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名师访谈:诗意的源头

王崧舟:诗意的源头

《中国教师报》记者

张贵勇

名师简介:

王崧舟,浙江上虞人,杭州市拱宸桥小学校长,特级教师,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小语会副会长、杭州市小语会会长。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在全国小语界首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

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曾写过《蟋蟀之话》和《人所能忍受的温暖》。初次读来,很容易让人误认为作者是一位生物学家或生理学家,因为这两篇中有关蟋蟀习性和人体对外界温度感应变化的论述,显现出了相当高的专业水准。

其实,夏丏尊这种广博且精准的知识储备正是其做学问的独特之处。而同为上虞老乡的王崧舟同样有着强烈的阅读动机、宽广的阅读视野,同样拥有那种少有的勤奋与聪慧,

同样年少成名,并在历经一番挫折之后,终于实现做人与为师的蜕变,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家。

江浙一带出才子。从两位上虞名师的身上,似乎可以觅到江浙频出才子的奥秘:这里不仅有绝好的自然景观,更有深远的读书传统。而读书,无疑赋予美景一份别样的人文情怀,一如杜甫的那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在阅读上我是个典型的杂家”

王崧舟的课有味道。

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轻言细语,娓娓道来,40多分钟的时间里,听者完全被诗意与意象构建的世界所吸引,并兼有历史学、心理学、文艺学乃至哲学的奇妙体验。

而这些特别有味道的知识,在王崧舟看来,还是出于自己不功利、随性自然的阅读习惯,“我就是天生喜欢读书,好奇书里的内容。我一直觉得,每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充满了诱惑与灵性,你不去跟它打照面,它静静地躺在你的书柜里。你拿起书来,它就是活的,就会和你对话。而跟你对话的每一本书都是不一样的,都给你开启不一样的精神世界。当你进入书里,也就进入了一个缤彩纷呈世界,在体验一代又一代人不同的生活”。

从文学作品、教育理论、哲学著作到宗教名著,乃至奇

门遁甲,王崧舟都有所涉猎,乐在其中。其实,他的“教育以慈悲为怀”即源自博览群书之后的感悟。

“我是相信转世的,读书就是在不断地转世。”王崧舟说,两年前,他读各种有关生命与灵性的书,如《与神对话》、《奇迹课程》、《一念之转》、《遇见未知的自己》等。在阅读中,他感觉就像是活来活去的。而与书的相遇,他将之归结为缘分。在需要时,那本书自然会出来找你。“我现在经常有这种体验,就是当你想到它的时候,真诚地想它,这本书就会来找你的”。

王崧舟家里有一间书房,顶天立地的都是书。书房里,他拟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明月一帘无心照,下联是:诗书半斋随意读。

每次去书店,他喜欢信手拿起一本书,翻看一下目录,或看一下章节,感兴趣就买下来,放在书架上,一旦有空就抽出来阅读。他读流行的书,如于丹的《论语心得》、易中天的《品三国》,也读不流行的书,如汪荣祖的《史学九章》、钱穆的《晚学盲言》、杨成寅的《太极哲学》。这些书很难懂,“说老实话,我到现在还读不懂,但我爱读,越是读不懂,我越想读下去,可能是我心里总有一种好奇的欲望吧”。

在阅读上,王崧舟自称是个典型的杂家,既读入世的书,如台湾傅佩荣的《哲学人生》、卡耐基的《积极的人生》、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也读出世的书;既读教育类的

书,如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并推荐给学校老师,也爱非教育类的书,“范曾的《吟赏风雅》,写得洒脱、写得雅致,他的书画在中国当代算是一绝。王小波的《我的精神家园》,我一边读一边偷着乐,那种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是从作者心里流淌出来的,挡都挡不住。刘小枫的《沉重的肉身》,试图回答困扰所有当代人的性伦理的问题,尽管读得云里雾里的,但就是不愿意放下”。

语文专业的书王崧舟也读得深入而系统。他坦陈,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一多半受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王尚文的《语感论》一书的影响,在他看来,王“做的是真学问,那种理论的涵养、那种思辨的功底真叫过硬,确实是科班出身”。而潘新和著的洋洋一百多万字的《语文:表现与存在》,是他所看到的迄今为止中国当代语文课程理论方面最有建树、最有见地的一本书,也是对诗意语文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那是提出诗意语文后的两三年,大约2007年年末,王崧舟发现诗意语文进入了高原期,批评声音此起彼伏。但他没有予以反驳,因为感到有些地方没有想通。一天,长期关注诗意语文的浙江省小语会会长沈大安复印了一篇,让他读一读。这篇是潘新和写的,发表在《课程·教材·教法》上。读完,王崧舟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心中的很多困惑似乎都找到了答案。读完,他马上找出了潘新和著的《语文:表现与存在》。大概花了大半年的时间,他通读了一遍。虽然没

有真的读懂,但感觉找到了诗意语文的理论根基。后来,他有机会与潘见面,两人聊得甚是投缘,成为一段佳话。

在教学《长相思》一文时,王崧舟苦苦琢磨了3个月之久。一直试图在古诗文教学有所突破,但始终找不到灵感,“当时就像怀孕以后难产,好难受啊”。于是,他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写了文本细读,研究了纳兰性德的生平,查找了大量资料,仍未有实质性的突破。不经意间,他读到了朱光潜的《诗论》,结果一看就看进去了,还看出了很多东西。后来,公开课《长相思》的教学效果非常好,成为王崧舟影响最大、最得意的一堂课。“《诗论》这本书对我影响很大,20多年了我一直在读,每次重读都能看到新的东西”。

其他的诸如兰色姆的《新批评》等非语文专业书籍,也帮助王崧舟了解并窥见了文本细读的门道,因为文本细读的理论和技术就是新批评学派提出来的。韦勒克与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他研读了很多遍,因为在全球范围内,这是一本最经典的文学理论教材。

阅读最重要的是达到融会贯通。就像季羡林先生对年轻人讲的,“你们做学问,要达到三个贯通,第一个是中西贯通,第二个是古今贯通,第三个是文理贯通。你做到了这三个贯通,那你文化底蕴的基座就像金字塔的底座那样变得宽厚、坚实”。而真正做到这一点,在王崧舟看来,实在是一辈子的功课。

“《红楼梦》是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书”

王崧舟这个人有味道。

见过王崧舟的人,都会感觉其身上那种不凡的文人气。而和王崧舟相处的时间长了,如他工作室的学生、拱宸桥小学的老师,不知不觉也会渐渐“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小时候,就精神生活来说,可以满足的形式比较少,不像现在,电影、电视、上网、多媒体应有尽有。”王崧舟说,读书之于他就是一种天性,一直在满足着他的精神渴求,跟吃饭、睡觉、喝茶差不多,一天不读书会很难受。而他那一代的孩子接触最多的是连环画,他跟许多同龄人一样,从小就对连环画着迷,几乎到了疯狂的程度。

小时候,只要母亲给王崧舟一点儿零用钱,让他去买一支棒冰或一截甘蔗,他都把钱省下来,跑到新华书店去买连环画。由于那时的连环画,如天津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聊斋志异》,质量非常好,但不是一套一起出齐的,而是一本本推出。他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每天都要跑到新华书店去看下一本是否推出来。“我现在特别留恋那种等书读的感觉,很想把那些书一次性买齐”。

“有时候想起来,我这么爱读书可能跟我的父亲有关

系。”王崧舟表示,他的父亲曾是个漆匠。民间做漆匠对手艺要求比较高,比如做一张雕花大床,四周有一块一块的画板,那都是父亲一笔一笔画上去的,山水、花鸟、人物什么都有,一般都是画吉祥的东西,而且都是用油画的颜料徒手画的。儿时的他经常看他的父亲这样画画,觉得特别有味道。

后来,王崧舟选择到杭州任教,其实也是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父亲画过西湖十景,我从小就知道三潭印月、平湖秋月、苏堤春晓、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觉得很美、很熟、很亲切,特别向往长大后能到这样的地方生活”。

除了连环画,王崧舟也看了不少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如《荡寇志》、《薛仁贵征东》、《狄青征辽》、《儿女英

雄传》等,都是在读小学时看的。但是,对他人生影响最大、给他打精神底子的书,则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初中三年,我基本上是伴随着读《红楼梦》成长的,也许就在那个时候,大观园的诗意生活已经在我心田上埋下了种子,并成为我日后教学的追求目标”。

王崧舟甚至觉得,诗意语文的根就在《红楼梦》这本书里。“《红楼梦》对我的影响主要是精神层面的,比如说诗意的审美取向、那种精致的生活方式、那种典雅的贵族气质,我很喜欢那种很有文化味道的生活,吃吃蟹、赏赏花,写写诗,行酒令,等等”。

因为喜欢,王崧舟刻意摘抄了《红楼梦》中的诗词、歌

赋、骈文,抄完以后反复看,写时经常引用,“硬塞也要塞进去”。读师范的时候,他开始收集红学方面的书,格外注重版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甲戌本、庚辰本、戚序本都收入囊中,其他的像冯其庸、王蒙的点评本,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刘心武的《揭秘红楼》,凡是能买到的也都买,“就像燕子筑巢那样,一点点地衔来,慢慢地,就变成了一个巢”,现在这些书还在家里珍藏着,占了整整一个书柜。

“童年的阅读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精神世界。遗憾的是,现实社会很浮躁,一个人的自身价值更多的是由别人来认定的,也就是我重不重要’的评判权掌握在别人手中。于是,我们不断地往外求,心灵变得四分五裂,对自己的需求关注得越来越少。实际上,阅读是唯一能让人找回自我、感受自我存在的方式。一字一世界,一书一天堂,无意证菩提,随性见慧光。”说这些时,王崧舟的表情非常诚恳。

“读书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

有人说,读书最关键的功能并非求知,而是自我修养。

这一观点与王崧舟对阅读的看法如出一辙。一位教师曾经问他,现在语文老师最缺的是什么?他的回答是:最缺的是底蕴、学养。

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途径,在王崧舟看来,就是读书。

“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底蕴是靠书堆起来的。书读得多,不一定底蕴就深厚。但是,不读书、少读书,是一定没有底蕴的。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最终要落实到行上,行才是学问思辨最终的成就,如今的老师最需要读书的行动。”王崧舟曾剖析过《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名号,以此来证明行的重要性。他说,当石猴占了花果山,进了水帘洞后,被群猴拥为“美猴王”。为了寻求长生不老之术,石猴漂洋过海,到了西牛贺洲,拜须菩提为师,被赐予法号“孙悟空”。学道归来,上了天宫,被玉皇大帝封为“弼马温”。结果,觉得自己被人瞧不起,石猴一气之下回了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后来,它大闹天宫,被如来降服,后又被唐僧救出,师傅给他起了“行者”的法号。从此,他随唐僧一路西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封为“斗战胜佛”。“美猴王、弼马温暗示了修行的起点,齐天大圣、斗战胜佛象征着修行的终点,而修行的方式和路径,也是我们说得最多的那个名号,即悟空与行者。要成就自己,一是悟,二是行。而真正的修行一定是悟行不二的”。

在王崧舟看来,对教师而言,所谓悟,就是多读书、多

思考。所谓行,就是沉到课堂,沉到班级里,沉到学生中去。现实中,许多年轻教师很有思想,在网络上非常活跃,讲得天马行空。但是,一进入课堂、一面对学生,他就害怕了,关键还是缺少实践与修为。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学习是改变行为方式的学习。而深入课堂,无疑会拥有一双慧眼,发现不足。

有一段时间,小语界掀起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关系问题的讨论。王崧舟的看法是,对语文研究到一定程度,自然会明白真正的教学行动一定是混沌的、整体的,是裹挟着所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细节向前流淌的。

2004年,他在上海浦东应邀作课《一夜的工作》。公开课上,王崧舟没有用传统的方式教课文,而是试图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情境中,去感悟文中的“这是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这句话,从这座宫殿式房子的历届主人,从房子里曾经的奢华装饰讲起。上完课,台上台下一片哭声,“我也是哭着走下讲台的。这一幕,怕是终身难忘。这一课,让我明白了诗意语文、诗意课堂、诗意人生的堂奥。人课合一、高峰体验、全然进入、融为一体,语文从此成了我精神生命的图腾”。

底蕴的关键在行动,读书是行,上课是行,而行动的品质则取决于细节。王崧舟表示,细节的背后是一种完美主义思想。当然,世上不可能有真正的完美,但应该有一个追求

完美的心态,并将其作为一种职业态度、生活习惯。一个细节会影响一个事件的质量和品位。对教师而言,在很多情况下,不是缺乏行动的能力,也不缺乏思想和知识,而是缺乏让行动精致化的能力。事实上,教师教语文、教学生,教的就是人文底蕴。

在王崧舟看来,同样是上课,缺乏生命修养的教师,为上课而上课,教师的心只是在等待。具有生命学问和生命修养的教师,上课的同时又在享受上课,全然进入了课堂中的每一个当下,和学生情情相融、心心相印,彻底打开了自己与学生的生命,从中体认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也实现了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

而这种对于底蕴与修养的追求,使得王崧舟一直坚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

有趣的是,这一“不为官只为学、一心教其书写其文”的志趣,又像极了自己的同乡夏丏尊。有文记载,夏丏尊原名勉旃。当年,夏丏尊的声望很高,极有可能被选为县议员或省议员。由于不想功名误书生,他故意把字“勉旃”改为读音相近的“丏尊”,好使民众在选举票上把“丏”字误写成乞丐的“丐”字,开票时便可作为废票不予承认。于是,后人便记住的那个总是一件夏布长衫的先生。

因为酷爱阅读,热爱讲台,小语界似乎也记住了这个心平气和、极具风度的王崧舟。

王崧舟读书言

1.读书是我的第二天性,是我的精神修炼。

2.每本书都是一个生命,充满智慧和灵性,你不去跟她打照面,她静静地躺在你的书柜里。你拿起书来,她就是活的,就会和你对话。

3.为读书播种,是你做老师的功德;遇到播种的老师,当然是做孩子的福报。这个种子以后能不能生根、开花、结果,那还要看个人的造化,你是无法掌控的,但播不播这颗种子,你是可以负责的。

4.我是相信转世的,我们读书就是在转世。读《红楼梦》,你就转世了,转到大观园去了,转到宝玉和黛玉那一世去了。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你就转世到外国去了,转到布拉格去了,转到托马斯和特丽莎那一世去了。还有什么比转世这种体验更独特的呢?

5.读书,改变的不仅仅是我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甚至精神存在方式。

6.读书,只为发现一个新的自己。

7.语文课,很大程度上教的不是知识、不是技能,甚至不是课程,而是底蕴。一位有文化底蕴的教师才能向学生输出正向的价值,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

8.与书相遇,其实是一种缘分。在需要时,那本书自然会来找你。

对话名师

张贵勇(以下简称“张”):我觉得,诗意语文是一种很接近语文本质的东西。请问这种理想化的东西在现实中是否遭遇到应试的阻碍,诗意语文又是如何与应试教育调和的?

王崧舟(以下简称“王”):阻碍是必然的,但调和大可不必的。您的问题背后,隐隐约约地透露着对“诗意语文”的某种担忧和疑虑。担忧什么?担忧诗意语文对小语基础性的忽略。疑虑什么?疑虑诗意语文对小语工具性的颠覆。我很清楚,这种担忧和疑虑更多地来自广大一线的语文老师。正如您所说的这样,应试毕竟是我们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应试通不过,再“诗意”也没用。而问题恰恰在于,“诗意”对眼下的应试确乎是无用的。

我觉得,问题不在“应试”本身,也不在“基础”本身。毋庸置疑,小学语文科教学是基础的基础。语文不仅是学习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也是学习一切文化的基础;语文不仅是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基础,也是一个人精神生命成长的基础。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回顾一下历史,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科的基础地位在小学界其实从未被摇撼过,课时最多、作业最多、考试最多的学科非语文莫属。但是,学生的基础真的“基础”了吗?吕叔湘先生在30年前批评过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问题真的得到根本解决了吗?一直在高谈“基础”,却一直无法夯实“基础”,这就是整个语文教学历史必须面对的一种悖论和尴尬。

我认为,问题在于,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应试”,怎样的“基础”。直至今天,一说到“基础”,人们就会下意识地将其与传统的“双基”之间划等号。且不说“双基”这一提法是否需要课程价值观的重新审视和批判,单就课改背景下的“基础”而言,焉是传统意义上的“双基”所能涵盖得了的?至少,基础的言语方法、基础的言语习惯、基础的言语情感和态度、基础的人文素养,都应进入现代语文课程语境下的“基础”这一范畴。从

某种意义上讲,对母语的热爱和敏感远比所谓的“双基”要基础得多,其它诸如言语动力、言语意识、言语智慧等等,这些具有根性意义上的语文素养,才是我们更应该致力于达成的课程目标。

王乾坤先生在《文学的承诺》一书中开宗明义:“文学是无用的。这是我十分喜欢的一句话。这应该是文学安身立命的一个起点,文学的尊严就建立在这个起点上。”

我想,诗意语文也可能是无用的,至少对目前的应试、目前的评价体制、目前的日趋功利的教育教学。但我坚信——无用之用,才是大用!

张:“读书——精神底子——学养——课堂教学”,相对来说,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师专业成长过程,请问支持这一良性循环的关键是什么?现实中教师最容易停滞在哪个环节?教师该如何在阅读上实现质的提升?

王:这个过程可以进一步简化为“读书——底蕴——教学”这样三个环节。因为读书,我们丰厚了底蕴;因为底蕴,我们的教学充满了活力和灵性。因为教学,我们更加体认到读书的意义,于是,这个循环就自觉进入良性运转状态。但这只是对一个理想状态的预期,现实中却往往并非如此美妙,甚至常有困顿不知所措的。关键在哪里呢?我认为,关键在两个转化上。第一个转化是读书到底蕴的转化,这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因为,并非你读书了、读书多了、读书久了,你就一定有底蕴了。读书是一码事,底蕴是另一码事。有人终其一生读书,也不过是一个两脚书橱。不能转化为底蕴的读书,等于白读,在我看来还不如不读。这个转化太重要的。

如何转化呢?我想到了宋代大儒陆九渊的一首诗:“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书是水,读书就是在水里涵泳。只有全身心的沉入其中,切己体察、熟读精思,才会有收获、有积淀,才能转化为生命的底蕴。

第二个转化,就是底蕴到教学的转化,这是一个创生的过程。底蕴不一定都要转化为你的教学,但是,没有底蕴支撑的教学往往是浅薄的、寡味的。底蕴转化为教学,存在四种境界:一是浅入深出,一是浅入浅出,一是深入深出,一是深入浅出。底蕴很浅,教学却要玩高深,这就是浅入深出,最要不得;底蕴很浅,教学也稀疏平庸,这就是浅入浅出,老实是老实,但功夫显然不到家,也要不得;底蕴厚实,教学却流于艰涩,总想把自己的所得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这就是深入深出,用心可嘉,效果不佳;最理想的,自然是深入浅出,最深厚的底蕴用最浅近的方式传递给学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我们所要的就是这样的转化。

这样一来,三个环节就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两个转化:从读书到底蕴的转化,我们称之为“积淀”;从底蕴到教学的转化,我们称之为”创生”。积淀储存生命能量,创生释放生命能量。积淀是“吸”,创生是“呼”,在一呼一吸之间,你提升了读书的品质、更新了生命的能量,也因此成就了专业的精彩和卓越。读书的奥秘,全在“呼吸”二字。

张:您对佛学或宗教很有研究,也有着自己的看法,请问这类书籍对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教育是否需要提出类似于宗教的人文关怀,又怎样让儿童复归儿童呢?

王:人可以不信宗教,但人不可以没有宗教的情怀。搞教育的尤其需要一种宗教的情怀。所以,我提出“教育当以慈悲为怀”。有人以为我信佛,所以才有这样的教育理念。其实,这跟我信不信佛没有必然的联系。慈悲为怀,就是教育者的一种宗教情怀。

我讲慈悲,不是俗世所理解的可怜人、同情人。实际上当你去可怜人、同情人的时候,已经不是慈悲了。因为,那就意味着你是高人一等的,他是低人一等的,所以需要你去怜悯他、同情他。你高人一等,你有力量,他低人一等,他没有力量。你有力量,你把你的力量施舍给他,你会有一种救世主的感觉。但是,这已经背离了慈悲的真谛。真正的慈悲,是一种自他平等,你有力量,他同样有力量,人人都有力量。所谓慈悲,就是通过你去唤醒和发现他本身的力量。让他觉悟到,只有你自己的力量振奋了、提升了,你才有可能获得最终的自由和幸福。这才是慈悲。

我们的教育也是一样的,你补一个差生,仿佛你在拯救他:这个你不懂,我教你;那个你不懂,我教你。这样的教,不是慈悲,而是坑害。因为这样的教使他永远丧失自我学习的能力,使他永远看不到自己是有力量的。他会永远依赖你,

离开老师的帮助我是不行的。所以,这样的孩子永远活在自卑中,永远看不到自己内在的力量。所谓慈悲,就是一个老师要有这样的信念,每个孩子都是有力量的,每个孩子都是有光的。你在慈悲行中,不仅让孩子看到了自身的力量,获得成长的喜悦;同时,你要深深感谢、感恩这个孩子,正是他唤醒了你内心的慈悲,正是他成就了你精神的成长和净化。这才是真慈悲,我把这样的慈悲称为“觉悟之爱”。

以慈悲的情怀教育儿童,正是让儿童成为他自己,这不是一种简单的复归,而是永恒的成长。

名师荐书

1.《语文:表现与存在》

潘新和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115元

推荐语:这部书是2006年进入我的阅读视野的,继而深入到我的语文世界,成为引领诗意语文不断攀升的最重要的理论源泉。“言语生命”是本书的灵魂,“表现本位”是本书首创的语文教育范式,而“诗意安居”则是本书推崇的语文化境。这部精心结撰的鸿篇巨制,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我视之为诗意语文的“圣经”。 2.《诗论》

朱光潜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一版。28元

推荐语:在朱光潜的所有著作中,他自认最用功、最珍爱的一部作品便是《诗论》,有人誉其为“中国现代诗学的第一块里程碑”。2005年我第一次细读《诗论》,便大有相见恨晚、爱不释手的感觉。《诗论》将“诗”的精微与奥妙和盘托出,如果说“诗”是用语言烧制的“精致的瓮”,那么,《诗论》本身也成了中国诗学史上又一个“精致的瓮”。 3.《致青年教师》

吴非著,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元

推荐语:这是2010年我推荐全校教师共同精读的一本书。书名虽冠以“致青年教师”,其实适合所有教师阅读。这些年,所谓的教育奇迹层现叠出,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教育的快餐化需求,相反,对教育常识却置若罔闻、无人问津。本书所谈,常识而已,读后却给人“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的震撼。

4.《活法》

[日]稻盛和夫著,林慧如译,东方出版社2009年10月第一版。26元

推荐语:这是2012年我推荐全校教师共同精读的一本书。在这个物欲横流、浮躁迷茫的时代,人人都需要安身立命的哲学。作为唯一健在的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先生以切己的生命体验和终极思考,令人信服地回答了人生的究竟

之问——为什么活着和如何活着。在层出不穷的励志类书籍中,唯有本书带给我一种大道至简、与日用相协的入世智慧。 5.《西藏生死书》

索甲仁波切著,郑振煌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元

推荐语:“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问题。”事实上,哈姆雷特之问不仅属于他自己,也属于在世的每个人。本书在藏传佛法和现代科学之间,提供了一个观照死亡并超越死亡的交汇点。我自十年前接触本书(旧版)以来,每年必读一遍,它在我心中开启了一场静水深流般的转变。死亡的恐惧逐渐被一种庄严的实相所照亮,让我活在了生命的神秘和光明之中。

名师访谈录

老骥伏枥志千里,丹心热血育桃李 ——访陶湖中心校严太纯老师严太纯老师是陶湖小学的一名数学高级教师,校工会主席。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近30年的从教生涯中,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以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深受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好评,在陶湖中心小学的发展历程中竖起了一面旗帜,是陶湖中心校优秀教师的代表。他在几十年的教育教学中,多次得到学校的各种奖励,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认可与好评。 以下是笔者对严老师的采访。 笔者:严老师,您一直保持着不断学习的习惯,对此自己是怎么看的? 严老师:作为一名教师,学习是终身的事,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业务上更进一步,当前教育面临新课改,我认真研读了《新世纪教师素养》、《备好课》、《上好课》、《评好课》、《有效教学》等理论专著,领悟其精神实质。参加学校组织的继续教育、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有助于掌握新的教学理论,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明确教学方向。 作为一名党员还要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与党中央时刻保持高度一致,忠实于党的教育事业。用学到的政治理论

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笔者: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学校领导、学生家长都很认可您,您是怎么做的呢? 严老师:育好人是我们教师的职责,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和幸福所在。我们从事小学教育,要关爱每位儿童,特别是对“学困生”、“留守儿童”更要有爱心、耐心、恒心去抚育他们健康成长,使他们同样开花结果。任何学校任何班级的学生个性都会有一定的差异,优劣共存。例如我们一(1)班就有几名学生,我对他们的付出要超过其他学生的好多倍。要使他们学习有进步健康成长,必须要摸清他们后进的原因,只要有一线的希望我都会去百倍的努力。对他们首先采取耐心地说服教育,使他们从小就懂得不好好读书,没有文化能力差,长大进入社会就会困难重重,就会贫穷落后。对待不同的学生我采取不同的方法。如我班翟雨翔同学由于家庭溺爱,父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教育缺失,还是留守儿童,上课好动,学习不动脑筋,不做作业,经常与同学打架,在学习上是一个出名的小懒孩。针对这名学生,我先与家长多联系,多家访,多与他接触谈心,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以爱感化他,渐渐地他信任了我。我用他爱劳动、讲义气,帮助同学的优点来纠正他的缺点。上课前安排他擦黑板,每次发现他身上有闪光点我及时表扬他。称赞他把班级黑板擦的干净,倡议其他同学向他学习。这样翟雨翔同学有了自信,渐渐改掉了不良习惯,作业不再拖拉,学习成绩进步很快。在一次测试中获得了班级第三名,我奖励他一个练习本,他高兴的打电话告诉在外打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听王崧舟讲课有感 ——育人必先育己 张琨知道王崧舟,是在本学期参加大兴区民办教师进修学习,这是我在这次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学习归来,我购买了王崧舟老师最具代表性的论著以及他的十年课谱,读完这几本书,就如同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让我重新评价自己的教学,让我重新定位语文老师的标准,同时也让我重新找到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骄傲和自豪。当然,也让我看到我未来职业生涯中要走的路之长,真是“路漫漫其修远兮”,我真的应该“上下而求索”! 按照王老师的十年课谱,我找到了所有他的教学视频,看每一堂课都如同在品尝不同美味的大餐,值得细细品味,慢慢咀嚼。同时也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汗颜。我深深地体会到,做为语文老师,我还远远不够!王老师身上的那种书卷气,那种文人气质绝对不是表演出来的,而是由内到外,在他的一举一动之间,在他的一颦一笑之中散发出来的。这样的底蕴绝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在长期学习和自我提升中培养出来的。我想,作文语文老师,这样的气质是必要的。 王崧舟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太多太多,教学语言、教学重难点的把握、课堂氛围的营造和把控、教学技巧、教学机智……都是我要学习的。现在单说一点,王老师对文本的把握,他钻研和吃透文本的这种精神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语文课不同于其他的科目,在于它是一

门感性多余理性的学科,这意味着,做为语文老师,情商一定要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咱们的情商是通过上一篇篇的课文传递给学生的,如何传递积极美好而深刻的情感就在于老师对于文本的把握。在这一点上我很有幸与王老师不谋而合。看了王老师不下十节的教学视频,都是在不同省市的不同学校上的,然而,不管哪所学校的学生,都会在他的点拨引导中提问思考。王老师上课不拿语文书,然而,文章的每一个字甚至每一个标点他都烂熟于心。刚开始没注意这一点,后来看多了,发现了这一特点。心里暗暗佩服他的记忆力,可是后来看了王老师《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学七讲》我才知道,不是他的记忆力好,而是他在上每堂课前要花相当大的精力和相当多的时间去研究文本吃透文本,他会为一篇短短的文章一首短短的诗去翻阅大量的资料。然后再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最适合教学的部分和最容易被学生理解的部分,做上记录,而提取信息这一步往往是最难且最关键的一步。他在《七讲》中提到一个例子,他在讲五年级一首词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之前,好几天吃睡不香,因为这首短短的词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很复杂,他查阅了好多资料,他脑子里充塞着太多太多的信息,如何从这么多的信息中提取最重要的传达给学生呢?如果讲历史背景太多,就变成历史课了,不讲,学生就不能理解词中的情感,为此,王老师伤透脑筋。苦恼了好几天,王老师干脆放下这些驳杂的信息不管,他腾空脑子,索性大声朗读这首词无数遍,读着读着,他豁然开朗,一下子知道该选用哪些信息了。我看到他写到这里,心想,既然多读就能解决问题,那查阅那么多资料不是白费功夫吗?看到后面,

王崧舟教学实录课案

笑谈《草船借箭》的智慧 【观点】 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自由对话,首先要致力于课堂自由文化的建构。自由文化的建构,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要义:一、师生、生生之间在人格上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二、师生、生生之间养成真诚倾听的意识和习惯;三、消解课堂上的话语中心、话语霸权,把话语权还给课堂上的每个人;四、与文本对话,养成赏识卓见、鼓励创见、悦纳异见、宽容误见的态度,倡导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五、不唯上、不唯书,敢于质疑、敢于批判、敢于超越,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话文化。 《草船借箭》一课,致力于引领学生与智慧化身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展开多角度、有创意的对话。那么,这种对话的原点是什么?是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有关《三国演义》、特别是有关诸葛亮的“前结构”。事实上,在接触《草船借箭》这个文本前,学生心中早已贮存着或清晰或朦胧、或开阔或狭窄、或深刻或肤浅的关于诸葛亮的种种感知和理解,即所谓的“前结构”。自由对话,首先是要尊重学生心中的这一“前结构”。作者心中的诸葛亮、教师解读的诸葛亮与学生感悟的诸葛亮不能等量齐观,因此,课堂上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读出属于他自己的诸葛亮。 而要想真正读出自己心中的诸葛亮,首先就要关注学生面对文本“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的那个“现量”诸葛亮。这个现量诸葛亮是被学生的“前结构”这个照相机从文本中拍摄下来的。这种拍摄,是整体的、视界融合的、自由自足的,但又是模糊的、不自觉的、浮光掠影的。课堂上的自由对话,肇始于学生读出的这一个现量诸葛亮,即通常称之为的“第一印象”、“首感效应”、“初始感知”。 当现量诸葛亮也成为学生展开深层次对话的前结构时,教师就需要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诸葛亮笑盈盈地从文字中走出来,走到学生的眼前,走进学生的心中。于此同时,又应该点拨学生转换对话视角,穿越历史的时空,将自己置身于草船借箭的场景中,成为其中的一个历史人物,与诸葛亮促膝而坐、谈笑风生。这样,学生就由物我两隔、情景相离的知性对话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诗意对话。恰如朱光潜先生所言:“凝神观照之际,心中只有一个完整的孤立的意象,一无比较,无分析,无旁涉,结果常致物我由两忘而同一,我的情趣与物的意态遂往复交流,不知不觉之中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这是一种审美的自由,是生命的更为本真的自由。至此,学生自能读出心中的这个诸葛亮。 【构想】 第一课时 一、给“智慧”排个序 1、请学生自由谈谈对诸葛亮的印象。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后请学生从谋略和智慧的角度,给故事中的四个人物排排队。 3、交流体会。估计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诸葛亮周瑜曹操鲁肃

特级教师王崧舟《枫桥夜泊》课堂实录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没听过。 师:这是一首经典的歌曲,其中有这样几句歌词,谁来读一读? (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小奇《涛声依旧》 生:(朗读歌词) 师:读得不错!谁来体会一下,诗中有一个词叫“无眠”,什么意思? 生1:无眠就是睡不着觉。 师:对,就是睡不着觉。为“无眠”找一个近义词。 生2:失眠。 师:无眠就是失眠,就是睡不着觉,就是难眠的意思。 师:看看,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 生1:留连的钟声。 生2:留连的钟声。 生3:留连的钟声。

生4:钟声 师:没错,是钟声,是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钟声是从哪儿传过来的呢? (大屏幕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 独听寒山半夜钟。 ——【清】王士祯《夜雨题寒山寺》 师:其实,早在两百多年前,清朝有一位诗人叫王士祯,他在一首诗中就写到过这样的钟声。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有点味道,谁再来读一读,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和味道。 生:(朗读诗句,有了古诗的节奏和味道) 师:请坐下,这是哪里的钟声呢? 生:寒山寺的钟声。 师:没错,这是寒山寺的钟声。大家看,为了独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诗人等啊盼啊、梦啊想啊,一等就是多少年? 生:十年。 师:十年,整整十年,三千六百五十个日日夜夜。来,我们一起读一读体会一下诗人的这种经历。 生:(读)

师:这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大家看—— (大屏幕出示) 几度经过忆继, 月落乌啼又钟声。 ——【明】高启《泊枫桥》 师:其实,早在五百多年前,明朝诗人高启在一首诗中也写过这样的钟声,谁再来读一读? 生:(朗读诗句) 师:好一个“月落乌啼又钟声”,听一听这是哪的钟声? 生:还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他没说是寒山寺的钟声,你怎么知道是寒山寺的钟声? 生:高启说过“几度经过忆继”,继写过一首《枫桥夜泊》,所以知道是寒山寺的钟声。 师:没错这就是寒山寺的钟声。让人奇怪的是,每次经过枫桥,每次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诗人就会想起一个人,谁? 生1:继。 师:谁? 生2:继 师:我们来读一读。 生:(朗读) 师:奇怪呀,这是人为什么会几度经过都要忆继呢?这继和寒山

小羽访谈录(2016年高考全国卷3优秀作文)

【真题再现】全国卷III : (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满分佳作】 小羽访谈录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新一期的《先锋访谈录》节目录制现场,欢迎您收看我们今天的节目。发财人人都想,成功却是不易。2016年6月7日,荣获我市“十大杰出致富能手”的新式花茶CEO 小羽先生,做客本台访谈栏目,并接受记者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本期节目里的先锋人物的辉煌世界里,去感受一下创业者的成功风采。 主持人:欢迎高富帅小羽CEO,欢迎您来到《先锋访谈录》节目录制现场。(小羽西装革履,缓缓步入会场。现场观众一片掌声与欢呼声。) 小羽: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小羽先生,您是怎么想起来要创业致富的呢?小羽: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哈佛中国论坛演讲时称,今天是中国人创业最好的时代。确实,如今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家支持力度大,我作为一个当代青年党员,就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火热的创业之中去。而我致富的最初的动力,其实来源于我们家乡的花茶启示——父亲常常教导我们,做人就应该像花茶一样,放进水里,先苦后甜,芬芳一片,影响一方水土,造福一方人民。正是在这样的家教下,我才走上了如今这条路。 主持人:哎呀,看来好的国策和家风,确实是幸福的人生伴侣啊。那么你是如何围绕“茶”字做文章的呢?小羽:我们是在研究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发出新式花茶的。大家知道,中国的茶文化里有“三味”说,而“花茶”则是在茶里加入了鲜花的成分,制成不同的口味和品牌。我们通过申请专利技术,从而开始了花茶产业的批量生产。 主持人:有首歌词唱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你们在生产过程中就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小羽:这,在所难免,我们也是一样。我们的专利技术没能抵挡住那些假冒伪劣产品之横行。为此,我们决定“开门办厂”,把我们的核心技术和工艺流程都公布于众,不隐瞒,不遮掩,并和地方政府一块,携手制定出了行业标准。这样,见不得光的“山寨货”,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从而自动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全场鼓掌) 主持人:哦(吃惊地),你们敢于开诚布公,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听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草船借箭》有感_1

听特级教师王崧舟教《草船借箭》有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那么,怎样在阅读课中实施探究性阅读教学呢?特级教师王崧舟执教的《草船借箭》对我启发甚大,现撰文如下,以飨同行。 一、设境质疑,触发探究 师:同学们,前些天,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王老师。王老师想来又想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把《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整整读了25遍。你们想知道是个什么问题吗?(学生大声回答:想!)我暂时不告诉你们,请你们先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猜猜困惑王老师的会是一个什么问题?看谁有水平,猜的准。 (学生兴趣盎然地读课文,思索。) 师:好,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 生:3天怎么能造好10万枝箭? 生:为什么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这件事儿不能让周瑜知道? 生:诸葛亮的计策妙在哪里? 生:曹操为什么不射“火箭”? 生:鲁肃是周瑜的下人,为什么不向他报告诸葛亮借船的事? …… 〖感想〗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兴趣的源泉藏在深处,你得去挖掘,才能发现它。王老师通过创设猜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初读探

究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探究的自主性、主动性。同时,这一初读探究环节的实施,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课文的“语表层”,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为学生深入探究课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呈现专题,潜心探究 师:王老师非常遗憾地告诉同学们,刚才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都比较浅,都可以通过初读课文来解决。那么,到底是哪个问题困扰着王老师呢? (师板书:诸葛亮在跟周瑜立军令状之前,到底想过些什么?生:齐读。)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用哪些方法? 生:可以看《三国演义》。 生:可以上网查询。 师:是呀,可咱们现在是在课堂上,身边既没有《三国演义》,又没有电脑,怎么办呢? 生:我们可以动动脑子。 生: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来解决。 师:不错,反复读书,认真思考,也能解决这个问题。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研究这个问题。王老师建议每个小组中的人员分好工:先是一人读课文,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课文中哪些材料与解决这个问题有关;读完课文后互相交流、讨论,一人准备汇报,其余同学准备补充。 (学生读文讨论,教师巡视,点拨引导。)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研究得很投入、很专心,可见这个问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王崧舟3篇

七律长征教学实录王崧舟3篇 一、情感铺垫,导入课题 (一)引入课题《七律长征》 师:有一段历史,在作家魏巍的笔下,它是地球的红飘带;在美国作家的笔下,它是前所未闻的故事;在毛泽东的笔下,它是宣言书。这段历史就是长征。(课件出示红军长征图)1934年10月17日,红军途经11个省,行程达二万五千里,历时两年零五天。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跟随长征的亲历者毛泽东一起重走长征路。 (二)观察诗歌,理解七律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首诗,你发现它有什么特点? 生:这首诗有8行,每行有7个字。 师:这首诗总共有8行,每行有7个字,我们把它称为七言律诗,简称"七律"。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所以用小圆点隔开,我们再读一遍课题。 【评析】执教老师给学生介绍长征的概况,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接着让学生了解"七律"的概念,建立知识结构,为学习诗歌奠定基础。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能读出节奏,那就更好了。

生按要求自由读诗。 师: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首诗。(要求读准"逶迤""磅礴""岷山"的字音) 师:古人云"句读之不知,学之不解"。我们读诗歌时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学会断句,读出节奏。这首诗的首联是223节奏,颔联和尾联也是223节奏,颈联是2221节奏。(课件出示诗歌全文及节奏划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生自由读诗,品味诗歌的韵律,然后合作朗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不仅读出了诗歌的节奏,还读出了诗歌的音韵美。 【评析】从有目的地自由朗读到合作朗读,执教老师引导学生把诗读通顺,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美。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达到了以读促学、以读激情的目的。 三、聚焦总领句,整体感知"难" 师:这首诗的主题很明确,哪句诗概括了整首诗的大意呢?(课件出示"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究竟是一次怎样的长征?可以用诗中的一个什么字来形容? 生:难。 师:(板书"远征难")在这句诗中,哪里体现了难?

浅解王崧舟老师古诗教学法——枫桥夜泊(附:教学实录)

浅解王崧舟老师古诗教学法——枫桥夜泊(附:教学实录) 1、挖字眼“对”,准确地把握意象的情感意蕴。 2、引诗线“愁眠”,由此引出是谁在敲打着我的无眠呢?是钟声。 3、六首诗的拓展——诠释文化与经典。感受古今诗人寄愁于钟声。是诗意语文的体现,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诠释 4、解读各种意象,加深对诗境的感悟,又拓展语言训练。“江枫在你眼里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生:火红的枫叶在江风中瑟瑟摇曳。 师:因为愁眠在江中看到了什么? 生:渔火(用曲线划出) 师:怎样的渔火? 生:忽暗忽明的、隐隐约约的” 5、教学流程的呼应与完整:由当代诗人陈小奇的诗引入——到古代的张继的枫桥夜泊——当代诗人陈小奇的诗结束。整个流程中“钟声”源远流长,当代的我们在聆听,在品味着……所以,我们穿越时空追溯到了古代;深入地游览了一番(挖透了古诗所含的意蕴与情感),我们又回程,牵引到当代,流逝的是时空,不变的是钟声——经典、文化! 6、板书表现的艺术与价值:学生初读感受到了诗人的“愁眠”,然后结合不清晰的画面、注释又看到了听到了能使诗人产生“愁”情的“月落、乌啼、(仿佛看见的)霜满天、江枫、渔火、寒山寺、钟声”随着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最后一个“对”字,完整了整首诗的表现。让学生看到了张继孤身一人的凄凉。充分地诵读体会之后,板书一一表现的意象又逐渐消失,最后只剩一个张继在“对愁眠”,使诗人愁上加愁,将诗人的“愁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千年钟声,千年文化 ——《枫桥夜泊》课堂教学实录 一、启:枫桥钟声越千年 师: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大家听过吗? 生:(自由应答)听过。 师:好听吗? 生:(自由应答)好听。 师:看来,这首在上个世纪末非常流行的歌曲,至今还能受到大家的欢迎。这首歌,不但曲子好听,歌词也写得相当出色。大家看,这是其中的两句—— (大屏幕出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师:谁来读一读? 生:(朗读歌词)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得更是好听!大家注意看,歌词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的意思? 生1:睡不着,失眠。 师:说得好!“睡不着”是大白话,“失眠”呢,是近义词。一俗一雅,意思就说得明明白白了。其实,“无眠”还能够找出很多近义词来,比如,不能入眠,合成一个词就是—— 生2:不眠。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访谈录

著名法学家郭道晖访谈录:是朱镕基的入党介绍人 字号 评论邮件纠错 2014年04月14日11:31 来源:民主与法制时报作者:邓益辉陆凤 郭道晖,著名法学家,这位如今86岁的老者,在学术上的成就,以及为人、为学的风格和节操,深得推崇和尊敬。 而在他自己的记忆中,这一生走过了“漫长的苦难历程”,尝过了人生的艰辛曲折,“有血有泪,可歌可泣”。 他出身于名门,其三位祖父郭仑焘、郭嵩焘、郭昆焘并称为“湘阴郭氏三杰”。可当家国蒙难,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他的少年时代留下了“流亡千里”的记忆。 他参加革命,历经“反右”,苦熬过“文革”,人生已到知天命之时。年届半百,他仍以“犹献春蚕未尽丝”的精神,投身中国法治建设的探索和研究,终成大家。 在与民主与法制社记者的访谈中,郭道晖回忆与朱镕基的同窗情谊,讲述自己如何通过了法治入门的“第一堂考试”,解释“中国法治三老”一说的来源,谈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谈“爱与憎”,谈鲁迅的“反抗挑战”之美……尘封这些往事的匣子,被一一打开。 清华同窗情谊 1947年7月,19岁的郭道晖只身去武汉报考大学,打地铺住在武汉大学的教室里。那时候,没有“统考”一说,实行的是各校分别报考。他在炎热的天气里连考了4所大学,筋疲力尽,大病了一场。 所幸,郭道晖被3所学校同时录取,他选择了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就在那时,他与同班的朱镕基相识。“他与我父亲有师生之谊,与我有同窗之缘,更主要的是我们的思想、性格比较相投,所以一见如故,成了朋友。”郭道晖回忆说。 郭道晖刚刚上大学时,内战形势趋紧,1946年秋到1948年,北京爆发了多起学生运动。其中,包括震撼全国的“五·二”反饥饿反内战运动。 郭道晖积极投入各次学运中,每次游行与集会都必定参加。上课时,他开始从前排坐到了角落,偷偷地阅读《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进步书籍。当他读到列宁著作中号召工人和士兵“把枪支从右肩移到左肩”,变国际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推翻沙皇统治时,不禁豁然开朗。 “中国现在不正是从对外抗日战争,转到了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国内革命战争吗?”自此,郭道晖彻底抛弃了任何不流血变革的幻想,“只有革命,才有出路!”1948年7月,他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同年8月的一个大雨天,他经同学介绍加入了清华大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那年,他正好20岁。 记者:很多人都知道,您是朱镕基的入党介绍人。当时具体是什么情况? 郭道晖:我和朱镕基是中学校友,大学又是同班。准确地说,我先是他的入团介绍人。那个团就是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地下党的外围组织,那个时候盟员也是秘密的。1948年冬天的时候,我介绍他入盟,而且我们住一个房间。1949年10月,我又作了他的入党介绍人。 他当总理以后,有一次美国的国务卿奥尔布赖特来北京,在会见时质疑中国的人权问题,指责中国。朱镕基不正面回答,他对奥尔布赖特说:“我当年参加争取人权的斗争至少比你早了10年。”把她顶了回去。因为他1948年就参加了新青联,参加了争人权、争民主的学

听课反思 观王崧舟老师《望月》一课有感

听课反思观王崧舟老师《望月》一课有 感 3月10日,在河南工业大学聆听了王崧舟先生的《望月》一课的教学。听王老师上课,是一种享受,涓涓细流在课堂中流淌着。你可以感觉到心灵的澄澈,语言的纯净,甚至可以触摸到文本的灵魂。你可以和作者一起思考这文本的意义和价值,你可以思考,这月亮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一、千江有水千江月 “千江有水千江月”是主线。王老师在开课时就带领学生梳理了全文的脉络:江中月---诗中月---心中月。学生循着老师的提示,很快明白了作者的写作顺序。这一部分没有迂回曲折,而是直奔重点,将文本迅速理清。散文不易理清头绪,而王老师利用“月”出现的不同场景巧妙的将文本教学化成了三个板块。看似平常,却揭示了文章的文路,使人感到由景及思,触景生情之螺旋递进之势。 (一)江中月---未成曲调先有情 “江中月”起平势。提问江中月在课文的哪个部分?接着,请大家自由地朗读这段江中月,注意,轻轻地读,柔柔地读,读出你对这段文字的感觉来。在指名朗读时,一直要求学生用柔柔的语气来

读。并用一个词来说说感觉,这是一种概括能力的训练和捕捉语言信息的能力训练,同时又不着痕迹,浅淡自然。接着,话锋一转,“既然这段文字写的是江中月,那么它一定跟江有关,对吧?请大家找一找,在这段文字当中,出现了哪些带江的词语?” 借用带“江”的词语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进行朗读指导和体会江中水月交融的美景,揭示“千江有水千江月”的道理。可谓一举数得,学生读到深处,一气呵成。加之王老师的深情激荡,柔美的古曲相称,情境之美,文字之美,音乐之美,相得益彰。 (二)诗中月----大珠小珠落玉盘 诗中月有如此多的诗句,怎么上?王老师抓得很巧妙。从诗中找到动词。在提炼动词的时候,体会不同的人对待月亮的不同感受,既完成了对单句诗的朗读和体会,又完成了所有诗句的比较和认识。这个过程看似简单,却极富匠心,错落有致的动词挑选中,诗句的朗诵自然随心,就像是大大小小的珍珠坠落玉盘,在课堂中发出声声脆响。 王老师的总结极为简洁和精彩: “师:大家看,有人因为童趣而——生:“呼月”

王崧舟《长相思》课堂实录

王崧舟《长相思》课堂实录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籍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读上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要把词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 生:(齐答)明白。 师:自由朗读《长相思》,开始。 生:(自由读课文《长相思》。) 师:(课件出示《长相思》这首词。)好,谁来读一读《长相思》?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当中的一个生字,一个多音字,听他有没有读准了。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风一更这个“更”是多音字,聒碎乡心的“聒”是个生字,她都念准了。来,我们读一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再来一遍,预备起。 生:(齐读)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师:很好!谁再来读一读《长相思》?请你,其他同学注意听,特别注意,他在读词句的中间时是怎么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生:(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师:真好,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位同学,在读“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时候,哪个地方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身向榆关”的后面停顿了。 师: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夜深千帐灯”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 生:他在“夜深”后面停顿了一下。 师:你们听出来了吗? 生:(齐答)听出来了。 师:对,这样读就叫有板有眼。我们读这两句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预备起。 生:(齐读)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再来一遍,“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读。 生:(齐读)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师:真好,同学们,读古代的诗词,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比如《长相思》这个题目,我们可以有许多种读法,有的读《长相思》(快速而平淡地)有长的味道吗?有相思的感觉吗? 生:(齐答)没有。 师:比如你这样读,《长相思》(缓慢而深情地),有感觉吗?有味道吗? 生:(齐答)有。 师:读词就要读出这样的味道来。你们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生:(自由读《长相思》。)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读出你的味道、你的感觉来。注意听,注意听,你听出了什么味道?什么感觉? 生1:(朗读)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教师访谈记录-二人

访谈录1 老师: 教龄:级别:所在单位:岗位代码:单位级别: 访谈思路 一、教师岗位的基本信息和总体性质 二、教师的知识技能与素质要求 三、成为老师的途径 四、教师岗位就业分析 五、教师岗位待遇分析 六、在职教师的职业规划 七、建议 一、教师岗位的基本信息和总体性质 (一)教师日常工作纪实 1、您一天工作,除了备课、上课、批改练习、与学生谈心、教师开会,还有其他重要任务吗? 团委工作,如广播站,志愿者,学生会等 2、您有无除教学外的工作?(如果有继续看,如果无跳至第三题~) 1)做班主任?除了选拔班干、组织班干开会等还有其他要处理的工作吗? 备课组长?(除了安排教学进度和计划,还有什么工作呢?) 教导主任?主要有哪些工作? 同1 2)您是否经常外出参与会议或培训?

偶尔 3、工作难度 1)可以谈谈您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吗? 学生问题 2)您觉得现在老师面临的最主要的工作问题是什么?已经采取什么措施来解 决这些问题?或者您有没有想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 工资问题,没有解决措施 3)您和学生、同事、领导相处关系如何?有无较大压力或烦恼?如何调整? 挺好,压力有,但最主要是心态 4)您是否有时觉得工作枯燥单调?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您会怎么调整? 同上 4、每天工作时间?(平均多少小时?)每年假期?(在学校是不是和学生同时放假?还是有额外加班?有的话,您觉得一年大概要加班多长时间?或者老师跟我们说哪些时间比较可能加班,过后我们统计下)早七晚六,没有加班 5、生活方式 工作之余您还有哪些义务?比如做家务?陪家人?都有 您觉得您一年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购物、旅游、观影、阅读?结婚前有孩子前有足够时间 6、教师的社会性质和价值 除了薪酬,您认为当一名老师最大的收获是?桃李满天下 您觉得当教师比较容易出现什么职业病(身体上的,心理上的等等都可以说 说) 颈椎,肩周炎等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新)

读《听王崧舟老师评课》有感 从教近十年,听了不少的课,可内心从未沉下心来想想怎么评课。往往是听完课后罗列几条优点,云淡风清地提些建议,从来没有细心、深入地去品课、悟课。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这本书,不禁令人眼前一亮,书中精彩的课堂案例和精辟独到的点评给了我很多教学启示,深深为王老师的“至真、至善、至情、至性”所折服。 第一,教师一定要知识渊博。看了书中很多的语文教学实录,我发现语文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文化底蕴是上不出好课的,教师要博古通今,有丰富的情感,最好还要有灵动的智慧。知识渊博的老师才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而不是只会照本宣科,让学生的知识局限在课文中。 第二,语文教学要有诗意。王崧舟老师是一位富有诗意和禅意的老师,这本书中的每个教学案例都能给人诗意般的感觉,很多案例我读完看都能深深震撼和感动,震撼老师们独出心裁的教学设计,感动于老师们一丝不苟的教学精神。比如肖绍国老师执教的《木笛》一课,王老师评价《木笛》一课是对诗意语文理想境地的一种积极尝试和有效建构。我很喜欢肖老师的这一课,光读教学实录我都能深切体会到课堂中浓浓的诗意味,如果真得去听这一课,我肯定会身临其境,爱国之情油然而生。王老师说诗意语文的表现来自四个维度:文本的诗意,教师的诗意,学生的诗意和教程的诗意。其中教师的诗意集中表现在执教者真挚、丰富、颇具感染力的教学情感上,教师只有经过理

性思考后,融入自己的智慧,将文本传达的感情通过教学语言或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诗意的,不做作的。肖老师执教的这一课中,他的教学语言处处体现着诗意,如在教授词语时,肖老师这样引导:“读词语光做到字正腔圆还不够,有时候在读词语的时候,你需要用心听,由词语散发开来。词语,它有魔力呀,你往往能听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声音……”这样的教学语言比起一般教师的简单的让学生读词显得更诗意,更有语文味。类似的语言文中还有很多,正是这么多饱含真情、发自肺腑的教学语言,才使学生真诚的思考,融入文本。语文课堂需要诗意,枯燥的读课文,讲解课文,学生是感受不到文本最深处的感情的,因此,教师要努力挖掘文本中的诗意,提升自己的教学语言。 第三,语文教学要注重朗读。看了纵多的案例后,许多的教学实录,绝大多数教师都会采用让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读词语、读句子,使用了齐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引读等各种朗读方式。我发现很多语文教师都善于抓住关键句引导学生反复地读,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思想感情世界里去,直到学生的感情被逐渐燃起。比如彭才华老师执教的《凡卡》一课,在体会凡卡的生活这一教学环节时,彭老师就抓住:“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一句话让学生反反复复的读,每一次分析凡卡的艰苦生活后,彭老师都会这样引导学生:“是的,所以凡卡这样说——”一共有五次回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在这样的回旋中,学生的感情由无到有,由淡到深,最后完全融入课文。所以读不是简单的看着文字

《枫桥夜泊》王崧舟教学实录

《枫桥夜泊》课堂教学实录(一) 师:把头抬起来,把身子坐正,我们准备上课,可以吗? 生:(齐声)可以。 师:好,上课。 生:起立。 师:孩子们好。 生:(齐声)老师好。 师:请坐。请大家看大屏幕,请朝同一个方向看。(大屏幕显示:枫桥夜泊)当代诗人陈小奇写过一首歌,歌名叫“涛声依旧”,听过这首歌吗? 生:(齐声)听过。 师:好听吗? 生:(齐声)好听。 师:喜欢听吗? 生:(齐声)喜欢。 师:老师也喜欢,这首歌20多年以前非常流行,我估计你们的爸爸妈妈都听过,这首歌不但曲谱得好听,而且词也写得特别棒,我选了其中的两句,我们来看一看。谁来读一读?高举你自信的小手。 大屏幕显示: 留连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陈小奇《涛声依旧》 生: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好听。不但声音好听,读的感觉更好听。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留连的钟声,还在敲打我的无眠;尘封的日子,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师:你们一定注意到了,歌词当中有一个词,叫“无眠”,谁知道无眠是什么意思? 生:我想应该是晚上睡不着觉的意思。 师:没错,大白话,睡不着觉。谁能为无眠找一个近义词? 生:无眠的近义词应该是失眠。 师:失眠,没错,找到一个。继续找,谁找到第二个? 生:愁眠。 师:愁眠,好极了!谁找到第三个?比如难以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 生:难眠。 师:好极了!找到3个。再比如,不能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 生:不眠。 师:不眠,找到4个。再比如,未曾入眠,把它合成两个字,谁会? 生:未眠。 师:未眠,找到5个。你听,不眠就是失眠就是愁眠就是难眠就是不眠就是未眠,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生:(齐声)睡不着觉。 师:睡不着觉。想一想睡不着觉的那个滋味,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句歌词。

慈母情深名师王崧舟教学实录

慈母情深名师王崧舟教 学实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师:孩子们好,大家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上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选自梁晓声《母亲》的文章 生课题 师:当慈母两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 1:母亲在为儿女辛勤的工作 2:母亲带着一群儿女在玩 3:母亲在灯很暗的时候为我补衣服 (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课题) 师:你们注意到了老师在慈母情深的深下加了一个着重号,为什么? 1:可怜天下父母心,母亲对孩子的情很深 2:梁晓声对母亲不是一般的感情,而是非常深厚的感情 师:如果不经王老师的提醒,你对这个深字有独特的感觉,那你就有一种独特的语文意识。梁晓声对慈母有怎样的感情? 出示文字:我一直想买……攥了钱…… 打开学习单,把这段话中空着的词语抄写下来。震耳欲聋失魂落魄龟裂忙碌攥 指名读这段文字 师:字正腔圆 重点指导:龟裂攥着的读音 师: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生读 师:震耳欲聋什么意思? 师:整个词的意思大家都清楚,我只想问一个字的意思,“欲”什么意思?连起来就是

师:看到过龟裂的手吗?谁来描述一下 生:都是裂开的缝,很干燥 生:像裂缝的土地一样 生:我奶奶的手就是这样,很瘦弱的 师:知道攥吗?做个动作,如果找个近义词,那就是握 师:再来读读这段话,王老师知道,读着读着,就会冒出一些问题。 齐读这段话 师:其实全文的感情就浓缩在这段干干脆脆的话中,而括号里的这些词就是这课的生字,新词 师:向母亲要过钱吗? 生:要过的 师:向母亲要钱有鼻子一酸的感觉吗?齐读这段话的最后一句,问题来了,为什么我向母亲要钱,会鼻子一酸? 师:不急?打开课文,读着读着,有感触的地方,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划下来。 学生默读课文,圈圈划划, 交流 师:我向母亲要钱,居然鼻子一酸,来读读你的感受,你的发现 生:……七八十台机器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 震耳欲聋:体会出母亲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 师:还有谁也画了这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震耳欲聋什么感觉,再来读一读,把你体会到的放到朗读中 师:你们曾经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生:烦

名师访谈:MBA联考奇迹300分名师访谈录:写作篇

名师访谈:MBA联考奇迹300分名师访谈录:写作篇 问:文章摘要、缩写试题的题干一定是议论文吗? 答:在《考试大纲》中,有这么一句“试题的题干为一篇文章”。它并没有说明限于哪种文体,因此不能理解仅限于议论文。而我们在备考时应当注意多种文体的摘要、缩写练习,象记叙文文体的文章,象有关经济报导类的文章,有备无患吗?2003年考题也是议论文,MBA考试的框架写 作就是以议论文为主,因此我们就应该把议论文列为文章摘要、缩写试题练习的重点。 问:摘要、缩写的标题应怎么写? 答:简单的说文章摘要的标题应该是试题题干文章名加上“摘要”二字,一个也不能少,不必要象写文章那样有过多的考虑。下面几种标题都可以: 《……》摘要 《……》内容摘要 《……》(摘要) 《……》的摘要 问:写“文章摘要”、“文章缩写”要从哪里入手? 答:写“摘要”要从分析理解题干文章的结构入手,找出观点句,重点句或概括段意,从而归纳出“摘录要点”,最后再联缀成文,分析理解文章是很重要的一环,只有理解好文章内容才能归纳出“摘录要点”,没有好好分析理解文章,是找不准“摘录要点”的。因此可以说分析理解文章是做好文章摘要、文章缩写的基础,也是关键。 问:文章摘要和缩写有何区别? 答:文章摘要和文章缩写都是要在理解试题题干原文的基础上,忠实原文,按原文的顺序,舍弃次要的内容,保留主要的内容。 但我们还应注意摘要和缩写二者不能等同。它们之间还是有明显的差别的,这一点不应含糊。摘要是摘录原文的要点,有时可以用加语式如加上“根据文章介绍”,“文章谈到”,“文章最后指出”等。有时也可以分行排列,标明序码。看起来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缩写,关键在于一个“缩”字,是要压缩文章的篇幅,是压缩成文。尽管是舍去次要的内容,保留主要的内容,但它不失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只

语文课文王崧舟白鹅课堂实录

语文课文王崧舟白鹅课堂实录 师:我看到同学们都带来了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咱们谁的速度快。翻到999页 比赛翻字典速度。 师:卢老师的卢在字典里表示“卢布……”大家翻翻字典,看看你们的姓氏都表示什么 生读字典上自己姓的意思。 师:我知道你姓胡,你喜欢哪一个解释 生;我喜欢第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师:我也觉得你长得就像一个少数民族很可爱。 上课 师:咱们的中国字就是这么有意思,看这边 出示“鹅”。 出示:丰子恺的相片 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笑得很慈祥 师:特像家里的谁 生:爷爷 生:头发也是白的,头发显得也很老

师:同学们,照片上这位老人精通音乐,擅长书法,瞧他不仅把鹅画下来,还给他写了一篇文章,老先生用笔写了怎样一只白鹅。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争取把字音读准读正确。好吗?开始吧。 (生自由读课文,师指导) 师:这课的生字词语特别多,而且很不容易读正确,因此现在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一读,开始吧 同桌互读。 出示:头颈狂吠倘若一丝不苟脾气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供养不周 净角奢侈譬如侍候窥伺大模大样三眼一板 生读师指导个别字的读音及“角”“供”多音字指导。 师:你知道“净角”吗 生:就是古时候的公子。 师:你爸爸这样说的,今在你回去给你爸爸传个话,在京剧里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都是男性,你们知道了吗? 生:知道了。 生当小老师带读。 生:能。 生带读。 师:咱们把拼音去掉看看还能不能读。 生读。 生读。 师:有不理解的词语吗? 生:我想问老师“三眼一板”是什么意思

师:这是一个问题还有吗? 生:窥伺 师:我想问问同学们,平时我们学课文时都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候你会怎么办? 生:查字典 生:联系上下文 生:请教同学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然后看看刚才的那些问题是不是解决了。 生读课文。 师:刚才有些同学已经初步理解了一些词语的意思并和老师作了简短的交流,看看这句话, 出示: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 放开喉咙大叫 师:第一句是什么词呢 生:严厉叫骂 师:有这个词吗 生:厉声呵斥 师:放开喉咙大叫 生:引吭大叫 师: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他们都是叫的

王崧舟老师案例分析

王崧舟老师《长相思》教学实录案例分析 王老师这堂课从王安石、张籍两位词家的乡愁切入,引发学生探寻本课纳兰词中的离愁别恨,这样的导入自然是最适切,也是最“诗意”的。之后,深谙反复诵读乃古诗词研习之道的王老师祭出了“朗读”的法宝,学生由读准字音开始,直至读得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终于不仅读出了“味道和感觉”,也在读中感知了词的大意。语文课既要书声琅琅,又须静思默想。 诵读过后,王老师的导读策略转为让学生“默读这首词,看看插图和注解,然后试着去想一想大概在讲什么意思”。由“非常思念家乡”而过渡到对作者“身”在哪里、“心”在何处的叩问,这是极其自然的步步递升。正是因为有了这一轻巧而精准的“点击”,学生又在潜心涵泳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词人“身在征途、心系故园”幽怨哀愁。 “读到现在为止,你是不是应该问一问纳兰性德?”教师这一发话,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而相机呈现的词人征途所作《菩萨蛮》中的两句话,又让学生能凭此而以词人的妻子、父亲、孩子等身份,与词人展开一场情景对话。在一唱三叹的回转反复中,学生体悟到了词人内心两难的矛盾冲突,知道了“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戍边卫疆、保家卫国。其实,对词人而言,“那秦时的明月、那汉时的风,是梦不是梦,望断了关山万千重!” 静心回放教学场景后我们会发觉,尽情地诵读、心灵的回想和生命的追问,构成了此课三大亮点。在洋溢着诗意的氛围中,学生感动着、吸纳着、享受着。课已毕、情未了,我们无法淡忘课堂上那直面心灵的诵读、刻骨铭心的想象和充满生命意义的追问。语文课程,它不是解释,不是说明,不是授与,而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回情感的体验,甚至是一次生命的涅槃。 这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主旋律把握得非常牢,关爱家人,奉献祖国,“艰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把文本学习工具与文本的价值趋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是这堂课真正成功的地方。 古诗文教学生活化,这是这堂课的又一亮点。大家对古诗文教学能否生活化问题,各种观点都有,但要去真正尝试,却没几个。原因是对古诗文的引领,大家最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