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葡萄属(Vitis L.)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

中国葡萄属(Vitis L.)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
中国葡萄属(Vitis L.)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

中国葡萄属(Vitis L.)植物分类与地理分布研究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也是世界葡萄属植物种类最多,遗传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野生葡萄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是拓宽栽培葡萄品种遗传基础的重要种质资源库。

开展中国葡萄属植物的系统分类研究是阐明世界葡萄起源、演化和生物多样性必不可少的重要证据。本研究借助聚类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我国葡萄野生种的表观相似度分析,进行了系统分组研究;应用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中国葡萄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在广泛的数据收集基础上,对我国葡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

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中国葡萄属植物的系统分组研究对《中国葡萄志》描述的原产中国的38个葡萄野生种和1个栽培种,按照《葡萄种质资源描述符记载及评价标准》的要求,对18个形态性状进行描述分级,用代码进行数量化,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中的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性状进行聚类分析,根据形态特征的相似程度,将我国葡萄野生种和欧亚种划分为8个组,其中组3内又分为5个亚组。经过系统分组发现,葡萄分类中经常采用的个别描述性状不具分类作用。

在众多的形态和解剖学特征中,野生葡萄的果皮颜色单一,多为紫黑色或紫红色,且与果实的成熟度关系很大,仅在毛葡萄、刺葡萄等个别中发现白色果类型,但都是种内变异;果粒形状变化也比较小,多数为圆形;花序形状基本上都是圆锥形;野生葡萄的花型一般是雌雄异株,仅山葡萄和刺葡萄内存在两性花植株;卷须是否分叉与植株的生长势明显相关,凡长势旺的植株卷须一般较长,分叉明显,弱树则相反。与原产北美的美洲种不同,中国野生葡萄的卷须都是间断

着生。

花序与叶片对生是葡萄属植物的共同特点。以上形态特征是分类学家普遍采用的描述对象,实际上在中国野生葡萄中不具分类意义。

不同研究者分组结果出入较大。以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亲缘关系较近的种的花粉结构和特点较为近似,但与王晓东等的分组结果出入很大。

在葡萄属植物亲源关系研究中,尽管结果不尽相同,但多数学者认为毛葡萄和腺枝葡萄,美丽葡萄和庐山葡萄,绵毛葡萄和勐海葡萄,毛脉葡萄和华东葡萄,凤庆葡萄和河口葡萄,桦叶葡萄和网脉葡萄,温州葡萄和乳源葡萄,红叶葡萄和狭叶葡萄,东南葡萄和罗城葡萄等的关系最近。小果葡萄、云南葡萄和葛藟葡萄也被多数研究结果分在同一组内;菱叶葡萄是公认的在形态上与其他种的关系相差甚远;其它种的系统学分组尚存在争议。

以往研究结果认为,武汉葡萄和湖北葡萄、刺葡萄与欧亚种葡萄,秋葡萄和陕西葡萄的关系较近。前两组与本文结论完全不同,欧亚种葡萄是世界上的主要栽培种,也是栽培品种最多的一个种,种内多态性丰富,用于分组材料(品种)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分组结果。

本文的秋葡萄和陕西葡萄在同一组内,但位于不同的亚组。牛立新认为变叶葡萄与山葡萄有相近的血缘,但未将两者归在一组,王发松将两者归在同一组内的不同亚组内。

我们的结果也未能将两者归在同一组内。野生葡萄植物的性状需要按照统一、规范的语言进行描述。

历史上,每个种的发现和分类都是由不同的人员完成的,描述内容不完全相同,我们在分析中仅采用了共同描述的内容。植物分类学与园艺学的描述语言差

异很大,这是对野生葡萄进行系统分组的难度之一。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系统分组研究需要建立在统一、规范的描述基础上,并建议从事分类与园艺研究的科技人员按照统一的语言进行描述,其结果才可以被大家共同利用。现有的葡萄描述标准都是针对栽培品种而言,而中国野生葡萄在叶片形状、毛的类型、皮刺等植物学形态上存在丰富的变异,需要在现有描述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适宜中国野生葡萄的描述标准。

2.中国葡萄属植物的分子分类研究利用SSR和SRAP标记对起源于中国的15个野生葡萄种或变种的26个株系和1个种间杂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8

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SSR扩增,共得到90个等位基因,多态性位点83个,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为6~12,多态性比率为92.2%。

从169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12对带型清晰、重复性高、多态性丰富的引物组合,12对SRAP引物组合在中国野生葡萄中共扩增出22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08条,每对引物组合扩增的条带在13~33条,平均每对引物可以扩增出18.6条,多态性比率达93.3%。根据SSR标记的聚类结果,在遗传相似系数0.74处,基本上可以将中国野生葡萄进行有效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0.64处,可将中国野生葡萄资源的15个种、变种和类型分为四组,组的划分与地理分布有关。

根据SRAP标记的聚类结果,在遗传相似系数0.84处,可以把27份葡萄种质完全区分,分类结果和传统的形态分类基本一致。通过对中国野生葡萄不同株系,欧亚种黑比诺、和田红,美洲种群河岸葡萄的MybA1基因片段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中国野生种MybA1基因在启动子区域,内含子区域以及第三个外显子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碱基的缺失、插入和替换,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而且许多野生种葡萄MybA1基因存在一些特有序列或突变,这些突变可以很好的将自身与其他葡萄品种区分开。MybA1序列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显示出与SSR标记的聚类结果和SRAP标记的聚类相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有些野生种之间亲缘关系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不相符。

这说明单凭一个功能基因就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在系统分类研究时应考虑更多的功能基因来进行分析。3.中国葡萄属植物的地理分布研究通过查阅植物标本和文献,以及实地调查,研究了我国野生葡萄的地理分布状况,并绘出了分布图。

结果表明:葛藟葡萄、毛葡萄、山葡萄和蘡薁分布广泛;有24个野生葡萄种、变种或亚种分布较广;庐山葡萄、红叶葡萄、温州葡萄、河口葡萄、龙泉葡萄、毛脉葡萄、深裂山葡萄、武汉葡萄、三出蘡薁、凤庆葡萄、井冈葡萄、陕西葡萄、浙江蘡薁、罗城葡萄、连山葡萄、麦黄葡萄、毛叶武汉葡萄、蒙自葡萄、勐海葡萄、米葡萄、绒毛秋葡萄、乳源葡萄、伏牛山葡萄、裂叶刺葡萄、龙州葡萄、绒毛小果葡萄和沅陵葡萄等27个野生葡萄种或变种分布狭窄需要加强保护。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