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远程会诊实施方案_附件

整理远程会诊实施方案_附件
整理远程会诊实施方案_附件

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整理表

姓名:

职业工种:

申请级别:

受理机构:

填报日期:

附件:

深化智慧医疗应用工作任务分解表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咸阳军分

区。

市法院,市检察院,各人民团体。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3月19日印发

人社发〔2015〕2号

关于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意见

各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局、物价局,各医疗机构,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青岛市社会医疗保险办法》(青岛市人民政府令第235号),建立完善与医保城乡统筹相适应的支付方式,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卫生部《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人社部发〔2012〕70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深化我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出以下意见:

一、任务目标

以国家、省、市有关医改精神为指导,全面实行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加强基金预决算管理,建立以医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绩效考核为基础,以总量控制付费方式为主,以病种付费、危重病大额医疗费补贴、次均费用付费、服务单元付费、人头付费、项目付费等方式为补充的复合式支付方式。建立以保证质量、控制成本、规范诊疗为核心的医疗服务评价与监管体系,健全奖惩并重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医疗保险由疾病保障向疾病与健康保障相结合的新型保障模式转型,实现医疗保险可持续、医疗机构得发展、参保人员减负担。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医保基金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确保基金安全运行,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对不同类别的医疗机构、医保业务和医疗费用实行分类支付。

(三)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建立多方参与、协商谈判、流程规范的工作机制。

(四)坚持激励约束的原则,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的绩效考核,引导医疗机构加强管理、合理控费。

三、主要内容

(一)加强基金预算管理

根据市级统筹、分级管理的基金管理模式,医保基金实行市本级和四市两级预算。市、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分别

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科学编制年度基金支出预算。按照留足风险储备、优先保障住院和大病的原则,确定住院、门诊大病、门诊统筹、慢病管理、长期医疗护理等业务支出的占比和预算总量,各项资金可调剂使用,进一步强化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按照年初预算安排支付资金,需要调剂或追加预算时,按照预算管理规定进行调整。

(二)改革住院支付方式

1.对定点医院住院医疗费原则上全面实行总量控制。推行总额预算、年终决算基础上的总量控制、病种付费、危重病大额医疗费补贴等相结合的复合式支付方式,并综合考虑定点医院区域特点、级别、专科性质、承担的医保业务量等因素实行不同的支付方式。

2.科学分配住院总量控制预算指标,建立以绩效考核为基础的年终决算制度。每年提前公布住院总量控制预算指标分配及年终决算规则。年初综合考虑医院上年度住院总量控制指标执行情况、绩效考核情况、诚信医保建设情况等因素,测算确定住院总量控制预算指标。医保结算年度结束后,对定点医院进行年度绩效考核,通过对次均费用、人次人头比(复诊率)等客观控费指标的合理调控,结合统筹外个人负担、服务满意度等考核情况,确定决算支付额。全市决算支付总额年增长幅度原则上不超过医疗总费用增长幅度控制指标。决算后,医疗保险基金不再支付定点医院其他住院医疗费用。

3.完善危重病补贴办法。年初预算安排危重病大额医疗费

用专项补贴资金。年终决算时,对承接危重病救治任务的定点医院给予适当补贴。建立危重病专项审核、评估、监管机制。

4.实行病种总费用定额付费方式。对诊断明确、疗效确切、个体费用差异不大的病种或治疗方式,实行病种总费用定额付费,并明确医疗总费用个人负担比例。鼓励定点医院对诊断明确、治疗规范、易于界定和管理的病种开展日间手术及开设日间病房,降低住院率,缩短住院天数,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对日间手术、日间病房发生的相关医疗费用按照病种管理模式付费。

5.建立范围外个人负担控制机制。对所有定点医院核定范围外人均个人负担比例指标,指标执行情况与年终决算直接挂钩。

(三)改革门诊大病、门诊统筹、长期医疗护理支付方式门诊大病医疗费按病种和人数进行总量控制,门诊统筹医疗费实行按人头限额管理。逐步改造门诊保障制度,推进慢病与健康管理,根据管理绩效实行按项目、人头包干付费的支付方式。长期医疗护理费用实行定额包干、超支不补的支付方式,并根据服务形式、服务数量分别确定包干标准。

四、配套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医疗总费用增长的控制。建立由医改办、卫生计生、人社、财政、物价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药品耗材带量采购等工作,并制定医疗机构年度医疗总费用控制目标,实行严

格的绩效考核。加快整合我市优质医疗资源,培育发展医保定点的区域性高水平诊疗中心、影像中心、检验中心,推进专业化协作和远程医疗会诊,稳定区域就诊率,促进分级诊疗、大小病分治、急慢病分治。建立医疗信息定期披露制度,定期公布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次均费用、药占比等信息。

(二)建立由政府主导的药品耗材“带量采购”机制和大型检查检验设备统一采购模式。建立多部门共同参与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机制,通过量价挂钩的谈判竞价,有效降低价格,节约医疗机构运行成本,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集中采购的药品和耗材由医保基金按规定支付。建立大型检查检验设备统一采购制度。

(三)加快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建立以国家有关标准为基础的疾病、药品、医疗服务项目标准信息库,统一数据标准、信息编码以及交换规则,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为科学决策、竞价谈判、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检查检验“一单通”。

(四)引入第三方参与医保经办,加快推进智慧医保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有关规定,在前期试点基础上,通过公开招标方式,引入商业保险公司等第三方力量,发挥其基金精算、风险管控、精细服务的优势,全面提升参保群众对医疗保障服务的满意度。

五、有关要求和职责分工

各级、各部门要统一思想,顾全大局,各司其职,密切协

作,全力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医改办负责统筹协调医药、医疗、医保配套改革,牵头研究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并及时向医改领导小组汇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和贯彻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意见,及时跟踪分析政策执行情况,提出政策调整意见。加大对套取、骗取医保基金行为的查处力度,涉嫌违法的及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财政部门要做好医保基金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完善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制度和办法。

卫生计生部门负责加强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医疗行为的管理,切实控制医疗总费用的不合理增长,会同人社部门落实医疗费用信息定期披露制度。

物价部门负责理顺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建立一次性医用耗材价格目录库,严格控制单独收费耗材的品种和数量,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规范收费的管理与监督检查。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结合本意见精神,及时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和医保服务绩效考核办法,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服务协议管理,强化医保服务监控和医保医师、药师管理,健全基金运行分析、预警机制。运用市场机制,促进多方合作,优化医保资源配置,提高基金使用效益和保障绩效。

定点医疗机构要切实加强内部管理,建立与支付方式改革

相适应的控费与考核机制,加强成本管理,坚持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合理收费,为参保人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

本通知自2015年2月23日起实施,有效期至2020年2月 22日。《关于完善青岛市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医疗费结算办法的意见》(青劳社〔2009〕84号)同时废止。

2015年1月23日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2015年1月23日印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卫生和计

划生育委员会 青岛市财政局

青岛市物价局

吉林省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1.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实现多级医疗信息互联互通,医疗资源共享共用,规范远程医疗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远程医疗管理规范(试行)》和《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等法律法规,结合吉林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远程医疗服务是指一方医疗机构(以下简称邀请方)邀请其他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受邀方),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信息化技术,为邀请方患者诊疗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双方通过协议明确责权利。

第三条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包括: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含影像、超声、核医学、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诊断、远程检验诊断、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及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四条“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中涉及到的医疗机构之间远程医疗会诊等内容按本办法进行管理,其他服务按照相应规定进行管理。

第五条建立费用分担机制,将远程医疗服务项目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进行管理,纳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及报销范围,切实减轻群众负担。

第六条吉林省卫生计生委负责统筹指导、管理协调、监督检查全省远程医疗服务工作。

第七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能,建立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服务流程和工作规范,确保远程医疗服务的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第八条远程医疗是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层次医疗联合体的主要形式之一,要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实行“基层首诊、分级会诊、专科联动、资源下沉”,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第九条畅通远程医疗服务绿色通道,重点发挥医联体、对口帮扶和县乡联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作用,建立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有序的双向转诊服务。

2.资质管理

第十条凡在我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须向吉林省卫生计生委提交远程医疗服务专业技术能力评估验收申请,符合国家及我省相关技术标准后,方可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第十一条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具备相应的基本条件。

第十二条受邀方医疗机构是指在本省或与本省具有医疗合作协议,依法取得医疗执业许可证的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医疗机构;

(二)通过远程医疗技术考核评审;

(三)使用规范统一的名称,有合适的组织机构、场所,拥有专职管理人员;

(四)有与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相适应的经费、数字化医疗设备、基本设施和经过培训合格的专职网络技术人员;

(五)有与远程医疗服务相关的信息系统,并通过数据专线或VPN访问方式与吉林省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平台互联互通;

(六)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和远程医疗服务规范执行;

(七)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第十四条医务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依法取得执业资格;

(二)在医疗机构注册执业的人员;

(三)在吉林省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平台完成注册;

(四)必须具备副高及以上相关医学专业职称;

(五)会诊、咨询内容与本人执业范围、专业技术相一致。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间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活动,必须签署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协议,约定合作目的、合作条件、合作内容、远程医疗流程、双方权利义务、医疗损害风险和责任分担等事项。

第十六条省(境)外医疗机构面向吉林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活动,须依据本办法之规定与相关医疗机构签署远程医疗服务合作协议。

第十七条开展远程医疗会诊服务,必须遵守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国务院令292号)和卫生部《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不得利用远程医疗会诊网络牟取不正当利益。

第十八条发布远程医疗网络广告须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进行管理,不得发布与远程医疗会诊无关的内容,禁止夸大或不实宣传。

第三章服务管理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应遵守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医院信息系统必须实现与吉林省远程医疗会诊管理平台互联互通,满足远程医疗服务需要。

第二十条各级医疗机构按照属地化管理要求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切实遵循充分告知、及时、便民、自愿的原则,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确保患方对远程医疗服务内容的知情权。

第二十一条受诊患者(接受远程医疗服务的人)依法享有远程医疗服务的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受诊患者在接受远程医疗服务时,应当如实陈述病情并交纳远程医疗服务费。

第二十二条患者在邀请方医疗机构接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的,邀请方医疗机构必须在24小时内将患者病情及病历资料、检验报告等上传受邀方医疗机构进行远程会诊。

(一)患者入住邀请方医疗机构之日起,超3日未明确诊断的;

(二)危急重疑难病症患者,在经过邀请方医疗机构院内外专家会诊后,仍不能明确诊断的或治疗有困难的;

(三)患方提出远程会诊要求的。

第二十三条邀请方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意愿,签署远程医疗服务知情同意书,并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参与下组织开展远程医疗服务。

第二十四条开展远程医疗诊断服务,医疗机构双方应按照合作协议要求,受邀方医疗机构为邀请方医疗机构和患者安排专业人员24小时值班完成诊断服务。

第二十五条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为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

第四章质量控制

第二十六条建立与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相适应的质量控制制度,形成完善的省、市、县三级质控体系。

第二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病案质量控制体系,定期检查、评估并反馈。

第二十八条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责任认定:由邀请方发起的远程会诊、远程门诊,受邀方提供诊疗建议作为邀请方诊疗疾病过程的重要参考依据,由邀请方承担诊疗责任。

第二十九条远程诊断责任认定:邀请方对上传的影像、心电、病理、检验等数据(标本)

质量承担责任,受邀方对出具的诊断报告内容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条医务人员经医疗机构许可,直接向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造成不良后果的,由其所在医疗机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一条医务人员未经所在医疗机构批准,擅自向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服务的,由所在医疗机构记入医师考核档案;经教育仍不改正的,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第三十二条在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争议时,由邀请方和受邀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双方达成的协议进行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三条医疗机构须保障远程医疗及相关医疗设备、数字化设备的投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维护。远程医疗相关设备和软件厂商所提供产品、技术支持和运行维护应符合国家和行业规定及标准,造成不良后果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第三十四条医疗机构在开展远程医疗服务过程中,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满足远程医疗服务需要,或者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以及出现与远程医疗服务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时,须立即停止远程医疗服务,并按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暂行规定》的要求,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三十五条规范远程医疗服务数据的管理和应用。远程医疗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共享、开放及其相关管理服务活动,邀请方和受邀方要做到管控和追溯合一,确保数据安全。

远程医疗数据包括远程医疗过程中使用和产生的业务数据和管理数据(服务对象信息、病历资料、会诊资料、会诊音视频记录、财务管理、服务统计分析等)。

第三十六条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远程医疗服务运营机构,在为远程医疗服务提供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对获取的邀请方、受邀方医疗机构及受诊患者的信息资料,负有严格的保密义务,不得将获取的信息资料外泄和用于规定范围以外的用途。涉及个人隐私和国家安全的,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原则,按照《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国家标准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远程医疗数据资料的建立、保管、调阅、复制、封存、启封等,按照《医疗机

构病历管理规定》《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等规定执行。

第五章费用管理

第三十八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落实远程医疗服务收费政策,支持辖区内远程医疗机构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远程医疗服务的劳动价值。

第三十九条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参照吉林省(或设区市)物价部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定的医疗服务价格标准执行。相关医疗机构按照公平、合法、诚实信用的原则自行合理制定具体收费标准。

第四十条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日常运行成本包含:

(一)专家诊治费、培训费;

(二)场地费、设备费、网络通讯费、运维费;

(三)管理费、专职人员费、技术维护费、技术支持费用、系统维护费等;

(四)病历资料数据化即时传输费、物联网数据采集费。

第四十一条医疗机构会诊取得的收入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统一管理,并负责提供由财政部门监制的收费票据。

第四十二条邀请方应将远程医疗会诊费统一支付给受邀方,不得支付给会诊医师本人。远程医疗服务费用清算方式为财务专账定期结算,严禁以任何方式套取远程医疗服务资金。

第四十三条各级公立医疗机构完善院内远程医疗绩效分配机制,远程医疗服务收费按比例补助远程医疗会诊和诊断专家及相关人员,加快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充分保护和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

第四十四条医院远程医疗服务收费主要用于补贴医务人员劳务支出,自行制定本院医务人员补贴标准的不得低于服务费用的60%。

省级、市级、县级会诊项目,邀请方、受邀方按照2:8 的比例分配服务费用。

远程门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远程检验诊断、远程病理诊断邀请方和受邀方

协商确定服务费用分配比例。

第六章评价考核

第四十五条建立与远程医疗服务相适应的评价考核机制。省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对县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其他参与远程医疗服务的机构开展评价考核。

市(州)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对本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评价考核。

第四十六条远程医疗服务纳入大型医院巡查、医院评价、等级评审、对口帮扶和继续医学教育考核内容:

(一) 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吉林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吉林省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二)将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作为加强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考核评价指标;

(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远程医疗服务量和满意度作为等级评审的重要依据;

(四)县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参与完成远程医疗服务,作为对口帮扶连续驻点时间25%计算;

(五)远程医疗培训项目纳入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管理,医务人员参与远程医疗培训应授予相应的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第四十七条远程医疗服务评价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年度评价考核不合格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不能参与当年评先选优;对连续两年评价考核不合格的单位,实行问责制度;

各级医疗机构应将远程医疗服务工作,纳入医务人员岗位聘用、绩效工资、晋职晋级、评先选优和定期考核的指标。

第四十八条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规划建设辖区内远程医疗服务体系的运行调度、监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县人民医院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异地专家的诊疗指导,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根据《贵州省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 建设以省卫计委指定的三级医院为中心,连接我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远程会诊、监护、预约、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活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 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信息科、各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院长为一把手,亲自抓此项工作。明确各成员职责,各司其职,积极做好远程医疗工作。成立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对此工作的指导和业务培训。成立远程医疗中心,负责远程医疗具体工作的实施。 2.制定远程医疗的工作制度 制定出有利于远程医疗工作开展实施的制度和流程。有关规章制度应包括:远程医疗信息保密制度、远程医疗病案安全管理制度、远程医疗质量管理制度、远程医疗损害风险

和责任分担制度、远程医疗奖惩制度等。 3.制定符合本院实际的远程会诊流程。 远程会诊流程

4.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 建立远程医疗专家库,成员均具有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也是我院各领域带头人,业务精湛的资深专家,专业涵盖了内科、普外科、骨科、妇产科及儿科。 5.远程会诊室建设 设置远程会诊室,完善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确保远程医疗工作顺利实施。硬件指房屋、设备和人员等,软件指制度规范和远程医疗操作系统等。 三、工作要求 医院必须建立健全远程医疗的各项管理制度,严格遵守远程医疗的规定,规范医院远程医疗管理,推行远程医疗业务,以此减轻群众负担,惠及患者,全面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远程会诊方案

丹江口市第一医院远程会诊方案 一、建设任务 按照湖北省卫生厅要求,建立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中心,包括省内鹤峰县中心医院、赤壁市人民医院、枝江市人民医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丹江口第一医院5家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二、建设方案 A、网络建设 1、建立我院与武汉协和医院的数字专线,按照协和医院要求至少4M 数字专线,建议整体单向端到端网络要求:Latency(时延)≤ 150 ms,Jitter(抖动)≤ 10 ms,Loss (丢包率)≤ 0.05%,建议接口时钟≥30Mbps,接口类型:T3, E3, OC-3, 100Mbps FE或1000Mbps GE; 2、网络设备 a、路由器: 100M/广域接口1个/局域接口2个。建议配置WAAS广域网加速模块一块用户数据加速;建议配置卫星IP VSAT Satellite WAN 网络模块一块,用于应急指挥时通过卫星链路进行数据及视频的传输。 b、交换机: 24 10/100/1000T + 4 SFP + IPB Image,GE SFP, LC connector SX transceiver。 B、远程视频系统 1、会诊室采用单屏会议系统,显示会诊对端发言的人物,屏幕尺寸至少为37英寸;另外一块显示屏显示医疗数据,屏幕尺寸至少为32英寸。

2、为了便于各级领导及医疗专家在没有专业的网络技术员协助的情况下发起会议,会诊系统必须具有会议控制器,可通过IP电话系统一键式操作进行会议召集,便于会诊发起。 3、为了确保视频会议画面还原真实场景的效果,单屏会议系统必须是一体化集成设备。 4、会诊室各使用一套单屏节点的视频系统设备,包括1块37英寸等离子显示屏、1套高清摄像机、1台高清编解码器、1套触摸控制的会议控制设备、至少1个可以抗手机铃声引起的自激噪音的麦克风,1个扬声器,1个辅助显示器,系统工程实现所必须的软件、网络设备,以及会场定制改造、相关家具、设备安装材料及支架等。 5、在召开多方会诊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发挥视频会议系统的智能特性,并简化医疗专家的操作难度,单屏显示会场的切换可以是通过语音激励的方式进行。系统可以按发言的不同的会场地点切换,不需要医疗专家或管理员参与完成(自动感应对端用户是否进行发言,感应后自动切换到发言用户的屏幕)。 6、视频编解码算法应符合国际标准ITU-T H.264。图像格式应支持720P,1080P;支持1080P高清摄像机;支持1080p@30fps视频编解码;双流分辨率达到XGA@30fps。 7、音频编码支持ITU的G.711或AAC-LD,确保现场音质达到CD 音质的标准;具有噪音消除滤波、回声抑制功能、自动增益控制;支持会议静音和静音提示功能(麦克风色灯提示、屏幕图标状态提示);

医院远程医疗项目实施方案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第一章项目需求.................................. 1.1需求内容 ............................................. 1.2项目要求 ............................................. 第二章需求分析.................................. 第三章解决方案.................................. 1.1接入方案 ............................................. 1.2终端设备选择 ......................................... 1.3设备配置 ............................................. 第四章通讯资费.................................. 1.1MCU设备报价.......................................... 1.2终端设备报价 ......................................... 1.3数字电路报价 ......................................... 第一章项目需求 需求内容 (1)近期规模:急需实现4所医院远程医疗的可视指导; 具体接入地址如下: 1、云南省昆XX楼 2、海南省医院 3、XX县人民医院 4、XX县人民医院 (2)远期规模:实现国内所有需要帮扶的医院远程可视指导,数量少则几十所,多至几百所。 (3)系统需求:各个医院可与XX医院医生、专家进行面对面进行沟通,XX医院设置控制中心,可视设备可直达各医生、专家办公 室。 项目要求 A、网络安全可靠、质量稳定; B、全部采用双流高清设备,配备50′液晶显示器; C、专线接入,网络带宽要求2M以上; D、价格相对实惠(各接入医院的终端设备需接入医院自行支付,需 考虑各接入医院的实际接受能力); E、具备可升级扩容要求。

【精编】安徽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安徽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目录1概述1 1.1项目背景1 1.2项目建设目标1 1.2.1总体目标1 1.2.22011年目标2 1.3项目建设内容2 1.4项目建设工期4 1.5项目建设依据4 1.5.1国家与行业标准4 1.5.2技术标准与规范4 2项目建设原则5 3项目建设需求6 3.1系统业务需求6 3.1.1远程医疗业务需求分析6 3.1.1.1大型综合医院7 3.1.1.2基层医院7 3.1.1.3政府部门8 3.1.2远程医疗管理需求分析8 3.2系统数据需求9 3.3系统功能需求9 3.4系统性能需求10

3.5系统安全需求10 4项目建设总体规划11 4.1系统总体框架11 4.2系统业务框架12 4.3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12 4.3.1业务管理流程规范13 4.3.2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管制度13 4.4数据采集方案设计13 4.5基础硬件设施设计15 4.5.1网络及硬件设计15 4.5.1.1网络架构设计15 4.5.1.2数据中心设计16 4.5.2安全保障体系规划16 4.5.2.1物理安全16 4.5.2.2网络安全17 4.5.2.3系统安全17 4.5.2.4数据安全18 4.5.3应用安全18 4.5.4安全管理制度18 4.6远程医疗系统软件功能设计19 4.6.1远程应用集成平台19 4.6.2远程医疗管理中心20 4.6.2.1申请管理20 4.6.2.2财务管理20

4.6.2.3专家管理20 4.6.2.4统计分析20 4.6.3基层远程医疗服务中心21 4.6.3.1远程会诊系统21 4.6.3.2远程诊断系统22 4.6.3.3远程预约及双向转诊28 4.6.4高端远程医疗服务中心31 4.6.4.1病理远程诊断31 4.6.4.2远程监护32 4.6.4.3远程手术指导33 4.6.5远程医疗培训中心(含远程数字资源共享)33 4.6.6远程医疗申请工作站34 4.6.7远程医疗服务工作站34 4.6.8远程医疗培训工作站35 4.7会诊场地装修36 4.7.1房间条件36 4.7.2室内装修36 4.7.3室内布局36 4.8安全建设方案37 4.8.1物理安全37 4.8.2网络安全37 4.8.3系统安全37 4.8.4数据安全38 4.8.5应用安全38

远程会诊实施计划方案

基层远程医疗会诊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的问题,国家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的远程会诊,并提出资源整合、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的建设原则。为充分利用远程会诊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卫生部提出了中西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 建立以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系统和以国家级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会诊系统。5家县级人民医院开展基层远程会诊。 二.建设原则及目标 (一)建设原则顶层设计,统一标准: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建设。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技术成熟,互联互通:充分考虑远程会诊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于扩展升级。保障安全,注重实用:信息及系统安全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远程会诊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二)总体目标建设以人民医院为省级远程会诊中心的的基层远程医疗会诊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诊断等功能,促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和医疗服务的均等化,有效加强我省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未来实现与部级远程会诊平台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三、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架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采用B/S架构,大集中模式,具备可扩展性时机成熟时可在各地区建立地区级平台。系统由一套软件、一个网站、一个数据中心构成,组网采用10MB/4MB光纤专线组成。 一套软件:按照卫生部技术方案要求设计具体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软件开发商进行平台开发。 一个网站: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服务网,用于远程视频教学录像点播、远程视频教学信息的通知、数字共享资源的查询、阅览等。 一个数据中心:省级建立远程医疗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管理系统的中枢,实现各类远程医疗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并为远程医疗各应用系统,如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支持。 网络:采用初步建成的卫生信息专网进行组网。整个系统包括远程会诊管理、病历资料采集、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视频会议、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数据中心、电子身份认证、短信平台、费用结算等子系统。 (一)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按照实现方式,远程会诊包括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 1、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间的实时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患者的临床需求,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会诊专家对异地病床上的患者视频画面进行远程控制;针对危重症患者,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的实时传输,为会诊专家提供连续、动态的诊断依据。 2、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间的非实时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申请

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远程会诊项目

北京阜外心血管远程会诊项目 关于北京阜外心血管病远程会诊中心 项目情况报告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计委新医改方案关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方针政策,更好地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第三方专科影像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中“远程心电影像诊断标准、服务模式及应用示范研究”课题的完成,扶持基层医疗机构心血管科发展,推进心血管科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发挥心血管科影像诊断及远程医疗技术优势实现专家资源、设备资源、服务管理资源共享,北京阜外医院、北京远程心界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国选择二三甲公立医院进行合作,现将项目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概况: “国家区域协同医疗平台示范工程”,是由北京阜外医院主导完成的,国内第一个建立互联网上的心血管科数据库临床信息系统。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机器视觉、图像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为依托,充分发挥医院或专科医院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优势,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了全新的联系,对医疗条件较差的基地医院进行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医疗咨询,使得病人在当地就可以接受到国内一流专家的会诊及其指导下的治疗。 项目名称:北京阜外心血管医院远程会诊项目

一:心血管病市场前景 1、市场需求量大: (1)《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3》指出全国心血管患者亿,人口的1/4。并且死亡率达到每年350万。 (2)社会老年化及国家老龄产业政策是推动心血管病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年龄增长,心血管的患病率显着上升。 2、政府政策支持: 2014年3月卫计委和发改委联合出台《关于组织开展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指出:有条件的省区可以选择具有丰富远程医疗实施和运营经验的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研究建立基于第三方的市场化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运营机制和管理机制(见发改高计2014(410)文件),以此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这将推动心血管病医疗保健产业创新服务模式,战略前移、重心下移。 3、行业制高点: (1)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2)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3)远程心血管病医疗联合体 二:公司背景优势:

江西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江西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 案 1

2

- 江西省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我省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根据《财政部、卫生部关于下达医改补助资金的通知》( 财社[ ]270号、财社[ ]122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卫办综函[ ]1046号) 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 [ ]102号) 、《卫生部医管司关于实施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的通知》( 卫医管综信便函[ ]134号) , 结合我省实际, 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建设以省级医院为核心, 连接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实现远程会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远程医学活动, 有效提高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 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 一) 项目范围 选择江西省人民医院和芦溪、进贤、南丰、大余、德安县人民医院开展试点, 建立基层远程会诊系统; 选择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妇幼保健院、江西省儿童医院及新建、南昌等22所县人民医院建设基层远程会诊系统, 同时建立省级远程医疗数据中 3

( 二) 项目内容 1、数据中心。在省卫生厅建设远程医疗数据中心, 实现远程医疗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 2、省级远程医疗管理中心。在省人民医院建设省级远程会诊管理中心, 实现全省远程医疗会诊业务的协调及统一管理。在全省范围内选聘相关专家建立专家库, 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医学综合服务。 3、省级医院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在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儿童医院建设远程会诊中心, 部署相应的病历资料采集、视音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 开展远程医学工作, 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医学科技远程查询等基本功能, 开展影像、病理、心电的远程诊断。 4、远程医疗会诊站点。在27所县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会诊站, 部署相应的软硬件设备, 向上级提出远程会诊申请。 5、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基本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专线, 保障远程医疗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三、项目组织实施 ( 一) 组织形式 省卫生厅会同省财政厅下达项目资金安排计划, 各项目单位 4

医院远程会诊方案

远程会诊方案 一、建设任务 按照湖北省卫生厅要求,建立以武汉协和医院为中心,包括省内鹤峰县中心医院、赤壁市人民医院、枝江市人民医院、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丹江口第一医院5家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 二、建设方案 A、网络建设 1、建立我院与武汉协和医院的数字专线,按照协和医院要求至少4M 数字专线,建议整体单向端到端网络要求:Latency(时延)≤ 150 ms,Jitter(抖动)≤ 10 ms,Loss (丢包率)≤ 0.05%,建议接口时钟≥30Mbps,接口类型:T3, E3, OC-3, 100Mbps FE或1000Mbps GE; 2、网络设备 a、路由器: 100M/广域接口1个/局域接口2个。建议配置WAAS广域网加速模块一块用户数据加速;建议配置卫星IP VSAT Satellite WAN 网络模块一块,用于应急指挥时通过卫星链路进行数据及视频的传输。 b、交换机: 24 10/100/1000T + 4 SFP + IPB Image,GE SFP, LC connector SX transceiver。 B、远程视频系统 1、会诊室采用单屏会议系统,显示会诊对端发言的人物,屏幕尺寸至少为37英寸;另外一块显示屏显示医疗数据,屏幕尺寸至少为32英寸。

2、为了便于各级领导及医疗专家在没有专业的网络技术员协助的情况下发起会议,会诊系统必须具有会议控制器,可通过IP电话系统一键式操作进行会议召集,便于会诊发起。 3、为了确保视频会议画面还原真实场景的效果,单屏会议系统必须是一体化集成设备。 4、会诊室各使用一套单屏节点的视频系统设备,包括1块37英寸等离子显示屏、1套高清摄像机、1台高清编解码器、1套触摸控制的会议控制设备、至少1个可以抗手机铃声引起的自激噪音的麦克风,1个扬声器,1个辅助显示器,系统工程实现所必须的软件、网络设备,以及会场定制改造、相关家具、设备安装材料及支架等。 5、在召开多方会诊的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发挥视频会议系统的智能特性,并简化医疗专家的操作难度,单屏显示会场的切换可以是通过语音激励的方式进行。系统可以按发言的不同的会场地点切换,不需要医疗专家或管理员参与完成(自动感应对端用户是否进行发言,感应后自动切换到发言用户的屏幕)。 6、视频编解码算法应符合国际标准ITU-T H.264。图像格式应支持720P,1080P;支持1080P高清摄像机;支持1080p@30fps视频编解码;双流分辨率达到XGA@30fps。 7、音频编码支持ITU的G.711或AAC-LD,确保现场音质达到CD 音质的标准;具有噪音消除滤波、回声抑制功能、自动增益控制;支持会议静音和静音提示功能(麦克风色灯提示、屏幕图标状态提示);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版)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版) 目录 一、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介绍 二、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开发的优点 三、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开发的价值 四、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开发实现方案 五、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功能 六、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 七、医疗远程会诊系统特点 八、医疗远程会诊系统组成架构 九、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应用模式 十、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发展前景 、八、, 前言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和远程通信等技术手段,实时将会诊室或手术室全景以及患者医疗数据或手术细节经由高速网络传输到会诊中心,由专家远程进行病情会诊以及手术指导,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互动,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

正文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介绍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以其独有的双流高清晰高帧率功能和支持跟所有医疗仪器和医疗信息系统无损对接,实现了把病人的实时动态检查输入(如心电图,B超,窥镜),以及已有的静态数据(如HIS/PACS包括电子病历和CT等影像)实时高清完整的发送到远端会诊指导专家手中。本地医生通过巨程会诊系统系统能够与远程专家们进行高清流畅地交流,同时远程专家能通过医用显示器清晰观察病人的气色,形态等外观的状态,如是否打喷嚏,受伤部位是否发炎等,对于远程专家来说相当于直接面对面的给病人看病,如同亲临病人所在现场一般,实现极好的会诊和指导效果。这使专家们足不出院就能通过视频通讯技术参与更多的远程会诊,在患者与医生远隔千里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亲临现场的诊疗指导效果。 二、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开发的优点 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专科诊断、远程监护、手术示教、双向转诊、远程教育、健康管理等功能,一个医院或多个医院可以方便地接入平台,享受平台远程医疗服务。 1、突破空间限制,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能够接受到本医疗机构专家的诊疗; 也可以将远在千里之外甚至是国外的医疗专家请进“家门”,解决医学难题,为患者解除病患。

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甘肃省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方案 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办综函[2010]1046号)、《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技术方案的通知》(卫办综函[2010]102号),结合我省远程医疗会诊网络建设规划,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建设原则 (一)顶层设计,统一标准 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二)立足当前,分步实施 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医疗系统建设。 (三)技术成熟,互联互通 充分考虑远程医疗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的先进技术,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扩展,易升级。 (四)保障安全,注重实用 信息及系统安全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远程医疗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二、项目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建设以省级三甲综合医院为核心的基层远程医疗系统和以部属(管)医院为核心的高端远程医疗系统,逐步实现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监护、远程手术指导、远程教育和远程信息共享等功能,促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共

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 (二)具体目标 1.建设基层远程医疗系统 以各个省3甲级医院为依托建立基层远程医学中心(以下称基层省级远程医学中心),配备相应软硬件设备,在全省范围内选聘专家建立专家库,为基层医院提供远程医学综合服务。 选择县级人民医院偏远的县级综合医院建立所属区域基层远程医学中心(以下称基层县级远程医学中心),配备相应的病历资料采集、视音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开展远程医学工作,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诊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和医 学科技资料远程查询等基本功能,开展影像、病理、心电的远程诊断。 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基本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4M专线),保障远程医学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 2.建设高端远程医疗系统 甘肃省人民医院和甘南州人民医院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进行远程医学联网对接,并与甘肃省远程会诊网络融合一体。配备先进的病历资料采集、视音频实时传输、会诊资料管理等软、硬件设备,开展高质量的远程医学工作。完成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监护、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互动式远程教育、远程学科合作、远程手术指导、医学影像、心电实时传输和交互式操作、虚拟化病理切片等高端远程会诊业务。 依托公共通信网络建立满足远程医学高端业务的远程医学专用网络(10M专线),保障远程医学各项高端业务的正常开展。 目前重点加强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影像诊断系统建设。

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方案书

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方案书 解决方案

医院远程会诊系统方案书V20190612-001 目录 1.建设目标 (1) 2.整体架构设计 (1) 2.1总体设计概述 (1) 2.2远程会诊系统示意图 (3) 3.远程会诊系统应用说明 (3) 3.1远程会诊流程 (5) 3.2预约管理 (5) 3.3影像会诊管理 (7) 3.4超声诊断及手术会诊管理(超声、DSA、开放手术)(选配) (9) 3.5系统管理 (12)

1.建设目标 随着现代科技在医学领域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院正担负着一个跨时代的重任,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重要的挑战。就是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来加强远程会诊的精确诊断,如何提升远程会诊的效率及确诊率。 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高清视频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将诊疗过程的音视频以及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远程实时医疗会诊,主治医师与专家之间进行实时交流,同时,医院又可将诊疗过程全程录制存档。这样的“远程会诊管理系统”,正是目前所有需要远程会诊的医院管理者寻求的解决方案。该系统不但能满足远程会诊,教学研究,远程医疗和病例库建立的需求,更能将医院的医疗水平大大提高。 Arxsys远程会诊系统是一套根据所需医院对于远程会诊的需求进行设计,整合了多种高科技的技术,能够实现医疗远程会诊过程的实时互动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2.整体架构设计 2.1总体设计概述 根据所需医院的要求,建立一套远程会诊系统,实现申请 1

方医院的医患和专家端医院的专家进行远程会诊的工作。 Arxsys远程会诊系统包含: 1.申请方医院提出会诊申请。 2.会诊前,申请方可以远程上传影像到云端(如需要),供 专家调阅。 3.中心平台或申请方医院进行会诊分派,会诊通知。 4.专家阅片:如有必要,专家事先调阅参考影像资料。 5.会诊时,专家实时在线与申请医师音视频互动:用于指 导超声操作,指导DSA手术,指导外科手术。 6.会诊后,专家撰写报告:专家在完成远程会诊后,撰写 报告。如在院内,则直接进入电子病历系统,编写报告。 如果是院外,则在Arxsys系统里进行报告编写后,再传 回申请方。 2

远程会诊实施具体方案

基层远程医疗会诊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背景 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大都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群众看病难问题突出地问题,国家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面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地远程会诊,并提出资源整合、统一高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地建设原则.为充分利用远程会诊提高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医疗服务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卫生部提出了中西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建立以省级综合医院为核心地基层远程系统和以国家级医院为核心地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家县级人民医院开展基层远程会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建设原则及目标 (一)建设原则顶层设计,统一标准:从全局出发,依照统一设计,推动基层与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设备、人员等资源,根据基层医疗机构业务需求,分轻重缓急,逐步推进、完善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技术成熟,互联互通:充分考虑远程会诊发展需要,采用成熟可靠地先进技术,采取开放架构设计,支持互联互通,易于扩展升级. 保障安全,注重实用:信息及系统安全是卫生信息化建设地重要保障.远程会诊建设和应用,涉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和病人,系统必须方便实用、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二)总体目标建设以人民医院为省级远程会诊中心地地基层远程医疗会诊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诊断等功能,促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地共享和医疗服务地均等化,有效加强我省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未来实现与部级远程会诊平台地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架构远程医疗会诊平台系统,采用架构,大集中模式,具备可扩展性时机成熟时可在各地区建立地区级平台.系统由一套软件、一个网站、一个数据中心构成,组网采用光纤专线组成.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套软件:按照卫生部技术方案要求设计具体建设方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采取招投标方式选择软件开发商进行平台开发.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个网站:建立远程医疗会诊服务网,用于远程视频教学录像点播、远程视频教学信息地通知、数字共享资源地查询、阅览等.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个数据中心:省级建立远程医疗数据中心,实现远程医疗数据地集中存储管理.远程医疗数据中心作为远程医疗管理系统地中枢,实现各类远程医疗数据地存储和管理,并为远程医疗各应用系统,如远程教育系统、远程数字资源共享系统等提供数据挖掘和分析支持.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网络:采用初步建成地卫生信息专网进行组网. 整个系统包括远程会诊管理、病历资料采集、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视频会议、远程教育、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数据中心、电子身份认证、短信平台、费用结算等子系统.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一)远程会诊管理子系统按照实现方式,远程会诊包括交互式远程会诊和离线式远程会诊. 、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患者间地实时交互式远程会诊;支持患者地临床需求,实现患者在病床上就能实时接受专家远程会诊服务;支持会诊专家对异地病床上地患者视频画面进行远程控制;针对危重症患者,支持床边监护仪等生命体征数据地实时传输,为会诊专家提供连续、动态地诊断依据.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会诊专家与申请医生间地非实时离线式远程会诊;支持申请医生提

医院远程心电医疗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远程心电医疗行业解决方案ZHONGKAIDE-领先的多媒体系统提供商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全国权威心电专家团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1.概述 (4) 2.需求分析 (4) 3.建设原则 (6) 4.建设目标 (7) 5.系统解决方案 (7) 5.1硬件部分 (7) 5.1.1硬件要求 (7) 5.1.2设备配置清単 (8) 5.2软件部分 (10) 5.2.1手术室工作站系统 (11) 522手术观摩系统 (13) 5.2.3直播/点播系统 (14) 5.2.4视频后台管理系统 (16) 5.3系统的环境要求 (18) 6.系统应用模式 (18) 6.1远程医疗 (18) 6.2手术示教研讨 (18) 6.3实时监控 (19) 6.4数据会议 (19) 6.5金国共享医疗资源 (19) 6.6视频点播 (19) 6.7远程培训 (20) 6.8加强医院和病人之间的沟通 (20) 6.9行业会议及对外交流 (20) 7.核心设备介绍 (20) 7.1MCU媒体交换平台 (20) 7.2高清编解码器 (22) 7.3标清编解码器 (23) 7.4高清摄像系统 (25) 7.5拾音话筒 (26) 7.6远程设备 (27)

1.概述 远程医疗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专业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治病需求的一项全新医疗服务。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髙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且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髙清晰图像的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远程医疗使用远程通信技术、新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发挥大型医学中心医疗技术和设备优势,对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及特殊环境提供远距离医学信息和服务。它包括远程诊断、远程会诊及护理、远程教育、远程医疗信息服务等所有医学活动。 远程医疗按应用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以检査诊断为目的的远程医疔诊断系统、以咨询会诊为目的的远程医疗会诊系统、以教学培训为目的的远程医疗教育系统和以家庭病床为目的的远程病床监护系统。我们目前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开设的专业方向为心电远程会诊中心。 2,需求分析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远程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行业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已从灯、床、塔等基础设备的一体化向临床信息的一体化集成和内外通信发展,临床信息一体化为医生、患者、专家、学生提供了高效的医疗相关数字化信息,囊括了病人基本信息、生理体征及手术参数、医学影像和手术视频、场景视频、交互视频等。通过搭建控制室信息化平台,控制室已经从过去“封闭式”独立单元过渡到开放的信息枢纽,广泛用于心电示教、学术交流、医患交流等。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 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实施方 案 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即便是身在农村、地处偏远,患者也可以向专家实时在线问诊,互联网让偏远地区医疗实现"触屏可及"。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尽管国家卫生事业的投入不断向基层倾斜,但城乡间的差距短期内很难缩小,一些地方百姓看病还得跋山涉水。不拔病根,难除穷根,不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老大难,边远贫困地区就很难巩固脱贫成果。 近年来,各地的医联体建设如火如荼,大医院和小医院"手牵手",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便百姓看病就医。所谓医联体,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跨行政隶属关系、跨资产所属关系的联合体。 针对当今社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看病难看病贵、医学单位间学术交流和研讨开展困难,沈阳三丌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推出了3QC远程医疗解决方案,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医疗教学等应用,助力医疗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医联体远程医疗会诊系统能实现几大功能:"面对面"会诊 通过高清动态双流传送技术,使远程会诊达到真实自然的"面对面"会诊效果,实现神态、表情和声音的全面观察; 兼容开发无缝融合 提供开放的第三方接口,与远程会诊平台深度融合,与医疗信息行业主流厂家深度合作,提供完整的医疗平台融合方案;

安全可靠 8重备份、3重加密,保障了远程会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过程中信息泄露。 实现了面对面的交流,不用特意拿出人力来维护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就能轻松实现专家在线会诊,为患者最大程度的节省时间,不断的推动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让患者体验最真实的看病效果。 远程医疗是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低成本高效率地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提供远距离医学信息和服务,旨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改善群众看病就医途径,降低医疗费用、推进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一项新型医疗服务模式。远程医疗协作机制和方案远程医疗实施方案 为通过信息技术得到异地专家的诊疗指导,更好地救治患者,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水平,贯彻落实省远程医疗政策试点工作推进会的精神,根据《贵州省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 建设以省卫计委指定的三级医院为中心,连接我院的远程会诊系统,逐步扩大覆盖面,实现远程会诊、监护、预约、手术指导、教育等远程医学活动,提高我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实施内容与具体措施 1、建立领导机构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机构,制定措施,抓好落实。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副院长为副组长、医务科、信息科、各临床、

1市人民医院远程会诊实施方案

关于印发《****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的通知 各临床医技科室: 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内卫计规范〔2015〕13号)文件精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技术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水平,我院加入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内蒙古远程医疗服务协作网,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医院制定了《****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现印发至各科室,请认真执行。 此通知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 2019年1月22日附件:1.****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抄送:医务科、内部审计科

附件1:****市人民医院远程医疗服务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医疗机构远程医疗管理暂行办法》(内卫计规范〔2015〕13号)文件精神,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找专家看病更难的现状,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技术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的利用率,进一步提高我院整体医疗水平,我院加入了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牵头组建的内蒙古远程医疗服务协作网,为进一步规范服务流程,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目标与内容 (一)总体目标 1.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做为牵头单位的内蒙古自治区远程医疗中心为依托,建设我院远程医疗服务平台,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远程专科诊断等功能,促进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 2.建立本院与呼伦贝尔市内、自治区内及区外各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医疗服务平台,为****市百姓寻求更多的诊疗服务。 3.通过远程医疗网络,拓宽医疗服务功能,为建立卫生信息一体化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二)内容 1.制度建设。制订远程医疗服务相关制度与工作流程,保证远程医疗业务顺利开展。 2.远程会诊软件系统建设。在远程医疗中心统一部署下,逐步完

远程诊疗解决方案doc资料

远程诊疗解决方案

远程医疗统一视频平台方案 前述 远程医疗(Telemedicine)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技术已经从最初的电视监护、电话远程诊断发展到利用高速网络进行数字、图像、语音的综合传输,并且实现了实时的语音和高清晰图像的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公司介绍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VisionVera, a VMS Group Company,以下简称视联动力)是国家广电总局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骨干网标准组成员、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支撑计划承接单位。 视联动力长期服务于下一代网络通信核心技术的专业开发领域,是国际领先的网络通讯技术、高清视频交换技术、三网融合技术的研发者和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是V2V视联网技术架构和univideoTM统一视频平台技术的研发和设备提供商,可以在一个软硬件平台上将任何所需的多媒体、数据、视频和音频互动服务,如远程会诊、病历资料采集、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高清远程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手术指导/示教、远程病床探视、智能化视频监控、远程应急指挥、互动点播、覆盖到病床数字电视的远程病历/账单实时调阅/查询子系统、覆盖全网的多媒体信息发布、自办频道、数字电视、延时电视、现场直播等功能全部整合,可以覆盖到乡村镇级医疗单位、覆盖到社区门诊、覆盖到家庭,在任意本地或远程终端实现实时的高清品质服务。 2、V2V视联网技术与univideoTM统一视频技术介绍 V2V视联网技术是基于三网融合架构,集数据、视频、语音、影像和体征信息于一个平台,是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实时高清网络交换技术。国家高清视联网是基于视联网技术构建的一个实时的全国性全高清视频网络。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 univideoTM统一视频服务平台是基于三网融合架构,集数据、视频、语音、影像和体征信息于一个平台,采用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实时高清/标清视频交换V2V视联网技术,可以在一个网络平台上将任何所需的视频互动服务,如远程会诊、病历资料采集、远程专科诊断、远程监护、高清远程视频会议、远程教育、远程数字资源共享、双向转诊及远程预约、远程手术指导/示教、远程病

医院关于鼓励开展远程会诊业务的暂行规定(修)

涡阳县人民医院 关于鼓励开展远程会诊业务的暂行规定 为推进我院远程会诊业务开展,提高上级医疗机构优质资源利用效率,应用远程会诊平台提高我院医疗诊治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借助医联体和上级医院对口帮扶优势,确保分级诊疗真正落到实处,结合本院实施现状,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一、会诊目的: 利用远程会诊,实现以病人为中心,随时让患者得到高、精、尖技术的诊疗,为疑难危重病人提供最佳诊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同时,提升我院临床、医技专业技术人员诊疗水平。 二、会诊形式: 远程“面对面”现场会诊;远程病历资料传输,出具会诊结论;远程病理、影像诊断等。 三、会诊流程: 1、申请远程会诊时,由经管医师向患者履行知情告知义务,并与病人或家属签署请求远程会诊同意书;经管医师开具“与××医院远程会诊1次”医嘱,填写远程会诊申请单(提出会诊目的)及患者知情同意书;远程会诊每例600元,病人或家属凭申请单先交科室护士站,从住院费用中扣除200元,再至门诊收费室缴费400元,发票送交医生;医生将发票与远程会诊申请单一并送至远程会诊中心备案,根据远程会诊中心的工作安排,完施远程会诊。 2、对远程会诊的患者必须准备如下资料:病历摘要、各项检验、

检查及影像报告单原件或复印件、各种影像片、病理片(注:神经内科需要查体视频、皮肤科需要患处照片)等。 3、确定会诊时间后,由远程会诊中心通知请求会诊科室的经管医师、上级医师参加,有典型教学意义时,建议科主任另带2-3名医生参加,按指定会诊的时间携带必要的检查资料,提前十分钟到达会诊中心,做好准备。 4、会诊应提出明确会诊意见,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应书面写出会诊意见并签全名,由远程会诊中心传送至请求会诊的科室或个人,会诊中心统一打印报告,交经管医师,复印件存放在病历中,原件存放远程会诊中心。 5、会诊中心应负责做好会诊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并按统一的格式建立会诊病历数据库,做好随访工作。 6、各科室建立远程会诊登记本,确定相关人员负责,并向广大患者主动宣传,充分调动广大医护人员参与该项工作的积极性。 7、医技科室同样适用上述流程。 四、奖励办法 1、临床科室每月至少成功发起3例(瑞金医院至少1例,301医院至少1例,其他合作医院至少1例)有教学意义现场远程会诊案例,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科主任组织科室相关人员参加,每例医院奖励150元,其中发起会诊医生100元,上级医生30元,科主任20元;科主任未参加的,由上级医生负责组织参加,其中发起会诊医生100元,上级医生50元。上级医师未参加的,由科主任负责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