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例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例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例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23例疗效分析

冯卓

慢性结肠炎属临床多发性疑难病之一,特发于结肠黏膜、黏膜下层的炎症溃疡改变。临床以腹痛、腹泻、黏液血便、里急后重为特点。以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粪质稀薄迁延不愈超过3周和反复发作为特点 [1]。目前病因不明,可能与肠道感染、神经精神因素、过敏因素、自体免疫等有关;中医学认为是由外邪伤脾、湿热蕴结,脾失健运、湿浊内阻等所致气血凝滞,雍而为脓为癖,致腹痛、痢下赤白粘冻等症状[2]。作者对23 例慢性结肠炎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收集门诊自2008年11月~2010年8月患者23例,其中男9例,女14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者58岁,20~30岁4例,30~40岁6例,50~60岁13例;病程:3个月~1年7例,1~2年11例,2年以上5例。

1.2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便次数在3~8次/日,左下腹部或脐周部压痛,多数有黏液血便及有“腹痛-排便-缓解”的规律。食少,脘腹胀痛不舒,神疲乏力,舌质淡,舌体胖大,苔白腻,脉沉细无力。

1.3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11.9~25.1)×109/L,其中13例(56.52%)血白细胞数增高,出现核左移。大便潜血检查均为阳性,查有红细胞8例(34.78%),白细胞11例(47.83%)。细菌培养阴性23 例(100%)。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有不同程度黏膜充血水肿,多数小出血点及小溃疡形成,以直肠黏膜最为显著。符合慢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

2 治疗方法

2.1 本病按发病急缓可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分别以自拟升清降浊汤和四神丸为主方化裁治疗,随证加减。

2.1.1 发作期:证见腹痛下坠,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大便泄而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方药:黄芩12g、黄连9g、黄柏9g、葛根15g、炙甘草6g、茯苓6g、白头翁9g。

2.1.2 缓解期:证见虚寒怕冷,五更泄泻为主,选用四神丸处方加减,方药:

党参9g、肉豆蔻9g、五味子6g、补骨脂15g、吴茱萸9g、生姜6g、大枣7枚、白术9g。

2.2.1 随证加减证见形寒肢冷,遇寒即甚者加干姜10g,肉桂10g,补骨脂10g;湿热重者加白头翁9g,秦皮9g;情绪变化后腹泻甚者,可合用逍遥散;大便滑脱者加乌梅15g,诃子15g。

2.3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的相关诊断标准。治愈:用药3个疗程后,症状、体征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结肠镜复查肠黏膜病变显著减轻;无效:经治疗厚临床症状无裱花,结肠镜复查无改善或加重。2.4 治疗结果经治疗,治愈13例(56.52%),好转8例(34.78%),复发2例(8.70%),总有效率91.30%。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3 岁,公务员,2008年3月2日来我院门诊部就诊。主诉:大便质烂不成形近三年。曾服用氧氟沙星等多种抗生素,缠绵不愈。现证:日行5~6次,夜间及每年夏秋季节症状加重。证见肠鸣腹泻,大便稀溏不成形,伴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舌白腻,脉沉细。肛指检查无异常。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细菌培养无致病菌生长。电子结肠镜检查示:结肠镜检查至盲肠,距肛缘18cm粘膜充血水肿,可见散在糜烂灶,未见溃疡,余大肠无异常发现。诊断:慢性结肠炎(泄泻)。辨证分型:脾虚湿盛型。治则:温中益气,健脾化湿。方药组成:太子参9g,生白术12g,生白芍12g,茯苓9g,陈皮6g,淮山药15g,莲子肉9g,薏苡仁30g,葛根15g,桔梗6g,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煮取汁300ml,分2次早晚空腹内服。服药期间忌生冷油腻、辛辣之品。上药共服6剂后患者主诉症状明显好转,大便日行2~3次,质软成形,大便镜检未见脓细胞。后随证加减继服中药汤剂3个月,大便日行次数减少到1~2次,质软成形,肠镜复查粘膜未见明显充血水肿。2年随访未复发。

4 讨论和体会

现代医学认为慢性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特发于结肠部位的自身免疫机制低下、黏膜和黏膜下血管、神经变性、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组炎症性功能性并存或

交替出现的症候群[4],治疗以激素及水杨酸制剂为主,尚能控制病情,但不良反应及复发率高[5]。本病属于中医学的“泄泻”、“肠癖”、“肠风”、“痢疾”、“血痢”、“休息痢”、“内痈”、“内疡”等范畴,病位在肠,与脾胃密切相关,病机为脾虚湿胜,清浊不分。《景岳全书·泄泻》云:“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利矣。”可见,素体脾虚为主要致病原因,水谷停滞,日久遂成泄泻。

对该病在不同的时期选用不同方剂治疗,发作期治宜清热利湿,以消除湿热疏导肠腑。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减,方中三黄清泻里热,坚阴止利;重用葛根以升发脾胃清阳之气。缓解期以健脾阳、益中气为主,燥湿为辅,方用四神丸加减,方中重用补骨脂以补肾助阳,温脾止泻;肉豆蔻涩肠止泻,温中行气;生姜大枣补脾益胃。同时治疗期间及时根据患者病情变化随证加减,收到了较理想的疗效,并将复发率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上,给治疗慢性结肠炎提供了一定的临床诊疗思路。

【参考文献】

[1]李江,李向波.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体会[J].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报,2009,25(5):707-708.

[2]邓国良.慢性结肠炎的中医疗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07,5(5):18-19.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130-133.

[4]李江,李向波,唐尚有.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结肠炎临床体会[J].长春中医药

大学学报,2009,25(5):707-708.

[5]张书琴,刘耀东.参苓白术散治疗久泻性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

南,2010,8(17):100-101.

中医治肠炎偏方大全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加减】后重甚者,加广木香3克、槟榔6克以导滞行气;热象明显者,加川黄连6克,以清热燥湿消炎;病延日久者,加肉桂3克以厚肠化湿;下腹胀满者,加炒莱菔子15克以下气宽膨。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117例,其中痊愈87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5.7%。 旱莲当归治肠炎

结肠炎治疗一绝

结肠炎治疗一绝 1.半枝莲治疗慢性结肠炎 取半枝莲15g泡水经常服用。一般用上2个月,就能痊愈。我在临床上治愈了很多这样的病人,希望在此给大家共同学习。互相交流。 2.喝酸奶治结肠炎 得了结肠炎反复发作,让人很烦恼。一天一瓶酸奶,就可以治疗结肠炎。 涧西区王女士致电本刊说,八年前,她的爱人由于工作原因,经常在外面吃饭。久而久之,患上了结肠炎,一天能上四五次厕所,人明显消瘦。他到多家医院治疗过,抗生素、消炎药等用了个遍。但是,结肠炎总是不能治愈,反复发作令他很痛苦。 后来,一名医生推荐王女士的爱人喝酸奶,说对治疗结肠炎有一定作用。王女士的爱人坚持每天喝一瓶酸奶,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结肠炎竟然不治而愈。 此后,每天喝一瓶酸奶,成了王女士爱人的生活习惯。王女士后来查询资料了解到,结肠炎患者的肠

道菌群会发生变化,而酸奶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以维持肠道正常菌群平衡。 3.黑矾加鸡蛋治疗结肠炎 对于由结肠炎引起的长期慢性腹泻,可吃黑矾加鸡蛋进行治疗。此偏方由瀍河回族区的金山和虎齿提供。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将鸡蛋打开一个小口,把蛋清倒出来一点儿。 2. 把约6克黑矾粉倒进鸡蛋里,然后用筷子轻轻搅匀(黑矾较苦,搅匀可以减少苦味)。 3. 用面糊把鸡蛋包起来,面糊适当厚一些。 4. 将鸡蛋放进烤箱,当面糊烤至发黄微焦时取出,把面糊、鸡蛋全部吃掉;也可以蒸着吃,像蒸馒头一样,蒸15分钟即可。 金山介绍,连续吃3天,就会有效果,不成形的大便就会成形了。(因个人体质有差异,效果会有所不同)

4. 结肠炎治疗一绝 结肠炎治疗一绝这是我在上卫校时,我的恩师告诉我的治疗慢性结肠炎的偏方,可谓一绝! 现在拿出来供大家分享,因为我也是受益者,所以有好东西也应该献出来,大家共同学习。 其方为:栗壳10g 金银花10g 放于新瓦上小火倍干,共同研面,温水一次冲服。一般两次即可,效果神速,可治愈。 注意:是(板)栗壳不是罂粟壳. 5.溃疡性结肠炎临床验方 我献出一临床验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症状为腹泻者,可以使用如下方法:诺氟沙星胶囊两粒、复方地芬诺酯片(又名复方苯乙哌啶片)一片、次苍片(次炭酸铋片或次硝酸铋片)两片,维生素B6片两片,地塞米松片一片,维生素K3片两片,上述各药同时服用,一日三次,饭后服。临床效果真实可靠。

如何治疗慢性结肠炎

推荐答案 结肠炎患者需要忌口的食物 ◆牛奶牛奶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维生素,是人们普遍喜爱的食品。 ◆瓜果主要指各种新鲜瓜果,如西瓜、香瓜、黄瓜、香蕉、桃子、柿子、枇杷、生梨等。虽然瓜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无机盐等营养素,但对大多数慢性结肠炎患者来说,也在禁忌之列。因为瓜果大都性属寒凉,会损及脾阳,又易滋生湿邪,困阻脾胃的运化功能,有的还有滑肠作用,从而导致腹泻频作,影响疗效。很多患者夏季吃西瓜往往会引起腹泻,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油腻食物主要指荤油类食物,如红烧肉、排骨、肉馅包子,馄饨及鸡、鸭炖煮的浓汤等。这些食物都含有动物类脂肪。 建议:对结肠炎长期患者或愿意反反复复的患者,建议可以用中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比如按疗程服用“永仓诃苓止泻胶囊”效果很好。 ◆结肠炎患者三餐: 早餐;小米粥煮的鸡蛋2个不要喝奶,可以少吃清淡的烧菜,比如(烧油菜,烧土豆,烧茄子等,不宜吃韭菜)

午餐:油腻太大的食物不要吃,比如红烧肉,辣的,凉的食物不要吃。太硬的饮食也不要吃。主食;馒头,米饭,面食,都可以。烟酒要戒掉。蔬菜不要吃的太多,要适量。 晚餐。不要吃的太饱,尽量伙食调整的吃,每周要吃2次鱼。不要熬夜,不要生气,保持良好的心态。生活要有规律。 鍙傝冭祫鏂欙細热心患者 匿名 1-05 10 :30 其他答案 慢性结肠炎的几种常见症状: 一、腹泻:是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多有粘液性血便、水样便、粘液便、希便等粪便异常。轻者每1-2小时排便一次。溃疡性结肠炎病人5%可有便秘,这种情况多为之肠炎型病例,因其便时带有血,常易误认为痣出血。 二、肠出血: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初的主要症状之一,多数情况下血混于液体粪便中,便时可附着于粪便外面。 三、腹痛: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常伴有腹痛,多为轻度到中度痉挛性腹痛,多在左下腹及左侧腹部,多数情况下呈阵发、短暂、轻微的腹痛、

名中医治急慢性肠炎十七个秘方

名中医治急慢性肠炎十七个秘方 70.1 健脾固肠汤 【来源】彭澍,《名医治验良方》 【组成】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炙甘草6克,木香5克,黄连、炮干姜、乌梅各5克, 秦皮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也可按用量比例制成丸剂服用。 【功用】补脾健胃,固肠止泻。 【方解】腹泻(肠炎)、痢疾、同为内科常见病症。近世医家据泄泻病情、新久,分暴 泻、久泻两类。痢疾则以病性病势变化,而有湿热、疫毒、噤口、虚寒、休息五痢之别。急性期自应根据两病(证)分型辨治、而进入慢性期则均有脾胃虚实兼见证候。究其所成,或起因外感时邪,或伤自饮食不节(洁),总以导致脾胃受伤而致泻痢,临床上多因忽于除邪务尽,未作彻底治疗,或迁延失于正确调治,泻痢日久,导致脾胃气虚抵抗力不足易感新邪,影响脾胃气机正常升降出入,是以大便不实,而见脘闷腹胀作痛等虚实并现证候。本方系由理中汤,合香连丸加乌梅、秦皮而成。方取理中立意,用党参大补元气,助运化而正升降;合炒白术燥湿健脾、炙甘草益气和中,炮干姜温中焦脾胃,使中州之虚得甘温而复;用木香辛甘微温行肠胃滞气、燥湿止痛而实肠;伍黄连燥湿解毒,秦皮、乌梅燥湿、清热兼制炮干姜、木香辛燥,并收固涩腹泻之效。全方标本兼顾,虚实互调,融益气运脾,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固肠止泻于一体,扶正祛邪,以复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党参具增强和调理胃肠机能作用;炒白术健脾助消化,止泻;炮干姜健胃止泻;炙甘 草温中,有解痉止痛、抑制肠道平滑肌作用;黄连具广谱抗菌性,尤对痢疾杆菌作用为强;木香行胃肠滞气,抗菌止痛;乌梅、秦皮涩肠治泻痢,对多种肠道致病菌有抗菌作用。

【主治】慢性腹泻(肠炎)、慢性痢疾。症见脾胃虚弱、时常泄泻、脘闷腹胀腹痛、肢 倦神疲等。 【加减】如因久作泻痢、气虚下陷,导致脱肛者,可加黄芪、升麻;若兼见晨起则泻、 泻而后安,或脐下时痛作泻、下肢不温、舌淡苔白、脾肾阳气不足者,加补骨脂补命门火,辅吴茱萸、肉豆蔻暖肾温脾、五味子涩肠止泻;如年老体弱,气虚于下久泻不止,加诃子;因气郁诱作痛泻,症见胸胁痞闷者,加枳壳、白芍、防风以泄肝益脾。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收效颇著。 70.2 慢性泄泻方 【来源】张海峰,《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组成】炒白芍10~24克,焦白术10~15克克,白茯苓10~20克,广陈皮6~10克, 防风6~12克,广木香(后下)、西砂仁(后下)各6~10克,六月霜20~3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3次。 【功用】清化湿浊、抑肝扶脾。 【方解】本方是由痛泻要方加味而成。慢性泄泻往往既可见脾虚之象,又可见湿热食 滞蕴结肠间之征、多为虚实错杂。肝木克脾,其临床特点是泻前或泻时必有腹痛。本方用白芍抑肝缓痛;防风疏风升清;白术、茯苓培土渗湿;木香、砂仁、陈皮调中助运;六月霜苦寒,清肠胃、止痢开膈、消食运脾,方中以此清化湿浊。合而观之,是抑肝扶脾、标本兼顾之良方。 【主治】肝木克脾所致的慢性泄泻,症见腹中疼痛、肠鸣泄泻、大便后有白黏液脓便, 舌苔薄,脉细弦。慢性肠炎、结肠炎、肠功能紊乱见上述症状可用之。 【加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纳差加白蔻仁;大便后夹有黏液脓血便加铁苋、地锦 草、黄连。

结肠炎的症状及治疗结肠炎的偏方汇总

结肠炎的症状及治疗结肠炎的偏方 目录 一、结肠炎的早期症 二、慢性结肠炎偏方药剂名称:乌梅败酱方 三、治疗结肠炎的偏方:清化安中汤 四、治疗慢性结肠炎偏方:健脾解毒汤 五、独头蒜苔放入蜂蜜浸泡 六、慢性结肠炎的五个食疗偏方 七、溃疡性结肠炎偏方【中医基础版】 八、治疗慢性结肠炎偏方秘方 九、结肠炎有效偏方 十、生姜与结肠炎 十一、治疗结肠炎:空腹生吃鱼腥草 十二、治疗结肠炎偏方红豆、红糖 十三、杨树皮+红糖+鸡蛋 十四、绿豆汤泡黄芪和结肠炎拜拜 十五、治疗结肠炎偏方汇总.

一、结肠炎的早期症状 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 (1)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搏增快,血压降及血色素低,需要输血治疗。 (2)肠狭窄:临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 (3)肠穿孔:皮质激素的应用被认为是肠穿孔的一个危险因素。 (4)中毒性扩张:这是本病的一个严重病发症,多发生在全结肠炎的人,死亡率可高达44%,易并发肠穿孔。 (5)结肠癌:约5%病例发生癌变。 (6)腹泻:腹泻是结肠炎早期的主要症状。常反复发作,多因饮食不当、情绪激动、过度疲劳诱发。 (7)腹痛:轻度病人无腹痛或仅有腹部不适。一般有轻度至中度腹痛,系左下腹阵痛,可涉及全腹有能一便意一便后缓解的规律。 (8)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9)其他症状:腹胀、消瘦、乏力、肠鸣、失眠、多梦、怕冷,严重者有可发热,心跳加速,以及衰弱,贫血,失水,电解质平衡推敲和营养障碍等表现。 二、慢性结肠炎偏方药剂名称:乌梅败酱方 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功能: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 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用法:(1)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服。(2)乌梅用50%醋浸一宿,去枝打烂,和余药按原方比例配匀,烘干研未装入胶囊。每服生药1.5克,每日2~3次,空腹温开水送下。 加减运用:大便脓血,口苦急躁,舌红苔黄腻,脉弦滑,热盛邪实者,减太子参、

慢性结肠炎中医辨证施护

内蒙古中医药 *安徽省马鞍山市中医院肛肠科(243021) 2012年7月23日收稿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在慢性结肠炎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患者中慢性结肠炎患者129例进行详细系统的护理和治疗前评估,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的中医辨证分型护理措施,对其整个治疗过程进行有效观察与分析。结果:通过辨证施护,慢性结肠炎显示大多数疗效满意。结论:中医护理指导措施的实施疗效确切,值得更进一步研究。关键词:结肠炎;辨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8-0146-02 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施护 郭玥* 慢性结肠炎是一个泛指的名词,泛指某些已知或者未知原因 造成的以炎性改变及功能紊乱为主的结肠疾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两大类,即特异性结肠炎和非特异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中,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疾病。本病1875年首 次为Wilk 描述, 1920年被医学界公认为特殊的临床病症。本病在慢性结肠炎,特别是在非特异性结肠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某些特指的场合外,特异性结肠炎之诊断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现称溃疡性结肠炎,几乎就成了慢性结肠炎的泛指性同义词,尤其是在非正式场合或称谓中[1]。溃疡性结肠炎以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生活质量。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胃、肠等脏腑有关。其病因多由于感受外邪、情志失调、 饮食不节、脾胃素虚所致。饮食不节,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水液聚而为湿,日久蕴结化热,湿热与气血相搏结,壅塞肠道,使肠道传导失司,肠络梗阻而发病。本病本虚标实,虚实互见,寒热错杂[2] 。笔者采用辨证护理的方法护理了129例患者,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选择住院时间自2009年3月~2012年3月间的129例患 者,均在结肠镜明确诊断后。其中男69例, 女60例;年龄26~64岁,平均50岁,平均病程5年左右。2护理方法 中医辨证护理,对入选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以问卷方 式调查了解患者的知识水平、 学习能力、生活和饮食习惯以帮助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随后指导人员按照中医分型予以辨证施护。慢性结肠炎在中医临床上一般分为大肠湿热证,寒湿犯脾证,食滞胃肠证,瘀阻肠络证,脾胃虚弱证,肝郁脾虚证六型。2.1大肠湿热证:起病较急,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如注,便味臭秽,血随便下或泻下黄色水样便,或脓样粘液便,腹胀肠鸣,肛门灼痛。或可伴有寒热,心烦口干而不欲多饮。食欲不振,小便赤涩短 少。舌苔黄腻, 脉象滑数。护理原则要做到热证寒护。首先,急性发作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尽量不要下地活动,避免加重机体负担。应给予无渣半流质的饮食,避免水果、多纤维素蔬菜及其他刺激性食物,防止肠蠕动亢进,肠血管平滑肌痉挛和收缩,损害肠粘膜、诱发出血。致敏类食物如虾、蟹、蚕蛹、蛋应尽量避免食用,这类物质可刺激机体释放大量组胺,导致肠壁出血、水肿、痉挛,加 重病情。 重症者应禁食,禁食期间给予胃肠外高营养。患者有贫血表现时,适当地给予输血、血浆、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口服铁剂或肌肉注射右旋糖酐铁.有时也需要补充叶酸。对于有体温升高的患者,可予以物理降温,并配合针刺曲池、阴陵泉等穴位。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者,要严格记录24h 出入水量,或按医嘱给予补充液体及离子。如低钾的病人,可以饭后口服氯化钾1.0g 。每日 三次口服。或将氯化钾放入食物中服用[3] 。同时要耐心疏导患者,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做好情志护理。2.2寒湿犯脾证:证见大便清稀,不甚秽臭,腹部冷痛,喜温喜按,腹胀恶心,泻下完谷不化,不思饮食,口不渴;肢体沉重困倦,或伴有头痛头重鼻塞,恶寒发热。舌苔白或白腻,脉濡或缓。护理时嘱患者注意保暖,适当添加衣被;多卧床休息,少下地活动。同时做好病室清洁,空气流通、干爽。腹痛可按揉腹部或推磨气海、关元、长强穴。或用热水热敷腹部。鼓励患者饮水进食,宜清淡少渣易消化低脂低蛋白食物,忌生冷、辛辣、刺激之品。 2.3食滞胃肠证:症见腹痛即泻,泻下痛减,少倾复又痛泻,粪便粘 稠或粪水杂下,秽臭如败卵,胸院胀闷,痞寒不舒,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腻,脉象弦滑。护理要点包括病室宜清洁安静,避免 异味刺激。 泄泻严重者,应严格控制饮食,甚至可禁食数小时至一日,待腹中宿食排净,逐渐自流食恢复进食。 配合针刺建里、中脘、梁门穴帮助食物消化。饮食中可酌加炒米粥、萝卜等品。不能饮水进食者可考虑静脉补液。2.4瘀阻肠络证:大便稀时干,便后不尽,久治不愈,腹部刺痛,痛有定处,以左侧少腹为多。扪之有条索状瘀块,按之痛甚,大便带 血,面色晦滞,舌边有瘀斑,舌质紫暗,脉弦细少涩。 护理过程中告知患者注意卧床休息,安心静养,适当活动,以助气血流通,促进瘀血吸收,减少疼痛。随时观察患者大便的次数、颜色、量及性质,留取标本送检,为病情的治疗提供依据。对于出现贫血症状者应积极纠正贫血。瘀阻较甚者辅以针刺血海、膈腧、足三里穴。嘱患者饮食上适当进食绿豆、海带等活血化瘀之品。2.5脾胃虚弱证:腹泻日久,腹痛隐隐,泻下稀薄,甚则水泻或泻物粹杂,口和不渴,每食生冷油腻荤腥之较难消化食物则腹泻次频,溏泄或如鸭粪,食欲不振,食后作胀,面色萎黄,下肢浮肿,体倦神 疲,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或虚大无力。 若脾阳不振中焦虚寒还可出现手足不温,腹痛绵绵,喜暖喜按,遇冷加重表现。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护理中加强疾病知识宣传,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生活和疾病。引导病人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保持情志舒畅愉快,促进机 体正气回复,使疾病早日康复。 并指导患者根据体力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平时饮食忌生冷、油炸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可进食栗子、桂圆、龙眼等益气健脾之品。药物治疗上也要慎用苦寒之剂。久病患者需配合针刺关元、天枢、脾俞等穴,帮助改善其胃肠功能。2.6肝郁脾虚证:腹泻、便秘交替发作,时作时止。多因恼怒而发作或加重,常症状为腹痛欲泻,泻后痛减,矢气频作,便溏黏液多,左少腹坠胀,伴纳呆痞满,嗳气不舒,心烦不宁。舌质红,苔薄白而 腻,脉弦[4] 。护理时告知患者情志与疾病的利害关系, 护理人员要以和蔼可亲的言行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并动员其家属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开导,逐步疏泄患者郁积日久的肝气。饮食上可多吃菠菜、 山药等疏肝健脾之品。平时可适量饮用玫瑰花茶畅达肝气。再配合针灸肝俞、三阴交、太溪等穴位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促进恢复。3讨论 慢性结肠炎起病多数缓慢,少数急性发病。病程呈慢性经过,迁延数年至十余年。常伴有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或持续性逐渐加重。目前西药治疗短期效果明显,但远期疗效较差。祖国医学在本病的治疗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采用直肠滴入和保留灌畅方法,使用青黛散10g 或锡类散5g 溶于生理盐水40m1中,保留灌肠;针灸疗法:针刺大肠俞、天枢、足三里等穴,中等刺激,12天为一疗程;中药疗法:药物以清热燥湿、凉血止血、柔肝止泻为原则,发病时用槐花散加减(黄连、黄柏、秦皮、白芍、防风、荆芥穗、槐花、地榆、赤石脂、海螵蛸、甘草),病情久者可用升阳去湿和血汤(升麻、黄芪、苍术、肉桂、秦艽、当归、白芍、丹皮、生地黄、熟地黄、甘草),缓解期可用参苓白术散。轻型者也可用中药保留灌肠,选用马齿苋、一见喜、蚂蚁草、白头翁、红藤等各一两浓煎成100ml ,每日保留灌肠1次,10~14天为一疗程。慢性结肠炎的护理需根据个体患者疾病辨证分型后具体对待。从情志护理开始,加强医患沟通,融洽医患关系,让患者彻底解除因疾病造成的紧张和不安心理,对疾病的治疗树立坚定信念。同时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注重饮食护理,明确告知饮食宜忌及避免诱发疾病加重 146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

熟法炮制的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确定最佳炮制工艺仅需120min时间,与《药典》工艺(7~12d)相比,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尢其是,熟半夏的炮制工艺,易数字化控制,客观性操作性较强,有利于机械化生产,有利于质量标准的规范统一,较好地适应了中药“加工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制品产业化”的现代化发展要求。 3.2 理化性质分析 初步研究业已证实,β—谷甾醇等植物甾醇类,β—谷甾醇—D—葡萄糖甙、胡萝卜甙等甙类,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β—氨基丁酸等氨基酸类,1—麻黄碱、葫芦巴碱等生物碱类为半夏的有效成分;3,4—二羟基苯甲醛,2,5—二羟基苯乙酸(尿黑酸)等为半夏的刺激性、毒性成分[5]。 理化性质分析表明:甙类、氨基酸类、生物碱类在水中均有一定的溶解度,经反复、长时间水浸漂后增加流失;尤其是1—麻黄碱,自身即具有较大的水溶性(1:20)和一定的挥发性,在与盐酸、硫酸等无机酸成盐后其水溶解度更是倍增(1: 3)[6]。因此,长时间加热、浸漂必定会较大地降低其有效含量。而本研究采用高温高压,控制加水量的炮制工艺较好地促进了液体辅料的内部渗透,缩短了浸泡时间,从而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流失,提高了临床药效。 半夏的毒性、刺激性成分3,4—二羟基苯甲醛因含有不稳定的醛基,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成羧基而成为羟基酸,羟基酸进一步发生脱水反应生成性味较为温和的内酯从而降低毒性[7],高温高压可正面加快反应过程,缩短降解时间。 根据上述分析,半夏的解毒工艺简单地采用自然放置的方法也是可行的,而并非必须加入生姜、白矾、石灰、甘草等辅料,这亦从客观上佐证了“半夏隔年陈久者良”传统认识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药典委员会编.中国药典(第一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89 2 吴皓,蔡宝昌,史小良,等.半夏姜制对动物刺激性及毒性的影响. 中国中药杂志1993;18(7):408 3 赵典刚,郝桂兰,王振海,等.半夏熟法炮制品与药典法炮制品药理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中国中医药科技.2001;8(6):366 4 胡昌江,马烈,禹玉滨,等.法半夏炮制工艺改革的研究.中成药1999;21(1):18 5 雷载权,张廷模.中华临床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285 6 肖崇厚.中药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97 7 廖清江.有机化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312 (收稿:2003-01-16)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52例临床观察 刘 敏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珠海519125)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0例经纤维结肠镜检查,22例经乙状结肠镜检查,结合临床表现,符合1987年全国消化会议慢性结肠炎诊断标准。52例中男性24例,女性28例。年龄20~30岁12例,31~45岁29例,46~55岁8例,56岁以上3例。病程最短2年,最长9年,平均5.5年。2 治疗方法 玉屏风散加味辨证治疗。 2.1 脾虚肝郁,气滞湿困 症见胸脘作闷,腹胀,两肋牵引作痛,下腹隐痛、大便硬结、夹带黄色粘液,便后肛门有灼热感。舌淡红,苔微黄腻,脉弦数。治宜健脾化湿,疏肝行气,润肠通便。以玉屏风散合润肠丸加减。处方:北芪20g、白术15g、防风10g、当归15g、生地20g、火麻仁15g、桃仁15g、槐花30g、枳壳15g、白芍15g、甘草6g。 2.2 脾胃两虚,湿热内蕴 症见食欲不振,神疲气短,面色苍白,常见腹胀隐痛,大便稀烂或泄泻,里急后重,或排粘液便,甚者带有脓血,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治宜健脾益气,清热利湿,以玉屏风散合白头翁加减,处方:北芪、白头翁、绵茵陈各20g,白术、秦皮、黄连各10g,防风、白芍、神曲各15g,川朴12g、甘草6g。 2.3 脾肾两虚,湿邪蕴结 症见神疲倦怠、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纳少、失眠、梦多,腹胀隐痛、便烂带有粘液,日排2~3次。治宜补脾温肾,以玉屏风散合四神丸加减。处方:北芪、补骨脂各20g,白术、肉豆蔻、吴茱萸各10g,防风、五味子、台乌、川朴各15g,大枣12g,甘草6g。 3 治疗结果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正常,肠镜检查正常)18例。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肠镜检查好转)30例。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肠镜检查无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92.3%。 4 体会  慢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以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或泄泻、或大便硬结(便秘)、大便带粘液,甚者带有脓血,里急后重为主。根据其症状特点,病位在大肠,但与肝脾肾脏的功能紊乱有关,与脾的关系最为密切。本病大多连绵难愈,久病伤脾,使脾阳不足,运化功能失常,影响大肠的传导,湿邪乘虚而入,蕴于大肠,故而发生临床所见的各种症状。笔者认为本病以脾虚为主,湿邪侵入,虚为本,湿为标。根据其临床症状,辨证分为3型,以玉屏风散治其本、辨证加味治其标。玉屏风散原为治虚症感冒之剂,因北芪有益气固表,白术能健脾益气,防风有祛风止痛、走窜引经的功效,经临床观察,用于脾虚气短,腹痛之疗效满意。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随症分型合白头翁汤,四神丸,润肠丸加减,观察治疗52例,总有效率92.3%,临床观察表明,只要辨证准确,随症加减,能收到显著效果。 (收稿:2003-10-09) · 106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3月第11卷第2期M arch2004Vol.11NO.2

慢性结肠炎该怎样治疗

慢性结肠炎该怎样治疗?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该怎样治疗?目前,很多患者常采用药物或偏方治疗肠炎,对此,专家表示,药物治疗肠炎,治标不治本,偏方治疗慢性肠炎没有科学依据,随便试用偏方是危险的行为!同时专家表示,治疗慢性结肠炎,应当将西医见效快与中医药治本的两种优势结合起来,在快速治病的同时,消除肠炎复发的隐患。“免疫修复疗法”从调控肠道运动的自主神经系统入手,以中西医结合、内服外灌、心理治疗为原则。通过光导杀菌、中药灌肠、水疗、口服等整体联合治疗,调节人体肠神经免疫防御机制,标本兼治,攻克了肠炎反复发作的难题。 该疗法针对患者不同的病情而用药不同,辨证施治,个体化治疗,打破了传统单一的治疗模式,具有起效快、安全无痛、快速全面、无毒副作用、不受季节影响等特点,临床效果极佳。 慢性结肠炎该怎样治疗?专家提醒:治疗慢性结肠炎一定要到专业的肛肠医院接受治疗,这样才能有效的治疗慢性结肠炎。 引发慢性结肠炎的病因有哪些?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左下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沾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下断、反复发作。慢性结肠炎是慢性结肠通常根据致病原因分为特异性,即有明显原因的结肠炎,和非特异性即致病原因不明的结肠炎。 引发慢性结肠炎的病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1、感染因素 感染,在结肠炎病因中是主要病因之一。虽然在粪便中未能检致病菌、病毒或真菌。每当发病时,使用抗生素则有不同程度控病情和治疗效果,这说明抗生素具有抑制大肠杆菌及其它致病菌,可减低临床症状,一般认为都与感染有关。人类是杂食性的,当吃了不结或变质的食物,往往会发生肠道病变,是占结肠炎病因多数。 2、自身免疫 随着社会发展,医学的进步,免疫学的快速成长,有很多不明病因的都以探明。目前,免疫疾的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已引起重视。因此,慢性结肠炎在常规治疗是下难以治愈的。 3、过敏因素 过敏性病变,受个体差异影响。主要是肠道性过敏,也时有累及皮肤。有些人对鱼类、虾、蟹、牛乳等高蛋白食物产生过敏,这些都是异体蛋白进入人体时所产生大量组织胺物质,引发过敏性反应。过敏性反应,是受致敏物质刺激,自身免疫引起反应,释放出自卫物质而激发大量免疫细胞凝聚、均结集在消化道粘膜表面,从而引起粘膜表面水肿充血及渗液等炎症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

中医药治疗慢性结肠炎 中医认识:认为结肠炎大多为湿热壅结、脾肾阳虚、气血两虚、气滞血瘀、饮食失调、劳累过度、精神因素而诱发。 中医辨证论治: 1.湿热型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槐角地榆丸或清肠饮加减。 槐角12克,地榆12克,生苡仁30克,银花12克,木香6克,川连6克,苦参15克,仙鹤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归尾9克,积壳9克,败酱草30克。 2.瘀毒型 治法:化瘀解毒。 方药:隔下逐瘀汤或桃红四物汤加减。 当归9克,赤芍12克,桃仁9克,红花9克,木香6克,川连6克,红藤15克,白头翁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枳实12克,八月札30克。 3.脾亏肾虚 治法:健脾固肾,消症化积。 方药:参苓白术散合四神丸加减。 党参15克,炒白术12克,云苓15克,生薏仁30克,陈皮6克,罂粟壳6克,肉豆蔻9克,淡吴萸6克,野葡萄藤30克,方儿茶12克,五倍子12克,北芪20克。 饮食: 1、银花红暮粥:红薯,大米,金银花,生姜。红薯切成小块或研成细粉,加入金银花(视临床症状轻重酌量)、生姜,按常法煮饭、煮粥均可。每日3餐均吃,要坚持吃,不少于3^4个月,方可逐步收效。红薯含大量食物纤维,可加强肠蠕动,其所含的多量维生素E参与胶原蛋白的合成,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而含有的大量胡萝卜素对上皮组织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红薯饭内加入金银花无疑会增强抗菌、抗炎功能,与生姜调胃和中的作用相结合。腹胀、腹痛症状均可减轻。 2、马齿苋饭:马齿苋,大米。马齿苋洗净切细,和大米调和。加水常法煮饭。可早晚服食。连服15日以上。本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有效。马齿苋是常用的清热解毒、痢止泻的中草药,也可作食物用。乡间以马齿苋加肉作馅,包饺子、做包子等均可,有防治胃肠炎、细菌性疾等作用。 3、山药芡实扁豆糕:鲜山药,赤小豆,芡实米。白扁豆、云茯苓各。乌梅。先将赤小豆制成豆沙,加适量白糖待用;将云茯苓、白扁豆、芡实米研成细粉。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蒸熟去皮,加入茯苓等蒸熟的药粉,拌匀成泥状。将药泥在盘中薄薄铺一层,再将豆沙铺一层,如此铺成六七层,成千层糕状,上锅再蒸。待熟取出。以乌梅、白糖熬成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即可食用。山药益气健脾治本,芡实固涩。白扁豆、云茯苓助山药,乌梅配伍芡实收敛。本方标本同治,而更适宜于疾病缓解期食用,能健脾止泻,但抗菌、消炎、解毒功能稍差。 4、荞麦山楂石榴饼:养麦面,鲜山楂,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各10g,白糖适量。先将橘皮、青皮、砂仁、枳壳、石榴皮、乌梅加适量白糖。用水1000mI煎煮。

慢性肠炎中医特效根治方

慢性肠炎中医特效根治方 慢性肠炎中医特效根治方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可为细菌、霉菌、病毒、原虫等微生物感染,亦可为过敏、变态反应等原因所致。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本病可由急性肠炎迁延或反复发作而来,病程多在2个月以上。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慢性肠炎- 概念 慢性肠炎泛指肠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长期慢性、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及消化不良等症,重者可有粘液便或水样便。长期过度疲劳、情绪激动、过度精神紧张,加以营养不良,都可成为慢性肠炎的诱因。也可继发于咀嚼障碍、胃酸缺乏、胃大部切除术后、肠道寄生虫病等疾患。根据临床腹泻量、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水样便,伴有肠鸣,

但无里急后重,营养障碍,结合有反复发作史或有慢性肠炎的病因存在,诊断一般不难。 慢性肠炎- 症状 慢性肠炎图册(1)消化道症状:常呈现间断性腹部隐痛、腹胀、腹痛、腹泻为本病主要表现。遇冷、进油腻之物或遇情绪波动、或劳累后尤著。大便次数增加,日行几次或数十余次,肛门下坠,大便不爽。慢性肠炎[1] 急性发作时,可见高热、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冻血便。 (2)体征方面:长期腹部不适或少腹部隐隐作痛,查体可见腹部、脐周或少腹部为主,有轻度压痛、肠鸣音亢进、脱肛。 (3)全身症状:呈慢性消耗症状,面色不华精神不振,少气懒言, 四肢乏力,喜温怕冷.如在急性炎症期,除发热外,可见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表现.慢性肠炎图册结肠炎的治疗以黄胺类 药物口服或肛塞为主。 1、并实施准确、有效的结扎(一般采用可吸收缝线,无需拆线)和封闭阻断进入痔核区域的血流及有效供应;同时在结扎区 域周围,可引起局部的慢性炎症反应,而实质问题在于西医治 疗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医生已尽力,患者仍痛楚。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 人们对慢性结肠炎也不陌生,许多人都由于饮食原因导致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人们需要及时治疗,以免影响人们的生活,那么,如何治疗慢性结肠炎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下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之一、云南白药 取云南白药粉1克,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处,外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或取本品1克,加生理盐水100毫升混合均匀,直肠滴人,每日2次,连续3-5天。可凉血解毒,敛疮生肌。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之二、锡类散 蒲公英10克,水煎取汁约100毫升,加锡类散1支混合均匀,直肠滴人,每日2次,连续3-5天。可清热解毒,消肿生肌。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之三、龟龄集 将纱布2-3块,置于龟龄集酒中,而后加热,待温度适宜时取出盖于肚脐孔处,用热水袋保温,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5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中止痛。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之四、黄连素片 黄连素2粒,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糊状,外敷脐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2次,连续1—2天即可。可清热解毒,燥湿止泻。 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之五、藿香正气水 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次,连续3天。或取吴茱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孑L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可芳香化湿,理气止痛。 综上所述,以上内容讲述的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五大常用药,可以让人们更好的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患者还要多休息,多吃容易消化的饮食,适当的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抵抗力等。

老年人慢性结肠炎好治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老年人慢性结肠炎好治吗 导语:众所周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肠胃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的下降,营养吸收不足,容易出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肠胃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的下降,营养吸收不足,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症状的出现,这个时候大家就要注意了,家里的老年人及有可能患上了慢性节肠炎。那么,老年人慢性结肠炎好治吗?我们推荐了一些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患了慢性结肠炎,服中药效果一般比较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大都可以好转或治愈。中医治疗多采取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方法,方剂常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处方:补骨脂9g,五味子9g,肉豆蔻(煨)9g,吴茱萸5g,熟附子9g,党参15g,炒白术12g,木香6g,赤石脂15g,石榴皮12g,干姜9g,炙甘草6g. 1.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可使腹泻加重,所以炸、煎及肥肉类食物应少吃,并控制食用油的用量。 2.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应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减少纤维的摄入,因为慢性结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3.慢性结肠炎如有脱水低钠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水,食用菜叶生活中的小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慢性结肠炎非药物疗法

慢性结肠炎非药物疗法 慢性结肠炎又称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起病多缓慢,病情轻重不一,腹泻是主要症状,排出脓血便、粘液血便或血便,常伴里急后重,有腹痛→便意→排便→缓解的特点。腹痛一般多为隐痛或绞痛,常位于左下腹或小腹。其它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及肝大等;左下腹可有压痛,有时能触及痉挛的结肠。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发热、贫血等。有少部分病人在慢性的病程中,病情突然恶化或初次发病就呈暴发性,表现严重腹泻,每日10-30 次,排出含血、脓,粘液的粪便,并有高热、呕吐、心动过速、衰竭、失水、电解质紊乱、神志昏迷甚至结肠穿孔,不及时治疗可以造成死亡。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多呈慢性、迁延性,反复发作性,少数突发起病,呈持续进展或暴发性过程,久治不愈的慢性结肠炎患者通常会有以下疑问:“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是否有慢性结肠炎最佳治疗方法?慢性结肠炎饮食需注意什么?” 慢性结肠炎口服药物很难被根治,慢性结肠炎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一味滥用抗生素消炎杀菌,不但起不到治疗作用,反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表面好像症状得到控制,实际病情在逐渐发展。结肠炎对人体危害很大,千万不要久拖不治,当发生肠穿孔严重出血、肠狭窄并发肠梗阻,久治不愈易发生癌变。现在介绍几种慢性结肠炎非药物疗法及饮食、生活注意事项: 一、慢性结肠炎食物疗法: 1、健脾止泻糕: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米30克、

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制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适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实米共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匀成泥状,在盘中一层鲜山药粉末泥,一层豆沙,约6-7层,上层点缀适量果料,上锅再蒸。乌梅、白糖熬成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泻之功。 2、百合粥:芡实、百合各60克。上两味药放入米粥内同煮成粥,主治脾虚泄泻。 3、紫苋菜粥:紫苋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4、银花红糖茶:银花30克,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5、石榴皮红糖茶:石榴皮1-2个,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6、车前草生姜汤:车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水煎服。 二、慢性结肠炎中药熏蒸疗法: 许多通往全身各处的穴位大都交会在足部,这些穴位与全身各脏腑器官密切相连,泡脚时在热水中加入“泡泡消结肠特灵”,其中中药成分作用于足部穴位,加之温热效应促进血液循环,使人体中的毒素及废物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排出体外,促进气血运行、活血化瘀、舒通经络、使药性能快速地通过经络传导有效的输布全身,结合足部反射区的刺激效应,起到调整机体免疫功能,调整内分泌、平肝、健脾、和胃、益肾、清热、化瘀、解毒等作用,促进肠道细胞再生,修复肠道溃疡面,调理肠道功能、补元气,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中药治疗结肠炎偏方大全 马齿苋汤治肠炎 【功能主治】治肠炎,腹泻。 【偏方组成】马齿苋60克,大蒜(捣成蒜泥)15克。 【用法用量】先以马齿苋煎汤,冲服蒜泥,加红糖适量。顿服,每日2~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患愈21例,其中痊愈20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5.2%。 白芍白术治肠炎 【功能主治】养血柔肝,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肠炎。 【偏方组成】炒白芍25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治疗慢性肠炎35例,痊愈28例(占80%),好转5例(占14.25%),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3%。 葛根黄芪治肠炎 【功能主治】理气止痛,健脾止泻。主治急性肠炎。 【偏方组成】粉葛根6克,淡黄岑6克,川黄连2.4克,苦参片3克,川黄柏3克,广木香2.4克(后入),青、陈皮各3克,金银花(炒)9克,赤茯苓9克,炮姜炭2.4克,车前子(包)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肠炎19例,其中痊愈12例(占63.1%),好转6例(占31。6%),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 车前子金银花治肠炎 【功能主治】主治急性肠胃炎。

【偏方组成】车前子20克,金银花15克,防风、川黄连克10克,鸡内金8克。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2~3次口服。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急性胃肠炎患者39例,经用药3~6剂后,均获治愈。 仙鹤草桔梗治肠炎 【功能主治】补脾敛阴,清化湿热。主治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疾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偏方组成】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2克,甘草4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加减】本方用治阿米巴痢疾时,应另加鸦胆子14粒,去壳分二次吞服;慢性痢疾、慢性结肠炎肝郁脾滞征象较著者,去槟榔,加柴胡4.5克,萆薛15克,秦艽9克;腹痛甚愈,应加重白芍与甘草用量:白芍15~30克、甘草9~15克;泄泻日久,体虚气弱,而腹胀不显者,去木香、槟榔,加炙升麻4.5克、党参12克、炙芪15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患者98例,其中痊愈者71例(占72.4%),好转25例(占25.5%),无效2例(占2%),总有效率为98%。 乌梅败酱治肠炎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健脾抑肝。主治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长期腹泻,大便粘滞或带脓血,腹痛坠胀,或里急后重,脘腹痞闷,纳少乏力,面色黄白,舌质暗滞,苔腻,脉弦缓滑。 【偏方组成】乌梅12~15克,败酱草12克,黄连4.5~6克,木香(后下)9克,当归10克,炒白芍12~15克,炒枳实10克,太子参12克,炒白术10克,茯苓15克,葛根12克,炙甘草6克。

结肠炎中药处方

中药处方(一) 【辨证】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治法】补中益气止泻。【方名】益气汤、 【组成】黄芪12克,薏苡仁12克,党参10克,获苓10克,血余炭10克,赤石脂10克,白芍10克,白术炭6克,陈皮炭6克,柴胡6克,厚朴6克,黄连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二) 【辨证】脾失健运,湿热蕴于肠中,肝脾气滞。【治法】健脾温中,清肠化湿。【方名】温中汤。 【组成】党参9克,白术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风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陈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肾阳气虚弱,运化失职。 【治法】温阳益气,涩肠止泻。 【方名】赤石脂汤。 【组成】附子9克,黄芪9克,当归9克,桔梗9克,石榴皮9克,川楝子9克,肉桂3克,黄连3克,炮姜6克,诃子6克,赤石脂30克,肉豆蔻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中药处方(四) 【辨证】湿热邪毒壅滞胃肠。 【治法】清热利湿,健脾与胃。 【方名】解毒清肠汤。 【组成】白头翁30克,秦皮20克,黄柏12克,黄连16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苍术12克,茯苓30克,猪苓16克,匾蓄16克,山药30克,木香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仙桔汤 [组成] 仙鹤草30克,桔梗6克,乌梅炭4克,白槿花9克,炒白术9克,广木香5克,生白芍9克,炒槟榔10克,甘草4克。 [功能] 补脾敛阴,清化湿热、 [主治] 久泻,包括慢性菌痢、阿米巴痢及慢性结肠炎,经常泄泻,时轻时剧,时作时休,作则腹痛、腹胀,大便溏薄,夹有粘液,间见少许脓血,反复发作,久治不愈者、 [用法] 一日一剂,水煎两次,分二次服。 术散成汤剂,每剂约140 mL,每日1剂,早晚2次口服,20剂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3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6%、结论以参苓白术散化裁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内治法 肾阳不足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