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2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2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2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参考答案新

(1.1)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4、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5、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6、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7、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5、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C)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6、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有( D ) A、无名数 B、实物单位与货币单位

C、有名数 D、无名数与有名数 7、下列相对数中,属于不同时期对比的指标有(B) A、结构相对数 B、动态相对数 C、比较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 8、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B) A、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9、按照计划,今年产量比上年增加30%,实际比计划少完成10%,同上年比今年产量实际增长程度为(D)。 A、75% B、40% C、13% D、17% 10、某地2003年轻工业增加值为重工业增加值的90.8%,该指标为(C)。 A、比较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计划相对指标 11、某地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002年的108.8%,此指标为(D)。 A、结构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比例相对指标 D、动态相对指标 12、2003年某地区下岗职工已安置了13.7万人,安置率达80.6%,安置率是(D)。 A、总量指标 B、变异指标 C、平均指标 D、相对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时点指标的特点有(BE)。 A、可以连续计数 B、只能间数计数 C、数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 D、数值可以直接相加 E、数值不能直接相加 2、时期指标的特点是指标的数值(ADE)。 A、可以连续计数 B、与时期长短无关 C、只能间断计数 D、可以直接相加 E、与时期长短有关 3、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统计学原理作业2答案(新)

《统计学原理》作业(二) (第四章) 一、判断题 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3、能计算总量指标的总体必须是有限总体。(×) 4、按人口平均的粮食产量是一个平均数。(×) 5、在特定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6、用总体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求得的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部的组成状况,这个相对指标是比例相对指标。(×) 7、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8、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9、用相对指标分子资料作权数计算平均数应采用加权算术平均法。(×) 10、标志变异指标数值越大,说明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变异程度就越大,则平均指标的代表性就越小。(√) 二、单项选择 1、总量指标数值大小(A) A、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增大 B、随总体范围扩大而减小 C、随总体范围缩小而增大 D、与总体范围大小无关 2、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C)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3、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可以分为(D) 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B、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D、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4、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B) A、具有可加性 B、不具有可加性 C、可加或可减 D、都不对 5、由反映总体各单位数量特征的标志值汇总得出的指标是(B) A、总体单位总量 B、总体标志总量 C、质量指标 D、相对指标

北师19秋《心理统计学》离线作业答案-心理统计学

答案: 一、选择题 1、 简单表 相关表 双向表 复合表 D 2、 次数分布多边图 依存关系曲线图 动态曲线图 次数分布直方图C 3、 80斤 80升

80米 80条 D 4、 9.00 10.005 9.005 9.995 D 5、 开区间 闭区间 左开右闭 左闭右开D 6、 次数

组中值 分数 上实限 B 7、 求全距与定组数 求组距与定组限 求中值与划记 记录次数与核对 B 8、 多10 多,但具体多少无法知道 相等 多10 数据个数 A 9、

9 10 11 12 B 10、 141.4% 41.4% 126% 26% B 11、 两者都可以 可以求平均下降速度但不能求平均下降率两者都不可以

可以求平均下降率但不能求平均下降速度A 12、 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大 单位相同,标准差相差较小 单位相同,平均数相差较小 单位相同,无论平均数相差大小 A 13、 8.15 8.75 79.5 62 B 14、

语文 数学 外语 无法比较 C 15、 1 6 80 A 二、判断题 1、在统计推断中小概率事件一般被称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对 2、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和1之间对 3、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我们均可用标准差来直接比较两组同质数据的离散程度错 4、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所用原始数据必须是比率或等距数据对 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值都加上10,则所得标准差与原来的标准差相同对 6、当样本足够大时,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同对 7、事件的概率不仅由事件本身决定,而且也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求它有关错 8、对于数据较多的资料,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值不会相差太大对 9、抽样分布是参数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对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作业+答案

应用统计学第四章作业P92-94 4 ,7 ,8 ,10 ,11, 14 4. 解: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00?计划规定的百分比 实际完成的百分比 该企业第一季度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的相对指标= %100%10%100%8%100?--≈102.22% 7. 解:1)动态相对指标=同一现象基期水平 某一现象报告期水平 甲国钢厂量动态相对指标= %1103000 3300= 甲国年平均人口数动态相对指标=%1006000 6000= 乙国钢厂量动态相对指标=%1055000 5250= 乙国年平均人口数动态相对指标=%69.10071437192≈ 2)强度相对指标=的统计指标 另一有联系而性质不同某一现象的统计指标 甲国2008年人均钢厂量= 万人万吨/5.060003000= 甲国2009年人均钢厂量=万人万吨/55.060003300= 乙国2009年人均钢厂量=万人万吨/7.071435000≈ 乙国2009年人均钢厂量=万人万吨/73.071925260≈ 3)比较相对指标=指标数值 乙地(单位)同期同类值甲地(单位)某指标数 2008年甲乙钢厂量强度相对指标= %60%1005000 3000=? 2009年甲乙钢厂量强度相对指标=%8.62%1005250 3300≈? 2008年甲乙年平均人口数强度相对指标=%84%1007143 6000≈? 2009年甲乙年平均人口数强度相对指标=%42.83%10071926000≈? 所以由以上相对指标得出甲国钢厂量发张速度慢于乙国;但是在人口发张速度方面要快于乙国。

8. 解:千克甲270400 5000001501500001002500050000015000025000=÷+÷+÷++= x /亩 亩千克乙/2504502001504507502005001501250=++?+?+?=x 所以由表4-14知乙村的平均亩产高于甲村的平均亩产,即乙村的生产经营管理做的好;但从计算结果来看,由于甲村平原地占播种面积较大,山地占播种面积较小,所以得到产量较大,即甲村的平均亩产高于乙村的总平均亩产。 9. 解:1)早中晚的购买量相同则设购买量为bkg 元千克/73.25 5.223≈÷+÷+÷=b b b b x 2)早中晚的购买额相同则设购买量为akg 元)(千克/17.335a 2.5a 2a ≈++= a X 10. 解:%74.94%3.96%22.92%74.953=??=xg 14 解:1)5.120 601203202601120=++?+?+?= 甲x 件/人 8.13302120130180=÷+÷+÷=乙x 件/人 甲x <乙x ,所以乙单位工人的生产力水平高 2)件()(甲67.0200 20)5.13(60)5.1-21205.1-1222=?-+?+?=σ 件(乙6.010 603010)8.13(60)8.12(30)8.11222=++?-+?-+?-=σ V 甲=%7.44%1005 .167.0≈?=甲甲 x σ V 乙=%3.33%1008.16.0≈?=乙 乙 x σ 因为乙甲σσ>,V 甲>V 乙 ; 所以乙单位工人生产水平整齐.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统计与概率》测试卷及答案共2套

《统计与概率》达标检测 一、填一填。 1.下面是新城区新城小学课外兴趣小组男、女生的人数统计图。 (1)参加()兴趣小组的男生人数最多,参加()兴趣小组的女生人数最少。 (2)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女生比男生少()人。 (3)参加文艺兴趣小组的总人数和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总人数相差()。 2.下面是某地6~18岁的男、女生平均身高情况统计图。 (1)上图中两条折线有2个交点,从左边4,第一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开始超过()生;第二个交点说明:从()岁开始,()的平均身高又超过()生。 (2)从图中你还能看到哪些关于男、女生平均身高变化趋势的信息?(写出2条) 二、按要求画出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1.下面是李明和王宏两名同学在某学期前六单元测试中的数学成绩统计表。(单位:分)。

根据表中的成绩,完成下面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1)李明第几单元的测试成绩最好? (2)李明和王宏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2.育才小学五年级两个班回收易拉罐情况如下表。完成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1)五(1)班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多?哪个月回收的易拉罐最少?

(2)五(2)班四个月一共回收了多少个易拉罐? 三、解决问题。 1.某地举行自由体操比赛,10位评委给选手赵亮的打分如下:8.5分、8.4分、8.7分、8.5分、8.3分、8.8分、9.0分、8.4分、8.6分、6.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再去掉一个最低分,选手赵亮的最后得分是多少? 2.一个8人小组想知道他们小组更喜欢音乐还是美术,于是他们用1、2、3、4、5分别表示非常不喜欢、不喜欢、一般、喜欢、非常喜欢,结果如下表。 你认为哪个科目更受这8名学生的欢迎? 3.下面的统计图是杨老师对五(1)班同学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的活动情况进行的调查。 (1)从下午放学到晚饭之前,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多?做什么事情的人数最少?做哪些事

应用统计学作业答案

第1章导论作业 1指出下面的变量哪一个属于分类变量: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购买商品时的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 我的答案:D 得分:4.3分 2指出下面哪个变量属于顺序变量: A、年龄 B、工资 C、汽车产量 D、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我的答案:D 得分:4.3分 3 指出下面哪一个变量属于数值型变量: A、 年龄 B、 性别 C、 企业类型 D、 员工对企业某项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 我的答案:A 得分:4.3分 4 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了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这一数据属于: A、 分类数据 B、 顺序数据 C、 截面数据 D、 时间序列数据 我的答案:C 得分:4.3分 5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 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

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 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 D、 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我的答案:A 得分:4.3分 6 某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总体是: A、 该大学的所有学生 B、 该校所有大学生的总生活费支出 C、 该大学所有的在校本科生 D、 所调查的200名学生 我的答案:C 得分:5.4分 7 某大学的以为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参数是: A、 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 B、 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C、 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生活费支出 D、 所调查的200名学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我的答案:B 得分:4.3分 8 某大学的以为研究人员希望估计该大学本科生平均每月的生活费支出,为此,他调查了200名学生,发现他们每月平均生活费支出是500元。该研究人员感兴趣的统计量是: A、 该大学的所有学生人数 B、 该大学所有本科生的月平均生活费支出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四) (第八~第九章) 一、判断题 1、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 3、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4、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 5、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 6、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7、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数列。 (√ ) 8、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积。( × ) 9、发展速度是以相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增长量是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速度分析指标。(√ )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指数划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的依据是 ( A ) 。 A 、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B 、指标性质不同 C 、采用的基期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 A )。 A 、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 、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 、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 、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 、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 、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销售价格综合指数 ∑∑0 1 11p q p q 表示( C )。 A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程度 B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额变动程度 C 、报告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的程度 D 、基期销售的商品,其价格综合变动程度

北师大作业答案

《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作业 CAABC BDCCB CABBC 1、什么叫做生态系统理论? 由布朗芬布伦纳提出的儿童发展理论模型。儿童的发展是在一个由若干相互镶嵌的系统组成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这些系统包括微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系统。宏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外层系统,并进而影响到儿童的微系统和中间系统。这一模型的启示是,在研究设计时,对儿童发展的分析不应仅停留在微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儿童的发展。另外,观察一个人如何应对生态环境中的变化是理解其发展的最好基础。 2、什么叫做父母教养观念? 父母教养观念是指父母在教育和抚养儿童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发展、教育儿童的方式和途径以及儿童的可塑性等问题所持有的观点或看法,包括儿童观、发展观和父母观。在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父母对儿童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直接影响表现在:父母关心儿童的社会交往,有意识地训练他们进行社会交往的能力,让他们参与家庭中某些事情的决策,为他们提供交往的机会等都会促进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间接影响表现在:儿童早期的亲子依恋及亲子间日常的互动是儿童发展同伴关系的实验地。另外,父母的社会交往能力较强,亲子关系较好,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1比较横向研究设计与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横向:优点: 可以同时研究较大样本;可以在短时间内取得大量资料;可以是研究工作较低成本,节省时间和人力.缺点:难以得出个体心理连续变化过程;难以了解心理变化中各事件的因果关系;研究结果中出现的组间差异可能有不 属于心理发展的因素. 纵向:优点:便于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连续变化进程;便于揭示量变、质变现象了解心理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和迅速的变化时期。缺点:样本少在追踪过程中易流失;成本高,耗费人力和时间。 2、评述艾森伯格的亲社会行为理论模型。 1、艾森伯格提出的解释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的模型。该模型把亲社会行为产生的过程分为3大部分:对他人需要的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意图和行为相联系阶段。 2、亲社会行为的初始阶段——对他人需要的注意。能否注意受个体因素和个体对情境的解释两方面影响。个体因素又受社会化历史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的制约。个体对情境的解释,受特定情境特征和个体因素影响。 3、亲社会行为意图的确定阶段。紧急情况下,情感因素在决策过程重起主要作用。非紧急情况下,个体的认知因素和人格特质起主要作用。个人目标层次体系在两种情况下都对助人决策有影响。 4、意图和行为建立联系的阶段。是否采取行动受个人能力、人与情境变化两方面因素影响。亲社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精简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得关系就是__统计实践____与___统计理论__得关系。 2.总体就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得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总体单位就是__总体_得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与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得产品质量情况,总体就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就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就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得,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得部分单位组成得集合体。 6.标志就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得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与_品质标志_两种。 7.性别就是_品质标志_标志,标志表现则具体体现为__男__或__女_两种结果。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得同质性就是指(A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得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得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得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得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得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就是( D )。 A、全部工业企业????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得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得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得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A )。

A、200家公司得全部职工??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得全部工资?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得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D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得质量,则该产品等级就是( 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就是( B )。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测 7.统计学自身得发展,沿着两个不同得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得含义包括( ACD)。 A、统计资料?B、统计指标???C、统计工作 D、统计学?E、统计调查 2.统计研究运用各种专门得方法,包括( ABCDE )。 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 D、统计模型法? E、统计推断法 3.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统计指标?( ACDE ) A、我国2005年国民生产总值 B、某同学该学期平均成绩 C、某地区出生人口总数 D、某企业全部工人生产某种产品得人均产量 E、某市工业劳动生产率 4.统计指标得表现形式有(BCE )。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请各位同学完成思考题与练习题后再对照参考答案。回答正确,值得肯定;回答错误,请找出原因更正,这样使用参考答案,能力会越来越高,智慧会越来越多。学而不思则罔,如果直接抄答案,对学习无益,危害甚大。想抄答案者,请三思而后行!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不能,英军所有战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英军返航的战机+英军没有弹孔的战机,因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有的掉入海里、敌军占领区,或因堕毁而无形等,不能找回;没有弹孔的战机也不可能自己拿来射击后进行弹孔位置的调查。即便被击毁的战机找回或没有弹孔的战机自己拿来射击进行实验,也不能从多个弹孔中确认那个弹孔就是危险的。 2.问题:飞机上什么区域应该加强钢板?瓦尔德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她的飞机模型上逐个不重不漏地标示返航军机受敌军创伤的弹孔位置,找出几乎布满弹孔的区域;发现:没有弹孔区域就是军机的危险区域。 3.能,拯救与发展自己的参考路径为:①找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大学阶段的最佳目标,③拟出一个发扬自己优点,实现自己大学阶段最佳目标的可行计划。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查。

2.探索、调查、发现。 3、目的。 二、简答题 1.瓦尔德;把剩下少数几个没有弹孔的区域加强钢板。 2.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基本步骤就是: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③收集数据;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整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的知识作出合理推断;⑥根据合理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3.在结合实质性学科的过程中,统计学就是能发现客观世界规律,更好决策,改变世界与培养相应领域领袖的一门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 1.总体:我班所有学生;单位:我班每个学生;样本:我班部分学生;品质标志:姓名;数量标志:每个学生课程的成绩;指标: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 ;指标体系:上学期全班同学学习的科目 ;统计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 ;定性数据:姓名 ;定量数据: 课程成绩 ;离散型变量:学习课程数;连续性变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确定性变量: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随机变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每个同学进入教室的时间;横截面数据:我班学生月门课程的出勤率;时间序列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面板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选用描述统计。 2.(1)总体:广州市大学生;单位:广州市的每个大学生。(2)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价格高低,为定序尺度;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商品丰富、价格合适、节约时间,为定类尺度。(3)广州市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4)就是用统计量作为参数的估计。(5)推断统计。 3.(1)10。(2)6。(3)定类尺度:汽车名称,燃油类型;定序尺度:车型大小;定距尺度:引擎的汽缸数;定比尺度: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4)定性变量:汽车名称,车型大小,燃油类型;定量变量:引擎的汽缸数,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5)40%;(6)30%。 第二章收集数据 思考题参考答案

四川大学《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首页-我的作业列表- 欢迎你, 你的得分:94.0 完成日期: 2018年06月12日09点20分 说明:每道小题选项旁的标识是标准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 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 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 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 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变量 B. 指标 C. 标志 D.变异 3. 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A. 可变的数量标志 B. 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 可变的品质标志 D. 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A. 数量标志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标志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5. 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A. 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 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 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 的。 D. 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 的。 6. 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 抽样调查 B. 典型调查 C. 重点调查 D. 普查 7. 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快速普查 8. 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A. 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 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 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 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 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 查方式是()。 A. 典型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统计学Ⅱ》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作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CBBDC 6-10.DCDBB 11-15.BDCBB 16-20.BADCC 21-24.BCAA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DE 3.AB 4.CDE 5.ADE 6.ADE 7.ADE 8.ABC 9.AC 10.AC 11.ABC 12.ABC 三、填空题 1.分组标志 2.均值、平均 3.标准差 4.划分现象的类型、研究现象的内部结构、分析现象的依存关系 5.4元、0.01 6.登记性误差、代表性误差 7.右偏、左偏 8.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9.相对数、绝对数 10.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11.直线相关 12.5.66% 四、简答题 1.答:(1)开头部分:您好! 非常感谢你能抽出时间来回答我们的问卷,此次问卷调查主要是想了解一下本企业产品的有关情况,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消费者,答完问卷,你将会获得一份精美小礼品。 (2)主体部分: ①您了解某某品牌手机吗? a.非常了解; b.一般; c.听说过; d.不了解 ②目前,您使用的手机是某某品牌的吗? a.是; b.不是 ③如果您要买手机,会考虑某某品牌吗? a.会; b.不会 ④您认为某某品牌手机的质量如何? a.很好; b.一般; c.不好 ⑤您认为某某手机的售后服务怎么样? a.很好; b.还可以; c.很差。 2.答:(1)众数是一组数据分布的峰值,是一种位置代表值。其优点是不受极端值影响。其缺点是具有不唯一性。

(2)中位数是一组数据中间位置上的代表值,也是位置代表值,其特点是不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3)均值是就全部数据计算的,它具有优良的数学性质,是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集中趋势测度值。其主要缺点是易受数据极端值的影响。 应用场合:当数据呈对称分布或接近对称分布时,三个代表值相等或接近相等,这时应选择均值作为集中趋势的代表值;当数据为偏态分布,特别是当偏斜的程度较大时,应选择众数或中位数等位置代表值,这时它们的代表性要比均值好。 此外,均值只适用于定距或定比尺度的数据,而对于定类和定比尺度的数据则无法计算均值,但却可以计算众数和中位数。 3.答:拒绝原假设的最小的显著性水平,被称为观察到的显著性水平。 4.答:数据的计量尺度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分为四个层次,即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和定比尺度。 定类尺度,是最粗略、计量层次最低的计量尺度,它是按照事物的某种属性对其进行平行的分类或分组。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无法区分优劣或大小。 定序尺度,它是对事物之间等级差或顺序差别的一种测度。该尺度不仅可以将事物分成不同的类别,而且还可以确定这些类别的优劣或顺序。该尺度的计量结果只能比较大小,不能进行加、减、乘、除数学运算。 定比尺度,它不仅能将事物区分为不同类型并进行排序,而且可以准确地指出类别之间的差距是多少。该尺度的计量结果表现为数值,并可以计算差值,因而,其结果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定距尺度没有一个绝对零点,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定比尺度,与定距尺度属于同一层次,其计量的结果也表示为数值。由于有绝对的零点,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上述四种计量尺度对事物的计量层次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粗略到精确逐步递进的。高层次的计量尺度可以计量低层次计量尺度能够计量的事物,但不能反过来。 5.答:标准差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原变量值本身水平高低的影响,也就是与变量的均值大小有关。变量值绝对水平越高,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大,绝对水平越低,离散程度的测度值自然也就小;另一方面,它们与原变量值的计量单位相同,采用不同计量单位计量的变量值,其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也就不同。 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直接用上述离散程度的测度值直接进行比较的。为了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而需要计算标准差系数。 6.答: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通过方差的比较,来检验各个水平的均值是否相等。引起观察值之间的差异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由因素中的不同水平造成的,称为系统性差异;另一个方面是由于抽选样本的随机性而产生的差异。两个方面产生的差异可以用两个方差来计量,一个称为水平之间的方差,一个称为水平内部的方差。前者包括系统性因素,也包括随机性因素。后者仅包括随机因素。如果不同的水平对结果没有影响,那么在水平之间的方差中,就仅仅有随机因素的差异,而没有系统性差异,它与水平内部方差就应该近似,两个方差的比值就会接近1;反之,如果不同的水平对结果产生影响,在水平之间的方差中就不仅包括了随机性差异,也包括了系统性差异。这时,该方差就会大于水平内方差,两个方差的比值就会显著地大于1许多,当这个比值大到某个程度,或者说达到某临界点,就可以作出判断,说不同的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因此,方差分析就是通过不同方差的比较,作出接受原假设或拒绝原假设的判断。

北师大统计学基础习题答案5

Exercise 5 1. P201: 4.59.Let 54321Y Y Y Y Y <<<

应用统计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你的得分:68.0 完成日期:2013年01月10日14点52分 说明:每道小题括号里的答案是您最高分那次所选的答案,标准答案将在本次作业结束(即2013年03月14日)后显示在题目旁边。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4.0 分,共80.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B )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全部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C ) A.变量 B.指标 C.标志 D.变异 3.从标志角度看,变量是指() ( A ) A.可变的数量标志 B.可变的数量标志值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属性标志值 4. 某工人月工资150元,则“工资”是() ( B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标志 D.数量指标 5.标志与指标的区别之一是() ( A ) A.标志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指标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B.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 C.指标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 D.指标是说明无限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有限总体特征的。 6.乡镇企业局为总结推广先进生产管理经验,选择几个先进乡镇企业进行调查,这种 调查属于()。 ( B )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重点调查

D.普查 7.下列各项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D ) A.抽样调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快速普查 8.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时间是为了()。 ( C ) 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 B.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C.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 D.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起行动 9.调查鞍钢、武钢、宝钢等十几个大型钢铁公司就可以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10.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的划分依据是()。 ( C ) A.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 B.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 C.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 D.调查时间不同 11.在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普查中,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是()。 ( D ) A.调查对象 B.调查单位 C.填报单位 D.调查项目 12.将统计总体按照一定标志区分为若干个组成部分的统计方法是()。 ( D ) A.统计整理 B.统计分析 C.统计调查 D.统计分组 13.统计分配数列()。 ( C ) A.都是变量数列 B.都是品质数列 C.是变量数列或品质数列 D.是统计数列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4.2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 1、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从频数看出,众数Mo有两个:19、23;从累计频数看,中位数Me=23。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 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为分组情况下的直方图:

为分组情况下的概率密度曲线:分组: 1、确定组数: () lg25 lg() 1.398 111 5.64 lg(2)lg20.30103 n K=+=+=+=,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Binned) 分组后的均值与方差:

Kurtosis 1.302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组中值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F r e q u e n c y 10 8 6 4 2 Mean =23.30 Std. Dev. =7.024 N =25 4.11 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l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l 73 72 73 74 75 要求:(1)如果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为什么? 均值不相等,用离散系数衡量身高差异。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成年组 幼儿组 平均 172.1 平均 71.3 标准差 4.201851 标准差 2.496664 离散系数 0.024415 离散系数 0.035016 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大。 7.6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1)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1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 N=15,为小样本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置信区间为:8900±1.96×500÷√15=(8646.7 , 9153.2) 2) 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3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为大样本总体非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 96.136.1052=±=?±=±n z x σ αx x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96.136.1052=±=?±=±n z x σ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