲解,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及教师的小结将笔算时要特别注意的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两个关键之处强调了多次。进行这样有效的复习,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特色二:讲练结合,练习题内容全面,题型丰富且有代表性,有计算题、填空题、判断纠错题,每道题杨老师都是精心设计的。

特色三: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源于生活。这个特色体现在本节课的例题和应用题中。我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都能切实体会到计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商的近似数》课堂实录

《商的近似数》课堂实录 一、复习旧知 师:周末,老师买了单价为4.5元的苹果1.85千克,应付多少钱? 生:4.5╳1.85=8.325(元) 师:你们认为这样的结果在生活中有实际意义吗?为什么? 生:没有。之前老师讲过,在实际生活中没有比“分”更小的货币单位。师:那么既然结果没有实际意义,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保留到百分位,求出积的近似数。 师:结果为什么保留到百分位呢? 生:比“分”更小的货币单位。钱数里面,“分”就是小数的百分位。 师:结果保留到百分位呢? 生:结果保留到百分位,就是保留两位小数,8.325≈8.33 师:你们说的非常对。那么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取积的近似数的呢? 生:“四舍五入”法。 二、探究新知 出示例题6: 师:认真观察例题,说一说你可以指导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筒12个羽毛球,价格是19.4元。 师:那么根据这些信息怎么解决“每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的问题呢?算式是什么? 生:19.4÷12 师:对的,那你们赶紧算算这个算式的结果是多少。

师:已经有同学算出来了,谁能说一说你的结果呢? 生:(犹豫不决,不敢说) 师:看来同学们在计算时发现问题了,你们遇到什么问题了呢? 生1:老师,这个算式除不尽。 生2:老师我计算的结果是1.61666… 师:其他同学也发现这个问题了吗? 生:发现了,我们也除不尽,一直有余数。 师:既然这样,那我们能直接回答每个羽毛球大约有1.61666…元吗? 生:不行。 师:不行啊。那怎么办呢? 生:取商的近似数。 师:那我们怎么求商1.61666…的近似数呢?想想我们前面是怎么求积的近似数的? 生:用“四舍五入”法。 师:1.61666…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是多少呢? 生: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因为计算钱数一般保留两位小数。1.61666…≈1.62 师:保留两位小数就是小数的千分位上的数能不能“四舍五入”,千分位上的“6”应该向前进“1”,所以1.61666…≈1.62。(出示: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分) 师:如果1.61666…保留两位小数又是多少呢? 生:1.61666…≈1.6,百分位上的“2”不能向前进“1”,要舍去。 师:对的。那么计算钱数,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什么? 生:表示精确到“角”。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备课教案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内容: 一位数除三位数(教材第18页例4及“做一做”和教材第19~20页练习四第5~7题)。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2.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地探索并理解算理,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重点难点: 理解掌握用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且有余数)的笔算方法。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怎么办?商的最高位定在哪里? 教学准备: 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出示教材第18页例4的情境图。 师:寒假期间,小梦和小欣兄妹俩在家整理照片。他们数了数共有256张照片,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问:可插满多少页,还剩多少张? 生:列式为“256÷6”。 师:先估算一下“256÷6≈”。 生:256≈240,240÷6=40,还多16张。 生:想(四)六二十四,接近它的前两位数“25”,所以256÷6≈43。 2.师:如何笔算? 请每个学生在本子上试算。 【新课讲授】 1.试算完毕,开展“争当小老师”的活动。 在“争当小老师”的活动中,四人小组的成员自找同伴,互教互听。可对你的同伴的想法予以评价,如:“我听懂了。”“听不懂。”“你好像这个地方说错了。”“这样说会更好。”…… 2.师注意观察,巡视,发现交流好的同伴,予以表扬、鼓励。

3.全班交流。请一人当老师,教教班上的同学。可自由辩论,遇到不清楚的可要求再解释,说错的予以反驳,有好的想法可再说明…… (重点可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先用6除几?2个百除以6不够商一个百,怎么办?25个十除以6,商应该写在哪位上?商是几位数?) 小组内评评小老师的作用有多大?你教会了谁? 4.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每一题的笔算过程“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探索出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5.以例4为例,师生共同小结: ①判断:商是几位数? ②除:用25除以6,等于4,4写在十位上。 ③乘:用口诀“四六二十四”算出商4个十乘除数6等于24个十,写在25个十的下面。 ④减:用25个十减去24个十等于1个十,1写在十位上。 ⑤查:检查余数1是否比除数小。 ⑥放:把被除数个位上的6放下来,和余数1个十合起来是16个一。 ⑦除:用6除16,等于2。 ⑧乘:……(再重复上面的笔算步骤)。 让学生闭眼,回忆笔算的六步骤:①判断;②除;③乘;④减;⑤查;⑥放……理清笔算除法的运算程序。 6.列竖式计算。 ①2个百除以6不够商1,怎么办?……和十位一起当作25个十再除以6; ②余下的“1”表示什么?……“1”表示1个十; ③说一说竖式中每个数字表示的含义。 7.探究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师:计算完之后,应该做什么呢? 生:验算。 师:该怎样验算呢?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评课稿k8--huangjin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不进位)评课稿 王玉妹老师十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精心设计各项活动,从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开始,组织学生开展探索、尝试、交流、实践多种活动,全课教学活动中有以下特点: 1、复习导入中创造良好的认知准备状态。 一般说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达成度与学生的认知准备状态直接相关。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两位数乘一位数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只是一个因数由一位数变成了两位数,由此,王老师设计安排了丰富的复习活动,激活学生已经掌握的口算、笔算的知识和经验。这里特别突出了笔算,既指定学生报演,又要求每个学生在练习本上算一算。使每个学生都经历了写、说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既与学生共同检查竖式中每一步的结果,又请学生回忆交流“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认知,创造了良好的认知状态。 2、探究新知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实现“迁移”。 围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教学,王老师精心设计组织解决实际问题,展示交流,尝试经历,比较归纳等一系列数学活动。首先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自己生成了口算、笔算等多处解决问题的方法,展示了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比较中,经历和发现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切实经历了知识迁移的过程,提升学生笔算乘法的认识。 3、探究新知充分关注算理和算法的和谐统一。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三个竖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如何正确处理好“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如果只重视“算理”,忽视“算法”,那么往往过于理性,学生学得枯燥,学生不会计算,“算理”也难以真正掌握。相反,如果只重视“算法”,忽视“算理”,那么,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当场会计算,对于以后的发展是不利的。本课中,教师正确把握“算理”和“算法”的关系,取得了实效。首先讲算理,让学生独立分步口算14×12,然后请5名学生板演,3名算理相同,接着老师只选出2个代表性的说说理(第三种和其中一种方法一样:12分成3和9,12分成10和2)。问学生你求出来的每一步表示什么,用14×4=56,56

《商的近似数》评课稿5篇

《商的近似数》评课稿5篇 评杜老师的《商的近似数》 优点: 1、本节课目标明确,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前置小研究设计简单、根本、开放,由旧知引入新知,设计有梯度、易接受; 3、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思考讨论时间,体现学生学的主体地位。 建议:小组展示时,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需长期练习,给孩子更多展示的机会,使其展示时更加自信。 评邢老师的《商的近似数》一课 优点: 1、教师能抓住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有梯度的前置小研究,鼓励学生在探究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在“前置小研究”的设计中,设计“我的疑惑或提醒”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 3、让小组合作学习,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现了生本理念。 建议:在例题的处理上,到底商除不尽时,应该保留结果为“1.62”、“1.617”还是“1.6”,并没有让学生做比较后自己体会其中的缘由,而是以问题的形式抛给学生,其中省去了学生自我认知的环节,有些不到位。 评秦老师的《商的近似数》一课

优点: 1、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独立完成计算,然后互评,互帮,对意见不同的地方共同商讨对策。 2、秦老师能在指正环节紧扣本课的重点,应该“除到哪一位”进行针对性的评讲,这是做得很到位的地方。 3、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汇报展示,学习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建议:学生评价语言有些单一,建议平时训练时,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评议补充:如书写方面、是否正确、是否规范等等方面。 评王老师的《商的近似数》一课 优点: 1、王老师在《商的近似数》这课的结构设计合理,各环节紧凑又有梯度,符合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2、前置小研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能充分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有效地指导下,进行思考、实践、发现新知,达成教学目标,教学效果明显。 3、在辅助环节的教学中,教师直入本课的教学目标,并进行有效地指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教师用填空的形式,“看()位进行四舍五入,表示计算到()”直奔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需要重点指导学生看书的地方,这样的设计为进行有效地自学奠定了基础。 建议:总结方法时,应让再次学生练习之后再生成“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出一位”这一结论。结论应该是在大量的事实例证面前,在多次的计算过程当中去感悟发现,教师不应怕学生出错而经常提醒,或是在还没有充分感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四课时“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9页的例题4。教学目标:1、学习商是两 位数的除法,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2、巩固除法的估 算及验算方法。3、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计算的全过程,掌握两位数 除法的笔算方法。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 重点:商的位置。教学难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教具 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里最大能填几?20×()<85 60×()<206 40×()<316 90×() <6432、竖式计算。560÷8= 148÷37=二、新授:1、出示例 4:(1)学校共有576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问:怎样列式?问: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 几位试商?问:57比18大,18除57个十,商几个十?“3”应写在 哪一位的上面?问:第一次商后余3比18小,说明商3合适。余3 是3个十,下步该怎么办?问:这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商是多少? 观察每次商后的余数,你发现了什么?(竖式略)练一练: 377÷29 = 1376÷32=总结: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从被除 数的高位数起,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前两位比除数小,就要 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 数必须比除数小。(2)十月是学校环保月,共收集了930节废电池,平均每天收集废电池多少节?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并说明列 式理由。怎样计算930÷31?学生尝试计算。指名生交流计算方法。问:除到十位余下的数是0怎么办?个位上也是0怎么办?商应是几?(3)探究:比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的异同。①(ppt)出示:列竖式计算:630÷21 143÷13 ②各写一 道除数是一位数和两位数的除法算式,请同桌做一做。③观察自己 做的两道题,看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有什 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本方法是 什么?表格总结出示(简单板书)除数是一位数除数是两位数 相同点: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评课稿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评课稿 《两位数与两位数相乘》是二期课改教材三年级第二学期中第二单元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与一位数相乘,并且掌握了用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曹##老师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 尊重学生,自主探究,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 的教学理念。教材的设计是注重结合具体情景,强调算法探究,重视对算理的剖析,使学生获得多种算法的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有以下几点做得较成功: 一、引导学生"估": 教材的编排强调" 先估后算" ,从实际的教学情况看,首先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将一个因数估成相邻的整十数进行估算以及比较哪种估算的值更接近实际得数都不存在争议,同时基于对上半学期估算教学中已经出现了"估计积的范围",考虑是不是可以有一个延续,因此在"估一估"这一环节中做了适当的调整,将教材中只需估计一个值设计为估计积的范围。这样的处理使估计的结果更具有实用性,学生也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要估和估了之后有什么用,而不是为"估"而"估",也更体现出教材编排"先估后算"的意图。 二、设疑让学生"想": 在"自主探究,尝试算法"这一环节中,强调要求学生用学过的方法来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在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弥补了小组讨论中的一些弊端,使所有的学生都有自主寻找策略的机会。随后的小组讨论,在学生的各抒己见中,各种算法的出现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同时由教师提出的"看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引发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心,更重要的是在小组讨论中,同学之间交流与合作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组织学生"说": 在"全班交流,汇总算法"的环节中,第一次"说"设计了由学生自己来说每一种算法的过程和选择这种算法的理由;第二次"说"设计了在学生看书之后说书中四个小朋友的算法并进行分类。 这个环节将重点落在让学生说清分拆的方法和这样分拆的理由上,使学生体会将两 1 / 2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 “商的近似数”这一内容主要让学生经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体验迁移应用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良好习惯。本节课我从生活的“真实”入手,从自然引入,还情境为生活本来的面貌,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自由表达的空间,让学生情入生活、心入生活,在真实化的情境中体验、感悟数学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生自主探究,策略多样。 我在教学《商的近似值》一课时,对教材进行处理,我有意识地开发生活资源。首先我讲述生活中的实例,当我刚想提出要求时,发现有的学生已经做了起来。我并没有阻止,而是继续让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算了一会后,发现有的学生抓耳挠腮,有的学生小声的嘀咕,还有的干脆停下了笔看同桌的。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为了学生学习的目标。但由于我没有提供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学生缺少了模仿和依赖的基础,整个探究空间也有了较大的自由度。学生既可以结合已经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方法来解决,在解决问题中体现了策略的多样性。

二、创设了轻松,自由探索的课堂氛围。 举出生活实例后,我出示例6:爸爸给王鹏新买了1筒羽毛球。一筒羽毛球是12个,这筒羽毛球是19.4元,买一个大约要多少钱?并以自学的方式引出数学问题,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学生自学完毕,我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听后,同学们都明白了保留两位小数的道理,使学生学会了根据实际生活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数。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合作学习,让学生经历求商的近似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他们尝到自学的成果。 三、设计贴近生活,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点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解决问题的策略也就因真实的生活变得丰富多样,让学生拓展思维得到发展。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89页例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弄清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2)引导学生比较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 除法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质上把握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并对学生渗透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最高位的书写位置,明白个位商0的道理。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 1.关注环保,触发情感 让学生观察主题图。提问:同学们你看到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你们的环保意识真强!同学们,学校决定成立环保小组,你们愿意加入吗?好,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队伍,去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吧! 2、复习旧知,重温除法的笔算方法 (1)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学生读题:(出示:我们班有68人参加环保活动,每4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谁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谁来列式解答? 这道除法的除数有什么特点?(除数是一位数)当除数是一位数时,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每次除后,余数都有怎样的规律? 在笔算除法中,每次除后,我们要养成比较余数和除数大小的习惯。 (2)复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在我们班的影响下,其他班的同学也加入到了环保队伍中,现在(出示:学校有144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谁来列式解答?(144÷18) 这道除法的除数又有什么特点?当除数是两位数时,你又是按怎样的顺序来除的? 二、通过比较,探索算法,发现算理。 1.教学例5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参加环保小组的同学越来越多。(出示:学校有576名学生加入环保小组,每组18人,可以分成多少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比较144÷18和576÷18,你发现了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我们找准了商的位置,究竟怎样试商?商是几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89页列竖式计算576÷18,谁愿意到黑板上计算这道题?(教师巡视,生独立计算。)师:请板演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问:“54” 怎么来的,(商乘除数得到的积)它表示多少?(用彩色粉笔写余数3)第二次是用几除以18?(36除以18) (板书商大和商小的情况。) 根据这两位同学的试商情况,你发现了什么? 在笔算除法时,先判断商的最高位在什么位,就能确定商是几位数,防止把商写错位置,这对保证计算正确是很重要的。 2.比较,板书 下面我们来比一比,哪些同学善于观察、思考,黑板上这两道除法算式(144÷18和576÷18),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都是两位数。)对!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的就是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三.练习巩固 1、巩固练习:列竖式计算:630÷21143÷13

两位数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两位数除法练习题及答案 1、计算814÷19时,可以把19看作来试商。 2、甲数是乙数的12倍。①如果乙数是24,那么甲数是,②如果甲数是60,那么乙数是。 3、如果△+□=18,□×5=20,那么△=,□=。 4、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商。 5、要使3□6÷34的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要使523÷□4的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 6、在除法算式90÷30=3中,如果除数除以6,要使商仍是3,被除数应。 7、7200÷=240÷。□÷75=75……,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132÷2的商是位数;384÷16的商是位数。 9、要使□42÷36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应填。 ①②③4 10、括号里最小填几? 35×>823×>36779×>7208×>420 答案:1、乘数、28、1 、不变、0 、1、2、1、2、3、、18 7、1509、一两、③ 10、11 10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4500÷500=40÷40=93×200=1400÷20=180÷20=50÷70=5÷17=950÷19=144÷12=63÷21=780÷13=30÷21=答案:1 18600 0 0 1 0 0 2、估算: ①80÷19≈ ②92÷30≈ ③400÷49≈ ④632÷90≈ ⑤633÷88≈ ⑥350÷68≈ ⑦242÷60≈ ⑧240÷81≈ 答案: 3、列式计算。 ①什么数与43相乘得559?②832是哪个数的32倍? ③32与13的和去除405,商是多少? 559÷43=1832÷32=205÷=9 三、解决问题 1、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雄伟壮观,经测算金字塔塔高106.5米,绕塔底一周近1000米, 小燕3分钟能走155米,照这样计算,20分钟内她能绕金字塔底走一周吗? 解:155÷3≈52 52×20=1040 1000<1040 答:小燕20分钟内她能绕金字塔底走一周。

商的近似数教案

《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大木小学龚士华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第32页“商的近似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3.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结合实际情况和要求来求商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多媒体展示) 1.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开火车回答) 89.9095保留整数是() 89.59595精确到十分位是() 89.55095保留两位小数是() 89.55905精确到千分位是() 2.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值: (1)0.34×0.76(保留一位小数)(2)0.27×0.45(保留两位小数)在求近似数时,你是怎样想的?(在同学汇报时,其他同学要注意倾听,并给予纠正。) 二、探究发现 1、引入新课,谈话: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今天我们就来解决这类问题。 出示课题:求商的近似数 2、课件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掌握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2.能根据实际情况和要求求商的近似数。】 3、出示尝试题: 要秋游了,几个同学约好一起买食物,一打优酸乳共3瓶,标价5.50元;一袋妙芙蛋糕共4个,标价9.50元。 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买法?(引导学生得出合买相对合算)为什么?(渗透估算) 1.)尝试解决 如果合买,一瓶优酸乳需要多少钱呢?一只妙芙蛋糕要多少钱呢?你会不会解决?列式、计算。 2.)反馈交流: 小组讨论,汇报。师板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