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全册】初中生物总复习:第五单元 被子植物的一生

第五单元被子植物的一生

考能提升

题组一基础过关题组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月球环境恶劣,是生命的禁区。但我国嫦娥四号搭载的棉花种子顺利萌发,摘下了“月球第一片嫩叶”的桂冠,科学家不必为种子萌发提供( )

A.适量的土壤

B.适宜的温度

C.一定的水分

D.充足的空气

2.某科研组对一批小麦种子进行发芽率的测定实验,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应选择饱满颗粒大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

B.应将所选的种子浸没在清水中进行实验

C.应在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温度下开展实验

D.发芽率的测定实验是验证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

3.(2019泰山区模拟)将3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到盛水烧杯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利用该装置可探究水分和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B.该装置中①和③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

C.该装置中①和②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

D.该装置中种子数量太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大

4.左图研究豌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右面哪一幅图能表示实验结果( )

5.许多农作物在春天播种,而不是冬天,提示我们温度、光照会影响种子的萌发,某同学为检验这一假设,用大豆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种子数(粒) 处理方法萌发数(粒)

①20 有光,加水,25 ℃18

②20 有光,加水,0 ℃0

③20 无光,加水,25 ℃18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所加水分越多越好

B.①②组为实验组,③为对照组

C.由实验结果可知温度影响大豆种子的萌发而光照不影响

D.所用种子除数量相同以外,其余如大小、饱满度可以不作要求

6.(2019北京海淀模拟)如图为菜豆的一生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过程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胚乳提供

B.③中地上部分由菜豆种子中胚轴发育而来

C.④时期会进行开花、传粉、受精等过程

D.⑤中有多颗菜豆是因为一朵花中有多个子房

7.合欢树(芙蓉树)是山东省威海市的市树,也是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之一。它的茎能够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A.生长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B.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D.韧皮部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8.(2019潍坊)若探究镁元素是否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最可行的方法是( )

A.测量正常叶片中镁元素的含量

B.检测根系对镁元素的吸收过程

C.分析影响镁元素吸收的环境条件

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

9.(2019宁阳模拟)下列有关大豆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日常生活中食用的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胚乳

②大豆播种前翻耕土壤的目的是满足种子萌发对空气的需要

③大豆的果实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果皮和胚珠发育成的种子组成的

④大豆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筛管运输到其他部位

⑤大豆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⑥适宜条件下大豆种子的胚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②③⑤

10.(2019枣庄)在“观察花的结构”实验中,观察桃花的正确顺序是( )

①用镊子摘下花瓣②用镊子摘下雄蕊③用镊子摘下萼片④用解剖刀切下雌蕊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②→④

D.④→②→③→①

11.李明同学选择桃园中正在开放的四朵桃花进行了如下实验:甲花摘除雄蕊,乙花摘除雌蕊,丙花摘除花瓣,丁花摘除萼片,则肯定不会发育成果实的花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白胖子”说的是花生的果实,结合下面的概念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麻屋子”指的是①

B.“红帐子”指的是果皮

C.“白胖子”指的是②中的胚

D.花生的果实属于组织

13.(2019湖北荆门)下列有关桃树开花与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桃花的结构中,雄蕊不参与果实的形成,所以没有雌蕊重要

B.连绵阴雨可致桃树减产,主要是因为开花时节传粉不足

C.黄桃果肉甜美,它是由雌蕊的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D.桃核里只有一粒种子,是因为桃花雌蕊中只有一个胚珠

14.(2019岱岳区模拟)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组成的是大豆种子的胚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C.大豆根尖的成熟区是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D.⑥⑦组成的结构是由子房壁发育来的

15.(2018邵阳)如图为植物的生殖发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所示植物的传粉方式为自花传粉

B.受精完成后,雄蕊和柱头将逐渐凋落

C.图中所示植物的受精作用发生在胚珠

D.图中所示植物的子房将来发育成果皮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35分,[ ] 为一空)

16.某生物兴趣小组以若干大豆种子为实验材料对植物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进行

探究。将他们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整理成表,请分析表格内容,回答有关问题:(表中未说明部分,均认为条件适宜)

组别装置

标号

种子所处的环境种子

数(粒)

发芽

率/% 温度/℃湿度光照

A 25 潮湿有光100 96

B 5 潮湿有光100 0

C 25 干燥无光 5 0

D 25 潮湿无光 5 100

E 25 潮湿有光100 97

F 25 潮湿无光100 98

(1)甲组探究的问题是种子的萌发需要。

(2)乙组的实验设计与甲、丙两组相比,设计上存在着缺陷,请指出: 。

(3)要证明光照对大豆种子萌发有无影响,应选用的实验装置,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

(4)装置A、E、F中均有未萌发的种子,原因是(种子处于休眠期除外)。

(5)大豆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 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然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此过程中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原因是

17.(2019潍坊改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学校生物种植园内的花生为对象,研究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以下是他们提出的相关问题。请回答:

(1)种植过程中,施用一定量的肥料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

(2)花生植株是由图甲中的(填序号)发育而来的;图乙表示的是花生在完成传粉后,进行的过程。

(3)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菌(细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菌细胞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根瘤菌的固氮功能由固氮基因控制,要使寄生在玉米根内的某种放线菌也具有固氮功能,简要的操作过程是

(4)测量发现,花生种子开始萌发到出土前,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植株干重会迅速增加。其原因是

18.(2019滨州改编)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我国贫困治理由“救济式扶贫治理模式”到“参与式扶贫治理模式”转变。王家村在县领导的带领下种植高产玉米试验田,喜获丰收,逐步脱贫。图1为玉米一生的示意图,图2为玉米果实的发育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蝗虫是危害玉米的农业害虫之一,玉米与蝗虫相比在结构层次的不同之处是没有,蝗虫与玉米的生殖方式相同,都属于。

(2)玉米种植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图2中曲线b的现象,王家村村民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王家村玉米获得大丰收,一玉米果穗上结有近千粒玉米,其中的一粒玉米是由图1(三)中的[ ] 发育而来的,将这粒玉米沿(四)中的虚线纵切,观察到(五),其中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五)中的[ ] 。

(4)图1中(六)经过一段时间发育为(一)需要经过。

(5)农民发现刚收获的粮堆会发热,试分析玉米细胞中释放热量的结构是。

19.春天来了,桃花开得绚烂,桃树也慢慢长出了新芽。如图所示为桃的花和果实的结构图及子房体积变化图,请分析回答问题:

(1)一朵桃花的结构中,与种子和果实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花蕊,图甲中②③合起来构成。②中的散放出来落在[ ] 上的过程叫传粉。

(2)要想实现图甲到图乙的变化必须经历的两大生理过程为。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发生在图甲中的[ ] 内,将来发育图乙中2的是[ ] 。

(3)某同学观察并绘制了某一朵桃花子房体积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图(如图丙),出现bc段变化的原因是。

20.豆类因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有益成分,备受人们关注,下面是豌豆从萌发到结实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豌豆种子中分生组织分布在中。

(2)豌豆从萌发到结实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其中,a→b阶段需要的基本环境条件为: 和一定的水分;c→e阶段,除了满足上面的条件外,还需要有充分的光照和多种类型的。

(3)在整个豌豆种子发育成植株的过程中,所含的有机物会发生如下图曲线所示的变化。其中,AB段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种子进行;BC段曲线上升的原因主要是植株进行。

(4)为探究豌豆的传粉特点,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在豌豆没开花之前,用纸袋套住其一个花蕊,不让它接受外来花粉,最终也结出了种子,根据该同学的实验现象,可以推断一朵豌豆花中一定同时具有(结构),并且能进行自花传粉。另外,从h可以推断,豌豆花的子房中一定含有多个(结构)。

题组二能力提升题组

分值:20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2019滨州)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的萌发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的(一)阶段,有机物逐渐增多

B.只要外界条件适宜,豆瓣也能萌发,长成幼苗

C.萌发过程中发育成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

2.(2019青岛)图甲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示意图,图乙是菜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质量变化示意图,其中X为鲜重变化曲线,Y为有机物质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甲图乙

A.图甲中,种子吸水萌发,其中H是由子叶发育而来的

B.图乙中,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

C.图甲中,种子萌发时,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D.图乙中,Y曲线的ae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水分大量散失

3.(2019广东)同学们学习被子植物相关知识后,理解错误的是( )

A.光照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B.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

C.根尖成熟区是吸收水的主要部位

D.桃花的子房将发育为果实

4.(2019威海)花生是威海常见的农作物。下列有关花生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花生生命的起点为种子的萌发

B.花生生长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C.花生结果要先后经历传粉、开花和受精的过程

D.花生受精后子房和胚珠分别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5.如图表示豆科植物的一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②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芽

B.①→②种子萌发过程,只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一定的水分

C.过程④→⑤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

D.⑤所示豆荚是由胚珠发育而来的

6.(2018临沂)下图描述的是绿色开花植物大豆的一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④⑤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种子萌发时,只要环境条件适宜就能萌发,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

C.幼根的生长靠伸长区增加细胞的数量

D.果实由⑥胚珠和⑦果皮组成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14分,[ ] 为一空)

7.(2019肥城模拟)如图1是某种被子植物的繁殖过程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图1 图2

(1)该植物的花中与结出果实和种子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填图中代码)。

(2)该植物的花具有艳丽的花冠和芳香的花粉,据此可推断它的花粉可借助

传播。

(3)图中C结构内最主要的部分是由B内的[ ] 受精后发育来的。

(4)图中D所指的两个部分,最先长出的是(填序号);该部分的伸长主要是靠。

(5)某生物小组的同学为探究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将同种植物的100粒种子平均分为两组进行实验,根据培养温度和实验数据绘成图2所示曲线图。则:①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除温度这一变量外,其他培养条件都应相同,特别是能直接影响种子萌发的等。②根据图乙所示曲线,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8.(2019菏泽)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许多贫困户因种植大棚蔬菜而脱贫。番茄是常见的大棚种植蔬菜,因为它富含维生素,很受人们青睐。两年前,某校的生物老师为帮助贫困户尽快增产,组织引导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科学实验,探究番茄的生命活动规律。图甲是他们总结的番茄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图乙是一段时间内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番茄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甲图乙

(1)番茄的一生中,发育的起点是。

(2)图甲中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3)图甲中的2(果实)是由3(花)结构中的发育而来的。2中含有的有机物主要是由1通过合成的,并通过叶脉和4中的筛管运输来的。

(4)图甲中5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番茄植物体的。

(5)分析图乙可知,对大棚中的番茄采取两项措施可以提高产量。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还发现温度与番茄生长有密切的关系。他们将番茄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连续12小时光照,再连续12小时黑暗。实验结果如表(“mg/h”表示“毫克/小时”):

温度(℃)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mg/h) 1.75 2.50 3.15 3.85 3.50 3.00

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mg/h) 0.75 1.10 1.60 2.25 3.00 3.50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温度控制在℃时,番茄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答案精解精析

题组一基础过关题组

一、选择题

1.A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1)适宜的温度:种子萌发的过程中,种子内部要进行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这些生物化学变化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多数种子萌发所需的最低温度为0 ℃~5 ℃,最高温度为35 ℃~40 ℃,最适温度为25 ℃~30 ℃;(2)一定的水分:水分可以使种皮变软,胚芽与胚根才能突破种皮,同时储存在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在有水的情况下才能转化,容易被胚吸收利用。但是,如果水分过多,会导致种子缺乏氧气,从而无法呼吸,使种子腐烂;(3)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时吸入氧气,把细胞内储存的大量营养物质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供应种子萌发时生理活动的需要。

2.C 在抽样中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设置重复组,取平均值作测定结果。如果选饱满颗粒大的种子作为实验材料,则偶然性较大,A错误。将所选的种子浸没在清水中,则缺少空气,种子不会萌发,B错误。发芽率的测定实验是验证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D错误。

3.B ①和②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变量是水分,②和③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唯一变量是空气,因此该装置可以同时探究水分、空气对种子萌发的影响,A正确;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该装置中①和③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因为有两个变量:空气和水分,B错误;该装置中①和②可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水,C正确;每组只选用了一粒种子,偶然性大,实验结论不科学,所以该装置中种子数量太少,实验结果的偶然性大,D正确。

4.A 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旺盛,有机物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释放出的能量供给种子的各项生理活动的需要,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来,所以甲瓶内的温度会升高;乙瓶内的种子煮熟后,失去了生命力,无法进行呼吸作用,无热量散失,所以乙瓶中的温度不变,A符合题意。

5.C 若实验中加水过多,会导致种子缺氧,影响种子萌发,A错误;①与②以温度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①与③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②③是实验组,①是对照组,B错误;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所以实验中所用种子除

数量、大小、饱满度都应该相同,D错误。

6.C ①→②过程表示种子的萌发,所需要的有机物由菜豆种子的两片子叶提供,A不正确;③中地上部分是茎和叶,是由菜豆种子中胚芽发育而来的,B不正确;一朵花经过开花、传粉和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C正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大豆所结果实中种子不止一粒的原因是子房中含有多个胚珠,D不正确。

7.C 合欢树茎中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结构是形成层,所以茎能逐年加粗。

8.D 根据探究实验的要求,要探究植物生长是否需要镁元素,就要设计以是否含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选项A、B、C均未设计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而选项D比较正常植株在完全营养液和缺镁的完全营养液中的生长状况,设计了以镁元素为变量的对照实验,符合探究实验的要求。

9.D 大豆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和胚。子叶两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①错误;水分和无机盐是由导管运输的,④错误;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与根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⑥错误,故选D。10.C 在观察花的结构时,用镊子由外向内依次摘下的是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要仔细观察雄蕊和雌蕊。故选C。

11.B 乙去掉雌蕊后,没有子房,无法发育形成果实,故B符合题意。

12.C 图中①是子房壁,“麻屋子”指的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A错误;“红帐子”指的是种皮,B错误;“白胖子”指的是②种子中的胚,C正确;花生的果实属于器官,D错误。

13.A 花蕊是花的主要结构,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都很重要,A错误。

14.C 种子的主要结构是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是由②胚芽,①胚轴,③胚根,④子叶组成的,A错误;必须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同时具备,种子才能萌发,B错误;

⑥种皮是由珠被发育来的,⑦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D错误,故选C。

15.D 子房将来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6.答案(1)适宜的温度(2)种子的数量较少(3)丙组光照对种子的萌发没有影响(4)种子已失去生命力(5)胚根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解析本题是一个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实验题。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适

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探究时关键是设置对照实验。本题中乙组设计的实验,所用种子数量太少,偶然性较大;甲、乙、丙三组探究的条件分别是温度、水分、光照,且均保证了变量唯一。种子萌发时,储存在子叶或胚乳内的营养物质会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被消耗掉,从而使种子内的有机物逐渐减少。因此,粒大饱满的种子萌发的幼苗更健壮。

17.答案(1)无机盐充分利用太阳能(2)①②③④受精(3)无成形的细胞核将固氮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与放线菌的基因拼接组合,然后转入放线菌的细胞内,让固氮性状得以表达(转基因技术) (4)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增强,子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幼叶长出后,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增多

解析(1)种植过程中,施用一定量的肥料能够为花生的生长提供无机盐。合理密植能够提高花生产量的主要原因是充分利用太阳能。

(2)花生植株是由图甲中的①胚根、②胚轴、③胚芽、④子叶发育而来的;由图乙可以看出是花生的受精过程。

(3)花生的根瘤内有根瘤菌。与花生细胞相比,根瘤菌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无成形的细胞核,根瘤菌的固氮功能是由固氮基因控制的,要使寄生在玉米根内的某种放线菌也具有固氮功能,简要的操作过程是将固氮基因分离出来,在体外与放线菌的基因拼接组合,然后转入放线菌的细胞内,让固氮性状得以表达(转基因技术)。

(4)测量发现,花生种子开始萌发到出土前,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植株干重会迅速增加。其原因是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增强,子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幼苗干重逐渐减少;幼叶长出后,因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增多,植株干重迅速增加。

18.答案(1)系统有性生殖(2)人工辅助授粉(3)a 子房⑥胚乳(4)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5)线粒体

解析观图可知:(一)是植物体;(二、三)是雌蕊,其中a是子房、b是受精卵、c是受精极核、d是胚珠;(四、五)是果实,其中①是胚根、②是胚轴、③是胚芽、④是子叶、⑤是种皮和果皮、⑥是胚乳、⑦是胚;(六)表示种子的萌发。(1)植物没有系统这个结构层次,蝗虫与玉米的生殖方式相同,都属于有性生殖。(2)若受粉不足就会出现图2中曲线b的现象,空粒或瘪粒,所以需要采用人工辅助授粉的

方法。(3)其中的一粒玉米属于果实,是由图1(三)中的[a]子房发育而来的,将这粒玉米沿(四)中的虚线纵切,观察到(五),其中滴加碘液变蓝的部分是⑥胚乳。(4)图1中(六)是种子的萌发,经过一段时间发育为(一)植物体,需要经过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5)玉米细胞中释放热量的结构是线粒体。

19.答案(1)雄蕊花粉①柱头(2)传粉和受精⑥胚珠⑥胚珠(3)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

解析(1)雄蕊包括花药和花丝,花药里有许多花粉。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子房内有胚珠。花蕊(雌蕊和雄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它们是花的主要结构。雄蕊②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①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2)绿色开花植物要形成果实和种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子房果实

由图可知,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发生在图甲中的⑥胚珠内,将来发育乙图中的2种子。(3)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果实的体积越来越大,说明果实在不断发育;出现bc段变化的原因是没有完成传粉和受精。

20.答案(1)胚(2)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无机盐(3)呼吸作用光合作用(4)雌蕊和雄蕊胚珠

解析(3)题图是玉米种子在萌发成幼苗过程中,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其中AB 段下降的原因是种子萌发时,呼吸作用旺盛,消耗大量的有机物,BC段线上升的原因是幼苗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4)豌豆的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属于两性花,是自花、闭花受粉的植物,用纸袋套住花蕊,并不能影响其传粉和受精。在果实内有多粒种子是因为子房内有多粒胚珠。

题组二能力提升题组

一、选择题

1.D 种子萌发初期,幼苗未出土之前,有机物不断被消耗而减少,A错误;种子萌发需要自身条件和外界条件,缺一不可,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是种子是完整的、胚

具有活力,度过了休眠期,所以豆瓣不能萌发,长成幼苗,B错误;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③根,C错误;如果外界环境条件适宜,少数种子未萌发的原因可能是胚不完整或已死亡,D正确。

2.B H是叶,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A错误;图乙中,X曲线的ab段,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大量吸水,B正确;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所以图甲中,种子萌发时,子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C 错误;图乙中,Y曲线的ae段,质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D错误。

3.A 光照不是玉米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

4.D 花生生命的起点为受精卵,A错误;花生生长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物,B 错误;花生结果要先后经历开花、传粉、受精和果实与种子的形成等过程,C错误;花生受精后子房和胚珠分别发育成果实和种子,D正确。

5.C ①→②过程是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将来发育成根,A错误;种子萌发除了需要外界条件适宜,还要一定的自身条件,B错误;过程④→⑤的形成必须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C正确;一朵花要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更准确地说,⑤所示豆荚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D错误。

6.A ①是胚芽,②是子叶,③是种皮,④是胚轴,⑤是胚根,种子萌发时,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还要满足一定的自身条件,如种子度过休眠期,胚是完整的、活的等,B错误;幼根的生长靠伸长区细胞增大体积和分生区细胞增加数量,C错误;果实由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D错误。

二、非选择题

7.答案(1)6、7 (2)昆虫(3)10 卵细胞(4)②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目和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5)水分、空气该种子在25 ℃时比在18 ℃时更容易萌发

解析(1)该植物花的结构中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的是6雄蕊和7雌蕊。

(2)虫媒花的特征是:花朵大而有颜色鲜艳的花冠,具有特殊气味(如具芳香的气味或臭味)及甜美的花蜜,花粉粒少且大、表面不平、具各种沟纹,突起成刺。所

以此花属于虫媒花,借助昆虫传粉。

(3)图C表示种子,种子的主要部分是胚,胚是由10卵细胞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成。

(4)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部位。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根的长度能够不断增加,是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以及伸长区的细胞能够不断伸长,使细胞体积增大,两者共同决定的。

(5)①除温度外,水分、空气也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③从图可以看出:该种子在25 ℃时比在18 ℃时更容易萌发。

8.答案(1)受精卵(2)器官(3)子房光合作用(4)蒸腾作用(5)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6)25

解析(1)番茄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2)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可见C是器官。(3)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番茄果实中的有机物是由1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通过4茎中的筛管运输来的。(4)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被植物体利用,99%以上的水都通过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5)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图示曲线都可以说明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两条曲线都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强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两条曲线中,在同一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差异说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同一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浓度越大,光合作用强度越强。因此分析曲线,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提高光照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番茄产量。(6)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光照下吸收二氧化碳与黑暗下释放二氧化碳的差值越大,植物体内有机物积累越多。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如果连续12小时光照,在连续12小时黑暗,则温度控制在25 ℃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