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坠落伤害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伤害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伤害处置方案

预案编号:

索引号:

版本号:

发布日期:2011年1月1日

高处坠落伤害处置方案

编写:审核:批准:

目录

1.总则………………………………………………………………………………

1.1编制目的……………………………………………………………………

1.2编制依据……………………………………………………………………

1.3适用范围……………………………………………………………………

2.事件特征………………………………………………………………………

3.应急组织及职责……………………………………………………………

4.应急处置………………………………………………………………………

5.注意事项………………………………………………………………………

6.附件………………………………………………………………………………

6.1高处坠落伤害处置方案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名单………

6.2高处坠落伤害处置方案应急救援办公室名单………………

6.3应急救援程序流程图………………………………………………………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地应对高空坠落而引起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高空坠落造成的人身伤害,达到控制事故范围,有效地抢救伤员,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1.2 编制依据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伤亡事故的紧急救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发供电企业人身伤亡事故应急总预案》

1.3 适用范围

本处置方案适用于从事生产、作业的员工及在公司所管辖设备上从事各类生产、作业的外来人员。

2 事件特征

高处坠落伤害是指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在其它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或因自身原因违章作业,使人员从高处坠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在工程施工中较为普遍,占有的比例较大,属多发性事故。主要涉及的工种有装卸工、线路工,架子工等,事故发生的范围比较广泛,地上地下均有发生,且以地上发生的数量较多。高处坠落伤害事故极易造成人员死亡的严重后果,对受伤人员的救助必须分秒必争,立即采取止血及其他救护措施,并尽可能使伤者保持清醒,同时及早地与当地医疗部门联系,以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所带来的伤害。

3 应急组织及职责

公司成立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经理、副经理、各部门主任、各项目经理等领导组成,下设事故应急救援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部)处理日常工作,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组成高处坠落伤害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经理任总指挥,副经理任副总指挥,负责项目部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

3.1 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3.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3.2.1高空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3.2.2组织编制、审批高空坠落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应急演练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适用性。

3.2.3负责应急预案文件的维护、更新、报备管理。

3.2.4高空坠落事件发生后,负责急救工作的指挥与调度,落实后勤工作,协助事故处理与调查。

3.2.5制定培训计划,使相关人员熟悉应急准备与响应要求及其职责。

3.2.6制定演练计划,定期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并在演练之后,评价演练的效果,提出改进的意见。视具体工作实际每年进行一次演练。

3.3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职责

3.3.1在发生高空坠落事件后,组长及副组长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成立现场指挥部,批准现场救援方案,组织现场抢救。

3.3.2根据事故情况,立即按本预案规定程序,组织力量对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必要时向地方政府汇报。

3.3.3负责逐级向公司报告事故及处理进展情况。

3.3.4应急状态消除,宣告应急行动结束。

4 应急处置

一旦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现场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并打“120”急救电话,保护好现场。如有轻伤或休克人员,现场应组织临时抢救、包扎止血或做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尽最大努力抢救伤员,将伤亡事故控制到最小,损失降到最少。

4.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的作业人员,应及时将现场情况报告主管部门,主管部门领导应及时报告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事故现场的其他作业人员也可直接报告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

4.2领导小组的正、副组长接到报告后,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启动本预案。

4.3危急事件的应对

4.3.1 在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凡在现场的应急指挥机构领导小组成员(包括组长、副组长、成员)必须立即奔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并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减轻伤情,减少痛苦,同时根据伤情需要,迅速联系医疗部门救治。

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军运会花卉储备温室项目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编制人: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 湖北江西贝嘉实业有限公司 年月日

为预防项目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结合项目施工现场安全工作具体情况,特编制本预防专项方案,并逐级层层交底认真落实。 1、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各类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吊装等必须按规定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所有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并且特种高处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高处作业人员上岗前,施工现场技术管理应根据有规定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签字交底。当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按规定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技术培训。 3、高处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合格后方能上岗。 4、项目管理部门,各级劳务班组应对进场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安全防护用具。施工作业区入口设置“安全镜”;作业人员应按规定正确佩戴和使用安全防护,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劳动保护用品质量进行抽查。 5、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各类脚手架等进行安装拆卸施工时,应设警戒区,并应派专人监护。 6、施工现场应按类别,有针对性地将各类安全警示标志悬挂于施工现场各相应部位,夜间应设红灯示警。 7、在进行高处作业前,应由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对物料提升机、施工电梯、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各类脚手架、模板工程、起重吊装以及洞口临边等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方可使用。 8、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设施的应经施工项目部分管安全负责人签

字,并经施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验收合格签字,悬挂合格牌后,方可使用。 9、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黄黑(红白)相间的条纹标示,盖件等以黄(红)色标示(详见《成都市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设施标准化图例》)。 10、物料提升机应有完好的停层装置,各层联络要有明确信号和楼层标记;物料提升机上料口应装设有联锁装置的安全门,各种安全装置灵敏可靠;通道口脚手板应满铺并固定可靠,两侧边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和挡脚板,并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两侧。 11、施工电梯各种限位应灵敏可靠。层门应与吊笼电气或机械联锁,只有在吊笼板离某一登机平台的垂直距离±0.25m以内时,该平台的层门方可打开,并能保证在关闭时人员不能进出。 12、移动式操作平台立杆应保持垂直,上部适当向内收紧,平台作业面不得超出底脚。立杆底部和平台立面应分别设置扫地杆、剪刀撑或斜撑,平台应用坚实木板满铺,并设置防护栏杆和登高扶梯,且必须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规定。 13、脚手架的作业层脚手板应铺设严密,下部应用安全平网兜底。脚手架外侧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网作全封闭,不得留有空隙。密目式安全网应可靠固定在架体上。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空隙大于15cm时应作全封闭。作业人员上下应有专用通道。 1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和其他外挂式脚手架应设置安全可靠的防倾覆、防坠落装置,每一作业层架体外侧应设置符合要求的防护栏杆

防高处坠落专项措施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二、工程概况 三、防高坠施工措施 四、防高坠应急措施

防高处坠落专项措施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201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公司有关安全规定 二、工程概况 苏州港口发展大厦土建安装工程:建筑面积94231.75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66542.98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7688.77平方米)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地下3层,地上34层(包括2层避难层),建筑高度为150m米。地处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南天成路南侧约100左右,规划富一西路南。 三、防高坠施工措施 1、一般规定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安全帽的制作与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安全帽》的有关规定。 (2)、悬空高处作业人员应挂牢安全带,安全带的选用与佩戴应符合国家标准《安全带》的有关规定。 (3)、建筑施工过程中,应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对建筑物进行封闭(或采取临边防护措施)。 (4)、建筑施工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对施工现场和建筑物的各种孔

洞盖严并固定牢固。 (5)、对人员活动集中和出入处的上方应搭设防护棚。 (6)、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应在施工方案中确定,并在施工前完成,最后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 (7)、高处作业的人员应按规定定期进行体检。 2、临边作业 (1)、工作边沿无维护实施或维护实施高度低于800mm的,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如: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及楼梯段,框 架结构各层楼板尚未砌筑维护墙的周边,坡形屋顶周边已经施工升降机与建筑物通道的两侧边等都必须设置防护栏杆。 (2)、水平工作面防护栏杆高度应为 1.2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周边栏杆应高于 1.5m,应能经受1000N外力,防护栏杆应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底部设置高度不低于180mm的挡脚板。 3、洞口作业 (1)、在孔与洞口边的高处作业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包括因施工工艺形成的深度在2m及以上的桩孔边,洞槽边和因安装设备、管道预留 的洞口边等。 (2)、较小的洞口,应采用坚实的盖板盖严,盖板应能防止移位;较 大的洞口除应在洞口采用安全网或盖板封严外,还应在洞口四周设置防护栏杆。 (3)、墙面处的竖向洞口(如电梯井口、管道井口),除应在井口处设置防护栏杆或固定栅门外,井道内应每隔10m设一道平网。

矿山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矿山高处坠落现场处置方案 1.1事故特征 在生产过程中的高处作业、检修作业时,由于防护不当(或没有防护)、操作不当、易发生的人员或物件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可能产生坠落事故的场所主要有:边坡及各类操作平台。 1.2应急组织与职责 应急自救组织以班组为单位,由全班组人员组成。 应急自救组织组长由班组长担任,成员为全体班组人员组成。 1.组长职责 1)负责察看事故性质、范围和发生原因等情况,并 快速报告给应急救援指挥部。 2)带领全班组人员,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成员职责: 1)在班组长的带领下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尽可能采取措施减少事故扩大,减小人员伤亡。

1.3应急处置 1.事故报警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现场情况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以最快速度通知现场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各小组的职责,疏散无关人员; 3)现场指挥人员及时通知医务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2.现场急救 1)肢体骨折 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 2)检查呼吸、神志是否清楚,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复苏。

3)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4)如须把伤员搬运到安全地带,搬运时要有多人同时搬运,禁且止一人抬腿,另一人抬腋下的搬运方法,尽可能使用担架、门板,防止受伤人员加重伤情。 5) 如无能力自救,尽快将受伤人员采取4)方法,送往医院或等待医务人员救治。 6)现场保卫组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1. 4注意事项 1. 应急抢险人员应按规定佩带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2. 应采购国家指定的专业厂家生产的抢险救援器材,要严格采购、入库、存放过程及使用前的检查验收关,并按规定使用。 3.制定的应急救援对策或措施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最好执行事前演练过的救援对策或措施。 4.现场自救互救应遵循保护人员安全优先的原则,防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所谓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在此作业过程中因坠落而造成的伤亡事故,称之为高处坠落事故。这类事故各行业中均有发生,并以建安企业居多,约占全部事故的20%左右。 1. 高处坠落事故的规律高处坠落事故规律,是指人们在从事高处作业中,人与相关物体结合时违背客观事物规律而产生的异常运动失去了控制,经过量变积累发生了灾变的普遍性表现形式。掌握了规律,就能有效地予以预防和控制。 1.1 高处坠落事故的类别 高处坠落事故的事故类别大约为如下九种: 1.1.1 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 1.1.2 脚手架上坠落; 1.1.3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1.1.4 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 1.1.5 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 1.1.6 登高过程中坠落; 1.1.7 梯子上作业坠落; 1.1.8 屋面作业坠落; 1.1.9 其他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他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1.2 高处坠落事故的原因

1.2.1 个性原因 个性原因,是指每类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各自具有的具体原因。例如: a. 洞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洞口作业不慎身体失去平衡;行动时误落入洞口;坐躺在洞口边缘休息失足;洞口没有安全防护;安全防护设施不牢固、损坏、未及时处理;没有醒目的警示标志等。 b. 脚手架上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脚踩探头板;走动时踩空、绊、滑、跌;操作时弯腰、转身不慎碰撞杆件等身体失去平衡;坐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站在栏杆上操作;脚手板没铺满或铺设不平稳;没有绑扎防护栏杆或损坏;操作层下没有铺设安全防护层;脚手架超载断裂等。 c.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立足面狭小,作业用力过猛,身体失控,重心超出立足面;脚底打滑或不舒服,行动失控;没有系安全带或没有正确使用,或在走动时取下;安全带挂钩不牢固或没有牢固的挂钩地方等。 d. 屋面檐口坠落事故的具体原因主要有:屋面坡度大于25°,无防滑措施;在屋面上从事檐口作业不慎,身体失衡;檐口构件不牢、或被踩断,人随着坠落等。 1.2.2 共性原因共性原因,是指任何一次高处坠落事故在发生过程中,均具有基本原因、根本原因、间接原因和直接原因而形成的系列原因。 a. 基本原因,是高处作业的安全基础不牢。其表现是:人不符合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物未达到使用安全标准。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身体条件较差或有病;与高处作业相关的各种物体和安全防护设施有缺陷等。 b. 根本原因,是高处作业违背建筑规律的异常运动。其表现是: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如从事高处作业人员的着装不符合安全要求,高处作业时没有安全措施冒险蛮干,违反劳动纪律酒后作业;安全防护设施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专项方案 编希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_____________ 年月日 一、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1编制依据 0 2管理资料标准文件外增设的安全记录 0

3、适用范围及有效期 0 4、防高处坠落管理体系 (1) 4.1、预防高处坠落管理体系 (1) _4.2、管理职责 (2) 4.2.1项目经理(组长) (2) 4.2.2常务经理、生产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副组长) (3) 4.2.3项目施工负责人 (3) 4.2.4项目安全员 (4) 4.2.5项目材料、设备 (4) 4.2.6后勤综合管理 (5) 5、施工现场预防高处坠落控制 (6) 二、工程概况 6 三、高空坠落事故主要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7 1、孔桩口、电梯井、预留洞口等坠落 (7) 2、洞口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8) 3、脚手架上坠落 (8) 4、脚手架上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9) 5、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9) 6、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9) 7、踩破轻型屋面坠落 (10) &踩破轻型屋面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0) 9、拆除工作中坠落 (10)

10、拆除工作中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 1

11、................................................... 登高过程中坠落 11 12、登高过程中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1) 13、从屋面沿口坠落 (12) 14、从屋面沿口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2) 15、梯子上作业坠落 (12) 16、梯子上作业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3 17、天花板上检修坠落 13 18、天花板上检修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4 19、卸料平台上坠落 14 20、卸料平台上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4 21、......................................................... 临边坠落15 22、临边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5) 23、..................................................... 交叉作业防护16 24、高处作业防护及注意事项 16 四、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预案 (18) 1、项目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构设置 (18) 2、项目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职责及分工 (19) 3、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护 (21) 五、工程施工现场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制度 22 1、防坠落安全制度 (22) 2、登高作业“十不准” (24) 六、............................................................... 附图:25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风险分析 1.1.事故类型 1.1.1.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的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1.1. 2.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 1.1.3.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装置。公司生产区域内,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从事作业活动的人员,均可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2.危险源 1.3.生产场所、范围、设备等部位的2米以上高处作业。 1.4.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围 1.4.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坠落人员通常有多个系统或多个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当场死亡。高处坠落人员除有直接或间接受伤器官表现外,尚可有昏迷、呼吸窘迫、面色苍白和表情淡漠等症状,可导致胸、腹腔内脏组织器官发生广泛的损伤。高处坠落时,足或臀部先着地,外力沿脊柱传导到颅脑而致伤;由高处仰面跌下时,背或腰部受冲击,可引起腰椎韧带撕裂,椎体裂开或椎弓根骨折,易引起脊髓损伤。如果发生脑干损伤时,常有较重的意识障碍、光反射消失等症状,也可有严重合并症的出现。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导致人员轻伤、重伤,甚至死亡。高处坠落较容易发生,一般伤害为个体,影响范围较小。 1.5.危险性分析 1.5.1.作业人员在较高设备、设施、建筑物上进行检查或检修作业时,

可能会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5. 2.指派有登高禁忌症的人员从事登高作业,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5.3.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为走捷径图方便而随意攀爬防护栏杆、电缆桥架、墙壁等非规定通道,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5.4.高空作业时未按规定穿戴和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带、安全绳),发生高处坠落伤害事故; 1.5.5.在临边作业或转移作业地点时因踩空、踩滑而坠落; 1.5.6.作业场所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装焊接不牢、锈蚀断裂等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 1.5.7.高处作业人员的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等用品因存在内部缺陷、老化、腐蚀而破损、断裂引起的高处坠落事故。 1.6.事故前的征兆 1.6.1.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架空安全防护网。 1.6. 2.作业人员没有持证上岗。 1.6.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1.6.4.构架未挂警示牌。 1.6.5.作业平台不牢固、有空洞。 1.6.6.6级及以上大风、雨、雪天高处作业。 1.6.7.脚扣、腰绳等登高设备未定期检查。 1.6.8.气温低于零下10℃高处作业。 1.6.9.杆塔、梯子作业前,未检查根部、基础和拉线等等险兆。 1.7.事故引发的次生事故 1.8.由于高处坠落事故事故营救措施不当,造成营救人员终生残疾或瘫痪也可能是导致二次坠落、触电、窒息等危机生命的二次伤害。 2.应急工作职责 2.1.组织机构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68.2%。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 (一)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施工方案(1).doc

编号: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施工方案审批表 如皋金科世界城一期展示区项目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时间:年月日

如皋金科世界城一期展建筑面积约1万平米 工程名称 示区结构形式框架、框剪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施工中建四局一公司安徽施组(方案名称)编制单位 方案分公司 项目部评审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公司技术、质量、安全、商务等部门评审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公司副总工程师审核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施工方案评审表

如皋金科世界城一期展建筑面积约 1万平米工程名称 示区结构形式框架、框剪施组(方案名称)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施工方案 项目技术部评审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项目商务部评审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项目质量、安全部评审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项目施工部评审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项目经理评审意见: 评审人: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二章、高空坠落事故主要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电梯井、风井、烟井、采光井、预留洞口坠落. ......... 洞口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 脚手架上坠落 . ..................................... 脚手架上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 ................................. 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 踩破轻型屋面坠落 . ................................. 踩破轻型屋面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 拆除工作中坠落 . ................................... 拆除工作中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 登高过程中坠落 . .................................. 登高过程中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 从屋面沿口坠落 . ................................... 从屋面沿口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 梯子上作业坠落 . .................................. 梯子上作业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 井架吊转料平台上坠落. ............................ 龙门吊转料平台上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 临边坠落 . ........................................ 临边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 第三章、施工现场主要防护措施........................... 3. 1.1临边坠落. .................................. 临边防护 . ....................................... 洞口坠落 . ....................................... 洞口防护 . ....................................... 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错误 ! 未定义书签。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和事件类型 1.1.1危险性分析 制丝车间设备大部分高于2米以上,安全设施上配置了平台方便安全操作,但在筒体、皮带机、提升喂料机、流化床、储柜行车等上部或顶部作业危险性较高,如果防护措施不当,极易产生坠落事故。 1.1.2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类型: 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分为高处坠落伤害(轻伤、重伤)和高处坠落死亡两种。 1.2事故可能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1)叶片线:物料输送下料升降机,真空回潮锅顶,翻箱喂料平台(提升带),松散、加料滚筒上方, (2)叶丝线:掺配加香滚筒上方,加香输送带上、气流烘丝机设备顶部、 (3)梗丝线:储梗(丝)柜,梗柜出料提升带,流化床顶部,梗丝加香滚筒上 (4)其他:车间网顶作业,储丝柜行车上,登高梯上,移动平台上, 1.3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的危害程度 发生高处坠落后,可引起人员轻伤、重伤,甚至人身死亡事故。

1.4事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在高处作业时,下方没有设隔离带 (2)高处作业人员未办理高处作业审批、未有监护人员、未落实有关安全防护 (3)作业人员精神状态不佳、疲劳作业 (4)登高器具不安全牢靠、安全防护器具失效 (5)高处设备检修平台不完善、存在隐患缺陷 (6)安全带不定期检查或失效 1.5日常控制措施 作业人员首先办理高处作业审批表→班组负责人确定监护人→个人穿戴防护用品并做好安全防护→落实确认作业票中控制节点→使用的登高器具检查确认→安全防护器具固定到位→高处作业→作业完毕→安全防护器具撤除→登高器具撤离地面→作业完成→撤除监护→完善作业票记录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2.1应急救援指挥小组 组长: 班长 成员: 班组安全员、工段长、其他现场工作人员 2.2应急救援指挥小组主要职责: 2.2.1组织制定编制实施事故应急预案; 2.2.2保证本预案各项资源的准备; 2.2.3组织安全检查和预防,及时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2.2.4负责现场急救的指挥工作; 2.2.5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3应急救援指挥组人员职责 2.3.1组长:负责应急救援指挥工作,发布救援命令,对特殊情况进行紧急决断,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及处理情况。组织现场人员进行先期处置。 2.3.2成员:负责现场的安全检查和预防,参与事故处理、调查。 2.3.3现场工作人员职责: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做好高处坠落伤亡人员的先期急救处置工作。 2.4 登高作业人员:本岗位责任人 职责:负责按照安全工作要求,进行岗位高处作业的审批、登高任务。 2.5现场监护人成员:本岗位监护人员、班组安全员 职责:负责对高处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检查和安全监护。 2.6伤员救护人员:本班补缺勤人员

预防高处坠落控制措施

编号:AQ-BH-00912 ( 应急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预防高处坠落控制措施 Control measures to prevent falling from height

预防高处坠落控制措施 备注: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救援的范围和体系,有利于做出及时的应急响应,当发生超过应急能力的重大事故时,便于与应急部门的协调,降低事故的危害程度。 1、管理目的: 为保障高处施工人员安全,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实现安全生产。 2、管理目标: 杜绝高处坠落伤亡事故。 3、预防高处坠落控制措施: 3-1工程开工前应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编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安全文明施工组织设计》等管理方案,必要时还应编制高处施工专项控制措施。方案必须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3-2作业前,技术人员应依照批准的方案,向作业人员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让作业人员了解可能会产生的危害因素,施工后的预控措施,管理目标要求。

3-3凡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高处作业安全知识的教育;特殊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持证上岗。 3-4进入现场施工所有人员必须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禁带病作业和酒后作业。作业时,严禁在脚手架、平台上和临边危险处嬉闹。 3-5高处作业人员应接受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患高血压、恐高症等不宜高处作业疾病的,禁止安排登高作业。 3-6施工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等必备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具,并教育、检查作业人员正确配戴和使用。 3-7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配戴安全帽;悬空作业人员须系安全带,穿防滑鞋。凡在2m以上悬空作业,必须系好符合要求的安全带,有的悬空作业没有挂安全带的条件时(如行车梁的上部、吊装屋架上弦等),施工负责人应为工人设置悬挂安全带的安全绳、安全栏杆等。 3-8高处作业点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凡无外架防护施工,必须在高度4m至5m处设一层固定安全网,每隔四层楼再一道固定安全网,并同时设一层随墙体逐层上升的安全网。凡外架、桥式架、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工作方案示范文本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工作方案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专项工作方案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编制依据 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建筑 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安全 检查标准》(JGJ59-2011)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洛维工业集中区生产基地项目1号综合厂 房,建设地点位于柳州市洛维工业集中区A-07-03号地 块。工程类别:工业厂房;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 22545.6m2,占地面积:21000m2,其中:厂房门式钢架 建筑面积为20227.2m2,建筑高度10.2m;附房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为2318.4m2,附房3层,一层高4.6m,二、三

层高均为2.8m。 三、预防措施 以预防和遏制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伤亡事故为重点,针对引发高处坠落因素的特点,严厉查处在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垂直运输机械、脚手架、“三宝”、“四口”、“五临边”等方面存在的违规行为。具体要求如下: 1、施工现场不得使用无出厂检验合格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牌、国家已明令淘汰和禁止使用以及无定期检测手续的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在安装和拆除前必须按有关规定制定和审批专项装拆施工方案,严格遵守装拆程序,配置齐全有效的安全保险装置,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凡在高2米以上,有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伤亡事故的“四口”、“五临边”作业时,必须按规定设置有效、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3、搭拆脚手架必须按有关规定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

完整word版,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险性分析 (1)高处作业:是指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 (2)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 (3)高处作业的危险性:高处作业最致命的,多发的事故就是高处坠落,易造成坠落人员身体的摔伤,严重的可导致人员死亡。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名称 (1)建筑施工中易发生高处坠落的区域、地点有: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通道口),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其他没有防护临边,脚手架的拆装,塔吊的安装与拆御等。 (2)没有经过检查的搭建物,玻璃棚天窗、凉棚石棉瓦屋面,屋檐口等处。 (3)高大设备的操作台,深沟坑(-2米)作业边,高处管道抢修、检修等。 (4)利用梯子的登高作业。 (5)玻璃幕墙的安装、清洁、墙体粉扫等。 2、应急处置程序 2.1事故报警 (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警,单位

负责人接到报警后,立即到达事故现场,视现场情况及时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事故现场指挥人员以最快速度通知现场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等,应急小组到达事故现场,履行各小组的职责,疏散无关人员。 (3)现场指挥人员及时通知医务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 2.2现场急救 (1)肢体骨折 尽快固定伤肢,减少骨折断端对周围组织的进一步损伤,如没有任何物品可做固定器材,可使用伤者侧肢体,躯干与伤肢绑在一起,再送往医院。 (2)检查呼吸、神志是否清楚,若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即复苏。 (3)如有出血、立即止血包扎。 (4)如须把伤员搬运到安全地带,搬运时要有多人同时搬运,禁止一人抬腿,另一人抬腋下的搬运方法,尽可能使用担架、门板,防止受伤人员加重伤情。 (5)如无能力自救,尽快将受伤人员采取(4)方法,送往医院或等待医务人员救治。 (6)现场保卫组应保护好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破坏事故现场,以便有关部门人员进行事故调查。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措施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措施 1、安全管理方面的预防措施 (1)安全教育:认真搞好以《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为中心的安全教育。 (2)持证上岗:攀升和悬空高处作业人员以及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专业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3)体格检查:没有妨碍从事高处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者,方可上岗。(4)用好“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拯救了大量职工生命。“三宝”的采购、保管、使用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 (5)尽量减少高处作业:从施工组织与管理上采取措施,变高处作业为平地作业。配件尽可能在地面上安装连接牢固等。 (6)施工组织设计: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其所需设施与料具,必须列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前应逐级交底,并检查防护措施和用品的落实情况,不落实者不准施工。 (7)交叉作业:粉刷等各工种进行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时,避免在同一垂直方向上操作,无法避免时,应采取隔离防护措施。 (8)设施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标志等必须在施工前检查与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危及人身安全者,必须停止作业。安全设施因施工作业需要变更或临时拆除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替代措施。 2、安全技术方面的防护措施: (1)预防坠落措施 1)防护栏杆:下述作业场所应设置防护栏杆:“五临边”,即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等;防护栏杆的构造要求、栏杆杆件的规格及连接要求等应遵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2)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盖板盖住,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边长为50~150 cm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连接钢管而成网络,并在其上满铺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方案详解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预防高处坠落 专项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单位: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 0 1、编制依据 0 2、管理资料标准文件外增设的安全记录 0 3、适用范围及有效期 0 4、防高处坠落管理体系 (1) 4.1、预防高处坠落管理体系 (1) 4.2、管理职责 (2) 4.2.1项目经理(组长) (2) 4.2.2 常务经理、生产项目经理、项目总工(副组长) (3) 4.2.3项目施工负责人 (3) 4.2.4项目安全员 (4) 4.2.5项目材料、设备 (4) 4.2.6 后勤综合管理 (5) 5、施工现场预防高处坠落控制 (6) 二、工程概况 (6) 三、高空坠落事故主要危险源及预防措施 (7) 1、孔桩口、电梯井、预留洞口等坠落 (7) 2、洞口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7) 3、脚手架上坠落 (8)

4、脚手架上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8) 5、悬空高处作业坠落 (9) 6、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9) 7、踩破轻型屋面坠落 (10) 8、踩破轻型屋面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0) 9、拆除工作中坠落 (10) 10、拆除工作中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1)

11、登高过程中坠落 (11) 12、登高过程中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1) 13、从屋面沿口坠落 (11) 14、从屋面沿口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2) 15、梯子上作业坠落 (12) 16、梯子上作业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3) 17、天花板上检修坠落 (13) 18、天花板上检修坠落的主要预防措施 (13) 19、卸料平台上坠落 (14) 20、卸料平台上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4) 21、临边坠落 (15) 22、临边坠落主要预防措施 (15) 23、交叉作业防护 (16) 24、高处作业防护及注意事项 (16) 四、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预案 (18) 1、项目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机构设置 (18) 2、项目应急领导小组人员职责及分工 (18) 3、高处坠落事故的应急救护 (21) 五、工程施工现场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制度 (21) 1、防坠落安全制度 (21) 2、登高作业“十不准” (23) 六、附图: (24)

高处坠落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安全管理 (2) 四、“三宝”管理 (2) 五、洞口防护 (4) 六、临边防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物料提升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移动式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九脚手架工程(落地、悬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模板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钢筋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二、混凝土浇捣...............................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三、装饰工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四、塔吊.....................................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五、其他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高处坠落施工专项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2、本工程基坑围护图纸; 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93 号令); 5、《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设部建质[2003]82 号); 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JGJ59-99); 7、《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8、公司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文件; 9、本工程各专项施工方案; 10、《安全生产法》; 11、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12、《国务院关于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二、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鑫和国际佳园 建设单位:枣庄鑫河置业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青岛城乡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山东恒信监理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浙江新东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本工程为枣庄市市中区杨河棚户区改建项目,由8幢18层~33层高层住宅楼、一幢三层幼儿园及1层地下车库组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地下总建筑面积为。

高空坠落专项应急预案

高空坠落专项应急预案 目录 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2) 1.1 事故类型 (2) 1.2 危害程度 (2)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 3.1 应急组织体系 (3)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 3.2.1 指挥机构 (3) 3.2.2 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4) A 总指挥的职责: (4) B 副总指挥的职责: (4) C 应急办公室职责: (5) D 抢险组职责: (5) E 救护组职责: (5) F 疏导组职责: (5) G 保障组职责: (5) H 善后组职责: (5) I 调查组职责: (5) 4. 预防及预警 (6) 4.1 危险源监控 (6)

4.2 预防措施 (6) 4.3 预警行动 (7) 5. 信息报告程序 (7) 6. 应急处置 (8) 6.1 响应分级 (8) 6.2 响应程序 (8) 6.3 高空坠落应急处置措施 (8) 6.3.1 二级应急行动 (8) 6.3.2 一级应急行动 (9)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9)

1. 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依据高处坠落事故对人体伤害的坠落方式,把高处坠落事故大体分为如下类型:洞口坠落(预留口、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阳台口坠落等);脚手架上坠落;悬空高处作业坠落;石棉瓦等轻型屋面坠落;拆除工程中发生的坠落;登高过程中坠落;梯子上作业坠落;屋面作业或桥面作业坠落;其它高处作业坠落(铁塔上、电杆上、设备上、构架上、树上、以及其它各种物体上坠落等)。 1.2 危害程度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会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2.1 迅速行动、灵活应对。处理事故险情时,由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启动本预案并实施; 2.2 以人为本。险情处理应首先保证人身安全(包括救护人员和遇险人员); 2.3 强化防护。迅速疏散无关人员,阻断危险物质来源,防止次生事故发生。 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组织体系由项目行政主管领导和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与办公室、工程部、设备部、物资部、安质环保部、财务部、单位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的负责人组成。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高处坠落预防措施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 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看,由于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及由于未使用或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而造成坠落事故的占事故总数的%。从发生事故的主体的年龄来看,23~45周岁的人居多,约占全部事故70%以上。 从发生事故的客体看,原因多方面,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好,安全经费投入不足,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劳动组织不合理,安全教育不到位,施工现场缺乏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与生产秩序等。 从发生事故的结果看,作业离地面越高,净击力越大,伤害程度越大。 从发生事故的类型看,高处坠落事故最易在建筑安装登高架设作业过程中与脚手架、吊篮处、使用梯子登高作业时以及悬空高处作业时发生。其次在“四口五临边”处,轻型屋面处坠落,还有些坠落事故是在拆除工程时、和其它作业时发生。 二、高处坠落事故成因 任何事故的原因都可从人、物、方法、管理、环境五个方面进行分析,高处坠落事故成因分析也不例外:人的不安全因素:

l、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防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2、作业者本身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处于二重或三重临界日或情绪临界日,反应迟钝,懒于思考,动作失误增多,而导致事故发生。 3、作业者生理或心理上过度疲劳,使之注意力分散,反应迟缓,动作失误,思维判断失误增多,导致事故发生。 4、作业者习惯性违章行为,如酒后作业,乘吊篮上下,在无可靠防护措施的轻型屋面上行走。 5、作业者对安全操作技术不掌握。如悬空作业时未系或未正确使用安全带,操作时弯腰、转身时不慎碰撞杆件等使身体失去平衡。走动时不慎踩空或脚底打滑。 6、缺乏劳动危险性认识。表现为对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认识不足,思想上麻痹,在栏杆或脚手架上休息打闹,意识不到潜在的危险性。安全工作上存在侥幸心理,认为“飞鸟拉粪,哪这么巧落在我头上!”。 物的不安全状态 l、脚手板漏铺或有探头板,或铺设不平衡。 2、材料有缺陷。如使用竹竿为青嫩、枯黄、黑斑、虫蛀以及裂纹贯通二节以上的毛竹:使用木杆为易腐蚀、易折裂以及枯节,虫眼的木料:钢管与扣件不符合要求。 3、安全装置失效或不齐全。如人字梯无防滑、防陷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