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五》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五》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 拓展五》

优质课一等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

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了解作者,《西游记》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大概的故事情节。

【能力目标】以《西游记》为例,初步了解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曲折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情感目标】在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中感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获得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课外阅读经验,他们喜欢读课外书,但是如何读中国古典名著,怎么读,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在学完中国名著之旅后安排推荐了《西游记》的阅读,很有深意。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如何引导孩子读课外书,显得很有必要。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作者,《西游记》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及大概的故事情节。

难点:以《西游记》为例,初步了解古典小说的阅读方法,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并学会在阅读中体会曲折的、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拉近与学生距离

1同学们,我知道大家都喜爱读课外书,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一口气接龙,看看谁能一口气说出自己读过的课外书?

2、给读过的书目归类: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自己读过的书,如果我们仔细听,发现大家读的大多数是小说。我们可以把这些小说归一个类,有外国小说《》,有古代小说《》,有儿童小说《》,还有动物小说《》。

3、在这些类别的小说中,我希望同学们能静下心来,多读一读中国古典小说,像《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等。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就出现了很多选自出自中国古典小说的课文,谁来告诉大家,他们选自哪一部古典小说?

4、相信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武松打虎的飒飒英姿、美丽泼辣的王熙凤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地印象。今天,我们就以《西游记》为例,谈一谈如何读中国古典小说。

5、板书《西游记》导读

活动2【导入】二、明确学习要求,确定阅读方向

1、那么,我们怎么读古典名著呢?其实,教材是最好的工具书。课本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出示课本中第5单元导读,读一读,找一找关键词。这两段不同的话,反复出现了两个关键词语,谁能找出来。

2、谁来说一说,读古典小说,我们应该关注哪两个方面?

3、板书: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4、继续读一读,看看,谁能分别用2个词语,准确的形容一下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什么样的故事情节?

5、板书: 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6、知道了这些,当我们拿起一部长篇小说《西游记》时,我们就要了解有哪些人物,他们经历了那些事件,结果怎么样,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助于我们快速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活动3【导入】三、以《西游记》为例,谈如何体会人物形象

1、出示资料:在西游记中,主要人物5人,佛教神仙17人,道教神仙16人,海龙王4人,三清20人,妖魔鬼怪96人,历史人物6人。

2、人物如此众多,却个个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有人对西游记做了一个总结,我们来看看:

3、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不好,读人物的外貌描写,猜一猜他是谁?

4、就是同一个人物的外貌描写,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不同。我们来看看对孙悟空被封为弼马温后的描写,读一读,你体会到什么。

5、人物形象不仅要靠外貌描写来表现,在《西游记》中,还有很多动作、语言、神态、心里的细节描写,读来也非常有意思。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总结:通过对八戒动作、心里、语言的描写,表现出八戒懒惰、自私、可爱、聪明。幽默风趣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

活动4【活动】四、以《西游记》为例,谈如何读小说的故事情节

1、介绍西游记主要情节

2、西游记虽然篇幅很长,但是故事情节十分生动,谁能说一说你知道西游记中有哪些脍炙人口的故事。

3、同桌之间就你喜欢的故事相互讲一讲

4、师和学生配合讲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一借,被扇到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宋一颗定风丹

二借,变小虫钻到铁扇公主肚子里,借来假芭蕉扇被烧掉两股毫毛;

三借,偷来辟水金睛兽,变作牛魔王模样,骗来芭蕉扇,跟牛魔王斗法收服牛魔王,借扇成功

5、文似看山不喜平,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当然能引人入胜。

活动5【活动】五、总结提升,完成板书,梳理思路

同学们,今天,我们通过读西游记,掌握了读古典小说的两大策略,一是读人物形象,知道小说中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描写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二是读故事情节,懂得曲折、生动的故

事情节能引人入胜。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读去品味,通过思来领会,更要在习作中多多尝试应用。

活动6【练习】六、不断练习,课外拓

1、完成《西游记》阅读,演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

2、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张《西游记》手抄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